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站管理

2024-08-04

水利站管理(共12篇)

水利站管理 篇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乡镇水利站面临着多种问题和困难, 其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农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严重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下面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乡镇水利站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了实现乡镇水利站建设和管理的策略。

1 当前乡镇水利站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不足

就当前形式来看, 乡镇水利站建设资金投入依然存在不足, 且方式较为单一, 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乡镇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 其建设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实现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并且由于当前水利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要的经费, 并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中, 而政府投资的重点多集中在一些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上, 且很多情况下是根据国家、省、市配套资金进行投入, 而对于乡镇水利站资金的投入和经费的安排少之又少, 进而导致其难以履行职能。

1.2 乡镇水利站管理机制不完善

多年来, 乡镇水利站一直承担着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的任务, 如农田抗旱防汛水利基本建设、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等, 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公益性的, 但是相关部门又没有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作出明确的规定, 进而导致乡镇水利站职能混乱, 很难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虽然有些乡镇水利站都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 对于水利站人员工资的调级、职称的评定以及相关档案的管理都是有县级水利局负责, 但是乡镇水利站中人员的管理和使用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

1.3 人员素质下降, 服务水平下降

由于水利站经济状况差,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比如一些年龄较大的管理者, 虽然具有丰富经验, 但多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 且对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慢, 而且专业培训少之又少。而一些技术水平高, 理论知识丰富的人员, 由于乡镇水利站工作福利待遇较低, 很多职工都将精力投入到维持生存上, 严重影响自身职能的履行。

2 乡镇水利站建设和管理的策略

2.1 完善投入机制。

在乡镇水利站建设中, 应当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思想, 具体实行上采取国家辅助、群众投劳以及收益单位进行管理的措施。首先可以采取“竞争立项、招标建设”的措施, 以此作为乡镇水利站建设组织的构成方式。主要优势在引入了竞争机制, 从而能够实现群众的全过程参与, 确保参与者的积极性。其次, 为了促进水利站能够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 确保农民增产和农村生产稳定的发展, 县级政府也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乡镇水利站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 增加资金的投入, 可以实施按照岗位的编排进行落实乡镇水利站管理人员工作和劳保以及医疗卫生服务, 并按时足额发放。同时, 根据乡镇水利站的规模和特点, 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投入措施, 积极争取省和市里的财政投入, 同样由地方财政根据相应的比例进行配套的投入, 另外, 也可以实施民办公助或者以奖代补等方式, 鼓励受益群众自己来投资, 然后地方财政根据相应的比例采取补贴。

2.2 切实提高水利站管理体制

为了保障管理的顺利进行, 首先应当安装有效的计量设施,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乡镇水利站中并未使用用水计量工具, 即使有也比较滞后或者老化, 无法实现用水的准确计量, 通常就直接采用计时或者根据面积来进行估算, 未能够起到节水效用。而通过安装有效的计量设施, 能够让群众真正意识到水的珍贵性, 进而做到节约用水。其次, 应当鼓励用水户参与到管理中来。为了实现群策群力的管理目标, 提高用户的参与热情, 应当采取用户代表来对于水分配以及水价各地进行管理的方式, 确保能够自觉接受用户的监督, 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2.3 切实加强水利站队伍建设

新时期想要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站机构改革和服务工作, 想要从单一性的人事组织管理向综合性的人才开发管理转变, 首先应做好乡镇水利站职工人员培训工作, 建立上岗任职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为了能够吸引优秀技术人才, 可以实施岗位责任制和全员聘用制, 并将原有的身份管理转向为岗位管理, 实施竞争上岗的方式, 择优选择优秀的技术人才。另外, 在水利站队伍管理中, 为了能够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可以将职工的收入与工作责任和绩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编制控制上, 实施开放状态, 彻底打消“铁饭碗”的工作机制, 不断优化基层水利队伍人员结构和整体素质, 从而为乡镇水利站建立人才引进和流动的长效机制。

2.4 加强乡镇水利站改革发展

搞好乡镇水利站改革对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发展, 促进水利站自身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各级水利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加强乡镇水利站改革, 以促进水利站的发展。想要实现乡镇水利站的改革, 必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 应立足于水利站的长远发展, 妥善进行制定人员安置问题; (2) 坚持实事求是, 因人制宜的原则, 应根据乡镇水利站的特点, 因地制宜, 合理制定改革机制。 (3) 最后应坚持有利发展, 促进发展的要求, 将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改革的根本目标, 从而促进乡镇水利站的改革发展, 实现服务“三农”的最终目标。

3 结束语

乡镇水利建设与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项目, 项目投入机制、建设过程的管理以及竣工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都是确保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有效发挥的重要方面, 需要施工单位、受益群众、当地政府等多个主体的协同合作, 才能进一步实现乡镇水利站建设的发展, 使水利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耿少权.浅谈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1 (06) :96-97.

[2]周刁婵, 冯永军, 姜海峰.天津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07) :128-129.

[3]钟玉秀, 刘宝勤, 李伟.加快乡镇水利站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06) :46-47.

[4]喇积祥.互助县基层乡镇水利站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8) :50-52.107-108.

水利站管理 篇2

第 26 号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6月22日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汪恕诚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和拆除等活动及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前款所称水利工程,是指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水利工程。

第三条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条 项目法人(或者建设单位,下同)、勘察(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监理单位及其他与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依法承担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

第二章 项目法人的安全责任

第六条 项目法人在对施工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时,应当对投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进行审查。有关人员未经考核合格的,不得认定投标单位的投标资格。

第七条 项目法人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施工可能影响的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有关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可能影响施工报价的资料,应当在招标时提供。

第八条 项目法人不得调减或挪用批准概算中所确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等所需费用。工程承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第九条 项目法人应当组织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并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报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对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进行调整,并报原备案机关。

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负责人;

(四)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

(六)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七)工程度汛方案、措施;

(八)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条 项目法人在水利工程开工前,应当就落实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布置,明确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当将水利工程中的拆除工程和爆破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项目法人应当在拆除工程或者爆破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

(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二)拟拆除或拟爆破的工程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的说明;

(三)施工组织方案;

(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五)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章 勘察(测)、设计、建设 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 勘察(测)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测),提供的勘察(测)文件必须真实、准确,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需要。

勘察(测)单位在勘察(测)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勘察(测)单位和有关勘察(测)人员应当对其勘察(测)成果负责。

第十三条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并考虑项目周边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特殊结构的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设计单位和有关设计人员应当对其设计成果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参与与设计有关的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 建设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建设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建设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及项目法人报告。

第十五条 为水利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提供有关安全操作的说明,保证其提供的机械设备和配件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第四章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从事水利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和拆除等活动,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活动。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水利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在工程报价中应当包含工程施工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上述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在建设有度汛要求的水利工程时,应当根据项目法人编制的工程度汛方案、措施制定相应的度汛方案,报项目法人批准;涉及防汛调度或者影响其他工程、设施度汛安全的,由项目法人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批准。

第二十二条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以及总监理工程师核签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二)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围堰工程;

(八)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第二十五条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负责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七条 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二)监督、指导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组织、指导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建设、考核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的考核工作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第二十八条 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第二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地方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

(二)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内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以及有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应当经水利部考核合格。

第三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自收到本规定第九条和第十一条规定的有关备案资料后20日内,将有关备案资料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抄送项目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报水利部备案。

第三十二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或者暂时停止施工。

第三十三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对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及安全事故隐患的检举、控告和投诉;对超出管理权限的,应当及时转送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举报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举报;

(二)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书面材料;

(三)督促落实整顿措施,依法作出处理。

第六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第三十四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流域管理机构应当编制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水利部备案。

第三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制定本建设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等方面的方案。

第三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三十七条 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项目法人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

第三十八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第三十九条 水利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与处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的实施办法,报水利部备案。

水利站管理 篇3

【关键词】水利技术;创新;水利管理;水利信息技术;RTK技术

0.前言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我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物质。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我们的需要开发水利事业并不断的发展进步,为我们的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水利技术不断涌现,这对我国水利的发展和工作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水利管理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水利技术作为支撑。在就要求在水利管理工作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知识掌握,加强技术的应用。以下笔者根据我国水利工作进行的现状,分析了水利技术与水利管理能力的内涵及关系,探究了利用水利技术的创新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具体方法。

1.我国水利技术管理工作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机械化和水利事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很多弊端与缺陷在我国的水利的工作内容中国浮现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水利在农业的应用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在社会经济组成部分中投入的能力逐渐变小。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有些地方的部门就忽视了水利技术的发展和保护。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了破坏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这种污染问题分布范围广,且频率高、数量多,在技术上也很难治理。

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连带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对人们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问题,在社会已经受到了强烈的关注。在城市中,居民大多集中生活,人们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不可能靠自然平衡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污水治理模式,必定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顺利发展。

水利技术的再发展和水利管理能力的加强,最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在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但是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没有合理的法规制度,不仅在开发水利技术上没有进展,对已有水利设施也没有做到合理的保护,水利管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优势。

2.水利技术与水利管理能力的内涵及关系

水利事业的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先进科学的水利技术。水利事业而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水利技术就是将复杂的工作内容通过高科技转换成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工作流程。而水利管理能力,就是掌控水利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它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约束与监督着整个水利事业的发展进程。水利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水利事业是否正在正轨上顺利发展,影响着水利工程所能发挥的作用。

水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水利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改善了很多水利工程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缺陷。作业效率上升,工作量也就相应地减少。这些对于水利管理,都为之缩减了很多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管理能力。先进创新水利技术的应用和强而有力的水利管理能力相结合,为我国水利事业的顺利进行铺好了垫脚石,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发挥了更加有意义的作用。

3.充分利用水利技术的创新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具体方法

3.1借助水利信息技术

水利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为人们了提供了防汛预案等一系列信息,非常有助于水利管理的顺利进行。水利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技术实现现代化的依据和重要标志。水利信息技术系统能将水利信息完全掌握,为了保证用户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水利信息状况并做出相应的措施,就要利用“掌上GIS资讯系统”。它不仅在智能手机上可以运行,还能运用智能手机所提供的无线电话和电话簿等功能。除此之外,“掌上GIS资讯系统”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行业资料数据、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和其他浏览查询等功能。在水利工程作业过程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掌上GIS资讯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有关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可以迅速的进行决策。

3.2运用RTK技术

RTK技术是一种实时动态测量,虽然与GPS同为差分解算,但RTK采用的是实时的差分计算。将计算机与RTK技术同时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能使传统的作业模式革新,提高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传统的快速静态、静态与动态测量,必须在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标准的精度。而作为GPS测量中的一种新兴的测量方法,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可以在野外实时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成为了GPS技术应用的巨大里程碑。RTK技术的利用,为地形测图等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极大的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工作效率,为水利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水利工程中如何利用RTK技术,是很多工作技术人员关注的话题。在传统的工作中,一般是通过导线网和三角网的方式来进行工程控制测量和大地测量。这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解决问题,可是这种方法比较耗费时间,准确性不高。又因为在作业过程中无法实现定位精度的准确性,这样一来很多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大。但是采用RTK控制测量法,不仅能准确的确定定位精度与观测质量,也会大大的增加作业效率。除此之外,与其他技术相比,RTK技术只要一个人就可以进行工作,不需要点间通视。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因地形、天气等因素阻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

3.3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随着我国工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也与之并肩齐驱,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因为机械化生产使很多人认为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分量变小。这种思想引导着很多地方的政府忽视了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水污染现象,形势严峻,不仅污染地点多,范围广,污染来源也极为复杂。用科学先进的水利技术改善农村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业污染与居民生活用水排水出现了超标排放和直接排放的现象。这由于有些企业和部分群众缺乏对水资源保护意识,再加上有的城镇本身不具备系统完善的污水管网,除此之外,生态监管部门工作不到位,这就直接影响了部分江河水库受到污染的程度。这些问题都是在水利管理技术与模式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要积极主动的争取各地财政部门对水利技术和管理的投入,更要抓好安全管理,即通过技术与信息管理来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使水利技术在此坚固的基础之上得到创新与提升,促使我国水利工作顺利进行,这就为水利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4.小结

水利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利管理在当代水利技术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而非一个简单的水利工程。只有水利管理工作有秩序的进行,水利工程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才会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断地开发创新水利技术,使水利管理更加顺利进行,为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打好基础。力争创新水利科学管理技术,完善水利管理模式,水利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工作环节,又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大量水利工程发挥最大工作效益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金红,郑国锋.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水平[J].科技与企业,2012,(6):52-53.

[2]张瑞红,车圣君.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探究(电子版),2011,(35):85-86.

水利站管理 篇4

1 为何要开展创新工作

1.1 提高水利灌区管理的技术含量

最近几年, 国家积极的开展城建活动, 此时一些人片面的认为农业在国家的经济系统中已经没有多大的分量了, 因此很多区域的国家机构不关注农村发展, 不重视其环保工作。此时广大农村区域的环境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它的污染规模较大, 污染点众多, 而且来源很多。通过开展创新活动, 能够明显的改善当前的环境。对于城市来说, 在其建设的时候, 因为一些单位和民众没有将环保思想放到一定的层面上, 加之污水管线设置不当, 导致很多废水被排放到生态之中, 此时就杀跌很多的河流受到严重的污染。

1.2 技术创新对水利灌区管理的重要性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灌区管理投入的基础上, 抓好安全管理, 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 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管理, 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抓好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水利灌区工程和水土资源及其他优势, 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水利灌区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灌区建设做出贡献。

2 水利灌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 灌区节水灌溉对策

由于灌区的情况不一样, 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结合每个区域的具体特征以及当前出现几率较高的问题, 认真开展节水该工作。第一, 要时刻将管理当成是关键的工作点, 做好宣传工作, 切实提升群众的节约意识;调整水价, 确保价格体系灵活;创新体制, 提升管控能力, 调整布局, 从之前的单向节水变为综合节水;调整作物布局, 尽量少种植那种需水量大的作物。第二注重发展技术, 加快技术创新脚步, 确保相关的项目能够完善;推广使用新工艺, 结合灌区特征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形, 引入优秀的灌溉工艺, 对于高附加值的作物则要重点发展蔬菜滴灌、果树微灌、大田喷灌, 针对那些无法运用喷灌的植物就要使用膜上灌溉方法;完善自动化管理流程。

2.2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的掌握水利灌区信息

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灌区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 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该体系不但能够被有效地运用到智能设备上, 实现无线电话之类的功效, 还具有自主查阅以及信息查询之类的功效。通过上述我们得知, 该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我们提供所需的信息内容。因此项目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技术快速地进行决策。

3 RTK技术在水利灌区管理中的应用

3.1 RTK技术的概念

RTK是一种实时动态测量, 对于RTK测量来说同GPS技术一样仍然是差分解算,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实时的运算。该技术目前被大量地应用到水利项目之中, 它可以将传统模式创新, 最终起到提升效率的意义。

3.2 RTK技术的优势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 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 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 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和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 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3.3 RTK技术在水利灌区管理中的应用

怎样将该技术运用到灌区之中是当前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的一个要点。在过去的时候, 我们的测量工作都是依靠三角网等来开展的, 很显然这种方法不仅仅浪费时间, 浪费资源和人力, 最主要的是它的精确性较差, 加之在外业活动, 我们无法保证它的精度。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 在测试的时候无法在短时间内获知定位的精确性, 假如测试好以后, 回到室内发现精确性不达标的话, 还要再次返回到场地之中测试。在目前的测试工作中, 一般都使RTK技术。它的优点比较显著, 通过使用该技术, 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精确性, 假如精确性达标的话, 使用人就不需要再次测试了, 最主要的是我们还能够得知观测的品质。总的来讲, 通过使用该技术能够我们能够明显的提升工作效率。除了上述之外, 它还能够被用来测试地形。在以前的时候, 我们测试地形的时候, 先要在被测区域设置控制点, 进而在该点上面配置对应的设备, 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 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 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 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 此类点都必须和观测点保持通视, 它对人数的要求也较高, 最少要两个人一起操控, 而且如果精确性不达标的话还要重返到测试区域之中再次测试。目前通过使用RTK, 只需要一个人带着设备到被测试区域停留两秒, 编入编码, 就可以获知定位点的精确性了, 很显然这样能够明显的提升效率。除此之外, 该技术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它不会受到外在气候以及地形等要素的干扰, 断面测试工作开展的时候非常简单, 效率也很高, 能够明显的节省资金和劳力。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 当前灌区管控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只有做好管理工作, 才能够确保灌区的效益得以实现。该项工作是当前灌区的关键工作。要想真正的发挥出其防洪以及浇灌等的意义, 就要从体制上革新。具体的说要提升技术水平, 而且要借助优秀的管理理念, 同时还要做好投资工作, 最终才能够提升总体的管控水平。

摘要:由于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 此时生产以及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 在这个背景之下, 人们开始关注水利灌区。当前灌区的管控能力以及技术等还有一些缺陷, 因此要想获取稳定的发展, 就必须借助优秀的技术来提升管控的水平。作者具体阐述了技术创新相关的内容, 目的是为了带动灌区发展。

关键词:水利灌区,技术创新,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祁万莲.青海省水利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灌区发展研究, 2007 (6) .

[2]郭雨田.基层水利灌区管理应与时俱进[J].江苏水利灌区, 2005 (3) .

[3]向旭.对水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广东水利灌区水电, 2005 (1) .

[4]张兴波, 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灌区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灌区科技, 2010 (5) .

水利站管理 篇5

在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当中,管理工作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测量效果。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被认可,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开始加强对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管理,但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测量工作在水利工程当中的重要性,做好对其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至关重要。

1 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不足

1.1管理意识偏低

管理意识偏低是影响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原因。因为我国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发展时间较长,但对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管理才刚刚发展起来,这使得许多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还没有真止认识到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为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很难发挥出实际作用,难以为管控、监督水利工程测量工作质量提供支持。

1.2管理方法落后

管理方法落后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效果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水利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实现同步发展,这使得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很难对现有的水利工程测量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不仅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还会成为影响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效果的不利因素,这无论是对于水利工程测量工作还是其管理工作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1.3管理监督不足

管理监督作为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所存在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虽然,近年来监理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日益重视,但其更多的是将工作重点放在施工设计、施工质量方而,而更为重要的施工测量工作却被忽视。这使得施工测量工作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影响其建设效益。

1.4管理人员缺失

管理人员缺失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已经逐渐建立起一个相对健全的体系,但因为专业管理人员培养机制的缺失,使得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

2 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2.1树立管理意识

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是提高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的作用,并能够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发挥出管理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测量管理意识培养方而,企业领导人应以身作则,在树立自己管理意识的同时,去引导和感染企业当中的其他工作者,使整个企业都能够建立起科学、止确的水利工程测量管理意识,为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2革新管理方法

革新管理方法也是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实际效果的措施之一。针对当前的管理方法与水利工程测量不匹配的情况,企业应当加大对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的学习力度,在引进、学习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结合企业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实际水平以及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水利工程测量管理方法,为水利工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打下基础。

2.3提升监督水平

提升监督水平是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辅助措施。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要先建立起内部的监督机制,发挥出内部监督的`作用,使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能够在内部监督的支持下,最大限度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作为第三方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理部门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权威监理作用,给予测量管理监督工作充分的重视,并能够将其放在与设计监督、质量监督相等的地位上,使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监督工作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实际作用,为水利工程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基本保障。

2.4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尽快建立起水利工程测量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使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能够有专业人员予以实施,对于保证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质量和推动水利工测量管理工作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大高校已经逐步建立测量人才的培养机制,但并不能单一的依靠高校来完成对测量管理人才的培养,而是要发挥出实际测量管理工作环境的优势,使水利工程测量管理人才培养能够从理论教育到实践应用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为我国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的进步,提供最基础的动力保障。

3 结语

水利施工项目管理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不但能为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它对社会环境以及水利资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水利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拥有一套繁杂的管理系统。基于施工企业最终目标,对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意在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技术,在施工项目达到稳定性的同时实项目组合、配置的最优化,从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

一、 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的特征

首先,水利施工项目管理分施工企业以及水利项目这两个主客体。其次,施工企业多为建筑方面企业,且水利项目也有自己的施工周期。最后,水利项目管理属于组织性工作。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决定都无法让水利工程顺利的进行。因此,在对水利项目进行管理是,需要管理组织有极强的调动性和指挥能力,确保人员流动很高的情况下,将施工时期各类关系处理妥善,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二、 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的问题

水利施工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虽然一直跟随国际发展趋势,但是在理论、方法等方面依旧同国外的管理系统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大体表现在我过水利施工管理方面的如下问题上。

第一,安全问题。水利施工项目管理安全问题包括机构安全、施工安全以及人员组合三个方面。在机构安全方面,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所有的水利施工项目必须有相应的生产管理负责。但是,我国水利施工安全组织同施工企业的模式并不配套。虽然我国设立了从国家级到省级以及自治区的相关安全监管部分。但是,水利施工项目缺乏统一监管机构。其次,施工场地存在重大隐患。水利施工项目一般拥有较大的规模,需要不同的公司和部分相互协助。然而,由于施工地点多为偏远地区,因交通原因常会导致各个部分消息传达不完整。而且,水利施工项目需要考虑各种突发因素。它所涉及的施工手段多重多样,从爆破到引流等,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极高的技术性还要需要考虑天气,地势等因素,因此项目施工过程会有各种突发危险。对于水利施工项目的人员组合问题,目前,我国水利施工项目的主要劳动人员多为农民工,其受教育程度低下。而且,水利工程一般需要异地作业,且条件艰苦,很容易导致人员出现思维的波动,导致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

第二,质量问题。水利施工项目管理还包括质量管理,而质量成本是重中之重。而质量成本的概念为工程在确保和提高质量时所需的金额以及工程不达标时的损失。而工程的成本和工程质量是正相关的关系,而同工程的经济效益是负相关的关系。但这三者的关系往往会被施工企业所忽视。其次,水利施工项目技术落后。中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的等级都比较低,而且属于专属作业形式。这导致了从最初的设计工作开始,其技术性就因为相关人员的惰性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技术人员方面,基层工作者往往要完成上级传达的许多治理,没有相应的时间可以学习新的技术。所有相应员工都延续旧的思想以及技术,这对企业展开难度较大的水利工程项目极为不利。最后,水利施工项目在监管方面也多有欠缺。不但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而且相应部分的检测技术也较为落后。而且,我国相应的监管人才也比较欠缺,导致了这有板块的恶性循环。甚至在有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中,完全不用任何检测仪器,仅仅是人为的目测,对其质量保证完全没有可信度。

三、 水利施工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于水利施工项目安全问题,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进行水利项目体制的改革也就是相应的政府部分明确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避免“多头领导”的出现,并处理好责任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其次,施工企业要保证员工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需要多进行工作的协调,处理当地和施工现场的关系,解决交通和民工住宿的问题。再者,就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相应的人才。施工企业应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同相关部门以及教育机构签订协议,以此吸引大批相关人才。最后,就是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思想是所有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因此,施工企业首先要树立全公司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施工企业要加强基层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安全认识程度,保证每一位员工在上岗期间以生命为本,贯彻落实安全措施。

针对于水利施工项目质量问题,需要施工企业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公司相关人员的知识体系,充分理解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其次,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注重基础技术人员的发展,提供有能力的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深造和学习。最后,在水利施工项目监管方面,要同相关部分想协调,以国外或者国内成功范围为案本,完善监管体系。并且,施工企业还需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符合项目监管监察的仪器。尤其是相关部门,注重这方面人才的吸收,提高水利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检测的力度。

四、 结语

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然而,从整体上来讲,其可以分为两个版权,即思想和技术。思想是水利工程得以开展的根本,技术是水利工程能够进行的保障。因此,在进行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时,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知以及技术水平,做到在观念上不放松,技术能够与时俱进,才能确保整个项目在造福人民的同时具有经济效益。(作者單位:1.天津交通职业学院,2.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俊,王林霞。浅谈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齐金奎,胡金水。浅议水利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3]苏现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水利站管理 篇7

一 水利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越来越广泛, 工商业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农业生产也已经由传统纯手工式的劳作转变成为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从而将原本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转入到了城市中。多余的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过于注重产业的发展, 忽视了对环境的维护, 并且地方政府也没有给予第一的政策维护, 因而农村的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多样化、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污染情况其实跟城市的高速发展、工矿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这是因为很多的工矿企业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 而没有想到身边的水资源被破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这些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提供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特别是废水、排污方面的能力还处在传统模式下, 因而会导致周边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严重的破坏。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 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排水能力却不断的被忽视, 2012年夏季的北京, 由于连日的大雨, 导致多条路段都变成了“大河”, 更甚者成为了“汪洋大海”, 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还有很多单位和学校因此而放假。其实因为下雨时城市排洪力度不够, 造成的这种情况已经不是只有这一次, 城市越大, 建筑越多人口就会急速的发生膨胀, 原先设计建造好的城市排水管网在发生连日大雨时, 无法堪当重任, 肯定会出现严重的内涝, 造成了严重的交通瘫痪以及财产损失。

与此同时, 城市排水中的污染问题也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 这是因为环境监管部门严重的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管理, 所以很多的生产企业排放出的工业废水长期的超标, 在城市中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 会造成严重的污水排放量, 由于这些排放出的污水量过大无法平衡, 使得水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想要将这种现实性的问题改善掉, 一定要通过水利管理部门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争取, 各相关政府财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资金帮助, 提升水利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 使其能够科学的发展, 更便于水利工程的管理, 通过创新的水利科技手段, 确保国家水利工程的安全。水利资源的各种优势充分的被利用后, 可以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以水为本”是科学发展需要坚持的基本观点, 将水利工程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合理协调, 做好统筹规划, 通过水利科技的创新, 有效地提升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

二 水利技术创新的应用

水利技术创新采用的信息化手段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汛预案, 防汛预案主要包含了雨、水以及洪水方面的预报。但是现今所采用的信息化技术功能中具有很多的不足, 并且在行政决策方面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因而想要满足管理部门的需求, 应该将防汛预案加入到信息系统中, 准确无误的提供洪水预警。比方说在洪水达到某种级别时, 系统要及时的给予相应的预警机制, 根据预警提示, 相关领导要及时给予决策调整。并且当决策初期就要做好放洪量的计算, 并且掌握好泄洪之后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结果。所以通过这种信息化系统可以将所有的水利状况了解掌握。现今的掌上GIS信息化系统, 就是为了帮助用户能够更好更快捷的得到相应的水利信息, 及时的找出可解决的措施。GIS系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运行, 通过智能型的方式提供各种资料的查阅, 实时的查看电子地图, 将各个资源进行空间性的定位, 对各项信息直接实时的查询和浏览等相关功能, 将GIS系统跟手机智能化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 更有助于相关的领导、负责人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决策。

三 应用RTK技术对水利管理产生的影响

RTK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实时动态差分法, 主要是GPS为最新的测量方法, 原本静态和动态测量都是在事后才进行计算才能得到精确度厘米级的数据, 但是RTK技术可以实时实地的在野外采集时直接得到精确度为厘米级的数据, 利用了载波相位动态这种实时差分方法, 可作为采用GPS这种技术发展后的里程碑, 这种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提升了水利工程放样、水利工程地形测图以及其他相关的水利工程测量相关数据, 并且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水利工程作业的工作成效。RTK技术相对于传统的GPS技术更具有优势。传统的GPS技术测量主要是利用载波相位得到观测值, 而RTK这种技术在载波相位的基础上还可以实时并且动态的得到定位值, 能够直接准确得到坐标中的相应的三维数据, 并且实时的将数据精度达到厘米级。水利工程在RTK技术引用下, 基准站经过数据链将所有的观测数值传输到流动站中, 当然流动站不仅仅光是接受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将GPS采集到的数据, 组成差分观测值后经过系统实时的做出处理, 从而得出厘米级的结果, 所需时间很短。将RTK技术合理的采用到水利工程中, 可将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三角网、导线网的方法改变, 原本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 精度分布无法均匀分布, 需要后期才可计算出精度;GPS常规的静态、快速测量方法, 其测定过程也无法直接得到精确的定位, 在测量完成之后, 在数据处理之后发现得到的结果达不到要求时, 就要及时的返测, 而通过RTK技术执行测量控制, 可实时获得定位, 马上就可以得到点位精度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可以就不需要进行观测了, 采用这种技术的关键就是可以直接掌握到观测数据, 实时的观测质量达标可有效地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应用RTK技术在水里工程测量时, 完全可以不受外界天气、地形以及其他条件上的因素限制。

四 切实做好各项水利科技创新工作

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对水利工程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并且具有着重大而又艰巨的责任。因而各级相关水利部门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提升创新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领导干部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位, 并且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完善和改善水利科技各项工作的领导, 将水利科技工作切实的摆放到议程当中, 直接设定为考核干部成效的机制体系。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 科学合理将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好, 将各种能促进水利科技发展的举措落实到位, 更好地帮助水利科技工作推进。各相关领导应更重视科学知识, 将表率作用发挥出来, 起到带头作用, 以科学的方式将决策制定的更为民主科学化。

2.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科技创新条件就是科技的投入, 以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投入为基准, 并且进行多元化以及多渠道的投入。首先要得到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科技支撑, 各相关部门多采用开辟经费的渠道方式, 将水利工程的科技发展制定良好, 并将其设立专项预算。然后应加大科技平台的建设, 提升科研能力, 将各项资源实施共享, 将平台的基础运行与管理得到保障, 使得平台的效益能够充分的发挥。最后应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中, 划分出专门针对水利技术创新的资金, 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技术的创新。

3.营造创新环境。

①在政策上要营造出创新环境, 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科技创新的制度举措。②社会环境要共同激励创新, 提升宣传手段, 积极地奖励和表彰科技创新, 创造出社会和个人都关注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③创新人才环境要积极营造, 科学合理的建立起人才选拔的机制, 使得相关的科技人员能够更具有创新科技的动力。

4.强化科技管理。

①水利科技成果要加强管理, 可以切实有效地将管理部门的各种只能发挥出来, 将项目的审查、评估、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管理完善提升, 还能帮助项目实施时进行全程的监管, 以及后期的验收评估。②水利科技应加强评价机制的建设。根据国家相关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从而使得评价体制能够更加公平、公开、透明、公正以及科学合理。③水利科技机构自身管理机制要加强。科技管理的只能要强化, 其作风建设和人员素质也要强化, 并且要提升管理水平以及科技效率。

5.加强合作交流。

①科技合作做为先导, 使得水利国际合作以及交流范围能够扩大化, 交流内容深化加强, 将“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贯彻执行, 了解和认识到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水理念, 与我国具有的国情、水情结合起来, 更好的完善和丰富到自身的治水理念当中。将国外比较先进的治水技术、经验理论、技术人才吸收和引进, 鼓励现有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能够走出国门, 更好的推动国内人才在国际中的技能发挥, 提升我国水利技术地位的提升。②将国家各项资源与交通、农林业、气象环保、海洋等联系起来, 时常进行学术和科技的交流, 将可运用的所有资源调动起来, 更好的提升水利管理能力。③将各种水利技术和科技力量发挥出来, 形成协同作战、上下联动的发展趋势。

五 结束语

水利管理是一个较为系统、繁琐的工程, 是水利工程提升效益和保障的基础前提, 作为水利工程实施的工作重点, 并且还是工作难点所在, 因而提升水利管理的技术手段, 将先进创新的水利技术运用其中, 可作为提升水利管理能力的基础保障, 能够更好地帮助水利工程提升其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冬.浅谈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传播》.2010年 (22)

[2]张立峰.如何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一些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 (10)

[3]边丽娜.水利技术创新的分析与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视界》.2012年 (08)

[4]张金红、郑国锋.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与企业》.2012年 (3)

[5]李亮.水利技术创新对提高水利管理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 (11)

水利站管理 篇8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水是生命的源泉, 当今的时代世界性的缺水已经是人所共知的问题, 但如何解决世界性的缺水问题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难题, 这就要求水利的科学知识结构要与时俱进, 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解决水资源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没我们面临的是高科技时代,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要求水利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对自己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科技时代要做到与时俱进, 就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加快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 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 掌握高科技设备, 熟悉高科技仪器, 利用高科技仪器, 通过强化适应水利工作管理手段, 提高水利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

1 我国水利管理的技术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实现了机械化, 富裕的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剩余的农业人口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只注重了发展生产,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淡漠, 在改革过程中, 这种自发的对农村环境保护受到影响的价值取向,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在农村水利工程方面出现了污染现象“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 当然农村这种污染状况也与城市的发展有关, 在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城市中的部分企业, 没有意识到宝贵的水资源与人类衍生的依靠关系, 使他们的保护意识淡薄, 尤其是没有注意到城市的发展中, 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致使2012年7月13日的大雨使一些城市, 例如南京也会使马路变成“大江”, 使南京大学的校园变成“海河”大学。这些现象的出现, 其实也不仅是今年暴雨才暴露出的问题, 尤其是大城市, 高楼林立, 人口急速的膨胀, 使城镇的排水管网不堪重负, 只要有大雨, 一般的城市总会出现内涝问题, 给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和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和损失。同时, 对于城市排水问题的污染问题更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环境监察部门对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 使一些企业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问题, 同时再加上城市人口剧增, 加大了城市生活污水直排的数量, 由于污水的数量已经极大地超过了自然的平衡能力, 导致部分江河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要改变这一现实问题, 必须依靠水利管理部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管理的资金投入, 抓好安全管理, 利用科学发展, 主要是通过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技术管理以及水利信息管理的水利科技创新手段, 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这样, 才能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资源的优势, 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坚持以水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统筹水利工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使水利科技创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为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2 水利技术创新技术的应用

水利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防汛预案, 水资源应急预案包括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预报。但目前水利信息化还存在功能上的不足, 还不能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 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 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 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 根据方案, 领导就会通过会议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就可以对放洪量的数量做出计算, 可以得到泄洪后对下游的影响得到模拟结果。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将水利信息完全掌控。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拿出相应举措, 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 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 “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 两者有机结合, 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 项目领导、相关的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3 RTK技术的应用对水利管理影响

RTK是一种先进的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最新的GPS测量方法, 传统的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在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 而RTK却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 是GPS应用发展的重大里程碑, 它的出现为水利工程放样、水利地形测图, 各种水利工程控制测量带 (下转第378页) (上接第400页) 来了新曙光, 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工程作业的效率。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达到厘米级的精度。水利工程在RTK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需要的时间不足1s。RTK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 它们可以改变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的方式, 传统的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测量的方法, 不仅费工费时, 还要求点间通视, 精度分布又不均匀, 其精度计算又需后期完成, 就是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方法, 在测定过程中也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 如果测定完成后, 再经过处理后如果发现精度不合要求, 还必须返测, 只有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 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 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 测定就可以停止观测了, 重要的是当时就可以掌握观测质量如何, 可以极大的提高作业效率。利用RTK进行水利工程测量还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

4 结论

水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是水利工作的重点, 也是难点, 如何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力。S

摘要:针对水利技术创新提高对水利管理能力的分析, 介绍了我国水利管理的技术现状, 探讨了我国水利技术创新技术的应用, 指出了RTK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水利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 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技术创新,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韩冬.浅谈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科技传播, 2010年22期:44转40.

水利站管理 篇9

1.1 水利工程施工任务

结合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现状, 其主要任务归纳为几点:1编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依据工程设计、合同任务及部门要求等, 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进行合理配置。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确保有计划的进行施工, 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 施工质量的强化管理等, 实现多快好省的全面完成施工任务。3开展水利观测、试验及研究工作, 推进水利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1.2 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与一般土建工程相比较, 水利工程施工条件要复杂得多, 水利施工管理往往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不连续性等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1) 工程量大, 工期长, 耗资大。水利工程施工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通航供水问题, 需要修建临时导流工程; (2) 施工规模大, 临时设施多, 运输量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被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 对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影响大; (3)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合理安排, 对于可能出现的灾害及事故, 要制定应预案, 有效预防和解决水利施工中的防洪、度汛及冰凌等问题。

2 水利工程的导流与排水施工技术

2.1 施工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全段围堰法, 适用于大多数河流改道, 用围堰拦断河床, 使全部水流通过事先修好的导流泄水建筑物流走, 如渠道、隧道等。二是分段围堰法, 即水流通过河床外的束窄河床下泄, 如坝体预留缺口、底孔等。

2.2 截流

堤防推进到一定程度, 窄波束形成床, 大间隙叫龙口。为了确保城市的两侧和底部冲刷路堤边坡的稳定性, 通常采用的工程防护措施, 如投掷石头, 石笼防护堤, 这叫做裹头端。工作要求关闭密封入口。关闭后, 关闭部分和堤防本身还漏水, 必须在堤防渗流控制措施提供了, 这方面的工作介绍。所以整个过程包括进程, 关闭龙口裹头和底部的封闭, 封闭四项工作。基本方法分为垂直封闭插头插在和平,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水文, 地形, 地质, 施工条件和物质条件, 设计了一套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3 基坑排水

围堰截流后屏气, 应消除水不断流入基坑开挖和基坑渗流, 保持干燥, 这样有利于基坑开挖, 地基处理与施工。基坑排水对排水时间和性质, 可以分为早期和定期排水排水。最初的排水是指排除围堰基坑, 渗流在水和降水;定期排水方式, 在基坑开挖和施工的基坑, 渗流, 降雨和建筑废物的排除。此外, 根据引流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沟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水平两种。

3 完善水利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施工进度控制是水利项目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与信息管理措施: (1) 组织措施:编制组织施工计划时, 要对施工人员及项目进度进行科学控制, 明确控制任务及人员职责分工;通过对项目进行分解, 分项目前期、中期、后期进行进度控制, 以协调各项工作及施工所需资源的配置。对于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干扰与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与控制; (2) 技术措施: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 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加速施工进度,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要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 (3) 合同措施:根据合同任务, 采用分段发包的方式, 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协调; (4) 经济措施: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程, 资金投入大, 因此要保证建设资金的持续供应, 以免因资金链断裂影响施工进度; (5) 信息管理措施:将实际动态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 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 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与工作进度。

3.2 水利工程施工投资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是以工程概预算来确定项目投资总额的。工程概预算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设备成本、施工管理费、计划利润、税金、不可预见费等, 其中计划利润、税金、规定取费及不可预见费属于固定费用: (1) 通常地, 我们将工程破土动工到竣工交付所耗费的天数称之为总工期。总工期是影响工程投资金额的重要因素, 施工中无论是延长工期亦或是缩短工期, 都会给投资金额带来变动, 对工程投资回收期及项目效益产生影响; (2) 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是可变动的直接成本, 其与已完工程量成正比, 若实际施工阶段实际成本超出工程预算, 则势必会增加工程总投资; (3) 施工管理费是一种可变的混合成本, 其涉及金额大, 且包括的内容繁杂, 对于工程投资的影响较大; (4) 若水利工程项目出现延期或停工, 但并非是承包商自身问题, 则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 承包商可向项目法人索赔。承包商往往通过索赔提出一些高要求或投机性要求, 但若处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承包商的经济效益。

3.3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无论是水利工程还是土木工程, 都要以“施工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 预防和控制影响安全的各项因素, 以杜绝安全事故的方式。水利施工安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与控制: (1) 施工准备阶段。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 项目负责人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包括周边建筑及环境、地下管线、地质条件等。水工建筑物如需布设地下电缆、管道等, 则在施工过程中需预留位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确保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交通、生活及安全等;合理安排项目施工进度, 妥善安排计划的每一个环节, 防止赶进度、拖延工期等情况的出现; (2) 基础施工阶段。水利工程地质基础环境相对复杂, 因此加强基础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尤为重要。土方坍塌或深坑井内窒息是基础施工常见事故。若基础为深基坑, 则需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 计算出边坡最大荷载能力, 采取必要的边坡加固措施。雨季施工或地下水位较高时, 为防止基坑两侧出现土体滑塌, 则要做好基坑支护及排水措施。若施工人员下到基坑内施工时, 要注意防止因通风不良使沼气及有毒气体含量高, 造成施工人员窒息; (3) 结构施工阶段。在结构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时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不断完善结构施工层的外防护, 做好结构内各洞口的防护, 预防高空坠落或落物事故的出现。加强起重作业的管理, 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尤其要注意危险工种的安全保护。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工程质量与安全防护两手抓。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 使作业人员能牢记施工各要点, 加强对施工管理全过程控制,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 促进水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在介绍水利施工的任务与特点基础上, 从技术与管理层面提出改进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工程管理,导流排水

参考文献

水利站管理 篇10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当今的时代要求水利知识结构上要与时俱进, 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对水利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门要做到与时俱进, 必须加快我们的知识更新, 改进知识结构, 强化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

1 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似乎越来越小, 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 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而言,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 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 再加上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 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现象, 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础上, 抓好安全管理, 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 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管理, 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抓好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资源及其他优势, 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2 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防汛预案, 支持积极支持会商。水利信息化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 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 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 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 根据方案, 领导就会在会商中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还能对放多少洪量、对下游会有什么影响等进行模拟。

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将水利信息完全掌控。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 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 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 “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 两者有机结合, 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 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3 极大RTK技术的应用

RTK (Real-time kinematic) 是实时动态测量, 对于RTK测量来说, 同GPS技术一样仍然是差分解算, 但不同的只不过是实时的差分计算。RTK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计算机的普及, 能够使得传统作业模式得到革新, 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 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 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 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 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 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历时不足1s。

RTK技术如何应用在水利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各种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 不仅费工费时, 要求点间通视, 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 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 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 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 如果测设完成后, 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 还必须返测, 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 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 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 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 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RTK技术还可应用到地形测图中。在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 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 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 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 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 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 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 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 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 现在采用RTK时, 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貌碎部点呆上一两秒钟, 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 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 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 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 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 不要求点间通视,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RTK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 断面测量操作简单, 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数倍, 大大节省人力。

4 结论

水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是水利工作的重点, 也是难点, 如何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祁万莲.青海省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利发展研究, 2007 (6) .

[2]郭雨田.基层水利管理应与时俱进.江苏水利, 2005 (3) .

[3]向旭.对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广东水利水电, 2005 (1) .

[4]张兴波, 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 (5) .

水利机械设备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水利机械 设备管理 成本控制

0 引言

管理水利机械是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极其重要的工具,机械设备管理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水利机械装备落后与施工要求逐步提高之间不配套,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机械装备技术先进之间不满足,设备管理水平低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之间不适应等。设法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规章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1.1.1 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这样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

1.1.2 其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 重用轻养,以修代养,使用与保养脱节。

1.2.1 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2.2 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2.3 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1.3 经济核算不准确,浪费严重。

1.3.1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1.3.2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1.4 职工文化业务素质低,影响机械设备有效利用。

1.4.1 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未能规范地开展机管工作。

1.4.2 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需要。

2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2.1 健全配套完整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2.1.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管理好机械设备的前提,建立制度必须全方位的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并与个人利益挂钩,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制定机械设备各项管理制度中应做到:有利于施工,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机械完好率,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益。

2.1.2 加强设备的状态管理,实行点检、巡检、定检的预防维修制度 点检制是预防维修原则的重要内容,机械故障的随机性决定了只有经常对机械进行检测,才能在掌握其动态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故障消除在最小范围内。实践证明,设备早期故障80%以上均是在日常点检中发现的。

巡检制是点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一般是由技术员,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来完成。其目的是通过巡检对重要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对操作人员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定检工作是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设备维修人员按照定检卡,定检周期以机械运转台时统计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机械进行较全面、细致的检测,制定设备技术性能状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维修,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状态。

2.2 加强单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①建立机械设备动态台账,为核算提供完整的基础资料。②建立机械设备动态表,实行跟踪管理。动态表具体反映各台设备在何时、何工地、在库、在修或停机待料等情况。③建立设备消耗台账。加强设备使用过程中每项费用支出的严格管理,将核算单位划小到单机(车),各台设备建立消耗台账。④控制消耗,实行交旧领新及审核制。对领用的各种材料和发生的维修费用,必须由机构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方可报销。

2.3 建立单机核算账目,加强经济核算 ①建立单机核算账目。首先,根据设备生产记录和台班收费定额编制作业数量及收入情况 表,在此基础上将消耗情况表、作业数量、收入情况表汇总为收入成本表。②加强经济核算,进行成本分析。为使成本真实可信,将每台设备的油耗和台班或里程列表分析,进行研究。考核油耗是否正常,对同一厂家,同一机型的台班或里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出机械使用的正常与否。

2.4 加强队伍的素质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水平。

3 结语

水利站管理 篇12

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招投标不规范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招投标工作不规范表现如下:违规操作, 招标主体错位, 一些地方政府人员独断专行, 认为自己是一级政府, 就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在招投标工作中违反操作程序, 导致招标主体错位。招标单位存在问题。很多项目业主为了规避招标, 会采用将项目化整为零的方法, 项目、资金变成多个独立的小项目, 就达不到公开招标的条件, 采用邀请招标, 将潜在投标人排斥在外。并且一些招标单位甚至与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患通, 违背建设程度实施工程管理, 从而损害国家利益。投标单位存在问题。投标单位的主要问题即暗箱操作, 抬标、串标、陪标、围标及违规评标行为屡禁不止。招标者与投标者互相勾结, 排挤其它竞争对手, 影响到招标过程的公平性;投标者之间互相串通, 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投标资格, 挂靠多家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围标, 从而影响到工程质量;还有些评委评标时带有强烈的个人倾赂, 甚至有些评委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 意向性投标人分数达不到评标分数, 则会对评标分数进行调整, 促使其中标。

1.2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单位自身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些承接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企业通常规模较大, 但是其往往将管理侧重点倾向于经济效益及市场占有率, 忽略了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此外, 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般采用的是逐级向上的管理模式, 即项目经理到分公司, 再到总公司, 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项目频繁更换项目经理。水利工程通常规模较大、工期较长, 需要多个项目经理共同管理, 由于一个项目经理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之后就被更换, 因此导致项目经理过分注重短期利益, 一味追求工期, 未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3监理单位不够重视

理论上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而言, 在任何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 监理单位的重要性都是十分突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负责项目目标控制, 故监理单位具有行使具体工作职能的权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监理单位处境十分尴尬,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监理单位的责任及权限, 没有明确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关系, 其与业主处于一种被动从属的关系, 缺乏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 从而影响到其正常职能、作用的发挥, 很多工程的监理单位只是流于形式。

2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2.1完善招投标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招投标管理机制, 保证招投标管理的科学性;保证评标、决标标准的公平性、公开性、科学性, 坚决遏制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及评标专家的管理力度, 从源头上提高招投标管理的严密性。要建立招投标信用机制, 对招投标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信用法规体系等予以完善, 整合现有分散的信用评价体系;要通过评标标准的完善规避串标及围标行为, 针对技术标及商务标分别设计权重, 采用不同的评标方法遏制串标行为。

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加强管理, 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将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制, 各分部、分项等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管理部门的鉴定报告, 如质量管理部门发现质量问题, 则出具质量整改报告, 相关单位要及时整改、完善。质量管理部门要督促项目法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各项工作, 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将项目稽察对质量管理的作用突显出来, 稽察工作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专家负责, 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查水利工程的质量, 以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3充分认识到监理的作用及意义

监理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后, 就必须按照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约定实施监理, 体现出其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及公平性;参与施工现场进度的管理、资金的管理及工程质量的管理, 协调工程各方的关系, 采用规划、控制、协调的方法帮助建设单位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逐渐优化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 在项目招标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制度经济模式, 促进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水利工程技术施工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在发展水利事业过程中, 要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予以优化, 才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上一篇:亚甲蓝法论文下一篇:中年人养生保健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