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十大困境

2024-12-04

现代人的十大困境(共8篇)

现代人的十大困境 篇1

一、引言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 其富有诗意的实验小说《海浪》作品本身重点不在于叙事, 也没用传统小说中占据核心的主角, 而是通过九篇分别以散文诗般开篇的引子记录六个具有抽象化的人物交替进行的瞬间内心独白, 将人物从儿童, 学生, 青春, 中年, 老年等阶段与引子中海边天空的破晓, 初阳, 正午, 黄昏, 暮色等阶段巧妙照应, 并通过模糊体裁、分析人物心理创伤及独白剖析、展示语言“能指”与“所指”关系, 以及自我价值的追寻等方面, 一一再现了现代人的困境。

二、模糊糅和的体裁

现代人的困境这一主题首先在小说模糊体裁的特色中得到反映。一战后, 人们传统价值观及信仰遭到幻灭, 反映在文学上, 传统的现实主义技巧已经无法反映人们精神世界的困境, 应该有所突破。伍尔夫敏锐地捕捉到时代信息, 往昔的艺术形式不能包容当今的现实, “一首抒情诗的精致的结构, 已不适于包容这样的见解, 正如一片玫瑰花瓣不足以包裹粗粝巨大的岩石”, 在《海浪》中, 糅合着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 她评论道, “在那些所谓小说之中, 很可能会出现一种我们无法命名的作品。它将用散文写成……将具有诗歌的某种凝练……象诗歌一样, 只提供生活的轮廓而不是它的细节” (瞿世镜167) 。全书分为九章, 六个人物角色的声部构成的瞬时内心独白和意识流, 展示了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进程, 又巧妙地与每章文前的插曲般诗意化的散文相呼应, 描写出那日出日落, 潮涨潮消等具有象征意味的景色。通过打破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界限, 糅合体裁, 《海浪》展现出一种新的反映现代人精神状况的形式。在尼采式“上帝已死”的嚎叫声中, 生活变成了碎片, 归属感不复存在。

三、多声部展现母题及心理创伤

《海浪》中一大特色即分别以六个角色的口吻来讲述各自的人生体验, 就像是六个不同的声部, 高度抽象化后逐渐汇合突出主题, 递进式地展示出现代人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心理创伤的不同侧面。伍尔夫将音乐元素引入文本, 从瓦格纳的音乐剧中汲取了关于展现音乐主调的技巧, 将之在小说中呈现为反复出现的与人或场景有关的母题。小说中多次出现与一些人物相对应的主调元素:人物罗达 (Rhoda) 出场时总会有对“大理石的柱子, 世界彼端燕子拂过的池塘”的描写 (Woolf 105) , 她厌恶现实却凝视彼岸世界的形象, 再现了现代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不确定性的担忧, 现实的丑陋面最终让罗达在绝望中死去, 正如作者伍尔夫本人以自杀了却人生一样;珍妮 (Jinny) 的世界则充斥着色彩, 包裹着“金丝线” (9) , “镀金座椅” (103) , 以及跳芭蕾舞穿的大红色舞裙, 这暗指现代人追逐物质的同时忽略了精神生活。奈维尔 (Neville) 心头一直笼罩着儿时无意中看到的苹果树下的吊死之人的阴霾, 代表了人类对于死亡的莫名恐惧。

同时, 在六个声部回忆各自的童年经历时, 某些片段直至成年后仍被提及, 这些片段通常均为不愉快的插曲, 构成了他们长期的心理创伤, 也折射出现代人的困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这些创伤实为心理压抑 (repression) 。“心理压抑包括…某些不愉快的经历事件…压抑不能根除情感上经历的痛苦...有时我们的举止会无意识地释放出压抑的复杂情感” (Tyson 12) 。《海浪》中, 这六个声部叙述人物的经历, 汇聚在一起则反映了现代人精神困境深处的内心创伤。路易斯 (Louis) 的声音反复说, “我说话带有澳大利亚口音”强化了自己的自卑感。在关于伯纳德 (Bernard) 的叙述中, 刚学期结束的他过于兴奋地赶向火车站回家, 却没发现自己扯破了车票, 不得不忍受乘务员检查他时异样的眼光。在多年后成年的伯纳德的声部叙述中仍可追寻到, 他仍然下意识地双手做出紧握状, 仿佛牢牢抓住那剩下一半的车票, 甚至在睡梦中也这样。现代人对生活的恐惧得以体现。

四、本体论的探究

现代人的困境除了来自创伤之外, 以本体论为切入点, 通过对《海浪》言语交流中“能指” (signifier) 与“所指” (signified) 的分析, 以及本体论中的永恒的探讨:“自我价值究竟在哪里?”, 更深程度上展现了现代人的困境。小说中, 伯纳德开始总是相信语言的力量, 试图用笔记本来记录词语, 但成年后的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徒劳, 言语表达实意的无力, 最终将曾珍视的词汇本丢掉。索希尔提出的“能指”与“所指”这两极之间, 从来不是完全对等, 言语不是准确传达意思的工具, 而意义总是在绵延中不断滑动下去。有趣的是, 伍尔夫在写了九个长插曲之后, 只用一句简练的话总结了全文:“海浪击打着海岸” (297) , 与九个精心设计的长篇插曲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同时, 自我属性的失落也反映出现代人的精神荒原世界。伯纳德集中表现了这个困惑, 总是问自己, “我是谁?这个吗, 不, 我是那个”, “我不能完全确定我究竟是什么” (116) , 正如飞溅四射的浪花, 现代人自我主体性不再完整, 自我属性业已失落。

五、结语

《海浪》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作品, 伍尔夫模糊了小说体裁, 创新性的以九个对海潮描写的插曲贯穿六个声部的叙述, 深刻地展现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困境与荒原。在自然界无限的生之循环与六个声部叙述的极其短促的个体生命之间, 在外在的现实世界与人的主观意识之间, 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也得以彰显, 正如伯纳德在文中所言, “突然间, 你听到了时钟的滴答声, 沉湎于这个世界中的我们, 重新又意识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摘要:《海浪》是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部代表性的实验主义作品。作品糅合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 并以多声部展现母题及人物的心理创伤, 更是通过对本体论中言语的交流有效性及人类自我属性的探讨, 展示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种种困境。

关键词:体裁,多声部,本体论,自我属性

参考文献

[1]Tyson, Lois.Critical Theory Today:A User-Friendly Guide.2nd ed.New York:Routledge, 2006.

[2]Woolf, Virgina.The Waves.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31.

[3]瞿世镜选编,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丛书—意识流小说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年.

现代人的十大通病 篇2

建议:学习和工作累了,玩一玩游戏没错,但沉迷游戏和聊天就会得不偿失。

◎浮躁,好预测未知妄下定论对权威毫无理由地不耐烦,但绝不公开挑战,只热衷于影响身边的几个人,并有得到认同的强烈欲望。

建议:多出去旅行,多读书,多参加团体活动,多接触社会。

◎瘦弱,不爱运动在审美上受日式漫画的影响,崇尚中性美和病态美。

建议:多健身,多进行户外运动。

◎性格软弱,常为意志不坚定找理由 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即使真的喜欢对方,也不敢大胆追求,而是找个理由退缩。

建议:认真谈一次恋爱。

◎消极,拒绝长大不耐烦与长辈讨论一些实际问题,遇到要负责任的事,会焦虑不安和无奈。

建议:尝试了解父母的不易,学会勇于面对。

◎对熟人唠叨不休,对陌生人一言不发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基本上很难交谈下去。

建议:扩大知识面、社交圈,改变与人交谈的方式,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

◎习惯熬夜有时候为了“合理安排时间”,干脆用通宵来减少熬夜次数。实际上下半夜都在打瞌睡。

建议:立刻改变作息时间。

◎毫无理由的高傲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也听不进。

建议:多了解一些社会规则,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你在规则之内,你就是安全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存在价值。

◎做事不按计划喜欢同时着手几件事,忙得焦头烂额是他们喜欢的状态。

建议:学会制定计划,可以避免紧急情况下全面崩盘的风险。

◎相信百度和谷歌的权威 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将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智囊。

现代人的三种困境 篇3

现代人的第二个困境是“无心”。每个人都有内心的世界,也有外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可以与人分享,内心的世界则很难与人分享。但是不管怎么样,你需要一个内心的世界,而我们经常忽略了这一点。现代人的无心,也是工商业社会所造成的,它让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一个角色,表现一种功能。你在与一个人来往的时候,他如果对我来说有用的话,他才有意义。以功能代替意义来衡量一个人,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态。功能,是一个角色所发挥的外在作用;意义,是一个人内心里真正自我的了解和要求,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功能是外向的,所以,我们与别人来往的时候如果考虑的是功能,便不能以真心相待。

现代人的第三个困境是“无情”。现代人并非愿意无情,但是,想要有情却非常困难。原因在哪里?古人一辈子所交的朋友,现代人一年就可以交到了。我们无法去跟那么多人作朋友,我们的力量与时间是有限的,情感于是日益淡薄。现代人变得无情,还有一个真正的凶手,那就是我们的传播媒体。当我们透过电视,了解到全世界有那么多灾难的时候,我们能够承受吗?初看了之后非常感动,但看久了之后,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弄到最后,只好变成无情的人。一个人刺激久了就麻木了,麻木之后就不仁了。

生命是一个向前、向上开展的过程,所以如何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掌握一些值得珍惜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思考: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假如说,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那么,这样的生命将是一片空白,我们只是活着而已,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我们在确立生命重心的时候,有三个方向可以去发展:第一是“知”,第二是“情”,第三是“意”。“知”是指人类有求知的兴趣与能力,因此,需要透过理性的了解,认识这个世界的一切。认识愈多,愈会觉得生命值得珍惜。“情”是指情感,一个人情感的发展,可以直接诉之于爱情、友情、亲情,也可以间接透过艺术的欣赏,而使情感受到滋润。“意”是意志,是一个人在选择、决定的时候所运作的条件。我们有自由意志,所以我们做这样的选择,选择会有对或错、善或恶的结果。所以,知、情、意可以扩展我们的生命视野,让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时空,使自己的生命境界不断地提升。人生是有境界的,从知、情、意各方面来看都可以发现,我们也知道有些人是值得尊敬的,我们也知道自己的知识每天在增加,展现不同的境界;境界不是抽象的,而是实际存在的。

请问,我们这一生有没有目标?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最喜欢的答案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四个字很动听,但也很危险。一个从小在运动方面表现杰出的人,他的自我实现是取得奥运金牌;一个喜欢写文章的人,他的自我实现是得到诺贝尔奖。这些外在的成就,其实都是“自我表现”,而不是“自我实现”。换言之,“自我表现”受制于外,而“自我实现”是要从内在开始的。人活在世界上,如果有一个目标叫“自我实现”的话,它必须具有两个特色:第一,它必须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第二,这种“自我实现”必须伴随着快乐,每个人都可以求得快乐。人类真正的自我实现,应该是我们跟任何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注意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之和谐、圆满。因此,当我们自我实现的时候,同时就能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与协助,然后会有一种响应。结果,当我们自我实现的时候,别人也就实现自我了。

现代人的无心,也是工商业社会所造成的,它让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一个角色,表现一种功能。

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困境与出路 篇4

关键词:大学精神,人文价值理性,现代大学制度,去行政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内在孕育形成的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文明成果,其内涵包括自由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考察我国大学发展历史和现实不难看出,大学精神的传统价值元素正在被市场经济所改变,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大学精神的新理念新价值也在逐渐生成,因此,重构现代大学精神,已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一、大学精神重构之困境

就目前中国大学发展之现状来看,大学精神重构主要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价值困境,二是制度困境,三是管理实践困境。所谓“价值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精神陷入了媚俗化泥潭,越来越趋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其最显著表现形式是高校官本位和学术功利性意识的日益膨胀化,对于大学而言,本是研究学问探求真知的场所,教师应以治学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业,可现实并非如此,相当多的大学教师热衷于做“官”,过分追求“名”和“利”。大学里潜心学术者少,把学术当作追逐名利之途径者多,学术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越来越失去其本真意义。这不仅降低了学术的品位,而且更是对大学精神的无情践踏。长期以来,大学精神缺乏正向的价值导引,越来越陷入“价值”的困境。

所谓“制度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的主事者们片面追求规范化管理,针对大学的各种事项,各个环节都设计了详细而全面的规章制度。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此设计无可厚非,但从大学教育独有的运行规律而言,如此缜密的制度设计往往扼杀大学教育的“人文”性,对于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成熟而言,自然弊大于利。更为重要的是,过分依赖于制度化管理会造成大学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使大学生活失去浪漫主义色彩。更何况,现实的大学校园深受社会“人情关系”的冲击,往往使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执行的实践中大打折扣,最终陷于形式主义的“桎梏”,为了迎合或无奈遵循形式主义的逻辑,生活在大学里的教师或学生变得如同钟摆一般,每日里只顾按照各种规则摆来摆去,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弘扬。当前大学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形式繁杂,名目繁多,很多规定都带有“专制”的色彩,不仅束缚学生个性的培养,更是扼杀着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这些弊端无疑是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现实困境,要建构现代大学精神,就必须打破这种“制度困境”。

所谓“管理实践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倾向。大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倾向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弊端,也是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我国大学现行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经三十多年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其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政府大包大揽高等教育的人、财、物等一切权力,形成了高度集权、行政化和官本位的管理体制,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正向发展,也干扰和阻碍了学术的活力和创造力,更严重损害了大学独立、自由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久而久之,大学逐渐沦为行政机关的附庸和行政指令的执行者,大学师生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和正当的竞争力,如此以来,大学精神已无从谈起。诚如有些学者所言:“在政治力量的介入下,中国大学成为政府控制下的事业性单位,大学的工具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价值理性的缺乏侵蚀着大学精神的内核,大学逐渐失去其批判意识,大学精神也就走向失落的晚秋。”[1]

二、大学精神重构必须重塑人文价值理性

重塑人文价值理性是突破大学精神重构“价值困境”的必然选择。所谓人文价值理性,是指大学应当关注高雅人性的培养,以造就至善的人性为终极目标。英国教育学家纽曼曾经提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绅士的地方,是一个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结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仅仅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2]由此可见,大学是实现人性至善和谐发展的文明场所,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意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价值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性精神是消除大学功利主义价值误区的有力武器。通过人文价值理性的熏陶,大学可以营造出求真向善的学习学术氛围,使大学脱离世俗化的困扰,逐步回归其本真状态,形成“修身治学,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

人文价值理性也可以强化大学内在的凝聚功能。民族需要民族的哲学,国家需要国家的信仰,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自然承载着对民族和国家传统文明的延续使命,这就需要大学具备人文价值理性。只要在人文价值理性的引领下,大学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师生们才会安定团结,乐业乐学,具有强劲的凝聚力,使整个大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文明场所,重视人文价值理性的培养是其基本任务之一,大学只有关注人文价值理性的培育,突破传统的“重智轻德”的误区,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完成民族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大学精神重构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大学人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保障,它规定着大学人所要追求的目标,并规定着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也塑造着大学人的精神面貌。正如罗尔斯所言:“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人。”[3]可以认为,大学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更是一种塑造大学精神的重要力量。就现代意义而言,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于实现大学人人性和自由精神的良性发展,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应当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然而,目前的大学制度缺乏对人性的关怀,过于体现的是其工具性价值,在这种制度下,人成了被任意驱使的对象,大学失去了思想的理性和行为的活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奈地遵循着制度的指引,忙于各种琐碎事务。大学制度只有在人本理念的支撑下,才有助于现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也只有在人本理念的支撑下,大学制度才会成为大学人思想自由的保障,大学人需要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人本理念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灵魂,失去了人本理念,大学制度会沦为大学精神的桎梏,大学人也会失去思想和创造力,大学的本真价值和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人本理念,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才能重构大学精神,“切实保证大学应有的学术自由空间,使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活动逻辑一致,大学的性质与大学活动规律一致。”[4]

四、大学精神重构必须实现去行政化管理

对于大学而言,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其行政级别,而是要立足全局,科学设计,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政府要简政放权,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优化大学的管理机制。就本质而言,大学去行政化就是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提升大学管理的自由度,这也正是大学精神重构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而要实现去行政化,需从以下方面推进:

1. 实施教育体制改革。

大学行政化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制性问题。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不仅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毋庸置疑,高校去行政化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教育领域开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管理,才能积极稳妥地实现大学的自主管理,依法办学,确保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完善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

在大学治理方面,我国应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理的水平。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法》已经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机构,不是行政附属机构。但对于大学的地位和权利尚缺乏权威的规定,存在很多漏洞,这需要通过法制的认可进一步明确和保障大学的法人地位和权利,切实实现大学的社会事业性,消除其行政化色彩,对于大学教职员工也要去除其传统的公务员色彩,强化其大学人身份。

3. 消除权力本位,倡导育人本位。

教育行政化实质上就是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和干预教育,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具有易于膨胀的特性,当它进入治学育人的领地极易导致教育活动的失真,偏离教育运行的内在规律。大学发展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大学的自由独立、学术自治才能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提升大学的品位。大学要去除行政化,首要解决的是让公权力退出它不该介入的领域,合理界定政府与大学的权限与职责,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大学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当然,公权力退出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学校彻底放手,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各级学校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对象,政府更多地扮演着出资者和监管者的角色,作为出资者,政府要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投入。作为监管者,政府要防止大学违规违纪,监督大学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参考文献

[1]吴立保.中国大学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建构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8.

[2]张雪荣,马渭源.中国教育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30.

[3]约翰·罗尔斯,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85.

法治现代化的困境及进路 篇5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国家的法制日益恢复、完善。现如今, 法治现代化已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之中。近年来,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正式提出, “法治优于人治”业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政治话语。然而, 与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和多变型相适应,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政治体制、公民法律观念的相对滞后不相协调, 诸如司法腐败、涉诉信访、“执行难”等社会问题都在无时无刻考验执政者的神经。法治国家的真正实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我国法治现代化的困境

(一) 大规模外源式立法与公民法律意识的错位

《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中特别引起法学家研究兴趣的是秋菊想要讨的那个“说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代以来的法律移植与我们本民族固有的民间习惯法等非成文规范之间出现了诸多冲突和矛盾, 公民的法律意识并未随之跟上, 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工具主义之中, 这就是“法制”与“法治”的错位断层。我国是自上而下的法治进程, 先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进而培养、跟进法律意识, 而西方是内发式的立法模式, 是自下而上的, 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推动着法律制度的完善, 两者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公民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浓厚, 法律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一致, 由内而外散发着法律信仰的自然光芒, 不会出现我国外源式立法与法律意识错位的尴尬境地。

(二) 公民法律信仰的缺失

法律信仰属于信仰的一种, 是指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赖、尊重和服从。法律的遵守不仅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更要依靠人们对法律的虔诚信仰。“当法律不被信仰而使法律形同虚设时, 即便制定出千百部好的法律, 也难以内化成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从而难以完成建立法治社会与法治国家的历史使命。”[1]在漫长的专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人治主义传统, 至今仍制约着我国很多公民的思想观念, 导致其法律信仰的严重缺失。事实上, 传统的司法制度所具有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国家权力威慑力产生的结果, 而非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司法的自主性信任。

三、探索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路

(一) 法律应具有被公众认可的内在品质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事物的内部结构决定其主要的功能。要有新的功能必须有新的内部结构, 要发挥最大的功能也必须有最佳的内部结构。法治, 按照正确的理解, 应作“良法”之治。[2]从立法上讲, 我们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符合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的要求, 符合具体的国情, 才能逐步为公众所服从。法的价值有很多, 但似乎行政机关只考虑到秩序这一价值, 却忽略了自由、正义、民族文化传统等, 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立法的科学性, 提高法律的可行性, 使制定出来的法律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秋菊的困惑, 其实正是法治得以‘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3]

(二) 树立公民的法律信仰, 加强基层普法宣传教育

法治的根基在于信仰和习惯。[4]公民的法律信仰成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但应当强调的是, 信仰法律必须以对法律的认知为前提, 否则根本不会对法律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和尊重。这是因为, “法律作为一种行动指南, 如果不为人知而且也无法为人所知, 那么就会成为一纸空话。”[5]法律信仰不仅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意蕴和心理基础。在现阶段, 要创新形式使威严的法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逐步实现法律在公民社会中的生活化、社会化、制度化。加强法律文化方面的建设, 深化法治理念的教育, 通过送法下乡、法律讲座、法官接访、巡回审判等多重方式, 引导广大公民正确地认识法律, 学会运用正当的法律救济而不是通过“上访”、“私了”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三) 拓宽预防腐败监督机制, 实现更广泛的新闻自由

在现代社会, 新闻自由被很多国家确立为一项宪法性权利, 媒体监督被称为国家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力”, 对于预防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 打击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的任务主要依赖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政府的监察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反贪部门等国家机关。如此一来, 便极易造成国家机关内部相互倾轧, 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贪污腐败问题。只有置身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才会逐渐丧失其生存的土壤。因此, 充分运用媒体监督的中立性和开放性, 实现更为广泛的新闻自由, 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坚强保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并与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相契合, 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 法治现代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然而, 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暴露出法治现代化正面临诸多困境, 法治建设的进程必定是曲折的。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当前法治现代化的困境及表现形式, 提出了关于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法治,法治现代化,法律信仰,媒体监督

参考文献

[1][2]毕玉谦.司法公信力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20

[3]冯象.木腿正义 (增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56.

[4]冯象.政法笔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152.

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对策 篇6

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国家的指导方针,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十二项任务, 其中在“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中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 得到了大多数职教工作者的认同。不少的学校进行了实施,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发展较为缓慢, 还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体系, 或者说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应该说, 目前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

2.1“学校热, 企业冷”。由于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学校才能通过校企合作, 才能提升办学质量和能力, 离开了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就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 所以, 学校积极性一直较高。尽管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但就普遍的实践情况来看, 企业以生产为中心,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矛盾, 企业的积极性相对不高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冷”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 在实施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技术要求高的岗位来说, 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难免影响企业的生产, 由于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 所以表现出“冷”的一面;其次, 理论上说学校应该以服务为宗旨,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这应该使得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中心位置。但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企业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不管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 还是教学的实施的诸多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企业的愿望往往不能得到体现, 没有把服务为宗旨贯彻于实际行为准则之中。第三是可靠性问题, 企业对当前利益更加看重, 希望能有现成人才可用, 而现代学徒制的一个周期往往要三年。要三年后企业才能得到相应的人力资源, 在三年的时间内学生的流失, 毕业时是学生是否留得住等问题, 也有其不可确定的因素, 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比较担心的问题。第四, 投入与产出问题。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框架下, 学生是企业的学徒, 这要求的企业要给与学生 (学徒) 一定的报酬, 企业的投入相对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相应人才的支出来说, 其投入是较大的, 三年后的回报企业还暂时看不见, 摸不着。这对企业的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

张启富在《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也指出, “现代学徒制的广泛推行面临着来自产业和自身的双重困境”。他认为,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还有待形成, 而校企合作为主的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模式也有待形成。

2.2“管理缺, 实施难”。所谓“管理缺”, 是指政府和行业没有相应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学徒身份及相关问题没有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只是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建议, 没有明确学生进入企业成为学徒后的待遇、人事保障等可操作性的条文。特别是对现代学徒制更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 严重地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推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顺杨也指出:“政策法规残缺、财政投入不足、校企双方认识不同等都是现代学徒制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其次, “实施难”是指即便有相应的规定, 但同时没有相应的行业协会参与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推行现代学徒缺乏除学校企业以外的管理机构, 具体实施过程会有较大的难度。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 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 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 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或经营活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这些规定都没有较好地实施, 也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推进。

2.3“开头顺, 结尾难”。由于现代学徒制对培养学生, 为企业储备人才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 企业开始还是较为认可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企业以生产为中心与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矛盾、学生对传统教育观的认识与现代职业教育观的矛盾、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我院在2013年对52个企业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表明有90%的企业表示愿意与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但目前只有一个在进行, 一个在开始阶段。这是因为企业担心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一种情况是:企业一般重用工, 而轻培训。一些企业接受学生学徒, 考虑的是企业经济效益, 而对社会效益没有足够重视。当企业出现用工困难时, 很容易接纳学徒工。在执行该模式时, 有的企业千方百计地延长学生的工作时间, 把学生当成真正的廉价劳力使用, 以致学生抱怨较多, 而有的学校也默许, 造成了合作失败。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企业, 又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再就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角色认识不到位, 不能融入到企业之中, 心理上有落差, 行为上有抵触, 都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广泛开展。

3对策及措施

3.1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确保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促进现代学徒制推行的有效的机制。首先, 明确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法律地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监督部门和有关法律责任等;其次, 在实施上要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确定学生 (学徒) 的待遇、人事保障等权益, 应将学徒工纳入普通职工的保险范围, 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再次, 要在政策上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进行支持, 鼓励企业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 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学校联合招收学徒工, 如减免税费、奖励等。

3.2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加大投入。例如, 在现代学徒中, 学生 (学徒) 一方面学要在学校学习, 另一方面学要在企业工作, 但企业的岗位不能空闲, 当一批学生在学校学习时, 另一批学生应该顶上一批学生所在的岗位, 这才可能完成所谓的工学交替, 校企合作。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特别是一个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仅仅为40-50人的情况下 (很多学校都有这种情况) , 就会出现20余人在上课, 20余人在企业岗位工作这种情况, 教学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这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 这还不包括管理成本的增加。其实, 职业教育的班级规模不应该太大, 否者技能的传授也是较为困难的, 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的班级人数一般也就在20多人。

3.3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多元主体教育,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以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为衡量校企合作的标准。在具体实现代学徒制施的过程中, 不能使企业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不管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 还是教学的实施的诸多方面都在相关的法规规定下要与企业共同商定。满足企业的愿望, 把服务为宗旨这个职业教育精髓落到实际工作之中。学校要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指出的“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 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 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

总之, 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面临较大的困难, 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一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现代人的十大困境 篇7

一、现代学校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和深刻的社会转型, 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有关学校制度尚未作出相应的调整。学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成为当前我国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制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制度安排滞后不适、制度运行不利、制度环境缺失三个方面。

1. 制度安排滞后不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社会、大众对学校不断提出新要求, 加上新的办学观念、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出现, 使得我国现行学校制度与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不相适应, 制度安排滞后,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现行学校评价制度有一些负面引导作用, 导致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 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大部分学校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资产的数量、比例构成、归属、流转等不够清晰, 国有资产流失或减值比较严重;制度因素导致部分学校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资源、信息资源、无形资产等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部分学校校长缺乏民主意识, 个人专断作风比较严重, 经验化、非制度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制度的分割, 导致部分学校不能与社区、家庭沟通, 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 学校也很少介入社区的文化建设[1]。

2. 制度运行不利。现行学校制度的运行不利、执

行走样也是制约学校功能正常发挥的不利因素。它大致有以下表现:低效或无效运行, 即制度在执行或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应有的绩效水平, 有些甚至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绩效, 致使制度徒有虚名。例如, 当前素质教育制度在某些学校的运行就存在明显的低效或无效现象;不公正运行, 即在执行或实施某项制度时, 制度运行主体不能做到公正地执行或实施制度的有关规定, 从而导致制度运行过程或运行结果的不公正。教育中的乱收费现象、忽视和不公正对待“差生”现象等, 都是对追求全面发展的学校制度的不公正运行所造成的后果;不合理变通, 即按照对自己或对本部门、本单位有利的原则来故意改变既定的制度规则或借制度之名来施行有悖于制度初衷的行为, 以达到为“自我”牟利的目的。常见的不合理变通有“钻制度空子”、曲解规则、打“擦边球”、“改头换面”等。

3. 制度环境缺失。

制度体系由制度环境、具体制度安排和实施机制构成, 制度环境是制度变迁的外生变量, 对制度实施有着重大影响。我国现行学校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制度本身存在某些缺陷, 不能应对学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制度环境存在某些缺陷, 不能为学校制度的正常执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致使某些学校制度在执行时遇到阻碍。例如, 我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 学校的教育内容、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 这使得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教育处于劣势或不公正地位。造成这种制度倾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 城市中的社会成员占据着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 经济资源和社会权力也都明显地倾向于城市中的社会成员。而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或传统文化的影响, 限制了它们成为制度主体的可能性, 而只能处于制度主体的边缘。只有当农村或偏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了快速的进步, 逐渐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这种因城市中心取向而造成的农村或偏远地区教育发展的劣势才可能得到弥补和纠正。

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对策思考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现行学校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 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学校自身和社会三方采取相应措施, 共同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1.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立足政府层面, 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清晰界定政府与学校各自的职能, 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首要内容。为此, 政府应该转变教育职能、提供法规政策引导和培育资源市场以服务学校发展。

(1) 重塑政府角色, 确立有限责任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关系的关键是转变政府的教育职能, 政府角色应该由“全能”转向“有限”, 确立“有限责任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要实行“政校分开”, 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具体表现为:第一, 剥离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直接隶属关系, 使政府能够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向所有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公平的服务;第二, 政府成为教育活动秩序的维持者、公共教育供给多样化的倡导者和公共教育各主体关系的协调者, 在宏观调控、教育公平环境建设、教育制度和法规健全等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第三, 建立学校法人制度, 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学校内部的干部聘用、职称评聘、报酬待遇等职能要下放给学校, 政府只要把住教育的质量关即可;第四, 强化政府的服务角色和责任意识, 使政府主要从以单方保护学校利益为重点转变为兼顾学校利益与保护公共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2]。

(2) 提供政策法规引导, 制定《学校法》。当前, 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息息相关的是应尽快制定、颁布《学校法》。《学校法》“旨在解决长期以来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于一身, 学校是政府行政附属物的问题。要重塑政府的角色, 以适应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使学校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 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 增进学校办学活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从法律上讲, 《学校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学校办学与发展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这涉及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校长、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等方面的多种教育法律关系。在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上, 核心是学校的独立经营权与政府产权的分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解决学校功能转变的双向服务责任问题;学校与校长的关系核心问题是学校与校长之间的协约约束;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则是学校执行教育方针的法律体现。

(3) 培育资源市场, 服务学校发展。在现行体制下, 教育的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源, 教育的物质资源配置和知识产品的开发, 基本上都是政府提供的。这种教育“资源市场”的缺乏无疑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限制和约束。学校要自主发展, 就需要在市场上找资源, 因此政府有责任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制度创新, 例如建立教育研究与开发基金, 列出学校需要的开发项目, 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来进行或引导教育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等。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开发高水平的教育专业支持技术和产品, 可以加速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化现代教育服务能力, 形成高效能的教育支持专业队伍。另一方面, 学校具有了社会化教育资源市场的支撑, 不必事事依赖政府, 自主办学、个性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2.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制度。

学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体, 优化自身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制度设计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学校他律———自律———自治的过程, 学校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自主运行要求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1) 健全完善制度设计。首先, 是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管理权从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 学校在拥有更大权力的同时, 也意味着必须对权力进行制衡, 以保证权力的有效使用。应该实行校务公开, 学校各部门必须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别落实校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公开的形式、公开的时间和公开的范围, 并使之程序化和规范化。同时, 应该强化监督制衡机制, 使责任、权力、利益三者平衡, 在责、权、利的授予或转移时, 要做到同时、同向、同力度。其次, 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建设。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必须首先从改革现行评价制度入手,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可以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档案袋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 采用教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专家领导评课、同行评课、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教师档案袋评价方面, 可以将“教研活动记录”、评课记录、公开课教案等相关资料都收入教师档案袋, 从综合教育、教学、教科研等多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过程进行追踪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学校可以采用纸笔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 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彰显学生的优秀品质, 突出个性化教育。最后, 是学校文化制度建设。在设计现代学校文化制度时, 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在办学理念方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校教育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展开;在管理理念方面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政治上确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地位, 业务上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必要保障;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全员工作绩效考评制、全员职等职级工资制等。这些文化制度实质上是学校人本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价值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能使全校学生、教职工的学习观、价值观得到统一, 最终促进学校的稳步发展。

(2) 确立实施制度运行机制。“政策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手段作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 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两者相互调适的程度。”[4]因此, 我们应该确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纵向互动、横向合作等运行机制, 从而确保现代学校制度遵循一定的运行规范有效运行。 (1) 纵向互动机制。对制度制定者而言, 在制定制度之前, 要充分了解制度对象的实际情况, 从而使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密切关注制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分析成因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以保证制度顺利运行;在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 要及时对制度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制度下一阶段的运行作好准备。对制度执行者而言, 在制度制定之前, 要积极配合制定者的调研和搜集信息的工作, 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实情况;在制度运行过程中, 一方面要充分领会制度的精髓, 认真执行各项制度规定, 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反映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 制度执行者凭借已经对制度规则的熟悉和掌握, 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自觉地、主动地履行各项制度规则, 为以后的制度执行奠定良好基础[1]。 (2) 横向合作机制。首先, 现代学校制度的运行要处理好现代学校制度与既有的其他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 使各种制度之间能够进行沟通与协作, 求同存异, 从而实现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运行。其次, 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运行还要求制度执行者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不同类型的执行者之间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有利于促进现代学校制度运行的有效途径, 从而保证现代学校制度的顺利运行。 (3) 运行监控机制, 大致包括三个步骤:运行前监控, 即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监督和控制;运行中监控, 即对现代学校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和控制;运行后监控, 即对现代学校制度运行结果的监督和控制。这三个步骤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整体。 (4) 信息沟通机制。现代学校制度的运行必须依靠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克服制度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以实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陈, 并及时发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3) 改善优化制度环境。现代学校制度的合理安排和有效运行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环境, 没有良好的现代学校制度环境作保障, 现代学校制度的良好设计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1) 建设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配套的社会基本制度规范。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安排和运行必须依赖与之配套的社会基本制度的保障, 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 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适应现代学校制度有效安排与运行的社会基本制度规范, 如素质教育制度的运行、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等, 只是这些制度规范尚未得到有效的运行。因此, 营造良好的现代学校制度环境, 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制度, 构建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 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 把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 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安排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 构建良好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5]。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安排与运行也离不开有效的奖惩和监督机制。因此, 对于那些认真遵守和执行现代学校制度的行为, 应当给予应有的奖励和褒扬, 以激励和坚定人们遵守和执行现代学校制度的信心和行为;对于那些违反或背离现代学校制度的行为, 应当进行必要的惩罚, 引起人们的警戒, 以维护现代学校制度的权威。同时, 应该增强制度安排与运行的透明度, 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 落实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 以此充分发挥监督在现代学校制度安排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3.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保障:

构建和谐的学校———社区互动机制。正确认识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学校社区互动机制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保障。它可以从密切学校与社区联系、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建立教育中介机构三条路径展开。

(1)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沟通合作,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首先, 学校要服务社区。一方面, 学校资源要向社区开放。社区应努力实现对学校资源的共享, 做到互惠互利, 有助于学校在社区良好形象的树立, 增进社区居民对学校的感情, 从而优化学校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 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主动协助社区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学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和设备, 以及作为传播知识的专门场所, 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主动协助社区进行社区教育, 为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做出贡献。其次, 吸纳社区参与学校管理, 增进社区居民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 从而有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主要应以间接的建议、监督或评估为主, 这些都将优化学校的管理, 促使学校的管理走向民主化, 最终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一般而言, 学校要让家长在不同程度上参加学校的决策过程和各级管理工作, 让家长和教师、学校领导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学校中的重大问题, 使其体验到自己的利益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在具体的操作上, 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和家长代表对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根据讨论的结果, 再作出最终的决定;学校领导先向教师和家长代表提出问题, 然后反复征求意见, 最后作出决策;当在某个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时, 就可以采取合议的办法,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表决等。由于家长的身份、知识背景、参与管理程度等原因, 当前家长参与仍比较薄弱, 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建立教育中介组织。实行政校分开, 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 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教育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介于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沟通的中观管理层。它既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也不是学校的代言人, 但又与二者密不可分。我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重大决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 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 包括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学位评议与咨询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等, 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作用。但是, 目前的教育中介组织仍不够健全, 不能承担政府分离出来的职能;中介组织变样成了政府的附属机构;中介机构成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不高, 评估结果缺少权威性和科学性。因此, 建立健全教育中介组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政府应从统包统揽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给教育中介组织以充分的生存空间。其次, 增进教育中介组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政府不仅应在政策上保证教育中介组织的合法性, 而且教育中介组织的行政人事部门应该与政府部门脱钩, 以保证其公正性、权威性和自主性。

最后, 教育中介组织自身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政府行政部门除了要对申报建立中介组织的机构进行严格审批、认定之外, 还要对中介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考核, 以提高其教育服务的质量。

三、结语

构建行之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 关涉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 政府应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管理方式从直接行政管理转向间接的宏观调控管理;从学校内部的治理制度来看, 应该着重致力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的确立以及制度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学校应该向社会提供开放式服务, 加强社会参与, 并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同时, 还应致力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 努力使学校成为社区学习中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在理顺政府、学校、社会关系,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还横亘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与权力相联的利益、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信息不公开或信息不对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社会中介机构的培育及其自身的资源与公众信任度等问题, 都成为困扰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障碍。在教育制度迫切需要变革的情况下, 成功实际上依赖每个人根据其作用和能力所作出的负责任的承诺, 依赖于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学校校长以及那些从事教育日常工作的人。可见,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中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京:商务印书馆, 1978.154 (责任编辑付一静)

参考文献

[1]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93, 189.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9.

[3]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 :12-17.

[4]郭巍青, 卢坤建.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109.

现代人的十大困境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管理,科学管理,两难困境,趋同性

企业文化管理, 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塑造最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具体说, 企业文化管理就是在提炼一种合理的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 贯彻企业价值观, 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式, 激发每一个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形成员工之间的沟通精神和团队精神, 使企业的人力资源获得最佳配置和最合理使用, 发挥最大潜力, 从而使企业所有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发挥最大效用, 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的经济及社会目标。

一、企业文化管理的两难困境

企业文化从实质上说是一种“管理实践”或“管理思潮”, 其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必然发展结果。因此, 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企业管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企业, 具有不同的管理风格和管理观念。一般认为, 管理面貌上的差别主要由历史传统、基础科学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和管理者的推动作用四个因素决定的。但是各个企业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推理方式是明显不同的, 虽然事实上所有的人类成员或者企业在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时会面临同样或类似的困境或选择, 但是对该处境, 处置方式和反应的差别很大。

所有的人类都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观点来或多或少地指导他们的工作, 企业的管理面貌主要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推动, 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和基础科学发展水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都要通过企业管理者体现出来, 管理者决定着对历史传统是继承还是抛弃, 对基础科学是引进还是排斥, 对社会环境是适应还是改造。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态度和管理风格的方式从企业出现主要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和企业文化阶段,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在克服第二、三阶段某些错误倾向而来的, 但并不是对其的全部否定, 而是形成了管理科学大综合的新阶段, 现代企业一般是认同并试图将此种管理理论融入到管理活动中去。就这个意义来说, 企业文化管理并不存在两难困境, 现代企业一般从理论上是重视文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综合作用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但是意识上的自觉不代表行为上的自觉, 因为更多的管理者是通过直接或相对直接的与人交流、感觉等方式进行企业管理, 并不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有失偏颇, 知行不合一。从事实上看, 现代企业还是存在镜像世界的, 即科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

二、企业科学管理的人性基础及其限制

科学管理指被管理的人为机械的经济人 (被动的人) 的基础上, 把企业变为一张必然的、清晰的 (标准的、可量化的) 、合乎程序的网, 使不同的企业中的不同子公司、不同部门、不同车间、不同班组乃至不同的成员, 都秩序井然地成为企业网上的大小钮结, 各居其位、各尽其能、各安其所, 使每个钮结都是网上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有特定的权利和责任, 与网上周围钮结存在着角色 (管理、被管理、配合等) 关系, 并因为权利、责任和关系大小不同, 以及行为的实际结果不同, 享有不同的利益 (或惩罚) 。科学管理理论首先出现在西方世界, 并在西方世界长期得到应用, 并普遍被认为是西方特色的, 是西方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科学管理属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特殊的哲学和人性基础。

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 可以把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人性思想分为两类:其一, 感性主义人性论。感性主义人性论认为, 人的感性生活更能体现人的自然性, 即本性。同时人的本性注重利益, 但人的理性又会帮助人权衡利益得失。但是人的感性是理性基础上的感性。其二, 理性主义人性论。人的理性主义生活才能体现人的本性, 感性受到理性的指导和克制, 康德认为, 人都是理性的存在者, 从实践理性角度看, 凡理性的存在都先验性地存在先天道德法则, 道德在人身上的体现为自律。如果人无法自律, 则外在环境的他律 (如规则、制度、法律等) 是必然的选择。这两种思路最后殊途同归, 在经济学角度人性成为科学管理的科学基础。

科学管理虽然也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但是把人仅仅是作为操纵对象, 偏重于制度、物质刺激等方式, 有若干需要克服的倾向, 也有很多不足。它们是:第一, 偏重于吸收自然科学成果, 而对社会科学成果的吸收不足。第二, 重视物的因素, 忽视人的因素。第三, 过分强调理性作用, 忽视感情的作用;崇拜逻辑与推理, 贬低直觉和热情的作用。第四, 过分依赖定量的、解析的方法, 片面认为只有数据是可信的、过硬的。

三、企业文化管理及功能限制

企业文化管理不仅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功能, 还衍生出一系列的功能。企业文化管理的第一层次功能是使企业人力资源能得到最佳配置和最合理使用, 发挥最大效用, 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及社会目标。企业所有的管理手段、管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达到企业的经济社会目标, 企业文化管理的特殊性在于最佳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使企业最核心的组成要素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是科学管理无法做到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第二层次功能是通过缔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积极向上做人做事的方式和原则, 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形成员工的沟通精神和团队精神。它是缔造实现企业文化管理总体功能的手段;企业文化管理的第三层次功能是第二层次功能的衍生功能, 这种衍生功能包含诸多方面的功能, 如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教化功能和促进沟通功能, 促进团结功能等等。

企业文化管理功能具有超越科学管理的功能。企业文化管理通过一种调节企业成员内心世界而形成员工特定的自律意识的管理方式, 具有比任何来自外界强制的管理方式更为强大的力量, 而科学管理是通过外在强制 (或者外来刺激) 进行管理的典型方式, 企业文化管理在有些方面超越了科学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企业文化是以 “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 “物”为中心。其次, 企业文化在管理过程中, 不仅仅把人看做只接受外在刺激和外来强制的被动的“经济人”, 而主要是认为人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内在潜力的社会人。

企业的文化管理, 就是用文化来解决和协调不同员工之间的利益、情感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就此而言, 企业文化管理和科学管理都可以做到, 但是科学管理是通过外在强制和外来刺激实现的, 文化管理是通过培育、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实现的, 前者具有“强迫”性质, 后者是通过自愿方式做到的, 显然自愿比强迫好并且企业文化管理比科学管理更容易做到。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但不是唯一方式;企业文化管理超越了科学管理, 但不能替代和排斥科学管理形态。企业文化管理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企业在推行企业文化时也理所当然应该受到限制。

企业在进行文化管理的同时, 必须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用科学管理对其加以限制。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在外在刺激和外来强制的基础上, 在他律的基础上引入文化管理从价值观上培养员工共同的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方式和原则, 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他们相互之间的团队意识和沟通精神, 培育员工的自律意识, 企业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由此可见, 企业管理必须以科学管理、他律管理为基础, 以文化管理、自律管理为升华, 把自律管理和他律管理结合起来, 把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美]马尔科姆.沃纳, 帕特.乔恩特.跨文化管理[M].郝继涛,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强以华.企业:文化与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钱津.企业文化沙龙[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5]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刘光明.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物业会计下一篇:金刚石切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