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比对

2024-09-30

信息比对(共9篇)

信息比对 篇1

1 引言

生物信息学是80年代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兴起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最初常被称为基因组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两方面,具体说,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两方面,具体地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学的基本任务是对各种生物分析序列进行分析,也就是研究新的计算机方法,从大量的序列信息中获取基因结构、功能和进化等知识。在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几乎所有实验室中,对所获得的生物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已经成为下一步实验之前的一个标准操作。而在序列分析中,将未知序列同已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是一种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从序列的片段测定,拼接,基因的表达分析,到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预测,物种亲缘树的构建都需要进行生物分子序列的相似性比较。例如,有关病毒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关系的研究,免疫分子相互识别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就大量采用了这类比较分析方法。这种相似性比较分析方法就称为系列比对(Sequence Alignment)。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提供了众多的序列比对分析软件。然而,不同的分析软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同时所使用的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分析的结果。有时常常会由于采用了不合适的参数而丢失了弱的但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主要信息,导致随后的实验研究走弯路。因此,生物信息学中的序列比对算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序列比对问题根据同时进行比对的序列数目分为双序列比对和多序列比对。双序列比对有比较成熟的动态规划算法,而多序列比对目前还没有快速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评价生物序列比对算法的标准有两个:一为算法的运算速度,二为获得最佳比对结果的敏感性或准确性。人们虽已提出众多的多序列比对算法,但由于问题自身的计算复杂性,它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是生物信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2 序列比对

比较是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相互比较来寻找对象可能具备的特性。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比对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

最常见的比对是蛋白质序列之间或核酸序列之间的两两比对,通过比较两个序列之间的相似区域和保守性位点,寻找二者可能的分子进化关系。进一步的比对是将多个蛋白质或核酸同时进行比较,寻找这些有进化关系的序列之间共同的保守区域、位点和profile,从而探索导致它们产生共同功能的序列模式。此外,还可以把蛋白质序列与核酸序列相比来探索核酸序列可能的表达框架;把蛋白质序列与具有三维结构信息的蛋白质相比较,从而获得蛋白质折叠类型的信息。

序列比对的理论基础是进化学说,如果两个序列之间具有足够的相似性,就推测二者可能有共同的进化祖先,经过序列内残基的替换、残基或序列片段的缺失、以及序列重组等遗传变异过程分别演化而来。

早期的序列比对是全局的序列比较,但由于蛋白质具有的模块性质,可能由于外显子的交换而产生新蛋白质,因此局部比对会更加合理。通常用打分矩阵描述序列两两比对,两条序列分别作为矩阵的两维,矩阵点记录两个维上对应的两个残基的相似性分数,分数越高则说明两个残基越相似。因此,序列比对问题变成在矩阵里寻找最佳比对路径,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NeedlemanWunsch动态规划算法,在此基础上又改良产生了Smith-Waterman算法。

在进行序列两两比对时,有两方面问题直接影响相似性分值:取代矩阵和空位罚分。粗糙的比对方法仅仅用相同/不同来描述两个残基的关系,显然这种方法无法描述残基取代对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影响效果。用一个取代矩阵来描述氨基酸残基两两取代的分值会大大提高比对的敏感性和生物学意义。虽然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和对象应该构建适宜的替换矩阵,但国际上常用的替换矩阵有PAM和BLOSUM等。它们来源于不同的构建方法和不同的参数选择。对于不同的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替换矩阵以获得更多信息。

多序列比对就是把两条以上可能有系统进化关系的序列进行比对的方法。目前对多序列比对的研究还在不断前进中,现有的大多数算法都基于渐进的比对思想,在两两比对的基础上逐步得到多序列比对的结果。

多序列比对算法是生物信息学中的最基本算法,是生物体的进化分析、蛋白质的分析和预测等生物体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3 序列同源性与序列相似性

序列相似和序列同源是不同的概念,序列之间的相似程度是可以量化的参数,而序列是否同源需要有进化事实的验证。序列同源(homology)指的是序列来自相同的祖先,意味着这些序列具有相同的进化历史,而序列的相似性(similarity)指的是两序列在某参数条件下的相像,它可以用相同残基的百分比或是其他的方法来表示。序列之间的相似度是可以量化的参数,而序列是否同源需要有进化事实的验证,显著的相似性通常意味着同源。

序列比对是运用某种特定的数学模型或算法,找出两个或多个序列之间的最大匹配碱基或残基数,比对算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序列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序列比对根据同时进行比对的序列数目多少可分为双序列比对(pairwise sequence alignment)和多序列比对(multiple sequence alinment)。序列比对从比对范围考虑也可分为全局比对(global alignment)和局部比对(local alignment),全局比对考虑序列的全局相似性,局部比对考虑序列片断之间的相似性。如下所示。

全局比对:

在实际应用中,用全局比对方法企图找出只有局部相似性的两个序列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徒劳的;而用局部比对得到的局部相似性结果则同样不能说明这两个序列的三维结构或折叠方式是否相同。

4 序列比对算法

在生物分子信息处理过程中,将生物分子序列抽象为字符串,其中的字符取自特定的字母表。字母表是一组符号或字符,字母表中的元素组成序列。如DNA序列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用“A”,“T”,“C”,“G”代表四种碱基,其复杂度为4,“CCATGCTAGAT”可代表一个简单的DNA序列。蛋白质序列由20中氨基酸组成,由{ABCDEFGHIKLMNPQRSTV WXYZ}代表不同的残基。“X”表示某个不确定的残基。“B”表示天冬胺或天冬胺酸,用三个字符表示“Asx”。“Z”表示谷氨酰胺或谷氨酸,用三个字符表示为“Glx”,其复杂度为23,“BEGSSTTNMABNNMA”可代表一个简单的蛋白质序列。因此生物序列比对可以看作字符串的比对。对字符串的编辑操作有以下三种:插入———在序列中插入一个或多个字符;删除———在序列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字符;替换———用另一个字符替代某个字符。

4.1 序列比对基本定义

定义1序列是有限长度的字符串,序列中的字符由某个有限字符集合Ω确定。对于DNA,Ω={A,C,T,G}。对于蛋白质,Ω由20种代表氨基酸的字符组成。

定义2对于序列S,|S|表示S中字符个数。S[i]表示序列的第i个字符。S[1…i]表示序列的前i个字符组成的子序列。

定义3我们用“-”来表示插入和删除所产生的空位,则:

(1)(a,a)表示匹配(从序列S到序列T没有发生变化);

(2)(a,-)表示从S中删除字符a,或是在T中插入空位;

(3)(a,b)表示用T中的字符b替代S中的a,(a≠b);

(4)(-,b)表示在S中插入空位,是从T中删除字符b。

定义4对于x,y∈Ω∪{-},定义σ(x,y)为计分函数,表示x,y比较时的得分。以下是最简单的一种定义公式:

定义5 S和T的一个比对A用序列S和T中字符的一一对应表示,其中

(1)|S'|=|T'|;

(2)S',T'去掉空格就是S和T。

定义6序列比对A的得分为M,得分M越高表示序列的相似程度越高。

4.2 序列比对算法

Needleman-Wunsch算法是双序列比对的经典算法,其使用的是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对于长度分别为m和n的两个序列S和T,构造矩阵T,矩阵T中的最后一个元素T[m][n]即对应于最优比对的得分,而最优比对本身则可以通过回溯算法得到。该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均为O(mn)。

Smith-Waterman对Needleman-Wunsch算法稍加改动,使其可以计算局部最优比对,其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仍是O(mn)。

Mayers和Miller使用Hirschberg提出的技巧在时间复杂度不变的前提下将空间约减到O(m+n)。

M.Crochemore等人对经典算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可以在O(n2/log n)时间内实现的双序列比对算法。其主要思路是对序列进行压缩编码,从而将序列分为若干段,从而将比对所构造的矩阵分为若干块来计算。后面的块的计算可以利用前面的块的结果在常数时间内计算得出。

除了利用矩阵来计算序列比对外,还有两种常用于序列分析的后缀队列Suffix Array和后缀树。

AVID是一个双序列全局比对算法,首先,用后缀树找出所有的最大匹配子序列,并在其中选择所有不重叠,不交叉的序列作为锚点。然后用锚点作为最后比对的一部分,在锚点之间的序列部分则递归的用此算法进行比对。

生物数据的信息量极大,序列比对的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由于进行算法可以大大地加快问题求解速度,近年来对该问题并行化的研究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在CREW-PARM模型上,Aggarwal和Apostolico等人独立地提出了一个O(log m log n)时间,使用mn/log m个处理机的并行算法;Mi Lu等人设计了两个并行算法;一个使用mn/logm台处理机,时间复杂度为O(log2m+log m);另一个使用mn/log2mlog log m台处理机,时间复杂度为O(log2m log log m)。

对于多序列比对问题,传统方法所采用的表示模型是行一列模型,即对于输入的多个序列插入空位并排列比对,使其达到相同的长度。对于N个序列S1,…,Sn,其多序列比对是一个新的序列集S'=(S1',…,SN'),S'的所有序列长度相同,并且每一个序列Si'由Si插入空位‘-’得到。如果将各序列在垂直方向排列起来,则可以根据每一列观察各序列中字符的对应关系。图1是6个蛋白质序列片断基于行-列模型的多序列比对。

多序列比对问题实际上是两条序列比对问题的一般化推广。但是由于DNA或蛋白质数据库容量的指数级增长,当比对的序列大大超过两个时,基于基本动态规划法的多序列比对算法的计算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使得多序列比对这一NP难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近似算法和启发式算法被提出。以下介绍几种典型的多序列比对算法。

动态规划方法:给定k条长度均为n的序列,根据在两条序列比对中的动态规划算法的思想,需要计算一个K维的超级立方体,该立方体的尺寸为(n+1)k。在双序列比对的动态规划解决方案中,每一项(i,j)要由(i-1,j-1)、(i-1,j)和(i,j-1)这三项来决定,在这个超级立方体中的每一项要有2k-1个相邻的项来决定。这样该问题的时间复杂度是O((2n)k),空间复杂度是O(2nk)。

渐进比对算法:渐进比对算法是最常用的、简单而又有效的启发式多序列比对方法,它所需要的时间较短、所占内存较少。这个算法首先是Hogeweg和Hesper给出的,随后Feng和Doolittle对此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基于渐进比对算法并被广泛使用且成为多序列比对标准方法的软件有:Clustal W和T-Coffee等。渐进比对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迭代地利用两序列动态规划比对算法,先由两个序列的比对开始,逐渐添加新序列,直到所有序列都加入为止。但是不同的添加顺序会产生不同的比对结果。因此,确定合适的比对顺序是渐进比对算法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两个序列越相似人们对它们的比对就越有信心。因此,整个序列的比对应该从最相似的两个序列开始,由近至远逐步完成。作为全局多序列比对的渐进比对算法有个基本的前提假设:所有要比对的序列是同源的,即由共同的祖先序列经过一系列的突变积累,并经自然选择遗传下来的。分化越晚的序列之间相似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渐进比对过程中,应该对近期的进化事件比远期的进化事件给予更大的关注。由于同源序列是进化相关的,因此可以按着序列的进化顺序,即沿着系统发育树(指导树)的分支,由近至远将序列或已比对序列按双重比对算法逐步进行比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所有序列都已添加到这个比对中为止。

渐进比对算法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计算距离矩阵;构建指导树;依据指导树进行渐进比对。

这类算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速,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比对参数选择问题和局域最小化问题。

迭代比对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比对记分函数反复添加一附加的序列到已比对的比对序列中,首先在所有的两条序列比对中找出距离值最小的一组,组成最优比对,然后反复地找出与最优比对距离值最小的序列。与最优比对的表头文件进行匹配,并且根据所得的结果相应的修改最优比对和表头文件。

Clustal W算法:比对过程中,先对所有的序列进行两两比对并计算它们的相似性分数值,然后根据相似性分数值将他们分成若干个组,并在每组之间进行比对,计算相似性分数值。根据相似性分数值继续分组比对,直到得到最终比对结果。

当得到多序列比对后,需要对比对的质量进行评价,SP模型是评价比对优劣的最常用模型。设得分函数具有可加性,多序列比对的得分是各列得分之和,对于某一列字符的得分可用公式(3)进行计算,即某一列字符的SP得分为一列中所有字符对得分之和:

其中ci表示该列中的第i个字符,f(ci,cj)表示字符ci和字符cj比较所得分值。具体计算时,可以先对多序列比对的每一列进行计算,然后将各列得分相加,也可以先计算所有两两序列比对的得分,然后再将得分相加。这两种计算在f('-','-')=0这一条件成立下等价。

多序列比对的目标是:在计分机制确定的情况下,寻找使得比对得分最高的多序列之间的最优比对。可以证明,利用SP模型寻找最优多重序列比对是一个NP完全问题。

要获得给定的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序列之间的一个正确的比对是一个困难的计算问题,其困难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根据包括结构信息在内的生物学意义对给定比对打分,即如何获得一个完美的目标函数(Obj ective Function简称OF);二是在目标函数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得分值最高的最优比对。前者要依据生物学的知识和实际问题的需要来决定。假设已经求得的目标函数相当完美且简单,后者也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计算问题。

5 结束语

随着生物学数据的大量积累,对序列比对算法的敏感性和运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计算的挑战就令人生畏,序列比对中的主要困难就是如何研究和设计同时具备高敏感性和高速度的算法,序列比对算法研究仍然是生物信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对序列比对算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Katoh.K,Kuma.K,Toh.H.,and Miyata.T.MAFFT version5:improvement in accuracy of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5,33(2):511-518.

[2]Morgenstern,B.Werner,N.,Prohaska,S.J.,Steinkamp,R.,Schneider,I.,Subramanian,A.R.,Stadler,P.F.,and Weyer-Menkhoff,J.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with user_defined constraints[J].Bioinformatics.2004.

[3]Simossis.V.A,Kleinjung.J and Heringa.J.Hommology-extended sequence alignment[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5,33(3):816-824.

[4]Zhang,M.,Fang,W.W.,Zhang,J,H.,and Chi,Z.X.MSAID: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Based on a Measure of Information Discrepancy[J].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Chemistry,2005,29(2):175-181.

[5]Edgar,R.C.MUSCLE: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with high accuracy and high throughput[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4,32(5):1792-1797.

[6]Edbert,R.C.,and Sjolander,K.COACH:profile-profile alignment of protein families using hidden Markov models[J].Bioinformatics,2004,20(8):1309-1318.

[7]T K Attwood,D J Parry-Smith著.罗静初,等译.生物信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1-145.

[8]张敏.生物序列比对算法研究现状与展望[J].大连大学学报,2004,25(4):75-78.

[9]张永,李其申,江泽涛,蔡虹.基于序列结构信息的多序列比对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1):240-242.

[10]李镍岚,李其申,张永.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双序列比对优化算法[M].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3:124-126.

信息比对 篇2

(GPL)数据比对、纠错及质量调查评估工作专题会议

6月3日上午,公园路街道召开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GPL)数据比对、纠错及质量调查评估工作专题会议,通报了2010前七个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指出了WIS系统和GPL系统数据库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最后,街道党委书记达朝杰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公园路派出所教导员、计生站全体工作人员及社区书记、主任、计生专干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街道计生站站长在通报前七个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时指出:做好当前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要从“三个突破”上下功夫,一是新婚漏报、出生漏报问题的清理清查要有新突破,遏制计划外出生,防止人口漏管;二是环孕情服务问题查处要有新突破,环孕情服务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在流动人口管理上要有新突破,结合区上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GPL)数据比对、纠错及质量调查评估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社区要组织人力搞好流动人口清理清查活动,做好GPL系统信息采集与比对、纠错和质量调查评估工作。

达朝杰书记在做重要讲话时强调,今后人口和计划生育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二要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三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

全省电能量值的比对 篇3

关键词:电能量值,技术依据,比对

1 目的和意义

为了考察甘肃省电能量值传递的现状, 保证电能量值的准确可靠, 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目前各电能实验室综合技术水平, 根据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安排, 于2008年3月1日- 5月30日在全省质监系统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开展了电能量值比对。通过全省计量技术机构组织电能量值的比对,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比对的技术依据

2.1 技术依据

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2.2 环境条件

比对实验室环境温度要求:20℃±2℃ 。

相对湿度要求:45%~75%。

3 比对用检测设备﹑量值及范围的确定

单 (三) 相电能表检定标准装置:按JJG597-2005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经上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

4 比对的内容

比对单位以自己的标准为参考, 以传递标准为被测, 测出传递标准在规定试验点上的相对误差, 电压电流以传递标准的标示值为额定值, 试验点为;

并给出CosΦ=1.0和0.5L时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以上试验点均为50Hz。

电压电流等参数以标准装置的显示为标准, 调节在规定值的0.1%以内。

5 比对的组织﹑主导实验室及参比实验室

5.1 比对组织

本次量值比对工作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电磁室电能实验室具体主办并为主导实验室。主导实验室依据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了本次比对实施方案, 并根据各参加比对单位所报的技术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技术分析。本次比对共有十七个比对单位参加, 他们是:甘肃省计量研究院、酒泉市所、张掖市所、民乐县所、永昌县所、金昌市所、武威市所、静宁县所、白银市所、西固区所、临夏州所、陇南市所、天水市所、、武山县所、平凉市所、泾川县所、庆阳市所。

5.2 主导实验室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电磁室电能实验室在本次比对中为主导实验室, 其主要工作为:

(1) 制定并提出比对方案;

(2) 制备比对样品;

(3) 负责比对样品数据的稳定可靠;

(4) 负责整理比对试验结果, 提供分析和比对结论, 完成比对报告;

(5) 协助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比对分析会;

(6) 负责解答与技术有关的技术问题。

5.3 参比实验室

参加本次比对的实验室 (以下简称参比实验室) 由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和部分县区级计量技术机构组成。

各参比实验室均指定了此次比对的具体负责人, 该负责人由市县所所长或实验室主任担任。比对负责人全权负责本次比对工作中的各项环节, 确保了样品的接收、检测和传递能够安全、准确、及时地完成。

6 比对线路及时间安排

考虑到甘肃省东西狭长这种特有的地理位置, 该次比对采用双花瓣式比对方式, 由主导实验室选用兰州黄河机电设备厂生产的型号为:DDS462、等级为1.0级的两块单相电能表作为本次传递标准, 将参比试验室分为A、B两组。首先由主导实验室对两块传递标准进行稳定性试验.并按照比对细则中的试验点进行测试。随后将两块传递标准分别送至传递比对的下一个单位依次进行比对。各参比实验室均在指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比对, 传递标准如期返回主导实验室。

7 比对结果的处理及报告

各比对实验室完成试验后3个工作日内用特快专递方式等将比对结果提交给主导实验室。

主导实验室在接到各参比实验室的比对结果后, 及时组织并按规定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比对报告的准备。比对全部完成后, 主导实验室在汇总和分析来自各参比实验室的结果后提出比对报告初稿交比对会议讨论审定。

测量结果用En值评定, 对于参比实验室间的量值比对是最常用也是国际认同的一个参数, 作为比对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表达式为:

undefined

x——参加实验室测量结果

X——主导实验室测量结果

Ulab——参加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值

Uref——主导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值

|En|≤1为满意

|En|> 1为不满意

8 比对技术分析

这次全省技术机构电能量值比对工作从筹备到比对报告的完成历时5个月时间, 比对工作总的来说进展较顺利, 各参比实验室都认真准备, 精心实验, 并按照比对细则的要求派专人进行传递标准的交接, 从省院到各参比单位, 传递标准均由专人护送。相关人员进行标准的交接, 进行仪器正常状态的检查, 填写交接记录单一式二份, 经各代表人签字后, 各执一份。传递标准自交接时起, 到交到下一单位为至, 由接收单位负责其安全。传递标准在比对单位放置最长时间为3天。试验均在规定时间完成。保证了传递标准的完好和量值的稳定, 井按照细则要求及时完成了比对实验, 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了细则要求的各种技术文件, 按时完成了比对任务。

在比对报告尚未正式公布之前, 所有参比实验室﹑主导实验室相关人员均对比对结果保密, 没有出现任何数据串通, 泄露与比对结果有关的信息的情况发生, 确保了比对数据的严密与公正。同时各比对单位领导对比对工作十分重视, 并及时进行交流沟通。

此次比对是省局计量技术机构近年来首次电能量值比对, 比对工作共有十七个比对单位参加, 其中有各别参比实验室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对试验的, 报告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批准。其余十四个比对单位计量标准准确度等级有一定差别, 对此次比对工作造成一定难度。

9 建议

此次比对工作结果表明比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但通过比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问题我们建议如下:

1) 加强市、州、县、区计量所检定人员对电能表检定规程和相关规范的理解和学习, 使其更好地为基层企事业单位电能表的量值传递服好务。在恰当的时候对市、州、县、区计量所检定人员进行电能表检定规程的培训和学习。

2) 加强市、州、县、区计量所电能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和主要配套设备的建设, 使其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 保证电能量传的可靠。

最后, 为了便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借鉴, 将各参比单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作为附件给出。

参考文献

[1]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2]JJF1117-2004.测量仪器比对规范.

两税比对报告 篇4

一、开展“两税”信息比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两税”信息比对是通过运用评估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国税部门的增值税、消费税数据以及地税部门入库的营业税数据,与地税机关征收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数据进行比对,查找差异、分析疑点、探究原因,经逐一核实确认应缴未缴税费后查补入库。近期,市中分局从省局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中提取全区纳税人的零申报信息,重点对长期零申报纳税人进行分析,发现2012年1-9月份累计零申报信息15500多条,占申报总数的22%,涉及近2800户纳税人。经分析、核查发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提高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后,税务机关对未达起征点认定尺度不均衡。部分黄金地段繁华街巷经营商户的未达起征点认定比重超过了一般街巷,在核定征收上未充分实现公平税负,这其中既有纳税人为逃避税收利用临时户入库,也有国地税认定标准尺度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二是由于现行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原因,地税部门对在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义务人存在漏征附加税费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不高。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在国税代开发票缴纳增值税后,有意躲避地税部门,未申报缴纳城建税及附加税费,存在逃避纳税义务的侥幸心理。三是国地税户籍管理的不一致性。在反馈环节操

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异常信息不匹配,其原因是纳税人名称不一致或是有误。由于国、地税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人工录入错误、纳税人户籍变更等诸多环节不一致,导致国地税系统中户籍管理信息无法保持完全一致。一些纳税人在地税做了纳税信息变更,却未及时地到国税部门进行纳税信息变更登记,造成国地税户籍管理信息不匹配。因此,开展“两税”比对,第一时间消除涉税风险点,减少税款流失,堵塞征管漏洞,强化税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展“两税”信息比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手工比对分析与和软件比对相结合。对数据综合应用平台系统中的异常登记信息逐户调查核实,将纳税人在国税局代开发票产生的异常信息与地税部门同期代开发票“两税”附加税的数据进行手工比对,1-9月份共发现异常户56户,占零申报户数的2%,查补税款37万元,有效地弥补了代开发票系统“两税”比对的不足,填补了代开票环节税款漏洞,提高了“两税”比对的质量。

二是以“两税”信息比对强化税源监控。充分利用“两税”比对软件信息平台,挖掘税源业户“两税”信息资源,通过综合治税信息平台“第三方信息“,挖掘纳税人涉税经营活动的信息资源,纵向、横向拓展税源监控的覆盖面,以信息管税提升税源管理的质量。

三是把“两税”信息比对与管户清理工作结合。将国税局代开发票数据信息和已注销或转入非正常户的纳税人异常登记信息过滤后,将其他无法进行手工匹配的异常登记信息作为清理清查漏征漏管户的重点对象,使清理管户有的放矢,提高了管户的登记率。

四是充分利用纳税人异常信息开展分析。将“两税”申报和入库异常信息逐条分析,排除属于政策性减免“两税”附加税费的纳税人后,将其他纳税人作为近期日常检查选案的重要依据。对国税稽查部门查补增值税、消费税“两税”的地方附加税的异常纳税人申报缴纳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加大了“两税”信息比对的力度。

五是以分类税收风险应对服务纳税人。对经“两税”信息比对发现有属于行为类税收风险的,采取上门辅导、税务提醒的方式,帮助纳税人进行纠正,督促修正、更新涉税信息。对存在税收调整类税收风险的纳税人,确定为纳税评估评估对象,通过对纳税人进行案头分析,约谈、核查等方式,帮助纳税人纠正涉税违章,化解税收风险,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六是强化“两税”信息比对结果的增值应用。对由于国、地税部门定额差异导致“两税”比对产生申报和入库差异的定期定额征收业户及时进行定额调整,使“两税”附加的地方税计税依据与国税局定额相符,及时杜绝了国地税部门定额差异。

三、关于“两税”信息比对的建议

为克服现行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减少税款流失,为此建议:

一是有针对性地对纳税人进行政策宣传和辅导,帮助纳税人熟悉税收政策,监督纳税人正确申报,提高其依法纳税意识,减少纳税人因不熟悉政策或纳税意识淡薄造成的零申报现象,正确维护国家和企业双方的权益。

二是建立“两税”比对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开展比对国、地税登记户数、正常户数、非正常户数、待注销户数;定期对缴纳增值税的企业、法人代表、财务人员名单,进一步核实国地税登记信息差异,对异常信息户及时制发清册下发管理单位;定期对数据进行交换和导入,分类处理、做好风险应对。

电线电缆质量比对方案 篇5

关键词:电线电缆,质量比对,人身和财产安全

1 质量比对项目

1.1 概述

绝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绝缘的老化性能和耐电压性能。导体的质量直接影响导体的电阻, 导体质量不好会使导体电阻增加、导体氧化, 从而导致电线发热过量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电线电缆的质量比对项目设定为绝缘的机械性能、导体电阻率以及价格。

1.2 项目设置原因

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处厚度:绝缘的厚度决定了电线电缆的耐压强度, 因此标准对电线电缆的平均厚度和最薄处厚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绝缘厚度不达到标准要求 (尤其是绝缘最薄处厚度) 会导致电线电缆绝缘的薄弱点电气强度降低或电场强度过于集中一点, 会造成漏电、击穿现象, 造成安全隐患, 引起人身、财产安全, 因此绝缘厚度是考核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绝缘厚度依据GB/T5023.2-2008规定的方法, 采用绝缘厚度测量投影仪进行测量, 测量所得的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处厚度的检测结果数值即可参与质量比对计算。

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电线电缆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和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由绝缘材料本身性能决定, 是电线电缆两个最基本的机械性能, 它们反映了电线电缆产品在各种环境下能否保证正常供电, 是反映电线电缆产品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检验两者的指标可以发现生产制造工艺中的缺陷和所用绝缘材料的优劣程度。

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依据GB/T2951.11-2008规定的方法, 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量拉力值和断裂伸长率, 由拉力值和试件截面积计算抗张强度, 所得检测结果数值即可参与质量比对计算。

导体电阻率:导体电阻率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影响其变化的是导体的材料和温度。但是, 电线电缆相关标准一般涉及到的是导体电阻。导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温度是个外部因素, 其影响比较小。导体 (主要是铜原料) 材料成本目前已占据电线电缆成本的80%左右, 有部分企业为了牟取利益, 减少电线电缆横截面积或者使用劣质原材料, 从而使得导体电阻减少, 发热过大, 缩短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 因此导体电阻是检验电线电缆产品是否有存在偷工减料行为的关键指标。在电线电缆质量比对过程中, 采样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规格, 因此采用导体电阻率作为比对项目更加合适。

依据GB/T5023.2-2008规定的方法, 采用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仪测量导体电阻, 再根据GB/T3048.2-2007规定的方法, 进行导体截面积测量, 计算导体电阻率, 用于质量比对计算。

价格:电线电缆的成品价格基本取决于铜价。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与消费者最有直接联系的就是价格因素。因此我们此次质量对比, 将价格因素引入, 是为了对企业产品的性价比有个更好的评判。

在我们的采样过程中, 会遇到不同的规格产品, 价格就会不一样的情况, 因此我们咨询部分电线电缆厂家, 将价格 (100m电线电缆的价格) 除以导体标称截面积得到的值, 即统一换算成长度为100m, 截面积为1mm2的价格, 用这个值参与质量比对比较合理。

2 质量比对模型

2.1 检验依据

本项目采用标准检验方法:

GB/T 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JB/T8734.1-201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

JB/T8734.2-201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3048.2-2007电线电缆点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2.2 差异性论述

2.3 检验项目参与质量比对的权重和数学模型

2.3.1 权重设置

根据强制决定法, 对此次电线电缆质量比对的项目进行两两比较, 重要的得1分, 相对重要的得0.8分, 同等重要的得0.5分, 相对不重要的得0.2分, 不重要的得0分, 根据以上设定的规则, 经过质检院所、企业等专家的评审意见, 对ain进行赋值, 得到如下表3, 从而可以确定每一个检测项的权重系数。

2.3.2 数学模型

参加此次质量比对的电线电缆产品批次数包括浙江省内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符合浙江省塑料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则要求的批次数, 共计N批次。

(1) 对于参与质量比对的N批产品, 计算前2个项目 (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处厚度) 的检测结果Xij与标准规定的限值Nij的偏离程度X'ij。

(Xij:第j个批次, 第i个项目的检测结果)

利用极差变换法, 将Xij进行归一化处理, 其最优值为1, 最差值为0。

Xij越大, 对应的项目指标就越好, 得分越高。

(2) 对于参与质量比对的N批产品, 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评价计算:

设定这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为Xij。利用极差变换法, 将Xij进行归一化处理, 其最优值为1, 最差值为0。

Xij越大, 对应的项目指标就越好, 得分越高。

(Xij:第j个批次, 第i个项目的检测结果)

(3) 对于参与质量比对的N批产品, 导体电阻率和价格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评价计算:

第5个质量比对项目 (导体电阻率) 依据GB/T3048.2-2007 6.4的方法进行测量, 其检测结果记为X5j。

第6个质量比对项目 (价格) 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将不同规格的电线电缆进行价格的量值统一, 换算成单位面积的价格X6j:

(Mj:第j批次100m的价格;Sj:第j批次的标称截面积)

这里的价格我们在生产领域采样时采用厂家出厂价, 流通领域采样时采用经销商进货价。

利用极差变换法, 将Xij进行归一化处理, 其最优值为1, 最差值为0。

Xij越小, 对应的项目指标就越好, 得分越高。

(4) 将每个批次各个项目归一化后的指标值Yij乘以各个项目对应的权重系数Ci, 然后对其求和, 即为每个批次所对应的总分Aj。

依据Aj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名, 即为产品质量比对总排名。

此模型得出的Aj位于区间[0, 1]中,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工作方案

3.1 比对样本

采用“200+20”模式, 200批次监督抽样, 20批次流通领域买样, 总计220批 (其中20批次在流通领域采样主要是以省外品牌为主) 。

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采用的样本为现在用量比较大, 使用比较广泛的聚氯乙烯绝缘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线电缆60227 IEC 01 (BV)

450V/750V。

3.2 比对范围

浙江省内生产和销售电线电缆的企业、单位, 以生产领域为主, 兼顾流通领域。

根据省内在我院进行的电线电缆3C检验厂家数量, 确定本次的比对样品约220批, 其中200批次为省内采样, 基本能反映我省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情况。在本省的市场范围内, 上海、江苏等产地的电线电缆品牌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也有所提高, 因此流通领域 (主要在建材市场、机电市场等地) 购买20批次省外品牌样品, 与省内电线电缆产品进行横向比较。

3.3 抽样方法和数量

3.3.1 抽样方法

生产领域:样品应在受检单位仓库或售柜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 或在生产线末端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流通领域:样品应在浙江省内流通领域售柜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并购买, 做好生产企业、产品型号、产品价格等信息的确认。

3.3.2 抽样数量

抽取 (购买) 样品1卷 (包装完好, 每卷应不少于60米) 。

3.3.3 注意事项

(1) 产品规定有明示质量指标时, 应在抽样单上注明。若产品明示的执行标准为经备案的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则视其企业标准为明示质量指标, 并要求企业提供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文本。

(2) 样品保存、运输中应避免雨雪淋袭和机械振动。

(3) 样品的项目, 全部符合评价规则的要求, 才可参与质量比对。

参考文献

[1]何亮.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经济现状[J].中国外资, 2013, 13.

音频信号内容比对实用算法 篇6

1.1信号传输拓扑示意图

广播电视信号制作好以后, 通过各种媒介传输到覆盖设备的前端, 进行编码调制后送达最终受众的终端。覆盖方式主要包含无线覆盖 (发射机房) 、有线覆盖 (有线电视网络) 、互联网覆盖 (网络数字媒体) 、卫星覆盖等, 示意图如下:

一般来说作为覆盖设备的机房, 其信号源都需要有来自不同路由的主、备路, 如图中所示。主、备路由有各种不同的组合, 如双光纤 (路由不同) , 或一路光纤、一路微波, 也有些机房还会使用接收自卫星的信号作为备用信号源, 如图中的“发射机房”。

1.2 非法信号入侵的途径

如图1所示, 以“发射机房”为例。由于传输路途可能很遥远, 实际上每一种传输路径都有可能被插播。光纤可能被窃听, 获取传输格式, 然后切断插入非法信号;微波传输, 在靠近的地点使用大功率非法信号波束照射接收天线, 可能压制合法信号;卫星接收的信号源, 当卫星被非法信号攻击时, 也可能被非法插播。

虽然实现上述插播方式有一定难度, 遭遇到的可能性不高, 但安全播出的要求很高, 还是需要对一切可能的安全播出隐患做出防范对策。

2 防非法插播的技术策略和关键算法

2.1 技术策略分析选择

如果直接对信号源的内容意义进行分析, 判断其内容是否符合政策和宣传要求, 那么按现有的计算机软件软件技术而言, 不仅难度非常高, 而且准确率和实时性也很难满足要求。但是考虑到实际上信号源有多路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来判断是否有哪路信号路径被插播。那就是把同一节目的来自不同路由的信号源拿来进行内容比对, 如果所有路由的信号内容全部相同, 那么说明信号是安全的;否则, 说明其中必有一路信号被非法插播, 这时就要马上输出报警信息, 等待人工对信号内容进行识别判断。如果信号源路由超过2路, 也可以先把内容与众不同的那一路排除出去, 从内容相同的信号源中选一路输出去播出, 然后再报警请求人工监听的最后裁决。

使用内容比对的方法, 我们不需要对信号内容的意义做出判断, 只需要对不同信号源的内容是否一致做出判断即可, 这样对技术上的要求就降低到了可行的程度。

2.2 音频信号内容比对的依据

可用的技术手段, 无非是用于音频信号处理的电路硬件和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的软件。关键在于对信号源内容是否一致的特征提取。如果对某路音频信号源的信号波形用示波器进行观察, 可以发现每当播音员讲话或播放音乐时, 示波器上都会出现相应的波包, 而当出现节目间隙、语言语句之间的间隙、音乐之间的间隙的时候, 示波器上的波形就近乎一条直线 (幅度近乎零) 。如图2~图5所示:

我们可以把语音节目的内容, 看成是由各种不同时间长度和幅度变化规律的波包, 以及各种不同时间长度的间隙组成的信息系列。这种系列与节目内容一一对应, 相同的节目内容必有完全相同的系列, 而不同的系列则意味着不同的节目内容。图2展示了两路内容相同、没有时延差的语言信号的信息系列, 图3是内容不同的信息系列。

因此, 我们就把对内容的判断转化成对音频信息系列的比对判断, 如果信息系列完全相同则内容相同, 否则内容不同。从图2~图5可以看出来, 只要比对的信号中有一路是纯语言类, 内容相同与否其特征非常明显;音乐 (或带音乐背景) 类信号之间, 以及与准白噪声之间的波包特征差别较小甚至难于分辨。

2.3 具体电路和关键算法

来自不同路由的音频信号可能存在时间延迟, 即不同步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信号比对之前必须先把两路信号的时间点“拉”齐, 一般是把先到达的信号延时然后与后到达的信号对齐在同一时间点。假设最大可能的信号时间延迟为5秒, 用于信号比对的时长为3秒, 下面讨论不同处理算法的资源开销。

2.3.1 直接对音频信号高速采样的比对方案

直接的音频信号采样, 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信号上升下降细节, 采样率最好是最高信号频率分量的十倍以上。调频立体声的音频信号最高频率达15 KHz, 采样率需要达到150 KB/S。因为比对前不知道两路信号哪一路的延时更多, 所以实际需要截取的信号时长是比对时长与最大信号延时时长之和, 即8秒。每一路信号8 s时长的采样数据个数为8*150K=1200K。为了得到信号比对的结果, 需要对每一路信号的采样数据逐个后移, 取其后3 s的数据与另一路信号的前3 s数据进行逐个比对, 因此最大的比对次数为2*5*150K*3*150K=6.75*1011次, 而每次比对都需要取数、运算、比较判断、统计存储等操作, 最少也需要10个指令周期, 就算都是单时钟周期指令, 总共也需要6.75*1012个时钟周期, 这一切需要在3秒内完成, 所以每秒需要最少2.25*1012个时钟, 即时钟频率要达到2250GHz。这还只是进行两路信号的比对运算量, 如果要求更多路信号的比对, 运算量还要大得多。这样的运算速度对于单核的芯片是很难完成的, 需要多核的高速芯片并行计算才可能实现。因此这种方案成本太高, 现实可行性差。

2.3.2 先对信号进行包络检波, 再低速采样的比对方案

如果先对音频信号进行幅度变化的包络检波——简单的预处理, 那么虽然我们失去了波形的瞬间 (毫秒级) 幅度变化细节, 但是还是可以保留语句、音乐等间隙和幅度变化的整体趋势等最重要的特征信息, 而这些信息对内容比对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以极大降低比对所需要的运算速度。下面以图6的预处理电路参数为例说明:

上图中的检波电路可以消除检波二极管死区电压的影响, 即使只有几十毫伏的音频信号也能得到正常的包络输出。包络跟踪的R1C1=47 ms, 因此采样周期可以取5 ms, 即采样速率200 B/S。对于时长3 s、最大可能延时量5 s的两路音频数据进行完整比对所需要的最大比对次数为2*5*200*3*200=1.2*106次, 需要的总时钟周期数为1.2*107, 如果运算时间最长为3 s, 则时钟频率要求为最小4MHz。这样的运算速度要求还不到上一方案的百万分之一, 使用价格便宜的51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实现了。当然, 使用运算速度更快的芯片或DSP可以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 实时性更令人满意。

2.3.3 采样数据的比对处理和判断基准

在两路音频信号之间进行采样数据比对, 还要考虑信号本身的幅度问题。内容相同的信号幅度不一定相同, 但对采样数据进行比对时, 其比例应该是相同的, 这一比例值可以取一段时间长度 (例如8 s) 中两路信号最大采样值之比为“比例参考值”。

对于语言类信号, 使用图6的信号预处理电路, 如果对一段时间长度3秒的采样数据进行逐一比对, 大量的实验表明:1) 如果内容相同, 则采样数据值之比与“比例参考值”误差10%以内的比对结果 (简称“比例一致性”) 个数, 可以占总比对个数的80%以上。这个结论在反复的实验中至少有99%的准确性。2) 如果内容不同, 则“比例一致性”个数, 占总比对个数的50%以下。这个结论在反复的实验中至少有95%的准确性。3) 如果把“比例一致性”的个数是否占总比对个数65%以上, 作为语言类节目内容是否相同的判断基准, 则准确率可达99%以上。4) 对报警实时性放宽要求, 可以极大降低误报率。每增加一次 (3秒) 比对内容不一致的累积才报警, 误报率可以降低100倍。

以上算法的准确性主要受信号的信噪比影响。信噪比20 dB以下的时候, 当信号幅度小的瞬间噪声电平的影响比率增大很多, 影响了其判断的准确度。为了修正这种影响, 可以适当调整“比例一致性”的标准, 例如当采样值为最大值的十分之一以下时, 改用与“比例参考值”误差30%以内作为“比例一致性”的参考标准。

2.3.4 音乐节目信号之间内容比对的优化方法

从图4看到, 音乐节目或含有音乐背景的节目, 其波包的特征比较不明显, 以上述算法去判断准确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音乐信号由各种不同的乐器组合而成, 不同乐器其频谱是不同的, 所以可以按频谱对总信号进行分频率段滤波筛选, 分别进行检波采样, 然后再用上述算法判断, 这样做以后准确率依然可以很高。例如可以把300 Hz以下的为一段 (分出鼓类乐器) , 500 Hz~2 000Hz为一段 (中音乐器) , 3 000 Hz以上为一段 (高音乐器) 。分得越细准确度越高, 但是计算量越大, 要求的芯片处理速度越高。

2.3.5 准白噪声信号的识别

某些情况下, 当节目信号丢失时, 信道完全由噪声占据, 表现为幅度连续的宽频谱的“沙沙”声, 这里称之为“准白噪声”。“准白噪声”与音乐信号在总波形的波包特征上差别不大, 很难直接识别出来。但是, 如果按频谱对总信号进行分段筛选, 分段后的波包特征, 音乐信号与准白噪声信号之间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准白噪声信号无论是总信号波包还是分频段的信号波包, 都显示出很“木”的特征, 即起伏很小而且一直不变, 信息含量很低;而音乐信号在分频段之后, 其波包显得很活跃, 并时刻在随着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着。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对某路信号是噪声还是音乐节目作出准确的判断。

3 实用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现代化覆盖设备的信号源, 已经有很多是数字音频信号, 这种情况可以从其音频分配器的分配口取出后进行数/模转换, 然后再进行内容比对处理, 判断结果作为报警触发信号或自动切换的依据。如图7所示:

图中, 语言类节目只需要用到“总包络检波”的采样数据。“频率段n”是用带通滤波器实现的, 用于音乐类节目的比对和噪声信号的识别。

该比对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中波和调频广播, 也可以对电视节目的伴音进行比对, 通过对伴音内容一致性的识别来判断电视节目是否被插播, 因为节目的语言被插播其后果远超图像被插播。

水质常规抽查项目成功比对研究 篇7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质监测的任务在增加,常规监测项目也较多,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就是最为常见的两项,它们不仅是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质排放标准中的重要因子,更是国家五年计划中有关节能减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考查指标[1~3]。高锰酸盐指数作为衡量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有机及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也被提升为常规监测项目[4]。

比对监测不仅是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也是上级对下级部门平时完成环境监测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每年从云南省国控污染源企业中抽出30%,由省级监测站或与地方监测站进行企业排放污染物中COD与氨氮的比对测定,一方面是要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另一方面是对监测单位的监测能力进行检查。另外,从2012年来,国家还对国控出境断面地表水及干流上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测定的现场抽查比对,全面加强环境监测监督检查的力度。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承担及参与云南省站与其他单位进行的比对测定工作,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实践,在比对监测方面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在文中与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监测分析人员分享,希望在以后的比对监测工作中能对广大分析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1样品采集及保存

化学需氧量比对测定的水样多为地表水和污水,采样时应严格按照《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进行,并按相应规范进行保存与管理[5,6]。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涮洗采样器,盛样瓶及盖子2~3次。水样采集后立即加入硫酸作保护剂,使其 pH值小于2,样品应在现场或送回实验室尽快分析。如果不能及时分析,样品应在 2~5℃下低温保存。采样点位离实验室距离较远的,应该将样品保存在冰种箱内,并尽快送交实验室分析,最长不宜超过2d。

2.2 方法及仪器

化学需氧量比对测定时应严格按照《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11914-89》中方法操作[7],注意两个比对单位应尽可能在同一环境下使用相同类型的实验装置进行样品测定,以减少实验环境和装置不同所引起的误差。样品测定过程中,由于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不稳定,滴定时应尽可能选用棕色滴定管。

2.3 试剂

重铬酸钾和硫酸亚铁铵的纯度是影响标准溶液浓度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另外含杂质和还原性物质多的硫酸也会消耗重铬酸钾,造成空白值偏大,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试验过程中要选用品质和纯度高的试剂,一般应选用优级纯试剂。分析测定过程中,两个比对单位的分析人员应尽量使用同一套近期配制的试剂,以减少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4 取样

对于化学需氧量在50~700mg/L之间的水样,一般都用0.250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消解,回滴时用0.1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该用0.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消解,回滴时用0.01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水样取用体积可在10.00~50.00mL范围之间,试剂用量及浓度需按表1进行相应调整。

取样时一定要将水样摇匀,尤其对于混浊及悬浮物较多的水样,更要注意取样的均匀性,否则会带来很大的误差。需要稀释的水样,取样量不应小于5mL,CODcr高的水样应逐级稀释,以减少因稀释引起的误差。取水样时应当用相应刻度的刻度或单标移液管准确移取,已知样则必须用相应刻度的单标移液管移取。

2.5 分析测定

(1)测定中一般使用蒸馏水,也可使用高纯水或去离子水(电导率<2.0μs/cm),但最好选用新制的实验用水,以减低空白值。空白测定时应加入尽量少的硫酸汞,不加则会使消耗的硫酸亚铁铵偏少。

(2)水样加热回流反应后,溶液中重络酸钾的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即溶液颜色为深棕色或墨绿色。

(3) 由于硫酸亚铁铵很不稳定,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更要注意其浓度变化,特别要注意与样品测定使用同样的硫酸和稀释水。

(4) 严格控制消解时间2h,并注意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5) 用硫酸亚铁铵回滴剩余的重铬酸钾是CODcr 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需注意以下几点:待样品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滴定;每次滴定时尽量从滴定管的零点开始滴定,以减少刻度本身引起的误差,以及读数时人为造成的主观偏差;滴定时不要剧烈摇晃锥形瓶,以免瓶内试液溅出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2.6 质量保证

作样同时需作2~3个空白平行样。样品测定中要作10%~20%的平行样测定,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数平均值计。为了保证所配试剂的质量及操作人员的分析测试水平,每次测定样品时需同时测定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

3 氨氮的测定

3.1 样品采集及保存

氨氮测定中样品的采集及保存要求与COD测定基本一致,只是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样品吸收空气中的氨而污染。

3.2 方法及仪器

氨氮的比对测定严格按照国标方法《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中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进行[8]。比对的目的是考查两个分析单位所测得数据结果的相符程度,而不同的仪器测定出来的数据多少都有些差异,所以两个比对单位的分析人员在测定样品时应尽量使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可以降低不同仪器测定带来的偏差。

3.3 试剂

(1)标准方法要求测定水样中氨氮的试剂需用无氨水配制,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氨水的制备较为麻烦,使得操作过程变得繁琐。笔者经多次比对实践证明,采用新制备的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代替无氨水配制试剂,对样品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质控要求。

(2)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会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产生影响,所以试剂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另外,碘化汞属剧毒物品,配制试剂时工作人员应配戴橡胶手套,作好安全防护工作。

(3)配制酒石酸钾钠试剂时,可在加热煮沸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便完全去除氨,还可以降低空白值,从而减少操作中产生的系统误差。

(4)配制好的试剂要盖紧瓶盖,若长期吸收空气中的氨,会使空白吸光度增高。

3.4 取样

地表水中的氨氮含量一般都比较低,取样时可以直接取50.0mL进行测定。企业排放的污水中的氨氮含量高低不一,对于氨氮含量比较低的污水,如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出口水,多数都是无色透明的,这类水就可以直接取50.0mL进行比色测定。但是对于部分企业处理单元的进口水,及部分出口水,不仅颜色较深,还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这类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就比较高,则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取适量进行测定。取样时应当用相应刻度的移液管准确移取,已知样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则必须用相应刻度的单标移液管移取样品或标液。

3.5 分析测定

(1)对于色度和浊度都比较大的水样,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测定其中的氨氮。水样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法,笔者经多次实践证明,絮凝沉淀法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应尽可能少用。如果水样中含有的悬浮物,但颜色不深,且水样中成分较为简单时,可用滤纸过滤后直接测定。当水样的色度和浊度都比较大,且样品中干扰物质较多时,如污水厂的进口水、化工厂和焦化厂等企业所排放的污水,则需要蒸馏处理后再取适量进行测定。水样蒸馏处理后特别要注意在馏出液中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剩余的硼酸[9]。此外,蒸馏预处理样品时,应使水样、已知样和加标样在操作方法上保持一致。

(2)每次测定样品时,应同时绘制标准曲线,如果分析样品数量较多,时间比较紧张时,也可提前一两天使用同一批试剂先绘制好标准曲线,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3)分析测试中使用的比色皿经长时间使用或测定过氨氮含量较高的样品时,比色皿里面的四个棱角处容易残留下棕黄色物质,或皿壁上附有杂质难以去除,可能对抽查比对样品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比对测定前,应用棉签将皿壁清洗干净,或者用低浓度的盐酸稍稍浸泡,以除去残留的污物。

3.6 质量保证

(1)每次测定样品的同时需作10%~20%的平行样,以及两个平行空白样,尤其注意样品需要预处理时,空白也要用同样的方法预处理。

(2)测定实际样品时,应同时测定已知浓度值的标准样品,以检查测定程序是否正确,及衡量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

(3) 应作好标准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定,保证其加标回收率在质控指标范围内。

4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4.1 样品采集及保存

高锰酸盐指数一般用于衡量地表水和地下水受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污染的程度,因此采样应严格按采样技术规范进行。水样采集后,如果现场或很快就能分析的,则可以不加保护剂;如果短时间不能分析的,应加入硫酸使pH值小于2,以抑制微生物活动。样品应尽快分析,不宜超过2d。

4.2 方法及仪器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主要有酸性法和碱性法,酸性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mg/L的样品测定,碱性法则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大于300mg/L的样品。在抽查比对监测中,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的氯离子含量都比较低,因此都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即《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11892-89》[10]。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用的仪器只有水浴锅,但要注意不同的水浴锅可能会因为加热管加热不均匀,使得各水浴锅沸水浴的温度有所差异,而影响到反应溶液的均匀性,使测定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在比对监测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单位的同一台水浴锅对水样进行加热,以减少仪器加热不均匀所带来的测定误差。

实验中使用的棕色滴定管应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以除去管壁上附着的有机物质,并用实验用水冲洗多次。

4.3 试剂

(1)高锰酸钾试剂本身含有的少量杂质和实验用水中所含有的微量还原性物质会消耗少量的高锰酸钾,从而降低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所以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中,高锰酸钾的称取量要稍多于理论量。高锰酸钾溶液加热至沸腾后应保持一定时间,以便使溶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充分氧化,放置过夜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除去溶液中少量的二氧化锰颗粒和MnO(OH)2沉淀,才能延长溶液的使用期。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暗处,避免高锰酸钾分解。

(2)配制草酸钠溶液时,先要在120℃烘干基准级草酸钠试剂2h左右,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准确称量,否则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草酸钠贮备液应于4℃密闭保存,标准溶液应在临用前配制。

(3)配制(1+3)的硫酸时,要趁热加入数滴0.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至溶液呈粉红色,可以氧化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物质,冷却后颜色退去即可使用。

4.4 取样

对于高锰酸盐指数含量不高的水样,取样时可以用100mL的量筒移取,不会对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高锰酸盐指数含量高的样品和已知浓度值的标准样品,则必须用相应体积的移液管移取,才能使测定结果准确。取样时两个比对单位所使用的取样器具应保持一致,都用量筒或者都用移液管移取,才能使偏差降到最低,但在测定已知样时都必须使用相应刻度的单标移液管移取样品。

4.5 分析测定

(1)水浴加热时,要保证沸水浴液面高于锥形瓶内反应液的液面,以便锥形瓶中的样品可以充分反应,但水浴锅内的加水量也不能太多,否则三角瓶容易漂浮,还会影响水浴锅内的温度,进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水浴锅内加水量少,加热过程中蒸发量过多,会导致水浴锅液面低于三角瓶内液面,加热不均匀,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加热中途向水浴锅内加水时,最好直接加入预先加热沸腾的水,这样对水浴锅内水温的影响不大,达到沸腾的速度也比较快,对测定值的影响就不大,也方便给每个样品计时。

(2) 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实验用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等)能消耗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会使空白值和测定结果产生偏差,所以当样品中CODMn含量较高需要稀释时,计算中必须减去实验用水所引进的误差。但在测定已知样品时,由于空白液即为稀释水,所以不论样品是否需要进行二次稀释,都不应再减去空白值,否则测定结果将偏低。

(3)虽然国标方法中对水浴加热温度和时间都有规定,但在实际测定中,水浴温度会受气压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不能完全达到在100℃,所以只有延长加热时间,才能使样品得到充分反应,从而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通过实践证明,水浴加热时间可根据各地的海拔和气压进行适当延长,但不要超过33min。

(4)滴定操作应自加热结束起迅速进行,并保证反应温度在60~90℃之间。高锰酸钾的滴定速度应遵循“慢-快-慢”的规律,开始时需一滴一滴地加,至高锰酸钾的颜色迅速褪掉且生成自身催化剂后可快速加入,反应终了时又要放慢速度,并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水样出现淡粉红色后再多加半滴或1/4滴,并保证30s不褪色即为终点。高锰酸钾滴定尽量用体积小一些的棕色滴定管进行,并从零点开始,这样可以使滴定条件的系统误差最大可能的趋向一致,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

(5)高锰酸钾较不稳定,使用液的浓度容易发生变化,确切的浓度值需当日标定。标定时高锰酸钾的消耗量一般在9.95~10.05mL之间为宜,使校正系数K值尽量在0.9800~1.010之间。

4.6 质量保证

水中CODMn监测通常采用的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机理和氧化程度比较复杂,使得该项目成为较难准确测得的项目之一。因此,比对监测中作好质量保证工作就更为重要。其具体的质控方法与CODCr的测定相同。

5 结语

对水质常规监测分析项目进行抽查比对,不仅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地方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手段,更是各个实验室监测能力和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按规范和要求完成抽查项目的比对测定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抽查比对中,如要成功完成比对测定,一方面需要注意好各个环节的统一性,如按相同规范或标准操作、样品由同一个人采集、试剂使用同一套、测定仪器使用同一台;另一方面要全面作好质量保证工作,如使用新制的实验用水,短时间内配制的试剂,作好平行样、已知样或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6.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9.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493-2009,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9.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9.

[9]陈丽琼,胡勇,余东波.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有关问题的探讨[J].环境科技,2011,24(2):63~65.

电子秤检定校准比对分析 篇8

1 检定/校准实例

全部参比单位均用自有的1kg M1 (或F2) 级标准砝码对被比对电子计价秤的1kg称量进行重复性与称量误差的检定, 同时有12个参比单位根据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了"置零装置准确度"测试。二者的检定/校准实例见表1、表2、表3。

由表1~表3看出, 该参比单位得到测量结果如下:置零误差E0=0.1g小于检定规程要求的±0.25e=0.25g;平均示值Pave=1.0003g;单次测量的示值标准偏差σ=0.08g;化整前的修正误差平均Ec.ave=0.23g。该参比单位多次测量所得的最大差值R及最大示值误差Ec.max结果分别为R=0.2 g, Ec.max=0.3g, 均小于检定规程要求的±e=±1g。

2 比对结果

对全部参比单位的检定数据汇总后发现, 第13号单位的检定记录只给出全部为1.000 kg的10个“测量结果”, 无法对其计算与评估。因此本文的比对结果处理部分不包括13号单位的数据。各参比单位测量所得的结果均满足“检定规程”要求, 二者的最大值分别为0.4 g和0.3 g。

与此同时, 各参比单位测得的单次测量的示值标准偏差σ结果, 全部不大于0.15 g。在全部23个参比单位中, 有13个按照“检定规程”第5.2.2.1条“置零装置的准确度”要求进行了检定, 其中除E 0.15=0.1g, E0.23=0.2g外, 其它均为零。

3 合成不确定度评估

3.1 评估对象:被比对的电子计价秤的质量示值不确定度 (单次称量) 。

3.2 评估方法:间接法。

3.3 影响因素:传递标准砝码质量的极限误差δstd, 电子计价秤的质量分辩力Res, 测量重复性σ, 称量误差Ec.max, 偏载误差δec和置零误差E0等六项。由于全部23个参比单位均没有进行偏载误差测试, 本文略去该项影响。对于那些没有测试置零误差的参比单位, 在评估其合成不确定度时, 将该项影响取作零。

3.4 评估结果:电子计价秤的质量分辩力Res对其合成不确定度影响明显偏大, 对合成不确定度贡献约是其它影响量的3~10倍, 其它参比单位的检定结果与此近似。

全部参比单位对被比对的电子计价秤在1 kg称量点得到的质量示值扩展不确定度k=2, 置信概率约为95%。各参比单位所得的质量示值扩展不确定度在 (0.6~0.7) g范围内。

4 结论

4.1 在该比对中, 各参比单位对3kg电子计价秤的1 kg称量点进行了检定, 测试了该称量点的重复性和称量误差。按检定规程计算方法, 每个参比单位10次测量所得结果的最大差值及最大示值误差均满足规程要求 (≤±1e) , 22个单位中二者的最大值分别为0.4 g和0.3 g。另外, 第13号单位的检定记录只给出全部为1.000 kg的10个“测量结果”, 无法对其计算与评估。因此本文的比对结果处理部分不包括第13号单位的数据。

4.2 在全部23个参比单位中, 有13个按“检定规程”第5.2.2.1条“置零装置的准确度”进行了检定, 其中除E0.15=0.1g, E0.23=0.2g外, 其它均为零。

4.3 各参比单位测得的单次测量的示值标准偏差σ全部不大于0.15g。

4.4 用间接法评估被比对的电子计价秤的质量示值合成不确定度 (单次称量) , 其影响因素包括传递标准砝码质量的极限误差, 电子计价秤的质量分辩力, 测量重复性, 称量误差, 偏载误差和置零误差等六项。由于全部参比单位均没有进行偏载误差测试, 本文略去该项影响。对于那些没有测试置零误差的参比单位, 在评估其合成不确定度时, 将该项影响取作零。电子计价秤在1 kg称量点的质量示值扩展不确定度在 (0.6~0.7) g范围内 (k=2, 置信概率约为95%) 。其电子计价秤的质量分辩力Res=1g对其合成不确定度影响明显偏大, 这是各参比单位得到的示值扩展不确质定度与En值十分接近的关建因素

4.5 在En值的评估中, 准砝码质量作为每个参比单位比对的质量参考值, 以其扩展不确定度作为参考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全部—En—<1, 结果“令人满意”。这一结果表明, 各参比单位对电子计价秤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 文中采用的不确定度与En值评估方法可行。

摘要:电子秤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工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文章通过对随机抽取的电子秤, 采用不确定度与En值评估方法进行检定校准。最终发现, 这些随机抽取的电子秤的计量准确度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为同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子秤,检定,量值比对

参考文献

[1]刘.轨道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大众科技, 2010 (8) :133-134.

[2]李春燕.质量比较仪检定/校准方法的探讨[J].计量技术, 2005 (12) :38-42.

比对试验应用于常规建材检验分析 篇9

一、概要的试验含义

1. 明辨试验的内涵

建材查验领域以内的比对试验, 是在设定出来的条件以下, 对带有类似特性的关联物品、预备好的建材原料, 比对测量得来的精准数值。比对试验被划归成能力验证特有的活动类别, 能辨识某单位既有的检验技能;在这样的根基上, 助推检验水准的渐渐提升。计量认证关涉的规制规则, 明晰了比对试验的本源内涵。

开展预设的比对试验, 能经由审慎的确认, 辨别出实验室特有的测量技能、关联着的检定技能、查验及管控的技能。对实验室范畴以内的潜藏疑难, 创设最佳情形下的补救途径, 如对既有的仪器查验并校准, 或调和原有的主体行为。对新添加进来的检定方式, 明辨它的可比特性及成效特性, 对选出来的这些途径, 予以关联的管控。这样做, 能促动用户原有的信心提升, 明辨细微态势下的实验差别, 同时促动检测水准的层级升高。

若试验拟定出来的流程本身, 带有可重复的特性及可再现这样的特性, 就能用到如上的比对试验。比对试验固有的技术特性、结论数值依循的取得途径, 也应被审慎考量。平日以内的比对试验, 常被用在查验建材这一范畴以内。将被查验的建材属性, 包含水泥固有的细度稠度、耗费掉的凝固时段、水泥配料特有的抗弯状态、关联着的抗折层级、钢筋表征着的力学特性、铝合金特有的硬度层级。

2. 凸显出来的试验价值

伴随建筑特有的行业进展, 建造流程依托的原料, 也添加了原初的类别。细分出来的这些材料, 添加了建筑特性, 也便利平日以内的施工。然而, 伴随新颖材料的渐渐累加, 采购时段之内的材料查验, 也发觉了新的疑难。建筑项目耗费掉的建材, 可以分成某规格下的混凝土、砌筑依托的砖块砂石、构架塑造依托的水泥钢筋、某规格下的花岗岩。如上的建材类别, 在既有的建材范畴以内, 占到了偏大的比值。建造好的建筑构架以内, 它们要承担这一区域的雨淋、平常的日晒等。有必要经由有序的管控, 明辨细分出来的建材质地。经由选出来的技术路径, 判别关涉的技术规格, 进行接续的技术管控。这样做, 能保障测定出来的数值精准, 维护查验流程应有的精确特性。

常常用到的建材查验, 包含了带有关键特性的比对试验。查验的流程内, 经由随机抽取得来的建材样品, 被用到后续时段的比对解析、关联着的检查步骤。这就获取了明晰的数据, 再进到审慎的比对流程。伴随项目范畴的拓展, 施工预备出来的建材原料, 也不断递增。对采购得来的原料, 组织进场这一时段之内, 要经由全程查验。通常来看, 供应出来的比对数值, 包含细分的铲平规格、材料特有的类别。针对划归出来的不同厂家、材料表征的多样类别, 分出类别去存留它们。明辨细节特性的防潮规制、关联的防雨规制等。依循分类的路径, 妥善管控场地之内的各类建材。

建材细分出来的类别偏多, 为此, 很难逐个查验它们固有的质地规格。只有经由抽取样本这一途径, 才能提炼出可用的参数数值, 以便进到接续的比对中。抽样查验这一惯用的方式, 在建筑项目依托的查验领域以内, 被广泛接纳及认同。在其他范畴以内的关联行业, 如上的样本抽取, 也被广泛采纳。

二、建材查验经由的程序

为保障拟定出来的项目质量, 在真正去建造以前, 对存留着的各类建材, 都要慎重去查验。依循通用特性的检查流程, 应把提炼得来的同类建材、有着近似特性的建材, 经由提炼及比对, 明辨与预设参数契合的这些材料。具体而言, 常规特性的建材查验, 应当经由如下的细化步骤:

1. 明辨查验规范

施工材料原有的类别增添, 进场时段之内的管控, 也应当带有全面查验的特性。依循全面检定这样的规范, 辨别出细节特性的各类疑难。产品固有的类别及固有规格, 都应在这一时段内, 予以辨别出来。针对建材制备的各类规格, 并考量厂家拟定好的数值型号, 查验建材质地的弊病。区分类别去存留这样的建材。对带有独特防雨规制的建材, 要存留于偏干燥的地段以内。

2. 分层级的抽取和检定

分出层级去抽样的途径, 对运送过来的同批建材, 依循随机原则, 在建材固有的不同方位, 抽出有着代表特性的、某数值之下的样本。把抽取得来的系列样本, 送至关联的单位, 以便接续的送检。分层抽取特有的流程中, 应当依循给出来的规制去抽取, 选出来的各类样本, 也要有着高层级的代表性。供应检测服务特有的主体, 要依循检定规程, 审慎送检预备好的样本。对检定得来的结果数值, 要确保真实特性。如上的检定途径, 凸显出管控便捷、接续的操作便捷这样的独有优势。检定得来的数值, 能折射出建材固有的真实质地。

3. 缩减原有的误差

样本送检依循的流程之内, 实验得来的数值, 与真实情形以下的建材质地, 会凸显出不同层级的差异。比对差异的本源成因, 包含细分出来的试样质地、材料固有的均质属性。检定的时段中, 会发觉偏小的、平行态势下的检定误差。

然而, 若能把辨识出来的这种误差, 限缩在许可范畴以内, 就视为检定得来的结果合规。若超出了预设的许可范畴, 则由于平日以内的操作没能规范, 或者把预备好的同一材料, 安设在带有不同规格的查验设备之上。细分出来的前一成因, 被看成人为促动之下的误差;后一成因被看成查验流程固有的误差。要限缩这样的差值, 就应经由多次比对, 依循拟定的查验规程, 审慎予以取舍。

三、应用范畴及惯用的比对方式

1. 常规查验的范畴

试验预设的流程自身, 带有可重复这样的特性;测量得来的数值, 都能再现出来。满足了如上的条件, 才可进到预设的试验之内。试验依托的技术路径、统计得来的各类数值, 也要带有高层级的可靠特性。常规情形以下的比对试验, 惯常用在平日之内的建材查验, 例如:材料表征出来的粘稠程度、抵抗拉力及抵挡弯折这样的特性、力学架构之下的拉伸特性、合金表征出来的硬度级别。

2. 比对依循的方式

第一, 是有着同一特性的实验室, 可以接纳如上的试验。实验室供应过来的被测样本, 也要凸显出近似的特性。对提炼及选取得来的这些样本, 予以评判并检定, 明辨固有的实验特征。

第二, 是选出来的试样统一, 但检验依托的主体并不统一。这样的态势下, 也能拟定特有的比对试验。如截取得来的钢筋样本, 来自现场范畴内的同条钢筋;两名检测主体, 在同一仪器范畴之内, 进行分别检定。把检定得来的两类结果, 进行妥善比对。不同时段之内, 也可拟定这一试验。把截取过来的样本分出同等特性的两份, 在预设的不同时段, 分别查验并比对它们。如电线固有的导体电阻, 可在预设的各类时段, 判别特有的电阻强度。

第三, 是选出来的仪器规格带有差异。合金建材独有的韦氏硬度, 可在多样规格之下的仪器之内, 进行分别的判别;把归结出来的数值予以校对。铝合金制备出来的多样建材, 都带有不同数值之下的膜厚。涡流测厚仪细分出来的规格, 对应着不同特性的检定方式。例如:ED300这一规格之下的仪器, 与ED200特有的仪器, 就包含多层级的不同规格。

第四, 是依循不同方式, 去创设比对试验。若要明辨水泥配料特有的安定性, 可选出来的测定路径, 包含惯用的雷氏法、对应态势下的试饼法。把这样得来的检定结论, 经由定性化这样的比对。钢筋固有的横断面积, 惯常用到的量测办法, 可以分成体积法、反复量取特有的办法。检定得来的结论, 还要经由接续的定量比对。

四、应被注重的事宜

比对试验能明辨既有的实验能力。为此, 应当着力去提升既有的检定水准, 才能赢得高层级的用户信任。经由比对查验这样的流程, 若发觉了偏多的管控漏洞, 不应忽视掉细节范畴之内的漏洞。要反复去查验这些弊病的本源所在, 摸索出适宜特性的填补方式。比对实验得来的真实数值, 都经由不同视点, 反映着建材固有的根本性能。应当注意存留这样的数值结论, 以便供应接续的实验参照。

平日之内的比对试验, 是不可被更替的管控机制。通过拟定出来的这种试验, 添加了竞争氛围, 促进了互通及协调。实验室通过预设的这一试验, 能吸纳带有先进特性的新颖技术, 搭建出了互通交流依托的桥梁。

五、结语

上一篇:血清尿酸浓度下一篇:西班牙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