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2024-09-25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共12篇)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篇1

摘要:基于物流配送中心成本分析, 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属“0-1”混合非线性规划问题, 具有NP难性质。运用遗传算法, 对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进行仿真求解。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选址模型的科学性和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遗传算法

1. 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配送中心选址, 包括单一配送中心选址和多个配送中心选址。由于前者比较简单, 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后者。设有I个物流中心, J个配送中心, K个需求用户, 如图l所示。物流中心已定, 需要从选择若干个配送中心,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 使形成的物流用络的总费用最小, 其中包括基本投资费用、可变费用和不变费用。对于这一类问题, 具有NP难性质, 不宜用线性模型来处理。

(1) 基本思路

配送中心的选择方案, 应根据通过配中心的货物数量的多少来评价和选择。因此, 通过求解使总费用最低的运输方案, 来确定每个物流中心的通过量, 并由此决定配送中心的取舍。

(2) 优化目标

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目标是使整个网络的物流成本最低。整个网络的物流成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总物流费用=总运费+总配送费+配送中心仓储费+配送中心内部可变成本+配送中心固定费用

(3) 模型建立

其中,

Cij:从物流中心i到配送中心j每单位量的运输成本。

djk:从配送中心j到用户k每单位量的配送成本。

ej:从配送中心j的单位仓储费。

Zj:从配送中心j的物流通过量。

rj:“0—1”整型变量。当选择配送中心j时, rj=1;否则rj=0。

Wj:配送中心j物流通过量的变动费系数。

Q:规模经济性指数, 一般取Q=0.5。

Vj:配送中心j的固定费 (与配送中心规模无关) 。

在目标函数中:

第一项是运输、配送费。

第二项是配送中心的仓储费, 与物流通过量Zj成正比。

第三项是配送中心的可变成本, 与通过量ZjQ成正比。则, 配送中心的可变成本为流量的凹函数。

第四项是配送中心的固定成本。

2. 模型求解

上述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0—1规划”) 。决策变量包括xijk, Zj, r (Zj) 。其中, r (Zj) 的取值有Cjn (n=1, 2, 3, …, n≤j) 种。如果r (Zj) 确定, 则原问题中不再含有0—1变量, 求解问题的难度将大大减少。遗传算法采用群体搜索策略和全局并行寻优方法, 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化组合, 正适用于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问题的求解。

遗传算法是一种搜索特征串空间的过程, 其目的是找到具有相对高适应值的特征字符串。它的操作过程十分简单, 即从一个具有N个特征字符串的初始群体出发, 循环执行复制、交换和变异过程, 直到满足某一终止准则。遗传算法求解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的过程如下:

(1) 染色体编码

染色体采用由0或1所组成的代码串表示。对于一个在j个备选物流中心选址优化问题, 可用一个有j位数的代码串表示 (例如j=20, 则编码可表示为10110011100101000111) , 每位代表一个备选物流中心, 1表示选择该物流中心, 0表示不选该物流中心, 则一个j位数的代码串 (即染色体) 即表示了一种物流中心选址方案。若参与评价的适应度函数是已知的, 则一个染色体即对应一个可计算的适应度值。

(2) 种群初始化

随机产生大小为N的初始种群, 种群中的每个个体 (染色体) 的长度为j位。遗传算法以这N个个体数据作为初始点开始迭代。

(3) 构造适应度函数

适应度函数是遗传算法中评价解集好坏的依据, 它不仅关系到优化问题最终能否找到最优解, 而且还影响着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因此, 适应度函数的建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由于适应值是群体中个体生存机会选择的唯一确定性指标, 所以适应函数的形式直接决定着群体的进化行为。为了直接将适应函数与群体中的个体优劣度量相联系, 在遗传算法中适应值规定为非负, 并且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越大越好。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所建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小化值, 本文针对式 (1) 建立如下适应函数:

式中, Cmax是到当前所有代f (x, r) 的最大值, 此时Cmax随着代数会有变化。

(4) 选择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从当前种群中选出优良个体, 使它们有机会作为父代为下一代繁殖后代。遗传算法通过选择过程体现这一思想。计算初始种群中各个体的适应度, 将其中适应度最大的个体保留下来。

(5) 交叉

交叉操作是遗传算法最主要的遗传操作。通过交叉操作可得到新一代个体, 新个体组合了其父辈个体的特性。保持种群不变, 随机选择两对染色体, 再随机选择交叉位, 进行部分代码的换位, 如配对的一组染色体在第9位后换位, 形成一对新的染色体如下:

父个体

111001010┆111010010101101000110110001010┆100010100111001010010

子个体

111001010┆100010100111001010010110001010┆111010010101101000110

染色群体经过两两交叉后, 生成了一代新的染色群体。如此重复进行, 直至达到交叉概率所要求的次数。计算经交叉后得到的新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 将其中适应度最大的个体保留下来。

(6) 变异

变异是同一个染色体中位点 (位数) 代码的突变, 即0变为1、1变为0。仍在原种群中随机选择一个个体, 对于选中的个体, 随机地使某些位发生变异。在本程序中是通过随机产生5个正整数, 使与之相对应的位发生变异。如此重复进行, 直至达到变异概率所要求的次数。计算经变异后得到的新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 将其中适应度最大的个体保留下来。

经选择、交叉、变异三种遗传操作后选出的最优个体, 计算各自的适应度, 从中选出适应度最大的个体保留下来, 再与随机产生的N-1个个体组成新种群, 再循环执行选择、交叉、变异三种操作, 直至达到规定的迭代次数。设经过N'次迭代后 (N'≤规定的迭代次数) , 所选出的最优个体的适应度不再增加, 表明全局最优个体从第代开始出现。该个体即为在本次运算过程中所获得的最优个体, 亦即物流中心最优选址方案。

3. 举例分析 (略)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篇2

连锁超市之所以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商业业态,是因为它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分散销售,因而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价格、质量、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而统购分销这一系列活动正是通过配送中心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1、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或者只是换了个名字,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从目前看,没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而国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其配送效率一般都在80%-90%,足见差距所在。连锁超市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配送水平来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总成本,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它不是传统的仓库和运输方式所能实现的。不能实现统一配送就意味着没有统一进货,不能统一进货就没有了超市连锁经营的根基。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技巧如即时制等,许多超市还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这样就使得分店的进货要求不能得到及时、迅速的供应,给分店经营带来不利,连锁超市经营的优势也就难以发挥了。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2、没有价格优势

由于现有的一些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对于分店来说,进货环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导致成本上升。根据国外的经验,配送中心应属于连锁超市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建立前期投入较大,运行成本较高,配送中心有一个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配送规模,只有当配送的店铺数和经营规模超过盈亏平衡点时,才能够盈利。日本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一般要负责配送70多个店铺,而我国的配送中心平均配送20几个店铺,有的只能配送5-6个,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成本降不下来,连锁超市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难以体现。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3、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外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充分利用储存空间。而且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分别应用于配送中心的各个方面。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4、资金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连锁超市普遍资金缺乏,因而网点一般较少,难以实现集中和大批量进货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价格优势,必然会影响配送中心职能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同时,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资金短缺问题一时又难以解决,于是造成了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实际是名不副实。因此,制约了连锁超市获得规模效应。结果就形成了连锁超市没有规模效益,无力投资建设配送中心的恶性循环。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5、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物流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估研究 篇3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 绩效 评估

【中图分类号】U6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物流配送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我国物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 分析与评估,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物配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现行对配送绩效和配送绩综合国内的有关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有关于物流的过程,物流的功能方面,而对物流配送中心绩效的研究实则不多。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绩效评价的研究正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对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和分析,才能正确的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提高利益。

1 绩效评估工具的选择因素

劳伦斯·S·克雷曼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要在众多绩效评估工具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应该考虑成本、实用性、工作性质这三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着重从工作性质这个因素加以分析。

1.1 工作的结构化程度

结构化程度高的工作是指工作内容、程序、完成方式都是确定的,员工只需按照程序化的要求行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其工作方式和内容自主空间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程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安装车间、财务部、等;程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客服中心的电话呼叫员、超市收银员等。

1.2 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

由于工作性质各异,各项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是不同的。可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业务部、研发部、营销部等;可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销售部主管、研发人员、促销员等。

1.3 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工作环境不稳定指工作环境变动较大,管理者难以直接监控。工作环境变化大的部门如采购部、销售部等;工作环境变化大的岗位如业务代表、推销人员、采购人员等。

2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2.1 参与原则

企业强调员工对集体的归属和服从,这种观念体现在绩效评估中,表现为对个体评估的不重视以及为长官意志服务的现象。因此,评估方法要强调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的共同参与,尊重双方的意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客观性原则

长期以来,企业在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与人之间特别强调关系取向,所以在绩效评估时受到双方亲疏关系和等级关系的影响,主观偏见影响较大。因此评估方法应该追求尽可能客观性的原则。

2.3 易于操作原则

为方便企业管理,应尽量选择简便易操作的评估方法。当然,那些希望通过绩效评估提高管理规范性,也具备了一定管理基础的企业可以采取较为复杂的评估方法。

2.4 多个评估主体原则

企业长官意识严重,评估主体通常为领导,容易出现评估的不公平。因此,要选择有多个评估主体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5 结果便于区分原则

企业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常常导致评估结果趋中,因此应选择能使评估结果区分度大的评估方法。

3 绩效评估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1 绩效目标不明确

众所周知,配送中心的目标是货物的流通,便是绩效目标的指南针。绩效目标要与配送中心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绩效目标应定性为准确考核员工绩效并督促员工努力提高个人绩效,从而实现公司目标。然而,配送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绩效。配送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明确,过于随意、笼统和空泛,不能切中要害。则不行会酿成问题。

3.2 考核关系不清晰

首先,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该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绩效考核的相对准确定和公平性,更利于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工作的开展。但配送中心中如果“老板”太多,即使能够各谋其政,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指使下属员工时,仍然避免不了多头指挥,这样在具体的考核实施过程中,考核者的不明确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例如很多家族是的中小型企业。

3.3 考核组织不得当

考核组织工作应有人事部门来完成,人事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分析公司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并收集反馈信息,对考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上。然而如果配送中心人事部门没有做具体的考核工作,而是由业务附属部门进行考核。则会出现问题其次,绩效信息获取渠道不科学,案例公司在绩效考核时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民主评议的方式很不合适,其主观性很大,必然有太多的成见和偏见等不实之见。

3.4 考核内容不合理

考核内容过于统一。对于一个配送中心来说,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求对各部门的考核应有不同的侧重,针对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考核方法,选择适当的考核指标。然而,案例公司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考核指标,对公司同一部门的人员进行考核。

3.5 考核标准不准确

对于同一个考核指标,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然而,案例公司执行统一的评价标准,描述也是泛泛而谈,结果根本无法做到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作准确细致地描述。

3.6 考核周期不科学

合理的考核周期是绩效考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周期太长的考核使考核者很难记住员工的长期表现,导致考核失误,而周期太短的考核容易使配送中心上上下下陷入繁琐的考核事务中,更为重要的是员工的绩效目标可能需要数月才能达成,若在成果尚未具体实现时即对绩效予以考核,就不能产生真正的奖惩效果,反而滋生急功近利的草率行动,不利于绩效达成。

4 解决物流配送中心在绩效评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措施

4.1 进行绩效培训

成功进行绩效考核的前提之一是配送中心上下员工必须对绩效考核有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配送中心中只有少数员工了解绩效考核,而大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一知半解。例如CP铁路公司一般规定在每位雇员的生日前后对其进行这一年工作的评估。大部分评估者受过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培训,重点是如何依照法规办事以及如何避免不同类型的误差。

4.2 明确考核关系

首先,确定考核人员。民主评议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建议取消,即使保留,也只能是一种份量很小的参考。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由配送中心领导与人事部组成考核小组来考核;而对一般员工的考核,则由其直接上级主管领导来考核。人事部主要负责考核的组织与执行,以及对考核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与被考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考核人为公司领导代表与本部门负责人。 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期,贝尔公司曾引进一套五步绩效评估体系,之后改为众所周知的工作计划和评议程序。这一项目的要点就是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被称作评议委员会。

4.3 调整人事工作

增加人事部门人员,保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把原先由业务附属部门所作的绩效考核工作统一划归到人事部,由人事部统一负责配送中心的绩效考核各项工作,调整人事部门把精力重点放在对配送中心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制定考核方案及考核方案完善上。

4.4 编制考核内容

首先,明确绩效考核的含义。绩效考核,顾名思义,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所以考核内容是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个人主观能动性。所设立的考核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范围。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而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应基本相等。其次,根据各部门考核目标,根据人事部对各部门的深入认识,在于各部门进行沟通确认的基础上,制定各部门的考核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差别很大,在制定考核项目时,也要做一定的调整。

4.5 确定考核标准

配送中心中对绩效标准的规定过于统一和绝对,导致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的绩效标准一致而无法区分。我们认为应据绩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绩效标准要具有挑战性又不脱离实际,即大多数人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同时,绩效标准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绩效标准是考核一个人工作绩效的权威性文件,因此,需要相当的稳定性,以保证标准的权威性。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政府领导人也都是先建立了战略、关键目标和要实现的目标值,然后才向下级布置实施的任务。。

4.6 安排考核周期

如果配送中心的考核周期为一年,这个考核周期未免太长。调整为根绝员工层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考核周期,高层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中层管理者、一般技术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季度,一般管理人员、基层员工的考核周期为一月。

例如:人寿保险公司通常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评估,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再进行临时性考虑。每位评估者事先都要接受一项关于“绩效评估的职业道德”教育,介绍一些常会遇到的错误与偏见。评估表格通常为半结构性的,要求每位管理者必须审慎从事。雇员有时为了确保自己所承担工作责任的全面性,也要参与进来。对于每一项目,工作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不同的百分比,通常分三类:(1)特别低80%-100%;(2)50%-60%(3)大于100%。

总之,从绩效评估的选择和实施方面来考虑,从其中的主要问题来探讨,这有助于配送中心分析配送绩效,提高配送中心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配送中心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所以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如此,在实行绩效评估的时候,先明确目标,然后再关注在绩效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的细节,借鉴在绩效评估中取得成绩的成功案例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J.鲍乐索克斯 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曾钟钟.江志斌.许淑君.物流公司配送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3):40-44.

[3] 陈青丰.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09-08-15.

[4] 甘红云.杨家其 蒋惠园.《物流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现代物流,2002,(10).

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问题的研究 篇4

解:先计算任意两村的最短距离。这是无向图,可将每条边{υi,υj}变成方向相反的两条弧(υi,υj)和(υj,υi),它们的权和边{υi,υj}的权相同。用观察法计算出任意两个超市之间的最短距离,见表1所示。

(1)只建一个配送中心时,应该使到配送中心到最远的超市的距离尽可能小。令

Li表示Vi到各点的最大距离,再求

Vk应为配送中心所在地。Li的值在上表的最右边一列,l4=5最小,配送中心应建在V4。

考虑建两个配送中心。设建在Vi和Vj。1≤i,j≤7.那么超市提货应去离他最近的配送中心(假定两商店经营情况相同),即当drk=min{dik,djk}时,他去配送中心vr(r=i或j),因而各超市提货的最大距离应为

例如,假设配送中心在v1和v3,那么

这就是说,此时v7超市提货的距离最远是8。将lij汇总在表2中。

故有三个方案:v2和v5,v2和v6,v2和v7,最远距离为3.

(2)假设将集散地建在vi,则所有村庄vj(j=1,2,…7)到vi距离的加权和(权重为超市日货物处理量wj)为

确定vk为集散地所在地。例如,假设集散地在v1,

计算h(vi)结果见表3,因h(v5)=850最小,故集散地应建在超市v5附近。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对于整个物流系统运作和客户满意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筹学思想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运筹学思想解决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和其它诸如重心法、鲍摩-瓦尔夫模型法、数学规划方法、多属性决策方法、启发式算法、仿真方法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各种方法的组合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种趋势。同时,由于选址问题本身具有的动态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性,因此,开发和研究新的模型与方法也是进一步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必需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文鹏,贺兴时,杨选良.编著新编运筹学教程[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李占利.主编,运筹学简明教程[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0.

[3]刘锋.主编,物流运筹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8.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篇5

工程量清单编制问题回复汇总

一、土建 共性部分:

1、室外硬质景观及地面铺装上次回复说不计入本次招标范围,那么该范围土方回填是否总包做,如总包做,请明确具体回填到哪个标高;

答:景观范围土方回填不计入本次清单。

2、外立面门窗是否计入本次招标范围,请明确;

答:计入。

3、室外坡道、台阶、散水是否计入本次清单;

答:计入。

4、水泥搅拌桩桩顶褥垫层是否只有水泥搅拌桩打设位置铺设,请设计明确;

答:处理范围内均设褥垫层,每边出处理外轮廓线300mm。

5、百叶窗与防雨百叶窗无材质说明,请明确;

答复:材质为铝合金百叶窗(氧化)不带框;窗顶装饰部位百叶窗不带框,通风系统百叶带框。

6、女儿墙内侧做法无,具体做法请明确;

答复:女儿墙内侧做法同外墙面,取消外墙中的保温层;

7、所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基层均钉细钢丝网一道是否内外墙面都施工,请明确;

答复:对于内墙,内外墙面都施工,对于外墙,因外墙做保温,已采取开裂措施,只需内侧墙面钉细钢丝网一道

8、设计说明中显示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需添加WPA减缩纤维膨胀抗裂剂,并设置膨胀加强带;请设计明确WPA减缩纤维膨胀抗裂剂添加的比例,以及膨胀带的添加剂类型和添加比例。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WPA减缩纤维膨胀抗裂剂暂按40 kg/M3考虑;膨胀加强带WPA减缩纤维膨胀抗裂剂比例暂按50 kg/M3考虑;实际施工时做配比试验后最终确定具体的添加比例。

9、屋面轻集料混凝土材质需明确,请设计确定轻集料的具体材质。

答:可采用粉煤灰陶粒混凝土,也可根据当地市场情况选用常用材质。

10、筑说明中的有水房间以及淋浴间需要做防水涂料和SBS卷材,请明确这部分是否计入; 答:不计入。

联合工房:

1、部分承台平面图与详图尺寸不一致。例:CT2平面尺寸为3700*1200,而详图尺寸为3900*1200。应以平面尺寸还是详图尺寸为准,请明确。

答:按平面尺寸3700*1200。

2、基础混凝土垫层施工前应在垫层下铺设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请明确具体厚度。

答:设计是不小于100mm,满足即可。

3、II区-0.060板平面图中,节点3-3中,细石砼填筑,砼强度等级不详,请明确砼强度等级;

答: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4、II区柱平法施工图中,H-N轴,Q1标高为基础梁顶~-0.075m,而II区-0.060板平面图中,2-2节点中,墙标高仅为-0.625m,应以哪个为准;

答:墙顶标高-0.075,遇液压平台开槽。开槽处墙顶标高可以根据槽深算出。

5、III区柱平法施工图二,柱表中尺寸与平面图中尺寸不一致。例KZ3尺寸为500*500,而平面图中KZ3尺寸为400*400。两者不一致,应以平面尺寸还是详图尺寸为准,请明确;

答:以平面图为准。KZ3尺寸为400*400。

6、结构总说明中,±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采用M7.5专用砂浆;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墙体采用M5.0专用砂浆砌筑。请明确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及砂浆强度等级;

答:填充墙为非承重构件,以建筑图为准。

7、联合工房II区屋面檩条布置图中,如图所示,CL-1长度是指整跨1-14轴,还是仅标注的这段?请明确。

答:CL-1仅为标注的跨段(非整跨1-14轴),未标注的跨段为CL-2。

8、网架构件应清除氧化皮和锈蚀等污染物,除锈等级不低于sa2.5 ,涂环氧无机富锌底漆两道,厚度不小于70μm;请明确具体厚度。

答:设计是不小于该厚度,满足即可,防火与面漆详见建筑图。

9、场地平整图一中,联合工房部分场地标高为3.20米,场地平整图二中,联合工房部分场地标高为3.50米。那么承台、基础梁开挖应从哪一个标高开挖,请明确标高。

答:从3.5m标高开挖,基础完成后,回填至3.5m标高。

10、-1.800标高排水平面图中,地面做法:·50厚透水混凝土面层·50厚砂或碎石过滤层·200厚3:7灰土或碎石垫层·素土夯实。而场地平整图二中平整后场地标高为3.50米,即相对标高为-1.80米。此处做法与场地平整应该以哪一条为准?

答:以-1.8m标高开始。

11、地下室墙面与天棚的做法不详,请明确具体做法。

答:此处不需处理。

12、-1.80米处排水沟做法参07J306中的P7页4节点,面层为40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地面做法为50厚透水混凝土面层;两者做法有矛盾,请明确具体做法。

答:将标准图做法中的40厚改为50厚,并改为透水混凝土,面层做法以-1.800标高处的地面做法为准。

13、双墙处砖墙厚度是250还是200?

答:除了15轴处的墙为200厚,其余的均为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14、挡土墙无混凝土标号,需补充。

答:C35。

15、配变电所中的电缆沟及设备基础是否计入本次清单?

答:暂不计入。

16、-1.80米标高处地面排水沟做法与地面做法不配套,请再次确认做法。

答:排水沟宽500,做法详07J306中的P7页4节点,排水沟盖板为金属盖板,详参07J306中的P2页2节点,盖板宽改为580。

17、排水沟面层抹灰做法不详,请明确。

答:排水沟内壁面层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实赶光。

18、月台处排水沟无做法,只有盖板的做法。

答:已取消。(建施一层平面图中节点1取消)。

19、耐火极限,网架设计说明中是1h,在建筑设计说明15条中,为1.5h,哪个为准?

答:耐火极限以建筑设计说明中的为准。

20、除网架外的檩条、钢梁、钢柱等其他钢构件的耐火极限怎么确定? 答:参照网架耐火极限按1.5h考虑。

21、护窗栏杆不做,护窗栏杆下部的翻边要不要做?

答:分捡工房上空操作平台部位栏杆及混凝土翻边均计入清单,其余二次装修部位栏杆不计入。(分捡工房上空平台栏杆做法按0305-301X-11-16图中的玻璃栏杆立面图和大样剖面图施工)

22、钢雨棚油漆采用什么?钢雨棚下部铝单板厚度为多少?

答复:钢雨棚防锈处理按结构总说明中钢结构涂装。将建筑说明中的油漆面层厚度改为100厚。即油漆做法为:底层环氧富锌底漆2道,干膜厚度70μm;中间层环氧云铁漆2道,厚度110μm;面层丙烯酸环氧磁漆3道涂层总厚度100μm ;钢雨棚下部铝单板厚度为3.0mm;

23、钢架屋面檩条布置图中说明拉条、撑杆均为双层;请明确哪些范围内拉杆,撑杆为双层?

答复:除了分拣工房网架屋面外,其余出入库区和高架库钢结构屋面的部分拉杆,撑杆均为双层; 24、1-5轴/Q-T轴,6-23/Q-T轴钢天沟无做法详图

答复:在0305-301X-11-06图中已说明压型钢板复合保温卷材屋面的女儿墙,内天沟及屋脊做法详08J925-3中的W30页节点;

26、试桩的位置能否明确?

答复:试桩的具体位置不在工程桩范围内,综合楼

(一)(二)、联合工房各三根。

27、屋面4压型钢板(含涂层),能否明确涂层的材质及厚度,请明确?

答复:上下表面均需涂层,涂层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上下表面的涂层厚度均为20um。

28、门窗表中FJM1630、FJM8530、FJM8530,编号与后面门窗洞尺寸不符,请明确。

答复:FJM1630宽度为1600,高位3000;FJM8530应改为FJM8532,宽度为8500,高度为3200;FJM8230应改为FJM8232,宽度为8200,高度为3200;FJM8430应改为FJM8432,宽度为8400,高度为3200;FJM7930应改为FJM7932,宽度为7900,高度为3200;FJM7830应改为FJM7732,宽度为7700,高度为3200;

30、二层平面图中,轻钢龙骨内隔墙详二次装修设计,那该处砂加气墙体是否要做粉刷,还是全部都精装修做;

答:加气混凝土墙体要做个抹面,做法见图纸0305-301X-11-02X中的内墙3。

31、二层平面图中,二层玻璃栏板是否计入本次清单;

答:二层玻璃栏板做法在0305-301X-11-02X,图中上有说明及大样,计入。

32、辅助用房上部,即标高9.3米以上部位墙体做法是参照内墙1还是内墙3,请明确;

回复:内墙1。

33、辅助用房上部,标高9.3米处板,装修做法不详,请明确具体做法;

答:9.3米处无工房内的小屋面,不需处理。

34、屋1做法参照12J201 A6。其中10厚低强度等级砂浆隔离层,防滑地砖,请设计加以明确;

答:低强度等级砂浆可采用M5水泥砂浆,防滑地砖规格尺寸可采用600X600。

35、屋2做法参照12J201 A17。其中浅色涂料保护层,请设计明确;

答:卷材屋面上的浅色涂料保护层可采用热玛脂粘结粒径3-5mm,色浅,耐风化和颗粒均匀的绿豆砂。

36、屋顶平面图中,分拣工房屋面上的电动排烟天窗,窗体材料采用钢板(带保温),由专业厂家设计,制作,安装。是否计入本次清单;

答:计入。

37、一层平面图中,收货办公室,窗增加防盗网,是否计入本次清单;

答:不计入。

38、厂房内木门是否计入;

答:除二次装修区域外,计入。

39、-1.800标高排水平面图中,地面做法:·50厚透水混凝土面层·50厚砂或碎石过滤层·200厚3:7灰土或碎石垫层·素土夯实。而场地平整图二中平整后场地标高为3.50米,即相对标高为-1.80米。此处做法与场地平整应该以哪一条为准;

答:以-1.8m标高开始。-1.8m标高地面做法改为:·50厚透水混凝土面层·素土夯实。40、一层平面图中,2轴/T轴处墙体窗无编号,请设计明确窗编号;

答:C1815.综合楼

(一)、综合楼

(二):

1、建筑图坡道做法不明确,请明确;

答复:坡道做法改为12J003-3A-A7图集做法,汽车坡道做法改为12J003-12A-A8(其中面层花岗岩做法改为40mm厚),散水做法改为12J003-1B-A1;

2、预埋铁件防锈漆设计无说明,请明确;

答复:防锈漆2遍;

综合楼

(一):

3、综合楼

(一)1-1~1-2轴交1-E~1-F,标注1#水暖井出屋面1500,无节点图与平面图,请明确;

答复:无此做法与节点,1#水暖井只需砌到29.3结构板底;

4、建筑图4二层平面图1-G、1-H轴交1-

3、1-4轴,建筑图5三层平面图1-G、1-H轴交1-

3、1-4轴,1-A、1-B轴交1-

3、1-4轴,建筑图6四层平面图1-D、1-E轴交1-

3、1-4轴,建筑图7五层平面图1-C、1-D轴交1-

3、1-4轴,1-E、1-F轴交1-

3、1-4轴,有玻璃隔墙,是否计入本次总包范围,还是纳入二次装修的范围,请明确; 答:纳入二次装修。

综合楼

(二):

5、综合楼

(二)屋顶东面墙体部分是否做墙洞和百叶窗,请明确;

答复:参照西面剖面图,百叶窗由4个改为3个。

6、综合楼

(二)管井、风道墙壁内侧使用M7.5保温水泥砂浆抹灰,厚度20mm是否做保温砂浆,请明确;

答复:做法按照20mm厚水泥砂浆考虑;

7、连廊柱、梁、板粉刷基层无做法,请明确;

回复:连廊部分柱、梁、天棚面粉刷基层做法:

(1)、1:6厚1:2.5水泥砂浆

(2)、9厚1:3水泥砂浆

(3)、砼界面剂一道

8、综合楼

(二)一层地面-1至0.0米处无具体做法,请明确; 回复:(1)、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2)、4+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300g/㎡)(4)、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Φ10 @200 钢筋双向铺设,(5)、600厚素土夯实

(6)、150厚碎石夯实

(7)、60厚细石混凝土垫层

9、一层室内厨房地面排水沟建筑图纸节点与结构平面图不对应,按哪个做法,请明确:

回复:室内厨房:排水沟采用120厚砖砌排水沟,两侧留止口用于搁置沟盖板,节点详图如下。

10、结施基础平面图中说明第5条垫层为C20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与结施标高-1.000梁挡土墙内墙施工图详图中垫层为C15不一致,请明确具体采用哪一种;

答:与基础平面图中保持一致用C20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11、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2: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外部用4+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池内刷防水涂料。地下室防水构造做法参见10J301”此处“外部”是否为外墙,请明确具体范围;

答复: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外墙外部用3+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池内刷防水涂料。地下室防水构造做法参见10J301。

12、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2:地下室防水构造做法参见10J301”,请明确地下室底板防水具体图集页码以及覆土顶板的防水做法;

答复:地下室底板防水做法参10J301第16页底板1;覆土顶板防水做法参10J301第21页顶板1。

13、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穿墙管道预留洞、转角、坑槽、后浇带等部位和变形缝等”,请明确地下后浇带处具体防水做法;

答复:综合楼二无后浇带。

14、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2: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外部用4+3厚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池内刷防水涂料。地下室防水构造做法参见10J301”,请补充地下室外墙具体防水详图(防水部位附加层等);

答:地下室顶板转角做法参10J301第37页;外墙做法参10J301第29页③;底板转角做法参10J301第27页②③。

15、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2:地下室防水构造做法参见10J301”,回复说地下室底板防水做法参10J301第16页底板1,当中隔离层材料不明,请明确;覆土顶板防水做法参10J301第21页顶板1,当中细石混凝土厚度以及内是否配钢筋见具体工程,本工程无说明,请明确。

答:隔离层材料: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300g/㎡);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Φ10 @200 钢筋双向铺设。

16、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穿墙管道预留洞、转角、坑槽、后浇带等部位和变形缝等”,请明确地下顶板-1米当中的膨胀加强带具体详图。

答:详图要求见总说明“详见《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第17页。

17、建施工程用料做法表中第四大点中“2: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外部用4+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池内刷防水涂料,此处水池是否包括水泵房以及内部是否包括墙面、地面、天棚面请明确;

答:水池内防水做法:1.钢筋混凝土自防水,2.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3.刷基层处理剂一遍,4.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5.2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水泵房内部地面:1.地基承台或钢筋混凝土板,2.c20细石混凝土填充,随打随抹平;墙面:1.混凝土墙,2.素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3.13厚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扫毛,4.10厚 1:3水泥砂浆(内掺防水剂)找平,5.耐水腻子,两遍找平,粘接强度大于0.1MPa,干燥后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6.涂封底涂料一遍,7.涂饰面层涂料一遍,8.复补腻子,磨平,9.乳白色防水防霉涂料;天棚面做法参05J909 棚4A2 乳白色防霉涂料同内墙1。

18、四层平面图中2-1与2-8轴外墙窗全为C1227,这与立面图2-A~2-E上为C1218不符,请明确,答:平面图中2-1轴与2-8轴外墙窗统一改为C1218。

19、建筑一层平面图中2-E轴MLC2724门窗表中无具体尺寸,MLC1524大样图中尺寸与平面图尺寸不一致,请明确。

答:MLC2724洞口尺寸为2.7m*2.4m,洞口开启扇尺寸为1.5m*2.4m;MLC1524实际洞

口尺寸为3.35m*2.4m,洞口开启扇尺寸为1.5m*2.4m。

20、结施地下室外墙详图中外墙顶标高为-1.0米,无-1米至0.00米内墙墙体具体做法,请明确此段范围内墙体。

答:-12-6x中说明,此处填充墙为烧结页岩砖砌体。

21、原回复地下室顶板转角做法参10J301第37页;请明确37页哪一个;

答复:地下室顶板的做法取消,地下室外墙,底板做法参10J301第29页③;

22、外墙做法参10J301第29页③中,请明确外墙面防水材料,保护墙材质及厚度;

答复:外墙防水材料采用两层3厚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护层采用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密度大于等于30kg/m3);

23、消防水池地面及顶棚是否做防水;

答复:做防水。做法如下:

20厚1:2.5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剂)找平兼抹面 1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钢筋混凝土基层

人流大门及门卫:

1、材料做法表中,地2做法参图集05J909第91页地13。地13具体有三种做法,参照哪一种;

答复:地13B.门卫:

1.花岗岩,图纸上写的是干挂,图集上是湿贴,以哪个为准?

答复:外墙1(干挂石材)05J909第068页 外墙25

安装

一、联合工房:

1、电气图例中广照型灯120W与150W图例一样,广照型灯(防电燃)120W与 250W图例一样如何区分?请明确;

答复:在照明平面图中,灯具的型号功率个数按功能分区均有标注,具体详见照明平面 9 图0305-301X-22-

17、0305-301X-22-18。

2、联合工房给排水施工图第11张(预作用自动喷淋管道系统图)湿式喷淋管 道系统图1:50中有上喷也有下喷,请问平面图中哪些为上喷?哪些为下喷?请明确; 回复:下喷平面图1

下喷平面图2

上喷平面图

凡管道在喷头中间穿过为下喷,管道没有从喷头中间穿过的为上喷。

3、联合工房喷淋9层高架垂直管子管径及标高未标注,请明确;

回复:每层连接8个喷头的管径依下图为准:

每层连接5个喷头的管径依下图为准:

4、联合工房给水平面图是DN40,系统图是de40,以哪个为准?

回复:以DN40为准。

4、联合工房至摄像头V线用什么管线?

回复:详见图纸0305-301X-28-8中,V线为可视化光截面系统主要设备材料表中视频线。

5、联合工房一层消防自控平面图三中弱电间下面红色是线槽还是管子?

回复:红线为消防金属线槽,尺寸分别为200*100,100*50,50*50。

6、联合工房中DB是表示什么?没有图例,防火门系统中的,请明确.回复:详见图纸0305-301X-28-2中防火门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材料表的防火门电动闭门器及门磁开关。

7、联合工房中2(ZXHA消防电源状态监控通信线+电源线-SC25)-CC,WC具体是什么线?

回复:消防电源状态监控系统中,通信线和电源线线型详见图纸0305-301X-28-2中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图。

综合楼

(一)1、综合楼

(一)消防电系统中输入输出模块及其管线在平面图中未显示,无法计算工程量;

答:按输入输出模块和消防设备的匹配关系可计算工程量,匹配关系见系统图,消防设备数量见消防平面图。

2、雨水管用什么管材,设计未说明.答:联合工房虹吸雨水管管材详见给排水专业图纸(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其它子项重力排水管管材详见建筑专业图纸(硬质PVC)。

3、配电箱计哪些?(照明配电箱是否计入?)

答:全部计入。

综合楼

(二)4、综合楼二第一层的接线端子箱位置在配电房门口,是否有问题?

回复:无误。

5、综合楼二雨水管用什么管材?设计说明未说

回复:采用硬质PVC。

6、综合楼二屋面热水箱到集热器的给水要不要计入?

回复;不计入。热水箱到集热器的给水不计入,其他出管垂直管预埋计入总包。

7、综合楼二二层至防火卷帘控制器的管线设计未说明

回复:配电回路分别为

2AE21:N3 :NHBV-750-5*2.5-SC20-WC,CC、2AE21:N4 :NHBV-750-5*2.5-SC20-WC,CC;消防联动见消防自控图纸。

8、综合楼二输入输出的管线及联合工房DC24V电源E采用的线型为RV,是否有误?

回复:无误。

物流广场

1、厂区YW1,YW2,RS总线在厂区是KVVP还是KVV线型,请明确;

回复:厂区YW1,YW2是KVV线,RS总线是KVVP线;

2、消防电:

1、综合楼

(一)进线中含C5,C6,V1,V2,但厂区中无此线;厂区有C3,综合楼

(一)无此线;

回复:综合楼

(一)中(C5~C6)为防火门监控系统通讯线,它与厂区工程中的C3,C4表示的是同一组防火门监控系统通讯线。综合楼

(一)中(V1~V2)为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线,它与厂区工程中的J+E表示的是同一组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线。

3、综合楼

(一)中进线有4芯单模光纤,厂区为4芯铠装单模光纤,两者不同,取哪个?CAN总线线型也不对应。

回复:综合楼

(一)中线型为4芯单模光纤,敷设方式为桥架内敷设,而厂区工程敷设方式为直埋,因此线型应为4芯铠装单模光纤。厂区工程中CAN总线线型为NH-KVVP22-3x4,原厂区图纸中为笔误。

4、厂区中多线制控制线在表中:综合楼

(一)至综合楼

(二)为7根,综合楼

(一)至联合工房为6+1=7根;厂区平面图:综合楼

(一)至综合楼

(二)为8根,综合楼

(一)至联合工房为7根;综合楼

(一)消控室出线:共13根,这3个图多限制控制线根数均不对应。

回复:此处无误。在图号为0305-300X-22-4的厂区消防平面图中,厂区消防线路一览表中综合楼

(一)至综合楼

(二)多线制控制线为7根,综合楼

(一)至联合工房多线制控制线为6根,综合楼

(二)至联合工房多线制控制线为1根。综合楼

(二)多线制控制线为8根,表示的是进线7根,出线1根。

市政工程

1、从工程实际考虑排水工程中绿化区域检查井井盖是否按塑料井盖计入,铺装区域井 盖不计(景观单位施工),这样是否妥当?

回复:绿化区域检查井井盖按塑料井盖计入,铺装区域井盖按铸铁井盖计入。

2、图纸设计排水管按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而甲定品牌中按UPVC管,请明确是否采 用UPVC加筋管,若是,UPVC加筋管管径最大的为DN600,且SN10级的加筋管需要定制,是否SN8级的就可以,而DN800的管是否按HDPE管计入;

回复:DN225~DN600的按SN8级的UPVC加筋管计入,DN800的按HDPE管计入。

3、物流广场上洗车场边明沟做法有两个,一个在道路结构图纸说明中,一个在建筑图中有详图,但都不是很明确,请再次确认做法;

回复:按道路结构图纸说明参照图集93J007-7/P18、P19计入;

4、请明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水泥含量多少的计入;

回复:按5%计入。

5、请明确沥青路面下封层用乳化沥青还是石油沥青计取;

回复:按乳化沥青计入。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篇6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竞争选址逐渐成为选址问题的热点问题和研究方向.HOTELLING[1]最早提出竞争环境下的选址问题.ABOOLIAN等[2]提出一个利润最大的Web服务竞争选址模型.范建华[3]应用效用函数建立一个竞争环境下连锁型企业新设施选址的新模型.骆有隆等[4]考虑选址聚集效应和市场份额竞争的新设施网络选址问题,建立考虑利益最大和吞并最小的双目标模型.杨玉香等[5]分析新进企业与现有企业构成的一主多从Stackelberg主从对策问题,建立设施竞争选址模型,并提出遗传算法与QPADM算法相结合的求解策略.GHADDAR等[6]针对一个产品价格由市场总产量决定的二级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竞争选址模型,并考虑碳排放交易.

关于配送中心和相关设施选址问题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王淑琴等[7]针对城市物流系统不同层次的节点间存在物流量流动、不同层次节点的选址互为影响的特点,提出城市双层配送网络布局模型.陈鑫等[8]结合排队论和选址理论,建立带有响应时间承诺的应急救援中心选址优化模型.SUN等[9]从配送中心成本、顾客成本两方面出发,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一个启发式方法求解.韩皓等[10]提出与现实中企业多元化经营背景相应的多级物流节点选址优化.朱江洪等[11]考虑物流系统各功能环节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构建配送中心综合选址模型.杨雨薇等[12]针对征收碳税及碳交易两种情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对选址方案进行优化.

本文研究在市场上已有公司建立配送中心的情况下,后来者如何选址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利润,同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首先建立垄断条件下公司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然后建立竞争条件下两个公司的Stackelberg博弈选址模型.公司的成本主要有货物的进货成本、运输成本、新建及扩建配送中心的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碳排放成本主要产生于配送中心新建、扩建、库存及运输中.

本文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采用效用函数研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此效用函数是关于配送中心规模大小和配送中心与顾客之间距离的函数.而以往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中没有采用这种效用函数.本文还采用由此效用函数决定的概率描述顾客选择各配送中心的可能性大小.(2)研究模型的创新.以往的配送中心竞争选址中,跟随者一方常常通过价格策略参与竞争.本文假设跟随者主要通过3种方法对领导者作出反应:第一种保持原有的规模,第二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第三种是关闭原有的配送中心.(3)本文考虑配送中心新建、扩建、库存及运输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使所建的模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1.1 变量与参数说明

设N为需求点集合,i∈N;J为A公司配送中心集合,j∈J;K为B公司配送中心集合,k∈K;wi为需求点i的需求量;sj为A公司配送中心j的规模;sk0为B公司原有配送中心k的规模;sk1为B公司扩建的配送中心k的规模;h为产品进价;m为产品销售价格;fj为A公司在j点新建配送中心的成本;∂A为A公司单位库存产生的碳排放量;∂B为B公司单位库存产生的碳排放量;γij和γik分别为从配送中心j和k运输单位货物到需求点i产生的碳排放量;μ为碳排放税率;Ij为配送中心j的固定碳排放量;xj为公司A的决策变量,xj=1表示在j点新建配送中心,xj=0表示不在j点新建配送中心;xij为A公司配送中心j到需求点i的运输量;yik为B公司配送中心k到需求点i的运输量;aij和aik分别为需求点i到配送中心j和k单位货物的运输费用;bk为B公司扩建配送中心k单位设施的成本;βk为B公司扩建配送中心k单位设施产生的碳排放量;cA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j的成本限制;cB为B公司扩建配送中心k的成本限制;lk为B公司扩建配送中心k的规模限制.

1.2 模型假设

HUFF[13]最早提出效用的概念,在他的模型中,设施j对顾客i的效用为其中sj指设施的大小,Tij指从i到j所花费的时间.假设配送中心对顾客的吸引力程度由配送中心的大小决定.根据文献[14],本文引入一个距离衰减函数 f(dij)=e-θjdij,其中θj是考虑竞争对手位置的一个参数,周围配送中心越多,θj越大.当 j∈J时,令 uij=sjf(dij)xj=sje-θjdijxj;当 k∈K 时,令 uik=(sk0+sk1)f(dik)=(sk0+sk1)e-θkdik.需求点 i总 效用,需求点i的需求被A公司配送中心j服务的概率为所以需求点 i的需求被A公司服务的概率为

设市场上已经存在B公司,A公司后进入市场.A公司进入时能预见A与B公司之间的竞争.A公司选择新建配送中心,需求点i的需求以piA的概率被A公司所吸引,所以A公司在需求点i的需求量

Zi(A)=wipiA,即A公司在需求点i从B公司手中夺得wipiA的需求量,而这些需求量原本是被B公司所吸引的.B公司从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必然会作出反应.假设在A公司进入市场后,B公司通过3种方式对A公司作出反应:第一种继续保持原有的配送中心大小不变;第二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以增加自己对顾客的效用Ui(B),从而增加需求点i的需求被B公司服务的概率 piB=,最终赢得更多的需求量;第三种是关闭原有的配送中心.

1.3 考虑碳排放的物流配送中心垄断选址模型

此模型中的变量是xj和xij.式(1)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总成本约束;式(2)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数量限制;式(3)表示A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要满足需求点的需求;式(4)为0-1整数约束;式(5)为非负约束;式(6)表示只有在j点设置配送中心,才能向各个需求点供货.

1.4 考虑碳排放的物流配送中心竞争选址模型

当市场上存在竞争时,A与B公司之间为Stackelberg竞争,A公司是领导者,B公司是跟随者.

1.4.1 B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模型

此模型中的变量是sk1.式(7)为B公司关闭或扩建配送中心规模的成本约束;式(8)为B公司配送中心的规模限制;式(9)为B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要满足其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式(10)为非负约束.

上述问题的最优解满足库恩-塔克条件:

1.4.2 A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模型

此模型中的变量是xj和xij.式(11)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总成本约束;式(12)为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的数量限制;式(13)表示A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量要满足其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式(14)为0-1整数约束;式(15)为非负约束;式(16)~(21)为满足B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库恩-塔克条件;式(22)表示只有在j点设置配送中心,才能向各需求点供货.

2 模型求解

根据文献[10],式(19)和(20)可化为

其中M是一个无穷大的正数.因此,A公司利润最大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式(11)~(19)和(22)~(27).

3 算例

3.1 算例1

假设产品价格为10 000元/t,进价为6 000元/t.A和B公司都使用同样的运输工具,运费为60元/(t·km),每吨产品运输1 km产生的碳排放量的绝对值为距离的10倍.两个公司库存产生的碳排放量都为2 kg/t,碳排放税率 μ=0.5元/kg.

B公司在市场上已有3个配送中心,K={1,2,3},规模分别为 150,160,170 m2,扩建的规模限制分别为40,30,50 m2,扩建每平方米的费用分别为2 500,2 800,3 000元,扩建每平方米产生的碳排放量是 1.2,1.2,1.2 kg,B 公司扩建的总成本限制为80万元,θk=1.假设市场上有6个需求点,N={1,2,3,4,5,6},需求量分别为 500,400,350,600,650,550 t.需求点到配送中心的距离见表1.

A 公司有4 个候选点,J={1,2,3,4},新建配送中心的固定建设费用分别为65,90,80,75万元,其规模为 150,160,120,180 m2,固定碳排放量分别为120,150,100,160 kg,A 公司新建配送中心总成本限制为300万元,总数的限制为3个,θj=1.需求点到配送中心的距离见表2.

表1 需求点i到B公司配送中心k的距离 km

表2 需求点i到A公司配送中心j的距离 km

3.1.1 垄断条件下的选址策略

运用Lingo求解,可得垄断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选址为候选点1,2和4.通过比较可知,候选点1,2和4的规模比较大,在这3处建立配送中心能增加该配送中心对顾客的吸引力,从而赢得更多的顾客需求.垄断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见表3,此时A公司最大利润为9 179 735元.

表3 垄断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 t

3.1.2 竞争条件下的选址策略

计算可得竞争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选址为候选点1,2和4,最佳调运方案见表4,此时A公司的利润为4 003 394元.

此时B公司的采取的策略是关闭配送中心2,扩建配送中心1和3.这是考虑:配送中心1,2,3的最大规模分别为190,190,220 m2;显然,配送中心3的规模较大,对顾客的吸引力也大;配送中心1和2的最大限制规模虽然相同,但配送中心1扩建到最大规模的费用(7 500元)小于配送中心2的费用(8 400元).因此,B公司会选择扩建配送中心1,关闭配送中心2.竞争条件下B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见表5,此时B公司的利润为4 961 692元.

表4 竞争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 t

表5 竞争条件下B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 t

算例1结果表明,竞争条件下市场总利润为8 965 086元,小于垄断条件下的总利润.

3.2 算例2

假设A和B公司的运费为50元/(t·km),由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均为2 kg/(t·km),两个公司库存产生的碳排放量都为0.2 kg/t.B公司的3个配送中心扩建的规模限制分别为80,70,90 m2,扩建每平方米的费用分别为2 200,2 600,2 800元.A公司的4个配送中心固定碳排放量分别为200,230,180,240 kg,A公司新建配送中心总成本限制为200万元.6个需求点的需求量分别为 650,550,500,750,800,700 t.其余数据同算例 1.

3.2.1 垄断条件下的选址策略

计算可得垄断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选址为候选点1和4,最佳调运方案见表6,此时A公司最大利润为13 473 740元.

表6 垄断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 t

3.2.2 竞争条件下的选址策略

计算可得竞争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选址为候选点1和4,最佳调运方案见表7,此时A公司的利润为5 443 564元.

表7 竞争条件下A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 t

此时B公司的采取的策略是关闭配送中心2,扩建配送中心1和3.竞争条件下B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见表8,此时B公司的利润为7 774 045元.

表8 竞争条件下B公司的最佳调运方案 t

算例2结果表明,竞争条件下市场总利润为13 217 609元,小于垄断条件下的总利润.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碳排放背景下物流配送中心竞争选址问题.首先建立垄断条件下A公司的选址模型,其中考虑产品价格、购买成本、固定建设成本、运输费用及碳排放成本.其次将已经存在的B公司作为跟随者,后进入的A公司作为领导者,建立两个公司的Stackelberg博弈选址模型,两个公司通过改变各自配送中心规模的大小决定市场份额的大小.最后进行算例分析,比较垄断与竞争条件下两个公司的决策及利润情况.将来可以继续研究的有:(1)顾客的需求不确定,是随机或模糊的情形;(2)A公司的候选点及顾客需求点远不止4或6个,设计一种有效的算法解决大规模问题.

[1]HOTELLING 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ic J,1929,39(153):41-57.

[2]ABOOLIAN R,SUN Y,KOEHLER G J.A location-allocation problem for a Web services provider in a competitive market[J].Eur J Operational Res,2009,194(1):64-77.

[3]范建华.基于阶梯型衰退效用函数的竞争选址问题[J].管理学报,2009,6(12):1638-1642.

[4]骆有隆,聂规划.Web服务集成商在竞争环境下的产品决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35(5):1027-1030.

[5]杨玉香,周根贵.闭环供应链网络设施竞争选址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5):50-57.

[6]GHADDAR B,NAOUM-SAWAYA J.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acility location with market competition[J].J Operational Res Soc,2012,63(7):899-908.

[7]王淑琴,刘伟.城市双层配送网络布局模型[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30(4):36-39.

[8]陈鑫,汪传旭,石刘红.模糊随机需求下应急救援中心排队选址模型及算法[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1):74-79.

[9]SUN H,GAO Z,WU J.A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and solution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J].Appl Math Modelling,2008,32(4):610-616.

[10]韩皓,王素玲.多级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建模与求解[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30(4):30-35.

[11]朱江洪,刘代平.考虑碳排放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6(4):56-57.

[12]杨雨薇,林淑芬.碳税和碳交易条件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4):119-122.

[13]HUFF D L.A programmed solution for approximating an optimum retail location[J].Land Econ,1966,42(3):293-303.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篇7

关键词:配送中心,边界分解,物流网络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 依据配送系统中配送中心数量多少, 把物流配送问题分成多配送中心问题和单配送中心问题。在我们现实的城市物流体系里, 一般存在多个配送中心。所以, 研究多配送中心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改进的边界分解算法

由于物流的多配送中心问题涉及面很广、影响因素众多、约束条件错综复杂, 求解起来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把含有多个配送中心的物流运送问题, 分解成若干个只含有单个配送中心的物流运送问题, 也就是将一个相对复杂的多配送中心问题, 转变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单配送中心问题。这样, 对整个问题的求解, 就变成了对几个较简单且彼此独立的子问题的分别求解。这几个子问题的最优解的合成, 就是整个问题的最优解。经验证表明这样的求解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不但有效地简化了整个问题, 同时又缩短了得到最优解的计算时间。

文章采用方法如下:设d (m) (m=1, 2, …, M, M为配送中心数量) 表示第i个客户到第m个配送中心的距离。记集合Di={d (m) , m=1, 2, …, M}。计算r (i) =min Di/Submini Di, mini Di和Submini Di分别表示集合Di中的最小值和次小值, 选取适当的δ, 0<δ<1, 比较r (i) 和δ的大小, 当r (i) <δ, 则把用户i分配给mini Di对应的配送中心。如果r (i) >=δ, 这时用户i为边界点。

2 算法流程图

3 应用实例

文章为了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分别使用传统的边界分解算法和改进后的算法, 对同一个具有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节点进行了划分, 从而形成两组若干个单配送中心的网络;然后分别对两组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使用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两组物流网络所使用的遗传算法参数完全相同) 。取同一组各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遗传迭代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 得到如下两表。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由文章改进算法得到的一组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应用传统遗传算法, 所得到的各代平均值明显优于使用传统边界分解算法得到的结果。很显然, 文章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对具有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节点划分时, 所得到的划分结果要比传统边界分解法的划分结果更加合理和有效。

4 结束语

文章改进了的传统的边界分解算法。针对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如何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单配送中心物流网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求解这一问题的改进算法, 把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从运行结果得知, 在解决多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分解成若干个单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这一问题时, 文章提出的改进算法, 划分的结果更为合理, 更加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力, 杨西龙, 杜文.车辆路径问题的遗传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2]周溪召, 等.物流系统工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物流配送中心问题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商业和零售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较之国外先进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我国零售业快速扩张的需求而言, 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比例、物流成本、信息化水平、配送技术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

1. 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 利用率低, 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配送中心一般需要资金投入大, 设备和设施都很昂贵, 且回收期长, 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和购置设备。尽管近几年来,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迅速, 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 结构不合理, 货场、低档储存库较多, 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流通型库较少。

2. 物流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 信息化水平不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实施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 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进行过物流作业。在采用过信息技术的企业中72%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的管理手段。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为主, 但应用程度较低, 仅限于日常事务管理, 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 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同时机械化程度低, 基本上是原有物流设施转过来的, 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

3. 配送中心规模较小, 分布不均, 发展不平衡

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 地域分割的影响, 物流网点布局还不统一。小、散、差的分散状态普遍存在, 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配送中心形不成规模优势, 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 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中心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功能本应基本涵盖了所有物流功能要素, 而我国当前的配送中心多数则充当了仓库和运输中转的角色, 其实质上就等于原来的仓库, 配送中心功能并为发挥出来。

5. 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够合理

配送速度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有关, 由于我国许多配送中心选址不合理, 因此配送速度较慢, 影响了送货的及时性。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存在两种不合理的格局, 一种是配送中心在店铺分散区域跨度很大的情况下进行配送, 运输距离过远, 成本居高不下;另一种是店铺相对集中, 配送中心在距离店铺集中的地方配送。

6. 配送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社会上高素质物流专业人员缺乏, 不少配送中心没有专业物流管理人员负责且人员素质总体偏低, 大多数都只能做看管装卸工作的体力劳动者, 缺乏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物流中心的人员。

二、加快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对策措施

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

要加快开发和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从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要提高城市的内部交通的通畅性, 减少交通堵塞现象等。

2. 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 信息化技术水平

我国配送中心应将较多的信息化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 C,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管理信息系统MIS,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地理信息系统GIS, 自动分拣系统ASS, 柔性物流系统AGV等应用于物流管理中, 应向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模式发展, 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节约人员成本, 改变目前这种半人工化模式。

3. 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

对于连锁门店数量较少的企业, 如果自己建配送中心, 投资成本非常的大, 资金流量也会出现问题;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 对于企业长远发展也并非是一种有效的战略, 而且利润也会分流。在此情况下使用共同配送, 不仅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也可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加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 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

4. 完善配送中心的功能

配送中心是专业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物流场所或经济组织, 它是集加工、理货、送货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应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综合, 而不是实际过程中只充当仓库, 只发挥储存功能的物流结点。应不断将配送中心建设成为进货功能、整理功能、加工功能、储存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为一体的结点。

5. 合理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

配送中心的选址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配送活动的成本, 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因此, 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及交通状况等因素, 在详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配送中心选址应遵循的外部条件为:

(1) 交通运输条件。配送中心地址选择应靠近交通运输枢纽, 以保证配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 (2) 顾客分布情况。准确掌握配送中心现有服务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情况, 因为顾客分布状况的改变, 配送商品数量的改变及顾客对配送服务的改变都会对配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产生影响。 (3) 附属设施条件。配送中心周围的服务设施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如外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 水电及通讯辅助设施等。

6. 更新传统观念, 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 提高物流从业者素质,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 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 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检验的探索, 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启蕾:物流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算法研究 篇9

关键词:应急物流,选址,算法复杂性

0 引言

应急物流是指在突发事故灾难后, 以时间最小化和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向受灾地区提供所需应急物资来使事故灾难损失最小的特种物流活动。在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急物流中心一经建立就将长时间运营, 它不仅与运行费用直接相关, 而且对工作效率及控制水平将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减少建设成本、降低运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在设置应急物流中心之前, 要充分考虑应急物流中心的合理布局, 正确地选择应急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 所要考虑的是对于一些应急服务设施点, 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开设位置, 使得利用这些服务设施处置突发应急事件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服务, 如消防设施的开设、医疗机构的开设等, 或者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如何根据突发事件的状态及产生的影响, 合理地开设应急服务设施点, 从而有力地提供应急服务。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节点成本问题, 这里讨论的节点成本主要是指应急物资中心的建设成本,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小, 应急物资中心的利用率很低, 一般会处于日常维护状态, 而这部分费用相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配送费用也要大的多。与急救中心、消防等一般应急设施不同, 应急物资中心的建立以及建立后的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 国内针对应急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主要集中在应急出救点数量确定等方面[1,2]。与国内相比, 国外在对应急物资中心的选址问题研究方面更加具体一些, 一般均会通过给出可直观反映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释和解决问题, 然后通过科学的算法来解释和回答问题[3,4]。本文探讨了在应急时间限制条件下, 通过选择部分应急设施, 使得建设应急设施所需成本最小并且各个应急点能够得到及时响应的算法。第一部分给出相关背景描述;第二部分给出该问题模型及求解该问题的算法复杂性;第三部分给出求解该问题的一个随机近似算法;第四部分给出一个实例;第五部分进行总结。

1 问题描述及模型分析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根据不同的考虑有不同的考虑重点。在基于时间限制和节点成本权衡下的应急物流中心问题选址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建立一些应急物资中心, 使得自然灾害发生时受灾地点的能在较多时间内得到快速响应。

设应急地点集为C={C1, C2, �, Cn}, Ci (1≤i≤m) 为应急地点, S={S1, S2, �Sm}为可能的应急服务设施点集, Sj (1≤j≤m) 为可能的应急服务设施点。R={R1, R2, �, Rm}为各应急服务设施点的服务半径集合, Rj (1≤j≤m) 为设施点Sj的服务半径, 即该点与它服务的任一客户点Ci之间的距离须小于或等于Rj。W={w1, w2, �wm}为权重集合, wj为建造sj所需要的成本。定义W (S) =

该问题形式化描述如下:

目标:选择S’⊆S, 使得对于"Cj∈C, 在S’中至少存在一个Si满足d (Si, Cj) ≤Ri, 并且满足W (S’) 最小。

定义矩阵A= (aij) , 如果d (Si, Cj)

(1) 表明:每个应急地点至少被一个应急设施所服务; (2) 表明:如果在Sj处建立应急服务设施, 则xj=1, 否则xj=0。

将上述问题归约为带权集合覆盖问题, 证明该问题为NP-HARD问题, 集合覆盖问题形式化描述如下:

引理1[5]:如果存在e>0, 使得某个多项式时间算法可以将集合覆盖问题近似到 (1-ε) ln (n) , 其中n是欲覆盖的元素数, 那么NP⊆DTIME (nO (loglogn) ) 。

给定应急选址问题实例 (C, S, R, w (S) ) , 构造相应的带权集合覆盖问题的实例 (X, Y, w (Y) ) 。构造算法如下:

(1) 令X=C, Y=∅

(2) 针对每个Si∈S (1≤i≤m) , 计算Yi={c|c∈C且d (si, c) ≤Ri}

(3) 令Y=Y∪{Yi}, w (Yi) =w (si) , i=1, 2, ...m

经过上述转换后, 该问题变为一个带权集合覆盖问题实例, 由此我们得出下述定理:

定理1:应急选址问题为NP-Hard问题, 且不存在小于ln (n) 的多项式时间近似算法。其中n为应急地点数。

2 近似算法研究

由于该问题为NP-Hard问题, 我们只能寻找该问题的近似解[6]。事实上与该问题相似的很多问题如k-median问题, 设施定位问题的近似算法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7,8,9]。下面, 我们讨论该问题的一个随机近似算法。如果我们将上述整数线性规划中的变量xj的取值范围扩大到0≤xj≤1, 就得到这个整数规划的线性规划松弛。相应其形式化描述变为:

设LP (2) 的最优解为x*, 基于该最优解, 我们给出相应求解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可行解x的随机算法, 该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LP (2) 的最优解为x*

输出:LP (1) 的可行解x

Step1:置F=Φ

以xi*概率确定在Si处设置应急服务设施。

若Si被确定为应急服务设施, 置F=F∪{Si}。

给定服务设施子集F*, 针对每个服务设施点f∈F*, 设f的服务距离限制为Rf, 定义Cf={c∈C|d (c, f) ≤Rf}。设C*为所有集合Cf的并集。

另一方面:

定理3:算法以较大的概率求到服务成本代价的期望近似性能比为ln (n) , 其中:n为应急地点数。

对于任意给定应急地点c:

当n较大时, 显然:Pr (C*包含所有应急地点) ≥1/2。 (2)

(2) 表明F*以较大的概率能够覆盖所有应急地点, 而 (1) 则表明期望成本代价近似度至多为ln (n) 。

3 应用实例

假设某城市有12个街区, 当地政府选择10个候选地点计划修建合理的应急物流中心来覆盖所有区域。规划目标是在突发事故灾难发生后15分钟内, 应急资源可以运送到事故现场。表1给出每个候选物流中心地点15分钟内可到达的街区。

表2给出在每个候选地点建造物流中心所需成本。

将相关数据代入LP (2) , 变为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St:

利用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软件Matlab, 求得x的解为:

在确定上述x解的基础上, 将上述随机算法运算9次, 表3给出求到结果:

取上述算法所求可行解中的最小值作为算法最终解, 由表3可知, 由算法所确定物流中心应建在候选中心位置1, 6, 10上, 这三个中心点位置也是该问题最优解的位置。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在基于时间限制和节点成本控制下的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模型及近似算法, 提出求解该问题一个随机近似算法, 通过算法阐述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求解过程。但是模型的建立主要满足了时间紧迫性或最大距离限制需求, 仅考虑了在应急物流中心建设费用, 没有考虑运输成本, 其他因素考虑还比较少。多个应急物流中心选址还需结合更多因素更深入地研究, 建立起更加全面的选址模型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晓波, 钱振东, 陆振波等. 高速公路紧急救援服务点选址模型的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0, 4 (8) :104-109.ZHU Xiao-bo, QIAN Zheng-dong, LU Zhen-bo etc. Study on models of freeway emergency rescue service site location[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2010, 4 (8) :104-109.

[2] 王炜, 刘茂. 应急物流基站阶段性规划优化问题研究[J]. 物流技术, 2009, 28 (1) :63-64+94.Wang Wei, Liu Mao. Research on periodical desig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depot.Logistics Technology, 2009, 28 (1) :63-64+94

[3]Church Richard, Gerrard Ross A. The multi-level location set covering model[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5, 35.

[4] Revelle C.S. A bibliography for some fundamental problem categories in discrete locationsc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 (184) :817-848.

[5] 姚国辉, 朱大铭等. 带权集合覆盖问题的一种随机近似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7, 37 (2) :429-432YAO Guo-hui, Zhu Da-ming, etc. Randomized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weighted set cover problem[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 2007, 37 (2) :429-432.

[4] 朱大铭, 马绍汉.算法设计与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1Zhu Da-ming, Mao Shao-hang.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6] 王守强. k-median问题反向贪心随机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7) :232-236.Wang Shou-qiang. Randomized reverse greedyalgorithm for k-median problem[J]. Computer Science, 2012, 39 (7) :232-236.

[7] Zhang P. A new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k-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2007, 384 (1) :126-135.

[8] 曹戈, 程玉虎.基于初始聚类中心选取和数据点划分的K均值聚类算法[J].新型工业化, 2011, 1 (5) :90-94.Cao Ge, Cheng Yuhu.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Initial Clustering Centre Selection and Points Division[J].The Journal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2011, 1 (5) :90-94.

基于配送中心合理选址问题研究 篇10

1 配送中心概述

1.1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分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

除基本的保管、储存、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包括:

(1)通过配送中心集合各产品的流通信息,把握厂家的货物情况及时反馈销售信息。

(2)统一批量进货提高了各厂商、批发中心的送货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降低物流中心的整体运营成本。

(4)减少厂商和客户的仓储面积与库存,商品集中存放在配送中心,降低供应商的库存成本及提高订货的响应速度。

1.2 选址的重要性

配送中心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商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是使商品通过配送中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配送中心拥有众多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固定机械设备,一旦建成便很难改变,如果选址不当将付出长远的代价。因而,配送中心的选址是配送中心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2 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

配送中心的选址是指物流网络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节点,如仓储、销售、配送等集散网点设施的数量地理定位规模的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问题可以分为单一设施选址方法和多设施的选址方法。

2.1 单一设施选址方法

单一设施选址的一个常用模型是重心法(或称精确重心法、网格法)。

重心法是一种布置单个设施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考虑的是现有设施之间的距离和需要运输的运输量两个因素。它通常适用于配送中心等中间设施选址的需求。最简单的情况下,重心法假设运入和运出成本是相等的,该方法未考虑到在不满载的情况下特殊运输费用的增加。

重心法首先要求在坐标系中标出各个地点的位置,以确定各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坐标系可以随便建立。在国际选址中,经常采用经度和纬度建立坐标。然后,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值求出运输成本最低的位置坐标X和Y,重心法的公式是:

公式中,Cx——重心的x坐标,Cy——重心的y坐标,Njx——第j个地点的x坐标,Njy——第j个地点的y坐标,Vj——运到第j个地点或从第j个地点运出的货物量。

最后,选择求出的重心点坐标值对应的地点作为要布置选址的地点。因选址因素只包括运输费率和该点的货物运输量,所以重心法是相对简单的选址方法。

单设施选址模型的优点是有助于寻找选址问题的最优解,且能够充分真实地体现实际问题,因而,问题的解决对管理层是有实际意义的。单设施模型的缺点则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这并不能意味着模型没有使用价值。重要的是选址模型的结果对失实问题的敏感度是否强烈。

单设施选址模型简化的假设条件:

假设需求量集中于一点,市场的重心是需求的聚集地。而实际上需求来自分散的广阔区域之间各个消费点。因此得出的运输成本是到需求聚集地而并非到单个的消费点。

假设总运输成本的运价随运距变化成比例增加。然而,大多数运价是由不随着运距变化的固定部分和随运距变化的可变部分组成。

假设各网点之间的路线为直线。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很少,因为运输总是在一定的公路网络,在既有的铁路系统中或在直线环绕城市街道网络内进行的。

单设施选址模型一般根据可变成本来进行选址。然而,模型没有区分在不同地点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成本,以及与在不同地点经营有关的其他成本(如劳动力成本、库存维持成本、公共事业费用)之间的差别。

2.2 多设施选址方法

多设施配送中心选址方法更具现实意义,也更为复杂。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置多少个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的容量大小、配送中心的位置、每个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每个配送中心的产品供应源、每种产品的库存配置以及运输等。

多设施选址的方法对大多数企业更为重要,常用的此类方法包括优化法、模拟法和启发法。根据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在所取定的选址地点进行建设时必须研究并判断选址的障碍条件,特别是与地理、地形、环境、交通、劳动等有关的条件,分析该地址是否适合配送中心的作业要求,并调查预测将来业务量增大后选址地能否满足扩建的需要,该选址是否使用并做好解决障碍条件的准备工作,然后根据配送中心选址程序进行选址工作。

3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促使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全球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再仅限于自然、经营、基础设施等影响因素的局限,它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配送中心的选址更趋于港口化、中间环节减少化、靠近包裹快递企业、整合配送化和配送直接化等新趋势。配送中心是现代资源整合的场所,是物品流通的关键部门。配送中心的选址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提高流程价值和顾客服务水平而实现竞争优势的统一、综合和集成的计划过程,通过对物流服务未来需求的预测,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摘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否合理,对物流中心的功能发挥与整体的经营效益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从配送中心整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配送中心的作用及重要性引出配送中心合理选址的关键;其次从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着手进一步分析选址要求;最后根据当今经济的发展阐述配送中心选址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钱芝网.配送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3]江少文.配送中心运营实务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4]洪家祥,罗凤兰,胡春.仓储与配送[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基于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成本划分 篇11

【关键词】 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成本;物流资源

引言

对于企业如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把作业成本法融入到物流成本核算中去。但经过不断实践,发现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成本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不是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可用作业成本法处理,由于物流成本性态复杂,可能无法从一个流程中抽取简单几个活动概括。由于成本动因太多,核算人员往往可以从一个流程中找出二三十个成本因素,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同时,在作业成本法中,对于成本分配有些武断。(2)该方法必须具备详细的基础资料,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费用。(3)该方法没能考虑时间成本,同样的物流流程其作业量可能相当,但花费时间不同,造成库存持有成本、订单响应成本、缺货成本等不同。(4)该方法未能揭示构成物流成本的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有效控制。(5)容易产生消除非增值作业的错误理念及造成成本效益方面的障碍。

针对这些不足,董雅丽,李长坤(2008)提出了基于时间与作业成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与方法;王玖河,孟祥伟(2008)提出基于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周敏(2005)提出基于物流作业流程的企业物流成本计量模型;马天山,穆毅(2005)提出活动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陈茂强(2007)分析了基于战略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S-S-A);喻文华(2008)提出基于物流职能的成本核算,等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作业成本法的不足,但也未能提出一个完整的物流成本计量模型框架和核算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成本划分方法,以便于物流成本计量和核算。

一、物流服务中心概念

物流服务中心(Logistics Services Center,LSC)的概念是由企业工作中心的概念演变而来,可以将其理解为物流服务单元的统称,它可以被灵活地定义为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服务单元,如仓储、运输、装卸等,或者是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物流中心等。对于物流服务成本计算来说,物流服务中心是计算直接知识成本与间接知识成本的基础。物流服务中心定义了和物流服务成本相关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以及具体的公式和参数等。

参考李从东教授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物流服务的特点,可以将物流服务中心定义为:

设集合H表示某整个物流企业或部门,若集合Mi(i = 1, 2, ..., n)是H的一个非空子集,其中Mi是物流企业的第i个职能部门或功能等,且满足:

Mi∩Mj=?覫 or Mi or Mj(i, j = 1, 2, ..., n, 且i≠j)(式中:?覫代表空集),

M1∪M2∪…∪Mn= H,

则称Mi为一个物流服务中心。

在实际计量过程中,实际划分的物流服务中心需满足下列条件:

Ni∩Nj=?覫 (i, j = 1, 2, ..., n, 且i≠j)(式中:?覫 代表空集),

N1∪N2∪…∪Nn= H.

从成本空间来看,一般来说,物流服务中心的划分应符合三个条件:

1.能够知道各物流服务中心将要发生什么性质的消耗;

2.能够独立计量各物流服务中心的耗费;

3.能够控制并调节各物流服务中心的耗费。

按此标准划分得到的最小单元即为物流服务中心单元(Logistics Services Center Cell,LSCC)。它是物流企业服务模型最基本的原子结构单元,集成了部分物流服务资源和组织结构,可以执行在其能力属性集范围内的一些作业实例,并在执行作业实例的过程中产生资源消耗。由定义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或者几个基本物流服务中心的组合仍为一个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单元、物流服务组织及作业的关系如图1所示。

可见,物流服务中心,不仅包含传统物流服务单元/点的意义,还有以下特征:

1.物流服务中心涉及物流机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既包括仓管、运输、装卸、信息处理室等直接成本部门,也包括行政部门、后勤科室等间接成本科室。整个企业可视为由一系列的物流服务中心组合而成。

2.物流服务中心具有层次性,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可由几个子物流服务中心组成。一个物流服务部门可以是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单元,也可以分成几个物流服务中心单元。

3.物流服务中心作为执行物流职能的基本对象,不仅是管理活动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中心,而且也是成本中心、信息中心。

4.通过物流服务中心,使得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对整个系统成本进行优化、协调、控制。

物流服务中心是各种能力单元的统称,也是发生各种成本的实体组织。因此,它主要是计划与控制范畴而不是固定资产或设备管理范畴的概念。物流服务中心也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权变组织,具有区别于仓库、运输等一般组织形式的柔性特征:

首先,物流服务中心划分具有不确定性。在物流机构内部,其划分不仅取决于物流机构的划分、管理需要等因素,不同物流机构及同一物流机构不同时期的划分也各不相同,而且必须随需求以及物流服务提供方式的改变而调整。物流服务中心划分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弹性,它可以根据物流机构的经营战略来确立、取消或调整。

其次,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配置具有可调整性。物流服务中心的确立过程实际上是内部资源的配置过程,物流服务中心具有弹性的意义取决于与物流服务中心相关的资源配置是否具有弹性。如果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和消耗不可调整,则其弹性就没有意义。

二、物流服务中心类型及划分

物流服务中心是物流机构运营的活动主体,它对应于物流机构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层次。根据物流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可将物流服务中心划分为企业级与科室级两类物流服务中心。另外根据其服务特点又可将物流服务中心划分为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Direct Service-LSC,D-LSC)和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Indirect Service-LSC,I-LSC),如图1所示。

D-LSC是指直接与货主接触,为货主直接提供物流服务的单元。它们是物流机构的主体,同时也是物流服务知识生产、转移以及应用的主要发生地,D-LSC内的医务人员的技术及服务水平、设备先进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到物流机构整体的物流服务水平。

I-LSC是指那些不为货主提供直接服务,只能通过D-LSC间接为货主服务的物流服务单元。它们控制本物流服务中心的费用支出,同时其行为对D-LSC的成本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比如,后勤部门是一个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它除了控制本部门的费用支出外,其服务效率也会影响到直接成本支出。

设置D-LSC要充分考虑到设置的原则,能使物流服务中心发挥作用。一般来说,物流服务中心可按服务职能或者物流机构的组织机构来划分,它可以是一台搬运设备、一组功能和费率相同的物流设备、一个仓库或者几个仓库组成的联合仓库管理办公室等。

在基本物流服务中心构建时,其大小既与管理的幅度有关,也与物流服务的类型、过程及特点有关,可以靠经验来设置,但划分时一定要谨慎:一方面要避免基本物流服务中心过小、数量过多,以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要避免基本物流服务中心的活动太多,导致其工作量太大。此外还要考虑到成本计量的方便性与准确性,在保证成本计量准确性的前提下,基本物流服务中心可适当放大。

物流服务过程中每种活动都要在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在每个物流服务中心都要发生资源消耗,产生成本。物流服务中心这一概念的提出,使物流机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系统的高度,将物流机构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服务流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三、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分类及成本划分

如果说企业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那么物流服务资源就是物流机构运营过程的各种投入,因此从广义上讲,物流服务资源作为一个概念其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物流机构所有物的实体,如材料、物流设施设备、房屋建筑、人员、资金、动力等,以及物流技术、管理体系、声誉、专营权等无形资源。由前面的物流服务成本的组成可知,这些资源的消耗又是物流服务成本的微观组成部分。

在这里,本文将物流服务生产、转移与应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统称为物流服务资源,因此前面所讨论的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分类实质上是指从消耗的角度对物流服务资源进行分类。

根据物流机构资源消耗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每一个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服务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消耗类、物质资源消耗类、管理资源消耗类、无形资源损耗类以及服务质量消耗类,它们经消耗后分别形成物流服务成本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物质资源消耗、无形资源损耗、服务质量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几种资源的具体描述如下:

1.人力资源消耗类(或称人工资源消耗类),特指D-LSC内直接为物流服务的人员以及I-LSC内直接为其他LSC提供服务的人员。如物流仓储员,装卸员、接单员、司机、订单录入员等。

2.物质资源消耗类(或称物质资源类),是指D-LSC内为物流服务直接消耗的流动物质资料以及I-LSC内直接为其他LSC服务所消耗的流动物质资料,以及各广义物流服务中心的固定物质资源。流动物质资料的特点是“当期投入当期消耗”,主要包括物流服务生产、转移、应用所需运输装卸工具、包装材料、流通加工设备等成本,水电费、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费、保险费等。固定物质资源消耗的特点是“一期投入多期消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物流设备大修费,房屋设备预付租金,其他预付费用等。

3.无形资源损耗类(或称无形资源类),专指物流机构的无形资源。由于无形资源损耗难以在各个功能(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服务中心上衡量和控制,因此我们将无形资源限定为企业级物流服务中心所特有的物流服务资源。它反映的是整个物流机构的经营情况,从财务上说,可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4.服务质量资源消耗类,是指提高服务质量过程消耗的资源,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是物流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服务对象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服务审核、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服务对象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货损、货差或重复服务,物流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它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弃、回收、库存、流通加工、分拣等行动,以及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等而产生的支出。

5.管理资源消耗类(或称管理资源/期间资源类),是指其他四种资源以外的所有资源。如管理人员、办公资源、经营资源等。

将资源风险损失列入一种资源,这是由物流服务成本以及资源风险损失的性质决定的。物流服务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劳动者的流动性大及经验有限性,在物流服务生产与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叉车运行过程中不幸撞倒货物或其他员工等。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已投入资源以及未投入资源造成损失,因此资源风险损失类资源实际上是因风险的发生而损失掉的除无形资源外的其他三种资源的总和。其资源的实际投入大小一般来说只能事后计量,但因为风险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概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也是可控的,因此也可对其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依据上述资源的分类,每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发生的物流服务成本,都可以划分如图2。

物流服务中心上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的优越性在于:

1.在物流服务中心上的资源分类的构造过程中,首先将物流机构的活动划分到适当的广义物流服务中心,然后按消耗形态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物流服务成本计量的建模及计算机实现。

2.物流服务中心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使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服务成本变得结构化,便于从新的视角对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服务服务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关于物流服务成本计量模型的研究就是建立在物流服务中心的概念以及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

3.物流服务中心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有利于I-LSC上资源的分配,同时它还有利于资源动因的查找。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 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会计之友,2006(5).

[2] 李从东等.基于广义工作中心的作业成本法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2).

[3] 孙涛.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应用框架[J].科技信息,2008(3).

[4] 易士楚,李永忠.浅议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商场现代化,2007(12).

[5] 冯叶.浅议物流成本控制理论[J].商场现代化,2008(3).

[6] 韩义民. 试论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12).

[7] 申风平.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现代化,2008(5).

[8] 陈茂强.S-S—A物流成本管理模型初探[J].物流科技,2007(4).

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及其问题 篇12

一、物流中心的规模设计

根据市场总容量、发展趋势以及该领域竞争对手的状况,确定目标份额,从而决定物流中心的规模。规模设定中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状况,预测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物流中心规模设计项目不是短期行为,预测范围必须包含中、长期内容。第二是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包括目前的生产能力、占有市场份额、经营特点、发展规划等。因为市场总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正确地分析竞争形势就不能正确地估计出自身能占有的市场份额。以上预测如果发生大的偏差,将导致设计规模过大或过小。估计偏低,发生失去市场机遇或是不能产生规模效益的问题;而估计偏高则造成多余投资,从而使企业效率低下,运营困难。

合理地布置好预定的区域内各功能块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置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物流中心是物资集散的重要场所,物料搬运是最核心的作业活动,合理设施规划的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也要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因为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布置设计要先进行总体布置,再进行详细布置。而详细布置方案又要反馈到总体布置方案中去评价,再加以修正甚至从头做起;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重视人的因素,作业地点的设计,实际是人—机—环境的综合设计。要考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物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物资的集散和进出,在进行设施规划设计时,环境条件非常重要。相邻的道路交通、站点设置、港口和机场的位置等因素,如何与中心内的道路、物流路线相衔接,形成内外一体、圆滑通畅的物流通道,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软硬件设备系统的水平常常被看成是物流中心先进性的标志,因而为了追求先进性就要配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给投资带来很大的负担。所谓的“先进性”就是合理配备,能以较简单的设备、较少的投资,实现预定的功能就是先进,也就是强调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方法,从功能方面来看,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是衡量先进性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对于物流中心的建设,比较一致的共识是贯彻软件先行、硬件适度的原则。也就是说,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软件的开发,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而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则要根据我国资金不足、劳动力人口过剩、人工费用便宜、空间利用要求不严格等特点,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更多选用一般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装备。

二、组织管理体制

大型物流企业,在组织管理体制的规划方面必须考虑到信息时代的特点。“流程重组”(企业再造重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企业组织传统的金字塔结构改变为扁平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适应未来市场多变的要求。我国尽管刚刚开始起步,但发展的方向是必然的。作为企业的规划者、组织者或领导者必须了解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发展动向,以便在需要的时刻迈出关键的一步。

三、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1. 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要求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在此意义上讲,城市化物流中心所辐射的经济区域属于“极化区域”,要有益地组织生产与流通,必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空间市场结构,优越的市场空间结构对产业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任何产品和劳务必定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在此范围内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额和营业额就是该产品和劳务的限界值。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反过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化,促进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也会促进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

2. 条块分割和区域封锁是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的两个严重阻碍

物流中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条块分割和地区间区域市场的封锁的存在却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虽然我国至今还缺少一套比较完整的度量指标,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中一直存在着地区间市场封锁问题,即地方政府采取具有保护性和倾斜性的行政、经济及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过本地区的商品流通过程进行限制和干扰。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地区市场封锁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中央及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若干经济主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但对物流中心的影响却是重要的,表现为:地区市场封锁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工业和农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结构趋同化。这种不合理性降低了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减少了商品流通的相对规模,使物流中心的生存空间受到相当挤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内保护了本地区企业占用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增加了物流中心开展业务的难度,削弱了物流中心所可能带来的比较利益,而且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功能的不完善,无法缓和及调节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矛盾,影响和调整生产消费结构的作用也未充分实现,物流中心打破和冲开地区封锁的难度相对增大,从而说明形成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物流中心的外部条件是欠缺的。

四、城市化物流中心的布局和规划

1. 城市化物流中心的区域划分原则

按“经济区域”而不是按“行政区域”进行,虽然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可能出现某种重合和一致,但它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划分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经济区域的界限是模糊的,是一条过渡带,这形成了经济区域的开放性。它们之间的另外一个差别是行政区划分常以自然地势、人口数量、物产富饶程度、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行政管理作用等因素为依据,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而经济区域的发展表现得相当活跃。物流中心如果按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计划区域的资料更易于收集,容易为政府所关注和支持,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即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尤其是对物流中心这样的企业化组织来讲,市场化运作会受到严重制约。按经济区域发展物流中心则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和布局条件、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物流中心的完整性和开放性。所谓完整性,指物流中心提供了经济区域内各个部门的相互联系,经济区域的内聚力一定程度上是靠物流中心才得以维系;开放性是指物流中心不断从外界获得商品和信息,同时又向外界传递商品和信息,以维持经济区域内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而我国传统的流通过程的情况是商品流通分散集中在各个行政区域内,区域间联系较少。区域划分不是以经济区域来划分得以存在并维持的基础,是地区间趋同的产业结构和行政手段的人为限制,其低效率和低效益使其越来越缺乏生命力。

2. 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中心提供了广阔的赢利空间,同时也对物流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求企业物流提供成本优势:物流中心既然是第三利润源泉,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物流管理的专业化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如库存控制、通关业务、租赁等业务的优化将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我们要转变过去那种只重视产品成本,忽视流通成本的做法。流通成本是企业总体运营成本(TCO)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之一,它所产生的成本会较大地影响整个运营成本。

(2)要求物流系统响应更快:面向市场不仅仅是销售人员应注意的问题,更是成为根植于企业精神的一种观念。所以,面向市场的快速响应不能简单理解为销售人员对客户要求的迅速响应,还应包括灵捷生产系统,同样必须具备快速的物流支撑体系,这样才能形成对客户要求的最终满足,从最初反应到最终服务的完成才是完整的响应周期,整个周期中物流时间占很大比例,而且相当一部分工作要由企业的物流经理和业务人员来完成。

(3)要求物流系统服务水平更高:面向市场的物流不仅仅是储运、仓储、配送等独立功能模块的简单组合,对企业和客户来说更是一种增值服务。有相当的用户服务的工作现在已由物流人员来完成,如包装、贴标签、拆零、为用户安装服务、限时送达、运输保险、信息收集等,物流系统变得更为复杂,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些功能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用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用户的忠诚度和企业信誉。

摘要: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物流市场被普遍看好。目前,外国物流配送企业已经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并凭借其实力向我国物流业提出了挑战。配送是多年来经实践证明的高效物流服务形式,它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变得更加不可或缺。物流中心作为进行物流活动的主要基础设施,已成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物流设施规划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物流中心,规划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华.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志群.物流与配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6.

[3]张文杰,李学伟.管理运筹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2.

上一篇:刀库设计下一篇:高校秘书的群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