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管理

2024-09-28

学区管理(精选12篇)

学区管理 篇1

学区化是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教育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的创新, 引起区域内部教育发生变革, 从而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缩小教育差距, 实现义务教育机会和保障条件的均衡, 达到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学区管理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学区化的进一步推进, 如何提高学区化的管理水平, 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管理品位, 已经成为学区化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一、“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的含义

“亚单元结构”, 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 (教育局或地区教育委员会) 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构建一种非单独成立但接近于一级管理机构的中间层组织, 我们称之为单元协作组织。“亚单元结构”是在现有体制模式中的渐进式的组织变革。它是以空间地域范围为界限, 以地域内所有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为内容的新教育单元。在层次上, 它处于区和校之间;在内容上, 它处于“区内全部教育资源”和“校内单一教育资源”之间;在管理上, 它处于“区内条块化管理”和“校内综合化管理”之间。它是对现有区域教育管理中条块分割、系统割裂式的管理组织结构的一种变革。

“网格化”, 就是在学区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 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 (学区) , 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网格化”减少了管理的流动性和盲目性, 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它具有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快速协同的基本功能。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坚持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要求, 借鉴运用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 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 (教育局或地区教育委员会) 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构建一种中间层组织, 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 (学区) 并实施全时段监控, 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新型方法。

二、“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 以教育管理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 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管理, 进一步确定了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 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整合与创新。

(一)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的建构依据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的依据有:

1.是依据地理学科中区域规划理论, 整体分析区域内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相互之间组合的结构特征, 找出空间分布和结构分布均衡化的主导因素。

2.是依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充分认识到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 教育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与有效管理。

3.网格化管理思想是一种科学管理方式, 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网格化管理思想实现管理空间的细化, 将所管辖的区域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工作单元, 将管理对象、管理责任精确定位在每一个单元之中, 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

根据以上所述, 依据管理模式设计的理论, 根据区域及学校的特点, 我们认为:管理流程再造, 就是在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成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 对工作程序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设计, 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人员和岗位结构, 辅以相应的组织文化建设和激励约束机制, 以较低的投入极大地提高学区管理效率。因此管理新模式的工作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和综合评价等几个环节。

(二)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

任何一种活动的展开, 从空间、时间和性质来说, 都有一定的操作模式。把握其实施模式, 对于有效进行“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意义。找到了“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的基本流程, 结合构成原来区域管理的一些方法, 初步形成了学区管理模式的创新机制, 逐步彰显了知识资源、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学区资源共享的特色活力, 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水。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的实施可以通过下面的模式表达:

“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管理模式的功能及特征:

1.强调大教育体系内部纵横逻辑联系和结构优化, 以获得更大效益为目标, 进行一系列的人、财、物资源的调整。纵向上, 强调在学区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基础单元, 打破原有各类教育之间的传统壁垒, 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横向上, 突出“强强联手”, 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优质均衡”和“精品战略”, 学区内各级教育机构在教育硬件、人力和课程资源上可以充分共享, 发挥最大的效益。

2.将区域内各个学校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 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将管理对象具体化、数字化, 使管理部件有序、精确。

3.通过整合教育局的管理职能, 又建立了学区协作和合作职能, 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提高, 实现学区化管理从单兵出击到协同作战的转变。在这种模式中, 管理的重心下移, 更加有利于服务学校, 可以更加便利地做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信息采集器———“区管通”, 为学区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 使其具备接打电话、短信群呼、微信信息提示等多项主要功能。监督员利用“区管通”, 可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送学区管理问题的各类信息。

5.单元协作组织由教育局领导、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负责人组成, 负责单元内总体建设规划、资源的年度配置、重大问题的决策、年报编制、资源运行评议等。定期召开例会, 由各个学区单位轮值主持例会。

单元协作组织下设工作组。工作组为常设机构。工作组主要依托学区资源信息平台远程开展各项工作, 具体负责单元内资源交易、更新信息动态、统计资源利用、编制每日资源细目状态表、跟踪每个资源节点状态、统计资源空置率、协调资源运行工作、编制周报、向单元协作组织提交报告、负责单元协作组织会议议题和会务等工作。

单元内各协作单位成员签署协议, 承诺资源共享, 有利于优质资源再生,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现受教育者教育机会均等。

区域教育管理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思路和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 我们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真正把区域的教育发展放到发展和竞争的大背景中去考虑, 也才有可能产生新的发展动力和巨大的发展推力。

当今的教育改革带给人们希望与憧憬, 促使人们进行探索与研究、合作与发展。愿“亚单元网格化”新型学区化管理模式能达成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使学区教育发展得更加斑斓夺目, 精彩纷呈。

学区管理 篇2

为了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我小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提高师德修养,树立教师形象

1、注重仪表,上课期间严格施行五不准制度。即(1)不准穿奇装异服;(2)不准穿拖鞋,裤叉;(3)不准吸烟;(4)不准歧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5)不准串门聊天,做私话。

2、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在校期间严格施行“一按时”“三不准”原则。即按时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不准酗酒、赌博。

3、正确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努力和各级领导保持一致,不准有集体上访和有损教师形象的各种活动。

二、加强廉政建设

1、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依法执教,以德执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3、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规定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不准向学生推销商品或学习资料等物品。

三、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1、2、争取出满勤,一般小事不请假,小病坚持工作。

严谨治学,平时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使文化素养成为源源不断的泉水,不断充电,扩大知识面,赶上时代步伐。

3、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平时要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孟州市教研室制定的常规教学工作为指针,搞好备、讲、批、辅、考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顾全大局,愉快接受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4、努力搞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平时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怀,耐心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5、努力搞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四、努力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1、平时要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学会用教育科研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完成上级交给的教育科研任务,争取人人有科研课题。梁村小学关于重大事故上报制度

为了落实江泽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的“安全重于泰山”的批示精神,把师生的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重要位置,本着早发现,早取措,防患于未然后的处理办法,特定重大事故上报制度:

1、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报师生的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平时要让每一位教师反学生的安全牢牢记在心中。

2、平晨利用班会、集会不断的对学生装进行各种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彻底避免人为造成的重大事故。

3、对各种重大事故,要教育学生和教师早发现早报告对知情不报,视而不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的责任。

4、向社会公布,学校和上级部门的事故上报电话号码,以便让群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一旦事故发生,领导要冲锋在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积极了解实情,果断采取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6、对师生平时要多沟通、多交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对师生反映的问题要果断、积极、快速解决好。避免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一方安定。一旦上访事件,要及时上报,绝不纵容事态的发展。

2008.9 梁村小学校务公开制度

为了维护我小学的教师形象,保持教育阵地的这片净土,确实做到廉洁自律,以身作责,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定校务公开制度:

1、建立校务委员会,建立一支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

2、3、建立校务公开栏。

建立校务公开档案,每一次公开后的内容要装档整理,以备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

4、每一月都要对本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分类进行公布,做到真实可靠。每学期对教师的考核、晋升要全面公布,接受师生的监督。

5、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其它公开工作,包括计划生育,领导廉政建设等情况全面公布。

6、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不断收集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008.9 梁村小学收费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落实孟州市教育局行风评议工作,杜绝违纪事件在我小学发生,特定本学期收费管理制度。

1、坚决招待中小学的收费审批政策。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一律按照孟州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许可证为准。不经孟州市物价局核发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准收费。

2、坚持氢收费过程中的“三个严格”,“六个不准”,“三个统一”落实到实处。三个严格是严格招待收费政策,不越权制定有关收费政策,严格招待收费标准,严格招待收费管理办法,六个不准是不准确性超出用书目录范围,要求学生统一订教普读物,教具、音响,不准代有关部门收取任何费用,不准强行为学生统一着装,不准确性以勤工俭学名义对学生收取钱物。不准对学生搞任何摊派。不准确性以各种名目收办收费的实习班。三统一是统一用财政部门制发的行政业性收费标据,统一由财务人员收取,统一由财政部门专门管理。

3、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对学校的各项收费均纳入财务管理,不设小金库,一律上交镇财政,非财务人员不准管钱、管帐。

4、规范收费行为,对物价部门审核的收费项目,按学期收取,不跨学年,不以捐资和赞助的名义高收费,不准对学生经济处罚,代收书本费不准挪作他用。

5、对学校每一学期的收费情况均实行校务公示制度,接受师生的监督。

2008.9 梁村小学大宗物资采购制度

为了规范财经纪律,减少学校的财资浪费,有效地利用较少资金,特制定大宗物资采购制度如下:

一、规范财经纪律,搞好大宗物资的预算工作和审批工作。500元以上给校务委员会批准,1000元以上经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二、搞好大宗教物资的招标工作,对于大宗物资必须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实行招标措施,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选择招标对象。

三、对于大宗教物资必须到孟州市行政市业定点单位订购。避免到其它门市部定购。

四、对大宗教物资的数量,款额,电话号码都要全面公布,接受社会及量生的监督。

2008.9 梁村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廉政制度

为了搞好行风建设,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特制定梁村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廉政制度如下: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到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为教师树立榜样,规范办学行为。

2、树立主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本行业的职能和特点出发,不断制定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4、坚决严格遵守《廉政准则》,严禁用公款吃喝迎送等行为。

坚持集体领导,各负其责,一定做到有事快办,急事先办,难事千方百计办,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5、坚持生大责任事故申报制度,对失火、失盗、聚众斗欧,集体上访,重大伤亡等责任一定做到知情快报,决不准推诿搪塞,文过饰非。

6、7、对违纪事件要秉公处理,决不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袒护,包庇。在招生、基建工程招标、大宗物资采购,不论是谁都不准自作主张,一定要通过研究讨论向教师公开,尽量增加透明度。

2008.9 梁村小学行风建设监督制度

为了搞好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特制订梁村小学行风建设监督制度如下:

1、2、建设社会监督组织(所辖各村双委)定期听取他们的监督意见。学校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箱,公开学校的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自我工作中的不良行为。

4、每学期以给家长的一封公开信的形式,通过学生,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

5、领导班子成员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要负监督责任对有损于教育形象的言行要及时指正或批评。

6、教师对班子成员也要进行监督,对有损教育形象的决策行为要有组织的进行反映。

7、主动接受上级各部分的监督。

2008.9 梁村小学行风建设考核制度

为了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具体问题、热点问题,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梁村小学行风建设考核制度如下:

1、2、建立由小学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参加的七人考核小组。

每学末前一周由教师本人写出自身关于行风建设的情况汇报及对学校和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3、每学期末前一个月召开社会各阶层人士座谈会,采取交谈和问卷形式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

4、每学期末半个月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采取交谈和问卷形式,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

5、考核小组成员对上述材料、收集汇综后,整理规类,对不符合行风建设,有损教育形象的行为,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决不姑息。

学区管理 篇3

2013年首先在市辖区和有条件的县镇实施

从2013年起,首先在市辖区和有条件的县镇实施以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的中小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实验的试点工作。改革实验工作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步骤,力争用1~2年的时间,初步实现改革实验试点地方基础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2015年~2020年有效缩小校际区域之间的差距

2015年~2020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这项改革实验,在整个县域或更大区域内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效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形成各具特色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新格局,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可建立学校联盟实施集团化办学等多种模式

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学习、吸收和借鉴西安市的实践经验和实施办法,把握重点、突出特色,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可通过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建立学校联盟、实施集团化办学、教育对口支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开展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验。

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交流流动

要求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在布局结构、师资校长、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各项教育资源在城乡、校际、区域之间均衡配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整体发展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區域内教师和校长统筹管理、定期合理交流和流动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对口支援,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和交流服务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向辖区内初中分配的机制。

专门设立改革实验启动和实施专项资金

学区房风波 篇4

面对价格居高不下的学区房, 一旦选择失误, 不仅会耽误孩子就读优质学校, 更可能会造成资金损失。

政策持续收紧买学区房波折多

最近, 太原市民张先生为学区房犯了难。原来, 张先生的儿子已满6岁, 大半年来他就开始在迎泽区物色学区房, 可谓费尽了心力, 也遭遇了各种“不靠谱”。“一开始我们甚至分不清学区分布, 听了中介的介绍后就傻乎乎地去看房, 看过不少价格合适却并非心仪学区的假房源。也碰到过价格合适但被半路截单的真房源。还有什么家庭纠纷、共同产权, 这些房源我们更不敢涉足。”

兜兜转转, 张先生终于挑中了青年路附近的一套房, 总价约160万元。原本欢天喜地地准备交定金、签约。谁知, 太原市关于幼升小的新政策却使得黄先生无所适从。

原来, 根据太原市教育局的最新规定, 当年4月1日之前迁移户口在学区范围之内的方能入学, 否则不予报名。

“我现在买房, 需要办理各种手续, 算来算去也赶不上孩子的入学时间。”张先生无奈地说。

“就近入学”催热学区房二手房涨势迅猛

太原市小店区的林先生也是学区房的忠实“粉丝”, 他想买一套“九一小学”附近的二手房, 但近期市场的涨势却让林先生泄了气。

“挑了几个月, 终于相中了一套学区房, 不仅总价合适, 距离我的工作单位也近, 将来接送孩子比较方便。谁知道, 几个月看下来, 同样户型的房源报价已经涨了十来万。”林先生很懊恼。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郑老师谈到, 从去年开始义务教育入学新政就带火了学区房, 而且不是一般的火。但是到底要不要买学区房呢?买了学区房孩子就能进入优质学校了吗?“购买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并不意味着能优先入校, 因为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 而是和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优质学校随机派位的资格, 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小学招生方案, 学区划分原则要尊重历史、注重衔接, 按照户籍与实际居住地相一致的原则, 划定学区范围。学区实行动态管理, 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学区内生源数量适当进行调整。

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 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据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 为每所小学合理划定学区范围。可见, 政策是有不确定性的, 并不是买了学区房就一劳永逸了。

业内专家提醒, 分析今后的升学政策走向, “学区房”从来是主管部门的政策要规避和打压的, 而且近几年“教改”动作较大, 现在入手学区房动辄上百万元, 风险正在增加, 家长在购买时需谨慎抉择。

购买学区房需谨慎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教育起跑线上, 不惜花费重金购置所谓的“学区房”。纵观当下的太原楼市, “买房送学籍”“买房即读名校”等类似广告语层出不穷。然而, 许多家长豪掷千金购买的“学区房”, 虽与名校一墙之隔, 孩子却依旧不能入学。那么, 到底应该如何购买真正的学区房呢?专家为您支招。

首先, 买房子时要兼顾中、小学, 最合算的买房就是让子女能在小学、中学阶段就有机会进入名校就读。

其次, 如果是投资型的购房者建议买小点的房子。这样在子女报户口等教育问题解决后, 就可以将房产出租。小面积的物业市场需求较大, 在租赁市场上表现也更为灵活。

第三, 购买二手房的购房者一定要确保户口顺利迁入。因为, 如果房产中仍有户口未能及时迁出, 即使产权属于自己, 也无法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第四, 要注意片区的调整。每年, 各个学校片区适龄入学人数会出现变化, 特别是名校周边很容易“扎堆”。因此, 各地主管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就近入学”进行微调, 调整学区划分。

第五, 一定要弄清楚户口转入时间。有些名校因为生源过剩, 对学生的户口转入时间有限制或是对入住的时间进行硬性规定, 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 不要盲目购买。最后, 当心“山寨学区房”。有些楼盘虽然与名校仅一墙之隔, 但并非意味着就能进入该学校就读, 买房之前最好能去相关的教育机构咨询一下。

邯邰学区教师管理规定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学区教师队伍管理,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我学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师法》、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新乐市教育局《关于公办学校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新教发【2007】36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学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辖区各有关公办学校、幼儿园(学前班)教师的管理。

第三条 邯邰学区是辖区教师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教师的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事调整与交流、培养培训、辖区学校编制管理等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辖区学校管理人员的任免、考核、培训等工作。

第四条 学区对辖区教师实行统一管理,乡镇、村和学校无权聘任教师(包括临时代课人员)。

第二章 调整与交流

第五条 教师的调整与交流,坚持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有利于充实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原则。在确保教育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坚持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定期交流,使教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六条 学区严格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编制标准配备教师。超编学校的教师符合条件的可以调入缺编学校。超编学校如确急需学科的授课教师,按出一进一的原则进行调整。

第七条 教师队伍实行编制动态平衡管理,每年学区对辖区各级各类学校核编一次,对超编单位教师要交流到缺编单位任教。

第八条 在编教师因工作需要被其他单位借调的,应按教育局借调规定履行借调手续,手续不全的按自动离岗处理。

第三章 培训与考核

第十五条 病事假审批

(一)审批权限

1、各学校校长病事假一天以上、三天以内的,向学区总校长请假;三天以上,由学区审批后报教育局请假。

2、教职工病事假三天以内的,由所在学校校长审批;三天以上七天以内的,由学区总校长审批;七天以上三个月以内的,报教育局人事科,由主管局长审批;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的,报教育局人事科,由局长办公会议审批;六个月以上的,按病休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审批手续

l、需请病事假的,由教职工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病假的要附病历和新乐市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需学区或教育局审批的,所在单位一把手签属意见,签名加盖公章。

2、学校审批的病事假,一是要写出具体意见,二是要填写《病事假人员登记表》。

3、病事假人员到期后,要及时到审批单位销假,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返校的,应及时办理续假手续。

(三)假期规定

1、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结婚可请假3天;实行晚婚的可请假15天。

2、女教师正常产假为90天。一胎多子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可加休产假15天;难产或剖腹产可增加15天,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可增加30天,实行晚婚晚育的,可再增加30天,产假包括法定公休假日在内。

3、本人直系亲属或配偶父母死亡的,可给3天的丧假。

(四)病事假及病休后的工资待遇

1、每学期病(重大疾病除外)事假不能超过7天。请假每学期累计超过一个月以上,不足三个月者,本人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按60%发放;超过三个月者,停发本学期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2、因重大疾病请假超过半年的,经本人申请,医院出具证明,经学区到人事科办理病休手续。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1)职业道德考评或考核不合格的;

(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校或学生利益的;

(3)因玩忽职守造成学校重大安全事故的;

(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违规搞有偿家教或向学生乱收费,造成不良影响的;

(5)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的;(6)拒不接受培训、交流等工作任务,情节严重的;(7)一学期病事假(大病除外)累计超过3个月的;(8)有其它严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

4、经教育局批准病休人员和被教育系统以外的单位借用人员,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5、偏远乡镇教师补贴。我学区原邯邰、南苏所属学校补贴标准为50元/月/人。每年按10个月发放。

6、班主任津贴。小学班主任费标准为60元;初中班主任费标准为130元;幼儿园可参照小学标准执行。班主任津贴每年按10个月考核发放。班主任津贴由所在单位从本单位绩效工资中划拨。

(四)、具体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工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按规定的程序与考核结合进行,根据被考核对象平时工作表现及考核述职情况评分。

1、中学校长,由教育局考核,各小学校长由学区考核,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其他教职工由学校考核。

校长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校长总数的30%以内。

2、教学一线教师绩效考核由学校组织的考核小组和年级组、学科组及学生评分,总分为100分。主要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育人成效、专业水平、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学成效等方面。

3、实施公开公正的考核分配

对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方案,在教职工个人自评的基础上,经年级组(教研组)复核后,报学校考核小组考核。

学校考核小组严格按照条件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并及时将本单位教职工考核结果及绩效工资分配情况进行公示。考核各项得分必须有原始依据印证。

4.建立便捷畅通的复议渠道

教职工对学校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后三天内书面向学校提出复核。学校应在接到复核要求后一周内召开考核小组成员会议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书面送达申请人。申请人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在复核结果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学区提出书面申诉。学区责成专人会同学校相关人员组成复议组重新审核,三日内将复议最终结果书面送达申请人。

5、及时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奖励性绩效工资暂定每年发放2次。根据考核结果,各学校填报《奖励性绩效工资审核表》上报学区,学区按上报程序报教育局,由财政局在下学期初划拨到教师个人工资银行帐户。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八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优秀的,学区将每年给予表彰或奖励。学区大力实施“优秀教师”、“名师”评选。根据教学成绩、工作业绩、学生评价,每一年评选一次“邯邰学区优秀教师”、“ 每两年评选一次邯邰学区名师”,学区将对被评选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九条 学区每年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评选一批“学区级师德标兵”和“师德教育先进工作者”,并择优向上级推荐,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加强师德师风修养的积极性。

第二十条 对教师的行政处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和开除。

第二十一条 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给予行政处分:

学区管理 篇6

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

本刊讯 日前,梧州市民主路小学、梧州市北环路小学和梧州市钱鉴小学3所学校的全体教师以及梧州市万秀区城东镇教师代表在梧州市民主路小学召开了会议,这是万秀区民主学区成立后第一次举行全体教师会议。会上,相关专家作了“万秀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专题培训,详细解读了《梧州市万秀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方案》,让全体与会教师对学区制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随后,该学区负责人阐述了学区制改革的理念,并对相关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明确了学区制改革的工作职责。此次活动标志着该城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桂文)

玉林市博白县大力建设教育网站

助推当地教育发展

本刊讯 最近,玉林市博白县召开教育网站编辑座谈会。会上,博白县教育信息网负责人对网站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2015年的相关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该负责人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网站编辑、记者要对当地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和各校开展的教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力争把教育网站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据悉,为更好发挥教育网站的宣传和学习作用,2014年,博白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网站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改,整改后博白县共有中小学网站105个,其中小学网站41个、初中网站49个、高完中网站11个和县级网站4个,有力助推了全县教育的健康发展。

(王翔)

防城港东兴市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本刊讯 最近,区内多位名师齐集防城港东兴市第二中学,执教示范课并与当地师生交流探讨,活动场面非常热闹。这是东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与会的各校领导、教师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优质课盛宴”。当天,该市教育局各股室及全市各学校共派出100多人参加了活动。据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教育部部署开展的教学活动,活动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为重点,力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东兴市教育局因地制宜,以试点方式逐步推开,力争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上好课。

(桂文)

南宁市上林县调整中小学校

奖励性绩效工资

本刊讯 为了充分调动全县中小学校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2月9日,南宁市上林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上林县中小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调整意见》。据介绍,奖励性绩效工资调整后,该县各中小学教师的班主任津贴由每年按10个月计发调整为每年按12个月计发;全县中小学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标准也将发生合理性变化。总体上,调整后的中小学校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将略有下调,班主任等一线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待遇得到提高,全县中小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更趋合理。

(黄碧新)

桂林市荔浦县启动“小手拉大手

建设生态乡村”活动

本刊讯 近日,桂林市荔浦县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清洁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寒假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星期,荔浦县教育局发动全县90多所中小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清洁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在各学校的组织安排下,学生和父母一起清洁家园。据悉,该县通过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小手拉大手清洁乡村”系列活动,号召全县中小学生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家长及周边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参与到建设“生态乡村”活动中来。

(桂文)

学区管理 篇7

学区化办学的本质是提倡多校协同,提倡整合、利用学区内所有资源,通过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互补性协作以及与社会力量的融合,实现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在学区化协同推进青少年创新素养的背景下,创新素养的培养不再是单个学校的行为,甚至不再是多个学校的联合行动,而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力量的相互贯通与联动,体现的是学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协力让创新创造精神植根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

在学区协同推进青少年创新素养的实施工作中,我们整合各学校和社会的力量,立足于各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创客教育活动。这些创客教育活动与课程,为学区各学校整体推进科技创新素养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学区化协同推进青少年科创素养的目标是,通过推动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部门、社区、企业的纵向联动、横向共振,形成青少年科创素养培养的实施模式、整体效应和区域性特色,以及纵向分层巩固、横向递进对接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

徐汇区“田林一虹梅学区”所辖中小学校共有10所,学区内拥有较多高新企业和机构,如漕河泾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腾讯上海分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以及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基于对学区内科技教育资源的分析,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以学区协同机制建设为龙头,初步形成学区协同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育的工作机制

在学区化协同推进青少年科创素养教育中,各学校之间以及学区内各单位之间的良性合作、协调的工作方式至关重要。在项目推进中,我们首先成立了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田林社区领导、学区各学校领导和分管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审议、商定学区协同推进青少年科创素养教育的各项重大事宜,积极推动活动的开展并保障活动的长效推进。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在中小学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一体化,学校、家庭、社区、企业联动等方面已进入机制形成阶段,如在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与协调下,我们发布了《“田林-虹梅学区”家校协作倡议书》,和学区内多家企业签署了《“田林-虹梅学区”少年创客教育共建协议》,为学区层面一体化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提供了组织保障。这些工作机制的有序运行,有力地保障了青少年科创素养课程构建、创客活动、校际联动、学社联动的顺利进行。

二、研究各学段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教育的重点,初步形成多样化的课程序列

为了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育的科学性,我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教育的目标与重点,形成学区内纵向衔接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框架:

——小学侧重兴趣启蒙。通过对小学生兴趣的启蒙,以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如,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围绕“漕河泾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这条主线,开发了“学区小学生网上3D机器人活动课程”,建设了“创智坊”探究乐园。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结合学科特点,寻找、梳理学科教学与“观察、分类、测量、数据收集、预测、交流”六种和科学能力培养相关的结合点。学校立足本校现有资源,紧紧依托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这一优质社会资源,开发周边社区、家长资源和特色场馆资源,设计了一至五年级系列活动课程方案,整体架构“创智坊”学校课程。

——初中侧重创新思维培育。如,上海市田林三中在整合学校与社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资源的基础上,着力于课程、社团、活动、杯赛等多种形式,合理引导、巧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确立了“阳光科技”的教育思路,构建了科技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和拓展课程,如“科技史话”“科学、自然与生活”“航天知识科普讲座”“环境保护”“科普英语”“科普阅读”“计算机应用”“思维能力训练”等十多门科技类拓展课程;组建了“OM”社团、“城市花园”、机器人社团、“梦想与团队”社团、创意版画社、“一米菜园”、“科技藏书票”等科技类社团。这些课程的开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将科技活动的涵盖面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中侧重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素养教育的重要渠道。如,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创客社团的宗旨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把创意变成现实,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意。在学区内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学校创客社团茁壮成长,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活动,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另外,学校的机器人社团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形成了系列化的活动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各种比赛和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区内的“未来伙伴机器人”企业则进行了“基于机器人的中小学教学创新模式研究”,初步形成了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机器人教学模式。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光启创新基地以及学区各单位的协力推进下,学区内学校协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创新教育活动,促进了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进步。

三、积聚学区内优质育人资源,建设学区创客教育基地

学区内不少学校在青少年创客教育中本来就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特色活动与课程实践。为了更好地借助科技创新企业平台,打造中小学一体、社校企联动的青少年创客课程体系,在学区委员会的协调与推动下,学区内诸多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与学校形成联动机制,建设创客教育基地。

一年多来,学区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腾讯上海分公司、《食品与安全》杂志社等单位签订了《“田林-虹梅学区”少年创客教育共建协议》,开展了科创志愿者团队输出、读物推送、典型人物宣传、吉祥物设计、展览举办、夏令营组织等多个项目。这五家单位成为首批田林一虹梅学区“少年创客教育基地”。

学区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的志愿者总队签订了《“田林-虹梅学区”少年创客教育基地协议书》。根据协议,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的志愿者总队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开展科普教育、创业教育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区内青少年学生体验创新创业文化,提高科技创新素养。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志愿者总队成立于2009年,是徐汇区第18支志愿者总队和徐汇区第1支企业志愿者总队。志愿者总队根据学区内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研制了“核电科普校园行活动方案”,并深入学区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广受学生欢迎的科普活动。

家庭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学区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田林-虹梅学区”特向全体学校和家长提出家校协作的倡议,积极向家长宣传,推动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田林第四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吴的父亲是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中层管理人员,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单位的教育资源,不仅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还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上带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进校园开展专题科普讲座活动,让学生了解航天科技的现状与未来。

学区内各学校从自身校情出发,借助学区平台,努力实现教育内容一体、教育资源共享、师资共同培训,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各学校以及整个学区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

四、注重平台建设,打造以“德润田林”论坛为代表的学区科创素养教育平台

一年一度的“德润田林”论坛是学区一体化机制建设的活动平台,已经成为学区育人工作交流展示平台。2015年,“德润田林”论坛以青少年科学创新素养培育为主题,来自学校、企业、社区的代表及校友、学生参加了论坛,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学校、企业、社区携手发展创客教育的新策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次论坛达成了基本共识,学区内各单位都表示非常愿意配合学校做好教育互动工作,将充分利用所在单位科技优势,配合学校开展必要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从而进一步推进学区化办学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发展。

除此之外,田林街道区域化团建共建委员会还组织了“青年志愿者科普讲堂进学区”推广活动,致力于搭建学区内学校和区域内单位的合作与分享平台。来自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的青年志愿者走进“田林-虹梅学区”的中小学,区域内的中小学也更多地走进各单位的科普基地,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2015年学区杂志《实践与创新》创刊,成为各中小学展示与交流青少年创客与创新素养教育的平台。

五、首席教师引领,打造“共治”平台,构建学区育人共同体

所谓“共治”,就是学区德育治理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依靠学校单打独斗,也不能纯粹依赖政府,应当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鼓励大家有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才能够形成大德育的工作合力。

在学区共治中,需要解决关键性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学区问题必须依靠学区人共同来解决,如,解决学区立德树人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学区内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经过反复酝酿,学区出台了《学区首席教师激励计划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思路与策略如下:(1)首席教师负责。首席教师为项目责任人,选定研究课题,确立研究内容,组建研究团队,健全组织架构。(2)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探索学区化建设的发展机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学区经验或模式。(3)组团推进。由首席教师领衔的团队成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原则上每一个研究团队不少于六人,而且成员要来自学区内的各所学校。(4)辐射共享。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特色,让这些原本只为一所学校师生享有的特色教育资源,为更多学校的师生共享,因为只有共享才能实现共赢。

首席教师负责制是学区化背景下校际教育均衡化的一种创新运作模式。如,笔者作为学区德育首席教师,要将学区化推进中的“难题”转化为学区科研“课题”,以问题为导向,确立科研课题,从现实出发,将问题分解到每一所学校,责任到人,各司其职,达成目标;同时,要在充分尊重和保留各校教育特色的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一体化的学区协同推进机制。这样的首席教师制所引领的共治方向,使学区化的推进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当学区的教师们在首席教师的带领下,围绕学区化设计系列科创活动内容、策划学区内科创教育研修活动的形式时,研修活动的设计不再是区教研员的“独唱”,而是源自学区德育的真实问题,源自学区德育教师的实际需求,源自教师集体智慧的“合唱”,积累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研训经验,培养出一支骨干教师团队。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找到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是进一步完善学区协同的各项工作机制。包括:不同学段学校之间的对接机制,学校与家庭以及社区内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联动工作机制,学校与家庭联动机制,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活动机制,课程开发机制,科创成果推广机制,等等。

二是构建学区内纵向衔接的科技创新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现有学区内科技创新素养课程尚不够丰富的现状,我们将进一步构建区内纵向衔接的科技创新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此外,我们将借助学区化办学的平台,组织研究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及水平特点,形成各学段纵向贯通的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整合学区内各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与活动优势,共同开发序列化的课程内容以及创客教育项目。在此过程中,学区内的科研院所等机构根据自身的专长参与到各类课程与项目的开发中来。

三是建设学区教师科技创新素养教育研修共同体。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师资构成应该更加多元化。除了学区内各学校的科技教育教师外,学区内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各类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士或热心于青少年科技素养教育事业又具有专业指导能力的人士,都可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四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养过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德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青少年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科创伦理、科创精神亟待加强。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教育是我们学区化协同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养的方向,把青少年创客教育、创业创新教育的方向凝聚到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来;用德育塑造青少年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德性素养、心理品质等。此外,我们建议在市、区层面也能形成系列配套的保障措施,如形成积极的评价导向,在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对于青少年参与创客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与成果予以关注,对于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工作量予以绩效认定,形成稳定的资源与经费投入机制,等等。

试论学区体育模式的可行性 篇8

学校体育是指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现阶段主要指在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小区内, 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 以自然居住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 以全体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社会体育。

学区体育是指为适应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要求而专门组织的一种社区体育形式。它以一所或几所相对集中的学校为中心划分区域范围 (可跨行政区域) , 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 以学区居民为对象 (包括学生) , 通过有效利用学校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学区体育是以学校体育为中心的新型社区体育模式, 能够部分地解决当前我国开展社区体育中出现的场地、设备、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是适应我国社会的转型的变化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

2、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与学区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 以青少年为重点”。城市社区指在一定区域内, 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 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它的外延小至生活小区, 中至街、区, 大至整座城市。在社区内有各种群体, 其中当然也包括以青少年为主的学校。在每个社区中, 学校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拥有各类大、中、小学508691所, 众多的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在组织管理、活动内容、设施利用等方面都还是“各自为体”, 基本没有联系。而学区体育模式是学校与社区结合的新型社区体育模式, 学区体育模式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 以学区内居民为对象 (包括学生) , 通过有效利用社区内学校体育资源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的模式, 它将架起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桥梁, 部分地解决当前我国开展社区体育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弥补社区体育的不足, 促进学校场地社区的开放。

3、学区体育模式的构建

3.1、学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

学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应以社区居委会为龙头, 其范围内的学校体育负责人、居民代表和企业四方构成学区体育组织的管理机构, 学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下设组织部、策划部、总务部三个部门, 对学区体育事宜进行决策和管理。组织部主要负责下属各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工作和协调各体育组织的关系, 举办各类培训班等;策划部主要负责学区体育的开展计和划体育宣传教育、咨询以及重大体育活动的策划;总务部主要负责体育设施管理和体育活动经费的筹集等。

3.2、建立和健全学区体育的服务体系

学区体育组织要为学区的体育开展提供各种周到、完善的服务, 这些服务的水准将直接影响学区体育开展的成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 提供场地设施服务、器材租借服务, 处理好有偿和无偿使用体育场地设施与社会开放问题。同时注意对场地设施的保养好维修。二是, 提供体育指导和咨询服务, 为居民和体育俱乐部聘请体育指导员, 指导体育活动的开展;设立咨询机构, 为居民提供运动处方和健康诊断;还应为社区培养体育骨干和体育指导员。三是, 提供体育组织管理服务, 制定学区体育活动计划, 使学区内的体育活动大、中、小型相结合, 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与节日性体育活动相结合, 并不断加强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动员居民参加适合个人特点的体育俱乐部。

3.3、学区体育活动的管理

学区体育活动的管理主要是安全管理和时间安排的管理。居民在使用一些体育设施时, 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管理者应向居民发放活动须知, 明确活动者的义务和权利, 宣传安全知识, 公布有关责任联系方式等以便处理突发事件;同时对参加活动的居民进行登记 (年龄、性别、住址、活动项目、入校时间、离校时间等等) , 凭有效证件入门的办法。在开放时间上, 可根据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开放时间表。由于大学生与社区成员锻炼时间与习惯不同, 大学生锻炼时间和体育教学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时间, 社区体育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学校的非授课时间段。据调查, 晨晚练活动点在早晨8点以前活动的占79.8%, 晚上活动的占48.6%, 上午和下午活动的相对较少, 这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整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学校和社区能利用大家锻炼的时间差, 合理安排, 学区内的资源就能被充分地利用和调配, 就能达到共享目的。早晨主要针对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习惯, 在上课的前一段时间, 场地闲置, 老年人可在6点至7点到校进行晨练;中、下午场地设施开放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 附近居民;节假日可全天开放, 实行放假不关门制度, 开放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社团组织, 还可以是学区组织的竞赛性活动, 体育健康宣传活动等。

4、学区体育的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体育兴起以来, 全国各个城市的社区体育开展的轰轰烈烈, 但目前在发展社区体育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社区内的体育场地、设备严重不足;二是社区内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三是开展活动的经费匮乏。

这些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迫切要求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模式出现。而学区体育模式正是顺应社区体育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相较社区体育, 学区体育有诸多优势。

4.1、学区体育可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互补

目前我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有70.6%的城乡居民还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等非正规场所锻炼;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 有这样一组数据, 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 教育系统拥有558044个, 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的时段性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紧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于尚有余地或开放程度低的社区体育场馆设施, 争取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在不影响校内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利用节假日, 早、中、晚的时间将闲置的场馆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 既能提高其利用率又可弥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之不足;既满足了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又可收取适当的费用, 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

4.2、学区体育可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的人才资源互补

开展社区体育遇到的第二个障碍就是缺乏一定数量和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且这些体育指导员多由离退休人员担任, 除少数人受专业培训外, 大部分人都缺少体育知识和管理知识。而学校的体育教师都经过体育专业的学习, 有文化、热情, 又有体育锻炼方面的教学经验, 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及运动常识, 且年富力强, 鼓励他们加入到社区体育中去, 可缓解社区体育指导员不足, 提升整个社区体育指导员素质。另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为社区培养体育健身指导员。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区中, 也不乏“身怀绝技”, 掌握专业体育技能的体育人才, 学校可把他们请进来向广大师生传授专业知识, 举行专题讲座, 还可聘请他们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从而实现体育人才资源的互补。

4.3、学区体育可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的科技互补

学校拥有众多的专家、学者, 可以充分发挥科研优势, 逐步建立科学健身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服务于社区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发展, 使学校体育能够更客观、更及时地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使学校体育更加明确方向, 使学校体育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的需要, 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5、结论

学区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点。目前, 学区体育是解决社区体育难题的有效模式, 而且还能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区体育模式应加以推广。

摘要:对当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学区体育在开展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中的优势, 得出了学区体育模式是开展社区体育的有效模式, 学区体育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的结论。

学区管理 篇9

一、美国学区教育督导角色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美国学区教育督导的历史悠久, 它应普通学校改革运动的需要而产生。19世纪中期, 地方学区建立了学监制, 确立了专业人员在教育中的领导地位。自此, 学区教育督导角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2]。

1. 教学专家型督导——辅导性的凸显

教学专家型的学区教育督导角色观是伴随着美国社会的转型而出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从农业国转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公立学校系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较大规模的综合中学数量增多, 学校课程日益丰富, 专业教师的需求数量在提升, 教育督导工作也日趋复杂, 出现了以专家身份从事教育督导工作的情况[3]。这时的教育督导必须是某个方面的教学专家, 是教师专职的辅导人员, 能在一定的领域协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这一时期, 学区教育督导的工作和教学密不可分, 其兴趣点主要在课程与教学方面, 提升办学效益是他们的工作宗旨。美国教育督导的辅导性大致是从这一时期凸显的, 并一直延续至今。

2. 科学管理型督导——科学的管理

社会环境和学区大小在学区管理者角色观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初期, 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成功转型, 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学区规模的变化都提升了公众对学区教育督导的管理能力的期待。同时, 对学区教育督导在管理能力方面的要求, 也是督导的实践行为标准化、专业化的一种体现。

科学管理是这一时期学区教育督导的主要角色特征。他们与之前的教学专家型督导相比, 过多地远离了教学工作, 在管理学校时, 更多地用到了时间和效率的概念。学区内学校的预算操作、行政管理、实践操作的标准、人员和设施的管理是学区教育督导承担的主要工作[4]。这一时期的学区教育督导更像是一位商业管理者, 也正是由于对学校及教师过于科学客观的管理, 导致了督导经常与教师发生矛盾。

3. 民主领导型督导———人际关系为中心

20世纪30年代, 美国学区教育督导的角色观受到了经济大萧条的社会背景的冲击。经济的衰退, 公立学校资金的匮乏与竞争, 公众对教育督导作为学区教育民主领导人的期望, 都使得学区督导的角色开始有了政治色彩。而之前, 过于政治化的督导行为被看作是非专业性的[5]。

这一时期, 学区教育督导与公众的联系日渐增多, 与科学管理型督导相比, 他们较为尊重教师的人格, 与学校的教师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鼓励教师改进教学, 协助学校办好教育, 民主领导型督导的角色观也由此建立起来。事实上, 教育督导是具有服务和协调性质的工作, 他们只有与学校教师建立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才能帮助学校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民主领导型学区督导的角色观到50年代中期以后不再受宠, 但是公众对督导的这种角色期待并没有消失, 它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 仍延续到现在。

4. 社会科学家型督导———社会科学为导向

美国历史上第五个时期的教育改革源于多种因素。二战后, 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生育高峰对公共教育的冲击, 冷战的打响与升级等都要求美国对教育作出变革。

教育改革对教育督导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 他们应该重新建立一种学校文化, 要具备促进学校积极变革的能力, 还要具备处理社会及教育制度问题的专业能力。这些要求需要教育督导在开展工作时用不同的社会学科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 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影响到了学区教育督导的角色观。社会科学准则成为了学区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6]。学区教育督导开始把社会学、管理学等作为督导工作的理论基础。他们更重视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可预测的实践行为及科学论证, 以用于制定规范的实践标准, 他们还把科学调查应用到了督导工作中[2]。社会科学家型督导的角色观由此形成。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社会对行为科学重视程度的下降, 公众开始对学区教育督导的工作出现了不满, 他们期待学区教育督导能用一种更为民主的方式开展工作。

5. 沟通型督导———沟通合作为根基

沟通型督导角色观的出现与美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相关。信息化社会重视沟通的公开化, 公众对公立学校低效能的不满及随之而来的教育改革都促进了学区教育督导角色的转变。

沟通、合作是此时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教育督导工作团队是当时较受欢迎的一种形式, 即由专家会同学校组成一个团体, 共同研究学区学校内的教育问题, 激发教师的事业心、自信心和创造精神, 促进教师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教育目标。学区教育督导在开展工作时, 较为强调沟通、合作等理念, 他们重视与学区委员会、学校校长、教师及学区公众等各方面的沟通, 在他们看来, 在一个信息化社会, 要实现学校的重建, 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6. 发展性督导———指导与服务并重

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强调对高质量教师、核心课程、高学术标准的重视, 教育督导适应教育改革, 开始实行“发展性督导”, 更突出了辅导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的角色特征。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 教育督导工作更强调辅导性和服务性, 他们把教师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在教师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当前的督导工作被看成是发挥教师潜力的过程, 学区教育督导更认同教师具有自我管理、自我认同的能力, 强调教师参与教学的决策过程以及个人的创造性。他们的中心任务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 他们的工作是一个为提高教学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7]。同时他们也更重视与学校教师建立和谐、动态、民主的人际关系, 从而有利于督导工作的开展。

二、启示

基于以上评析反观我国的区县教育督导工作, 督导人员在职责或权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督导权力较弱, 对所属学校拥有的只是一种间接权力;职权未涉及教育教学的指导与评价的权力;督政内容规定较多, 督学内容较少等。了解美国学区教育督导的演变历程及发展趋势, 适当借鉴美国学区教育督导的经验, 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1. 加强教育督导体制与制度的建设

教育督导与评估是现代教育管理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中国督导制度特色, 制定相关的教育督导法, 坚持依法督导, 把握督导体制改革的方向, 构建与完善教育督导工作体系, 把有中国特色、全面、科学、有效作为督导制度的目标。同时, 要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工作制度, 健全教育督导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对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和领导体制制定统一规定。

2. 合理定位教育督导人员的权力和职责

我国的教育督导应该不断向学术机构靠拢, 这也是当前教育督导工作的发展趋势。教育督导要逐渐放弃行政权力, 提高学术权力, 同时要强化督导权, 维护自身的工作权力。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 监督与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现代教育督导工作应该从监督、检查向更多的指导、服务方向转变, 督导人员不仅应是“督政”方面的专家, 也应该成为教学方面的专家, 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

3. 加强督导队伍的专业化

教育督导工作主要靠督学队伍。我国应重视教育督导队伍的建设, 重视督导人员素质的提高, 同时重视督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注重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及如何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管理学校等问题。另一方面, 我们要完善督导的聘任制度, 扩大督导来源, 改善督学的组成, 逐步形成专家型的督导队伍, 提高督导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钱一呈.外国教育督导与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2]Theodore J.Kowalski.The school superintendent:theory, practice, and cases (2th ed.) .Sage Publications, 2006.

[3]秦云燕.浅谈美国教育督导的辅导功能.比较教育研究, 1994 (1) :52-54.

[4]Callahan, R.E..Education and the cult of efficiency:Ast udy of the social forces that have shap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chool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5]Bjork, L., &Lindle, J.C..Superintendents and interest groups.Educational Ppolicy, 15 (1) , 76-91.

[6]Parsons, T., &Shils, E.A..,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Ed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大学校园教学区步行空间设计研究 篇10

大学校园的教学区是由教学楼、科研楼以及部分辅助设施组成的区域。由于占地面积、地形、功能需要等条件的限制,不同大学校园教学区的布局也各不相同。

大学校园的步行空间是指组织整个大学校园内各个行为场所互相联系的徒步可达的道路空间。它在校园各功能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性,基本目标在于合理组织联系系统,并将校园内各区有机地连接起来,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空间结构。

1 影响步行空间设计的因素

1.1 地形

一般来说,比较平坦的步行路面倾斜度为3%。但有时为了有效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可以把步行道与地形结合起来设计成环状道路,使道路坡度平缓,让行人行走舒适。而在短距离内地形变化较大时,则通常处理成台阶(配合设置无障碍通道)。相当一部分大学校园的选址都是在山水环境优美的地区,即使原有地形较平坦的校园也会人工营造一定的山水关系,为在校师生构建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校园内的地形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在布置步行道时通常是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形、道路和植物是相辅相成的,行道树可以遮挡附近景观,在步行道上更容易形成视觉通廊,有利于步行空间的营造。

1.2 地面建构筑物

步行道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去哪里,不能去哪里。通常来说,地面建构筑物是作为步行路线的端点出现的。因此,地面建构筑物的布局和使用功能将直接影响到步行道的设计方式。教学区的步行空间应该具有通畅的流线,并与建构筑的出入口直接相连,使师生在上下课时段能快速出入。另外,步行道应该具有多重选择性,以满足学生们在各种情况下的多样化需求。

1.3 人的行为

教学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场地,是老师传播知识、学生创新思维等行为的发生地,其活动方式自然呈现多元化。但由于学校作息时间统一管理、学生年龄相仿、活动目标相似,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特点。

1)人流方向单一。

步行路线在大方向上必须与人流的方向保持一致,尽可能避免人流的交叉,造成交通混乱,尤其是在上下课的高峰时段。

2)人流高峰时段的规律性。

学生每天平均往返于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4次~6次,每次短时间内的人流量可达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如何处理好集中路段的疏导工作,这是步行路线设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根据学生从教学区出来后的流向设置多条通道,从而分散人流,确保学生安全。值得强调的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捷径处要合理解决。

3)捷径使用频率高。

人们在实际的步行体验中总是不愿意绕路太远的,这种现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校园中四处可见,草坪上出现的一条条清晰可见的小土路就是最好的见证。

因此,在步行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抄近路的行为习惯,合理地设置人性步道。如在局部使用频率较高的捷径路段加宽路面,或设计小的集散空间。当看得见目的地时,步行的趣味性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同时还要因各种障碍不得不绕道,则更让人不悦。在教学区步行路线设计中,应仔细设计好行走路线。丹麦学者扬·盖尔[1]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指出:线路设计不要让步行者看到远处的目标,但又要大方向朝着目的地。此外,在看得见目的地时,应该遵从短捷的原则,选择最直接的线路。

2 步行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心理

2.1 视觉感受

当沿着校园道路行走时,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好与差。无论人们是近距离观赏周围环境,还是顺路一瞥,或是欣赏连续的风景,这些都需要精心设计,为视线提供落脚点。

同时,要把自然的视觉特征、地形地貌结合在一起考虑。每当步行道出现曲折时,应安排一定的视觉要素,引导人们的视线,形成道路空间序列。

2.2 听觉效果

在大学校园的教学区中,倾听风中摇曳树木的哗哗声,林间鸟儿的叽喳声,甚至是人们在课间休息或穿行于校园小道时的窃窃私语,都会令人舒心愉快。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湖湖畔有一段步行区域,两端都设置了圆球状的石礅,只允许步行的存在,机动车辆限制进入内部。加之周围大树林立,环境十分幽静。当路旁的香樟种子成熟时,鸟儿争相啄食、翅膀扑哧扑哧的声音,枯黄的树叶落到地上沙沙的声音,被鸟儿吃掉种皮吐出来的种子掉在地上的声音,湖畔学生大声朗读英文的声音,这一切在冬日的早晨听起来是如此的悦耳。

2.3 温差

华中农业大学景园楼门前的空间是大部分学生到逸夫楼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步行道由于地形的变化被分为了落差近1 m南北两部分。南边较低,是开敞的草坪,步行路线处理成直线型快速通过的捷径;北边与校园主干道相连,种植了密林,步行空间在林下的休息座椅间曲折前进。显然,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两个部分的步行道给人的温差感是十分明显的。在武汉这座以“火炉”著称的城市,夏季林下步行道的使用频率极高。而在寒冷的冬季,人们自然会选择较温暖的捷径。

3 步行空间设计的原则

3.1 步行者优先原则

步行者优先的设计观来源于城市设计的观念,是指在人车共存的情况下,对机动车辆进行限制,给予行人以优先权。在校园中,机动车、自行车在通行权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旦发生碰撞,行人更容易受到伤害。因而在校园交通管理组织中,应确立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由先到后的优先权顺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尤其在教学区,当人流与车流发生交叉时,应首先考虑步行者的安全通过。在具体处理时,可根据人流量和车流量的高峰期预测和分析,在特定时段限制机动车通行。另外,为加强行人的安全性和丰富空间构成,可设置连接建筑物的空中步行廊道,或者根据自然地形来设计架空步道和地下通道等。

3.2 环行道路网原则

传统的棋盘式道路网只注重交通功能,很少考虑减少教学区内部的车行交通,校园空间被整齐的道路网分割,缺乏人情味和合理的车行、人行组织。如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是20世纪50年代规划建设的,采用棋盘式路网,道路尺度相似,主次关系不明确,人车混行,随着校园内机动车辆的增多,不仅带来噪声影响,而且给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安全因素。环行道路网是将机动车道安排在人流比较集中的核心教学区以外,形成环行或半环行道路,再引出支路通向各教学楼,将教学区安排为步行优先区,以创造一个安全有序、互不干扰的道路空间系统。

3.3 捷径原则

在教学区附近,存在广场、绿地、运动场、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种各样的交往空间。通过捷径将各种功能场所相连,是增加交往活动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3.4 凹形空间原则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3]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实证研究指出:一个笔直的边界与许多凹凸变化的边界相比,所能满足的用途相对较少。公共空间的边界越丰富,边界上的停驻者就越多。在步行道4 m范围内设计凹形空间,可供教学区的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休息。每一个座椅或小憩之处都应有各自相宜的具体环境,并置于整个步行空间的适宜之处。如道路的凹处、转角处能提供亲切、安全的休息氛围,并具有便于观景的位置与条件。这种空间的交往尺度通常是比较小的。布莱恩·劳森[4]在《空间的语言》中指出,当人被迫处于这样的距离时,很难被忽略,陌生人一般会彼此认同,交往就发生了。

4 结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们共同的家园,在校园的每一条步行道上都留下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好时光的成长足迹。作为校园生活的主角,对于校园步行道对校园生活的影响力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冲突与磨合有着非常深刻、细腻的体会。设计科学合理的步行空间对提高教学区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大学校园教学区内步行空间设计的地形、地面建构筑物和人的行为因素,从视觉感受、听觉效果、温差三个角度分析了人的行为心理,并进一步探讨了步行空间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大学校园,教学区,步行空间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2-143.

[2]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2-34.

北京“学区房”疯了 篇11

学区房,一般指的是重点小学片内的房产。根据北京市相关教育政策,北京的小学生入学实行就近划片入学,每所小学只招收周边特定区域的学生。对于许多重点小学而言,只有户口在其划定的特定区域的学生才能就读。

由于北京市的优质重点小学资源十分稀缺,就学需求量又十分巨大, 重点小学“门票”一票难求。拥有一间指定区域内的住房(有的学校还需要学生的户口与住房一致),孩子便可以有资格进入重点学校读书。

“学区房”有多贵?举个例子,在北京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售价却高达340万元。因为,附近有一所被认为是“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的实验二小。

6月以来,记者走访北京一些重点小学附近的二手房市场,发现尽管中国楼市整体趋冷,但被称作“学区房”的“特种房”价格,却逆市疯涨。

文昌胡同:

10平方米房子标价340万元

“在我老家,这种房子养猪都嫌小。”7月5日,在文昌胡同附近一家房屋中介看房的王致胜(化名),面对10平方米的袖珍宅子和令人瞠目结舌的340万元的房价,一脸困惑。

王致胜的老家在河南新乡,10年前来北京闯荡,如今经营一家传媒公司。“儿子今年上小学,我觉得以自己的实力,在学校附近买个小点儿的房子应该不是问题,可是今天一看,彻底傻眼了。”王致胜坦言,之所以想买学区房,就是想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没想到价格这么贵。

王致胜告诉记者,中介带他看的那间房子,就在文昌胡同里,“这间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房子破旧、低矮,采光也不好,有些地方连墙皮都脱落了,简直惨不忍睹。这么又小又破的房子,一个人住都够呛,如果住一家人,人均居住面积恐怕还比不上我们老家一头猪住的面积大。”

如此质劣价高的房子,让王致胜大呼意外。但他不知道,在北京,这样的学区房十分紧俏。

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离实验二小很近,文昌胡同一带的房源价格普遍都在15万元/平方米以上,这一房价无疑将挤入北京最贵的房源行列。一位中介顾问告诉记者,来这边看房的人特别多,如果房源价格标低了,很快就会被客户抢走。

而王致胜所说的这套仅有1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标到了340万元,其单价高达34万元/平方米,这一价格几乎超出了北京所有最高端的一手楼盘的售价,钓鱼台七号院、霞公府、盘古大观等知名豪宅,与这间小房子比,简直“弱爆了”。

西单附近某单位一位职员曾告诉记者,他和同事都想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实验二小读书,但除非户口在这里,不然,就得买房落户,除此别无他法。

当家长们齐刷刷把目光投向学区房,“天价胡同房”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近年来,北京各重点小学附近的学区房价格一路水涨船高。根据北京市教育部门的规定,文昌胡同属于实验二小的划片区域。在一房难求的局面之下,文昌胡同一带的房源近年来也是步步高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这套10平方米340万元的房子外,文昌胡同另一套14.6平方米的房子,卖到了460万元,单价同样超出了30万元/平方米。

部分区域:学区房价格是其他房源的2~3倍

地产业内常常说,房地产第一是地段,第二还是地段。如果用地段属性来衡量的话,文昌胡同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又是北京西二环以内,毫无疑问属于城市核心区,地段优势非常明显,房价高还可以理解;但是在北京北四环以外,也有一批特殊的房源,价格超过5万元/平方米,部分房源一度接近10万元/平方米,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就是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北京北四环外五道口华清嘉园,这里的一套学区房曾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

7月9日,一家中介置业公司的顾问告诉记者,华清嘉园学区房带有重点小学——中关村二小学区的名额,以小户型为主,面积多在37~60平方米,由于户型小,容易出手,单价较高,价格多在6万元~8万元/平方米,部分房源的价格甚至超过9万元/平方米。

据了解,北京西四环、南四环等区域的多数房源均价为3万多元/平方米,很显然,华清嘉园的学区房的价格超过同类区域房源价格一到两倍。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重点小学资源集中的区域,已经形成了几个颇具规模的热点学区房板块,如中关村地区,包括中关村、学院路以及万柳附近;东城区东四板块;西城区平安里板块;朝阳区朝阳门板块等。

学区房逆势上涨,

6万~7万/平方米的占1/3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研究院与链家地产联合推出了“北京学区房价格地图”。该地图编制方法为:共选择了北京内城6区的30个重点小学,并挑选了这30个小学附近的代表性二手楼盘,以其5月份的销售价格为样本。

从这30个代表性楼盘来看,售价最高的是位于海淀区的东南小区,这个小区是海淀区中关村一小的学区房,目前销售价格为8.95万元/平方米。价格最低的是位于丰台区的永善里小区,它是丰台第五小学的学区房,目前售价只有3.32万元/平方米。

据链家地产测算,这30个楼盘目前销售均价为6.07万元/平方米。

具体来看,在这30个楼盘中,销售价格在8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有3个,价格在7万元~8万元/平方米之间的有6个,价格在6万元~7万元/平方米之间的有10个,价格在5万元~6万元/平方米之间的有3个,价格在4万元~5万元/平方米之间的有3个,价格在3万元~4万元/平方米之间的有5个。

今年以来,受到限购政策的持续作用以及信贷环境趋紧的影响,北京楼市出现了一定的结构调整。表现在二手房市场,据链家地产监测,今年春节后,市场逐渐走低,5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86万元/平方米,环比降幅达到4.75%。

尽管大势趋冷,但重点优质小学附近的学区房价格却比较坚挺。据链家地产监测,今年5月学区房均价为5.07万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7%。以位于北京东城区光明小学附近的龙潭北里项目为例,2012年该项目成交均价只有3万多元/平方米,2013年大幅上涨50%左右,售价高至5.17万元/平方米,目前,该项目的售价已达到5.19万元/平方米,一直延续着上涨的势头。

而日前一条北京教育新政的出台,更令学区房价格走势看涨。

4月18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今年北京市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小升初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入学,取消延续多年的共建招生。所谓共建招生,是指一些机关单位、企业等和重点学校存在共建合作关系,学校为共建单位提供一定的招生名额,而共建单位则在其他方面回报学校。

21世纪不动产集团市场发展中心总监桑豫峰认为,北京市新出台的入学政策,旨在平衡各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给愈来愈严重的择校潮降温。作为特权而长期存在的共建生被一举取消,值得高度称赞。但这一新政也意味着,在“就近入学”要求下,“居住地”这一因素在获得优质学校的硬性条件中的权重更大,这对高烧不退的学区房价格无疑是一种强化。

学区管理 篇12

朝阳区新划定的学区, 以学龄人口变化、学校特点、城市功能定位等为依据, 按照交通环路划分为“四带十五学区”, 即片区组团发展带、一贯优质发展带、集群办学发展带和多元协同发展带, 每个带设3 到4 个学区, 共布局了15 个学区。

目前, 朝阳区级示范校以上水平优质学校比例达到70%, 进入优质学校就读的学生占全区学生总数的85.6%, 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15 个学区的全覆盖。朝阳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学区化改革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入读优质校。据统计, 目前朝阳区有38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每年有9000 多名学生直升。

新学区划定后, 未来朝阳区将建立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 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其他学校的特色资源, 将向学区内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跨越校园围墙, 享受到所有学校的优质课程、师资和教育教学设备设施。

在学区管理方面, 朝阳区将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 促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探索构建义务教育学区治理新模式, 实现区教委领导下的学区高度自主管理。根据新的架构思路, 在每个义务教育学区, 学区发展理事会是学区管理机构, 理事会由教委包片领导、包片科室、学区内各中小学校长组成, 将逐步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乡代表、社区居民、家长、知名人士等参加。在理事会统领下, 朝阳区将完善党建研究会、校长委员会、督学工作站、教研共同体、培训共同体“五位一体”的学区化组织架构。

上一篇:工商学院经济法下一篇:责任心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