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经营平台

2024-10-16

移动经营平台(共8篇)

移动经营平台 篇1

1 引言

作为移动互联网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 微信的崛起已有两年的时间, 用户数高达6亿, 公众号规模也已达580万之巨;不遑多让, 支付宝钱包的活跃移动用户数超1亿, 同样开放了与微信公众号类似的支付宝服务窗;微博的移动用户规模约3.7亿, 也已建成微博开放平台;这三者堪称国内移动经营平台的“三驾马车”。

尽管移动互联网有着高于PC端4倍的强大黏性, 然而移动互联网, 尤其是移动经营平台对于零售企业的价值贡献和实现路径仍然晦涩不明。虽然互联网大咖们在尝试探讨并仿效Facebook的广告植入收益, 而在民间大师的口中, 微信的唯一功效是营销, 唯一动作是吸粉, 然而粉丝规模就是唯一目标吗?不少例证是, 企业花费数十万元进行吸粉, 短期粉丝增加很快, 但质量不佳, 当后续刺激举措跟进乏力, 粉丝群很快陷入沉默, 图文转化率低迷, 遑论进一步的关系构建和价值转化。

那么,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经营平台的终极愿景何在?实现这个终极愿景存在哪些困难?又如何有层次、有梯度地完成商业逻辑递进、客户关系构建?在此进程中如何平衡收益与成本?最终将形成怎样的商业模式、经营体系, 对电商零售格局又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跃变?这就是本文希望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2 新零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微博开放平台, 殊途同归, 三者都是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一代移动经营平台。笔者认为, 零售企业能够借助和运用这样的平台, 摆脱中间依赖, 独立形成自建、自有、自享的顾客沟通与电商零售体系, 重新定义和构建消费者关系, 承载包括营销、销售和服务在内的多元化价值。

这是移动经营平台在新零售时代所赋予零售企业的终极愿景, 从而能够实现企业自建电商平台、自主在线零售、自由顾客沟通、自如品牌营销的战略目标。对此, 小米依托自建电商蓬勃兴起, 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规模逾500万, 成为业界共同参照和体认的标杆。

然而, 愿景美好而遥远, 电商零售世界里高度竞争、云诡波谲, 能够拥有独有的一席之地, 显然并非易事。在PC电商世界里, 众多自建B2C网站门可罗雀, 而在新平台上不少微信小店也同样乏人问津, 存在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2.1 眼球经济的挑战

没有消费者的关注力、吸引力, 所有努力就直接归零;直接来说就是如何在数以百万计公众号中被关注、图文被打开和被转发, 就是首先必须面对的艰巨使命。

2.2 互联网的廉价标签

对于网上的商品与服务, 顾客往往怀有廉价甚至免费的期待, 无论合理与否, 都是企业需要认真面对的。

2.3 电商渠道的竞逐

即使是在线上, 顾客获得商品和服务的途径已十分丰富, 零售企业需要形成差异化优势, 尤其是, 与天猫、京东、唯品会、1号店等为代表的平台电商形成区隔和特色;作为移动电商的特色, 精选、时尚、便捷、价廉物美往往是打开消费者心门的金钥匙。

2.4 移动购买的门槛

联系方式的开放、地理位置的定位、信用卡的绑定、收货地址的确认等一系列的元素构成了实现移动购物的层层阻碍, 往往需要持续多次的努力, 才能构建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2.5 零售过程的媒体化、娱乐化

媒体即渠道, 以及在游戏和博彩中完成购物, 已经成为顾客普遍期待的方式, 而以沟通和社交为基础功能的移动经营平台, 天生地具有媒体和娱乐功能, 值得深入挖掘, 这也是社交推广形成链式传播效应的基础和前提。

3 梯度化的平台建设历程

围绕着这些挑战, 以及零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采用有梯度、循序渐进的建设方式、发展历程在所难免。笔者认为, 有4个层次逐级而上的务实努力, 逐步逼近高远的发展目标, 如下图1所示:

3.1 粉丝招募与营销平台

没有一定的粉丝规模, 一切经营努力都是无源之水。然而, 正如王健林所说“不要急于花钱买会员”, 应用合理的方式和成本, 寻找定位与企业品牌和品类契合的客群, 并发展为移动端粉丝。在成功构建客群的基础上, 基于公众号粉丝属性的抓取和划分, 以及菜单和关键字等工具, 实现精确的、单向与双向相结合的粉丝沟通, 适配零售媒体化的特点, 传播如娱乐、亲情、时尚、健康等正能量资讯。

3.2 会员活动与交互平台

吸粉之后, 进一步形成粉丝黏性和忠诚, 各类活动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带有一定的奖金礼品激励, 同时含有一定博彩、娱乐、教育等色彩的活动, 尤为引人注目。与卡券相结合, 将进一步开展与实体商品或服务相关的抢购特卖活动, 可以周为单位循环往复。

3.3 卡券发行与核销平台

促销卡、电子券的本质是一种隐性订单, 有着提供促销入口、直接提货或折抵现金等多元作用, 在消费信用和购买习惯尚未养成之时, 有效地降低购买门槛, 逐步让消费者理解和认同移动电商环境, 渐次完成资料登记、移动支付、货品配送等重要的操作环节。当卡券与各类活动相结合, 更能够支持活动成果快速便捷地兑现。

同时, 卡券还有效地起到了O2O导流的作用, 消费者依托手机即可到门店或合作商家进行商品或服务消费, 类似电商团购的模式, 卡券也成为了不同组织间的交易桥梁和结算凭证。

3.4 电商交易与管理平台

进而, 移动商城粉墨登场, 与线下门店、手机APP、PC端商城以及天猫、京东等旗舰店一起, 实现立体化、无死角的全渠道零售体系。移动商城将活动与卡券相结合而形成的隐性暂态零售实现显性化、例行化, 同时应对移动端特质, 精选商品并实现个性化推送, 并结合特价抢购不断形成热点和高潮。

在上述的梯度化建设中, 移动经营平台实现了多层级的有序构建、客户关系的层层深入、粉丝黏性的逐步增强、交易金额的逐步扩大、订单形态的逐步明晰, 从而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

诚然, 上述路径不是唯一的、必由的:部分企业如商业地产、购物中心, 并不经营单品, 始终不会引入移动商城;而部分企业有丰厚的电商经验, 在天猫京东耕耘多年, 启动伊始就直接进入商城层级自然也无不可。然而, 循序渐进的建设模式显然更为稳妥和有效, 更吻合于移动电商的发展规律。同时, 4个层次之间并不冲突、排斥, 而是互为支撑、引流、共鸣, 协同交付最佳顾客体验, 并共同确保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4 活动, 活动, 还是活动

缤纷多彩的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与评估, 是移动经营平台区别于传统零售乃至平台电商的显著标志和本质特征, 应得到高度关注和不懈实践。

各类活动的作用在于持续提升粉丝黏性和忠诚度, 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 并结合移动社交网络形成链式传播, 持续在多个维度上形成热点爆点。活动本身有强烈的程式感、节奏感, 一般以周为基本周期进行策划推广, 定期定时开展, 并形成一定规律和鲜明标签, 从而营造消费者强烈的参与性和操作惯性, 欲罢不能。

笔者将活动归纳为3个主要类别, 均具备一定的激励特质, 并吻合于粉丝群体的期望。

4.1 销售类活动

目标是呈现商品, 体现优惠, 创造零售业绩;典型活动有美宜佳、唐久等企业连续举办多期的1元购、闪购等。

4.2 博彩类活动

目标是试试手气, 积聚人气, 带来高度黏性;移动互联网将参与博彩的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 并能够实现即抽即奖。典型活动如摇一摇、大转盘、刮刮卡等, 从形式到内容均可有许多变化。

4.3 娱乐社交类活动

目标是新奇好玩, 体验丰富, 促进链式传播;典型活动如刷爆朋友圈的2048、神经猫、打企鹅等手游, 而抢红包、九宫格等更是将博彩和社交亲密地融合。

活动的举办和风靡需要多重路径的传播推广, 图文推送、菜单引导、关键字查询、朋友圈分享要素等缺一不可。特别地, 在公众号上, 带有“抢光”、“免费”、“仅XX件”等字样的图文转化率高于一般图文4-5倍……然而, 一味强调低价、免费, 往往会积聚价格敏感型顾客, 并致使成本快速增加。因此在活动策划时, 应将热门与冷门商品、高端与中低端品牌、高折扣与低折扣、大奖与小奖等维度实行有机混搭。从而,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组合, 既吸引眼球、招徕人气, 又控制成本、步步为营, 真正渐入佳境、可持续发展。

5 大数据与信息化挑战

伴随着移动经营平台的持续发展和内涵丰富, 对于交互过程和电商零售的精细实现、记录和管理, 对于信息化平台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 与传统零售经营大相径庭。难度和工作量集中表现在以下的3个方面:

5.1 移动大数据

在经营平台的并发场景中, 移动大数据以终端请求的形式如山崩海啸般涌来。有实测数据显示, 在一次有数十万粉丝同步参与的大型活动中, 每分钟终端请求数高达5000次/秒, 或10万次/分钟, 并且大部分请求可能并不直接指向订单操作, 因而交互水平数十倍、上百倍高于仅记录订单结果的传统形态。

对应地, 需要综合地运用负载均衡、前端缓存、页面加速、内存存储、云计算、消息中间件等多种技术来综合应对, 最终形成典型的去IOE架构, 与阿里、腾讯在2009年后开展的努力完全一致。应对大数据并发之后, 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是同样棘手的课题。

5.2 终端交互体验

视觉呈现和操作体验是移动经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美观大方、操作便捷, 或清新或优雅, 并体现设计平面化等时尚特征。由于各个企业实际期望的交互诉求均不尽相同, 且需要常变常新, 基于体验开放的思考, 将画面元素进行分拆, 从而实现灵活自由的分拆组合, 最终体现为充分复用、迭代和融合的个性化设计与体验。

更重要的是, 结合移动实时交互的特点, 通过活动模板, 将众多动态元素融入画面。例如, 在抽奖之后, 及时反馈奖项、奖品、券码、提货时段及地点等一系列信息, 直接告知粉丝, 而以条码或二维码形态出现的券码可以直接在门店扫描。

5.3 广泛系统集成

移动经营平台是零售企业整个经营体系的一部分, 为避免信息孤岛和向顾客承诺错漏, 必然要与周边系统形成广泛而紧密的联接, 打通会员、订单、库存、资金等一系列零售要素, 与既有的ERP与CRM、前台POS等系统集成显得尤为重要。以特价抢购为例, 库存信息必须与ERP事先同步, 抢购完毕后即时反馈给ERP, 实现无一差错。

同时, 众多以外围松散存在的应用形态, 如游戏、课件等, 通过URL链接、webservice等方式完成集成交互, 在去向上传递粉丝身份等身份信息, 而来向上传递交互操作之后的结果、奖励等结果信息。

6 自建电商的蓬勃兴起

依托移动互联网, 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和微博开放平台等移动经营平台, 成为零售企业开展自建电商的最佳舞台, 其作用不仅超越了一般营销的意义, 更成为重新建设顾客关系、并实现企业结合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实现转型的战略支点。市场细分、客群聚焦、准确沟通、精选适配、社交传播、高黏性、多交互、媒体化&娱乐化等一系列鲜明的特色和标签都清晰地勾勒出自建电商的特点和旗帜, 也都明确地指向了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平台电商的短板和软肋。

自建电商、移动电商、社交电商是小而美的电商形态, 区隔于平台电商的大而全。从构建伊始, 自建电商就旨在摆脱平台电商, 以及以美团、大众点评等为代表的媒介电商, 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起关联、信任和互动, 从而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经营体系。未来电商零售应只关乎零售企业与顾客的两人世界, 而无需第三方的插手。

自建电商的蓬勃兴起, 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机遇, 以及微信等新沟通形式的红利窗口, 必然极大地改变乃至重塑电商经营模式、零售产业格局, 也将破除电商世界中少数寡头的垄断和高压。我们终将迎来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新电商时代, 既深远地改变商业形态, 也惠及亿万消费者。

摘要:本文论述了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经营平台对于零售企业意义, 并阐述了平台梯度化演进和发展的路径, 同时也说明了在大数据、前端体验、系统集成等方面信息化的多元挑战, 最终指出移动经营平台的发展将实现零售企业自建电商的愿景, 并将借由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实现战略转型, 从而深远地改变商业形态和产业格局。

关键词:微信营销,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商,粉丝活动,移动经营平台,大数据

移动经营平台 篇2

Infor公司推出两大移动应用

随着移动商务的兴起,企业对移动平台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强,为此各大软件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商务平台。Infor公司产品和支持部门总裁Duncan Angove表示:“为了跟上世界日益移动的步伐,公司需向员工提供有效工具以使他们能从任何地方获取信息并采取行动。Infor10 Motion打破了办公室的限制,将办公室带到与客户做生意的任何地方,在路上、在机场,在机会存在的任何地方。Infor通过提供像Infor10 Road warrior这样的移动开发工具和基础服务以帮助客户使用移动应用。跨扩展企业来改变软件使用和管理的方式。”

基于诸多因素,Infor公司推出了Infor10 Motion,这一构建在功能强大的Infor10 ION整合框架上的独特的、基于云的移动平台。Infor10 Motion应用通过在iPhone和iPad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提供与后台办公系统之间快速、可靠的连接而无需考虑所处地理位置,以提高生产力并帮助用户更睿智、更快速地工作。区别于其它复杂难懂的移动平台,Infor10 Motion提供了一致的用户体验、松散耦合架构和简单并易于部署的流程。

同时,DuncanAngove还表示,Infor目前提供两大应用:Infor10 Road Warrior是一个拥有嵌入式商业智能的移动CRM应用;而Infor10N ActivityDeck则允许用户响应重要的任务、接收实时预警并批准悬而未决的请求。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lnfor10Mation平台

Infor10 Motion建立在Infor10 ION框架上,采用松散耦合架构,这意味着Infor10 Motion应用能嵌入诸如ERP、CRM、费用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等不同的后台办公系统。与当今市场上那些常常要求客户购买更多产品以扩展功能的打包解决方案不同,Infor1O Motion提供原生、丰富的应用程序,充分利用已经存在于企业部署中的数据。Infor10 Motion建立了安全模块来解决数据盗取和丢失的威胁并使客户能够保留对关键业务数据的控制。

Infor10 Motion应用利用熟悉、简单和用户已经习惯的直观方式与其智能设备互动、让他们更加快速地工作并行动。这也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同设备间的差异考虑进来。DuncanAngove表示,Infor10 Motion是一个独立的核心产品,能够采用跨后台办公系统的一致的用户体验。

“Infor10 Motion应用通过‘应用意识’来进一步区别于其它的移动平台,当移动设备上另一应用程序提供额外功能时,包括那些在企业情境中起作用的消费者应用程序,Infor10Motion可检测到这种情况从而提高用户体验”。Duncan Angove表示,Infor10 Road Warrior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在客户的联系记录内包括了skype和FaceTime,使销售人员能够与客户一起无缝进入消费者协同工具。

移动经营平台 篇3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电信业要通过建设宽带、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加强技术和业务创新,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来进一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虽然运营商的天生职责是做好管道, 但是这并不是说运营商仅仅做管道就可以。运营商首先要做好管道, 同时要基于自身优势来做平台。”

平台是聚合用户及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方式, 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 平台化运营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移动互联网的参与方将以平台化模式为核心, 打造基于自身优势的平台化运营模式。”在4月21日召开的2011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鲁向东表示。

不谋而合的是,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高层也在发言中提出了平台化运营的想法。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平透露, 中国电信未来要做“新三者”, 其中之一就是综合平台的提供者;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邵广禄表示, 中国联通将“以开放的能力平台为载体, 聚合开发者和合作伙伴, 实现多方共赢”。在这个以“变革、创新、重构”为主题的论坛上, 重新审视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移动互联网新型生态模式成为了各方共识。

运营商作用被弱化

经过几年的酝酿, 移动互联网现在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得益于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发展。根据摩根斯坦利的数据, 截至2010年底,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了2.9亿, 收入规模达到了812亿元。基于这些数据, 中国移动鲁向东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随着更多的参与者加入产业链提供产品和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复杂, 传统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思路显然已经不再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此,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认为, 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和突破对于我国通信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业务复杂多样, 业务提供商要满足用户需求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简单。比如, 业务提供者需要知道用户的身份、使用何种终端、喜欢何种服务、能够接受的收费水平等, 用户则想知道可以从哪里获得服务、如何减少支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盗取, 用户和业务提供商亟需建立沟通的桥梁。此外, 现在内容提供商和用户越来越多地开始直接联系, 运营商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针对上述形势, 鲁向东认为, 如果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个平台, 则可以显著提高效率, 打破障碍, 增进用户和业务提供商的互动, 从而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过去的话音业务时代, 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渠道系统来发现用户的需求, 现在要让用户方便地获取众多应用和内容则需要平台, 平台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

做“平台的平台”

事实上, 平台化运营并不是一个全新思路。在互联网时代, 像Google、亚马逊、苹果、腾讯等都缺乏内容资源,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通过搭建平台、引进内容的方式, 聚合了大量的用户和内容提供者, 他们采取的就是平台化运营模式。

业界有种声音, 认为有了上述平台提供商, 运营商只需要做管道即可, 这一看法鲁向东并不认同, “虽然运营商的天生职责是做好管道, 但是这并不是说运营商仅仅做管道就可以。运营商首先要做好管道, 同时要基于自身优势来做平台”。

针对上述平台提供商的存在, 中国移动提出了做“平台的平台”的思路, 所谓“平台的平台”, 鲁向东解释, 就是发挥网络和客户优势, 开放基础能力, 为各类专业应用和服务平台提供技术、能力支撑, 为用户提供跨平台综合服务。

中国电信则表示要做综合平台提供者, 李平介绍, 综合平台整合了运营商平台和第三方平台, 可提供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运营环境, 支撑产品快速部署和规模复制。

为电信业注入互联网基因

平台化运营模式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 三大运营商普遍认为, 要做平台化提供商, 运营商需要在管理机制、宽带网络、电信能力开放等方面做好准备。

创新的机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因。现在的运营商大多脱胎于传统的通信体制, 还不能跟开放、合作的互联网精神接轨。邵广禄提出, 运营商需要改变传统的机制, 主动引入一切优质资源, 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中国电信则计划在公司内部构建相对区隔、相对独立的运营体系, 将全集团的自主创新业务整合为相互协同的规模实体。

就网络条件来看, 平台化运营要求运营商整合各种网络技术, 建立一个无所不在的宽带网络, 为业务提供商提供全面、优质的接入服务。今年以来, 中国移动通过投资Wi-Fi完善了热点地区的能力覆盖, 并开始试验TD-LTE网络;中国联通则计划在5月17日前在国内56个城市开放HSPA+, 将传输速率升至21Mbit/s.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研究 篇4

本文利用移动互联技术, 将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作为应用服务载体, 构建了一个以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化平台。针对高校各学院的门户网站和其它分散的校园信息, 采用信息爬取和信息抽取技术建立综合的资讯服务平台;实现对个人或群体的个性化信息推送, 并从提高服务器推送的性能着手, 针对不同调度请求给予不同推送模式, 在保证能及时有效地推送信息到客户端的前提下, 减少网络连接时间实现了电量损耗和网络流量的最优控制。

1 校园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

1.1 校园信息爬虫设计

根据垂直搜索引擎的原理, 采用智能化的定向爬虫技术和脚本, 可配置和自动化地爬取指定某个或某类网站的内容, 对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监控, 并智能“爬”取需要信息。

校园信息爬虫抓取流程如图1所示, 在完成当前层次的抓取后才进入下一层次抓取的遍历性抓取过程, 将网页文本和URL地址经过算法评定, 判断是否将URL加入URL抓取列表。校园信息爬虫能根据一定算法对网页及URL进行评定和筛选, 从而将目标锁定为抓取与校园主题相关的网页, 为用户提供面向主题的信息采集服务。

1.2 基于页面解析模板的信息抽取方法

信息抽取是指对校园信息爬虫所抓取网页进行文本分析, 从中抽取出有效信息[3]。

HTML网页均可经过处理转化为HTML DOM, 使用DOM树能够将网页HTML清楚地解析为树结构, 而使用XPath API能够唯一性的确定信息在网页中DOM树中的位置, 从而准确地抽取信息[4]。

页面解析模板设计的思路是:针对校园新闻、论坛、BLOG等不同类别的网页设计出对应的通用模板, 尽量囊括该类网页信息抽取所需的相对全面的信息。例如校园新闻网页解析模板记录了新闻标题、新闻作者、新闻所属板块、新闻内容、新闻发表时间、图片、音视频及超链接等信息的XPath。校园新闻网页解析模板设计如图2所示。

网页信息抽取可以分为信息源的注入和抽取规则的注入两个步骤。信息源是将可解析的HTML文档经过网页信息的清洗, 生成基于HTML的DOM树。规则来自于网页解析模板, 形式为XPath表达式。

2 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

2.1 信息推送方式的调度策略

基于手机的移动推送技术从技术原理上分为3种: (1) 客户端定期轮询査询服务器, 即Pull方式。Pull方式的缺点是实时性差, 过快消耗移动设备的电力和网络流量, 而且增加服务器负担。 (2) SMS方式, 实现方法是服务器通过发送短信告诉客户端有新消息, 缺点是发送短信的成本高。 (3) 基于长连接的服务器主动推送方式[5]。

智慧校园信息推送的调度策略是: (1) 按需定制。按照用户对信息推送的实时性需求, 分配合适的技术方式, 以求达到合理分配系统资源的目的。 (2) 优先级策略。通过对用户需求和推送服务进行分类、排序, 将用户请求级别高的应用优先处理, 保证系统关键需求的处理。

信息推送方案的整体流程如图3所示: (l) 调度请求器。根据用户请求的服务信息类型、用户类型计算该请求的推送优先级, 结合资源监测器提供的当前可用资源数据, 给予该请求分配合适的推送技术方案。 (2) 事件监测模块。监控每个服务信息队列的事件频率, 由状态管理器进行切换状态方法操作。 (3) 状态管理器。对需要切换推送方法的请求进行评估, 重新计算推送优先级, 按照设定的优先策略, 进行切换推送方法。 (4) 资源管理器。负责监控服务器资源, 包括内存、当前连接数等。 (5) 连接管理器。负责管理连接队列, 创建、维护请求连接信息。

2.2 基于MINA框架的推送服务端实现

Apache MINA是一个开发高性能和高可伸缩性网络应用程序的网络应用框架, 它提供了一个抽象的事件驱动的异步API, 能够采用TCP/IP、UDP/IP、串口和虚拟机内部符道等多种传输方式[6]。服务器收到和发送的消息都要对消息进行XMPP协议编码和解码。在传输过程中, 消息被封装为XMPP协议的数据类型, 当收到消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 得到信息的具体内容。

信息推送服务器端的架构包含4个组成部分:Session Manager、Auth Manager、Presence Manager以及Notification Manager。Session Manager负责管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会话, Auth Manager负责客户端用户认证管理, Presence Manager负责管理客户端用户的登录状态, Notification Manager负责实现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功能。

2.3 基于Android PN的推送客户端

Android PN (Android Push Notification) 是一个基于XMPP协议开源实现, 客户端利用asmack.jar包中的XMPPConnection类与服务端建立长连接, 通过这个长连接来接收服务端发送给客户端的最新消息[7]。

客户端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 (1) Executors.new Single Thread Executor () 创建一个单线程, 可以不停的submit任务, 与服务器进行连接。 (2) 线程在连接、注册、登录的过程中, 都可能会失败, 线程重连机制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3) 在Login Task登录服务器后, 其就会注册一个监听器, 用于监听服务器push的数据包和会话的断线重连[8,9,10,11]。

3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设计实现

3.1 平台架构方案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是集新闻资讯, 消息推送, 校园服务, 应用广场等功能的平台, 其主要包括服务器端, Web门户, 以及IOS和Android端。平台可提供服务接口实现与学校各种应用系统的互联和协作[12,13]。整体设计架构如图4所示。

服务器端采用Spirng、Spring MVC、Hibernate等Java EE开源框架, Jquery等Web2.0技术以及Lucene索引等技术, 根据AOP编程思想设计开发。

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信号塔访问移动校园服务器, 采用Apache的Http Client模块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通信。客户端分为面向学生端的普通版和面向教师端的管理版。普通版学生可自主下载使用, 提供个人信息管理、资讯服务、选课管理、成绩查询、师生交互、校园地图等功能。管理版对外是非公开的, 只授权于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安装使用, 提供新闻和通知发布、成绩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信息推送管理、师生交流平台等功能。

3.2 校园资讯服务模块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方便及时对新闻信息内容进行采集更新和编排、用户评论管理、手机终端栏目定制和消息推送发布等, 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环境。

采集新闻之前, 首先通过栏目模型管理功能对采集的栏目进行配置, 栏目如图5所示。

采集模块完成了智能爬虫脚本的设计编写, 可以针对相关网站信息进行智能筛选和聚合, 同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提取算法, 自动清洗掉包括广告、无关链接、多余图片等冗余信息, 自动抽取正文信息。采集处理模块的运行界面如图6所示。

移动终端的资讯浏览功能采用下拉动作进行更新, 提供个性化资源订阅服务, 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取订阅、自由排版并发表评论。客户端资讯展示界面如图7所示。

3.3 校园资讯服务模块

信息推送模块用于推送学校的最新动态、讲座信息、活动信息、个人课表、成绩单等, 另外也可用于校园的生活服务。管理员的推送管理界面如图8所示。

客户端具有接收服务器推送的信息的功能, 当信息到达时, 移动端会有提醒状态和声音。可以在系统通知栏里看到最新的推送信息, 同时客户端会将信息保存在历史记录中, 以便随时打开推送记录功能进行查看, 如图9所示。

4 结束语

移动增值业务的差异化经营 篇5

关键词:移动增值业务,差异化分析,差异化经营

新经济、新体制、新机遇、新挑战, 在无数个新的条件造就的崭新环境中, 各大电信运营商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开始寻求新的竞争之道。竞争焦点也从近几年各自网络规模的扩张竞争, 转而延伸到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主体的业务和效益竞争。主动分析和挖掘市场、引导和培育客户、进一步强化增值服务的经营理念, 已成为当前运营商开展工作的出发点。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增值业务的差异化经营日渐成为电信运营商杀出一条血路的新砝码。电信运营商都在思索;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获取多业务的再度增值?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移动增值业务

一般来说, 移动增值业务是指承载在移动通信网络上, 除了最基本的业务——语音业务之外的其他附加值较高的业务, 也就是说是基于WAP、短消息 (SMS) 方式向GSM和CDMA手机用户提供内容和应用服务。具体来说, 移动增值业务面向个人用户提供通信、娱乐以及个性化的信息;面向集团用户提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一) 移动增值业务的价值链

关于移动增值业务的价值链描述, 不同的咨询机构和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基于全球移动增值业务的开展情况, 我们认为未来的移动通信业务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的有机组合:移动话音行业和多媒体/内容行业。然而二者的融合并不容易, 基于多媒体/内容的行业与基于技术的移动话音行业之间的融合会引发很多复杂的问题。总的看来移动增值业务价值链可以分成六个环节, 各环节的主要角色如下:

1、终端设备制造商主要负责开发和推广用户终端设备, 保证用户能够使用移动增值业务;未来的移动通信业务多样化必将引起移动终端设备种类的大大增加, 不同的业务不仅需要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 而且不同终端对不同的移动增值业务应该有最优的选择。

2、网络设备制造商开发和提供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能够传送移动增值业务;网络设备制造商主要为移动网络运营者提供包括空中接口、基础设施、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构筑网络基础设施, 该领域的领先者还是原来活跃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生产厂家, 包括Nokia、Ericsson、Lucent、Siemens、Cisco、Nortel、Alcatel和Motorola等。

3、移动网络提供者确保移动传输网络的维护和运营;移动网络平台是基础, 而且这个领域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 因此传统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仍将扮演主要的角色, 但未来的移动增值业务使得客户群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注重提供和管理网络业务和保障网络业务质量。

4、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主要负责使得未来移动增值业务所需要的内容满足移动终端设备接口要求, 同时能够在移动网络上传送, 因此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不仅承担包装信息资源, 还负责移动增值业务创意的产生、组织和生产。

5、应用开发和提供者主要处理上一层运营商开发出来的内容并形成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适合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应用, 或者开发能够为终端用户增值的内容。

6、业务提供者能够进一步细分为技术业务提供者和商业业务提供者, 技术部分主要处理操作支撑业务 (计费、用户个性化等) , 商业部分主要处理业务市场开发工作 (分销渠道、品牌创立等) 。

很明显, 移动增值业务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角色的转换将变得更为复杂。作为两个价值链的融合, 未来移动增值业务的价值链会呈现出下列特点:各类运营者在发挥自身传统的角色优势情况下逐步渗入到新的角色中, 一方面为了保护原有的领地, 另一方面需要创造新的机遇;在不同的业务中, 各环节运营商的市场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会出现部分运营商把自己定位为与自己原有的客户和供应商竞争对手的地位, 因此很多运营商在不同移动增值业务价值链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变动的。

(二) 移动增值业务的运营

移动通信网络越发达, 相应的市场越要细分, 提供的服务越需要全方位、个性化和多样化。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 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 从城市到农村, 发展水平不同, 电信服务的需求也不同。根据不同的需求推出不同的服务, 能够给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增值服务带来巨大的空间, 而且这种差异也正是电信运营商能够为其提供特色服务的依据。

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通信物理网络, 用户的选择余地大了。由于市场细分及市场规模扩大, 各种网络之间出现了竞争, 电信经营的专业化分工更细, 在基础网络上从事增值服务成为竞争的重要条件, 这使得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成为可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是指没有自己网络的公司, 从网络运营商买来业务, 打上自己的商标提供电信服务。由于虚拟网络运营商的诞生, 出现了网络运营商之间、网络运营商与虚拟网络运营商、虚拟网络运营商之间共存互补及多重竞争的局面。移动网络运营商完全可以与一些有实力的虚拟运营商建立战略同盟, 利用他们的市场服务经验、服务网络改善自身形象, 稳定现有客户, 提高客户忠诚度, 开发新的国内外市场及客户群体。

二、移动增值业务经营

(一) 移动增值业务产品的差异化分析

最流行的移动增值业务产品分析方法就是BCG矩阵图, 该方法是由波士顿集团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 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BCG矩阵将每一个产品标在一种二维的矩阵图上, 从而显示出能够提供高额的潜在收益的产品, 以及应该暂时放弃的产品。众所周知, 企业经营若要取得成功, 就必须拥有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各不相同的产品组合。产品组合的构成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平衡。

BCG矩阵如图1所示。BCG矩阵是用“市场增长率”这一指标来表示发展前景的, 是用“相对市场份额”这个指标来表示竞争力的。各项业务产品在BCG矩阵图上的位置是以业务在二维坐标上的坐标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圈, 圆圈的大小表示企业每项业务产品的销售额。

通过对图1的分析, 可以掌控现有移动增值业务产品的现状, 根据不同的产品选取不同的经营策略, 并且可以根据图中的业务组合选择适合的投资策略或者重点营销业务产品, 也就是说, 不同的业务产品应有不同的营销策略。

(二) 增值业务的差异化经营

所谓差异化经营, 就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 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对高价值用户 (即集团客户) 提供全面、体贴的服务内容, 通过多方服务渠道, 提供分档次及差异性服务;低端用户以简单而低成本的自助服务为主, 避免提供与高价值用户类似的高档客户服务;对于其他普通用户, 继续提供现有服务。差异化经营的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在组织架构保证和人力资源保障的前提下, 通过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 从产品、渠道和服务三方面实现差异化经营。

对于集团客户, 针对高中端不同的细分客户在产品、服务和渠道需求上的特点, 营销策略可以如表1所示。

对于低端用户, 可以提供避免占用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客户服务, 营销策略如表2所示。

三、经营总体思路和发展策略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总体思路是:在市场细分、业务分析、用户区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 加强业务整合和对外合作, 实现“两个突破”和“两个创先”。

“两个突破”即营销思路突破和合作服务模式突破, 营销思路要突破价格战的营销;合作服务模式要突破运营商在产业链条上的传统位置。

“两个创先”即用户效用比创先和产品整合性创先。业务收入只是作为业务考核的一项指标, 用户质量决定业务发展的持续能力。要从了解用户入手, 以内容服务为主提高用户效用比。增值业务的发展与传统业务的发展是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关系, 产品定位的重点是提高产品的整合能力和粘性效应。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是:以客户特性细分市场;做好产品线的远期规划、布局, 尤其是战略核心产品;以提高客户价值、提高用户忠诚度为原则, 开发盈利能力强的产品;对于收入核心产品, 追求最大化收入;对于忠诚度核心产品, 追求体现最大化客户价值, 增加用户转网成本。

四、总结

在通信市场经济日趋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 各大电信运营商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开始寻求新的竞争之道。主动进行增值业务产品的差异化分析和率先确定增值业务产品的差异化经营战略已成为当前运营商开展工作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俞晓辉.中国联通增值业务调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 2006.

[2]、孔晓波.移动增值业务商务模式的借鉴与创新[D].北京邮电大学, 2006.

[3]、蔡宇.移动增值业务的顾客价值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 2007.

[4]、林经和.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IT巨头逐鹿移动平台 篇6

在2011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 上, 最抢眼的风景要数IT巨头们在硝烟弥漫的移动平台上的角逐。而在市场上, 巨头们相互竞争更是激烈异常, 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龙虎斗。

移动平台“婚外恋”

在CES2011期间, 微软宣布将在下一代Windows产品中支持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RM架构芯片, 而英特尔也首次展示了基于X86架构的谷歌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成品, 而谷歌恰恰是微软的死对头。

2009年谷歌推出基于Chrome浏览器的PC操作系统, 直捣微软的老巢——Windows操作系统, 挑战微软的全球霸主地位。谷歌这一部署无疑是对微软带有报复性的当头棒喝。此前, 微软推出Bing搜索与Google搜索较劲, 并在极短时间内占领3%的市场份额, 蚕食了谷歌的一些地盘。

事实上, 微软和英特尔组成的Wintel“婚配”早已出现裂痕, 双方都移情别恋, 移动互联成同床异梦。在CES2011开幕前夕, 微软突然宣布在下一代Windows上将支持ARM架构, 包括英伟达、高通、德州仪器等品牌都纳入其合作名单, 这意味着Wintel联盟已名存实亡。

而英特尔也早就背着微软“感情出轨”, 与谷歌暗中“勾搭成奸”, 与谷歌合作研制基于X86架构的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早在2010年4月, 坊间就有传闻, 英特尔已经在基于凌动 (Atom) 处理器的智能手机中引入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最初是针对ARM处理器来设计的。但作为一款开源软件, 其他公司可以对Android进行修改, 使其适用于其他类型处理器。

自上个世纪8 0年代以来, 微软Windows和英特尔架构芯片组合一直是PC产业的基础, 是软件开发的标准平台。但是, 两家公司在进军移动终端这一新的高增长市场时却鲜有成果, 相互抱怨。好比一对老夫妻想激情再度, 欲生一个聪明儿一样, 双方都有点力不从心。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 尽管微软在全球PC市场上分享大头, 占据超过90%份额, 但2010年第三季度微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不足3%。尽管英特尔和微软过去10年一直在推广平板电脑, 但研制出的Wintel平板电脑却受到市场冷落, 双方心中郁闷, 多有不快, 早就埋下了另觅情人的心理种子。

而苹果iPad的成功给微软和英特尔感情不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两家公司与硬件合作伙伴没有推出一款在性能、效能比、易用性方面能与iPad媲美的平板电脑产品, 令人担心的一个趋势是, iPad已经开始蚕食便携式PC的销售。

显然在移动终端方面, 微软和英特尔比苹果和谷歌慢了一拍, 市场新利润为捷足先登的苹果、谷歌所分享。于是微软和英特尔劳燕分飞, 各自寻觅情人在移动终端市场拼抢利润蛋糕。

业内人士认为, 英特尔芯片没有被大部分平板电脑厂商采用一方面是因为ARM架构芯片功耗更低, 而英特尔芯片同移动类设备的系统结合存在问题。也就是说, 与Windows的联盟对此造成了影响。

利润新蛋糕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各路神仙一拥而上的原因, 无非就是利润二字。小小一只智能手机, 薄薄一台平板电脑, 利润空间有多大?在普通手机市场平均价格下滑到87美元的时候, 智能手机仍然保持在150美元以上的水平, 其毛利率也超过25%。一台平板电脑iPad, 最高售价829美元, 最低售价499美元, 而平均成本却仅有260美元。目前, 这些令人兴奋的数字, 无论是对手机厂商还是PC厂商来说, 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移动终端的新利润成为传统PC厂商转型的共同原因。在市场利润的诱导之下, 传统的电脑厂商显得急躁难耐, 纷纷进入移动终端, 似乎有些“不务正业”, 纷纷操刀试图切一块利润蛋糕。

在CES2011上, 电脑厂商纷纷推出各自平板电脑产品, 联想带来了采用高通新型处理器的“乐Pad”, 其工作时间可持续8个小时;华硕展出了运行Android 3.0系统的双核平板电脑;东芝推出了带有加速器和光感应芯片的平板电脑。而最具竞争力和关注度的当数摩托罗拉展示的XOOM平板电脑, 这款机器操作系统为谷歌专为平板电脑优化过的Android 3.0, 即“蜂巢”系统, 机器带有前后双摄像头, 并支持10小时的视频播放, 性能达到“怪兽级”。而谷歌的Android3.0平台成为本届展会出镜率较高的技术之一, 数十家厂商推出了装载该系统的平板电脑, 它也被喻为各大厂商对抗苹果公司iPad的最有力武器。加上戴尔、东芝、三星、惠普, PC厂商几乎全面进入了平板电脑市场。

目前平板电脑市场仍处于初期竞争阶段, 市场定价不均, 配置性能不一, 性价比也有差异。市场上低于1000元就能买到山寨产品, 而iPad最低3988元, 联想的乐Pad在3000元上下, 三星的Galaxy则要卖到7000元。在市场竞争初期, 利润空间较大, 厂商会根据竞争的成绩获得更好的利润。

而在智能手机市场上, 同样是因为丰厚的利润促成IT巨头们抢占市场份额, 令苹果和谷歌出尽了风头。所谓黑莓孤独、塞班年暮、Palm铅华不再、WP7前程难料, 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作为智能手机的翘楚, 在2010年赚足了市场利润。

来自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一项报告称, 苹果的iPhone操作系统占据智能手机市场28.6%的份额, 仍是美国首要移动操作系统。谷歌的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稳步上升, 达到25.8%, 位列第二。

在苹果和谷歌的攻防之间, 后来者谷歌占据了上风。截止到2010年11月的三个月期间, 谷歌Android市场份额增长了6.4%, 苹果iPhone增长值少于1%, 明显感到谷歌的市场威胁。

中国市场有期待

对于移动平台来说, 中国市场值得期待。目前中国有2.77亿手机网民用户, 有年增1.2亿的增长量, 而近10年来中国家庭购买的台式机都陆续进入了更新换代期, 人们对平板电脑很看好。因此, 移动互联网势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各种服务与软件将会被搬到移动终端上,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中国市场将大有作为。

iPhone 4在中国的卖座决定了苹果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中的一席之位。市场研究机构Asymco数据显示, iPhone全球份额为4%, 利润份额却达50%。作为后来居上者, 苹果以其iPhone产品的独门暗器在中国市场非常吃香, 年轻一代人以购得一款iPhone而自豪甚至傲视同事。而iPhone 4在中国市场登陆, 更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销售旋风。iPhone 4在功能上远超iPhone3GS, 升级之处多达百项, 很多方面超出之前的预期, 有8项最主要的改进, 其中硬件方面包括全新的外观设计、革命性的Retina显示屏幕、以及3轴陀螺仪、A4处理器、全新的拍摄系统等。iPhone4的豪华性能和高昂价格对于富裕阶层很有吸引力, 满足中国富人炫富的虚荣心理。

谷歌的Android系统厚积薄发, 正在成为国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领军者。谷歌的手机应用价值链定位决定了其需要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其核心的策略是通过降低操作系统的使用成本, 推动手机终端厂商使用其操作系统, 免费提供的条件既是在终端厂商使用的系统中必须要有谷歌相关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客户端的内置, 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谷歌应用服务对手机用户的覆盖;另一方面, 以全面开源的方式发展操作系统, 有助于带动第三方应用开发环节厂商和个人的积极性, 迅速增强Android的应用丰富程度, 解决其作为移动互联网后进入者服务过少的不足。

微软也不甘落后, 计划2011年下半年在中国推出Windows Phone 7手机。微软已经开始与国内手机制造商联想、中兴、华为探讨在中国生产Windows Phone 7设备的计划。Windows Phone 7相对Windows Mobile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一次大改革, 比如它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商店。这些改进足以使其与目前非常出色的移动操作系统竞争, Windows Phone 7有机会在中国取得成功。有外媒推测, Windows Phone 7对中国肯定会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功能支持, 而且一旦正式推进, 将会大幅度提升Windows Phone 7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伊朗的移动支付平台比较 篇7

一、简介

移动通信技术在上个世纪发展迅猛。现在, 移动服务已经随处可见并且广泛应用于个人和企业。这些服务的显著增长, 突出了移动支付的重要性。移动支付涵盖所有移动设备, 如移动电话、PDA以及平板电脑等。设计移动支付系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为它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客户的喜好、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法律和法规等。另外, 手机支付涉及的相关方利益也要考虑。Visa将移动支付平台定义为能使发行人及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服务的技术工具、安全标准和商业模式的套件总和。

二、移动支付平台

本节将描述多种不同的可用于设计移动支付平台。这些平台类型包括短信息业务、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WAP/GPRS、基于电话的应用、基于SIM的应用、双芯片手机、双槽手机以及短距离通信网络。

(一) 短信息业务平台

在该平台下不需要使用特殊软件, 用户和支付网络之间使用短信息业务进行通信。发送信息使用的标准模式内容包括时间戳、随机数、源账户、目标账户、金额、货币种类和目标手机号码。付款人身份验证基于付款人的手机号码和PIN码。由于PIN密码的安全度较低, 更稳妥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实时的一次性密码。

(二) 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平台

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的新型交互会话数据业务, 是继短消息业务后在GSM移动通信网络上推出的又一新型增值业务。用户通过在手机上输入一串短代码来请求服务, 短代码的格式是固定的, 不同的服务项目对应不同的代码内容。代码的组成包括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代码、源账户、目标账户、金额、币种以及目标手机号码。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网关服务提供者与GSM网络通过SS7协议进行通信。用户向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网关发送请求, 网关将此对话通过路由信息传递到对应的应用提供商。提供商将此信息以XML的形式传送回给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网关。同时, 通过银行的支付服务器完成清算工作。

(三) WAP/GPRS业务平台

WAP即无线应用协议, GPRS即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 提供端到端、广域的无线IP连接。在该方式下, 付款人可以通过数字证书、手机号码和PIN码进行身份认证。通过手机中的URL链接来下载相应的数字证书。信息的传递通过GRPS网络和支持WAP的手机进行。WAP使用一种特殊的WML语言, 在WAP网关和互联网上的内容之间传递信息。用户通过GPRS发送请求, WAP网关将此信息通过路由传递给内容服务器, 支付服务器完成银行之间的清算工作。

(四) 基于手机的应用平台

在手机上安装支付软件, 支付的操作通过该软件完成。支付信息通过某种业务模式 (短信息业务、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或者WAP/GPRS) 来传输。根据业务模式的不同, 成本、安全和访问服务也有所不同。J2ME或BREW是基于GSM和CDMA网络的支付软件的开发工具。该平台的缺点是只能用于支持JAVA应用的手机, 需要手工安装和升级软件, 不同类型的手机可能需要不同的版本。尽管如此, 使用J2ME可以保证端到端的安全, 对传输内容加密和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五) 基于SIM的应用平台

这个平台是基于安装在SIM上的应用。该平台的二进制短信息业务与普通的短信息业务不同。二进制短信息业务可以将文本信息以加密的形式传输, 并只会保存在SIM中。用于开发这种应用的工具是SAT。基于SIM的应用开发包使得SIM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在SIM卡中包含了一套指令程序, 用于确定如何与外部网络联系。现在已经有一种特殊的SIM卡称为WIB卡, 能够适用于多种附加值服务和应用。该卡具有多种有用的特征, 包括更高的数据安全性、更快的速度和反欺骗机制。

(六) 双芯片/双槽手机平台

有些型号的手机支持双卡, 通常其中一个卡为SIM卡, 另一个为固定在手机中的支付卡该平台就是应用于此类型的手机。个人信息通常由支付卡提供。EMPS是由VISA、北欧联合银行和诺基亚3家单位共同研发的产品。其支付的过程就是按照这种形式, 使用手机中的支付卡进行交易。目前, 这个项目还处于试点阶段。有些型号的手机配备了第二个插槽, 以便进行付款。用户需要将第二张卡放置于手机中, 通过输入PIN值来启动交易。

(七) 短距离通信网络平台

基于该平台的购买信息可通过例如蓝牙、NFC技术等方式在小范围通信网络发送, 这种付款方式适用于小额支付。

三、各类移动支付平台的评价

对各类移动支付平台评价的标准来自终端用户和移动服务提供者, 使用多准则决策模型和ELECTRE方法来决策。多准则决策模型是指在具有相互冲突的有限 (无限) 方案集中进行选择的决策。ELECTRE方法能充分利用由所获信息转换成决策矩阵并能精炼萃取较好方案, 并对方案进行排序, 被很多学者称之为较好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伊朗的移动网络运营商MCCI以及数家银行也参与到该项评估中。

从用户的角度看, 评价标准包括:技术资料的易接受性、成本、保密性和使用的难易程度, 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 评价标准包括:安全性、成本、文化和习俗环境, 实施的难易程度等。将移动支付方案依次编号为A1至A12, 即A1:短信息业务;A2: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A3:WAP/GPRS;A4:使用短信息业务的电话应用;A5:使用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的电话应用;A6:使用WAP/GPRS的电话应用;A7:使用短信息业务的SIM应用;A8:使用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的SIM应用;A9:使用WAP/GPRS的SIM应用;A10:双卡电话;A11:双槽电话;A12:短距离通信网络。将调查表发给各个专家去衡量每个评测角度的权重, 采集到数据结合终端用户和移动服务提供者的意见, 使用ELECTRE方法打分排名, 结果为:A7>A1>A2>A9>A4>A8>A3>A6, A5>A11>A12>A10, 即使用短信息业务的SIM应用是最优的。当然,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 在实际得分上会有所区别。这个结果是根据伊朗的实际情况打分得出的。

四、结语

本文描述了多种移动支付的平台, 通过使用多准则决策模型和ELECTE技术, 对每种平台进行了比较。评价标准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终端用户和服务提供者。同时, 也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商定权重。结果显示, 在伊朗使用短信息业务的SIM应用是最优的。

国内移动学习平台现状研究 篇8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飞跃, 其中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学术界同时存在着3种关于移动学习概念的界定:①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②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 (e-Learning) 的扩展;③从认知学习的角度看, 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1]。移动学习的目标是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通过移动设备来学习所需要的任何内容。

移动学习平台作为移动学习的载体, 能够组织整合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虽然优质的学习资源是第一要素, 但是要想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就必须基于学习平台, 尤其对于移动学习, 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把移动学习平台比作“操作系统”, 认为一个功能完整、操作人性化、界面美观的平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方便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

在我国, 教育部高教司于 2001年12月份作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的立项通知后, 移动学习开始得到关注, 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 由于设备、经费等原因, 有关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2]。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则存在热而不火的局面。移动学习平台研究同样符合这种情况。为了从整体上把握移动学习平台在国内的发展脉络, 获取有助于移动学习平台建构的知识, 特选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1研究设计与思路

1.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 它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一种, 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 并对量化结果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3]。这种方法适合本次研究。

本文采用了SPSS统计工具, 该软件包括了常用的、较为成熟的统计过程, 其界面友好, 输出结果统一规范, 能够广泛应用于社科类研究领域。

1.2资料来源

本文的研究材料是 2002-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论文资源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使用关键字“移动学习平台”检索全文, 得到525篇论文 (其中期刊论文290篇, 学位论文191篇) 。首先从文献的研究内容及文献的论述深度两个维度出发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接着根据数据统计来概括该主题的研究现状, 并重点选取和移动学习平台相关的20篇文章, 以此为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本学科在移动学习平台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国内移动学习平台文献分析

2.1文献量分析

从资料中获悉, 移动学习平台领域的文章2002年只出现1篇, 没有学位论文;到了2011年, 有98篇期刊论文在不同期刊上发表, 62篇学位论文产生, 详见图1。我国对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从探索阶段到相对成熟阶段花了近10年时间。2007年发表的文章开始增多, 2009年又发生了一次跨越, 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就是说, 该领域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兴趣。

2.2主题分析

为了便于定量分析, 笔者参考《对国内移动学习文献的定量分析》一文的模式, 将文献分成五大块, 每一块又细分为若干子类, 见表1。

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 重点关注学习平台。将各主题在2005—2011年间的文献量进行统计, 见图2。

首先说明, 由于一篇论文可能涉及多个主题, 所以按主题分类统计的文献量要大于实际文献量。从图2可以看出, 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献量仅次于理论研究, 达168篇, 远远超过另外几类的文献数量, 说明这部分内容已经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有研究者把移动学习在国内的发展脉络归纳为:首先将国外的移动学习理论引入国内;新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后, 就会对其技术可行性进行大量研究;接着在此基础上研发相关的移动教学系统和学习平台[4]。结合图1, 相关的文献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说明了当前研究趋向理论联系实践, 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 加上新技术的强大支持, 研究者们对新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以及学习平台的搭建等应用研究正逐步跟上。

3国内移动学习平台文献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 再仔细探讨针对学习平台方面的进展情况。研究者经常说学术论文用来代表研究的广度, 学位论文重在体现研究的深度。笔者筛选出2005年以来的8篇期刊文章和12篇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见表2。

3.1从平台类型及功能分类

按照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 把平台类型分为教育技术管理、教学资源开发、继续教育等门类 (继续教育特指成人教育) 。本文所指的移动学习属于远程教育学科, 不考虑其它情况。

3.1.1 教育技术管理类

西北工业大学的周亮小组基于MAS和Moodle, 对移动学习管理系统进行细致研究, 设计了一套基于Moodle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他们在研究中提到, Moodle平台作为一款开放源代码的网上学习平台, 得到了学习者的广泛好评。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傅健小组分析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设计了基于LINUX系统的学习管理平台。功能显示如下:注册登录模块、浏览模块、知识类别/知识点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共享交流模块等。

3.1.2 教学资源开发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超的硕士论文讨论了MVC模式及Struts框架, 并重点完成了对移动学习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以及系统测试各个阶段的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刘金梅的硕士论文着眼于移动学习教学设计, 结合实践研究结论, 提出了以“学”为主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流程。在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的基础上, 结合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运用UML技术, 对移动学习教学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静态视图、动态视图的设计, 并详细设计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等, 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前期准备。

3.1.3 继续教育类

曲阜师范大学刘春雷的硕士论文首先论述了移动学习和成人教育的概念, 找到了两者的共通之处。该研究认为移动学习能够解决成人学习中遇到的因为工作和学习冲突而导致的很难集中时间进行学习的问题, 而成人的学习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正好适合移动学习。

3.2从实施技术分类

移动学习平台的发展所走的技术路线一般是:WAP/WML技术、JAVA/J2ME开发技术、WindowsMobile。[5]笔者试着按照这3种技术形态对研究进行分类。

3.2.1 WAP/WML技术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即无线应用协议, 是专门为小屏幕、窄带用户装置而制定的一类协议。WAP内置的浏览器可以浏览XML网页, 且适合绝大多数移动通信系统。而WML是支持该协议的标记语言。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伟、钟绍春尝试使用多类移动终端 (主要有PDA、智能手机和网络学习机) 来做研究。基于移动交互的主要形式有短信和连接浏览, 他们利用具有WAP功能的设备, 整合两方面的功能, 另外还添加了教学资源、教育游戏、直播学习等模块。

3.2.2 JAVA/J2ME开发技术

JAVA是当今最热门的编程语言之一, 而J2ME正是通过使用JAVA的快速开发系统平台,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目前有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支持这种开发技术。

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科学学院的黄家荣认为, 为了使移动学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需要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除了信息浏览功能以外, 还需要视频语音播放功能、信息查询管理功能、远程交互功能等。通过使用J2ME的输入/输出框架, 实现了移动设备与接入服务器的连接, 并依次实现信息查询、视频点播和兼容不同标准的设备等功能。

3.2.3 WindowsMobile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润华运用移动开发技术 (WindowsMobile) 设计了一个包括移动课程学习、移动教育训练、实时问题求助等模块的系统。以VS.NET作为开发平台, 在此平台上用.NET Compact Framework开发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 用ASP.NTE移动开发技术开发服务端移动应用程序, 它针对的是企业级用户, 属于高端技术。移动应用程序有两大类, 分别是移动WEB应用程序和在手持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这两种架构各有优势, 也有不足的方面, 要按照自身条件来选择。

4结语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内移动学习平台所涉及的领域集中在管理、教学资源开发上, 面向的范围还不广;移动学习平台开发领域的发展倚仗WAP/WML技术、JAVA/J2ME开发技术等技术形态, 其中运用WAP/WML技术开发系统已经相对成熟, 而JAVA/J2ME开发技术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系统开发模式尚需要诺基亚、西门子等国外大公司的技术支持, 希望国内通信公司尽快掌握本国的核心技术, 从而改变国外公司的垄断局面。另外, 国内研究尚在理论研究和资源开发阶段, 应用于实践的产品较少, 学习平台的某些功能还未能实现, 可拓展性欠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信各种技术形态会更加简单实用, 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会更加人性化, 在新环境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3G时代的到来, 移动设备日趋丰富, 移动学习平台将会在协作学习、非正式学习、学习与教学支持等新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成林.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

[2]任有群, 鲍贤清.规范与交叉: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美国AERA2009年会评述[J].远程教育杂志, 2009 (5) .

[3]刘献君.迎难而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Z1) .

[4]刘建设.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 .

上一篇:万能材料试验机下一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