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理

2024-09-19

水利管理(精选12篇)

水利管理 篇1

摘要:简要叙述了水利管理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指出了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水利行政、事业、企业的基础管理关系不明确;财务体制、运行方式各不相同;经济关系不清、会计核算复杂、财务管理困难等现象,严重影响到水利管理单位正常运行,经分析研究提出了理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思路,以确保水利管理单位财务管理进入规范、有序、合理、高效的轨道。

关键词:水利管理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1 水利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事业单位既包括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又包括生产经营性的企业单位,而作为以农田灌溉为主的水利事业单位,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事业单位。水利事业单位具有类型多、专业性强的特征。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水利的公益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水利行政、事业、企业的基础管理关系不明确,财务体制、运行方式各不相同,经济关系不清、会计核算复杂、财务管理困难,严重影响水利管理单位正常运行。而基层水利单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提供水产品和公共服务来实现其公益性质的,实现“以水养水”是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因此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制度管理,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作用,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利事业单位水费征收制度滞后,征收体制不顺

水利工程的水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偏低,实行政府定价,不能按照成本收费,导致水费收入严重倒挂,水利管理单位经营亏损严重,征收体制不顺,管理混乱。同时水利事业单位服务于基层,其收费机构极为分散,缺乏政府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对拒交、缓交现象没有有效的制约办法,造成各种规费的收取率低和不能及时足额收取。

2.2 水利事业单位的基础关系不明确,经济关系不清

受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水利的公益性使得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水利行政、事业、企业的基础管理关系尚未理顺,经济关系不清晰,影响水利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2.3 财务科目分类不规范,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水利事业单位是以提供水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旨,不同于企业生产的其他产品,具有成本、费用配比相对清晰的特点。水利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和公共服务,很难把当期成本费用整体的摊销进入成本,财务科目分类很难准确界定,因此对于有形资产的管理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虽然水利事业单位都具有各自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但内容不完整,条款不细化,侧重于经费支出的核算,忽略了财务预算、收入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核算、财务效益分析等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2.4 固定资产折旧不能足额计提,不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由于基层水利事业单位水费收入与成本严重倒挂,致使水利事业单位亏损严重,不能足额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相差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在报废、毁损时,按原值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损失,难以划清责任。固定资产维修费用无法落实,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导致工程设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同时,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不能计入成本核算中,无形中降低了相应的生产成本,虚增了盈余。

2.5 项目建设管理中财务管理程序不规范

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既要承担工程生产管理、运行管理,又要承担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部分水利管理单位缺乏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制度约束。运行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关系不清晰,重项目建设轻财务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项目建设资金支付程序还不规范。

2.6 管理费用支付程序不健全,财务管理存在混乱因素

在管理费用支付上,部分水利事业单位管理不严格,没有健全合理的财务支付审批制度,对费用的安排和使用未进行合理的筹划,还存在报销票据审批不规范、账款结算不及时等问题。资产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方案,存在账实不符和资产流失现象。

3 理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思路

3.1 理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基础管理关系,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深化水利事业单位水利发展改革,明确水管单位的事业、企业的经济关系。对于企业性质偏重的水利单位,尽快企业化,使其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公益性偏重的水利事业单位,严格定编定员,纳入公共财政事业单位规范管理,使水利管理单位摆脱困境,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要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立足水利发展和改革的现实需求,积极争取公共财政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效益。

3.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程序和制度予以约束。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细化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程序,规范财务科目分类,明确财务管理程序,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

3.3 加强财务审批制度,减少不合理的开支

加强水利事业财务审批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批程序。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审批范围予以核报。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笔开支都必须去的合法的单据,由相关经办人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给予报销。严格执行财务收支预算计划,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办事,抵制不合理的开支,规范水利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4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控制

按照《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水利管理单位的工作特点,制定出内容详尽、易于操作、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从机构、岗位设置到工作程序,制定出层层把关、层层约束、相互制约、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的机构和职能,配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内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正确处理内审人员与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关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监督。

3.5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水利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现代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和“经营型”会计转变,要求财务人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结合水利事业单位工作实际,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组织参加政策法规、财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应用知识的学习,以全面提高专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准、法制观念和现代化财务管理水平,积极优化财务人员岗位,推行竞争上岗,大力培养知识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以利于水利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4 结语

目前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只有在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单位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比较全面和详细的规范和管理,不断深化水利发展改革,规范财务管理体制,才能根据水利发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涉及的新领域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确保水利管理单位财务管理进入规范、有序、合理、高效的轨道。

水利管理 篇2

班级分组管理是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一个基本的管理模式,在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了。

首先,对班级进行重新分组。考虑到将来要在各方面进行竞争的公平性,在各小组的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差异,纪律表现优劣、性格的内外向,文艺体育特长、个子高矮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力求均衡,最终将班级划分为6个小组,以确保在今后各种况争评比的公平性。

其次,在每个小组中都由学生自愿担任相应科目的课代表,负责该组各科的学习。小组长的选拔一改过去的班主任委任制,给出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各小组成员酝酿本小组的最高领导人,并提出各小组出任第一任组长的同学要做的事;思考小组进行量化评比细则的制定方案。一周之后的班会课上,6个组长应运而生,并由他们起草班级小组量化评比细则,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加分扣分等设置,经班主任审批,略作修改,在班级全体举手表决后实行。

小组量化评比的具体操作是作为班主任所最担心的,这当中面临几个最棘手的问题,一是评分细则过于精细则不利于操作,太泛了又起不到最好的效果。这得益于魏书生老师“凡事多征求学生意见”的观点,关于量化分值的分配,均请同学举手表决,例如迟到扣分这一项,好迟到者当然主张少扣分,不迟到者提议多扣分,于是以少数服从多数,使好迟到者心服。(班主任工作)再者除去不易量化细则,使操作者有据可依,这样避免在操作中出现数据不清现象。第二个问题是能否持久的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量化评比要做到持之有恒,要选拔两个得力的工作能手,每个星期一的早自习,准时地将上周统计表交到班主任的手中,使班主任对上周评比情况一目了然。再者就是每个月的量化评比结果进行择优颁奖,尽管获奖团队的每个队员只不过赢得一支圆珠笔,可内心里的成功感却是无可比拟的,同时对未能获奖的团队也是一个鞭策。

班级分组管理对班主作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抓大放小,实行组长负责制,对本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工作全面负责,对本小具有最高领导权,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抓组长,具体工作落实由组长组织实施,提高了班主作的工作效率,既减轻了班主任的事务性工作压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浅议水利管理中的水资源管理 篇3

【关键词】水利管理;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水资源管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需关系单一,管理内容较为简单

由于人们对水利的需求日益提高,水资源管理工程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实现,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以往传统的供需关系明显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时代的发展,所以选取更加完善的供需措施是当今水利企业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今的供需关系明显趋向于复杂多变,向多层次方向发展,所以对供需供需关系的调整也显得更加困难,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思考,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部门来对这一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出来了相关政策来缓解这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政策有水利行政部门的管理措施,主要针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整合管理技巧,操控管理体制,实施水资源保护,防止认为破坏做出严格规定,而且还对水资源利用进行简单规划,提出如何合理用水的相关思考,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水资源分配和调度不合理

国家在对水资源合理调配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就是国民用水情况。再以往仍旧处于探索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当中,水资源的调配权只在少部分人手中,他们操控水资源的利用。然而在现今社会主义体制当中,水利资源属于公有关系,应该受到全体公民的监督,并且如果要取得水利资源的使用,必须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才能够获得使用权。在一定区域内,往往会有很多施工单位需要很大程度的用水量,在水利分配方面难免会产生分歧,所以国家要加强这方面到位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调配,在不影响当地居民用水情况下进行分配,管理水利资源。在不同企业的纠纷当中根据相应的章程制度进行管制,解决问题。如果恰巧出现干旱情况,就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减少企业用水,保障当地居民用水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水资源。

(三)环保意识不强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

在水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多个人或者企业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严重破坏着水资源,这也是因为我国未出台大力度的审查措施导致的国民意识还不够。造成大范围的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如果要使得水资源破坏问题得以解决,就应该正确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坚持实行水利管理方案,增强国民的节约资源意识,对水资源进行严格调配,控制用水量,增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进行。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奋斗。调控用水企业对水资源的利用,加深对水资源节约意识的提升。不断寻找新型水资源,为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奋斗。

(四)相关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管理力度不够

当下有关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仍然不够,这应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同水质特点进行准确分析,合理思考,建立一个更加全备的措施制度,给各地区谋发展,促进企业进步,增强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做出针对性的方案,与管理体制相结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体制监管工作。

二、强化水资源行政管理势在必行

强化水资源行政管理必须与当下时代特点相结合,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以水利资源管理为中心,与行政管理体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案。完成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增进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强化。

(一)搞好水资源行政管理应从强化法制入手

首先应该加快水利资源建设,建立良好的管理方案。然后在遵循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内水资源的分配体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促进城市水利资源工程全面开展。做好水利资源评估工作,形成完善的管理方针,促进水利发展。最后要对具体方案进行准确实施,完善资源管理工作。

(二)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困境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水利资源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第二,供水分配不合理,很多地区存在浪费现象;第三,水利企业存在严重亏损;第四,忽视了水利资源的调配,存在运输浪费状况。更加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或者没有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在当下供水体制当中,国民只是将用水当成一项必须的生活特征,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国家经过调配的结果,这也是造成水资源浪费最重要的原因所在。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节水观念,树立良好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促进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以及节约工作。

三、强化水资源行政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对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应该从这种角度来思考:通过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分析,提高管理方案,增强管理技巧,提高政府部门调控力度,保证政府管理制度能够准确实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化规划,实现水资源优化管理。

(二)城市水务实行一体化管理

对城市水务进行整体化管理,合理整合水利资源,将水利资源和城市化管理进行统一结合,推动城市管理方案发展。

(三)水利管理改革

水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水利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界定。能够促进水利资源发展,促进资源合理化利用,树立良好的市场风气。确立管理体制,优化资源改革,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考量,逐渐形成良好的水权发展制度。

(四)合理提高水价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高水价,做好市场评估,水利资产审核工作,准确核查水价成本,做好调配工作。在迎合市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允许水价的提高,适应于国民承受限度之内,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实施水资源管理政策

在某些地区水资源的利用过程当中,严重违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原则,以及水资源管理体制。要改善这一情况,必须努力引导国民的思想工作,建立良好的供水价格标准,完善水资源体系,根据供需关系进行进一步调整。

(六)强化全民节水意识

在经过国家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后,水价就是衡量供需关系的必要条件。有相关数据表明,家庭水的利用随着水价的提高而降低。所以,合理调控水价,能够提高人们的节水观念。所以,政府要加强相关规定的思考,建立全备的水利结构,调整供需关系,不同地区制定合理的水价,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把握市场份额,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大幅度控制用水量,建立良好标杆,为建立新型经济节约型社会做出进一步思考。

四、结束语

从以上几点情况来讲,水资源行政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求,管理体系必须得到进一步完善。现今国家应该做到调控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制度,根据当今情况,制定适合的政策,提高水利管理效率,调控水价,增强国民节水意识,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状况下,全方位降低水资源提供,促进供需关系平衡,给水利管理工作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南. 水利技术创新与水利管理能力提升浅议[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2:26-27.

[2]刘永胜. 浅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体系[J]. 地下水,2015,03:128-129.

[3]陈俊红. 浅议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管理[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0:59-60.

[4]闫刚强. 浅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J]. 陕西水利,2009,05:137-138.

[5]郝钊,董秀颖. 浅议环境与水资源管理中的市场化工具[J]. 中国水利,2006,09:35-37.

水利管理 篇4

我国的水利管理的情况是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 尤其是近些年,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也摒弃了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因此, 对水利的需求更大, 但是在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度开发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现阶段的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水利事业, 因而, 在科技上和管理上我国都加大了对水利事业的关注与投入,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 导致最新的水利技术没能很好地应用到水利事业中, 没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工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而, 我国在今后的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一定要注重加强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2 水利技术创新及应用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水利技术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工农业对水利工程的需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水利技术就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技术是水利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最主要手段, 尤其是近些年,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技术中可以有效地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及时预警水利灾害, 有效促进工农业的发展。

GIS信息化系统是最新的电子地图应用技术, 其在水利事业中的应用, 对水利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GIS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得水利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水利信息, 方便其对水利信息进行及时的管理, 而且可以根据最新的情况, 对水利事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保障水利事业安全稳定的运行, 现阶段, GIS信息化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水利管理中。

RTK实时动态系统也是一种最新的水利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十分广泛, 其应用原理也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 与GPS技术想比, RTK技术的数值更加精确, 并且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与动、静态监测, 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的效率, 提高施工质量, 提升管理水平, 推动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3 水利技术与水利管理能力的关系

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技术和水利管理, 水利技术和水利管理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水利技术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能够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保障。水利管理能够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能够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管理支撑, 保障水利事业安全有序的进行, 将先进的水利技术应用到水利事业中, 并加强对水利事业的管理, 能够有效的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先进的、科学合理的水利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水利技术在水利事业中的应用, 促使水利技术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使水利技术的功用能够更加全面的应用到水利事业中。水利技术的深入创新与发展能够能加有效地提高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提高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尤其是GIS技术和RTK技术, 这两项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监察能力、减少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保障水利事业能够更好地为工农业的发展服务, 促进经济的发展。

4 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水利技术的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管理能力的提高, 近些年, 我国水利事业相关行业不断地深化水利事业的改革, 我国的水利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基础上, 水利事业应该再接再励, 深化改革, 加大对水利技术与管理的资金投入,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利技术, 加大对水利事业的科学管理, 有效地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地区, 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水利事业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水利事业管理体系, 引进先进的水利技术, 使水利事业能够更好地为工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服务。

4.1 引进先进的水利新技术

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利事业建设的投入, 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水利技术, 改善水利设施, 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为工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服务, 在工农业的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 减少其对水源的污染以及对水利设施的破坏, 在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要加强对环境的治理, 加强对废水废气的控制, 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引进先进的水利新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水利事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 完善城市排水设施

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基层的水利事业的发展, 也应该及时关注城市的水利事业, 在城市的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关注城市排水设施的完善,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 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及时更换老旧的排水管道, 改善其排水质量, 使之能够在暴雨等灾害来临时从容应对, 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工作正常运行。城市的水利事业发展还应该关注水利技术的创新, 建立环保的、先进的水利设施, 改善水源质量, 提高水利管理, 促使水利事业更好地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4.3 强化水利管理

水利管理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科学合理的水利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在具体的工作中水利事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人们水利意识的提高, 深化水利技术发展, 创新水利技术, 加强水利管理, 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促进水利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 保障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4.3.1 加强水利组织管理

要加强水利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水利管理的法律法规, 使水利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引进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水利事业管理人才, 形成一支能够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高水平水利事业管理队伍, 要明确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 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 促使水利事业的管理工作有秩序的进行, 合理的发挥水利事业在工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3.2 加强水利技术管理

要创新和完善水利技术, 加强对水利技术的管理, 根据具体情况, 引进先进的水利技术, 尤其是像GIS、RTK这样的先进的测绘技术等, 使之有效的对水利事业的现状进行全局的掌控, 减轻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的水利事业近些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兴建水利工程、提高水利技术、加强水利管理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水利管理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简述了水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并对如何提高水利管理能力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为水利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技术,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水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留红.水利技术创新的分析与水利管理能力的实践[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

[2]李宗亮.利用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3]张金红, 郑国锋.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与企业, 2012.

水利管理 篇5

对于管理的重要性,人们往往认识不足。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有这么一种误区:谁都可能承认自己不懂科技,不懂经营,却绝少有人承认自己不懂管理。涉及到科研、经营方面的问题,谨慎一点的人往往三缄其口、谨言慎行。而一谈到管理,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行家里手,或信口开河,指手划脚;或固执己见,自行其是。一些不在管理岗位上的人们总觉得管理工作是天底下最容易不过的事,居然让这些管理者弄得如此艰难、漏洞百出,实在是无能之极:由此也可看出,管理工作又是一件非常难做的、常常坐在被告席上的工作。一般人对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轻视倒还是次要的,如果一些领导也存在重科研、重经营、轻管理的倾向,就有可能影响全局了。

事实上,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难;看似轻松,实则艰辛;看似风光,实则委屈;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是企业灵魂所在。就象国家一样。几乎人人都承认科技专家、经营专家的工作难做,是一门极深的学问,对非属自己行当的专业视若畏途;然而却极少有人从内心承认国家管理、政治活动是一门更为艰深的学问。似乎专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官员却是谁都可以当得好的。企业管理与国家管理一样,管理得不好,管理者固然难辞其咎,难逃众人的口诛笔伐;管理得好了,人们又看不到管理者的作用,觉得管理者可有可无。历史上不乏这种现象:值治乱之世,人人痛骂昏、暴之君;值太平之世,人们又击壤而歌,不知有尧,不知有舜。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管理不是一门单纯的学问,而是一种综合性学问。拿一个高科技现代企业来说,管理者既要对科研、经营和管理三方面都既有所了解,又能撮举其要,提纲挚领;又要对这三方面善于综合、善于协调,使其能围绕公司的总体目标发挥其最大能量,产生最大限度的合力。其次,也是因为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主要的是一种艺术。管理工作没有一定之规,它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自古以来,有治人无治法,说的就是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以上两点,就要求管理者既是通才,对所管辖的工作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又要善于综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这就象十个指头弹钢琴一样,既要十指齐动,又不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要弹出优美和谐的音乐来,否则就只会产生噪音。同时又要求管理者的头脑十分灵活,善于权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管理工作的艰难,才谈得上如何搞好管理工作。正是因为一些人不能真正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和艰难,所以对管理工作未能认真对待、认真研究、认真措置。走上管理岗位的人们,都有各自的独特经历。有的人来自内地,有的人来自特区,有的人来自国外;有的人来自机关,有的人来自研究院,有的人来自高校,有的人来自工厂,有的人来自其他公司。这种种人的管理,不可避免地都会带有自己以往经历的色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由于来自科研单位或高校,工作中就不免带有浓厚的纯科研单位中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搞课题的特点,难以适应企业搞科研的特点和要求;有的人来自机关,其行事就不免带有机关色彩,有时就流于形式主义,文牍主义;有的人来自内地国营企业,其作风不免死板、僵化、迟钝、缓慢;有的人来自小公司,工作上往往表现得缺乏大公司应有的胸襟和魄力;有的人来自商贸公司,其工作中往往带有太多的商人气息和商人作风……如此等等。这种种人的工作都有其各自的优点,但如果不认真研究自己现在所处企业、所处职位的特点和要求,盲目地以经验主义的态度来管理公司或者自己所处的部门,必然是管理不好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一方面认真钻研现代科技企业管理理论,摈弃经验主义,把自己以往可贵的、适合本公司和自己职位要求和特点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认真研究本企业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同时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台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地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水利管理 篇6

摘 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若要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就要求企业本身有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企业所开发的项目有着独特的连续性管理,控制好企业项目中的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励员工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才华,提供最利于企业发展的服务,才能出色的完成企业项目,达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142-02

目前各行各类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管理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特色,减少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约束,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资源,使企业经济价值达到最大化,效益最高化。加强对企业合同管理,避免出现因为合同信息的不全面,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信息落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必须解决好企业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只有合理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整体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被社会所淘汰。

1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项目管理是指一个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专业的工具和精湛的技术在一个特定的项目活动上,用来达成解决项目运行中所产生的一切问题以完成这个项目的既定目标需求。企业开发和研发项目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和超越企业对项目的要求和种种期望,所开展的一系列有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的活动都是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所谓的管理它包括领导、组织、用人、计划、控制等,下面从领导、组织和用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1 领 导

作为企业的领导,如果不知道和员工沟通和交流,只知道一味的对员工进行发号施令、责备和谩骂,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的领导在问题发生后,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处理问题的重点放到安抚员工的情绪上,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和员工进行阶段性的沟通,语言上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人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及时的沟通不仅能让员工更好地理解领导的想法,并且了解领导想法的目的,可以减少员工对领导的误解和不理解。让员工更好地理解领导后按照领导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出色的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1.2 组 织

项目管理是有组织的有目的为了企业目标而开展的一些列活动,是把一些原本分散的人或者事物按照一个既定目标建立起来的临时集体,快速的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优秀的企业领导人在组织中选一个相对具有影响力的员工代表进行沟通,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在无形之中拉近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与员工更好地协作处理工作。

1.3 用 人

在企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尽管每个人的分工不同,但作为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积极的工作情绪才是完成工作的正能量。

项目是指在限定的资源及其限定的时间内需完成的一次性任务。具体来说可以是一项工程、服务、研究课题或者活动。企业领导重视和鼓励每一个员工,与员工在一起制定整个团队在限定时间内的工作目标。而且在工作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员工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也许他们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但是他们会有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2 全方位控制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益

一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完成项目时所产生的实际成本、生产费用不能超过企业的预算成本、费用的管理过程。它包括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成本、费用的预算以及费用的控制等几项具体工作。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制约下,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是成本管理环节。企业对成本管理控制的不到位,就会造成资金链的短缺,超出企业成本的预算,进而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企业应该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管理对成本管理的制约性,搞好企业的成本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用以前的陈旧思想去一味的缩减项目成本,苛求员工降低生产成本,以次充好。长久下去,整个企业就变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项目管理应当改变审视批判的态度,用宽容的态度去处理问题,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成本管理控制问题。

企业应当树立和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明确到各个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明确到每个员工,并且与职工个人利益直接挂钩。这样一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被调到起来,工作热情高涨,就会提高企业成本的竞争力。对企业实行全过程、全方面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包括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成本管理。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随时对企业成本管理做出正确的调整。

3 加强合同管理,减少经济纠纷

合同管理的目的是指公司为了增强管理,制定的一系列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明确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合同。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①加强公司合同管理,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保障公司合法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外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合同。

②企业建立严格的合同控制制度和牵制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及时反馈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把合同管理中心从书面转移到本质控制上来,也就是说企业应从根本上为员工的切身利益着想,员工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假如说员工辛辛苦苦的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达不到内心的期望值就会发生一些合同纠纷,阻碍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在员工工作期间赋予他们应得的报酬,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口头表扬,都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中不再带有负面情绪,这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的。

③企业需要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合同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对合同的管理,避免在以后的项目管理和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本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合同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起到一个优化管理的作用。

4 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项目管理在整个项目中占据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只有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才能得到具体的操作和实施。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处理好几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司经济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项目管理者绝对不能轻视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已经发展并且不断成长壮大的企业来说,这是企业能否走向卓越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水利管理 篇7

一 水利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越来越广泛, 工商业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农业生产也已经由传统纯手工式的劳作转变成为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从而将原本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转入到了城市中。多余的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过于注重产业的发展, 忽视了对环境的维护, 并且地方政府也没有给予第一的政策维护, 因而农村的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多样化、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污染情况其实跟城市的高速发展、工矿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这是因为很多的工矿企业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 而没有想到身边的水资源被破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这些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提供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特别是废水、排污方面的能力还处在传统模式下, 因而会导致周边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严重的破坏。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 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排水能力却不断的被忽视, 2012年夏季的北京, 由于连日的大雨, 导致多条路段都变成了“大河”, 更甚者成为了“汪洋大海”, 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还有很多单位和学校因此而放假。其实因为下雨时城市排洪力度不够, 造成的这种情况已经不是只有这一次, 城市越大, 建筑越多人口就会急速的发生膨胀, 原先设计建造好的城市排水管网在发生连日大雨时, 无法堪当重任, 肯定会出现严重的内涝, 造成了严重的交通瘫痪以及财产损失。

与此同时, 城市排水中的污染问题也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 这是因为环境监管部门严重的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管理, 所以很多的生产企业排放出的工业废水长期的超标, 在城市中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 会造成严重的污水排放量, 由于这些排放出的污水量过大无法平衡, 使得水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想要将这种现实性的问题改善掉, 一定要通过水利管理部门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争取, 各相关政府财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资金帮助, 提升水利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 使其能够科学的发展, 更便于水利工程的管理, 通过创新的水利科技手段, 确保国家水利工程的安全。水利资源的各种优势充分的被利用后, 可以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以水为本”是科学发展需要坚持的基本观点, 将水利工程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合理协调, 做好统筹规划, 通过水利科技的创新, 有效地提升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

二 水利技术创新的应用

水利技术创新采用的信息化手段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汛预案, 防汛预案主要包含了雨、水以及洪水方面的预报。但是现今所采用的信息化技术功能中具有很多的不足, 并且在行政决策方面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因而想要满足管理部门的需求, 应该将防汛预案加入到信息系统中, 准确无误的提供洪水预警。比方说在洪水达到某种级别时, 系统要及时的给予相应的预警机制, 根据预警提示, 相关领导要及时给予决策调整。并且当决策初期就要做好放洪量的计算, 并且掌握好泄洪之后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结果。所以通过这种信息化系统可以将所有的水利状况了解掌握。现今的掌上GIS信息化系统, 就是为了帮助用户能够更好更快捷的得到相应的水利信息, 及时的找出可解决的措施。GIS系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运行, 通过智能型的方式提供各种资料的查阅, 实时的查看电子地图, 将各个资源进行空间性的定位, 对各项信息直接实时的查询和浏览等相关功能, 将GIS系统跟手机智能化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 更有助于相关的领导、负责人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决策。

三 应用RTK技术对水利管理产生的影响

RTK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实时动态差分法, 主要是GPS为最新的测量方法, 原本静态和动态测量都是在事后才进行计算才能得到精确度厘米级的数据, 但是RTK技术可以实时实地的在野外采集时直接得到精确度为厘米级的数据, 利用了载波相位动态这种实时差分方法, 可作为采用GPS这种技术发展后的里程碑, 这种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提升了水利工程放样、水利工程地形测图以及其他相关的水利工程测量相关数据, 并且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水利工程作业的工作成效。RTK技术相对于传统的GPS技术更具有优势。传统的GPS技术测量主要是利用载波相位得到观测值, 而RTK这种技术在载波相位的基础上还可以实时并且动态的得到定位值, 能够直接准确得到坐标中的相应的三维数据, 并且实时的将数据精度达到厘米级。水利工程在RTK技术引用下, 基准站经过数据链将所有的观测数值传输到流动站中, 当然流动站不仅仅光是接受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将GPS采集到的数据, 组成差分观测值后经过系统实时的做出处理, 从而得出厘米级的结果, 所需时间很短。将RTK技术合理的采用到水利工程中, 可将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三角网、导线网的方法改变, 原本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 精度分布无法均匀分布, 需要后期才可计算出精度;GPS常规的静态、快速测量方法, 其测定过程也无法直接得到精确的定位, 在测量完成之后, 在数据处理之后发现得到的结果达不到要求时, 就要及时的返测, 而通过RTK技术执行测量控制, 可实时获得定位, 马上就可以得到点位精度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可以就不需要进行观测了, 采用这种技术的关键就是可以直接掌握到观测数据, 实时的观测质量达标可有效地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应用RTK技术在水里工程测量时, 完全可以不受外界天气、地形以及其他条件上的因素限制。

四 切实做好各项水利科技创新工作

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对水利工程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并且具有着重大而又艰巨的责任。因而各级相关水利部门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提升创新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领导干部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位, 并且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完善和改善水利科技各项工作的领导, 将水利科技工作切实的摆放到议程当中, 直接设定为考核干部成效的机制体系。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 科学合理将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好, 将各种能促进水利科技发展的举措落实到位, 更好地帮助水利科技工作推进。各相关领导应更重视科学知识, 将表率作用发挥出来, 起到带头作用, 以科学的方式将决策制定的更为民主科学化。

2.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科技创新条件就是科技的投入, 以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投入为基准, 并且进行多元化以及多渠道的投入。首先要得到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科技支撑, 各相关部门多采用开辟经费的渠道方式, 将水利工程的科技发展制定良好, 并将其设立专项预算。然后应加大科技平台的建设, 提升科研能力, 将各项资源实施共享, 将平台的基础运行与管理得到保障, 使得平台的效益能够充分的发挥。最后应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中, 划分出专门针对水利技术创新的资金, 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技术的创新。

3.营造创新环境。

①在政策上要营造出创新环境, 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科技创新的制度举措。②社会环境要共同激励创新, 提升宣传手段, 积极地奖励和表彰科技创新, 创造出社会和个人都关注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③创新人才环境要积极营造, 科学合理的建立起人才选拔的机制, 使得相关的科技人员能够更具有创新科技的动力。

4.强化科技管理。

①水利科技成果要加强管理, 可以切实有效地将管理部门的各种只能发挥出来, 将项目的审查、评估、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管理完善提升, 还能帮助项目实施时进行全程的监管, 以及后期的验收评估。②水利科技应加强评价机制的建设。根据国家相关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从而使得评价体制能够更加公平、公开、透明、公正以及科学合理。③水利科技机构自身管理机制要加强。科技管理的只能要强化, 其作风建设和人员素质也要强化, 并且要提升管理水平以及科技效率。

5.加强合作交流。

①科技合作做为先导, 使得水利国际合作以及交流范围能够扩大化, 交流内容深化加强, 将“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贯彻执行, 了解和认识到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水理念, 与我国具有的国情、水情结合起来, 更好的完善和丰富到自身的治水理念当中。将国外比较先进的治水技术、经验理论、技术人才吸收和引进, 鼓励现有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能够走出国门, 更好的推动国内人才在国际中的技能发挥, 提升我国水利技术地位的提升。②将国家各项资源与交通、农林业、气象环保、海洋等联系起来, 时常进行学术和科技的交流, 将可运用的所有资源调动起来, 更好的提升水利管理能力。③将各种水利技术和科技力量发挥出来, 形成协同作战、上下联动的发展趋势。

五 结束语

水利管理是一个较为系统、繁琐的工程, 是水利工程提升效益和保障的基础前提, 作为水利工程实施的工作重点, 并且还是工作难点所在, 因而提升水利管理的技术手段, 将先进创新的水利技术运用其中, 可作为提升水利管理能力的基础保障, 能够更好地帮助水利工程提升其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冬.浅谈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传播》.2010年 (22)

[2]张立峰.如何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一些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 (10)

[3]边丽娜.水利技术创新的分析与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视界》.2012年 (08)

[4]张金红、郑国锋.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与企业》.2012年 (3)

[5]李亮.水利技术创新对提高水利管理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 (11)

水利工程管理中企业管理层的管理 篇8

随着问题的严重化愈加突出, 最近几年, 大部分水利工程企业开始了加强自身的项目管理, 并在现实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这对于整体管理方法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 在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上, 很多管理者都存在着一视同仁的看法, 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的不同, 这些上面的管理差异是相当大的, 不能混为一谈, 但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却常常将他们一起处理或采用同一种方法。可以看出, 在管理层的管理上, 我国水利施工企业还处在对于模式的摸索上, 刚刚起步。在对企业施工项目的整体管理方法和理论上还有待提高, 并且在项目的组织、协调、控制等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完善, 在以后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发展空间。在现在, 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主要管理层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责任书与考核方面的问题

(1) 在项目中没能及时签订项目责任书。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突发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具有紧急性, 一经发现必须马上采取手段就行补救, 所以在这个时候由于时间的紧迫, 导致与业主的项目相关的责任书没有来得及签署, 甚至到了收工阶段这个责任书还没有进行签署, 这对于相关施工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扰, 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书, 在整体工作的管理上就缺乏一个主体, 导致相关事宜模糊不定。

(2) 项目责任书本身存在问题。有的施工单位在对责任书的设置上面出现目标的整体混淆, 在实际中企业只关注整体的经济效益相关设计, 对于质量、安全等方面没有提及或设计模糊。

(3) 项目责任书的严谨程度不够。在有些责任书的制定上面各项目标的设置指定相当随意, 完全不合理, 在整体的制定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在形式上造成责任书的不严谨性。

1.2 项目经理部的组建跟管理形式的问题

(1) 没有认识到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作用。在企业中, 由于项目经理的级别较为尴尬, 一旦与法人代表发生冲突, 经常会被法人代表在工作上限制手脚, 完全忽视了在开工前与他签订的项目责任书, 使得在相关工作上造成项目经理的热情降低。

(2) 经理人员素质问题。认不清自己的工作责任, 在施工中, 将自己当做上级领导, 在处理事情上, 不考虑整体团队的意见, 独断独行。甚至更有甚者, 担任项目经理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还可能做出危害整体工程的事情。还有对于自己的领导地位认知不够的, 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者施工人员, 完全抛弃了他是在项目上的领导作用。

(3) 整体经理结构设置问题。在项目经理制度的设置上经常出现的局面就是与施工要求不搭边。有些施工项目工程小, 技术简单, 安全隐患并不多, 但是却设置了庞大的项目经理进行管理, 在部门的建设上面也多是无用或者重复, 造成整体施工的问题的草草了事, 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那些经营并不好的单位中。

1.3 项目过程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项目过程管理与控制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现场标准化管理 (文明施工) 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有的企业检查控制只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进行, 即只是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成本管理方面。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 不惜牺牲利润, 以低标价中标, 甚至答应业主的无理要求, 他们以将工程项目承揽到手为第一要务, 没有很好核算和预测实际成本。

(2) 项目质量管理方面。有的项目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工期拖后, 被监理通报批评;有的项目质量管理责任不明, 出了质量事故, 管理人员相互推诿。

(3) 项目进度管理方面。有的项目进度严重拖后, 影响了总工期;有的项目工期安排缺少计划性, 干到哪算哪。

(4) 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有的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产生麻痹思想;有的项目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没有上岗证, 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 原因分析

2.1 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缺乏了解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 两者是委派与被委派的关系。项目经理在项目中是最高责任人、是项目决策关键人物, 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但项目经理不是法人代表, 必须服从企业法人的指导、控制和服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能忽视对项目的控制和管理和产生“以包代管”的现象, 项目经理没有可能自行承包, 它要在企业管理层的指导、服务、监督下承担任务;并且承包容易形成只重成本控制, 忽视其他目标控制的倾向, 容易出现短期行为, 承包合同将企业管理层与项目管理层的上下级行政关系扭曲为平等关系。

2.2 对施工项目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项目管理制度要配套, 不留漏洞。目前许多水利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合项目管理的需要, 如缺乏工作分解、责任分解等。同时由于我国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文化基础和管理经验很不平衡, 相当一部分基层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手段运用到具体工程项目上, 普遍地存在脱节现象。

2.3 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项目经理部人员素质相差较大

众所周知, 项目经理是项目部的核心和决策人物, 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管理水平。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能够统筹安排人力、物力、财力, 合理进行方氩工组织设计, 规划、控制和协调工程进度,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 保障项目责任目标的实现。因此, 项目经理必须是取得建设部项目经理培训合格证书、具有相应的项目经理资质、高度的政治觉悟、丰富的专业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 结论

通过文章的论述, 将水利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列举和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庞大的系统, 在加上我国相关管理形式上的不足, 导致在施工中问题的出现率相当之高。所以现阶段, 对于企业项目管理的开展与研究是必须的, 只有在相关项目管理上进行有效的管理机制设计和责任分属, 才能使得项目本身就有更大的管理空间, 项目管理的整体是一个有序、完整的管理系统, 从责任书的签署, 到最后的工程交工, 每一个环节在整体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缺一不可。所以在日常的建筑施工中必须对于项目的管理加强正确的认识, 这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整体效益进行提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基础建设项目不断的增多, 在这期间建筑企业迎来了一个市场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 企业应该知道这时候面临的局面是机会与风险并肩而立, 所以企业现在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在实际的施工中减少风险, 避开危险, 在这方面企业自身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他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在水利工程项目上的竞争力。在新形势下, 水利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我国原有的一些水利建筑企业却在这场盛宴中被出局, 原因是, 施工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企业管理体制僵硬, 这些问题都显示出企业的管理层的管理出现了问题, 所以导致企业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

关键词:管理层,管理,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陈辉, 孙志超.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干旱地区水利管理措施 篇9

引水。在大河源头建立引水渠首工程, 有条件的还可以修建骨干性调蓄工程, 对山溪性河流还可以截潜流;疏通泄洪通道, 保护荒漠生态, 尽可能使全部的水都得到充分发挥。

输水。加强渠道防渗和配套改建, 渠系配套与田间配套结合, 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溉、喷微灌溉;或在沿渠两岸种植柳树既防渗防冲又防蒸发。改进落后的灌水方式, 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蓄水。将冬闲水和夏洪水蓄至水库, 主要是防止渗漏和蒸发。渗漏的部位主要在高坝段和放水闸两侧。主要的办法是在坝前坡或坝中进行防渗兼防风浪、防冲, 降低浸润线, 使坝后无积水。或采用行之有效的化学、生物措施在水库水面上建立防蒸发保护层, 可减少水面蒸发损失80%~90%;在库盘采用防渗膜等技术, 可大大减少渗漏损失。另外, 对无较好水源的干旱山区, 可分户修建小水窖, 将季节性水源或雨水引至水窖蓄积, 一蓄水30立方的水窖可解决一户人 (含牲畜) 90~120天的吃水问题。

配水。根据现行的分水比例或农作物的需水情况, 对灌溉水量的时空分配作出量优决策, 以寻求灌区最大的经济效益, 配水员要办事公道, 讲求科学, 掌握农作物长期的灌水最佳期和灌水进度, 注重效益。

灌水。采取先进的灌水技术, 严禁大水串灌、漫灌, 实行人跟水走, 定额供水, 强化组织, 严禁日浇夜退。

2 发展节水型农业

节约用水, 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也是维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可以防止土地次生盐碱化和保护生态环境, 又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达到扩灌、增产、增收的目的, 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节水型农业是由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构成的。

2.1 节水措施

输水工程节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加强渠系管理、配套、渠道防渗, 减小输水损失, 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节水灌溉制度。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来确定节水灌溉制度, 确定灌水定额、灌水次数、灌水时间。达到用水合理提高水的有效性获得高产。

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地面灌如:小畦灌、细流沟灌、膜上灌、波涌灌 (间歇灌) 、水平畦田灌及隔沟灌等。因地制宜搞喷灌、微灌。引进先进的地下滴灌、渗灌、皿灌等。其特点是灌水器均埋入地下农作物根系附近, 直接被作物吸收, 减少无为消耗。

充分利用水资源。对地表水、地下水统管统调, 充分开发地下水和灌溉回归水。在宜井灌区内, 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 既灌又排, 不仅增加了灌溉水源, 缓解了春旱缺水的矛盾, 还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 抑制了灌区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同时从水循环规律出发, 可以有意识地对水源在时空上进行调节;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 以丰补欠, 统一安排。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加速转化, 相互调节补充, 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2.2 农业措施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水源和自然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适应压缩耗水多的种植业比例, 才能充分提高水的利用率。

抗旱育种。

保墒。地膜覆盖、桔杆覆盖、砾石覆盖。耕作保墒是一种传统的抑制土壤蒸发的技术, 通过深耕细作, 切断土壤毛细管水上升的通道, 降低土壤的蒸发。

化学节水、保水剂、吸水剂、抗旱剂、旱地龙都是抑制土壤蒸发的新技术。

2.3 管理措施

政治体制。主要指节水农业的管理政策、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与水法规。确保节水农业的建立与发展。

水利经济。树立水的商品观念, 才能真正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费征收标准原则上要使水费能平衡水利工程的投资、维护、运行等项的支出, 做到以水养水, 形成水利投资的良性循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将会长期困扰水利事业的发展。投资主体可以是国家、地方级政府、集体及个体, 资金来源可以是银行贷款、集资、募集或申请特种国债、国际金融组织的长期各种优惠贷款和以工代赈等各种渠道。还可以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同制的形式, 并对已建成的节水灌溉设施采取拍买、租赁等形式, 用回收的资金建设新的节水灌溉设施, 实行滚动增值, 建立良性循环投入、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在工程建设上要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在工程运行管理上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 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实行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新格局。

提高灌区计量水平, 促进节约用水。传统的按亩均摊收水费往往让群众形成“用多用少一个样”的思想, 大水浸灌现象普遍, 通过新建改建量水设施, 提高用水计量精度, 逐步实现按方收费。用多少水化多少钱, 树立水的商品意识。

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报。

生态环境。包括监测、水源保护及农田生态平衡等。

奖惩措施。为了鼓励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问题, 对节水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奖惩制度 (资金可以从水费中支出) 。目前推广节水灌溉还比较困难, 农民对节水缺乏一定的认识, 认为多浇水就会增产, 还没有形成科学灌溉的观念, 这是新旧思想的转变问题, 一定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广节水灌溉。

3 提高水利管理的科技含量

强化流域, 县、乡、村的水管组织。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改进灌水技术, 减少田间水量损失, 实行沟、畦、膜上灌等灌水方法, 防止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灌前平整土地, 避免灌水不匀, 跑水和漫溢的发生。

实行农作物与水结合, 合理配置水资源, 按亩定额供水, 严禁过量灌溉, 对超额用水实行现价收费。加强渠道和建筑物的配套、维修管理、减少决口跑水的漏水损失, 经常维护渠道、清淤、除草、排除障碍物、加固渠堤等。在枯水时期, 实行集中轮灌, 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充分利用回归水, 微咸水和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保证一水多用。保护水资源, 防止污染, 保证水质量, 加大在河道及水工程内的治污力度。

4 发展水文化、搞好综合经营

水管单位应充分利用自己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和技术、人力、设备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水文化, 建设游览胜地, 保护和美化环境, 开展综合经营, 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提高广大群众对水利的认识和了解, 促进消费, 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 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使每一位水利职工都热爱水利事业, 安心水利事业, 静心研究水利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为库车的经济腾飞, 为西部大开发建设贡献力量。

5 建设高效水利的前景发展

建设高效水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随着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等都必将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把建设高效水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从水源引水一直到田间灌水, 都纳入统一的水资源有效利用范畴, 制定在全县推广应用的规划, 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 大面积应用节水效果最好的节水灌溉设施,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把建设高效水利中的膜下滴灌作为重点予以推广应用, 实现播种、铺膜、铺设滴灌带一次完成的机械化作业;实现浇水、施肥、施药的一体化和控制化;实现精准化的栽培过程。

构筑以“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为特征的高效节水现代农业体系, 实现龙头企业集团化运营, 进一步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水利管理 篇10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当今的时代要求水利知识结构上要与时俱进, 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对水利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门要做到与时俱进, 必须加快我们的知识更新, 改进知识结构, 强化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

1 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似乎越来越小, 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 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而言,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 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 再加上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 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现象, 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础上, 抓好安全管理, 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 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管理, 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抓好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资源及其他优势, 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2 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防汛预案, 支持积极支持会商。水利信息化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 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 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 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 根据方案, 领导就会在会商中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还能对放多少洪量、对下游会有什么影响等进行模拟。

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将水利信息完全掌控。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 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 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 “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 两者有机结合, 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 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3 极大RTK技术的应用

RTK (Real-time kinematic) 是实时动态测量, 对于RTK测量来说, 同GPS技术一样仍然是差分解算, 但不同的只不过是实时的差分计算。RTK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计算机的普及, 能够使得传统作业模式得到革新, 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 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 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 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 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 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历时不足1s。

RTK技术如何应用在水利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各种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 不仅费工费时, 要求点间通视, 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 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 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 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 如果测设完成后, 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 还必须返测, 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 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 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 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 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RTK技术还可应用到地形测图中。在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 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 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 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 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 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 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 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 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 现在采用RTK时, 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貌碎部点呆上一两秒钟, 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 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 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 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 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 不要求点间通视,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RTK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 断面测量操作简单, 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数倍, 大大节省人力。

4 结论

水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是水利工作的重点, 也是难点, 如何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祁万莲.青海省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利发展研究, 2007 (6) .

[2]郭雨田.基层水利管理应与时俱进.江苏水利, 2005 (3) .

[3]向旭.对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广东水利水电, 2005 (1) .

[4]张兴波, 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 (5) .

管理睡眠,管理健康 篇11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1.睡眠时间: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2.睡眠方向: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3.睡觉姿势: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恶梦而惊醒。

4.睡觉时间段: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中医认为,子(夜间11时到凌晨1时)、午(白天11时到13时)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当休息。

5.睡眠环境: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表、假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否则会影响健康。

正确克服睡眠障碍

第一,给自己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床要舒服,卧室内最好悬挂遮光效果好的窗帘,同时把门窗密封工作做好,以免外面的噪声吵到您的休息。

第二,冬天气候干燥,在卧室里放一个加湿器会对睡眠起到好的作用。也可以在床头边放上一杯水,万一夜里渴了也不用起来找水喝,免得困意全消。

第三,睡前不要服用让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咖啡、浓茶、巧克力都是睡前不该选择的食物。有人认为,喝点酒可以帮助睡眠,其实不然,不少人酒醉睡醒之后感到自己浑身无力、头也昏沉沉的,正是酒精使睡眠质量下降了。

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思考 篇12

一、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似乎越来越小, 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 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而言,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 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 再加上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 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的现象, 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础上, 抓好安全管理, 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 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管理, 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抓好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资源及其他优势, 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二、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防汛预案, 积极支持会商。水利信息化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 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 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 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 根据方案, 领导就会在会商中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还能对放多少洪量、对下游会有什么影响等进行模拟。

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 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 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 两者有机结合, 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 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三、努力抓好各项水利工作

(一) 突出抓好民生水利。

要继续把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一是优先解决城乡供水安全问题。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基础上, 解决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的灌溉条件, 三是落实水库移民政策法规。一定要认真落实水库移民的后扶政策, 逐步建立起促进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 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重点落实好农村饮水安全、沼气、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要重点抓好水库移民后期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 做到落实到人, 稳妥发放。

(二) 突出抓好水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要加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二是要加快水源地及地下水的保护工作;三是要推进节水工程的建设;四是要认真搞好水库和灌区的普查工作, 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五是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协调、联络和服务等工作, 为各项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突出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全力做好旱涝灾害防范和救助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旱涝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加快水毁工程的修复, 夯实堤防维修和加固工作, 加大河道的清淤清障力度, 确保城市、水库及主要河道安全度汛。重点要抓好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河道的治理工作。一方面要着力解决水库病险问题,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在继续搞好已开工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同时, 抓好已立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开工建设, 力争剩余水库的立项上马, 并做好其他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河道的综合治理。

(四) 突出抓好水利融资。

近年实践表明, 用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兴办水利是加快水利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要通过采取亲商、近商、引商等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 参与到水利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上来。只要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供水能力, 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兴利除害保障能力, 一切有益水利发展的资金, 我们都要大胆地引进, 大胆地吸纳。

(五) 突出抓好水利规划。

要加大对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 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思路, 分门别类地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 用好用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兴水战略等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 多规划一些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和水环境的项目, 重点做好流域综合规划, 包括生态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等项目, 争取上级部门的更多投资。要下大力气解决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和无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的问题, 整合技术力量, 对技术人员要采取“招、引、吸、聘”等多方式予以解决。同时, 要及时保质上报各类项目计划和设计方案。

(六) 突出抓好依法治水和科教兴水。

依法治水, 是水利事业的基本方略, 必须贯穿于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 体现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 约束到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广大水利工作者和水事活动的各个参与主体。要不断加大水事行政执法力度, 做好水事纠纷调处, 严肃查处违法打井、偷盗水、人为水土流失等水事违法案件, 努力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要结合水利工作重点,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利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水利事业发展, 以科技进步推动水利现代化。要建立长效的水利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全行业“科教兴水”工作。在水利建设的宏观决策、前期工作、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 有效地提高科技含量, 提升科技进步对水利事业的贡献率。同时, 抓好水利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水利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以适应和满足新形势对水利人才的需要。

四、结语

水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是水利工作的重点, 也是难点。想要提高水利管理的工作, 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新时期的水利管理需要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 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管理技术含量及如何做好水利管理工作。

关键词:水利技术,水利管理能力,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祁万莲.青海省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 2007, 6

[2] .郭雨田.基层水利管理应与时俱进[J].江苏水利, 2005, 3

[3] .向旭.对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广东水利水电, 2005, 1

[4] .张兴波, 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 5

上一篇:市政工程建设下一篇:成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