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规范

2024-11-13

企业行为规范(共12篇)

企业行为规范 篇1

当前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组织业务频繁,市场中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成为降低风险、规避风险、完善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许多经济组织的业务活动日趋复杂、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但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却充满了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成为经济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首要任务。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加强企业内控建设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各种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会计监督名存实亡、会计管理和控制日益弱化有关。这表明现代企业管理,只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才能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首先对内部会计控制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规范,是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将内部会计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具有委托代理责任关系的利益集团,是一个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管理程序并按照规范化进行操作的社会法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其实施与运行来对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做出判断,以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内部控制工作中逐渐分化和独立出来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新《会计法》和其他有关内控法律、法规的要求

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提出了三条具体的要求。这些职责明确、互相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要求和规定,体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实质;2001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法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年来首次以专项法规的方式所发布的专门涉及内部控制的规范性文件,是我国重视并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四、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的需要

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资产流失、各种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内控制度缺失有关,例如,经济犯罪案件中常有的截留资金,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赌博、炒股;挪用公款“投资办私厂”;在采购、销售、投资、工程项目等业务中的损公肥私,获取巨额回扣等等。

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控制,也呼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实施

一是明确内容。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内控制度企业应根据国家频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涉及企业经营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资产处置,财产清查等,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各项会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规范各项会计行为。

二是明确职责,严格授权批准。实行岗位责任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要求企业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的工作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岗位责任制就是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实现定岗、定员、定责,使他们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相互监督。对授权应讲究“度”,对于单位负责人授权,权力不能过大,应有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应实行岗位责任制,不相容的岗位必须相互分离。企业应适当授权,并针对经济业务的不同环节,分设不同岗位,由不同人员负责办理,对于一些不相容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相互制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三是明确考核。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是企业会计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独立于被审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二、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明确考核,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内控是否完善。对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效显著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表彰,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通过明确考核,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才能使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在经济活动中认真贯彻执行在,只有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再“控制”监督发现问题,才能完善企业内控制度,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企业信息质量。

四是明确目标。确定全员性、全程性的内部会计控制质量意识制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一项制度制定是否科学,运行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便从最高决策层明确了内部会计控制质量意识。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绝不仅仅只是会计部门的人员,而是与单位内部绝大多数部门的人员发生联系,与相当一部分部门的工作职责上要发生覆盖与交叉,也就是说,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人员的工作都会或多或少地与具体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人员发生关系,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负有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而不能认为仅仅只是会计部门或者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确立全员性、全程性的内部会计控制质量意识,使单位内部每一个人的每一环节工作效果都有意识地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比较,并自觉地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才能为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创造必要的运行条件,从而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行为规范 篇2

公司致力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终身学习,学以致用。鼓励解放思想,温故知新。学习力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

2、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向他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水平。

3、学习国家法律和法规,行业发展政策。

4、学习恒大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等。

5、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知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6、学习行业相关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坐如钟”,要求端庄大方,诚恳亲切,精神饱满。

1、坐态端正,胸微挺,腰直,目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两手自然放在 膝上或小臂平放在扶手上,两腿自然弯曲(女士宜双膝并拢,男士可稍分开),大方自然。

2、入座时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女士入座时,应该用手轻拢裙 后。离坐时,右脚后移半步,轻盈站起,从左侧离开坐位。

3、与人交谈应上身微倾,面向客人,以示诚恳。

4、工作场所不应翘腿脚,歪肩斜背,或瘫坐于椅子或沙发上,不准坐在桌 子、工作台及设备上。

“站如松”,要求精神饱满,挺拔有度,自然得体。

1、抬头挺胸、自然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不耸肩。

2、精神饱满,两眼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

3、男士可采用V型或双脚稍分开,或膝盖靠拢,两腿靠紧直立。

4、女士可V型或T型,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行如风”要求平稳敏捷,优雅适度,稳重大方。

l、抬头挺胸、步伐均匀、稳重大方。

2、起步时,上身略向前倾,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掌上。

3、行走时应目视前方,上身正直,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倾。

4、双肩平稳,双臂自然摆动。

5、无急要之事不可匆忙及奔跑,以免冲撞他人。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说话是一门艺术,映照道德情操、文化素养。要求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仪态端庄,注意场合,把握分寸,讲究得体。

1、说话应语气平和,语言文明,表述清楚。

2、用语谦逊、文雅。谈话时不要离人太近,令人有压迫感。

3、咬字要清晰,音量要适度,以对方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调要平稳,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4、向领导请示或汇报工作时,应条理有序,简明扼要。

5、在领导、宾客谈话时,不得随意插话,如有紧急事务汇报要礼貌示意。

听是一门学问,善听方能善言。倾听可以获得友谊和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妙方。

1、态度认真亲切,目光专注,不要东张西望。

2、身体前倾,稍微侧身面对对方。

3、听清对方意思,不清楚的适当知会对方,但不可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

专项场着装规范,能够规范员工的举止、语言和态度,强调员工的自尊自爱、进取心和责任感。

1、穿着打扮要兼顾时间、地点、场合。

2、上班时,衣着应干净整洁、大方得体。

3、女员工上班服装款式要以简洁大方为基调,需要时仅在细部做些精妙点 缀。女员工可化淡妆,不可浓妆艳抹。不宜穿超短裙、无袖装、吊带衫、拖鞋等。可穿接近肤色的丝袜,禁止穿短袜和长度在裙子以下的丝袜,丝袜不得有破损。

4、男员工着装平整、清洁,领口、袖口无污迹,着黑色或深色袜子;西裤平整,有裤线;不准蓄须、留长发、穿短裤、背心等;夏天着装一律要将衬衣扎入腰带里。

5、配戴首饰要适当。

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公司倡导健康的职业形象和高尚的职业精神。良好的行为举止可以展示、代表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

1、见面礼仪 1.1 微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会令人感觉舒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微笑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剂润滑剂,是打开心锁的钥匙。微笑要自然大方、真诚友善、恰到好处。

1.2 握手

双腿立正,上身略往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

握手顺序:一般是尊者和女士先伸出手——“尊者居前”。

宾主之间:客人抵达时,主人先伸手以示欢迎;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以示主人就此留步。

注意事项:一般不戴手套握手,不戴墨镜与人握手。

1.3 介绍

为他人作介绍的基本原则,是受尊重的一方有了解的优先权。先向年长者介绍年轻者,先向身份高者介绍身份低者,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先向客人介绍主人。为集体作介绍,可以根据少数礼让多数的原则,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后介绍人数较多的一方。

在正式的场合,以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为主。

注意事项:介绍者应礼貌平举右手掌示意,掌心向上;被介绍者双方都要起立,面带微笑,向对方行注目礼或点头礼,并相互问好。

1.4 名片递送

参加社会活动,应事先准备好名片,交换名片可以在与他人握手之后进行; 递送名片时,面带微笑,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双手递呈,同时说“请多指教”、“以后多联系”等,以表示诚心诚意。注意事项:递送名片不要显得漫不经心,不要坐着,忌用左手;名片高度以齐胸为宜,过高过低都会显得失礼;忌将名片在手中把玩。

2、电话

2.1 拔打、接听电话的礼仪:声音清晰,吐字准确,语速适中,语气亲切,礼貌用语,言简意赅。

2.2 对不指明接听人的电话:判断自己不能处理时,应马上将电话转给相 关部门。

2.3 职场用语:

打电话用语: 你好,我是**单位(部门)的**,请找**。接电话用语:你好,这是**部门,请问找哪位?……请稍候。

电话礼貌用语: “您好”,“对不起”,“请稍等”,“能不能”。

2.4 手机的使用:

开会或学习时一定要把手机调至震动或关机状态;在公共场所通话要注意控制言谈的音量;与领导谈话或进行重要应酬时,为尊重领导或宾客,视事情轻缓急选择接听来电,接听时应尽量减少个人手机闲聊通话时间。中层以上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

3、乘车

3.1 座序:在正式的场合,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后排右座为首位,左座次之,中座再次之,司机旁边的座位为末位。

若是主人亲自驾车,司机旁边的座位为首位,后排右座次之,左座再次之,中座为末位。不能令前排座位空缺。

3.2 上下车顺序:一般来说,应请尊长、女士、来宾先上车、后下车。由 主人亲自驾车的,主人应该后上车,先下车,以方便照顾客人。注意事项:与领导共同乘车外出,应主动为领导拎包,开启车门。

4、接访

4.1 对外交往应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礼貌大方,简朴务实。

4.2 迎接客人或领导时应走在左前方,送别客人或领导时应在侧后方。

4.3造访他人时,应站立作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对方邀请后方可入座。

5、日常办公

5.1进入领导办公室,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并回手关门。如领

导正在谈话,不要随意插话,如有紧急事务汇报要礼貌示意。

5.2工作时间不得窜岗、闲聊,更不允许在办公区内大声喧哗。

5.3同事间应相互尊重,互帮互爱,语言文明。

6、电梯

6.1进电梯要依照次序,先到先进,先后有序。电梯门关上或电梯超载时,不要不顾礼节和安全,强行拉开门或强行挤入。

6.2出电梯应按从外到里的次序依次而出。如果别人挡住梯门,应礼貌地

说:“对不起,请让一下”。切忌语言粗鲁,埋怨对方。

6.3乘坐电梯要礼让尊长、领导、女士和客人。出入电梯时,要主动按住

按钮或梯门,请他们先进或先出。争先恐后,一马当先,都是失礼的表现。6.4乘梯禁忌:电梯内大声喧哗;电梯内阅读公司文件;电梯内谈论公司 内部事情。

7、宴请

7.1宴请客人要注意座次,以主人右侧为尊。入席座位应听从主人安排,就座时应向客人表示礼让。陪同领导宴请客人,领导暂时未到,应空出领导座位。

注意事项:与领导或客人同坐,应主动为领导或客人端茶递水。

7.2与领导、客人同桌吃饭,应主动将转盘转到领导、客人面前,请领导、客人先起筷。

7.3领导致辞祝酒时,应停止谈话和其他活动,以示尊重。待主人示意举

杯,宾客才能举杯。若主人站起敬酒,客人应起身回敬,碰杯时位低者酒杯需低于对方酒杯二分之一。

7.4宴请结束后,未经领导许可不得擅自提前离席,应等领导和宾客离席 后方可离席。

8、会议礼仪

8.1准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如有原因不能参加会

议,要向主持会议领导请假。

8.2参加会议时,按照会议要求的座次顺序就座。8.3会议期间手机须处于关机或震动状态,不得接听电话、任意走动、交

头接耳、发出干扰会议的噪音。

8.4会上要集中精力,准备好笔及笔记本,做好必要的记录,不要做与会 议无关的事。

8.5开会时要尊重发言人,认真听,认真记录,会议中发言要有礼貌。

8.6

参加重要会议,与会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场。会议结束后,公司领导

先行离场,员工方可离场。

德即道德品行。道德品质对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倡导将职业道德升华为一种奉献精神。

1、注意修养,立德喻义,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2、坦诚、正直、无私、深明大义、与人为善。

3、清正廉洁,秉公尽职,不以权谋私,不阿谀奉承;一心为公,忠诚爱司。

4、胸襟坦荡,浩然正气,行为正派,作风优良。

5、诚实做人,信用办事;杜绝欺瞒哄骗,坚持言必行,行必果。

6、自觉维护公司形象,保守公司秘密。

忠即忠诚。对职业的忠诚体现在对事业的追求,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1、忠于公司,以公司为家,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不做不利于公司的事。

2、公平公正,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

3、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败由奢侈成由俭”。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司的优良传统。

1、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2、强化成本控制,全员狠抓节能降耗,坚持“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杜绝铺张浪费。

3、合理使用公司资源(包括公共物品和办公设备),妥善保管公司资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化管理是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行业法规和纪律。

2、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3、遵守组织纪律,下级服从上级,服从公司安排。

4、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财务审批制度办事。

干是敬业精神的体现。提倡实干,反对空谈。

l、弘扬“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的工作作风。

2、一丝不苟,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注重细节、过程与结果。

3、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臻完美,超越自我,敢于迎接挑战。

4、大胆设想,反复推敲,周密部署,高效执行。

5、光大传统,打破常规;面向市场,抢占先机;着眼未来,引领潮流。

6、积极主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报告。

率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结果。公司崇尚“效率就是生命”、“效率构筑优势”的理念。

1、把握问题关键,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讲求实效。

2、凡事情无论大小,都要精心策划;条理有序,按时按质高效完成。

3、杜绝推诿扯皮、办事拖沓,要大胆负责,今日事今日毕。

4、严格计划管理和计划监督,科学部署,做好每一件事,力争事半功倍。

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是成就事业的保障。适时适度调整,主动迎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1、要保持心理健康,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心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办公区域干净整洁。

3、定期体检,坚持锻炼,有张有弛,精力充沛,有病及时医治,保持身体 健康。

“君子和而不同”,提倡坚持原则,光明磊落,反对一团和气,共建简单纯粹、和谐向上、目标一致的工作氛围。

1、尊重人格,尊重领导,尊重同事。

2、对待同事坦诚亲善,和睦相处。

3、坚持团队协作,紧密配合,主动协调,自觉补位。

4、诚实守信。

5、敢于负责、勇于承认错误。

规范企业通关行为的“红与黑” 篇3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利于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促进企业诚信守法自律,提高海关管理效能,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进出口环境。

红名单范围和标准

1.评定范围

在海关注册登记的生产型进出口企业(2005年扩大到所有企业)。

2.评定标准

被海关评定为适用A类管理;自2001年1月1日以来已通过海关稽查,模范遵守海关法律、法规、规定,积极配合海关管理,进出口行为规范,在全国海关无走私、违规记录;同期在当地商务、工商、税务、外汇、银行等部门亦无违法、违规等不良记录;2002年度进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

黑名单范围和标准

1.评定范围

在海关注册登记的各类外经贸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2.评定标准

2001年度至今,被判走私罪并生效的。2000年度至今,走私案值超500万元,或连续走私2次以上,由海关作出行政处罚并已生效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事的,或虽有复议、诉讼但维持原决定的(2005年改为:违法行为发生在2002~2004年度)。

对列入“红、黑名单”进出口企业的监管措施

“红、黑名单”将全部进入海关H883或H2000通关系统。

对“红名单”进出口企业在全国海关提供以下便利:

1.在海关业务现场设专门窗口,优先办理货物申报、查验和放行手续;并应企业要求,优先实行“门对门”验货。

2.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可实行海关派员驻厂监管或计算机联网管理。

3.对按规定允许担保的货物,海关凭企业提交的保函验放,免收保证金。

4.对企业进口海关必检商品目录中的商品可免予取样化验。

5.为企业优先提供EDI联网报关的便利。

6.加工贸易企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海关可不对其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1)实行海关派员驻厂监管或与主管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保税工厂的;

(2)从事飞机、船舶等特殊行业加工贸易的。

列入“红名单”但不符合上述二项条件的企业,海关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空转”制度,其进口限制类商品的,也免缴保证金。

对“黑名单”进出口企业实行包括以下措施在内的重点监管:

1. 对按规定允许担保的货物必须提交保证金。

2.是加工贸易企业的,不予办理新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

3.对其经营活动列入稽查重点。

4.进出口货物逐票开箱查验。

5.按有关规定暂停企业报关资格,或暂停企业载运海关监管货物业务资格,暂停企业保税存储业务资格。

6.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取消企业报关资格,或取消企业载运海关监管货物的业务资格,取消企业保税存储的业务资格。

7.降为D类。

8.将有关情况通报商务部等部门。

以上监管措施,可进一步解析为:

经进入“红名单”的企业申请,对应当查验又不便在通关现场实施查验的进出口货物,海关将优先派员到企业生产或装卸环节实施查验。此外,海关还将对其优先予以安排在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办理加急通关手续、免予化验企业进出口“海关必检商品目录”中的商品、优先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换证及报关员注册登记手续、实施“先放后税”的便利措施(海关在企业进出口的货物审结后先凭税款担保予以放行,随后企业在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的15日内缴纳税款)、优先办理进出口商品归类和化验手续、优先办理加工贸易网上备案、变更、报核等手续以及提供其他便利措施。

企业行为规范 篇4

关键词:企业,慈善行为,顾客认同,顾客公民行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使企业越来越注重慈善行为的履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一些慈善活动或公益事业中来,有些企业的慈善行为在广大消费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加多宝”集团捐款1亿元,成为国内单笔捐款最高的企业,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加多宝”又捐款1.1亿元,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后,“加多宝”再次捐款1亿元,这些举措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赞赏,广大网友赞其给力,宣称要喝就喝“加多宝”,其义举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赞同,企业的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万科”的董事长王石却发出了要少捐款才合适的声音(2008年5月15日王石在其博客中写道:“万科”捐200万元是合适的……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王石此举遭网友炮轰,导致“万科”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加多宝”集团为何会得到消费者的支持,而“万科”的慈善行为为何会因为企业家王石的言行而受到影响,甚至给公司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进行“企业慈善行为一定能引起顾客公民行为吗?—企业家违情行为的调节效应”这一研究可以解决这些疑问。

1 企业慈善行为、企业家违情行为与顾客公民行为

(1)企业慈善是指以企业的名义,用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1]。田雪莹(2008)提出衡量企业慈善的5个维度,分别是慈善捐赠目标、慈善捐赠方式、慈善捐赠数额、慈善捐赠领域和NPO选择。但是从顾客感知和认同的角度出发,我们采用吴杨(2010)提出的指标,他把企业慈善价值分为情感价值指标、社会价值指标、宣传价值指标和产品价值指标4个层面。

(2)违情行为主要指企业家的行为与消费者内心的价值观准则相冲突,违背了消费者内心的情理准则,违情的企业家在消费者眼里是恶人[3]。在中国社会里,人们在讨论合乎情理、正当性的时候经常按照“情一理一法”的顺序。中国的理分为3个部分:人情和法律、社会行为规范、公共道德与公众利益。俗话中的违情也就是违理,即企业家的违情行为违背了公众道德和公众利益,从而降低了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和价值的代言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企业家的自身个性和风格塑造了整个企业的个性(Garbett,1988),企业家的声音反映了整个企业的形象(Gary,1986)。当企业家出现违情行为的时候,消费者对企业的形象评价更差[2]。当企业家所展现出来的这种负面的企业价值和文化与消费者内心的价值文化存在偏差时,顾客内心就不容易产生对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

(3)顾客公民行为是指不为生产或服务成功传递必需的,但总体上有益于企业且顾客自愿采取的行为[3]。顾客公民行为是由组织公民行为演变而来,组织行为学认为员工的行为分为必须实施的角色内行为和自发、自主决策的角色外行为[3]。例如,顾客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某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商场购买衣服的时候对导购员表现出的礼貌、配合的行为。顾客公民行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例如顾客细心配合企业的调查;在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参与;为企业进行良好的口碑传播;购买额外的服务和对价格的宽容度增加。

谢礼珊(2007)认为,顾客公民行为具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顾客自愿、自发、自主决策,而非企业强制的行为;二是这些行为都是对企业有益的;三是顾客的“角色外”行为,不是完成服务传递所必需的行为。

2 假设提出和模型构建

2.1 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的影响

顾客认同中的情感部分存在道德认同这一观念。道德认同,就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体系中诸多规范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消费者道德认同指的是某一形象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程度,当消费者的道德认同程度显著时,他对与道德认同一致的行为的敏感度增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者的道德认同对其行为影响重大[2]。当企业实施慈善行为的时候,企业就对顾客和社会表达自我身份,这种自我身份存在于道德层面,当这些自我身份开始产生影响的时候就会被消费者所感知,当企业通过慈善行为所展示的自我身份与顾客的道德自我定义相重合的时候,顾客就会对企业的行为及企业本身产生高度的认同。

H1: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有正向影响。

2.2 企业家违情行为的调节作用

企业家的违情行为是一种与顾客内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负面行为,企业家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当违情行为出现的时候,企业家传播一种负面的、消极的价值观。大多数顾客在进行自我身份定义的时候,会从理出发,即符合公众的利益。相关文献指出,企业家做人错误比企业做事错误的影响更大,企业家品德出问题比能力出问题更加严重。即使企业做出了一些社会责任的行为,但当企业家同时做出一些违情行为的时候,这些负面的、消极的行为就会影响到顾客对于企业的评价,企业家在顾客眼中也成了恶人。当顾客对企业评价降低的时候,或者企业家传递的消极的价值观与顾客自我定义相违背的时候,顾客就不会对企业产生认同,那么顾客还会做出公民行为吗?

H2:企业家违情对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影响过程的调节影响。

2.3 顾客认同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

由于顾客满意和顾客承诺可以引起顾客公民行为的产生,因此企业应该保证顾客在参与中获得满意及有所认同[3]。当顾客对企业产生认同的时候,顾客满意就会促使顾客做出一些自愿行为,例如向亲人推荐该企业产品;配合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等。社交理论中“互惠理论”认为,个体朝向另一个体的行为是基于其所获得价值的反应,即个体从另一个体获得的价值越大,产生回报的责任感越强。从利益角度来看,顾客满意可以视为顾客从服务组织和服务人员处获益的一种心理状态,并由此产生回报的责任感,顾客公民行为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回报方式,且其回报对象还涉及其他顾客。顾客满意实际上促使顾客提高对企业的评价,从而促使顾客对企业认同的产生,当顾客对企业有所认同的时候,顾客是否会做出一些公民行为?

H3:顾客认同对顾客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

2.4 概念模型

基于上述理论综述和假设,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和顾客公民行为的相关模型如图1所示。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首先,本研究通过设计资格不同的情景,虚构4个不同的企业A、B、C、D,A企业属于高企业慈善行为而且企业家也没有违情行为;B企业虽然有高企业慈善行为,但是B企业有企业家违情行为;C企业有低企业慈善行为,企业家没有违情;D企业有低企业慈善行为而且企业存在企业家违情行为。然后,针对不同的企业进行提问,考察顾客认为其有没有企业慈善行为,企业有没有企业家违情行为,以及针对各种情景顾客所做出的反应。选择这4种情景,对被调查者对这4个企业可能会采取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实验情景见表1。

3.2 实验变量

自变量:本研究主要关注的自变量是顾客感受的企业慈善行为高低和企业是否有企业家违情行为。

因变量:顾客认同和顾客公民行为。本文主要使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的Likert 5级量表进行测量。

开发量表,在收集了量表之后,针对不同情景和调查的对象,对量表进行了筛选,提出一些不确定的指标,确定了问卷的使用。

3.3 实验参与者样本特征

此次调查选取济南银座商场的120名随机顾客,使用不同情景的4组问卷进行样本调查,每一组问卷的调查对象为30人,共投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共120份,有效样本率为100%。情景一被调查者样本基本信息分布表见表2,情景二被调查者样本基本信息分布表见表3,情景三被调查者样本基本信息分布表见表4,情景四被调查者样本基本信息分布表见表5。

4 方差分析

4.1 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于本实验采取情景控制,企业高、低两个慈善行为情景下的均值分别为3.304和4.404,利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两个情景下的“企业慈善行为”程度具有显著差异(t=-9.041,P<0.001),这说明“企业慈善行为”自变量的高低情景可以有效控制。

单因素方差分析用来研究某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本研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以企业慈善行为作为控制变量,以顾客认同为观测变量。变量值都是潜变量各项目的均值。

4.1.1 提出原假设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假设H0是控制变量在不同水平下的观察变量的均值相等,即均值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本次试验中,原假设为高、低慈善行为下顾客认同总体的均值无显著差异。

4.1.2 选择检验统计量

方差分析采用的检验统计量是F统计量,数学定义如下:

公式(1)中,n为总样本数;k为控制变量的水平个数;k-1和n-k分为SSA和SSE的自由度;MSA是平均组间平方和;MSE是平均组内平方和,其目的是消除水平数和样本数对分析带来的影响。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数是120,控制变量只有2个水平,所以F统计量服从(1,118)个自由度的F分布。

4.1.3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和概率P值

该步骤的目的是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相应的概率P值。如果控制的变量对观测变量造成了显著影响,观测变量总的变差中控制变量影响所占的比例相对于随机变量必然较大,F值显著大于1;反之,如果控制变量没有对观测变量造成显著影响,观测变量的变差应归结为随机变量造成的,F值接近1。

4.1.4 给定显著性水平α,并作出决策

用显著性水平α系数,与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作比较。如果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系数,应该拒绝原假设,认为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的情况下观测变量各整体的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控制变量的各个效应不同时为0,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反之,如果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系数,则不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的情况下观测变量各整体的均值无显著差异,控制变量的各个效应同时为0,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中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0.05,而统计量的概率P值几乎为零,也就是说P<α,则应该拒绝原假设,证明顾客参与不同水平下员工角色压力各总体的均值是有显著差异的。

总之,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企业慈善行为的两个情景下顾客认同的大小,计算结果发现,企业慈善行为程度越高,顾客认同越大(M高=2.894,M低=2.261,F (1,118)=12.111,P<0.001)。从而H1得以证实。

4.2 企业家违情行为调节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用来研究2个及2个以上控制变量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显著影响。多因素方差分析不仅能够分析多个因素对观测变量的独立影响,更能够分析多个控制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否对观测变量的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找到观测变量的最优组合。在本研究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中,由于控制变量有2个,因此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企业慈善行为和企业家违情行为作为控制变量,顾客认同作为观测变量。2个控制量是类别变量,观察变量值采用变量所有项目的均值。

4.2.1 提出原假设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假设H0是各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的均值无显著差异,控制变量各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同时为0,意味着在本实验中,假设企业慈善行为的高、低及企业家是否具有违情行为对顾客认同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4.2.2 选择检验统计量

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控制变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类型。其中,固定效应是指控制变量的各个水平可以严格地控制,他们给观测变量带来的影响是固定的;随机效应是指控制变量的各个水平无法严格地控制,它们给观测变量带来的影响是随机的。由于这2种效应的存在,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也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这两种模型分解观测变量变差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主要差别体现在检验统计量的构造方面。多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的检验统计量仍为F统计量。

由于本实验控制变量的各个水平是不可以严格控制的,因此其控制变量属于随机效应。而控制变量为企业慈善行为(A)和企业家违情行为(B)2个,通常对应3个F检验统计量,各F检验统计量如下:

其中,k为空中变量A的水平数;r为控制变量B的水平数;l为每个交叉水平下均有的样本数(实验次数);SSA、SSB分别为控制变量A、B独立作用引起的变差;SSAB为控制变量A、B两两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差,SSE为剩余效应;MSA和MSB分别为控制变量的平均组间平方和;MSE是平均组内平方和,

4.2.3 计算检验统计量观测值和概率P值

该步骤的目的是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和相应的概率P值。SPSS软件自动把相关数据代入各式,计算出各个F值的观测值和对应的概率P值。

4.2.4 给定显著性水平α,并作出决策

给定显著性水平α,依次与各个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作比较。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如果FA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控制变量A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控制变量A的各个效应不同时为0,控制变量A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反之,如果FA的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则不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控制变量A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的均值无显著差异,控制变量A的各个效应同时为0,控制变量A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对控制变量B及A、B交互作用的推断同理;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应首先对A、B的交互作用是否显著进行推断,然后再分别依次对A、B的效应进行检验。当然,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依然为0.05。

利用SPSS软件对本实验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企业慈善行为和企业家违情行为均显著,而且“企业慈善行为”和“企业家违情行为”顾客认同的交互效应显著(F(1,118)=5.494,p<0.001),因此企业家违情行为的调节作用存在。企业家违情行为的调节作用检验见表6。

注:因变量为顾客认同。

为了进一步检验H2,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4组的顾客认同进行比较。当企业家违情时,企业慈善行为的不同、顾客认同并不显著差异(F(1,58)=2.432,p>0.050);但是当企业家不违情时,企业慈善行为的不同,顾客认同显著差异(F(1,58)=18.363,p<0.001)。从而H2得以证实。企业家违情行为对顾客认同的评价见表7。

注:括号内为每组的被试者人数。

4.3 顾客认同对顾客公民行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顾客认同的均值(M=2.578)为标准,将顾客认同分为高、低两组,其均值分别为3.552和1.754,利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高、低两组的顾客认同具有显著差异(t=-18.554,p<0.001)。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顾客认同的大小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顾客认同较高,顾客公民行为越高(M大=3.477,M小=2.412,F (1,118)=81.574,p<0.001)。从而H3得以证实。

5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假设,设计情景,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企业慈善行为、企业家违情行为、顾客认同及顾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5.1 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很好地支持了前文中的3个假设,影响顾客认同和公民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和公民行为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方面,它与顾客认同和顾客公民行为有某种相关关系,同时企业家违情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某种调节作用,调节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和公民行为的影响过程。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企业慈善行为能唤起顾客对企业的认同。企业家违情行为对企业慈善行为影响顾客认同的过程起着消极的调节作用。顾客认同对顾客公民行为存在正向的影响,顾客认同会引发顾客的公民行为。

本文采用实验法,对4个不同的情景企业家违情行为的调节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企业慈善行为和顾客认同及顾客公民行为的研究是最大的创新点。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企业慈善行为能唤起顾客认同并引起顾客公民行为,企业家违情行为发生时,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认同的影响起着消极的调节作用。

5.2 实践贡献

企业有必要积极实施慈善行为,企业慈善行为能唤起顾客认同,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顾客感知到企业的慈善行为后,也会善待企业,有助于企业良好口碑的传播,以及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当企业的服务出现问题后,顾客也会第一时间反馈给企业,让企业作出调整。可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慈善行为对顾客行为的影响。

并不是所有的慈善行为都能得到顾客的认同,企业家作为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其行为深刻地影响着顾客的认同,因此企业家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要做出违情的行为。当企业家出现违情行为的时候,即使企业实施了慈善行为,顾客也很难对这个企业产生认同,更不可能引起顾客的公民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旭瑞,潘奇.企业慈善行为的演化及其理论解释[J].管理学动态,2009(5).

[2]王静,黄新刚,张司飞,等.企业家违情与违法行为对品牌形象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0(5).

[3]刘宏深,汪涛,张辉.从顾客参与行为到顾客公民行为——服务中顾客角色行为的转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4).

企业员工卫生行为规范 篇5

一、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意义: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食品安全卫生、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员工来讲,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严格监督检查管理,无论在生产操作还是生活细节、习惯均需时刻注意。

通过上岗前卫生培训使工作人员懂得讲卫生的重要性,能自觉遵守各项卫生制度,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卫生。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卫生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食品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合格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人员招聘和使用的管理:

1、在人员招聘以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保证招聘合格的工人;

2、人员到厂以后培训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3、新聘人员必须要在相关人员带领下实习,在熟练以后才可以单独进入的生产环节;

4、培养人员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全体职工身体健康,持身体健康合格证上岗:

公司所有人员每年定期体检一次,取得健康证,经培训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职业道德方能正式上岗。并且在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持有周期体检合格证方可继续留在本岗位工作。体检不合格要暂时脱离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严防对食品的污染。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由领导决定调整工作或休息。在工作中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去医疗部门检查。一旦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呼吸道、肠道、手外伤、皮肤病及各种传染性疾病应及时上报主管领导,调离工作岗位,不得继续从事生产工作。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在身体疾病痊愈恢复健康后,需持医生开具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三、上岗前个人卫生:

1、每日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戴好清洁、完好的工作服、工作鞋、工帽、口罩、手套等。

2、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修剪指甲、勤换洗内外衣服。

3、上岗时不准佩戴饰物及手表。工作人员私人物品不得携入车间,应存放指定地点(更衣室个人物品柜)。

4、工作人员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程序;进出车间必须更换工装并执行消毒程序。

5、凡进入生产区先换鞋。进车间前有一缓冲地带,更衣室换工作服、用洗手液洗手消毒;进入风淋室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

6、不得将任何食品、杂物带入车间,禁止在车间内就餐,以防引入蚂蚁、蚊虫、蟑螂等。

7、质检人员每周不定期检测车间员工手上、衣服上的微生物数量。并制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1)手的清洁 洗手的方法:

1、可通过向手上喷75%乙醇、用低浓度的消毒水浸泡。

2、流动的自来水、热水。

3、热风机、一次性手纸干手(防止手上残留有水分传与门把等处,造成细菌繁殖。不可用抹布搽手,抹布带菌严重,故除定时搓洗抹布外,还必须用消毒水浸泡)手的清洁还必须:

1、保持手(包括手指、指甲、手掌等处)的清洁卫生

2、经常修剪指甲。

3、禁止配戴首饰,手表,珠宝等饰物。

4、经常洗手,尤其是下列时刻: a进入生产车间前 b 上洗手间后

c 接触了扫把等清洁工具之后 d 接触完外包装之后 e 换工作服之后 f 接触了机油之后 g 进餐之前

h 进行直接接触食品物料之前(如称料)i 接触了有碍食品卫生的物品之后(如门把、楼梯扶手)j 捡拾污物或直接处理废弃物后

k 用手按鼻、抓鼻,触摸眼、耳、嘴、头发、皮肤后 l 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m打电话后

n在双手可能已经弄脏或受到污染的任何其他时间应洗手(2)工作服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穿戴好工作服、发罩(帽子),头发不能外露,并保持清洁整齐。穿工装时必须先戴发罩(帽子)后更衣。操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统一的工作衣、帽、靴、鞋,以防头发、头屑及外来杂物落入食品中,操作人员须戴口罩。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脱掉工作帽、洁净鞋。有穿工作服时必须换下。应将个人物品储存于更衣室,不得带入食品处理或设备、用具洗涤之区域。

(3)工作服、帽、裤、鞋的管理:

1、工作服要专人专用,专人保管、发放。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服装颜色的区分。定期对工作服和配套服饰进行统一清洗,消毒,并定期做服装和配套服饰的表面的微生物检测

2、工作制服应合身,不应过于宽松,以免造成夹机或其他事故,不得穿出生产环境控制区域,非生产区域办公。

3、参观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衣服、鞋、帽)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4、工作衣、帽、鞋不用时放入更衣室个人衣箱中,并保持整洁。工作衣、帽须经常清洗更换,保持整洁。工作服的清洗用普通洗衣粉、肥皂即可,若使用加有消毒剂的洗液或最后过一次消毒水则更佳。阳光下晾干工作服有利于灭菌。工作服不穿时应存放于干燥场所。

四、在岗中个人卫生管理:(1)工作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

1、遵守颁布的步行线路。不闲逛,不到其它部门串岗;驻守在指定的工作区域,休息时间除外。

2、所有可能接触产品的设备、器械和容器,在使用前必须完全清洗和消毒。

3、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必须完全保持干净、卫生。清洗设备不用时必须妥善保存。

4、除桶等大容器以外,产品容器不用于其他任何用途。除了指定的产品或原料外不得用装产品的空筐来装其它物品。所有用于垃圾,零件等的大容器有明确的标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按规定定时清理回收,送至可回收物废品堆放处,垃圾由相应岗位人员及时运出厂外。

5、发现任何在设备、产品或容器上的缺陷或问题时,立即向主管汇报。

6、随手关门,防止外界昆虫进入车间。车间员工共同维护车间卫生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

7、第一时间纠正工作失误。

8、产品直接接触人员定时的手部消毒和围兜的消毒。(2)工作习惯

在岗中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1、眼:禁止工作时间揉眼睛,患睑腺炎(麦粒肿)、眼部疾病应汇报当班主管。

2、耳:禁止挠耳朵,耳部流脓等应汇报当班主管。

3、口:禁止吐痰,喉疼应汇报当班主管。检查是否感冒或是抽烟引起。

4、禁止工作时按、挖鼻子,特殊情况做完后必须洗手。

5、皮肤:保持皮肤干净,勤洗澡,患皮肤传染病应汇报当班主管。

6、对头发和胡须应进行约束,男性不得留长发,必须修整胡须,尽可能清除干净。

7、工作前不许酗酒,工作中不得有抽烟、饮酒、嚼口香糖、吃零食及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不准随地吐痰。

8、不得使汗水、唾液或涂抹于肌肤上之化妆品等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

9、进入生产车间人员按规定程序更衣、洗手、消毒。

10、厂区内人员,不准大声说话,不准随意走动或有不良动作,如抓摸、捏鼻子、耳朵、剔牙、抖衣服等。

良好的操作习惯

1、那些被指派进入指定禁止分布范围的所有员工需使用那地方所提供的洗手设施。

2、需对使用过程中的容器加盖直至使用为止。

3、必须在使用前才可剥去原料最外的保护层,和需小心地除去外层以防止污染另一层。

4、需对只用过一部分的包装用料存货加盖。

5、在休息或午饭时,不可把产品不盖着放置或放入没有盖着的容器内。

6、不可在设备或工作面上坐、卧、靠。

7、需将包装材料放在远离地面的地方。

8、在生产完毕后,不可将包材或包装供应物滞留在机器上。

9、不可携带玻璃物品进入生产范围内。

10、那些漏出或跌落在地面或非食物接触面上面的产品,原料或材料也需如废物般弃置。

11、人流、物流要分开,有明显的标记,人员、物料要在规定的通道出入,不得人物流交叉。

12、清洁用具及清洁剂、消毒剂应分别存放在卫生清洁间,以避免食品生产过程造成污染。容器具在用后应立即按清洁规程清洗干净,不得有清洁剂、消毒剂的残留物,以防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13、班组长有责任和有义务去检查员工的个人卫生,包括手指甲长短、劳保用品例如:帽子、口罩等是否穿戴整洁,手部是否有感染等异常现象,检查员工精神面貌,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员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主任及有关管理部门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实施监督。并填写个人卫生检查记录表。

14、在生产区域外设有专门的饮水区域,向员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避免员工将私人的饮用水杯带入生产区域,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五、在岗外个人卫生管理: 洗手间的整洁

1、专职员工打扫卫生

2、如厕后冲水

3、不乱扔手纸

4、禁止乱扔异物造成堵塞。访客处理:

1、有专门访客管理程序,必须有人陪同方可进入到厂区。

2、来访客人欲进入食品加工场所时,应符合现场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

(一)车间卫生要求

1、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墙壁、排水沟等打扫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一个卫生、干净、整洁的环境。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扫、整理。

2、车间内所有的门窗、玻璃、窗台应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每星期彻底清扫车间卫生。

3、车间应每天用水喷洒1次,以清洁空气。

4、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不得随地吐痰、闲聊、打斗、大声喧哗、玩手机、翻阅书报画册。

5、车间整洁、无杂物、空气新鲜、地面洁净、无积水、设备无油污、无粉尘。

6、车间内不得堆放废弃物,装溶液用的桶必须加盖。

7、工作时落地原料必须及时清扫妥善处理。

8、生产车间所有的窗必须关闭,防止蚊、蝇等进入现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准打开窗户。

9、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10、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11、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12、产品包装(塑料包装袋、产品标签和周转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车间应做到:

A、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B、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C、门窗明亮干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

D、照明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

E、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F、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阻塞现象。

G、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H、设备、线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I、工具、容器、模具、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J、洗手台台面、地面周围无水渍、保持干净。

(二)人员卫生管理的要求

1、未经允许,非生产人员一律不得私自进入车间。

2、进入车间人员(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穿戴整齐,执行三不进制度,即:“不穿工作服、不穿工作鞋、不戴工作帽一律不得进入车间”。

3、新入职的车间员工必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体检,凡患“五病”和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均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体检合格并经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体检。

4、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企业行为规范 篇6

公报称,欧委会之前发出了对中越皮鞋反倾销措施即将结束的公告,但是没有收到成员国复审的请求,因此反倾销措施将于3月31日结束。由于受到潜在反倾销威胁的欧盟鞋类生产商数量很大,而且其中很多为中小企业,欧委会决定对原产自中国和越南的皮鞋以及从澳门转口的皮鞋进行为期一年的进口趋势监控,根据情况需要,欧委会将快速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商务部之前数据,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使30亿美元产品出口受阻,影响1000多家企业和十多万人就业。相比于2005年,2010年中国输欧皮鞋数量下降27%,金额5年间仅增长22%。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掌握的信息,除严密监控进口皮鞋数据外,欧委会还将促使进口鞋类使用强制原产地标签,严格监控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为,敦促中国政府开放高端零售市场,调查中国出口信贷政策是否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定等。

企业行为规范 篇7

当前,无证上岗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诸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形同虚设,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专业技术岗位必须拥有从业资质才能上岗。然而,实际工作却并非如此,拿过几天焊枪,就能当上电焊工;跟着老师傅开过几天吊车,就能做塔吊司机……以建筑行业为例,全行业一线操作工人几乎全部是农民工,90%以上没有经过专门技能培训。由于无证上岗,带来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职业技能不过硬。

专业技术领域无证上岗引发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共识,重学历、轻技能的陈旧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缺乏有效监管,企业对就业准入制度认识不到位,缺乏激励机制问题,职业资格证书与工资分配未完全挂钩;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不高,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价值;当前劳动力市场上技术人员的需求大于供给,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极大。

在人才短缺、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招聘时对从业者资质不管不问,劳动者获得资格证书轻而易举,监管部门事后发现无证上岗,却未有效处理……这些现象将极大威胁了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就业准入制度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都已实施了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呼唤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技能型人才。而现实状况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技能型劳动者中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世界工厂”,而其长期重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轻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满足了经济增长的一时之需,却桎梏了发展的后劲。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依赖于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为此,全面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杜绝无证上岗事故悲剧的持续发生,就必须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保证从业人员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促进企业养成良好的规范用工意识,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并使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关键是推进就业准入制度。所谓就业准入制度,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通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为全面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当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全面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调动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的积极性。

一、全面实施企业用工备案制度,

要求建立企业职工名册,准确登记企业职工技能状况和持证情况,制订技能培训计划,以此保证和促进就业准入制度在企业的有效落实,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实施监管。

二、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提升,

凭业绩确定收入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在办理招用、调入工作人员时,严格实行凭证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三、建立完善的就业准入法律制度。

通过立法强化就业准入制度的权威性,这是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基本保障。相关部门应当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进程,使就业准入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为稳定我国就业形势,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持证上岗的重要性,以社区和企业为基本的落脚点,突出向从业人员讲解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的社会氛围,提升就业准入制度社会认知程度。

2、加快企业职业培训改革。强化职业资格的导向作用,

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引导到促进就业的方向上来。积极指导企业认真开展在岗培训,使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的职工达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

3、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从规章制度、约束机制、操作程序和考试技术上把好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关,确保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科学、严谨,以自觉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公正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把用人单位、职业介绍机构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的范围,督促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自觉按照国家规定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检查职业介绍机构对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是否严格按照凭职业资格证书推荐就业。就业准入制度是国际惯例,也是今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城乡劳动者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个人的爱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企业行为规范 篇8

作为通信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移动在关注企业自身的收入、利润等直接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一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塑造绿色企业文化,实施绿色管理,把自身转变成绿色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移动公司主要从员工层面和企业层面双管齐下,促进"绿色节能型企业"的建立。

一、员工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是“绿色企业”建设的基石

企业以人为本,企业的行为最终体现在其员工身上,因此,建立绿色企业首先要从员工入手,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环保与节能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1、节能意识的日常渗透

意识决定行为,在公司运营管理中,首先要重视对人员渗透环保和节能的观念,要营造一种氛围,使节能宣传无处不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公司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组织模式中,全面渗透环保的观念,利用公司宣传栏、信息报道、环保公益活动参与、办公室张贴节能标识等各种宣传阵地,传递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资源警示教育,不断增强职工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领导者在积极教育引导员工增强节约环保意识同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定时进行员工绿色企业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牢固的树立环保意识。

作为信息化程度高的移动通信企业,我们除了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外,还可以重点发挥各种电子化传播载体的作用,真正实现日常化的意识警醒与观念渗透。比如,对现有的网站、OA办公系统、论坛、飞信群组,以及其他各种新型数据化的业务方式,整合形成一个传播的体系,搭载环保等意识形态,实现对人员的有效传播。

2、节能习惯的全面培养

在绿色环保的浪潮下,我们应该将环保意识上升到行为的高度。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节能激励政策,将节能目标和习惯纳入员工考核,将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让节能成为习惯,从改变生活细节为节能减排做贡献。鼓励员工步行或搭乘公车上下班,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并通过“办公场所能源管理制度”、“电子政务化代替办公用纸化”等制度,一方面使企业制度文化具备了绿色环保思想,另一方面也约束了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使其行为能够逐步绿色化。

3、节能氛围的全力营造

围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的主题,开展普及节能减排知识竞赛活动,评选节能明星团队,结合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培训、节能明星团队建立和“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形式,帮助职工掌握技能,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开展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评比活动,在一线员工中征集节能环保金点子,推动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并将员工的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运用到企业日常生产生活及营销活动推广中,积极营造全员节能的良好氛围。

二、塑造环保形象是“责任”与“卓越”理念的重要体现

实施“绿色责任工程”,建立“绿色企业文化”,从内部管理、对外宣传及环保合作链的构建等方面塑造环保形象,才能落实中国移动“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企业责任观,实现企业与产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成长。所以,塑造环保形象是中国移动回馈社会,体现责任与卓越的重要途径。

1、建立以环保理念为支撑的企业行为体系

首先,从内部管理上倡导环保。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对环保与节能关系越来越密切,建立一个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轴心的管理体系,或者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中增加环保与节能的内容,实现企业环保行为的制度化保障。从制度上规范办公场所能源管理标准,例如规范空调、办公电脑管理,设定节能灯具、亮度标准,逐步替换能耗高的用品用具等等。目前,我们的电子办公体系就是重要的节能举措,进一步拓展这种电子化管理与沟通方式,并形成制度化,倡导使用节约能耗的管理和沟通方式,如通过订阅手机报减少杂志的购买,手机邮箱代替纸质文稿传递,使用电子贺卡取代纸质贺卡等途径来达到减少纸张消耗的目的。

其次,从业务服务上推行节约。以平均一个普通普通用户一年打印帐单、话单等消耗纸张10克计算,一百万客户一年消耗纸张为10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在业务服务上不断推行电子化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替代纸张介质,是厉行节约的一个重要方向。“网上营业厅”、“手机缴费通”、“空中充值”等多种充值方式取代塑料充值卡也为我们节能减排迈出关键一步。在营业厅宣传上,利用电子显示屏开展宣传也是实行节约的有效替代模式。同时,我们在制定营销方案和业务政策时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侧重中长期的业务政策的策划,延长宣传资料的使用期限,减少宣传品的频繁变更,也促进现场促销展示性物料的重复利用,从而达到减少纸张浪费的目的。

最后,各服务接触点的环保传播。中国移动有着巨大的客户群体,通过各种业务服务接触点与这个群体长期进行频繁的交流,在服务的各个环节传播节约与环保概念,可以使环保理念全面深入人心。例如充分利用营业场所,适当开展节能环保的宣传展示,服务人员在服务客户时向客户口头传播节能等观念,使服务接触点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同时,在营业窗口开展一些环保公益活动,通过动态的形式使用户参与,例如开展"积分捐赠"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客户捐献积分支持环保事业,都是有效的倡导和宣传方式。

2、以共同价值取向建立“绿色”合作链

中国移动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其合作链在不断延伸,我们要在合作过程中,发挥企业的积极影响力,通过自身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合作商树立共同的观念,使更多的企业朝着这个目标靠拢。

首先,在甄选合作伙伴时,可以把是否践行环保和节能理念作为一个参考因素,在同等条件下,我们选择倡导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商家作为合作伙伴,可是对致力于环保的合作商给予更多的资源全倾斜。在合作模式上,通过签订一系列环保协议,以达到长期合作,创建一条可循环的绿色移动消费链条的目的。

其次,建立环保和节能物品采购链,支持“绿色企业”,向其采购促销宣传物品、办公用品和终端产品。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优惠和扶植的措施,与一批信誉好资质优良的绿色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挑选有良好信誉绿色经销商或中间商共同并秉承绿色营销理念,并愿意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愿意接受中国移动相关的绿色指导,采取正当可行的绿色竞争手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竞争秩序。

再次,与共同价值企业合作开展环保活动,扩大宣传影响力。环保是整个社会的事业,我们要联合更多的行业与企业来共同倡导,比如与SP、广告商开展公益宣传,与手机终端厂商合作建立废旧手机电池、配件维修和回收活动,并建立持续有效的绿色通道等,都是很好的实践途径。

三、后记

中国移动从员工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入手,建立以环保理念为支撑的绿色企业文化,通过打造绿色组织结构,使绿色意识固化为行为习惯,联合其他绿色环保型企业共同打造绿色价值链,并通过“绿色网络监督员”、“金牌业务动员令”、“绿色网络,助力海西建设”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环保公益活动,树立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通过塑造环保形象,中国移动将为通信产业步入节能环保的绿色大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体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2006-2008) [R].2006, (09) .

企业行为规范 篇9

一、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 向政府官员行贿

向官员行贿是一种长期的投资, 目前, 非公有制企业行贿的方式多种多样, 一类是直接贿赂:给政府官员送钱、送贵重礼物等拉拢领导干部, 用金钱联络感情, 从而获得政府官员的支持。另一类是变相贿赂:一种是企业通过送干股、分红利的方式或通过给官员家属以“特殊安排”等手段, 以此取得经济上的特权;还有一种是“性贿赂”, 主要是通过女色引诱政府官员获得利益。

(二) 寻求政治代言人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寻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非公有制企业通过直接吸纳政府官员加盟企业, 如高薪聘请在任或退休官员, 利用官员与政府各方面的联系, 分享部分体制内的政治资本。另一种是聘请政府官员当顾问, 将与官员的关系深深嵌入到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中, 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 贿选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主贿选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贿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通过参政表达利益诉求;另一种是通过贿赂参与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企业主利用掌握的政治权力, 不断扩充社会关系网络, 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二、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规范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影响着公共权力, 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 致使通过行贿而实现参政的非公有制企业享受到更多优惠政策, 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通过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规范体系的构建, 增加政府官员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违法成本, 严格规范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 严厉打击政府官员以权谋私, 为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二) 有利于减少官员腐败

非公有制企业行贿、寻求政治代言人等政治行为, 滋生大量腐败现象, 损害党政干部的形象。通过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规范体系的构建, 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违规政治行为和政府官员的违纪行为给予严惩, 遏制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中的问题, 减少权钱交易现象, 降低官员腐败的发生率。

(三) 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官员腐败案件曝光的背后, 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行贿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政治行为一旦公布于众, 会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形象。通过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规范体系的构建, 在治理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问题的基础上,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规范化, 为非公有制企业参政行为营造良好氛围, 将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

三、构建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规范体系的建议

(一) 政府营造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环境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 完善规范企业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关于企业或企业人员行贿问题的规范, 在商业贿赂的规定中也有所提及, 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认定是否存在贿赂问题上就会存在一些困难, 且操作随意性较强, 因此, 制定《反商业贿赂法》, 应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含义, 应将财产性利益、非财产性利益、有形的好处和无形的好处都视为贿赂, 尤其是通过性贿赂、资助出国考察等方式。明确规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增加企业违法成本。还应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 加强配合, 严厉查处贿赂犯罪案件。另外, 完善《村委会组织法》, 主要规范非公有制企业主贿选村干部问题。在明确界定贿选行为的同时, 并细化惩处措施, 减少利用经济强势进行的政治寻租, 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和谐发展。

其次, 完善规范政府官员行为的法律法规。完善《国家公务员法》, 严厉打击政府官员被聘请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兼职屡禁不止的现象。一方面应加大处罚力度, 诉诸于刑事处罚, 增加政府官员的腐败成本;另一方面应做好对承担处罚责任官员的监督工作, 真正落实好处罚决定, 对减少腐败具有积极意义。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法》, 增强对政府官员行为的约束力。明确界定财产申报的主题、范围、种类、受理及审查机关、违法申报的法律责任等, 还应将财产申报情况公布于众, 并引用刑罚强化申报制度的严肃性, 在起到遏制政府官员腐败作用的同时, 达到间接规范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目的。

最后, 完善对政府官员和企业行为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舆论监督法》, 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廉洁官员和社会责任型非公有制企业, 强化对权钱交易的监督, 逐步规范政府官员行为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政治行为。制定《公民举报法》, 揭发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行贿等方式导致的腐败案件。一方面要严格保障举报人的个人隐私, 以免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应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鼓励公民大胆举报, 对非公有制企业和政府官员起到警示作用, 利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规范化。

2. 健全政企沟通的渠道

拓宽企业政治参与渠道, 合理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有序政治参与, 是规范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重要途径。一是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中的比例, 让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人士具有参政议政的机会;二是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 如工商联、行业协会等, 在组织、教育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政议政中的积极作用;三是鼓励广泛利用网络媒介, 开辟企业家论坛、网上征求和议案等方式, 为非公有制企业参政开辟合法通畅的新渠道。

3. 加强宣传教育

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 宣传教育必不可少。政府一方面要推动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不仅要加强对党政官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 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 自觉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 还应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以便根除某些干部吃企业、挖企业、压企业的腐败作风等。另一方面, 政府应积极倡导企业自律。首先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政治责任感。其次, 鼓励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合法经营、勤劳致富, 自觉参与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再次, 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引导教育, 把他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参与都纳入到现在的政治体系当中。

(二) 企业自律

1.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

在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积极培育企业廉洁文化, 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首先, 非公有制企业应树立廉洁文化价值观和制定企业的廉洁从业行为准则, 大力宣贯廉洁文化价值观, 促进员工树立廉洁理念。其次, 非公有制企业领导要严格按照廉洁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 带头示范, 从行动上带动企业员工投身到廉洁文化的建设中。最后,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投身公益事业, 树立非公有制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文化建设, 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政治意识, 有利于通过规范化的手段实现参政议政, 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我价值。

2.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是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 同时, 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对其政治行为具有引导与监督的作用。因此,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对引导和监督其政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应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特别是要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运行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 理清改进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逐步实现党组织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及长效化, 正确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的政治行为。

(三) 社会监督

首先, 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在健全舆论监督制度的基础上, 强化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报道, 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行贿、非公有制企业主贿选等, 增强政府行为及企业政治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同时, 要合理利用网络媒体, 做好对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监督工作。

其次, 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利用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 既要监督政府官员的行为, 又要监督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实现政治参与, 通过合法的手段增强竞争力,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 绝不姑息放纵。

最后, 落实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社会公众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 加大对政府官员职权腐败和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监督,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政治行为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和民.从落马高官看官商勾结[J].望, 2004 (24) .

[2]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翟洋.如何在企业防治商业贿赂[J].理论研究, 2007 (1) .

[4]王焕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无序行为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报, 2008 (5) .

[5]孙丽琴.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企业行为规范 篇10

1、当前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在实践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学界对此已讨论颇多,不再累赘,在此只强调四点:

1.1、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不够重视

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都是基本的行为规范。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大多是从事文员等工作,所以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与企业的行为规范对接。学生在进入学校技能实训室时应做到着装规范、清洁、整齐,不得穿拖鞋、超短裙;女生头发不得染鲜艳的彩色,男生头发要求前不遮眼眉后不压衣领,两侧不盖耳,不能留胡须。对老师要有礼貌,学习时团结互助,小组之间共同钻研,共同进步。

1.2、目标定位模糊

从整体上说,中职学校基本上树立了“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第一线劳动技术人才”的办学定位,但是,该定位仍然缺乏明确的就业市场目标。中职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困境如何解决、就业竞争力优势体现在哪里、就业重心放在哪个层次的企业、等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致使学生学而不知所用,更无法与就业相联系起来。

1.3、评价方法忽视技能考核

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陈旧、过分依赖教材且缺乏时代性、针对性,考核方式单一并忽视“职业”特征,考核评价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现行的考核方式方法未能充分突出计算机“操作”特性,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既不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机技能的核心竞争力,更不利于学生今后在职业生涯上的可持续发展。

2、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

目前国内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教学主要有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其中,“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机制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与实施。该机制要求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改革应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千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明确要求专业技能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3、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与企业行为规范对接的具体展开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技能教学改革,要求学校必须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与企业行为规范培养相对应的技能教学系统,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展开:

3.1、在实践性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就业理念

实践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动手能力。为此,可结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就业理念:一是创新教学方法,尝试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二是开设兴趣小组,形成不同方向的计算机互助团队;三是开展技能竞赛,促进技能提升。可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竞赛”、“图形图像设计竞赛”等各项竞赛尽早培养其就业竞争意识。

3.2、在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网络求职能力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是相辅相融的。在计算机技能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教学相统一,特别是应当将就业信息搜索、就业简历制作、就业技能培训等环节中融入计算机技能教学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就业指导网站、就业市场网站、企业门户网站、职业资讯网站等互联网站中掌握快速获取就业机遇的技能。

3.3、在教学课程设置中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中职校应当大胆改革课程设置,减少文化基础课,加大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开设全校性的诸如《Dreamweaver网页制作》、《PhotoShop平面设计》等以操作技能为主、受学生欢迎的计算机应用型选修课程,这是其一。其二,在课程设置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多开设就业市场通用的基础性课程,“还可让他们选学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以便于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着重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3.4、在教学师资上要不断提高教师操作经验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积极开展与计算机相关的项目开发,积极培养“双师型”、“技能型”计算机教师,加强教师对计算机新技术的实际操作经验,使之适应实训教学的发展需要。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更应该要以身作则,强化自己的项目实践能力,把自己的相关经验传授给学生,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

摘要:中职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计算机技能是当今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如何针对提高中职计算机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其与学生在就业中与企业行为规范实现无缝联接,是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企业行为规范,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陈赐.强化计算机技能教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J].科技信息, 2008,(17):154.

规范企业的最佳手段 篇11

今年7月,在浙江舟山,一家拟要上市的公司董事长对笔者大声抱怨起了中介机构的“无理要求”——按照《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提供担保,必须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并且在股东大会上控股股东还必须回避,由其他股东表决过半数通过。

在这位企业家的心中,公司一直都是他的一言堂,如今居然要他回避表决,显然让他感到不舒服,“这是我的公司,我持股比例超过80%,其他小股东都是我公司的员工。为了激励他们好好工作,我才把股份卖给他们的。现在公司的大事,我当老板的反倒要回避?”这位企业家表示难以理解法律规定。

从《公司法》、《证券法》,到证监会和相关部委颁布的一些规章,实际上都是希望推动企业的规范化治理。遍布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即使业绩斐然,也根本无法做到规范化。而难以推进规范的原因则是这些企业独立性很差,完全受老板(大股东)意志的左右。

因此,在上市过程中,中介机构不免要触及这些企业最敏感的神经,要求老板缩减手中的权力。“这点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曾经任职证券公司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笔者,民营企业老板的权力欲很强,他曾经遇到过因企业老板难以忍受上市过程中的规范性要求,而放弃上市努力的。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要上市?当然,投资者可以听到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做大做强,利用资本市场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等等。但是相比圈钱,这些恐怕都不是最大的理由。熟悉投资银行业务的人会发现,每当股指连创新高的时候,企业家上市的积极性就特别高;遇到股市低迷不振的行情,企业家的积极性也随之消失,宁愿调整账簿来减少税收。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也是企业家的天性。在这些老板心中,上市就是一个博弈,一场圈钱与放权之间的博弈。能够从股市中套取多少利益决定了民营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创业板的市盈率可能达到50倍。”在近期温州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上,有人谈起了这样的话题,一时举座哗然。而在近期的浙江和广东,流传着对于创业板的各种流言让许多企业都对此趋之若鹜,不少基本上和创业板不沾边的企业,也都绞尽脑汁希望能够挤上这班开往淘金地的列车。

圈钱让上市失去了原先的意味,对于那些口口声声要当百年老店的企业来说,过量的资金募集常常会让他们发展失去方向。这样的上市,不是监管层的本意。政府和决策者希望看到更多管理规范和持续增长的企业。

在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包括风险投资)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宠儿。在受到严密监管的中国资本市场,PE也许是唯一无须牌照就能经营的特殊力量,它的高回报率让人称羡,但也有不少同在资本圈淘金的同行指责PE从业者过高的收入。

以笔者的观察来看,近来PE至少有一点贡献是不容抹煞的——它们的存在提高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规范化水平。尽管投资银行在上市辅导过程中也在竭力规范企业,但作为中介机构的它们,话语权显然比不上拿出真金白银投资的PE。

“我们的钱不是白拿的。企业在向我们要钱的时候,也必须接受我们的建议。”在北京金融街的一次论坛上,一位中国PE行业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是说道,“钱就是我们最厉害的武器。”

企业行为规范 篇12

一、会计核算的界定与重要性

1.会计核算的界定

所谓会计核算, 也可以说是会计反映, 主要的计量尺度是货币, 能够很好的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从传统意义上看, 会计核算主要是事后核算, 是财务记账、报账等方面的总称。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与企业规模的扩大, 事后核算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所以, 现代层面上的会计核算除了事后核算, 还要加上事前与事中两部分。一般来说, 事前核算主要是在参与企业经济活动的时候通过预测的方式, 事中核算则是在预算执行的时候, 通过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实现预期目标。总之, 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人员找出企业发展问题, 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之一, 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2.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1)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要想杜绝贪污等行为, 如果只是依靠员工自身的自觉性则很难实现。会计核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造假行为与欺骗行为。积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能够相应的提高企业核算的水准, 从而保证资金运作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2) 有利于尽早、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企业通过会计核算工作, 能够及时整理和汇总那些相对比较零散的会计资料, 这些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以及相关账簿, 分类总结之后的会计凭证能够系统化、全面化的反应出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与此同时, 企业进行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工作还能为投资人员或者是股东提供更加完善的会计资料, 同样也给国家税务等职能机关单位提供材料, 这样就能够让使用人员更全面的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 尽早、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3) 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核算质量责任保证体系

企业内部核算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一个方面是企业经营人员的职责,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 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性, 还要保证会计工作者能够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另一个方面是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对于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来说, 有责任落实会计核算工作, 负有领导、监管的职责, 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利拒绝执行;第三个方面就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的职责, 这部分人员是会计核算的直接经办者, 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会计人员做假账以及徇私舞弊现象的处罚, 从这可以看出, 会计人员的行为对会计核算工作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 企业的会计工作者要自觉遵守国家规律, 明确自身的职责, 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能够互相监督, 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措施

1.提高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 尤其是中小企业, 他们在出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的考虑, 会让自己的亲属担任出纳人员, 还有的是雇佣会计兼职人员, 这就导致会计核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是特别高, 会计电算化技能比较差, 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从业证书, 难以胜任会计核算工作。还要部分企业也花费一定的费用聘请了专业会计从业者, 但是由于发展前景问题容易出现跳槽现象, 职业稳定性比较差。所以, 企业要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首先就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一位合格的会计人员是要经过正规系统教育, 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因为从业人员的质量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提高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素质, 不只是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还要重视其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首先, 企业管理者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杜绝亲属担任会计工作的现象, 聘用的会计工作者必须有一定的学历, 还要有从业资格证, 加大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定期为他们举办培训班, 或者企业出资让他们参加社会上的培训, 强化他们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理论与技能, 还要增强其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能够依法设置财务账簿, 依法核算与监督, 只有培训才能让他们更好的胜任工作。当然, 企业可以具体的培训实际来设置相应的激励制度, 对于在培训中表现比较优异的人员进行奖励, 激励他们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其次, 企业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这样才能吸引并留住专业人员, 让他们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工作。此外, 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技能, 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重视并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是不是规范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核算的主体、范围等都发生了变化, 新的特点开始显露出来。而且会计核算信息不只是为了满足投资主体以及国家职能部门的需要, 还关乎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从这可以看出, 会计核算信息必须是企业资金运作的真实反映。纵观当前很多企业, 其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主要是会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没有依据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划分职责, 存在分工不明确的现象, 导致了各个岗位之间不能相互牵制, 会计核算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还有一部分企业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违规之处, 没有依法建账, 这些都会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状况出现。所以, 要重视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按照相应的故障制度进行, 在工作中遵循客观性以及及时性的原则, 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 在工作中遵循客观性与及时性的原则, 重视原始凭证等资料的保管, 规范化的基础工作能够保障会计核算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3.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控制与外部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 会出现会计核算薄弱以及控制无力、财务信息失真等状况。所以, 企业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来健全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控制度, 增加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控制力度, 全面监管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以及内部牵制制度等等, 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及时、有效性。我们以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为例, 会计档案是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 见证着企业的发展历程, 要给予妥善的保管, 会计工作人员要对会计档案进行认真、细致的装订与保管, 到期之后还要按照相应的程序报请相关部门批准进行销毁等。除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 还要有外部监督管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一些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单纯依靠自身去规范显得不太现实, 可以由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联合执法检查, 对于企业会计核算中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指导企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会计账簿, 从而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会计核算工作要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服务的原则, 在思想观念与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 从而把企业的经济活动转化为有用的信息资料, 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提供资源信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是短时期的行为, 属于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新时期, 企业要科学统筹与规划会计核算工作, 制定出有效的规范化措施, 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核算的界定与重要性, 会计核算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有利于尽早、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还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核算质量责任保证体系。接着从提高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措施。

关键词:会计核算,经济效益,管理

参考文献

[1]曹利珍.论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25) .

[2]莫筱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3 (13) .

上一篇:控制审计下一篇:问题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