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性状态检修

2024-09-09

计划性状态检修(共6篇)

计划性状态检修 篇1

检修决策是依据设备状态检修导则等技术标准和设备状态评价结果, 参考风险评估结论, 考虑电网发展、技术更新等要求, 综合电网调度、安全监察意见, 确定设备检修策略, 明确检修类别、检修项目和检修时间等内容。

当面对一台设备进行检修决策时, 首先需要针对该台设备所有单个状态量情况进行决策, 然后才对设备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决策。当面对一批设备进行检修决策时, 检修决策应综合考虑检修资金、检修力量、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及风险等情况, 保证检修决策科学、可操作、成效好。

1 检修决策时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检修决策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设备状态、运行工况、环境影响以及风险等因素, 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坚持“应修必修”原则。检修决策应根据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结果, 全面进行设备诊断分析, 确定设备具体检修维护策略, 适时开展必要的试验、维修和检查工作, 真正做到“应修必修, 修必修好”, 避免出现失修或过修情况。

(3) 坚持“依法依章”原则。检修决策应按照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标准执行, 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 坚持“成本最优”原则。检修决策应从企业整体目标出发, 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全过程, 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成本最优。

(5) 坚持“协同检修”原则。输电设备与变电设备、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同一停电范围的设备等应进行协同检修, 设备检修与电网建设、市政工程、反措实施等应协同进行。

2 设备单个状态量的检修决策

首先规范设备单个状态量的检修决策, 以隔离开关为例说明, 见表1。

单个状态量检修决策的检修时间按照轻重缓急可分以下情况:

(1) 立即:检修时间为“A类”检修项目。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 定性为危急缺陷的, 根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一般应于24h内实施检修;若属于停电检修时发现的设备问题或异常, 则应在设备重新投运前实施检修。

(2) 尽快:检修时间为“B类”检修项目。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 定性为严重缺陷的, 根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一般应于7天内实施检修。

(3) 1个月内、3个月内、6个月内、1年内, 属“C类”检修项目。指从检修决策时间开始至检修实施时间止的时间段, 应于规定时间内实施检修。

(4) 适时:检修时间为“D类”检修项目。若需停电处理, 宜在1年至C类检修最长周期内实施检修;若不需停电处理, 宜在1个月内实施检修。

3 设备整体的检修决策

设备整体的检修决策应综合各部件及各个状态量情况, 确定设备整体检修类别、内容及时间。一般情况下整体检修类别指针对需停电检修, 只选择A类检修、B类检修、C类检修, 如设备存在问题需要加强D类检修, 可在检修内容中明确D类检修的具体项目。

各类检修类别的决策可规范如下:

对设备本体进行的整体性检查、维修、更换和试验, 属A类检修。检修内容的决策按“设备解体检修”、“修理 (或更换) 本体××部件、更换设备”等模式进行, 必要时须说明在实施A类检修前应采取的措施。A类检修后一般要求按照出厂或交接试验标准规定的项目完成相关试验。

对设备本体或机构局部性的检修, 外部部件的解体检查、维修、更换和试验, 属B类检修。检修内容的决策按“更换××部件”、“处理××缺陷”或“加装××部件, 并进行××试验”等模式进行。B类检修后根据不同情况开展部分或全部例行试验项目及诊断性试验项目。

对设备常规性检查、维修和试验等, 属C类检修。决策时按“进行设备例行试验、检查、维护和清扫”等模式进行;如果有缺陷存在, 检修内容的决策按“处理××缺陷, 并进行设备例行试验、检查、维护和清扫”等模式进行。

对设备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的带电测试、外观检查和维修, 属D类检修。检修内容的决策按“进行××处理”、“进行××检测”等模式进行。

4 检修决策应用

以1台断路器的检修决策为例进行检修决策实际应用说明。

(1) 断路器整体情况。某220kV变电站604断路器, 型号:LW11-220/3150-40, 2000年1月出厂, 2000年10月投运。2008年5月进行了C类检修。

(2) 状态量描述。2010年3月10日, 检查发现断路器空压机润滑油乳化;2010年4月8日, 检查发现气动机构24小时内打压10次, 超过技术文件要求, 其它状态量未见异常。

(3) 状态评价时间及结果。2010年4月8日进行动态评价, 根据SF6高压断路器缺陷分类标准及状态评价导则, 断路器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缺陷属一般缺陷;“气动机构24小时内打压次数超过技术文件要求”缺陷属严重缺陷, 断路器整体状态评价结果为严重状态。

(4) 诊断分析:诊断分析发现:汽水分离装置分离效能不足, 高湿度空气中产生的水份无法有效分离及排出, 产生大量积水, 导致断路器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空气系统泄漏导致打压频繁。

(5) 检修决策。查阅设备单个状态量的检修决策规范, 拟分3种情况处理。

(1) “空气系统泄漏”的检修决策为:

检修时间:尽快;

检修类别:B类检修;

检修内容:查明泄漏原因并处理。

(2) “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的检修决策为:

检修时间:尽快;

检修类别:D类检修;

检修内容:更换润滑油。

(3) 断路器整体决策:

2010年4月14日前进行B类检修, 查明泄漏原因及处理, 更换空压机润滑油。

计划性状态检修 篇2

1、目的与目标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供电公司,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一强三优”目标的提出,对电网的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电网主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才能达到电网坚强和供电可靠。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二是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目的。

2、状态检修的解决方案

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必须抓住设备的状态。要求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2.1 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

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举足重轻。

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在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得足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从设备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及时进行内容完整、准确的修订工作,充分考虑新设备应用、新的运行情况出现及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等;各部门每月对本部门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的重点是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上报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

积极使用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计划与管理、各类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要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比较高效的信息。

2.3制订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专业管理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

根据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对变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分,评分值可以基本上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延长或者缩短检修周期的依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所依据的信息称为状态信息。主要包括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家族缺陷等。对设备健康状况的评分,目前采用综合分析,加权计算的方法,实施百分制评价,对一些重要状态信息合理选取加权系数,并通过分析计算,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基准周期为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所列试验周期)。

论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 篇3

摘 要:状态检修因为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变电检修中。其通过实时的检修各种电力技术设备,科学合理地安排变电检修工作,使变电设备维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文章分析了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状态检修模式;变电检修技术;电力技术设备

一、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现代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事后检修模式和预防检修。事后检修模式指的是有各种功能性故障出现于变电技术设备运行过程中,变电技术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就对检修工作进行安排。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检修方式没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需要较高的检修成本,变电系统投入到正常运行中需要较长的时间。经过发展,逐渐出现了预防性维修技术,包括状态检修、定期检修等,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将故障问题的主要特点、故障技术条件等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情况等,客观地评价变电设备的运行健康状况,然后对检修方案科学的制定。如果有充足的条件,可以将在线监测手段、带电检测手段等应用过来,对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获取,统计分析数据信息,对检修方案科学的制定,这样变电设备方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

如今,在变电设备运行检修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状态检修模式,以继电保护设备为例,二次回路上通常会发生事故,因此在状态检修继电保护设备中,就需要科学评估继电设备,结合评估结果,对状态检修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制定。在状态检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保证不会干扰到继电保护设备,定期检验继电保护中的故障问题和缺陷,大力检查辅助继电设备。在此过程中,需要检修高压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类统计。对于高压开关设备,有着较高的检测能力,只需要控制故障问题发生率,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促使开断能力得到提升。

二、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

1.宏观上严格控制

要对设备入网质量严格控制,有热缺陷会出现于隔离开关和导线线夹上,因此提出了一些措施來预防电气设备热故障,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对金具质量严格控制,结合具体情况,将优质产品应用过来,保证载流量和动热稳定性能与相关的设计要求所符合。对于设备线夹,要将铜铝过渡产品应用过来,它们采用了铜铝扩散焊接工艺,避免运行中流入一些伪劣产品。对运维巡视严格控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运行维护检查变电检修设备,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对检修质量严格控制,对检修范围合理确定,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供电局需要对所属供电区域内的所有变电站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网省公司对检修费用统一管理和掌控,然后向供电局下拨。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跟踪,严格控制检修质量。

2.微观上做好细节处理

首先是带电作业,在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基础就是带电作业,但是变电检修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那么就需要有其他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带电作业过程中,负责监护和辅助。同时,带电作业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到各项培训中,领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据相应规定来设置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在变电检修中应用状态检修模式。在带电作业过程中,需要设置专门的监护人员。培训过带电作业人员之后,需要操练于停电模拟设备上,通过相应的考试之后,方可以正常作业。在带电作业过程中,需要保证天气环境条件较好,随时观察天气情况,如果出现了恶劣天气,带电作业就需要停止下来。为了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需要将专用设备应用过来,保证与作业要求所符合。

其次是接头处理,接头处理在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中,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变电设备检修操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接头发热问题。比如在处理接头时,变电检修人员需要准确记录变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查看,对比起来,对接头检修模式科学选择。在处理接头的过程中,变电检修操作人员还需要清楚地认知接头表面氧化物,清洗方面通常采用的是金属清洁剂。具体有这些要求,如果接头发热问题出现,需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对过热点的最低和最高负荷电流进行把握,并且综合分析这些数值,同时对过热接头的表象进行观察,以便对接头位置的损坏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如果有发热现象出现于软母线接头,需要清除掉烧伤疤痕和导线,并且利用纱布磨平,彻底清除掉线缝和线夹表面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等,借助于金属清洁剂彻底的擦洗表面的金属碎屑。如果有变形出现于线夹中或者断股出现于导线中,就需要更换导线和线夹。

再次是变电运行监视和接线维护,在这个方面,需要应用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因为在检修变电设备时,变电检修人员需要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和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氧化、发热等。如果有锈蚀问题出现于变电设备表面,检修人员就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比如,可以及时替换锈蚀的零部件,有效监测替换后的零部件,保证其能正常工作。同时,有连接错误出现于变电设备中,往往会有更加严重的问题出现,因此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力监测,促使连接错误问题的出现几率得到有效降低,这样系统方可以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接地引下线的地下30厘米到地上50厘米之间的距离内,需要涂刷相应宽度的黄绿间隔条纹,以便增强其防锈强度。在连接接地引下线时候,往往有人工电场和自然电场存在于接地网和接地引下线的直流电阻值中,这些电场具有较大的干扰,那么就需要对电流进行加大,以便消除电场。继电保护二次接地盒接地需要完整连接引下线,如果配网中性点接地无法实现,就需要从零序CT的铁芯内部通过电缆头的接地线。如果错误的连接,电缆接地信号就无法被运行人员所掌握。

最后是在PMS系统中接入状态监测信息,在变电检修状态监测过程中,在PMS系统中接入信息数据,本系统包括诸多的检修模块,如基础台账、缺陷管理、实验数据等。在电网系统中,重中之重就是变电检修设备管理,还可以提供基础性数据资源,对于日后电网的运行有着较大的意义。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技术不断革新。实践研究表明,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缩减停电时间,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相关的变电检修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状态检修模式和变电检修技术,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变电检修工作,促使我国电力行业获得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

[1] 肖肖.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4,2(17).

[2] 苏碧川.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

配网检修精益化管理——状态检修 篇4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最后一个环节, 主要负责向用户分配电能, 若出现问题, 必将影响到用户正常用电, 甚至会因此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当前电能供需矛盾加剧, 配网可靠性更受关注。在日常管理中, 设备检修极为关键, 直接关乎配电网运行状态, 为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当做好检修工作。随着配网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加大, 传统检修方式的弊端开始显露, 难以满足当下要求。因此应采用一种新模式, 对配网检修工作进行精益化管理, 保证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1 配网状态检修模式分析

(1) 对比优势

所谓状态检修, 是指利用监测和诊断技术获取配电网状态信息, 通过分析判断设备是否有故障发生, 然后再具体安排检修计划的一种检修模式。简单来说有两点:一是该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故障, 并及时解决故障;二是该技术带有分析预测功能, 可预防故障发生。

过去多采用定期检修方式, 即每隔一段时间对整个配电网系统进行检测维护, 由于周期比较固定, 容易引起一些问题: (1) 若线路设备没到检修时间出现异常, 而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解决, 势必会造成故障蔓延, 严重者可能会扩大事故; (2) 到检修时间后, 设备线路若运行良好不存在异常现象, 而对其进行拆卸检查, 一来耗时耗力, 二来在拆卸过程中设备性能会受损。可见, 定期检修较为盲目, 效果颇低。而状态检修则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更加科学合理, 能够省去不必要的工作, 减轻劳动量节约时间。同时还能节约经济成本, 在保证配网安全、可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倍受青睐。

(2) 工作体系

状态检修涉及整个系统, 贯穿于输配电整个过程中, 不是一项工作, 而是一个健全的工作体系。可分为5个环节: (1) 状态信息监测。属于前提工作, 是判断配网运行状态的基础, 具体又包括原始数据、巡视情况、停电试验、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 (2) 状态分析评价。即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观察是否有缺陷, 并判断系统所处状态; (3) 潜在风险预估。根据分析评价结果, 预测潜在的风险或发生率较高的故障, 并做好防范准备, 尽量在发生之前将故障解决; (4) 检修策略制定。对于已经出现的故障, 应及时采取解决对策, 以免事态扩大; (5) 绩效分析。对整个状态检修过程加以分析, 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而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状态检修工作体系, 必须有4方面的支持, 即标准、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水平。

(3) 要点分析

首先要明确目的, 即状态检修是在维护配网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根据监测信息及评价结果全面了解系统状况, 并合理制定检修方案, 以解决过去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需注意该技术并非只为了延长设备检修周期, 有时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将周期缩短。

其次, 状态检修是一种动态检修方式, 因为配电网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所以要对前后信息进行对比, 这就要求必须掌握系统设备的初始状态信息。同时也也是对设备性能的监测。信息采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所需信息量较大, 除了设备实时状态信息, 还包括历史记录、参考信息、检测报告等。

此外, 须明白一点是, 在线监测只是一种开展状态检修的手段, 但并非唯一的信息获取途径。即是说, 没有在线监测系统, 状态检修工作仍能进行, 只不过在线监测效率较高。

2 实际案例分析

某供电公司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经过多年努力, 规模迅速扩大, 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公司主要经营发电、输电、配电业务, 也做一些电力产品营销工作。当地经济发展迅速, 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 直接导致用电需求骤增, 固有线路已不能满足所有人要求,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了重新规划。2002年--2004年, 在配网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共发生大小停电事故43次, 电力安全事故55起, 使公司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2004年年终大会上, 对过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检修模式不合理, 检修工作不到位。

公司过去一直采用定期检修模式, 每隔2个月对配网设备整体检查一次, 并更换相应的设备部件。这种模式存在有不少缺陷, 如2002年7月24日, A段配电线路遭受雷击, 发生过电压故障, 因未到检修日期, 加上巡视工作没有做好, 导致当地大面积停电。而该段线路短路后, 被大风刮来的树枝压断, 使得3个路过行人遭到重伤;2003年8月30日, 检修人员按照检修周期对变电站进行维护检修时, 发现隔离开关等设备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虽然当时能够正常工作, 但支撑不到下一次检修。为了中间不出意外, 检修人员将处于正常状态中的设备换成了全新设备, 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

2005年起, 该公司根据实际情况, 综合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加以分析, 决定转换检修模式, 实行状态检修。针对状态检修管理的不足, 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但系统安全性大幅提升, 而且为公司创造了更多利润。

3 实施状态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体制问题

配网系统有电缆、线路、杆塔、隔离开关、柱上开关、变压器、电容器、避雷器、保护装置等诸多设备, 其故障特点和发生周期都不一致, 但公司采用的是单元制设备同时大修的方式, 以至于周期不好确定, 太长太短都会出现其他问题。检修体制不科学, 状态判断标准不统一、不明确;标准体系建设速度太慢;而且在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估方面几乎是空白。

(2) 技术问题

状态检修需要用到很多技术, 如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但公司在这些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以监测技术为例, 虽然当时具备红外热成像、红外点温仪等监测手段, 但在配电设备状态监测上还很不完善。另外, 技术人员也比较匮乏。

(3) 资金问题

建立一套完整的状态检修系统, 需要在技术更新、人员培训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大量投入, 但公司当时还要开展其他业务, 加上市场竞争激烈, 资金很难周转。所以资金投入较少, 阻碍了状态检修的开展。

4 状态检修在配电网检修中的应用措施

(1) 加强重视, 建立健全的制度

该公司意识到以往的缺陷后, 对状态检修尤为重视, 并按照行业标准迅速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2005年2月份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和工作小组, 调动全体职员参与此次改革, 明确划分各自责任, 配套设置尽量准备齐全, 使得各项基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尤其是在细节方面, 将总目标分为若干阶段, 对管理和工作内容加以细化。同时制定了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 包括评价考核、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做了具体安排, 并积极制定并完善各项制度、标准。

(2) 加强科技培训与创新

为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公司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装置, 提升对设备的检测手段。同时还不断完善状态评价和故障诊断手段。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法 (FTA) , 深入分析系统中各部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综合考虑设备故障模式设备风险优先等级 (RPN) 和相应维修策略, 使检修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 提升了对设备故障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 坚持动态更新, 强化技术体系

开展设备故障诊断研究应用, 采用状态诊断方法诊断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指导故障处理和状态恢复;实施风险评估策略研究应用, 在制定检修策略还应考虑资产、资产损失程度和设备平均故障率在制定维修策略中的作用;深化RCM检修策略研究应用, 引入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CM) 理念, 着力解决检修策略综合优化的问题;开展设备预警研究应用, 监控状态量指标变化, 对于超出状态评价导则和规程规定范围的劣化指标进行状态预警。

(4) 实施绩效考核与评价

开展状态检修后评估, 每年年底, 公司状态检修工作小组对状态检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将决策目标与后评估时点的实际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综合的对比考察, 对状态检修关联的人、财、物和社会等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

(5) 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搞好状态检修, 需及时掌握所需信息, 完在检修技术和方法上不断完善。加强设备管理, 提高设备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 积极开发现有设备的功能, 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并适当引进先进的状态检测仪器, 借鉴外来经验。

5 结束语

配电网的作用不言而喻, 为适应新形势, 必须做好系统设备检修工作。针对以往检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应及时解决。状态检修模式在当前应用较广, 也是今后的主要模式, 应加强重视, 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

摘要:随着配网供电的扩大, 设备逐渐增多, 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 管理愈发困难, 各种故障时有发生, 影响配网正常运行。为此必须重视设备检修工作, 且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此介绍了一种新模式, 即状态检修, 结合实际案例, 对状态检修在应用中的不足做了总结, 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配网检修,状态检修,在线监测

参考文献

[1]朱钰, 陈瑞国, 郝建成.浅谈电力设备状态检修[J].东北电力技术, 2010, 24 (3) :109-110.

[2]邰晓宇, 祁俊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3, 25 (2) :132-134.

[3]吴彬基.配网状态检修管理的探究及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20 (17) :150-152.

[4]罗毅, 高博.浅谈配网状态检修的实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5 (29) :163-165.

[5]杨春玲.配网状态检修带电监测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20 (22) :179-181.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探析 篇5

关键词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监测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110-01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方式主要是通过以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检修,通过该方式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不仅无法及时的发现问题,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损失。将过去的以一定的周期的线路检修方法改变成以设备状况进行检修的方法已经成为了输电线路检修的新方向。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过去的传统输电线路检修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提出了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法,该方法是以预知诊断为基础,通过先进检测手段、试验技术作为技术保障,并根据运行经验和运行工况综合分析判断后,确定其检修周期和项目的一种先进的输电线路检修方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检修管理方法。

1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企业的迅猛发展,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输电线路实行状态检修已经成为了电网发展的新方向,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修,可以有效地规避过去定期检修中存在的一些盲目性,便面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从而不断提升电力企业自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对传统的以时间周期为依据的设备检修制度的改革,对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修,提高了检修的目的性,有效地降低了运行维护的成本,提升了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消耗,并且提升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修的指导思想

①在对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时,必须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依照相关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开展作业活动;②在实施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改造、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将中长期规划与总体发展相结合,坚持逐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从而不断提升电网装备水平;③输电线路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不能一步到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开展检修工作,待条件完全成熟后,才能完全实行状态检修;④为了不断提升电网的设备技术水平,新入网的设备必须保证其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尽可能使用免维护或者少维护的高技术性能设备,并且逐步实现对过去的老旧、问题设备的替换。

3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修的工作思路

1)不断健全组织机构。送电工区一方面承担着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基建施工任务。为了提升状态检修工作的水平,输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应在主管生产副局长和总工的领导下开展,同时送电工区还相应建立相关的状态检修领导小组。

2)建立输电线路相应的监测系统。①输电線路电力监测系统主要是由相关的技术人员负责,其开展的电力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了:绝缘子污秽监测、接地系统监测、线路绝缘监测和雷击监测;②还要建立相应的线路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是由线路对环境的影响监测系统和大气环境对线路影响的监测系统共同构成的;③此外,还要建立机械力学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杆塔监测、基础监测基础位移及腐蚀状况监测、导线监测和金具监测。

3)建立新的生产管理模式。过去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中,往往是以整条线路为单位来制定检修计划。如果全面开转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那么就必须打破条线分类,进而改成状态段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状态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检修模式与测试方法。

4)建立通讯保障系统。通讯是线路运行维护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来保证通讯流畅:①班长及以上人员必须配备移动电话,并保证二十四小时开机;②工作现场实现通讯头盔近距离通话功能;③工区应配备移动电话、基地电台、录音电话、有线电话、传真机、计算机和印机等,必须要保持工区与现场的通讯顺畅;④必要是要对班组有线电话和职工住宅电话进行备份;⑤建立远距离无线台网。

5)建立快速应急抢修系统。快速应急抢修系统所包含的人员其对技能要求比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完成带电作业、停电和检修等工作,他们必须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工器具,应对各种复杂事故。建立一套有效的快速应急抢修系统,必须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设计制造工区现场移动加工车,其必须具备发电、照明、焊接、切割和钻孔等多个方面的功能;②建立生产抢修备品备件库,并且必须保证库存产品的充足性;③建立抢修专用工器具库,实现工器具机械化轻便化、带电化和电子化。

4结束语

随着电力企业关于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输电线路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高可靠性电网和智能电能的要求。因此,从实际出发实行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不仅是现代化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输电线路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国文.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系统监测[J].经营管理者,2010,15:385.

[2]华伸.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J].陕西电力,2010,02:58-60.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初探 篇6

关键词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157-01

1 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认识

状态检修方式是依据设备当前的使用状况,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及预测手法,可靠的评价方式来判断设备当前的健康状态,及时察觉到设备的早期故障状态,以便根据故障表现形式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做到早发现,早维修,防止设备性能下降到很严重的程度,影响到正常的工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状态检修包括以下三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技术;设备检修策略。

1.1 设备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是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实时准确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才能为以后的设备诊断提供依据。主要是三种实现方式:1)在线监测方式,在线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显示设备各运行参数。2)离线监测方式,采用简易便携式的各种仪器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以获得设备的特性参数。3)定期解体点检方式,是在设备进行修理时对设备进行消缺处理,按照一定标准对设备解体,通过分析判断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倾向。

1.2 设备诊断

设备诊断是依据设备状态监测的结果,通过一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设备的工作环境及历史信息,各种其他的客观因素等,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是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前提,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1.3 设备检修决策

设备检修决策也即设备状态检修的最终结果,根据设备状态监视及设备诊断的结果,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特征参数后,作出最终决定,设备是否需要维护还是进一步的检修等措施,作出正确的合理的设备检修决策不仅能预防设备故障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杜绝了设备的维修不足及维修过度的问题,让设备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2 实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策略

2.1 制定系统整体规划方案

根据国内外近几年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程发展的现状和成功案例的分析调研,总结本地区甚至本公司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实现方式,并通过反复的分析、调查、论证,最后提出总体方案。

数据处理是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加以重视,而一个完善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目的是建立數据体系来描述设备的一些特性包括出厂时的试验数据、设备出现过的故障及检修记录等。同时动态数据也会记录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如在线监测的实时数据、线路故障过电压情况。其次便是诊断技术,过去对设备的监测仅仅是好坏之分,而现在更多的是对其所处的一种中间灰色状态的诊断,这是故障高发状态,及时做好预防,防止故障发生,才是诊断所要完成的终极目标。

2.2 制定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模式是设备管理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改变,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电力设备检修的需求,随着状态检修工作方式的应运而生,也必须有相应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与之相适应,制定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实施措施。规范管理设备的所有信息,包括:图纸档案、设备台帐、故障缺陷等基础数据。以便形成状态检修基础理念上的试验、基本维护措施、维修计划等,以便为实现状态检修奠定基础。

2.3 可行性分析

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不仅是要评价其可靠性,还有评价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主要指设备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预定的使用效能。故障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是可行性分析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故障分析是评定设备可靠性最重要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造成设备故障的所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而经济效益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预测手段,主要是确定设备是否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可行性分析得到最佳结果的状态检修方案,才可以投入使用。

3 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检修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需要体制创新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新兴的科学的电力设备检修方式,也是一项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和谐统一的系统工程,其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撑,也需要系统的有序的管理来维护,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也是在前行中不断发展成熟,也需要技术工作者不断的的技术创新和改善。创新的过程,就需要重新定义设备的指导性文件,不可墨守成规,要根据设备的现状审时度势,建立客观、高效、可靠的管理体系。

3.2 要善于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

鉴于状态诊断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的重要性,诊断的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状态监测的过程要严谨,仪器要准确可靠,所依据的数据也要综合分析处理。目前,电力设备状态诊断,主要是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来实现的,所监测设备历年来的各种试验、检修及运行情况,设备故障记录等数据,也是设备状态诊断的重要参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设备诊断的专家系统。这样一来,不仅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且能将数据资料完整的应用于设备检修的指导实践中去。这样不仅能大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综合评定的结果也更加可靠,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3.3 注意人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综合应用,需要各个学科的专业人才协调工作,为保证变电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其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才,这就需要很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保证这一起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用电量加大,电力设备更新,状态检修推行等一系列变革,对电力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一步的要求。所以,提高从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培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具体的方案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再教育,可将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新观念灌输给每个职工,同时也明确每个员工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付的责任。

4 结论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是一种全新的设备检修理念指导下的系统工作,他需要前沿的技术做指导,需要高科技的人才做支撑,需要科学合理的体系做后盾。只要按照上述方法来实施,必定会取得非同凡响的效果,不仅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还可以节约开支,提高经济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发生。所以说,状态检修方式才是现今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并加以实施的电力设备维修方案。

参考文献

[1]许进华,吴玉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

[2]张洪洁,吴伟,董其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实践[J].江苏电机工程,2002,2.

[3]姜洪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科学策略探讨[J].科技天地,2003,12.

[4]李志武.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策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5]周云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电力设备,2003,12.

上一篇:术语研究下一篇:循环型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