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共10篇)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1
近年来,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日益严重。生产中私用、滥用违禁药物现象严重,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突出。因此,应提高相应的检测技术。
1 药物残留的危害
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会造成人体急性或者慢性中毒。一是突发性中毒。有些药物在水产品中残留量较大,毒性较强。一旦消费者食用有毒水产品,会出现中毒现象,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危及消费者的生命。二是累积性中毒。药物在水产品中残留量较少,消费者长期食用,逐渐在人体内累积。当药物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使人体表现出急慢性中毒症状。许多药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许多抗菌药物能使某些人群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休克。药物在对人体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些药物进入动物机体后,随着动物的代谢重新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1,2]。
2 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S)是以惰性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混合物样品中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气化后的样品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两相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分配(吸附-脱附),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各组分在色谱柱中进行的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即得到了分离。气相色谱具有高效、快速、高灵敏度、样品用量少等优点。目前,水产品中氯霉素和五氯酚钠的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3,4]。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是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信号或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该方法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样品不需气化,只需制成溶液即可)、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其已成为药残检测最常用的分析方法。目前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甲基睾酮、喹乙醇、磺胺类的药物残留检测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2.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以质谱仪为检测手段,集HPLC高分离能力与MS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于一体的强有力分离分析方法。液质联用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能够对多种化合物进行分离,尤其是对热不稳定化合物,分离效果也较好,解决了常见的热不稳定化合物难分离的问题。二是分离能力强,在色谱上没有完全进行分离的混合物,可以后续通过MS的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图来进行定性定量。三是能够得到较可靠的分析结果。四是具有较低的检测限。五是分析的耗时较短。六是自动化程度较高。
2.4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法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的对象主要有微生物、激素、蛋白质、药物等。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法(ELISA),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该方法的使用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原理之上:一是抗原或抗体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间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学活性;二是抗原或抗体可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而此种酶结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学和酶学活性;三是酶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是与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显色的程度显示试验结果。目前水产品中己烯雌酚的残留检测主要采用免疫分析技术[5,6,7]。
3 结语
除了上述检测技术外,近年来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各种试剂盒纷纷上市。水产品药残快检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检测快速的特点。但是其只能用于定性分析,而不能定量分析,因此可作为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筛选方法,通过快检筛选的可疑样品可经光谱、免疫分析做进一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摘要: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药物残留检测逐步得到重视。文章从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的检测方法,以期为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李兆新,冷凯良,李健,等.我国渔药状况及水产品中渔药残留监控[J].海洋水产研究,2013,9(4):76-80.
[3]孙伟红,邢丽红,翟毓秀,等.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1):22-30.
[4]罗晓燕,林玉娜,刘莉治,等.SPE-HPLC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己烯雌酚、甲基睾酮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287-289.
[5]吴红军,成强,臧素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己烯雌酚的残留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4):4447-4448.
[6]宫向红,徐英江,张秀珍,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己烯雌酚[J].食品科学,2009,30(2):168-169.
[7]李春青,张素青,李连庆,等.应用Elisa法测定水产品中己烯雌酚的药物残留[J].天津水产,2009(4):37-39.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水产品中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合成抗菌剂残留的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剂,提取物经脱脂、净化、浓缩后,用流动相溶解.用氘代试剂内标法定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本方法通过梯度洗脱将12种磺胺类、喹诺酮类进行良好分离.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5~0.8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87 5~0.999 1,回收率为61%~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5%~6.12%(n=5),检出限为10~50 μg/kg.
作 者:李佐卿 倪梅林 俞雪钧 章再婷 谢东华 殷居易 湛嘉 LI Zuo-qing NI Mei-lin YU Xue-jun ZHANG Zai-ting XIE Dong-hua YIN Ju-yi ZHAN Jia 作者单位: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宁波,315012刊 名:分析测试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年,卷(期):200726(4)分类号:O657.63 R978.2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产品 磺胺类 喹诺酮类 残留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与控制 篇3
关键词:水产品 药物残留 检测 控制
中图分类号:S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8-0054-02
众所周知,水产品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同时也兼具了鲜美的味道的优点,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水产养殖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多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在这些好状况出现的同时,一些水产品中污染物超标的现象与日俱增,由于个别产品质量不达标而被退回的事件有时也会发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在出口的鳗鱼中,由于含有超标的抗生素,被销毁,欧盟在中国生产的冰冻虾产品调查之后发现,氯霉素含量过多同样被查封;这一件件残留的有害物质超标的事件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这种事情的发生无疑会给生产水产品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之所以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的水产品药物检测体系上没能达到国际化水准,质量检测不达标,不细致,不精确,为此,本篇文章详细并且全面的分析了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量过高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一些针对水产品检测的高端技术,提出了能够有效控制残留物质含量的可行措施。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分析和看法。
1 残留物质的来源及其造成的危害
1.1 鱼药的滥用
在对鱼类饲养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减少鱼类的疾病,难免会在饲养的水域中使用大量的饲料药物等等,长此以往,药物的不断积累就会在鱼类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一定的药物残留,最终在鱼类被捕捞,出售时残留药物就夹杂在其中。此外,当今的渔业都是呈现出规模化发展,各种各样的药物混合使用,有时会因为药物之间的反应形成具有危害性的残留物,这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国际社会认为以下几种药物是残留在水产品中最具有危害性的物质,它们是:抗生素、呋喃类药物、喹诺酮等。氯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而言,残留在水产品中是极其危险的,它最大的破坏能力是它会危害人的造血系统,极易造成贫血等疾病,国内外对氯霉素的含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定标准。磺胺是常见的抗菌素,主要用于防治鱼虾中含有的大量有害细菌,它是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传递的药物,人在食用了含有磺胺的食品后,极易产生抗药性,主要表现在易引发甲状腺肿瘤,危害人体健康。
1.2 鱼类的促生长剂的使用
对于鱼类促生长一类的药物主要是由甲基睾酮、盐酸克伦特洛等成分构成的,欧洲的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这类药物的使用。一些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已经注意到同化激素对人体会产生危害的问题。激素类的药物大多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发育紊乱,更严重的是对孕妇体内的胎儿产生很大的危害,出现胎儿畸形等。
2 残留物质的检测方法
想要分析出残留在水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最先做的就是把有害的残留物从中取出,然后进行分离、观察、并作记录,对这些残留物要从含量和性质两个层面上分析,据目前资料的提供,现在国际上使用的残留物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气象色谱法、免疫法、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的从水产品中准确的提取出有害物质,并分析出其成分。具体的方法如下所示。
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精准度很高,适用范围较广,最常见检测器就是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检测的单位均为毫克/千克的等级,对于兽药的成分需要特殊看待,其极性和沸点不同于普通药物,较正常偏高,衍生的步骤相对比较繁琐,对气相色谱法的使用形成了一定的局限,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后来的专家完善了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氯霉素、磺胺等药物逐渐也都可以应用此方法进行检测。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英文简称HPLC,这种检测的方法同样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可以多次进行检测,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不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对于一些比较难分析的药物是比较适合的,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目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水产品残留物检测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它的标准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没能达到国际上规定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产品的出口,这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不是很有利的,此外,有时候夹杂在水产品中的一些杂质也会干扰检测的结果,降低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谨慎操作,确保其结果的高度精确。
2.3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法是我國新研发的食品残留物检测方法,它是以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和可逆性结合反应的分析技术,综合反应出药物的主要结构。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自主的选择出药物的成分,使用时灵活性很高,可见这种方法既可以用来做残留物分析检测,也可以用来让污染的食品得到净化,这些特点都为检测的过程提供了便利。免疫分析法作为一种单独的检测残留物的方法,也有许多具体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固相免疫传感器等。然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最适用的就是酶联免疫法,它的操作相对容易很多,可同时检测的样本较多,分析详细,成本低廉,是目前来看最为适合分析水产品残留物的检测方法之一。
3 残留物的控制方法
3.1 制定严格的水产品监督体制及管理法规
想要让水产品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制定出一定的监督体制是很必要的,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鱼药行政监督体系,将鱼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杜绝鱼药管理和鱼药有偿服务挂钩的现象。其次,制定完善的鱼药管理规定,对于鱼药的休药期及最大残留量做出严格的规定,加大滥用鱼药的惩罚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2 严格监督,确保科学用药
要想最大化的避免水产品药物残留就要做好科学用药的监督工作,其重点为从养殖物,病原和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合理的使用药物,在用药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治疗疾病的效果,又要注意药物对养殖物品质及水域的影响。其主要包括:(1)按照诊断对症下药,安全的用药;(2)了解影响药效的原因,及时对导致药物干扰的各种因素进行排除;(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用药浓度及间隔的时间;(4)对病情发展进行分析、判断,适时调整药量和药方,做到有效用药。
3.3 加强水产品的检测管理
为了能够准确的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更高的技术保证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应加大科学检测力度,搜集并合理运用有关的技术法规及标准,结合国际通用的检测方式,起到技术检测保障作用。同时还要及时的更新设备,加大先进检测仪器的投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很重要,应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保证检测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进而使检测达到国际水准。
4 结语
水产品中残留物质的检测是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举措,只有做到对残留成分的准确分析,才能更好的判断危害的可能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消费者的危害,同时,水产品的安全问题也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不管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水产品的安全问题都值得关注,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措施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李祥民.饲料用药,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J].饲料广角,2001,(5)5.
[2]李兆新,冷凯良,李健,等.我国鱼药状况及水产品中渔药残留监控[J].海洋水产研究,2001,9(4).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与控制 篇4
1 污染源及危害
1.1 渔药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使用适量的渔药可以预防疾病, 在饲养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大量的药剂就会导致水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药物成分。由于水产品养殖广泛应用抗生素, 水品产中农药含量越来越高。如果水产品中氯霉素过多, 就会引发再生性贫血。在水产品中添加抗生素是有严格规范的, 国际中添加含量在0.3Lg/kg。磺胺类药物广泛应用在鱼、虾养殖中, 有效地防止鱼、虾细菌感染, 是一种治疗性药物, 药物中残留成分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体, 从而对人体产生影响。磺胺二甲基嘧啶会导致人体发生癌变, 规定药物残留量控制在100Lg/kg。
1.2 促生长剂
促生长剂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烯雌酚、甲基睾酮等。国际贸易中规定禁止使用具有毒性的己烯雌酚及其衍生物。20世纪后期, 国外一些国家在水产品中使用激素引起广泛关注, 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商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采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会使人体的内分泌发生紊乱, 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烯雌是一种人工合成激素, 一般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用以提高植物动物生长速度。实验表明, 这种添加剂可以诱发癌症, 如果妇女在妊娠期间使用了有问题的产品就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2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原因
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原因主要有:
2.1药物使用不规范,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采用违规的药品, 或者药物使用量过多。
2.2在水产品养殖的过程中投喂激素超标的食物, 会造成过多的药物残留在水产品中, 对人体造成安全威胁。水产养殖中要喂养合格的饲料, 饲料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 也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2.3养殖环境受到污染会迫使养殖者采用孔雀石、亚甲基蓝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残留在池塘中的药物成分会进入水产品体内。
3 残留检测分析法
残留分析法是在水产品中提取有害物质, 然后采用仪器进行定量分析。现阶段中对水产品有害物质进行分析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气象色谱法和免疫法两种。
3.1 气相色谱法
气象色谱法简称GC, 这种检验方法灵敏性强, 是一种通用的检测方法, 如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等等, 检测一般为Lg/kg。但是大多数兽药的沸点比较高, 会发生衍化现象, 所以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减少了GC的应用, 相继问世的HPLC检测技术改进了GC的缺点, 在对抗生素药物监测中可以采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
3.2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法近几年中在药物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是使用抗原和抗体的差异性进行监测。免疫监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所以免疫分析技术不论是在药物分析检测中还是在药物净化中都会极大地简化操作过程, 是一种独特的检验方法。对于这种竞争结合免疫的方法, 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 等。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法 (ELISA) , 具有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是比较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在药品检验中应建立相关的检验标准, 对氯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可以采用ELISA检验, 酶联免疫法在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 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4 残留控制
4.1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管理法规体系
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前提, 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强沟通。在检测水产品药物残留时要建立HACCP的国际化标准, 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完善并落实相关的药物残留检测办法, 为水产品的养殖建立起约束机制, 切实保证水产品的质量。
4.2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在新形势下, 我国生产的水产品的质量和国际要求的水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差距, 还达不到国际化的质量要求。所以我们要了解我国水产品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 不断提高我国水产品的质量。要制定药物的药量和残留量的标准, 不断规范水产品养殖的环境, 采用好的饲料进行投喂, 完善苗种质量标准。
5 结语
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贸易的关注, 所以我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 减少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量。
摘要:水产养殖业的规模逐渐扩大。由于水产养殖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给水生植物肆意增加生长剂, 使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量过多, 威胁水产品安全。文章分析了水产品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祥民.饲料用药, 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J].饲料广角, 2012 (5) :5.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5
【关键词】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环境影响;措施
近几年来,我们苏北地区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从中央到地方也十分重视,不断采取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包括养殖水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由于我们欠发达地区水产品养殖的全方位管理起步较晚,从养殖塘口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还未完善,水产养殖投入品还存在不正确、不规范使用的现象。因此,为了人类的健康的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对药物残留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并积极做好药物残留的调控。
1.不同类型养殖投放药物残留的主要影响
一般的水产养殖的类型包括两种,即投饵集约化养殖与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其中投饵集约化养殖的形式又分为两种,即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鱼类的主要营养来自于投放的饲料,不过无论是鱼糜还是配合饲料均无法被充分利用,未被完全摄食的饲料会与鱼的粪便一起深入水体,沉积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无机营养物,对水生植物与藻类的生长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而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常见的有海藻养殖系统与贝类养殖系统,前者投入苗种后,利用太阳能与水体自身的营养物质即可生产出经济产品,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不过海藻可能会对水体的碳酸盐平衡产生影响,改变局部水域的pH值。
基于不同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而言,水产养殖对象单一,采用人工投饵,会减少整个系统的营养层次,并且会切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某些环节,此外,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食物链也很难发挥其应用作用,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只有依靠人类活动进行调节,所以难免出现环境问题。养殖活动会对景观生态产生影响,由于养殖设施通常散乱、粗糙,会造成水质变色,出现异味,而一些生物残体所发出的恶臭必然会影响到景观的可欣赏性。此外,化学药品残留还会影响到生态安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采用各种化学农药、抗生素药物等进行病害控制,并且一些违禁添加的药物也会被滥用,比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重铬酸钾、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并且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养份吸收、防治疾病等,饲料中也会添加各种引诱剂、抗氧化剂、免疫增强剂等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活性,其不仅会对水体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对水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也会产生影响。
2.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调控措施
水产养殖中药物残留的控制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水产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需要。近几年我国出口的水产品因药物残留问题屡遭禁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渔药残留控制力度,完善工作,严格管理,把残留监控工作提上一个更高的水平。近几年我们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
2.1提高整体认识,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由于我们过去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管理的倾向,同时我县也尚未全面开展对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常规检验。所以许多养殖者未认识到药物残留问题的严重性。有关部门应开展广泛的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危害的严重性,提高全民关于水产动物食品安全性的整体认识,自觉地抵制药物残留超标和有违禁药物的水产品,使药物残留水产品没有存在的市场。同时引导水产养殖者自觉遵守渔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在国家允许的药物品种范围内多用一些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型渔药(如微生物制剂、低聚糖、酶制剂等)。少用一些易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高的品种,坚决不用禁用品种,严格执行休药期,倡导科学用药和健康养殖,以降低水产动物产品中药物的残留量,提高水产品质量。
2.2合理用药
药代动力学是利用动力学的原理,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药动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的研究,发现药物在体内的转变规律,弄清药物的疗效、毒性与药物浓度的关系,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及蓄积程度,从而为临床安全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水产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与使用药物的品种、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间隔时间及动物种类有关。不同的药物种类,不同的动物品种,不同的药物剂量,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在器官组织中残留的浓度不同,为合理使用渔药,应根据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合理确定停药期,使水产品中药物的残留浓度在上市前降到最大允许范围内,降低残留的危害。
2.3完善渔药残留的监控体系
西方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现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检验机构和技术队伍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纷纷立法,对兽药、杀虫剂、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以及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等进行严格的监控。目前,我县对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监控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
(1)养殖过程中既没有相应的质量监督部门,也没有专门设置岗位和人员,在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没有将危害因素控制在最初阶段。(2)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如缺乏渔用药物的临床应用规范、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限量标准及残留检测方法和技术等。(3)残留检验机构网络不健全,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不能对全县的水产品安全卫生问题作出预报,对突发事件作出有效的快速反应能力较低。
为此,我们准备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和完善水产品的安全保障体系,依法着手开展水产品无公害临界控制的检验检疫工作。制定出台水产饲料和水产品安全标准,从药物的使用、残留指标控制到违规的处罚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监控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2)加快县镇级药物残留检测机构的建立和建设,使之形成从上到下完善的药物残留检测网络机构,便于开展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常规检测,加强药物残留的监控力度;(3)不定期地对养殖(户)、水产品加工厂进行药物残留的实际监控检测工作。摸清我县目前水产品药物残留状况,为制定今后全国的残留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畜产品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控制策略 篇6
畜产品中药物残留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人为使用的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的药物, 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的残留。养殖户为了促进畜禽生长, 在饲料中添加激素等添加剂, 在治疗和防疫时滥用抗生素, 在饲料作物上滥用农药等, 导致药物在畜禽胴体、内脏及鸡蛋、牛奶中残留, 这种违禁用药或药残超过安全质量的畜产品, 摄食后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激素残留是指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用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以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育肥、消除腥臭以及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等目的而导致畜禽产品中激素的残留, 人体摄食这种畜产品后可产生致癌等后果。抗生素残留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害性, 可使人体产生耐药菌株、过敏, 甚至致死、致癌等。抗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物质甚至比原药毒性更强, 可能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一、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㈠毒性作用一是急性中毒。若一次摄入残留物的量过大, 会出现急性中毒反应。急性中毒的事件发生相对来说是很少的, 药物残留的危害绝大多数是通过长期接触或逐渐蓄积而造成的。二是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一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症状多种多样, 轻者表现为麻疹、发热、关节肿痛及蜂窝织炎等, 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当这些抗菌药物残留于肉食品中进入人体后, 就使部分敏感人群致敏, 产生抗体。当这些被致敏的个体再接触这些抗生素或用这些抗生素治疗时, 这些抗生素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发生过敏反应。三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药物及环境中的化学药品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造成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当人们长期食用含“三致”作用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时, 这些残留物便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 或在人体中蓄积, 最终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近年来人群中肿瘤发生率不断升高, 人们怀疑与环境污染及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有关, 例如雌激素、硝基呋喃类、砷制剂等都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四是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正常机体内寄生着大量菌群, 如果长期与动物性食品中低剂量的抗菌药物残留接触, 就会抑制或杀灭敏感菌, 而耐药菌或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 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 使机体易发感染性疾病, 而且由于耐药而难以治疗。
㈡病菌耐药性增加近些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病原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 而且很多细菌已由单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 实际上等于持续低剂量用药, 动物机体长期与药物接触, 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多, 耐药性也不断增强。抗菌药物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 同样使人也长期与药物接触, 导致人体内耐药菌的增加, 给临床诊治疾病带来困难, 使医疗费用过高, 社会负担加重, 同时给新药开发也带来压力。
㈢兽药残留与环境污染动物用药以后, 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尿等排泄物排除, 残留于环境中, 而进入环境中的兽药残留在多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下, 可产生转移、转化或在动植物中富积。
二、药物残留的控制策略
㈠强化畜禽饲养场监管, 从源头把好畜禽及其产品卫生安全质量关一是从机构、队伍入手, 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疫监督体系建设。按照新形势下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需要和畜牧业产业化布局, 建成乡镇人、财、物三权归县, 垂直管理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 加大对畜禽饲养场、屠宰加工厂等的在饲养管理、用料、用药、防疫、消毒、病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监管。同时, 要狠抓畜牧兽医业务人员及养殖大户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完善官方兽医监管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监管人员的责任, 对畜禽饲养场和屠宰加工厂实行分区、分片包干, 对监管项目、频率、效果等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确保畜禽饲养场和屠宰加工厂免疫、消毒、检疫、疫病及药残监测、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等规范到位, 用药、用料、用水及饲养管理等符合国家畜产品卫生安全要求。三是全面推行畜禽饲养场、屠宰加工厂认证制度。加强对畜禽饲养场和屠宰加工厂建设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严格《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发放。对具备相应的免疫、消毒、病畜禽无害化处理、粪便污水处理等防疫设施, 有健全的防疫管理制度, 合格的驻场兽医人员, 齐全的饲养、免疫、消毒、用药等业务记录, 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 予以认证并上网公示。四是积极推行畜禽饲养场和屠宰加工厂引进或调运畜禽申报的审查制度。按照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要求, 对畜禽引进和调运地区动物疫情进行严格审查, 并加强对外地调入畜禽的复检验证、隔离检疫和药残检验, 严防带病畜禽流动。
㈡加强畜禽及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药残监控和饲料安全监管水平首先是健全完善县级畜产品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按照国家标准, 参照国际要求, 加大投资, 进一步加强县级动物卫生监控、兽药药残监控和饲料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实施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 提高检测水平、能力和权威性。其次是加强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扩增检测手段, 提高检测能力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建设畜产品安全检测实验室, 完善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网络, 使畜产品在产地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全面纳入有效的质量监控范围, 确保上市畜禽及其产品卫生安全。
㈢按照无公害、绿色和出口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加大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力度每年度将动物疫病监测任务层层分解, 抓好落实, 对重点动物疫病进行全面监测, 为有效监控畜产品卫生质量和科学进行预警预报奠定基础;对定点屠宰厂、肉类批发交易市场、大型超市和重点养殖企业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使用和限用药物残留的定期抽检。
㈣加强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管, 保障畜牧业生产投入品安全加强兽药、饲料生产环节的监管, 提高兽药、饲料生产水平和档次, 按照农业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加快实施GMP改造的步伐;对饲料生产企业积极推行HACCP管理体系和ISO质量系列体系认证。二是深入开展兽药、饲料管理和质量监察专项治理活动, 开展无证生产经营兽药和饲料违法行为的专项清理, 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业户, 查处假冒批文的兽药、饲料添加剂。三是加大对兽药、饲料质量抽检, 加强对畜禽生产企业用药、用料监管。督促畜禽养殖企业建立用药、用料记录, 对用药、用料实行审查和认可制度, 对出栏和出厂的畜禽及其产品实行药物残留监测制度, 规范畜禽养殖企业的用药行为。四是加强对禁用、限用药物的监督管理。
㈤强化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工作, 保障上市畜产品的卫生质量进一步做好动物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工作, 确保重要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100%, 有效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进一步加大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 确保出栏和出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 严格查物验证, 动物及动物产品凡无检疫证和运载工具消毒证的, 一律不准上市交易。同时, 加强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查处, 一经发现, 及时销毁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保证畜产品卫生安全。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7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主要仪器为10A-VP高效液相色谱仪, 该实验仪器中附带有紫外线检测器。辅助仪器为中型均质器、中速离心机。关键仪器为色谱柱:SHIMADZM VP-ODS C18, 为了实现精确的结果测定, 该色谱柱的尺寸为150mm×4.6mm, 粒径保持在5μm。
1.2 试剂
标准的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金霉素样品, EDTA-2Na、柠檬酸、Mellvmince-EDTA缓冲液。
1.3 实验方法
(1) 选取样品溶液稀释定容;取磷酸氢二钠30g、柠檬酸13.0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40.0g。将以上药品混合溶液稀释并且静置定容1000m L。
(2) 选取水产品样品10g, 将实验样品放置在离心管中, 应用Mellvmince-EDTA缓冲进行提取。该溶液提取环节中, 分为3个浓度梯度、3个离心梯度进行。缓冲溶液提取梯度为:30m L、20m L、10m L, 浓度为1mol/L;离心梯度为:3 000r/min离心5min, 5 000r/min离心5min;7 000r/min离心5min。将缓冲、离心过后的溶液静置。
(3) 样品净化;将2) 步骤中得到的样品溶液加到固相萃取柱上, 采用5m L甲醇、5m L去离子水活化。将被洗脱的混合溶液进行定容在1.0m L, 在滤膜过滤下取样。
(4) 配置标准溶液;取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金霉素等标准品各0.01g, 测定溶液时, 借助甲醇溶液将以上药物稀释, 稀释的浓度依次为:0.1μg/m L、0.2μg/m L、0.5μg/m L、1.0μg/m L。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在以上溶液中选取1~3号混合溶液进行测定, 求出如下回归方程。水产品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在0.1~2.0μg/m L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根据其线性关系, 将相关系数确定在0.9991~0.999 6之间。溶液的检出限范围为18~30μg/kg。具体参数见表1。
2.2 水产品样品加标
为了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准确性, 选取鱼肉的加标回收试验。同一份的鱼肉取4份的平行样。第一份做为基本样品, 另外三份样品中分别加入0.4μg/m L的标准使用液, 测定加标回收率。在实际的样品测定环节中, 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四环素中最为容易检测出来的抗生素就是土霉素, 其含量最大为308ng/m L[1]。
2.3 实验讨论
2.3.1 如何优化4种抗生素的分离
在对水产品中4种抗生素的分离环节中, 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不同, 对于4种抗生素的分离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在等梯度洗脱形式下, 所能够实现的分离的效果不好。在图像上所显示的峰值也不理想。在优化下分离下, 采用科学的分离梯度, 将以上4中抗生素有效分离。
2.3.2 如何降低流速对于抗生素的影响
洗脱液的实际流速对于4种抗生素的保留时间、分离度等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流动相大于0.9m L/min的洗脱情况下, 土霉素和四环素峰型叠加, 抗生素不能实现分离。那么在此基础上, 减低流速, 可以延长检测时间。经过反复试验, 得出流速在0.85m L/min的情况下, 4种抗生素的分离效果最好[2]。
2.3.3 缓冲提取液的选择
不同类型、不同浓度下的缓冲提取液所能够实现的抗生素提取效果不同, 与柠檬酸、高氯酸提取液相比, MellvminceEDTA缓冲提取液的提取效果较好。
3 结束语
水产品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在0.1~2.0μg/m L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根据其线性关系, 将相关系数确定在0.999 1~0.999 6之间。经过实验讨论, 确定了抗生素分离、提取的溶液浓度。采用科学的分离梯度, 将以上4种抗生素有效分离、流速在0.8 5 m L/m i n的情况下, 4种抗生素的分离效果较好。Mellvmince-EDTA缓冲提取液最佳。
摘要:研究能够检测出水产品中含有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方法, 建立检测方法。在水产品残留物中, 加入MellvminceEDTA缓冲提取液,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残留溶液进行净化处理, 取350nm的检测波长, 将溶液流速控制在0.85m L/min。然后对水产品中含有的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梯度式的洗脱。该种方法在实际实验中操作, 比较简单, 实验现象反映灵敏, 实现结果精准度高, 实验残留液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水产品,抗生素,药物残留,检测,研究
参考文献
[1]高福凯.亲和提取技术在检测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与应用[D].烟台大学, 2013.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8
关键词:水产养殖,药物残留,原因,控制措施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提高, 药物用量也不断增加, 致使药物残留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大事, 现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 特别是2006年底上海多宝鱼查出多种违禁药物后, 各级政府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而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2009—2011年每周对外公布的水产品信息周报进行跟踪调查,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物残留占比例达46%。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应从养殖源头抓起, 逐步实施从“鱼苗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因此投入品的应用及对水产品安全影响是目前研究重点。抗菌药物作为水产养殖重要投入品在水产养殖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渔药的开发研究较晚, 尤其是抗菌类药物在鱼体内的作用机理、药代动物学、药物残留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 在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休药期上等均缺乏明确的标准, 在养殖生产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药物在水产动物产品中残留。要控制水产品的药物残留, 保证水产品的安全, 就必须要掌握药物残留产生的原因, 从而科学合理使用药物[4,5,6]。
1 水产养殖中药物残留的原因
1.1 滥用和误用渔药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 水产品产量连年提高, 但由于重数量、轻管理, 致使鱼病频繁发生, 而药物防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养殖生产中养殖者往往在缺乏正确诊断的情况下乱用药物, 有的还为了使治疗达到快速有效的结果, 在药效不明显的情况下, 过量用药, 使用浓度达到规定用量的3~5倍, 甚至更高。有的养殖户为预防疾病或促进鱼类生长, 长期低剂量使用抗菌素。不按规定长期低剂量添加抗菌素以及盲目加大药物都是造成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
1.2 未遵守休药期
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1970年对本国兽药残留原因的调查结果分析:未遵守休药期占76%;1985年美国兽医中心 (CVM) 的调查结果是:未遵守休药期占51%, 因此可以看出未遵守休药期是产生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1]。休药期是指食品动物停止给药至许可屠宰及其产品许可销售的间隔时间。各种渔药对不同的鱼类都有不同的休药期。渔药进入鱼体后通过代谢和排泄, 药物残留量可降低至残留限量以下, 以至在鱼上市前可基本保证其安全。但目前水产养殖者对“休药期”的意识比较淡薄, 有时为了掩盖水产品上市前的临床症状, 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上市前使用药物, 或将未达到休药期的水产品提前上市。此外, 不做用药记录往往是造成用药混乱的原因, 也会导致使用渔药的水产品未满休药期就上市。
1.3 使用违禁药物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全面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安全生产, 增强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部2002年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农牧发[2002]1号) , 列出氯霉素类等21类兽药及其化合物禁止在食品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清单[2]。硝基呋喃类及氯霉素、喹乙醇类等药物是过去水产养殖常用抗菌药物, 由于这些药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已列入21类兽药及其化合物禁止在食品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清单。但人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 为了获得较好的治愈率和降低成本, 有些养殖者仍然使用这些违禁药物, 造成药物残留。
1.4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不正确
在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等方面不符合用药规定也是造成药物残留的重要因素。抗菌素类药物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一般给药途径是均匀拌入饲料中加工成药饵或者制成针剂注射给药。如养殖水中泼洒抗菌素, 在污染养殖水环境的同时也会使抗菌素通过其他生物蓄积后被水生动物摄食, 造成药物在养殖动物体内残留。
1.5 渔药选择不当
有些养殖者存在错误的认识, 认为水产动物生病后只要大剂量使用某种抗生素类药物就治愈疾病。一种药物不可能包治百病, 因为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抗菌谱, 即使是同一种病原菌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因此, 在选择渔药时一定要对症下药, 有条件的生产单位, 要对病鱼做致病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选择渔药,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 控制药物残留的措施
2.1 根据渔药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选择抗菌药物
渔药的药效学是研究渔药对患病或未患病的水生动物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对导致疾病的病因和病原所起的作用, 从而确定渔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副作用, 确定其有效剂量, 并了解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在选用某种抗菌药物之前, 首先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点, 确定选择抗革兰氏阳性还是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数种药物用于对分离菌株的抑菌试验。在初选抗菌药物的基础上, 为了保证所选药物的疗效, 还应该将在养殖现场分离到的致病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由于不同的养殖场对各种抗菌药使用的历史与频度不同, 导致不同地区的同一种病原菌对同一种抗菌药物可能存在不同的敏感性, 可能有些菌株对某些抗菌素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失去了敏感性, 或者敏感性已经下降。病原菌对抗菌素类渔用药物产生抗药性与否, 也是影响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成败的重要因素。在选择药物时, 如果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 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在使用药物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之前, 除依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药物之外, 还应该根据药物的种类和特性决定药物的使用顺序。因为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每年都会不断变化, 当某种药物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 病原菌就可以恢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
2.2 根据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科学合理使用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利用动力学的原理, 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并以数学作为手段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量变规律[3]。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药物的分布、吸收、代谢和消除的研究, 发现药物在鱼体内各组织中变化规律, 弄清患病鱼组织中药物浓度能否达到最小抑菌浓度以上, 维持有效治疗浓度的时间, 从而可以确定适宜的给药剂量、科学用药时间的次数。通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中的蓄积部位及蓄积程度, 从而制定药物的休药期。水产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与使用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药物剂量、间隔时间及动物种类有关。不同的药物种类、药物剂量, 其不同的动物品种, 给药的不同途径, 器官组织中药物残留的浓度不同, 为合理使用渔药, 应根据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规律, 合理确定休药期, 使水产品中药物的残留浓度在上市前降到最大残留限量以内, 降低残留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新编渔药手册》编撰委员会.渔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005.
[2]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关于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的通知农牧发[2002]1号[EB/OL]. (2002-03-05) [2010-11-09].http://www.feedtrade.com.cn/technology/standard/technology 20101109131628.html.
[3]裴利霞, 杜冠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导刊, 2006 (5) :32-34.
[4]符建伟, 工毅红, 李鹏坤, 等.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农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速测质量保证制度 (试行) [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4) :121.
[5]陈萍, 李恒.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的控制[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0) :177.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9
关键词:水产品,磺胺,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
磺胺类药物 (Sulfonamides, SAs) 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1]。该类药物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并且性质稳定, 价格低廉, 对于水产品降低发病率和改善品质方面有显著效果[2]。然而, SAs在水产品中使用不合理易产生残留, 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产生影响, 潜在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严重危害[3,4,5]。因此, SAs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效液相色谱法是SAs残留检测中最普遍应用的方法。本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业部958号公告-12-007号对八种磺胺进行研究和分析, 旨在优化试验方法, 提高回收率, 为检测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样品:鳕鱼、草鱼、鲫鱼, 购自沈阳市十二线批发市场。标准品: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多辛、磺胺异噁唑、磺胺喹噁啉, 纯度97.0~99.2%, 购自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
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
1.2 标准溶液配制
称取磺胺标准品各0.0100g, 甲醇定容至10ml (浓度1.0g/ml) , 避光4℃保存1个月, 再根据需要甲醇稀释。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制备与提取。
将鱼去鳞和皮, 沿脊背取肉, 高速匀浆。称取5.00g鱼肉置于50ml离心管中, 加入25ml乙酸乙酯, 涡旋1min, 超声2min, 再加入5g无水硫酸钠, 涡旋混合2min, 4500r/min离心5min, 将上清液转移至100ml梨形瓶中, 乙酸乙酯二次提取, 涡旋、离心、合并提取液 (同上) , 30℃水浴中减压浓缩至近干。
1.3.2 净化。
先后加入甲醇1ml、1%乙酸溶液2ml溶解残渣, 充分涡旋, 转移到50ml离心管中, 再向梨形瓶中加入甲醇1ml、1%乙酸溶液2ml, 涡旋, 转移至同一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8ml正已烷, 涡旋, 4500r/min离心8min, 弃上层, 再加入8ml正已烷重复操作一次, 6ml水稀释。HLB固相萃取柱先分别用3ml甲醇和6ml水活化, 过样液, 再用3ml水和2ml5%甲醇淋洗, 最后用8ml甲醇洗脱。洗脱液30℃水浴中减压浓缩至近干, 用1ml流动相定容, 经0.45µm微孔滤膜过滤, 供液相色谱测定。
1.3.3 色谱分析。
色谱柱:C18柱 (4.6mm×250mm, 5µm) ;流动相:A-2%乙酸溶液, B-乙腈, C-甲醇, 梯度洗脱 (见表1) , 流速:0.6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50µl。外标法定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涡旋结合超声与均质的比较
样品匀浆制备后, 分别采用涡旋1min、再超声2min的提取方法E和14000r/min均质1min的提取方法F, 鳕鱼、草鱼、鲫鱼样品分别用E、F两种方法各做三个平行, 加标浓度为500ng/ml, 按照1.3试验方法其它条件均相同, 结果表明涡旋结合超声的方法回收率略高于均质方法 (表2) 。涡旋结合超声的方法可以替代均质方法, 既可以减少均质带来的损失, 也可以节省每个样品逐一清洗刀头所浪费的时间。
2.2 无水硫酸钠对回收率的影响
以鳕鱼样品为试材, 方案G-样品添加无水硫酸钠, 方案H-样品不添加无水硫酸钠, 各做三平行, 加标浓度为500ng/ml, 按照1.3试验方法其它条件均相同, 回收率结果如表3。
从表3中可以得出, 不添加无水硫酸钠的八种磺胺回收率在69.9~90.1%之间, 均高于添加无水硫酸钠方法的回收率。但在转移上清液的过程中要注意, 可将无分层的上清液直接倒入梨形瓶中;而分层时, 要用移液管将上清液转移到梨形瓶, 不可将下层液体吸入。
3 讨论
本试验对农业部958号公告-12-007号《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进行部分调整, 选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在提取过程中改用了涡旋结合超声提取方法, 既简化了处理过程, 又提高了原有方法的回收率;提取中不添加无水硫酸钠, 八种磺胺回收率在69.9%~90.1%之间, 均高于添加无水硫酸钠方法的回收率。方法改进后, 简便快捷, 回收率高, 适用于水产品中磺胺残留量的检测。
参考文献
[1]赵海香, 邓维, 尚艳芬, 等.基于低毒溶剂的MSPD/HPLC法同时测定鱼肉中8种磺胺类药物残留[J].食品科学, 2009, 30 (4) :178-181.
[2]巢磊.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水利渔业, 2002, 22 (3) :50-51.
[3]Hochul Song, Jun Hong.ParkDirect competitive em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sulfamethazine[J].J.Vet.Med.Sci, 2000, 62 (10) :1121-1123.
[4]段振娟, 张鸿雁, 王硕.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分析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28 (6) :149-152.
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篇10
目前, 玉米赤霉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 (TLC) [4,5]、酶联免疫法 (ELISA) [6]、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7,8]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9,10,11]等。TLC法成本低, 但灵敏度和选择性不高;ELISA法虽然灵敏度很高, 但由于其有交叉反应特性, 相对而言选择性较差;GC-MS法灵敏度和选择性均好, 但需要衍生化, 操作繁琐费时;HPLC法虽可直接测定, 但选择性较差, 通常不能予以定性确证[11]。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 , 通过MS/MS的选择反应检测模式 (SRM) 克服背景干扰, 显著提高信噪比, 建立了水产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残留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α-玉米赤霉醇 (α-zearalanol) , β-玉米赤霉醇 (β-zearalanol) , α-玉米赤霉烯醇 (α-zearalenol) , β-玉米赤霉烯醇 (β-zearalenol) , 玉米赤霉酮 (zearalanone) 和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购自Sigma公司 (纯度>99%) 。乙腈、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和甲酸均为色谱纯;无水硫酸钠为化学纯;氨基固相萃取柱 (500 mg, 3 mL) ;水为Milli-Q制备的超纯水。
Accela TSQ Quantum Access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 (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出品) ;SHA-BA水浴恒温振荡器型 (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出品) ;MS2型旋涡混合器 (德国IKA公司出品) ;旋转蒸发仪 (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氮吹仪 (广州智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PL203型电子分析天平、AB204-E型电子分析天平 (Mettler Toledo公司出品) 。
1.2标准溶液配制
1.2.1 储备液
准确称取适量α-玉米赤霉醇, β-玉米赤霉醇, α-玉米赤霉烯醇, β-玉米赤霉烯醇, 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 用色谱纯甲醇溶液定容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 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μg·mL-1, -18 ℃下避光保存, 有效期为12个月。
1.2.2 混合标准储备液
分别准确吸取1.0 mL的α-玉米赤霉醇, β-玉米赤霉醇, α-玉米赤霉烯醇, β-玉米赤霉烯醇, 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储备液至10 mL容量瓶中, 用甲醇稀释定容, 溶液质量浓度为10 μg·mL-1, -18 ℃下避光保存, 有效期为6个月。
1.2.3 混合标准工作液
根据检测要求, 用乙腈-水溶液[V (乙晴) :V (水) =20:80], 稀释成相应的标准工作液, 以各组分的色谱峰面积对浓度作线性回归, 得定量标准曲线。
1.3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2.1 mm×150 mm, 5 μm) ;柱温为35 ℃;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体系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 流速0.25 mL·min-1;进样量10 μL。
1.4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 负离子检测模式, 喷雾电压3 500 V, 壳气压力40 units, 辅气压力8 units, 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350 ℃, 源内碰撞诱导解离电压10 V, 选择反应监测 (SRM) , 母离子、子离子和碰撞能量见表2, Q1半峰宽0.7 Da, Q3半峰宽0.7 Da, 碰撞气压力为氩气1.0 mTorr。
1.5样品前处理
称取均匀样品约5 g (精确至0.01 g) 于50 mL塑料离心管, 加入3 g无水硫酸钠, 涡旋振荡20 s后, 加入15 mL乙腈, 涡旋振荡1 min, 4 000 r·min-1离心10 min, 取上层清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15 mL乙腈重复提取1次, 合并2次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15 mL乙腈饱和正己烷, 剧烈振荡1 min, 3 000 r·min-1离心5 min, 弃去上层正己烷, 再加入10 mL乙腈饱和正己烷重复脱脂1次。下层乙腈溶液转移至100 mL鸡心瓶中, 50 ℃旋转蒸发至干, 加入5 mL乙酸乙酯, 涡旋振荡1 min, 静置30 s, 上清液转移至50 mL离心管。鸡心瓶中加入10 mL乙腈饱和正己烷, 涡旋振荡30 s, 静置30 s, 上清液转移至同一离心管。再用10 mL乙腈饱和正己烷洗涤鸡心瓶1次, 合并3次残余物溶解液, 备用。
注:*.定量碎片离子
Note: *.quantitative fragment ion
将氨基固相萃取柱用5 mL乙酸乙酯、5 mL正己烷预淋洗活化。取上述备用液过柱 (流速不超过1 mL·min-1) , 再依次用5 mL正己烷、5 mL正己烷-乙酸乙酯[V (正已烷) :V (乙酸乙酯) =60:40]淋洗, 4 mL正己烷-乙酸乙酯[V (正已烷) :V (乙酸乙酯) =20:80]、4 mL乙酸乙酯洗脱。洗脱液于50 ℃下氮气吹干, 1 mL乙腈-水溶液[V (乙晴) :V (水) =20:80]定容, 过0.22 μm微孔滤膜后, 滤液待测。
2 结果与分析
2.1色谱及质谱条件优化
玉米赤霉醇脂溶性较好, 因此在反相C18色谱柱上有良好的保留性质。笔者用Hypersil GOLD (2.1 mm×150 mm, 5 μm) 色谱柱, 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流速0.25 mL·min-1, 6种分析物得到良好的分离。以乙腈作为有机修饰剂, 对于MS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而甲酸的加入可提高分析物离子化效率, 显著增强MS响应。但随着甲酸浓度的增加, 灵敏度反而下降。通过多次试验, 当甲酸的体积分数为0.1%时可获得较好的保留时间、峰形和离子强度。该研究采用SRM检测方式, 在一级全扫描质谱图中, 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都观察到清晰的[M-H]-准分子离子峰, 然后进行相应的子离子Q3全扫描, 选取2个丰度较高的子离子作为定性和定量离子, 选择结果见表2。定性分析选择1个母离子及2个子离子, 并依据子离子相对丰度比和化合物保留时间定性, 符合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657/EC对定性分析的要求。保留时间和离子相对丰度见表2, HPLC-MS/MS标准品色谱图见图1, 加标样品图见图2。
1.玉米赤霉烯酮;2.α-玉米赤霉烯醇;3.β-玉米赤霉烯醇;4.玉米赤霉酮;5.α-玉米赤霉醇;6.β-玉米赤霉醇 (后图同此) 1. zearalenone;2. α-zearalenol;3. β-zearalenol;4. zearalanone;5. α-zearalanol;6. β-zearalanol (the same case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2.2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为脂溶性物质, 不溶于水, 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和碱性溶液。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提取剂的提取能力有很大差异, 该试验分别比较了乙腈、甲醇、乙醚和乙酸乙酯4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和提取效率, 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这不仅提高提取效果, 而且保证这6种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在氨基固相萃取柱上的保留能力不受影响。
2.3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用空白样品制备样品空白提取液, 用该提取液将标准液稀释成1、5、10、15、20和25 μg·kg-1溶液, 以各组分浓度与其色谱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 呈良好线性关系 (表3) 。以3倍信噪比 (S/N) 计算, α-玉米赤霉醇, β-玉米赤霉醇, α-玉米赤霉烯醇, β-玉米赤霉烯醇, 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检出限为0.5 μg·kg-1;以10倍信噪比 (S/N) 计算, α-玉米赤霉醇, β-玉米赤霉醇, α-玉米赤霉烯醇, β-玉米赤霉烯醇, 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定量限为1.0 μg·kg-1。
2.4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添加1.0~20 μg·kg-1水平范围内, 测得6种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5.9%~103.8% (n=6) , 相对标准偏差为3.90%~13.5% (表4) , 表明该法稳定性强、重现性好, 能满足水产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残留检测的要求。
3 结论
文章采用HPLC-MS/MS测定了水产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的残留量。方法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低, 能满足国家现行兽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 适用于水产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残留的确证检测。
摘要:文章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 测定水产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残留量的方法。用乙腈提取水产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药物, 正己烷脱脂, 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电离, 负离子扫描, 选择反应监测模式 (SRM) 监测, 外标法定量。该法对6种玉米赤霉醇类药物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在0.99以上, 线性范围025μg.kg-1, 方法定量限1.0μg.kg-1。6种玉米赤霉醇类激素药物回收率75.9%103.8%, 相对标准偏差3.90%13.5%。该法简单、灵敏, 结果可靠, 可满足实验室批量样品分析的需求。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赤霉醇,水产品,残留
参考文献
[1]HIDY P H, BALDW IN R S, GREASHAM R L, et al.Zearalenoneand som e derivatives:production and b iological activities[J].Adv ApplM icrob iol, 1977, 22:59-82.
[2]吴永宁, 邵兵, 沈建忠.兽药残留检测与监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537.WU Yongn ing, SHAO B ing, SHEN Jianzhong.The technology ofveterinary drug residue detection and mon itoring[M].Beijing:Chem ical Industry Press, 2007:537. (in Ch inese)
[3]蒋学之.环境雌激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 1997, 13 (4) :251-252.JIANG Xuezh i.The potential impact of environm ental estrogens tohuman health[J].Ch inese J Pub lic Health, 1997, 13 (4) :251-252. (in Ch inese)
[4]MED INA M B.SCHWARTZ D P.Th in-layer chromatograph ic de-tection of zeranol and estrad iol in fortified plasma and tissue extractsw ith Fast Corinth V[J].J Chromatogr, 1992, 581:119-128.
[5]MED INA M B, NAGDY N.Improved th in-layer chromatograph icdetection of d iethylstilbestrol and zeranol in plasma and tissues isola-ted w ith alum ina and ion-exchange m embrane columns in tandem[J].J Chromatogr, 1993, 614:315-323.
[6]贺艳, 郑文杰, 赵卫东, 等.酶联免疫法检测动物源性产品中玉米赤霉醇残留[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30 (6) :124-127.HE Yan, ZHENG W en jie, ZHAO W eidong, et al.D etecting zer-anol residues in an imal product using enzym 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J].Food Res D evel, 2009, 30 (6) :124-127. (in Ch i-nese)
[7]BAGNATI R, OR IUND I M P, RUSSO V, et al.D eterm ination ofzeranol and-βzearananol in calf urine by immunoaffin ity extraction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 etry after repeated adm in istra-tion of zeranol[J].J Chromatogr, 1991, 564:493-502.
[8]张伟, 王建平, 沈建忠, 等.牛肉组织中玉米赤霉醇及相关物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J].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 (5) :513-517.ZHANG W ei, WANG Jianp ing, SHEN Jianzhong, et al.D eterm i-nation of residues of zeranol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bovine muscle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 etry[J].Acta Veterinariaet Zootechn ica S in ica, 2007, 38 (5) :513-517. (in Ch inese)
[9]M IYAZAK I T, HASH IMOTO T, MARUYAMA T, et al.D eterm i-nation of anabolic agents in beef by h igh perform ance liqu id chro-m atography[J].J Food Hyg Soc Jpn, 1989, 30 (5) :384-389.
[10]K IM H L, RAY A C, STIPANOVIC R D.Rap id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urinary m etabolites of zeranol byHPLC-UV spectro-photom etry[J].J Agric Food Chem, 1986, 34:3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