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论文

2024-10-08

如何平衡论文(精选12篇)

如何平衡论文 篇1

摘要: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是企业经常采用的增加利润的理财方式。然而税收筹划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的波动、市场供求的变动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变等, 又常常威胁税收筹划活动的成功和企业的利益。一面是提高利润的节税, 一面是降低风险的避险, 企业如何能够通过完善相关机制、进行人员培训以及改善公关工作等途径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平衡点, 是文章重点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节税,涉税风险,利润最大化,平衡

税收筹划不仅是一种资金运筹方式、一种科学的理财行为, 更是一种节税活动。随着税收筹划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接受, 税收筹划不断被进行形式创新和应用。然而,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成, 则给企业带来降低税负成本的收益;败, 则导致企业利益损失的风险。又因税收筹划是游走在税法规定边缘的操作、堪称“与法共舞”, 又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活动, 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变动直接导致了多样的税收筹划风险。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企业积极主动的应对、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决策都可以极大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 如何在节税和避险的天平上寻求平衡, 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 是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下面, 笔者将从六个方面探析税收筹划中企业实现节税与避险相平衡的途径。

1 保证信息的完备和通畅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也是税收筹划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快速获得尽可能多且真实的已知条件, 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税收筹划的关键是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 而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筹划者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和对税收动向的判断, 获得信息的时间会直接影响企业税收筹划活动的成效。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反应、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须做到以下两点。

1.1 事前做好充分的信息搜集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决策者决策依据的来源, 工作人员应事前收集好有关筹划主体、税收环境、政府涉税行为等各方面的信息, 同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相关性和适度性。保证了信息资源的全面可靠, 可以避免因依据不足而造成决策失误, 打下节税避险的基础。

1.2 时时关注政策动态及市场信息

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具体执行细则会根据发展的需要不定期进行更改和调整, 而税收政策是各企业税收筹划的指向标, 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一些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因此, 时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动态, 想办法掌握第一手信息, 有助于在竞争对手前面做出反应、抢占先机。另外, 税收筹划有可能涉及企业生产类型和数量的调整, 具体的调整效果最终要依托于市场来实现。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了解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供求情况以及价格等, 能使企业做出最有效的调整, 在节税的同时还可能获得生产上的额外收益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2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素质

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 是集法律、税务、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 对筹划者的专业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税收筹划中, 涉及到对税收政策的选择、理解以及会计核算、资金融通等各方面的工作, 若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不过关, 势必会导致税收筹划中某些分项工作的疏漏和错误, 而每一环节的工作成果都对税收筹划的成败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增加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开展培训课程并及时验收培训成果, 以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能力既节税又避险。

3 依法节税, 不越过法律的界限

税收筹划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有合法性这个基础, 同时是否合法也成为了判断税收筹划是否成功的一大标准。在实际操作中, 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进行筹划、坚决杜绝偷税漏税行为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底线。这就要求筹划者不仅要接受系统的法律教育、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 还要对我国的税法有非常全面和精准的了解, 能够准确判断税法的边缘和极限所在, 避免发生打算打“擦边球”却实则越界的情况。其次, 筹划者要区分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坚决抵制利用法律的漏洞来逃税, 不要因侥幸心理和贪图眼前便宜而丢掉了企业和个人的未来。近年来, 很多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税后利润的最大化, 一味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纳税。更有不少企业越过了法律边缘, 走向违法犯罪的路途, 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 得不偿失。

4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中央政府虽有税收政策, 然而因为各个地区税收征管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异, 所以税务执法机关其实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不仅如此, 由于税务执法机关并非企业内部工作人员, 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管理状况了解的明晰度低于企业的决策人员, 因此对于企业所采取的税收筹划方案 (尤其是一些贴近法律边缘、容易产生误解的方案) 可能会存在疑虑和误解。为了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获得税收筹划方案的认可度, 企业应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税务执法机关进行沟通, 了解其工作流程和准则, 同时主动提供其各种所需信息和协助。在执法机关对企业的筹划活动存在疑问时, 企业应积极且正面地向其解释, 使其全面了解本次筹划活动的具体目的和执行情况, 力求达成共识。不仅如此, 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定期的联系, 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其工作的新动向、较早获取第一手消息, 从而可以保证筹划工作大方向的正确性并赢得更多的反应时间。

5 力度适当, 提高风险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

在税收筹划中, 许多企业一味追求金钱利润而忽视了对风险的规避和处理, 以至于风险来临时缺乏应对措施, 或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可以幸免。其结果是筹划工作大多失败, 损害了企业利益不说还有可能因违法造成工作人员锒铛入狱。而在另一个极端, 一些企业则过于保守, 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采用最保守的税收筹划方案。这样固然安全, 但是效率很低且成本并不一定低, 税收筹划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企业损失了一个增加实际收益、提高竞争力的好机会。因此, 无论节税还是避险, 企业都应追求适度原则。节税时保持较高的风险意识, 时刻注意防范现存风险和发现潜在风险。尤其注意要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技术, 比如建立一整套风险提醒和监控机制, 由此来缩短反应时间, 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出最有效的处理。其次, 在避险时也要注意培养筹划者的创新意识, 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不断降低税收筹划的成本, 以求提高筹划活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6 注意保持方案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提高实际收益。由于企业各个税种比例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税收成本, 因此税收筹划常通过转移税收项目来实现。然而企业众多繁杂的税收项目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其税基是相互关联的, 一种税收的减少可能会引起许多税收的增加, 甚至增加的比减少的要多, 税收成本反而变大了。因此, 在税收筹划中要注意各种税收项目之间的关联, 充分考虑一种行为的连带效应, 以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制定出最优的全局性方案。

此外, 由于税收政策、市场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 因此筹划者应注意方案设计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以便变化发生时可以及时调整方案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吕建锁.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与规避新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2]尹芳.税收筹划中涉税风险防范策略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4.

[3]乔为刚.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2.

如何平衡论文 篇2

Mary:Hi,Kayleen,我是一名职业母亲。好在这是一份松散型的工作,在八个月前经过协商,老板同意我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4点即可。但是近来他好像忘记了当初是他同意的时间表,仍然会把会议时间定在下午3点半。所以有时候他会要求我尽量晚点儿离开?,因此我不得不托人去接女儿。但有几次我实在没有办法,当我拒绝留下来之后,他的脸色就明显难看。

他没有孩子,不需要为了生活的艰辛而打拼。但剔除这个因素不说,我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我也不想离开。问题是:当我想说“不”的时候,应该如何表达?

Kayleen:Hi,Mary,我想你的问题也许正是很多人在遭遇的: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专长于研究工作冲突的夏威夷大学心理学教授?Stephen?Worchel?指出:“如果你一心想获得这份平衡?,?那么你完全可以拥有跟女儿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但你也必须明白,自己正在做一个对工作前途产生负面影响的决定。”

你的问题在于,你出于“感觉”到老板想让你留下而产生了压力。

很显然,当你在办公室按照你的步伐工作的时候,你的老板和同事并不是按照你的时间表来进行的。如果他们需要举行一个会议而你恰巧不在那里?,?他们仍然会如期举行。

“压力往往是随着那些不可控制和不可预期的事件而来”Worchel博士说,“而Mary的压力是因为她不知道那些非常规的会议将在何时突然召开,?或者她得延时加班到什么时候。她不知道如何去把握这些不可预期的事件和不确定性。”

或许你可以这样对你的老板说?:“我对事情如此处置感觉有点不适,我在要么错过会议、要么延时恭候之间不知所措,我们是否能就这个问题谈一谈??”

一旦你争取到了交谈的机会,最好不要喋喋不休地质疑和强调女儿的重要性,我们不该把个人碰到的问题和他人的生活态度争个是非直,

“她也不必抱怨,‘你为什么要违反约定?’或者‘你光知道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的’。”研究工作压力的资深临床心理学家Kris?Ludwigsen如此建议。

换一种思路想想看,你的老板是否对你达成工作生活的平衡给予了其他方面的支持?如果有,别忘记真诚地道谢。要知道他是对你足够重视才容许你跟其他同事工作时间不一样。

“是否还有其他一些时间,他也是容许松散的??”心理咨询家Maynard?Brusman在平衡工作和生活领域碰到过许多事例,“尝试寻找其他松散的可能。”

你们可以在你想要的“松散型”工作时间和他想要的会议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比如,你的老板同意固定在每周三进行一个晚点儿的会议,那么你当天可以从早晨8点工作到5点。但是,如果周三不进行会议,那么你就可以提早离开。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老板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安排,而他也会在自己的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给你更多的空间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为家庭暂时离开工作?

无独有偶,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最近也碰到了询问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读者。该读者是位?37?岁的父亲,身份为一家小型投资公司的三个董事之一,他热爱工作?,但又为工作时间长、到处出差而无法陪伴两个年幼的儿子而产生苦恼。现在他决心给自己每年放一个六周的无薪假期,但苦于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另外两位董事并告之他的工作热情未减。

露西回答这位读者说,不要再试图让另外两位董事相信他的奉献精神没有改变,因为事实上他已经为孩子而分心了。

但露西真正质疑的是,这六周假期是否真正物有所值,因为一年集中举行一次亲子行动很难保证效果,而且还会引发父亲和孩子双方的不适应。此外?,?公司在现阶段的进展非常迅速,一年六周暂时离开工作?,只会让他错过公司发展中的许多事情。

如果真的决心要这个假期,露西建议他和另外两位董事真诚地交谈,提出一些让步。比如,到最后大家成为富豪时,这位父亲所要的那份分红可以少一些――与投入的减少成正比。更灵活的做法是:他可以每周有一两天早点儿回家。这样既可以常常跟孩子在一起,也能在他们上床睡觉后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

莫在不喜欢的职位上待太久!

身为一个管理者,怎么样获得员工的信任与尊敬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篇3

一、什么是心理平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情况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当人的主观和客观现实相统一、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时,人的心理就能得到满足感到愉快,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和行为也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具体地说,心理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心理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这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知情意和个性心理特征各元素之间处于协调和和谐的状态。从上文的例子来说,假如王老师在高级职称评定中的心理活动是“我想评上高级教师”,同时也在想“如果这次没评上,下次我一定再努力争取”,那么这两个认知元素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处于心理平衡状态。如果是“想评上高级教师”和“评不上就怨天尤人,仇视学校领导和同事”,那么这就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二是人的心理和环境各元素之间保持平衡。比如在职称评定中,一个教师的愿望和客观可能性保持同一方向,则心理呈现平衡状态;如果出现反方向,比如参评人数多,但是名额又有限,或者自己想评上职称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评委组却认为自己不够出挑,这样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状态。

总之,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平衡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改造。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恰当地评价现实,坦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心理平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宁静、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为心境平和,情绪稳定,适应力强,自控力强,态度乐观,遇事从容,不急不躁,意志坚定。二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成败得失认识的过程。事物是客观的,但对事物的认识却是主观的,变换看待事物的视角也即调整了平衡的支点,方能使失衡的心态重新找到平衡。

二、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心理平衡的对立面,就是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那么,教师群体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呢?

1. 从客观上说,许多中小学在进行教师心理平衡构建时,一味以学校为核心,没有多方面寻求满足教师个性特征的需求,忽视教师对自身的期望,不能很好满足其所需,因而发挥不出教师心理平衡对学校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有很多学校的评价体系,比如业绩评估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还不够科学、公平和完善,让教师们产生了不公平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引起了他们的情绪波动,破坏了他们的心理平衡,造成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心理失衡。

2. 从主观上说,这些因素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失衡:(1)认知偏差。从认知层面看,心理失衡者是因为不能客观地看待事件本身,缺乏辩证思维方式,缺乏动态发展观念,无法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正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所言:“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要想从心理失衡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用合理信念来取代不合理信念。令人不悦的事件个人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事件的看法、观念、理解和评价。(2)错误比较。为什么教研组组长更重视她而不是我?为什么她可以带优等班而我总是带差生班?……心理失衡大多源于比较。比较并非一无是处,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进步的方向,然而比较必须要讲方式方法和比较对象。心理失衡,大多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有比较就有差别,差别会使人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导致心理失衡。科学的比较,除了适度地以外界为参照外,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比较,与自己的昨天进行比较,与自己能够预测的明天进行比较。(3)适应不良。教师的职业生活节奏快,学校的活动多,工作的压力也大,教师们常有压迫感;各种大考小考,或是学校考评等都使人常处于应激状态中,让人无法喘息。凡此种种,让教师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迷惘彷徨、焦躁不安的情绪,由此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三、寻求心理平衡的策略

1. 变换思维角度。人的心理失衡,常常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对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想法。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改变了非理性思维方式就改变了心理失衡状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最好的例证。

2. 培养乐观心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乐观成功论”认为,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这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信心,有助于乐观地对待事物,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

3. 善用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升华、理智化和幽默等。

4. 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要因为失败或遗憾就否定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也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获得心理平衡的有效手段。

5. 合理宣泄。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打击后,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无法将委屈或不满表现出来,往往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由于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中,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也很容易导致疾病。为了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人们就需要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对象将个人的消极情绪予以宣泄,使心中积压的负性情绪得以稀释,从而摆脱这种负性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理平衡。

6. 放慢生活节奏。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梳理梳理心情,让工作更有效率。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提倡“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

古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保持心理平衡的过程就是“虑而得”的过程,就看你如何掌握,如何取舍。

如何平衡铁路职工的工作与生活 篇4

一、影响铁路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因素

所谓“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要是指“职场中的个人”如何进行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支配,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 兼顾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生活。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本质是“如何管理时间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分配以求二者的平衡”, 这是一个关于优先次序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职工的角度, 它的选择取决于将工作置于需求的那一个层次, 而在铁路企业的角度, 这取决于自己的管理哲学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从职工的角度考虑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一是当职工在企业时, 主要将时间分配于工作与交际中。当职工刚刚就业或刚换工作后, 适应新工作是造成精神压力的最主要原因, 而在这中间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能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业务, 学会和新的同事共处, 同上下级建立关系等, 与这一切同时发生的是精神承受了过度的压力。当职工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不适合自己、自己从工作中得不到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或者发现自己的工作业绩得不到承认的时候, 心中的焦虑也会影响工作的情绪和绩效。职工都是社会人, 在企业中并不是单纯地工作, 还要和同事、上下级交往, 和谐的工作环境对稳定职工的情绪十分重要。职工更容易从中找到对企业的归属感, 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 职工不是因为工作而对企业忠诚, 而是因为非工作的因素。

二是而当职工离开企业, 首先属于家庭———他们要花时间陪伴家人、照顾父母、抚育子女, 而在这些事情上的过度付出, 自然会使职工的工作生活天平发生倾斜。职工的个人爱好不可能在工作中得以开展, 只能是下班后。如果职工过度沉湎于这些事情, 势必影响工作。

二、铁路企业如何平衡职工的工作与生活

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首先是职工自己的事情, 他们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目标、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权衡, 做出选择。但是企业也要有所作为, 努力消减职工在企业内部的焦虑程度,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需要企业站在职工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 使职工更容易平衡工作与生活, 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 在企业以饱满的情绪工作并取得高效的业绩。

(一) 关心职工的工作

铁路企业首先要关心职工的工作, 考虑一下职工的工作是不是超负荷, 在工作中是不是有困难和压力。比如在较大的车站, 一线客运员一天最少也要接发列车五趟以上, 车站滞留的旅客众多, 除了维持好旅客秩序, 还要保证老、弱、病、残、孕等旅客安全乘车, 在接发车之余, 还要清理车站积雪、股道卫生等, 而且做到随脏随扫。因此, 车站一线客运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往往超出一般人想象。这时, 企业便可以将一些车站清理工作外包给劳务公司, 使客运员能够专心地为旅客服务, 这样既减轻了职工的工作压力, 也提高了积极性和工作情绪。

(二) 关心职工企业外的生活

工作对职工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会不会把工作压力造成的消极情绪带到家庭和休闲中。职工在工作中经常焦虑、紧张、担心、疑虑或承受压力, 回家后又不能把这些感受甩掉, 这样就无法在心理上适应一种充实、丰富的私人生活。良好的工作生活是正常生活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要让这些工作负担很重的职工工作生活两肩挑, 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 铁路企业就需要关心职工企业外的生活, 适当地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的后顾之忧。

(三) 转变企业的价值取向

铁路企业要转变自己的价值观———不但要求职工在企业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还要告诉职工要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必须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观念。这个观念不仅仅要贯穿到职工心中,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同样重要, 干部们必须有一颗关心职工生活的心, 一方面让职工知道上级在关心他;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的角度帮助职工真正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四) 平衡企业和职工的目标

企业要明确地告诉雇员企业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并以产出或结果来定义。同时, 要求职工确认那些在下班以后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重要个人目标、利益和需求。比如:有的职工也许要照顾年迈的母亲, 有的职工也许要接送孩子上学, 有的想成为桥牌高手, 有的想考研究生, 还有的可能认为在其职业生涯里没有什么比事业上的成功更重要。像这样关于重要目标的讨论只能在相互信任的环境里进行, 而且这不能另眼看待那些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职工, 也不会将他们排除在工作之外。企业不能去劝说雇员放弃工作之外的追求, 相反这需要各级干部们利用这些信息制定出企业和职工的“双重目标计划”, 保证企业成功与个人价值齐头并进。

三、人事部门的作用

人事部门在帮助职工平衡工作与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 人事部门在完善企业的人事管理, 努力从本职工作入手为职工平衡工作与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外, 这需要着重做以下工作。

(一) 更多地了解职工, 为主管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援

人事部门可以从招聘资料和人事档案中寻找职工关于“工作与生活”的信息, 或者利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职工的家庭信息进行调查, 当然这涉及到保密的问题。通过这些信息的调查可以将职工进行分类, 比如按照需求层次进行分类, 或者按照职业动机 (motivation) 甚至职业锚 (career anchors) 进行分类, 而后一种方法更实用。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埃德加·H·施恩 (Edgar H.Schein) 通过研究指出, 至少有五种不同的职业锚用以说明人们选择和准备从事一项职业:管理型、技术职能型、创造型、安全型) 和自主/独立型。到上个世纪90年代, 施恩又发现了稳定型、生活型、服务型职业锚, 将职业锚增加到八种类型, 并推出了职业锚测试量表。人事部门可以利用职业锚测试量表, 将全体职工进行分类, 其结果有助于职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二) 要重视职业生涯管理

人事部门还要辅导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般来说, 职工个人和企业之间, 目标和利益存在着差异。人事部门应该辅导职工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 事先规划好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 工作和生活各自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思考, 在遇到具体问题时, 就难以把握大局, 容易迷失方向;反之, 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 就会从容不迫, 随时正确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最终目标, 使得工作与生活达到动态平衡。

(三) 实施弹性工作制

传统的固定工作时间制强迫每个人按照同样的时间工作, 是一种比较僵化的方式, 不能适应人的需要, 无法发挥出人的最大效率。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 职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 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从这种意义上讲, 弹性工作制看到了工作中人的位置, 注重人的需要, 因此, 它的实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当前, 和谐铁路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发展是和谐之本、安全是和谐之基、职工是和谐之源———和谐铁路建设首先要有一支稳定的铁路职工队伍, 这需要各级铁路企业要重视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因此, 全铁路各级企业、各级干部心中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关心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切实维护好、发展好、保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和谐铁路的建设打造一支和谐、稳定的职工队伍。

摘要:铁路企业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于和谐铁路建设至关重要, 但是不管是铁路局还是多经产业, 对职工都是过多地强调了“工作要求”, 而忽视了“关照生活”。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铁路企业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因素, 提出企业如何才能帮助职工平衡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并指出人事部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铁路职工,平衡,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斯图尔特·D·弗里德曼, 佩里·克里斯坦森杰西卡.德格鲁特 (美) , 等.工作与生活的平衡[M].郑梭南,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汉迪 (英) .工作与生活的未来[M].方海萍,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事业关系 篇5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赋予了女性同男性一样的工作权力,人首先要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为了实现自身的需求,就要通过工作来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抱负等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然而,因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女性的需求除了在工作中实现外,还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如结婚、生育、承担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对父母的照顾等。不可否认,母亲从怀孕到儿童成长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父亲难以替代的,因为孩子对妈妈的需求是天性的,自然的。同样,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本能的,也就是说,女性也离不开自己的孩子,她需要享受孩子给她带来的快乐,她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因此,女性的发展更具复杂性、矛盾性。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那么,怎样才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呢?

第一、.把生活和工作放在一起去计划。

有计划地去完成你的家务事,一次出行办完所有的跑腿任务,尽可能地进行批量采购等等,这是节省时间,获得乐趣的有效方法。同样的,制定出来一个包括所有重要日期的家庭日历,别忘了给孩子老人老公过生日这样的重要日子,就能赢得家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始终认为:记住家人的一些重要日子应该是女人尽到的职责!

第二,尽量让时间专用

跟家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尤其是孩子,要尽力把工作完全丢开!必须清楚,有了孩子而没有时间照顾他们,让孩子受到不该有的冷落和忽视,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母爱,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给孩子什么都不如给他们时间和爱更好。

第三,要学会与家人的沟通,以得到家人的支持。

一项调查显示,妇女在选择工作场所的条件,有60%的受访者,将“离家近”视为第一要素;58%的人认为“上班时间可弹性调整”是重要因素;30%的人将“工作时间短”列为优先考虑;只有16%的人认为“薪资和能力相当”是重要的。由此可见,职业妇女对于家庭的重视,似乎更在工作之上。这个现象,尤其是在家中有年幼的孩子时,更为明显。将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优

先的女性,必须认识到:此时工作和婚姻生活的重要性,势必会相形降低,可能只能拿个六七十分。这时,必须与配偶进行沟通,以取得对方充分的支持。工作上,也必须认清:在这段时间内,升迁和加薪,或许都与自己无缘,坦然处之,爱其所择。有些女性,可能仍会以工作为第一选择。此时便须找到可以托付的保姆,照顾子女,工作之余,更要珍惜每一刻相处的时间,并加强心理建设,减低自责感。总之,已婚职业妇女,要建立一个模范家庭,必须和配偶沟通,取得对方的了解和支持,分担部分家务及子女教养的责任,才能使工作和家庭均衡发展。

第四,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及时调适自已的情绪。职业女性因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可多参与专业组织、会议及社团,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适自己的情绪,从而体会到工作的愉快、提高生活的质量。

希拉里如何平衡奥巴 篇6

努斯鲍姆那段时间承受着巨大压力,他大怒:“希拉里,这太愚蠢了。”她也大怒:“你简直在胡说。”努斯鲍姆回忆:“她对我大叫大嚷,然后摔门而去,冲进了楼里。”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而他错了。罗德姆女士后来嫁给了那个胸怀大志的男友——比尔·克林顿,她早在当年就认定自己的人生之路通往白宫,而现在也许会谋求以主人而非配偶兼伙伴身份回归。

初上任:塑造特殊关系之始

在《时代》周刊评选的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中,希拉里是其中一员。哈佛教授约瑟夫·奈为希拉里写下这样的评语:她最出色的品质是教会了人们如何成功并有效地成为对手团队中的一员。

2008年美国大选之后,让所有人吃惊的是,奥巴马选择了竞选中最强大的对手希拉里担任国务卿。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就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人们发现两人已经塑造了一个合作伙伴关系。

2011年,《纽约时报》的两位记者共同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对奥巴马与希拉里这对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关系进行评估。短片采访了该报长期关注奥巴马和希拉里的两位记者:负责报道白宫的库伯和负责报道希拉里和国务院的兰德勒。

两位记者一致认为在竞选刚结束的时候,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关系很明显有点蹑手蹑脚,比较正式,一定程度上讲有点僵硬。在奥巴马刚刚入住白宫之后,他有一次出人意料地邀请希拉里独自到白宫外面散步,两人后来选择一张野餐桌坐下。这个时刻被很多人认为是两人致力于塑造特殊关系的开始。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迟,两人的关系开始冰释前嫌,慢慢解冻。当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订婚之后,奥巴马主动提出可以办一个白宫婚礼。

希拉里对奥巴马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克林顿总统与朝鲜谈判释放两位被捕记者。当时,朝鲜指明要求克林顿总统来参加谈判才会释放人质。奥巴马政府包括国务院在内的很多高级官员都反对这个要求。但是,希拉里坚持让克林顿去朝鲜参与人质释放。她借一个午饭之机去说服奥巴马,奥巴马接受了她的建议,最后换来两名人质的释放。

另外一件广为传颂的事情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美国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全面树敌,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几个主要国家都不赞成美国的主张。一时间达成协议的希望变得异常渺茫。当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几个国家召开闭门会议时,在未受邀请的情况下,奥巴马和希拉里互相为对方打气,决定冲进会场,参与会谈。虽然这次大会的最后结果仍旧不尽如意,但是很多美国的分析家认为如果没有奥巴马和希拉里的“闯关”,那么哥本哈根会议有可能不会取得任何结果。

库伯和兰德勒都认为希拉里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她明白奥巴马赢得了选举,是总统,要制定政策和作出决定。在两人观点不一致时,希拉里清楚调整自己观点的必要性。

竞选中两人最大的一个外交分歧是如何对待敌对国家尤其是伊朗。奥巴马认为不和敌对国家接触和谈判是不对的,希拉里竞选的时候持相反的观点。但是就任国务卿之后,希拉里调整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开始向奥巴马靠拢。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一年任期内,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试图和伊朗接触。老练的希拉里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便接触政策不奏效时,国际舆论站在美国一边。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奥巴马的接触政策找到了一个垫底。

当分析希拉里和奥巴马的关系到底有没有上升到历史上尼克松和他的国务卿基辛格那样亲密时,库伯表示这个她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两人内心深处仍旧是不平静的。

卸任后:批评中夹杂求和

2013年1月23日,希拉里最后一次以美国最高外交官身份出席国会听证,就班加西领事馆遇袭案进行说明。在参众两院议员唇枪舌剑的轮番质询之下,这位“铁娘子”难得一见地嬉笑怒骂,展现了其真性情的多个侧面,这起听证会也被认为是希拉里的“政治谢幕”。

卸任国务卿之后,希拉里与奥巴马的关系仍然微妙。

2014年8月初,这位前国务卿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表示,由于奥巴马“未能”向叙利亚反政府叛军提供武力支持,致使恐怖组织“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趁虚而入。

然而,希拉里发言人8月12日发表声明称,希拉里“已经给奥巴马打过电话,确保他明白自己绝对无意攻击他、他的政策或领导能力”。该发言人在声明中承认“希拉里和奥巴马确实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包括棘手的叙利亚问题”, 毕竟,让自己与不得人心的外交政策保持距离有利于她赢得温和派的支持,但是“就像任何两个需要应对公众关注的朋友,希拉里期待两人第二天晚上见面时能冰释前嫌”。

在《大西洋月刊》的采访中,希拉里曾责备奥巴马在处理全球危机上太过谨慎,并强调自己和奥巴马的风格大相径庭。

她表示:“强大的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组织原则,但‘避免愚蠢行事’并不是一条组织原则。”此话意在针对奥巴马和顾问之前私下描述自己的外交政策方針时提到的短语。

问及希拉里的组织原则时,她回答道:“和平、进步和繁荣。这条原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适用。”

2014年8月,奥巴马在度假期间处理了关于伊拉克、乌克兰、加沙、叙利亚、恐怖主义以及非洲埃博拉病毒等问题。

希拉里称:“奥巴马思维缜密,聪明过人,能同时分析大量变化因素。” “我认为他之所以行事谨慎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接任总统时面临的局势:两大战争和金融危机。他已经耗费了大量资本和精力来将美国人拉出困境。”

不过,希拉里坚决赞同以色列空袭哈马斯的行动,并强烈抨击奥巴马没有加强叛军战斗力量来对抗叙总统阿萨德的决定。

nlc202309012026

希拉里曾在新书《艰难抉择》中表达了自己对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人员的支持。

但奥巴马之前也曾表示,支持叛军不能阻止ISIS恐怖组织肆虐整个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据说,希拉里和当时的国防部长帕内塔还为是否应该向几年前首次反抗阿萨德的叛军提供武力支持而争执不休。

自那以后,随着与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团体有联系的武装分子加入叙利亚反政府叛军,“武装支持叛军”的问题就变得愈加复杂。

白宫方面拒绝回应希拉里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中发表的评论,但他们表示希拉里的团队在公开采访内容之前曾提醒过他们。

希拉里在2008年民主党总统初选中败给奥巴马,她至今仍没有明确表示自己会不会参加2016年的总统大选。但她决定坐下来就自己的外交政策理念接受深度访谈,并极力标榜自己与不受欢迎的现任总统的不同,这一切都表明她正在认真准备一场竞选。

但共和党表示,希拉里无法否认自己在奥巴马第一任期执行他的外交政策时从未有过公开怨言。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发言人克丝汀·古柯斯基在回应希拉里的采访时表示:“希拉里用了4年的时間来执行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在第五年,她竟然试着让选民相信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不是‘奥巴马—希拉里’外交手段的结果,这太可笑了。”

参选前:如何保持“再平衡”

2014年11月23日,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如果前国务卿希拉里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她将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候选人”,且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总统”。

然而,对于奥巴马的赞美之辞,希拉里至今一直保持噤声。希拉里的发言人尼克·梅里尔也拒绝对奥巴马的讲话发表评论。因为希拉里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既不需要继续批评奥巴马政府,也不需要奥巴马政府对她的称赞。希拉里需要与奥巴马保持一种“再平衡”状态。

曾几何时,希拉里通过出书、接受采访、发表演讲,对奥巴马的政策多次提出批评,指责奥巴马在外交上过分谨慎,缺乏长远眼光,尤其是对叙利亚的政策是个“失败”,以此表明自己并不完全赞同奥巴马推行的政策,从而与奥巴马拉开一段距离。

希拉里在奥巴马外交上饱受共和党诟病之际,频频对奥巴马提出指责,无疑是火上浇油,在美国媒体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使奥巴马处于更加难堪的境地。

《华盛顿邮报》2014年8月11日在一篇报道中说,希拉里在奥巴马的支持率处于执政以来最低点之时,对奥巴马提出尖锐批评,她“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想说明:她做好了竞选总统的准备;她不担心民主党初选,她相信,她发表了比奥巴马更强硬的外交观点,初选就没有一个强劲对手与之较量;她希望选民不要忘记,她与奥巴马的看法不一,如果她当选总统,她与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将会迥然不同。但是在报道的第二天,即8月12日,希拉里试图平息媒体的这场风波。

媒体报道说,希拉里与奥巴马的关系很微妙。希拉里希望与奥巴马的关系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她需要获得民主党内一些奥巴马支持者的支持;另一方面,她又必须与奥巴马划清界限,因为美国选民对奥巴马已失去了信心。

一位长期担任奥巴马顾问的人士表示,奥巴马完全了解希拉里将不得不与自己保持距离,并公开质疑自己所做的事情,对此他并不感到担忧。奥巴马在11月23日的讲话中说,希拉里不会在每一件事情上与他政见一致,但希拉里的态度会是选民乐见的一种突破,因为参加竞选总统就应该表明自己的立场。

看起来奥巴马十分大度,但他有自己的政治考量。白宫高级顾问丹·法伊弗在谈到奥巴马与希拉里今后两年的关系时说:“如果奥巴马联盟能够变成民主党联盟,那么它将左右今后几年中争论的走向,并为我们强烈关注的许多问题铺平道路,这可能是我们过去两年中所没有做到的。”希拉里的盟友、亲民主党的一个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的负责人则明确指出:“奥巴马总统的政治遗产现在完全仰仗一位民主党人当选继任总统,这个继任者将对这些遗产予以保护和发扬,而不是完全推翻。”

希拉里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美国国会中期选举被人们视为美国总统竞选的前奏,选民在选举中表现的对奥巴马的不满,使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奥巴马政府推荐希拉里为总统候选人,这对希拉里“在政治上是不利的”。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弗罗利克说,在今后两年里,不仅是奥巴马总统,包括控制国会的共和党,“都会被选民视为华盛顿官方,因此希拉里就有了宣布她主张改变政坛现状的机会”。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这就是希拉里保持缄默的原因所在。报道还说,共和党夺取了国会两院的领导权之后,对希拉里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希拉里可以“减少对奥巴马提出批评或与他进行比较的必要性”,希拉里“将不得不让自己与奥巴马划清界限”,又要“留住曾经帮助奥巴马入主白宫的年轻人和少数裔阵营”。希拉里与奥巴马保持“再平衡”关系,对希拉里于2016年问鼎白宫是有利的。

如何平衡论文 篇7

一、采取有效的需求刺激政策

如前所述, 生产增长速度是产品价值在市场上已实现了的生产增长速度, 因此总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总需求有三种形态:一是总需求膨胀, 及总需求远远超过了总供给;二是总需求不足, 及总需求远远落后于总供给;三是总需求平衡, 及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在总需求膨胀的条件下,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似乎是可以实现的, 但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却很差, 属于粗放型增长, 因为总需求膨胀使得企业不注重技术创新, 不注意提高产品质量, 不注意加强管理, 缺乏长期目标, 最终会导致国民经济难以高效益增长。在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 虽然企业迫于市场销售压力而不得不改善管理, 寻求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 尽力降低生产成本,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肯定会比总需求膨胀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但是总需求不足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开工不足, 投资机会减少, 失业人员增加, 从而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乏力。在总需求平衡条件下, 市场需求的压力与市场需求的拉力同在, 既能淘汰低效供给, 又能刺激高效供给, 因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以及增长效益, 都会比较适当与合理。因此, 总需求膨胀与总需求不足两种状况, 都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对象, 只有总需求平衡才是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总需求膨胀时宏观经济政策应实行紧缩性政策, 总需求不足时应实行刺激性政策, 目的就是寻求总需求平衡。中国从1996年起, 宏观经济态势已从总需求膨胀转向了总需求不足, 因而宏观经济政策应从紧缩性政策转向刺激性政策。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最主要组成部分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其政策目标不是由我们自身的状况所决定的, 而是由总需求状况决定的。例如, 货币政策到底是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还是实行刺激性货币政策, 并不是由我们自身的所谓好坏之分, 以及人们的偏好来确定的, 而是由总需求状况决定的。若总需求不足, 就应采取刺激性货币政策;若总需求膨胀, 就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因此, 既然中国目前各个方面都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属于总需求不足, 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定地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投资需求三方面, 因而在目前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 应该注重从这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刺激。刺激消费需求, 包括降低存款利息, 推行消费贷款政策, 形成高收入预期与经济景气预期, 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领域等。刺激出口需求, 包括降低资金资本和劳动成本, 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等。刺激投资需求, 主要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包括环保、交通等。刺激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投资需求、虽然对总需求都会有推动作用, 但其推动作用各有特点。消费需求与出口需求的推动作用比投资需求的推动作用见效快, 但其总体的刺激力度却没有投资需求的刺激力度大;投资需求虽然从总体上比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刺激力度大, 但见效则比较慢, 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 投资需求是逐渐实现的。因此, 在刺激需求时, 必须制定恰当政策, 使这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效应。目前, 加大总需求的刺激, 容易使人想到中国过去曾经存在过的总需求膨胀, 担心对总需求的刺激会导致总需求膨胀。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现在对总需求强度刺激, 不会导致总需求膨胀。

第一, 中国过去长期存在的总需求膨胀是传统体制弊端的最集中表现, 是财产关系越发严重软化的结果。而中国传统体制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 已经得到根本性改造, 财产关系约束已开始硬化, 市场化的进程很快, 因而总需求膨胀实际上已失去其存在的体制基础, 不会因对总需求的刺激而再度膨胀。第二, 中国过去的总需求膨胀的形成, 主要是因为传统体制的低效率窒息了供给的能力, 并且使得供给的效应极差。而中国经过二十余年改革, 已经使得我们供给能力和效应有了极大增强, 现在供给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 都能够较快满足需求增长, 因而总需求不会因为强度刺激而形成总需求膨胀。第三, 中国过去的总需求膨胀, 也是中国过去封闭经济的产物, 当时世界供给能力被阻隔于国门之外, 不能弥补中国的供给不足并调节中国的总需求膨胀。而在经过二十余年对外开放之后, 中国经济实际上已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性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全世界供给能力可以极为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 因而在开放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因为刺激总需求而形成总需求膨胀。

总之, 对总需求不足刺激, 不会导致总需求膨胀。

二、实行有效的供给优化政策

总需求状况虽然是加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性因素, 但国民生产总值最终还是要由供给来提供, 因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最终要受制于总供给的状况。因此, 为了实现8%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必须要实行有效的供给优化政策。

所谓供给优化政策, 就是指供给不仅要能够适应和有效地满足需求, 而且还要能够创造需求和拉动需求。因此, 供给优化政策:一是要消除和杜绝无效供给;二是要形成能创造和拉动新需求的供给。中国目前的供给就其规模与数量而言, 确实远远超过了总需求, 结果形成了大量产品积压, 但这不是因为需求不足, 难以销售形成的, 二是由于产品自身质量差、成本高、效率性低, 根本适应不了需求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而这种在规模与数量上好像远远超过需求的供给, 实际上是一种无效供给。对于这种无效供给, 不应为它寻找与培育需求而促使它实现, 而应实行供给优化或者淘汰无效供给。优化的主要方式包括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增强效用性, 调整经济结构等;淘汰的方式包括资产重组、转产和破产等。对于无效供给, 无论是采取优化方式、还是淘汰方式, 实施上都要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 以及资产的处置与人员的流动等重大问题, 因而应该形成科学的资产评估与资产重组政策, 以及应有的人员流动与社会保障制度。

能够创造新需求与带动需求增加的供给, 往往都具有两大特性:一是能够加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从而扩张期消费主体的数量和增加消费主体的消费量;二是能够创造新的效用或提高以有效用的性能, 从而使消费主体对新的效用或以提高效用性的原有效用产生需求。因此, 能够创造新需求与带动需求增加的供给, 必须要依靠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 因为只有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才能使供给具有上述两大特征。

由此可见, 促进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 是供给优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就中国来说, 体制创新主要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以效益为中心来选择与安排体制。技术创新主要是要形成高效的技术融资机制与高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供给绝不仅仅只是适应需求, 它对需求有很强的能动性, 这正是供应学排在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反而强调供给重要性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中国目前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不能只偏重于需求刺激, 还应该注重给总供给的优化, 这不仅可以消除那些无效供给, 而且还可以从需求创新方面拉动需求, 消除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制约。

应该看到, 从目前中国银行存款状况分析, 中国居民购买力显然高于现有的消费水平, 它们之间还有较大的差额, 这个差额的形成并非仅来自于需求方面的障碍, 即总需求不足, 而同时也因为供给适应不了需求方面的要求, 有来自于供给方面的障碍, 因而实行供给优化政策是极为有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破产兼并、资本经营、结构调整的力度, 形成有效的供给, 促进国民经济的成长速度不低于8%。所以, 要想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就必须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动态平衡, 既不会产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也不会造成由于供给相对过剩而产生的资源浪费, 使经济在平衡状态下保持适度增长。

摘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是一个生产与销售内在相统一的范畴, 它不是无条件地指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增长速度。而是指已在市场中实现了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即取决于供给方面, 同时也取决于需求方面。为保证中国国民经济今年实现8%的增长速度, 我们必须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需求,供给,适度增长

参考文献

[1]陈雪萍.加强个人信贷管理的若干思考[J].今日科苑, 2007, (2) :19-20.

[2]姜洋.浅谈用价格杠杆调节经济增长[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 (5) :7-8.

[3]李海霞.如何解决需求与供给矛盾[J].兵工财会, 2007, (1) :10-11.

如何平衡论文 篇8

一、工作和家庭冲突的内涵与形式

所谓工作和家庭冲突是指工作和家庭领域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相容, 从而造成角色间的冲突与压力。来自中学教师群体工作和家庭的冲突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1. 基于时间的冲突。

当多重角色对个人时间的需求发生争夺竞争的情形时, 时间冲突的情形就会发生。其形式一是分身乏术, 二是心不在焉。即尽管个体的身体条件允许, 但他的精神却被另一种角色给提前占据了, 注意力不能集中。

2. 基于压力的冲突。

当某一领域的角色压力使人产生心理或生理紧张, 而阻碍他完成另一领域的角色期望时, 压力冲突就会发生。如不安、焦虑、疲劳、沮丧、冷淡以及易怒等。

3. 基于行为的冲突。

在工作和家庭领域中, 合适的行为模式不尽相同, 当这些模式之间产生矛盾, 而必要的行为调整已无法完成时, 行为冲突就会发生。比如, 工作角色要求个人自立、理性, 家庭成员更希望感性和平易近人。尤其是男性在工作中的行为风格与他们的子女所渴望的行为更不一致, 就是一种基于行为的冲突。

每个人对工作和家庭的领域分配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 它必然会引发工作和家庭冲突。而教师作为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的载体, 是学校开展教学的核心参与者。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导致他们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 太少的时间留给家庭, 而学校作为组织, 往往忽视教师因家庭冲突和工作内疚心理给组织绩效带来的影响。所以, 探究教师群体的工作和家庭冲突, 以及平衡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平衡工作与家庭冲突的策略

1. 学校的平衡策略。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针对教师工作和家庭冲突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 有类似的实践也不是规范性的。这与我国的经济和管理水平有关。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工作仍是大多数人维持生活、奉养家庭的主要手段, 所以多数人会为了生计服从组织的各种安排, 加上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集体主义、奉献精神, 所以学校作为组织, 系统性平衡教师工作和家庭关系乏善可陈。当然, 呼吁采取措施协助教师处理工作、家庭关系, 并不是号召学校放弃教育教学目标, 而是希望寻找一种平衡, 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更多地关心教师的生活, 关心教师的成长, 从而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

(1) 疏导和减轻工作压力。中学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发展追求, 许多教师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 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和冲突会占据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而导致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出现。所以, 减轻他们工作中的压力是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的重要举措。比如, 为他们提供各种信息, 减轻教师无所适从的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合理调配任课班次, 适当减轻工作负荷;公开讨论工作中存在的压力等。

(2) 体现人文关怀。学校对教师所采取的人文关怀, 并非一定要用制度确定下来, 它体现的是一种支持性的文化。众所周知, 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等家庭义务是导致教师家庭与工作冲突的重要因素, 所以, 学校为教师提供类似的人文关怀, 比较典型的有弹性工作时间、直接上司的支持、“人本关怀”等。

2. 个人的平衡策略。

教师个人平衡工作与家庭冲突的策略有五点:弄清重点、直接行动、寻求帮助、积极思维和回避与退让。通过这些策略, 员工能够合理地确定工作、家庭投入, 从而有效地降低冲突。

(1) 综合考虑职业特点和家庭不同阶段的需求, 做好职业规划, 制订与之相对应的目标, 按计划对不同职业时期的发展与家庭发展的次序做出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进行快速而合理的工作和家庭角色变换, 将二者间的冲突降至最低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 争取配偶的鼓励和支持是高效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工作中的体验和配偶分享, 依次调节自身认知和控制自身情绪, 减少和避免日常冲突加剧。比如, 接受配偶的帮助, 获得配偶的理解, 与之一起承担工作的压力, 获得配偶更多的情感支持等。

(3) 理性面对冲突。教师要在思想上对工作和家庭冲突理性认识, 明确其存在的必然性, 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冲突, 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尽可能减少压力所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现象, 保持家庭和工作的良性循环。

如何平衡论文 篇9

地铁工程是地下工程也是百年工程, 对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的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以来, 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设单位的工程费用支出, 有效利用了市场竞争的杠杆确立合理的合同价格, 但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随着竞争日益激烈, 承包商非常注意研究投标策略, “不平衡报价”就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下面笔者根据工作经验, 结合广州地铁的建设管理模式, 对在招标阶段如何应对不平衡报价进行探讨。

所谓不平衡报价就是投标人为获得超额利润, 利用“量变、价不变”的结算原则在保持投标总价不变的前提下, 在一定范围内有意识地调整工程量清单内部某些子目的报价, 以达到既不提高总价, 也不影响中标, 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高的工程结算价款的目的。主要方式是:投标单位通过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 再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 对清单上在以后施工中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报高价, 可能减少的项目报低价;同时对清单上能够早日结算进度款的项目报高价, 后期结算的项目报低价。

投标单位采用以上手段投标报价, 为以后获取超正常的利润埋下伏笔。一旦中标, 施工单位便意图增加报价高的项目并全力和建设单位讨价还价, 抓住机会变更报价高的项目。通过以上手段, 施工单位使工程造价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调整, 不但工程结算造价远超过中标价, 而且施工单位的利润率也提高不少, 原来的低价中标实质上成了高价中标。

在这种情况难以完全避免的前提下, 业主可通过以下方法防范不平衡报价, 降低不平衡报价带来的风险。

1 深化设计, 加强对勘测、设计的质量监督管理

招标图纸是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因此确保地质勘测报告的准确性, 加大招标图纸的设计深度, 做好招标前的图纸会审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工程在招投标时设计图纸还未满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过程还会出现大量的补充设计和设计变更, 导致了招标的工程量清单跟实际施工的工程量相差甚远。这就给投标人实施不平衡报价带来了机会。因此, 业主要认真审查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 尽可能使用施工图招标, 从源头上减少工程变更的出现。还应增加对勘测设计失误造成重大设计变更的处罚措施, 提高勘测设计的风险意识, 规避设计深度不足引起的不平衡报价。

2 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

业主要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 不平衡报价一般是抓住工程量清单中漏项、计算失误等错误, 因此, 要安排有经验的造价工程师严格把关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尽可能周全、详尽、具有可预见性, 同时编制工程量清单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 数量准确, 避免错项和漏项, 防止投标单位利用清单中工程量的可能变化进行不平衡报价。每一个子目必须清楚、全面、准确地描述需要投标人完成的详细的工程内容, 以便投标人全面考虑完成清单项目所要发生的全部费用, 避免由于描述不清引起理解上的差异, 造成投标单位报价时不必要的失误, 影响招投标工作的质量。

3 设立各项目单价的限价, 限制不平衡报价中标

根据地铁这些年的摸索, 可以对招标项目分部分项的各项目单价设立限价,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 对投标单位会报高价的项目设立限价, 并在招标文件中规定此限价为各项目报价的最高价格, 超过限价即为废标;同时对投标单位容易报低价的项目, 如:土石方外运单价, 设立限价, 规定此限价为投标单位报价的最低价格, 低于此限价也为废标;除此之外, 我们还设立了业主控制报价, 如:灌填水泥浆、搅拌桩、旋喷桩, 我们给定一个报价区间并规定投标单位必须在此区间内报价, 超出此区间的都为废标。从而将不平衡报价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里关键在于各项目限价的确定是否合理, 能否做到同市场价格基本一致, 杜绝暴利, 同时又包括合理的成本、费用、利润。这就对我们概算审查、确定限价提出更高要求, 建议参考同类型、同地区项目历史成交价格, 参照目前市场价及本项目的特殊性由有经验的造价工程师确定。

4 评审投标报价的合理性

目前, 评标时基本上是针对不同的项目特征而采用不同的评标定标方法, 主要有综合评分法、低价评标法、性价比评标法等, 无论采用那种方法, 评标者都要深刻理解“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 注意防止承包商隐性的不平衡报价。即在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不但要看总价, 还要看每项的单价, 全面详细地分析工程项目的单价构成, 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与各分项报价符合要求。对于分项工程单价价值较高、工程量较大、分项变更的可能性较大的项目要重点研究。在评标专家组人员中要加大商务标评审人员的比例, 同时确保商务标的评审时间, 决不能走过场。

综上所述:不平衡报价是招标单位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需要防范的主要风险之一, 招标单位必须把不平衡报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防止投标单位利用不正当方法投标可能产生的风险, 将投标报价的竞争尽量引向施工单位自身实力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竞争。

摘要:招标投标工作在地铁工程中运用日趋规范,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就不平衡报价的表现形式及业主可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不平衡报价,招投标,限价

参考文献

[1]田威.FIDIC合同条件实用技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田威.FIDIC合同条件实用技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期工程建设管理总结汇编[M].广州: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 2007.[2]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期工程建设管理总结汇编[M].广州: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 2007.

[3]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3]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如何平衡论文 篇10

三建公司是由小型国有企业改制成国有参股、职工控股的中小企业。下属制胶厂、滤清器厂、注塑厂和宾馆等单位, 各单位之间基本没有配套关系, 都独立对外经营。注册资金1000万元, 资产总额3000万元, 年营业收入4000万元, 利润200万元, 员工300人。改制以来, 年均增长20%以上, 每年向股东分红。

但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员工人敷于事, 固定资产增长过快, 各单位自行其是, 管理混乱, 几乎成了独立王国, 公司逐步被空心化和边缘化。

经分析该公司对下属单位管理粗放, 考核的重点是利润和回款。根据以往的经验, 定下利润指标, 超额按比例提成。各单位除财务不独立, 骨干任用, 人员进出、材料采购、外协加工、、生产、技术质量和销售等都自行管理。各单位负责人大都只顾眼前利益, 不考虑长远规划。公司想运用平衡积分卡这个管理工具, 促使各个单位不能只关注利润回款, 把一部分的工作中心移向非财务指标。由于三建公司并没有完成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为保证公司经营平稳过渡, 初次运用平衡积分卡, 各项数据易简单易考核, 得分同年终奖挂钩, 同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 易宽不易严, 三年不做大的调整。在施行平衡计分卡考核办法前, 总经理应和下属单位领导进行沟通, 征询意见, 要让他们明白该管理办法是公司为了帮助下属单位改进工作, 提高水平, 增加收入的。

1. 财务指标定30分。

销售收入10分, 以上市公司相关行业 (机械、化工和酒店等) 平均增幅为基准, 持平为7分, 每高于1%加1分, 每低于1%减1分。利润15分, 以上市公司相关行业平均增幅为基准, 持平为11分, 每高于1%加1分, 每低于1%减1分。净资产收益率5分, 以上市公司相关行业平均数值为基准, 持平为5分, 每高于1%加1分, 每低于1%减1分。公司以前考核没有净资产收益率, 一些单位购置大量设备, 占用了大量资产。设置净资产收益率迫使经营者逐步考虑占用资产的回报问题。下属单位净资产=该单位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净值-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由于初次使用这个指标, 分值不易过高, 以后再逐步增加。财务指标中没有设置经济增加值等考核指标, 主要因为下属单位均为分厂, 没有独立的财务系统。以上市公司平均数据为考核依据, 主要考虑数据比较容易取得, 上市公司的数据有代表性和先进性。

2. 客户方面为25分。

老客户挽留率8分, 老客户基本保持不变得8分, 客户流失按比例扣分, 公司在老客户的内部配套份额减少要扣分。在施行平衡计分卡考核办法后, 要告知客户, 让客户明白该办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 满足客户的要求, 希望得到客户的配合。新客户获得率8分, 新增大客户得2分, 小客户得1分, 公司在老客户的内部配套份额增加要加分。客户满意度9分, 对客户采用电话, 信件等方式抽查, 考核产品质量、时间交付和售后服务等。客户是公司现时和未来的重要资源, 关注新老客户的发展情况, 对公司生产决策至关重要, 通过考核, 激励他们开发客户, 公司将不断接触重要客户, 杜绝下属单位对客户信息的垄断。

3. 内部业务流程方面25分, 6S管理5分, 由公司6S管理小组具体评分。

良性资产比率2分, 每季度对设备, 工具和试验台保养情况和利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完工率5分。质量体系管理5分, 由公司质量体系管理小组评分。以上每季度进行检查评分。安全生产达标率8分, 每月由公司安全检查小组检查评分。以上各项得分按全年平均分计算。把以前公司的管理工具6S和质量体系管理等融进平衡积分卡以保持管理的连续性。通过考核, 督促各单位重视流程建设, 便于公司发现问题, 及时指导下属单位。制度的建设和坚持短时会影响生产的速度, 但对长远的生产效率奠定基础。

4. 学习成长方面20分。

学习培训改善创新8分。对每一位员工每年都要进行培训, 加大对销售技术质量等岗位的培训力度, 各单位要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包括课程内容效果等。改善创新要定数量, 要评比, 要奖励。员工满意度12分, 了解员工对自己工资的满意度, 对自己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对公司前景的态度, 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得到答复等。员工的学习成长关乎企业的未来, 关乎生产效率的提高。关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考核, 督促各单位加强员工的学习成长。也使公司了解各单位员工的整体水平, 更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为了鼓励下属单位加大培训员工的力度, 员工培训费由公司和单位各承担一半。

公司成立考核小组, 总经理任组长, 各职能部门任成员。每季度公布一次分数, 下属各单位可以提出意见, 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同时鼓励和帮助下属各单位建立本单位的平衡计分卡。对低于60分的单位, 免去单位正职。分数达60分, 年终奖按利润的10%发放, 每增加1分, 发放比例提高1%, 该年终奖不计入下年度该单位的费用。

平衡计分卡的施行, 让各单位领导在平衡计分卡规定范围内, 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使权力阳光化、责任明确化、利益清晰化。会解决各单位短视行为, 更加关注非财务指标。使公司更加了解各分厂的客户、技术、生产和人员等情况, 利于公司战略管控。

参考文献

“安全锚”与风险资产如何平衡 篇11

“锚资产”的选择,有利于投资者资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锚资产”低风险的特性,也会让投资者损失一些潜在的投资机会。因此,在我们将资产之船稳固住的同时,也需要密切把握市场动向,寻找新的机会。在这其中,投资者该如何达成平衡?

来自银行、基金、财富管理的三位业内人士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没有绝对的避风港,只有适合不同类型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资产配置。投资人应对大势有所判断,并知道自己要什么,是被短期的波动困扰,还是看到三五年后的成长收益?

“金九银十”,既指收获的秋季,又包含着人们对市场收获的期待。不过,放眼欧美,美国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0.3万,避免了连续第五个月面临“就业零增长”的局面,使人们对9月份的疲软会加重经济的负担,增加美国经济进入下一轮衰退风险的担忧,暂时稍稍松了口气,但美国的失业率却连续3个月维持在9.1%。希腊10月获救希望已破灭。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4日宣布,是否向希腊发放第六笔、80亿欧元援助贷款将推迟至11月初决定。在国内,刚刚召开的央行例会表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

市场继续处于低迷和震荡之中。当下,投资者的避风港在何处?事实上,没有绝对的避风港,只有适合不同类型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资产配置。投资人应对大势有所判断,以及知道自己要什么,是被短期的波动困扰,还是看到三五年后的成长收益?

追求稳健的、投资风格保守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较为稳健的配置,包括债券以及一些到期保本的结构性产品;债券组合值得关注,尤其是新兴市场债券,今年以来大受追捧,并且长期潜力可期;还可以配置一些比较稳健的银行信托产品。

投资风格比较积极的投资者,则可以考虑贵金属。黄金价位从1900美元高点回跌1635美元,除了直接投资黄金之外,与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也值得关注。

对于后市发展没有明确观点的投资者,通常既担忧再一次探底而不敢贸然入市,同时又希望在市场反弹中可以获利,故建议选择投连险和基金定投;也可关注一些采取市场中立策略的产品,这类产品通过多空策略,可避免单方面做多或做空的风险,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国投瑞银基金策略分析师葛剑萍: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已经释放,经过调整后债市机会大于风险。投资者们应保持组合流动性,关注利率产品的投资机会以及最近大幅下跌的信用产品。

中国经济事实上已走在降温路上。汇丰控股预测的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8月份的49.9显著下降至49.4。同时,行业产销量数据显示,近期,地产、汽车、钢铁、有色、水泥等主导行业数据基本上都处在环比零增长附近,出口和投资下滑是未来半年影响经济走势的负面因素。此外,由于9月份食品价格的上涨显著,9月CPI总体数据仍可能较高,控制全年CPI于5%以内可能已经比较艰难,紧缩政策可望延续过2011年。因此,尽管国内A股市场估值水平较低,但是由于经济大背景不利加之流动性不振,以及,海外危机不断突发新的震荡,10月上半月A股市场仍有望延续低位整理。

反之,投资者可以关注债券市场中出现的机会。9月中,受“欧债危机”深化冲击以及市场担心国内经济放缓超预期,利率产品收益率出现明显回落,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此前4.1%高位回落至3.89%。信用产品特别是交易所高收益率债券也出现较大跌幅,转债市场受股市下跌拖累也继续下跌。但是,基于对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判断,我们预计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已经释放。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有利于缓解国内通胀压力,但短期央行政策尚不会转向,经过调整后债市机会大于风险。后期我们将保持组合流动性,关注利率产品的投资机会以及最近大幅下跌的信用产品,建议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还可重点关注受流动性冲击暴跌的城投债。

诺亚(中国)财富管理中心研究部总监连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滞胀的环境中,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波浪形的震荡市场,不能简单地依赖单一做多或是做空的工具,而应按照流动性对资产进行配置。投资者也可关注投资市场中一些确定性较强的投资机会。

在债务危机阴影的笼罩下,美国、欧洲自顾无暇,在国内,形势也不容乐观,增长乏术,通胀高企——未来几年,中国很可能将进入凶险的“滞胀”时期。

如果我们是产业资本,我们把所有中国的上市公司看成一个公司,中国上市公司过去十年ROE(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13.04%,其中2010 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6.46%。

但是在二级市场上,因为市净率不同(市净率=股价/净资产),那么对于投资者的真实回报就会不同。上证综指7 月在3000 点附近的时候,平均的市净率是3.68倍,这个时候对应的回报率是4.47%左右,这个回报有没有吸引力呢?回答是没有,因为一方面通胀上升,人们预期的无风险利率水平(比如国债、存款利率)在抬高,我们预期年内通胀CPI 的洪峰在攀升;另一方面,人们预期经济二次探底,2010 年16.46%的净资产回报率无法持续,此消彼长,通胀上升、经济放缓,二级市场难以提供令投资者满意的回报。

在“滞胀”期应当如何投资?由于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波浪形的震荡市场,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不能简单地依赖单一做多或是做空的工具,而是需要按照流动性对资产进行配置。最简单的是三分法,按照流动性的强弱将资产分成三份至现金、股票/股权和房产中去。

如何走好素质与应试的平衡木 篇12

不过抱怨归抱怨,现在要谈教育,仍然得面对现实。这就肯定绕不开素质与应试,因为一个关乎人才培养,一个关乎人才选拔。但时光流转中,他们似乎成了有你无我的冤家。它们之间的矛盾,就真的不可调和吗?

事实不是这样。它们原本可以和谐共赢,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它们的倡导者出于功利考虑所导致的偏狭使它们走了极端,变成了对立。

提高素质其实是教育的真正指归, 因为它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在高一和高二,教师应该在提高学 生学科素 养上下大 功夫。在这个学段的教学中,遵守一些常规的教学规范但又不为所限, 教学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不仅仅是高考。理直气壮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 能力而不计较它在考试中能否体现。引导学生推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只为让他们获取扎实的学科修养, 而不用斤斤计较于它们 在考试中 的价值地 位。一句话, 这是一种正视现实却又超脱于现实的教学, 一种不否认功利但又拒绝被它胁迫的教学, 一种师生处在激情与愉悦状态下的教学。关于它可能造成成绩损失的担忧是多余的。事实证明,在教师分寸十足的掌控下,这种教学理念下实现的教学收获已经包括了应试需要的全部知识,考不好是不可能的。这种课堂,是用教师的学识与激情,点燃与影响着学生。对于考试,可采取始终坚持、逐渐渗入的方式。到了高三,知识积累基本完成,应试技能训练就可浮出水面。举凡答题规范、应试策略、试题研究、实弹演习,有条不紊地贯穿全程,从内容上按知识点完成一些整合性工作。一句话,尊重高考,研究高考,适应高考,最终把握高考。在高中全程,素质与应试其实是双线并进的,只是不同学段隐显不同而已。就是说,在整个高中,将学习和应试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只要设计合理、执行得当,培养素质扎实、成绩优秀的学生完全是可以期待的。不管人们对应试教育有多少诟病质疑,但探讨归探讨,学生不应该成为争议的牺牲品。

上一篇:企业伦理问题下一篇:国内外新能源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