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岗核算论文

2024-09-01

分岗核算论文(共3篇)

分岗核算论文 篇1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造而重构的,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按会计要素组织教学,不符合实际会计工作按岗位分工操作的需要。《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是在对会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工作任务出发,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对会计职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对传统《财务会计》优化整合,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为教学内容设计体系。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弥补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与实训相分离的不足,形成了一种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设计体系,融教、学、做于一体,贯穿了课程改革。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过程

1.《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整体教学设计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直接根据会计机构的岗位设置情况,从会计分岗实务操作的角度,按照资金循环过程、会计工作组织形式,设计出1条资金流向、8个核算岗位、1个会计工作过程的基本思路。即一个经济实体从筹集资金开始到资金投入使用,再进入供产销资金循环,最终进入财务成果的核算,依次经过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投资岗位、供产销循环岗位(包括财产物资岗位、债权岗位、债务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最后进入总账会计报表岗位,共八个会计核算岗位。其流程如下:

2.《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典型工作任务及学习领域模块设计(如表1)

《财务会计》课程应立足于会计就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进行模块设计,具体如表1: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1.打破学科界限,构建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按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设计课程内容,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以达到二者的充分结合,无论是专业理论内容还是实践内容都是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服务。

2.学习目的的针对性

学习内容直接针对某一岗位的工作内容,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工作的操作训练,反复操作训练直到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3.学习内容的融合性

按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设置教学内容,针对某一岗位建立独立的教学模块,将每一模块设计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高度融合进行教学,使得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深化理论,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手、脑、耳并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了理论学习的枯燥、抽象及被动性,克服了学生学习的厌倦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5.培养了学生会计专业的综合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融合为一体作为课程内容,教师可直接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或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弥补仅仅在技能操作方面与会计实务界合作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1.营造“校企合一”的会计教学环境

会计校内实训基地是按会计实际岗位的操作流程设立,重视财务会计实训项目的操作规范性及应用性,注重会计实际岗位的针对性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建立了会计手工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ERP实训等,为财务会计课程的校内学习和实践实训提供了物质保障。

会计校外实训基地是按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会计专业课程所涉及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而建立的。“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是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建立,要求由与学校密切合作的、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来满足课程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综合实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完成学生就业实习而建立,要求与学校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企业进行职业操练。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长期与西安万象财务有限公司、西安华宇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陕西华夏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金蝶软件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企业为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实训提供了基地,同时,我们也满足了这些合作企业用人的需求。

2.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

为了使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高度融合,“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则是实现此教学目标的关键。为此,要建设一支能规划该课程改革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企业岗位一线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会计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会计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会计项目实训教师。《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是1:1,专兼职“双职双师”教学团队的目标比例同样是1:1。我院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研究生学历教师占60%,双师素质教师占80%。来自行业企业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兼职教师占30%,这样一支教学团队为我们《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向颜、吴秋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分岗培训教学模式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6期,第215页。

[2]林芝:《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探讨》,《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年第8期,第83-84页。

[3]昊彦文等:《财务会计分岗位综合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90-91页。

[4]张海琴:《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分岗位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第151-152页。

[5]董小青:《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实施分岗位教学探索与实践》,《考试周刊》2014年第68期。

分岗核算论文 篇2

一、围绕课程设计思路,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一) 新颖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模拟真实的会计岗位和工作流程, 融教、学、做于一体, 突出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1) 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进行实训。通过实训, 使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有系统的感性认识。包括识别和填制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编制报表, 纳税申报。 (2) 通过分岗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会计工作。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形成虚拟财务部, 小组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岗位角色, 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全部会计业务的处理。 (3) 通过轮岗全面掌握各岗位职权。为使学生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 小组学生依次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轮岗。

(二) 充实的实训内容

根据“情境式教学”模式, 将本课程的学习划分为分岗、建账、业务处理、轮岗、财务分析, 每个教学情境根据具体内容不同, 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1) 分岗: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形成虚拟财务部, 岗位主要包括出纳员、保管员、记账员、制单员、成本会计、会计主管。 (2) 建账:各岗根据实训资料开设账簿, 并将年初数据过入账中;根据各岗建账资料, 将有关数据进行核对。 (3) 业务处理: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分岗进行, 即按照识别、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账簿, 对账, 结账, 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的顺序进行。 (4) 轮岗:轮岗前, 各岗位间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对账后, 由相关人员监督办理交接, 并填写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岗位轮换后进行业务处理。 (5) 财务分析: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 课程内容特征

本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仿真性和全面性的特征。 (1) 综合性。本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税法与纳税实务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为学生就业后从事实际会计岗位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用性。以中小型企业典型会计业务为主线, 着重培养学生与会计岗位要求相适合的专业技能。 (3) 仿真性。以企业真实经济业务和原始凭证为依据, 通过虚拟银行岗、小组分岗, 使结算业务、企业业务仿真显现, 虚拟真实环境。 (4) 全面性。以全年的经济业务为实训内容, 使学生体验一年会计业务处理全过程。

二、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的基础上, 又探索了新的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辅助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一) 继续发扬传统实训教学的优势

1.课堂讲授法。

首先由老师讲授示范, 其次由老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老师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2.小组讨论法。

小组成员团结协作, 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请教,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加深了印象。

(二)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将会计实训课程按企业业务流程划分为5个情境, 包括分岗、建账、业务处理、轮岗和财务分析, 以情境设定教学环境, 组织开展教学。

2.模拟教学法。

任课教师充分利用本系“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的设备和条件, 对学生进行填制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践性技能训练, 使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

3.角色扮演法。

由指导老师作为银行岗, 负责银行相关业务的办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形成虚拟财务部, 小组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岗位角色, 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全部会计业务的处理。为使学生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 小组学生依次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轮岗。这种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对财务流程的印象和会计岗位的认知, 同时又锻炼了他们协调和合作能力。

(三) 辅助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1.推行多媒体教学手段。

给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本课程网络资源丰富, 选编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料, 并注意保持网站内容的经常更新。另外, 校园网上还设有财会分岗实训教学平台, 方便学生课外学习。

三、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

会计分岗实训的教材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与原始凭证为依据进行编写, 改变传统的以一个月的业务为实训内容, 编写企业一年的经济业务, 让学生了解从年初建账至年末结账整个过程。

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应是开放的而不应是封闭的,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就业,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 因此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开发会计实训教材, 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用人单位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开发, 可使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实际操作中, 应以学校教师为主提供主要编写思路, 企业一线人员辅助提供各种真实的单、证、票、账等资料, 以及工作流程和岗位分工职责等原始资料, 教师加以整理, 使之系统化, 从而提高实训教材的仿真性。在内容设计方面, 应该按照实际大中型企业中的各个会计岗位, 均衡各岗位的工作量, 经过实训,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大型企业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内容还应该包括经常发生、偶然发生、可能发生的业务及其处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必须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培养方式。一是增强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鼓励其参加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 并为其搭建业务实践的平台, 定期安排到企业一线进行业务进修, 积累实践经验, 将实践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是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 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过程, 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并对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提出指导意见。实践表明, 校外专家的参与为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五、课程特色

一是实训内容优化为年度经济业务。改变传统的以一个月的业务为实训内容, 采用一年的业务进行实训, 让学生了解从年初建账至年末结账整个过程。二是实现实训岗位与实际岗位对接。改变传统的一个学生扮演所有角色的实训,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分岗并确定岗位职责, 通过角色扮演以及角色轮换等方式进行实训。通过分岗和轮岗, 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岗位、各岗位职责和会计工作如何交接。三是实训再现经济业务发生过程。改变传统的只指导学生根据实训资料填制一联原始单据的方式, 我们提供印制的、完整的原始凭证供学生使用, 避免学生只知道其中一联的填制方法;此外传统实训的指导只是一种静态的工作, 而我们指导还注重凭证的传递。四是实训过程以学生做为主, 老师指导为辅。实训过程中小组成员团结协作, 疑难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请教,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加深了印象。五是聘请兼职教师进实训室现场指导。从业务单位中吸纳指导教师, 使实训更加接近于实际工作。

精品课程需要不断地建设, 不断地投入, 包括网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再改进、教材的不断修订、教学管理的再提高、师资队伍的不断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即精品课程仍然要不断地进行建设。同时还应该不断吸取其他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 互相交流不断建设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提高相关资料的档次、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水平和学术水平。

摘要:《会计分岗实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模拟真实的会计岗位和工作流程, 融教、学、做于一体,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基于该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 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教材、师资队伍以及课程特色等方面论述了该课程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会计分岗实训,精品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杜敏, 金宏义.创建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时代文学, 2007, (12) .

[2]刘东华.“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会计之友, 2008, (2) .

[3]吕秀娥, 张海晓.高职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7) .

[4]王素珍.关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商业会计, 2011, (6) .

[5]韦欣.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8) .

分岗核算论文 篇3

这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 一般企业都不愿意有不相关的人接触他们的财务, 他们视学生顶岗实习为不安全行为, 担心会因此而泄露企业秘密;而且中小企业最多能提供出纳跟助理会计两个岗位, 我们会计专业每届学生有400多人, 联系企业以及安排专任教师去进行指导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有在尝试各种实习方式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希望他们能在正式踏入职场前就能胜任会计工作。就这几年的结果看来不论是单项实训还是跨专业综合实训都有着局限性, 毕业的学生回馈过来的意见是在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没有碰到的情况, 两者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也就证明之前的实训不算成功。经过多方考虑我们还是认为会计分岗轮岗实训的教学模式最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

一、仿真的会计实训环境

以前不管是单项实训还是综合实训, 都是由一位同学完成整个会计核算流程, 从制单到记账再到编制报表。虽然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所用的教材是用了仿真的企业财务资料, 但是由一个同学完成整个月的会计工作, 只是单纯的教会了他们如何按所学的知识机械的做会计分录、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并不能使学生们明白整个流程是怎么发生、为何要这么处理账务、会计不同岗位之间有何联系、会计与其他外界有何联系、银行票据背书等等诸多问题。那么在会计分岗实训环境的营造上面我们就应该有有别于传统的做法, 比如我们在实训室格局的安排上就不像做综合实训那样只是一张桌子和一些会计用品, 除了这些之外可以再放置电脑打印机。而外围弄上“银行”、“国税”、“地税”、“社保”、“工商”, 让学生在学校实训期间就知道企业的会计工作跟银行和政府部门是如何打交道的, 不至于在工作之后觉得学校都没教过这些内容, 从而产生学习跟工作完全是两码子事情的误解。

二、设置多岗位轮岗

根据我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所服务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 因此结合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我们可设置四个岗位:出纳、制单、记账、办税, 每月轮岗, 也就是我们会以四位学生为一个小组, 分别为出纳员、制单员、记账员、办税员, 下个月就为制单员、记账员、办税员、出纳员, 依次类推。出纳员主要负责现金业务、银行转账业务、银行日记账、库存现金日记账、以及与银行有关的业务等等;制单员主要负责记账凭证的开具、薪酬的核算;记账员主要负责登记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办税员主要负责编制财务报表、购进增值税空白发票及清单、增值税发票的开具、相关的社保事宜等。当然所有的岗位除了手工做账, 都得同时进行电算化做账。每个小组的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交接的时候要把已经完成的工作顺利交接下去, 让下一位轮岗到这个岗位的同学能够更快适应新的岗位。

由于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大三就出去实习找工作, 我们会把分岗位实训安排在第四个学期, 正好四个月, 每位学生都能在各个岗位上实训一个月。从而可以熟悉会计核算工作流程, 不同岗位负责不同事项, 那么就可以了解在不同岗位上时的心态、想法, 在以后真正工作时, 能够更好的与同事沟通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融入企业。

三、学生需具备的能力

我院之所以会把这个课程安排在第四个学期主要是基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考虑, 在前面三个学期差不多相关的课程都已开设, 比如我们会开设的理论专业课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 实训专业课包括单项实训 (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 综合实训, 基本技能则要求学生们会正确会计书写以及熟练的点钞技术。在这些专业课程的考核上我们也有严格的体系, 如果不合格, 那么第二个学期就一定要求他们通过考核, 所有学生在知识的储备上相差不多的情况下, 那么实训起来才能看出效果。我们专业的学生基本上从第二个学期就开始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 暑假期间专业课老师也会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同时我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到第四个学期时, 学生们应已具备了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操作能力, 这使得我们在设计会计分岗位轮岗实训的课程时, 能够尽量把更全面的经济业务安排到实训内容里, 让我们可以模拟更加真实的企业环境。

四、编写适用的教材

在教材的使用上面, 我们认为我院所开设的分岗位实训课程在市场上还没有现成能适用的。我们专业的任课老师已经针对这一情况在编著合适的教材, 为了做到仿真的效果, 我们专门找了家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取得了他们财务室的资料, 将结合这些资料编著教材。这本教材在内容上分了两个版块, 第一个版块分为四个内容, 依次是关于企业概况、熟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要求及操作流程;第二个版块是关于经济业务的处理, 内容的设置是根据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一年的经济业务, 挑选各种不同的业务类型, 经过整理形成四个月的实训量。每个月的实训内容里都包括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编制, 那也就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实际操作都会涉及到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理论知识。

这本书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在内容的设置上所采用的原始凭证, 如果是财务室以外的自制原始凭证, 则是从企业某个部门传递过来的记账联;如果是财务室所开具的原始凭证, 则所有的单据都要印制出来, 由轮到该岗的学生填制以及传递;如果是外单位开具的原始凭证, 则印制需要的凭证即可。而原始凭证在制成书时, 书面都是印制单面的, 方便撕取;有的原始凭证需要印制双面的按实际印制双面, 比如票据。

五、师资的投入

在实训室里配备专门的老师现场指导, 学生有问题可以提问, 不过不提倡不经过讨论商量立即向老师提问。这些指导老师是为实训室的课程所专门配置, 他们都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比起教授理论课程的老师来讲, 更清楚企业在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而在实训室外的“银行”、“国税”、“地税”、“社保”、“工商”的指导老师会由社会上的税务师事务所的专家来担任, 这些专家除了指导学生之外, 还会肩负起所代表银行政府部门的工作, 比如存取款、转账、票据贴现等银行业务, 纳税, 缴纳社保费、报销工伤险、生育险等等相应部门需承接的工作。在这些环节当中, 学生们去“银行”存取款时, “银行工作人员”会为他们办理“业务”, 同时也会出具相应的回单;企业有新员工入职, 要去社保替他们参保;有员工生了孩子, 要替他们办理产假, 同时需要整理相关资料替员工去报销生育费用;每个月的15日之前要去“税务局”办理缴税业务, 增值税发票用完了还需要办理验旧购新等等。当然我们也会邀请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为学生讲解它们的部门与会计工作的关系。比如请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开个讲座, 跟大家聊聊现在企业纳税情况, 平时企业是如何纳税, 一般企业纳税会出现什么问题,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企业一般怎么逃税、逃税被发现怎么处罚等等情况。让学生们能清楚意识到真正的会计工作决不仅仅是坐到办公室里填制单据、登记账簿那么简单, 还需要与社会各界有所接触。

会计分岗位轮岗的实训模式比起以前的实训模式来, 更符合当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不仅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参加工作时会碰到的“没经验”这个问题, 也考虑到了同学们在实训期间的积极性的问题。学生们在这个实训当中不止可以考核自己前面三个学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同时由于我们加入了轮岗和模拟社会工作环境, 使得在整个实训过程当中一直都有“新鲜感”, 保持热情。

摘要:近几年, 在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回馈意见里频繁出现关于教学与工作有区别的意见, 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开始在实训方面不断改革探索, 目前正在尝试会计分岗轮岗实训模式, 本文将对此模式进行介绍。

关键词:会计专业,高职院校,会计分岗轮岗实训

参考文献

[1]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习实训, 2013 (9) :86-88.

[2]夏章霞.基于“全真岗位模拟”的《会计模拟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财会教育, 2011 (12) :62-64.

[3]陈建春.会计分岗及综合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商业经济, 2013 (1) :120-123.

[4]周海涛.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创新教育, 2012:40.

上一篇:计划协调机制下一篇:教师信任什么样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