创意美术活动

2024-10-23

创意美术活动(通用12篇)

创意美术活动 篇1

传统的美术教育中的绘画和手工往往只关注技能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生活中的创意美术是孩子表现自我的一种独特而充满趣味的方式, 在宽松的环境中, 通过自己的构想, 选择喜爱的美术材料, 不断地用美术语言诠释着自己的内心情感。在研究中, 我们为孩子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氛围, 从生活中提炼美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材料等, 运用孩子的生活经验与兴趣来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让美术真正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之中。

一、积极体验生活, 寻找身边的美丽事物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幼儿美术活动不仅仅是美术课堂教学, 一日生活中处处有学习美术的机会, 大自然、大社会便是很好的美术创意素材, 每一样都有着它独特的美。带领孩子去寻找身边的美丽事物, 开启孩子创作的火花, 让孩子从生活和现实中迸发出想象力和创意灵感。

如捡落叶时, 孩子们先发现叶子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颜色、形状、大小、叶脉都不一样;再仔细看, 即使是同一棵树上掉下的叶子, 也没有两片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叶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而如果制作成树叶贴画或穿个树叶项链又是不一样的美……这些不经过寻找观察是发现不了的, 只有积累相应的经验, 有了初步对美的感受能力, 才能在美术创意时思维活跃, 创作出个性的作品。

二、运用生活材料, 丰富创作表现的素材

生活中, 一切无害且经过清洗消毒的废旧材料、自然物均可作为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操作材料。因地制宜收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意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和操作能力, 又促进幼儿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而且, 在这些活动中, 孩子们用自己熟悉的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美工活动《未来家园》创作活动中, 孩子们组合不同高度材质的纸盒变成房屋;石块上画上可爱的表情变成人;各种各样的小树叶粘在饮料瓶上变成树;还有纽扣、毛线、包装袋、干野花、小石块、种子……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在孩子们的手里都会大变样, 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插上想象的翅膀, 异想天开地玩、新颖独特地做。

三、创造适应环境, 让想象来源于生活

3-6岁的孩子思维活跃, 可塑性强, 想象力大胆丰富, 是创意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 在日常活动中, 我们精心构思活动室的每块墙面、每个角落, 为孩子开设创意区角, 布置玲琅满目的孩子的创意作品, 让孩子在创意浓浓的作品环境中, 欣赏讨论、交流观察、相互学习, 不知不觉中激发孩子对美术创作的欲望, 让活动室成为幼儿生活中创造表现的天地。

如班级中区角“超级变变变”是孩子们手工制作及成果展示基地:废旧光盘制作成的小动物;各种纸盒做成的汽车、机器人;易拉罐连接成的小火车;麻绳、毛线、纽扣装饰的相框;还有一个个表情可爱的手套娃娃……作品虽然稚拙, 也不精美, 但无不透露出孩子创意的火花, 也让这里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寻找生活热点, 激发幼儿创意火花

孩子每天在不断积累新的生活经验, 而每天生活的环境却大多是在家里或是学校, 教师要充分挖掘孩子身边的热点, 不但了解它的相关知识, 激发了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 更提升了孩子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让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美术手段大胆夸张的表现, 使孩子们的经验得到了重组、表现、拓展和提升。

如:秋天我们做美丽的水果拼盘、有趣的蔬果造型;立夏时除了“斗蛋”比赛, 还可以进行蛋面彩绘、制作不倒翁、蛋壳拼贴画;春暖花开时我们带孩子外出踏青, 观察柳树、迎春花, 组织孩子剪柳叶、制作迎春花、桃花……当孩子在与生活环境互动, 体验到越丰富的经验与感受, 久而久之, 则会积极主动的表现心中的愿望, 审美表现也会更独特更富有创意。

五、延伸课程内容, 组织生活化创意活动

创意美术活动课程的来源不仅仅根据学生的兴趣、经历、体验和需要预先设计, 也可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捕捉到来自孩子生活中的兴趣点及时进行调整, 生发出新的更适宜的美术创意课程, 使美术课程呈现动态、灵活的特性。使幼儿体验到更加多样的创意活动, 满足自己的认知和情感需要, 让审美能力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小班的主题活动《调皮的水》, 除了关注水、感知水的特性, 初步认识水, 了解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培养幼儿爱水、节水、与水交朋友的美好情感和良好习惯, 我们也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玩水的天性组织幼儿进行美术创意活动, 用大毛笔、海绵蘸水画、用水枪、喷壶或戳了洞的塑料袋装水在地面上创意绘画, 也可以进行调色活动、水墨创意绘画等。

孩子们成长不仅像花和草一样, 需要阳光雨水、空气营养, 更要自由、创意、自然的发展。他们需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让万物都能成为美术创意的原材料;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 积极引导他们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点化成智慧、创意和美的艺术品, 让美术创意根植于孩子心灵的沃土之中, 使生活成为幼儿艺术创作的天堂!

创意美术活动 篇2

参赛作品的类型和要求:

1、以发挥小朋友想象力展示个性为作品主题,形式不作限制,可自由发挥。

2、各类绘画、书法、手工。(如玩具制作、黏贴、泥塑)

3、以个人、亲子、集体形式创作均可。

4、作品规格:绘画50cm*30cm以内(采用小规格a3、a4作品)作品内容反映幼儿的现实生活以及校园的课程教学活动:作品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具有创意性表现特征的绘画。

5、用易腐烂的豆类、米粒等制作的作品及手工立体作品须拍成照片参赛

6、参赛作品须在右下角贴上参赛卡,电子作品须在拍照前贴好。

评选标准:

以创意、原创性、线条造型、色彩、构图作为评分主要标准,评委会由幼儿园教师集体评选。选好后上传至大赛组委会。

奖项设置:

一等奖:6名(大、中、小班各2名)

二等奖:15名(大、中、小班各5名)

以情境为载体,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篇3

情境创意美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情境创意美术是从幼儿的经验和年龄特点出发,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易于激发幼儿创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和思考,认真观察和体验,同时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使他们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对生活中的事物和所发生事件的感受,创作出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美术作品的活动。它能有效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

有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情境创意美术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的实际生活,不管是在活动前、活动中还是在活动的延伸部分,都需要幼儿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这就培养了幼儿注意观察、留心周围细微变化的习惯,让幼儿在粗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趋向精细观察。

有助于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创设与之审美心理需要有机结合的情境,选择能引起幼儿共鸣的、形象鲜明的、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场景和物件,激发幼儿与审美客体的感情。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一根“情感线”在牵引着,让“教”与“学”完全融入情境活动之中,让幼儿的认知在情境中得到了丰富,情感得到了共鸣。

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在情景创意美术活动中,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色彩、形状、气味及质料等属性上做审美选择,这种审美反应是自我表现的开始,它为幼儿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基础。幼儿在这种艺术情境中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艺术素养,对美好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并进一步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对人和自然积极的生活态度。

情境设计:情境创意美术活动的关键环节

情境创意美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生长点,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强调不仅要构建美术学科的知识、技能体系,更要帮助幼儿形成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新经验。因而,情境设计就成为开展情境创意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目前幼儿园中广泛采用的情境设计方式主要分成四种:

“生活情境”的创设和选择。福禄贝尔曾经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于生活的课,是人印象最深、理解最容易的课。”每个幼儿都有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创设来自于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境才能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情感经验,体会生活的美。生活情境的创设和选择主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或能引起他们共鸣的真实生活场景和模拟幼儿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如大班的《妈妈的车、我的车》,把妈妈的自行车和孩子自己的小自行车搬到教室里,让孩子坐一坐、说一说,回忆坐车、玩车的生活情境,对幼儿从前经历过的深刻场景进行再现,借助真实生活情境的引入,帮助幼儿自由创造美。

“游戏情境”的创设和选择。遵循幼儿爱游戏的特性,按照美术情境设计游戏,把绘画内容精心编入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娱乐、玩耍、观察、想象、表现。游戏情境的创设和选择方式包括3种:利用作画材料操作的游戏性创设情境、利用操作游戏化教具创设情境以及组织角色游戏创设情境。教师一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近阶段孩子的发展现状来决定游戏情境种类,然后将所要教学的绘画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入游戏中。如:中班的《小蚂蚁搬西瓜》是为“夏季真热”教学主题活动中“西瓜皮的想象”这一绘画内容而创设的游戏情境,孩子们先扮演一只只小蚂蚁,一起想各种办法搬动“硕大”的西瓜,然后想象这些大西瓜吃完剩下的西瓜皮还能做什么?接着请“小蚂蚁”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故事情境”的创设和选择。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故事情节创设情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易于被他们接受。故事情境的线索大多来自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老师们可按照艺术的表现特点与幼儿的需求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加工再设计,通过讲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表现对美好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如大班《情境创意美术》课程中“龟兔赛跑新编”,即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并引导幼儿想象乌龟与兔子的第二次赛跑又会是什么样子。将故事、想象贯穿于整个美术活动的始终,随着幼儿创编故事情节的发展,把绘画要求、技能等自然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想象、创作。

“艺术情境”的创设和选择。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国内外优秀艺术品的鉴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载体去营造美术场景和氛围,不仅能使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更能从感性和直观的角度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教师可以选择名画、工艺品等美术作品创设情境;也可以选择优美或童趣的音乐创设情境,让优美的音乐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还可以运用电教手段创设艺术情境,让静止的事物动态化,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情境创意美术课程的组织实施

一个完整的情境创意美术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包括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议等几个基本环节。在情境创意美术课程实施中,情境不仅仅作为导入方式存在,而是在所有环节中渲染气氛,激起想象;创意也不只是在创作与表现中显现,而是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大胆表达,四处迸发。我们以大班《情境创意美术课程》活动“年夜饭”为例,对情境创意美术活动的组织实施流程进行分析和说明。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吃团年饭的视频,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请几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家吃年夜饭的情景。

探索发现。教师出示挂图“年夜饭”,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吃年夜饭热闹的场面;引导幼儿欣赏《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艺术角”中的作品。

创作表现。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里吃年夜饭的情景;然后鼓励幼儿在《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创意墙”板块中大胆作画;接着幼儿独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议。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交流分享创作的经验和感受;教师针对有独特创意的幼儿作品给予鼓励,并在展示台上展示所有幼儿作品。

在这一美术活动中,教师首先创设了“吃年夜饭”的生活情境,引发幼儿对吃年夜饭的回忆,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紧接着在探索发现环节,教师出示挂图“年夜饭”并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人们的服装、动态、表情和周围的场景。

在创作表现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吃年夜饭时,家人团聚,菜肴也很丰盛,所以要画一张大桌子,家人围在桌子的周围,画的时候注意每个人不同的动作及神态。”并指导幼儿先在画面的主要位置把桌子的位置确定下来,再添画人物和桌上的菜肴,最后添画周围的场景来丰富画面。在这一活动中,有对技能的探索,有对良好绘画习惯的发现,且技能和习惯的习得都是经由幼儿自己参与而获得的。

在欣赏与评议环节,教师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分享交流创作的经验和感受。这里的欣赏评议是在吃年夜饭的情境中进行的,它与引入阶段的情境相呼应,使幼儿的情绪和经验成为一个整体,情境构成的线索与幼儿创造性表达贯穿了整个活动的始终。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后创设了看“吃年夜饭视频”以及欣赏“年夜饭挂图”“艺术角”的艺术情境,同时添加了“创意墙绘画纸”这一材料情境,由此增强了“年夜饭”的生活情境。正是在这些适宜的情境中,幼儿通过主动积极地探索、自由投入地表达,创作出了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作品。

(作者单位:湖北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

多通道融合,让美术活动更具创意 篇4

一、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体现创意之美

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 自然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欲望, 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还能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美。

1.利用自然材料, 感受创意之美。

(1) 走进大自然, 选择自然材料。

我园有专门的种植园地, 这种自然区域里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天然材料。 于是, 我们经常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尽情嬉戏玩耍……孩子们穿梭于园地中玩捉迷藏的游戏, 采集果实, 收集树叶, 进行创意手工, 用收集来的玉米皮编成蒲墩, 再进行拼插, 用稻草、芦苇进行装饰,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给孩子们的礼物, 大大增强想象性、合作性与创造性。

(2) 利用“家长”资源, 挖掘自然材料。

活动中我们强调家园携手, 紧密配合,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 于是家长们带孩子喝喜酒后会每桌收集螃蟹壳、甲鱼壳, 洗净让孩子带来, 吃到田螺、螺丝等也会带来, 还有各种果实等, 家长和孩子一起送来, “老师, 这个可以让孩子做些什么手工呢? 那个可以教孩子怎么玩? ”

2.利用现有材料, 发挥创意之美。

(1) 生活材料探索

我们在班级里设立“废旧材料回收站”, 让孩子们养成随时收集各种生活材料的习惯, 将食品的旧杂志、 包装盒及果壳、蛋壳、石块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清洗干净后带来分门别类地投放到收集箱内, 以备创作之用。 开展美术活动时, 将包装水果的泡沫网, 用颜料拓印, 在拓印形状上进行添画;将放置鸡蛋的蛋托充分利用起来, 粘上彩色纸浆做成漂亮的蜡烛杯;在蛋糕胚子上粘上深浅间隔的色纸做成别致的烟斗。

(2) 游戏玩具探索

材料和工具在美术教育中是孩子们学习、 创造的中介与桥梁, 运用特殊的美术材料、工具会使幼儿产生更浓厚的创作兴趣。 如水枪画、针管画、水枪、滴管都是孩子玩水的玩具, 我们往水枪里灌进颜料, 让孩子喷射作画;用针管装颜料, 进行染色创作, 把玩具变为工具, 能帮助孩子很轻松地把他们心里对世界的感知、对美的感受充分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二、随机多变的游戏内容尽现创意之源

《指南》指出:“幼儿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观察了解幼儿为基础, 要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既满足幼儿当前发展需要,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为幼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充分遵循这一要求选择游戏内容。

1.根据相应季节选择游戏内容。

当农作物丰收时, 我们布置果实创意美工区, 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布置一座丰收屋, 用吹塑板刻出房子的形状, 再将各色贴纸贴在上面, 然后用核桃壳装饰成屋顶、黄豆粘成墙、南瓜装饰在门前, “农场一家”、“树根的故事”等, 一个个美术活动都被幼儿轻松愉快地“玩”了出来, 而且百玩不厌, 幼儿的创新意识随之大大增强。

2.根据幼儿兴趣选择游戏内容。

有一天, 我们在幼儿园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大石头, 并把大石头带回了教室, 随机生成了“石头创意造型”的美术活动, 孩子们收集鹅卵石, 进行组合, 拼出了弯弯曲曲的石子路、房子、花朵、树等多种多样的图案, 又用橡皮泥给鹅卵石装饰上了五官和头发, 做成了憨态可掬的太阳娃娃, 把鹅卵石垒高做成了高高的楼房、宝塔等, 有的孩子拿起边上的颜料和笔画了起来。 不久, 这块石头就变得“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了, 孩子们的创意真是无处不在。

3.根据主题活动选择游戏内容。

我们准备了一些蔬菜, 如青椒、莲藕、胡萝卜、笋等, 切合“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 引导幼儿利用蔬菜的横切面进行蘸色印画, 当一块块蔬菜的切面在画纸上呈现的时候, 孩子们感到惊奇和兴奋, 他们运用吃剩的玉米滚出了彩虹的印记, 有的孩子制作了苦瓜鳄鱼, 用水果和蔬菜做出了很多好看的服饰, 添画几笔就是一个个漂亮的娃娃, 看, 身穿香蕉连体裤的姑娘, 穿着包心菜裙的姑娘, 穿着豆角比基尼的姑娘, 真是处处充满惊喜。

三、多元互动的组织形式体验创意之乐

多元互动指各种教育元素的互动, 多元互动策略指导下的活动, 教师、幼儿、家长形成交流、合作的关系, 使幼儿真正喜欢并乐意参加美术活动, 激发幼儿创意。

1.集体交流, 丰富创作经验。

有意识组织孩子进行集体交流, 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更多有创新的“闪光点”。

利用废旧牙膏盒制作楼房并添画完成作品《翠竹一条街》时, 先组织幼儿集体讨论:“翠竹一条街两边有什么建筑? ”鼓励幼儿把自己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同伴。 “有好多小吃店、服装店。 ”“有漂亮的小公园, 有宽宽的水泥路, 旁边还有让人们休息的椅子。 ”“还有跷跷板、荡秋千、有吊环……”小朋友们高兴极了, 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地谈论着, 最后呈现的作品内容丰富、布局合理。

2.小组合作, 发挥组员创意。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让幼儿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创意。

为了让幼儿了解三原色的变化原理, 我们巧妙结合故事 《环游世界 》, 创设小黄人去旅行的情境, 引导幼儿运用牙刷、喷壶等清洁工具将喷水、挤色、刷色贯穿起来, 在刷色过程中自然呈现第三种颜色, 抛出 “他们会去什么地方旅行” 这样的问题, 唤起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发挥幼儿想象, 拓展他们的思维, 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到处闪现创意的火花。

3.区域游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 我们在区域中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 充分自我表现, 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如“线条会跳舞”, 提供一条细软的直铁线, 让他们尝试将直线变成曲线, 孩子们在游戏中想象和创造出了各种曲线———电话线、山形线、鱼鳞线、波浪线, 最后玩构图游戏时, 幼儿就能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曲线创作了, 他们大胆联想和再现生活经验, 使枯燥的线条变化活动变得趣味盎然。

4.亲子创作, 集合创意无限。

除了孩子, 家长也是艺术环境的参与者, 开展“亲子环保时装秀”活动, 鼓励家长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亲子合作、设计别具一格的环保时装……他们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 如废旧纸盒、大大小小的塑料袋、旧桌布、蚊帐等, 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后, 漂亮别致的婚纱、蓝精灵、孙悟空、超人、蝙蝠侠等一一诞生。

创意美术社团活动总结 篇5

周一周二的中午时间便是手工课堂,针对的是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从一开始报名的六十多人,我们挑选了30名学生,并将他们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有五年级学生带队,小组共同制作手工作品。手工课开始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课程主要是软陶。软陶的制作非常简单,而学生们的任务则是动脑子利用软陶的特性,创作出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作品。剩下一个月的时间,手工课的内容则丰富多样起来,面具的创作,让学生认识了丙烯颜料的特点,简单的折纸,让学生了解折纸的简单魅力。我们甚至初步尝试了纸雕这门手工艺,并将其初步定位下个学期的课程之一。有收获自然也有些不足,学生们总是缺乏耐性,一旦学习的新鲜感没有了,他们也就对其没有了兴趣,手工课一定要更多地新鲜内容。手工课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让学生们加快速度,高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拖拉,动手慢,速度慢。

周三周四的中午时间则是黑白画与彩铅画的时间。通过这个学期的课程,我能深深感受到学生们的成长,学生们的构图能力和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独立的应用线条等多种图形对简单的图画进行装饰,让图画看起来更加的精美,与此同时,他们也了解了彩色铅笔的特点,知道了用笔的深浅和两种以上颜色的混色和融合,并会根据老师的提示独立的创作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绘画作品。六一的绘画作品展示无疑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这个学期的美术社团活动,我们收获着可喜的成果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在课程中的不足。首先就是学生们的美术基础知识的缺乏,有时候画直线画圆都是一个大问题,三原色、相对色他们更是不清楚,所以下个学期一开始,我们打算先开两周的素描课,解决学生的绘画基本功问题。其次就是解决学生的缺乏耐心和磨蹭的问题,在课堂上,应该规定学生们一幅作品完成的时间,督促他们认真画。

创意美术活动 篇6

关键词: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材料应用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材料和工具对于幼儿的创作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为了保证幼儿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展开,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与运用工作。

一、材料的收集

为了实现幼儿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较好应用,幼儿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收集自然材料与废旧材料,这种自己收集材料进行的创意美术作品创作,能够很好地激发小班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

1.生活中自然材料的收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幼儿园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共同收集大自然中的树叶、羽毛、石块等自然材料,这一收集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世界的理解,还能够为具体的创意美术活动提供材料。幼儿阶段认识周边事物大多依靠自身的直接感知,这种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自然材料收集能够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成长。

2.生活中废旧材料的收集

除了对生活中自然材料的收集外,幼儿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矿泉水瓶、纸杯、报纸与旧杂志、扣子、药盒等,利用多种多样的废旧材料,幼儿园小班幼儿就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意美术活动。这种废旧材料的收集,同时还给小班幼儿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教师对环保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进一步推动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材料的应用

在完成创意美术活动材料的收集后,幼儿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灵活地开展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应用实例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良好展开提供一定的帮助。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中设有美术创意活动设施,该设施在我园幼儿群体中极受欢迎,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美术创作,小班幼儿在生活中收集的自然材料与废弃物材料,都会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美术创意活动的展开,幼儿园教师需要将幼儿收集的材料进行清洗、消毒,并将材料按照由易到难进行分类,这样小班幼儿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选择材料,自由地进行美术的相关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对小班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引导,以保证小班幼儿能够顺利地进行美术创意活动。

笔者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经常会出现对材料不感兴趣、没有创作欲望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教师需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增加或删减,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一些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内容,使幼儿产生创作的欲望,这样幼儿就能够凭借自身的兴趣进行更好的美术创意活动。例如,在讲解与雪有关的课程后,幼儿园教师就可以在美术创意活动室中开展“雪花飘飘”主题活动。通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最喜欢对纸张进行撕、团、拧等变形操作,所以在“雪花飘飘”主题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撕碎收集的废旧报纸,让他们玩下雪的游戏,这样幼儿就能够在互动的游戏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下雪游戏结束后,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碎纸的打扫,教师可以利用碎纸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美术创作,这样能够激发小班幼儿的创作兴趣,使美术创意活动得以继续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班幼儿通过对废弃纸张的拧操作,使幼儿自由地进行美术创意活动,如果小班幼儿无从下手,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操作演示相框的制作过程,为小班幼儿的创作提供灵感。

三、结论

在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中,美术创意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术是一种能够有效进行小班幼儿自我实现、创造世界的语言形式,能够使小班幼儿的美术创意活动较好地实现幼儿自身情感的表达。美术创意活动室模式下的美术创意活动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与鼓励下,小班幼儿主动进行材料的收集。这种由幼儿自身收集材料,自由创作美术作品,在美术创意活动中能够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保证小班幼儿美术创意活动的较好展开。

参考文献:

[1]黄冠珠.谈小班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创新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3):57.

[2]欧阳慧霖.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5.

[3]印雪梅.浅谈幼儿美术创意活动中材料的收集与使用[J].黑河教育,2015(12):78-79.

创意美术活动 篇7

一、材料创新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一) 根据材料的特性运用材料

为了让孩子们产生作画的好奇心, 在创意美术活动开展之初, 笔者选取了图案漂亮且印画时容易成型的常见物品让孩子们在创作中使用, 以提高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 例如在让孩子绘制花朵时, 笔者准备了部分蔬菜, 如胡萝卜、黄瓜、菜花等。 笔者先将这些蔬菜切开展示给孩子, 让孩子观察蔬菜的切面, 再让孩子们拿着蔬菜蘸颜料完成画作。 当切面出现在绘画本上时, 孩子们非常惊讶, 在绘画过程中, 既感受到了快乐又看到了画面的美。

(二) 根据活动的目标多方位考虑材料用途

很多生活中的材料都可以应用于作画, 选取材料时可以从多角度考虑材料的使用方式。 例如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废旧报刊、废旧练习本, 我们可以根据其容易改变形状的特点进行生活化场景的创设。 例如可以将旧作业纸、废报纸等撕碎使其变成雪花, 让孩子们在抛撒雪花时感受到快乐;再让孩子们用落下的雪花堆成雪人或用撕碎的报纸贴画。 还有常见的胡萝卜, 除了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用来印画外, 还可以切成小块拼接成各式各样的组合体图案, 如简单的小房子等。

(三) 多物一用

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往往围绕某个主题展开, 用不同的材料展现相同的主题能让作品有更加丰富多样的风格。 例如在贴画活动中, 可以让孩子们用碎布贴画, 也可以让孩子们用彩色纸进行撕纸、剪纸贴画, 对天赋较好的孩子, 还可以让他们用绒线贴画。 通过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贴画, 可以让作品的个性更加鲜明, 同时让很多作品更有创意。

二、在自然材料的使用中寻找创意

(一) 将玩具当做创作的工具

可以直接运用水枪等玩具作为工具进行创作。 水枪是孩子们玩水常用的玩具, 孩子喜欢玩却又很少有玩的机会, 因此通过水枪作画的动机比较强烈。 可以在水枪内灌注一定量的颜料, 让孩子们在指定的墙面上涂鸦作画。 此外, 橡皮泥、泥巴等孩子们经常玩的玩具也可以用来贴画或做成各式各样的立体美术作品。 孩子们在工具的使用中既能运用曾经的游戏经验, 又能在画作中感受到美的体验。

造型能力较差的孩子更容易在这样的游戏中获得快乐, 也许孩子对美的表现能力不足, 但想象力和创作愿望是较为充足的。 教师提供各类玩具材料能让孩子们积极展现对生活的理解, 释放内心对美的感受。

(二) 将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用于创作

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旧物用于孩子们的创业美术活动中, 典型如纸袋、易拉罐、饮料瓶子等。 可以让孩子们巧用饮料瓶子作出简单的工艺品, 如用其做成笔筒、杂物盒等,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孩子们使用剪刀时的安全, 必要时可以让孩子们提出创意, 然后教师进行裁剪, 避免饮料瓶子划伤孩子们的手。 还可以引导孩子用废旧纸盒制作简单的纸风铃, 因为材料贴近生活, 孩子们对材料非常熟悉, 使用材料会很熟练。 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会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三) 选择通用性较强的材料

可以选择从小班到大班通用的材料进行创作, 如简单的餐具、纽扣、核桃、贝壳、树叶等。 例如对小班孩子, 可以让他们用树叶进行贴画, 而对稍大一些的孩子, 可以让他们看着树叶的形状绘制树叶;对小班孩子, 可以用木屑进行染色游戏, 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鼓励其绘制与纸浆画类似的木屑画。

(四) 选择自然中常见的材料

稻草、竹叶、玉米等自然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美术活动。例如可以将稻草剪成长短不等的草秆, 并用草杆粘贴丰富多彩的图案;还可以将稻草搓成绳子, 让孩子们用草绳卷成画;玉米可以用来印画及滚画, 可以用其完成造型的制作, 还可以使用玉米粒进行拼画;常见的竹叶材料, 可以用来印画, 引导孩子们积极想象绘制自己喜爱的各种图案, 也可以根据竹枝的特点进行造型设计;各种花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可以用其贴画, 也可以用其进行临摹操作。

美术在人类文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紧密, 生活中有着种类繁多的美术资源。 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 可以让孩子们画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也能让学生明白怎样在生活中发现并感受美。 笔者针对如何将材料应用于创意美术活动中展开了相关研究, 希望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冠珠.谈小班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创新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 2012 (13) .

[2]欧阳慧霖.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 2015.

[3]翟艳.创意美术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S4) .

创意美术活动 篇8

一、激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样有利于幼儿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自由想象, 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2. 教育即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 捕捉生活中的美, 注重挖掘幼儿的生活经验, 借助各种美术表现手段进行表达和表现, 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 我在进行大班版画“哈哈大笑的人”活动中, 首先让幼儿欣赏感知幽默、夸张的漫画人物, 之后再让他们观察同伴哈哈笑的表情的面部特征, 加深幼儿对夸张的面部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然后让幼儿在观察感知、体验理解基础上进行自主想象与创作。趣味化的活动内容会让幼儿感觉美术活动就是游戏, 是一种能获得快乐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他们在获得快乐体验的同时增强了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品趣———感受自然材料的材质美, 塑造废旧材料的创意美, 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1.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它为幼儿的造型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材料, 自然材料的使用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如:蔬菜、水果、蛋壳、树叶、草叶、种子、石块、稻草、玉米皮、麦秆等等, 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能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 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 易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2. 利用废旧材料, 塑造创意美。

如, 在班级“创意手工坊”里, 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大量的废旧材料, 并引导幼儿进行纸箱水粉画、碟片线描画、石头装饰画、蛋壳水粉画、水果蔬菜的创意造型等一系列的创意美术活动。这些冲破传统的、生活化、自然化的造型材料和废旧材料的运用, 更能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性。

三、增“趣”———多样化美术表现形式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大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快速发展, 手指灵活性增强, 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同时, 幼儿观察力逐渐细致, 辨色能力迅速提高, 能较准确地控制动作的方向与力度, 能按各种不同工具的特性灵活地运用。因此, 在大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 应以多种美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如可进行版画、墨迹画、水油分离画、砂纸画、水粉画等创意绘画内容。

美术欣赏活动可以使幼儿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 提升幼儿创意审美素质。因此, 教师可让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 与大师对话, 直接感知艺术作品的魅力, 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在欣赏活动之后, 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 激发幼儿想象并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如:对于大班美术欣赏———梵高《向日葵》, 幼儿欣赏了名作之后, 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五彩多样的花朵。实践证明, 美术欣赏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幼儿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而且还开拓了幼儿的眼界, 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 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提趣———多元化的创意美术组织形式,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创意美术活动组织形式上可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 教师教学和亲子互动教学相结合。可通过渗透式节日美术活动、互动式美术主题教育、自主式美术区域游戏、亲子美术创意活动等各种途径、方法, 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感受美、理解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 用美术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生活,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陶冶幼儿的美术情操, 从而促进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

而亲子创意美术活动有别于集体教育方式, 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及良好的情绪体验的教学方式, 不仅激发幼儿创作兴趣、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更重要的是增进亲子情感, 带动创意美术活动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结合新年节日活动, 举行迎新年亲子手工制作灯笼活动, 家长充分利用纸盒、塑料杯、筷子等废旧材料和孩子共同制作出创意灯笼作品等。亲子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审美情操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力, 使家园共同促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创意美术活动 篇9

一、创设情趣化审美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潜移默化,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并赋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审美价值和情趣价值,以便在进行教学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第一,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随处可见,例如:夜晚的星空,白天的云朵,波光粼粼的水面,郁郁葱葱的树林,翩翩飞舞的蝴蝶,辛勤工作的蜜蜂,蒙蒙的细雨,等等。这些大自然所拥有的美好景物,是学生经常看到的,幼儿教师将美术与大自然相融合,引导学生观摩大自然景物并进行创作,以便学生抓住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通过自身的艺术加工,创作出富有大自然气息的美术作品。

第二,利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并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类,二者虽然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但是从本质上讲,二者不可分离。例如:播放儿歌《两只老虎》,让学生根据歌曲,经过自己的想象加工,绘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利用音乐导入教学内容,可以活跃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创作积极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充分利用生活化资源

艺术源于生活,因此,很多的美术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日产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与景物,并通过学生自己对绘画对象的认知,创作出具有个人色彩的美术作品。充分利用生活化资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活动主题,积极收集生活的材料,以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与小伙伴一起收集资料,并共同创作美术作品,以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可以组织家庭成员一起收集绘画材料,鼓励家长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累积丰富的活动经验。

另外,幼儿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资源自由创造。幼儿教师要将材料的通用性与可塑性相结合,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贴画”的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花、草、树叶等简单易携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用花草和树叶创作的美术工艺品贴画,进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具有个性的贴画作品。

三、评价并展示美工作品

评价并展示美术作品,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渠道来进行。

第一种,展示和讲解名师作品,以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习色彩运用、构图方式等美术技巧,从小就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2]。

第二种,展示和评价学生自己创作的美术工艺作品,以便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情绪。幼儿教师应该对学生完成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时应该以积极为主,鼓励学生进步,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幼儿教师可以设置“展示角”,将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放置其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其创作积极性。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审美环境,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幼儿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资源,将创意美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便学生进行观察,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代表学生自我意志的作品,赋予创作作品特殊意义。此外,幼儿教师要对学生的美工作品做出评价和展示,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在展示中增加信心,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茹丽萍.基于幼儿生活视野的创意美术活动开展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5,17(11):104-105.

创意美术活动 篇10

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括多个方面, 比如耐心、专注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等,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实际教学中, 很多老师往往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对其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侧重于其绘画技术的评价, 而忽略了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但自信、细心、善始善终等诸多优良品质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现在开展的教育都强调素质教育, 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上, 而且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地位。在素质教育下, 能够让学生发挥主动性, 发展其创造性。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人, 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成长与学习。而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也要如此。

(一) 观察与了解

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之前, 教师要全面的调查每一个幼儿的习惯, 同时也要知道幼儿的需求。开展的一切美术活动都要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然后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处理学生的问题, 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有灵活性。例如在撕窗花的时候, 由于作业比较简单, 很多的小朋友在撕完窗花之后, 就待在原地, 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去观察其他小朋友的作业, 或者是为其提供新的图案。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

(二) 为幼儿的自我表现提供机会

幼儿的年纪小, 心智不是很成熟, 喜欢表现自己, 而这种表现欲不能被压制, 一旦压制学生的表现欲望, 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受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 应该让幼儿积极的表现自己, 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手工课上不要只为学生提供一种彩纸, 要为学生准备多种彩纸,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绘画课上, 提供多种的绘画工具,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绘画经验, 学会怎样去搭配一幅画, 学会在绘画的时候, 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采用有利于幼儿自主创造的指导方法

(一) 听音乐激发幼儿的自主性

尽管音乐与美术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的不同, 但是从本质上看都是相通的, 而且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音乐还有美术都是艺术, 但是却是艺术的两种分支。可是音乐具有包容性, 可以在音乐上看到丰富的情感。而且音乐的创造空间也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将音乐中的情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转化过程将原本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化, 当然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也需要二次绘画。因此在绘画课堂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放舒缓的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中创作。这样学生的思想会被音乐中的意境所吸引。这样在音乐中画出的画就更具有音乐中的情感。例如在学生绘画的时候放摇篮曲, 摇篮曲安静, 幼儿在绘画的时候, 可以想象妈妈为自己唱歌的情景。因为幼儿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所以绘画出的作品也会有很多种, 在这一工程中就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二) 与幼儿共同讨论绘画方法

一般来说传统的美术活动主要有四个步骤, 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示范即将绘画的作品。其次是为学生讲解示范的作品, 告诉学生绘画的步骤。再次是学生创造的过程, 根据教师的讲解在结合自己的创造力, 进行绘画。最后是教师评价学生绘画的作品。这四个步骤基本上只有两个环节, 一个是教师在讲;而另外一个就是学生在做, 很少有师生互动的情况。而学生的自主性需要有师生的互动。教师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绘画中来, 并且与学生探讨绘画中的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 要有最基本的讲解, 从而让学生对于绘画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在师生互动的时候,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只是在技巧上给予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品的时候告知学生如何的搭配才是最好的。

(三) 引导幼儿感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提供机会, 这样才能让学生增加绘画的经验, 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要在幼儿的教书上去思考问题, 帮助幼儿去观察周期的事物。幼儿阶段的思维仅仅存在运动以及形象上。有了基本的形象才能完成绘画。例如在绘画小动物的时候, 教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去喂养一些动物, 在喂养的过程中观测动物的变化, 这种直观的接触可以让幼儿对于小动物有更多的了解, 在绘画的时候, 更能表现出小动物的特色。而且通过与小动物的互动, 可以满足幼儿对于动物的好奇。在互动中, 幼儿也发散了自己的思维, 也有了很多绘画的灵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尽管美术活动只是幼儿众多活动中的一种, 但是在美术课堂上, 学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创造更多具有美感的作品。美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于美术的色彩以及结构有基本的了解, 还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教师也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愉悦的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自己。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活动中的一种, 但是这种活动具有创造性。而且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使其思想变得灵活不断的在变通。通过美术活动还能拖住幼儿的思维, 让其对周围的事物有认知。此外, 幼儿在美术课堂上还能有创造能力, 因此在美术活动中, 要加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本篇文章主要是探究了可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创意美术。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教育,自主性

参考文献

[1]张淑.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自主性绘画能力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11 (9) :72-73

[2]刘瑞丽.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J].科教文汇, 2010 (11) :123

创意无限美术游戏 篇11

游戏准备:沙池等

游戏方法:

1只要有沙子的地方都可以,如小区的沙地、公园里玩沙的地方等。

2家长捡一根小树枝在沙地上画,宝宝也会跟着学样,让宝宝边画边说说画的是什么。

游戏还可以这样玩:

观察周围的环境,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引发孩子作画的兴趣,如捡一片树叶,用手按,沙地里就会留下树叶的形状,家长可在沙地上画一根树杆,引导宝宝在树杆上印出树叶,组合成一棵大树。

游戏2:大画纸

游戏准备:大画纸、画笔等

游戏方法:

1在家里的墙壁上贴一张大大的画纸,画笔在画纸旁边宝宝触手可及的地方,满足宝宝随时作画的欲望。

2无论宝宝画什么,家长都要以赞许的目光和语言给予孩子信心。

3宝宝那些随意涂画在纸上的圈圈、点点和线条在他们眼里是有生命的——雨点儿、泡泡、小草……涂鸦能带给宝宝极大的满足,同时也会给家长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和无穷的乐趣。

游戏还可以这样玩:

家长可以从杂志、报刊上剪一些小图片贴在画纸上,如小动物等,鼓励宝宝添画,如小白兔吃萝卜。

游戏3:开车

游戏准备:画纸、油画棒等

游戏方法:

1准备一张画纸,告诉宝宝这是大马路。

2请宝宝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代表不同颜色的汽车,问宝宝:“你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车?”

3让宝宝手握油画棒在画纸上画不同的线,直线、曲线均可。

4宝宝边画家长边用语言鼓励,如“红色的汽车开了,汽车向前开,汽车拐弯了……”。

游戏还可以这样玩:

剪一些建筑物,引导宝宝贴在纸上,增加绘画的情节,如蓝色汽车开到商场、红色汽车载着宝宝回家了。

游戏4:命题画

游戏准备:画纸、画笔等

游戏方法:

1糖果罐:家长在画纸上画一个罐子,鼓励宝宝在罐子里画各式各样的“糖果”,鼓励宝宝告诉你“糖果”的不同口味,如红色的是——(西瓜)糖,黄色的是——(香蕉)糖等。

2糖葫芦:家长在画纸上画几根竖线,鼓励宝宝在线上画圆,变成一串一串的糖葫芦。

3服装设计师:家长把画纸剪成衣服的外形,鼓励宝宝在上面绘画,设计成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

游戏还可以这样玩:

家长可以设计宝宝感兴趣的命题,发挥宝宝无限创意。

创意美术活动 篇1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教师评价主观片面、家长对幼儿美术活动存在误区等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幼儿美术作品存在个性缺乏的问题。针对以上三个原因, 笔者将从注重“观察”在幼儿绘画中的作用、注重“评价”在幼儿绘画中的作 用和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美术活动中三个方面, 谈谈自己对“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的认识。

一、在教学活动中, 注重“观察”在幼儿绘画中的作用

美术活动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幼儿认知与个性的发展, 而不是培养绘画技能。为了真正做到幼儿作品是幼儿的心灵体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要以“观察”为切入口, 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1.引导幼儿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 观看意味着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 仅仅是少数几个突出的特征, 就能决定对一个知觉对象的认识, 并创造一个完整的式样。这就是说绘画创作在观察时无须面面俱到, 而应该把握事物的少数几个主要特征。如:在教幼儿画各种树时, 教师应利用散步、外出机会, 有意识地让幼儿认识、了解各种树, 引导他们从树干的形态、树枝的姿势及树叶的形状三方面观察认识各种树, 从而知道不同的树有不同的造型。那么在幼儿的绘画中, 便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树, 树干有长有短, 有弯弯的, 也有笔直的;不同的树上长着不同形状的叶子, 有扇形、羽形、掌形、针形等。由于幼儿抓住了各种树的主要特征, 所画出的树不仅基本上没有重复的, 而且会淋漓尽致地表现树的各种不同姿态。

2.允许幼儿通过观察得出不同的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每个人在观察事物时的立场和方法不同, 兴趣和能力各异, 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在教幼儿画母鸡时, 先让他们观察母鸡的特征, 然后再叫他们作画, 有的画了一只低头找食的母鸡, 有的画了一只与小鸡做游戏的母鸡, 有的干脆画了一只母鸡在喂小鸡虫子, 这样的作品难道不精彩吗? 教师何必强求幼儿按老师的范画, 画出同一只母鸡的同一种神态呢?

二、在教学活动中, 注重“评价”在幼儿绘画中的作用

评价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 是进一步发现幼儿创新火花的过程。对幼儿来说, 画得好看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幼儿可以借助美术活动, 表达他们眼里的世界。因此,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 教师一定要学会如何领会幼儿的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评价, 尊重孩子的个性, 理解、保护孩子们创新的火花。

1.将“重视活动结果”转变为“重视活动过程”。

评价一次美术活动成功与否, 不能仅仅从几幅作品的技能技巧水平高低判断, 还应注重考察和评价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活动的设计是否激起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欲望和冲动;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只要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 教师就不应挑剔。

2.避免用划一的评价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对于作品的评价, 传统的写实画扭曲了幼儿画的本质特征和教育功能。由于幼儿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就已经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情绪, 有了自己的感受, 再加上性格、趣味不同, 即使画的是同一物体, 也能找到自己头脑中“加工”过的形象, 要“避免用划一的评价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

三、家园紧密联系, 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美术活动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往往为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 家庭是影响幼儿绘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是与幼儿相处时间最多的人,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 我相信幼儿的绘画兴趣及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充实画面内容。

幼儿由于年龄小, 生活经验较欠缺, 画面内容往往很局限。家长可经常带幼儿走出家门, 一同观察美丽的花朵、粗壮的大树、可爱的小动物;带幼儿走向社会, 参观商店、市场、邮局、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 让幼儿身临其境, 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回家后, 让幼儿把所见所闻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

2.亲子协作画画, 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生活上需要大人照顾, 很少有机会获得成功感, 那么就和他一起协作画画。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前, 给幼儿一个权利, 让他分配你该做什么。不用说, 幼儿一定会把他认为有困难的部分分给你, 父母在做的过程中, 完全可把幼儿当成一个小老师, 不断地问他:“我这样画对吗? ”“我这样涂颜色可以吗? ”……在这样的对话中, 其实你是在潜意识地教幼儿正确的方法。作品完成后, 告诉幼儿因为有了他的帮助, 这幅作品才那么漂亮, 让幼儿在体验成功感的同时, 增强自信心。

3.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让幼儿产生喜欢绘画的情感。

对于幼儿的作品, 家长不应按照有关美术绘画的要求, 生硬地让幼儿学习“兔子怎样画, 小草怎样画”, 而该重视幼儿的心理感受及绘画兴趣的培养, 即让幼儿愉快地作画并产生喜欢绘画的情感。家长看完幼儿的绘画作品时, 往往第一句话是:“你画了什么? ”当幼儿回答不出时, 便加以责备, 殊不知这样对幼儿的伤害很大。如果父母换一个角度, 一边欣赏幼儿的画, 一边用语言描述幼儿的画, 并不时地问幼儿:“我说得对吗?”“你是这样想的吗?”这些具有启发性的话, 使幼儿的想象力更丰富。他会回应你、告诉你他画的是什么, 每一个线条所表达的意义。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 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想象力都得到发展, 幼儿也会因为你喜欢他的画、懂他的画而更爱你, 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上一篇: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下一篇:成因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