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及应用论文(共8篇)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1
►►一、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处理原则
企业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依法变更, 即当国家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要求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 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时, 企业必须服从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的要求;二是自行变更, 即当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使企业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可靠、更相关时, 应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
1.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 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例1:甲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900000元, 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8%, 按当时会计制度, 采用成本法核算该投资。2007年1月1日起改按新的会计制度核算, 即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表决权资本20%和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有重大影响的, 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两个公司所得税率均为33%。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
乙公司2004、2005、2006年净利润分别为200000、100000和150000, 而甲公司于2004、2005、2006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分别为0、20000和15000。
以上是由于会计制度发展变化而改变会计处理方法, 因而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①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②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ⅰ) 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损益调整) 1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000
(ⅱ) 调整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 (100000×15%)
贷:盈余公积 15000
③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会计在会计政策变更当年, 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年初留存收益数, 以及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上年数栏有关项目。
甲公司在编制2007年度会计报表时, 应当调增资产负债表年初留存收益数、长期股权投资数, 即调增盈余公积15000元, 调增未分配利润85000元, 调增长期股权投资100000元。同时调增上年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即调增投资收益30000元, 调增年初未分配利润59500元。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 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 应当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
2.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 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 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
例2:A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改用后进先出法。2010年1月1日存货的价值为250万元, 公司购人存货实际成本为18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存货价值为220万元, 当年销售额为500万元, 假设该年度其它费用为120万元, 所得税率为33%。2010年12月31日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存货价值为450万元。A公司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如下表3:
其中: (1) 采用后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1830万
(2) 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 =1600万
摘要:对于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采用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主要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本文先介绍了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处理原则, 重点以实例形式介绍了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处理原则,选择逻辑,追溯调整法,未来适用法
参考文献
[1]孙鹏搏.试论折旧方法变更涉及的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J].对外经贸财会, 2004, (07)
[2]唐鸿英.谈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 2009, (13)
[3]冯永琴.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调整[J].财会月刊, 2009, (31)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2
全省林地变更成果应用情况
我省2013年度开展并完成了全省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当前,其成果数据已应用于政府目标考核(包括湖北省市州级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考核、三农指标考核,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文明城市创建考核、脱贫奔小康试点县考核)、全省可造林绿化面积普查、国家储备林划定、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林地核查等方面。今后,全省林地变更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成果数据还将在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营造林实绩核查、林业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3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变化, 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 一方面是由于主观原因, 如业主的要求的变化、勘察设计工作粗糙,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者估算不准确的工程量, 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 如果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自然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和工期拖延等乞还有的是业主对工程有新的要求或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变更, 因此导致了工程变更合工程变更范围包括如下:
1.1 对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
由于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的工程量是依据设计图纸预算的量值, 是为承包人编制投标书时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报价使用, 因此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实际工程量与预算不符的情况。为了便于合同管理, 当事人双方应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工程量变化较大可以调整单价的百分比。
1.2 任何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
如在强制性标准外提高或者降低质量标准。
1.3 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
这方面的改变无疑会增加或者减少工程量, 因此也属于工程变更。这类变更在实际施工时最为常见, 虽然每个更改的造价影响不大, 但因为变更比较多, 所以对造价的影响也不少。
1.4 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省略的工作应是不再需要的工程, 不允许用变更指令的方式将承包范围内的工作变更给其他承包商实施。
1.5 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此类属于合同工期的变更, 既可能由于增加工程量、增加工作内容等情况, 也可能源于工程师为了协调几个承包人施工的干扰而发布的变更指示。
此类变更在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在精装修楼盘中, 比如, 在一高层住宅中, 原确定方案在总包单位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室内装饰工程的施工, 但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及能抓紧销售, 建设单位决定在总包单位未竣工验收时即安排精装饰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造成总包单位的时间安排延迟及配合的增加。
2 减少工程变更的措施和建议
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是必要的, 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 工程变更的影响是广泛和严重的, 因此, 应可采取措施以减少工程变更, 并努力使由于工程变更造成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2.1 加强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
究工作
为减少建设项目后期的工程变更, 必须做好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 在此基础上应认真整理, 仔细分析、研究, 在项目前期和设计过程中, 应多次召开包括使用单位在内的项目认证会, 在项目设计前, 应充分了解建筑物使用方的工艺要求、功能要求及相应特殊要求。
2.2 深化设计、规范设计和成果认可制度
项目设计质量是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议工程设计严格按方案设计 (或方案招标、竞赛) →扩初1→扩初2→跑工图的程序进行, 对于每个设计阶段的成果进行有关各方参加的讨论、研究并认可,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成果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设计。
2.3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
设计中的错误和矛盾是难免的, 有关各方应做的是如何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因此,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应在认真学习和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 切实做好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 一方面发现和解决设计中错误和矛盾, 另一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图纸会审是否做细做好, 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顺利。
2.4 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或专家进行工
程建设项目变更的评估、审核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 通过专门的政府机构或专门的人员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 可以实现权责明确责任到人, 有效地防止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违规行为尤其是防止业主与承包商, 供应商之间的串谋行为。
2.5 工程监理直接参与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
为了维护投资方的利益, 国际上常见的作法是监理公司直接参与改正阶段进行全面监督。据专家称:如果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监理就参与进去, 一般可推除80%的错误和不必要的变更;据悉美国没有施工图和竣工图之分, 施工图一但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就不能变更。因此改正阶段的监理, 可确定优化设计方案和成熟的工艺, 提高设计质量, 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和安全隐患。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上讲, 推行设计阶段的监理, 事前管理、预防为主、也是科学合理的.因此, 全面推行设计阶段的监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6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的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目前已有《会同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变更, 但这些都是从项目总体出发, 对在工程建设项目变更方面的规范则不够具体。因此, 为更好地监督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 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如变更的范围、幅度、责任追究等。
3 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
合理、时机恰当和有序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各方是有利的, 具有工程建设的正面效应和推动作用, 这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更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成本和提升外观美化等, 但是, 毋庸置疑, 相对随意的、不合时机和无序的变更将极大的影响工程质量、进度, 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3.1 工程质量下降
过多的工程变更, 特别在工程后期和结构部位的工程变更, 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 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另外, 会给后期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造成工程质量下降。
3.2 项目投资增加
由于工程变更造成已完工程的拆除、设备退货、工程的二次重建、承包方的停工待料等, 同时, 由于工期的延误常采取赶工措施, 导致发生不必要的赶工措施费, 总之, 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增加了工程索赔的可能, 导致工程项目投资增加。
3.3 施工进度缓慢
施工阶段频繁的工程变更将打乱承包方有序的进度计划安排, 造成施工用设备、材料、劳动力等准备的匆忙和混乱, 这经常引起现场工作面的停工和半停工状态,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将降低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己完工程的频繁拆建还将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导致情绪低落、效率下降, 进而施工进度计划难以完成。
3.4 安全隐患增加
如前所述, 频繁的工程变更一方面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 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另一方面, 由于操作人员情绪低落、思想麻痹, 给安全施工造成极大的威胁, 安全施工隐患识意增加。
3.5 竣工决算困难
施工阶段过多的工程变更必然造成工程费用索赔, 如果由于工期紧张、工程变更资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 给工程竣工决算增加了很多困难, 特别当时间跨度较大时。在一住宅项目中, 因工程设计变更的联系单竟达到4000份之多, 给工程决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摘要: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会产生内容各异的变更, 这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 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之间都存在紧密的内在工艺联系、频繁的工程变更既打乱正常的作业顺序、又导致工程项目投资的失控以及引发合同纠纷和争端.为此, 笔者就工程项目变更的原因及减少变更的措施做以探讨。
关键词:工程变更,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车春鹏, 杜春艳.工程造价管理[J].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
[2]林知炎.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4
一、会计政策应用
《准则》对会计政策定义作了新的表述: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准则》要求, 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一)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要求“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说明, 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存在着可供选择的多项会计政策, 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 企业存在着一个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如, 固定资产准则第十七条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此外, 还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都存在可供选择的多项会计政策, 其中多数已为大家所熟知, 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二) 选择会计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出现不同的会计数据, 揭示出不同的会计信息。因此, 要求企业在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时, 必须考虑相关的因素和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首先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而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例如, 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 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如果对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自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这就违反了相关准则的规定, 因此是不合法的选择。
2. 利益兼顾原则。
不同的会计政策会揭示出不同的会计信息, 会对利益各方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 应充分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这些利益各方主要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经营者、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等。企业不能仅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其他方的利益, 而应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如, 有的经营者为了粉饰报表而从中获取好处, 通过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选择以降低成本费用, 抬高企业利润, 由此造成由高额分红和税金入库引发的大量现金流出, 降低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这会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 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3. 一贯性原则。
准则规定,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 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但是, 有的企业为了掩盖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等问题, 以达到在资本市场上圈钱的目的, 随意编造理由, 变更会计政策。虽然这样的变更也经过一定程序, 但在内部人控制下, 这些程序也不过是走形式而已, 仍然不符合一贯性原则。当然, 执行一贯性原则并不等于绝对不能变更。对会计政策的变更, 本文将在第二部分再行讨论。
4. 适用性原则。
由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存在着可供选择的多项会计政策, 企业在具体进行选择时, 应在合法性的前提下, 灵活选择适合当前经济环境和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政策。如,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极不稳定, 此时在对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政策选择时, 应选用较为稳妥的成本计量模式, 以避免企业利润的大起大落;而在经济比较平稳发展时, 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能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当前, 在金融风暴袭击下, 已有不少国家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置疑, 就是最好的说明。又如, 对赊销业务较多的企业, 在坏账准备计提会计政策上, 应该选择有利于应对坏账风险的政策等。
5.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原则是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原则。在同样的条件下, 企业应选择操作成本较低的会计政策。如, 如果企业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数量不多, 且其价格的变化占企业总体效益的比重不大时, 可选择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以避免在采集公允价值时花费过大的费用。
总之,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 应从本企业实际出发, 遵循上述原则, 进行审慎的选择, 以达到既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 又能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二、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后, 不是一成不变, 而应定期对所选用的政策进行复核, 当出现某些迹象时, 应通过规定的程序, 实施会计政策的变更。
(一) 会计政策变更的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明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第十七条) 。如果企业根据现行会计政策所发布的会计信息, 已不能真实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或不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时, 企业就应该考虑变更现行的部分会计政策。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九条指出,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 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其他有关具体准则也有类似规定。这充分说明, 会计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 进行合理的变更。
(二)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准则明确, 除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外,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就是其中的一个可以据以变更的条件。最为明显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有关规定。该准则第四条规定, “在首次执行日, 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 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 本准则规定不应追溯调整的除外。”因此, 该准则第六条规定, “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在首次执行日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此外, 在其后的有关各条都有类似规定, 其中影响较大有: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及以后各条等。这些规定, 都比较典型地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这一类。
(三)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如果企业现行的会计政策已经不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就应该考虑变更会计政策。对此, 具体准则有较多的规定。如, 存货通常按照单个项目计提跌价准备, 如果企业的存货趋向品种繁多且价值又较低, 则可以改按存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企业对外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如果因为发生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第九条至第十三条规定情况的, 可改为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如果企业的房地产达到“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且同时满足规定的两项条件的,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等。通过这些在准则规定范围内的变更, 就能使企业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四) 不属会计政策变更的事项
准则第五条明确,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如, 企业对甲公司投资, 因该投资符合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五条要求而采用成本法核算, 而此后又对乙公司投资, 但该项投资符合该准则第八条要求的, 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这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又如, 企业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 但以后因生产环境发生变化, 低值易耗品增多, 为便于管理而改按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 但该企业的低值易耗品总量并不大, 因此这一变更也不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等。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关键之点在于是否应计算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并以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当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 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以选择: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形, 分别进行采用以追溯调整法为主, 以未来适用法为补充的会计方法的选择。
(一) 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 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 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企业应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追溯计算出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这一差额即为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若计算出的留存收益大于按原会计政策计算出的留存收益, 则累积影响数为正数;反之为负数。
值得注意的是, 在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前, 还应考虑对新旧会计政策下影响税前利润之间的差额是否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无需进行纳税调整的, 利润之间的差额即为变更累积影响数;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 则应以经纳税调整后的净利润差额作为变更累积影响数。如, 某公司于2007年底购进价值200万元的某固定资产, 预计净残值率为5%, 使用寿命10年 (与税法规定相同) , 采用直线法折旧, 则在2008年共计提折旧19万元[200× (1-5%) /10];2009年3月通过规定程序决定改用年数总和法折旧, 并进行追溯调整。按年数总和法计算, 该固定资产2008年应计提折旧34.55万元[200× (1-5%) ×10/55]。其中新增税前利润15.55万元, 应增交所得税3.89万元 (15.55×25%) , 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余11.66万元 (15.55-3.89) 调整留存收益相关账户。
(二) 未来适用法
准则规定, 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 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如果采用未来适用法, 就无需进行追溯调整。如前例, 只需在2009年期初对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81万元 (200-19) 和剩余使用寿命9年 (10-1) 的基础上, 按新的折旧方法继续折旧就可, 并不存在追溯调整问题。
四、披露和评价
(一) 披露
由于会计政策的选用和变更会给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防止企业利用这一变动调节利润, 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影响其进行决策, 因此对会计政策的选用和变更信息的披露十分必要。准则第十五条要求,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 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企业应根据这一要求, 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对影响数额较大的会计政策变更, 有必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二) 评价
同理, 对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 尤其是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评价也十分必要。对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评价, 一般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评价。
举例如下:
软件项目的需求变更及对策 篇5
什么是需求分析?
要知道需求变更是什么,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理解客户需求, 就软件功能与客户达成一致, 估计软件风险和评估项目成本代价, 最终形成开发计划的一个复杂过程。需求分析的成果形成需求说明书。
什么是需求变更?
根据软件工程思想定义, 需求说明书一般要经过论证, 如果在需求说明书经过论证以后, 需要在原有需求基础上追加和补充新的需求, 或对原有需求进行修改和削减, 均属于需求变更。
二、需求变更的原因及影响
1. 需求变更原因
一方面是用户:他们是项目需求的提出者。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是用户提出需求以后,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改变了需求, 这只能迫使开发工作返工, 丢弃一些无法修正的部分。无疑这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但又无法完全避免。要求用户一次性把需求讲清楚, 并且不允许此后需求有任何变更, 这是不现实的。只能尽量减少需求变更, 降低它所造成的影响。
二是系统因素:在系统内部, 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或数据的变更要求与其相适应。
三是外部环境因素:与软件运行相关的工作制度或法规、政策的变更, 或是业务要求变更导致的需求变更。
四是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缺陷:需求调研、分析、定义和评审工作不够充分, 致使需求规格说明中隐含着问题, 在开发过程中才有所发现。或者需求开发中开发人员与用户沟通不够充分, 如未能如实获得用户的潜在需求等。
软件需求一旦出现变更, 它可能要涉及到一些相关的代码和文档的修改, 为此要把这一变更通知到所有相关人员。提出需求变更有可能在开发的任何阶段, 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 越晚的需求变更引起的损失越大。
2. 需求变更给软件的开发工作带来的影响
需求变更对软件开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概括的看,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增加项目的人员、费用开支, 影响开发进度。需求变意味着原先的需求调研、分析的结果与预期的软件实现存在偏差, 需要进行需求变更。这无疑要增加项目的人员、费用的开支, 并对开发进度造成影响。更有甚者, 如果变更频繁, 可能对项目造成较大影响, 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
(2) 影响软件质量。在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中, 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关需求可构成需求链。如果由于需求变更导致需求链的某些环节脱节, 就可能引起一些难以察觉的错误。当需求变更没能及时修改项目的设计、开发文档时, 这些错误一般难以被测试人员发现, 将直接影响系统质量, 严重时可导致系统崩溃。
(3) 影响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需求变更的实施是用户和开发者相互协作的过程。开发者和用户在是否采用变更问题上常常产生分歧, 如果没有恰当处理, 影响双方的互信, 从而影响项目开发进程。同时需求变更也会在项目开发人员之间产生分歧, 影响合作关系。
三、采取的对策
1. 首先是预防
尽量做好需求分析工作, 以期减少需求变更的频次, 为此在需求分析阶段着重处理好以下问题, 力图使需求分析的结果更接近目标。
(1) 培养正确的需求意识。优秀软件产品建立在优秀的需求基础之上, 而高质量的需求又来源于客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双方的参与者都需要认识到:要想获得成功, 自己需要什么, 合作方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因此, 培养正确的需求意识是双方都需要努力的, 而开发人员在这个阶段应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首先, 需求分析人员应该接受一定的正规培训, 以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缓解矛盾的能力、善于倾听和询问的技巧, 以及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等。在参与具体项目时, 分析人员也应主动学习一些项目所涉及的具体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 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
其次, 开发单位应该对那些不想花时间在需求分析上的用户明确指出:如果用户不能充分地支持并参与, 项目很可能会失败;开发单位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前车之鉴的真实案例警告用户:低质量的需求分析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对用户代表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真正理解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和忽略需求带来的风险, 并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这样用户才能够主动地参与需求分析。
同时, 正因为不可能一次就完全了解用户的需求, 而且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请用户参与, 因此与用户的沟通是需要贯穿始终的。需求分析中所采取的一些策略可能会让用户觉得意外和难以接受。因此, 需求分析人员需要对用户解释一些做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以得到用户最大的支持与合作。
(2) 从业务需求入手。用户认识到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但可能仍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可以从业务需求入手, 任何企业对自己的经营运作目标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这样的经营背景让用户不仅有话说, 也让开发者有章可循。需求分析不可以完全与它所处的背景相脱离, 只有当系统真正置身于它的社会和组织环境中, 它的需求才能清晰地反映出来。
(3) 充分利用需求来源。有了以上需求背景, 就比较容易做到有的放矢了。需求分析人员可以直接与系统未来的操作者探讨他们希望有什么样的软件;观察系统的潜在用户当前的日常工作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可能有很多, 可以将他们分类以简化需求;最后一定要与真正的决定者达成协议:对于有冲突的需求如何权衡, 对于直接用户的众多需求如何取舍等。
同时, 用户往往对计算机期望过高, 认为计算机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所有问题, 因此会提出很多的功能需求, 并且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成效。但是, 由于技术、人力等资源的限制, 并不一定能够在设定的时间期限内满足用户所有的期望, 这时就应该尽早确定出交付的产品应具备的最重要功能, 即设定需求的优先级。
在这个阶段, 可以采用UML中的用例图帮助用户和需求分析人员之间的交流。一个用例图描述用户可以用软件产品执行的一个任务。它不是从软件的性能和系统的行为方面出发, 而是从用户到底能够用这个软件产品干什么入手。这样的方式用户比较熟悉, 容易沟通;而且不会在需求分析的一开始就陷入过于细节化的设计, 也有助于避免分析人员添加一些与所需任务无关的自认为很好的功能。
(4) 提供选择方案。由于用户对软件系统缺乏经验, 或者由于用户的运作机制还未完善, 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 用户可能仍然不能对一些需求做出明确的说明, 收集整理的需求中可能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时可提出几份比较详细的方案。附带不同做法的优点, 供用户选择或者启发用户确定需求。
如果需求分析做得好, 文档清晰且又有客户签字, 那么后期客户提出的变更就超出了合同范围, 需要另外收费。这个时候, 开发方一定要据理力争, 此时这并非要刻意赚取客户的钱财, 而是不能让客户养成经常变更的习惯, 否则后患无穷。
2. 分级管理客户需求
软件开发项目中, “客户永远是对的”和“客户是上帝”并不完全的正确, 因为在已经签定的项目合同中, 任何新需求的变更和增加除了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以外, 还影响到了客户的投入收益, 所以有的时候项目经理反倒应该为客户着想。
对于项目中的需求变更, 可以实行分级管理, 以达到对需求变更的控制。
一级需求变更是关键性的需求, 这种需求如果不满足, 意味着整个项目不能正常交付使用, 前期工作也会被全部否定。这个级别的需求是必须满足的, 否则就意味着否定自已的项目成员和成员的所有努力, 所以定为“Urgent”。
二级需求变更是后续关键性需求, 它不影响前面工作内容的交付, 但不加以满足, 新的项目内容无法提交或继续, 所以是“Necessary”。一般新模块关键性的基础组件, 属于这个级别。
三级需求是后续重要的需求, 如果不被满足会令整体项目工作的价值下降, 为了体现项目价值, 也是开发人员自已的技术价值的证明, 所以定为“Needed”。一般性的重大的有价值的全新模块开发, 属于这个级别。
以上三个等级是应该实施的, 但时间性上可以作优先级的排列。
四级需求是改良性需求, 没有满足这类需求并不影响已有功能的使用, 但如果实现了则会更好, 定级为“Better”。界面和使用方式的需求, 一般在这个档次。
五级需求是可选性需求, 更多的是一种设想, 以及一种可能, 通常只是客户的的一种个人喜好而已, 定级为“Maybe”。
对于四级需求, 如果时间和资源条件都允许的话, 不妨做下去。对于五级需求, 正如对它的描述一样做与不做是“Maybe”。
3. 加强需求变更的控制
在需求分析阶段工作完成后, 需求变更仍可以会发生, 因此就要加强对需求变更的控制, 主要有以下原则:
(1) 建立需求基线。需求基线是需求变更的依据。在开发过程中, 需求确定并经过评审后 (用户参与评审) , 可以建立第一个需求基线。此后每次变更并经过评审后, 都要重新确定新的需求基线。
(2) 制订简单、有效的变更控制流程, 并形成文档。在建立了需求基线后提出的所有变更都必须遵循这个控制流程进行控制。同时, 这个流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以后的项目开发和其他项目都有借鉴作用。
(3) 成立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或相关职能的类似组织, 负责裁定接受哪些变更。CCB由项目所涉及的多方人员共同组成, 应该包括用户方和开发方的决策人员在内。
(4) 需求变更一定要先申请然后再评估, 最后经过与变更大小相当级别的评审确认。
(5) 需求变更后, 受影响的软件计划、产品、活动都要进行相应的变更, 以保持和更新的需求一致。
(6) 妥善保存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
这六大原则看起来简单, 但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 还需要依据理论知识配合开发项目组的实际工作情况,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四、总结
软件项目的需求变更是对软件产品的质量、成本、工期带来巨大的影响。通过预防性措施和加强需求变更的控制与管理, 将需求变更的频次大幅度降低, 从而为软件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莉吴洁明:软件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 17 (1) :120~121
[2]王强: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11)
[3]李师贤张珞玲:需求分析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计算机工程, 2002, 28 (1) :7~8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6
1 “3S”技术
“3S”技术是遥感技术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简称。“3S”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地整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2,3]。由于空间数据受到地域、尺度、时间变化等因素的制约, 作为提供数据源的RS技术, 犹其是RS影像, 如何提高其准确性和使用效率, 成为“3S”技术发展新的方向。2004年, 朱运海、江涛等利用SPOT和ETM+影像对河北省万全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4];2005年, 付丽莉、李钢等通过北京大兴区的SPOT 5卫星影像室内判读发现变化图斑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5];2006年, 吴荣涛等从遥感混合像元成像原理及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规律等方面定量分析了SPOT 5遥感数据的误差, 并对其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几何精度中作了探讨[6]。
2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步骤
2.1 影像数据源
当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所用的遥感影像数据源主要有:美国的LandSat卫星、IKONOS卫星、法国的SPOT卫星、美国的QUIKBIRD卫星以及航空摄影像片等遥感数据。几种常用遥感影像在数据处理方面的难易程度为QUICK BIRD>IKONOS>IRS>SPOT。
从性价比方面考虑, 遥感影像数据其波谱类型、空间分辨率及单位成本各不相同。选择时首先考虑满足更新图件比例尺的大小, 同时考虑信息数据的特点和成本投入问题, 以达到以最小代价满足更新图件的需要。美国LandSat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为30m, 价位最低, 每平方公里0.3元左右。而且陆地卫星LandSat的TM数据在有效面积、波谱范围、信息量、地学综合信息提取能力、分类精度、几何精度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可满足更新1∶10万图的需要。法国SPOT 5的性价比较好, 其全色遥感影像分辨率2.5m, 每平方公里8.3元, 多光谱遥感影像分辨率10m, 每平方公里4.17元。SPOTS的全色影像的分辨率远高于TM/ETM+的分辨率。而SPOT 5卫星的三个多光谱波段和TM的2, 3, 4波段相似 (均为可见光波段) , 但没有与TM1, 5, 6, 7波段相似的光谱波段, 故SPOT 5的光谱分辨率不如TM。
另外, 中巴资源卫星分辨率19.5m, 价格极低, 每平方公里仅0. 04元,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用中巴资源卫星影像。美国IKONOS和Quick Bird卫星, 分辨率达到米级或分米级。完全能够满足1∶10000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
2.2 数据处理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从影像几何纠正, 到目视解译提取土地利用数据, 都要求影像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了更好地判断、选取明显地物点进行影像几何纠正以及更准确地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必须进行影像处理。影像处理主要包括像元重采样、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前增强、影像融合以及融合后影像增强等。
2.2.1 数据重采样方法
重新定位后的像元在原图像中分布是不均匀的, 即输出图像像元点在输入图像中的行列号不是或不全是整数关系。因此需要根据输出图像上的各像元在输入图像上的位置, 对原始图像按一定规则从新采样, 进行亮度值的插值计算, 建立新的图像矩阵。
常用的内插方法包括:最临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
最邻近法 (Nearest Neighbor) 是将与某点最近的整数坐标点的灰度值取为该点的灰度值。这种方法计算量小, 有一定的精度, 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当该点相邻像素灰度值相差较大时, 这种灰度估值方法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且处理后的图像灰度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
双线性内插法 (Bi-Linear Interpolation) 使用某点的4个邻近像素的像元值, 按照其距内插点的距离赋予不同的权重, 进行双线性内插求出该点的灰度值。计算量较最邻近法大, 但避免了最邻近法灰度不连续性的缺点。
三次卷积内插法较为复杂, 它是使用内插点周围的16个像元值, 用三次卷积函数进行内插。该法计算量大, 运算速度慢, 但精度高、中误差约为双线性内插法的1 /3, 能保持较好的图像边缘细节。
2.2.2 遥感影像几何精纠正
在遥感成像时,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遥感图像存在一定的几何畸变现象, 这些畸变和失真影响了影像的质量和应用, 必须进行消除, 即进行几何校正。卫星影像的纠正有两种, 一是根据卫星轨道公式将卫星的位置、姿态、轨道及扫描特征作为时间函数加以计算, 来确定每条扫描线上的象元坐标。多数用户得到的便是这种, 但是往往由于遥感器的位置及姿态的测量值的精度不高, 其校正图像仍存在不小的几何变形。因此进一步的几何纠正需要利用地面控制点和多项式纠正模型。
2.2.3 遥感数据的融合
融合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方法, 如Lab融合、HIS融合、PCA变换 (K-L变换或主分量变换) 、Brovey变换、HPH变换 (高通滤波变换) 、线形复合运算和乘积运算、比值运算。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对高分辨率数据进行融合试验, 并具体应用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实践中来, 以充分发挥多平台、多层次、长系列化遥感资料, 提高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实效性、可比性和调查精度。本文主要对主成分变化法和HIS变化法进行试验和研究, 比较分析结果。
主成份变换 (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压缩方法, 它将具有相关性的多波段数据压缩到完全独立的较少的几个波段上, 使图像数据更易于解译。主成分变化法包括两种方法:一是将参与变换的各个波段包括高分辨率数据在内统一进行主分量变换, 然后反主分量变化;另一种是先对多波段图像做主分量变换, 用多个主成分表示原图像信息, 转换后的各主成分图像互不相关, 各自独立, 用高分辨率全色波段替换第一主分量, 再进行反主分量变换, 得到融合后图像。
HIS变换是将遥感图像从红 (R) 、绿 (G) 、蓝 (B) 三种颜色组成的彩色空间转换到以亮度 (I) 、色度 (H) 、饱和度 (S) 作为定位参数的彩色空间, 以便使图像的颜色与人眼看到的更为接近。其中, 亮度表示整个图像的明亮程度, 取值范围是0~1;色度代表像元的颜色, 取值范围是0~360;饱和度代表颜色的纯度, 取值范围是0~1。HIS变换法先将多光谱影像进行彩色变换, 分离出I、H、S三个分量, 然后将高分辨率全色影像与分离的I分量进行直方图匹配, 使之与I分量有相同的直方图, 最后再将匹配后的全色影像代替I分量与分离的H、S分量, 做HIS逆变换后得到RGB融合影像。
3 遥感影像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3.1 影像融合
利用的遥感资料是2006年4月天水市秦州区西郊SPOT 5影像数据。影像融合前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重采样、几何校正和图像配准三个部分。首先应对欲融合的多波段影像进行双线性内插法重采样, 然后进行波段组合和几何配准, 使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在几何上能完全匹配, 像元分辨率归化一致。最后进行融合处理, 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变换、HIS变换和Brovey变换融合方法的图像, 如图1所示。
3.2 遥感影像解译
遥感影像解译主要有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两种类型。人工目视解译方法主要通过手工描绘或借助于图像处理工具的方法, 确定变化图斑的范围。目视解译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但其工作量较大, 调查速度较慢, 发现变化区域比较困难。计算机分类方法的特点是调查的速度快, 符合快速成图的要求, 特别是计算机分类法可以识别出像元的每一级灰阶差异, 这是目视解译不可能做到的。但计算机分类法在考虑目标物的形状、位置及它们的空间相关性时要比目视解译困难, 常常因此影响分类的精度。
在分析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识别变化信息的各自优势后, 本文将上述两种信息变化提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更新。首先对两期遥感数据进行辐射校正配准, 应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检测出变化区域, 结合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 获取准确的变化范围, 最后, 确定变化地类, 如图2、3所示。
3.3 土地利用变化提取
结合本区域特点, 在充分分析三种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技术提取各类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结合人机交互处理技术进行检核和修改, 减少信息提取的错误率, 如图4所示。
4 精度分析
精度分析是遥感调查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精度分析, 调查者能确定调查方法的有效性, 改进调查方法, 提高调查精度;使用者能根据调查结果的精度, 正确、有效地获取调查结果中的信息。本文以1m分辨率的航片为对照, 对SPOT 5影像解译的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遥感调查结果的精度有3种形式, 即位置精度、类型精度和数量精度。位置精度 (也称定位精度) 是指调查所得地图与参考图上对应单元在空间坐标上的位置差异;类型精度 (也称定性精度) 是地图上的图斑类型与实际类型相比较的判读正确程度;数量精度 (也称定量精度) 是指调查结果中某类 (或各类) 的数量与该类 (或各类) 实际数量的接近程度。
4.1 位置精度
地图上各个地类的位置精度取决于类型界线的转绘。因此, 位置精度的分析通常是在解译图上选择几个代表性的样区, 利用精度较高的转绘方法 (如转绘仪法) 进行转绘, 选择一些检验点与地图上的对应点进行比较, 求出每一个点的位置误差。
通过对比试验片区的面积, 我们得到:对于勾绘图斑来说, 使用1m分辨率的航片的位置残差在0.1~3m之间, 而使用2.5m分辨率的SPOT 5影像, 残差则大于3m, 有些达到15m。
4.2 类型精度
通过抽样分析, 对每个地类的子类分别选择10个检验点, 在人机交互解译出土地利用变化图上, 共计选点500点, 进行类型精度评估。结果表明整体类型精度为97.28%。
4.3 数量精度
数量精度是指调查出来的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数据与实际面积数据的接近程度, 这里所说的实际面积数据为1m分辨率的航片调绘出的面积。经过统计, 所选择的83块图斑的各类土地利用面积与实际面积的统计差值为524.21亩。其相对误差符合《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试行) 》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
5 结语
主要介绍了利用丰富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从遥感影像的获取到影像数据的处理方法, 再通过人机结合的方法绘制出变化区域,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 不但可以使遥感影像应用于土地勘察与调绘, 而且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更新也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梅安新, 彭望碌, 秦其明, 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新福.浅谈“3S”技术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7) :123-125.
[3]张京红, 申双, 李秉柏.用SPOT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24 (1) :99-105.
[4]朱运海, 江涛.利用SPOT和ETM+影像进行县级土地利用调查——以河北省万全县为例[J].四川测绘, 2004, 27 (1) :26-29.
[5]付丽莉, 李钢.SPOT 5卫星影像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5 (5) :24-28.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7
信息技术作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担负着促进金融服务和管理创新、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使命。信息科技创造价值, 同时衍生风险。通过分析近期银监会披露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现, 商业银行运行事故多发生于系统投产和变更期间。如何降低应用系统尤其是重要应用系统的投产变更风险, 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科技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银监会2009年发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 内容涵盖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信息系统投产变更管理等方面, 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投产变更的组织管理, 进行变更风险评估, 从对变更内容进行评审和审批等方面对变更进行严格控制。
变更, 是指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由于业务需求、缺陷修复、性能改进、资源变化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程序、数据、资源等进行的变化或修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变更评审, 是指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变更行为的一种审查和批准的手段, 以确定其变更内容是否与计划的相一致, 在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 使其业务功能或运行性能得到改善。对应用系统变更进行评审可以有效预防商业银行因系统变更而引起的生产事故。
二、应用系统变更集中评审管理机制
(一) 组织与职责
变更集中评审涉及商业银行科技条线多个部门, 主要有科技管理部门、应用开发部门、应用保障部门和运维部门等, 见表1所列。其中科技管理部门是变更评审工作的管理指导部门, 承担制定变更评审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变更评审、发布变更评审报告职责;应用开发部门是变更的主要发起部门, 是项目研发、程序数据修改测试的主体, 同时作为被评审对象遵守变更评审管理制度;应用保障部门承担应用系统安全保障工作, 是变更评审任务主要承担部门, 受理变更评审任务、对变更进行评审;运维部门是变更的实施主体。
(二) 评审流程
变更评审主要包括变更申请、变更受理、变更评审、变更实施与变更回顾5个环节 (如图1所示) 。应用开发部门、应用保障部门或运维部门对应用系统的程序、数据和资源发出变更申请, 并准备程序、数据、硬件设施等变更资源以及测试报告、风险分析报告、投产变更实施方案、应急方案等变更文档。应用保障部门承担变更评审受理工作并分配变更评审任务, 变更评审人员对变更进行评审准备。变更评审由评审团队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 对变更合规性、风险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评审团队一般由来自应用开发部门、应用保障部门、运维部门的技术专家组成。变更实施一般由商业银行运维部门 (如数据中心) 承担, 通过变更评审批准的变更方能授权进行实施, 实施部门根据评审意见与实施方案制定完备的实施计划并对变更进行发布实施, 变更实施完成之后反馈实施结果。最后由科技管理部门对变更评审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并定期以报告的形式在相关部门进行发布, 使管理层和变更人员及时了解当前变更评审、实施和运行情况。
三、基于合规—风险—控制的变更评价方式
(一) 评价因子
变更评价因子的确立是构建高质量变更评价方法的决定因素, 直接反应变更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根据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特点与监管部门相关要求, 变更评价应围绕组织规范、风险评估、变更控制3个方面来进行, 即合规性、风险性和控制性要求, 见表2所列。
合规性是指变更文档、流程是否完整、规范与合规, 是变更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好合规性有利于降低变更风险;风险性是指变更对当前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对变更风险进行评估, 可以有效指导安全控制措施制定, 保证应用系统安全;控制性是指对变更实施过程中或实施之后可能产生运行风险, 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 以控制风险的发生、扩散和蔓延。
(二) 评价方法
基于合规—风险—控制的变更评价方法 (CRCMEM, Compliance-Risk-Control Modification Evaluate Method) , 是指从变更合规性、风险性、措施性3方面分别对变更进行评价, 得到3个变更评价值 (MDI, Modification Evaluate Indicator) , 共同构成变更评价结果集{MDI1, MDI2, MDI3},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变更合规程度、风险水平、安全控制力度, 从而对变更对象的风险表现形式和控制能力进行科学判断, 有针对性采取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MDI2风险评价项为例, CRCMEM评价方法如下。
1. 确定评价因子集U、评价属性集V、权值集A、评价矩阵Pnm。
评价因子集U={u1, u2, ……, un}, ui为选取的评价因子, n为评价因子个数, 则风险评价项的评价因子集为U={影响性, 关联性, 重要性}。
评价属性集V={v1, v2, ……, vk}, Vi为评价因子的评价属性值 (见表3所列) , k为评价属性个数, 例如风险评价项中三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属性集与赋值, 则评价属性集为V={4, 3, 2, 1}。
权值集A={a1, a2, ……, an}, , 0
评价矩阵为:
Pij对应于评价因子ui的第j个评语, n为评价因子个数, m为参与评价的人数。例如有3个人对风险评价项进行了评价, 则评价矩阵为:
2. 计算评价结果MDI2。
评价集为:
ri表示第i个评价人对评价项的评价结果值。评价结果
风险评价项的评价结果MDI2的计算方式为:
MDI2= (3.2+3.7+2.7) ÷3=3.2, 结果表明变更的风险性较高, 开发、保障、实施人员需要高度重视, 要在安全控制性方面加强处理, 即控制评价项的评价值必须达到3分以上, 必要时应视情况进行技术特护。
四、实践
随着银行业务的飞速发展和数据的高度集中, 各商业银行应用系统运行规模日趋庞大, 运行环境日益复杂。以A银行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每年进行200多个应用项目研发, 同时承担几百个应用系统的运维。为有效防控变更风险, A银行在变更评审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自2010年至今, A银行启动应用系统变更评审工作, 经过3年探索实践, 已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变更评审管理机制, 并制定《应用系统变更集中评审管理规程》、《应用系统变更验证方案实施细则》、《应用系统变更应急方案指南》、《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对变更评审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
A银行以定期召开变更评审会议的形式开展变更评审工作, 科技管理部门、应用开发部门、运维部门等共同组成变更评审团队, 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总结, 制定变更评审制度、规范变更文档、统一评审标准。随着变更评审工作的逐渐成熟与稳步开展, 评审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流程和文档的合规性、测试情况等一般性审查, 同时还制定了系统关联性分析、影响范围、应急方案等风险性、安全控制性评审标准。表4是A银行所采取的变更评审单样例, 涵盖变更评审主要信息。
通过对变更评审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A银行彻底改变了变更申请不规范、变更过程不合规、变更实施随意性的状况, 同时有效防控了投产变更风险, 提高了变更执行成功率, 为A银行在科技风险管理与防控方面作出了积极工作。以A银行2012年度为例, 全年共召开变更评审会议37期, 参与评审会议的人次达1 200余人次, 评审变更2 157个, 变更异常率同比降低50%。目前A银行在总行层面的变更评审机制相对完善, 后期将在一级分行逐步进行推广执行。
摘要:针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的特点, 本文在对相关规章制度和国内外现有成果研究基础上, 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变更评审机制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提出应用系统变更集中评审管理机制和基于合规—风险—控制的变更评价方法, 并在大型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变更评审工作中进行实践。
关键词:金融科技,银行应用系统,变更评审,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利根.强化信息科技核心竞争力, 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长效机制[N].金融时报, 2012-3-29 (001) .
[2]阎庆民, 谢翀达, 骆絮飞.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3.
[3]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Z].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
变更及应用论文 篇8
应用系统变更是指在系统上线投产后的运行过程中, 由于业务需求响应、程序缺陷修正、系统性能调优等原因, 对生产环境中的应用系统做出的包括增加、修正、移除等改变。应用系统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它将会贯穿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 因此如何对应用系统变更进行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 (ITIL) 也将变更管理列为其10个核心管理流程之一。
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近年来新兴业务在不断地扩展, 应用系统变更的频率则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银行业对生产系统的连续性要求较高, 如何降低变更风险, 加强生产系统变更管理, 已成为商业银行科技管理部门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
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提高, 其应用系统规模及数量也在急剧膨胀, 由于系统内部各模块或是各系统间的功能耦合, 通常对一个系统的某个部分的修改, 不仅会影响到该系统的其他部分, 也会影响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因此需要对变更进行关联分析, 评估变更的影响范围, 判断是否会对相关联的模块或系统造成影响。而对当前商业银行而言, 这个界定影响范围的过程一般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共同参与, 耗费大量时间及人力资源。同时这种分析结果通常充满了人为因素特点, 甚至存在关联分析不够准确和不够全面等问题。
因此, 本文在国内外变更关联分析相关成果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特点, 对变更关联分析的3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提出一种用于变更关联分析的技术解决方案, 对变更关联进行量化分析, 以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降低生产变更风险, 保障生产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二、变更关联分析
不管是出于国家监管要求, 还是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因素, 商业银行对生产事故都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要求严控变更风险, 保证生产应用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针对商业银行风控的要求, 以下将具体从3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变更关联分析进行探讨。
(一) 关联分析目标
商业银行应用系统通常包括核心银行系统、业务类系统、渠道类系统、中间控制类系统以及管理类系统等。一笔业务交易的处理过程需要先后经过这些应用系统, 业务逻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正确都会导致交易异常, 因此对于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的变更, 不仅需要分析对该系统内部的影响, 也需要从全局考虑业务相关性, 这个分析的范围会更加广泛。
在对应用系统进行变更的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由于对系统中某一模块或类等实体进行修改, 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与其相关的其他实体, 从而引发一系列修改, 这种现象被称为“涟漪效应”。而当相关联实体没有被考虑到并作相应修改时, 或是这种修改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下, 不仅是已修改的实体, 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实体也可能会出现相关联错误, 从而影响到业务运行。
因此, 对变更进行关联分析目标可以分为:查找相关联须同步变更实体和查找当变更异常时业务会受到影响的关联实体两个方面。以这两方面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同步变更, 或指导变更验证的同时提高应急预防等级, 从而有效降低生产变更风险, 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 关联分析层级
针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繁多且关系紧密的特点, 根据变更的重要性程度, 对变更进行关联影响分析时, 其分析范围可以分为系统级、平台级和集群级3个层级 (如图1所示) 。
1. 系统级变更关联分析范围是单个系统内部, 是从系统比较细的构成如函数、类等进行关联分析, 这个级别的关联分析是所有变更都需要进行的, 主要是应对变更的“涟漪效应”, 从而进行同步修改。
2. 平台级变更关联分析范围是由多个耦合程度非常高的应用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平台, 通常对这种平台的子系统所进行的变更修改需要分析整个系统平台, 不仅包括相关联变更修改, 也需要考虑变更异常时对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是否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3. 集群级变更关联分析范围是整个应用系统网络, 主要针对大型变更以及重要应用系统的变更, 需要综合评估变更异常时对其他相关联应用系统的业务影响。
从系统级到集群级, 对变更进行关联影响分析的范围也由单个系统扩大到整个应用系统集群, 其分析的难度也呈级数上升。对于具体的变更, 可以根据其变更所修改的内容、变更所属系统的重要程度, 系统间耦合程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合适的变更分析层级。
(三) 关联分析环节
商业银行变更关联分析可以在变更管理的变更申请、变更复核以及变更评审3个环节进行。
1. 变更申请环节主要是由变更申请人进行系统级的分析, 重点关注相关联需变更实体是否都进行了相应修改。
2. 变更复核环节主要是由变更提交部门的系统开发资深人员进行平台级的关联分析, 重点关注耦合紧密的相关子系统或功能模块是否已进行相应修改, 评估变更异常时对平台中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3. 变更评审环节主要是由多名资深专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变更进行集群级的变更分析, 重点分析变更异常时会对相关业务造成影响的系统 (见表1所列) 。
三、技术方案
通过对商业银行变更关联分析上述3个方面的探讨, 可以看出在当前商业银行中变更关联分析的地位愈加显著, 同时其复杂度日益提高, 分析结果充满了人为因素的特点, 较难保障准确性及全面性。
本文采取理论原型 (Prototype) 、分析方法 (Method) 、技术实现 (Technology) 3个关键点来进行关联分析。理论原型是指从变更关联分析这一目的出发对生产系统进行抽象, 为分析方法及技术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分析方法是指应用理论原型进行具体的变更关联分析的过程方法。技术实现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系统实现, 提升变更分析这一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这3个关键点相辅相承, 其中理论原型是基础, 分析方法是过程及目的, 技术实现是手段。
(一) 理论原型
对于变更的传递传播效应, 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做了许多研究, 有的采用“原子变更”的形式研究变更传播, 有的则采用构件依赖关系进行建模, 这些方法主要是从系统级进行变更关联研究以指导系统的优化改进。
本方案重点关注平台级以及集群级的变更关联分析, 目的是让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与全面。该分析方式将应用系统或者构成系统的各模块或单元等实体看成是节点, 将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看作边, 那么所有的应用系统构成的网络就可以抽象成一个实体网络图。
同时, 应用系统的变更传播具有方向性, 从软件技术角度分析这些实体间的具体相关关系, 则每1条边上的2个实体端点都可以分为服务提供者 (S) 以及服务请求者 (C) , 变更传播的方向即为从服务提供者 (S) 向服务请求者 (C) 传递。因此初始实体网络图可以进一步明确方向, 从而建立关系原型有向图 (如图2所示) 。其中,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单个系统作为一个实体结点, 也可以将系统细分为多个实体结点。
倘若单纯以有向图来进行关联查找, 那么有向图中的大部分实体都是可达的, 这样的分析结果只是实际关联实体的一个超集。
如图3所示, 假定有业务逻辑1通过实体V1, V3, V4, V5, 业务逻辑2通过实体V2, V3, V4, V6, 对实体V1进行变更关联分析时, 如果仅以有向图的可到达边进行判定, 那么关联分析结果实体集为{V3, V4, V5, V6}, 而实际上V6不是V1的相关联实体。
因此, 仅以有向图来确定各实体间的关联性是不够的, 这里提出用数据流的方式来对无关实体进行剪枝, 分析实体的进入数据流以及出去数据流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2个实体间有向边承载的多个数据流加以区分, 从而在对具体的变更进行关联分析时可以应用于剪枝, 以使分析结果集更加准确。
(二) 分析方法
当对变更进行具体关联分析时, 首先是通过变更内容明确关系原型即将变更的某一具体实体或多个实体, 从当前已变更的实体出发, 应用前述的关系原型有向图, 沿着有向边的方向, 发散式查找所有可以到达的实体, 再运用前述的剪枝方式, 通过数据流进行剪枝剔除本次变更中无关实体。然后将已确定的实体纳入待分析实体列表, 迭代重复对待分析列表中的每一个实体进行查找和剪枝的过程, 直至得到最后的分析结果集, 结果集中包含所有经过确定的相关联实体 (如图4所示) 。
(三) 技术实现
通过对变更关联分析中理论基础及分析过程进行逻辑解析后, 变更分析的信息自动化已有其可行性, 系统逻辑架构包括数据录入及采集模块、关系原型建立模块、变更辅助分析模块、智能学习引擎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5个部分。
1. 数据录入及采集模块主要是为系统录入实体、有向边以及数据流数据, 当系统开发演进成熟后, 可以考虑采用从版本库等地方自动采集数据。
2. 关系原型建立模块主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从而构建出关系原型有向图, 同时明确数据流关系。
3. 变更辅助分析模块主要是在对具体的某个变更进行关联分析时, 以半自动辅助或是全自动的方式引导用户分析得到结果集。
4. 智能学习引擎模块主要是充分利用历史变更分析数据, 通过采用智能学习算法对分析过程与结果进行统计学习, 为下一次的分析提供更优的指导及结果。
5. 系统管理模块提供对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 包括人员管理、权限管理、策略管理等。配合采用合适的行政管理手段, 当实际的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该系统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应的更新, 从而保证该系统构建的关系原型与实际生产系统相一致。
四、总结
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的变更关联分析这一方面进行研究, 针对变更关联分析的分析目标、分析层级以及变更管理各环节中的具体变更分析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 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变更关联分析的技术解决方案, 具体描述了方案中的理论原型、分析方法以及技术实现这3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Janvan Bon.IT服务管理-基于ITIL的全球佳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Z].2009-12-29.
[3]张莉, 钱冠群, 李琳.基于变更传播仿真的软件稳定性分析[J].计算机学报, 2010, 33 (3) :440-451.
[4]毛晓光, 邓勇进.基于构件软件的可靠性通用模型[J].软件学报, 2004, 15 (1) :27-32.
【变更及应用论文】推荐阅读:
变更及案例11-03
变更策划及实施07-31
用电变更论文11-03
上海变更公司法人,股东流程及费用07-11
监理工程师变更注册程序及申请表10-02
翻转课堂及应用论文06-22
OTN技术及应用论文06-11
电路设计及应用论文06-21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论文07-31
财务杠杆系数及应用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