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溯水产品(通用12篇)
可追溯水产品 篇1
为努力做到“源头能控制, 过程可追溯, 质量有保证”的安全生产目标, 莒县畜牧局结合本地动物及其产品生产供应链的现状, 对养殖、检疫、屠宰、销售等环节信息进行链接和整合, 积极探索出动物养殖编码、免疫标识、屠宰加工场商识别代码、产品代码和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制的监控模式。
1 加大对动物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优质畜禽出场, 放心产品入户”的主题活动。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覆盖宣传, 同时选择主要农贸市场的显要位置分发明白纸、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进行违禁药品的危害、动物卫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 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提醒畜禽经营者守法经营, 自觉生产质量安全的动物产品。三是通过宣传提高畜牧从业人员识别假劣饲料、兽药的能力和处理中毒事件的应变能力。倡导广大消费者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做到不宰杀、不转运、不销售、不食用病死畜禽, 按规定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等良好习惯。为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功能
不安全的动物产品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动物产品安全涉及农业、卫生、质检等多个部门, 莒县畜牧局积极协调整合分散在卫生、质检等部门之间的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能, 打破职能部门之间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冲破区域、部门间各自为政的分割局面, 消除区域、部门间保护主义, 建立从初级畜产品生产到畜产品最终消费完整的管理链条, 通过记录生产源头的详细档案, 借助网络等信息技术, 使监管部门可以有效监控产品质量安全, 规范源头畜产品企业的操作过程, 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以实现“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同时对问题畜产品可以及时追踪、追溯其源头及流向, 并进行有效的回收, 将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3 技术层面上采取的措施
主要涉及到畜禽饲养管理、疫病控制、产品加工、流通贮运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产业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等, 具体环节上要求实施全进全出、规范用药、综合防治、疫苗运用、产地认证、检测技术、产品认可等技术措施。
3.1 推进动物健康养殖, 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首先实行市场准入制。实行兽药、饲料生产厂家备案登记制度, 对所有进入莒县市场销售的兽药、饲料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经审查合格后方能销售。同时, 对辖区内所有的兽药、饲料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 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兽药、兽用生物制品和过期、失效和标签不全、无证无号以及国家禁用的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对没有通过国家GMP标准的兽药一律清除市场。其次实行经营台帐制。从药品、饲料各类经销记录经营管理、资料档案管理入手, 指导帮助全县兽药饲料经营业户建立并完善台账管理制度。再次实行监管经常制。建立完善市场检查、群众举报、质量检测和案件处理等全过程的监督信息平台, 加强全县各乡镇间的监督信息交流和沟通。为切实抓好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 同时建立“黑名单”公布榜和不良记录档案制度。对于不讲市场信誉、不讲产品质量,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无证产品、标签严重不合格产品、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公开曝光, 纳入重点查处对象。
3.2 把好新上饲养场关、做好老场备案工作、编制畜禽养殖代码
3.2.1 规范新上饲养场的监管
对新上饲养场按动物防疫条件和饲养场建设的要求, 根据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 统一布局的指导方针, 新建养殖场自初建之日起, 辖区内兽医站便指派专人靠上, 从选址规划、设计逐一核实, 报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 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 养殖场与兽医站签定《饲养场监管目标责任书》。监管人员根据品种选调、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程序免疫等环节技术要求, 指导养殖场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切实做到对新上标准化养殖场从源头实施监管, 为信息化监控获取原始数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避免了中途建档监管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3.2.2 老场备案工作也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凡饲养牛10头、猪500头、羊500只、蛋鸡2 000只、肉鸡10 000只、兔2 000只以上的动物饲养场全部进行普查, 并对场 (户) 名称、地址、畜主、联系电话、畜别、品种、来源、养殖数量、免疫状况等内容进行登记、建档立案。
3.2.3 编制统一的“畜禽养殖代码”并向社会公布
按照每个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备案顺序统一编制畜禽养殖代码, 养殖代码由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和四位顺序号组成, 且具有唯一性。
畜禽标识编码是佩戴在动物的某个部位, 对动物个体进行身份标识的, 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的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这不仅是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更重要的是对饲养过程中防疫、消毒、用药等情况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具体地讲, 动物出生后, 防疫员在给动物注射疫苗的同时佩戴二维码耳标, 每一头 (只) 动物便有了唯一的终生身份编码。动物出栏后, 检疫员凭耳标及其内存的相关信息决定能否开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动物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接收地检疫员凭耳标及其内存的相关信息确定可否屠宰;在屠宰过程中实施同步检疫, 没有问题的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最后还将回收并注销二维码标识。
3.3 规范饲养场监管制度、落实饲养场监管责任
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场规章制度和养殖档案是落实《畜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保障畜禽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 也是加强畜禽养殖场管理的基本手段。为此, 针对广大养殖场户普遍存在的制度、档案、资料不全、不规范等问题, 畜牧局统一印制了畜禽养殖场 (区) 饲料兽药购入登记表、兽药使用登记表、病死畜禽登记表等十种登记表和畜禽饲养档案1.2万套, 发送到每一个涉及畜牧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 从源头上规范了生产程序, 确保了产品质量。对统计录入的养殖场, 实行“四必须”、“五报表”、“六制度”、“七档案”的监管办法。“四必须”:一是监管责任人必须与养殖场签订《监管目标责任书》;二是监管责任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必须公开;三是监管责任人必须认真填写《规模养殖场监管档案》;四是监管责任人必须每7天到场进行一次监管。“五报表”:饲养场的基本情况、养殖结构、繁育情况、疫苗使用、发病情况五个统计报表。“六制度”:饲养场的消毒、免疫、生产管理、生物药品采购、无害化处理、信息采集上报六项制度。“七档案”:饲养场的生产、消毒、免疫、诊疗、监测、无害化处理、投入品使用七种档案。同时, 针对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知识匮乏的问题, 统一印发了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及兽药等明白纸2万份, 统一上墙, 使相关人员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做到了应知应会, 强化了畜禽养殖者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3.4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富有成效
按照《动物防疫法》要求, 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 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一是强化免疫。按照“确保密度、确保质量、确保不出现重大疫情”的要求, 扎实搞好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的程序免疫工作。二是狠抓免疫效果监测。充分利用无疫区建设成果, 发挥县镇两级化验室功能,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每月对大型规模饲养场、养殖重点区域、高危险区域的易感动物实施采样检测。每次集中免疫结束后, 都进行大规模的免疫抗体检测, 以确保免疫效果, 杜绝了动物机体本身疫病不安全的因素。
3.5 强化检疫监督, 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起到有力的屏障
3.5.1 针对执法人员少、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 实行风险分级、量化监督
所谓风险分级是指根据风险程度, 将辖区内的被监督单位分为A、B、C三级, 其中A级共包括8类场所:1.动物诊疗场所;2.规范化畜禽养殖场;3.动物屠宰加工企业和定点场 (点) ;4.兽药经营企业;5.饲料加工经营企业;6.经营性冷库;7.大型动物产品批发市场;8动物防疫道路监督检查站。B级场所包括社会散养户、小规模养殖场、农村集贸市场等场所。C级场所为小型市场、超市、宾馆、饭店、餐厅、食堂等场所。对不同风险级别管理对象实现县、镇两级量化管理, 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重点督导A级场所, 兼顾B、C级场所, A级场所督导面达到100%, B级场所督导面达到10%~20%, C级场所督导面达到5%~10%。乡镇兽医工作站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重点监管B、C两级场所, 将被监管单位划片包干, 充分发挥包片检疫员和村级防疫员的作用, 责任到人。为使督导面达到100%, 莒县畜牧局率先在全市统一安装调试了动物检疫管理系统软件, 整合录入各种检疫信息, 实施动态管理。另外, 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相关内容利用公开信息栏、查阅室、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对外公布, 并聘用73名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3.5.2 试行屠宰加工企业厂商识别代码和产品项目代码个性化管理制, 规范屠宰监管
宰加工企业厂商识别代码是企业的身份标识, 可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规定, 由8位数字组成, 代码结构为“69XXXXXX”。
根据不同畜禽的产品品种、等级, 编制不同的产品项目代码, 由4位数字组成, 代码结构为“XXXX”。产品标识代码的结构模式见下图。
3.5.3 全县27处屠宰场 (点) 推行官方兽医“五项制度”“八个做到”检疫监管
“五项制度”包括:驻场官方兽医岗位责任制、检疫证明回收登记制、免疫标识回收登记销毁制、屠宰加工场监管建档制、屠宰加工场信息采集报送制。“八个做到”包括:一是做到动物入场前查证验物, 做好登记;二是做到对入场生猪要按5%的比例进行“瘦肉精”定性监测;三是做到凡准宰的动物必须凭《准宰通知书》屠宰;四是做到对整个屠宰流程的卫生要求和同步检疫情况实施严格的监督;五是做到对检疫合格的胴体或肉品加盖验讫印章或加封检疫验讫标志;六是做到签发检疫合格证明必须规范;七是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完整;八是做到当日的监管信息及时录入、上传。目前, 已确定的相关人员正积极开展动物检疫、监督信息的采集录入、上报等工作, 为莒县全面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4 结束语
建立畜产品安全信息平台, 实行质量安全追溯, 是强化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职责、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它必将对整合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养殖环境、投入品的使用、养殖管理、加工、贮运和销售等信息, 及时获得辖区内动物饲养、防疫、检疫、流通、消费等有关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克服以往上报不及时、误报、漏报等问题, 为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指导工作提供辅导决策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加强对动物和动物饲养、运输、屠宰加工企业相关信息的统计管理, 对于及时准确掌握畜牧业生产信息、有效开展财政补贴等也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追溯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动物疫病源头防控能力, 有利于针对重大动物疫情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及时追踪溯源,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也是养殖业发展、畜牧兽医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的一项重大变革。另外应建立能够使生产经营者保持提供安全畜产食品的激励机制, 对遵守技术规范、提供质量安全的畜产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奖励, 对违规者进行重罚和取缔生产经营的控制措施, 从根本上杜绝生产经营者的侥幸心理, 使畜产食品的安全监管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可追溯水产品 篇2
文件编号:JT/C-7.5.3J-001
版号:A/0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批准:
吕春刚
审核:
尹宝永
编制:
邹国臣
受控状态:
分发号:
2006年11月15日发布
2006年11月15日实施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JT/C-7.5.3J-001 1 目的
对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标识及责任标识、状态标识予以具体规范,防止混杂,确保在对产品质量状态形成过程的批量以规定的标识进行追溯。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类标识的管理和追溯。3 标识类别及构成
标识分为材料标识、产品标识、批(炉)次标识、不良品标识、工装标识、状态标识和责任标识。标识用英文字母或数字或油漆或标牌并将其组合或单独分别表示各类标识。4 具体标识方法
4.1 材料标识:执行《材料管理规定》中的标识规定。4.2 产品标识 4.2.1 锻造件标识
4.2.1.1 莱州市祥元模具锻造厂:连杆标识为“L”。
4.2.1.2 章丘市新吉利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曲柄标识为“V”。4.2.1.3 章丘市立杰锻造有限公司:曲柄标识为“C”。4.2.2 外购件标识
4.2.2.1 重庆长江轴承工业有限公司:深沟球轴承标识为“CJB”。4.2.2.2 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深沟球轴承标识为“BH”。4.2.2.3 常州市武进长江滚针轴承有限公司:滚针轴承标识为“C”。4.2.2.4 常州市武进宏达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滚针轴承标识为“D”。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JT/C-7.5.3J-001 4.2.2.5 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滚针轴承标识为“F”。4.2.2.6 浙江向阳齿轮机电有限公司:链轮标识为“不涂漆”。4.2.2.7 泰州市宏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链轮标识为“白漆点”。4.2.3 连杆选配分组标识:执行技术文件规定。
4.2.4 曲轴总成(成品)标识:曲轴总成由外购件、成品散件构成。其标识以“批套件”组合形式用同一个出库时间的年、月、日六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二位数字代表年号,中二位数字代表月份,后二位数字代表批次,该六位数字即为该“批套件”构成的曲轴总成的标识。若“批套件”出库非同一个时间,则该批曲轴总成的标识,应依外购件或成品散件最早的出库时间为准,其他的该“批套件”出库的时间,应标注在最早出库时间的出库单上,以便在必要时追溯。
4.2.5 压缩机轴、压缩机曲轴标识:执行《压缩机轴批次管理规定》、《压缩机曲轴批次管理规定》。
4.3 批(炉)次标识:执行《产品批(炉)次管理规定》中的标识规定。4.4 不良品标识:执行《不良品管理规定》中的标识规定。
4.5 工装标识:在工装适当处(或技术文件指定处)打钢印或电刻技术文件规定的标识内容,对不便于上述表示方法的,对其应挂卡标识。4.6 状态标识 4.6.1 质量状态标识
4.6.1.1 质量状态牌:用250mm(水平向)×300mm铁板,竖立高度为1100mm,铁板涂白色油漆,在铁牌上书写或漏印质量状态名称。4.6.1.2 废品状态箱、盒:用铁笼、铁箱、塑料盒涂红色油漆表示。铁笼、铁箱应加锁,其钥匙由质量负责人保管。
4.6.1.3 质量状态名称:“合格品”绿色油漆字,“待检处”黄色油漆字,“返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JT/C-7.5.3J-001 修区”、“废品处”红色油漆字。
4.6.1.4 废品件:在件的不良(废)处涂红色油漆,并挂卡注明不良原因,然后置于废品状态箱、盒内。
4.6.1.5 工位车上的不良品存放架:在工位车未封闭端的角铁上,涂黄色油漆。4.6.1.6 同工序同工件加工遍数:在铁牌上写1~几绿色阿拉伯数字,并将其牌挂在工位器具上。
4.6.1.7 首件牌:铁牌200mm(水平向)×140mm涂白色油漆,漏印红色字,其牌按车间布署摆放。
4.6.2 量检具状态标识:按量检具类别、检定周期,将绿色“计量合格证”粘贴在量检具醒目处,其证应标注周期时间。
4.6.3 设备状态标识:按设备复杂程度和在生产中担当的重要作用,设备分为A、B、C三类,并将其三类字母分别印刷在红边红字白底边长为50mm的等边三角形铝质板上;“重要工序”和“完好设备”印刷在红底白字120mm(水平向)×55mm的铝质板上;“待修设备”印刷在黄底白字120mm(水平向)×55mm的铝质板上。设备状态标识按设备科、车间的布署固定或摆放在醒目的位置。
4.6.4 车间通道标识:油漆宽为100mm。车间通道及合格区涂黄色油漆,工位器具定位区涂白色油漆,不良品区和砂轮区涂红色油漆。
4.6.5 消防器材标识:书写或漏印红色油漆字“消防器材摆放处”或购置消防标志,将上述标识固定或粘贴在消防器材放置处的醒目位置。4.7 责任标识
4.7.1 锻造件:执行《4.2.1》条规定。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JT/C-7.5.3J-001 4.7.2 外购件:执行《4.2.2》条规定。
4.7.3 公司操作者、检验员:执行《检验和试验工作质量奖惩办法》规定。5 标识传递
对于产品的各类标识,在外协、外购、加工及转序、入检和出入库过程中,通过理化检验报告单、出入库单、仓库台帐、外协产品批次加工质量报告单、外协配件质检入库结算单、产品工件检验传单、入检工件数量验收单、废品通知单、返修工件通知单和标识卡等票据记录并传递产品的相关标识,做到记录清晰、准确,传递无误。6 标识追溯
当不良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已流于生产过程或已随成品出厂;当不良加工已转序或已随成品出厂;当顾客反馈有产品质量问题时,相关部门应依产品的各类标识(含责任标识)及其记录,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以规定的标识予以追溯,并查清该批不良产品的数量和去向。针对不良原因,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或按“五原则表”要求予以纠正,并以“四不放过精神”(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纠正措施不全不放过、员工不受教育不放过)予以处理。贯彻标识规定:员工在加工过程中和管理过程中应确认产品标识,必须按规定执行。若发现产品应有标识而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或标识错误,由检验科汇同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8 支持性文件
JT/C-7.5.1J-015《材料管理规定》。
JT/C-7.5.1J-011《产品批(炉)次管理规定》
可追溯水产品 篇3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追溯性管理;渔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水产养殖业是逐渐兴起的一个产业,成为水产品的主要供应来源,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保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可追溯性管理是一项有效的措施。水产养殖业作为渔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制定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水产养殖业以及渔业的稳定发展是当前渔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可追溯性管理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全球人口数量逐年上升,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球的海产品经济贸易数量也不断上升。这导致海洋资源减少,捕捞量下降,水产养殖业便应运而生,成为水产品主要供应来源,在渔业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1]。因此,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食品可追溯性管理也随之出现。水产品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要求除了质量可靠外,还要求来自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因此,一些大型零售商或者公共管理机构都应消费者要求制定计划和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产养殖业进行可追溯性管理。通过对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追溯,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产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遵循追溯性管理,可追溯性管理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水产养殖业是目前食品行业中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减少了对野生海产品资源的捕捞,减少了过度捕捞对自然生态的压力。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水产品的健康成长,水产养殖业必须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符合条件的区域是有限的,养殖范围的扩张也侵犯了当地生物的栖息地,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规律;水产养殖会在当地引进新的物种,新物种与当地本有物种会形成竞争关系,甚至会带来疾病和遗传基因,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规律[2]。目前,有一种新的养殖方式,捕获野生海洋产品进行人工培育,这种培育方法加深对野生海洋资源的捕捞程度,很多捕捞对象都是一些鱼类的幼鱼,严重破坏了野生海洋资源的生态平衡。这一系列做法不仅严重破坏海洋环境,还加速了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因此,水产养殖业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产养殖业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
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是一个私营机构,目前它是全球公认的保障初级生产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准,同时也用于确保农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者每年都会对农产品制定不同的标准,包括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等,后来对这些标准进行统一归纳后,制定出农业操作规范标准。经过多次革新,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农作物、家禽、水产品、植物繁殖和饲料生产等,有关水产品的操作规范有:高效利用资源、提高保护环境意识、渔民和消费者保护权益、产品的可追溯性等。这些标准规范旨在水产品在养殖期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保证水产品的食品安全。严格遵守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保证水产养殖业以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最佳水产养殖规范
最佳水产养殖规范由全球水产养殖联盟颁布,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对其管理。这一规范在水产养殖中要求可持续发展并且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范围包括虾类、鲶鱼、鲑鱼等等。有关标准也都致力于保护生态多样性、化学药物管理、土地保护等。目前,在一些虾类、鲶鱼、鲑鱼等水产品的包装上都印有最佳水产养殖规范的标志,这些标志则说明该类水产品在养殖和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守最佳水产养殖规范,符合水产养殖的理念。水产品的繁殖基地、养殖基地、加工环境都符合最佳水产养殖规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尊重生态多样,保障工作人员权益,生产出高品质并且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水产品。最佳水产养殖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促进了水产养殖业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3]。
3.3 水产养殖管理委员认证
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属于非政府组织,旨在对全球水产养殖标准进行管理及认证生态标签。水产养殖业能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水产品,但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社会和环境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将会对水产养殖进行管理,规范水产养殖操作。水产养殖对话标准是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认证的依据,它的目的是解决关键影响,降低水产养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应用对象主要有鲍鱼、贝类、鲶鱼、鲑鱼和虾类等[4]。水产养殖对话标准在近几年来逐渐实行,通过对水产品生态标签的认证,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正常进行,全球渔业也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总结
水产养殖业是食品行业中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产业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可追溯性管理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对整个水产品产业链的追踪,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还要严格遵照相关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确保水产养殖业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启升,丁晓明,刘世禄,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2):5-11.
[2]于笛,刘俊荣,章超桦.水产养殖业可追溯性管理与渔业可持续发展[J].水产科学,2013,31(10):624-629.
[3]王丽.刍议水产养殖业的可追溯管理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162-163.
[4]阮雯,王芸,纪炜炜,等.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及管理的研究进展[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3,28(4):267-272.
农机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模式探讨 篇4
现代农业生产中, 农机产品 (包括各类农用机械、农业装备及其配件等)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是农田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工具, 也是提高农业劳动效率, 增加农业产出物的基本保证。农机产品的应用对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较快, 但由于我国农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较差, 农机产品制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以中小功率、单机、结构简单且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为主。且质量参差不齐, 质次价低的农机产品导致农机故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安全的事情时有发生。原因在于, 在农机销售过程中, 购机农户大多对农机产品的技术指标、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了解程度低, 农民与农机制造、销售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加上我国农机产品的销售渠道建设不畅, 可供农民挑选的余地小。购买行为受其他农民推荐、广告宣传、经销商的推销影响很大。农机产品出厂时参考的是生产厂家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或行业、国家标准。经过检测凡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产品, 就认为质量合格。要求农机产品符合现行标准是正确和必要的, 但产品的适应性、可靠性是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 仅仅通过出厂时对农机产品进行出厂质量评定, 只能认为其是符合工业生产合格产品, 却不能说明它是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质量好的产品。特别是由于标准的滞后性和检测的局限性, 一般的出厂检查并不能够保证农机产品在购买之后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问题, 特别是由农机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导致的隐含质量缺陷, 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 这就需要建立农机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以便于在发生质量缺陷的时候予以及时干预。从而将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做到实处, 避免多头管理和管理不力的现象。切实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
针对目前我国农机产品质量水平总体较低、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严重影响农时, 农机产品质量监管手段落后,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 导致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难以对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 (如进口、销售、农户等) , 进行高效、准确、科学的监管的难题, 本文对农机产品质量可追溯模式进行探讨。为我国农机产品供应链管理和质量跟踪与溯源提供支撑。
二、农机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设计
实现农机产品的可追溯性, 要求各追溯合作伙伴对农机产品 (追溯单元) 进行唯一标识, 并记录在农机产品所附的标识载体上。而追溯相关信息应出现在所有随附的文件中, 或出现在包含农机产品追溯单元相关信息的通讯中。因此, 农机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设计通用、标准化的农机产品编码标识技术, 二是设计农机产品编码标识的数据载体技术。三是农机产品供应链各追溯合作伙伴对农机产品流通使用过程中的信息进行记录, 以形成追溯数据并由合作伙伴共享。
(一) 农机产品标识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农机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方案, 必须考虑技术的可获得性、国际兼容性、经济可承受性和合理实施的时效性。
(二) 农机产品标识编码设计
追溯单元可以是产品包装层级或物流层级。层级的选择取决于行业和物流管理需要对作为追溯单元的农机产品的控制程度。
1、农机产品的标识编码的基本原则。
农机产品的编码是设计农机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基础, 每一个/类的农机产品的代码就是该产品的身份标识代码。为了避免二义性, 标识代码应遵循唯一性、无含义、稳定性等基本原则。以确保信息交换的顺利进行, 农机产品代码的设立还要有定义和描述。农机产品编码应遵循的原则:
(1) 惟一性:每个农机产品拥有的特征应该各不相同;一个农机产品如轴承可能有多个名称, 但在编码的过程中应同等对待, 做到一个农机产品只赋予一个惟一的代码。同时, 每个农机产品只能出现在一个类别里, 不得在分类中重复出现。
(2) 无含义:代码本身包含的信息是有限的, 因此, 农机产品的其他重要信息应建立后台数据库进行支持, 将农机产品标识编码对应的产品信息存储在数据库里, 这些数据库通过网络连接到数据采集终端和应用系统, 一起构成了一个农机产品可追溯系统。
(3) 稳定性:农机产品代码不宜频繁变动, 因此, 农机产品分类所选择的特征应保持相对一致性, 而不能随意变动。代码的稳定也可以尽可能地保持应用系统的稳定。
2、农机产品标识编码。
农机产品标识编码是对作为被追溯单元的某一个、某一批次或某一品类农机产品分配的惟一的编码, 此代码可作为查询或索引中的数据库关键字。根据追溯要求, 农机产品标识编码可以是以下层级的标识:农机产品品类 (农机产品编号、型号等) 、农机产品批次、农机产品单品 (序列号) 。
(1) 农机类别编码。类别编码主要是将相同或相类似的“一群”农机归为相同的“类”。通过分类, 相类似的农机就成为同一个“类”的成员。相似的“类”又成为更高一层的“类”的成员, 依此类推。农机分类代码确定的是不同农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归属关系及其所属、所包含的类别之间的逻辑和归属关系。农机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属、所包含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农机信息交换、搜索的必要信息信号。因此, 农机分类代码对于实现农机快速查询非常重要。农机类别编码我们采用EAN-13编码方式, 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 采用如下三种数据格式。如表1。
前缀码:前缀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统一维护管理。我国的农机产品编码采用中国的前缀码“690”~“695”。
EAN/UCC-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 其条码符号载体为EAN-13条码。
(2) 农机产品批次编码。同一批次农机产品则批次的标识编码一般由农机类别编码和批号组合而成。
(3) 单个农机产品编码。农机产品单品编码是针对流通过程需要单个跟踪管理的农机产品而言的。在可追溯系统中, 我们使用如下数据结构:
(三) 数据载体的设计
农机产品标识编码确定之后, 就需要设计数据载体标识。以便于追溯合作伙伴能够识别被追溯的农机产品单元, 并能够形成追溯数据的记录, 以自动的方式采集和记录相关追溯数据, 保证追溯链条的连贯、畅通。
农机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方案考虑到技术的可获得性、国际兼容性、经济可承受性和合理实施的时效性。我们选取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作为数据载体。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作为农机产品追溯单元标识编码的数据载体, 其好处是能够采用国际通用的设备实现农机产品追溯数据自动采集、共享和记录。而且商品条码技术成熟, 使用成本低廉, 系统要求的运行基础较低, 可靠性非常高。方案如下:
农机产品质量追溯方案采用一系列标准化条码符号作为载体。主要有三种标准化的条码符号:
1、采用EAN-13条码标识零售农机产品。主要有两种形式, 如图1所示。
2、采用ITF-14条码标识非零售渠道销售、储存或运输的农机产品。
该条码的优点是印刷精度要求不高, 比较适合直接印制于瓦楞纸或纤维板等包装箱上。如图2所示。
3、采用UCC/EAN-128条码标识物流级别的农机产品。
它可以惟一标识附加信息如批次、日期的非定长条码符号。如图3所示。
(四) 农机产品追溯数据的形成
农机产品标识编码与数据载体技术设计完毕, 就可在农机产品流通的各节点采集农机产品追溯单元相关信息和与此相关的其他被追溯产品信息, 从而形成具体的农机产品追溯数据, 并以在参与方之间共享的方式实施追溯。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农机产品质量缺陷多, 延误农时,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难以对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 (如制造商、销售商、农户等) , 进行高效、准确、科学的监管的难题, 本文研究提出了可实现农机产品追溯的编码标识技术和数据载体技术, 提出的农机产品质量追溯方案通过采用EAN编码方式和不同类型的商品条码技术, 可描述农机产品特征属性的通用技术规范, 有利于消除农机产品流通、使用和监管全过程中农机产品质量追溯、监管等环节因农机产品分类和标识的差异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可追溯性体系 篇5
-------西瓜标准化生产-------
凡华农业---徐斌
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生产?
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化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及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的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是基础,它是与我们的生产管理的过程管理息息相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技术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下面我以西瓜为例跟大家交流、分享,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要领:
一、环境要求:首先是选地块,种植西瓜最好是选择地势高亢,方便灌排水的地块,然后是要求地质疏松、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二、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抗病性好、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且经济效益好的品种,如:早春红玉、8424等。
三、种植季节:早春大棚栽培一般在3月10号前后定植,5月底左右就可以上市,这个时候销售价格处于高位,比较效益好。
四、播种育苗:“苗好一半收”,种苗的优劣事关一个季节的收益。所以育苗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这一过程比较繁杂,需要我们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包括育苗的方式(营养钵、撒播、工厂化等)、营养土的配制、催芽、播种、苗期温光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炼苗等。
五、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点,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质量、上市时间、销售价格,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作为我们专业从事种植西瓜的人来说,也是我们种植水平的体现。
1、整地:开沟、分厢,一般开沟包括中沟、边沟、围沟三沟,保证灌排自如,不能积水;地膜覆盖,早春建议用黑膜,吸热提升土壤温度;除草防虫(除草剂、杀菌杀虫);基肥配制。
2、定植移栽:行距、株距,标准大棚一般中对中4米开两厢,株距45-50公分;打孔、浇定植水。
3、温湿度管理:这个环节比较关键,温湿度管理好坏关系到病虫害的发生。最适合西瓜生长的温度环境,在缓苗期白天25--28度,晚上不低于20度;开花结果期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5度。湿度一般控制在75-80%。
4、水肥管理:这个环节也很重要,它关系到果型、产量、口感。一般来说,种植的早期温度低、蒸发量小,要控制浇水,后期可更具长势适度追肥灌水,由必要的可加壮苗灵600倍液喷施。
5、整枝: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结瓜习性进行,关系到产量、效益。一般大棚栽培的厚皮西瓜多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单蔓整枝是在主蔓4-5片真叶时摘心,在基部留一健壮子蔓,其余的子蔓摘掉;薄皮西瓜一般留2-4个侧蔓,长出孙蔓后在孙蔓上留瓜,一般每株留4-6个瓜。
6、人工授粉:由于早春温度低、昆虫、蜜蜂少,棚内一般都要进行人工授粉,这个环节要注意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达到20度左右将当天新开的雄花取下,将雄蕊往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即可。
7、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管理是西瓜种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兼施的原则。在施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诊断病因,对症下药。西瓜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潜叶蝇、地老虎、蝼蛄等。
现在市场上药品品种多而杂,有的是化学名、有的是商品名,具体用什么药,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但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使用正规厂家(DP、LSP);二是不能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只能在绿色食品规定的范围内施用。施用时还要注意几点:一是浓度配比要适当;二是施用时间要适宜,一般来说采收前一周内不允许使用任何农药。
8、田间管理记录: 田间管理记录是一项贵在坚持的事情,它不难,但要坚持却是一般人很难做到,它需要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设计一整套管理表格,这些表格要覆盖我们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和关键控制点。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日志”,所谓日志就是每天都要记录,做什么记录什么,包括天气、施肥、施药及施药原因、整枝、浇水、授粉、采收等待。把这些细节做好做实了,也就形成了我们后面要讲到的可追溯性体系的基础内容。
农副产品追溯制度辽宁先行 篇6
要不了多久,消费者就可以比对着食品“身份证”,去买庄河的农副产品啦。这一张张“身份证”,就是庄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条码。6月17日,记者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绿色行动”计划研讨会上获悉,该市在辽宁省率先实施农副产品追溯制度,建立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打造食品安全的基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食品。
据了解,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是指庄河市农产品统一实施产地信息码,每个乡镇对应一个代号,乡镇辖区内的种养殖户再依次编号,确保每个种养殖户都有一张产地信息卡并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乡镇政府负责录入产品信息,种养殖户凭产地信息卡销售食用农产品;外来食品按照谁落地接收就由谁负责建卡的原则,对外来食品实行统一的身份证明管理;食品入市流通加贴流通企业编码,加工后加贴加工企业编码,二次加工、流通依次加贴经过企业编码。与此同时,庄河还将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身份认定信息平台,通过外网门户链接农户、企业信息数据库,全面实现农产品的追根溯源。
为确保农副产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庄河建立统一检验监测管理体系,组建庄河市食品检验监测中心,专项负责食品安全各环节的检验监测职能。将打造出3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培育20个名牌产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100个绿色产品和100个无公害产品。通过放大品牌建设效应,以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为载体,加快形成“四带、三区、五大基地”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实现食品生产五大产业、十大主导产品、六大生产基地统筹发展,全力打造北黄海地区最具特色的绿色经济带。 (徐继昌)
可追溯水产品 篇7
一、概述
产品标识是用于对每个或每批产品形成过程中标识和记录的唯一性标识, 如同身份证一样。当出现质量问题或需要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时, 由质量部组织对相关产品进行追溯, 即通过标识可以追踪某个产品或某批产品的原始状态、生产过程和使用情况的能力, 以便查找不合格产生的原因, 采取修正措施, 或追究其责任。
二、关于自制、半成品转换接头产品标识设计
1. 设计原则
⑴根据API SPEC7-1及公司内部程序文件形成自己产品标识规定规范要求。
⑵标识内容符合总技术要求规范, 并可根据用户或管理者要求增加标识内容, 要求钢字签模印。
2. 标识内容
对于半成品接头, 进厂的光批需有一环形标识槽, 并在标识槽内钢印注明其厂家及其厂家自编号, 半成品接头经我车间螺纹加工、探伤检验及镀铜磷化后, 需铣键槽, 并在键槽上标明两端连接扣型、钻技公司厂标、内径、产品编号、日期。如下图所示:
对于自制转换接头, 只有一个键槽标识槽, 无环形标识槽, 其键型标识槽同半成品接头键型标识槽标注方式。
三、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
保证好工艺流程的各道工序的准确性, 进而确保产品标识的准确性以达到产品追溯的可靠性, 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车间自主研发的转换接头, 它包括从原材料的领取到下料、热处理、螺纹加工、探伤检验、镀铜等过程到最终成品入库, 整个工艺过程。由于工艺复杂, 产品标识容易在各个环节中出现差错。
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自编号、冶炼炉号的不准确, 影响产品的可追溯性
⑴由于大批量生产加工, 从原材料领取毛坯料过多, 存放时间久, 造成积压, 数目不清, 冶炼炉号模糊, 随机文件缺失。
⑵热处理工艺过程后, 产品标识的丢失重写, 造成的标记错误。
⑶打标识在管螺纹加工工艺之后, 存在过程中各环节标记不及时, 造成的标记错误。
⑷转序人员的书写错误, 造成冶炼炉号的不准确。
2. 产品的随机文件不全面, 影响到其产品追溯的可靠性
⑴以往对进料厂家的随机文件要求不够严格, 不够全面, 造成无法进行质量追溯。
⑵对自制产品的加工检验文件不够完善。
四、解决办法及控制措施
以下就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关于标识的控制措施:
1. 关于冶炼炉号不准确
⑴首先以产品为对象, 根据相关文件标识确保其标识符合设计内容和要求。
⑵控制原材料的领取, 首先清理积压毛坯料, 待已有的毛坯料全部用完后方可再报计划。
⑶对于自制转换接头, 当批量较大, 但其冶炼炉号并不多时, 可在下料时按筐分类, 并在体上标其冶炼炉号, 热处理后, 再在其端面标注其自编号, 改掉以往下料时直接标记自编号, 这样避免了热处理后找不到原始冶炼炉号的困难;此外, 其每批热处理炉对应一批冶炼炉号, 但当批量较小, 冶炼炉号各不相同时, 应尽量将其同一冶炼炉号装入同一热处理炉, 对于实在没有办法必须装入同一热处理炉的转换接头, 应当要求工人做好记录, 按序排列, 及时做好标记。
⑷在制造加工过程中, 保证每道工序的转序准确与实际相符。如:半成品转换接头在进场时环形槽里标记原厂标识号, 并记录在产品标识记录里, 使之能够通过键型槽里的我车间自编号有唯一对应性, 能够找到依据;自制转换接头保证在各道工序过程中, 能够通过自编号找到唯一对应的冶炼炉号。
⑸产品标识是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性的依据和途径, 根据追溯的内容要求, 其关键是做好过程的衔接。做好产品转序工作, 记录制造流程, 便于纵向追溯, 标注好转序的流水号, 以便横向追溯。
⑹保证产品的的连续性, 每到工序都要求其体上标有自编号, 并要求物卡相符。
⑺加强监督检查, 做好自检互检专检, 标识不符不转序不接收是进行控制的重要环节。
⑻严格奖惩是对标识控制进行约束的重要手段, 如发现混批或标识不清, 一律查清责任严肃处理。
2. 关于随机文件的不全面
除产品本身标识外, 要求对半成品转换接头的进料厂家提供技术协议中要求的相关技术文件, 包括其探伤磁粉报告、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分析等相关数据等, 对不符合要求的厂家不予以接受其产品;对于自制转换接头要有理化试验报告, 包括其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机械性能等, 并认真记录各道工序的检验报告, 如:深孔钻检验记录、螺纹加工检验记录、镀铜检验记录、磁粉探伤检验记录、超声波检验记录等。
此外,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要求信息传递清楚, 责任明确, 形成闭环式控制。
通过以上方式, 从提高质量意识入手与行政手段相结合, 以有效的技术措施与严格实施作保证, 从而有效控制产品标识。
五、效果验证及总结
按照上述要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改正, 现在已经规范了产品工艺流程的正确操作, 保证了产品标识有唯一性, 使产品做到了标识清楚, 追溯畅通, 分析有依据, 改进有措施, 结果有实效, 控制有保证。此外, 下一步可建立质量履历卡, 形成每一只转换接头特有的身份证, 要求标明包括这一只转换接头的所有相关信息, 包括对原材料进货、工艺流程、成品检验及日期等进行登记。
摘要:本文分析了车间转换接头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及控制措施。
可追溯水产品 篇8
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被世人关注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被世界卫生大会通过, 烟草企业对其产品加工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烟草产品需要可追溯性以明确产品的身份, 在生产、销售环节中, 一旦发现有问题, 就可追溯到原料的采购,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纠正这些问题, 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为充分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 满足烟草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追溯要求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济南卷烟厂建立了烟草产品的追溯体系, 实现烟草产品质量的全过程追溯, 全面提升了烟草行业的管理水平。
1.1 产品的可追溯性
产品的可追溯性是指通过记录来追溯产品的历史, 对产品从其原材料选择到交货的过程进行追踪的能力, 确保产品能追溯至其原始状态。因为只有这样做, 才能便于分析失效产品并采取纠正措施, 能够从使用现场追回有缺陷的产品等。首先, 必须给每件或每批产品确定一特定的标志或序号, 所有的质量记录必须标明这些序号, 且能识别材料在制造过程中所经历的工序和涉及的人员。
1.2 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是用于对每件或每批产品形成过程中识别和记录唯一的标记。如同身份证一样。可以通过在产品上作标记或挂上标签, 或用随行文件标识。对批量生产的尤其是制丝过程性材料可以用订单号、批次号、加工执行的工单号等标识, 而卷包车间应在烟草在制品的原、辅料进行标识。通过标识可以追踪某个产品或某批产品的原始状态、生产过程和使用情况的能力, 以便查找不合格产生原因, 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1.3 产品可追溯性的含义
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一术语》中对“可追溯性”做了如下定义:根据记载的标识, 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美国生产与物流管理协会 (APICS) 从物流角度将可追溯性定义为:可追溯性有双重含义, 一是指能够确定运输中的货物的位置, 二是通过批号或序列号记录和追踪零部件、过程和原材料。
T.Moe认为可追溯性是追踪产品批次及其历史的能力。Toyryla、Steele、Cheng和Simmons认为可追溯性应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 批次完整性:批次的大小、完整性和可分离性决定追溯的准确性;
2) 数据收集:批次追踪数据记录了产品的物料组成情况, 过程数据记录了重要的加工、生产、运输、储存等数据;
3) 产品标识通过与生产过程的连接确定产品组成;
4) 从系统取得数据。
这些定义虽然角度不同, 但都认为:
1) 可追溯性的对象应该是产品批次, 而非单个产品;
2) 不仅要追溯组成最终产品的零部件批次情况, 还要追溯产品批次的生产、运输、储藏等过程;
3) 可追溯性按追溯范围可以分为外部可追溯性和内部可追溯性, 前者关注产品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转移到下一个环节的相关信息, 内部可追溯性发生在企业内部, 关注从原材料采购到形成最终产品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外部可追溯性的实现是以内部可追溯性为基础的;
4) 可追溯性是以对产品进行正确的标识为基础的。
烟草产品可追溯性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 以批次为基础, 追溯最终产品与其成分 (原材料、零件、部件和组件等) 的批次组成关系, 及其加工历史的能力。
烟草企业MES系统可追溯性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 产品可追溯性系统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 对批次组成关系的记录;
2) 生产中对批次所进行的各种操作的记录;
3) 对有关变量及其数值的记录;
4) 对操作中生产、加工方式 (工具) 的记录。
2 系统功能设计
产品可追溯性系统可以分为两大功能模块:批次管理模块和制造过程管理模块, 如图1所示。
批次清单模块是物料批次的组成关系。批次清单 (Bill of Lots, BOL) 是定义产品批次构成的技术文件, 是构成父项产品或半成品的所有子项、组分和原材料的批次清单, 以及加工制造一个产品所需每种组分批次的清单。BOL以描述产品结构的BOM为基础, 但BOL无论从内容、形成、作用等方面都与BOM有质的区别:BOM是面向产品的, 表示的是产品及其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BOL是面向批次, 旨在分析产品批次与其成分批次之间的组成关系;BOM是事先制定的、标准的、不变的, 而BOL是通过生产加工过程形成的, 事先无法准确预测。也就是说, 可以确定构成最终产品的成分或原料的种类和数量, 却不能预先确定某一批次最终产品是由哪些批次的组分或原材料生产而成的。
制造过程管理模块的各个管理单元分别管理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应的各类数据文件, 对应的索引信息都在数据库中以表的形式进行保存。
3 数据流程设计
产品可追溯性系统作为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MES) 的子系统, 其生成的数据最终汇总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MES) 中。可追溯性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2:
4 业务流程设计
业务流程设计是根据烟草加工制造的工艺要求设计, 物料按照规定的BOM配方完成生产加工过程。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按照工艺流程, 记录每个加工任务完成后的批次清单 (BOL) 。可追溯性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3:
5 现场硬件布局设计
以计算机局域网构建产品可追溯性系统的运行环境。每个关键工艺点都设置一个数据采集工作站, 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存储进数据采集服务器、IAS服务器。为了对信息监控方便, 现场数据采集工作站都设置在生产工艺加工处。在叶组配方库、掺兑库、成品库、辅料库等, 则物料批号、等级、成分等数据的采集是通过条码阅读器完成。
现场硬件布局设计如图4所示:
6产品可追溯性的实现
现以成品烟丝将军 (特醇) 为例, 我们仅对批次组成关系的追溯实现进行说明。该成品烟丝批次0806JJTC##012是由02不加香梗丝0806BJXGS#010、A类膨胀丝0806ALGS#008、将军 (特醇) 表香 (香料配方) 0806JJTCBX 012组成。而02不加香梗丝0806BJXGS#010含有01梗加料 (配方) 0806BJXGSL010;A类膨胀丝0806ALGS##008含有A类膨胀丝加香配方0806ALGSX 008。
7结束语
企业实现产品可追溯性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而且有助于企业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增强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与信息的控制。
摘要:为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 满足烟草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追溯要求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济南卷烟厂建立了烟草产品的追溯体系, 实现烟草产品质量的全过程追溯。目前, 烟草产品需要可追溯性以明确产品的身份, 在生产、销售环节中, 一旦发现有问题, 就可追溯到原料的采购,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纠正这些问题, 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建模研究 篇9
用一个编码包含一个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如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栽培方式、灌溉、施肥、农药使用、收获采摘运输加工过程、批次等所有情况),当市场上该农产品或其衍生品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个编码了解它的产地,并能很快知道是哪个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这就是可追溯的农产品安全体系。
2006年北京发生的“福寿螺”事件、2006年湖南长沙县和湘潭县发生的猪肉“瘦肉精”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等事件及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不但暴露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关系的复杂特性,而且还表明应该尽快建立我国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特别是建立农产品跟踪反馈和问题农产品召回体系。可追溯的农产品供应链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时,尽快查明产品及过程来源,并控制可能的疫病传播;二是提高农产品的区分度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有效应对禁止销售不可追溯农产品的贸易壁垒。
国内研究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系统实现的技术架构和电子标签(如条码、RFID等)的利用上[1,2],而对关系到农产品可追溯性系统成败与否的一些基础性内容(如完整的农产品可追溯信息的编码方法、农产品批次转换带来的供应链成员间的复杂关联、农产品可追溯信息查询的复杂响应过程等)并没有讨论。
1 农产品可追溯信息的编码和元数据问题
可追溯的农产品供应链应该做到:(1)所有链成员对可追溯性语义的理解是一致的;(2)可追溯信息编码是完整和可靠的,能够反映除产品本身信息之外的活动响应者、批次、活动过程等信息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其可使产品批次、与产品关联的活动以及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生产者、加工者、非专业生产的农民等)都是可识别和追溯的,这一点对用于家禽流行病学控制的可追溯系统尤为重要;(3)整个链是业务一致的和动态可配置的。
图1示意了农产品的追溯过程。每个链成员节点处理它自己所产生的属性信息(例如:上游发送者信息、农产品信息、加工信息、批次信息、过程信息等),将之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并向其下游传递一个用于识别的唯一ID,通过这个唯一的ID可以访问相应的属性信息。
1.1 可追溯信息的编码
尽管我国逐步采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但由于采用的编码不能完整表达农产品相关信息,且各地编码缺乏一致性,致使很多与可追溯性有关的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浙江省台州市的农产品编码[3]由台州标志码、县市区码、功能码(山区1、平原2、海涂3、水库4、海洋5)、乡镇码、村码、后缀码(有机食品A、绿色食品B、无公害农产品C)组成;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标识规范的一般标识内容由农产品名称、配料清单、质量等级等组成[4];另外,对蔬菜产品的标识还包括用农田代码、田块编号、蔬菜品种代码、厂商识别代码、指示符和生产日期等内容进行编码[5]。这些编码包含的信息量仍然不够完整,在提升可追溯性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考虑的编码内容包括农产品ID、种/养、预处理、加工、等级、转移进一步细化为:
农产品ID:(产地识别码,产品标签码,类/性别,父本ID,种/养场ID或持有者ID);
种/养:(父本情况,种/养地,是否交叉种/养,种/养机制,生长情况,所用质量标准,生长时长);
预处理:(处理点批准文号,处理日期,处理单号,处理后产品特征,处理工具和惯例);
加工:(加工点批准文号,加工点详细地址,加工后样本中特殊成分含量,加工名称,包装日期,包装类型);
等级:(相关测试指标值,测试时间,样本特征,是否进行过DNA测试);
转移:(运送日期,运送原因,运送工具,到达日期)。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动、植物产品在特性、加工和运输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处理时上述编码方式需做调整。
1.2 农产品安全生产元数据体系
发生农产品异常情况后,根据可追溯信息编码追查到供应链上游相应的地点、过程、链成员后,就需要进一步从原种、病虫害、化肥/饲料和具体操作等方面找到问题的根源。因此,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相关的元数据(metadata,表示数据的数据)体系完整与否非常关键。有文献部分地讨论了兽药使用的数据库关系模式和猪肉的全程监控系统[6],但并没有涉及到农产品复杂的批次转换问题。
农产品元数据体系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1)标准与法规数据;(2)个体标识数据;(3)种/养殖数据;(4)病虫害防治/检免疫记录;(5)肥料/饲料使用记录;(6)重大疾病记录。下面带下划线的字段为主键。
药物残留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国家或地区,发布机构,发布日期,生效日期,废止日期,废止否);
农产品育种记录:(出生ID,育种批次,育种地点,母本号,出生日期,出生特征,品种,负责员工,种/养场名);
农产品购买记录:(购买ID,所购种苗标签号,购买批次,购买地点,购买日期,购买时特征,品种,来源种/养场,负责员工,种/养场名);
农产品转移记录:(转移ID,标签号,转移批次,转移日期,转出地点,转入地点,负责员工,种/养场名);
病虫害防治/检免疫情况:(病害防治ID,地点,标签号,批次,发生日期,药物品种,药物ID,用药量,防治疾病名称,防治次数,负责员工,种/养场名);
病害治疗:(药物使用ID,地点,标签号,发病日期,疾病诊断情况,药物名称,药物ID,用量,停药日期,病种处理,负责员工,种/养场);
肥料/饲料使用:(肥料/饲料使用ID,肥料/饲料购买ID,肥料/饲料ID,肥料/饲料名称,地点,标签号,批次,使用日期,负责员工,种/养场名);
农产品个体数据元:(序号,种/养场名,产品编号,品种品系,产品特征,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来源地,入场日期,出场日期,出场原因,标识使用情况,批次,父本编号,母本编号,近交系数,产品质量评价,备注)。
2 相关UML模型
2.1 可追溯性数据模型类图
使用类图(Class Diagram)来描述可追溯农产品系统的基本元素、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系统的限制等具有一致性的农产品业务消息词汇,见图2所示。
2.2 农产品批次行为的UML描述
在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农产品经过批次转换(聚合、分解、更改、移动)、批次采购及批次供应[7],派生出了大量的新批次,并因此在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间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关联关系。批次识别是有效管理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信息的关键的第一步。通过UML活动图和通讯图来分析农产品批次如图3和图4所示。转换过程中的信息需求,可初步确定和规划业务类,
3 可追溯信息的请求和响应分析
对于农产品供应链中任一节点的每一批次产品,可定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追溯码)。对某批农产品的跟踪都是执行对一个给定的可追溯码的搜索,搜索结果是一个与该批次农产品相关联的所有可追溯码的列表,通过进一步搜索可发现相关的其它批次农产品。这样的可追溯系统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缺乏一个参考节点来协调和组织链中的节点;二是每个节点有可能执行系统范围内的搜索来监测全部的(或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批次。缺乏一个参考点意味着每个节点将只能回答它所包含的有关农产品加工处理信息的查询,并且将可追溯码嵌入到每一个应答中,以供与后续加工直接有关的节点参考。但是,如果一个查询来自于农产品链的终端,查阅几个中间加工操作的某个产品批次,为了获得一个完整的可追溯文档,那么有多少个节点就要执行多少次查询,这可能要求整个农产品链对请求传播做出响应[8]。解决方法如下:
1)每个节点将要求链中与之直接相连的节点提供所使用的产品批次的可追溯性信息参考点;
2)在回答一个请求的过程中,将返回一个包含指向其它节点的参考指针,该指针对应于被直接相连的节点所使用的产品批次。所有生成的请求将最终由发出初始请求的代理执行,这个初始请求将从某个单独的节点接收到一个应答,如图5所示。
因此,在应答中包含每个节点的反馈,即指向其它节点的任何其它请求的精确参考是必要的。XML链接允许在一个XML文档中包含多个指向远程资源的参考,可用来满足这样的需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每个节点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响应时间的限制。在两个节点之间,不需要专门的协议来进行可追溯数据的交换。二是XML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得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多平台开发环境的支持,每个节点能以最大的灵活性来实现对可追溯信息请求的应答。
满足对某个给定的农产品可追溯码的查询请求的软件框架如图6所示。框架包含3个基于Java技术开发的模块。
Query Dispatcher接受可追溯码的所有查询,并根据情况把查询重新指派给农产品链中的其它节点,通过回调Query Manager提供相应的可追溯码。Query Dispatcher接收通过Web窗体(或其它方式)输入可追溯码后,再使用GET方法或POST方法将其作为HTTP请求的参数传递。一旦请求在包含有可追溯码信息的节点处得到确认,相应的节点将成为查询的参考节点,并将发送对其它产品批次的有关请求。
Query Manager是一个Web服务,它形成一个与待查可追溯码有关的所有农产品加工批次的清单,并将之发送给Report Builder。
Report Builder在一个XML文件中通过树形结构表示农产品批次之间的依赖关系,当对不同批次的大量操作越来越多时,XML文件的结构深度将增加。由Report Builder完成的文档将被发送回Query Manager,再由它轮流发送给提起请求的节点。
选择Web服务允许系统能够在不同的节点之间交换可追溯码,只需要为每一个节点定义URL和Web服务,而不用考虑实现系统所用的语言和平台,这就保证了以XML格式交换数据的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4 讨论
处于农产品中不同位置的节点,其对返回给用户的最终可追溯性文档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些关键性节点的不可得性可能意味着可追溯报告不完整或者几乎空白。因此,找到一个方案提升农产品批次经过的关键节点的可靠性非常必要。
一个方案是迫使每个节点为其直接相邻的节点至少保存所有可追溯性信息的部分档案,然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为大量的相邻节点是不可预测的,并且巨大的信息流量在节点汇聚会造成单个节点提供可追溯性服务的成本极大地增加。另一个方法是增加一个专门的外部服务器来保存档案的一个副本以用于错误事件恢复,这样可降低提供服务的成本和减少被复制节点的工作负载。
对于农产品链中不同节点之间通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可以采取两个可能的策略:一是使两个终点之间的渠道是安全的,如SSL,VPN或HTTPS等;二是在Web服务中集成XML加密术,以此来实现应用级的安全信息交换系统。
由于农产品可追溯信息的时间性很强,因此访问时间是系统性能的关键所在。对一个或多个交叉的农产品供应链,由于技术的更新,系统需处理和存储的可追溯文档可能使得文档数量和链的范围持续增长,大量的时间可能被要求用来收集扩展到几个节点的所有信息。信息是直接从Web服务缓冲(通过实验确定缓冲大小以减少远程访问非常重要)中检索,还是从一个远程中央数据库中检索,以及发出请求的JSP页面对Web服务页来说是本地的还是在另一个服务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地影响到了对可追溯信息的访问时间。
5 结语
本文从必要性、农产品可追溯编码、可追溯过程、农产品元数据标准体系、可追溯信息的请求和响应等方面讨论了农产品可追溯性的相关问题,其结果对建立可追溯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此外,从图1看到,可追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在原有标识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标识(该环节产生的一些新信息)。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农产品,由于环境的不同,其标识技术要求也就不一样。因此,如何衔接和转换不同阶段的标识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其它一些问题有:如何在尽可能小的面积上编码尽可能多的数据量;如何对标识个体进行快速打标且功耗小;如何提高纠错率以使得在条码被严重磨损时仍然可以识别;如何为每个节点选择一个合适的缓冲管理策略;如何增强节点间直接交换或相互学习到有关可追溯信息路径的能力等。
摘要:讨论了建立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以及农产品可追溯编码、可追溯过程、农产品元数据标准体系;对农产品批次行为进行了UML建模;分析了农产品可追溯信息的请求和响应问题;提出了农产品可追溯供应链系统中需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可追溯性,编码,元数据,批次,UML
参考文献
[1]王立方,陆昌华,谢菊芳,等.家畜和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5,7(21):168-174.
[2]申光磊,昝林森,段军彪,等.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网络化管理的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170-173.
[3]浙江农网.“农业产业产地编码”你知道吗[EB/OL].[2009-10-15].http://new.zjnw.gov.cn/templates/display_fwb.jsp?article Id=42778.
[4]谢海波,彭聪,宋占平,等.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标识规范[J].广东农业学,2005(3):79-80.
[5]叶春玲,张兵,古松浩,等.应用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蔬菜产品追溯标签的设计与实现[J].食品学,2007,28(7):572-574.
[6]谢菊芳,李保明,陆昌华,等.基于组件技术的猪肉安全生产全程数字化监控系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76-80.
[7]Alessio Bechini,Mario G C A,Cimino,et al.Patterns and technologies for enabling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through collaborative e-business[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8,(50):342-359.
[8]YANG Yimin,PENG Jian,ZHU Xiaoping.Modelling issues on traceability system in food supply Chain[C]//第一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成都:西交通大学,2007.
[9]王立方,陆昌华,胡肄农,等.新型生猪标识及肉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06(12):25-27;54.
可追溯水产品 篇10
确保安全和提升品质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农产品的两大主题。20世纪90年代伊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就通过建立法律法规,配套组织执行机构,以预防、控制和追溯为特征的农产品追溯监管体系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尤其是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国际食品安全问题,发达国家采取提高农产品“绿色壁垒”的贸易政策,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出口贸易严重受到制约,面临严峻的挑战。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亟需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而设置的贸易壁垒,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以期与国际市场接轨。
国内外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状况
发达国家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状况
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欧盟应用的最早,是推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重要力量。自2000年开始,欧盟先后出台《食品安全白皮书》《第178/2002号法规》《第1830/2003号法案》《第852/2004号法案》《第834/2007号法案》《第931/2011号法案》《第208/2013号法案》等法律严格要求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运行,并制定《良好追溯流程》《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IFS国际食品标准》等标准与规范,建立食品来源追踪体系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农产品共存的追溯与标识工具与方法,发展良好追溯流程。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欧盟开展新型食品全程追溯活动,并建立完整的食品供应追溯模式。
美国作为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形成了以《生物反恐法案》和《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为核心的农产品追溯法律框架,2004年又相继提出《食品追溯白皮书》《食品及药物监管全球化法案》《生鲜农产品法案》等针对具体农产品追溯的法律。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建立与保持记录管理条例须知》《行业指南:产品召回,包括清除和修正》《企业指南:关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保存或进口食品者建立和保持记录的问答》《生鲜农产品追溯行动计划推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等规范,进一步明确追溯规定。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在推动食品溯源体系。《食品安全基本法》《食品追溯体系导引手册》《餐饮业追溯建设导引》(原材料出入履历信息溯源系统手册》等法律的制定,Scica果蔬追溯信息系统、青森县板柳町苹果追溯体系、京都府全农京都米追溯等标准与规范的实施,为农产品的生产制造及运送销售等流程提供各项信息。
此外,巴西、智利、南非等南美及非洲国家也都积极推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除以上国家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lobal Standards 1,GS1)等国际组织也积极组织参与农产品追溯体系相关标准和实施手册的制定工作,致力于推动全球农产品乃至商品可追溯体系进程。
国内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状况
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2002年1月欧盟强制要求进口食品可追溯开始,我国正式开始了对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和建立。2006年1号文件指出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7年再次强调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进程,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2008年政府提出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规划,先后制定了《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标准和指南,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在可追溯系统的实施上有据可依,规范企业加工流程,推动企业走出去。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对企业的益处
实现全程供应链的可视性及信息充分共享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伴随着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形成的,需要完整记录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各个环节中的各项信息,为生产商、加工商、物流商和销售商等食品供应链参与者搭建一个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全程供应链可视系统,为农产品加工流通中的各个企业提供产品各环节的所有信息,做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统一化,减少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各生产商的利润,还能督促他们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使食品供应链管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实现企业目标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企业实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后能够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召回成本,而且能够促进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得到更大的收益。一般来讲,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作为市场激励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当期利润,提高企业知名度、企业形象、客户满意度。
提升品牌声誉,获得竞争优势
大多数企业将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看作高效率的质量管理工具,希望凭借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企业绩效。因此一些企业已经积极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一方面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品牌效应,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还有部分企业将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以期提高企业品牌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出口企业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做法
建立“产销对接”流通模式,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
保障农产品质量必须从源头做起,因此要建立“产销对接”流通模式,坚持“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依托当地农户进行管理和采收。企业制定对原料交收质量的标准要求和运输要求,宣传单、手册和图片发送到各团场收购点的各家各户,做到讲明道理,家喻户晓。防止无计划、无记录的集中装车、运输造成的压车、原料的挤压、霉烂以及杂质的混入。
开发统一中央平台,实现质量信息的共享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篇11
第二条 农业部门要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保鲜)、销售等各个环节登记制度,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创造条件。
第三条 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植物病蟲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加强产品监测,并建立产品合格把关制度,完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对产出的农产品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记录。
第四条 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储运各环节要有追溯记录,农产品销售者在购进农产品时应当索要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并向农产品购买者出示有关农产品质量的证明。建立进销台账和索票索证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质量安全责任可追究的目标。
第五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监管,保障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程可追溯。
可追溯水产品 篇12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括地讲“物联网就是把不同的物连接在一起的网络”、也就是通过无线射频技术(rfid)、特定的传感器,二维码等与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物体的追踪和信息的查询等。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通信。显然,它是作为“感知、传输和应用”三项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是一种全新可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2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MIT Auto-ID Center在1999年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也就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设备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以对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和处理。2004年日本希望在2010年建设成一个物体在“Anytime,Anyone,Anything,Any where”都能上网的环境。同时,韩国制定了本国的u-Korea战略,该战略对物联网在本国产业中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的规定。
目前,中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指出,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在物流、交通、家庭、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和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
3 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安全中的应用
当今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甚至是供应商有的也不知道食品的真正来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中断,消费者没有办法追溯食品的源头,从而导致了现如今农产品市场上鱼龙混珠的现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中后,这种现状会逐渐改变。
在2010年,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特别是在食品和药品的可追溯系统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食品和药品物流、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我国于2010年9月26日,由商务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在上海、大连、重庆、青岛、南京、宁波、城都、无锡、昆明等10个城市以物联网为基础进行肉类和蔬菜的追溯体系建设。
目前,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欧盟、美国等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应该可以追溯,否则就不能上市销售。发达国家建立的这种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可以溯源,而且也具有贸易壁垒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不仅可以为大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保证饮食健康,同时也可以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问题设置的贸易壁垒,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是在农产品生产的源头为其加上一个RFID标签,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使每样农产品具有特定的身份,从而使其在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进行全程的信息跟踪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了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消费者也可以根据RFID标签查询到食品在各个环节的具体信息。
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强调产品的惟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都可以对质量实行控制,对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产品信息都能进行跟踪和追溯。如果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追溯到食品的源头,找出有关的责任人并对其进行处罚,可以及时召回不合格的产品,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这一应用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也增强了企业对食品的安全意识。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物联网在追溯农产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旨在提高农产品的可追溯性,保障食品安全,增强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
关键词:物联网,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建.物联网技术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王大庆,聂颖,王玲,李翠霞.黑龙江垦区绿色农产品物联网应用平台战略构想.生态经济,2010(12).
【可追溯水产品】推荐阅读:
产品可追溯体系07-20
可追溯农产品06-10
可追溯性农产品06-10
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06-05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方案11-26
产品质量可追溯性管理制度08-31
产品追溯软件09-05
产品追溯制度07-28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09-18
农产品追溯体系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