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供应链(共12篇)
水产品供应链 篇1
食品安全监测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有关国际组织十分重视并特别强调各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工作流体系的建立。所以确保实现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的有效的管理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
1993年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 MC)作为工作流管理的标准化组织而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逐步走向成熟。Wf MC对工作流定义为: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工作流模型来源于普通工作流程序结构的分析,工作流建模通常采用Petri网、有向图或基于规则描述等工具进行。目前,中国工作流技术研究与应用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展,Petri网工作流建模在物流服务、财务管理、消费品行业、制造业等办公自动化领域已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但在农业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尚不够成熟。本文提出利用Petri网工作流模型进行来描述水产品生产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
1 建模理论
1.1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 MS),首先,它是一个系统软件,通过管理一个有特定序列的工作活动以及以及相关工作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系统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进行工作流实例的执行。根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4大功能:定义、实现和管理工作流的运行;与工作流执行者,即人或应用系统,进行交互;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监控工作流的运行状态。
工作流管理系统不是企业的业务系统,它只是对企业的业务逻辑流程进行操作控制。换句话说,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操作系统”作为企业的业务逻辑系统的软件支撑。只不过工作流管理系统支撑的范围比较大、环境比较复杂而已,所以也有人称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业务操作系统。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才能够良好地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所以,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一个企业或部门的经营过程中的应用过程是一个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与实施过程。
1.2 Petri网
Petri网对离散并行系统的数学表示,适合于描述异步、并发的计算机模型。Petri网既可以是严谨的数据模型,也可以是一个图形化的信息流模型。图形化的Petri网模型中,由库所(Place)和变迁(Transition)两种节点,有向弧(Arc),以及令牌(token)等元素组成的。在库所和变迁为节点的有向弧二分图的基础上加上表示状态信息的令牌分布,并按一定的引发规则使得事件驱动状态演变,从而反映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
一方面可以利用图形化的方式来描述工作流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形式化的分析技术检查工作流模型的正确与否,甚至对其进行性能分析。
Petri网定义成三元组,PN=(P,T,F),其中:
P={p1,p2,p3…pm}是库所的有限非空集;
T={t1,t2,t3…tn}是变迁的有限非空集;
F=P×T∪T×P是有向弧的集合,P和T还满足P∩T=φ且P∪T≠φ;
一个Petri网模型实例如图1所示:
库所(Place):使用圆形表示。因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被划分为三类,分别是:起始库所、终止库所、中间库所。
变迁(Transition):使用矩形表示。一个变迁在模型实例中可能存在三种状态,分别是:常态、就绪态和激发态。常态,或者说是未就绪态,处于该状态的变迁是指那些尚不满足被调度的条件的变迁。就绪态,就绪态的变迁是指那些已具备了被调度的条件的变迁,这里的被调度的条件是指该变迁的所有输入库所中都至少获得了一个令牌(token)。激发态,激发态的变迁是指那些成为就绪态的变迁所对应的任务实体被实际执行后的变迁的状态。
弧(arc):使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根据弧的方向是从库所指向变迁还是从变迁指向库所,弧可以分为两类:内向弧和外向弧。当存在一条内向弧P->T时,我们称P是T的输入库所。当存在一条外向弧T->P时,我们称P是T的输出库所。
令牌(token):在Petri网模型中使用小黑点来表示。在Petri网模型建模期间是不存在令牌的,只有当该模型被工作流执行引擎实例化并开始调度时存在的。令牌始终是存在于库所中的,如果把库所理解为一种容器,那么,库所的作用就是用来装令牌的。Petri网模型实例中令牌在所有库所中的分布状态就反映了一个Petri网模型实例的运行状态。
2 水产品供应链工作流建模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是对工作流的抽象表示,也就是对业务过程的抽象表示。利用Petri网和工作流进行业务管理成为趋势。业务流程如下:养殖基地把小鱼养殖到成鱼,将成鱼捕捞出塘运输至成鱼加工厂,到达加工厂之后进行入场检验,如果检验合格,则对其进行暂养以备加工,如果检验不合格,则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并处理。
业务流程中的条件及描述如下。
p0:开始;p1:养殖场的鱼;p2:加工厂的鱼;p3:入场检验没通过的鱼;p4:入场检验通过的鱼;p5:暂时养殖的鱼;p6:药检通过的鱼;p7:药检没通过的鱼;p8:送加工的鱼;p9:备案后的鱼。
t0:养殖场养殖工作;t1:养殖场运输到加工工厂;t2:加工工厂进场检验;t3:检验不通过;t4:隔离观察;t5:暂时养殖;t6:药检;t7:药检不通过;t8:紧急处理;t9:药检通过;t10:药检备案。水产品供应链工作流Petri网模型如图2所示:
3 Petri网建模分析
工作流模型的分析是工作流建模正确与否的关键,为了证明上述建模的正确性,需要对Petri网模型进行无死锁、无死任务、合理和安全的验证。下面采用化简分析和关联矩阵来进行验证。
3.1 化简分析法
通过Petri网图形化化简规则,如图3所示,对水产品生产供应链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根据参考文献[7]基于Petri网化简方法的工作流模型验证讨论了如何自由选择扩展工作流网基于这些规则能将其化简为只包含一个库所和一个变迁的闭环网,该工作流网为无死锁、无死任务、合理和安全的。
应用上述化简规则,对模型进行三步化简得到最终模型。Petri网三步化简模型化简之后Petri网模型只剩下一个库所和一个变迁的网,如图4所示,该Petri网模型是无死锁、无死任务、合理和安全的,模型正确。
3.2 关联矩阵分析法
Petri网的结构可以用一个矩阵表示。若从库所p到t的输入函数取值为非负整数w,记为I(p,t)=w,则用从p到t的一有向弧并旁注w表示;若从库所t到p的输出函数取值为非负整数w,记为O(p,t)=w,则用从t到p的的一有向弧并旁注w表示。特别地,若w=1,则不必标注;若I(p,t)=0或O(p,t)=0,则不必画弧。I与O均可表示为非负整数矩阵,O与I之差AT=O-I称为关联矩阵。关联矩阵表示Petri网的动态行为,可以确定网中库所和变迁之间的关系。Petri网可达的、有界的、活的条件是,当且仅当存在n×1列正权向量X使得ATX=0。很显然下面ATX=0存在这样的正权向量,该Petri网模型是无死锁、无死任务、合理和安全的,模型正确。Petri网关联矩阵分析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文尝试将Petri网建模用于水产品生产供应链工作流,对水产品生产加工链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管理。随着水产品生产供应链进一步细化和拓展,所构造的Petri网模型的复杂度将大大增加,在以后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摘要:为了确保水产品供应链工作流的合理性和保证业务流程中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性,提出了较完善的基于状态的Petri网建模方法,对水产品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模型分析,描述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各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模型,利用Petri网设计了水产品管理系统流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Petri网能够优化设计水产品生产加工各个流程模型,对水产品生产供应链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水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工作流,Petri网,模型分析
参考文献
[1]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8-40.
[2]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Terminology and Glossary(WIMGTC-1011)[R].Brussels: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1996.
[3]原菊梅.复杂系统可靠性Petri网建模及其智能分析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17.
[4]刘璐,岳峻,张健,等.水产品冷链管理决策模型的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379-384.
[5]杨玉梅,刁永锋.基于UML顺序图的Petri网建模[J].微机发展,2007,17(10):130-133.
[6]胡健生,黄金志,祝习兵,等.基于Petri网语言的程序设计流程[J].信号处理,2003,19(5):416-419.
[7]李建强,范玉顺.基于Petri网化简方法的工作流模型验证[J].信息与控制,2001,30(6):492-497.
[8]程建军.基于Petri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流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78-81.
[9]潘启澍,姜兵.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技术及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9):86-89.
[10]冯卫兵,郝克刚.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3):194-197.
水产品供应链 篇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单纯的资金结算和融资,而是对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融资成本、防范各类风险及优化财务报表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中国银行针对企业的上述需求,在供应链中寻找出核心企业,并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环节中各方提供基于供应链流程的贸易融资服务。目前,中国银行已推出包括融易达、融信达、通易达、融货达等在内的一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
融货达
产品说明
在贸易结算业务项下,凭中国银行可接受的货物作为质押为客户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产品特点
为客户和市场开辟了新的贸易授信融资渠道,减少了对客户除货物以外的抵质押担保品的占用,不仅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有助于大企业维护客户和提高其供应链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还能帮助企业盘活货物,提高资金周转速度。适用客户
一方面货物周转量大、行情走俏,急需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除货物以外的其他担保品有限,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授信额度。
相关费用
按照各项具体产品的手续费及融资利息收取
申请条件
1.客户基本条件:
①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具有经年检的法人营业执照或其他足以证明其经营合法性和经营范围的有效证明文件、经过年审的有效贷款卡、开户许可证,申请办理进口开证/押汇、进口代收押汇、汇出汇款(限货到付款)项下货押融资业务的客户还应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
②对拟质押货物经营年限应在2年以上,有稳定的购销渠道,在当地行业内的经营业绩处于中上游水平,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③在我行取得客户评级,无不良信用记录,并且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内未发现不良信用记录。
2.基础交易须具有真实贸易背景,我行应严格防范集团客户关联公司之间利用货押融资方式套取银行资金;
3.货押质权可以合法、有效地设定,我行能够取得该质权;
4.融资款项通过我行用于货款支付;
5.融资期限在1年(含)以下。
办理流程
1.客户向中行提交业务申请,中行为客户核定质押担保额(质押担保额部分无需客户提供除货物之外的担保品),并与客户签署《质押合同》;
2.按照有关业务程序,为客户办理相关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
3.货物到达后,中行、客户及仓储监管合作单位三方签署《动产质押监管协议》;
4.客户就质押物向中行认可的保险公司购置存仓保险并指定中行为第一受益人,保单正本交由中行保管;
5.客户凭中行出具的《放货通知书》分批提货或一次性提货,提货前应向中行归还融资本息,或在远期信用证项下补足开证保证金。
融易达
产品说明
融易达是指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买方签署书面文件确认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保证到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下,我行在全额占用买方授信额度的前提下,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为卖方提供融资。
产品特点
1.利用买方(核心企业)空闲的授信额度为其周边的中小供应商提供基于物流环节的融资服务。
2.优化财务报表。融易达业务要求买方对基础交易进行确认,明确了应付债务,据此,我行可买断相关应收账款,进而优化卖方的财务报表。
3.促进业务发展。由于融易达业务解决了卖方的融资需求,因此为买卖双方扩大业务往来增添了一个有利因素。
利率
原则执行同档次人民币贷款利率,外币融资采用LIBOR加点方式。
适用客户
1.融易达业务适用于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货物、服务贸易及其他产生应收账款的交易。
2.买方(债务人)面临上游客户迫切的融资需求,为降低其内部财务成本,拓展业务,同意占用自身额度由保理商为其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
申请条件
1.依法核准登记,具有经年检的法人营业执照或其他足以证明其经营合法性和经营范围的有效证明文件;
2.拥有贷款卡;
3.拥有开户许可证,并在我行开立结算账户。
办理流程
1.卖方向保理商提交《融易达业务申请书》、贸易合同及其他必要文件,保理商审核贸易真实性和业务文本;
2.保理商全额占用买方额度,出具《融易达业务额度核准通知书》,将有关核准结果通知卖方;
3.保理商与卖方签订《融易达业务风险承担协议书》;
4.卖方履行相关贸易合同项下的约定后,将相关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
5.在卖方提交单据后,保理商立即要求买方在贸易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对发票项下的基础交易内容予以认可,并要求买方签署《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确认书》;
6.保理商以卖方受核准的发票金额为上限,为卖方办理融资;保理商为卖方办理融资,无须占用卖方授信额度;
7.保理商定期对已到期的应收账款向买方进行催收。若买方无正当理由且未在规定的付款到期日后30天内将款项付给保理商,则保理商将在付款到期日后第31天从买方的账户中扣款;
8.在收到买方付款后,保理商在一个工作日内扣除自身费用、融资本息后,将余额(如有)付卖方。
通易达
产品说明
指我行接受开证银行或其指定银行已承付的国际/国内信用证项下应收账款作为质押,为客户提供的开立国际/国内信用证及/或办理后续进口押汇或国内信用证买方押汇业务。
产品特点
帮助以往面临授信瓶颈的企业可通过使用有收款保证的合格应收账款质押,办理开证或押汇业务,从而盘活应收账款、降低资金成本。
适用客户
1.在我行同时具有开证业务和远期信用证项下交单业务需求;
2.因其自身财务实力所限,以及缺少不动产抵押和第三方担保,一般较难在银行取得足额授信额度;或者尽管已在我行取得足额授信额度,但有时因业务周期处于峰顶等原因,开证需求会突破其授信额度;
3.企业对运营成本较为敏感,希望不支付融资成本而获得开证授信,从而充分利用在途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收费
按照各项具体产品的手续费及融资利息收取。
申请条件
1.原则上在我行办理贸易结算业务的时间在1年以上;
2.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3.与我行往来关系正常,无不良授信记录。
办理流程
1.我行受理客户的“通易达”业务申请,对客户资格和质押应收账款的有效性进行核实;
2.客户与我行签署《信用证下应收账款质押合同》及各项业务合同;
3.我行在取得对承兑/承付行的足额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后,为客户办理开证业务;
4.A/如质押应收账款到期日早于信用证对外付款日,于到期日收款后,将不低于质押应收账款部分的款项转入客户在我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办理相应的保证金质押手续,并在信用证对外付款日从保证金账户直接对外支付;
B/如质押应收账款到期日晚于信用证对外付款日,最迟不晚于信用证对外付款日当天为客户办理融资,所得融资款项用于对外支付。
融信达
产品说明
融信达是指中国银行对出口商已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信保公司)或经中国银行认可的其他信用保险机构投保信用保险的业务,凭相关单据、投保信用保险的有关凭证、赔款转让协议等为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业务,是中国银行研发的“达”系列贸易融资特色产品之一。
产品分类
根据中信保公司的经营范围分:短期“融信达”和中长期“融信达”
按是否保留追索权分:有追索权“融信达”和无追索权“融信达”(可提前办理出口退税及核销手续)
产品特点
1.加快资金周转、改善现金流量;
2.规避各类风险;
3.降低门槛,减少额度占用,扩大融资规模。
利率
融资利率按照我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利率授权执行,费率按价格服务表执行。
适用客户
用于满足出口商在已投保信用保险的出口贸易项下的融资需求
申请条件
一、办理有追索权融信达业务的客户应满足以下条件:
1.原则上在我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时间在1年以上;
2.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3.与我行往来关系正常,无不良授信记录。
二、办理无追索权融信达业务的客户应满足以下条件:
1.原则上应是我行重点支持的国际结算客户;
2.在我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时间原则上在3年以上;
3.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4.在我行信用评级连续两年在BBB级(含)以上;
5.企业进出口规模在当地排名靠前;
6.历史履约记录良好,与我行往来关系正常,无不良授信记录。
办理流程
1.出口商就拟申请融资的出口业务向中信保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中信保公司向出口商出具保险单;
2.出口商按照保单条款或与中信保公司双方缴纳保费协议的相关规定,在规定时限内及时申报并缴纳保费;
3.出口商向我行提交融资申请书、出口业务相关单据及构成完整出口信用保险单的相关单据;
4.短期融信达业务项下,出口商与我行和中信保公司三方签订《赔款转让协议》;中长期融信达业务项下,出口商与我行签订《赔款转让协议》,同时向中信保公司出具《赔款转让协议》,中信保公司就赔款转让事宜向出口商及我行进行书面确认;
5.我行经审核同意办理后,占用中信保公司和出口商的授信额度,确定融资比例后将融资款项划入出口商账户,并将出口单据寄往国外银行或付款人进行索汇;对于评级连续两年在BBB以上的客户,应考虑不占用对出口商的授信;
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分析 篇3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二阶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供应链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PLE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阐述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上的主要的变量因素——产品价格变化、制造商生产能力的投资决策对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影响。
关键词: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系统动力学(SD)利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客户服务要求的不断升级,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短生命周期产品也随之产生。短生命周期产品是指其生命周期短至几个月,最长不超过三年的一类产品。这类产品需求模式的典型特点是:需求迅速增长、成熟和衰退。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随着类似产品和竞争对手的进入,产品的价格会随时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系统动力学(SD)作为一种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很适合研究极具动态性的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行为,它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动态特性。本文利用SD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一个二阶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模型,基于所建模型,动态分析短生命周期供应链上产品价格和能力决策的变化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
1模型的建立
1.1模型系统流程图的构建本文中所采用的模型建立在For-rester(1968)提出的供应链的一般模型以及Higuchi和Troutt(2004)所提出的一个关于短生命周期产品实例的供应链模型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产品价格、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投资策略对整个生命期内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Upper limit:理论上潜在顾客的最大数目:本模型是一个二阶的生产一库存模型,包括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不断检查实际生产能力与预期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当生产能力不足日寸,就需要决定是否要进行增加生产能力投资。Martinich JS(1997)认为要建设能力计划的决策支持系统,必须充分权衡市场份额最大化与能力利用最大化之间的关系。常用的能力扩张策略有“引导能力策略(Jeading capacity strategies)”或”追踪能力策略(trailing capacity strategies)”来实现。引导能力策略即过剩的能力使得公司可以适应瞬间的市场振荡,追踪能力策略即能力滞后需求从而使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用Kr表示能力扩张的投资规模。当Kr>1时,表示为引导性能力扩张策略(Ieading capacity ex-panslon strategy);Kr<1表示追踪落后的扩张策略(trailing capacityexpansion strategy);Kr=1表示匹配的扩张策略(matching strate-gy)。图2-1为供应链的系统流程图的主要部分:
1.2成本结构评价供应链绩效的主要指标是供应链运作期内的供应链总利润,如果时间超过一年,最合适的指标是净现值。与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有关的成本除一些典型的供应链成本(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生产成本等)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生产能力扩张时的投资成本。Nahmias提出了一种实证方法表示不同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他认为,能力扩张成本F(v)与能力扩张的规模v相关,用公式可以表示:F(v)=kya
其中,k为比例常数,指数a评价的是单位生产能力平均成本的增加率。一般a的取值为0.6。但a<1时,表示能力构建的规模经济效应,即两倍的能力扩张水平不需要两倍的投资成本。
2模型的仿真分析
假设初始的生产能力为37500,初始的最大制造能力为7500,产品的初始售价为120。Kr是制造商的投资系数,表示制造商投资规模对当前生产能力与需求之间差距的倍数。当实际生产能力小于预计需求时,制造商就需要考虑是否要进行生产投资。当Kr=0,表示制造商不进行任何投资;当Kr<1时,表示制造商的投资规模小于当前能力差距;当Kr=1时,表示制造商的投资规模等于当前的能力差距:当Kr>1时,表示制造商的投资规模大于当前的能力差距。Pr为产品的价格变化率。模型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日本Baidai公司1996制造销售的一种电子宠物玩具所提供的实际销售和预测数据,采用一阶指数平滑技术进行预测:潜在市场是根据当时日本的总人口来确定的,假定占日本总人口的15%。采用的广告策略为客户的口碑效应,因此在模拟过程中不考虑广告成本。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里,假定产品的价格会随着时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预计一年内产品价格将下降50%,模拟以周为单位。
2.1模拟仿真结果通过输入相关的数据和必要的参数得到仿真结果:假设产品价格始终不变,且制造商不采取任何能力扩张决策,产品价格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160周:在第21周之前,实际销售曲线一直是振荡但逐渐上升的曲线,到第21周达到稳定,这时销售量达到最大;若制造商一直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扩展,这种销售情况一直持续到第145周,然后逐渐震荡下降,在第160周时,接近产品生命终结期。在模拟过程中,供应链的总利润逐渐增长,增长幅度逐渐趋缓,到第145周之后,这种增长极为缓慢。
2.2价格变化对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降价很迅速。这一部分考察生产能力不变时产品的价格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假定产品在一年内价格会降至初始的50%,即每周的降价率Pr=-0.01。分别考察当Pr=0,Pr=-0.005,Pr=-0.01,Pr=-0.015时对整个生命周期内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的影响。模拟发现,价格变化对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的影响非常明显,对需求曲线和销售曲线基本没变化。当价格无变化时,总利润快速上升,价格下降比率越大,系统总利润的增长趋势越小。因此,生命周期产品必须考虑价格的变化。当前对供应链的管理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早期市场退出策略,该策略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终止之前,产品就退出市场;另一种是直到产品生命周期终止时,产品退出市场。从上面的分析中,得到,对于短生命周期不管采取何种管理策略,必须将价格因素考虑进去。
2.3不同投资策略下供应链的总利润不同投资策略下,需求高峰期到来的时间是不同的,当Kr=0时,需求的高峰期在第72周,但Kr=2时,需求高峰期在第51周。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需求达到高峰时,产品已经经入市场的成熟期。投资规模的大小与产品市场的成熟期直接相关,生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产品市场的成熟。同时也发现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在生命期终点之前达到最大值。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不管采用的是何种投资策略,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值都出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之中,而不是出现生命周期的结束的时候。因此产品的市场退出时间的最佳时间并不定是在产品的市场生命期终止的时候,而要受到外界或企业内部因素影响的。在本部分的模拟中,对于所模拟的产品不管采取何种投资策略,采用早期市场退出策略都是有效的,只是不同投资策略下,退出市场的最佳时间不同。
3结论
水产品供应链 篇4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也要对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如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对海洋水产品企业来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环境为核心,注重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处,自觉履行在经济、法律、社会和慈善方面的责任。与此同时,海洋水产品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还有一些特殊性,如原料安全、食品安全、食品包装、消费者健康和福祉、动物福利和养殖技术等。原料安全体现在原料应有明确并可追溯的来源,很多原料供应商给养殖户提供含有违禁渔用药物的饲料,造成药残超标,影响海洋水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是海洋水产品企业的首要责任,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养殖疾病防治等;食品包装方面,海洋水产品企业应考虑整个食品价值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捕捞、配送、食用以至最后的处置,考虑产品损坏或食物浪费对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健康和福祉体现在为消费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健康食品,以及能量和营养标志、文化关怀等;动物福利主要指在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和屠宰动物时的人道主义方式等。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心已扩至上下游供应链。一些研究者提出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要考虑渔业生产方式、配送、生物技术、动物福利、健康、公平贸易等因素;Michael提出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采购、动物福利、生物技术、环境、健康和安全、公平贸易、社区、劳工和人权等方面[1]。本研究认为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就业法规、员工健康和安全等方面。
2 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海洋水产业是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其对整个社会、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的影响越来越大。除食品安全问题之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职业健康、水产品信息透明度等问题对海洋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却长期被我们忽视。
2.1 信息透明度不高
对信息透明度的要求来自投资者、消费者、零售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就要求企业随时追踪和报告水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披露产品产地、饲料供货商等信息。一些企业对自己的供应链过度保密,很少自愿披露有关原材料生产商、产地和数量的信息,尤其是全面披露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很难核实其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一些企业坚持认为必须对自身的供应链保密,以维持竞争优势。2013年2月欧、美大面积鱼肉造假丑闻浮出水面,这些厂商有意给低价鱼贴上名贵鱼的标签,目的是以次充好、获取更高利润,而中国的海马海参“注胶”也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正是因为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透明度不高,才导致部分厂商有机可乘。
2.2 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海洋水产品企业的环境责任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产品包装、固体废物等依然是海洋水产品行业突出的社会责任问题。随着海洋水产业不断发展,水域污染、渔业资源枯竭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对气候和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持续性较差的食品生产模式不断威胁着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的多样性,54%的有机水污染来自食品行业。在中国,海洋水产品捕捞和养殖过程中不同程度受到石油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存在水源质量恶化等问题,工业污水排放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其中的汞、镉、砷等有毒重金属浓缩到海洋水生物体内,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产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造成健康隐患。很多海洋水产企业极少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未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也剥夺了中小养殖户公平参与海洋水产供应链的机会,导致养殖户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
2.3 资源基础和渔民权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发展迅速,但近年来由于受资源环境的高度约束,我国渔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捕捞能力过剩使得渔业资源承受巨大的捕捞压力,大部分传统渔业资源普遍衰退;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水域污染以及水域滩涂围填、水上工程建设、海域占用等产生的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对渔业资源的损害以及对渔业水域的占用日益加剧。这些都使得捕捞渔民的渔业生产物质资源基础日益薄弱,生产空间受到挤压,渔民的渔业权益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如,渔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欠缺等。
3 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分析
3.1 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压力
3.1.1 大型海洋水产企业
大型跨国海洋水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于海洋水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大型跨国海洋水产企业。一些知名品牌和众多跨国海洋水产加工制造企业成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通过建立社会责任标准和生产准则、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加强与利益相关群体的沟通,如23家欧洲最大的食品加工制造企业通过独立或综合的报告提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批评不再局限于单个食品企业,而是包括整个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机会和威胁逐渐从单个企业转移到整个供应链网络[2]。大型海洋水产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建立标准和规范,不仅针对国内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企业,促进环境和社会责任实践。供应链核心企业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规范延伸到供应链合作伙伴,确保达到环境和社会要求,对违反健康和环保活动等问题进行核实和沟通,并传达信息给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来防范企业声誉风险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3]。
3.1.2 中小型海洋水产企业
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与大型企业截然不同,往往是业主式管理,在融资、财力、人力等方面受限,一般依托所在社区发展,灵活性很高,但缺少科学的管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社会责任表现。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一般是自发、非正式的,他们很少主动宣传自身的社会责任表现,往往采取局部的、非系统性的方式来履行社会责任,如管理层和员工以个人非正式口头沟通方式参与当地社区活动等。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了解公司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对于主要来自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等的企业社会责任压力只能间接影响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迫切和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时面临更多的挑战,如由于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标准对中小企业不可行,对中小企业产生歧视并难以落实,第三方审计成本也抑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而采购商(大型海洋水产企业)不断优化供应商基地,注重于数量更少而规模更大的供应商,把中小企业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3.2 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驱动力
由于海洋水产品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尤其是消费者的需求不同,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也不同。供应链社会责任的驱动力来源于链条中的主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和供应链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迫使企业必须符合社会责任规范,而且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企业的核心业务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紧密相关,就会促进企业实施伦理采购;如果企业能从伦理采购中获益(如成本节约或产品、市场差异化),或不采取伦理采购就给企业带来风险(如声誉受损、市场份额丢失),上述行为对海洋水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或供应链成员企业就是有益的。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主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驱动供应链成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合理、公正、透明地传递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核心企业从维护自身权益的角度,以契约方式约束供应商社会责任,将符合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条款纳入供应链契约规范,落实供应链社会责任,如将健康环保等因素引进采购准则、禁止下游产品制造商与零售商剥削上游原物料供货商、禁止雇用童工、披露原料产地信息、保障动物福利等;从供应链契约角度,要求供应商提供原物料的安全检验证明,或要求供应商保证所提供的原物料符合食品安全规范,并与供应商约定若违反上述要求,应提供一切协助并赔偿一切损失。整个过程受益的不仅是企业本身,更确保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落实,使整个产业及市场得以永续发展。
4 市场权力不均衡对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影响
4.1 供应链市场权力的不均衡
按照权力依赖理论,供应商(如一些小的海洋水产品加工商)对客户(如大型零售商)越依赖,后者对前者的控制和影响力越大;市场权力不均衡的结果是供应商必须适应客户的需求,如果买方企业(客户)具有更多的选择和相对低的转换成本,将进一步加强这种权力依赖。纵向一体化可能会促进消费者利益,如低价格、高质量和标准化的产品,而纵向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整合可能导致市场权力的不均衡,最终将损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链的垂直整合等因素会改变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权力地位[4]。对某一特定水产品的供应链,权力依赖路径取决于该产品的特点[5],企业纵向一体化能力越强,在供应链中的支配地位就越高,并产生权力依赖的不均衡,在整个海洋水产品供应链中对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分销也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当然,如果供应链成员企业很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或者很少利益相关者参与,就不会意识到供应链权力不均衡问题。
“链条首长”控制整条海洋水产品供应链,他们往往掌握着关键市场和关键资源,在规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由谁生产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并具有显著的经济绩效,获利空间巨大,而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企业的利润较低、谈判力较弱。在美国,这个“权力”掌握在核心加工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手中;在欧洲,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工商,但控制供应链平衡的权力主要在零售商[6];在中国,这个“权力”主要属于跨国海洋水产企业或大型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大型食品零售商或核心水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权力,影响上游的供应商或下游的零售商,按照CIAA(欧盟食品和饮料工业联合会)的统计,单个零售商的业务需求量常常是一个中小企业(供应商)业务总量的60%以上,因此单个供应商业务对零售商来说,其重要性已边缘化(低于0.005%),这种市场权力的不均衡性正不断向零售商转变[7]。
4.2 供应链社会责任压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要求供应链合作伙伴遵守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供应商接受核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如健康、环境和社会认证体系)或提供第三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等,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资源并非都能落实,这使中小型企业更加受到制约。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不断受到挑战,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型海洋水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和零售商要求供应商提供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消费者也不断提高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面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要求[8]。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社会责任实践中需要采取各种方式,甚至非正式途径,利用有限的资源缩短与利益相关者的距离[9];一些中小海洋水产品企业常常有好几个客户,而不同的客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附加条件各不相同。
供应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真正符合企业价值观,在实施中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如果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的要求不能控制,这将导致出现供应商对企业社会责任虚假服从的危险。面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在压力,其模糊或者负面效果可能导致中小企业缺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信任,进而降低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在没有真正理解遵从的目的或好处之前,供应商很难主动改变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如果供应商被强制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仅仅达到当地法律或供应链核心企业要求的最低标准,或只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些方面。如,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的审计和监督已有多年,但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并没有多少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所要求的伦理标准和供应商的实际状况之间有缺口。一般来说,供应链核心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少是有意为之,中小海洋水产企业故意失信的比例远远高于大型海洋水产品企业。因此,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效果不仅取决于确保供应商服从供应链中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和环境要求,也取决于供应商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采取的措施;通过对中小供应商提供恰当的支持措施来执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可以使整个海洋水产品供应链更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4.3 供应链权力的不均衡诱发成员企业社会责任冲突
在整个海洋水产品供应链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压力是不对等的。在海洋水产行业,与采购流程相关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供应商与大型海洋水产加工制造商(供应链核心企业)或零售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弱,只能被动地接受加工商或零售商提出的条件。海洋水产加工制造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是自发的组织结构,从数量而不是产量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海洋水产加工制造中占支配地位,而零售业不断向大型零售商集中,形态各异的海洋水产企业的构成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压力和谈判能力出现差异,影响企业对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态度。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能导致海洋水产供应链成员之间企业社会责任的冲突或不平衡,而我国发生的多起水产品安全事件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企业社会责任冲突有直接的关系。如,大型超市出售抗生素超标的水产品经常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供应商(水产批发市场、水产品有限公司)对采购商(大型超市)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每个企业在水产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可能出现过度供给或过度需求的问题。企业在供应链中地位的改变可能导致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社会责任需求和供给的过度依赖,这些情况在流经整个供应链时会有所不同。当水产品供应链出现社会责任问题或面临社会责任风险时,供应链成员企业需要在供应链中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实现供应链社会责任需求和供给的连贯性;在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平衡点,供应链能够依靠非线性关联和相互依存性来培育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关系,以获取信任和价值共享,促进水产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海洋水产品供应链中的许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供应链核心企业应通过其在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理念及作法,但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仍然需要整个供应链成员的整体配合,需要加强中小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估等方面的广泛参与,实现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平衡,发挥出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MALONI M J,BROWN M 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supply chain:an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8):35-52.
[2]CILIBERTI F,BADEN D,HARWOOD I A.Insights into supply chain pressure on CSR-practice:a multiple-case study of SMEs in the UK[J].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9(2):154-166.
[3]GENIER C,STAMP M,PFITZER M,et al.Agro-industries for development[M].Wallingford:CABI,2009:223-251.
[4]CHARLEBOIS S,RONALD II.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a small business network.The case of Natural Valley Farms Inc[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ommunities,2007,1(3):252-267.
[5]ROTH A V,TSAY A A,PULLMAN M E.,et al.Unraveling the food supply chain:strategic insights from china and the2007recalls[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8,44(1):22-39.
[6]MANNING L,BAINES R N,CHADD S A.,et al.Ethical modeling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J].British Food Journal,2006,108(5):358-370.
[7]CIAA(Confederation of the food and drink industries of the EU).Suppor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uropean food and drink industry[C]//Brussels:CIAA,2010.
[8]JENKINS H.A business opportunity mod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small-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J].Business Ethics:A European Review,2009,18(1):21-36.
水产品供应链 篇5
(20 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课号:0135003课程名称: 供应链管理专题改卷教师: 熊伟清学号: 1011121010姓名:蒋敏敏得分:
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产品供应链的牛鞭效应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特殊现象。需求信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变化会被多次放大,最终引起供应链最上游的菜农做出错误的决策,而这种决策不容易改变。因此,针对农产品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提出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对策,从而帮助农产品生产者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对策
0引言
前几个月,发生了白菜几分钱贱卖,却还无人问津的现象,而菜农只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白菜烂在菜地里,对自己要承受的损失束手无策。一位山东的39岁菜农因为无法承受卷心菜的廉价而带来的损失而绝望自杀,这样的悲剧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其中的原因。一直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但类似白菜贱卖的事情层出不穷,在这个供应链的跷跷板效应中菜农成为最大受害者,“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确是个难题,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农产品生产者供应链模式已不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成员,特别是最终的消费者可能随时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发生改变,而农民又是信息获取能力最弱得群体,当这种需求的改变被放大是,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承受一系列的损失。因此,引起供应链效率低下的牛鞭效应作为一种供应链中的特有现象,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1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及造成的危害
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是指需求信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传递时的逆向的放大,是由于信息流从顾客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具体表现为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大于顾客的需求波动,并呈逐步放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在图形上显示出来很像一根牛鞭,故而得名。由于农产品信息不集中等种种因素,供应链中的农产品流通各环节都只能自己向上游订货,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零售终端包括
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等往往会按照最佳的经济规模加量订货。在某些情况下粮食牛鞭效应需求信息放大程度很大,如2006年出现了两次粮食价格比较大的波动,突现了粮食牛鞭效应的个性【1】。因此,向供应商订货量由下游企业向上游农产品生产者一级一级不断放大或由销售商到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订购量的波动幅度递增,导致生产无序、库存增加、成本加重、市场混乱、供应链瘫痪。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的各级对消费者需求的曲解,导致盲目的进货,致使库存增加,成本上升。而这种现象又会逆向的放大,越到上级,需求的假象也会越加放大,让生产商以为消费者的需求庞大,被需求的不真实性蒙蔽,不仅造成生产的单一性,使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使生产商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浪费。当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它的下一级批发商的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时,必定造成生产的浪费以及预算的失真。同时,在农产品生产者生产了过多的产品后,消费者的需求早已达到饱和,过多的产品就会需要占用库存空间,这对于农产品生产的整体发展有着诸多的不利。所以,牛鞭效应会误导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计划,引起库存的浪费,导致预算的失真,从而影响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2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现在对于牛鞭效应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对于牛鞭效应研究的解释,而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需求预测的不准确及重复性。需求预测是指在供应链中,各级单位在做出需求预测时,都会考虑到一定的安全库存和运输费用以及减少订货频率,从而做出对需求的预测,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供应商供货的要求。需求预测不准确性由于信息在传递时的失真和在预测是都包含了个人主观的想法,这些想法毕竟有局限性会导致需求预测的偏差,所以,在各级单位大批量订货的时候,生产商收到的是供应链下游单位的最大订单,这并没有真实的反应实际的需求,这样就会导致信息失真,形成牛鞭效应。需求与预测的重复性是上级的单位在收到下一级的订货需求时,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产,以应对突变的情况,这就使得下级和上级的预测不准确产生了重叠,因此产生了牛鞭效应。比如,今年有些收购商在气象领域中得知,2011年是个“拉尼娜”年,其表现就是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可能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低温、暴雪、冰冻的天气。所以预测白菜等蔬菜价格有可能上涨,于是传递给菜农的信息是需求的增加,而菜农又因为前几年白菜市场行情不错,觉得比种粮食、麦子、玉米强,同时收购白菜的人很多,因此这一行情在今年也继续被看好,这有导致需求量增加预测被加强。还由于2010年韩国遭遇暴雪袭击,在极端天气影响下,白菜上市量锐减出现泡菜危机,这一情况甚至持续到2011年年初,于是需求量增加预测再次被加强,最终产生了强大的牛
鞭效应。
(二)供应链的多层次导致的信息传递障碍。供应链的多层次是指供应链中包含着多级的单位,生产商从零售商处得到需求信息时,会经过多个供应链单位,而供应链的层次越多,消费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时,就越会发生了扭曲,造成信息的失真,而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就有可能按照这种失真的信息来指导企业运作,这就可能引发牛鞭效应。同时供应链的层次越多,随着供应链的逆向而上,生产商所获得的信息就越偏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信息,对消费需求的预测也就越不准确,订单的需求越发偏离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引发了信息传递的不真实性,引起了牛鞭效应。如果整条供应链中,没有信息共享,各级都各自根据预测来做出需求预定,那么信息的偏差是必然的。同时,在多级化的复杂供应链中,各级一旦信息传递出现障碍,那么,信息的不真实性就会愈演愈烈,使农产品生产者得到的消费需求信息更偏离实际,也是造成牛鞭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多变性。农产品生产者有时会揣测消费者的心理而制定需求预测计划,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而且迅速的,会在不经意间转变其消费观念,而农产品生产者在顺应消费者心理时会有一个延迟,无法随消费需求的瞬间转变而在生产上做出迅速的变化。这就会给农产品生产者造成一种不真实的需求假象。因此就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四)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易腐性。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影响了农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多元化,容易造成农产品的大量积累,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牛鞭效应。农产品与一般的工业产品又不一样,工业产品但需求增加时可以立即生产,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供应链很容易产生牛鞭效应。当产生牛鞭效应时,而且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比较高,所以弥补措施也非常有限。就像今年山东等地的卷心菜,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有这个需求的,但由于运输成本太高,只能烂在地里了。3缓解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对策
(一)简化供应链结构,减少信息传递的偏差,保持供应链有序运行
供应链层次越多就越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所以应该尽可能减少中间批发商的层次,建立“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这样简单的供应链模式。而且这样简单的供应链模式可以更容易实现分批订购,消除库存的浪费以及诸多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农产品成本,保持供应链有序运行,能有效的减少牛鞭效应造成的危害。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共享
农产品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的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会严重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同时也威胁农民、经销商、加工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要尽可能克服中国农民由于农产品生产者与零售商之间的信息不一致,出现盲目生产,增加投人的现象。首先要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完善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西方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经验,通过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两大职能,就可减少农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同时也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盲点。鉴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信息的现状,必然要求进一步稳定发展期货市场,通过发挥期货市场预期价格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和组织生产,解决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其次,加强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失灵的主要表现,难以通过市场本身加以克服。因此,加强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扩大政府提供免费和廉价信息范围和水平,促使农产品市场信息对称。比如:强化地方农业信息中心和基层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网服务体系;引入竞争机制缓解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强化政府在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主导地位,由政府发布有关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和预测预警等信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升级,使农业生产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最后,要加大政府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中国,农业经济是弱势经济,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产品生产者不仅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要面临市场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政府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种坑农、损农的市场欺诈行为,以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来维护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只有那些具备规定条件的经营者才允许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这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有效监管制度,是保障农产品价值链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依法规范,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作用 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风险,确保农产品流通组织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我们应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广泛联合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企业、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作用,组建和完善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当前应通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把部分政府职能下放给行业协会,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使协会为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服务,有效地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4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管理必将成为农产品生产
者发展的重点。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有助于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发掘自身的潜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坦然的面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以及技术革新的挑战。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起到减少供应链成本的作用。供应链成本压力的减少,势必让农产品生产者有更多的资金与人力投人新技术的开发,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优化探讨 篇6
关键词:封闭供应链;农产品;优化;协同
中图分类号: F2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413-02
农产品独特的自然属性、供求季节性、易腐败性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及管理水平低下,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也衍生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通过农产品供应链能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赵晓飞提出,以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对供应链中渠道、组织、服务和监管体系进行重组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MASC),能实现供应链成员间的无缝对接[1]。尽管如此,面对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及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增强、流通渠道的拓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还是必须对农产品供应链继续进行优化创新。
1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特征
农产品逆向物流是对农产品正向物流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被认为是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最后的未开垦地”。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创新本质就是延链补链的不断深入,将农产品逆向物流纳入现有供应链,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能有效解决当前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诸如终端价格过高、农民收益过低、物流成本过高、市场相应缓慢等问题。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基于刘伟华等对封闭供应链的相关认识[2-3],结合农产品性质,定义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为:以农产品安全及质量控制为导向,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严控成员准入,实施标准化运作,对农产品流通全程进行多维度监管,实现中间环节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跟踪,是一个具有可追溯性的供应链系统。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主要有4个特征:一是供应链的封闭性。纳入农产品逆向物流后的封闭供应链,对农产品价值增值、农民增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刺激供应链成员更加注重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形象的维护,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二是以农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为任务导向。封闭供应链实施流通全程的多维度监管,源头、加工、物流、分销各个阶段无缝对接,杜绝安全隐患。三是强调成员的门槛性。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标准化运作,对成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四是具备全方位的信息跟踪、追溯功能。先进的信息技术除了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外,具备跟踪和追溯功能,能确保安全监管,及时排查问题,不将问题带到下一阶段,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也可以及时进行追溯。
2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优化模式设计
用系统观点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手段。将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看作1个系统,从系统的输入、处理、限制、反馈和输出5个功能模式来进行供应链优化模式设计。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以农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为任务导向,优化设计要围绕该导向展开。封闭供应链将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组织成封闭网链,该网链为自组织系统,序参量[4]受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影响,主动参与供应链流程的合作与竞争,其结果可能是实力更为壮大,收益更加丰厚,也可能被供应链弱化甚至淘汰。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成熟的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会利用其先进的反馈功能,通过协同达到安全、质量和资源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系统的有序化,从而使供应链整体利益及竞争力不断增加。
3 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优化路径
3.1 植入绿色理念,打造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创新的方向,持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冲破绿色贸易堡垒,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管理成为必然。通过选择具有绿色优势的企业为核心,构建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存储、装卸、搬运、配送、销售到回收、废弃物处理等阶段均积极采用先进绿色技术,使系统输入资源效能最大化,控制环境污染最小化,这就要求供应链成员生态企业化[6],即对全部流程进行科学规划,推行生态设计,采用节能、低耗、高效的生产技术,尽可能做到生产工艺的闭路循环。
3.2 强调准入机制,不断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坚守供应链准入门槛,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节点企业准入许可机制。在关键节点,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农贸批发交易市场,必须强制进行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和日常质量监督检测及资格认定工作,从源头上进行严控;全国各省(市、区)也要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在主体资格、监管、程序、法律适用上的一致性[7];供应链要进行成员的绩效评估,开启淘汰机制,确保成员的主体适应性。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组建过程中除了坚持准入机制外,也要坚持资源互补、运行协调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说,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将直接决定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存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环境侧重于以外部干预为主的多元治理特征,以协同运作为内核的管理模式也日渐成熟[8]。此外,农产品组织的紧密程度与安全有较大关系,农产品纵向协作越紧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越高。节点成员在资本、信息不对称等运行条件下,通过协同形成自组织结构,内部竞争和外部协作相结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这可从战略、策略和技术3个层面入手实施[4],包括观念协同、制度协同、关系协同、资源协同、流程协同、技术协同和信息协同。
3.3 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司全程参与
nlc202309032004
第三方物流的应用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轻供应链成员的约束,加强核心业务,促进成员间的协同。长期以来,由于观念和体制的约束,我国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中大多流程均由节点成员自行完成,由于设施、技术落后,作业呈现出非标准化、不合理化态势,致使成本居高不下,成员流动性大,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优化亟需大量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全程参与。首先,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供应链成员的选择与淘汰、责任与风险评估等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以更加公正、专业的视角来保证协同战略的实施基础。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先进的物流设施和技术,降低供应链成本,如冷链物流设施、多式联运运输模式、JIT配送、包装技术及GPS、EDI、RFID信息技术等。最后,推行农业操作规范(CAP)、食品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HACCP)、信息追溯技术,对全程质量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为责任追究提供事实依据[9]。
3.4 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按投入与风险承担比例进行利益或增值收益分配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一次性交易”“边际双重加价”现象较为普遍,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诉求,难以从长远视角考虑利益关系,导致供应链竞争力低下,生命周期短缩。加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需要继续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保证参与者的合理收入,并有一定的刺激效应。农产品封闭供应链需要成员间的诚信经营和相互信任,在信息高度共享、战略协同下,核心企业需要在逆向物流、安全监管方面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核心企业具有绿色优势,通过管理增强整条供应链的价值,变与上下游节点的关系为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利益最大化。但也要注意到,核心企业为逆向物流中所产生的回收和废弃物处理、绿色优势的体现投入了更多的成本,也承担了更多的经营风险,根据公平理论原理,应该按投入和风险承担比例进行利益或增值收益的分配,提高绿色经营的报酬率,建立环境保护与安全意识奖惩机制,大力发展返利型利益分配。源头上考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在供应链中的谈判地位,共同承担风险,保证基本收益。
3.5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盛行表明网络已经渗入到农产品供应链中[10]。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将是实现农业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11]。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达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功能。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持续优化过程离不开物联网技术,通过该技术能进一步挖掘利润源泉,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和高度集成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土地资源集中,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控,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上传至国家编码中心,与农产品包装上的条码智能联网。将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实时跟踪和追溯功能融入物联网技术中,对农产品源头生长环境、生产加工、自我检测、包装、销售过程、回收和废弃物处理等关键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增强节点企业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4 结论
基于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优化设计模式,从植入绿色理念、强调准入门槛、第三方物流全程参与、完善利益共享机制、运用物联网技术等方面进行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优化,以期降低供应链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有着独特的个性,优化是个长期性过程,设计模式要与时俱进。此外,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区域种植结构错综复杂、供应链类型也多式多样,市场的扰动影响、优化成本的投入产出评价等问题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晓飞. 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2(1):15-22.
[2]刘伟华,刘彦平,刘秉镰. 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改造方法及其实践研究[J]. 软科学,2010,24(4):48-52.
[3]郑建峰. 建立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探索[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1):4506-4508.
[4]谭 丹,朱玉林. 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实现模式[J]. 经济问题,2011(1):88-90.
[5]Clausen J,Hansen J,Larsen J. Disruption management[J]. OR/MS Today,2001,28(5):40-43.
[6]刘红生. 绿色供应链的重整与优化[J]. 商业时代,2012(35):38-39.
[7]王多宏,杨太伦,李 萍. 我国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理论体系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0(3):62-64.
[8]彭建仿. 供应链关系优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视角[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6):48-53.
[9]潘经强. 河南农产品供应链协同风险的预警及防范[J]. 物流技术,2013(5):419-421.
[10]Pan J Q.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advancing path of He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e-marketing[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3,5(3):109-112.
[11]李建伟. 物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10-12.
水产品供应链 篇7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 我国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形势却十分严峻。自2006年以来, 我国爆发了几起影响范围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如致癌大闸蟹、“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有毒的桂花鱼、瘦肉精猪肉等, 由此引发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热潮。这些研究涉及政府监管、组织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文献回顾发现, 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建立农产品 (食品) 可追溯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作用和功能, 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1][2]也有一些学者已认识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农产品的供应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 并从供应链的视角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3][4][1]但是, 这种模式存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2008年爆发的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掺杂三聚氰胺的恶性事件表明, 这种缺陷是致命的, 它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几乎摧毁了我国的整个乳制品行业。三鹿奶粉事件也说明, 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没有找到真正合理的对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升温的同时, 农民收入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 目前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 似乎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但是, 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 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 使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收益水平。忽视链上任何参与者的利益都有可能导致供应链管理的低效率, 而一个低效率的供应链很难保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入手, 探求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 进而提出新的供应链组织模式, 以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难题。
二、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联
我国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在经历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农村集体模式的挫折后, 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并放开了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统购统销。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从集中变为分散, 农产品生产的基本决策单位从公社变为农户。这种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的优点在于, 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 由于经营主体过于分散、规模太小, 难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同时也给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因而使农产品生产阶段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在2004~2006年三年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 源头问题占61.5%, 加工阶段问题占38.5%;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发生的13件涉农产品安全事件中, 只有一例, 即“福寿螺致病”案属于病原污染所致, 其余均为人为掺假。[1]
可见, 农产品生产规模过于分散, 政府无力监管是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就必须对过于分散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改进, 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近年来, 我国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 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农户+企业”模式、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自办农场的“直属农场+企业”模式。在不同模式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控程度是不一样的。
1.“农户+批发市场”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也是目前主要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农产品的供求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生产者同需求者之间仅存在买与卖的关系。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 批发市场既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 也是整个供应链最薄弱的环节。因为, 在批发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交易既可以是一次性的, 也可以是重复性的, 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农户+批发市场”是一种典型的末端控制方式, 如果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话, 会造成末端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 并会显著增加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成本。我国目前约有2亿多个小规模生产农户, [6]因此, 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都面临着货源供给分散性大、稳定性差、以短期交易为主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反馈回路不畅通, 从而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显然, 在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模式中,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主体是批发市场, 众多的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只是被动地跟随, 乃至应付。如果不让农产品供应链上所有的参与者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和自我约束, 就很难以低成本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模式只是一种简化模型, 实际运作系统要复杂得多。例如, 在农户和批发市场之间经常还会有众多运销商的存在, 如图1所示。其实, 这种末端控制方式使运销商承担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全部责任, 这往往会引起运销商与执法者之间的强烈对立, 增加执法难度, 可执行度也打了折扣。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 但是,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是极度分散的小农经济, 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难以实施, 信息链在批发市场处容易断裂, 因此, 注定是一条低效率的供应链。这不仅造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基本上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状况, 而且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基本的保障。同时, 在这种组织模式下, 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太小, 也造成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在这条供应链上的地位低下, 收益微薄, 进而使其更加漠视自己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
2.“直属农场+企业”模式
我国农业生产极度分散是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障, 农民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困境, 许多专家都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建议, 以期破解目前面临的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内的“三农”问题困境。目前, 采用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自办直属农场的方式是比较成功的模式, 即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供应的稳定, 投资建立自己的直属农场 (如图2所示)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租赁农民的耕地, 雇佣原耕地上的农民, 使原来农户在保留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又成为领取工资的农业工人。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通过直接管理农场的整个生产过程、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以及质量控制,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山东省莱西市的九联集团、莱阳市的龙大食品有限公司、龙口市的复发中纪有限公司、莱西的三丰集团公司、上海的新成食品有限公司和高榕食品有限公司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即以企业内部管理或企业内部交易替代市场交易, 其显著优点是:企业可以把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直接置于自己的计划和管理之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实现全过程控制, 包括对农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中间投入物进行控制, 制定详细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操作标准, 以及对农场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等。相比于末端控制, 过程控制方式的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但是, 对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来讲, 在得到农产品质量控制效率的同时, 则要面对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这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这种直接产业化的模式使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付出的土地租赁成本以及原有耕地农民的安置成本等都非常高。考虑到企业的资金回报率问题, 这种方式只适合于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 并不适宜大范围推广。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 农场最好是由农民自营,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与农场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而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亲自经营农场并不是最好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组织模式。
3.“农户+企业”模式
“农户+企业”模式是指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在适合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地区, 同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签订合同,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派遣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指导, 并收购全部产品。企业通过与农户的契约关系, 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 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为产品在农户与市场乃至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架起一座桥梁, 如图3所示。
这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之间的交易模式。农产品的供求双方在实施买卖行为之前已经结成了某种联盟或者协作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是长期的, 也可以是一次性的, 既包括口头承诺的形式, 也包括书面协议的形式。在这个框架之下, 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被规定下来, 包括对对方的监督、管理和特殊要求 (提出标准) , 以及事先确定的价格。从理论上讲, 这种方式可以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 构建完整流畅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通过契约关系, 协调好供应链上各个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供应链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链上各个贸易伙伴从以前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到“竞争——合作——协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协调、合作是主, 竞争为次, 或者说, 各方的利益分配以协调为主, 竞争为次, 以谋求长期利益为重。这种协调与合作关系不仅要求实现利益共享, 而且要求风险共担, 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换言之, 这一协调工作是需要成本的, 只有协调的成本小于协调所带来的收益, 供应链管理模式才是可行的。如果组织协调管理成本太高, 这一模式的效果必然要打折扣。例如, 国内某著名肉制品企业, 年产量8000吨, 他们有12个养殖基地, 3万多户养殖户为其提供生猪。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该企业实际上需要对3万多个养殖户进行监控, 控制成本极高, 要使3万个养殖户提供的原料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难度可想而知。[1]
应当看到, 这种表面上比较先进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 其实与“农户+批发市场”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根本的是, 农业生产极度分散的状态并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这种分散生产状态的质量监控方式以及市场需求的调节方式, 从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末端调节与控制, 改变为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过程调节与控制, 供需之间由以短期市场需求为主的直接调节方式, 改变为以契约合作关系为主的长期调节方式, 而由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所带来的许多弊端并不能彻底消除。下面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进一步分析“农户+企业”合同化供应组织模式所存在的难题。
三、“农户+企业”模式存在的制度难题
委托代理理论中, 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方称为代理方, 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方称为委托方, 委托方制定博弈规则, 代理方选择参与或者不参与博弈, 若代理方参与博弈, 则按照委托方制定的规则博弈, 双方各自获得应得的利益。委托方设计博弈机制的目的是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 但是他必须满足来自代理方的两个约束条件:参与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参与约束条件是指代理方在该机制下得到的期望效用必须不小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 即代理方的保留支付;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是指代理方选择委托方所希望的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应不小于他选择其它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应。[8]
在“农户+企业”模式下,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作为委托方, 提出一套合同范本, 希望农户加入合同化生产模式, 并按照企业的技术规范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而农户作为代理方, 选择是否加入合同化生产模式, 以及是否按照企业的技术规范进行生产。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因此, 这一合作模式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与企业在设计合同时所选择的激励方式有密切关系。
1.参与约束对企业合约设计的影响
农户的参与约束对企业合约设计的影响与代理方市场地位的强弱有关。目前, 我国一家一户极度分散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状态, 使各个农户总体上处于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由于农产品的地域性和时域性限制, 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段内, 往往还会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 因此, 农户所拥有的保留支付很低。换言之, 对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来说, 设计合约时所面临的农户的参与约束是很低的, 这使企业在设计合约时会过于随意, 很容易侵占农户的利益。也就是说, 在农户与企业的市场关系中, 农户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只能被动地接受或不接受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提出的生产合同, 几乎没有市场谈判能力, 而实际情况是:接受比不接受的收益要略好一些。
2.激励相容约束对企业合约设计的影响
在“农户+企业”的合同化生产模式下, 作为代理方的农户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 操作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等信息属于农户的私人信息。由于这些信息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因此, 作为委托方的企业就必须在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时, 委托人就要承担额外的代理成本。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最优风险分担契约要求代理人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代理成本就是委托人付给风险规避的代理人的风险补偿费用。如果代理人为风险中性时, 则不会产生上述代理成本。但是, 假定代理人是风险中性, 则必须考虑到代理人的责任承担能力, 如果代理人只能承担有限的责任, 其结果与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类似, 委托人仍要付给代理人“有限责任租”形式的代理成本。如果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完全可观测, 则为对称信息情况, 这时也不会产生代理成本。当委托人通过对代理人实施监督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代理人行为选择信息时, 可以大大降低代理成本, 但是, 监督成本必须考虑进去。从这个角度看, 代理成本就是委托人必须付出的信息成本。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可以采取对农户的生产过程实施监督或给农户一个合理的激励合同, 或综合采取这两种方法, 使农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生产, 并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这里存在一个最优合同设计问题。然而, 无论怎样优化设计, 面对极度分散、缺乏风险承担能力的农户, 要实现规模化的生产管理, 所付出的管理成本或代理成本都是很高的。也就是说, 这种供应组织模式使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面临代理人 (农户) 较高的激励相容约束。
当然, 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 如果激励努力的成本增加得过多, 或者说让代理人承担风险所需要的风险补偿过高, 那么, 激励代理人努力就可能不是委托人的最优选择, 面对这一局面, 委托人可能放弃激励代理人的努力。这就意味着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会放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要求, 转为追求一种不完全的质量控制手段, 以降低农产品加工 (流通) 成本。
综上所述, 在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农户+企业”的合同化供应组织模式中, 作为委托人的企业, 在设计生产合作合约时存在农户的参与约束条件很低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又很高的局面。参与约束条件低, 使企业往往会挤占农户的合理收益;激励相容约束条件高, 使企业往往在质量控制方面难以做到位,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必然存在漏洞。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的地域性垄断地位, 又加剧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 即企业虽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但由于没有竞争对手, 也无法察觉所做出的错误选择。
四、制度创新的对策——发展“有产者”的农协, 促进农业产业化
三鹿事件发生后, 伊利、蒙牛都迅速做出了反应, 除了在生产销售领域加强监管以外, 在源头奶牛的饲养以及挤奶环节都进行了相似的变革——按照直营农牧场的思路, 组建大型养殖基地, 实现牧养产业化, (1) 这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应急型措施。为了恢复由于三鹿事件而几乎摧毁了的整个乳制品市场的信心, 这种措施又是必须的, 国家也应该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来投资农牧业生产, 组建大型农场、牧场,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然而, 这一过程需要企业极大的资金投入, 而且, 作为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 其组织管理效率也并不是最好的, 它会拖累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发展, 因此, 这种模式值得鼓励, 却无法大规模推广。
实际上, 在此之前, 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 已有许多学者提出通过农业合作化组织或农民协会来实现, 这种努力在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组织模式和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组织模式中都有推广, 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农民协会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虽然农协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 但它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依然十分低下, 缺乏谈判能力, 这种情况随着农产品供应链逐渐在加工和销售领域的不断完善表现得更为突出。农产品供应链的谈判控制权逐步从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转移, 生产组织在契约谈判中的地位进一步弱化, 这样的农民协会在提高农民收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大。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 目前的农民协会基本上是属于“无产者”的农民协会。
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与所耕种的土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 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农户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利, 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一直是一个不够稳定的权利, 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侵害事件频频发生。这种不稳定的产权关系, 一方面使农民不可能对所承包的土地进行长期投资, 另一方面也使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只具有微弱的市场价值, 也可以说, 对于单独的农户而言, 几乎是不拥有所承包经营土地的任何产权。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没有土地产权的农民基本上就是“无产者”了。一个“无产者”组成的农民协会, 可以在政治领域有强大的发言权, 但在经济领域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这应该是现有农协对外没有谈判协调能力、对内缺乏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 土地的产权是整个问题的核心。2008年10月12日, 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提出了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这一基本原则的明确, 实际上使农民拥有了所承包经营土地的某种产权。而《决定》进一步强调的土地流转的自愿有偿原则, 使这种产权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体现出合理的价值。因此, 《决定》的重要价值是让农民成为实质上的“有产者”。
让农民拥有土地的一定产权,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产者”, 可以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来源。有了资金的支持, 农协就有了市场地位, 就可以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进行平等的合作谈判。对内而言, 农民有了资产, 有了资金, 也就有了信誉, 农协对内的组织管理也就有了可能, 通过信誉机制, 可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其供应链组织模式如图4所示。
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 “农协+企业”的合同化合作模式可以改变两个基本约束条件。由于农协巨大的资本力量所产生的市场力量, 使其参与博弈的保留支付将明显高于农户, 因此, 对作为委托方的企业来讲, 其邀请农协参与合作的参与约束条件提高, 巨大的资本力量也使农协具有足够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可以主动承担部分市场风险, 激励相容成本可以适当降低。“农协+企业”模式将会更好地体现供应链管理所倡导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 可以同时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只要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产权得到应有的保护, 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土地流转, 就能够逐步实现土地集中,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而随着农协实力的不断增强, 市场地位逐渐提高, 构建以农协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将成为现实。
总之, 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 积极扶持各种农民产业化生产协会的发展, 进而以具有一定资本实力的农协为组织载体与相关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形成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民收入, 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思路。
参考文献
[1][5][7]刘俐, 张宇峰.我国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与控制关键因素分析[J].物流技术, 2007, (05) .
[2]施晟, 周德翼, 汪普庆.食品安全可追踪系统的信息传递效率及政府治理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5) .
[3]夏英, 宋伯生.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1) .
[4]胡定寰.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2) .
[6]胡定寰, Fred Gale, Thomas Reardon.试论“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新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1) .
产品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对比研究 篇8
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模式, 提高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是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重制造轻服务”是我国工业的现状, 例如在成熟汽车工业市场, 整车销售、零部件、服务利润比重分别约为20%、20%、60%, 我国目前则主要集中在车辆销售、零部件供应上, 对于后续的车辆保养、救援等关注不够。其他工业行业也大致如此。供应链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加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物流高效率下发展而来, 强调以“客户”为核心和源头, 对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供应链管理最早以制造行业的“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 随着研究的深入, 开始向服务行业或服务扩散, 就是一般概念上的“服务供应链”, 出现了制造和服务融合、相互支持发展的态势, 从本质上来讲, 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在属性、管理与运作上存在较多不同, 对比研究其异同对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有积极作用。
1 服务供应链的内涵
对服务供应链目前没有形成统一定义。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大致基于两个角度:鉴于服务在满足顾客需求的重要作用, 把与产品相关的服务活动和环节提取出来形成服务供应链;把在传统制造业中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服务行业, 是产品供应链的一种延伸与扩展。
研究者都认识到产品和服务不同又不能完全分割, 在研究的过程中, 对概念的界定更体现在对产品和服务的划分上。本文更倾向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理解服务供应链。
在服务供应链上国内外相关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主要是在产业的层面上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现象, 在概念的演化上经历了服务增强型制造、服务嵌入型制造和服务导向型制造, 探讨了服务型制造企业在企业组织层面的微观机理。
第二阶段主要在2000年以后, 把供应链理论引入服务业中, 对比制造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异同点找到适用服务业的供应链管理方式。Wart and Kemper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为了支持企业产品的售后服务而涉及的物料的计划、移动和修理的全部过程和活动。Sengupta等学者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提出并验证了适用于服务部门的供应链模型。Joseph B.Skipper比较了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交互依赖程度, 认为服务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作用程度要较高, 更倾向于协调合作, 并提出了三种协调方式:标准化、规划和适应性调整。
2 产品、服务供应链共性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在管理和控制理念上相同, 都属于跨组织边界的管理, 都属于供应链管理。也可以说产品是服务的内容之一, 两者在产生背景、管理内容和集成内容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2.1 产生背景
都是在企业间竞争程度加剧;企业又要聚焦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没有办法精通于各不同环节的活动与过程;上下游动态合作在降低风险等情况下合作。
2.2 管理内容
产品更多的是有形具体物质, 更多地体现在库存、运输等活动上, 但就供应链管理来讲, 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管理都是侧重在生产、营销等各环节间的信息共享、计划协调等方面, 也可体现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上。
2.3 集成内容
都包括对于上下游企业的相关功能的整合。
3 产品、服务供应链差异
3.1 对象不同
产品大多是有形的, 可以生产出来, 等客户需要的时候运输到需求点从而满足顾客需要。而服务是无形的, 生产和消耗一块进行, 要达到和产品同样的服务水平, 需要企业拥有更多的生产能力, 而且服务不容易像产品那样做到品质高度一致性。
事实上产品和服务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 没办法进行完全的细分。
3.2 结构不同
按照供应链节点间的拓扑结构, 可分为几类 (见图1) :
(l) 串联系统 (见图1) , 上下游节点间连接路径唯一, 该系统可视为上下一体化, 现实当中较为少见。
(2) 分布式系统 (见图2) , 制造商的分销渠道呈现树状结构, 该系统制造商具有较大影响力, 而且生产的产品结构较为简单。
(3) 组装系统 (见图3) , 与分布式系统相反, 零售商即下游节点具有较大影响力, 供应商在叶子的地方。
(4) 网状系统 (见图4) , 整个供应链呈网状, 上下游节点间的信息、物流交互路线复杂, 成员间存在交叉关系, 该系统在现实中最具代表性。
服务由于具有多样性, 其供应链结构相应地比产品供应链更复杂和更灵活。
3.3 运作模式不同
由于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无形性和即时性, 所以只适合“拉式”运作, 这就对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想达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服务供给能力。而产品供应链则可视情况采用“拉式”和“推式”运作模式。在成本控制上比服务供应链会更具优势。
3.4 牛鞭效应影响因素, 表现不同
需求预测、订货提前期、批量订货、价格波动等都是导致供应链变动性的主要因素。由于产品和服务的特性不同, 这几个因素所起作用也不一样。产品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主要体现在冗余和巨量的库存上, 最后波动性变大的直接后果是不同节点上库存量差异大。而服务供应链中, 由于服务消费和生产的同时性, 又不具备存储性, 其牛鞭效应主要体现在订单拖延、服务水平低和服务能力闲置上。
3.5 管理目标不同
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库存波动、提供供应与需求的匹配能力, 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总库存周转率是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库存周转速度越快, 就意味着产品的管理效率越高, 运营越有效率。例如DELL公司的成品库存约为一周左右的需求量, 比行业的20天左右的平均库存水平要低。
服务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则是为满足客户需求协同与上下游企业协作。产品供应链在提供最终产品时, 原材料会逐级加工, 形成阶段附加值。每个阶段的中间产品, 都有严格统一的质量标准来检测把关。产品供应链中的交易成本也发生在相邻上下游节点间, 与最终顾客的交易成本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比也较低。对服务来说, 其质量的评判主观性较强, 现在的服务往往有个集成服务商, 由集成服务商和顾客形成服务关系。例如某软件集成商给高校提供模拟经营系统, 这套系统可能是由该集成商独立开发或从其他软件供应商采购不同部件, 进行集成、调试, 和所需的硬件产品一起打包提供给客户。为让客户能更好地熟悉系统, 软件集成商常常还需要提供专人进行培训, 甚至一定时期地入驻来让顾客接受自己的产品。这种情况下, 服务集成商与客户的信息交互、沟通的成本就占了较高的比例。或者说, 和最终顾客的交易成本占了整个服务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大部分。
3.6 动态性不同
产品供应链由于涉及产品生产、制造流程, 出于工艺稳定性考虑, 供应链节点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而服务供应链由于服务需求的不稳定, 提供的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更换上下游节点企业相对容易, 不会产生像产品供应链那样库存损失等问题, 在节点企业的合作商更具动态性。
4 结语
服务供应链之所以和产品供应链有区别, 是在于: (1) 服务是无形的, 且服务是个过程, 其评价指标是主观的, 同样的服务会有不同的评价; (2) 服务包括人的因素, 服务质量不一致和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客户的影响。掌握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异同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供应链, 提高绩效。
参考文献
[1]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服务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 2006 (4) .
[2]程建刚.服务供应链概念、属性及模型[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6) .
[3]王佳琦.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及服务流程合成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8.
[4]程建刚, 李从东.服务供应链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9) .
水产品供应链 篇9
一、构建以生鲜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
在供应链上, 核心企业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主要构建者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实施者, 同时又是供应链上信息流的中央系统和交换中心, 也是供应链上物流的集散中心。而生鲜农产品产品的供应链, 只有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有能力组建并维系供应链的运作。一般规模的中小企业则没有足够的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支持。
对于内蒙古肉产业而言, 近年其生产加工能力有了较快的提高。 (王欲鸣, 2007) 目前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肉类加工企业已有426家, 实现销售收入241.7亿元。全区肉类加工企业设计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 实际综合加工肉类166万吨, 肉类综合加工率达到65%。有上市公司1家、驰名商标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0家。已形成了草原兴发、科尔沁牛业、塞飞亚、乌珠穆沁羊业 (集团) 、伊盛、沁绿、小肥羊、元盛、四季青等肉类加工龙头企业, 基本覆盖全区肉类产区。因此, 应在培育和扶持现有加工龙头企业的前提下, 确立龙头企业在供应链上的核心地位, 将农牧民、经销商等环节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构建供应链。凭借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带动整个供应链上的环节企业 (包括农牧民) 的持续发展。这一方面需要龙头企业自身充分认识构建供应链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需要其它环节积极配合, 共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对于个别区域生产和加工尚无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的情况,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考虑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协议合作, 形成合作组织, 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供应链。可以考虑合作企业首先突出地区品牌, 如锡林郭勒羊肉等。通过企业合作还可以共同组建区域配送中心, 实现多个企业为核心共建一条供应链。这样也可以实现通过核心集体拉动整条供应链的效果。但这种方式会受到企业合作稳定性、信息共享程度等方面的挑战。具体运作时, 还应有严格、规范的协议、机制作为监督和保障。
二、强化生鲜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过程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 尤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品质如营养、健康、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 这要求加工企业结合市场需求特点, 进一步发展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
以肉产品为例, 其精加工、深加工近年来有了迅速发展。屠宰后胴体通过检疫、分级、低温处理和修整, 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包装, 便于人们选择和利用。在发达国家, 肉类加工厂采用低温 (-17.3℃至-23.3℃) 、放射法进行灭菌, 然后加工成香肠、火腿、罐头等各种肉制品。除皮毛分别用于制革与纺织外, 各种脏器亦充分利用, 血、骨、毛可加工成高蛋白饲料。据专家测算, 我国有待开发的畜禽血蛋白达20多万吨, 肉骨粉 (用毛渣、非传染性死亡畜体、角蹄等作原料) 达37万多吨, 以废变宝, 综合利用, 潜力很大。今后, 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逐步发展更多品种。
发展生鲜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 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可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双重需要。目前内蒙古几家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增加对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如科尔沁牛业、伊盛羊业都已采用排酸工艺提高肉品的品质。这些精加工、深加工手段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使初级的肉类产品档次更上一层, 从而更好的满足了市场需求。
同时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加工企业既要从源头控制原料品质, 还要注重生产加工过程中标准化管理。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加工行业, 要根据市场和相关部门要求, 为农牧民提供农畜品种、推行种植养殖方法技术培训、帮助建立标准化农场和饲养场;建立严格的检验检疫体系和监控体系, 严把产品原料质量关;同时对加工过程的环境、工艺、设备的标准化、流通过程中冷藏技术、设备等方面继续强化管理, 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在这方面,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龙头企业已通过建立种植养殖基地来实现。如科尔沁牛业已建立了自己的牛羊育肥基地, 将由农牧民和收购站收购来的牛, 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方法和饲养技术, 使牲畜的重量以及肥瘦情况符合加工企业的需要, 再进行屠宰加工, 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品品质。在屠宰及检疫、分解、包装等环节科尔沁牛业还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工艺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其它加工企业可借鉴这些方法和技术的运用, 提高自身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 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程度, 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要求。
三、建立稳定的、协调的、互利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大多是农牧民, 因此稳定的采购数量和价格才能使农牧民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同时加工企业有必要根据市场要求和产品相关法规和制度, 并提供给农牧民农畜品种, 指导种植养殖技术方法, 从而保证原料品质, 最终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持续。加工企业可以把基地和农牧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 通过公司 (企业) 加农户、契约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 使企业获得符合质量、数量要求、价格合理且供应稳定的农产品。而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可以减少企业生产的波动性, 降低生产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与采购成本, 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处于下游的企业, 如经销商、零售商等, 应制定相应的机制, 以保证下游企业的利益。比如, 对于特殊储存设备和技术给予免费提供;制定协议对销售业绩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同时对于销售状况不好的经销商应具体分析原因, 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引起的, 应给经销商提供滞销商品免费退款, 并进行一定补偿。通过以上手段, 确保经销商利益, 并激励他们的销售热情, 从而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
为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还要确保供应链上信息流动的畅通。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提高需求信息的准确度, 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降低交易活动的处理周期和成本, 促进供应链成员的紧密合作, 改善信任度, 提高供应链效率。但同时信息共享会造成供应链成员之间重新分配信息资源, 改变彼此谈判优势地位, 重新分配供应链利润, 在具体实施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信息共享激励机制, 对信息供给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偿。这既要求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建立必要的信息共享设备, 运用必要的信息技术, 如互联网的使用、EDI的使用等, 同时又要建立必要的信息共享机制对供应链上信息共享内容、程度等的规定, 并对共享绩效进行及时考核和奖惩。
四、优化供应链结构模式
一般而言, (蒋侃, 2006) 根据环节和组织载体的不同, 可以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式划分成三种形式, 批发市场型 (参见图1) 、公司——基地——农牧民型 (参见图2) 、连锁配送型 (参见图3) 。
图1、2、3资料来源:蒋侃. (2006) .
针对生鲜农产品的特点, 更适用于“公司——基地——农牧民”型供应链和连锁配送型供应链。同时还应对这两种供应链结构进行优化。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可以建立以下结构 (参见图4) 。
其中, “中介组织”包括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流通的重要渠道, 长期从事农产品和农资经营, 有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设施。通过“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格局, 发挥供销合作社统一领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构筑上下贯通、纵横交错、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经营网络。同时, 加工企业通过供销社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连接, 保障了稳定的原料供应,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农产品行业协会是农牧民的自发组织, 主要负责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旨在增强农牧民的市场地位, 通过协会, 农牧民不仅作为卖方 (提供初级农畜产品) 、同时作为买方 (购买农牧业生产资料) 的讨价还价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为供应链的形成打下基础。
根据企业自身资金条件, 如果资金实力强大, 可考虑以投资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为主, 采用后向一体化管理方法, 以此严格的控制自身的原料供应。在下游销售环节, 可以分区域建立集中配送中心, 分别向各区域连锁超市、高人口密度附近的便利店、餐饮企业、专卖店等实行产品及时配送, 最后提供给最终消费者消费。对于中小规模企业, 由于资金实力有限, 可以直接向农户采购, 或者向合作社或协会收购原料。在销售环节可以通过各地大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或协议酒店、便利店等渠道销售产品。
参考文献
[1]蒋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及其优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1.
[2]肖亮.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构建与整合的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2.
水产品供应链 篇10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产生于2 0世纪8 0年代后期。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经由工厂和仓库、止于最终顾客的在相互关联的部门或业务伙伴之间发生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 它覆盖从产品 (或服务) 的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到支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其重点落在企业每天进行的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活动上。目的是为了在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水准下使成本最小化, 从而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 直到最终用户间的整个渠道的整体管理。
目前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有:美国Willian C.Copacino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The art of managing the flow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s from source to user.” (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者之间的物料和产品流动的技术) ;美国供应链协会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 包括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一切努力。该定义具体描述了供应链管理的4个基本流程:计划、采购、制造和配送。强调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它表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越企业, 并跨越企业的多种职能, 以及多个部门的管理活动。
关于产品供应链的研究要早于服务供应链。林勇, 马士华 (1 9 9 8) 认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设计应与产品的类型一致。即有效性供应链应匹配功能性产品, 而反应性供应链则更适用于革新性产品。
武汉大学陈静于2005年就革新性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她认为有效降低革新性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是将敏捷供应链思想与精益供应链思想相结合, 建立精益型敏捷供应链, 即在整条供应链的下游环节执行敏捷型供应链的基本原则, 以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会敏2006年基于集成化供应链理论从信息流角度提出信息耦合度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它对进一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制造的出现, 供应链管理在服务业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服务性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航空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之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服务行业应用的典型范例。
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起步, 研究尚且处在不成熟阶段。美国学者Lisa M.Ellram在2004年发表《理解和管理服务供应链》一文, 标志着服务供应链正式开始得到关注。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行业应用的研究在近几年才开始得到开展。
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 国内学者陈小峰认为, 目前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和零售业, 几乎不涉及物业服务。他在分析物业服务的特点基础上, 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特点, 认为物业服务供应链是以物业服务供应商、物业服务商和业主为主体的链式结构。同时, 他还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目标, 以及物业集成商的业务运营策略。他的研究视角比较侧重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 他的研究尚且处在概念的层面上, 还可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 张英姿指出, 旅游服务组合产品实际上是一条由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旅游服务系统的特征相形相应。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 田宇认为其基本结构是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零售企业模式。其中, 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 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 它们因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标准, 且业务开展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 而被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吸纳为供应商。
此外, 申成霖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 它在供应链中充当的角色相当于产品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它的作用是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最明显的特征是通过业务转包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功能型物流企业来为物流需求方服务。
二、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异同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 如产生背景都是由于专业化趋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使得业务外包成为必然;主要管理内容都是围绕供应、计划、物流、需求等开展;集成内容等都包括业务集成、关系集成、信息集成和激励机制集成等。
具体而言, 它们具有以下两点共性:首先, 从定义的角度来看,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都是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 由若干供方、需方等实体 (自主、半自主或从属) 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其次, 它们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同时, 分销商和供应商需尽量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 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的目的, 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缩短总响应周期并给整个价值链带来增值。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 从供应链的性质而言, 服务供应链属于反应性供应链, 它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 其目的是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 并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而产品供应链强调供应链的有效性, 它主要强调供应链的物理功能, 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
第二, 供应链中各方参与的范围不同。服务的交付是一个过程。在获得服务的时候, 交易就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执行和管理状态。要保证服务的最终交付, 服务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甚至顾客都必须参与服务的全过程。而产品供应链中的各方只需参与与自己直接相连的活动。
第三, 服务与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估的有效性不同。由于服务是无形的, 其评价和绩效指标是主观的, 这导致了服务的标准是不一致的, 它较容易受情境的影响。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交付的环境和客户的态度。例如, 在一个客户眼里完成任务很好的员工在另一个客户里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如参与服务的人、服务的时间、约束条件、客户的能力) 未必被认为是很好的。因此, 顾客较难对服务提供者的技能、经验和能力进行准确的和合理的定量测定。而产品是有形的, 它的好坏是有一定标准, 并可以被定量测定的。
第四, 它们对顾客的响应模式不同。产品供应链中, 企业对其下游顾客 (包括法人及终端消费者) 需求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即顾客拿到产品后, 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将一些信息反馈给上游的供应商。而服务供应链中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是同时进行的, 供应链中的服务提供商可以及时了解客户反馈信息, 因此, 它们对其下游顾客的响应具有即时性。
第五, 供应链渠道不同。由于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六个特征, 即顾客影响、不可触摸、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劳动密集性等。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服务供应链在结构上需要更多采取较短的供应链渠道, 典型的结构为: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而产品供应链的一般结构为: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分销商的分销商。
最后, 它们的稳定性程度存在差异。服务供应链中, 由于顾客的不稳定要求, 异质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使服务企业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需随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也就是说, 服务供应链的稳定度较产品供应链的要低。
三、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研究趋势
从第一、二部分归纳的内容可以看出, 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发展都不够成熟, 现有学者都只基于供应链的某一角度针对某一行业的企业展开了研究。因此, 在研究产品供应链时, 研究者除了需对企业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外, 还应考虑其外在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其他不能忽略的干扰因素, 以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与效度。同时, 今后的研究应更注重向供应链中各环节或各因素的定量化方向发展, 使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科学性。
对于服务供应链而言, 首先, 优秀的服务供应链对服务绩效将起到重要作用, 而服务供应链的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 它兼有产品供应链的共性和异性, 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其次, 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 尤其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再次, 由于服务供应链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此外, 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为服务采购和管理单独开发高度优化的流程。最后, 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问题的研究也将得到积极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新趋势.国际商报, 2007年, 1月1日, 第B03版, P1-P2
[2]包文:服务供应链研究及其趋势.港口经济, 2007年, 2月, P38
[3]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中国管理科学, 2006年, 4月, 第14卷, 第2期, P100-P106
浅析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 篇11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
现如今农产品流通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其关键因素就是要妥善对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成本进行管理,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当今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当今社会人民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的提高,对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成本进行控制也就显得愈发重要,良好的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通过占有较少的流动资金,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营业利润、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如若对其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一方面可以降低总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物流的合理运用,使其运用的效率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绿色农产品实施成本管理,是我国关于解决如何降低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问题上具有及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关于绿色农产品成本管理的有关问题,通过针对我国目前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优缺点进行的分析,总结了一系列针对其问题的对策用于解决当今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绿色农产品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涵义及特点
绿色农产品是绿色产业的产物,其生产过程始终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拥有特定的生产方式。所谓农产品供应链的涵义就是由于农产品这种特殊的产品在市场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流通从而形成一种链状的结构。在“从土地到餐盘”的一系列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其始终呈现为一种以“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双驱动模式”,它是一种特征明显的非线性系统。可以把生产商、批发商、加工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每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常来说,农产品供应链的环节大多分为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存储环节、物流配送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运行系统,农产品皆在其中进行流通。
二、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农产品生产商众多且分散,渠道混乱
绿色农产品生产商大多是分散生产者,规模较小且分布比较广,面对当前消费需求来进行生产时因市场信息传递过慢且市场导向不明确,致使某些生产者盲目跟风生产了一些供过于求的绿色农产品。由于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混乱,农产品生产商、代理商、零售商等组成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不合理运作,使其难获竞争力。
(二)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
某些偏远地区的交通并不发达,使绿色农产品不能通畅的流通,造成农产品运输困难和种植的农产品收割困难等问题。并且在运输绿色农产品得过程中大多使用敞篷卡车,卡车中缺少冷藏、冰冻设备等现代化技术,使得绿色农产品的新鲜度缺失,由于绿色农产品新鲜度的缺失造成的质量下降使得成本增高且销售困难。
(三)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管理模式尚不完善
发展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但是显然当今我国供应链并没有做到。导致目前供应链各个环节无法协调一致,难以管理。其中最为浪费时间的就是供应链链条的节点处,导致绿色农产品鲜度低且价格高,相对于传统农贸市场,绿色农产品的优势不太明显。
(四)没有形成针对绿色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缺乏一套完善的安全体系,使绿色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这也是当前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以上几个问题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程度不符合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也反映了当前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过低,这与如今政府与市民最为关注的“三农”问题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三、针对如今农产品供应链问题的对策
(一)施行农超对接,疏通流通渠道
降低成本的关键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缩减链条长度,而农超对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流通环节,由超市直接从绿色农产品产地购进绿色农产品,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由于采用这种模式促使原始的模式中那些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直接转移给农民,从而使消费者受益,所以国家发改委及农业部正在大范围的推行这种模式。
(二)改进运输装卸设备,降低物流成本
根据绿色农产品的特点和搬运车辆的情况,对绿色农产品的放置与数量进行合理的处理决定,尽量提高搬运车辆的容量,减少绿色农产品得破损率。同时,由于当今我国物流行业秩序混乱难以管理,所以应该提高物流行业的行业准入标准,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只有物流程序标准规范.其成本管理难度才会减小。
(三)完善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管理模式
实现绿色农产品物流链通畅、完善的关键因素就是以发展新兴物流技术。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回溯系统正在普及,许多企业竞相发展并投入使用,如绿色农产品生产商使用电子耳标识来跟踪记录绿色农产品的生长周期与状态。此外卫星定位等新兴物流技术的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对于跟踪、保障绿色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安全技术的发展。我国近3年连续安排了13亿资金用于绿色农产品生产商的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的建设,由政府对绿色农产品行业进行支持,让其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四)构建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从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第一个环节开始起每环都崇尚绿色、健康和环保的理念,形成产业化,是保障其质量安全的基本方法。食品的质量水平是如今大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首先要建立规模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范经营,定期监测,从而保证绿色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并且要施行全封闭式经营。原因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按照其严格的质量标准执行;二是要确保绿色农产品的良好口碑,打造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此外,随着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绿色农产品理想的零售地点一定要具有优良的销售条件、规范的市场运作和快捷的结算服务,例如便利店、大型连锁超市和专卖店这些现代化的销售终端,从而促使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证。
四、结论
目前国内外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工业产品,而针对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成本则还未深入研究,而实际现如今我国政府工作的核心就是保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控制物价。若想减少流通损失从而提高流动资金利用率,就要集中发展并使用现代化的设备。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流通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立现代化的绿色农产品存储配送中心,建立先进的存储配送中心是一种改进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强化了配送时点中对信息的监控,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提升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水平、使用科学先进的绿色农产品处理方法,是及其必要的。所以要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且管理得当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成本,让农民和市民都可以从中受益,要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克服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使得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个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达到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目的,这对当今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玉,叶泽川.集成供应链运作与绿色农产品物流管理创新[J].人民论坛,2013,(11):106-108.
[2]杨萍,韦文联.农超对接下果蔬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优化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4,(2):33-34.
[3]李红娟.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配比原则[J].会计之友,2015,(2):55-58.
水产品供应链 篇12
关键词:净水产品,供应链,优化,核心企业,外包
一、供应链现状分析
公司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 已经逐步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供应链结构。
公司所处的是图1核心企业的位置, 其第一层供应商是整机组装供应商, 第二层供应商是指零部件供应商, 第一层用户指的是一级经销商, 第二层用户指的是二级经销商。其中, 第一层供应商和第一层用户是公司目前直接控制的范围。
2000年以来, 随着净水产品市场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 以美的为代表的大型家电集团纷纷加入净水产品这个市场, 使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加上中国经济转型期不规则、不平等的竞争, 如假冒伪劣泛滥, 公司的销售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
在公司发展的第一阶段, 主营净水器产品, 生产方式沿用“纵向一体化”的传统管理模式, 即对采购、生产、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按照功能分开管理, 存在新品开发迟缓、成本控制不良、生产环节信息不畅和库存高企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由生产管理部负责, 零部件调配由采购部负责, 账务管理由财务部负责, 库存管理则由市场部负责, 环节多多, 信息不灵;二是由于职能导向型的业务流程, 上下游环节沟通效率不高;三是对供应商的考核仅仅依靠印象, 导致因零部件断货影响生产的情况频频出现。
在公司发展的第二阶段, 借助开发饮水机产品, 公司的经销网络得到迅速扩张和完善。其中, 定价政策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饮水机产品具有需求程度较小、可代替程度大、使用机会大、使用时间长等特点, 需求富有弹性, 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公司通过吸收经销商成立股份制销售总公司后,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每月销售返利、年底分红的方式, 打破了原有经销商独霸地盘、固守原有利益的弊病, 使得薄利多销的政策得以实施, 整条供应链也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最终促使饮水机产品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一举成为知名品牌。
在公司发展的第三阶段, 依靠纯水机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建立水厂, 普及了桶装纯净水的同时也带领了饮水机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同时, 依托水厂网络建立起配送网络, 达到“以水带机, 以水结网, 以战养战”的效果。随着公司将整机组装业务进行外包后, 运输也实现了外包, 从而公司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虚拟企业。
二、供应链管理系统战略分析
综上分析, 公司现有的供应链结构属于混合结构, 如下图所示。
供应商环节:在产品定制化的趋势下, 品种多、数量少、批次多的特点使得零部件的生产和运输成本越来越高, 如何建立柔性生产体制显得尤为迫切。
组装厂环节:利用公司的品牌优势和财务信誉, 不但生产上可以达到规模经济, 而且仅靠组装业务赚取加工费, 无须承担采购功能和库存风险;组装厂分布在华东和华南两个生产基地, 生产计划的沟通及库存信息的传达成为关键。
经销商环节:目前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销售信息的反馈及市场需求的预测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牛鞭效应的存在导致产品库存居高不下。
运输单位环节:目前两家运输单位分别对应两个生产基地, 只负责按公司开出的提货单安排发货运输, 因运货批量大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不理想。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特点就是利用业务外包, 集中精力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同时使供应链上的企业整体受益。公司把核心竞争力定位为“优化流程、优化社会资源、优化合作伙伴”, 重新确立物流发展战略如下。
首先, 利用品牌影响力和结算上的信誉, 实现零部件的动态结算, 即每月按销售数量给供应商结款, 结合VMI的实施, 促进供应商参与库存管理, 提高订单响应速度, 降低库存水平, 从而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其次, 实现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与组装厂、经销商之间的协作, 提高仓库管理、采购订货、配送发运和定单处理的效率, 降低牛鞭效应。
最后, 改造现有运输系统, 成立物流公司, 实现零部件和产品的统一配送, 利用现有全国性经销网络, 一方面降低零部件运输、产品发货的成本, 另一方面与外界接轨, 承接多元化配送的业务。
三、供应链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实现方法
对于第一个战略, 业务流程再造是最大的困难。需完成的步骤包括:将采购部和生产管理部合并为物流部, 将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物料管理、仓储运输、销售预测等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 实现物流职能的一体化, 物流部是动态结算的执行部门;为避免物流部的职权过于集中, 将与供应商议价和签订协议的功能从原采购部中独立出来, 但供应商的考核仍属于物流部;通过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 确保动态结算的顺利实施。
对于第二个战略, 采用委托专业公司定做信息管理系统的方式, 计划于半年内完成。
对于第三个战略, 首先, 通过公司控股的方式将两家运输公司组成物流公司, 维持原来的业务不变;其次, 逐步将网络扩大到全国范围, 不但可以依托北京、沈阳和重庆等几个仓储中心实现向华北、东北和西南西北辐射的能力, 而且可以承担起公司安排的零部件运输的任务。
配合供应链战略的实施, 动态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动态管理是基于动态结算的一种管理办法, 它通过公司、整机组装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三方有效沟通和协调, 以有限库存来保证最大限度的供应, 减少库存占用的风险。动态管理的核心是定额管理。一方面, 零部件参照定额和组装厂的库存报表, 了解其库存情况并做出送货数量和时间的判断, 确保零部件库存处于定额范围内, 组装厂根据产品定额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 确保产品库存位于定额范围内;另一方面, 由于技术改进、更新换代导致库存产品积压的, 定额内的数量由公司承担, 避免了供应商的损失, 而公司承担的部分可以作为维修配件用, 这样就充分地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风险。
动态管理能否有效执行, 关键在于定额制定的科学及大家对定额的认可。定额是综合预期销售形势及其他生产供应相关可控因素而制定的、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并对生产、供应、库存有指导意义的定量。
制定定额先要了解定额的影响因素。
1. 公司宏观政策 (地区布局、产品升级等) 。
2. 最近年度、月份销售走势。
3. 组装厂、关键件配套厂的生产规模状况。
4. 关键件的生产备料时间。
5. 运输时间和运输数量。
定额制定一般按月制定一次。常规成长期产品, 组装厂成品定额一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大致体现, 即
成品定额 (上下波动系数) =销售本月预期量/周转频数-增减修正数
销售本月预期:重要确定依据在于上月销量、上年同期同类产品销量及预计增减百分数确定。
周转频数:确定依据是厂家存货的平均周转次数。为了保证供应, 选择适当的周转频数是非常重要的。
增减修正数:通过客观确定定额后, 还需要根据实际操作形势予以修正。增减修正数为主观考量, 一般而言, 定额根据厂家管理程度来确定, 由松至紧。对于管理还不完善或产能不足的厂家, 库存定额稍微保守一些, 然后逐渐通过管理升级来控制库存。
配件定额制定相对复杂一些, 主要遵守ABC法则。对于价值高、占用大、生产耗时长、关键质量的配件应重点关注, 而对于资金占用小、组织生产快、运输方便的物料, 一般采取地产化, 由组装厂采购。同时, 公司调拨件中有专用件和通用件的区别, 通用件相对定额偏低, 而专用件定额会较高一些。以下是配件定额考虑因素。
1.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2.调拨件和地产化件。
3.通用件和专用件。
4.资金占用的大小。
5.配套厂的生产供应能力。
6. 配套厂到组装厂的运输时间。
7. 配套厂的整车发货量。
8. 组装厂的日生产能力及最近一段时间的日生产量。
通过信息化建设, 将产品和零部件信息、销售信息及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是物流部门预测市场需求、制作合适定额的关键, 只有这样生产延迟策略和物流延迟策略才得以有效施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业务流程、优化社会资源、优化合作伙伴”表现在成本控制上, 具有如下策略。
一是利用公司采购量大、结款及时的优势, 解决了供应商后顾之忧, 达到尽可能降低零配件采购价的效果;二是通过技术更新或优化供应商, 采用更为质优价廉的配件来降低成本。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 合理安排供应商结构体系, 保证生产量的同时, 进行适度的竞争。在供应商安排上, 一般每个配件允许有2~3家供应商, 通过周密考核 (质量、产能和成本等) , 定出一类供应商和二类供应商, 公司尽可能保证一类供应商50%以上的供货量, 二类供应商则是对一类的有益补充和威慑作用, 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尤其在确定新产品零配件的供应商时, 内部的良性竞争能使新品成本达到最优化。
其次, 实行“量价挂钩”的方式进行配件定价。“量价挂钩”是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定价方式, 即根据公司对配件年使用量来制定结算价格, 使用量越大价格越优惠。一方面, 这更符合市场通用规则, 公司也可通过供货比例上的调整达到成本最优;另一方面, 为供应商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成本革新, 利于整个供应链的长远发展。
再次, 积极寻找社会优秀资源。寻找社会资源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根据实际需要, 通过与工厂、技术部门的沟通, 请其举荐一些相关优秀厂家加入;另一类就是通过一些社会媒体寻找, 如因特网、报刊杂志等。
最后, 通过技术改进降低整机成本。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市场对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 单靠降低采购价格已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总成本, 因此依靠技术的革新和创新成为降低成本更长远有效的途径。
四、结语
本方案通过供应链的改进、信息系统的重构和物流配送系统的整合, 为公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指明方向。同时, 应该看到, 该方案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 需要领导层的坚决推行和操作层的通力配合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