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方法

2024-09-09

现代德育方法(精选6篇)

现代德育方法 篇1

一、和谐德育

现代教育学认为德育有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 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 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我们所说的德育, 包括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特殊性质表现在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二、传统和谐德育

《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中庸。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这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一是“德教”与“修身”合一;二是“知道”与“躬行”合一;三是“言教”与“身教”合一。传统道德中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传统和谐强调宽容并包的精神, 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目的,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以和邦国”“以谐万民”, 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和谐, 进而实现国泰民安;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正确处理“人我”“群己”矛盾, 以达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家庭关系的和谐;强调“和必中节”“仇必和解”, 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对立, 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 它所强调的“和谐”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统的和谐是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和谐, 它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主张“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 以肯定群体否定个体的方式来换取社会的暂时的和谐;第二, 传统的和谐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群体剥削多数人的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缺乏法律、民主、公平和正义。

三、现代和谐德育

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 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

“和”就是“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谐”与“和”同义, 与“和”叠加, 强化了“和”的辩证性, 突出了其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是道德标准、伦理、心理、价值、愿景的浓缩, 表现为有明确的“是非”道德标准;有讲求诚信、友爱和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健康高雅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有基本的自知、自觉、自省和自律的情感意识能力;有尊重个性, 承认差异, 善于欣赏与吸纳的个性特色;有实行个体生命要素均衡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并长发展, 道德主体与时代主流共进发展的主体意识。

现代和谐德育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的基础上, 和谐统一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 建构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 提高育人能力, 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现代和谐德育继承和创新地发展了现代教育理论, 它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和谐师生观; (2)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观; (3) 知、情、意、行“四环节”高度统一的和谐过程观; (4) 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和谐质量观; (5) 横向“六要素”与纵向“六学段”的和谐体系观。

四、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

1. 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更多的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 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工具而存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 它所强调的“和谐”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呼唤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 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呼唤和谐德育。因为和谐德育是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

2. 教育观念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体现“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中国传统德育, 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 重在教化, 强调“立身做人”, 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 坚持以教化为先。

现代和谐德育体现整体化的大德育观,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生活”“兼容并蓄”和“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原则;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教育力量的各自优势, 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从而形成合力;达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理念趋同, 目标一致, 方法互补, 过程同步, 资源共享。因而产生多方位、多渠道的和谐德育效应, 培养学生成为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3. 教育目标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 体现了教人“成人”的德育目标观。传统德育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 通过教育养成理想的人格, 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传统和谐德育追求的是理想化、片面化的教育目标, 即注重培养共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阶级的行为准则, 而忽视了对个人价值及幸福的追求。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 脱离了社会现实思想。

现代和谐德育倡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现代和谐德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4. 教育内容的差异

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 准则、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则的总和, 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

我国传统和谐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从根本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中国传统和谐德育,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 以仁、爱、孝、悌为基础的德育内容, 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 并通过孝悌作为纽带, 以维系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秩序的“礼”, 从而达到统治的长久。

现代和谐德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 基本要素。如和谐心理、和谐个性、和谐意识、和谐思维、和谐认识、和谐需要、和谐行为、和谐习惯、和谐情感、和谐的社会态度。 (2) 基本要求。如德育适应对象的和谐:德育要顺着生命的天性发展天性, 立足于个性特征发展个性。对象适应德育的和谐:德育主体依据和谐德育的要素发展自己。

具体来说就是规范与发展的和谐、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古今中外的和谐的高度统一。

5. 教育过程的差异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是促使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的实施过程主要是一种相对静态和强调管理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培养适合社会规范的人, 而忽视人的主观需求, 即所谓的“存天理, 灭人欲”。在教育的途径上, 强调管理和服从, 而忽视教育过程也具有服务功能, 从而导致教、受双方不是平等的主体, 造就出一批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的人。

现代和谐德育过程主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即教师是教育主体, 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德育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诚恳地相待, 平等地相处, 这样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 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地展示;过程上注重知、情、意、行的整体培养, 强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推崇言行一致和诚信。现代和谐德育主要体现在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

6. 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主张“克己”“内省”和由近及远、奖惩结合的德育方法。“克己”, 其意是指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 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内省”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即看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 就虚心学习, 向其看齐;见到不好的品德表现, 就要联系自己, 反省检查, 引以为鉴。

传统和谐德育实行单向的灌输方式, 无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用一种教条教育学生,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传统教育把学校视为“一方净土”, 刻意将学生与社会大环境隔离开来, 人为创造“净化”环境, 忽视了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现代和谐德育顺着生命的天性发展天性, 立足于个性特征发展个性。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关心人的身体, 抚慰人的心灵, 从而帮助人走出困境, 引导人迈向自我价值的实施。其具体途径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构建和谐道德基本要素和道德要求标准。

(2) 描绘和谐德育蓝图, 建构道德意义。

(3) 改革学校教育实践, 优化有序教育机制。

(4) 加强关联性教育, 优化无序教育机制。

(5) 搭建生态体验平台, 让学生在主体实践中实现自我。

7. 教育模式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主要有两种德育模式, 分别为适应一元价值德育的灌输式方式和适应多元价值教育的单主体的自我选择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不具有协商对话的基本精神。

灌输式德育把学生当作可以盛放各种美德的袋子和容器, 教育者把一元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学生去理解并记住, 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巩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学生对教育者教授的价值观不能怀疑, 只能无条件地接受, 根本谈不上协商对话。这种德育方式力图建构一种服从、驯服、恪守本分的整体主义人格, 反对建立一种自主、自尊、个性自由、宽容和公共理性为特征的协商对话式的人格。

单主体视域下的自我选择的德育方式, 认为学生应该只认同自己的价值观, 把自己的价值观看作唯一的“真理”, 而否认其他价值观的合法性。这种德育方式只能助长价值相对主义, 丝毫不能使学生学会宽容、尊重差异。因而, 它缺乏起码的协商对话精神。

现代和谐德育目前主要有三种德育模式:

(1) 主体性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 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 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

(2) 活动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行为锻炼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 道德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 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德育的目的, 又是德育的手段。

(3) “学会关心”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德育模式。该模式认为, 关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结构, 且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学会关心”的教育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从原始的、自发的“关心”感情, 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关心”感情, 形成出自责任的“关心”品质, 进而为整个德性的发展奠基。

8. 教育评价体系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的评价侧重于规范人的方面。以注重社会的需要, 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缺乏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训练, 从而出现德育评价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 等等。

现代和谐德育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 对主体道德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评价以人的生命要素作为依据, 更加重视人的个性、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和人的思维等的发展过程和状态。评价把学生的参与作为主体, 注重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同时, 也注重培养参与者的道德体验性、道德判断性和道德发展性的能力。评价倾向于弹性发展, 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淡化数据评估, 弱化结论评估, 取消封闭评估, 强化发展因素和发展趋向的评估, 构建道德形成的过程和体验。评价以道德主体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即重视其主体性成长、个性化形成、社会性素质的提高, 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发展自我。

9. 教育社会效用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 传统道德的整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振兴中华而奋勇拼搏。

第二, 仁爱向善的精神, 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 “和为贵”的精神,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尤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四, 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的精神, 它对我们现代人的铺张浪费和好逸恶劳以及尔虞我诈仍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第五, 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 有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独立自主、健康高尚的理想人格。

第六, “天人合一”的思想, 时刻警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对全球和子孙后代负责, 不能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道德利益。

现代和谐德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意义重大。其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德育三个方面。

现代和谐德育, 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起点, 从而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达到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建构和谐德育, 就是通过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 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教育诸要素之间协同作用, 产生教育合力, 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现代和谐德育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 按照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系统的科学原理, 横向贯通, 纵向衔接, 分层递进, 螺旋上升, 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横向贯通, 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形成合力, 达到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和谐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鲁礼坤, 杨传向.中学和谐德育的建构与操作[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版) , 2010 (3) .

[3]徐卫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性转换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现代德育方法 篇2

社会是个系统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整体中各要素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德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推动整个现代化的力量。德育的现代化,要求德育改革,改革德育现代化与德育改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德育要现代化必须改革德育,改革就是按德育现代化的方向、要求去改革,改革就是为了德育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当前对中学生应强化九种观念当今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的中学生具有新的观念、新的素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一些中学生,思想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拼搏进取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我们的中学班主任老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紧对学生进行新形势、新观念教育。具体讲,应对中学生强化如下一些观念:

1.价值观念。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目前出国潮、经商风、股票热的兴起,拜金主义思想的抬头等给中学生的思想带来了种种困惑,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多元化、层次性的特点,给他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上更多地打上了“实惠性”和“个人化”的烙樱因此,我们应采取辩证的观点,在强化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反对享乐至上、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要帮助中学生树立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下,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倡先公后私、勇于奉献,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

2.竞争观念。要帮助他们强化竞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勇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要教会他们竞争的方法,使之学会战胜自我,学会排除竞争中的困难,敢于承担竞争的压力;帮助他们树立敢为天下先,敢夺桂冠的决心;激励他们敢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走成才之路。

3.信息观念。我们应从现在开始,及早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教育,强化他们的信息观念,教会他们收集、筛癣处理信息的方法,目前我们的一些中学生,整天(为升学)埋头于书本之中,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在一定意义上变得“孤陋寡闻”了。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纠正,一旦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封闭的思维定势,那么,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将对信息缺乏应有的洞察力,使有价值的信息日日流失掉。因此,我们应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提高中学生对信息的洞察力,养成他们重视信息、收集信息的良好习惯。

4.法制观念。当前一些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淡保一是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二是不知道怎样遵守法律,犯了罪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再过几年、十几年,都要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只有懂法、知法、用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无论从杜会的需要还是从中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强化中学生的法制观念都是很必要的。我们的班主任应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活动等形式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5.集体主义观念。不少中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只关心个人的前途、个人的利益,不考虑他人的前途和利益;只强调别人、社会理解自己、关心自己,却不知道理解别人、关心别人,有的甚至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有本事就有了一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协作。要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办成。一个人单枪匹马,常常是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中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6.市场经济观念。要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就要进行商品价值、价格、价值规律、税收常识、债券、股票、股份制常识等等内容的教育,强化商品意识、经营意识、效益意识、风险意识。

7.新观念。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科技挑战、市场经济挑战,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固步自封肯定要落伍,因循守旧肯定要碰壁。为了使今天的中学生在明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强化他们的开拓创新观念,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8.自强自立观念。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自强自立的观念。当今的许多中学生既未经受**年月的煎熬,又未经受艰苦生活的磨难,家长过多的关心爱护,滋长了他们的依赖性,一遇挫折便消极悲观。自卑起来,这不利于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的竞争。因此,我们应强化中学生的自强自立观念,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教育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克服自卑感,做生活的强者。

9.时间观念。这是早已有之并不断为人们所重视的观念,在当今的班主任工作中仍需要进一步予以强化。现在不少中学生,时间观念不强,把许多宝贵的时间都白白消耗于武侠小说、游戏机之中,这是一种表现。另一突出表现则是学习中打消耗战、疲劳战,用大量的`时间投入,获取很低的学习效率。这是很可惜的。

因此,我们要强化中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 就是快节奏,信息量大且反馈快。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就必须加倍珍惜时间,以较少的时间摄取更多的信息;就必须克服高投入低效益的现象,提高时间效率,加快生活的节奏、工作的节奏、学习的节奏,做时间的主人。

现代德育方法 篇3

关键词:德育课程; 生活德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个部分,它的进程与整个课程改革的大局面相互推进。针对德育课程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不足,我国现有的德育课程整合原有的课程,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发展趋势,对以前的《社会》、《生活实践》等进行重新编排、组织,最终形成了在小学 1-2 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在 3-6 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设计。现有的德育课程所坚持和呈现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

一、德育课程观的转向

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是内在相连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在生活之外进行。原有的德育教材和教学过程往往只见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未见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和学生的体验活动。这正是现代德育的困境所在,我们亟须一种新的理念来引导德育课程的转向。新德育课程建立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课程设计注重儿童的理解、体验和实践。正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都立足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课程内容的选择回归真实问题,把生活作为构成课程的重要素材,把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之中。儿童的生活既作为课程的出发点、立足点,同时也是归宿。著名学者高德胜认为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必定要有“生活的逻辑”[1]最早运用生活世界理念和思维来研究课程问题的学者派纳(Pinar,W.F.)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2] 课程设计只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足够的体验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首先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每一位学生才能发现并认识自己。儿童通过体悟、反思的方式而不是“被告诉”的方式来获得对个体或社会生活的意义,德育活动的设计注重儿童自我的理解、体验和参与。

二、生活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已明确了现代德育课程的性质,包括“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其中,生活性是第一特性,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到:“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3]整合后的课程是一门实现了经验性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改革推动的一项成果就表现在德育教材内容的重新编写上。

(一) 课程内容选编原则

1. 德育课程内容遵循真实性原则

新课程的根本与独特之处就是它“表征课程的生活属性”。[4]它不同于以往的德目教育,不是以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而是追根溯源,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發,选取儿童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片段和场景作为学习内容。道德定是在人的的生活当中,这是制定新课程贯穿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程在直面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这体现了德育课程的生活化价值取向。“品德与生活”课(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课本中,1~2年级教材内容选择从儿童生活出发,伴随着儿童的真实生活,课程也随之展开。从儿童入学开始,到与伙伴相处,进入集体生活,再到与大自然接触。可以说,德育课程的内容都与生活相融。儿童的生活就是课程。一年级(上)第一单元为“我上学了”,本单元是给刚入学的儿童上的第一堂课,这不仅是课程安排的需要,更是儿童学会在学校中生活所必需的。所以说,德育课程起源于生活。本学期末即为寒假,是中国的年假,所以学期最后一单元内容为“过新年”,在课程中提前把与“新年”相关的东西教给学生。这样,不仅完成了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儿童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课程是为生活服务的。接下来的课程中,涉及到儿童如何进入一个小集体生活,如:“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我在集体中生活”、“让家园更美好”等;还有关于儿童与自然的课程,如:“走进大自然”、“金色的秋天”等。课程设计路线都以儿童自身的生活标准为参照,从儿童世界入手,开展德育课程的内容编排。新课程中的德育素材都围绕着儿童,包裹着儿童的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儿童最欢快的活动,他们的生长并不是外在强加到身上的,“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5]所以,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如:进入新学期、交新朋友、成为少先队员、健康饮食等等,都作为课程内容的主题编入教材。新课程重视用现实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题材去感染儿童,吸引儿童,从而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2.德育主题多创设情感体验的生活化情境

孩子们各不相同的生活历史背景是每个进入教育领域的人都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否懂得“儿童的生活意义”与我们能否在与儿童相处过程中作出“恰当的教育判断和行动”息息相关。[6]教材中设计的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教学便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各种情境化的活动中推进体验性学习。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家庭、学校、社区与家乡,都是学生生活的领域,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实现主要是在这几个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进行的,是通过学生与各种互动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新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此为线展开编制。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主题,总括了这几个不同的生活领域。接着就是具体性的主题内容,有关于学校生活领域的:“我在学习中长大”、“我的角色与责任”;有关于家庭生活领域里的安全、理财方面的:“安全地生活”、“花钱的学问”等。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主题,对“家乡”做了整体性的概述。接下来三单元的主题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具体方面,有:“生产与生活”、“交通与生活”、“通信与生活”。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课程的内容或是围绕学生现在的生活领域,或是他们即将接触的、未来切实需要了解的领域,课程的前瞻性意义可以由此看出。endprint

(二)课程组织的原则

1.课程组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儿童天生喜爱游戏、童谣、图画、故事等,这些多元体裁都作为教材内容的载体被编入课程中。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框架为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则以“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六个学生的生活领域一以贯之。课程从儿童独特的视觉和自身世界出發,遵循用儿童自己的方式观察、体验生活的课程原则。

2.课程组织为学生“留白”

新课程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新教材编写以游戏、讨论、交流、现场调查、资料调查、实践性活动、参观访问、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每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以图画形式展现,将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贯穿其中。每个主题都会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展示自我表现与自我感受的空间,如教材中留有供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访谈记录、自制卡片、画图画”等空白处,以供学生自我发挥。这样“留白”,更有利益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学习中。在德育过程中,也通过道德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趣和探究生活的能力。

三、现代德育课程观

现代德育观和德育课程理念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德育的根本作为是引导人进行生活的建构。人只有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回到真实的道德情境中, 才能积极自主地思考、发现、理解和领悟道德才能形成内在的道德自觉。我们把“生活世界”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要在教育这一土壤里赋予其独特的理解和涵义。首先,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既不是说学校德育就要抛弃、否定“科学世界”和科学知识教学[7],它否定的是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则到规则的道德学习方式;它也不是说把道德教育局限在日常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中,而是以此为背景和线索,引导儿童学会关注自我,关心更广阔的生活的意义。生活德育理念并不是要针对或批判某一理念,它是给德育课程和德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向,把人即儿童放在了德育的重要位置,要真正实现的是人的回归。当然,评价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要看其进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后的效果和意义。所以,对现代德育课程理念的反思与探讨,不仅仅要从理念构想和设计来看,更要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J].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2] 郭元祥.教育的立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浅谈现代德育创新论文 篇4

摘要: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广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德育的新路子,在德育观念、教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上敢于创新,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德育脉搏,全面开放德育渠道,创新有实效性的德育方法。

关键词:德育创新地位脉搏渠道方法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口号,已说明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然而,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广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德育的新路子,在德育观念、教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上敢于创新,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德育之花才能不败。

一、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德育突出表现在教育思想上的主观性,教育方法上的控制型、他动式,忽视了学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消极接受的状态。这样的德育可以说收效甚微,对于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极为不利的。

德育的创新就是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把依靠外力的德育转向内化的德育,着力研究学生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努力克服教师包办代替主宰德育的现象。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教育活动。如艺术节的开展,校园的美化,班级环境的布置等都有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亲自动手。学生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当主人,想象美、创造美、感知美、欣赏美。二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实践活动。道理和情感不是以来外力灌输转移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学习报告会、故事会,感知材料,身临其境,触动心灵,才能真正明白其中道理。三是让学生自己管理事务。班务、队务是孩子们的事,应该有孩子们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的领袖自己选,自己的先进自己评,自己的板报自己办。如评选小记者、小播音员、小主持人、小编委、小交警等,发挥他们的.特长,锻炼他们的能力。四是让学生自己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生在生活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懊悔,有挫折的打击,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领会,自己反思,自己总结,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胜不骄、败不馁、挫不折的道理,以便日后更好地做人。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观念强调的是学生内塑,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动性,使德育工作人格化。学生认识的升华、道德情感的不断积累、行为规范的养成都是有内驱而成。这样的素质培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长效性。

二、把握时代德育脉搏

进入了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给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大冲击,改革开放,中国入关,多元思想文化入境,使我们的教育更具世界性,给学校德育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德育创新必须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研究德育内容,德育必须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当前要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一是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认识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祖国,树立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这种民族精神、民族的凝聚力是孩子们将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不丧国格、不失人格的坚实基石。二是创新精神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靠创新教育。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要有利于鼓励学生探险、冒尖、敢想、敢说、敢为。让学生在奇思妙想的设计、制作、发明中展示思维的感悟、灵感的火花,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才能。三是生存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社会需要训练学生会学习、会关心、会合作、会做人的本领。新时代科技长国层出不穷,只有善于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迅速,从小要学会关心,要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地球生态;未来社会,人际交往更为频繁,学生从小要学会与人协作共事,既能与熟人相处,又能与生人共事,既能与中国人合作,又能与外国人打交道,做一个心理健康、勤劳、善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四是鉴别能力的培养。纷繁的世界,多元的文化,七彩的人生,需要人们有较强鉴别能力。学校要敞开德育的大门,让学生接近复杂的社会现象,接触中西方多彩的文化,不断提高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

三、全面开放德育渠道

封闭使人落后,学校的德育创新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自我感受,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敞开德育的大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格局,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访问勤劳致富的专业大户,采访名企业的经理、厂长,在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市场经济的大课堂去学习,去感知,去认识社会上存在的诸多种经济成分、多元文化以及多种生活方式,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明辨是非,以疏代堵,择善从之,伸正抑邪,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扩大德育时空,沟通各条育人渠道,变平面型教育为立体型德育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条育人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充分发挥三大块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科课程要渗透德育,活动课程要蕴涵德育,环境课程要蕴涵德育。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要发挥家教的育德作用,坚持定期家访和家长会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科学育人水平,知道家长对孩子思想、学习、身体等方面全面负责。社区教育机构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在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学习训练活动中,始终应把育德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形成立体教育网络,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德育工作才有力度。

四、创新有实效性的德育方法

德育生效必须有创新方法。德育方法的创新应体现在育人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创设新意,激活情趣。所谓新意,就是在德育内容中引入新信息,并通过灵活的形式以形感人,以声激情,激活学生兴奋点。因此德育要探索启发式德育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育人,研究能引趋、激情、明理、健心的方法,学生喜闻乐见,增强德育效果。

强调实践,立足锤炼。学校德育要引导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锤炼。如带学生到农村、兵营、企业、福利院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亲身感受、体验各行各业的艰难困苦,认识成就各业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引入现代企业理念 创新德育体系 篇5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新的办学模式呼唤新的育人方式,因此,我们应更深入研究工学结合的特点,创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德育工作模式。对此,我校的做法是: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实现学校德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构建适用于工学结合模式、具有鲜明企业文化特色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一、 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组织管理机制

(一) 加大企业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参与度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仅仅依靠学校教职工的力量来对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一个以校领导为核心,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全体参与,以及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积极加盟的校企联动德育工作群体,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德育体系。为此,我校通过在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中增设企业领导为委员、聘用企业人员为校外实习生辅导教师等方式,加大企业的参与度,切实地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建立德育工作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国际质量认证管理理念,构建德育质量管理体系。把规范管理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制订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关于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拟定了《学校德育主题教育内容和安排表》、《德育常规活动安排表》和《德育工作年度大型活动日程安排表》等,针对工学结合的教育特点,进行德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每年的工作重点,如第三年顶岗实习,突出诚信、敬业、成才教育等。我校还将德育工作主题、内容、形式进行任务分解后落实到有关科室,德育工作实现 “常规教育自觉做,主题教育主动抓” 的能动状态。学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德育工作的各种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 参照企业评价方式,改进学生测评办法

1. 改革学生综合测评办法。重新修订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学生综合测评办法(试行)》、《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学生违纪处罚规定》、《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企业冠名班管理办法》等制度,引入企业的末位淘汰制,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优胜劣汰的企业氛围。

2. 改进评价方法。明确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价无论任何一门科目或是操行分其性质上只是过程评价,而对于一名学生的结果评价要综合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来完成,加大企业在学生品德素质综合评价当中的权重,有利于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接纳,并内化为自己的作为。

二、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一) 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

1. 模仿企业上班模式,对学生实训时间进行调整。实践性教学实行轮班制,即上午8时至下午15时为早班,下午15时至晚上22时为晚班。染整实训基地等模拟企业刷卡上下班,实行了刷卡进出实训室制度。在实训教学、教学管理方面与企业生产一线接轨,有利于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建立学生即员工,学校即企业的理念。

2. 根据企业文化要求,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吸烟、男生违规长发、学生穿拖鞋上教室、迟到早退、乱扔垃圾、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开展“告别陋习,争当文明学生”、“倡导文明良好习惯” 、“团结诚信”、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宿舍、卫生学校等活动。良好的企业文化必然由许多良好的员工行为细节组成,德育工作就从上述日常行为抓起,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3. 加强学生离校实习岗前专题培训。除了本校开展常规的实习前培训指导外,我校还请企业派员协助学校开展岗前培训。主要就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劳动法规、安全保障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开展职前培训,解答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帮助学生对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好心理准备。

(二) 根据企业特点,创新德育工作教育方式

1. 举办校企文化交流会,加深与企业的交流,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耳濡目染,并接受企业文化。学校于2007年隆重召开首届校企文化交流会,邀请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知名企业的代表来校进行企业文化推广,举办企业文化讲座、企业与冠名班学生座谈会,以及召开校友报告会等,加强校企文化交流,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

此外,我校还经常邀请企业及有关人士到校作报告,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近年来学校举办了多场报告会,分别邀请广西经济委员会领导、上海伟航公司总经理、广州市桂鸿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鄂尔多斯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给学生作专题报告,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和内涵,让学生把握企业文化,培养职业行为的目的。

2. 在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同时,学校加大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员进班级活动,每一名党员必须带一个班级或三名后进生,协助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安排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后进班级的协管员,协助后进班级的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求每名校领导每学期至少要作一次德育专题教育讲座,在每周一升旗会上作一次主题讲话,每学期给学生上培训课的党委委员不能少于总数的50%。通过定点联系、对口帮扶等工作,学校领导和党员所联系的后进班级、后进生均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项活动得到了广西区直工委的充分肯定。

(三) 打造企业冠名班,树立企业文化典型

组建企业冠名班,并将其打造成为办学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我校2004年与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的订单式合作办学模式,被广西教育厅称为“景盟模式”,成为广西中职跨地域远距离订单式办学的典型。截至2008年,我校共与10多家企业合作开办企业冠名班20多个。学校把企业冠名班作为学校的一面旗帜,将之打造成为活精品班、示范班,要让加入到企业冠名班的学生引以为豪。为此,学校针对企业冠名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行动,如实行末位淘汰制,经常召开企业冠名班学生与冠名企业座谈会,召开企业冠名班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制订《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冠名班”管理办法》等,企业冠名班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其中景盟06班荣获“自治区先进班集体”光荣称号。

(四) 将“企业”引入德育场所的范畴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意味着中职生在其三年生涯中,在企业学习的时间有可能占了总学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因此,我校将德育工作延伸至企业一线,探讨在企业实施德育教育。

1. 通过驻企教师或实训回访教师下厂做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带队教师及回访教师有四项任务:一是了解实训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二是对学生专业学习以及个人生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的生产、生活;三是对企业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偏差,教师或学校与企业协商解决;四是积极为学生争取应有的利益,确保学生权益得到保障和落实。

2. 通过企业有关人员做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每批次学生到企业实习,学校都要求企业配备1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学生的德育和管理工作。同时,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了解学生实训情况,与企业协商解决实训期间出现的问题。

三、 创新德育队伍培训机制

(一) 选送教师到企业学习培训

选送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知识和学习生产技术,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要求教师带着问题下企业“做作业”,在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德育信息,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二) 开展调查研究

我校所研究的德育课题《中等职校创业课程的改革与研究》、《中职工学交替模式下校企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为广西教育厅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课题,《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对中职生德育》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课题,还有《中职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等也正在进行中。

四、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第一,结合企业文化实际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应结合学校的办学模式、学生的特点和今后学生的工作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场景,让学生尽早地融入以后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要求,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工作体会,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实现由“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转变,使学生在创新的德育工作模式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第二,规范工作和管理机制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根基,完善的机构和管理制度能保证系统、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就不可能形成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第三,抓好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校企合作有关人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评判者。德育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育人理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质量。同时,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神圣的地位,教师的学识和言谈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对德育工作队伍进行培训,培养高素质量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四,活动载体创新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动力。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通过一定的活动载体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和行为的养成教育。适合学生的德育活动载体会大大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育,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学校要经常开展德育研究,与时俱进,创新活动载体和内容,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使德育工作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导,变着眼于事情的解决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黄大业系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党委书记;雷敏系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党办主任)

现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篇6

关键词:德育 人本主义 现代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真、善、美的种子,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身上潜在的这些特质发掘出来。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么我们就很难想象他长大后能尊重别人;如果他没有获得过真正的爱,我们便不能期望他用爱心来回报社会。这也许是人本主义对现代德育的最重要的昭示。人本主义兴起以后,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它对德育观念和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人本主义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如果问师生关系是什么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人本主义认为,师生关系首先应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把自己看成与学生全平等的个体,在充分尊重对方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执行教育职能。但是,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教育者应该有教者的权威,因为他代表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强制要求,其根本任务是用既定的道德法条去羁束学生,并穷尽一切手段达到这一目的,而不管这些手段是否民主以及学生感想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苦和挨罚是在所难免的。受这种思想支配的教师很容易形成专制的作风和滥施惩戒的倾向。

二、现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强迫的方法向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者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融合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后,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使德育过程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很容易在理论上得到认同,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看作德育过程的主宰者和裁判者。这一点在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的二元悖反中表现得很明显:向师性与独立性其实是此消彼长的,由于小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是以“社会权威”为中心,因而对老师非常信任和依赖。对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情操和行为对学生起示范和导向作用,使学生有良“师”可“向”;另一方面,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行为上的独立性,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到大都一贯地“向师”,那就是教育的失败。但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偏偏就觉得学生的向师性很“受用”,甚至有意无意地利用它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一旦学生出现了独立的观点和行为,就视为“反叛”和“大逆不道”而迫不及待地加以压制。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很多是由教师这种错误的心理定势造成的。可见,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需要我们对人的本性作更深一层的认识。

三、现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强调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应。

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其教育行为必然缺乏应有的理性,结果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创伤,而且在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这些教师又没有看到自己的“盲点”,而是倾向于从学生方面进行归因,把“帐”全算到学生头上。比如说,初中生在课堂上常开小差、乱说话、搞小动作,这与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强有关。教师应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和进程的调整来克服这一弱点。但事实上,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生上课开小差就是纪律不强而给予批评,甚至呵斥。这种错误的归因倾向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四、现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强调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德育方法显然不足以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德育方法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已经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例如:某学生性情暴躁,上课不专心,有攻击性行为和偷窃行为,对任何人都怀有敌意和不合作等特点。笔者对他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后,怀疑他有生理缺陷。经医院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证实他患有轻微的先天性听觉障碍,并且大脑发育相对迟缓,其品行问题主要是由身心发展水平与外界刺激的不平衡引起的。后来我们采取戴助听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智力训练等手段对他成功地进行了干预。可以肯定地说,这一个案如果用传统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方法进行教育,不但不能触及到问题的本质,而且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可见,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对人性的尊重,这就迫使我们在确定具体的德育方法之前,首先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

事实上,随着对德育过程本质的认识的加深,我们已经知道,个体品德的发展和他的身体、心理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相应地,品行问题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已不仅仅是知、情、意、行的问题,而可能受到复杂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乃至社会学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德育方法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和“以人为本”。

五、人本主义的核心,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潜力,承担个体的责任。

人本主义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教育的任务就是把他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因此,德育必须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承担自己的责任,使是非善恶在其中变得触手可及,这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倾向的形成,使孩子在一个个生活细节中以自己的方式学会做人,这比我们熟悉的批评教育、责令写检查甚至处分要好得多。

上一篇:新时期共青团工作下一篇:京剧武生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