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期货

2024-08-16

水产品期货(共11篇)

水产品期货 篇1

21世纪以来, 美国期货市场产品创新步伐逐步加快, 为美国期货市场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ME) 2000年新上市期货产品15个, 此后11年平均每年上市新品种达83个, 其中2009年最多, 为241个。期货产品创新是确保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条件。研究借鉴美国期货产品创新机制, 对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 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国期货产品创新状况

本部分重点论述了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GME) 期货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来源、创新基础、开发步骤、监管环境、技术进步与交易所改制对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把握先发优势以及金融危机后期货产品创新的变化。

(一) 期货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来源

CME期货新产品开发的创意大都来源于会员、客户及交易所对商品、证券和场外市场发展趋势的跟踪研究。期货产品的创新要立足于市场的实际需求, 是符合期货市场参与者各方利益的产物。一个好的期货产品同时必须符合两大特征:一是期货合约必须简洁, 如当前大量新产品的开发就是对传统产品的简洁化;二是必须具备交割功能, 因为交割程序是联系商业客户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重要机制, 也是期货产品具备经济功能的最重要因素。

(二) 期货产品创新基础

期货产品创新基础包括以下三方面, 分别是市场基础, 技术基础和监管基础。

1. 市场基础

传统的基准产品包括外汇、股票指数、利率和商品等。要进行产品创新必须找到“新兴”的基准产品。一是要从市场走势和柜台市场 (OTC) 衍生品中寻找新兴基准产品的创意。二是解决相关许可问题, 这关系到创新的“可操作性”。三是新的市场需要加强营销和投资者教育。

2. 技术基础

一是要考虑期货产品的创新是否具有可行性。二是产品创新还伴随着合约设计技术的创新, 如变额合约、指定日合约、全球结算机制等。

3. 监管基础

CME集团是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的监管框架下运作的。产品创新需要考虑传统的监管环境是否可以突破。

(三) 期货新产品开发步骤

新产品从形成创意到最终上市, 需要经历一系列流程。CME的成功经验是, 对每一个新产品从形成创意到最终上市, 都遵守以下五个重要步骤:

1. 市场潜力及研发次序评估:CME的“七步法”

期货产品创新必须首先选择好“基准标的” (Benchmark) 。这一标的 (商品、指数、外汇等) 一方面必须基本发展成熟, 另一方面新产品推出还需要抓准时机, 及时挂牌, 使产品能够享受竞争的先发优势。然后再应用“七步法”来评估产品市场潜力和研发的优先次序。“七步法”是指需要对新产品的市场潜力和研发优先次序作评估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 评估产品价格是否具备透明度及波动性。虽然有时期货价格会受到操纵, 但是期货产品能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而市场的透明度又能防止价格操纵。价格波动同样非常重要, 因为它提供了投机机会和对冲需求。理想的市场品种应该结合较明确的价格长期趋势和较大的价格波动幅度。

第二步, 评估是否存在竞争性的大型现货市场。现货产品的交易规模 (较大的成交额或换手率) 是对应期货品种上市挂牌的主要考察指标。同时, 现货市场规模和收益率的发展趋势也需要着重考虑。而且需要对现货市场结构进行划分, 判断市场属于竞争市场、寡头市场还是垄断市场。理想的状态是市场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商业买家和卖家。

第三步, 评估现货市场是否缺乏合适的交叉避险工具。产品创新要考虑到相关性高的产品之间是否有交叉避险功能, 同时还要考虑到备用对冲工具的基差风险和流动性情况。

第四步, 对客户利益进行评估。要调查和评估主要客户 (如自营商、银行、资产管理公司) 的需求。理想情况是有自愿的做市商。确定产品的同时也要确定战略伙伴。

第五步, 评估是否符合监管规章。监管机构通常对每个产品都有一套相应的监管标准。ETF期货同时受CFTC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监管。而OTC市场的外汇衍生品 (FX) 和利率互换产品 (IRS) 不受监管。

第六步, 评估现货市场的同质化程度。由于存在等级溢价或折扣, 分散的市场可能无法实现大量的流动性。期货市场的发展则能促进现货产品的标准化。

第七步, 评估其他交易所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考虑与其他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竞争的情况, 如新产品是否能在市场中占据主动权。

2. 产品概念设计

设计一款期货产品需要满足对应现货产品的运输、交割和交易等特定要求, 并形成草案规范。通常需要签订支付合约来为交易提供保障,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采取现金结算。同时, 需要与市场参与者共同验证产品的概念、设计和草案规范, 必要时根据反馈重新制定合约细则。

3. 技术问题、许可问题和其他障碍

期货产品上市前要获得必要的许可证明, 解决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解决监管或法律相关问题;解决重大技术和操作问题。

4. 审批程序

新产品上市前要获得交易所内部的支持和批准, 并进行产品成本收益分析。必要时还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5. 投放市场和营销

协调产品投放过程, 建立产品维护程序。利用宣传资料、技术介绍、研讨会、客户来电、维护做市商等方式来协助市场营销。监控市场的发展, 在必要时修订合约。评估哪些方面进行得好, 哪些方面进行得不好。

(四) 期货产品创新的监管环境:“以原则为导向”监管理念与交易所“自我许可”制度

2000年后, 美国对期货交易所实行“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理念和建立新产品上市“自我许可”制度 (Self-certification) , 极大地释放了市场创新动力, 促进了期货新产品的研发。

一般来说, 期货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必须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批或许可, 监管约束的强弱对新产品能否顺利挂牌影响较大。《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 (CFMA) 是美国期货监管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该法案颁布后, “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思路成为期货监管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 期货市场放松管制的监管法规框架基本确立。

在具体操作中, CFTC依据《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制定了18项“核心原则”作为监管工作的“最终规则” (Final Rule) ;然后, 根据“核心原则”的理念, 结合日常实际工作流程, 又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规则” (Proposed Rule) 。由于监管理念的创新和监管方式的转变, 期货新产品的开发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 在2000年之前新产品上市受到的监管约束较多。2000年之后, 期货产品创新的“自由化”倾向明显, 新产品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期货产品的广度以促进交易。例如, 交易所先后开发出了相当规模的另类品种, 如气温期货、飓风期货、碳排放期货等。

另一方面, 监管机构对新产品的审批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2000年以后, 交易所“自我许可”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我许可”制度是CFTC根据《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的要求对交易所进行的一项授权, 法案规定当交易所上市新产品时, 可以向监管部门提交材料证明新产品的设计符合所有“核心原则”, 然后交易所可“自我许可”产品上市。审批方式的改变简化了新产品上市的监管流程, 缩短了新产品上市的时间。目前, 美国期货交易所如果选择“自我许可”制度, 则在提交材料齐全的条件下, 新产品最短仅需1天即可实现挂牌交易。

除了“自我许可”制度外, 新规则也允许交易所自愿选择向监管部门申请审批, 该审批一般需要45天, 即使产品过于复杂, 审批期也不超过90天的。激活休眠产品 (Dormant Contract, 指长时间没有交易的产品) 大致需要10天审批。

(五) 技术进步与交易所改制对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

2000年以来, 信息技术进步和CME集团改制也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一方面, 电子交易被广泛应用于期货交易, 促进了期货交易在全球的推广。CME Globex全球交易系统更是延长了传统期货产品的“保质期”, 改变了新产品的开发节奏。另一方面, CME集团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革, 并于2002年上市。追求利润成为公司首要目的, 新产品的开发战略也更加注重盈利。目前, CME集团一款新产品开发的平均成本在10万美元到13万美元之间。

(六) 把握先发优势

在研发周期的“上游”选择“新兴基准”产品, 把握“先发优势”。

因已有产品的交易资金池一般很难打破, 为应对期货市场激烈竞争, 产品创新尤为重要。传统的创新方法是在现货市场或场外市场中寻找具备在交易所上市条件的产品。但该类产品目前基本已被开发, 这就需要寻找“新兴基准”标的。因此, 要在研发周期的“上游”寻找尚未完全具备上市条件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短期内的成交量较小, 而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延长产品周期来改变产品推出的模式。

(七) 金融危机后期货产品创新的变化

金融危机后期货产品创新的变化主要为监管环境和开发模式的变化。

1. 监管环境的变化与影响

受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金融监管趋严, 以《多德-弗兰克法案》 (Dodd-Frank Act) 为代表的新监管制度对金融领域的许多方面有较大影响, 其中对期货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利弊不一。

一是在《多德-弗兰克法案》框架下, CFTC对原有的关于交易所监管的18条“核心原则”进行了大幅修改, 并增加了5条新的“核心原则”。新的23条“核心原则”对交易所的监管更加严格, 例如要求交易所的公司治理更加完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等。新法案还要求交易所对市场和产品隐含的系统性风险有更多的关注和防范措施。因此, 在《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后, 交易所对新产品的开发更加谨慎。

二是从目前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 《多德-弗兰克法案》在监管理念上, 并没有改变美国2000年以来金融“自由化”倾向。金融危机后的期货监管思路也并没有脱离“以原则为导向”的框架。虽然新法案对“核心原则”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但是总体上来看, “新23条”仍然给市场以较大的创新空间。

三是《多德-弗兰克法案》极大地加强了对场外市场的监管。例如, 在金融危机之前, 场外市场的交易清算并不在监管范围内, 但目前场外市场的交易活动大都需要在交易所内进行集中清算, CME集团在近两年也相应地开发了众多清算类产品, 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客观上促进了新产品的推出。

2. 开发模式的变化

金融危机以来, CME集团新产品开发模式发生了新的改变。一是在CME Clearport清算系统成功运作的基础上, CME开发了大量清算类产品, 如对原有场外交易产品进行集中清算服务。二是CME集团的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美国以外的市场, 通过增加对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来推动目前的产品线。三是CME新产品的开发更加关注对原有产品的渐进式更新, 而不是“跃进式”发展。

近年来, CME集团每年新上市100多个产品, 其中大部分是清算类产品, 基础性交易产品的开发速度在2008年后有所放缓, 主要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 CME更加关注对原有产品的风险管理。同时, 在《多德-弗兰克法案》下, CME集团的新产品开发也进入了调整期, 以适应新法案对监管行为的改变。

资料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资料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二、重点案例剖析

本部分对S&P/Case-Shiller房价指数期货与超级国债期货两个重点案例进行了剖析。

(一) S&P/Case-Shiller房价指数期货 (见表1和表2)

房地产是一项可以与股票和债券相提并论的重要资产。2010年美国住宅房地产投资占家庭净资产的26%, 比股权投资占比更高。但是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未被衍生产品市场覆盖。近几年住宅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为市场带来了大量风险。2006年5月, CME集团推出S&P/Case-Shiller房屋价格指数 (CSI, 该指数涵盖了美国九大城市的房价) 的期货和期权。

房价期货推出后, 其市场表现并不如预想的有吸引力, 主要是因为市场上缺乏高度相关且流动性强的类似交易工具, 做市商面临困难, 而经纪商在金融危机期间纷纷回归“核心”业务, 发展OTC房地产衍生工具受到阻碍;同时目标市场是非传统的衍生品客户, 这意味着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培育计划。但是, 该产品的优势也比较明显, 因为S&P CS指数是标普第二大受欢迎指数, 仅次于S&P 500指数;电子交易延长了新产品的“保质期”, 而且CME有一个自愿的做市商;经济基本面迫切要求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而CME经营的正是风险管理业务。

资料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二) 超级国债期货 (Ultrabond Futures) (见表3、表4和表5)

美国目前30年期债券供给充足, 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关注于对冲长期负债 (负债驱动型投资) , 所以长期债券的需求旺盛。联邦基金利率从2008年12月到2015年年中之前预计都会保持在0~0.25%。QE2、“扭转操作”和QE3都降低了长期收益率。由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90年的8.5%左右下降至2011年的3%, 国债期货追踪的证券期限越来越短。

美国2010年财政赤字占GDP的10.6%, 次贷危机使得支出增加、收入减少。债务上限法规定在未来10年内将削减2.2万亿美元开支。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对税收减免政策的到期存在2种假设。国债发行量从2007年的752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3040亿美元, 增长到3倍。次贷危机以来公共赤字取代了私人赤字。因此, 美国政府已被国际社会称为“债务瘾君子”。大约一半的国库券由非美国投资者持有。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使美元继续作为储备货币使用。尽管标准普尔调降美国国债评级, 但它仍被视为经济危机中的“避风港”。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12.5%, 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单一投资者。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同样增长迅速。

超级国债期货合约有充足的15~30年窗口期的可交割产品, 国债期货也有充足的15~25年窗口期的可交割产品;超级国债期货的成交量增长迅速, 但“经典”债券 (指传统的国债期货) 仍然很吸引人。

三、美国期货产品创新的启示与借鉴

美国期货市场的繁荣与产品创新密不可分。虽然在法律制度、监管框架、运行机制和市场发展阶段等方面, 我国与美国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是美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创新机制仍然能为我国提供许多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 监管制度对市场创新有重大影响

新世纪以来, 美国期货市场产品创新跨上了新的台阶, CME集团新产品上市速度从2000年15个发展到2009年241个的水平 (见表6) , 这主要得益于《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对产品上市制度的改革。

2008年金融危机后, 市场普遍认为监管部门将推出更强、更有力的监管和管制。但事实证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精神没有脱离十多年来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方向, 美国期货业“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理念也没有改变。监管的适度调整对产品创新的影响较小。可以预见, 美国期货产品创新的步伐仍将维持较快水平。

资料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资料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资料来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二) 期货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更能适应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从美国的发展情况来看, 期货产品和金融衍生品创新已经成为其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之前, 美国依靠衍生品工具将全球投资资金吸引到本土, 强化了美国利益。在金融危机之后, 虽然全球金融市场经历动荡和调整, 但美国强大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仍保证了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反观我国, 涵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和工业品等在内的期货产品体系已初步形成, 但从总体上来看,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创新能力较弱, 新产品发行速度较为缓慢, 滞后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效率的提高, 将越来越需要期货、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将使广大企业对期货、期权等风险对冲工具产生强烈需求, 而金融机构也将更加需要金融衍生品工具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因此, 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 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三) 在法律和监管层面逐步引入“自我许可”制度

交易所“自我许可”制度为美国期货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宽松的监管环境。

新世纪以来美国期货产品创新之所以呈现爆发式增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该法案的核心目标是在期货监管中强化“自律组织”的作用, 提高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 深化市场功能发挥。CFTC按照法案的要求为期货产品创新制定了一套交易所“自我许可”制度。“自我许可”制度允许交易所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产品“自我许可”挂牌。在该监管制度框架下, 新产品上市的时间最短仅需要1天, 极大地简化了新产品上市的流程。虽然CFTC仍然保留了新产品审批制度, 并允许审批制度与“自我许可”制度并行运作, 但“自我许可”制度无疑对美国期货产品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应该在法律和监管层面逐步引入“自我许可”制度, 鼓励产品创新。美国期货交易所新产品上市的“自我许可”制度, 被证明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制度设计, 对美国期货市场的产品创新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中美两国期货、衍生品产品创新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差距巨大, 其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 但我国法律机制和监管思路对产品创新约束较大是不争的事实。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的“加快推进期货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能力”的要求, 我们考虑可在我国法律和监管层面逐步引入“自我许可”制度, 鼓励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产品创新:一是考虑我国在商品期货市场安排交易所进行“自我许可”制度试点, 积累监管经验, 推动产品创新;二是在试点顺利、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对正在制定的《期货法》中引入该项制度设计, 为以后的产品创新预留更大的法规空间。

摘要:对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期货创新产品的理念、上市程序与监管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 重点剖析S&P/Case-Shiller房价指数期货、超级国债期货等案例, 认为美国期货产品创新的启示与借鉴是监管制度对市场创新有重大影响、交易所“自我许可”制度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宽松的监管环境、期货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更能适应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建议法律和监管层面逐步引入“自我许可”制度, 鼓励产品创新。

关键词:美国期货市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期货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上海期货交易所.美国期货市场法律规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姜洋.国际期货监管经验与借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3]孟繁军.美国金融监管缺陷、改革动态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市场, 2011 (24) .

[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期货市场年鉴201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5]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6]CME Group, John W.Labuszewski, John E.Nyhoff, et al.The CME Group Risk Management Handbook:product and applications[M].[S.l.]:John Wiley&Sons, 2010.

[7]U.S.Government.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Consumer Protection Act[M/OL].http://www.cftc.gov/LawRegulation/DoddFrankAct/index.htm.

[8]U.S.Government.The Commodity Exchange Act (CEA) [Z/OL].http://www.cftc.gov/LawRegulation/CommodityExchangeAct/index.htm.

水产品期货 篇2

为了进一步探究CPI与QD的数量关系,下面我们选定lnQD的滞后5期和6期作为解释变量,lnCPI为被解释变量构造如下模型,模型计量结果见表3。

从表3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来看,各系数都能通过t检验,证明系数估计值显著,模型通过F检验,表明整个模型是显著的,R2在50%左右,模型拟合度还行。因为考虑的是CPI先行5期的预测,在此没有对CPI与QD进行协整分析,找出长期的均衡关系。模型选用的是QD滞后5期和6期数据,下面我们可以利用模型估计之外的最新5期中QD的数据来验证1月至4月CPI值,了解CPI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吻合度,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的数据来看,吻合度达到99.56%,因此我们可以用模型对未来CPI进行预测。目前还有11月、12月和201月至5月的期货价格指数可以来预测年5月至10月的CPI走势。预测结果见表5。

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未来6个月CPI的增幅还将维持在5%的高水平,最低也在104.69,最高将达到105.29,按照惯例超过5%的通货膨胀水平属于严重通货膨胀,因此政府部门对控制物价迅猛上升和稳定物价的相关政策还不能松懈,防通胀至少要实施到今年年底。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1)农产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能直接影响我国CPI的走势,农产品期货价格能够提前大约半年时间预期出CPI的基本走势,但是农产品现价几乎与CPI走势同步,无法形成价格预期。因此我们应把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CPI的先行指标,提前做好相应的调控政策,避免CPI的剧烈波动。

(2)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是脱离现货市场存在的一个单纯金融市场,它与现货市场联系十分紧密,这也进一步表明它能有效抵抗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动所造成的风险。符合CPI预期因子稳定性和现实性的原理。

(3)由农产品期货价格预期的未来5个月我国CPI的增幅还将持续在5%附近,最高将达到105.29,将继续创历史新高。因此相关部门对物价稳定的政策监控还不能松懈,需要加强力度来维持物价的稳定。自去年十月份以来,半年内央行已经连续五次加息,说明政府在抗击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力度和决心,但还不能松懈。

2.相关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我国期货市场还刚发展不久,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鉴于其在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上的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好,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期货价格指数体系。同时还需加强证监会与农业部的合作,共同对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监管,完善信息纰漏机制,做到及时、公开公正的信息公布。

(2)利用农产品价格与CPI的双向关系,实现双向调节功能。农产品期货价格可以作为CPI的预警机制,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宏观经济走势来开发和分析新的期货品种上市交易,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者的比重,从市场上、交易量上和价格上去规范期货市场的发展。

(3)继续稳定农产品价格,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导向功能,减低农业市场风险,确保农民收益。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农村发展、农业高效和农民增收的相互关系,让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农产品期货市场给他们带来的便利,让集约生产,订单交易成为有效抵抗菜农和粮农因为价格的剧烈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有效避免“谷贱伤农”和“农民卖菜难,居民买菜贵”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劲松、韩克勇.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J].经济评论,2008.1.

[2]石森昌、林丹妮.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下的CPI预测问题研究[J].科技与管理,.6.

[3]高蓓、胡春田.中国的股票价格对GDP与CPI预测能力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4..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3

目前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商品类型主要包括:粮食期货,主要有小麦期货、玉米期货、大豆期货、豆粕期货、红豆期货、大米期货、花生仁期货等;经济作物类期货,有原糖、咖啡、可可、橙汁、棕榈油和菜籽期货等;畜产品期货,主要有肉类制品和皮毛制品两大类期货;林产品期货,主要有木材期货和天然橡胶期货。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期货市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美国一样也是从农产品期货开始起步发展的。目前主要有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以铜、铝、天然橡胶等为主,大连商品交易所与郑州商品交易所都以农产品期货交易为主。大连商品交易所经批准交易的品种有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玉米;郑州商品交易所经批准交易的品种有小麦、稻米、棉花、菜籽油、白糖。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系列品种,郑商所的棉花、白糖等品种是现阶段国内最活跃的几个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如今,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农产品交易中心和价格发布中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稳健运行有力地保障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在价格发现、引导农作物生产与流通、为市场主体提供避险工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粮食市场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产品期货的功能与作用

期货市场最突出的两大功能是:价格发现以及套期保值,农产品期货也不例外。对生产者而言,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生产计划安排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对稳定和调节市场价格波动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期货交易者,则更加看重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实现的风险转移功能,即通过期货市场以转移或回避现货市场的风险。

价格发现是指在市场条件下,买卖双方通过交易活动,使某一时间和地点上某一特定质量和数量的产品的交易价格接近其均衡价格的过程。以农产品为例,假设某农产品供不应求,人们预期情况要持续一段时间,反映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农产品期货价格随之上升,价格上升会对买方产生警告作用,不能再继续增加需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生产者可增加产量;随着潜在供应量的增加,农产品期货市场供求关系逐渐缓和,农产品期货价格逐渐下跌,此时对生产者又是一个明确的警示,不能再继续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农产品期货价格下跌也会刺激需求。可见,通过这种超前性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机制调节能有效克服现货价格失真及生产滞后调节问题。综合而言,存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比只有现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更接近理论上的均衡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长期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农产品期货交易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用期货市场转移或回避现货市场风险成为生产经营者的重要手段。在现货市场上,当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时,那些手中持有大量存货的市场参与方就会面临灾难性的损失,而当价格上涨时,那些将要买入商品的市场参与方也会陷入付出更大成本的困境。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就可以实现风险转移的目的,即把商品价格变化的风险转移到进行期货交易的其他人手中,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为例,经营者利用农产品期货交易进行与现货交易方向相反的套期保值买卖,无论市场行情怎样变化,都可能达到保值和获利的目的。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建议 篇4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

(一) 提供价格信息, 规避农业风险。

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够提供农产品的价格信息, 并通过期货市场的信息系统为信息使用者所了解。期货价格是由与农产品相关的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价格信息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涵盖了市场供求、产品播种面积、产量、加工消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政策等全部信息。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自然灾害、虫害疾病等都会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 自然风险大而自身抵御力量不足。在没有价格信息指导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上,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提供的超前的价格信号, 合理安排生产, 及时调整种植计划, 避免盲目生产, 提高种植效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避险功能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避险渠道,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 严格质量标准, 提供优质产品。

期货合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对交割标的物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在合约签订时, 交易双方就会对农产品的规格做出具体规定。这就要求农产品提供方, 包括农业生产者、加工者、甚至运输方为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必要合理的安排, 否则将承担违约的后果。

期货交易的实现, 有助于广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促进农户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 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摆脱发达国家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 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鼓励产品研发, 调整种植结构。

期货市场超前提供了价格信息, 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导向。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导向作用, 能够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 提高农业种植收益。

种植新的农产品品种可能产生高额回报, 但是同时种植者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农业种植的生产周期固定而且相对时间较长, 绝大多数的生产者会放弃种植新品种带来的收益。利用期货市场, 在保证了后期回报的前提下, 必定会有更多的农户选择冒险。新品种的推广得到了保障, 研发才能积极有效地进行, 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巨大。国家可以根据农产品期货价格引导农业生产,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

二、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现状。

1990年10月12日,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 中国期货市场诞生。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资本论坛“21世纪中国农业经济与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上, 厉以宁提出, 要理顺资本进入农业的通道, 当前开设主要农产品的期货交易势在必行。2001年3月5日,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写入“十五”规划纲要。

目前, 中国内地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目前有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这两家商品交易所上市了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白糖、豆油等农产品期货品种, 生猪、大米、菜籽、菜油等农产品期货品种正在积极研究与开发中。

期货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还不完善, 势必会对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理论和实践经验尚不足。

(二) 问题

1、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不完善。

现货市场体系和期货市场体系, 是现代市场两套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总结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 市场演变经历的是三阶段模式:标准化现货市场———活跃的远期市场——成熟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在比较发达、成熟的现货市场基础之上。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现货市场还不成熟, 其定价体系、流通体系、仓储管理体系等都与欧、美、日等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以粮食为例, 我国的粮食现货市场总量上供大于求, 市场疲软;品质结构上优少劣多, 优质品种供不应求、甚至需要大量进口, 而劣质品种供给远大于需求, 造成积压过剩。粮食流通体制不畅, 市场化程度不高, 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不利于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现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2、期货交易品种少, 新品种上市的审批机制不科学。

当前国际期货产品有1, 000多种, 美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高达500多个, 仅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就有上市期货期权品种90多种, 其中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品种20个, 印度的农产品期货有100多种。目前, 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数量仅相当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品种的40%。品种是期货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期货品种结构的不完善不利于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价格形成机制中的竞争力。

新品种上市的审批机制缺乏成文的审批标准及程序规定, 增加了上市期货交易品种的复杂性和难度, 也严重限制了我国期货品种结构的优化。美国期货新品种的审批权集中而明确,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平均45天就有一个新品种上市。而我国目前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环节较多、程序较为繁琐, 往往导致新品种推出的时间周期过长, 失去最佳上市时机。

3、市场主体分散单一, 不利于市场监管和农业竞争力的形成。

目前,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 市场主体绝大多数为中小散户。统计表明, 我国100万元以下的客户占到交易量的80%以上。中小散户所占比例过大, 缺乏稳定市场的机构投资者, 期货市场资金规模有限, 市场稳定性差, 市场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多种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广泛参与, 才能推进期货市场稳定而长久地发展。国内期货价格不能对世界农产品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世界农产品价格又不能反映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 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损害我国农业企业的利益。

三、发展建议

(一) 创新期货品种, 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结构。

引入农产品期货新品种, 既要保证高效率, 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又要保证高品质, 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对市场化程度高、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小品种可考虑实行备案制, 报经期货监管部门备案并监控风险, 然后由市场优胜劣汰;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品种报期货主管部门批准转为正式上市。

(二) 扩大市场主体规模, 优化投资者结构。

引导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稳妥地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增加投资主体与入市资金, 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大力培育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 考虑到我国农业个体种植规模过小的现实, 应该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中介;把期货管理政策纳入整个金融体系中, 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支持作用。

(三) 普及期货知识, 引导农业生产者参与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专业性强, 而农业生产者大多缺少金融知识, 对期货市场不了解。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加大对期货知识的普及, 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 组织好相关企业和农民的培训, 要逐步引导生产者走上新的合作, 建立起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带动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参与期货交易。

参考文献

[1]何蒲明.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国食品产业, 2008.

[2]高伟.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中国经济时报, 2007.

[3]黄明.完善与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海证券报, 2007.

[4]卢建锋.论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经济问题, 2003.4.

民生银行期货理财产品发售遇阻 篇5

7月4日,原本是民生银行“银期”商品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第一天发售的日子,但刚要发售,这款已经经过该行风险委员会测评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被突然叫停。

当国际能源、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等期货价格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国内黄金期货也连续上涨,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结束回调大幅上涨时,银行理财产品“嗅”到了国内期货的牛市机会,纷纷推出挂钩商品期货的理财产品。

据了解,挂钩商品期货的理财产品已经是不少银行的宠儿。目前国内活跃的期货交易品种主要分为4大类,基本金属{铜、铝、锌),农产品(大豆、豆粕、豆油、玉米、强筋小麦、棉花、菜籽油),能源(燃料油)和工业品(PT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这些品种上存在着大量的跨市场、跨期、跨品种套利机会,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获取提供了可能。现在市面上发售的产品大多数都属于结构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挂钩于国外大行的农产品指数,如高盛的农产品及细分指数、德意志银行的有关指数等,收益更加明显而稳健。另据统计,在银行挂钩理财产品中,收益能达到10%左右的,多集中在与农产品、原油挂钩的品种。

民生银行这款商品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是中国期货市场上第一支由国内银行自行设计、发行的期货理财产品,将直接投资于商品期货。民生银行解释说,本产品所指的期货市场的套利,是在国内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期货产品的跨市场、跨期、跨品种的套利。有关专家认为,民生银行采取的套利方式属于较为稳定的获利方法,虽然不会大赚,但是巨亏的可能也较小。

民生银行此产品为何延期发售?记者致电民生银行客服热线,得到的答复是因为市场原因而延期发售,并非叫停。为此,业内猜测银行期货理财产品可能遭遇变故,理由是银行理财产品涉足高风险的商品期货投资,恐怕更难于控制风险。因为此前上海某银行和某信托公司曾计划合作推出一款针对国内黄金期货的信托产品,但最终因监管部门担心风险表示“先放一放再说”而被搁浅。

水产品期货 篇6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一、开发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1、农民难以走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怪圈

最近几年, 农产品市场出现“蒜比肉贵”、“菜价元时代”、“菜补贴”等农产品卖贵和政府补贴菜价现象, 出现了农产品卖难、“谷贱伤农”问题。“米袋子、菜篮子”事关老百姓的居家生活, 农产品市场价格违背价值规律, 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 影响老百姓生活, 甚至影响老百姓对市场的预期。农产品现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在天生不足, 使农业生产为“蛛网困境”所困扰。在单一的现货市场条件下, 农业生产者只能根据当前的现货市场价格安排生产。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般较长, 如果本期价格较高, 则下一期的产出可能增加,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必然下降, 价格下降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产出减少和价格上涨, 如此反复构成了经济学上“蛛网模型”所描述的情形。结果会导致农民预期收入降低, 特别是受现货价格信号的误导, 造成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当。同时,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 价格波动幅度大, 使得小农生产方式被强化, 农作物种植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蛛网模型诠释了农产品的周期波动

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所以, 供给曲线S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斜率的绝对值, 即S与D相比较, 前者较平缓。或者说, 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这时, 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 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详见图1) 。

如图1所示, 假定在第一期由于某种外在原因的干扰, 实际产量由均衡水平Qe减少为Q1。根据需求曲线, 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1, 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P1, 于是, 实际价格上升为P1。根据第一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1, 按照供给曲线, 生产者将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2。在第二期, 生产者为了出售全部的产量Q2, 接受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P2, 于是, 实际价格下降为P2。根据第二期的较低的价格水平P2, 生产者将第三期的产量减少为Q3。在第三期, 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3, 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升为P3, 于是, 实际价格又上升为P3。根据第三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3, 生产者又将第四期的产量增加为Q4。如此循环下去, 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偏离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越来越远。图中的均衡点E所代表的均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被称为不稳定的均衡。因此, 当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较为平缓时, 即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得到蛛网模型不稳定的结果, 相应的蛛网被称为“发散型蛛网”。

二、开发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对未来看涨行情的技术分析

正由于农产品周期性价格波动的原因有必要引入期货期权对其进行调峰平谷的价格调整, 当农产品价格处在看涨行情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购买这一看涨期权, 如果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 有关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一致, 即标的资产的价格高于执行价格, 看涨期权的买方就可以按期权合约上约定的执行价格购买标的资产获得收益, 这种收益可能是无限的。如果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相反, 即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低于或等于执行价格, 看涨期权买方也可以放弃购买权利, 最大损失为其支付的权利金 (详见图2) 。

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于今年的农产品看跌行情农民还是按照这种行情推测并布置来年的农业及农产品生产经营, 这样就会出现来年的农产品严重不足的行情;但是期权投资者会理性地分析市场的波动变化, 判断来年农产品是个看涨行情, 于是, 采取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工具购买其看涨期权。这样的期权运作方式正好与农民的生产周期相反, 起到了调峰平谷的作用, 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2、对未来看跌行情的技术分析

当农产品价格处在看跌行情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卖出这一看涨期权, 如果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有关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一致, 即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低于执行价格, 看跌期权的买方就可以按期权合约约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标的资产。买入看跌期权的最大损失是所支付的权利金, 而最大利润是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为0时的收益 (如图3所示) 。

正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于今年的农产品看涨行情农民还是按照这种行情推测并布置来年的农业及农产品生产经营, 这样就会出现来年的农产品大量上市;但是期权投资者会理性地分析市场的波动变化, 采取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工具出卖其来年看跌期权。这样的期权运作方式正好与农民的生产周期相反, 起到了调峰平谷的作用, 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努力加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调节机制

现实中,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会有差异。要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真实、客观且具有超前性的价格发现功能, 以指导粮食生产、销售和进行市场调控, 增强经营、调控的主动性, 健全期货市场的定价机制非常重要许多学者利用协整检验和套利检验等方法对我国大连、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小麦等期货品种进行了实证研究, 计量结果显示, 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已基本发挥, 但存在着相关经济主体对此功能的认识和利用问题, 以及由于大户操纵等原因导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扭曲和价格的过度波动问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联系密切, 特别是近年来国外的指数基金给国内市场价格带来了较大影响, 使市场波幅大幅提高。在国际基金眼中, 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价值仅次于金属品种。因为农产品交易量大, 同时, 除供求基本面外, 美元走势、全球物价走向都是影响其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因此, “很容易炒作”。为此, 国内期货市场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进一步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

2、增加交易品种, 提高期货交易占农产品交易的比重

上市品种的多少决定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所影响的领域和范围, 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 从而也影响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应尽快推出那些条件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 继续探索适合小品种期货运作的交易模式, 认真研究畜、禽产品的期货交易模式, 适时推出生猪、黄牛等品种的上市交易。我国曾出现了猪肉价格的较大波动, 而我国的饮食有偏重猪肉的习惯, 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对生猪的市场供求关系及其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科学预测, 并以这一品种的产业链条整体为对象, 对其风险规避与价格发现的技术手段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而生猪期货的推出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3、完善交易规则, 健全农产品期货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农业基础本来就非常薄弱, 经不起过度投机的风险, 因此, 必须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 并加强监管。第一, 西方国家发展期货市场, 大多是先立法, 后建交易所, 而我国至今未出台专门的期货法,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健全期货市场法律体系非常重要。第二, 农产品期货上市目前采取的是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 这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过渡到核准制, 以确保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第三, 完善交易规则, 以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

4、培植参与主体, 增加交易主体总量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专业性要求高度组织化的中介组织和多层次的流通网络的配合。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 更加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培植真正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参与主体。据对京郊农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调查显示, 合作化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 加强农民的话语权, 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提高规模效应。这种组织起来的农户如果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将极大提高其运行效率和价格发现效率, 对农业风险规避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 也有助于增强农民自组织的意愿。

参考文献

[1]高铁生、朱玉辰: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卢建峰:论农产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 2003 (4) .

[3]张晓第:建立适应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探[J].生态经济, 2007 (9) .

[4]张晓第: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外部输入特征的研究[J].当代经济, 2008 (2) .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分析 篇7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效率,影响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货市场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 期货市场可以对社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得商品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另一方面, 期货市场还具有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等经济功能, 不仅可以保证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 中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 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多, 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农产品在价格方面有了剧烈的波动,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因此, 必须要改变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降低农产品市场的风险。而期货市场具有这样的功能, 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确保产品价格的稳定性。由此可见, 我国农业发展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有效运营息息相关。

一、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

期货市场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市场交易机制, 为市场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是由于现货市场的发展程度和规模直接影响着期货市场效率, 与此同时, 它也制约着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由于我国的现货市场发展并不成熟, 且期货市场出现的背景又比较特殊, 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之路是比较特殊的。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不仅会受到期货市场相关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会受到现货市场相关因素的影响。鉴于此, 本文将从上述两方面入手, 分析影响期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因素。

(一) 现货市场相关因素对定价效率的影响

1. 市场的供求机制。

我们假设现货市场是完全的竞争市场, 我们可以得出期货市场价格是现货市场价格的无偏估计这一结论, 一旦在现货市场中存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 会严重影响到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对于发达国家来讲, 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 农产品的价格自然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支配。在2004年, 我国改变了粮食销售的方式, 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对其进行调节。这也就是说, 在粮食市场中供求关系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关键。比如, 大豆是油料作物, 国家对大豆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少, 也不存在进口配额, 这就使得大豆的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有较大的相关性, 有较多的经销商和加工企业, 大豆的价格不再受国家的宏观调控, 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但对于小麦来说, 其价格则无法完全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控制, 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属于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 国家对其监管的力度比较大, 且为了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制定了相应的最低限价的保护政策, 政策中明确指出基于粮食生产成本及市场供求状况, 使粮价趋于平稳上升的态势, 确保粮价达到更为合理的水平。这种最低限价保护政策的实行会导致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结果出现。在这种情况下, 国内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大大降低, 相关的农业企业也会更加青睐于农产品进口。但是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 国家对部分农产品的进口给予了一定的限制, 也就是实行配额制度, 这就不断增加了我国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 市场也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

2. 市场基础建设完善程度。

农产品市场的基础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 例如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等, 其中市场信息化建设和物流建设是我国农产品市场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政府部门对农产品市场基础建设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市场中的信息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决策的失误, 还为减少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做出贡献。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预期收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农产品现货市场中, 信息问题比较严重, 不仅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同时还存在信息不完整的问题。与农业生产者相比, 市场经销商具有广泛的信息来源, 同时还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分析出更有价值的信息。鉴于此, 他们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农产品的价格。

(二) 影响定价效率的期货市场因素分析

1. 交易主体的规模和结构。

在期货市场中, 交易主体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套期保值者, 另一种是投机者。对于农产品期货市场来说, 小型的散户大多属于投机者, 而大型的粮食企业则属于套期保值者, 另外的很多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未参与其中。另外,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再加上农民的生产经营受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影响, 大多数农民不能参与到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中。对于我国的期货市场来说, 期货公司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货交易者是通过期货公司进行期货交易。因此, 只有建立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期货公司才能够有效完善我国的期货市场。

2. 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风险事件频发, 虽然证监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期货法律法规, 但我相信, 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国家对期货市场的高度关注, 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必会不断完善, 我国的期货市场也势必会朝着成熟、健全的路径不断发展。

二、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了影响定价效率的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定价效率的影响程度。而我国的期货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时间短, 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希望国家加大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视, 从而更好的稳定市场供求, 保障生产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肖湘雄, 熊文华, 高志杰等.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波动信息传导与国际定价效率[J].统计与决策, 2008, (20) :152-154.

[2]徐雪, 李建林.中国期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中美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 (3) :98-102.

水产品期货 篇8

关键词: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综述

1 引言

期货市场信息效率是指期货价格吸收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是期货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标准。 通过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 能够比较清晰的刻画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情况, 合理配置市场资源。

梳理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 相对于大量针对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研究, 对期货市场的研究数量有限;在针对期货市场的研究中, 大多集中在金融期货市场领域, 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研究较少。 以往主要从有效市场理论出发, 研究价格对信息反映的时间和程度。 随着协同市场理论、分形市场学、行为金融学等陆续出现, 对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越来越多。 各种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采取的检验方法和获取的数据区间也各不相同, 从而使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 甚至相互矛盾。 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并提出相关思考, 为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2 信息效率相关理论

2.1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关注价格对于信息反映的时间长短和程度强弱, 可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有效性。 检验方法有随机游走检验、事件研究法和判断超额利润等。 有效市场理论通过对价格效率的分析来量化信息效率, 同时忽视了其他方面, 如市场制度和结构等。 对它的质疑主要有:对投资者完全理性假设的质疑;对无信息不反映假设的质疑和对非理性因素造成的价格偏差可抵消的质疑等。

2.2 协同市场理论

协同市场理论是评估资本市场风险和市场中基本因素与技术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协同市场理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怀疑的解释, 但目前还缺少严格的实证检验。

2.3 分形市场理论

分形市场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 信息反映过程是非线性的。 实证检验方法有相关维、李雅普诺夫指数、重标极差分析方法等, 集中在股票和外汇市场, 对期货市场的研究较少, 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2.4 行为金融学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之间、交易者与外部环境之间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最新研究表明市场交易者决策受偏好、情绪、有限理性和市场状态等的影响, 交易者行为直接地决定市场价格的变动, 影响市场信息效率。

3 实证研究方法

3.1 随机游走检验

随机游走检验从期货价格的可预测性角度, 检验价格趋势是否满足随机游走, 包括:序列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ADF检验、PP检验、KPSS检验等。

国外随机游走检验代表性研究如:Lalson (1960) 发现玉米期货价格服从随机游走, Stevenson & Bear (1970) 使用序列相关性检验发现期货市场存在超额利润, 拒绝随机游走假设。 中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研究成果在数量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 采用随机游走检验, 多位学者对中国多种农产品期货合约进行了随机游走检验, 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 如程雄飞 (2005) 游程检验的三个主要结果均不一致。

3.2 方差比

由于期货价格不服从正态分布, 具有明显的条件异方差性, 所以依赖于正态分布的早期随机游走检验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Le Roy (1973) 、Lucas (1978) 等发现随机游走并不意味着期货市场的有效。

方差比和多重方差比克服了上述缺陷。 通过采用方差比的方法, Fung等 (1994) 、Semenov (2008) 等对国外不同的期货市场进行了检验。 中国学者也发现方差比检验更具有适应性, 不少学者运用方差比检验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有效性检验。

3.3 协整检验

期货和现货基于同一商品, 价格受相同信息影响, 但由于交易制度和结构等的不同, 使二者在信息吸收能力上存在差异。 Rausser & Carter (1983) 首次提出利用无偏性研究市场信息效率。 但Maberly (1985) 等发现当价格序列非平稳时, 无法判断是否是由于市场信息效率导致拒绝无偏假设。 协整检验解决了这一问题, 方法主要有Johansen检验与E-G两步法。 Tse &Booth (1995) 、Kencourgios & Samitas (2005) 等对不同品种的农产品期货进行了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检验成熟之后, 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展开了研究, 华仁海、仲伟俊 (2003) 和史美景、邱长溶 (2007) 等都运用协整检验研究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 之后, 王赛德和潘瑞娇 (2004) 、王冉等 (2009) 、陈万琳 (2012) 等运用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信息份额模型等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进行了协整检验, 结论各不相同。 不同市场之间、同种期货合约之间的主导关系和信息传递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 如张屹山 (2006) 、缪晓波 (2008) 等发现中国和国际期货市场间存在协整关系, 且信息效率低于国际市场。

协整检验解决了价格的时间序列非平稳的问题, 但也存在缺陷。 如:现实中存在风险收益, 与协整检验的假设相悖;小样本的协整检验的结果缺乏稳定性;协整向量的很小的离差都会造成较大的偏离。

3.4 行为金融学实验

行为金融学实验主要是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进行, 比如:过度反应、过度自信、心理偏好、学习模式等角度, 探讨市场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

市场异象指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现象, 说明市场信息效率低。 Anderson (1985) 、Fabozzi等 (1994) 、Philippe &Mathieu (2008) 等国外学者对多种期货合约的日历效应、年度效应和到期效应等进行了研究, 发现大多数期货品种都存在到市场异象。 中国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但是近来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在各种市场异象的研究领域都有相应的文献。

4 国内外文献评述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基于线性模型的有效市场理论到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协同市场理论和分型市场理论, 从供求关系出发到关注市场交易机制, 从交易者同质性假设到研究交易者行为对信息效率的影响, 理论不断深化和成熟。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可获取数据的增加, 实证检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 从最初的随机游走检验到分型市场检验再到行为金融学的检验, 从静态研究逐步发展为动态研究, 从单一影响因素到多元时间序列分析, 从日频数据到高频数据得到应用。

现有的关于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国内文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忽略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区别, 直接将研究股票市场的方法套用在期货市场研究中; 或者直接照搬国外的研究方法, 没有适合中国期货市场和国外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的区别;没有明确对期货市场信息效率进行定义, 没有与有效性、市场效率等概念进行区分, 结论大多是定性描述, 缺乏可操作性;计量方法较为单一、样本数量不足, 高频率数据应用较少等等。 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发现国内研究对期货市场的信息效率的一些方面仍存在一些尚未涉及的领域, 如:忽期货市场整体的信息效率, 不同品种不同国家之间期货市场信息效率对比等, 缺乏对期货市场信息效率低的原因的研究。这些不足和局限性, 正是中国学者后续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Fama E.F.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Journal of Finance, 1970 (25) :383-17.

[2]Maberly.E.D., Testing Futures Market Efficiency:A Restatement[J].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85 (5) :425-432.

[3]赵玉, 祁春节.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吗?—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经济评论, 2010 (01) :114-123.

[4]刘庆富, 华仁海.重大风险事件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冲击效应—基于学生分布的随机波动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05) :89-103.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篇9

1、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功能的原因。

首先, 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 汇聚了众多的生产者、销售者、加工者、进出口商以及投机者等, 成千上万的买家和卖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竞争, 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 有助于价格的形成;其次, 期货交易中的交易人士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 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他们结合自己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 对商品供需和价格走势进行判断、分析和预测, 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能够比较接近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再次, 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竞争公开化、公平化, 有助于形成公平的价格。

2、期货价格可以弥补现货市场价格缺陷

(1) 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在期货市场中, 期货交易者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 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比较完善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他们结合市场中本行业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对商品供求和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 与众多的对手竞争, 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预测, 因而能够反映供求变动趋势。因此, 期货价格具有对未来供求关系及其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期的功能。

(2) 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期货交易是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 实物交割的比例非常小, 交易者买卖期货合约的本意大多不是为了实物交割, 而是利用期货合约做套期保值交易或投机交易, 因而, 在买进或卖出后, 必须再卖出或买进相同数量的期货合约, 同时, 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 转手极为便利, 买卖非常频繁, 这样, 就能不断地产生期货价格。因此, 期货价格是连续不断地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价格。

(3) 期货价格具有公开性。期货价格是集中在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竞争达成的, 依据期货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所有在期货交易所达成的交易及其价格都必须及时向会员报告并公之于众, 通过传播媒介, 交易者能够及时了解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情况, 并能迅速传递到现货市场。

(4) 期货价格具有权威性。正是因为期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及价格的变动趋势, 具有较强的预期性、连续性和公开性, 所以在期货交易发达的国家, 期货价格被视为一种权威价格, 成为现货交易的重要参考依据, 也是研究世界市场行情的依据。

二、农产品期货的市场作用

1、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应充分发挥期货价格的作用

(1) 资源配置是社会生产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地区之间的安排、流动的分配, 以求获得最佳投资效益的过程。资源配置是社会生产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人们的需求却是无限的,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就必须合理、高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为此, 就必须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多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以减少另一种产品为代价。这就是说, 在资源有限的社会里, 存在着产品与产量的选择问题;二是怎样生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资源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组合问题、生产技术的选择问题。

(2) 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首先,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产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 某种产品或要素短缺时, 其价格上涨, 相反则下跌, 市场价格是社会资源稀缺的直接表现;其次, 市场价格向生产者、消费者传递着市场上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信息, 为其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指导,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获利的大小;最后, 市场价格在指导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的同时, 也决定了产品 (收入) 的分配。

(3) 利用期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是一个特殊行业, 农产品价格的有效发挥受到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制约, 利用农产品期货价格, 可以有效发挥价格的指导作用。期货价格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在宏观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制定价格政策、分析经济形势、调节资源配置;在微观方面可以对市场价格起到指导作用、比照作用和约束作用。实际上, 期货价格所起的作用是人们通过期货价格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进而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而实现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的特征, 可以弥补现货价格的不足, 生产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远期合约价格, 安排生产, 这样既合理地配置了资源, 又减少了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正常的农业收入。

2、利用期货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收资源是否达到优化配置, 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系统之中。一个健康良性的生产系统应该体现三个标准, 即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结构合理是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结构合理的最终反映。经济效益是近期的、直接的一种表现, 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是一种相对较为远期的反映, 在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中, 三者都是理论上的预期。由于期货市场有着众多的研究者以及交易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期货市场就具有预期性和权威性的特征, 期货市场的价格是期货市场预期性的集中反映, 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配置资源的依据之一。因此, 利用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胡荣华, 罗照华.粮食价格政策分析.财经论丛, 2002.6.

[2]黄春花.改革期货市场管理制度.财经科学, 2003.5.

水产品期货 篇10

关键词:期货;期权;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71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09-02

一、农产品期货期权的简介

农产品期货期权是指在到期日或之前,以协议价格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期货合同。农产品期货期权属于商品期货期权的一种,它的基础是农产品期货合同。目前,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菜籽、菜粕等期货新品种将在近期集体上市,积极推进土豆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此外期货期权仿真交易也在积极推进。大连商品交易所也在积极筹备农产品期货新品种,推动鸡蛋期货上市,大豆、玉米、豆粕、豆油等期货期权也在进行仿真交易。

二、推出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可行性

(一)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我国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如包括大宗农产品中的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因素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显著,进一步导致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利用相关工具进行保值和避险的需求。与期货合约相比,期权合约具有诸多优势。期权合约的持有者既不必随时盯盘和追加保证金,也不用像持有期货合约那样承担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因而降低了风险。

(二)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功能发挥比较充分。利用期权交易具有成本低、操作灵活的特点。期权价格对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都会产生相当的前向预期作用。农产品期货期权合约的推出,将有助于实现期货价格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更好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交易的活跃,尤其是大宗农产品期货的活跃反过来也将为农产品期货期权的成功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交易所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郑州和大连等商品交易所在控制风险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加上早期的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目前,三大期货交易所在应对风险方面都拥有了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在农产品期货期权推出后,期货交易所将所完全有能力将期权市场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期权交易的正常运行。

三、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的重大意义

(一)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期货期期权的上市交易有利于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上市交易,将有助于平抑农产品价格的巨幅波动,有利于农民对自己面临的价格风险进行更好的管理,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为期货市场提供避险工具。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的持有者,其最大风险仅为权利金。在缴付权利金以后,持有者就拥有在特定时间点或之前的一段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特定标的的权利。期权的出售方潜在的损失趋于无限,但因为在其所收的权利金中已含有额外的价值,因此也增加了其抗风险性,所以所面临的风险其实相对小于单纯的买卖期货合约时所面临的风险。

(三)对投资品种与渠道的贡献。农产品期货期权的上市交易,投资者将在套期保值与投机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工具。利用不同的期货合约与不同到期的期权合约进行一系列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形成新的投资模式与渠道。同时,农产品期货期权的上市交易,也将进一步丰富农产品市场的风险管理组合模式,对于避免谷贱伤农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支持期货公司做大做强,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农产品期货期权,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重要的杠杆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期货农业,实现农产品期货期权的上市交易,将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撬动大农业的发展。

四、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推出的一些建议

(一)出台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农产品期货期权上市交易之前,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制定目的与原则、交易场所、交易规则、交易合约、交易主体、风险控制以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等内容都是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相关法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应全部加以考虑。

(二)准确设计合约。农产品期权合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以国外的合约为模板,仔细探讨其中的原理;第二,鉴于期货价格、数量、执行价格、到期时间、波动率等内容都会影响到期权的价格,在设计期货期权合约时候应该仔细考量这些因素;第三,在设计合约时,务必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建立适宜的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有益于提高流动性,增强市场吸引力;有益于稳定市场,促进市场平衡运行,遏制过度的投机,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有益于抑制个别交易者的价格操纵行为。建立期货期权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尽快出台有关期货期权市

场做市商管理的办法,这对推进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上市交易非常必要。

(四)对潜在投资者进行宣传教育。围绕郑州和大连两大商品交易所,建设一个以各期货公司为主干的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展免费的教育活动。让投资者对农产品期货期权的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农产品期权交易市场必将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1]郑汉杰.论期权交易的经济功能[J].投资与证券,2003,(3):72-74

[2]曲立峰.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蔡胜勋.关于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6(04)

水产品期货 篇11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期货,思考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全球金融领域的热点, 而且发展势头强劲。金融衍生品, 是指由原生性金融商品或基础性金融工具创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 这些合约的价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衍生产品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协议等。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具有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作用, 衍生产品的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衍生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投机的对象, 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机理更容易引起金融风险的加剧和扩大, 对其带来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衍生金融产品的运作机制

衍生金融产品是一种高风险性、高收益性、高杠杆性的金融产品, 其运作方式有别于一般的金融工具, 正是这些特殊的交易制度和机制引领了衍生产品在全球不断发展。

1.1 低成本运作——保证金交易

期货、期权的交易都是实行保证金交易, 也就是买卖不用交纳成交额的所有资金, 而只需按照给定的比例缴足保证金即可。这与现实的买卖股票、债券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只需少量资金就可以做大额交易, 而后者必须是实际的资金才可以进行证券买卖。从成本的角度看, 衍生交易是以承诺、保证金为纽带, 约定交易双方当事人的行为, 即使不最终履约, 损失也是有限的。由于保证金率一般较低, 例如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2%, 国外早期金融期货保证金一般定为合约价值的10%左右。实际上现在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大多为固定值。如标准普尔500种指数期货合约的保证金为5000美元;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保证金为15000港元。

1.2 高杠杆比率——助涨助跌

高杠杆比率主要是针对期权而言, 期权费很低, 杠杆比率一般达到几十或者几百。也就是说你只要有1个单位货币就可以操作数倍个单位货币的金融资产 (比如1:200) , 这是在低成本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是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大受追捧的直接原因。我国高层监管当局明确表示坚决反对高杠杆率下的金融创新。杠杆率太大, 风险就会成倍放大, 助涨助跌效果就会尤其显著。例如2008年1月的法国兴业银行因为其一名叫杰洛米·凯维埃尔的交易员违规操作股指期货, 致使49亿欧元的巨额损失发生, 法国兴业银行此次的重大损失被认为是银行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而不是银行自身的运作出现问题, 实际上此类交易本身所具有的巨大风险和赢利前景完全与交易是否得到授权无关, 是交易本身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此类交易的风险。

1.3 长链条组合——资产严重虚拟化

衍生金融产品本身就是在基础资产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基础资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衍生资产的质量。然而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 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为了更好的规避金融监管, 天才的金融家们绞尽脑汁, 不断推陈出新, 使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产品越来越丰富, 而且金融创新正在加速发展。长链条组合即是在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基础之上再衍生, 以至于最后的产品已经完全脱离了原始资产支撑。所以这样的产品经过包装出售, 势必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组合的复杂化, 长链条化, 不仅加大了产品自身的风险, 也给监管当局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致使衍生金融领域的案件频繁爆出。对中国而言, 从次贷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 关注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抓住难得机遇全面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全球竞争力, 显得十分重要。

2 衍生金融产品的作用分析——以期货为例

衍生金融产品的推出, 有助于激活金融市场, 扩大交易量, 丰富交易品种, 增加投资手段, 助推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更大范围的风险因素扩散的可能, 引发巨大亏损和盈利, 制造巨大金融事件的可能。为了辩证地思考衍生产品的作用, 突出其特殊性, 下面以金融期货为例具体说明。

2.1 积极作用

(1) 价格发现。

由于期货交易是公开进行的对远期交割商品的一种合约交易, 在这个市场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 对各种信息的不同理解, 通过公开竞价形式产生对远期价格的不同看法。期货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反映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规避风险。

期货交易的产生, 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 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 使期现货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

(3) 套期保值。

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 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 (期货合约) , 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 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

(4) 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完善市场。

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在股票、债券及现金三个基本资产类型中合理分配投资。由于股指期货可以替代股票买卖, 因此其将成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之一。投资股指期货是一个综合投资, 提高了选择股票的效率。同时完善的资本市场必须是交易的自由化和操作的灵活化, 股指期货的推出弥补了金融市场的单边市不足, 可以更好地实现投资和避险。

2.2 消极作用

(1) 交易转移。

当前我国的股指期货因为交易机制的特殊性更适合于投资, “T+0”的交易机制便于投机的快速决策;加上期货产品推出, 丰富了交易品种, 必然分流部分资金从现货市场走向期货市场。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哪里的收益好、收益高、风险小它就会流向那里, 因此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每月分流上万亿元的交易量是不言而喻的。

(2) 加剧波动。

主要是基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性而言的, 其助涨助跌的功能在市场的表现中尤为明显。短期来看, 股指期货加大了市场波动, 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双双下跌, 而且幅度之大, 无不令投资者结舌。从长期看, 随着市场运作、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 股指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将有效发挥, 在投资保值和风险规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不当操作。

主要是由于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差异, 投机者利用两个市场的不对等关系, 在现货市场打压价格, 在期货市场做空套利, 操纵市场不可不防。由于期货市场逐日盯市制度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投资者必须保持足够的保证金, 低成本和高杠杆性的特征使得资金虚幻现象严重,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额亏损, 酿成重大危机。

3 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简评

衍生金融产品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在全球金融业创新浪潮的背景下发展和壮大起来的金融产品。衍生品的推出加快了金融业的发展, 适应了快速变革和发展的时代需要, 不仅在投资、保值、避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因为衍生品交易的失当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如巴林银行倒闭、兴业银行事件、次贷危机阴霾等。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我们认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明智之举。

(1) 推出金融衍生产品, 国民互利。

从国家的层面是为了完善金融市场, 丰富投资手段, 增加保值工具等;而作为个人投资者, 有了这样的投资选择, 既可以实现套期保值, 又可以规避风险, 减少市场不完善时无可避免的损失。投资品种越多, 市场越完善, 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 推出金融衍生产品, 慎重合情。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不管是硬软件条件都不及发达国家完善, 而且还存在很大差距。推出衍生金融产品, 必须慎重考察国际国内环境, 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追求虚拟的荣誉, 但是我们的决策, 我们的发展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用其所利, 避其所弊。

(3) 推出金融衍生产品, 积极创新。

不要因为衍生品有风险, 我们就畏首畏尾, 而是要积极开拓, 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 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胡昌生, 熊和平, 蔡基栋.证券投资学 (第2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赵静.美国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启示[J].特区经济, 2010, (2) :80-82.

上一篇:年降雨量下一篇:土地储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