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时

2024-06-07

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时(精选12篇)

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时 篇1

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多年的资源开采, 资源逐渐枯竭导致这些以资源为主的地区的单一主导产业衰退, 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乏力、就业困难、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给城市发展、社会和谐带来了巨大压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2007年12月,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38号文件) , 提出了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本文是通过对享受了政策支持的城市转型能力进行动态评估, 可以较为深入的掌握政策出台前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变化情况, 分析政策的效果并为下一步政策取向提供参考。考虑到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规模差异较大, 如包括了地级市、县级市和市辖区等, 为了便于比较, 选取了国务院确定的18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 (地级市) 城市, 其中包括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中的9个地级市和第二批32个试点城市中的9个地级市。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就是指资源型城市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及城市全面转型的目标任务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看, 要实现成功转型, 单靠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内力难以实现, 必须依靠上一级政府的外力推动。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估

(一) 转型能力比较基准及权重分析

在选定的18个地级资源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 (见表1) 基础上, 我们通过对变异系数赋权, 确定了选取的各指标在转型能力模型中的权重。38号文的出台是从国家层面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开始, 政策出台后, 虽然资金的拨付在2008年, 但财力性转移支付实际指标发生在2007年, 所以, 政策效果应在2007年就有所显现 (主要发生在年底) 。基于此, 我们选定2006年为基期年, 通过2007—2009年的数字进行比较。

2007—2009年各年主要经济指标及权重、转型能力得分情况详见附表。首先从各指标的权重角度进行分析 (见表2) , 从中可以看出, 在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组中:GDP的权重稳定在0.10以上, 而GDP增速和人均GDP的权重之和也超过了0.1 (2006年例外为0.08) , 这较好地缓和了单一绝对量指标对测算数值的绝对影响。从经济结构的指标组看, 2007-2009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权重分别均为0.12和0.1, 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贡献率的影响, 2007-2008年达到了0.17, 2009年为0.19。综合来看, 经济结构指标体系的权重达到了0.39甚至2009年的0.41, 应该说, 产业结构及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该区域的转型能力的测算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也正是一个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2007-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组的权重为0.14, 而财政能力指标组中, 各年财政收支的权重均在0.21以上, 2006-2008年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组, 从中可以看出, 财政能力指标在自我转型能力测算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也和资源型城市单一的产业结构条件下, 市场主体的发育不健全、社会资金较为缺乏有一定的关系。

(二) 从样本城市的转型能力分值看, 政策拉动效果显著

通过对样本城市的各指标分值及权重的综合计算, 我们得出了18个城市的转型能力分值 (见表3) 。从转型能力分值及单项指标看,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大部分城市在政策受惠期, 转型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从综合得分情况看, 5分以下城市个数由2006年的5个 (阜新、伊春、万盛、铜川、七台河) 减少到2009年的2个 (伊春、万盛) , 政策推动转型能力提升明显。具体来说, 第一批转型城市中除盘锦、白银外, 2007年转型能力均明显提升, 其中阜新、辽源、白山、石嘴山转型能力更是连续提升, 到2009年, 能力指标比2006年提升幅度均超过18%。第二批转型城市中,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仍比2007年转型能力增强的有淮北、抚顺、铜川、七台河和景德镇。归结其原因:一是经济总量规模相对小的城市, 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其对外部推动力的承受效果更为显著;二是以木材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较其它煤炭、金属矿产资源为主的城市的转型能力更弱, 也就是说其面临的转型压力更大, 如伊春市的转型能力排名基本是在末位。这与其以木材加工为主的产业基础和未来自身的产业选择相对狭小直接相关。三是在近年来煤炭、石油价格较高的市场条件下, 以这些资源为主的转型试点城市的资源还有一定的作用空间, 那么其转型能力的提升相对也较为明显。

第二, 从财政自给率上看, 以2006年为基期, 2008年所有样本城市财政自给率均有所下降, 样本城市中有13个城市2009年财政自给率低于2007年水平。分析原因, 主要应与38号文出台后, 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 加大了生态修复、矿山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转型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相应地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有关。此时, 虽然有一定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 但财政收入增速仍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速。

第三, 从固定资产投资乘数的因素看, 38号文政策实施以来,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呈逐渐减弱的态势 (见表4) 。这很可能与这些区域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有关, 具体表现为:产业链短、产业间关联度低、波及作用小, 这种产业基础不利于吸引外部资金, 同时, 从区域内看, 主要以资源型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体系, 对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不明显。

资料来源:规模以上工业GDP来自《2007年区域统计年鉴》, 其它数据来自《2007年城市统计年鉴》, 注浅绿色标注的为第一批转型城市。

第四, 试点城市转型能力差异较大。从测评结果的比较看, 即使同属转型试点城市, 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以及财政收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转型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我们按分值大小把18个转型城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转型能力分值高于10分的城市:包括枣庄、焦作、盘锦、抚顺、黄石五个市, 属于自我转型能力较强城市。第二类城市是转型能力分值低于10分但高于5分的城市, 主要包括阜新、辽源、萍乡、白银、石嘴山、白山、辽源、铜陵、淮北、铜川、七台河、景德镇十一个市, 属于自我转型能力一般的城市。而万盛和伊春转型能力分值低于5分, 特别是伊春2009年只有2.75, 属于自我转型能力较弱的地区。而与同处地级市的其它地区相比, 万盛区转型能力分值较低的原因更多的与其转型基础差、经济总量小有关, 但可喜的是, 从纵向看, 近年来, 万盛的转型能力从2006年的1.38已提升到2009年的3.38, 提升达145%, 应该说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二、结论与建议

从试点城市的转型效果看, 各地转型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 但是转型任务依然繁重, 财政自给率低, 反映出短短几年的政策实践,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雏形虽然已经初步构建, 但只是处于涵养财源的初期, 更多地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整体的结论就是, 虽然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 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形成。基于此, 下一步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

(一) 政策着力点应转向培养资源型城市的内生动力

在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初步解决的条件下, 继续解决好现有资源型试点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如塌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等问题, 应结合前四年的工作基础, 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和期限, 限期完成。与此同时, 适时把政府支持的着力点转向提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生动力。与其它综合性城市相比, 资源型城市市场化因素先天不足, 较为明显地表现为资源产品市场化改革难以实现, 区域内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在发展中受历史包袱、发展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动力相对不足。而且在未来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任务, 作为内生动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在这种市场环境条件下, 内生动力的培育是一个较为迫切而艰苦的任务。政策的具体着力点具体应包括:多种形式的市场主体的形成, 如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城镇经济的繁荣;符合区情的重大项目的产业布局, 如对拟设立的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煤化工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新材料基地等给予政策倾斜, 在项目审批、立项、投资贴息贷款、降低地方配套资金上给予优惠;对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优先考虑资源型城市这一区域等。

(二) 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38号文明确提出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 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 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 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提取后, 由企业使用, 由政府监管。但是, 生态治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 它不是企业单独能完成的目标, 实践证明,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 也不能要求企业直接完成。否则, 会造成任务实现不到位, 企业负担加重的双重不利局面。为此, 我们建议,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提取按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 作为专项基金纳入征收所在地政府的国库由政府统筹使用。仍然是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后, 环境治理等可持续成本纳入产品成本核算范围,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理顺资源价格传导机制, 以更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 继续延长并调整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

鉴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增强仍需较长一个时期, 四年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尚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所以继续延长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年限是必要的。但是在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上, 有可进一步调整优化的空间。具体建议:一是对转型支付资金进行动态调整, 对转型基础好、自我转型能力强的地区应适当递减。二是应给予自我转型能力弱的城市以及转型能力提升快的城市更大规模的转移支付资金。转型能力弱的城市一般经济总量小, 产业结构单一的特征更为明显, 这种地域完全依赖其自我转型难度较大, 这时外力的推动相对更为有效。转型能力提升快的城市则主要表现为其转型动力强、外部环境有利, 对这类城市加大支持力度, 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政府加快转型的意愿, 为下一步成功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 结合测算及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现状, 在试点城市中, 以森工资源为主的城市下一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其它资源类型城市更大, 特别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所以应加大森工城市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

(四) 在资源型城市推进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改革

改变以GDP为主的地方干部考核机制, 制定符合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干部考核机制。否则, 还是按传统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速等目标来考核干部的话, 就会产生为了增长继续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片面发展以资源为主的带动GDP能力强的产业结构, 事实上, 现在已有这种苗头, 如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未来的产业规划中仍是以煤化工、煤电化等高耗能、耗水为主的产业选择, 不可否认, 有些城市有一定优势, 但很多城市还是观念以及考核等问题决定了其产业选择, 在这一条件下, 很有可能会以“二次转型”为代价。所以, 在资源型城市推进领导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非常迫切。对明确以转型为主要目标的城市, 其考核内容就应把解决失业问题、消除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棚户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等工作纳入考核指标, 并把它作为一项中长期任务来执行。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试点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另一方面, 就是为其它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经验, 除了试点城市之外, 还有一些资源型城市自身转型能力弱, 需要外部政策的推动, 所以, 下一步可考虑将试点城市的政策适用范围扩大, 以利于推动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摘要:转型能力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济基础和财力保障, 本文定量分析了2006-2009年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地区的自我转型能力, 提出了政策着力点转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凤芹.转型重在活力建设 (N) .中国经济导报, 2009-12-15.

[2]2007—2009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

[3]2007年城市统计年鉴.

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时 篇2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累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日益引起政府、社会、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宣威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研究宣威资源型经济如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地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如富源县、师宗县、开远市等也有借鉴意义。

一、对宣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资源型产业是目前习惯使用但又未被严格界定的概念,本研究认为,资源型产业是从事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产业,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口径,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B类采掘业。资源型城市是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那么资源型产业占多大比重的城市才算得上资源型城市?对于该比例标准,学术界的认识很不一致,至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这里我们采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界定原则和标准1:

1.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0%以上;

2.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亿元;

3.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

4.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

根据上述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的原则和标准,我国资源型城市共有118个。在118个资源型城市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有63个。宣威市是云南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型城市之一,宣威市的各项经济指标见表1(数据来源:2002年《宣威年鉴》)2:

1■

二、宣威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因煤炭开采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煤炭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国内生产总值对煤炭产业过度依赖的现象。单一追求煤炭产量目标,单一抓煤炭调出任务,单一抓煤炭采掘,导致了单一的煤炭工业结构,呈现了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粗放型特征。虽然有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也发展了煤炭的延伸产业,形成了一条以采矿业为主导、关联度高的产业链,但这些加工业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仍很高,产业接续能力差。以云南宣威市为例,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4.93亿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0.52亿元、45.49亿元、28.91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93.13亿元,煤炭工业完成产值21.1亿元,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完成产值26.12亿元,二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0.7%,工业增

加值完成40.0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产业结构单一现象明显。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后续发展能力不强

从总体来说,宣威市的经济增长属于外延型粗放式,走的是资金大量投入、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模式,表现为:煤炭深加工不够、产业链短;投资不注重实效,忽视煤炭挖掘技术改造;在产出结果上忽视产品质量、规格品种。另外,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煤炭行业必然会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或枯竭,而趋于衰败。

(三)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煤炭资源是天赋资源财富,与其他产品的特征和属性存在较大差别。在煤炭资源丰裕的区域,面对骤然繁荣的资源产业和滚滚而来的资源财富,往往缺乏相关的制度准备和调节机制,资源收益分配问题十分严重。尤其在资源价格高扬的时期,巨额的溢价收益大多直接流入采矿权人手中,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多数情况下,在资源领域还存在着严重的寻租行为,资源收入分配被严重扭曲,收入分配矛盾更加尖锐。

(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肺癌发病率高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路径 篇3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内向、结构单一等通病日益暴露。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政策支持,促进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多位人大代表“现身说法”,探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面临的挑战,积极建言解决路径。

去产能

位于西南的老三线城市攀枝花依资源而建、因钢铁而兴,钢铁主导的重工业长期占据经济龙头。如今全国钢铁严重过剩,去产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

在全国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看来,这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而是要决定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场壮士断腕的硬仗。“如果不止血,企业生存都困难;而如果不腾出环境容量,新的产业更没有发展空间。”过去几年,攀枝花已经压缩钢铁、水泥、洗煤、冶金等产能超过800万吨。

“江南煤都”六盘水面临类似困境,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告诉记者,当地去产能的决心也不含糊,“十二五”期间炼铁、焦炭、铁合金等累计压缩产能2000余万吨,煤矿数量由2475个减至目前的不到300个。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李再勇等代表看来,绿色发展理念已是共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第一步,必须通过产能重构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基础。

转动能

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并不轻松,尤其是“旧力消退,新力不逮”的阵痛十分突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创新,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对此,李再勇认为,“越是能矿城市,越要跳出能矿的传统思维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对于“资源”更应该辩证地解读和运用,要用好巧劲,学会无中生有,补齐一产和三产的“短板”。

李再勇告诉记者,以前在六盘水占比不到10%的农业常常被忽略,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却是发展农业最好的土壤。“十二五”以来,当地发展特色农业320万亩,一产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排名贵州第一,已经成为助农增收的主要渠道。

无独有偶,“卖阳光”成为攀枝花新的“生意经”。张剡说,攀枝花年均气温20℃、河谷全年无冬,阳光康养产业成为当地转型发展的核心接续替代产业。如今“阳光花城”已经替代“十里钢城”成为攀枝花新的名片。

“今年春节期间游客出现爆棚,达到20万人,我们不得不安排学校宿舍来接待游客。”张剡告诉记者,攀枝花康养旅游产业从2012年开始进入快车道,2015年旅游收入202亿元,增速达34%。

抓改革

受访的人大代表认为,要让旧的资源再现生机,让新的产业茁壮成长,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等各个方面在创新上下苦功、在改革上下实功。

“攀钢高端铁路轨道产品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是多年科技创新奠定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攀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告诉记者,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必须加紧升级产品和服务。

而在去产能过程中,政府也要有配套托底措施。张剡告诉记者,2015年攀枝花除了帮助安置分流职工,还通过援企稳岗政策让企业少缴社会保险费8000万元、缓缴2.34亿元,并发放稳岗补贴8452万元。

“今年还将继续争取削减企业电费、运费等成本,并以“红名单”制度、应急转贷资金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张剡说,解决产业发展的困难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 篇4

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特征, 考察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地方政府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应着手以下战略选择。首先, 确立城市定位, 再造区域竞争优势。区域竞争优势是指其区域内的企业或行业在一定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伴随着资源储量的减少和开采难度的增加, 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虽然具有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 但资源会逐渐枯竭, 人员素质技能单一, 使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单靠廉价的天然生产要素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缺乏竞争优势, 替代产业就难以持续发展, 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关键是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以及区域竞争优势的再造。

其次, 确立产业转型模式, 逐步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利用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和资源利用、再利用、再循环等途径, 推动企业尽快完成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流程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程的转换, 解决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节约利用等问题, 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出发点, 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为支撑,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 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的发展新格局。

最后, 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廉洁高效的投资环境, 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以推动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必须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以带动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 篇5

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为建立国家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在提供基础原材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等,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日益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生态环境恶劣,大量富裕人员被迫下岗,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困扰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自身面临新的挑战,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大局,由于资源型产业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单纯依靠市场导向再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转型难以达到有效的转型目标,因此,政府的干预、推动和政策扶持便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世界性难题,它以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为出发点和主导,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多要素的时空耦合,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城市发展之路

在进行资源型城市、城镇、新农村建设体系转型规划时,应围绕构建创新型区域思路规划,集中有限资金,吸引优势产业的发展和集中,在发展初期不过分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围绕创新型区域建设思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创新型区域间建设的整体协同,最终实现创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去以分散形式解决职工居住的建设方式已经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朝多功能、集约式的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2.学习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外资源型城市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转型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如德国的鲁尔区煤炭基地在转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府干预方式;欧洲则立足于市场经济,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欧盟模式”等。其中不乏与铜川的经济体制和转型方略接近的国家和城市,因此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3.选择适当合理的支柱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及延伸产业链,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发展替代产业,促进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目前铜川大型工业企业单位有4个,中型企业13个,工业总量小,基础薄弱。地方工业现有工业规模远不能解决煤炭产业萎缩所带来的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同时,如果新增大型工业项目,必然会带来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在实现产业转型上应另辟蹊径。利用铜川距离西安60公里的区位优势,加强与西安融合,坚持创新型区域建设布局的思路;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1)坚持创新型区域建设规划的战略。构建创新型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战略定位之一,机遇难得。在铜川建设创新型区域,不仅反映了投资西安成本过高,还反映了一些中产阶层向往郊区安静生活的愿望。那么建立创新型区域,就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建立区域内土地使用、融资方式和方法、产业政策引入、辖区管理、人才使用等的创新规划,从而促进铜川作为中西部商贸物流中心、中产阶层购置产业及房地产业开发基地的整合。

其次是发挥西安特大西部中心城市辐射功能,把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作为创新 型区域内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利用国有大型企业,帮助提高县区经济,作为创新型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后盾;加速推动和扶持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使其逐步形成具有持久竞争力和足够辐射力度的产业,作为创新型区域的内在动力。从而形成创新型区域发展的新战略,支持创新型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此,需要专题统筹规划。组织编制建立铜川创新型区域内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的规划。硬环境主要是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信息化、城市化(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别墅群(或房地产业)旅游基地开发区、商贸物流基地开发区等七个专题规划,统筹构建整个铜川创新型区域的发展蓝图。

(2)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集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的农业;是高效、高科技的农业;是绿色的、观光的农业。现代农业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铜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已经日见成效,因此可以大力发展以苹果产业为核心,大樱桃和核桃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并逐步延长其产业链。

(3)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要重点围绕创新型区域规划战略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要把发展现代流通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比生产更重要。要大力推行连锁经营、超级市场、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引进和培育中介公司,加快培育城乡经纪人队伍,用新的手段赢取市场,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坚持用现代服务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等第三产业。

4.加强城市转型人才队伍建设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构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一是加大对新型产业需要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培养产业转型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逐步形成层次高、规模大、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加强法制建设,确保人才竞争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人才资源高效、充分、合理配置和流动,充分调动基层特别是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积极性,构筑起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

5.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长远目标是能够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和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它要求工农业生产、人口生产、社会消费、科学技术发展相互协调。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为此,资源型城市必须在转型的过程中开展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活动,激发全社会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视,引领全社会对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理念进行反思,形成全社会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强化,引导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支配下,资源型城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文化产业不仅能培育城市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能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资源型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要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进行推销,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铜川是西安向北部开发旅游业的前沿城市,具有吸引西安游客到铜川旅游休闲的强大实力。由于铜川以药王山文化、耀州瓷文化、佛教文化、山水文化等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依托,其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比西安东、西线游具有更大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西安东、西线旅游多是人文景观游览。而铜川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于:红色旅游极富革命教育启示性;药王山孙思邈文化,可以使游人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耀州瓷文化,令游客在欣赏精美古代瓷器的同时了解我国瓷器发展的文化及历史。因此需要全面规划,逐个、重点突破,形成网状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以及枯竭矿区旅游等,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并积极扶植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结语

历史上,资源型城市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随着资源的渐趋枯竭,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命运。如何摆脱这一命运,实现成功转型,成为摆在各资源型城市面前的重大课题。铜川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实现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布局调整,而根本是规划和观念、思维方式、发展观等文化层面因素的转变。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改变,思维方式的转换,资源型城市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

签发:李忠义

核稿:谭静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阳泉

一、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普遍表现为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第二产业占有较大比重。资源型城市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一般占到2/3以上,承载50%以上的城市就业人口。

(2)政企合一加大企业负担,国有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升级缓慢。政企合一加重了企业负担,致使企业没有多余资本进行新的投资和更新技术设备,生产水平较为落后,产业结构不完善,产业升级缓慢。

(3)随着资源不断被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生态治理修复日益紧迫。资源型城市存在特殊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矿物废渣压占土地资源、矿区的地面崩塌,以及矿区城市空气污浊、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超标等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病。

二、阳泉市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1)基本概况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市域总面积为4558.93万平方公里,人口136.85万人,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是全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

阳泉市经济主要以煤炭资源为主,依靠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规模化的煤炭开采、炼铁为主导的工业,兼有矿山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仪表等行业。

(2)经济发展特征

1、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较为薄弱,第二产业中大重工业小轻工业。阳泉市的农业发展水平一直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极度不均衡,严重超重化。

2、产业结构单一,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但资源型产业的主体地位仍未改变。阳泉工业中煤炭、电力、铝、耐火等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但仍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在三大产业的结构中,工业比重依旧偏高,约有40%的就业人口都集中在第二产业当中。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煤炭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在煤炭选洗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煤泥、洗煤废水和一些有害气体,挤占大量土地,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和空气。采矿原因引发的地面沉降现象突出,形成采空区,造成地表严重沉陷峻。

三、阳泉市转型发展战略分析

(1)精耕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由单一主导型向多元主导型转变。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挖掘资源潜力,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加快发展接替产业。

(2)科技推动助转型。2012年百度公司云计算中心在阳泉奠基,建成后其数据存储规模、计算能力和环保节能等方面,将达到亚洲一流水平。云计算中心落户阳泉,标志着这座城市近年来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非煤产业取得重要进展。

(3)发展循环经济,改善资源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即以集约、高效、综合利用为主,以煤炭洁净利用为主,以煤炭加工转化增值为主,走发展煤炭产业循环、电力产业循环、新型煤化工产业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国家园林城市”带动城市转型发展。阳泉市从保护城市自然景观,着眼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定位,进行旧城区见缝插绿,新城区人工增绿,桃河蓄水,南山挂绿等项目,打造城市“绿色名片”。2012年2月阳泉市经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四、阳泉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阳泉市是资源型城市的典型,它目前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中有一定代表性,展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一些经验和对策值得总结。

(1)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成立经济转型的领导机构是转型成功的重要保证。这种经济转型领导机构既要有一定的权力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组成人员能够代表全局利益,又能同各方进行交流。机构成员要包含各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够借鉴其他地区的转型经验,又能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2)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解决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特别是发挥政府制定城市替代产业以及人员安置的规定和导向性政策等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强对转型企业的政策指导工作,这些政策包括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环境,鼓励下岗职工再创业,给予新建企业接纳下岗职工的扶持政策等。

(3)大力发展资源替代产业

对于资源枯竭型的煤炭企业,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替代产业,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应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型、市场导向型等要求的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替代产业,对其优化投资,加快发展。阳泉市应该有紧迫感,未雨绸缪,及早做出科学的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关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君,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刘力钢,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34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 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多是强调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多数措施治标不治本,仅依靠增加专门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环境的改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坚持标本兼治,既对已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使生产系统本身具备环境保护能力,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型生产发展模式。

影响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首要因素当属环境。首先,重视保护自身生态环境,将其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和居住的地区。资源型城市一般生活设施配套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接续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其次,鼓励低碳发展、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是实现城市转型的前提保障。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政府需发挥主导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公民广泛参与。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和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延续打好基础。生态环境是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资源型城市又是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是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复杂、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提出绿色发展的意义所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

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同有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劳动力状况、环境保护压力、产业情况等都有所差异,所以适合一个地方的转型经验也许会在另外的资源型城市中水土不服。要探寻适合本地的经济转型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战略任务。它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转型的方向是否正确,转型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自然各个领域,涉及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投入及产出等各个方面,而且又是在城市经济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展开实施的。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内部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促进生态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具体说,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包括以下五个关系: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诸如主导产业转换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等等,无数迫切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解决。面对艰难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资源型城市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先开采、后治理”、“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经济增长之路,再不能忽视和淡化生态环境问题,重犯历史性的战略错误。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经济转型中应有之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实施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三个资源同时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并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把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摆在关系经济转型整体和全局、关系经济转型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才能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有可能选择和走上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道路。

(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同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任务,其中任何一项任务都不容忽视,不能偏废。既不能重修复、治理,轻建设;也不能重建设,轻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建设的关系是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危害巨大。因此,转型的起步之年、转型初期,就必须一刻也不耽搁地立即着手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并把这项工作贯穿于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事后的修复、治理,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它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但还不是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不致发生旧的生态环境问题刚刚解决,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接踵产生的尴尬,就必须治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和根本办法。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途径,是要建设生态经济。什么是生态经济呢?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用形象化语言说,生态经济即绿色经济,它是区别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生态经济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推广和实行绿色技术、绿色投资,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使经济的增长不再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是一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也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理想,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人类与自然“大同”的世界。只有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不致发生修复、治理了旧的生态环境破坏,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又再度产生的悲剧,打破“生态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三)重点生态环境项目与一般生态环境项目的关系。

经济转型的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很难说哪一个投资项目与生态环境无关,只不过相关的程度有强弱,相关的性质有正负之别而已。投资项目中有一批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显著,其建设和实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建设意义极其重大的项目,它们成为重点生态环境项目。而另外一些项目,从生态意义上说只是一般性项目。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要区分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和一般生态环境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首先在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借以带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全局。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搞好大量的一般性生态环境项目,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整体效果。无论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都要从生态环境项目的特点出发,坚持如下两条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资源开发过程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气体、液体排放物进行科学化、生态化处理,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和城市设施建设滞后交织在一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住宅、道路、通讯、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反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加重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从而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设施建设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

从全局、长远、根本上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统一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些具体问题上,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生态效益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一个投资项目或一个企业,投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钱多了,会加大建设和生产成本,相应减少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益。一个城市投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钱多了,就会相应减少投在经济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的资金。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尽可能实现三者的统一,既不能不顾生态效益只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不能只顾经济、社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严重冲突,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需要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时,则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宁可损失甚至牺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期根本利益所在。用损害生态利益的方法谋取经济、社会效益,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到头来,也会最终损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政府调控与运用市场机制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共品,并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一情况导致某些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具有价值,从经济利益上减弱了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按照一般经济规律,社会公共产品及某些外部性极强的领域,只能由国家承担起管理责任,或者国家管理比任由市场自发力量支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其外部性又是如此之强,所以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行政强制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或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疑比单纯市场调节更为有效。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虽然重要而且有效,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国家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企业、单位、个人获得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企业、个人为此付出成本,受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只有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并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和实施政府调控的水平,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同时绿色发展以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为重要目标,能促进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治理。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要求区别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树立标本兼治、同步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原则,既对以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可支撑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承载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绿色保护机制,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运行和互动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朱远.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关键要素识别与推进策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1.5.

[2]景普秋,孙毅,张丽华.资源型经济的区域效应与转型政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6.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 篇8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建设兴起并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参照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符合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确定为资源型城市,一是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15%以上,二是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以上。[1]

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资源型城市在资源趋于萎缩、原有资源型主导产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滑坡、骨干企业破产后,就会面临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转型问题。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对于全面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分析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不仅包括新旧主导产业的变更与交替,还包括由此引发的其它变革过程。因此,在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外界的各种因素如区位因素、人才因素、体制因素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转型的进程。这些因素曾经都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良好发的动力因素,而如今,经济体制转变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这些因素变成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一)区位偏离

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地理位置。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不同区位的城市,其发展命运是有很大差异的。国外最终消亡的资源型城市大多位于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而得以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普遍都在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区位条件是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和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大多资源型城市位于内陆或边远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偏僻,交通运输不够发达,信息比较闭塞,久而久之,形成了远离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自我封闭的状况。这些封闭,使得政府缺乏危机意识,不能做到居安思危,阻碍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进程。

(二)体制束缚

资源型城市衰退是特定体制下的必然结果,是资源型城市始终没有自身积累的结果。在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及由此造成的发展惯性,使得产业转型举步维艰[2]。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往往存在着条块分割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长期以来企业包揽了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入托、上学、就业等问题,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企业无力发展自身业务。另外,资源型企业一般受中央主管部门垂直领导,自成体系,与地方协调性较差,在这种格局下,政府难以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企业难以发挥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在转型中造成大量的摩擦。

(三)产业障碍

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大都走上了追求资源产品生产数量扩张的道路,这导致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中,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是主体,增加值通常占 GDP的60%以上,第一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极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源型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

(四)产权障碍

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型城市的主体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明显滞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资源型城市暴露得比较充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由民营、三资等多种经济成分企业提供。资源型城市由于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中,中小企业发展滞后,难以消化大量的转型就业人口,使城市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城市,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增加了转型的难度。

(五)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的缺乏所引起的技术开发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所而临的又一困难。具体表现在:(1)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偏低。资源开采技术条件要求不高等原因是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素质偏低的重要因素。在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除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部分技术人员从外部迁入外,大量劳动力来自周边农村,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2)人才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人才的专业构成单一,使现有企业难以向其他产业扩张、延伸。

(六)资金短缺

资金的严重短缺是制约多数资源型企业实现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困扰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改造的瓶颈。资金短缺主要有几方而的原因:首先,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下游加工业,这是造成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缺乏的根本原因。其次,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波及面大,国家为保护下游产业,稳定整个价格体系,往往对资源产品价格进行行政干预和管制,我国目前由国家直接干预和管制价格的少数产品中,大部分为稀缺性资源产品,使资源产品价格长期难以反映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变化,导致资源型城市利益大量外流[3] 。最后,政府财政能力薄弱。资源型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一部分来自资源型产业,而这些产业多为中、省直属的企业,大部分税收都上缴国家,留存到市里的财政收入少之又少。加之近几年,国家又不断提高资源型企业进入门坎,使本就不富裕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单靠自身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类型不同、区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其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因素亦有所不同,但是其生成机制、发展规律却有着相似性。笔者就其转型的共性问题提供一个框架式和方向性的对策分析。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是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效的产权制度是鼓励企业组织进行创新的关键,我们之所以把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摆在资源型城市转制的首位,是因为资源型城市是国有大企业和特大企业的聚集地。从前面对体制束缚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转型中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破除单一的国有经济模式,建立适应产业转型需要的新体制。首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积极应用参股、合资、上市等形式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实现公有制形式多样化,从根本上解决单一国有体制的弊端,为转型增添新的活力。其次,采取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各种经济成分的进入,鼓励创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样既能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又能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聚集优势,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再次是要加强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从微观领域退出来,政府职能转向为企业提供服务、城市基础建设和管理,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

(二)科学制定开发规划

今后在资源型城市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时,应根据资源开发地区的综合条件,明确该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将其仅仅作为资源生产和输出的矿区,还是发展成为一座城市。若是前者,就没有必要聚集大量的人口和发展替代产业:若是后者,就应该考虑到资源枯竭以后城市的出路问题,必须发展替代产业。实践证明,产业转型时间越晚,越积重难返,也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在资源开发尚处于增产期时,资源型城市就应利用这段资金较为充裕的时期开始发展替代产业,以赢得时间和主动。

(三)多渠道筹集转型资金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需要巨额资金,应当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转型资金。制定适当的财政援助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在财政信贷、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并扶持和帮助资源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高政府转移支付的比例,在地区财政收人上缴中央财政的部分中,按一定比例返还地方,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费用。建立技术改造等专项基金,引导各金融组织参与投资、提供贷款和资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考虑发行并建立转型基金。向用户征收“资源消费附加费”,设立专款专用制度。

(四)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

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使得地方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地方税收提成比例的不合理使得城市的财力严重不足,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生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而欠账太多。建立资源型城市完善的地方财政,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资金和统筹规划发展的能力,具体政策如下:(1)实行规范的分税制,按国际惯例,实现税权、产权彻底分离,不论产权主体如何变化,纳税主体不变,使企业所得税成为中火与地方政府间的共享税;(2)对于产业转型中下岗的工人的就业安置,国家应考虑在资金及税收上给子优惠政策;(3)对资源型城市城建维护税和教育附加税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大体达到全国同等规模城市的平均水平;(4)对企业复采边角资源,国家应减免资源税、增值税和资源补偿税。

(五)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部投资,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是产业转型的一条捷径,外部投资的进入小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观念和急需的人才,这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十分重要。资源型城市虽然具有廉价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比较优势的重要性在不断下降,单靠廉价的生产要素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资源型城市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又要积极培育区域竞争优势,这不但需要政府和企业投资进行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还需要为之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在当前,软环境的优劣日益成为吸引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这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府、良好的商业氛围、高素质的市民和文明的社会环境等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尤其要重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六)积极吸引人才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属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城市的人口素质较低,同时因资源型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矿业生产的行业性特点,使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就业观带有偏见,并且科技人才的引进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运转,其专业方向较为单一。为改变这一状况,资源型城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把人才培养和选拔放在重要地位。第一,要有足够的教育培训费用于职工基本技能和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培训,使职工在较短时间内熟练地上岗工作。第二,提供和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开支,建立技术、产品的开发、转换、应用的管理机制,积极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第三,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亦可采用柔性人才利用机制使用各类型人才。第四,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大联合办学力度,高校可以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形式,在资源型城市开办各类科研院所,采取高校协议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为资源型城市培养所需人才;以科研项目外包给高校等合作方式来利用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帮助研究解决资源型城市提出的重大科研课题;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推荐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科技成果和合作开发项目,资源型城市则在立项、资金筹措、办公场所等方面予以支持并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张以诚.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536-577

[2]孙淼,张树,丁四保.资源型城市衰退的体制原因分析[J].北京:煤炭经济研究,2004(8).

[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时 篇9

一、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现状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现象, 为此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却是一个艰巨而曲折的过程,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经济转型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经济转型方向选择问题

战略产业结构转型是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时, 保证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 目前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缺乏科学的经济转型规划, 过分注重企业的产业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相应体制的跟进。加上煤矿企业的特殊属性, 目前煤矿的退休人员相对较多, 而且存在着一些伤、工残以及职业病患者等人员,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面临着较重的社会负担。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对高新技术产业较为注重, 忽视了员工的安置问题。此外,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只关注资本运作, 忽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状况。

(二) 员工转型适应性较弱

很多国有煤矿大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 煤矿规模相对较大, 矿区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广, 同时存在众多下属单位, 各下属单位的层次发展各不相同且不平衡, 过分依赖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同时, 煤矿行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劳动技术也相对较为单一, 加上长期的井下作业导致员工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员工安置难度。加上很多煤矿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岗位变化能力相对较低, 同时观念相对落后, 进行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员工的转型适应性较弱。

(三) 发展资金短缺, 转型后劲不足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都有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税费负担, 加上煤矿行业长久以来的底价微利政策,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自身缺陷不断积累, 企业的财力也相对有限。现目前, 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都有沉重的债务负担, 拖欠银行贷款不仅数额巨大、时间很长, 并且相当一部分已经形成呆账、死账;此外, 煤炭行业融资渠道相对窄小, 难以筹措发展资金,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经济转型中发展资金短缺, 转型后劲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经济转型。

二、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内容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产业转型。从整体上来讲,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转型时, 一方面,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可以利用支柱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得煤矿企业的产业链进行纵向延伸, 以发展更多的持续产业;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跳出原产业范畴, 从企业的横向方面选择替代产业。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枯竭速率以及对原产业的依赖程度, 选择正确的转向方式。若企业对原产业依赖程度较大且资源枯竭速率较慢, 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延长产业链来进行产业转型;若企业对原产业依赖程度较大且资源枯竭速率较快, 企业可以通过横向延长产业链来进行产业转型。 (2) 体制转型。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体制转型时, 应当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以及权责明确的科学管理体制, 注重企业的用工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企业可以通过靠大联强、破产兼并、技术合作、资产重组以及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等运作方式来进行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将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与企业体制改革有机结合, 加强资本重组和盘活存量, 将企业的资金逐步从非支柱性产业中退出, 并逐步集中在企业的支柱性产业中。 (3) 创新管理制度。科学、优越的管理制度是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不断创新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企业的创新管理制度相辅相成, 企业的改革成效和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由创新的管理制度进行巩固, 从而使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三、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一) 从粗放发展型转变为简约提升型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应当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佳、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坚持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以及环保的有机统一, 生产高质量、有安全保障能力、高效益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洁净煤, 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也应当加大大型煤矿生产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矿井的煤产量和产煤效率, 不断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使煤矿企业不断朝着高效简约化转变。

(二) 注重多元发展

目前煤炭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原煤直接销售的方式, 然而煤炭的大多数的效益和利益都体现在煤炭的下游产品中, 煤炭企业获得的利益相对较低。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注重多元发展, 加大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 采用横向衍生以及纵向延伸的方式, 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条, 同时有序发展替代产业, 实现以煤为主的单项发展战略向以优势突出的多元发展战略转变, 不断提升煤炭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 注重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终有枯竭的一天, 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将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充分利用, 不断加强横向战略合作。同时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 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推动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 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行了经济转型, 然而, 在进行经济转型时仍然存在经济转型方向选择问题、员工转型适应性较弱以及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 因此, 应当加强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转型, 并从粗放发展型转变为简约提升型、注重多元发展以及注重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 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我国煤炭行业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 资源桔竭型煤炭矿区不断增多, 为了实现衰老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现状, 从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方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内容, 并提出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以期为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研究

参考文献

[1]苏晓梅.探讨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如何进行经济转型[J].财经界, 2013 (06) .

[2]胡瑞仲, 董洪光.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途径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3) .

[3]陶惠忠.经济转型发展下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会计之友, 2011 (35) .

[4]黄邵颖.关于对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J].科学导报, 2013 (12) .

浅议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篇10

关键词:资源,转型,发展,可持续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 据统计部门2013年有关数据, 我国的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 其中成熟性和衰退型城市208个, 占比79.4%。一直以来,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依托自身丰富的矿藏资源, 大力发展矿产开采、矿产粗加工等产业, 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有很高的依赖性。

一、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一) 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型城市是指主要以自身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依托, 以开采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城市的发展同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紧密相连的城市。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 各种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 主要以煤炭、油气、铁锰等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资源型城市一般有一种或多种储量丰富的上述矿产资源, 其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笔者所在的三门峡市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黄金、铝土、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 黄金储量、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锌、锑等15种矿产产储量为河南省第一, 钼、铀、铅等9种矿产产储量居河南省第二位。

(二) 经济社会发展曾经突飞猛进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样, 经历了一段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期。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各种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使用量大幅增加, 资源原料价格不断增长, 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 资源型城市都搭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 通过开采矿产资源, 出让原矿石,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度远远超过中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笔者所在的三门峡灵宝市, 因其金矿储量丰富, 凭借对金矿的开采, 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一度远远超过河南城市整体发展速度, 其辖区内金矿主要产地豫灵镇, 更凭借矿产开采带来的繁华和富足, 曾被誉为“内地小香港”。

(三) 城市工业以粗加工为主

资源型城市多为中国的中西部城市, 因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这些城市在发展初期, 科技支撑力量有限, 多以重工业为支柱, 以粗加工为主, 整体产业科技含量低, 利润率水平不高, 城市工业主要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为主。

二、资源型城市的困境

(一) 可利用矿产资源逐年减少

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周期较长的资源, 如煤炭、铝、黄金等资源经过10多年来粗放型的开采以后, 可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大幅减少, 容易开采的表矿和浅矿基本已被开采殆尽, 后续开采难度较大, 开采成本较高。

(二) 经济发展速度逐步降低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初期, 通过大量的开采矿产资源换来了经济高速度发展,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增加, 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回落, 由高速发展期步入了低速发展期甚至停滞期, 带来的影响还有就业岗位不足, 失业人口增加, 消费能力不足, 整个社会服务业发展滞后等。

(三) 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产业大部分属于低技术、低效益和高污染的产业, 主要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 处于产业链的前端, 整个价值链的低端, 生产出来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利润水平有限, 核心竞争能力弱。

(四) 地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资源型城市在矿产资源开采初期属于粗放型模式, 滥采和过度采伐带来自然环境的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污染, 在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区, 河流和地表水渗漏, 导致河流流量减少, 部分河流干涸或水位下降, 部分地区还会造成水质污染;二是空气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三是土地污染, 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 排放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即侵占土地又污染河流, 部分地区还造成地表土地塌陷和地表植破坏;四是生态循环环境被破坏,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 导致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使得自然生态循环环境被破坏。

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当前,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命题, 资源型城市的首要任务, 更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一) 转变发展方式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 数量型的增长只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 经济的增长以消耗能源为代价, 质量型的增长以质量和效益为先, 在发展的同时, 兼顾降低能耗;其次要实现经济增长由“外向型”向“内涵型”转变, “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向外输出初级产品为主, 忽视产品的深加工, “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向外输出深加工产品为主, 产品输出价格相比初级产品价格更高, 利润率更高, 占领市场更容易。

(二) 优化投资结构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 要优化投资结构。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往往以第二产业为主, 忽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投资, 三次产业结构不均衡。优化投资结构, 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通过加快发展商务服务, 文化体育服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创意服务、动漫服务、会展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业, 突出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服务企业集团, 从而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的标志, 发展现代服务业, 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有利于节能减排, 有利于刺激消费, 有利于服务和改善民生。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化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要从农业科技、农业制度和农业经营体系等多方面着手, 多策并举, 通过“行政引导、土地集约、创新经营、产权改革、加强土地流转”等一揽子办法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 实现工业产业化升级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 要实现工业产业化升级。首先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要改变传统产业的“傻、大、笨、粗”, 要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把传统产业变成“高、精、特、优”。其次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要通过政策推动、龙头带动、利益驱动等多种方式, 在本地形成一批喊的出来, 说的出去传统优势企业, 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局面, 做到强的更强, 新的更优。第三要重点培养新兴产业, 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结合资源型城市自身特点, 培养一批本地空白, 富有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四) 通过科技创新引导产业升级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 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引导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 发挥科技作用, 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意义重大。首先要通过政策引导, 营造科技创新外部环境。可以通过地方财政奖励资金、专项科技资金扶持、科技创新金融贷款等一系列经济政策, 营造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其次是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引导企业树立科技创新是安身立命根本的观念, 使企业自主的对科技创新进行研发投入, 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第三要加强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的观念, 使全社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让科技创新变成全社会全行业的自觉行动。

总之, 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过度依赖, 当前普遍面临着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困境, 资源型城市应该在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依托本身的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促使经济发展尽快转型, 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面临一些困境, 但当前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都在积极应对, 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只要不懈努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改革的推进, 这些问题都将逐步解决, 各个城市最终将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2]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财政政策扶持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3]满希明.矿业城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 2007.

[4]吴诗荣.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J].财经政法资讯, 2006.

[5]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时 篇11

摘 要:林业资源型城市是森林资源高度开发而形成的一种城市类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森林资源的大量开采,森林资源存量迅速下降。长期的计划体制使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能力弱,竞争能力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1998年,为了避免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剧,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启动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簡称“天保工程”),减少木材采伐量。2015年3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区分不同情况有序停止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直接导致林区主要收入的大幅下降,仅靠国家的财政补贴难以维持林业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因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保障。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金融支持以保证转型成功。

关键词: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金融支持

一、导言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森林资源高度开发而形成的一种城市类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木材资源的大量开采使森林资源存量迅速下降。1998年,为了避免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剧,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在东北、内蒙古、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启动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自天保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森林木材采伐量逐年下降。2015年3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研究提出加强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在试点基础上,有序停止内蒙古、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与恢复。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停止大幅减少了林区的收入,林业资源型城市急需转型。金融是经济的中心,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高效率的金融支持可以保证经济转转型的成功。

二、相关概念届定

(一)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天然国土)。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二)林业资源型城市

由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可知,林业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森林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是依赖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三)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指拥有金融资源的主体在使用和配置金融资源时,不仅仅遵循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个主要原则,而是通过制度安排和信贷政策来达到某种特殊的经济目标。

三、接替产业

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而森林资源除了带事我们大量的木材以外,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森林型城市转型的接替产业也以开发这些动植物资源为主。

(一)绿色食品加工业

依托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许多种纯天然的野生浆果、山野菜、食用菌,是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野生浆果有山丁子、蓝莓、稠李子、水葡萄等,这些浆果营养物质丰富,味道独特,色泽鲜艳,可鲜食,也可加工制作饮料、果酒、果酱等绿色食品。最受欢迎当属蓝莓,蓝莓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大兴安岭多地已经尝试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用其制作的笃斯果肉饮料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以及保健用的必备饮品。大兴安岭盛产山野菜,蕨菜、柳蒿芽、黄花菜早已成为居民餐桌上的必备佳肴。木耳、蘑菇更是远销全国各地,并且木耳的繁殖技术已十分成熟。

(二)中草药种植

大兴安岭野生药用植物分布范围很广,药用植物大约800种,其中100多种蕴含量大,常用药材十几种,珍贵药材有黄芪、狼毒、掌参、山刺玫、白芍、鹿含草、柴胡、灵芝、黄芩、金莲花、手掌参、兴安杜鹃、芍药、蒲公英、返魂草、野菊花等400多种。其中常用药材均实现人工种植。

(三)特色养殖业

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带给我们大量植物资源,也带给我们许多动物资源。大兴安岭特有的可食肉动物有狍子、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受国家保护之后,各养殖户开始探索野生动物的养殖技术,现已初具规模。

(四)生态旅游业

依托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有高耸的奇峰,有天赐的神奇温泉,再加上这些城市普遍气候凉爽,适合避暑,林业资源型城市将其合理开发,吸引八方游客。现今,大兴安岭的大部分城市都获批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依托其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

四、金融支持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需求分析

资金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必要条件,而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缺乏,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因其历史遗留问题,林业资源型城市普遍负担较重。其在转型的过程中,既需处理过去遗留的历史问题,安置富余职工,又需投入资金发展转型产业。而国家财政拨款通常不能满足城市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因而寻求其他金融支持是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保证。

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金融支持:

首先,林业资源型城市原有的财政体制为统收统支,在转型过程中,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将被打破。多年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历史负担重,问题繁多,即使改制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单是弥补企业亏损一项就需要大量资金。

其次,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后将富余大批职工,这些职工的工资、养老金、社会保障金也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一项重大负担。

最后,产业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绿色食品、中草药的种植,发展特色农畜养殖,发展生态旅游均需大量资金的投入。种植、养殖技术的开发引进,人才的引进对林业资源型城市都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五、结论

随着森林资源商业性采伐的全面停止,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亟待解决,然而林业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遗留了不少问题,历史负担重,资金缺乏,所以,金融支持在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必不可少,是其成功转型的必要保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志刚.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张晓陶.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从“焦作现象”看资源型城市转型 篇12

一、焦作市转型的背景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 南临黄河与郑州, 与洛阳相望。现辖2市4县4区和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 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 总人口345万, 其中市区人口80万。焦作是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城市, 属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矿产资源丰富, 粘土、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硫铁矿分布很广, 煤炭储量很大。1956年建市之初, 焦作市就以煤炭工业为基础,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95年, 资源型企业有1223个, 从业人数8.8万人, 年矿产2109.85万吨, 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 一直到1999年, 焦作仍是一个以煤炭, 化工, 冶金, 建材, 轻纺等工业为主导的中等规模工业城市。

由于多年的开采, 焦作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日益枯竭, 致使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乏力, 就业困难。“九五”期间, 焦作GDP增速连年下降, 年均增长率仅为3.5%, 分别比全国和河南省低4.8和6.6个百分点。二是城市地下的采煤活动, 损害了建筑物和道路, 企业的污染排放严重。2000年, 焦作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5.1%, 但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占全省的11.9%, 城市脏、旧, 污染严重。

二、焦作市转型的原因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以煤炭起家的焦作市也面临着资源枯竭、企业经济下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不良状况, 要改变这种状况, 城市必须转型。但是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焦作, 许多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矿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源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一度在80%以上。“九五”后期,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 开采成本越来越高, 资源型工业企业效益下滑, 亏损严重, 主导产业增长乏力, 整个“九五”期间, 在全国GDP增长率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 焦作GDP年增长仅为3.5%, 资源枯竭使焦作经济几乎滑入谷底, 焦作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 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三、焦作市转型实施的具体措施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 大力培育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旅游业, 使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

(一) 政府在焦作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城市的转型需要政府的转型作支持。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 优化了经济建设转型的行政环境。焦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乡行政便民服务中心, 开展了“效能革命”和加强执行力建设等活动, 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 压缩了行政审批事项, 构建了政府行政的快速通道, 促进了机关作风和行风的好转, 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

2、正确决策是城市成功转型的前提。面对严峻的现实, 为摆脱矿竭城衰的命运, 做出了“第三次创业”的正确决定, 明确了“发展是主题, 调整是主线”的战略。在经济结构转型上, 提出了“确保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打造焦作旅游山水品牌”“工业强市”等总体思想;在城市形象转型上, 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等目标。

(二) 勇于创新--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焦作市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山水风光独特,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中, 围绕“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 重点开发北部太行山一线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园区为主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山水峡谷景观, 中心城区以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森林动物园三大主题公园为特色的城市休闲娱乐景观, 南部黄河一线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韩愈故里等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 逐步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游为主, 历史文化游、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民俗风情游、工业参观游等配套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 最终形成了以五大景区、十大景点为代表的旅游新格局。

1999年, 焦作市各主要景区接待游客仅51万人次, 到2004年, 全年接待游客已近700万人次, 是5年前的14倍;1999年, 旅游综合收入1.48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不足1%, 到2004年, 旅游综合收入已达41亿元, 占全市GDP的9%。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 2006年, 焦作接待游客达950万人, 门票收入2.65亿元, 旅游综合收入73.97亿元, 在焦作市GDP总量中比重超过了10%, 焦作旅游服务被评为“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 这一切令世人惊叹不已。

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 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 焦作城市的转型使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城市经济的发展, 使焦作城市建设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往的“黑色印象”完全被“绿色主题”所替代。焦作市也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李晟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J]改革与理论, 2002.6

上一篇:步态算法下一篇:服装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