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精选12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1
1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形成初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 在城市经济的总比重中资源经济占到40%甚至更高的比例。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所以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 矿产资源优势逐渐被削弱, 资源枯竭问题接踵而来。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并不是资源完全枯竭, 而是指原优势资源或主体资源的储量下降到已探明储量的一定比例时, 我们认为该城市即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行列。一般当资源的开采量达到资源探明储量的60%~70%, 开采时间达到或者超过设计年限的75%时, 即认为城市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城市资源枯竭情况又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进一步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
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着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2 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枣庄市因煤兴市, 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枣庄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及化工为国家纳税64亿元, 为国家及地方财政做出重大贡献。其中煤炭、水泥建材产业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左右。但枣庄市煤炭资源开采时间长、开采量大加之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导致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通过表1可知, 枣庄市东部煤矿几乎全部枯竭关停, 只有为数不多的矿区分布于枣庄的西部。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使原本占据半壁江山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面临极大挑战, 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2 重工业所占比重大, 轻工业发展不足
枣庄市长期以来严重依赖煤炭类资源型产业, 虽然2012年枣庄市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但是从图1“2008年与2012年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 枣庄产业机构仍呈现出高度的单一性,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比重占三次产业比例的58.2%, 与2008年相比,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8.8%:62.8%:28.4%调整为7.8%:58.2%:34.0%。由图1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明显看出, 第二产业比重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居不下。产业结构呈现高度单一的特点。
由图2枣庄市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可知:枣庄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中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则发展不足。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溢出正效应逐步减弱,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存在偏差。
2.3 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
同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一样, 枣庄市对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开采、初加工为主。这种简单的生产方式造成枣庄市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虽然这种生产方式会带来那么多的问题, 但是它仍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首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其次, 短期利益的趋势, 使得人们忽视了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等, 仅通过简单的开采、初加工便可获得极高的利润;最后, 唯GDP论英雄的观念, 使得国家、地方政府迫切希望经济快速发展, 这给这种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更好的依靠。以上种种原因最终造成了资源型城市工业产业链短, 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2.4 局部地区生态脆弱, 居住环境恶化
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 在开发过程中枣庄市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轨迹。在开发过程中,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理念, 由此产生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通过“图3 2012年山东省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及“图42012年枣庄市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对比可以看出枣庄市污染物排放量大, 空气质量不理想, 其中二氧化物比重和可吸入颗粒物比重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大气污染外, 在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洗煤废水、煤矸石等污染物,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枣庄市对煤矸石的再利用还很欠缺。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不仅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同时煤矸石极易自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 对大气造成污染。矿山挖掘还造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区,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5 社会民生问题凸显
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造成劳动力专业化倾向过重, 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的产业工人为主, 工人技术单一, 文化水平层次普遍偏低, 再就业困难多, 尽管枣矿集团等企业积极到新疆等地开辟新能源基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通过转产、转岗、转移等途径解决工人再就业问题, 也只是分流了7000人, 全市因为关闭煤矿而下岗无法就业的工人就超过2万人, 他们只能靠社会保障解决生计问题, 社会保障压力大。另一方面, 引进人才有困难, 本地人才流失严重。枣庄市因煤兴市, 如今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当年的经济繁荣景象已不再。加之枣庄市外部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制约了枣庄市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民生问题接踵而至。
3 枣庄市经济发展转型的优势条件分析
3.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 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跨东经116°~117°, 北纬34°~35°, 东接临沂, 西濒微山湖, 南与江苏搭界, 北与济宁濒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 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北部山亭区境内的高山为全市最高点, 海拔620m。山亭区境内群山连绵起伏, 横亘在市北部。西部滨湖及沿运地带地势最低, 海拔30~40m, 地面平坦。枣庄市境内地形复杂, 遍布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其中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4.6%、26.6%、18.8%。枣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700~900mm, 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为农业生产、工业活动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枣庄市属于黄淮流域, 水系发达, 境内共24条大小河流, 大部分发源于地势较高的东北山区。其中境内唯一一条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39km, 曾为枣庄市交通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
3.2 独特的旅游资源
枣庄市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 形成以滕州微山湖湿地、山亭抱犊崮—熊耳山、峄城冠世榴园和温泉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旅游。滕州市拥有国家一流的微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山亭区则是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 例如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莲青山、岩马水库、洪门葡萄节、水泉古梨园、店子长红枣节等;其次, 山亭翼云山石板部落的项目的开发又为山亭旅游增添了一份民俗风情特色。峄城区则依托其万亩冠世石榴园、青檀寺等发展乡村观光旅游。通过建设温泉小镇度假村、山亭汉诺庄园、峄城区仙沐温泉将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提升为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度假区。
以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遗址、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核心, 包括台儿庄战史陈列馆、李宗仁史料馆, 丰富史料内涵, 提升景区档次, 建成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历史上, 中兴矿业集团对于枣庄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枣庄市煤炭资源的枯竭, 中兴工业文化遗址成为枣庄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枣庄市根据自身情况, 大胆创新, 利用市南区大面积土地, 建设枣庄市50年以来工业历史街区, 展现枣庄市近现代工业文明。
最后, 枣庄市深刻挖掘北辛文化、奚仲文化和墨班文化, 弘扬远古文化的同时, 不断推陈出新, 依据奚仲的精髓文化打造中国越野车基地, 一方面发展了远古文化旅游,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热点, 吸引更多的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
3.3 相对优越的区位
进一步完善境内五纵八横的公路主框架, 从而实现对外联系方便快捷。通过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京沪高铁, 向北可与京津唐地区紧密相连, 向南可延伸至沪宁杭地区;枣庄附近有完善的港口及机场设施, 东毗青岛、日照港口及临沂机场;南邻白云机场及连云港。近几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实施, 欧亚大陆桥加快了枣庄走向中西部的步伐。枣临铁路与枣临高速公路将打通枣庄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枣庄市加快了市内交通线路的建设, 随着BRT线路B1~B10的陆续开通, 初步形成了连通五区一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枣庄、滕州火车站实现动车组停靠, 大大加速了同城化步伐。正在施工建设的枣临高速公路、枣临铁路进展顺利;据统计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60.1km, 其中干线公路标准达到二级以上;枣庄港、台儿庄复线船闸建成, 位于枣庄段运河质量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 通航能力与以往相比提升一倍, 枣庄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3.4 较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方面, 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关注给枣庄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 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外部转型机遇。作为山东省唯一选定的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 枣庄市享受了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 枣庄市转型成功与否对山东省其他有着类似情况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因此, 在思想上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12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针对枣庄市转型情况出台《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 (鲁政发[2009]134号) 。该意见对转型工作的重要性、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为枣庄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枣庄市也分外重视城市的转型。通过建设专门的政府机构如旅服局等对枣庄市的旅游产业进行管理;枣庄市积极参加省外各种旅游资源交流会,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借助媒体的力量, 将枣庄市的明信片“江北水乡、运河之都”、“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等在中央一套、香港凤凰卫视、山东电视台等进行滚动播出。
3.5 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
枣庄市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其经济总量位居我国资源枯竭城市中等偏上的位置。2012年, 全市GDP实现1561.68亿元, 人均41720元。枣庄市注重发展煤化工、建材、旅游等替代产业,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目前, 全市共有煤化工企业24家, 其中16家已建成投产, 其固定资产额高达110亿元, 年收益58亿;另外8家为在建项目, 预计总投资额121亿元, 截至目前已投资40.9亿元, 总体来看, 枣庄市煤化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力十足。除此之外, 枣庄市建材工业实力不凡。其中枣庄市水泥产量和石膏产量均位居全省榜首。枣庄市滕州凭借先进技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将中小机床打造为中国产业集群50强品牌, 成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和“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除此之外, 枣庄市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基础,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6“五区一市”发展方向各有特色
各区市明确定位, 突出优势,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错位发展, 如图5所示。
4 枣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措施
4.1 以农业为基础,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农业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枣庄市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融合发展多种农业类型,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枣庄市最先从根本着手,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打牢根基。首先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保证农业用水及居民用水安全;其次, 利用3S技术, 实时监测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 用来指导灾前应急、灾中指挥、灾后重建等工作, 减少农业损失。
枣庄市大力建设农业基地, 形成农业产业体系, 扩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加强良种化生产, 实现产品优质化, 从而形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为根据, 枣庄市围绕台儿庄、薛城、峄城和滕州为中心, 建设成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山亭区和滕州市为中心, 建设火樱桃、长红枣、马铃薯、花卉等种植基地, 同时发展豆制品、水产品、乳畜产品加工基地, 最终打造成为特色农产品基地。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注重对生态坏境的保护,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山亭区西集镇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形成了以地下沼气池、地面太阳灶和太阳能采暖房、空中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一体的不同时空分布、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 净化了环境。同时实施有机肥, 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量, 大力推广无公害大棚蔬菜及农产品, 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化、绿色化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化。
最后, 枣庄市依靠先进技术, 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战略。提倡使用滴水灌溉、喷灌, 对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改良, 测土施肥, 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 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机械化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利用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精准设施农业。枣庄市还注重引进农业技术人员, 壮大农业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实际生产之中, 惠及广大农民;提高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农民提供全面可靠的市场信息,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了农业生产利润, 取得了规模效益。
4.2 优化工业结构, 合理工业布局
枣庄市以工业为主导, 延长产业链,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形成三大产业基地。首先, 依托煤炭资源, 通过拉长产业链, 形成煤气、焦炭、液化气、甲醇、三聚氰胺等化工企业为主的产业链;依托创建以煤炭化工、能源、建材为主的煤化工基地;其次,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通过招商引资, 开拓内蒙古、贵州等中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 确保枣庄市后续煤炭资源的安全, 保证煤炭供给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对市内火电厂的综合治理, 关停中小火电厂, 以10万kW以上的火电机组为重点建设项目, 如田陈富源煤矸石电厂、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等,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最后, 以水泥、石膏等为原料, 依靠科技和创新, 紧跟时代需求, 发展装饰材料、玻璃深加工品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型建材, 努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建材基地。
枣庄市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 打造枣庄市机械制造业集群。首先, 依托枣庄市良好的地理自然环境, 利用各区县农业区位优势, 生产不同农产品, 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 逐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第二, 以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为中心, 注重发展服装销售、专业物流等配套产业, 从而以区域为单位建设服装产业集群。第三, 以鲁南机床、华源数控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重点发展特种车辆、机床零部件、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 形成机床产业集群。最后, 依托高新技术, 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智能电网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集群。
4.3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为促进枣庄市旅游业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吃穿住用行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进服务功能转型。打造商品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购物街区;构建以星级酒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为补充的接待体系;创新旅游产品, 将特色饮食、民风民俗创新开发, 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打造多层次旅游;其次, 以生态观光旅游、运河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远古文化旅游、工业遗产旅游为中心, 打造四大特色旅游。这样就形成了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景点管理的一体化建设, 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而将枣庄市旅游产业做好做强做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因此, 枣庄在转型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大局观念, 正确处理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通过探索长期的保障机制, 使枣庄市走上一条制度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摘要:指出了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分析了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势条件, 进而提出了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枣庄市统计局.2013年枣庄市统计年鉴[R].枣庄:枣庄市统计局, 2013.
[3]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R].济南: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1.
[4]山东省枣庄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枣庄市十二五发展规划[R].枣庄:山东省枣庄市人民政府, 201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2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43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37期)作者:
【摘要】在世界性能源问题凸显和我国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创新型国家的确立。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出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发展趋势。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森工、石油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阜新、石嘴山、大兴安岭、黄石等42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
城市转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从狭义角度讲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发展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更广的视角考虑,它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走势与发展。①
城市转型是城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大范围动态调整和创新,以便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新模式,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这个转型既可以是从现存制度状态向更合理、更完善的制度状态转化,也可以是单纯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过渡。
城市转型是整体性的城市发展过程,既包括城市系统内部各层面的变化,又包括城市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城市和乡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也在这些方面呈现出一些特点,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从政府主导的强人社会向多元化的民主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单一经济向市场经
济、多元经济转变;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从血缘、亲缘强依附关系的伦理社会向以理性为主的世俗社会转变;在生态层面上表现为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转变;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从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向多元合作的开放社会转变。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现状
我国对于城市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资源开发已处于后期或末期阶段,累计采出储量占可采储量的70%以上,按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所探明的可采资源逐渐枯竭的一类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很多资源型城市选择了走资源消耗这条低投入、高产出、收效快的发展路径。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成就了城市短暂的繁荣。但随着社会向纵深方向发展,一些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如焦作、阜新、枣庄、抚顺等,由于资源逐渐枯竭而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导致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集中显现出来,城市贫困加剧,社会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与途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成为国家相关机构和业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顺利转型发展,研究并发展出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模式,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等12个城市,又于第二年3月再次公布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地级市9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6个,抚顺作为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城市也被划入此列。至此,国家共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中央财政设立了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累积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53亿元。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累积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4亿元。
到2010年底,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转移性支付已经到期,阜新、焦作等城市经过不断探索已经逐步建立起城市转型的雏形,为其他资源
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客观评价转型工作取得的成效,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工作的通知》,开展对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评估工作,以科学审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督促资源枯竭型城市使用好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
评估工作的完成将推动后续相关政策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等法律条文的尽快出台。而国家发改委也表示未来工作的重点是在资源开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中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探索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及体制保障,启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可见,关注和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促进我国城市转型的顺利开展,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广泛借鉴吸纳国内外城市转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开发产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多经历了以工业企业为中心,城市规划服务于工业生产的阶段,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城市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类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手段有目的推进的整体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而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服务功能,这就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阶段,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全面变化,私人产品过剩而公共产品短缺,如何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成为发展的重要任务。此时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逐渐从追求经济总量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第三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消费主导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也证明,内需的扩大与发展可以给一个城市和国家带来强劲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一方面是工业产业结构的变革
与调整,另一方面则面临着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拉动内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和消费体验,营造宜居宜商的良好氛围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出路。
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的转型。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先采后城式”的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建立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依赖城市主要的资源结构。如抚顺由煤炭开采而兴起,城市在建设初期完全服务于煤炭的开采与生产,没有经过有计划的产业布局系统安排,在漫长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以矿业开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抚顺市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一些替补性产业,但仍然没有摆脱以单一地方资源经济为主的窠臼。经济基础的单一决定了一旦出现资源枯竭的情况,城市将难逃经济发展后续乏力,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厄运。只有转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多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必须面对的时代性课题,是城市转型的必然趋势。
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城市人口结构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城市功能、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转型,城市的人口结构以及由人口所构成的城市社会与文化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抚顺市为例,以煤炭采掘及石油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城市人口结构以国有工矿企业职工为主体。由于长期在这些国有大型企业中工作,职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并下意识地将它们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外化为具有较深工业印记的城市文化特点。具体表现为文化形态比较单一,社会观念较为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和反应较慢,社会流动性差,发展的文化动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惯于守旧而堕于求新求变,无法及时改变对资源消耗性生产的长久依赖,即使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仍然不积极主动求变,不愿意认清现实,也不能踏实扎下根来进行新的尝试与突破。因此调整人口结构,转变文化惰性,实现城市人口主体从工矿企业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人口主体从工矿企业职工转变为现代市民,人口就业结构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人口社会结构从单位社会向
市民社会转型,人口文化环境从单一的企业文化发展为多元的城市文化。(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3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8-0087-01
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处于成长期的约占20%,而其余的80%都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1]。实施城市转型战略,顺利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匹配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为其指定了转型发展的方向,构建了转型发展的路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总体统筹规划。但是,转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必然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决策主体、决策目标、决策内容和决策实施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必然会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战略风险。分析评价转型战略风险的大小,已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
1评价指标的选取
依据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系统性的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2-4],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以递阶的层次结构为框架的指标体系,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来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的大小,具体评价指标主要由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技术因素、决策者素质、决策机制、转型成本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指标权重的确定
①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根据具体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选取5到10人组成专家队伍,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的意见,判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假设AB层的判断矩阵为A。
②计算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W。W的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W■=(■a■)■(i=1,2,…,n)
③对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方法如下:W■=■W■,则有W■■=W■/W■。由此式得到的W■■即为各指标的权重。
④进行一致性检验。令A的最大特征根为?姿max,n为A的阶数。一致性为:CI=(?姿max-n)/(n-1);则随机一致性比为:CR=CI/RI。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须重新构造判断矩阵。按照上述四步,可以得到准则层的权重Wi,以及指标层的权重Wij。
3评价模型的构建
首先,建立风险指标的评语集V={V1、V2、V3、V4、V5}={风险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0.1、0.3、0.5、0.7、0.9},然后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的评价模型如下所示。
F=(B1,B2……B7,B8)=■W■B■ (1)
B■=■W■R■ (i=1,2,3…7,8) (2)
其中,F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的总体评价值;为政治因素;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B4为技术因素;B5为决策者素质;B6为决策机制;B7为进入障碍;B8为转型成本;Wi为准则层权重;Wij为指标层权重;为评价指标的评语值。
在具体运作中,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相关人员(主要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管理者以及相关方面专家)对各指标的评判,并依据此统计资料,利用下面两个公式,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进行评价,获得各指标风险的大小,据此防范相应的战略风险,推进转型战略的有效实施。
4结 语
依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借助层次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技术,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战略风险,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评价指标的细化程度不够,模型也较为简单,这些问题有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
界定和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2002,(11):37-39.
[2] 曲臣.矿业城市转型风险分析与规避[D].阜新:辽宁工程
技术大学,2006.
[3] 李汉东.企业战略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4] 杨彬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4
2008年3月,萍乡市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下文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江西省仅萍乡市1家,中部仅萍乡和大冶2家。这是继比照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后享受到的又一项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对萍乡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划时代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萍乡经济发展难得的新起点、新优势,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资源枯竭制约,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萍乡市属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该市依托有利的资源优势不断发展钢铁、水泥、陶瓷、电力等产业,经济发展呈现高位增长,尤其是近十年连续保持10%以上增速。但经过上百年机械化大规模开采,萍乡市的煤炭资源不断减少,现有煤炭储量可开采年限最长不会超过20年。萍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受资源枯竭影响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则可能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衰退。
(二)缓解就业矛盾,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产业的衰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量的企业亏损、破产,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矛盾突出,影响社会安定。就以萍乡市煤炭系统为例,该系统在册职工15.94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就有10万余人,10万多人没有就业,影响了10万多个家庭的收入,直接影响几十万人的生活质量。要建设活力、繁荣、和谐萍乡,就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倡导全民创业,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就业空间,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三)提升传统产业,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萍乡市传统支柱产业中的钢铁、水泥、陶瓷等行业,一方面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虽然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环境污染状况依然严峻。另一方面这些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促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
(一)金融资源配置矛盾突出。
当前萍乡市金融资源与经济资源的配置,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从而影响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信贷规模总量偏小。2008年萍乡市银行业各项贷款总量占全省贷款总量仅为2.97%,落后于毗邻的宜春(6.62%)、新余(4.18%)等城市。而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测算,萍乡市整个转型所需资金初步预计高达501.6亿。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资金供需的非一致性,将直接制约萍乡市经济的发展。二是融资渠道单一。萍乡市目前只有一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银行信贷资金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既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又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三是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萍乡市金融机构较少,市场竞争力弱,业务垄断性强,造成金融产品少,创新动力不足,缺乏精品和亮点服务项目。业务品种和服务对象的同质化,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增加了经营成本,制约了金融业自身的发展。
(二)产业与金融锁定恶性循环。
萍乡市具有典型的产业锁定特征,2008年,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钢铁、陶瓷、水泥等资源型产业约占整个萍乡工业的57%。由于产业锁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价格波动、其他地区产业替代和资源枯竭等多重系统性风险。对产业锁定的突破无疑离不开大规模的金融支持。但是,产业锁定也直接导致了金融锁定,即资源型城市的金融资源和服务向主导产业高度集中。截至2008年末,萍乡市全市贷款存量当中投放于资源产业的信贷资金达65.02亿元,占贷款总量的40.68%。这种金融锁定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与产业锁定相互依存的格局,并反过来加强产业锁定。具体表现是金融机构对主导产业、主导企业之外的产业和企业支持严重不足,导致其他产业、企业生存发展困难,最终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很难改变。
(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会形成吸引资金流入的洼地,相反,则可能成为资金流出的推动力量。从萍乡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看,目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司法环境欠佳,银行在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方面处于弱势,往往在诉讼案件中赢了官司输了钱。比如今年某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笔400万元不良个人经营贷款向法院起诉,法院拍卖借款人抵押资产所得600多万元,却将银行债权与其他债权人等同进行强制分配,银行不服上诉,并多次向地方政府反映情况,但没有结果,案件延压至今,银行债权迟迟得不到清偿,导致该行不良率大幅上升,总行直接给予个贷停牌,消费贷款业务停办。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人行征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采集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为银行信贷业务提供全面的信用信息服务。三是一些改制、破产企业逃废悬空银行债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部分企业、个人恶意欠息、不归还贷款的行为仍然存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资产损失。
(四)弱势金融发展滞后。
当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弱势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但往往因以下三个因素导致政策效应大大减弱:一是金融改革的完全市场化导致弱势金融服务缺位。金融改革对原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以市场化为原则、以利润最大化为取向的商业化转轨。由于在改革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弱势金融的通盘性和复杂性,大幅度撤并了区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网点,上收信贷管理权限,实行集约化经营,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项目、大企业,对县城经济、“三农”、中小企业等支持还不足。二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削弱了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目前,涉农金融机构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和少量的结算业务,缺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比如国家最近推出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涉农金融机构就未及时跟进开发相应的信贷产品。三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不够。据统计,2008年四家银行贷款投放量占全市信贷总量的83.16%,而四家银行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仅占全市发放该项贷款总量的14.87%。这种小额担保贷款市场份额与贷款总量的不协调,影响了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四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弱势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太少。目前,国家对金融机构发展弱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三、金融支持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
萍乡市作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加快实现经济转型,金融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要及时跟进,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在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萍乡市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努力做大金融总量,满足城市经济转型资金需求。
当前金融总量偏小是制约萍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必须把做大金融总量放在突出位置。因此,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方式。一是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向各自的总行、省行、省联社争取多批项目,运用银团贷款、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扩大贷款规模,加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在萍乡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经济转型外部资金来源;三是积极支持优质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鼓励辖区内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为企业上市提供便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二)努力突破金融锁定,着力调整信贷结构。
金融业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优化配置信贷增量,提高投资效率优化信贷投向,鼓励信贷资金优先进入辖内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自主创新型行业和企业,促进萍乡市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道路:一是着力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改造,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益。具体地说,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平台,以萍钢、萍矿等大企业集团为主要依托,大力发展冶金、能源、陶瓷、花炮、建材、特种材料,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化工瓷、电瓷、花炮、建材、装备机械、新型材料生产基地。二是选准项目,大力培育医药、电子、光伏等接续替代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全面提升,努力实现萍乡市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为城市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始终抓住征信管理这个重点,积极推动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加强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等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尽早实现企业纳税、质量、诉讼等各方面重要信息的整合,扩大系统信用信息的范围。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和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县区信用环境进行评估,促进地方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形成“资金洼地”效应。四是司法部门要维护银行债权,保障银行对贷款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要加大对恶意逃债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债权。五是努力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为银企合作、银企双赢创造条件。
(四)大力发展弱势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健发展。
当前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金融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弱势金融的重要性,适度增加对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促进萍乡市经济和谐稳健发展。首先,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银行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信贷营销、风险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其次,完善农村金融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开发适合“三农”发展的信贷产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扶持,支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三,大力发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与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联动,支持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的扶持范围,实现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岗位与中小企业有效发展的良性互动。第四,建议国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发展弱势金融的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主动扶持弱势群体。
(五)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城市经济转型的功能。
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金融多方位的支持,对金融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金融部门要在充分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探究金融创新方式、方法和品种,转换经营理念,进一步满足城市经济转型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一是创新金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适应城市转型要求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业务发展机制,按照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的原则,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合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二是创新经营机制。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营销理念,推行标准化工作流程,提供一揽子、一站式的服务;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展应收账款、专利权质押、仓单质押、货权质押、保理、账户托管等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融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在支付结算、外汇服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摘要:金融如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以萍乡市为例,在充分认识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金融支持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口,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的对策建议。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5
一、黄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位重要、贡献很大
黄石市是以本地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黄石于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毛主席曾于1953年、1958年两度亲临黄石,察看了冶钢生产现场和大冶铁矿。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
(一)黄石的历史地位重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大批项目布点黄石。进入80年代,黄石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等几项改革的试点城市。90年代被定为沿江开放城市。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黄石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黄石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黄石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宜昌、襄樊、黄石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2007年,在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二)黄石的区位优势明显。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
(三)黄石的产业基础坚实。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黄石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四)黄石的历史贡献巨大。据统计,建市以来,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9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75万吨、原煤7000多万吨、各种非金属矿5.6亿吨;累计产钢3000多万吨、铜300多万吨、水泥1.38亿吨。1990年前,黄石一直是武汉的“粮仓”,武钢70%的铁矿石和武汉市70%的生产生活用煤均由黄石提供。截止目前,黄石累计上交利税270亿元,加上统配价差,黄石工业累计为国家贡献约350亿元左右,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二、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和主要成效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早在1998年12月,黄石市委就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黄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上世纪90年代末,黄石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方向,集中两年左右时间对600多家中小企业整体实行了改组改制。“十五”以来,黄石又将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变到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上来,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并购重组,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体制机制和投入问题。目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任务,有近30户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攀靠瑞士豪西蒙、香港中信泰富、美亚集团、中铝集团、青岛啤酒、宝钢等10多家大公司、大集团,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同时,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所办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职能,采取资产重组、出让改制、财政补贴、整体移交等多种办法,进行了全面剥离,共剥离企业办社会100多家,涉及在职和离退休人员3万多人,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优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黄石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整体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产能和产业配套能力明显提高。“九五”以来,累计投入80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1300多个重大技改和产业链延伸加工项目,努力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目标,引导传统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在推进替代产业开发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以工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了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等清洁型工业,目前拥有各类装备制造企业220多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30多家;“九五”以来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与此同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也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九五”以来,黄石先后投资近60亿元,实施了400多个污染源治理项目,同时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绿化整治4.53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四个和十个专项治理”,累计淘汰水泥产能400多万吨,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9.2万千瓦。同时,围绕矿山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重点开展了对生产排放的煤矸石、矿山尾矿、“渣、灰、气、液”的综合利用,目前各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每年排放的400多万吨钢渣、铜渣、煤矸石、化工渣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万元gdp综合能耗由“九五”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下降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左右;城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300天以上。
(四)大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推进城市转型。黄石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招商增加就业,以创业推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府援助扶持“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九五”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10万多个,新增创业成功2万多人,带动就业7万多人,市本级零就业家庭已基本消除。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五保合一”与城乡低保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为城市特困群体解决住房难问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先后实施了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继去年大冶市被国家列入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之后,今年3月,黄石市进入了全国第二批32个试点城市之列。黄石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非常迅速,已经启动了资源城市转型有关工作,正在按“八个一”的要求组织实施,即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制定一个转型工作方案,编印一套《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汇编》,编制一个转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出台一个意见,建立一个转型项目库,建立一项市厅合作机制,搭建一个新的转型融资平台。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全面带动城市功能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以及长期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黄石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这个资源型城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生产和效益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进入去年9月份以来,受价格、市场双重影响,占黄石工业总量65%的钢铁、有色两大主导产业和部分重点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新冶钢和有色两家企业预计今年工业产值掉产70亿元左右。
二是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从去年11月份开始,黄石财政收入出现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当月同比下降的问题。今年元至4月,同比下降22.85%。加上今年结构性减税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经济面临保基本运转的严峻挑战。
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由于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预计全年黄石新增就业岗位较上年减少7000多个;返乡农民工已达6万多人;同时每年需消化的城镇劳动力在7万人以上,今年就业压力将更加突出。由于资源型企业多、老企业多、困难企业多,部分企业社保缴费能力不足,少数企业根本无力缴费。去年全市实收保险费平均增长速度为18.41%,而养老金支出平均增长速度为22.58%,社保收支倒挂。
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和冲击比我省其他同类城市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和问题是最直接的原因。
(一)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大规模开采,黄石主要矿产资源进入了开采晚期,保有储量大幅下降,煤、铁、铜、钴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25%、23.03%、39.68%、26.90%和39.52%,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264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40万吨。
(二)传统产业转型难。黄石一直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是原材料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城市,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由此决定了黄石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尽管这些年来,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但这种结构仍没有根本转变。比如大冶市156家规模企业中,有113家是资源型企业,占比高达72.5%;资源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8%,这还是在大冶市这几年坚持不懈推进城市转型的基础上取得的。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截至2008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企业多、老企业多、中央省属下放困难企业多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黄石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其中市区10.3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6亿元。
(四)恢复环境和治理污染任务重。黄石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严重,历年开矿形成了8.4平方公里塌陷区、29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五)税源结构不合理。由于黄石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导致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相对较少,亿元税收黄石地方留成比例只有35%,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几点建议
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黄石抓住1996年成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改组改制,直接消化企业呆、坏账6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6.38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2.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此,2000年4月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现场会在黄石召开,有力促进了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此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又是黄石等城市的一次历史性机遇,需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全力推进转型工作。
(一)建议出台促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文件,从财政、税收、重点项目布点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议省政府深入研究、全面落实文件精神,抓紧制定促进黄石等全国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的具体政策措施,着力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就业保障、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
(二)建议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作为全国的资源大省,我省有1个地级市(黄石)、3个县级市(潜江、大冶、钟祥)进入全国资源枯竭试点城市之列,这为黄石等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但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既是一个世界难题,更是推进我省科学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建议省政府组织这些试点城市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就如何推进城市转型、做好试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全面部署和具体指导。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攻坚 篇6
“世界锑都”成资源枯竭城市
冷水江地处湘中腹地、资水中游、湘黔铁路中段,人均耕地仅0.3亩,城郊个别乡镇人均耕地已降至0.1亩左右,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和全省人均耕地水平。冷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的数据表明,全市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可新增耕地潜力仅1987.12公顷。人均耕地占有量少,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缺乏是冷水江市土地资源的基本市情。
冷水江市矿产资源曾相对富集,境内已探明矿产36种,其中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煤、锑、铅、锌、铁、镁等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种12种,还有石墨、硅石、耐火粘土等非金属矿种。但由于对锑、煤等主要矿产资源长时期、高强度的开采,特别是锡矿山地区的锑已经过110多年的开采与冶炼,已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2009年冷水江市被国家批准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发展转型面临多重挑战
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根据冷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只有200公顷左右的用地空间,而十二五期间,冷水江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将达到13%以上,投资总量将达到500亿元,开发园区工业项目用地、城市东扩建设用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等方面需求极大,即便考虑现有土地储备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等因素,五年仍需新增用地500公顷以上,规划和年度计划缺口很大。
实现占补平衡的目标相当困难。冷水江市地形地貌以山岗、丘陵为主,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面积仅占17.39%,并且有30.43%为不能耕种的坡耕地,有18%位于矿山采空区内,实际可耕种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0%,而可供开发的未利用地极少,可供开发整理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地质灾害隐患多,防治压力大。冷水江市由于矿山企业的长期开采,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矿山采空区点多面广,导致地表塌陷、矿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宝大兴,岩口镇石坑村、槐花村,铎山新台村、花桥村等9个采空塌陷区,涉及到16个乡镇39个村,受损房屋6118户,受威胁人口2.8万余人,3万余亩耕地无法耕作。
工业固体废弃物泛滥,水资源污染严重。矿山企业每年因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冶炼炉渣等废弃物,直接压占了大量土地,并形成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同时,由于矿山采掘活动的影响,水均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水水质恶化,全市16个乡镇2.6万人饮水困难,1.5万亩水田变成旱地,全市井泉减少2000多处。
矿产资源储量下降,资源枯竭。冷水江市锑矿由于长期过量、低效和无序开采,已濒临枯竭,锑的保有工业储量500万吨左右,按目前的生产能力估算,服务年限不足10年;煤炭保有储量在1.3亿吨左右,但富矿少、贫矿多,大矿少、小矿多。近年来,通过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对煤、锑等主要矿种通过治散、治乱,矿业秩序根本好转,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但资源储量下降、资源枯竭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
破解难题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冷水江市正大力推进“一转三化”战略,国土资源部门应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立足土地矿产资源市情,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加快增长与调整结构、优质服务与严格监管、重视当前与考虑长远的关系,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要大力加强对国土资源国情、省情、市情以及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宏观调控职能,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用地需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努力缓解用地供需矛盾。要实行差别化的用地政策,用地安排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民生项目倾斜。要进一步规范发展地产市场,加强土地储备,建立更加开放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要进一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拓展用地空间。
大力推进耕地异地补充工作。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地质环境脆弱的情况对冷水江市开展耕地补充工作形成了严重制约。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耕地异地补充工作。要成立专门机构,规范异地补充,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要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完善耕地保护动态巡查机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严肃查处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破坏耕地、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等违法用地行为。要继续加大矿业秩序整治力度,继续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以及非法开采、乱采滥挖、超深越界、无视安全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维护良好的矿业开发秩序。要积极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和就地转化,依托煤、锑等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矿业经济园区。
扎实做好地灾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全市17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宣传培训,全面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要严格落实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采薄矿体(层)和难开采矿体(层)。同时,对开采国有大中型企业残矿尾矿的矿山企业在政策上应予以鼓励,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适时让划出不适合规模开采的残采区给小企业开采,不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完善矿山的“三率”考核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创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冷水江矿产资源比较富集,但对矿产资源的利用仍然是粗放式经营,资源回采率低、综合利用率不高,改进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势在必行。要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企业有利润、政府有收益、百姓有实惠、矿业有发展的原则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要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优势产业发展互动的机制。提高资源开发门槛,将探矿权、采矿权优先配置给有深加工项目、就地转化能力以及能够提供配套资源的大企业。强化资源科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机制,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系冷水江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7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转型,城乡一体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 但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自然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生产量逐年减少, 而在开发建设城市时只考虑资源的开采, 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导致了诸多问题,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困境。
为了扭转资源渐趋枯竭, 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使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的困扰, 进行经济转型是必要的。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
淮北作为一座相随煤炭开采应运而生的能源型城市, 在依靠能源挖掘使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危机, 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电产业,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抵御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弱, 一旦能源枯竭, 这座城市的寿命也就随之结束。
进入新世纪以来, 市域内煤炭资源日渐枯竭, 每年都有新的矿井关闭, 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 资源型城市特征逐步显现。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目标
由此, 淮北市作出了“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城市转型”的战略决策。坚持走资源与环境和谐、产业与生态融合、城市与农村协调、经济与社会共进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之路, 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黄淮海平原食品工业高地、全省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以及皖北黄淮海地区最宜人居的“山水生态城市”四大转型目标。
提出“从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物流业转型、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工矿伴生城市向山水生态城市转型、传统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型”六大转型路径。
三、实施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的重点措施
淮北市紧抓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机遇,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 坚定不移地实施“六大战略”, 强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取得全面进展。
(一) 提高规划水平, 统筹转型发展
突出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加快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以先进理念, 科学编制和修订相应的专业规划, 编制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科学编制淮北市开发区发展规划, 经济转型需要通过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的变化, 并借助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满足城市的转型要求。为此, 淮北市先后组织编制了东部新区发展规划、南部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淮北市职教园区发展规划等, 指导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
(二) 坚持推进工业化, 从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是是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基, 没有工业的大发展, 就没有资源型城市的现代化。因此,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着力打造现代化工业城市, 推动“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充分发挥煤种全、品质优的优势, 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 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 重点建设淮北矿业集团煤化—盐化一体化和煤化工两大项目, 打造煤化工产业集群, 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突破资源束缚, 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坚持“高位对接, 高层次转型”, 新能源、生物医药、纺织袜业、特种装备制造、新材料铝型材、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齐头并进, 全面开花。
(三)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培育壮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口子酒业、相王啤酒等酿酒企业改革力度,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扩大口子酒全国驰名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品牌的效应, 努力创建皖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 城市转型深入人心, 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尤其是食品工业发展迅猛, 随着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建设, 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产业。
(四)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坚持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以百善、临涣等中心镇为重点, 按照中心聚集、点轴拓宽的原则, 以交通干线为主轴, 进一步优化县城镇体系布局, 形成集约开发态势。
按照“工业进区、农民进镇、商业进街”的要求, 促进人口、资源、产业集中紧凑发展模式, 建设一批专业性强、功能清晰、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 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体系,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增强小城镇的带动作用。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合理配置资源, 推进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
(五) 工矿伴生城市向山水生态城市转型
扩大城市规模, 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品位。以新城开发和老城改造为重点, 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和其他功能区,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
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和公园绿地建设, 实现由传统"黑、白、灰"的工矿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依托“三山六湖九河”的自然禀赋, 实施塌陷区复垦治理、水网生态修复和荒山绿化工程, 着力做好“山青、水秀、天蓝”文章, 建设了南湖湿地公园、相山公园、濉河生态公园等生态景观, 形成湖河相通、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城市环境, 打造出“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城市新形象。
结束语
实施城市转型经济战略后的淮北市, 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6位, 经济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三届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安徽省唯一一家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被省委、省政府誉为“全省创建典型、皖北一面旗帜”。
参考文献
[1]《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1月14日。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8
辽宁省是一个资源大省, 同时也是耗竭性资源开采地区的集中省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地区资源优势对经济的作用明显降低, 甚至造成了地区资源的枯竭。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源开采及城市发展, 目前, 辽宁省多数资源型城市已步入发展阶段的中年时期, 部分城市资源已呈现衰退或枯竭而进入老年阶段:抚顺、阜新、朝阳处于老年阶段;本溪、盘锦、葫芦岛处于中年阶段。资源枯竭严重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资源接续问题, 减轻资源型城市沉重的经济负担, 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整和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经济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要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也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经济、社会和资源共同发展的大系统, 这5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辽宁省进入中老年时期的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考虑降低城市间规模差异对整体能力的影响, 本文多采用二次指标, 同时根据枯竭型资源城市的经济特点, 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来构建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 见表1。
资料来源:《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统计调查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
3 利用SPSS多元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由观测量纲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对所选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 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 方差为1, 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计算。计算出公因子的特征值根、方差贡献率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程度的指标, 方差贡献率越大, 表明该公共因子相对越重要, 或者说方差越大表明公共因子对变量的贡献越大。计算得出, 前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021%, 这表明前4个公因子反映了原来14个指标的94.021%的信息量。各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说明, 公因子1、公因子2、公因子3、公因子4可以解释原始信息的能力分别是31.683%、27.872%、18.564%、15.903%。由此可见, 第一因子是反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最主要因子, 其余3个因子的评价能力逐渐减弱。
进行因子旋转是为了更好地对所选取的公共因子赋予合理的经济解释。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 公因子1在X1、X2、X4、X5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城市基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公因子2在X6、X7、X8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保障;公因子3在X11、X12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城市的资源环境;公因子4在X13、X14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基于上面的计算, 得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能力得分及排序,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盘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辽宁省这几个资源型城市中是最好的, 本溪的社会结构、社会保障水平和资源环境都要高于其他几个城市, 而居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则是抚顺。但是由于第一因子是反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最主要因子, 所以根据第一因子得分, 再综合其他3个因子的得分, 将得分按>0.5, -0.5~0.5, <-0.5分为3个区间, 得出经济转型能力等级:经济转型能力比较强的是盘锦;经济转型能力一般的是抚顺、葫芦岛和本溪;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城市是阜新和朝阳。
4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以辽宁省进入中老年时期的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这5方面选取14个指标来构建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 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因子是反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最主要因子, 其方差贡献率是31.683%。根据第一因子的得分, 再综合其他3个因子的得分, 将得分按>0.5, -0.5~0.5, <-0.5分为3个区间, 初步界定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等级:经济转型能力比较强的是盘锦;经济转型能力一般的是抚顺、葫芦岛和本溪;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城市是阜新和朝阳。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67-173.
[2]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J].市场研究, 2005 (12) .
[3]郭艳秋, 路世昌.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辽宁省区域技术效率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9 (11) .
[4]何亮.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5) .
[5]郭艳秋.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6) .
[6]李长华, 路世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
[7]郭艳秋, 路世昌.基于SFA的辽宁省行业技术效率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 2009 (11) .
[8]林海明.主成分分析与初始因子分析的异同[J].统计与决策, 2006 (8) .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9
1 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壤污染问题的法律问题分析
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初开始阶段多是以采矿、冶炼工业为主, 由此, 因矿渣废弃物而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若不解决这些土壤污染问题, 必将阻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是必要的, 而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保障土壤污染的防治是可行的。
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上的缺陷, 给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壤污染的治理带来了困难。首先, 在立法层面上, 现行立法中, 已有一些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规定。但是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零星又分散, 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综合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而且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都不深入, 基本上都只是确立制度的宣示性规定, 缺乏相关的配套规定来支持制度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些法律规定对满足现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土壤污染防治的要求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其次, 在制度层面上, 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制度均未空缺状态, 如土壤污染治理基金制度, 对土壤污染治理基金的收取、管理及运用均急需通过制度规范起来。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相关制度, 严重的阻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土壤污染治理的进程。最后, 在管理体制层面上, 我国目前土壤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够明确, 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够涉及到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部门有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矿产资源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由于涉及的管理的主体职能交叉、权能不统一、监管效能不高。必然使土壤污染治理效率大打折扣。容易造成“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
为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进行, 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其土壤污染防治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立法层面, 我们认为, 作为一部综合性的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与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由其宏观指导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而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都是矿产资源型城市, 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又会对土壤产生不同类型的污染。故由各个政府根据自身的污染特定制定与《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相配套法规, 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在制度层面, 亦可以在借鉴国外有益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我国地方立法中的一些制度。建立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制度, 受污染的土地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治理。而国家每年向资源枯竭型城市提供的资金援助, 除了可以大力发展基础经济建设之外, 还可以通过建立基金的方式来设立土地污染治理基金, 以此基金治理受污染的土地, 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壤污染情况, 以此作为受污染土地的治理的经济援助。在管理体制层面, 制定与我国环境监管体制相一致的监管体制:统一监管与分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应以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为统一的监督管理部门, 同时规定矿产, 农业, 水利, 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责。
2 资源枯竭型城市固废污染处理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固废污染相当严重, 而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矿山的尾矿废渣。大量尾矿的堆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此外, 尾矿中含有的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者是重金属成分会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长期堆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我国在固废污染处理方面仍然较为落后, 尾矿的资源循环利用工作至今仍收效甚微, 除了技术因素和经济利益原因外, 立法不完善是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现行有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立法虽然较多, 但是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立法体系尚不够完整的, 有关法律的可操纵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许多涉及固体废物处理的领域未有相应法律规范;关于固体废物防治的规定大多都散见于其他法律文件中;部分立法效率等级不足, 未发挥起作用。其次, 固废污染防治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固体废物立法在相关制度设计上考虑还欠妥, 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顾名思义,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指生产者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承担责任, 不仅包括产品的生产, 还包括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实质上就是生产者在其生产产品进行适当的循环利用和处置的责任。目前法律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再次, 立法强制力不足。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多都是指导性的规定, 具体的强制性措施较少, 而且有关惩罚性的规定更是不多。同时《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大部分是以引导性的规定为主, 在法律强制性上也存在问题。而目前相关法律中有关于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的规定, 多为鼓励和支持的政策性规定, 而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将难以将立法真正目的转为现实, 这些法律均无法满足我国固废污染防治的迫切需要, 对于固废的防治污染所起的作用不大。而如果固废污染处理不得当,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工作就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
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下完善固体废物立法, 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必需的。首先, 要构建系统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仅仅是靠几部法律是无法解决的, 只有形成有系统的固废污染防治立法体系, 才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固废污染。其次, 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实质上就是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认同, 建议完善我国税收激励机制、奖励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来促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最后, 对固废污染防治中引入公众参与程序, 通过公众参与, 提高政府、组织、民众等各方的治理固废污染环保意识。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固体废物立法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手段, 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从总体上看, 我国在立法上已初步确立了生态补偿制度, 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生态补偿立法远远落后于实践, 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没有在立法上的针对性的解决, 导致生态补偿建设效果未能达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问题重重。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 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 生态补偿主体、标准及方式等重要内容设置的不合理性, 没有真正体现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 更无法对生态建设主体起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就补偿主体而言, 目前对补偿主体的规定是以“谁破坏, 谁补偿;谁受益, 谁补偿”为原则, 补偿主体模糊, 可操作性不强, 远远无法满足实践需求。就补偿方式而言, 现行的补偿方式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补偿方式过于单一, 一味以资金为主, 不考虑如何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就很难实现生态补偿的目标。就补偿标准而言, 当前补偿标准设定是依靠行政公权力的推动, 由政府单方定价, 并没有真正反应市场规律的价格标准, 与市场脱节。
考虑到资源枯竭型城市关于生态补偿问题的急需, 建议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条例》, 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链的修复改善提供相应的法律意见。而这种城市生态补偿的详细内容的创建, 是从其补偿主体, 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这几方面着手。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中, 我们认为补偿主体是由以下几块组成: (1) 政府。政府是最有权威控制生态补偿问题, 政府可以依靠各种方法方式,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进行监督, 并出台相应政策以及治理的手段来规划生态补偿问题, 首先起到带头作用, 结合法律、经济以及行政管理方式, 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 使得生态补偿中遇到的困难, 问题落实到相关管理部门, 将投入到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中的资金, 管理人员以及技术都能落实到实处, 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环境治理中去。 (2) 环境污染者、生态破坏者以及因环境改善而受益者。对环境污染者进行相应处罚, 受益者分担补偿的原则,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环境污染者、生态破坏者以及因环境改善而受益者理应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 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在生态补偿方式方面, 首先该城市地方政府应该担当起相应责任, 推出相应的措施进行生态综合管理, 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生态综合管理”由“生态”、“管理”、“综合”三个词语组成。管理是为了补偿环境恢复所需目的而进行的决策、组织、实施、控制的过程, 综合是将不同事物、不同属性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标准组合起来作为一个事物来对待。创新经济补偿的方式, 可以推行财政激励手段, 采取目标考核的奖励政策, 确定对各项生态建设项目和工程的生态补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 可以主动发现和实践诸如政策补偿、实物补偿和智力补偿等非经济补偿方式, 增强当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内生原动力以及支撑力, 那就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还可以大胆引入市场化的补偿方式, 比如国际上比较盛行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激励企业主动采取措施实现节能减排, 减少污染, 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最重要的是, 以上这些生态补偿方式都应当在政策和法律的约束下有序进行。
在补偿标准方面, 应当结合市场规律, 因时因地因需求制定出反映地区差异的合乎市场的补偿标准。在补偿标准制定的立法过程中, 建议纳入公众参与程序, 由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制定, 具体来说, 可以由双方共同选定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中间层组织, 并委托由其依据市场规律拟定, 并出具详细的补偿依据。补偿依据应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反映市场需求。同时, 我们还认为生态补偿的补偿标准应反映地区差异, 实际上, 因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所以补偿标准的制定应当有所差别, 真正实现环境公平正义, 切实发挥生态补偿所具有的激励效用。
4 结语
因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数值增长的越来越快, 对社会与环境有跟大的影响, 而且对自然资源修复难度大, 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所投入的资金也很多, 所以,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中, 我认为可以用法律机制来管束, 用法律监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改变。本文主要从环境法角度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三大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固废污染以及生态补偿,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以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顺利进行。譬如, 通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及配套法规, 完善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制度和管理体制等法律手段来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土壤污染问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及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处理资源枯竭型城市固废污染;从补充生态补偿的主体、方式和标准等内容来完善资源枯竭型生态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吴宇.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环境法律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 2010 (1) .
[2]梁剑琴.我国矿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初探[J].金属矿山, 2010 (2) .
[3]王丽娥.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林红.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探讨[J].前沿, 2010 (10) .
[5]董娜娜.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研究[C].北京: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第二辑) , 2007.
[6]王姗姗.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10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 转型资金不足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是以当地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类型。大部分都是先矿产后城市, 也就是所谓的“以矿兴城”。而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当自然资源濒临枯竭时, 城市的发展后劲就不足, 城市的资金供给也不足。同时,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 以及上缴大量利税, 因此城市本身的资金积累也不足。要想真正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资金不足就是一个瓶颈性的问题。
(二) 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 资源枯竭型城市以“重生产, 轻生活”思想为指导, 只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 而对非资源型产业的重视不够。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依赖于第二产业, 多以重工业为主, 尤其是采掘业与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 占GDP比重达到近60%。而轻工业发展不足, 造成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新兴产业和接替产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三) 再就业压力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国有大型企业密集等特点, 因资源型企业萎缩或国企改革就新增了大量失业劳动力。这些下岗职工数量多且下岗时间集中, 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角度来说, 失业下岗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 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等特征, 是就业再就业困难的另一个原因, 由此造成社会负担重。
(四)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粗放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不但造成资源濒临枯竭, 而且生态环境也出现日益恶化的趋势。这种掠夺式、粗放型开采, 土地出现大面积塌陷, 煤矸石等尾矿大量堆积, 工业大量排放“三废”, 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外选矿冶炼企业对空气、土地和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二、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
(一) 成立负责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专门机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成败关乎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全局, 必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这个机构必须研究制定公共政策、法律法规, 对各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予以分类指导、监督管理。
(二) 制定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
政府有有准确的定位, 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12月,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 全面指导规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这一意见, 各资源枯竭型城市纷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指导并组织经济转型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三) 制定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主要依赖于国家的政策和地方的支持。为了积极推进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包括公共基础政策和公共援助政策, 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着眼于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同时也应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区位创新等政策的配套性。
三、发挥政府作用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
(一) 中央政府主要作用
中央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 主要发挥导向性作用。从全局角度出发, 抓重点、促关键, 推动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1.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从2007到2010年, 国务院对已经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44个城市及地区, 给予了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支持。这些资金主要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提高其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经济转型,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应该继续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 这样就能够保障一部分所需资金的稳定来源, 更有利于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展经济转型工作。
2. 制定经济转型相关政策。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内部因素以及政府、市场等外部因素构成的系统复杂工程。这就需要政府, 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出发, 制定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环境保护等政策, 指导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二) 地方政府主要作用
地方地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 主要是按照中央政府的指示, 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转型规划, 并积极组织落实各项工作。
1. 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发展替代产业。在选择替代产业时要根据国内、国外市场需求, 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 客观地分析比较竞争优势, 合理定位产业布局和分工, 既不能抛弃原有的产业基础另起炉灶, 也不能不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完全按照原有的产业进行生产经营。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 对传统产业中有市场、有效益、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实施技术改造, 增加科技含量, 进行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2. 提高人口素质, 抓好再就业工作。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就业问题,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 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 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第一,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自身素质有所提高, 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 就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第二, 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 鼓励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对失业人员给予税收、低利率贷款等优惠, 增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第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配第-克拉克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 经过发展, 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要上升。在同样的投资中, 第三产业可以吸纳较多的就业者, 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 应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战略性选择。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民生问题。
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保障, 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内容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 国家必须加大财政支付力度, 以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 破产、关闭企业集中出现的企业职工的经济补偿、安置, 清还拖欠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退休金、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等问题, 保证整个城市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其次, 要建立省级统筹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资金上的重点补贴, 提高社保的质量。再次,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覆盖到城镇各类职工, 使全体劳动者都能依法享受社会保险, 扩大缴费基数, 提高收缴率。最后, 加强对失业保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力度。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科学的制定低保金标准, 使低保金标准与企业最低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失业保险金等标准拉开距离, 形成合理配套的标准。
4. 发展低碳经济, 改善生存发展环境。
生态环境是生存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 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进一步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战略。 (2)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做好节能、节水等工作。对于节能环保型项目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鼓励把项目做大做强。 (3) 利用高新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开采和精深加工, 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 (4) 加大宣传力度, 培育广大群众低碳环保意识。通过广泛宣传, 让大家明白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 并转变成自觉行动, 参与到低碳环保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徐君, 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东阳.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辽源市为实例的分析[D].吉林大学, 2009
[3]黄方今.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以下花园区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0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11
关键词:旅游 资源 体验
1、万山矿区发展旅游的意义
2009年3月原万山特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是贵州省唯一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矿区探明和开采朱砂矿约四万吨,居全国首位,有“中国汞都”之称。地区成矿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除汞以外,还有钾、锰、铜、锌、铅、硒、磷、重晶石、大理石、稀土等 20 多种矿藏资源[1]。建国初期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长足的动力,但是随着先进的工业开采方式的出现,万山矿区的资源枯竭在所难免,于2001年宣布矿山关闭。但是悠久的采矿历史,古老的冶炼技术以及采矿所遗留下的种种工业遗迹却给该地发展特色矿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如何有效或高效地利用这些工业遗产作为特色旅游资源继续为当地经发展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省万山汞矿为研究区,就该地区如何有效利用工业遗产进行探究。
2、研究区概况
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老街两村。万山特区东南与湖
南省芷江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毗连,西界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北接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位于“武陵成矿带”凤凰-新晃汞矿集中区南端。遗址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其中采掘遗址面积约3.2 万平方米。初步统计,遗址现存古代及近、现代矿洞百余口,矿洞总长约 970公里,其中古代矿洞集中分布的黑洞子、仙人洞、云南梯洞子等三处矿洞群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矿洞内保存有古代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炼炉等采掘及炼汞的遗迹、遗物。遗址地面还分布有湘黔汞矿公司旧址和近现代采矿、选矿、冶炼工厂厂址以及生活设施等建筑[1、2]。
3、资源开发方式
优势资源必须得到合理开发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矿山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遗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万山矿区位于岩溶地貌发育的西南地区,且为中国最大的汞矿区,其工业遗址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对资源种类和其特殊性提出相对应的开发方式,以期能最大化地实现其价值。
3.1区域联合
万山所在的铜仁市素有:“黔东门户”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美誉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仁义之城、智慧之城”。区域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且具有卡斯特地区特色, 梵净山、潜龙洞、九龙洞、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水晶阁半岛、铜岩跨鳖亭等铜仁市著名景区构成了地区间旅游资源的相互链接。万山矿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依靠区域内已有且知名度高的旅游资源,形成特殊旅游景点集群效应。依托已经存在的著名景点可以提高景区接待人数,诱带一系列的旅游活动的发生,。且能促进区域旅游基础建设,进而形成旅游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2 景观再造——以地景为重点
万山工业遗址最具特色的是几百年来采矿遗留下的一系列矿坑,矿洞,这些矿洞洞洞相连,形成人为工业景观,再加上特殊的卡斯特地貌,可以开发成兼具工业气息和自然景致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观。
因汞矿开采具有其特殊性,可以就地冶炼。历史上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冶炼方式,遗留下来的冶炼遗迹也不尽相同,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当时科技水平的烙印,这是近代矿区所不具有的优势。利用模型或再造冶炼炉来重现当时的冶炼过程,使游客体验整个过程,提高游客旅游体验。
建国以后的大型开采形成了一口竖井链接七大矿坑的特殊地下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与探险的旅游体验相契合,可以通过修缮运矿道路,装饰矿车,增加洞内布置多样性的方式,将其改造成一条特色探险旅游路线。
景区内已建成有博物馆,具有时代特色的大礼堂,还有一系列当时矿工聚集生活的场所遗址,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缮、改造可以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资源,这对游客了解矿工日常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矿区分布众多高炉,是建国以后规模化开采之后遗留下来的产物,高炉直径达2.5米,被当地人称为2.5高炉。高炉高达数十米,作为矿区的地标性建筑物,有其独特的意义,其特殊性将赋予其建设祖国的工业意义和不惧困难的精神象征,能增强游客的心理认同感。
矿区还分布着选矿厂和冶炼厂,这种结构式的建筑物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结合艺术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后工业美学。798的成功案例已使其成为北京市旅游的一大亮点。迎合时代需要,打造系列主题怀旧文化游[3]。
3.3 遗产基础上开展休闲观光及娱乐项目
万山矿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具有冬暖夏凉、冬长秋短、雨水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适宜的气候为游客舒适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是避暑圣地,以此为依托发展一系列休闲观光及娱乐项目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能完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深入发展工业遗址景观的同时加大娱乐项目的建设投资,以更完善的旅游资源,更具有特色的景致景观,更有价值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为城市建设,经济转型发挥出矿山工业遗址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映福 周必素 韦莉果,贵州万山汞矿遗址调查报告[J].江汉考古 2014,2.22-23
[2] 刘雪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D].武汉科技大学,2014,5.15-16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篇12
湖北省大冶市是国务院首批确认的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我们研究湖北大冶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不仅对湖北黄石、潜江和钟祥等新增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有借鉴作用, 而且对其他以矿产为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指导价值。
资源枯竭城市要持续发展的要点是:既要选择城市突围的新兴产业, 又要面临恢复矿山环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压力;既要选择高端的绿色产业, 又要选择能够充分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转型的难度在于:资源型产业生产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失去资源收益的支撑, 大量沉淀成本的存在使资源型产业结构呈现刚性;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间的关联度较低。因此, 转型战略方式应采取多元发展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 跳出产业衰退循环;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确保产业政策与城市政策的统一;实施集约整合战略, 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
因此, 笔者认为, 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冶的发展途径, 首先要大力推行绿色管理, 走绿色低碳经济之路。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行绿色管理势在必行
绿色管理是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 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的最终改善为根本目标的, 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活动的总称。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应包括环境质量, 若环境恶化, 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反过来会降低人们的劳动生产率, 最终必然导致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益的“双降”。如G8峰会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征收低碳税, 以及最近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的《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的协议, 这些因素的传导机制最终将产生新的钢铁贸易壁垒, 必然会加剧国内钢铁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框架下, 一些钢铁企业将被纳入落后产能的淘汰对象, 企业面临如何生存的问题。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有如下手段。
1、法律法规手段
运用《大气污染法》、《安全生产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作为依法关停落后产能的执法依据。所谓落后企业,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朱宏任局长认为, 是那些能源消耗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落后企业的统称, 并不以它是用先进设备还是手工生产作为是否落后的标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认为, 对于企业和行业内部, 落后企业是指生产工艺和技术, 而发改委现在强调的“落后”, 更多的是从公众利益、生态、环保的角度来说的。所以在规划中, 对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等产业落后产能的界定, 都要依据《环境保护法》。
2、技术指标手段
湖北省要求“2010年底前将3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和20万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纳入淘汰范围”;《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了淘汰落后的步伐, 要求“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万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可见, 这些技术经济指标将中小型钢铁企业纳入了淘汰落后的范围。
3、市场歧视手段
以提高中国钢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目的, 限制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 减少企业数量 (由现在具有进口铁矿石资格的112家企业, 拟减少到10家左右) , 迫使中小型钢铁企业因原料成本攀升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4、行政问责手段
实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问责制, 各级政府相应加强了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监督检查, 建立了国土资源、金融、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在这一调整大环境下, 大冶市冶金钢铁企业必须尽快推行绿色管理, 才能在夹缝中获得生存空间。
冶金钢铁行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征, 也决定其必须率先推行绿色管理。从大冶市冶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看, 未来的5—10年, 谁能率先成功推行绿色管理, 谁就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新冶特钢、华鑫实业、兴成钢铁、航宇鑫宝等龙头企业, 应率先树立绿色管理的观念, 推动钢铁企业的绿色管理。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是一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顾当代不顾后人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推动钢铁企业的绿色管理, 才能有利于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有利于与政府和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 有利于获得公众和消费者的青睐。总而言之, 冶金企业如果不树立绿色管理观念, 没有相应的控制污染技术能力, 其生存将变得越来越艰难。
二、大冶市推行绿色管理的基本对策
从上文分析可知, 大冶市推行绿色管理势在必行。具体而言, 要从绿色制造、绿色再循环、绿色沟通三个方面推行大冶市冶金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管理战略。
1、树绿色制造之灵魂, 走生态工业之路
绿色制造是指一种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现代制造模式, 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既是清洁生产, 又体现了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的思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的“三干” (指干熄焦、高炉煤气干式除尘、转炉煤气干式除尘) 与“三利用” (指水的综合利用, 以副产煤气煤炉、高炉、转炉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利用, 以高炉渣、转炉渣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技术, 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推广“三干”技术, 能够提高能源的一次使用效率和二次回收利用率, 减排二氧化碳, 减少粉尘、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可以尽量多地回收电能, 减少发电用煤量, 提高企业用电自给率, 使企业力争做到“不买电、不买油、只买煤”, 推动节能环保。实际上也就是建立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组成一个“资源—产品—二次能源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
具体落实到大冶钢铁企业, 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现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最小化、使用高效化。即少用铁矿石及其他天然矿物资源, 多用再生资源如废钢等, 鼓励本市企业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少用不可再生能源 (如煤、油、天然气等) , 回收利用社会废弃能源 (如热水、蒸汽等) ;少用淡水资源, 发展节水技术, 强化水循环, 减少废水排放。二是生产过程清洁化, 即充分利用资源、能源, 少排放废弃物、污染物和含毒物质, 不用有毒物质。三是产品绿色化, 即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环境负荷低, 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使用效率高;产品及其制品对环境的污染负荷低;产品使用报废后易于回收, 实现再循环。四是与相关行业及社会形成代谢循环关系, 向社会提供余热和副产品 (煤气、热水、高炉渣、钢渣等) ;可消化吸纳社会的废弃物 (如废钢、废料、垃圾、残次品、各种合金返回料等) ;与大冶市铸造加工业形成工业生态链。
为了推动绿色制造战略, 按照政府主导、环保部门运作、企业参与的模式, 在2009—2011年, 适时启动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简称CDM) , 推动排污权 (碳) 交易工作, 筹集部分援助资金和技术支持, 确定金湖工业园组、城西北工业园组、罗家桥工业园组等钢铁企业污染治理重点工程。积极开展清洁生产, 加强“三废”综合利用, 废渣、煤气利用率基本达到100%, 工业用水复用率达到90%以上, 废钢利用率达到20%以上。
2、打绿色再循环之牌, 争循环经济之益
绿色再循环是指将在生产过程、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物和残次品加以充分有效的再利用, 以使其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一系列活动。绿色再循环的好处有:减少初级材料的加工处理, 可节省能源;再循环使用可减少污染;通过消除处理或处置废物的需要, 可降低生产成本;废物材料的收集 (如钢、铁、铝、铜等金属的再回收利用) 、分类、加工处理, 可创造较多就业岗位。大冶市的宏泰、晨茂、华厦、美阁、正明等铝材延压企业在废铝回收再循环利用方面做得较好, 其他冶炼延压企业在钢、铁、铝、铜等废旧资源的回收再循环利用方面略显滞后。大力推动绿色再循环战略, 应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股份公司运作的模式, 由相关企业按股份制形式, 成立废旧金属回收公司。
3、唱响绿色沟通之歌, 兴工业遗址之游
绿色沟通是指企业为了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公关活动的总称。企业进行绿色沟通是为了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 以便更有效地推行绿色管理, 保持竞争优势。沟通的群体包括顾客、社区、雇员、媒体、投资者、民间环保组织以及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等。认真进行沟通的公司将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如杭钢把污染治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通过技术改造、综合利用和科学管理相结合, 逐步解决钢铁低水平、高能耗和重污染的通病, 2002年向市民推出了工业旅游项目;首钢在2002年10月1日也开展了工业旅游项目, 向全社会展示出融科技、绿色和人文于一体的首钢新形象, 传达出钢铁企业发展新面貌。
大冶市应整合铜绿山古矿遗址资源, 开发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项目, 唱响冶金工业的绿色制造之歌。旅游业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特殊意义, 与之直接相关的产业有24个、间接相关的产业有124个, 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还可以有效改善环境。因此, 大冶市可充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 “十二五”前期, 与黄石市相关部门紧密协作, 推动矿山地质公园暨冶金工业遗址游项目, 变输血式的灾害治理为造血式的旅游开发, 建成绿色环保、永续利用的工业遗产旅游区。“十二五”后期, 大冶市可依托独特的亚洲最大露天采矿坑、汉冶萍公司开凿的平窿、张之洞视察大冶铁矿遗址、日本侵华期间的日铁竖井以及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旅游资源, 由政府主导转为企业自主经营的运作模式, 成立湖北铜绿山旅游股份制公司, 从特、奇、精方面, 推动黄石大冶市工业遗址旅游项目, 培育鄂东南旅游产业新的集群增长点。
因此, 像大冶市这类资源型城市, 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 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目标, 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抓手, 以实施项目建设为突破口, 着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拓展延伸产业链,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积极推进经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发展矿区经济, 全面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推荐阅读: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06-27
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07-06
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情况调查报告05-25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05-29
资源枯竭型城市12-13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09-11
资源枯竭型企业07-30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07-08
资源枯竭城市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