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志

2024-10-10

生命意志(共4篇)

生命意志 篇1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永不枯竭的创造性的生之意志”, 是一切“生命和生物的本质”。[1]P123他指出:“自由人是战士。———在个人抑或在民族, 自由依据什么来衡量呢?依据必须克服的阻力, 依据保持在上所付出的努力。自由人的最高类型必须到最大阻力恒久地被克服的地方去寻找。”[2]P123

人对自由的渴望, 对自主生命意志的向往是潜在而恒久的, 复仇境遇是人展示生命强力和意志强力不容错过的机会。人对复仇的“热衷”实质上是源于对生命力自我舒张、意志力自由绽放的内在陶醉和需求。

一、复仇情结与生命强力

复仇是以暴抗暴的, 复仇境遇的形成有时是毫无先兆的。潜藏的复仇情结在面临相似的复仇情境时, 一旦被激活, 就可转化为不可遏制的复仇欲望注入意识中。复仇者从此就会以复仇为人生第一要义, 把其作为激励自我顽强生存下去的目的。这看似是对复仇主体正常人生运行的一种蛮横切断, 丧失了自由选择实现主体生存价值的方式, 但实质上, 复仇境遇的来临是一种机遇, 是复仇个体燃烧自我潜藏意志强力、迎风招展生命旗帜的契机, 对人生的弱者来说尤其如此。而这里所谓的弱者并不仅仅指那些未被当时社会承认的, 不能在主流文化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弱者群体、边缘群体, 还包括那些不能创造生命奇迹的、不能持续超越自我的人们。

人是属于社会的, 是集体的人;人更是属于自己的, 是个体的人。因而, 从人张扬个体生命强力意志、充盈生之价值的层面上来说, 复仇是打造自我超强坚忍意志的绝佳途径。现实世界里, 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 人人都渴望不断超越自我, 人人都希望做生命的强者, 但实际上, 能把这种渴望之梦、希望之梦变为现实的人却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只是心满意足于平淡无奇的生活, 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中原来一直涌动着的一股冲创、不可遏制的生命张力, 这就是相对来说的弱者的状态, 他们其实更需要一种爆发生命强力、张扬自我意志的突破口。真正的强者是那些具有超强意志力的人, 他们能不断超越和更新自我, 他们永不满足、永远前进, 这是其共性, 这样的强者也许就是尼采所称的“超人”。生命的强者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会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 时刻寻求并能较易地实现自我超越, 在生命的不停升华中宏扬其意志强力, 享受充分扩展生命张力的欣喜。

“做你想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干什么都行, 但要叫它带来欢乐;干什么都行, 但要叫它带来欣喜。”[3]P225这是米勒的号召、呐喊和宣言。“唷, 但愿你们能明白我的道:‘永远做你们所意欲的但首先做能意欲的人!’”[4]P214这是尼采热情洋溢的劝谕。在尼采“强力意志”指引下的人们所追求的是“争优胜、能自制、爱战斗、富于进取精神”[5]P47的人生。这里米勒和尼采所主张、张扬和展示的都是生活强者的人生姿态, 真正强者的人生 (也是弱者所追慕的人生) 是一种不断进取的人生, 是一种张扬自我的人生, 是一种不断超越现存状态的人生, 是一种可时刻享受生命喜悦的人生。

真正的人生强者始终处于昂扬的生命状态, 时刻准备突围困境, 战胜平庸, 挑战自我。其一旦面临复仇情境, 就会凭借超强的生命意志, 轻而易举地克服重重阻碍, 实现复仇愿望。而弱者却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主动显现自我超越力量的, 只有当其被置于某种不得不去实现或完成什么的境地时, 才会被迫强显出其生命强力。这就是说, 任何人的生命意志中都潜存着一股超强的意志强力, 只不过这里所谓的强者高举其进行人生跋涉, 而所谓的弱者却只能任这种生命意志强力潜伏在生命极深处。弱者的强力只有在外因的迫使下才能凸显于具象的况境中, 因而陷于复仇境地的弱者只有在外因 (即社会文化价值, 这是一种无形的、渗入复仇主体血脉、骨髓里的文化价值促因) 的逼迫下才会承担起对其来说似乎过于沉重的复仇重任, 这种无可逃脱的复仇情境激活了复仇主体潜藏较深的复仇情结。复仇情结本就是扎根于人的血勇本性、积蕴着强劲生命冲动力的心理滞结, 一旦被激活, 就会爆发出顽强而惊人的力量。

复仇主体在这样的内外交互作用下, 即使决定复仇的初衷是被动的, 但只要其扛起了复仇利剑, 劈碎的就不仅仅是仇主, 还有复仇主体生命中所有的慵懒之气、无为之根、所有的束缚与拘囿。挥舞的复仇利剑不仅仅闪耀着正义的、抗暴的复仇之光, 更充盈着无畏的反叛之气;不只反世俗的压迫、邪恶的侵扰, 也不只叛权势的威压、强人的欺凌, 更要冲破世俗的密封、腐朽, 更要撕碎紧紧萦裹人生的凡形常态。复仇之剑的荧荧寒光虽略带血腥或死亡气息, 却灼热了复仇个体的平淡人生, 点燃了其作为人的超绝意志强力和无尽生命潜力的绵绵火种。同时, 于这复仇的刀光剑影中, 也屹然立起了一个高大威猛、坚毅顽强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复仇情境的出现看似中断了复仇主体的正常人生, 使其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平稳安逸的生活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复仇之中。复仇者再不能按照自己的人生设计走既定的路途, 也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似乎丧失了自由创造人生价值的原发能动性。但这只是遵循表层人生价值准则来衡量的一种假象, 内质里却是双重价值的实现, 即自我被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可和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与升华。

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 这就昭示和决定人, 不论其种族、时代, 都需要一种来自同类的认同感, 需要在被认同和肯定中寻求到归属感。但这种认同和归属感的获得有时却要以压抑个体生命强力为代价, 因为现实世界中运行的秩序原则和价值体系常常不可避免地与本真的自我世界相悖。但人是一种充满着矛盾和两面性的动物, 需要来自外界的首肯、尊重乃至崇敬, 也就是说一种在社会体系中的价值定位, 而潜意识里又不肯过分抑制发自生命深处的原始冲动力, 这就使人的价值形态呈现出多元化趋向。一类是社会强者, 即其时所谓的社会成功人士, 但其表层的辉煌掩藏着的却是生命的苍白无力, 从生命意志强力角度来说其实是虚假的强者, 是生命的弱者, 因为他在求生存、逐成功的历程中可能过多地屈抑了生命力张扬的冲动;另一类是生命的强者, 即真正的强者, 这类人的绝大多数可能在其时的社会中得不到价值认可, 但真正强者的常态人生总是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释放生命冲力的。他的强力人生准则在自我心理世界里一直居于主导的操纵地位, 令其时刻保持着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既取得社会成功, 又能张扬生命意志强力, 不断完成自我心灵超越和现实定位超越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再一类是弱者, 包括社会的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价值体系认可且不能恣意展示生命强力的人, 这包括前面所谓的社会强者———生命的弱者。

其实, 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 其内在本我总是昂扬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沸腾着强劲的生命力和意志力。只不过强者的生命意志强力较易显现, 而所谓弱者却一直无意识地克制压抑着这种生命力的冲撞, 或是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是强而有力的, 也能改变现行生命状态, 也可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因而生命的强者在面临复仇境遇时能主动积极而自如地调剂着生命中潜藏的强力意志, 使其归入合适的渠道, 在其间释放它无尽的张力, 为复仇服务。而当所谓弱者被置于复仇境地时, 他的复仇难度极大, 但只要其复仇情结被激活, 伴随复仇情结外化而来的是他强劲而坚韧的生命意志力, 正是这股力支撑着复仇者忍受住复仇过程中的无尽磨难和痛苦, 正是这股力使其超越了了无生机的苍白生活, 于复仇的苦难中完成了社会价值定位和生命价值的寻求, 这与其复仇成功与否没有关系。潜存的复仇情结被激活外化时裹挟着的生命冲创力之强大不仅令他者惊诧、羡慕, 而且使复仇主体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力量, 沉醉于那生命意志强力的挥舞中, 获得迥异于常态人生的充实而不羁的快感和战胜自我的狂喜。

二、弱者复仇中的强力张扬

人内质里惧怕的并不是痛苦和苦难, 而是无目标的生存, 无意义的平寂。尼采说过:“人, 这最勇敢、最惯于忍受痛苦的动物, 他并不否认痛苦本身:他想要痛苦, 他寻求痛苦, 除非有谁给他指示一种生存的意义, 一种痛苦的目的。是痛苦的无目的性, 而非痛苦本身构成了长期压抑人类的灾难, ……任何一种意义都强似毫无意义。”[6]P305“人需要一个目标, 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求。”[6]P232而弱者的常态人生大多时是毫无意义、令人厌倦的, 激不起人投入奋战的欲望, 且弱者也无主动奋进、超越常态人生的意识。这时复仇境遇的来临, 犹如给寂寥的生活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尤其是对弱者来说, 但精神瘠弱的人们为复仇忍辱含冤、历尽磨难的意志支撑仍是浅层价值理念。

关汉卿元杂剧里的窦娥是典型的弱者形象, 她“三岁上亡了母亲, 七岁上离了父亲”, 被卖于蔡婆婆“做儿媳妇”。不幸的是她“至十七岁与夫配合, 才得两年”便“夫亡化”, [7]P34只得和婆婆守寡艰难度日。这个平日坚守三从四德、“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的弱小女子哪里料到有一天会祸从天降。而窦娥之所以陷于灾祸的困境和被诬陷的泥沼, 张驴儿父子的奸恶、婆婆的昏聩固然是主因, 但她“好马不鞴双鞍, 烈女不嫁二夫”的贞操节烈观和“我怕婆婆年老, 受刑不起, 只得屈认了”[7]P35的孝道却是其屈死的更深层的原因。这并非是窦娥的自愿选择, 从已“官拜参政知事”的窦父天章梦中乍见已别离十六年的女儿之亡魂, 不问原由, 先来一番教训的情景中, 就可对当时的价值观念的渗透力与逼迫力“窥一斑, 而见全豹”。

“我当初将你嫁于他家呵, 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 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者, 事公姑, 敬夫主, 和妯娌, 睦街坊。今三从四德全无, 刬地犯了十恶大罪。我窦家三辈无犯法之男, 五世无再婚之女;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 又连累我的清名。”[7]P34

窦娥之冤实为可怜, 窦父之言实为可悲, 但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认为自己恪守如此抑制人性的道德原则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颇感自豪。可悲固然可悲, 可怕固然可怕, 但正是这看似荒谬无理的外在社会道德价值的逼迫, 才使诸如窦娥之类的弱者于悲愤中焕发出超强的坚忍力和不屈的意志力, 才使其在或真实或虚幻的世界里做了一回真正的强者。

窦娥的冤深似海、屈动天地正映照着强弱之间差距的分明和力量的悬殊, 这令诸如窦娥之辈的弱者, 只好把复仇的希望寄予到莫须有的鬼魂身上。这样在窦娥这个文学形象上似乎看不到生命意志强力伴随复仇情结外化而呈现的炫目光芒, 亦或是包蕴强力意志的超绝坚忍承载着无限苦痛磨难。但这里我们万万不能忽视了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和她仇恨力量幻化而成的鬼魂形象, 她“罚下”三桩“无头愿”———“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 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7]P28这是第一桩。“你道是暑气暄, 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 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 免着我尸骸现。”这是第二桩。“你道是天公不可期, 人心不可怜, 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7]P29这是第三桩。最终真的桩桩兑现———“果然血飞上白练, 六月下雪, 三年不雨”, [7]P35而她的鬼魂却也真的飘飘荡荡引领窦父几次重翻案卷, 为其昭雪冤案。

这里, 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是假, 窦娥鬼魂的复仇是虚, 但她超强的复仇欲望却是真, 她绵延生死两界的复仇情结却是实。对读者来说, 这种艺术手法虚假背后的心理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也是其动人所在。因为它们饱含人类对复仇情结外化时激起的生命意志强力的无意识期待与希冀。揭开文学表层的艺术面纱, 展现出的是人类潜意识的世界。艺术中那冲决常理囿限, 打通生死隔绝, 超越阴阳两界的超强神秘力量是从人类深厚广博而绵远永久的心理根基上汲取无穷营养的。

蕴藏于人类潜意识深处的复仇情结, 在弱者那儿, 它一度是喑哑的, 但一经外界的强行激活, 它蕴涵的强劲而原始的能量就会惊天地, 泣鬼神。因而, 我们说人类没有天生的弱者, 人类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在潜意识中, 在复仇情结那里, 人是真实的、永恒的强者。因而, 直视真实的、并不完美的甚至丑陋的世界, 面对无蔽的内心, 我们渴望从潜意识深处发掘强者的动力之源, 让饱满而绚烂的生命之花永久地开放在苍白而凌乱的平凡人生中。

生活中最伟大的莫过于激情和狂喜———去感受自己的存在———甚至在痛苦中生存———正是这种“热望的空虚感”驱使我们去游戏———去厮杀———去旅行———去放纵自我, 却又同时深感各种追求最主要的诱惑力, 那就是与我们不可分割的激动。[8]P63

人类在或真实或虚幻的复仇情结的外化和宣泄中满足的正是对实践本真生命和对生命意志强力挥扬的激情渴望, 寻求的正是在短暂血性奔放或长久痛苦坚守中觅得生命冲动的狂喜和意志强力的增值与升华。

参考文献

[1][德]尼采著.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0.

[2]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3][美]亨利·米勒著.袁洪庚译.北回归线[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5.

[4][德]尼采著.楚图南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 1996.

[5]王金淼主编.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述[C].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9.

[6][德]尼采著.缪朗山等译.悲剧的诞生[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 1996.

[7][元]关汉卿著.吴国钦校注.关汉卿全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1988.

[8][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生命意志 篇2

内容摘要:“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事件”虽然尚未结束,但却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法制理论资源。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基本的政治和法律伦理规则必须同时合乎理性的正面和侧面,也必须具有合法性。在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之间,必须建立双向互动的价值追求整合平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国家应该以客观理性和法律筛选伦理,而不是以伦理决定客观理性和法律;用法律来建设和引导伦理,而不是用伦理来实施法律和改变秩序!

关键词;国家意志,人民意志,伦理,法律,价值追求与整合

随着董建华先生宣布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草案“二读押后”,发生在香港的“对基本法23条立法”事件就暂时告一个段落了。这样一个法案,在将来会不会得到港人的认可并且在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笔者无法预测,也无意进行预测。笔者只是觉得,对这样一个也许对中国未来法制现代化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法伦理学不可以轻易的放过。我们必须从其中总结出一些有益于国家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以便于大家先认可然而后认同之,为今后中国的立法提供出一些新的立法原则和初始规则,进而对国家和对人民均产生双重的教导意义,乃是法伦理学不可推卸的义务。笔者冒昧作如下归纳,企为引玉之砖。

首先:己欲,勿施于人。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能强迫他人喜欢。这种伦理规则得以成立的.的大前提是:凡是自己喜欢的,他人也喜欢;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他人也不喜欢。用价值哲学的话来说,在价值评价标准相同的主体之间,该伦理规则是合乎理性的,因而也是合法的。但是,这规则如果实施于价值评价标准不相同的主体之间,则是不合乎理性的,因而也是不合法的。理由很简单:自己喜欢吃狗肉的人,是不应该认为所有的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样爱吃狗肉的!所以,在专制社会中所形成的这一伦理规则,是建立在“思想统一”的思想专制主义基础上的,因而不仅仅是片面的,甚至往往成为国家无视个体和他人价值的最合理解释工具。

在现代社会,该规则虽然因为其合乎理性的基本正面(例如狗肉不仅可食且对健康有益)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如果国家将此规则的附随规则“己欲,则施于人”运用于价值追求不同的其他国家或者本国国民,就会变成一种非法的伦理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里依照理性的多面性,对这一规则进行改造和补充,使之不仅仅合乎理性的正面,也合乎理性的侧面(例如豢养宠物狗的人在感情上拒绝将狗肉作为食物),进而增加其合法性。通俗的讲:国家喜欢的,民众如果不喜欢,国家就应该坚决的实施“己欲,勿施于人”主义!或者更坚决的建立一个与此规则相适应的附随规则“己所不欲,则施于己”,这其中的理性根据很简单: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必须接受人民意志为自己的最高意志,国家不能将国家本身的意志和人民意志完全等同起来,并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国家意志代替人民意志。

其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国向来有政治伦理上的民本主义传统,笔者也坚定不移的相信眼下作为国家化身的政府是民本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我们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就不难发现这一伦理传统的光辉。但是,在中国古代专制社会中,民本主义是建立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理论基础上的。在古代国家看来,民众是国家的基本要素,但是民众也是愚昧无知的,尤其是当国家的价值追求和民众的价值追求发生矛盾的时候,民众往往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破坏者,最后也破坏了民众自己的价值追求。因此,古代国家必须将民众的价值追求统一到国家的价值追求之下,为实现这一目的,作为国家化身的君王或者政府就应该以“牧羊人”的身份自居,而民众就是“羊群”。“牧羊人”应该驱使着“羊群”去寻找甘美丰腴的水草,便是一切古

生命意志 篇3

做过十几次手术,所受的折磨无人能及;

勇敢面对,不放弃生命;

用文字留住母爱、留住感动;

用行动报答社会、成就自己……

中央电视台2014年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中,有一位来自甘肃的男孩名列其中。他叫刘大铭,他的青春故事激励着许多同龄人。

在母亲的“残忍”中学会独立

世上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人的童年像刘大铭这样孤独苍白之至:从4岁开始,他就被安置在一间光线不足的屋子里,客厅里的蓝色布艺沙发是他的全部宇宙,他窝在上面或坐或躺,无法起身离开,口渴也不会拿到近在咫尺的水杯。无聊的时候,他就盯着天花板的纹理发呆,盼望着在房管局工作的母亲赵娇莲早点儿下班回家。

赵娇莲,今年43岁,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在当地房管局工作。1994年4月,赵娇莲和丈夫刘连昌生下儿子刘大铭。刘大铭半岁时,肩胛骨骨折,被确诊为成骨不全症。这种病又称脆骨症,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骨折,严重者表现为自发性骨折。医生说,这孩子活不过两岁。

赵娇莲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很少在家。赵娇莲只好独自带着儿子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赵娇莲的悉心照料下,刘大铭慢慢长大,医生的话似乎没有影响到这个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赵娇莲为了工作,常常把刘大铭一个人丢在屋里,她觉得愧对儿子。只要有空,她就会给儿子讲故事、教他认字,还将生词抄录在本子上让他独处时练习。刘大铭到了上学的年龄时,赵娇莲夫妻俩起了争执,丈夫不打算让儿子读书,而赵娇莲却不同意,她执意把刘大铭送进了幼儿园。整天闷在家的刘大铭对外面的世界早就羡慕不已,如今能去上学,他高兴之极。

好日子没过三天,就因刘大铭的一场感冒草草结束。无比失落的刘大铭又回到原点,不得不一个人在家里看书、学习写字。每天,刘大铭就在纸和笔中释放情感、寻求自由。他的文字中蕴含太多的无奈与感慨:

——一切关于幸福和艰辛的话题,我从未想过,就像我习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喜欢在午休时看小说;就像我总能在某一时刻看到她收拾家务、洗衣做饭的背影,甚至连她唠唠叨叨的话也印进了我的脑海,在无人的时候会自发地跑出来回放。一切都是既定好的剧情,昼夜交替,永不停息。

——母亲开始变得苛责起来,而我并不知道原因。在那段时间里,我感到愤怒却又惊恐,甚至对活着产生了极大的怨恨。她不让我再在舒适的沙发上躺着,而是让我在空闲时下楼骑车;她不让我剩下一口饭,甚至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也要我捡起来吃掉;她找来一本又一本晦涩难懂的教科书,让我一遍一遍地做上面的习题;她不再那么轻易地抱我上沙发或床,而每次都让我也出一部分力;她不让我在午休时再读一个字,把书放在我够不到的地方;她总叫我看动物世界,不停地对我唠叨着不够快的动物要被吃掉、不够强壮的也是、不合群的也要被吃掉,弱小的总会被淘汰……

母亲的话就像紧箍咒,每晚都会准时回响在刘大铭的脑海里,而他小小的自尊心在母亲频繁的责骂声中却愈加旺盛。要强的刘大铭似乎和母亲较上了劲儿,他反复地练习母亲要求的任务,比如自己喝水、自己站起来、自己睡觉等。后来,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用文字绚烂残缺的青春

2001年,刘大铭终于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小学读书。常年孤独的他,觉得自己只要在有人的地方就会幸福。可刘大铭没想到的是,身形特殊的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骚动。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异样眼光和不明目的的聚集让要强的刘大铭心里很不是滋味。

赵娇莲用几近残忍的方式让刘大铭直面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必掩藏,不用解释。你就告诉别人你站不起来,不能摔跤,让他们知道你需要被保护。但同时,你也要告诉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别人能的你也一定行。”对母亲的话,刘大铭总是选择性地接受后半句而忽略前半句。

刘大铭在小学安然度过两年后,身体出现状况,需要再做一次手术。赵娇莲立刻请了长假,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刘大铭觉得小时候那个温柔的妈妈回来了。

手术后,赵娇莲对刘大铭的态度很快又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只要是刘大铭自己可以完成的,她从不伸一下手。赵娇莲冷漠的态度,曾让刘大铭一度从心底里认为母亲不再爱他了。可一次出门旅行,他又感受到了母亲浓浓的爱。其实,母亲的爱从未走远。

那一年,上初二的刘大铭14岁,那是他第一次不以看病为由出去旅行,目的地是云南。

第一站就是让刘大铭又爱又恨的石林。进入景点,四周尽是险峻的山峰、陡峭的阶梯,不计其数的石块像松树般矗立。刘大铭抬头看了看,心里的失望像沾上水珠的纸张一样慢慢地晕染开来。偏偏导游又一直描绘着石林之上的瑰丽与雄伟。刘大铭低着头,努力掩饰着自己的失落。

“走吧,妈妈抱你上去,轮椅放在山下。”赵娇莲的话打断了刘大铭的思路。

“妈,我不去了,真的太高了。”刘大铭回道。

“傻孩子,几千公里都过来了,怎么能不上去?不能让自己有遗憾!走,妈背你。”赵娇莲说着,一下子将刘大铭背起来了。

这个情景深深地留在了刘大铭的记忆中:

——她走上第一个石阶时,我听到台阶发出了响亮的回声。我趴在她的背上,紧紧地抓着她的衣襟,我们俩一阶一阶地往上挪,前方的台阶却愈发地多。我的双手渐渐地变凉,我担心她太累,劝她歇歇。她却告诉我说她不累,我们可以让其他游客先走,我们一点儿一点儿地追过去,迟一点儿但总会走到的。我感到母亲的背足够宽大,可以让我的身体完全依偎在上面;而她弱小的身躯里,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我们终于登上了石林的制高点,放眼望去,曾经高大的石柱显得无比矮小,万丈的霞光给石林镀上金色,云彩环抱着每根石柱,犹如仙境般……

上去后,赵娇莲问儿子:“漂亮吗?”“嗯!”刘大铭想不出更多的词汇来表达。“他们都说你上不来,也劝我别带你上来,可我们最终还是走到了这儿。”赵娇莲又说。看着远方无垠的景色,刘大铭感慨万千,他不知道如何应答母亲的话。

回到家,刘大铭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作文,字里行间都透出母亲暖暖的爱意。老师在班里将刘大铭的作文响亮地读了出来,同学们的掌声让刘大铭倍感自豪。刘大铭忽然觉得在文字的领域里,他可以比别人都优秀。从此,刘大铭对文字特别喜爱,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每一次痛彻心骨的手术,每一次和生死的擦肩,都使他的文章更加深刻、更加丰富。尽管有时身体不适,他也硬撑着继续从文字中寻求精神慰藉。

在刘大铭沉迷于用文字表达自己之时,他的身体又亮起了红灯。儿时埋在腿骨内的一段钢针击破了刘大铭的骨骼、神经、血管,暴露在膝盖的皮肤上,足有3毫米的长度。手术自然不可避免。可是,比起手术来,让刘大铭更为担心的是母亲的训斥。因为母亲在他长时间伏案写作时不止一次提醒过他让他注意身体,可他全然不顾。而现在,他该怎么面对母亲的指责?

刘大铭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母亲的呵斥。但是,母亲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你不疼吗?受那么大的罪,你是怎么忍过来的?”母亲对他的疼惜让刘大铭不知怎么回答,竟委屈得抽泣起来……

刘大铭休学了一年时间治病。这一年,刘大铭一边学习,一边继续创作。尽管生活如黑白色般单调,但他的文章却拥有最绚丽的色彩。

用坚守和意志绽放生命

就在刘大铭为自己能像常人一样生活而感到满足时,命运又向他开起了玩笑。因长期保持坐姿,刘大铭的脊椎不堪重负,生生弯曲成S形。病情日益严重,使刘大铭很难起身,更别提文学创作了。

2011年年底,赵娇莲带着刘大铭一路从天津辗转到北京,最后在众多医生的建议下,找到国内最有权威的一位老医生。在紧张的期待中,终于等到老医生就诊。然而,老医生的话却让刘大铭一下子坠入了深渊。老医生说:“一年之内,你们不要再想用手术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往泥沙里钉钉子,怎么可能成功呢?接受现实吧。”刘大铭不死心,他反问道:“我一共做了9次手术,唯独这次不行吗?”老医生摇摇头说:“那些手术,不过是腿、胳膊等简易的骨骼,而脊椎却是人存活之轴心,脊椎上成千上万条神经盘根错节,触动一根,便能让你失去生命!小伙子,如果能做,我绝不会见死不救的。接受现实,早点儿回家吧。”这时,刘大铭看到母亲的眼泪顺着她的脸颊缓缓地流下来……

隔天,赵娇莲便带着刘大铭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去后,赵娇莲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为儿子制定作息时间表,督促他锻炼。而此时,刘大铭的心里却翻江倒海般,他不相信自己的命运仅靠老医生的两句话就被断定了,国内的技术不行,难道国外就没有人能治愈这种病吗?

2012年,刘大铭把病例翻译成英文,寄往国外的知名医院。大半年过去了,有不少海外医院给刘大铭回信,可是却没人愿意冒险。心凉的他在朋友的提醒下,又把自己的简历译成英文发了过去。他要让那些医生知道,他是多么优秀,不甘心就此离开。刘大铭的自救行为,赵娇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此时的她只能和儿子一起期待奇迹出现。

2012年8月,刘大铭终于收到一封来自意大利莱尼亚诺的邮件,一位名叫Polao的博士答应帮助他手术。刘大铭一遍遍地确认着邮件,欣喜若狂。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赵娇莲得知消息后紧张得夜不能寐,带儿子去一个连语言都不通的地方她不害怕,她最害怕的是不能将儿子完好地带回来。刘大铭在文字中是这样记录的:

——临行的几天,母亲心生退意。而我却与此相反,我不能目视我的生命在病情与世俗中草草收场。一天晚上,我对母亲说:“你必须带我去看病,即使有风险,我们也要去承担,我无法再忍受这样疼痛的生活。你或许无法想象,我每时每刻在忍受多大的痛苦。”我感到事情陷入了困境,但我必须去试着说服母亲。

——“妈,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但这已到了势在必行。你陪伴我长大,最能体谅我,也是你让我相信,只要斗志昂扬不放弃,就一定能收获最好的回报。难道你说谎了吗?”母亲没有作声,任凭我声嘶力竭地叫嚷着。有那一瞬间,她让我感到陌生,我猜她是不是不要我了,或是8岁的妹妹取代了我。我转身回房,蒙头大哭……

——在困惑与难过中度过了一周,我们终于拿到了签证,我激动地准备将这个消息公布于众。当打开电脑时,不经意间我看到母亲留言板上的一条动态。在主人寄语那一栏,我看到这样一行字:我想麻烦大家,谁有意大利的朋友请告诉我,我需要帮助。谢谢!我凝视这右下角的日期,是在拿到签证前的一个月。霎时间,我的全身像被电流击中,我强忍着眼泪,没让它留下来。

2012年9月7日,刘大铭和母亲到达了位于莱尼亚诺的那家医院,主刀医生叫Marco,是欧盟最顶尖的创伤骨科医生之一。手术进行了11个小时,医生成功地为刘大铭实施了脊椎结构重建手术。

在经历这次大手术之后,虚弱的刘大铭口味变得异常挑剔,他不愿意吃浇着沙拉的生菜和淋着黄油的比萨,一心只想吃中国菜。

——我说:“我想吃中国菜,什么都行。”母亲盯着我看了很久,说:“你知道吗,我快两天没睡觉了。”我愣了一下,沉默不语。母亲继续说:“为了你当初说的梦想,妈妈选择支持你、相信你。你自己答应,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痛苦都能忍受。可是现在,你却连饭都吃不下去。你做了11个小时的手术,这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创伤。你还插着引流管,身体里的瘀血往外流,你看不到,但我可以告诉你!另外,这不是中国,你必须适应,生活绝不会迎合你!你可以不吃,但下场必定是死。我不能看着你死,所以今天你必须把饭咽下去!吐了没关系,休息一下接着吃!”

——我噙着泪,我知道母亲是对的。我不能因为不吃饭而自私地死在这里。我艰难地吞咽着……

以上两段文字,是刘大铭后来在《命运之上》一书里对自己异地求医时那份刻骨铭心的真实记录。

2012年11月20日,刘大铭和母亲历时两个半月的意大利求医之旅终于结束。这时,刘大铭已经可以坐起来了。之后,他练习行走,像普通人一样用双脚感受大地的气息。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他,引导他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2013年是刘大铭最繁忙的一年。这年11月,刘大铭的长篇励志自传《命运之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成为该社建社以来最年轻的签约作者。同年,刘大铭的作品《幸福躲在痛觉身后》在《青年文学》上刊登。随着媒体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被刘大铭的事迹感动,他成功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3十大人物 ”、“感动甘肃·2013十大陇人骄子”,并成为2014年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

刘大铭坎坷的经历,不是只带给他痛苦,也让他有所收获。因为疾病,刘大铭总是比同龄的孩子沉稳很多。而那些让他痛彻心扉的经历体现在文字中,往往更能打动读者。

很多时候,总会有些人问刘大铭:“你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有那么多深邃的想法?”

通常,刘大铭都会掀开衣服,指着身上一道道被剖开肉皮留下的疤痕说:“我倒宁愿也无比期待,自己如同龄人一样简单。可是,苦难总会一遍遍地逼迫我成长,我的深刻都在痛苦与挣扎中积攒。如果可以,我宁愿用这些功名换取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是现实已然这样,再多假设也都无可奈何。”

2014年3月,刘大铭已恢复正常生活,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北辰人文实验班。他说自己经历过十多次生死,每次与死神的亲密接触都会让他成长,眼前的名利不会让他迷失。作为学生,他更想做的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过他想要的生活。

生命意志 篇4

东北作家群的三个代表作家, 萧军, 萧红和端木蕻良, 用具有东北特色的语言与文化心理, 构筑了东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他们创作的主题与题材主要集中于三方面:面对现实、转向历史、面向自己。从文化的外部制度与道德的层面, 表现为习武尚义的生命强力;从文化的内在心理与性格层面, 表现为乐天豪迈的生命精神;从文化的追求与目标上看, 表现为自由奔放的生命追求。

1 习武尚义的生命强力

东北作家群的作家多受关外风气影响, 较少受到关内规矩的约束, 因此他们的天性比关内的作家更为自由。作家在创作中, 着力捕捉、开掘和展示东北旷野大地的丰饶。强悍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 在遥远的边塞风沙中, 呼唤古老民族的原始的生命强力, 在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中, 寻找人文变迁和民族的血脉。更由于他们最早地接触了日本侵华的事实, 最早承受了故乡沦陷的悲痛, 因此在他们的创作中, 反抗或起义成为最常见的情景, 侠义与匪气的纵横交错之下, 是对生命不屈不挠地追求。

萧军作为东北作家的代表之一, 其性格也富有东北汉子的特征:刚烈, 颇有侠义之气。他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被乔木称为“带给了中国文坛一个全新的场面”。它较早并杰出地反映了东三省抗战的事实。萧军的这本书中并没有像日后的抗战文学那样, 将主人公塑造成有崇高理想与觉悟的英雄, 而是真实地描写了最初的抗战中那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各形各色, 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一起, 进行抗战的男男女女, 怀着对现实绝望之后的果断与绝决举起手中的武器, 侠义与匪气在这血与火的年代凝结为一个个不屈的魂魄, 既对生命抱有希望, 又能慨然赴义。

端木蕻良《鹭湖的忧郁》和女性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以成熟的艺术笔触, 写出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以及那里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他们善于捕捉人、景的细节, 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气质, 风格明丽、凄婉, 又内含英武之气, 表现出对古典爱情的赞颂, 将生命的意识赋予了生殖的力量。人的进化和前进, 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事情, 而是一种生命的力的赞歌。对动物的爱, 也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人, 不再仅仅是生命的主宰者, 而是自然中平等生存的主体, 不再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而是个体生命的超越者。从这个角度讲, 东北作家们群和生命的和谐与超越, 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重视承诺在人生价值方面的作用。

2 黑色幽默式的自我解构

在东北文化中, 幽默是其文化的核心特质。东北地域, 冬季漫长严寒, 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人们习惯将各种见闻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对抗自然的严寒和环境的相对封闭, 对历史和人物也做出了东北人特有的评价。作家们在对主题, 题材的开掘中, 由于有了探讨民族命运这样一个总的思想背景, 因此都自觉追求历史感:现实的黑暗、民族的痼疾, 在“历史”的俯视下显出它的全部荒诞性, 又以其滞后的历史惰性力量给人以重压。一面向民族现实与历史土壤的深层深入, 一面显示出特定历史时代所特具的沉郁、凝重的风采, 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现实政治的否定。因为“这也是用以排遣内心屈辱感与挫折感的心理防御手段” (1)

东北作家群敏锐地感受到东北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 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民族活力的窒息, 并用不乏幽默的笔法进行批判揭露, 同时也不吝啬于指出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与途径。

端木蕻良用似冷眼旁观的态度描写着一个个充满丑角与戏谑的场景。《大地之海》中的“三少爷”, 奴颜婢膝, 行为滑稽, 他对欺压他的日本小孩子“热情地招呼着, 如对一个小小的恋人”;而对小乞丐则连踢带骂。小乞丐说他踢得太疼了, 他则哈哈笑:“有踢的不疼的吗?要踢得不疼, 谁都让踢了!来, 给你一块糖!”而被称作“贱骨头”的小乞丐在一片“拍拍拍的剧烈机关枪响声”中嘴里“有着一块糖了”。作者在这里用近似冷幽默的笔触描写着“三少爷”汉奸姿态, 同时又通过其他人对日本人的顺从, 对“三少爷”的附和, 揭露顺民的心态:以为安分守己, 交粮纳税, 日子就仍然能够过得下去。但事实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压迫一天比一天沉重, 很多人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建构了这种“新的苦闷和抑郁”, 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民族的、时代的, 是抛掉廉价乐观之后的清醒, 是对战争前途, 民族命运的忧虑, 具体来说, 则又包含着对于中国社会痼疾的正视与思考, 本质上反映了民族精神的觉醒。

将熟悉的场景转化为陌生化情境, 这种情境不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而是一种陌生化的幻象, 充满了黑色幽默与荒诞, 它与悲剧强调现实的批判力量不同, 它更多关注的更多是自我的生命体验和自我的生命表达的批评, 这种生命批评是一种超越历史和现实的自我观照。

3 自由奔放的生命追求

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赞歌, 对文明秩序的反叛与抗争;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 从困境中发掘美和自由的存在。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心灵炼狱与灵魂独白:在这里, 我们看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意义, 只有猪狗牛羊一样的觅食、哀吟;这里没有爱情这样高尚的字眼, 只有赤裸裸的生殖、泄欲。鲁迅先生对《生死场》评价说:“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 对于死的挣扎, 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用敏锐的生命直觉加以观照, 将人的生存环境与动物的求生本能加以混同、类比。将人的生命价值与死亡意识加以对照、反思。

显然, 我们无法用抗日文学、现实主义等批评范畴去解读《生死场》, 但可以用生命哲学中求生意志与非人境地的对立、爱欲冲动与死亡恐惧的联结来探询文本的阐释空间。

《生死场》的主线人物是三组家庭, 分别隐喻了人的生存状态的三个层面:生存本能需要、性爱生殖需要、创造叛逆需要。奴隶、庸人、愚民, 他们的归宿无一例外是埋葬野鬼和野兽的乱坟岗子, 也许只有在那里才会获得所谓的平等与自由。但作家并不是一味的将人们推向死亡, 她指出了只有反抗, 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柔弱邋遢的王婆变成最坚定的反抗者, 以千疮百孔的肉体与精神, 向人们展示了女性生命的坚韧。另外, 有的人向死而生, 如李青山组织“镰刀会”、投奔抗日军队, 虽然在全文中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 而且因为作者对材料的陌生而显得叙事笨拙、语言生硬, 但毕竟指出了一条生路--自我拯救, 也给读者“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之后的《呼兰河传》虽然延续了《生死场》的主题, 但萧红的笔触变得“明丽”了。人们虽然在苦难中挣扎, 但这并不能降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随时会塌掉的房屋, 被称为“会走的房子”;因过于破败而在屋顶生出的蘑菇, 被当作珍宝一样四处炫耀……人们在作者看来是近似绝望的境况中, 苦中作乐, 或是悠然地安享每一点快乐, 现实虽然是痛苦的, 但生命却因乐观而变得执著。

在“二萧”和端木蕻良之外, 东北作家群中其人的作家骆宾基、李辉英等作家也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示了沦陷之下, 东北人民, 尤其是东北农民的觉醒与反抗。浓厚的地域特色, 浓郁的民族意识, 浓重的反抗色彩使得东北作家的明显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科学与民主并不是他们追求的重点, 对侵略的反抗, 对生命的执著, 对命运的抗挣, 对生活的追求才是他们的初衷。随着民族危亡时刻的到来, 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侧重点从自然生态景观转移到社会文化景观, 讽刺犀利而格调沉郁慷慨。走向了更为深邃的生命本体命题的挖掘。而生命强力和自由意志, 一直是他们为东北文化旗帜书写的主旋律。

注释

【生命意志】推荐阅读:

意志因素05-15

意志06-01

心理意志06-14

体育意志06-26

意志品质06-27

道德意志09-01

良好意志09-09

管理意志09-22

学习意志09-30

意志品质教育07-21

上一篇:自动站测报下一篇:自主动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