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及建议

2024-10-06

影响因素及建议(精选12篇)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1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管理的日益规范化, 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的地位已越发重要, 其不仅能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监督, 也能够为企业发展所提供服务和管理咨询等。所以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 它决定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 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好的内部审计质量, 是社会、国家的需要, 这不仅关系企事业自身的发展, 也是内部审计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但如果内部审计质量出现偏差, 内部审计结论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要在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 实施内部审计质量的精确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1 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 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质量的各相关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质量的独立是在各相关因素影响和协同下发挥作用, 离开这个环境因素, 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审计质量的优劣势是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 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需要从主客观因素两方面入手, 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1 审计环境因素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 审计环境是内部审计的生存土壤, 内部审计通过与环境不断做物质交换, 以保证审计本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在追求内部审计质量时, 在考虑内部审计机构本身时, 也要考虑到内部审计的环境。内部审计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1.1 影响内部审计的外部环境

(1) 政治和法律环境

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国家政治体制、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等决定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根据不同的国情, 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作用规范、政策措施等结合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和制约;健康的法律环境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 维护内部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合理的地位, 内部审计必须依据法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因此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保证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基础, 是使得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

(2) 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造就了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而所有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只有把内部审计看作是防范企业风险的最后一道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 科教文化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意识是科学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 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素质。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潜在的意识观念的影响, 这种观念在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内部审计机构在建立的初期大多是顺应行政的要求而设立,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未真正让企业管理者认识,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科学技术发展了, 人们的科学文化意识加强, 对内部审计正确认识, 科学的对待, 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

1.1.2 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的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也可称作企业内部条件, 包括企业资源、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等。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是组织内部的一套共享价值体系, 成为企业内部环境。所谓审计的内部环境, 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对内部审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和措施。

(1) 企业的物质环境

良好的物质环境为更好的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企业具有良好的物质环境, 对于建设内部审计的能力和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会随之提高;此外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提高内部审计部门获取审计资源的能力, 也更容易吸收高质量的审计人才。

(2) 企业的制度、文化环境

企业的制度、文化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内部审计基调。企业文化给企业内部组织、员工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 制约和引导组织及员工的行为目标与方式。内部审计在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影响下能够突破旧式的审计框架。审计目标、理念、审计方法、审计内容都可以得到巨大的改变。具体来讲, 企业文化是否要求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制度是否要求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要求分派具有独立性, 将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理念产生影响。

企业内部审计环境设定了内部审计的基调, 造就整个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最基本的保障, 是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1.2 审计资源因素的影响

审计发展需要资源。审计资源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所拥有或能够支配的, 服务于审计执法的人力、财物、方法技术、信息情报等资源的总和。审计规划的确立、方式选择、结构调整、效率提高、方法应用都与审计资源分布、流动、利用状况相联系。

在资源构成中, 审计人员向专业人才回归, 审计资源的总体趋势是:具有审计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能够准确运用现代审计法律法规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审计行业外的人员比重不断在下降。在审计人才资源基本稳定、相对资源趋于减少的今天, 在信息化环境下, 企业要不断地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最广泛地整合内部审计部门的人才、财产等资源, 能够充分利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审计工作。

1.3 审计行为因素的影响

行为科学在审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与应用称之为审计行为科学。审计行为科学通过分析与研究不同主体在审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特征, 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热情, 达到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目标。审计行为在审计实践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般认为审计行为分为四个部分: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由于所处职位、工作阅历、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审计个体, 其行为也不尽相同。分析个体行为可以找到抑制各主体行为中的消极因素, 激发他们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对策。同时在研究审计的个体行为时不能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需要把他们放置在一个群体中来考虑。因为行为人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表现着个体行为, 也存在着相互间的群体关系。

在内部审计机构中, 领导行为在审计行为因素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审计领导在审计组织中起到的是一个模范的作用。领导行为的科学合理, 才能为审计活动起到指引的作用, 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另外, 审计组织的设置合理, 能够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也能保证内部审计机制有效运行。

2 完善内部审计的建议

2.1 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管理层对它的重视程度, 在企业里管理层只有对内部审计有了充分的认识, 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才能够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定位, 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它的职能, 才能有效展开工作, 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获取的资源配置也是由企业管理者对其重要性认识决定的。赋予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合理地位, 从实质上去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本质, 使得内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健康良好的运行和发展, 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

2.2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要想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保证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才能发挥审计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各项经营活动的监督作用, 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能够使企业的监督机制得到完善和补充。在我国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 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在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一些弊端, 妨碍审计效能的发挥, 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也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因此必须保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相对地位和独立性。

2.3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背景和发展趋势下, 内部审计的不确定性加强, 为了适应内部审计的发展和需求,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就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 为促进内部审计发展就必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2.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由于行业的不同, 每个行业都具有适合各自特点的职业道德要求, 人们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时都共同遵守着职业道德规范, 它能够调节执业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内部审计专业性很强, 除了法律规范外, 它也拥有本职业浓厚色彩的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尽责后, 并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 才能让审计结果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 因此自觉遵守和提高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之, 内部审计质量代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实施内部审计质量的管理是外部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状况下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毕秀玲, 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审计研究, 2005.3:47-52.

[2]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审计研究, 2007.6:95-96.

[3]蔡利, 黄文娟.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会计之友, 2010.1:21~24.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2

一、1.收入不稳定,增收缓慢。农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目前,农民受市场信息、农业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增收缓慢。

2.缺乏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目前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

险等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农民消费有后顾之忧,形成有钱不敢消费现象。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1元,比上年增加61元。目前的医疗费比较,不但对农民就是对城镇工薪阶层也是不小的负担。

3.消费观念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农村婚丧嫁娶花费呈扩大趋势,据调查目前农村办婚事的花费大约在2--3万元,包括彩礼、置办家当、婚礼。农民买商品,只看价格,不注重品牌、质量,对农业技术、科技、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例相对较低。据对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91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9.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而家庭耐用品和日用品消费仅101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39,据调查有35的农户仍在使用着黑白电视;文化消费7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19;交通和通讯消费24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1。

4.教育收费大幅增加抑制了消费结构升级。近几年,高中、大学的扩招,使教育费用的大幅增加,使得许多家庭不断积蓄财力,以备子女读书之用,同时抑制了家用电器的更新、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消费。目前一个在校高中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6000元左右,三年近2万元;一个大学生(二批本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1万元左右,四年近4万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是一项很大的开支。

5.房价持续上涨,占用了农村居民的大量资金,农村购买力难以转移。近几年,由于建材价格的上涨,房价也持续上涨。住房消费占用了农民的大量资金,农民往往倾其毕生的积蓄,甚至举债建房,住房消费限制了农村购买力向其它消费领域转移。

6.缺乏消费信贷的有力支持。目前在县域市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特别是商业在县域网点的撤并后,贷款权限上收,再加上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农村地区出现了贷款难。

二、扩大农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特色经济;.大力扶植龙头加工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农户和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的投入,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搞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2.扩大财政与金融资金的支农投入。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运用运用贴息、减免税等手段,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发展农业信贷业务,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政策性贷款项目,安排一定规模的政策性专项贷款。

3.尽快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建立农业保险体系,补偿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4.建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按照股份制原则建立只贷款不吸收存款的小额信贷机构,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组建民营的信用担保机构,解决农村农民、农村个体私营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5.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进行消费结构升级。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农民学科技、学技术、学文化,加大对科学文化方面的消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3

一、尿素工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一)促进因素

1、需求保持平稳增长。2006年和2007年,我国尿素总需求量分别为3808和4088万吨(实物量,以下同),均较上年增长7%以上。按照这一速度,到2010年我国尿素需求总量将达到5300万吨左右,较2007年预计的总需求量4400万吨净增900万吨,中近期内尿素市场仍有一定增长空间。从需求增长结构看,农业用尿素需求增长率6%,主要用于替代碳胺、生产高效复合肥等;工业用尿素需求增长快于农业,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氢胺等化工产品,增长率为15%。支持尿素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来自以下两方面:

一是保证未来长期粮食稳定供给的需要。我国粮食增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很高,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0%。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粮食按400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量应为6.4亿吨。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粮食自给率下降的总体格局下,即使是粮食播种面积保持不变,粮食单产也需从目前的每公顷4300公斤提高到每公顷5600公斤,提高约25%。这对化肥施用量和产品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农民收入增加后的购买力支撑。农民收入连续3年保持6%的较高增长水平,农村对化肥的需求量稳定增加。同时化肥的消费结构趋向优化,市场对高浓度氮肥尿素的需求增加,对养分较低的碳铵的需求不断下降,随着碳铵使用量每年以5%的速度减少,尿素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2、国家政策继续支持氮肥工业。中近期内,化肥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行业、重要支农行业和鼓励发展行业的地位不会动摇。具体表现是:

一是国家仍然对化肥生产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国家继续对化肥生产企业实行天然气、用电、运输和增值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目前尿素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内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仍然保留对化肥工业的优惠政策,这是取消对化肥工业优惠政策前的过渡期。

二是化肥工业未被列入国家重点节能减排行业。化肥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增长迅速的行业,但由于是涉农行业目前未被列入其中,并且国家也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化肥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这为部分化肥企业扩大生产、节能减排争取了一定的时间。

(二)制约因素

1、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近年来各地大量新建、扩建尿素装置,导致生产能力迅速扩张。2005年至2007年净增产能1340万吨(实物量,以下同)。预计到2007年底和2009年,尿素产能将分别达到5500万吨和6350万吨,分别超过2010年需求5300万吨尿素需求量的200万吨和1050万吨。尽管国内尿素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但其增长幅度明显慢于供给能力的增长幅度。随着国家实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深入,农民科学施肥的意识会有所提高,大量盲目地施肥行为将会有所减少。已经形成的大量新增产能很难被今后几年内农业需求增长所消化。在成本提高、出口受限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的过剩产能导致市场出现低价竞争。目前,尿素行业有60%企业出厂价跌破成本线。持续的市场恶性竞争必然导致一批低效能、高成本的企业关闭、停产。

2、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我国氮肥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煤和天然气。按合成氨产量计算,2005年,我国72%合成氨产量以煤为原料,21%为天然气,约8%为油。尿素是高耗能产品,煤炭成本占尿素生产成本的70%。成本结构决定了尿素生产受煤炭、天然气等价格影响很大。

从煤炭方面来看,2007年尿素用煤炭价格每吨较上年增加60元以上。国内天然气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为此,国家将逐步对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整,计划到2010年每年上浮5—8%,即年平均每立方米上调0.05元。这对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生产成本也带来直接影响。

(三)部分政策影响

1、季节性出口关税政策。为保证国内资源供应、满足农业用肥需求,限制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出口,我国2007年继续对尿素出口实行季节性关税政策,1—9月份尿素出口征收30%的关税,10—12月份征收15%的关税。按照目前国内出厂价计算,不同季节关税条件下实际每吨尿素出口税额在400元和200元以上。这将导致国内过剩的产能无法通过出口得到释放。

2、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出于节能和环保的考虑,国家决定实行差别排污费、差别水费、差别电价等经济政策促进落后生产能力退出市场。氮肥特别是小氮肥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加工性行业,高额排污费用对企业发展形成明显制约;按节能减排要求进行生产和设备改造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近年来,国内一些氮肥企业因为环保投入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解决节能环保问题的途径一是提高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清洁的生产技术;二是增加环保投入,先天不足,后天治理。如果两条路都行不通,就只能被迫停产。今后几年,面对节能减排更高的要求,小氮肥厂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3、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趋向减弱。随着化肥市场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削减化肥企业所享受油、气、煤、电、运等各种优惠措施。自2005年底起,在天然气、铁路运输和企业用电的价格调整中,尿素企业受关照的程度已经减小,企业生产成本因此而有所上升。氮肥行业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在氮肥行业整体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对农民直补条件成熟后,优惠政策的取消将成为现实。

二、促进尿素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氮肥工业发展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行业的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国家的相关政策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国家从产能控制、完善淡储制度和出口关税三方面进行政策调控。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

氮肥行业特别是尿素工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严格新上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标准方面,一是要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控制小规模项目和技术落后企业小改大(简单技改、重复扩大规模)的审批,适时将氮肥项目的备案制改为报批制,并严格规定新上项目的规模、技术工艺、环保评估和原料来源,特别是提高节能环保的市场准入门槛。二是要在项目审批中考虑地区因素,鼓励基础化肥产能向原料产地集中,对于非原料产地新建、扩建氮肥产能应从严控制。

2、合理确定淘汰标准。从淘汰机制来讲,首先是要合理确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落后产能不能简单地以规模作为标准。在确定规模标准的同时,更要注意环保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降低消耗,减少资源浪费。

3、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国家正在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于重点行业中央财政将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用于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补贴。氮肥工业应积极争取进入其中,享受相关政策待遇。

4、建立新建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的捆绑机制。建议对尿素产能增长实行总量控制。各地区在现有基础上执行总量控制目标,明确新建、扩建氮肥产能必须以等量淘汰落后产能为基础(类似于水火电关停中的上大压小);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业主和企业享有优先建设大型先进产能的权利,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压小优先上大)。这有利于有效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进程,提高企业自主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同时可使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本降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完善化肥淡储制度

化肥淡储制度对稳定化肥价格、保证旺季资源供应和企业顺畅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对化肥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政策,化肥淡储制度将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

1、向生产企业适度倾斜。流通渠道进行储备具有优势,但是因为是作为商业性储备,企业需要顾虑经营风险,在具体运作中必然出现种种问题。如果将更多淡储业务由生产企业落实,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一是既可以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有足够的肥料供应,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化肥价格;二是生产企业有足够的肥料,为保证化肥出售会尽力在淡储区域租仓备肥,而不会像流通企业那样因对价格“看不透”,影响淡季备肥。因此,国家淡储政策可适当向生产企业倾斜,在淡储指标安排上增加给生产企业的部分。为解决生产企业流动资金问题,有关部门应协调银行加大对生产企业储备业务的贷款支持,尤其是化肥淡储期间,允许企业以储备化肥作抵押,办理短期贷款。

2、鼓励合作储备。多数生产企业缺少通畅的营销网络,特别是自有的营销网络。因此,目前部分化肥企业改变以往自储化肥的做法,与流通企业联合储备化肥,尽量减少库存。厂商联储的最大优点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可以有效地降低冬储风险。在具体操作上,联储又有保底型、分成型、利息型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可供选择。

3、完善补贴方式。目前,淡储化肥贴息成本由委托单位参照国家规定的尿素中准出厂价和合理的动杂费用逐年确定。由于目前的贴息不足以减轻承储企业的风险,部分企业建议终止贴息,实施补贴。具体方法是:参照对农民的直补政策,按淡储期前后化肥市场平均价格波动幅度,确定一个合理的补贴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承储企业的利益,使淡储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为切实搞好化肥淡储工作,规范企业行为,有关部门的检查督促应深入细致,更经常化和制度化。包括对于企业投放化肥的时间、数量进行考核和调控。

(三)尿素产品出口季节性关税政策

从尿素出口产品征收季节性关税的税率来看,目前30%的税率确实较高,是目前国内出口产品中最高的,钢铁产品出口税率最高也仅为15%。同时期限较长,全年达9个月。在目前国内产能过剩、尿素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在保证国内市场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兼顾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通过出口政策促进国内氮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在适当下调尿素出口税率的同时,实行国内出口配额制等方式适度出口。二是实行累进税率制,即按企业出口数量确定税率,单个企业出口越多税率越高,这既可以让具有优势的企业出口,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压力,同时防止出口过于集中,形成不平衡。从今年出口情况看,即使征收30%关税,在国际市场尿素价格保持一定水平的情况下,部分尿素产品出口仍然比在国内市场销售更有利可图。同时,随着国际市场尿素价格不断提高,我国具有成本优势、地区优势的氮肥企业尿素出口将有较大增长。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4

一、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以及审计环境理论研究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丰富内部审计质量研究理论。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要求不同, 从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角度考虑:股东更多地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能够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发现企业新的增长点。另外, 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减少代理成本, 避免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股东还需要内部审计能够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地评价经营者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者, 他们首先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对企业的销售、生产及采购等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 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其次他们需要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 使内部控制能够设计合理并有效执行, 增强内部审计防范风险的作用。企业的各个组织部门欲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发现本部门的管理缺陷, 通过采纳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 从而改善管理水平。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角度考虑:债权人比较担心企业到期不能够全额还款, 所以他们期望通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审查, 使资产和权益能够保持合理比例;及时地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偿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反映不良现象;对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行考察, 使风险不超过债权人的预期。企业投资人的目标就是想要通过投资获取收益, 所以, 投资人一方面想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企业的舞弊现象, 减少财务报告中的误导性陈述;另一方面想要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政策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 这样可以保证企业不会出现由于风险控制不到位而导致破产清算、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现象发生。内部审计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社会监督部门, 要求内部审计工作符合协会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政府部门通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及咨询作用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遵守法律法规及市场秩序, 并且内部审计部门要对资产、支出和收入进行严格审查, 避免企业偷漏税行为。

可见, 企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对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要求, 因此, 研究内部审计质量应该兼顾各方利益, 从多个角度评价, 这样才能够彻底地找出影响因素, 提出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措施, 使内部审计质量得到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一致好评。

2. 有限理性理论。

与外部组织相比较,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组织, 它所掌握的信息要相对全面一些。但由于他们不直接参与生产、销售及采购等部门的运营活动, 对各个组织部门的内部信息还不够十分了解, 这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另外, 从审计立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活动、获取审计证据到最后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 都需要内部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但是内部审计人员面临复杂、不确定的环境时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及对环境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内部审计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是有限理性的, 审计时做出的判断就可能出现错误, 难免会出现过失, 这就需要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督导复核, 对其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活动进行督导, 对其最后的审计结果进行复核, 全面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对内部审计过程的督导主要由审计项目组负责人执行, 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决定的。项目负责人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胜任能力, 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整个审计工作的能力。项目负责人的督导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流程, 包括向各个审计业务指派具有相关能力、经验和知识的审计师, 确保审计活动按照预先批准的审计计划执行, 保证审计业务过程中所做的职业判断的合理性等。其中, 对审计现场进行组织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关键, 项目负责人可以直接规范审计现场作业、提高审计效率。项目负责人通过现场的督导及时掌握审计工作进展, 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审计计划、改变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防止重大问题的漏审。为了保证内部审计质量, 还必须对审计项目进行复核, 由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和首席审计执行官进行层层复核。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记录、获取的审计证据、业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底稿等都必须经过复核, 以确保审计师进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并且确保这些业务底稿要能够支持最后的审计报告, 防止出现对发现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判断不准确、提出的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等情况。

3.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环境是影响审计完成其职能的基础, 可分为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对内部审计而言, 主观环境指的是审计人员的素质, 客观环境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环境, 指一定时期国际国内的审计工作所必须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二是中观环境, 指各个不同时期的审计工作都必然面临的审计行业的管理机制和单位的工作条件, 如审计行业协会的监管等;三是微观环境, 指作为单个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必须面临的审计机构内部的工作条件和人际氛围, 如审计机构及人员的独立性、审计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人员的督导等。

二、政策性建议

1. 建立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师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保证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首要措施, 建立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聘请内部审计人员时应该考虑组织的人员知识结构搭配, 注重聘用人员的职业道德。聘用有内部审计证书或者具备内部审计方面技能和知识的人员是基本条件, 还应该配备其他专业的人员, 如具备计算机、金融、统计等专业技能的人才。二是在日后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注重人才的锻炼和培养。为了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 可以在内部审计组织中实行轮岗制度, 打破专业分工的界限, 不时地尝试新业务以锻炼队伍综合审计能力, 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业务的审计技能, 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能够融会贯通。最后, 还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企业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养, 如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聘请专家授课, 也可以组织公司内部的专业管理部门讲解各部门的专业知识, 以保持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为内部审计质量提供保证。

2. 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规章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2013) 的要求, 制定并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规章制度, 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首先, 制定的制度要能够明确有关各方人员的责任和权力, 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从而实现对内部审计全过程的控制。其次,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针对审计工作全过程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审计立项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委派制度、审计计划编制规定、审计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审计取证注意事项、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及复核制度、审计报告撰写及复核制度、内审人员考核与奖惩办法等。总之, 内审机构应通过制定制度, 传达制度、及时修改和完善制度促进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 以制度约束保障审计质量。

3. 充分发挥行业监管和部门督导。

目前内部审计协会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比较小, 内部审计协会发挥的作用不到位, 应该通过行业自律管理来强化内部审计质量。首先, 内部审计协会应当及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外界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规范、内部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等, 并提高内部审计规范的可操作性和被遵循程度, 使这些准则规范能够指导、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其次, 要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定、后续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 做好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定的把关, 为内部审计行业培训高素质人才。最后, 内部审计协会还要定期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 并对工作质量低劣的机构作出批评, 对内部审计质量较好的机构进行宣传, 组织其他机构学习先进机构的审计方法和理念。

参考文献

[1]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 (1) :24—26

[2]张德志.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与影响因素[J].会计之友, 2006 (1) :35—36

[3]戴耀华.基于过程导向的内部审计质量提升[J].中国内部审计, 2011 (12) :68—70

[4]李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11

[5]江锋, 唐均, 于荣霞.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C].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 2013:66—73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5

“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是银监会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的持续监管要求,其中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是实现持续监管的基础和前提。为切实做好贷款分类准确性的监管工作,XX银监分局对近年来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影响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因素

(一)绩效考核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经营目标就是获取利润,为投资者贡献理想的每股收益。实施绩效考核是促进经营者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管理手段。而实行五级分类则要求商业银行经营者审慎地划分相关资产形态,意味着要计提足额的损失准备、减少利润、降低每股收益。在涉及整体和局面利益平衡情况下,实施绩效考核和实行五级分类之间存在明显冲突。从近年的监管实践看,凡是应该向下调整资产形态而未调整的,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绩效考核因素的影响。

(二)授信政策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关系是一个较为长期的业务关系,其授信政策具有长期性、相对稳定性,五级分类是以动态的信息对其授信政策予以支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商业银行很有可能被迫放弃后者。以XX市某钢铁企业为例,该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不足0.8,该客户的贷款形态应划分为关注类较为适宜,但银行的分类形态却是正常类。对此,被查行给出的主要理由是:按照其上级行的授信政策,如果客户的贷款形态从正常类调整为关注类,对该客户进行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倒贷手续,就很难获得上级行的审核批准,更不用说增加授信了。

(三)分类数理模型因素的影响。当前各银行业机构贷款五级分类的数理模型不尽相同。如某银行分类的数理模型是矩阵模型,由以信用等级为代表的客户评价和以第二还款来源为代表的债项评价组成两个向量,形式上非常直观。问题是假设某客户信用等级为AAA,又有合适的第二还款来源的话,不管该客户即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从矩阵上看就很难将贷款归类为关注级别以下。某银行分类系统的分类结果与企业近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度不高,只要企业不出现逾期、欠息,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第二还款来源能完全覆盖贷款本息,系统一般会给出正常一级的分类结果。尽管为提高模型分类的准确性,商业银行都允许人为向下调整分类结果,但在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环境下,这种预留空间很可能成为商业银行人为粉饰其资产质量的灰色地带。

(四)信用等级评定因素的影响。当前,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因素很多,对同一客户,不同的银行给出的信用等级结果常常不一致,个别甚至差距很大。特别是对部分拟实施退出的客户,由于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全身而退,要维持一定的存量,其信用等级一般只能人为选取维持存量所需的最低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评定与五级分类同是信贷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更强调时效性。五级分类良性运作需要信用 2 等级评定工作的强力支持,只有当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具有很强的公允性时,才能真正保证五级分类的客观公正性。

(五)竞争性因素的影响。以上面提到的钢铁企业为例,该企业授信银行根据其授信风险分类和减值准备评估模板得出的结论为:预计违约结果项建议为正常类,债项评级建议结果项建议为正常类,限定性提示项为不高于关注类。既然限定性提示项建议不高于关注类,按照审慎原则,对该客户的评定结果最好为关注类,但该银行的分类结果却是正常类。对此,该行给出的解释是,该客户是各行极力竞争的客户,如果将贷款分类调整到关注类,在目前实施的授信政策下,“倒贷”行为就会受到限制,客户将会流失。

二、校正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审慎开展贷款分类工作的认识。银行业机构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时把握动态的行业、企业信息,通过审慎分类,适时调整对客户的授信政策,约束企业按照其内在发展速度持续、稳健发展,既防范银行信贷的政策风险,又避免企业的盲目扩张,真正做到银企双赢。

(二)改进绩效考核制度。可考虑用拨备前利润总额代替净利润做为利润考核指标,这样即不影响绩效考核的效用,又可使拨备与经营指标相对分离,减少下级行有意无意通过五级分类调整利润。

(三)有针对性地松绑授信政策。对于银行一些战略性客户,由于行业周期性、企业个体因素等影响,在五级分类结果出现非预期情况时,应允许经营行实施较为灵活的授信政策。

(四)改进分类数理模型。目的是使之能够对即期的财务数据反映更灵敏,更具实用性。

(五)建立社会独立的评信机构。借以提高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公允性,改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6

【关键词】技校教育质量 提升 因素 措施建议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但是近年来,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造成的教学质量低下已成为影响技工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必须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来实现,教育是基础,教学是中心,管理是关键.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不能割裂开,不能顾此失彼.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正确认识技校学生的特点,把握技校课程改革的原则,大力提倡“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才是提高技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关键。

虽然国家在不断地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改革和扶持,但就近年来我市技校的发展状况来看,不容乐观,在这些年时间内,我市的技工院校骤减,由十几所减到只剩一所-景德镇市技工学校。为什么这么多的技工院校纷纷倒闭,无法创办下去呢?归根结底就是生源不足。为什么会生源不足呢?技校的教学教育质量就成为大家要深思的一个问题了。

我市从70年代末创办技校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却是为企业解决内部职工子女就业为主,特别是景德镇市技工学校却是办综合类的,企业需要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所以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很难实现。另外学校教师队伍很不协调,严重缺乏素质较高的实习指导老师,而这又是办技校最最主要的,再加上资金不足,实训设备缺少,这样就对技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影响非常大,由于以上原因,学生毕业就不能达到应有水平,进一步制约了技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一、教材要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了一体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改革,应该更多的选取理论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一体。把实例当做研究对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编程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增长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其整合的职业素质。

目前就我校现状来观察,有很多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上文化课导致自信心低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文化课差距主要集中在数学与英语的学习上,对大多数技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只要的出路是就业,而高深的数学内容和繁杂的英语语法的学习对提高就业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文化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调整课程设置,缩减文化课的课时,增加专业技能实训的课时量,使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达到1:1,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也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自卑感,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对于这点我校也采取了改革措施,我们学校经常就教材改革开展教研组讨论活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课程教材内容难,教材内容脱离专业实际。所以我们大胆进行了课程教材改革,删减了繁难的内容,编制增加了一些更贴近学生实际经验,与生产、生活更紧密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室要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及实习企业构成了一体

采取“三点一线”教学方法。“三点”即课堂、实习车间和实习企业。在传统的职教中,理论讲授与实训室分离进行的,往往是在专业理论讲完后组织统一的专业实习。而现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教、学、做”三者合一。在课堂教学中解决了“应知”的问题,包括广阔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在实习车间中解决了“应会”,即掌握技能的问题,包括实际技能、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的能力等。例如要求每个学生熟练掌握“三刀”车外圆达到的技术要求以及车螺纹时进退刀时左右手的协调能力这些基础技能。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专业教学中涉及的每一知识环节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这个顺序过程来完成的。如学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理论知识后,学生随即到实习车间进行了阶梯轴的加工。另外,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环境要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加强劳动资格准入制度和用工准入制度的督察,大幅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提高对技校实训设备的投入,大力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学生要做到宽进严出。

总之,只有一体化教学,才能较好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作者简介: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7

关键词:创业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建议

1 创业投资概念辨析

创业投资, 因其英文 (venture capital) , 常被国内学者译为“风险投资”。“venture”被用于“创业”源于15世纪, 英国人用它来称谓“创建远洋贸易企业”这种具有一定冒险性质的创业活动, 由此可见, 我国将其简单的译为风险投资, 难免有些不妥。创业投资虽然存在风险, 但它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冒险投资, “创业”也并不等同于“风险”。创业是指创业者利用自己的创造能力以及各种资源, 实现他们已识别到的商业机会, 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如今我国大多采用的“风险投资”, 很容易造成国际交往时在理解方面的误会, 此外, 我国真正了解创业投资这一行业的人数较少, 广泛的使用风险一词, 必定会对我国创投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采用“创业投资”较“风险投资”而言, 更为科学。

关于创业投资的概念, 不同的机构也给予不同的阐述。比如, 美国创业投资协会 (NVCA) 将创业投资定义为由职业金融家开展的, 投入对象为新兴的, 迅速发展的, 蕴含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而我国比较权威的是“创业投资之父”成思危先生的解释, 他认为创业投资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 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根据国际很多不同的概念界定, 本文将创业投资定义为:创业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投入以高新技术为竞争力同时蕴含着高风险的中小型企业, 并追求在退出时获得高回报的股权投资。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创业投资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对创业投资的影响机理, 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创业投资及更好地发展。张明华 (2006) 将影响创业投资的因素划分为法律与政策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其他因素, 从宏观角度分析创业投资发展中的障碍, 为研究我国创业投资影响因素明确了方向。

张晓晖, 尹海英 (2012) 利用2009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 分析了我国创业投资区域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创业投资区域选择的相关因素。他们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区域的创新能力, 金融市场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区域的政策环境、创业投资项目的网络特征, 并分别以专利数量、研发经费、上市公司数量、国有企业总产值、交通便利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测度他们命题中的相关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创业投资在我国有明显的集聚线性, 其中交易成本、人力资本、金融市场资源对创业投资在区域选择方面的影响十分显著。

美国创业投资的发展起源于1946年, 相比我国早了近40年。它相对完善和自由的市场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因此, 美国的创业投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朱永贵利用美国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探讨7个因素与创业投资总额的相关关系, 分别是GDP、国内研发经费投入、专利数量、知识投入、美联邦纽约银行贴现率、长期利率以及就业率。他的实证结果表明:GDP、专利数量以及知识投入这三个因素与创业投资总额显著正相关, 长期利率与创业投资总额显著负相关, 而其余变量与创业投资发展总额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他建议我国在发展创业投资的过程中, 应注意加大知识投入, 维护长期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以及建立相应的低长期利率配套措施。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金融产业, 它的运作, 本质上是一种供求关系的满足, 即创业资本需求方与创业资本供给方之间的资金流动及增值过程。创业投资的基本流程如图1, 创业投资者拥有较多的闲置资金, 需要寻求一个增值的渠道, 受创业投资高收益性的刺激, 他们想通过这种投资方式进行资本增值, 介于规避创业投资的高风险的需要, 他们寻求中间商来管理这些资金, 并把钱注入中间商, 即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 由创投公司来进行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对有潜力的创业企业进行调查、评估、分析后进行投资, 并提供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待被投资的企业发展成熟, 便会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 实现创业投资的退出, 获取高额利润, 再把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Josh Lerner和Paul Gompers (1999) 试图构建创业资本供求均衡图来阐述预期收益率对创业资本的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关系。若要获得供给方的资金支持, 需求方 (创业企业) 就必须达到能够激发投资者投资意愿的预期收益率, 只有这样, 供求双方的诉求才能得到满足, 创业投资才会发生。

Ana Paula Faria, Natalia Barbosa利用17个欧盟国的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创业投资与创新的内生关系。他们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创业投资如何影响创新这一问题在国家层面上的理解, 通过显式地分析内在联系明确了创业投资的角色不是帮助“创新”实现商业化, 而是促进其创造。在创新指标选取方面, Hall和Lerner针对“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哪个更适合衡量创新水平给出这样的观点:一地区的专利申请代表了创新理念, 而专利授权则表示创新的产出, 从这个意义来讲, 专利申请比专利授权更适合作为创新的信号, 更能解释创业投资与创新的关系;而选择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创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项专利从申请到获得审批这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时间差。

Leslie A.Jeng和Philippe C.Wells (2000) 选取21个国家作为样本, 研究七个因素 (IPO、GDP、股票市场市值增长、劳动力市场刚性、会计准则、私人养老基金、政府项目) 对创业投资在融资方面的影响。其中, IPO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投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并且主要作用于创业投资的扩张期。同时, 私人养老基金也在相当程度上作用于创业投资, 只是这个因素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令人惊讶的是, GDP和股票市场市值增长对创业投资并无明显效用。

许多文献研究表明, 创业投资行业具有高度的波动性。Paul Gompers, Anna Kovner (2008) 将IPO和行业投资机会 (公司资产市值与资产账面价值的比值) 作为公共市场的信号, 考察了从1975年到1998年期间, 公共市场信号的变化对创业投资的影响。他们发现当市场的有利信号出现时, 有经验的创业投资家会增加他们的投资, 但投资率的上升却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交易的成功率, 这也验证了一种观点:创业投资家通过市场信号的变化理性应对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此外, 他们的研究结论中还包括投资敏感度与投资行业有很大相关性。

3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创业投资始于1985年,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为缓慢, 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历程, 我国的创业投资也形成了自己的特殊, 并在自身纵向发展的比较重, 可见其逐步走向成熟。2009年因受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创业投资的募资与投资均出现下滑, 但在接下来的两年, 创业投资的形势便随着经济的复苏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并在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 当年发生投资案例1505起, 投资金额达到130.03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 我国已备案创业企业数量为1093家, 总资产2836亿元, 累计投资企业11620家。虽然2012年相对2011年的创业投资业绩出现了下滑, 但相比前些年, 创业投资市场无论在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案例方面, 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然而, 在整体的创业投资缓慢增长的局面下, 是各省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创业投资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为首, 而中西部发展却相对落后的格局。我国学者对创业投资的研究相当全面, 有从纯理论角度研究创业投资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从现实运行的视角研究创业投资的组织形式, 创业投资中资金供需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还有创业投资的风险控制, 退出机制等。目前, 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较少, 对造成国内各省创业投资发展的差异化现象的研究并不深入。本文用实证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环境因素, 旨在为我国不同地区加快发展创业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4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实证分析

4.1 理论依据

通过前文第2部分对创业投资影响因素进行的文献梳理中, 可见创业投资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如宏观经济环境、人才环境、科技环境、政策环境等。

4.2 指标选取

运用数据分析工具SPSS, 对2012年我国20个省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找出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如下:

因变量:选择2012年20个省的创业投资总额 (Y) 来作为各地区创业投资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自变量:一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是该地区相关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 繁荣的经济将刺激创业投资水平的提高, 用GDP (X1) 反映经济发达程度, 作为经济环境指标。

科技环境由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构成, 分别用R&D经费支出 (X2) 衡量科研投入水平, 专利申请数 (X3) 衡量科研产出水平, 以此作为科技环境指标。

科技活动人员从事高科技产业相关工作, 是创业投资活动的主要人力资源, 也是创新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因此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 (X4) 作为一地区人才环境的衡量指标。

政府的支持无疑是产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选取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X5) 作为政府政策环境的衡量指标。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13》、《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13》。

4.3 提出假设

根据以上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命题一:地区GDP增长率与创业投资总额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命题二:R&D经费支出以及专利申请数, 与创业投资总额显著正相关;

命题三: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创业投资总额显著正相关;

命题四: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创业投资总额显著正相关。

4.4 实证结果及解释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level (2-tailed) 。

SPSS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 在0.01显著性水平下, R&D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以及政府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百分比这三个因素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3、0.69、0.819, 表明这三个因素与创业投资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应命题成立。即R&D经费支出越多, 创业投资水平越高;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越多, 创业投资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科技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越大, 创业投资发展水平越高;专利申请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创业投资总额间相关性系数为0.48, 虽不符合强相关 (系数大于0.5) 的条件, 但也可认为两者比较相关。也就是说, 科技环境、人力资源环境、政府政策环境都会对创业投资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是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GDP增长率与创业投资总额的相关性系数并不足以支持相应的假设, 虽然相关, 但并不显著。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有出入, 可能是本文在选择数据是并未选择时间序列的数据, 而基于相关变量数据获得过程中的困难, 只选用了2012年相对2011年一年的增长率数据所致。

5 对各地区发展创业投资的建议

创业投资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创业投资作为新兴的发展不成熟的产业, 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显著, 与经济、科技、人才等因素密切相关。保持区域GDP的增长, 为创业投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是促进区域创业投资水平提高的必要前提。

(2) 区域创业投资水平的高低与其科技创新能力密不可分。鼓励和支持当地的创新活动, 加大经费投入, 将“创新”产品化, 实现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工作的协调和共同进步。

(3) 加大人力资源积累, 可增加区域的创业投资引力。在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一地区的人才流失难以避免, 因此, 人才的引进和保留尤为重要。可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为人才的积聚创造条件, 同时营造开放的创业环境, 这对创业投资的发展甚至创业文化的建立都是有利的。

(4) 政府的政策或成为创业投资主体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方向。我国创业投资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由于创业投资多投资与高风险企业, 这使得一些资金拥有者虽渴望投资, 却信心不足, 从而好的项目无法募集到足额的资金, 创业投资活动因此停滞。政府引导基金不仅为项目提供资本,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公众信心, 是社会资本家的闲散资金得以聚集, 为创业项目吸引更多资本。

参考文献

[1]Ana Paula Faria, Natalia Barbosa.Does venture capital really foster innovation?[J].Economics Letters, 2014, (122) .

[2]Di Guo, Kun Jiang.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3, (22) .

[3]Leslie A.Jeng, Philippe C.Wells.The determinants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Evidence across countrie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0, (6) .

[4]Paul Gompers, Josh Lerner.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cycles:The impact of public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7) .

[5]米建华, 谢富纪.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省市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6) .

[6]孙力强, 倪正东.中国创业投资机构募集资金影响因素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6) .

[7]谢琳, 唐宗明.创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7) .

[8]张明华.创业投资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6, (9) .

[9]张晓晖, 尹海英.中国创业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科学战线, 2012, (8) .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建议 篇8

1 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前期规划不合理, 统计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与统一性欠缺

营造林工程设计方面对前期规划的要求较高, 实际操作中前期规划可以为后期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是整个项目提纲挈领的环节, 其对营造林的实际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尤为重要。近年来, 各地均存在虚报错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成为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统计数据不真实的主要原因是对营造林进行准确的数据核实较困难。营造林前期规划还包括营造林范围与布局的设计、营造林设计与种苗的选择、林内树龄组成、森林保护及灌溉培育的方案、施工单位资质要求、工程量与投资预算、工程进度的规定、营造林质量的标准要求、管理人员的安排、工程的预算等。营造林前期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后期施工, 一定要重视质量, 切不可单纯追求面积大小而使质量不过关, 合理规划方可实施。

1.2 工程施工技术薄弱, 作业设计不规范, 管理不科学

营造林工程主要在基层展开, 基层工作人员对营造林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 营造林人才紧缺, 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正常开展。营造林的作业设计是其工作的基础内容, 是营造林质量合格的主要保证。当前仍存在对营造林作业设计不重视的现象, 许多单位将其视为一种形式, 设计材料准备不足, 作业田地规格未进行实地测量, 规划不合理, 实际造林位置与设计位置不相符, 营造林林层结构单一, 作业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 林业布局不规范。营造林工程结束后对林木的管理是营造林能否起到其应有作用的关键, 切不可重营造、轻管理。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对于营造林有一定的破坏性, 农民在林木行间套种易造成林木死亡。开展营造林的抚育可大大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应及时补种缺损的林木, 否则易造成营造林的林木不符合林业标准[1,2,3]。

1.3 检查验收规范不明确, 要求不严格

营造林工程完成后的验收工作对于提高营造林质量有很大作用。检查过程中验收规范不明确, 要求不严格, 验收单位敷衍了事、验收不细致等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营造林存在的质量隐患未及时修正, 忽视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最后一个决定因素, 对于营造林的质量影响较大。

2 改善营造林质量的建议

2.1 前期合理规划, 力求设计合理

前期规划阶段工作的基础是真实、统一的数据, 要求基层单位准确无误地确定营造林范围与布局、营造林设计与种苗的选择、林内树龄组成、森林保护及灌溉培育的方案、施工单位资质要求、工程量与投资预算、工程进度的规定、营造林质量的标准要求、管理人员的安排、工程的预算等指标。对于造林地地形等指标可制作出准确图形, 要求统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能制作出准确的统计报表, 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能准确判断各造林地情况并作出专业的数据统计。根据统计数据合理规划项目, 设计出合理可行项目方案[4]。

2.2 重视施工质量, 规范管理方式

施工管理环节是整个营造林项目的实现与质量体现的关键环节。此环节要严格把握“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 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造林成效, 以确保营造林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实时记录, 施工方要及时向营造林质量管理部门汇报各方面进度,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营造林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与办法。严格核实营造林工作,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有效。管理方根据项目各指标施行情况, 指导造林施工。

对于营造林的抚育管理除了需要依靠营造林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 还需要营造林单位的自身行为约束。营造林主管部门要健全林业抚育管理机制, 实施工作责任承包制, 深入林区进行巡查, 随时查看林业的生长情况, 及时对林业进行补种, 清查不合格林木, 确保林木达标;充分提高营造林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及责任感, 主动采取护林育林措施, 改变传统的耕种习惯, 定期管理, 确保营造林的质量[5]。

2.3 明确质量验收标准, 严格要求

营造林的质量验收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营造林质量考核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6,7],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林地及时统计上报。营造林质量验收工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用对营造林工作负责的态度进行验收。营造林自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认真核实, 工作人员利用手持GPS结合实地考核测量各项指标, 自验收结果登记分类明确, 作业设计编写报告齐全, 要求格式统一规范、图表齐全[8,9]。

参考文献

[1]周占邦.互助县营造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7) :208-213.

[2]江兴龙, 陈红, 甘吉学.喀斯特地区酸梅不同繁殖材料造林抗逆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9) :27-29.

[3]杨艳萍, 王涛, 李梅.影响营造林质量因素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 (14) :78-80.

[4]石俊华.影响北方地区造林质量的若干因素与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 2008, 37 (2) :56, 70.

[5]张清国.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 (14) :90-91.

[6]姜万文, 李夫.浅析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科技传播, 2010 (20) :56-66.

[7]郭俊杰.影响国有林区造林质量的因素[J].北京农业, 2013 (21) :93.

[8]罗细芳, 李健, 贾贵民.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观因素分析与建议[J].华东森林经理, 2009 (1) :9-11.

浅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建议 篇9

1. 调查目的。

随着大学的扩招, 大学生越来越多, 就业压力增大,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在校大学生在对未来做规划时, 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在校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平衡的就业心态, 就业压力越大, 对未来的计划把握就不够准确。为此, 我们进行这次调查, 以期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期望, 探讨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就业心态的原因, 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为大学生就业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2. 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我们主要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同时也进行了个别同学访谈, 以对问卷调查内容加以补充和细化。对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和海洋大学分校区寸金学院学生进行了调查, 搜集尽可能翔实的资料数据, 尽可能为数据的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 提高此次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我们发放了220份调查问卷, 两院校各发放110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问卷为98.6%, 在220份问卷中, 男生填答问卷130份, 女生填答90份问卷, 分别占59%、4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就业心理。

(1) 关于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在同学们对就业信息关注程度的调查中, 受访的300人中仅14%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十分关注, 48%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比较关注, 33%的同学偶尔关注, 但有5%的同学表示几乎从不关注就业信息。由此可见, 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关注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的,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并了解各种就业信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有关, 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仍处于失业状态, 他们通过关注就业信息, 来让自己能够更好、更快的就业。 (2) 学生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必然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深感焦虑,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 (41%) 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深感焦虑, 很有压力;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只要做好就业准备, 就能较好就业的同学有32%;真正感到就业形势对自己来说比较乐观的同学只占到了总数的13%。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缩小,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但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不容乐观。 (3)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有25%的同学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大学生太多、供大于求和大学扩招。另外, 有1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期望值与自身能力不相符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16%的同学认为, 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再就是, 有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用人单位要求太高, 某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 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还有6%的同学认为是由于国家的政策不够支持。可见,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扩招所引起的毕业生太多, 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 以及进一步导致的人才供需不平衡。 (4)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平衡心态。近几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一些还没有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极易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 表现出过于自卑或自大, 心理脆弱、心态失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两校共有33%的同学认为, 大学生就业时, 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2. 有关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 88%的学生肯定了家庭对个人择业的影响, 73%的学生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而15%的学生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的影响重大, 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没有影响的占8.7%, 3.3%的学生认为有其他影响。从结果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是有影响的, 甚至起着重要作用。

3. 大学生期望从事的就业领域。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毕业后期望在政府部门从事工作的有23%, 在国营企业的有32%, 在外资企业的18%、在私营企业的7%、在乡镇企业的2%、自主创业和非政府组织分别是14%、4%。从调查结果看出, 大部分学生选择政府部门、国企及外资企业, 就业期望高, 占总比例的73%。其次, 由于就业压力影响, 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总比例14%, 选择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就业的学生期望过低, 占总比例的13%。

4. 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期望。

在对“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 我们发现占前三位的是符合个人兴趣和能力、发展前景好、经济收入高, 而工作稳定、能力得到提升、自由度高、社会评价好次之。当代大学生更渴望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们不太看重就业岗位的社会地位和评价, 这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密不可分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我们不敢奢求既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又能有较高的社会评价的职业, 而这些职业通常要求也会很高, 他们往往退而求其次, 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当掏粪工现象的原因。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查看出,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冲击下,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期望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提出如下建议。

1. 国家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调整就业政策, 改善就业环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 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方针, 政策尽量向安排就业倾斜。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另外, 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 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宏观把握。整体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 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 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为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打基础。 (3) 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信息网络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 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 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 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形势表明自主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趋势、新动向。当代大学生多数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渴望, 在国内, 一些著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一种时尚, 只是苦于缺乏引导和扶持。所以, 政府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积极扶持, 降低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等,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 高校应当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教学重理论学习, 教育质量下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社会所要求的技能与知识。对此, 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 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广大高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 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建立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 (2) 优化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各大高等院校在进行扩招的同时, 应该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同步的优化升级, 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更好地为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物质保障。 (3) 加强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与辅导。健康的择业心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教育应贯穿教育始终。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与咨询是一个薄弱环节,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首先是要加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 通过科学的自我综合评价, 平衡大学生择业心理, 提高抗压能力。其次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和择业心理健康服务, 为毕业生多渠道多途径提供心理帮扶, 特别是弱势就业群体, 帮助他们科学地调整心态。

3. 大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1) 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 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 培养自身勇于创新、勤奋踏实、团结合作、乐于竞争等素质, 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2) 大学生要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 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3) 大学生应该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在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时, 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做好各方面的就业准备, 例如参加各种培训以获得一些职业证书;关注就业市场动态, 及时调整就业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习机会, 获得就业经验等。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洋大学分校区寸金学院和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的两百二十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以及与相关同学进行的谈话交流, 从在校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心理的表现和准备、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以及大学生自身情况等方面, 分析和研究了影响在校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从而为在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影响,就业因素,就业建议

参考文献

[1]蔡昉.如何认识当前就业形势[J].人民论坛, 2010, (4) .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10

1 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1.1 采样质量与代表性

采样使用的容器材质、采样深度、厚度、样品存储方法以及气候条件和采样时间都会影响采样质量, 相同水体溶解氧含量的测定取样中, 采集样本溶解氧的含量和采样深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同水体相同断卖弄溶解氧含量受到水深的显著影响。采集水样分析石油类含量, 水样盛放需要使用玻璃容器, 避免塑料容器吸附导致的石油类分析结果指标变小。

有一些样品, 特别是水样, 在采集之后如果放置时间过长, 可能会出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反应, 导致成分改变。在采样之后应该尽量选择就近的监测站或者实验室进行监测, 减少从样品采集再到分析测定的时间, 如果不能实现现场分析测定, 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水样保存, 对于水样最常见的保存方法就是添加保存剂, 这是一项操作简单的工作,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滴定量的要求很高, 很多情况下多加一滴或者少加一滴都会对样品形状造成影响, 需要操作人员有高度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经验, 如果采样队伍整体比较年轻, 采样经验缺乏, 很可能出现滴加试剂不合格造成的样品报废。

1.2 采样与测试设备的影响

在进行样品分析时, 测试系统自身的精度会对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误差主要是仪器设备灵敏度、精确度等因素导致的, 例如在选择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 受到天平自身精度的影响, 药品质量可能会产生一定误差。

取样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对精确度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 分析人员需要对仪器的使用与调试工作非常熟悉, 要能够按照程序规范使用和操作, 定期开展仪器校准与计量认证工作, 将先进仪器与设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3 测试环境

样品的检测工作同样对对测试环境有着一定要求, 无论是温度、压强、湿度、风速, 都对测试精度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如果工作人员在不符合测试环境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而没有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 就可能会造成监测数据失真。

监测布点是监测工作非常关键的环节, 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测点在实际布置过程中, 排污口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天气状况等都会低监测点造成影响, 不能按照完美布点进行布置, 只能根据布点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点位, 这可能会造成监测布点性能的整体下降, 存在监测布点设置不合理, 随意性较大, 最后得到的测量结果与数据都不能将真实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

1.4 人员因素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采样等人员操作技能、工作心态等因素都会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现阶段的监测站尚存在钻研能力不强, 新项目开展不足, 主动性不高, 科研意识不够先进的问题, 很多都是在客户委托项目的机会上开展试点工作进行摸索, 缺乏熟练的操作与完整的技术组成, 难以保证新项目检测数据的精准。

2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建议

2.1 形成质量管理体系

保证监测质量依赖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能够实现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功能, 想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提高有效数据完整性, 保证数据准确性和精密性, 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上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规范环境监测运行质量, 对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加强采样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实践表示采样误差是环境检测流程中最关键的误差, 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中较为关键的问题。综合现场调查开展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准确核实, 按照实际情况, 明确确定采样断面、采样点位、采样周期, 编制合理的采样方案,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与完整性。样品需要有效减少运输与存储时间, 尽快检测, 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

2.3 加强队伍素质培养

人员因素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控制难度较大的影响因素, 环境监测站需要严格控制进人关, 保证全部检测人员都是经过考核, 持证上岗, 日常工作中更要开展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 做好全部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并将提高监测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纳入培训计划中, 使全部工作人员都能够自觉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3 结语

监测质量是衡量监测站工作质量的直接指标,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涉及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个流程, 作为监测站工作的核心,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有效性与精确性的关键性工作, 对提高整个监测站工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颖青.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几大因素及相应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31 (8) :176-177.

[2]陈雪红.影响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因素及对策[J].山西焦煤科技, 2012, 9:25-26.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11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1 影响新疆中小企業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按理说,由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应该是市场竞争较充分的群体,通过充分地自由竞争能使中小企业在总体上保持足够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目前,新疆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现状总体上看是不容乐观的。从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条件看,影响和制约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产权关系改革滞后是新疆中小企业竞争力先天不足的重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从新疆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来看,尽管已经呈现产权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总体卜中小企业结构的功能还不充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大,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非公有制企业比重过小。据统计,新疆国有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87 %,大大高于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的四川省。并且,新疆对非公有制的发展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没有在私营经济改革上放开手脚,也没有在中小企业领域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其结果是既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也束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使一些在市场竞争中显示活力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没能及时上规模,向高层次扩张,以调整、完善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功能。另一方面,新疆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国有中小企业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在原有体制框架下沿袭旧的产权关系和运行模式。从1984年以来,全国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等几个重要阶段。但这些改革总体上是围绕着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展开的,对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则没有得力的措施加以推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中小企业丧失了改革和发展的机遇。几十年统收统支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给新疆国有中小企业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冗员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经营范围封闭,造成了国有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先天不足。相关配套改革的滞后又使中小企业无法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作出新的改革动作。这自然就使其竞争力进一步弱化。

1.2 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了新疆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发挥。一方面,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出台的经济政策大多向大企业倾斜,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另一方面,传统的大产业管理体制还严重地牵制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这表现为:在原来大产业的等级体系中,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到付诸行动时,市场往往早就发生了变化,这使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缺乏竟争力;大产业的行政管理,增加了中小企业领导层对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依赖性,从而缺乏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产业内部的中小企业大都被限制在系统之内,条条分割,助长了“小而全”的发展,制约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发挥。同时,因产权主体缺位,由代理人对企业经营进行管理的形式也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另外,与管理体制相联系的是,我国政府宏观政策导向上的欠缺和支持力度的不足,也是影响新疆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一面。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方面明显地偏向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缺乏应有的公平原则。

1.3 企业本身的制度和内在经营机制的缺陷。我国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就目前而言,大多还没有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往往是短期的,难以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发展后劲。就私营企业来看,尽管经营机制灵活,但也存在制度缺损的问题。许多以“血缘”为纽带的企业制度模式,具有机构小、经营灵活、实用性强等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制度,显然与生产经营日益社会化的市场经济难以相适应。随着企业的发展,家庭管理式制度结构会因企业经营管理的独断性、盲目性而增大市场风险,影响企业稳定发展,从而也就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发挥。

1.4 中国“入世”以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加入WTO将把中小企业直接推向世界的大舞台,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直接竞争。而中小企业虽然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并在国内市场之中初步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但由于其发展仍处于幼稚阶段,加之其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局限性,使其在面对国际竟争市场时,压力很大。首先,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式受到挑战。中小企业最初大多是以弥补市场空缺的方式发展和壮大的。但随着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空隙越来越小,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大量外企的涌入,必然使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填补空白的发展方式不得不让位于通过竞争优胜劣汰的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的科技实力和资金投入都远不及发达国家水平。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多数,如此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其次,中小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受到挑战。从企业管理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是在渐进式改革中缓慢的变化下进行的。但加入WTO后所面临的体制和规则的改变,将使这较为宽松的外部运行环境荡然无存。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竞争压力将使国内中小企业既不能,也不敢在管理上掉以轻心。从员工素质上讲,中小企业不像国有大型企业那样有先天之利,如占有数量可观的优秀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中小企业的职工素质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甚至有的中小企业老板本身便是文盲出身。虽然生意场上经验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知识,很难在高素质外企人员面前不被击败。再者,西部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普遍存在。新疆是西中之西,人才流失最为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流失的各类人才达20万人左右。1997年新疆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仅占劳动力的0.19%,其中直接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仅占社会劳动力的0.057%,是同期全国平均数的1/2。科研的落后,人才的匾乏和严重流失,正是导致新疆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和缺乏竟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提高新疆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从上面对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和新疆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现状来看,我们认为,要增强新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要采取相对应的政策措施,具体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造、改制、改革步伐,推动和促进混合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构造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加大公有制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力度,清除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积极弥补其缺陷,扶持其发展;通过消除歧视,扫除阻碍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改善其生存环境,建立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完善政策体系。新疆中小企业要在生存、发展和壮大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必须实行产权改革。国有中小企业应率先进行大规模的制度创新,以解开产权制度改革的“死结”,真正解决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使企业有真正承担经营风险的产权主体,以形成完整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从我国中小企业已有的改革实践看,建立在彻底的国有产权制度变革基础上的企业改组,效果都非常明显。而采取过渡方式改革的企业效果就不太明显,还须进一步地进行产权改革。这表明,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解决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所以,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框架中,国有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战略性改组。国有经济将大部分退出具有竞争性的中小企业领域,由此而形成的活动空间应由非国有经济主体来填补。这意味着非国有经济的产权模式将在中小企业中占主导地位。而非国有经济的组织方式、经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小企业的产权组织形式必须是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混合型经济。

2.2 明确和培育新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发挥本土的独特优势,在市场中拓展自己的业务,增强企业运作能力并发展壮大。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科学开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市场策略、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但哪种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企业情况而定。不同规模及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同一行业、产业的企业,因规模大小和产品特点的不同,其核心竞争力也各异。因此,从企业的总体上看,核心竞争力是呈现多样性的。竞争力的多样性,要求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核心竟争力的定位,新疆中小企业应从自身诸多竞争能力中,如科研开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生产制造上的相对灵活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能力的对比中,选择自身具有发展优势的,在诸多竞争力因素中能起到主导作用的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还要进行培育和提升,同时,正确运用核心竞争力,发挥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的作用,同时发挥好一般竞争力,以形成新疆中小企业的整体优势。

2.3 发挥新疆中小企业的整体优势,积极推進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盘子小因而灵活,受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的影响较小,因而机会成本也较小,所以中小企业可根据市场的变化,较快地对产品结构、生产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较快地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同时,中小企业在管理组织结构_L相对灵活,在处理生产管理和人员安排等方面,比起层次繁多、组织机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来说要灵活、简便得多。这种特点,使中小企业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在内部更易于统一思想,推进管理创新。市场经济要求新疆中小企业必须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大方向指引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对市场信息、宏观调控信息能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组织系统。新疆中小企业的实际特点要求新疆中小企业应着重建立小型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建立系统全面的企业管理制度。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应监督并保障各项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用制度确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4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适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首先,政府应制定出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应用这些政策,通过财政、税收、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给予资金支持。通过调整政府管理机构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通过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指导、新技术运用和新产品开发的支持来提升其竞争力。其次,宏观管理体制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要转变管理方式,健全指导和服务功能。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市场经济的协调者,政府要转变观念,选择与确定以间接调控为主,以市场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内容,参与培育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具有转型快、弹性大等特点。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要使新疆中小企业能自由地在资产、资本、人才、技术、产品等方面不断变化、组合,在市场潮流中搏击,关键就在于要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能自由竞争的宽松的市场环境。

2.5 中小企业要尽快熟悉和运用WTO的有关规则。首先,中小企业要尽快学习和了解WTO有关知识和规则。WTO的规则体系不仅为生产性企业和商业带来好处,而且赋予它们许多权利,有些权利可以用来投诉外国政府。但是,企业从该体系获利的能力依赖于对该规则体系的了解程度。我国虽然就加入WTO进行了十几年的谈判,但国内中小企业真正了解、熟悉有关WTO的人并不多。要想利用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就必须认真了解、掌握WTO的宗旨、原则、规则、程度和实际运作。其次,要学会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合法保护自身利益。近两年,我国民营企业借鉴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开始运用反倾销、反补贴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既符合PTO原则,也避免了不应有的产业损害。再次,要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

WTO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贸易特权审议、税务解决、服务贸易中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不少规则涉及大量的法律问题,专业性也很强,对企业来说,往往只一般了解WTO的基本规则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养大批熟悉世贸规则,精通外语,能够参与解决贸易争端的专用人才。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取得公平的国际贸易待遇,其产品才能有效地进人国际竞争市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会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敬一竹.论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理论与改革.2001(6).

[2]李玉刚.激活中小企业.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3]李广舜.新疆中小企业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3(3).

影响因素及建议 篇12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研究者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考察角度的差异,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作用和主要特征归纳如下:

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意义

(一)维护乡村生态平衡

乡村旅游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开发乡村资源和维护乡村有限的生态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的“度”。这个“度”首先体现在乡村环境承载能力之内,降低和控制旅游的规模;第二,以形成一个环境宜人卫生整洁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树立当地住民爱护环境,服务顾客的意识;第三,将项目与乡村环境的建设和谐统一,提升环境整体水平,以美化环境、涵养生态,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性,而乡村风俗民情、乡土文化的继承是乡村性的核心。要想乡村旅游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得凸显乡村性,使原住民的个人价值体系与乡村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相互适应,提升原住民自身的自我管束能力。社会效益目标,是乡村旅游模式的重中之重。首先,要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在乡村旅游进行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游客流量带给旅游地与当地居民的不良影响。其次,以对居民产生吸引力为前提,想方设法提高原住民对乡村文化习俗的认同感,着重对居民进行传播教育,使居民对当地文化形成尊重的共识,并踊跃参与维护,最终使当地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传承。

(三)拉动乡村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要保证资源供给,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其发展产生经济效益。投资乡村旅游的投资者期望通过投资,获得合理的收入回报(经济效益)。获得经济效益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其中一个目的。合理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此拉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增长,除了要以爱护环境为前提,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障经济效益的资金最低额度。发展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最低值,除了能维持乡村旅游产业的日常运转以外,还必须要有盈利。第二,合理分配产业投资者与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合理分配经济效益,就能最大程度获取乡村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持,从而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第三,开发乡村特色资源必须要合理、有度,做到爱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不误。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一)适宜性

乡村旅游模式需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不同情况不同考虑,以自身独特的乡村文化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优势,将乡村的自然资源、区位因素、人文和生态环境等综合进行考虑后,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凸显乡村文化的独特个性。否则将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导致乡村发展速度受限,严重的话还会毁坏原生的乡村资源和自然生态。

(二)动态性

以演化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经济的发展变化并非静止的,其具有相当丰富的动态流向,这与自然界中的生物适应环境进行进化颇为相似。经济的发展演化依托于创新和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模仿。同样的,乡村旅游也适用于该理论。当乡村旅游选择了一种模式,其都会针对与外界产生的冲突做出一定反应,使得原先的模式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发生改变,以适应竞争的需求。

(三)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乡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这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维持生态平衡,让乡村经济与之协调,使其在整个时间跨度上,不仅仅满足当代人观光旅游的需求,还保证后代子孙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有足够的资源,最终建立起一条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经济社会稳步共同发展昌盛的康庄大道。

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一般而言指的是地理位置上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也包括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人力资源、资本分布等内容。对于一个吸引人的乡村而言,其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仅仅依靠自然资源,还需要乡村独有的个性乡土文化和蕴含的历史底蕴作为支撑。因为有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同的乡村旅游区域,才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等因素,这些都会制约和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水平

乡村旅游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相配套的的乡村基础设施。不包括自然人文资源在内,乡村旅游还需要诸如地理位置、交通、电信、电力、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乡村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起到一定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中国大多农村非常偏僻,交通不发达,信息也非常滞后,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对比东部发达的乡村地区,村民大多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感,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得知,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各种因素中最为突出的。

(三)政策制度

制度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作为人类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保障手段,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策作为活动的规范准则和行动的指导方针,是进行国家管理的有力手段,对社会有导向、管理、控制的功效。行之有效的政策有两个适宜点:第一,政策要与现行的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合;第二,实施政策的时机恰当。因此,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体来说,在乡村模式的选择上,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特点等,都会对其造成冲击与影响。

五、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建议

现存的任何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都离不开当前社会历史背景,其存在必然有其客观原因、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上文已经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依据,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融合乡村旅游模式选择的意义和原则,下面,本研究将探讨处在不同发展条件和区域特点下,如何进行模式的选择。

(一)根据发展阶段,选择合适模式

处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乡村旅游地开发,其各方面条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乡村旅游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时,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加之当地社区与居民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政府宏观调控、规划,企业投资经营,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的模式应运而生。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开发,加之游客的不断补充,当地居民的意识随之有所提高,在实践中他们对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理论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此外,通过与外来游客的沟通交流,吸收了更多外部信息资讯,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因而更加珍惜和懂得争取自己的权利。

同时,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其它商品的特点是一样的。只有垄断性的旅游产品不具有时效性,能比较长久地吸引游客。事实上,大部分的旅游产品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时间非常短暂,且吸引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所以,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创造必须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步,并且要经营出自己独特的品牌。乡村旅游地如果一直沿用固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而不考虑不同阶段的需求,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波及乡村旅游地的良性发展,因此乡村旅游开发要敢于创新突破。

(二)根据区域特点,选择合适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各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性还体现在当地村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文化水平、个人综合素质、认识世界的方法、对外信息了解程度等。不仅如此,各地交通、电信、电力等基本硬件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差距。通常来说,一二线城市周边乡村经济发达,受城市增长极扩散效应的辐射带动影响较大,村民的综合素质也相对应有所提升,在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中掌握非常大的信息量,消息灵通;并且,这些村民也会拥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能根据市场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积极进行投资、开发等商业活动。边远地区则截然相反,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多数为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生活长期闭塞,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搜集能力弱;综合素质低,没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商品经济意识,不主动了解市场信息,缺乏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的机会和能力。综上所述,以上两类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是有所区别的。

上一篇:生物活性肥下一篇: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