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精选5篇)
36岁儿童 篇1
一、问题提出
从20世纪50年代后, 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媒体逐渐在家庭中普及, 它正在逐步改变着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建议:避免2岁以下的儿童收看电视并限制2岁以上儿童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1]。这一建议的产生, 主要是由于媒体会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 如攻击行为、肥胖症和较差的学校表现等。近来, 电视等媒体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成为国外儿童教育与发展领域的热点话题。甄岩和张丹 (2011) 通过对4~16岁的城乡儿童的收视调查与分析发现, 儿童的收看电视的比率达到94.1% (每天至少半小时) ;儿童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16小时[2]。由此可知, 中国儿童收看电视也相当普及, 电视与儿童健康发展的问题亟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宁波市新城区、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选取四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生572个, 占52.7%;女生513个, 占47.3%;托班幼儿123个, 占10.3%;小班幼儿321个, 占27.2%;中班幼儿330个, 占27.6%;大班幼儿417个, 占34.9%。儿童的家长构成本研究的被试群体。
(二) 测量工具
本研究通过使用《儿童使用媒体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家长的学历、职业、收入和家庭结构, 同时调查儿童的性别、年龄及每天使用不同媒体的时间等等。采用spss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一) 不同年龄儿童使用媒体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见, 儿童使用的所有媒体类型中, 排在首位的是电视。这表明,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形式仍然占据儿童休闲生活的主导。尽管儿童收看电视的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但是儿童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却一直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国外学者Zimmerman和Christakis (2007) 指出, 教育类电视节目具备两方面的特征:认知信息特征是指教学内容与学校情境中的内容类似 (如:数学、阅读及其他学校准备技能) ;社会信息特征是指以适宜的行为或人际互动的方式来授课 (如:共享、友谊等) [3]。本调查发现, 学前儿童收视前三位的是智慧树、喜洋洋与灰太狼和巧虎, 分别占总人数的21.92%、21.26%和17.74%。因此, 当今儿童收看的电视内容不仅仅限于教育类电视节目, 娱乐类电视节目也在儿童的收视之列。
(二) 与儿童使用媒体有关的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与收入
调查结果表明, 三代同居家庭的儿童要比其他形式家庭的儿童玩视频游戏的时间多 (见图1) 。以往已有研究表明, 儿童与父母的互动的机会不充分 (可能是因为母亲在工作或者是因为父亲不在身边) 会增加儿童看电视和视频的时间。三代同居家庭可能因为家庭成员比较多, 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相对比较少, 从而导致儿童玩视频游戏的时间比较长。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隔代养育儿童的过程中, 老人会以教育儿童等目的, 给儿童提供接触媒体的机会。这也是隔代养育中亟需关注的一个主题。
其次, 家庭收入5000元以下的儿童收看电视和玩手持游戏 (如PSP 手机游戏 Ipad) 的时间要显著多于家庭收入水平5000元以上的儿童 (见图2) 。高收入要比低收入家庭更有可能有电脑, 电脑的出现, 为这些高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了新的媒体类型, 电脑会占据儿童的大部分休闲时间, 从而相对减少他们看电视和玩手持游戏的时间。由于缺少其他的媒体形式的选择, 来自较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可能会收看的电视时间更长些[4]。
2.父母的职业与学历
调查结果发现, 母亲是全职的儿童收看电视的时间最少 (见图3) ;父亲是兼职的儿童玩视频游戏的时间最多 (见图4) ;父母学历为初中的儿童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要显著多于其他儿童 (见图5、6) 。国外已有研究表明, 母亲在职的儿童收看电视的时间会较少[5], 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 儿童收看电视的时间越少[6]。这可能是因为, 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更加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 同时也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 更了解媒体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 因此, 他们会为儿童更合理地提供使用媒体的机会。
四、教育建议
以往有关媒体与儿童发展的研究都有内隐的假设, 即电视对儿童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Carew (1980) 组织了一项追踪研究的结果发现, 电视对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7]。Christakis和Zimmerman等人 (2004) 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追踪数据的结果表明, 18个月和42个月儿童收看电视与他们7岁时的注意紊乱症状存在正相关[8]。3岁前收看教育类节目与5年后的注意问题不存在相关;3岁前收看娱乐类节目与5年后的注意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媒体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各有利弊, 如何使用媒体要比媒体本身更能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 家长对儿童收看电视等媒体使用的活动需要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引导。
本研究发现, 电视在儿童的休闲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儿科协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2001年为父母提供了以下指导原则[1]:
1.限制儿童使用媒体的时间 (娱乐媒体) 为每天低于1~2个小时。
2.儿童房间里不摆放电视。
3.不鼓励2岁以下的儿童看电视, 鼓励更多互动性的活动, 这会促进大脑合理的发展, 比如谈话、游戏、唱歌、亲子共读。
4.监督儿童正在收看的节目。大多数节目应该是知识类、教育性和非暴力的。
5.与儿童一起收看电视节目, 并讨论节目的内容。
6.收看争议性的节目, 从而引发进一步讨论家庭价值观、暴力、性和毒品等方面的话题。
7.使用录像机为孩子记录高质量、教育类的节目
8.支持并尝试在学校建立综合的媒体教育节目。
9.鼓励为孩子提供多种娱乐方式, 包括阅读、运动、爱好和创造性游戏。
其次, 真实的家庭互动更有助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学前儿童的教育中, 更加建议儿童与真实客体的互动, 这会更让他们从中受益, 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收看电视等使用媒体的活动可能会替代与自然物体、父母和同伴开展社会游戏而影响儿童的正常发展。基于通俗和科学领域的认识, 年幼儿童会对最基本的本体论 (ontological distinction) 区分———真实和非真实产生困惑和困难。然而, 娱乐类的媒体经常通过虚幻的形式描绘人物或事件, 这就需要儿童随时转换他们的现实信念来顺应这些虚幻的交流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前儿童的认知负担和压力。因此, 家长需要多为学前儿童提供真实互动的机会, 而不是让电视等媒体形式作为“保姆”陪伴孩子。基于本研究的结果, 建议父母多陪陪儿童, 增加与儿童现实游戏、聊天等真实互动的机会, 避免电子媒体 (尤其是电视和视频游戏) 主导儿童的业余生活。
最后, 儿童使用媒体的效果受到情境、媒体内容特点、儿童的个性特点等因素的调节和影响[9], 具体来说, 评估儿童使用媒体的效果, 应该将儿童使用媒体的时间与以下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如:媒体的内容特征 (教育, 娱乐等) 、形式特征 (互动或非互动) 、儿童的年龄及其认知发展水平、个体差异 (使用媒体的偏好和动机) 、使用媒体的情境 (与父母一起或独自使用) 等, 从而更有效发挥媒体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Public Education..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elevision.Pediatrics, 2001, 107 (2) , 423~426.
[2]甄岩.儿童电视节目收视调查与分析.中国商界[J].2011, (7) .
[3]Zimmerman, F.J., &Christakis, D.A.Associations between content types of early media exposure and subsequent attentional problems.Pediatrics, 2007, 120 (5) , 986~992
[4]D.A.Gentile&D.A.Walsh.A normative study of family media habit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 (23) :157~178.
[5]Bianchi, S.M., &Robinson, J.What did you do today?Children's use of time, family composi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97, 332~344.
[6]Anand, S., &Krosnick, J.A.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media use among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5, 48 (5) , 539~561.
[7]Carew, J.V.Exper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 in young children at home and in day care.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0, 45 (6) , 1~115.
[8]Christakis, D.A., Zimmerman, F.J., DiGiuseppe, D.L., &McCarty, C.A.Early television exposure and subsequent atten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Pediatrics, 2004, 113, 708~713.
[9]李卉, 王福兴, 范颖平, &周宗奎.媒体与婴儿的认知发展[J].心理科学, 2012, 35, (5) :1113~1118.
36岁儿童 篇2
36岁,以前觉得这应该属于大人的,是母亲或是阿姨们的年龄。眨眼间,自己也已是母亲,是阿姨了。从没像现在对年龄如此害怕,如此惊慌。或许,36岁不再让人无所畏惧,也不再让人无所忌惮。本命年,也就是这几年开始说道,也是这几年开始听周围的人说起。因为,总觉得本明年,老年人才会想着。要穿红,系红腰带,穿金戴银辟邪。这些,总觉得离自己好遥远。去年就说,明年本命年了,要买身红衣穿。这虽是自己第三个本命年,可也是过得第一个本命年。12岁,一个快乐漫天飞的年龄,不懂什么本命年。24岁,刚进入一个新角色,初为人母,不知本命年。36岁,看来是老了,开始想着过本命年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说起退休。初参加工作时,就盼着退休,这既是一种戏说,也是一种和同事的炫耀,炫耀自己年轻,炫耀自己玩得起,炫耀自己的无所谓。如今,再说到退休,心跟着一抽搐。嘴上盼着退休,内心深处,还是不愿退休的。再有十年,不愿面对,也要退了。十年,不过一刹那。原来,自己离退休如此近了。原来,自己真的快老了。
于三十而立已过6个年头,自己却无一“立”。独立,不够坚强;能力,资本不够。忙碌了36年,回首望,竟是一事无成。有些失望,也有一丝不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与无能,也不得不再次认清自己。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现今,女人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家庭稳定,也算是“一立”吧。看来,我也只有这“一立”了,也只有家庭,唯感欣慰。虽老公不在家,虽有时家中事需自己面对处理,可老公永远是自己后盾。若碰到困难或是自己无法处理的事情,总会甩给他,躲在他的背后,感受他的强大和温暖。小杨同学虽不太听话,虽不是很优秀。可,学习还算不错,也算懂事。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如此,足矣。
36年前,急匆匆来到这个世界。因已有三个姐姐,父亲一看又是一个丫头片子,推上自行车返回矿上。爷爷晚年又得一孙女,大喜。将父亲叫回。可,也不知应说是为了考验父母对我爱的深度,还是自己对父母的反抗,一岁多开始有病,直到两岁多才学会走路。中间还差点儿被抛弃,最终,父母的爱战胜当时的困难。如今说起此事,母亲还不依不饶,父亲惭愧低头不语。对此,对父母除了感恩,还有感谢。唯有用一辈子的孝,让你们知道,当初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静谧的夜,适合梳理思绪,放飞灵魂。静坐窗前,轻柔的音乐缓缓流淌于浩瀚的夜空。人生由一段又一段不同的时间和经历组成,在不同的时间里,我们相遇不同的人或事,发生不同的经历。在不同的时间里,我们听不同的音乐歌曲,而每一首熟悉的老歌,总会让我们想起那时的时光。小禅说,有一天我听到一首老歌,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首歌,我们一起听过。随着时间的转换,我们的爱好、追求、心情也跟着转变。世间没有谁会陪着谁一直走下去,包括我们最亲的人。下一站路口,又会有新的人与我们由陌生到相知相依,在一起度过一些美好时光。人生,就是如此在失去与得到之间重复着、轮回着。
36岁儿童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部关于国家学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其中, 在认知领域方面, 彰显以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故而, 《指南》处处体现了科学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观, 还要求教师在联系实际条件下, 结合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幼儿行为表现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讲, 开启了“学前教育发展史册中的新篇章”。通过提出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建议, 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将《指南》贯彻落实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幼儿为本——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之核心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 幼儿教育浪潮在社会上兴起, 各界对此的关注度极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 已经提出了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总目标, 这对于指导幼儿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 学前阶段是人生中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是个体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因此, 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快乐与自由, 这反映出这些教育价值的取向“能否坚持以幼儿为本”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国家性的指导文件, 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起到了“灯塔作用”和“手电筒作用”, 指导学前教育的课程情况与规范设计, 建立比较可靠的内容体系, 为今后儿童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衔接。可以说, 《指南》为3~6 岁的儿童画出了一个路线图, 对努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接受教育的公平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学前教育的难点与重点在于提升教育质量, 而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 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 《指南》在这一方面也谈到了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 也要关注儿童的整体性、差异性、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与发展特点, 让幼儿自我意识到能做什么, 应该做什么, 怎么做所做的事情, 综合起来, 就是要以幼儿为本。
二、学习引导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有利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因素都包括:儿童与他人建立强烈的、双边的、感情上的依赖, 儿童积极地参与互动, 特别是有关集体的活动, 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规律表明学习引导发展是重中之重。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认为, 学习是一种外在的过程, 即发展在前, 学习在后, 如果儿童没有达到某种水平, 教学是无用的, 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他们认知能力的增强, 教学的每一步就会变得与儿童的发展同步, 最后由学习推动发展。除此之外, 学习还可能导致发展的变化。儿童会和比他们更高水平的人进行互动, 无形中就会带动儿童的发展, 也就是说社交活动会给儿童在处理事务方面提供平台, 会让他们在今后更加成熟, 这也说明学习引导发展。
例如在绘图课上, 我将儿童分成几组, 大家围绕在桌子上画画。儿童的画是根据他们的想象随意进行的, 但是由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在智育上发展可能稍微缓慢或者说心思没有用在画画上面, 坐不住板凳, 不知道画什么, 怎么画,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先引导。我对他们说“:小朋友们, 在你们心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小朋友们积极地回答, 有的说“:有草地, 有树木。”也有的说“:有花朵, 有房子, 有小朋友和大朋友。”然后我又问他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花儿都有什么颜色?”等等, 这些儿童都知道, 在我的引导下, 他们按照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开始主动地画了起来。幼儿画画的原有水平不一, 我会尊重每位幼儿的作品, 一一进行点评, 让他们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如此一来, 幼儿在学习中得到了发展, 在发展中实现了进步。
三、学习品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指南》中, 有关儿童的学习品质, 指的是“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 这不仅是儿童获取知识、技能的本身, 更加侧重的是如何获取知识、技能。幼儿阶段的学生, 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因为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正确的指引, 会让这些好奇引发“积极主动、专心致志, 不怕困难, 敢于探索和研究”, 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兴趣, 是人们认识一种事物、研究一种事物的基石, 有了兴趣的驱动, 人们对探索的欲望会更加的浓烈, 儿童也是如此。
例如, 在上美工活动的时候, 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捏橡皮泥。幼儿对自己如何施展才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为了让他们的这种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我首先给他们做示范, 譬如, 给幼儿展示一幅小鸭子的图片, 然后指出, 小鸭子都有什么特点等, 紧接着, 我用鹅黄色的橡皮泥捏出小鸭子的外形, 又用黑色的橡皮泥做出小鸭子的眼睛, 用直尺刻画出小鸭子的翅膀等等。就这样, 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鸭子完成了。孩子们对此很惊奇, 想不到橡皮泥竟然可以捏造出如此可爱的小动物, 他们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我在一旁看幼儿制作, 边指导他们想象。孩子们忙得热火朝天, 有的捏造出大象, 有的捏造出树叶, 也有手巧的捏造出小人、大树、花儿等等。需要指出的是, 这节美工活动的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这样才能为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态度与良好的行为奠定基础。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兴趣的带动下, 大大提升, 帮助他们学会了获取知识的途径———自我研究与探索。
36例儿童晕厥的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以晕厥为主诉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患儿36例,男12例,女24例,男/女为1/2;年龄2~14岁,平均10.0岁。其中2~3岁1例,4~6岁3例,7~10岁5例,11~14岁27例。发作诱因:因剧烈哭闹致晕厥1例,因饥饿致晕厥3例,因洗热水澡致晕厥6例,因天气闷热致晕厥2例,因长时间站立致晕厥8例,因剧烈运动致晕厥1例,因情绪紧张致晕厥2例,因月经来潮致晕厥1例,无明确诱因13例。临床表现:表现为晕厥32例,晕厥先兆4例,其中黑蒙11例、出冷汗6例、头晕7例、胸闷气短5例、抽搐4例、面部青紫2例。晕厥发作1次12例、2次9例、3次7例、3次以上8例。病程<1周2例、1周~1月14例、1月~1年9例、1年以上11例。
1.2 检测及诊断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测量血压、心率,实验室检测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做心电图、24 h Holter检查,并选择性做超声心动图、头颅CT等项检查。本组患儿中,1例2岁患儿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该患儿半年内反复晕厥发作达5次,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患儿24 h Holter呈快慢综合征改变,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患儿超声心动图示法洛四联症改变;2例患儿心电图、24 h Holter、超声心动图、头颅CT等项检查均无异常,且发作时伴有情绪紧张等诱因,确诊为癔症;2例伴有抽搐的患儿脑电图示癫痫样放电,而心电图、24 h Holter、头颅CT等项检查均正常,确诊为癫痫发作;1例14岁女孩有月经量过多病史,外周血Hb为6.2 g/L,诊断为贫血;3例患儿晕厥均发生于不吃早餐饥饿状态下,血糖<2.2 mmol/L,诊断为低血糖;24例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并除外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均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2,3],试验结果示阳性18例、阴性6例。18例试验结果阳性患儿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其中12例为血管抑制型、4例为混合型、2例为心脏抑制型。另6例试验结果阴性患儿病因未明,予随访观察。36例晕厥患儿病因及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1.3 防治措施
晕厥患儿入院后经紧急救治意识可迅速恢复,故治疗的重点在于防止晕厥再次发作。本文36例患儿根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如纠正贫血、纠正低血糖、抗癫痫治疗、纠正心率失常、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癔症患儿予以心理疏导等;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采取饮食中增加盐和液体的摄入或口服生理盐水的方法,具体用量为<10岁患儿每日补液500 ml、>10岁患儿每日补液500~1000 ml。
2 结果
36例患儿中,心源性晕厥占11.1%(4/36),脑源性晕厥占11.1%(4/36),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占11.1%(4/36),病因不明性晕厥占16.7%(6/36),血管功能性障碍性晕厥占50.0%(18/36)。18例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儿,经半年随访,6例未再复发、9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3例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3.3%。
3 讨论
晕厥是指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不能维持自主体位,持续几秒至几分钟而神志自行恢复。如果仅出现感觉和肢体张力丧失,而意识未完全丧失则称为晕厥先兆。晕厥是儿童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为青春期,属儿科急症之一。晕厥的发病机制为各种原因引起暂时性脑血流灌注减少或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脑缺氧或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1]。晕厥的病因复杂,一般分为心源性晕厥、血管功能障碍性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及其他一些少见的晕厥。其中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及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往往较重,如不及时处理预后较差或引起猝死。血管功能障碍性晕厥发病率较高,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80%,且有反复发作倾向,如不及时做出诊断及正确处理,对患儿生活质量将造成极大影响。
本文资料显示,36例患儿中,心源性晕厥占11.1%(4/36),病情严重,均需紧急处理,如反复发作将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脑源性晕厥占11.1%(4/36),其中2例确诊为癫痫,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晕厥范畴,经抗癫痫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例癔症患儿正值青春期,学习压力比较大,精神紧张,经心理疏导后病情得到控制,提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性原因也可以造成晕厥。血液生化异常性晕厥占11.1%(4/36),其中1例为贫血、3例为低血糖,经对症治疗后无再次发作,提示家长和学校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在饮食生活上要多关心。血管功能性障碍晕厥占50.0%(18/36)均经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而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其中12例为血管抑制型、4例为混合型、2例为心脏抑制型,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4];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4岁,女孩占83.3%,提示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春期女孩晕厥的主要原因。病因不明性晕厥占16.7%(6/36),提示儿童晕厥的病因复杂,应加强临床研究。
对晕厥患儿应根据其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由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晕厥应尽早根治原发疾病、去除病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发生不明原因晕厥而又有较明确晕厥诱因和晕厥先兆者,可行直立倾斜试验以明确是否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目前直立倾斜试验为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本文检测阳性结果为75%。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理为各种原因引起静脉池的过度淤血使心脏充盈减少,导致自主神经矛盾反射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黑蒙、冷汗、面色苍白、听力下降、脑血流减少、意识丧失以致难以维持自主体位而摔倒。对于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儿,要指导其日常增加盐和液体的摄入量以增加血容量,从而可以有效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本组仍有6例患儿病因不明,需加强随访观察,以待进一步探索原因。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晕厥的病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以晕厥为主诉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年龄为214岁,平均10.0岁;男12例,女24例,男/女为1/2。心源性晕厥4例,占11.1%;脑源性晕厥4例,占11.1%;贫血性晕厥1例,占2.8%;低血糖性晕厥3例,占8.3%;血管迷走性晕厥18例,占50.0%;原因不明性晕厥6例,占16.7%。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中女性占83.3%,平均年龄11.4岁。结论 儿童晕厥的病因复杂,良性疾病占绝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春期女孩晕厥的主要原因,防范措施应根据不同病因制定。
关键词:儿童,晕厥,病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于宪一.小儿晕厥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1):641-642.
[2]张清友,杜军保,李万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71-374.
[3]张清友,杜军保,陈建军,等.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关系的研究.中国实用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27-29.
儿童非癫痫性发作36例临床分析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根据脑电图结果、临床发作形式确诊为非癫痫性发作。其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0.5~14岁, 平均8岁;病程3个月至4年。发作频度:最多每日10余次, 最少每年2次。有高热惊厥史5例 (13.9%) , 生后有窒息史4例 (11.1%) , 头部外伤史2例 (5.6%) , 1例 (2.8%) 系抱养儿。患儿智力、运动发育均正常。
1.2 发作形式
睡眠肌阵挛、血管迷走性晕厥各5例 (各13.9%) , 多发性抽动、屏气发作各4例 (各11.1%) , 偏头痛、惊跳反应、夜惊各3例 (各8.3%) , 交叉擦腿动作、全身强直样动作、梦魇各2例 (各5.6%) , 过度通气综合征、良性阵发性强直性上视各1例 (各2.8%) , 胸闷、腹肌紧张1例 (2.8%) 。
1.3 检查结果
常规脑电图36例, 录像脑电图监测20例, 24h脑电图监测11例, 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未发现异常放电。化验血电解质及血钙19例, 空腹血糖8例, 脑脊液4例;均正常。头颅C T检查3 1例, 头颅M R I检查5例, 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1.4 治疗及预后
36例被误诊为癫痫7例 (19.4%) , 非癫痫性发作诊断明确后, 予逐步减停抗癫痫药物;余29例均未予特殊药物处理, 其中4例请心理科医生行心理暗示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 36例发作均较前减少。
2 讨论
非癫痫性发作是指不伴有脑电图痫样放电的阵发性发作。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由于其生理特性, 存在着多种形式的非癫痫性发作。非癫痫性发作亦具有突发突止、发作间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特点, 所以临床上往往难与癫痫及其他疾病鉴别。这也是一部分诊断为“癫痫”的病人应用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非癫痫性发作主要分为两类:躯体性或功能性、心因性, 儿童期尚有生理性这一特殊类型。本组功能性有17例 (47.2%) , 表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多发性抽动、偏头痛、夜惊、梦魇;心因性8例 (22.2%) , 表现为屏气发作、全身强直样动作、过度通气综合征及胸闷、腹肌紧张;生理性11例 (30.6%) , 表现为睡眠肌阵挛、惊跳反应、交叉擦腿动作、良性阵发性强直性上视。
婴幼儿尤其应注意生理性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与鉴别。它是儿童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现象或一种重复性行为, 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 随年龄增大逐渐消失, 不需要治疗。本组1例良性阵发性强直性上视患儿, 自4月龄始被误诊为癫痫, 先后口服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氯硝基安定等药物近1年, 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心因性和功能性非癫痫性发作, 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 没有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也叫假性癫痫, 是一种类似癫痫的发作性行为改变, 不伴有癫痫相关的电生理学改变, 也不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 而是与心理功能障碍有关, 也可以说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临床上很难与癫痫发作鉴别。Bodde等[1]指出, 综合医院门诊癫痫患者中有5%~33%是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而不是癫痫, 三级医疗中心有25%~30%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实际上是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Abubakr等[2]报道, 诊断为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患者中有5%~40%是共病癫痫或者曾有过癫痫。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多有一定的诱因。我们的调查显示, 严重的环境压力, 尤其是学习紧张、父母或老师的批评、逃避上学、家庭不幸等是引起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本组4例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请心理科医生行暗示治疗, 患儿情绪及发作的改善均十分明显。
儿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及变化最明显的时期, 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形式多样, 儿科医生应不断提高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临床特征的认识, 提高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避免误漏诊。
参考文献
[1]Bodde NM, Brooks JL, Baker GA, et al.Psychogenic non-epileptic seizures-diagnostic issues:a critical review[J].Clin Neurol Neurosurg, 2009, 111 (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