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学模式

2024-08-04

联合教学模式(共12篇)

联合教学模式 篇1

联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目前流行的“合作教学”模式下衍生的一种“师师合作”新型方式, 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资源, 简化重复内容, 并试图通过学生的参与, 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化。

一、常见“合作模式”优劣评析

在我国, 学界所谓合作式教学则是单指校园内教学活动中的合作, 其模式不外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和“师师合作”三种方式。“生生合作”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 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可以发挥其能动性, 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强化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 自创、自学能力, 协作、合作能力。但笔者认为, 所谓“生生合作”必须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才能实现, 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便是空中楼阁。正如论者所指出的:“所谓教与学关系的表层结构, 指的是在教学得以生成、存在的动态和外显逻辑层次上, 教与学的关系处于这样的基本形态:教学的具体目的目标、任务、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的组织、选择和确定, 首先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而表现在教学活动中, 相应的学的方面至少都是在教师某种有意识的组织干预尤其是指导之下, 即在有效的教的前提下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 没有教师有效的教, 就很难有学生有效的学, 教学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 甚至根本不能进行。”而且, 其实现的背景必须是学有余暇、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 并不能惠及所有学生。

师生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该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在主动寻求与建构意义的同时, 获得“自己的”理解与意义。师生互动在国外被普遍使用, 它可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学生在“建构意义”的同时, 教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教师在师生合作中的作用依然不能忽视, 他需要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对学生的或许有些稚嫩的结论予以引导和提升。

所谓师师合作, 是指教师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队之间的合作。关于师师合作, 有论者提出“教师的整体团队”和“核心互补团队模式”。还有论者认为, 教师的合作“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的合作:即教师与其他参与教育的要素的合作, 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师师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 有“专业对话 (professional dialogue) 、同伴临床督导 (peer clinicsupervision) 、同伴教学辅导 (peer coaching) 、合作课程开发、合作行动研究、虚拟共同体的合作”等方式。在此基础上, 一些论者提出了“教师合作文化”的概念。认为“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自愿合作与自觉合作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合作文化。”而本文所指的“联合式教学”, 是指大学内同一专业不同学科的两位教师在讲述相近内容时, 采用同时出现在同一教室, 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分析其着眼点, 并吸引学生参与讨论, 以达到更深层次地开掘文本意义之下的内蕴, 拓展视野、发散思维, 从而加深理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图示如下:

二、联合式教学模式透视

与联合式教学模式相近的有“教师合作授课理论”。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代表人物鲍文斯和胡卡德, 美国著名教育家、肯塔基大学的盖斯基也大力提倡教师之间的协作。“根据同在一个教室进行教学的教师的工作对象的不同, 现在较为常见的合作教学主要包括普通教育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之间的合作。”不过, 这种合作授课方式基本上以中小学为主, 当发展到大学教学时, 其内涵已发生裂变, “在这些大学里, 教师之间的合作团体基本也可分为三种类型:鼓励和支持成员使用合作性学习的同事互助小组、针对处理学院问题提出建议的任务小组以及全体教师参与决定学院重要事情的特别决策小组”。

本文则立足于大学课堂的联合式教学, 从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入手, 分析其特点与长处。

(一) 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威廉姆·多尔 (Doll·W) 把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 即丰富性 (richness) 、循环性 (recursion) 、关联性 (recursion) 以及严肃性 (rigor) 。多尔认为, “学校中传授的主要学术性学科都有它们自身的历史背景、基本词汇和最终词汇, 因此, 每门学科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丰富性。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语训练, 通过解释隐喻、神话、叙事来发展它们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能创造各种领域以进行合作的、对话性质的探索”。正是这种“丰富性”, 使得两门课程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成为可能。在相关领域之内的重合部分, 用不同的叙述进行跨越式解读, 无疑会给习惯了只从单一角度进行内容讲解与评析的旧方法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大学说到底不只是给学生填灌知识, 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引导一种看待文本、阅读意蕴的思路, “联合式教学”这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提供了接受知识的创新思维, 从更远的层次来考察, 它甚至会给学生以后的生活树立一种别致的立论角度。

举例示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中, 有关“文学作品的体裁” (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 “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叙事”“抒情”的内容, 与另一门课“写作”有着相当多的一致。在大多数内容比较偏离而少部分内容重合的前提下, 用适当的控制保持教师间进度的吻合, 也即在允许的范围内将课程内容做前后调整, 就会给教师间的合作提供一种可能。教师可以同时出现在讲台上, 分别从文学理论和写作的角度阐释这些相近的内容, 通过甄别彼此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如:概念、特点、构成、分类等, 发现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事物的途径。这正符合布鲁纳的“发现法, 即以发现的态度或启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 引导学生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 成为“发现者”。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联合式”教学是在不会干扰教师教学进度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就是说, 只在“重合”部分才间或为之。

(二) 达到教学时效的最优化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他还认为,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具体实施程序由以下六个步骤组成:1.教学任务的具体化;2.选择一定条件下最优组织教学过程的标准;3.制定一整套该条件下的最优手段;4.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 以实施选定的教学方案;5.实施规定的教学计划;6.根据选择的最优化标准, 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教学最优化不仅要求整体系统上的最优, 还应协调各个子系统的不同要素, 以促进整体最优。在笔者看来, 巴班斯基的“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的实现途径可谓多样, 但节省教育时间、节约教育资源的最佳方式莫过于两个教师出现在同一课堂上进行讲解这种模式。前已详叙, 操作联合式教学的两位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相近的内容, 拓宽学生狭窄的思路, 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学科对相近内容解读方式, 学会“发散式思维”, 同时, 在同一课堂讲解不同学科之间重合的部分, 还可以实现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开掘, 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学识开拓。文学理论和写作课全部为理论课程, 尽管学界对写作课是“学科”还是“术科”的争论依然存在, 但并不能忽视其理论性特点。若教师在讲解中感性材料少, 枯燥讲解多, 势必影响其接受效果, 文学理论也是如此。而两个教师在同一课堂上对同一内容从不同的理论角度进行沟通、比较、争论, 这种“炉边谈话式”的氛围, 本身就会吸引学生关注的眼球, 形成理论课讲解的“互补效应”。

(三) 发挥教师作用的“主导性”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从理论角度而言,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为大多数人所认可。而且, 学界更感兴趣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但毋庸置疑, 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多数场合仅限于理论范畴, 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仍显得困难重重。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 教育过程中的主动仅在于教师, 而不在于学生, 强调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 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地位”的作用, 树立教师的权威。在他们看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是绝对不行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加以指导和纠正, 以使学生能充分地掌握各门学科”。尽管要素主义理论曾受到各方的批评, 但笔者认为,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 教师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像理论上所言的受到多大撼动, 其根基反而日渐牢靠。所言学生的主体性, 不仅在中学实现的空间受到限制, 在大学, 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的现代教学方式也恐怕多数场合下流于形式。在此背景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以成为“在夹缝中生存”的第三种方式, 联合式教学正好为这种作用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四) 体现学生参与的互动性

当然, 联合式教学中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争论”绝不能成为一种忽视学生存在的“现演”, 他们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说明上来。其对话或讨论方式可包括师师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参与辩论的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目标指向。恩舍说过, “透过对话、会谈和共同探究, 我们开始对自己心照不宣的理解进行反思。这可以引发两个过程, 一是将这些理解引入意识, 二是同时转变这些理解。这一过程是转变性的, 不仅将我们的思想从信以为真的假设引向明确的宣言, 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共享、批评和转变这些假设的框架。”这种“转变”是双向的, 不仅蕴含着教师固有概念的转换, 还包括学生原有信念的提升。在此过程中, 教师、学生原有的、先前的思维模式不断受到挑战, 固有的思维链条不断被冲垮, 教师、学生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度已有的学识储备, 进行碰撞、遴选、整合, 以维持自己在这场模拟讨论中的“东方不败”。话越辩越明, 理越讲越清,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可以在瞬间完成, 对理论的理解也可以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综上所述, 联合式教学是在特定范围之内, 即学识交叉的圈层所进行的一种教学革新尝试。其目的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 又以讨论的形式, 使学生的参与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由于它兼顾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互动, 因此是一种可造作性很强的教学探索取向。

联合教学模式 篇2

声乐与器乐演奏同作为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通常,我们把学习发声方法的过程称之为“塑造歌唱的乐器”,通过多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建立好的气息、稳定的口咽腔,使人体这件“乐器”能够演奏出漂亮的音色。同样,在学习乐器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中经常会提醒学生,“如歌唱般地演奏”。可见,声乐与器乐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教学发现,在声乐课堂中,将声乐与器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把抽象的声乐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具体而形象,从而引导学生更快地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

一、声乐与二胡

在歌唱中,呼吸的训练至关重要,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在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提气的情况,尤其在初学者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教师经常会提醒学生,“把气放下来、把声音放下来”,但是怎么放下来却着实成了一个难题。在最初学习声乐的时候我也经常被这个问题困扰,直到有一天声乐课上,我的老师王翼亭教授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不管唱高音还是低音,声音一定要‘坐在气息上’,就像拉二胡一样,不管音区如何变化,琴弓始终是紧贴琴筒的,假如把弓子拿起来放到琴弦的上部去演奏,声音就会是干涩、刺耳的了;只有弓子贴紧琴筒演奏,音色才好听,音量才有保证。”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比喻,让我茅塞顿开,马上明白了气息安放的重要性。下课后,我又专门去看了二胡专业的同学练琴,并实践体会了琴弓离开了琴筒,就无法产生好的共鸣,就很难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支点保持在横膈膜周围,这极像二胡的琴筒。通过这个比喻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并记住演唱时一定要把气息放好、放平。

二、声乐与小提琴

1.力量的使用。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经常听到老师这样的提醒:放松地去歌唱。于是便出现一种情况,学生为了追求放松的状态,大量运用假声,以致使中低声区唱出来的声音虚而空。其实在歌唱中放松与紧张是并存的,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一问题。“歌唱家的嘴在咽部”,咽喉部的肌肉在演唱过程中是积极参与的,比如,通过喉内肌可以调整声带,通过喉外肌可以调整共鸣管的使用。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咽部是有力量的,要敢于用些力量去歌唱。这和小提琴演奏有共通之处。在演奏小提琴的时候,左手手指需要将弦摁在音板上,右手运弓,这样才能拉出漂亮的声音来。如果琴弦摁不住,拉出来的声音就是虚的`、摇晃的、不明亮的,通过这个观察,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演唱过程中,要敢于用咽部的力量去歌唱,所谓演唱状态的放松一定是建立在某种程度的紧张之上的,决不能为了追求放松状态,唱出虚的、暗的声音。

2.建立音色调整的意识。有些学生在学习声乐的时候,习惯用一种音色和打开方式去唱,就是不管音区的高与低,都唱同样的音色,这样势必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中低声区唱得实在,音色明亮,但一到高音区就唱得紧张或喊唱;二是低音区唱得全部虚掉了,没有音色,而高音区假声用得太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刚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建立音色调整的意识。在演唱不同声区的时候,音色是不同的,真假声使用的比例也是有所区别的。为了更直观地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可以让学生观察小提琴的形态,小提琴的四根琴弦“sol、re、la、mi”,粗细有别,演奏不同的音高要在不同的琴弦和把位上完成,在粗弦上硬要拉出很勉强的高音,就费力不讨好了。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明白,演唱过程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建立音色调整的意识。从低音区到高音区要调整出不同的状态和位置,而打开和集中的程度也都是有差别的。

3.对于声线的塑造。好的声音线条对于演唱者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进行长琶音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音域跨度大,容易出现喉头不稳、上提等状况。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去想象自己在演唱时如同小提琴演奏华彩乐段时大线条的连奏、一弓子完成一句那样,当学生注意整体音乐的把握时,就可有效地避免提喉等状况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去唱出好的声音线条来。

三、声乐与手风琴

在声乐教学中,气息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演唱高音时,需要两肋扩张,以有力地支撑住高音顺利完成。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把两肋想象成手风琴的风箱。我们都知道,手风琴要完成一首作品的演奏,风箱是源动力,在演奏时需要拉开向两边扩张,以确保手风琴可以持续地发出声音。在演唱中,要求学生体会气息就如同手风琴的风箱慢慢向两边拉开扩张的感觉,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明白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充分体会在歌唱中两肋扩张的感觉,以能更好地表达出每一个乐句的完整性。四、声乐与钢琴

1.建立声音位置安放的意识。在声乐学习中,声音位置的构建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会采用“哼鸣”、“打嘟噜”、“往鼻梁唱”等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建立声音的高位置。我还经常打开钢琴的琴盖,让学生看钢琴的构造,提醒他们观察钢琴的琴槌,每个琴槌敲击的位置是固定的,弹“do”时往哪里敲击,弹“re”的时往哪里敲击,培养学生在演唱时注意声音位置安放的意识。演唱中声区的“f”和高声区的“f”,打开的程度和真假声的使用是完全不同的,最好能够记住自己在演唱每个音时最舒服的状态和最漂亮的音色,在日常的训练中坚持巩固住这种好的声音状态。

联合攻关的新模式 篇3

今年12月23日,中汽协召集的“推进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座谈会暨组建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签字仪式”在京举行。前来参加仪式的除了发起企业代表,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及来自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资委等政府部门领导,中汽协会、中汽学会等行业组织领导纷纷到场。

汽车动力电池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备受世界上主要汽车生产国政府的重视,他们将之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核心,促进跨产业、跨学科的研究开发,技术进步很快。苗圩在会上谈了新能源汽车“热”背景下的“冷”思考,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加强研发、投入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产业化步伐,但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比如到2020年,绝不会像有的人预测的那样,新能源车销量能占到汽车销售总量的一半以上。我们还要继续推动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刻也不要因为重视新能源汽车就放松传统车节能减排工作。两件事必须统筹考虑,而无论发展新能源车还是加强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都需要动力电池,应该给与其足够重视。

目前国内的汽车动力电池总体上处于跟随日、韩企业被动发展的状态,特别在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制备技术、电池系统技术等方面差距较大,而且相关投入不足,资源分散,缺乏创新。在此背景下各方联合出资,发起成立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的意义不言而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介绍,研究院现在初步确定的注册资本是5.4亿元,一期投资4.5亿,依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面向世界招聘人才,通过转让研究成果获得收入,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高运作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愿景是建立世界级动力电池技术研究机构。他强调,研究院“就是要研究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电池,研究相关技术而不搞生产,起到联系材料、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的枢纽作用,并为行业提供服务,比如检测,委托开发等”。

苗圩提出,研究院找准定位很重要,应当做两件事:一是做基础研究,包括对基础材料的研究等;二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的研究。“把握好这两点,就不会出现和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做相同事情的情况,反过来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及基础研究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4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一与知名企业合作, 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 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 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竞争力, 拓宽了发展空间。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 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 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四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毕业生, 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 毕业后上岗快, 适应强, 能较好地克服人才频繁跳槽给企业和学校声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如今很多企业都认为人才供大于求, 想用人的时候就到招聘会上一抓一大把。同时, 不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对员工, 特别是新来的员工投资培训, 因为新员工的不确定性太大, 很可能长了本事就跳槽。

人才是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 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条件不同, 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用人, 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企业的用人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就经营而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 人都是第一重要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关于用人, 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一贯的准则, 但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大都会遵循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则。一是唯才是举。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 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只有用人唯才, 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二是能力重于学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现在许多企业招聘大多要求学士、硕士学位。应该说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 看重学历, 并不是看重学历本身, 而是其背后的学识和涵养, 这才是重视学历的初衷。三是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企业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 要重视的是员工能出什么成果。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以“他能干什么”为出发点, 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 而不是克服其短处。四是适才原则。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基本的准则, 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

(二) 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第一,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不利于校企合作。

不少企业家认为, 参与职业教育“无利可图”, 利益驱动不大。首先, 人才培养成本较高, 加之人才流动大, 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未必使自己获益。其次, 企业用人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更关注当前利益。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 与企业当前利益不一定相符。

第二, 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制度, 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 使其在我国实施并不理想, 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 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 必然是处于行政干预机制和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发挥双重作用, 并向以利益驱动机制为主的过渡时期。在现阶段,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 是要更新观念, 重点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进行研究。

第三, 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形成。

目前, 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职业教育是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占少数。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 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在教育内部运行, 校企合作实施艰难。为此, 必须转变政府集权的体制, 重构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资格认定考核的积极作用, 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向经营转变。

三、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具体措施

(一)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

1.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学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调整、规范专业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 构建职教课程体系;利用企业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

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业与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 制订、修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共建实践基地接受学生实习。

政府——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门。政府应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干预, 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 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受教育者——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受教育者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一方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一方面认真工作, 锻炼职业基本技能。

2.校企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形成许多富有实效的合作模式。如专家咨询模式——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顾问委员会, 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 以决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模式——让教师进入工作现场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性学习培训,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学参观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在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顶岗实习模式——学生以预分配就业的方式毕业实习;技术服务模式——学校成立教师专家技术工作室,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学校与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捆绑式、互惠互赢地深度合作。如“学校办到企业”模式:企业出场地、设备、资金及人力技术资源, 学校按照需求设置专业、组织招生、实施教学管理。该模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所长, 学校培养的人才根据企业标准“量身定做”, 企业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定位,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双方自觉捆绑的利益和高度融合, 达到了真正的“双赢”。一些学校还探索“企业办到学校”模式:学校提供场所, 企业出设备、出技术, 将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 生产产品 (或服务项目) 兼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和教师实践技能得到真正地锻炼与提高, 而部分效益可反哺学校的建设发展。

(二) 具体实施措施

1.企业调研。

在达成合作意向之前, 学校选派相关领导和教师, 深入公司, 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为课程选择和开发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教师参加公司的员工培训及上岗实践, 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为教师的实用性提供参照。

2.签订合作协议。

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 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情况下由公司提供训练基地和环境, 学校调整课程体系,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享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等, 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双方各派人员成立常设校企合作协调与领导小组等。

3.挑选学生。

采用“公平、公开、公正”和学生自愿的原则, 学生自愿报名, 学院审核, 选拔学生到公司实习, 签订《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

4.组织教学。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学校根据公司对管理型员工的素质要求, 调整教学计划, 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结合。

5.考核上岗。

经过实习后, 公司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 确定人员名单, 学生正式成为公司员工。

6.跟踪调查。

学校建立跟踪调查制度, 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从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增强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21世纪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 实行校企合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合作的途径, 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的实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术教育 (教科版) , 2004, (28) .

联合教学模式 篇5

(1)中外创业投资企业联合投资弥补了各自在企业增值服务上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与实力整合。凭借国外创业投资基金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联合投资后,亚信改组了董事会、明确了公司目标、规范了公司决策过程、建立了财务监控机制、调整了激励政策,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忠诚集团创业投资基金作为著名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集团(忠诚集团)附属的创业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了如指掌,为亚信上市融资提供了必备条件;中国创业投资基金的优势在于非常熟悉中国的投资环境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与政府的关系也非常融洽,为亚信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由于IT产业丰富的产品开发和市场经营方面的优势,华平创业投资基金为亚信提供内在的技术支持。

(2)弥补了单个投资在创业资本规模上的不足、实现了投资规模经济化。首先,各个创业投资基金的专业化程度和资本实力不一,确定各自合理的投资规模便产生了差异。因此,对一个具有高增长潜力与高风险的亚信来说所需资本很有可能超出了某一创业投资基金所能承担的上限额度,各个创业投资基金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自主决策,以达到自身最佳的投资规模。其次是实现了投资规模经济化,对每家创业投资企业而言,联合投资形成了数量规模,降低了每个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保持了创业资本的流动性和快速变现能力,而且规模效应的实现导致管理成本与代理成本都大大减少。

(3)更好地主动控制风险,使风险得到有效分担。首先,通过三个创业投资基金对亚信的共同的审查、股权安排、分阶段投资与监控等,弥补了单个创业投资企业在风险鉴别能力上的局限性,减少投资决策造成的风险。其次,可以加强对被投资创业企业的控制。一般来说创业投资是不倾向于控股的,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单个创业投资企业自身的资本实力与股权比例局限下所导致的决策权不足,联合投资可能使得利益一致的创业投资基金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有更多的发言权。

联合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25-02

一、简述高职院校开设“校企联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既枯燥又难以提高实践能力,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内进行模拟工作岗位的实践训练,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工作岗位的真实感。因此,高职院校不得不寻找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为学生开设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适合学校开展教学培训、适合学生培养自身技能的基地;另一方面,企业利用这些机会为自身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实则扩大了人力资源的选择范围。从对人才的培养意义来看,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能与理论知识课程紧密结合,突破了单一的教育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校内环境,还可提供学习工作经验、提高综合能力的工作环境。

二、当前高职物流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弊端

1.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大纲中,物流的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等专业课内容都需要进行实训。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没有与校外企业合作,无法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缺少实训设备和真是的工作环境,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在实习岗位上锻炼,不能满足社会工作岗位上的真正需求。

2.教学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由于实习基地分散,再加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管理差异问题,以至于学校不能很好地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实习效果。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上尚不完善、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使得学生在校的模拟实训根本无法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

3.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技能,应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型课程体系,并以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为核心,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然后,事实上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内缺少物流行业方面的专家。这样的课程体系严重阻碍了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校企联合教学基地的探索

众所周知,校企联合教育基地对于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高职院校都为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合作伙伴的选择。学校选择合作伙伴时应注意平衡,不要单一选择大企业或小企业,应对两者有所兼顾,既有大企业又有小企业。因为从经营模式的角度而言,大企业比较稳定,而且能提供更多实习岗位,学校可以与其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例如,一些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的公司,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申通快递公司等。但从数量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为了吸纳更多人才,非常希望能够与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虽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每次只能提供少数的实习岗位。但可发挥量的优势,寻找多个中小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这种群体效益不可小觑。

2.寻找校企合作的纽带。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学生、领导、教师等都有可能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因为他们的“关系网”巨大。以学生为例,学生这一群体的规模较大,很多在校学生的家长具有工作单位的优势,有的是厂里的主要经营者,有的是企业的股东之一。学校不妨通过这种纽带,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还有很多优秀毕业生由于能力强成为企业骨干,他们既熟悉学校,又精通企业的具体工作,而且乐于为学校服务,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其所在企业合作。

3.利益的驱动使校企双方的合作更为稳定。合作双方互利互惠是保证校企能够长期稳定合作的关键因素。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任务进行教学,弥补校内模拟实训的不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时也能得到诸多实惠,不仅可为在职员工免费进行业务培训,还能获得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并未自身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4.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必须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完整的运行机制能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形成稳定的教学基地,确保合作顺利、高效地进行。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是主动方,必须时刻抱着主动服务的良好意识,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及利益。同时,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办事效率高、管理能力强的办事机构。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教学基地的日常管理,还要与企业做好协调工作。此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倘若出现分歧,学校应及时出面调解,尤其是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更不可怠慢。此时,可发挥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学生实训期间,应加强巡视和管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定期开展教学评估,根据结果对优秀人员进行奖励。

5.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具有多重身份,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对象,而且是企业合作的对象,校企合作培训基地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因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培训基地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主动性,校企双方都应在实训过程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解决疑难困惑。例如,在物流的管理模块上,企业可以通过老员工对学生进行引导、监督,让他们尽快了解工作流程。另外,现今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十分广泛,互联网也已普及,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询物流等运送信息。因此,高职院校应多为学生安排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为物流专业服务。

6.完善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内容。学校应认真调研,听取多方面的建议,建立一套理论知识与实训项目相结合的物流专业教学体系,编制适合本校使用的实践教学教材。当前,我国物流行业需要行业认证,而每个层次的行业认证都不一样,学校应当将行业认证与企业所要求的物流服务、营销管理等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供学生学习。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的优势显而易见,给学校及企业双方都能带来效益。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属于自发性质,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也没有要求企业承担某些教育方面的义务及责任。再者,物流专业在学校内受到限制,因而高职院校会在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协商。只要学校能与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重视双方的共同利益,就一定能克服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为物流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翔,付邦道.基于人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0,(01).

[2]甘雪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时空,2011,(11).

[3]王玉荣.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联合教学模式 篇7

一、课程与实际商业项目的切入点

1. 合作方式:健身企业公益资助+工作室创作 (企业宣传片)

2. 企业资助意义:

一方面健身企业资助教学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其关注社会教育事业, 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体现其企业理念, 为品牌的推广打下良好的社会声誉, 获得社会的广大认可。另一方面谛零壹工作室也会针对健身行业的特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 帮助资助单位推广其产品和理念, 为提高其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积极行动起来。所以以公益的资助教学的方式必定能够为其目标群体 (学生) 所接受, 得到较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健身单位具体获益点:

在学校设立宣传点、服从学校管理、进行产品或理念宣传。

海报宣传:制作海报并在各大学张贴宣传。

广告宣传片可在人民公园的LED上免费播放。

课终成果汇报会:可邀请企业负责人发言、并现场宣传 (派发礼物、体验卡、海报) 、汇报会海报 (200人场次) 。

绵阳《800》栏目将跟踪报道。

二、《数字短片联合创作》课程教学过程

1. 短片赏析阶段:

第1-2周短片赏析, 介绍本次课程的具体安排。老师通过短片点评的方式, 对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剖析讲解, 特别是实际项目制作方面的知识。并确认各老师所带专业方向。

2. 确定项目方向和小组成员阶段:

时间:第3周 (2012年4月15日) 中午、地点:教学楼D1-101教室、事件:确定项目制作方向为绵阳市某健身品牌制作2-3分钟的宣传片, 小组成员:贾志伟、杨玲、粱佩欣、刘雨婷、陈清艳、张翰文, 并在本周内作出健身单位宣传策划方案。

3. 市场调研阶段:

第4周对绵阳整个健身市场进行市场调研, 并初步寻找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先后对威特尔、穿越、奇迹、马力、健士盟、新大陆等健身单位进行了调研。绵阳的健身市场基本如下:奇迹靠着强大资金和联盟硬件和软件都不错, 器械和课操都比较成熟, 但是价格略微偏高达到1300元/年, 但也有促销价第二年续卡只需600元左右。据吴总介绍, 威特尔是本地创业其实力不能和奇迹相比较, 推行的就是价格战600元/年, 其占地面积也是绵阳最大的, 同时操课也是最多的, 总之一句话打得就是性价比这张牌。还有一个代表性的就是穿越健身房, 其有两家分店, 价格介于二者之间略比奇迹低, 软硬实力比威特尔高不亚于奇迹, 但品牌知名度不如奇迹。这三家基本能够代表绵阳健身品牌市场的现状。

4. 与客户谈判并确定拍摄方案:第5-6周 (2012年4月13日)

中午, 观摩参考样片商讨方案, 并与4月28日确定了谈判方案。本周内由老师带队谈了三家, 并由学生自行分两组谈了4家健身企业, 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绵阳市场的健身企业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的教学, 我们把所有谈判过程都用DV拍摄下来了。最终我们与穿越达成了共识, 确定了宣传片的初步意向。确定了宣传片主要以表意为主, 突出健身企业给顾客带来的个人主观感受, 而不是叫卖式的宣传。

5. 宣传片创意构思:

第7周 (2012年5月9日) D1-308教室观摩样片, 并构思片子的整体框架以及转场方式、合成等。开篇以20-30个器械类特写快切镜头 (运用5D2拍摄) 为主, 最后以一个男生在跑步机上跑步演变为穿越健身房的标志。其后以三个操课为主, 主要以动作为转场方式。三人推门出课操房并接过客服的咖啡 (分屏处理) , 最后一个女生出来, 经过器械区 (展示整体环境) 走到休息区, 并看到户外运动区两男子打羽毛球。并以羽毛球飞到休息区, 并落在印有穿越健身房标志的杂志上, 最后黑屏标志出现。器械部分节奏快、操课每个部分由慢-快-慢组织交叉构成。休息区节奏由快-慢组成。包装部分有片头、健身人高科技数字网格演示、落版羽毛球等。

6. 确立拍摄分镜头:

2012年5月11日前往穿越茂业百货店体验。熟悉店面环境、并与客户经理、教练、健身者聊天熟悉了解穿越的具体情况。同时用相机进行了分镜拍摄。以及对电源等拍摄环境也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当天回来后, 大家开会总结体验情况, 确定了制作具体分镜的分工任务。并在5月23日完成了分镜头图解稿。

7. 拍摄阶段:

第10周 (2012年5月30日、31日) 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拍摄工作。第一天完成了器械类、环境类等内容的拍摄工作。第二天完成了操课类、环境、室外场地等内容的拍摄工作。

8. 后期阶段:

完成拍摄工作以后, 分两个小组进行剪辑和包装任务。粗稿于三天后完成, 然后了7次反复的修改。终于在第11周周末前完成了最终的片子。

三、课程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通过真实的商业项目训练, 使得我们的教学模式, 以及同学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得到暴露和解决。现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以前所开设课程的检测。总体看来以前的各项课程对最终的项目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让同学们具备了影视项目操作的基本技能。但由于缺乏深度的研究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并没有达到商业项目的实战水平。通过本次课程训练, 让同学的实战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故而应从深度上进一步的挖掘同学们的专业能力。

其次是对学生专业的引导以及从业心态等素质的培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把商业项目引进课程, 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市场情况, 并且开拓其眼界。2.在运行商业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取部分报酬, 形成一种物质吸引力。3.通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学院整体学习环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耳须目染的影响。

最后对于本次课程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联合, 都应该从深度上着手。让联合深入化、专业化、避免流于形式。同时教师所带小组也可以联合, 让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立体式联合。同时课程评分应该偏重于指导老师的分数。

企业与媒体联合公益模式 篇8

日前, 立邦“为爱上色 (Color, Way Of Love) ”团队与第一财经日报、养乐多公司共同回访了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上江乡平安寨添富小学。天蓝色的教学楼代替了曾经暗淡斑驳的模样, 立邦正是这一改变的书写者。继出资为该校免费涂刷教学楼外墙, 立邦还将支持学校的美术教育支持, 捐赠立邦快乐美术教室。

“河流·孩子”项目于2008年启动, 是《第一财经日报》和汇添富基金联合打造的公益平台, 旨在关注及改善中国的乡村基础教育。平安寨添富小学, 是“河流·孩子”项目启动第一季所援建的小学。当地大多为悬崖陡壁, 许多学校就是建立在悬崖峭壁上。一个滑轮、一根麻绳、一把青草、7秒钟飞过近200米的怒江江面⋯⋯

为了求学, 怒江的很多孩子天天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 依靠飞索渡江的方式, 往返于波涛汹涌的怒江两岸,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身怒江。“河流·孩子”援建的“添富小学”使100多名来自“一师一校”的孩子们终于坐在了在书中才读到过的“窗明几净”的教室, 终于告别了每天两三个小时“飞索求学”之路。

2013年, 《第一财经日报》加入立邦“为爱上色” (Color, Way Of Love) 公益平台, 便推荐了这所怒江边的小学, 同年立邦就完成了对学校的焕彩。2014年, “为爱上色”还将持续为“河流·孩子”的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支持美术教育。在此次平安寨添富小学的探访活动中, “为爱上色”团队参观了学校, 立邦中国区公关及品牌传播总监吴佳伦与为爱上色团队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快乐的美术课, 教会小朋友亲手做日记本, 并用画笔纪录、发掘生活中的美丽与快乐。

Ariel表示:“作为专业的涂料公司, 立邦善于结合自身的优势, 积极融入各个媒体的公益平台, 与媒体联合做公益, 在这种双赢的模式中, 增加立邦“为爱上色”的社会影响力, 帮助到更多的孩子。

同时, 因为媒体其特殊的平台价值, 决定其能为爱心企业和受助对象的交往和沟通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同时也为爱心企业展现自身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舞台。而“为爱上色”项目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增加, 则有助于其不断开拓公益合作伙伴, 促进公益行动的永续。”

得益于与媒体平台的合作, “为爱上色”的足迹正在触及到更多需要的地方。除了《第一财经日报》的“河流·孩子”项目, “为爱上色”还与新浪公益发起的“扬帆计划”合作, 为北京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重涂外墙。在与上述两大媒体发起的公益项目合作中, 立邦主要为推荐的学校免费涂刷学校内外墙, 支持美术教育, 捐建立邦快乐美术教室。

事实上, 支持乡村教育只是立邦“为爱上色”的一个体现。如今, 城市里的弱势群体也能得到立邦“社区关怀”的支持。通过新浪公益的平台, 2014年立邦与《糖果计划》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艺术类, 生活类及社会类的课程, 从而达到陪伴其父母缺席的童年, 丰富其童年生活。

2011年, 立邦借助《第一财经日报》的媒体资源, 与其联合主办“首席责任官”公开课, 邀请众多知名大型企业的积极参与, 调动了企业参与“为爱上色”项目的热情。在公开课中, 各企业的社会责任负责人敞开胸怀, 交流探讨CSR创新。这次交流为立邦后续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公益平台奠定了基础。

为爱上色

2009年立邦携手杜邦共启“为爱上色”计划, 在未来3年免费涂刷100所希望小学的外墙, 美化校园外观、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习效能、启发孩子们对梦想的想象力。“为爱上色”项目范围除了彩色希望小学外墙涂刷外, 还包含立邦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的专项基金, 同时用于持续捐建“立邦希望小学”及“立邦快乐美术教室”。

多彩的色调绘制出的不仅是绚丽的校园和温馨的学习氛围, 更是让孩子们通过对校园和生活的热爱, 勾勒出更加绚烂美好的未来。我们衷心期盼希望小学不再只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而是一个让全社会共同响应, 共同关怀的起点, 如同一道绚丽彩虹, 拥有美好的爱与无限的希望。

截至2013年, “为爱上色”计划已经覆盖全国24个省、2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 近百个城市、乡镇, 将完成180所希望小学的外墙涂刷, 为数万名儿童带去了色彩与梦想。

2014年是“为爱上色”的第六年, “为爱上色”计划更将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公益平台, 所有企业与大众都可以加入, 不论是在教学环境的改善, 或是心灵层面如美术教育的支持, 共同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捐助贡献一份心力。

立邦快乐美术教室, 是立邦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合作的项目, 目前立邦是在中国唯一支持希望工程美术教育的公司。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支持美术教育, 更重要的目的是启发孩子对未来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让他们拥有更美好、更具创意的人生。至今, 已捐建完成135所立邦快乐美术教室, 2011年除继续捐建立邦快乐美术教室外, 并会同步开始对美术教师培训的计划。

自从2001年第一所立邦希望小学捐建完成, 持续至今已有35所立邦希望小学在中国的15个省捐建完成。同时, 立邦集合旗下的办事机构、经销商以及立邦公司员工, 通过持续的回访行动对于“为爱上色”计划所资助的希望小学进行持续关注, 更有越来越多的立邦同仁及立邦经销商“认养”了各自辖区内的色彩希望小学, 通过回访行动了解孩子需求, 给予孩子们实现梦想的机会。

立邦中国

立邦中国隶属于新加坡立时集团。1992年, 立邦涂料进入中国, 近年来已在中国成为涂料行业的领导品牌。立邦一直以美化和保护人们的生活为己任, 不断创造出品质优越的产品, 让美丽的色彩足迹遍及中国每一角落。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涂料制造商, 立邦始终以开发绿色产品、注重高科技、高品质为目标, 以技术力量不断推进科研和开发, 使立邦涂料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立邦业务范围广泛, 涉及到多种领域, 其中的建筑涂料、汽车涂料、一般工业涂料、卷材涂料、重防腐涂料、粉末涂料等更是在行业里名列前茅。上海世博会场馆、奥运会重点场馆、广州亚运会场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 他们的表面无不在立邦涂料的保护下熠熠生辉。立邦丰富了人们日益美好的生活,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和信赖。

立邦集团在中国的成员包括:立邦投资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中国) 有限公司、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天津) 有限公司、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成都) 有限公司、雅士利涂料 (苏州) 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常州) 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郑州) 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佛山) 有限公司、立邦工业涂料 (上海) 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河北) 有限公司、凯柏立邦汽车涂料 (上海) 有限公司。

备件联合储备管理模式分析 篇9

一、备件联合库存模式的发展

库存管理一般包括3个要素, 即库存地址、库存保管者及库存所有者, 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库存管理模式。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 是供应企业和需求企业均拥有自己独立的库存地址, 每个企业既是库存的所有者, 又是库存的保管者, 库存三要素是统一的。这种旧的库存管理模式, 往往会使供应链中的备件需求量虚高或变大, 导致库存量远大于需求量。

随着备件供应链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库存管理模式, 如虚拟联合库存、实体联合库存、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等, 这些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不但极大减少了供应链上的总库存量, 也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将库存管理的三要素, 先进行分离再实施重新组合的结果, 对新形势下的核电站备件库存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降低各核电站的库存量, 又能保证核电站对备件的潜在需求, 适应核电站对备品配件的急需性和及时性, 引入备品配件联合储备的管理模式, 将同一制造厂家的同类型机组或同型号设备的备品配件采购, 改为采用核电站联合采购的方式, 即多个核电站将同类型的备品配件型号进行集中和归纳后, 按照不同类型进行集中采购, 由各核电站分类储备。备件的联合储备有多种模式, 可根据核电站的不同情况和建立在库存管理三要素的基础上, 对备件联合库存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优化和采用。

二、对备件联合库存模式的分析

由于核电站的库存备件是专为设备修理而储备的, 因此, 设备的维修方式对备件的库存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核电站的设备维修方式一般分为预防性计划维修和纠正性非计划检修。对预防性计划维修方式来说, 备件的需求量一般是可预测的, 如核电站在换料大修时, 可提前实施专项大修备件的采购工作。在非计划检修情况下, 一般是按照缺货多少或停机造成损失的大小, 将备件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关键件是指如不能立即提供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备件, 因此对关键件管理应实施安全库存的管理策略。如果每个核电站都将关键件按照安全库存状态管理的话, 就会使总的库存量远高于总需求量, 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备件联合库存模式是建立在集团一体化基础上的一种备件共存、共享的库存管理模式, 强调各方同时参与, 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 可大幅度减少资金占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备件库存管理要素的不同, 联合库存一般分为虚拟联合库存、实体联合库存和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等。

1. 虚拟联合库存

虚拟联合库存模式的特点是, 不设共同的实体联合仓库, 用于共享的备件可分别存放于各参与方的仓库中, 所有权属各参与方。由用户方共同制定备件的共享范围和方式, 当一方需要他方仓库里的共享备件时, 可借用或购买。此方式比较适于价格昂贵而使用较少的战略性备件。各基地备件库应将共享备件划分出来, 借助ERP (企业资源计划) 信息系统将参与共享的备件库存状况及时公布, 每个参与者均可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各企业的库存情况或寻找急需的备件。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几个电厂都建立了高压电气GIS (气体绝缘变电站) 备件的共享合作关系, 取得了较好效果。

2. 实体联合库存

实体联合库存是指核电站根据地址优化原则, 在合适的地理位置选定联合仓库, 用于存放共享备件, 并共同制定库存控制管理策略, 备件的所有权归全体参与者。实体联合库存适于企业间地理位置相近, 以及价值高和用量低的备件。其优点是, 备件库实体由联合储备参与方共同掌控, 实物清晰可见。

3. 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

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方式, 又称反向零库存管理策略。用户与供应商之间能够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共享备件的库存管理权和所有权统交由供应商掌管。各核电站以较少的流动资金可赢得较大范围的备品配件储备, 是供应商经营战略的延伸和发展, 使供需双方的责任与权利更加平衡和明确。一方面减少了核电站流动资金占用和备件积压的风险, 另一方面加深了供应商与各核电站之间的合作关系, 可获取到更为准确的备件需求信息, 增强了供货的可靠性和减少自身冗余备件的库存量。此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供应商得到了用户比较准确的备件需求信息, 保证了供货的可靠性。

三、对新项目多基地备件联合储备的设想

1. 建立联合储备的基本思路

(1) 搞好备品配件联合储备模式的关键是, 需要有一个带头的组织单位和一个网络平台。联合库存管理强调的是, 供应链中各环节单位都应同时参与和共同制定库存计划, 使供应链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能基于在相互协调和相互负责的基础上考虑问题。

(2) 对新项目的核岛、常规岛、BOP (核电站辅助配套设施) 主、辅机的型号规格以及制造厂家等内容, 都应先与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现有的备件储备情况进行比较, 将统计出来的同型号、同规格的备品配件进行资源整合并与各成员公司共享, 受益成员公司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既盘活了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的库存备件, 又降低了各成员公司的生产成本。

(3) 签署联合储备协议。为保证能较好地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通过签署备件联合储备协议, 使各核电站成为联合储备的成员。成员可通过ERP系统网络平台发布本企业的库存状况和调剂信息, 时时查询其他成员单位备品配件的储备情况, 实现了成员之间备件储备信息的在线共享。既解决了零散需求的集中处理, 也进一步发挥了规模效应和提高了备件采购与储存的工作效率。

(4) 确定备件储备定额。备件储备定额是控制库存的关键, 是一较复杂的课题。储备定额应根据在用设备的数量、重要程度和储备方式等因素制定。它是评价库存结构和实现科学储备的最基础工作。

(5) 建立优化的备件联合储备机制。通过分析、比较适用范围和试行运作机制, 以及核电站的不同特点等因素, 选择虚拟联合库存和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模式并用是一较好的方式。两种模式通过优势互补, 既可以建立起更为优化的备件联合储备机制, 又满足了各核电站的不同需求。

2. 通过协议建立起的合作关系

(1) 联合储备成员通过签署备件联合储备协议, 进一步明确了备品配件联合储备的管理方法, 储备目标、内容和机制, 更加明确了核电站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在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模式下, 各核电站应与供应商建立起更为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各核电站与供应商签订集中储备合作协议, 要求供需双方建立比较完整的备件交易协议和管理细则, 使供应商能更加准确、快速地为需方服务。

3. 联合储备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联合储备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共分为两个部分, 即核电站内部管理层和集团归口管理层。

(1) 核电站内部管理层信息模块。主要包括物资管理的基本功能, 如能跟踪备件的使用状况, 以及控制备件的各个流通和周转环节等。在采购申请、库存控制、验收入库、发放、退料 (退货) 和盘点管理等功能的基础上, 还增加了联合储备模块, 包括借出、借入、归还、结算和报表等功能。

(2) 集团归口管理层信息模块。主要包括储备计划、库存量管理、借用和监管等功能。以核电站内部管理为基础, 整合各核电站联合储备的信息资源, 实施网上办理调剂手续和实时更新库存信息等。建立统一的备件编码制度, 保持各核电站与集团ERP网络系统的畅通。

4. 对带头组织单位的要求

(1) 协调好各成员公司之间的联合储备工作, 敦促工程设计和工程采购单位应重点考虑多基地备件联合储备的状况。

(2) 带头协商和制定好联合储备备品配件的定额、联合储备计划和联合储备的库存结构等。

(3) 协调和组织好联合储备成员之间的互查和监督工作, 保证联合储备计划的严肃性和能严格执行, 保证库存信息准确, 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4) 协助供应商作好各方关系的协调以及备件的售后服务等工作。

5. 从战略备件入手, 逐步扩大联储范围

新项目应在投产前建立事故备件和消耗性备件的库存定额, 库存定额应根据实际备件消耗规律和采购规律进行不定期的修订。设备变更后要及时提出修订建议, 以便不断完善和制定合理库存量, 满足生产需要。

新项目在工程施工阶段就应纳入联合储备的管理范畴。生产用的备品配件应满足投产后2年的正常维修需用量。在审核工程采购合同的备品配件清单时, 应重点考虑联合储备对各核电站事故备件和消耗备件库存量产生的影响。应由备件联合储备带头组织单位协调和分配好各核电站工程合同中需要采购备件的种类和数量。从技术复杂、价值高的关键战略性备件入手, 在工程合同的执行阶段应首先完成第一批联合储备的备件清单, 再逐步扩大联合储备的范围。按照盘活库存、资源优化和科学合理的原则, 首先考虑利用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的现有库存。将各核电站的联合储备库存均视为一个整体在集团范围内共享, 各核电站需用备品配件时, 优先在集团内部调配。

6. 多基地联合储备应考虑备件的特殊性

备件的多基地联合储备应充分考虑核电站备件的特殊性。大亚湾核电站的设备全部是进口的, 岭澳核电站的进口设备也在75%以上, 备件采购与库存控制的管理难度较大。核电站属连续性生产的发电企业, 对备件的重要性和使用的紧迫性, 以及质量保证和核安全方面的要求等, 都高于常规电厂。具有采购周期长、价值高、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高等特点。新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程度虽有较大幅度提高, 但仍有较大比例的进口设备, 所以在确定多基地备件联合储备的库存量时, 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四、结束语

大亚湾核电站在备件联合储备共享方面曾有过尝试, 如与广州抽水蓄能电厂、深圳妈湾电厂、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等, 共同建立了高压电气设备的备件俱乐部, 在备件共享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前, 在核电大发展的背景下, 建立多基地备件联合储备平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各方面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备件联合储备运行机制, 推行备件联合库存的管理措施, 一方面能扩大备件的储存范围, 确保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也可发挥出规模效应, 进一步优化物资储备和加快物资周转。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而且为集团公司实现集中打包式的采购进口物资,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实施多基地核电站备件联合储备管理模式, 是发挥规模效益、挖潜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但可以确保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也可大幅度减少库存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10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一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 充分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不同资源, 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弥补学校校内实践教育不足的缺点。学生通过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融会贯通, 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 企业也可以通过招录在培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及时获取所需人才, 减少其招聘成本以及用人风险。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 学生通过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 还可以对所参与到的企业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符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 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现如今, 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 不再仅限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工作。因此, 优秀的人才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学校这个单一的主体中, 而应该结合社会, 只有融入社会, 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3. 有助于企业吸收人才。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会直接被企业所吸收, 有助于企业招揽高质量人才,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一般说来, 根据校企合作形式的不同, 大致可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基于项目的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1. 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

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是指学校从企业中选取具有相应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 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主要区别在于校外导师主要教导学生关于实践方面的知识, 有时甚至可以带学生直接参与自己的项目。这种合作形式大大丰富了学校的教师资源, 同时, 也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与实践有关的知识。

2. 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合作。

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商议同时参与一个具体研发项目, 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研发, 从而实际接触实践活动, 企业也可以直接享受到项目研发的成果, 同时, 由于参与这种模式的学生一般会直接被企业所聘用, 这样就方便了企业招揽人才, 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3. 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培养基地。与前两种模式不同, 这种模式有第三方政府的加入。这样就使得这种模式相较前两种更为正规, 能更加有效地整合企业与学校的资源, 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 也更加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三、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关于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的政策支持。

由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这种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仍然不是很正规, 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并不完善, 这样大大限制了其发展。由于这种形式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要求, 顺应社会发展, 所以其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 对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宣传问题。

如今有许多企业并不了解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具体概念, 他们并不清楚其优点, 有的甚至认为开展校企联合会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开展造成阻碍。没有相关企业的参与, 校企联合这种培养模式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因此, 对企业进行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宣传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3. 关于培养过程的监控问题。

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直接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 而且时间一般较长,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忽略原本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 而只专注于工作本身。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活动, 最主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 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的目的。一般学校对于学生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鉴定, 均是通过学生所做的科研质量来进行评价, 因此, 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 不至于使其偏离原本的方向。

四、结语

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充分整合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为企业招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这种模式在我国尚不成熟, 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在政府、学校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03~105.

[2]杜建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3:16~19.

联合教学模式 篇11

一、增漏动作

1.原因:单个动作不熟悉,联合动作顺序、路线、方向不明确。

2.对策: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如采用提问法,提问学生“什么时候交叉腿”“转体方向怎么判断”“后滚翻推手时间和方法”等,这些问题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单个动作的练习质量。此外,在完成联合动作时,连接处的动作要交待清楚,不能拖泥带水,或前一个动作没完成就做下一个动作。不能在完成联合动作时有晃头、摸脑袋、移动脚和手、或扯衣服等多余动作。可采用语言提示法,在学生练习的同时,老师或同伴对其进行重点动作提示。

二、动作停顿,节奏感不好

1.原因:在完成动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自信、过于紧张胆怯,出现“超限抑制”现象,做了前一个动作忘了后一个动作。

2.对策:采用联合动作分解练习,可以将成套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联合动作,比如:前滚翻交叉腿转体180度—后滚翻;或后滚翻—挺身跳。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动作要做得有快有慢、有强有弱,动作舒展大方才会优美。此外,在分组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开始做动作之前默想一遍动作,记清动作和顺序再上垫练习。

三.姿态不好,缺乏稳定性

1.原因:身体基本姿势的训练不够,完成有难度的动作时,学生比较吃力。

2.对策:在教学中,要讲清身体姿势是评价完成体操动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方面,是力与美的充分展现,要学生引起重视。如直臂、直腿、绷脚面、抬头挺胸等,可让学生集中看体操比赛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个力与美的视觉冲击;采用分解法加强学生基本姿势的训练。对于完成动作比较吃力或缺乏稳定性的学生,应采取个别对待原则,运用单个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不断移动脚步,变换不同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手法,特别在每个动作衔接处要给予提示和帮助。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课堂评价机制,比如自我评价、班组评价和教师考核等。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动作;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增加学生信心并最终获得成功。

联合教学模式 篇12

一、联合出报:战时报纸联合经营的有益尝试

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 报纸联合版出现较为集中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关于报纸联合版创办的原因, 陈涤群 (1948) 认为:“除特殊情形外, 不外物价的飞涨、纸张的节约以及劳资的纠纷而形成联合版的。 ”[1]论及报纸联合版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主要是战局紧张导致经济萧条, 进而引发物价飞涨, 报纸印刷、发行等所需的物资材料的流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报馆无法继续正常出版, 时常出现两家以上报纸联合经营的情况。

早在1937年10月, 日本进攻上海, 受战事的影响, 上海的很多民营小报纷纷停刊, 《大晶报》《上海报》《小日报》《金刚钻》《东方日报》 等10家民营小报联合起来, 共同出版一份报纸, 报名为《战时日报》, 共同克服困难, 开展战时宣传工作。 1939年4月15日, 重庆的 《全面抗战》《世界知识》《读书月报》《妇女生活》《战时教育》《文艺阵地》《理论与现实》等7家期刊联合出版《国民精神总动员》特刊, 体现了战时文化宣传领域不畏强敌、共赴国难的斗志。 这种因战局原因导致的报业合作现象在战时传播中具有典范作用, 对处于困局之中、 遭受敌人摧残的民营报业来说,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 从全面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全国各地联合出版报纸的现象就有24家 (见表1) 。 其中, 大多数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而联合在一起的。2尤其在一些大型战役过后, 部分报馆受到较大摧残, 甚至丧失继续出报的能力, 为了在信息传播不畅的情况下继续引导舆论, 一些报纸合作出版联合版。 这种联合经营行为, 是特殊时期条件下的报业协调行为, 是中国报业经营的宝贵财富, 其合作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 多家报纸合作创办联合版的现象时常出现, 这种联合经营模式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本文以重庆大轰炸期间的《重庆各报联合版》为例, 分析联合版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 以期再现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报纸联合经营模式。

二、搁置争议:参与各方合作的基石

全面抗战开始之后, 随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 重庆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很多报纸纷纷迁到重庆出版, 这里成为当时报业集中地。 1939年5月3日, 日军对重庆市中心进行惨无人道的轰炸。 《西南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新蜀报》和 《新华日报》等报馆在敌机的轰炸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5月4日, 《大公报》发表题为《血火中奋斗》的社评, 表达了新闻界同仁与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抗战到底的决心。 同时, 也可以看出, 在国难当头之际, 各家报纸体现出了互相帮助、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大公报》报馆被炸毁之后, “同业《新华日报》 《新民报》《商务日报》, 都有多数同仁来为本报抢救器材……我们的编辑部及工场已不能工作, 承《国民公报》社借予一切工具及便利, 使本报得不间断、照常为国家社会服务”[2]。 可以看出, 尽管各家报纸在新闻、发行、广告等方面存在竞争, 但是在抗战这一大背景下, 报界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这是报界能够精诚合作的基础。

资料来源:陈涤群.新闻纸联合版汇志[J].报学杂志, 1948年第1卷. 田大宪.《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的历史地位[J].当代传播, 2008 (2) . 注:联合出版天数不明的用“———”标出。 表中报刊书名号省略。

当时, 《中央日报》《时事新报》《大公报》《国民公报》等4家报纸集体倡议各报出版联合版。 这一倡议马上受到报界的肯定, 并承送当局批准。 在得到国民党当局的许可之后, 各家报纸积极做好筹备工作。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 由《中央日报》负责牵头组织这次由国民党、共产党的党报以及地方报纸、民营报纸共同出版联合版。 “渝地各报, 受损甚重, 基于事实需要并委座手谕, 渝市十大报纸, 自五月六日期发行联合版。 ”[3]尽管当时只有少数几家报馆受到损害, 但 “为便利疏散迁建计, 自非有统筹办法, 难期调整”, 于是, 从1939年5月6日起, 重庆的9家报纸发行《重庆各报联合版》 (以下简称联合版) , 这是民营报纸与政、 党、军和地方报纸联合克服困难的典型。 联合出刊的9家报纸分别为《中央日报》《扫荡报》《西南日报》《大公报》《新蜀报》《商务日报》《时事新报》《新民报》《国民公报》。[4]《新华日报》于1939年5月7日参加联合版, 这样, 《重庆各报联合版》就变成了10家报纸, 这10家报纸分别代表不同党派、团体和地区的利益。3联合版从1939年5月6日开始发行, 一直持续到当年8月12日, 共发行3个月零7天, 合计99期。 《重庆各报联合版》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的创举, 体现了不同党派、不同政见的报纸在国难面前搁置争议、同仇敌忾、团结奋战的精神。 联合版在创办过程中也并非风平浪静, 联合经营也是暂时搁置争议的过程, 参与各方具有自己的诉求, 但为了战时新闻宣传, 最终统一步调。

(一) 国民党:借势而为, 统管言论

1937年2月, 国民党在五届三中全会发布的 《 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提出, 要彻底取消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停止赤化宣传和阶级斗争。[5]1938年4月, 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进一步提出, 共产党“一定是要受本党的领导”, 并且要“消融于三民主义之下”[6]。 按照蒋介石的设想, 最终将国共两党“溶为一体”[7]。

在新闻舆论方面, 国民党当局一直采取各种办法限制共产党、民主党派以及民营报纸的言论。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创刊于武汉, 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威望, 该报出版后发行量直线上升, 很快达到3万份。 国民党对该报的新闻检查向来严格, 甚至采用非官方的手段破坏《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 包括殴打报童、买通报贩控制发行系统、盯梢、逮捕报人等。 尽管如此, 《新华日报》依然保持较大的发行量, 其影响力日渐扩大, 这是国民党当局不愿意看到的状况。 1938年10月底, 武汉沦陷, 《新华日报》迁移到重庆继续出版。 1939年5月, 日本对重庆实施惨绝人寰的大轰炸, 很多报馆的设施被炸毁, 严重影响到报纸的印刷与发行。 国民党借此机会, 想采取两全其美的办法统管各界舆论, 即以五三、五四大轰炸报馆遭到破坏为由, 将各家报纸联合起来, 办一份联合版, 通过联合版“熔化”共产党的主张。 同时, 也实现了对各家民营报纸的言论控制。 基于这样的目的, 国民党非常积极地推动重庆的10家报纸合作创办联合版, 以便国民党当局顺理成章地控制报界舆论。

(二) 共产党:刚柔相济, 服从大局

在各家报纸筹备创办联合版的时候, 共产党主管的《新华日报》最初表现得不太积极。 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华日报》在重庆大轰炸中损失不大, 报社完全有条件继续出版。 在大轰炸期间, 《新华日报》设置于巷坪街的印刷厂、编辑部以及营业部被日军炸坏。 与部分报纸相比, 《新华日报》的损失较小, 继续出报不存在问题。 二是国民党当时正在推行溶共反共政策, 通过联合版的形式更容易控制中国共产党的舆论, 并最终达到溶共的目的, 共产党对国民党的目的了如指掌。 三是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其既有的立场。 抗战时期, 每家报纸均有自己的立场, 尤其是政党报纸, 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鲜明。 由不同党派、不同利益群体办联合版, 报纸的报道倾向很难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 其结果往往是牺牲话语权较弱者的利益。

对于《新华日报》来说, 创办各报联合版是比较棘手的事情。 如果严词拒绝, 会给国民党、其他党派以及民营报纸以口实, 认为《新华日报》不以大局为重, 另立山头;如果参加联合版, 就会丧失话语自主权, 甚至最终被国民党以“联合”的手段予以“熔化”。 因此, 当重庆市各大报纸于1939年5月6日出版联合版的时候, 《新华日报》并没有参加, 而是采取“顶住” 与观望的办法。 国民党中宣部于5月7日发特函给《新华日报》, 指出重庆市9家报纸均按照国民党当局的要求出版联合版, 只有《新华日报》继续单独出版。 因此, 国民党中宣部命令《新华日报》“七日不得再行刊行, 否则事关通案, 当严予处分也”。 基于当时的情况, 《新华日报》经请示周恩来, 决定有限制地参与联合版。 社长潘梓年在复函中明确表示, 《新华日报》参与联合版是从大局出发, 放弃单独出版, 但参与联合版应该有个期限,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单独出版, 该报最迟1939年8月13日复刊。 上述表明, 作为共产党的机关报, 《新华日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 做了较大的让步, 表现出良好的大局观。

(三) 民营报:顺应时局, 积极配合

从政治倾向的角度来讲, 国民党报纸和共产党报纸之间的政治差异最为明显, 民营报纸往往处于中间偏左或偏右的立场。 因此, 当国民党《中央日报》 带头提倡创办联合版的时候, 民营报纸基本上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而是积极响应这一号召。

广大民营报纸对创办联合版的主观态度并非一致, 但是在实际表现中则是整齐划一的。 因为, 尽管有些报纸具备继续出版的条件, 但是国民党当局已经通过正规的函件要求各报放弃独立发行, 选择出版联合版, 如果采取抵抗态度, 最终将引火烧身。 更何况国民党当局可以为联合版大开绿灯, 提供各种物资供应, 为民营报纸节约了一部分办报成本。 对于部分报馆被炸毁的民营报纸, 已经不具备继续出版的条件, 这类报纸在主观上愿意出版联合版。 对于那些具备继续出版条件的民营报纸, 在抗战形势危急的情况下, 也不愿意特立独行, 以免引起当局不满。 因此, 从总体上来讲, 在国民党当局和部分民营报纸提倡出版联合版的时候, 民营报纸阵营基本上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而是顺应时局, 服从安排。

三、权力结构:集中与分散同时并存

《重庆各报联合版 》初创的时候, 报务活动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 1939年5月8日, 联合版成立重庆各报联合委员会, 设有联合委员会常务办事处, 其办公地点在《时事新报》报馆内, 联合版的编辑部也设在这里。 联合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中央日报》的程沧波、《大公报》的曹谷冰、《扫荡报》的丁文安、《时事新报》的崔唯吾、《国民公报》的康心如、《新蜀报》的周钦岳、《新华日报》的潘梓年、《新民报》的陈铭德、《商务日报》的高允斌、《西南日报》的汪观云等10人。[8]其中, 《中央日报》社长程沧波担任主任委员。 在重庆各报联合委员会之下, 又设立了编撰委员会、经理委员会、迁移委员会等3个专门委员会, 细化了采编、经营等工作。 上述3个委员会分别由王芸生、黄天鹏、崔唯吾担任主任委员, 各家报纸的总编辑与经理担任委员。 在3个专门委员会下面, 设有若干课科。 其中, 负责新闻采编业务的编撰委员会分为两个组, 每个组由5家报社的相关成员组成, 轮流执行采编权。 上述表明, 《重庆各报联合版》 与一般报纸的管理机构相差无几, 既有报纸采写编等新闻实务方面的编辑部门, 又有经营管理方面的经理委员会。 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乱格局, 联合版专门设立了迁移委员会。

从《重庆各报联合版》的管理体系可以看出, 其权力结构体现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特征。 重庆各报联合委员会是联合版的主要权力机构, 其主任委员由《中央日报》社长程沧波担任。因为联合版的主导权在国民党手里, 在重要的位置上必然安插国民党当局信得过的人员, 程沧波被“选”为主任委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编撰委员会的主任由《大公报》的总编辑王芸生担当, 《大公报》是民营报纸, 在当时的新闻界有较大的号召力, 其政治倾向保持中立, 在大是大非面前遵从国民党的意志。 因此, 对于国民党来说, 选择王芸生作为编撰委员会的主任, 既能够避开外界的批评与猜疑, 又便于控制当时的舆论。经理委员会、迁移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黄天鹏和崔唯吾均属于《时事新报》的负责人, 当时的 《时事新报》名义上是民营报纸, 实际上已经被国民党收编。 由于当时联合版的办公地点设在《时事新报》报馆里, 经营管理与报社搬迁让该报负责显得合情合理。 这样, 《重庆各报联合版》 在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上均按照国民党当局的部署而设置, 体现了国民党的意志, 报纸的权力基本上集中于国民党当局手中。当然, 从表面上来看, 联合版的权力结构体现了分权的格局, 既有国民党的报纸, 又有共产党的报纸以及民营报纸, 联合委员会成员由多家报纸的负责人担任。 联合版的权力结构在报纸内容上也有所体现:联合版不发表社论, 以免引起争议, 也不刊发各报采写的新闻, 主要刊登国民党中央社发布的新闻。 编辑人员由10家报纸分组轮流担当, 每天报纸清样出来后, 编辑一起看, 并提出修改意见。 因此, 从总体上来讲, 联合版的权力结构体现出内在集中性和外在分散性相结合的特点。

四、经营结构:供需与收支双重失衡

《重庆各报联合版 》的经营结构出现了双重失衡的矛盾。 一方面, 发行与广告的需求量难以满足, 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 报纸的收支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从一般的报纸经营常识来看, 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是比较罕见的。 因为既然发行与广告均有巨大的需求, 市场中又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 其经营绩效好、盈利空间大才符合常理, 但事实恰恰相反。

1938年10月25日, 武汉沦陷。 国民党新闻宣传机构纷纷迁往重庆, 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以及武汉、南京等大城市的报刊纷纷迁往重庆出版, 重庆一时间成为中国报业繁华的都市, 鼎盛时期报纸数量达到22家。 重庆大轰炸导致数家报馆被破坏, 无法正常发行。 伴随着《重庆各报联合版》发行, 重庆的新闻舆论主要由联合版引领。 《重庆各报联合版》的市场需求尤为旺盛,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由于当时战局混乱, 公众急需了解战事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信息, 阅读报纸成为人们获知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重庆各报联合版》是国民党、共产党以及民营机构合办的报纸, 其权威性和信息可靠性是最有保障的, 因此联合版的发行一直处于求过于供的状态。 其次, 重庆原本有20余家报纸, 突然减少了10家报纸, 读者不得不寻找替代品, 《重庆各报联合版》成为最佳选择。 参与联合版的这10家报纸是当时重庆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的报纸, 这些报纸的发行量名列前茅, 平时的总发行量在20万份左右, 战时的需求有增无减, 而联合版的发行量在3万份左右, 两者存在巨大的差距。 再次, 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死亡伤病、流离失所的人剧增, 需要通过报纸刊登寻人启事、各类声明与广告的人不断增加。 而报纸的版面相对有限, 这构成了广告刊登方面的供需不平衡。

联合版初期的经营状况欠佳。 由表2可以看出, 从1939年5月到8月份的3个多月中, 联合版的发行总收入为90553元, 发行收入最高的月份为7月份, 总额达到31299元, 而每日平均发行收入呈逐月递增状态, 最高为8月份, 日均达到1205元。 联合版3个多月的广告总收入合计为93788元。 从每月的情况来看, 5月到7月份, 每月的广告额呈递增状态, 而8月份由于只有12天, 广告额少于其他几个月。 从日均广告额来看, 7月份日均广告额最高, 达到1156元, 因为当月的广告刊登量较大;8月份日均广告额最少, 其原因在于, “八月份每日平均收入尚视六月份为少, 则系广告登户递减之象”[9]。 从联合版的发行与广告经营额来判断, 联合版的经营状况不太理想, 盈利空间较小。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 联合版在5月、6月、8月三个月均处于亏损状态, 只有7月份广告与发行经营出现盈余。 由于联合版的工作人员来自各报, “习例既殊, 管理难一……纸张困难, 达于极点, 发行亏赔, 经费拮据, 周转无方”[10]。 由此可见, 联合版出现明显的经营结构失衡状况, 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联合版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经营, 而在于引导战时舆论。 第二, 战时的物资供应链断裂, 纸张、印刷等物资供应不能及时跟上, 影响了报纸的版面扩张和发行量提升。 第三, 报贩垄断了报纸的发行市场, 严重影响了报纸的正常发行。

数据来源:黄天鹏.重庆各报发行联合版之经过 [J].新闻学季刊, 1940 (2) . 注:5月份只有26天, 8月份为12天。

数据来源:黄天鹏.重庆各报发行联合版之经过 [J].新闻学季刊, 1940 (2) .

五、控制市场:困境与矛盾双重破解

由于战事连连, 办报的物质条件受到严重的影响, 报纸经营面临较大的困境。 联合版的发行定价较低, 导致报纸日益亏损, 没办法弥补, 也无法从银行借贷。 在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下, 一些报贩控制了报纸的发行领域, 使报纸价格飙升。 另外, 由于战时物资短缺, 纸张供应困难, 报纸版面受到限制, 而普通公众刊登各类广告的需求不断增加, 急需联合版增加版面。 面对这些困境和矛盾, 联合版通过各种途径控制市场, 以便暂时度过危机。

联合版的发行价格原本较低, 每份5分钱, 批发价3分3厘, 但是由于报纸发行量较小, 报贩肆意抬高报价, 普通老百姓不满意。 随着报价提升以及读者需求的不断增加, 民众对报纸发行数量较少的责难也随之出现。 最初, 联合版每天发行2万余份, 后来增加到3万余份。 由于纸张供应有限, 不得不对发行数量加以限制, 最高发行3万份。 后因纸张锐减, 发行量再次受到限制, 最高发行2万多份。 此后, 经理委员会在经营上采取了两个举措: 一是函请宪警制止报贩加价, 控制发行环节, 让老百姓能够按照报馆的定价购得报纸。 二是适度提高报价, 从1939年7月1日起, 将定价从5分 (批发价3分3厘) 提高到6分 (批发价4分3厘) , 由于采取了较为妥当的办法, 报纸的发行量和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发行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这是联合版扭亏为盈的重要举措。 在广告方面, 因为联合版是在大轰炸之后创办的, 重庆受轰炸破坏与影响的人很多, “故遗失声明之类广告, 倍极拥挤, 当时情形, 几于无法应付”[11]。 受报纸的纸张与篇幅所限, 无法刊登那么多的广告。 开始阶段, 经理委员会规定每日出版两版新闻、两版广告, 遇到特殊情况, 再酌情变通。 如敌机轰炸引发断电现象、印刷机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印报等等, 即可改出一张报纸, 新闻和广告均减半。 5月份的广告价格为:长行 (80字) 2元, 短行 (40字) 1元, 40字以内的小广告1元2角。 按照实际字数收取广告费, 没有折扣, 报纸的广告营业额也比以前有所提升。 这样, 联合版一方面控制住了报纸的发行量、发行价格和广告刊登等关键环节, 另一方面也使联合版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得到缓解。

在联合版经营的3个多月的时间内, 由于后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 严格控制了报纸的发行、 广告市场, 联合版的总体收支基本平衡。 联合委员会于8月15日召开最后一次 (第十五次) 会议, 并成立办事处, 解决后续事宜, 向各报还清了借纸、押款。 “重庆各报联合版自五月六日发刊以来, 已三月有余。 顷因各报疏建工作大体就绪, 故定于八月十三日起仍由各报分别出版。联合版之发行至八月十二日为止云。”[12]从总体上来看, 联合版的经营略有盈余, 多余的现金1.6万余元移交给联合会第二届大会, 作为基金和经费。

六、结论与讨论

《重庆各报联合版 》 是在国民党的督促下创办的, 这份报纸的参加者既有国民党党报, 又有共产党党报, 还有一部分影响力较大的民营报纸。 各类报纸的政治态度不一, 对经营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在日寇侵略的不利条件下各家报纸以大局为重, 摒弃矛盾与冲突, 合作办报, 共赴国难, 体现了报界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 因为报纸的政见不一, 联合版的新闻业务有不少困难。 报纸本来是观点纸, 在战乱纷争的年代, 各家报纸的政治立场往往体现得比较明显, 多家报纸合作办报, 报纸必须采取一种让各家报纸都能够接受的话语方式来叙事, 报纸的政治态度也相对缓和, 为各个派别所认同。 联合版的经营管理留给我们较多的思考:

第一, 联合版的参与各方保持适当的张力, 这是联合版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 为了避免争端, 体现合作精神, 联合版淡化观点和言论, 不发社论, 只提供官方消息。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参与各方的政治分歧, 是联合版能够顺利发展下去的基础。 第二, 国民党当局积极推动联合版发行工作, 共产党做了较大让步, 这是联合版发展较为顺利的重要原因。 在联合版的参与各方中,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利益上做了最大的牺牲, 其话语权被严重挤压, 但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 积极支持联合版的发展。 第三, 联合版控制市场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多重矛盾, 对报业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但是, 联合版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参与各方的政治分歧。 第四, 盈利不是联合版的主要目的, 其最终目的是传播新闻信息, 引导社会舆论。 因社会需求量大, 联合版的发行与广告经营基本无须报社推动, 其经营和管理模式在民国时期具有不可复制性。 第五, 参加联合版的这些报纸背景不同, 立场悬殊, 但是在日军残暴的侵略行径下, 抛弃成见, 以大局为重, 精诚合作, 奏出了战时合作的最强音, 展现了各家报馆不畏困难、团结奋斗、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涤群.新闻纸联合版汇志[J].报学杂志, 1948 (3) .

[2]血火中的奋斗[J].大公报, 1939-05-04.

[3]五三五四轰炸后渝各报出联合版[J].新闻学季刊, 1939年创刊号.

[4]五三五四轰炸后渝各报出联合版[J].新闻学季刊, 1939年创刊号.

[5]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 (下)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5:435.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政治” (1)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418.

[7]李勇, 张仲田.蒋介石年谱[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5:262-263.

[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2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652.

[9]黄天鹏.重庆各报发行联合版之经过[J].新闻学季刊, 1940 (2) .

[10]黄天鹏.重庆各报发行联合版之经过[J].新闻学季刊, 1940 (2) .

[11]黄天鹏.重庆各报发行联合版之经过[J].新闻学季刊, 1940 (2) .

上一篇:主变微机保护下一篇:立体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