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

2024-06-01

意志(精选12篇)

意志 篇1

一教材中日语动词意志形「う·よう」的解释说明

日语动词意志形「う·よう」的学习, 一般的教材都安排在初级 (下) 的阶段, 关于用法, 笔者比较了几本国内日语教学常用教材, 总结如下:

由上表可知, 教材对动词意志形「う·よう」的解释对初级日语学习者来说, 有些笼统, 不利于其掌握。在这里笔者将动词意志形「う·よう」在对话中按照说话人的意志表达对象详细说明其用法。意志形还用于表示推测, 是「だろう」的书面表达, 笔者在此不做分析, 重点归纳和总结一下用于表示意志场合的具体用法。

二对话中动词意志形的用法

对话中, 根据场合, 动词意志形「う·よう」所表达的意志有所不同, 尤其与说话人的语气有很大关系。语气的不同, 说话人的感情强烈程度也有所不同。另外, 在不同的场合下, 意志形「う·よう」还可以与「か」「かな」「かしら」「ね」等一起使用, 加强语气, 向听话人表达不同的意思。

1. 表示说话人的意志

(1) よし、明日がんばろう。↘/好, 明天加油吧。

(2) よし、このことを忘れよう。↘/好, 忘了这件事吧。

(1) (2) 句中, 动词意志形「う·よう」表达说话人的自身意志, 句尾读降调, 说话人并不是向听话人传达信息, 而是一种自我意志表达, 表达说话人接下来要做什么的决心等心情, 往往用于说话人自言自语或表达内心想法等。

动词意志形「う·よう」句尾还可以加上「か」「かな」「かしら」等疑问词。

(3) わたしもそうしようかな!/我要不要也那样做呢。

(4) 買おうかどうしようか迷う。/犹豫要不要买。

(5) これからどうして暮らしていこうか。/今后要怎样生活下去呢。

(3) ~ (5) 句表达说话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疑惑或者是不能下决心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基本上是说话人自言自语, 所以很少用「ましょうか」「ましょうかな」的形式。

2. 表示向听话人发出邀请

(6) 今度ゆっくり話し合おう。/下次好好聊聊吧。

(7) 今度久しぶりにみんなで飲みに行こうよ。/好久没一起去喝一杯了, 下次大家一起去吧。

(8) みんな一緒に頑張ろう。/大家一起努力吧。

(6) ~ (8) 句的「う·よう」是说话人邀请听话人和自己一起做上述行为。句尾一般读升调。句尾还可以加疑问词「か」, 如下文:

(9) もう、遅いから、そろそろ帰ろうか。送るよ。/已经晚了, 回去吧, 我送你。

(10) 結婚しようか。/我们结婚吧。

上文 (9) (10) 句中, 以疑问的形式向对方提出邀请, 比起 (6) ~ (8) 句给了对方选择的余地, 从语用论角度来看, 更礼貌些。句尾一般是降调, 也可以是升调。升调的时候向对方询问的语气加强。

3. 表示向对方发出呼吁

(11) 身だしなみに注意しよう。/请注意仪容仪表。

(12) ファミリーで子供と遊ぼう。/请在家多和孩子玩玩。

如 (11) (12) 句, 一般用于向多人呼吁做某种行为。多用于宣传、广告等, 希望看到和听到的人能按照呼吁的内容来做。也可以用于个人交往, 如下:

(13) 夜だから、静かにしようね。/夜深了, 安静点好吗。

(14) 朝ごはん、ちゃんと食べようね。/要好好吃早饭啊。

如 (13) (14) 句, 用于个人交往的时候, 往往带有一种轻微命令的语气。

4. 表示向对方提出申请

(15) その仕事、私も手伝おう。/那个工作我帮你啊。

(16) 絵本を買ってあげよう。/给你买本连环画吧。

如 (15) (16) 句, 说话人主动提出为对方的利益做什么。句尾可加疑问词, 如下:

(17) この仕事、私がやろうか。/这个工作我来做吧。

(18) 荷物、僕が持とうか。/行李我拿吧。

(17) (18) 句与 (9) (10) 句一样, 句尾是疑问语气, 给对方选择的余地, 更礼貌些。句尾既可以是降调, 也可以是升调, 升调向对方询问的心情较强。

综上所述, 日语意志形「う·よう」在表示意志时, 既可用于表达自己的意志, 也可用于向对方提出邀请、呼吁、申请。在用于自我意志表达时, 多是说话人自言自语的一种暗示, 是单纯的意志表达, 句尾读降调;而用于对方时, 是要求或希望对方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做某种行为的表达, 可以表示向对方发出邀请、进行呼吁、提出申请等, 此时句尾语气能直接体现出说话人的心情以及感情的强烈程度等。

意志 篇2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家,他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如何才能练得更好,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来,刻了磨,磨了刻,等这些础石变成了泥浆,你的篆刻就练好了。”齐白石真的挑了一担础石回家,夜以继日地刻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地上的淤泥的泥浆越来越厚。当一担础石化为泥浆时,他的篆刻技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不就是靠着那种坚强的意志才成功的么?唯有这种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来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目标。

成功的大门向来是超每个人敞开的,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是要看我们是否具有坚强意志,而坚强意志,是磨砺出来的。

意志坚强人健康 篇3

早年,我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深为感动。一个穷画家琼西在严寒的冬天被肺炎所击倒,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只等待着窗外对面墙上长春藤的叶子落光,自己也就相随而去。因此,她每天都在数着剩下的残叶,估计着什么时候叶子将会掉光。她的同伴苏知道这一秘密后,便告知底楼的老画家贝尔门;贝尔门梦想着画一幅杰作,可是一直都没有动笔。他听到琼西的病况后,在凄风苦雨之夜,提着灯笼爬上梯子,在墙上为已掉光叶子的长春滕画上了最后一片叶子。翌日晨和第三日晨,琼西看到那最后一片叶子仍顽强地挺立着,她终于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而积极配合医生,治好了自己的疾病。

我国名著《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刮骨疗毒一节。与《最后一片叶子》很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关羽被曹仁箭伤以后,毒入筋骨,华佗闻讯前来为其医治,关羽一凭勇敢无畏,二凭对华佗高明之医术坚信不疑,伸臂令佗割之,“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奕棋,全无痛苦之色。”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信念是多么重要,孔子有言曰:“气志如神”,后来刘勰又发挥道:“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我则如是理解:有志有气,即意志坚强,便有神。坚强的信念能使弱者变强者,能使病者变健者。一个人处境越困难,越是不能熄灭希望之光,有希望才愿去拼搏,敢拼搏才有可能获得胜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身残志不残,他是早被医生判处死刑的人,可是他不屈不挠地活了下来,还著书立说,第一次写成的书稿竟被邮局遗失,这对已双目失明的他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然而他靠了顽强的意志又坚强地活了下去,并且重新写出书稿,终于一举成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以及现代青年人都知道的张海迪,都是以意志坚强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死神而著称于世。

我对此也有深切的体会。在那十年浩劫中,我一家人被“押送”农村劳动改造。开始,我大惑不解,为何是非不分,人妖颠倒,我少年时便投身革命,出生入死,怎么到了和平时期竟成了革命的对象,心中气愤难平,块垒难消。结果,左手背上竟长出一弹子大小的静脉瘤,右腿关节也长出半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医生诊断后,对我手上之静脉瘤以木尺击之,使其散去;对腿上之一瘤则认为这不是好东西,应及时找一好医院施行手术,而我当时是被惩罚改造的农民,有何条件去好医院作此手术。顺此往下想去,未免灰心丧气;于是我又作另外一种设想。战争时期我数次被敌人追击包围,几乎牺牲,结果都侥幸生存下来,算算比烈士们已多活了许多年,还怨什么气什么,况且历史不管多么迂回曲折,总不会倒退到奴隶社会,自己又何必杞人忧天!如此彻底想开,顿觉豁然开朗,心情变好后,能吃能睡,且又拿起笔来从事创作,把右腿上之肿瘤忘在脑后。不意半年之后,此瘤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去看医生,医生也惊讶不已。

接踵而来的是创作过于疲劳,又引发了晕眩症。一天,我离开书桌站起来去倒水喝,一阵晕眩,栽倒下去,跌得眼、鼻、嘴五孔出血,吓得内子连忙送我去医院,而我也只休息三天。凭着坚强的意志又爬起来赶写儿童长篇小说《红红的雨花石》,等到书写成,身体竟也恢复了健康。

我曾将这种种奇怪现象请教医生。询问因果,医生云,人之生理与心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生理可影响于心理,心理亦可影响于生理。

如此说来,我的“意志坚强人健康”这~看法,完全符合科学的原理,而并非主观唯心的臆想。我希望年轻的和年老的朋友,都不妨一试。

1993.5.4.写于南京思静斋

闪耀德意志——德意志公开赛记录 篇4

当走进赛场的时候, 你会情不自禁地被选手们的激情所带动。因为在门口排队入场时, 你会发现很多跳壮年的选手竟然也十分的职业化, 从妆容到着装, 甚至还有专门为比赛而准备的行李架、衣服架等等。

在主赛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宣传版块, 比起国内的宣传手法, 这里增加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巨大的屏幕放映着一些专业级的赛事录像, 包括选手训练视频和专访节目。这会让你觉得就算不了解这是个什么项目, 也会从这里明白, 接下来你要欣赏的舞蹈就是标准舞与拉丁舞。

再继续深入, 你会发现在场地的左右分别是餐饮专区以及各类舞蹈用品的集合区域。前者供应多元化的小吃、酒水、咖啡, 在选手为备战下一场比赛前, 不用特地走出场外寻找餐厅, 即可轻松补充体能;也可为观众提供一个休闲场所, 喝着咖啡, 讨论着比赛, 幻想着决赛名单。舞蹈用品区域绝对是一个世界名品集合地, 大到赛服小到头饰、耳环、鞋跟套样样具备, 并且都是当今世界名流选手代言的品牌。如果大量购买, 还能享受折扣与退税。

在有条不紊的后场, 有专门供应选手休息的大型休息专区, 以及多个垃圾桶。说到这里, 呼吁一下, 希望日后国内参赛的选手们, 自己带走在比赛中产生的垃圾, 如带不走也要包好, 放置在特定的区域。

现在说说真正的比赛阶段, 在这里你会发现特别多的优秀选手, 这里说的优秀选手不单单指的是选手的外形条件, 更有身体的素质、技术, 以及非常到位的表达力。让你明白有的动作是因为什么样的关系而产生。

在一些低年龄的组别中, 个别欧洲小选手具备着超强的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准确的节奏, 还有从不知道累的体能, 这让中国小选手感觉到压力。欧洲的小选手一下场, 老师立马围上去, 给他们参赛意见。少年强, 国家则强, 要想中国的舞蹈再上一步, 必然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培训强度, 不能满足现状。

谈到业余组与职业组。那绝对是最刺激的组别, 用什么词来形容呢?是眼花缭乱吧, 为什么?因为随便看看都是特别不错的选手, 服装、组合的编排、套路完成度、两人间的默契度, 都是精彩绝伦, 越到后面观看比赛的观众也越兴奋, 因为很多好的选手不单单是在完成自己的组合, 他们懂得如何在诠释自己舞蹈的同时还能与观众交流并与其他选手保持着互动, 十分的调皮又不失竞赛精神与艺术的意境。

从专业的裁判角度来看, 很多优秀的欧洲选手在准确的技术上, 合理的编排中加入了大量的新鲜元素, 让人眼前一亮, 也绝对是这个赛事的亮点, 让人们觉得原来舞蹈还可以这样跳!比如维也纳华尔兹, 过去几十年大家跳的都是右转与左转居多, 但在这里你会看到满场飞舞的选手在保持这些经典动作的同时还运用着其他新颖的步伐来形成一段组合, 十分有趣。

最后要说到的是中国的裁判与参赛选手, 国内很多知名裁判、老师都来到了德国,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次赛事的视觉冲击绝对会把日后的教学和评判工作提升到另外一种要求与高度。

意志作文300字 篇5

9月1号,阳光普照着大地,孩子们带着对学校的美好念想,带着对军训的憧憬,孩子们在教官和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鹏新长征军事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军训生活。

在军训基地,孩子们进行艰苦的训练,三天的时间里,孩子们学会了强军战歌,军体拳,感恩的心手语操,虽然很辛苦,也学会了如何去坚持,他们用汗水去滴出了他们的坚持和毅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军营生活中,不仅磨练了孩子们的意志,而且更好地战胜自我。风一样的行动,钢一样的意志,铁一样的纪律,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所在。经过这次短暂,艰苦而又难忘的军训,孩子们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少了份依赖,多了份自强,少了份怨天尤人,多了份勇往直前,同时也懂得了自制,自爱,自理和自强。

德意志猛虎 篇6

专门改装超级跑车的EDOCOMPETITION改装厂此次将目标放于本国出品的R8纯种跑车,虽然R8性能不如先前EDO公司所改造的玛莎拉蒂MC12或法拉利599GTB Fiorano等车型强悍,但经过EDO公司的巧手之后,R8散发出的狂野个性,倒也不容小觑!

首先EDO公司以大量的碳纤维为R8打造轻量化的外在空气套件,包含前后进气格栅中的横向导流板前下巴绕流板与车尾的直立式导流板等。

轮圈方面,EDO公司为其换上了新设计的式样内部中心采用铝合金、外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因此具有强度大、质量轻的优点,并提供19英寸与20英寸两种供车主选择。

排气系统换上不锈钢高性能套件,不仅拥有令人血脉喷张的声浪更可轻松地将动力提升22hp,使R8的最大动力轻松达到477hD/7800rpm,最大扭矩450Nm/4500-6000rpm。

EDO的一系列动力改装,让奥迪R8只需要4.5s便可由静止加速到100km/h,并可达到310km/h的极速。

某些车有让人心跳加速的能力,它们可以完美地在公路上展示速度的魔力,ABT改装的奥迪R8就在其中。

ABT版本的R8第一时间带给我们最具运动特质的印象,也证明这家改装厂完美地将一款优越的R8跑车的赛车基因发挥得淋漓尽致。ABT版奥迪R8的前端概念味道很浓,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很强的豪华科技风格,其标志性前脸宣扬了ABT的赛车血统,独特优美的尾部可丝毫不输前脸,尤其是其4个倾斜排列的排气管尾口,还有崭新的扰流器和尾翼。专为ABT R8打造的侧翼子板和ABT的侧裙不仅给这辆超跑带来超酷的外观,而且还改善了空气动力性能。空气动力学组件包括一个碳素纤维发动机罩,极大地减少了R8的重量。

ABT还对悬架进行了改动,可调高度的减振能够适应多种路面,驾驶者还可以自由地在舒适与运动间进行选择。ABT特征的20英寸BR轮圈和高性能轮胎将动力直接传达到路面。

意志 篇7

自由常常被看作是人的一种类本质, 具有永恒的研究价值。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本自由”[1]。黑格尔强调:“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马克思则肯定:“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征。”[2]无数的思想家以精美的语言、众多的革命家以大无畏的行动充分地表达出对自由的热爱和忠诚。裴多菲高歌:“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上赫然高书“自由、平等、博爱”, 而美国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则高举着不灭的自由火炬。

但是, 与人们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所具有的普遍性相反, 人们对自由观念的理解却常常是迥然各异的。“自由从来就是一个充满冲突的战场, 众多的定义在这里竞争和交锋, 自由的定义因而不断得以创造和再创造”[3]。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既是人类永不停息地延伸自由和实现自由的实践史, 又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探讨、分析、丰富、发展自由观念的理论史, 两者相互激荡、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人类自由观念和自由行动的发展史, 自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问题, 以至于詹姆斯感叹:“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问题比这个自由的问题更值得研究。”[4]谢林则把自由称为“伟大的和最神秘的哲学问题”, 任何对自由的探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关于自由的众多理解中, 意志自由观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自由观, 对西方宗教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对此进行批判, 并由此阐发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

胡克指出, 意志自由论者由于对世界 (社会、历史) 的必然性的不同观点而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坚持世界 (社会、历史) 决定论, 认为只有人的意志和意识世界是自由的, 外在世界则完全为必然性所支配, 因此意志自由是人与其他事物本质区别所在, 是人的尊严所在。这种意志自由为人们营建一个超越必然性的道德世界打下基础。在道德世界中, 人是完全自由的、自主宰的, 因此只有道德世界是自由世界。第二类观点坚持世界 (社会、历史) 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 完全是人的意志自由的结果, 因此现实世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第三类观点认为世界 (社会、历史) 中的一切都是被决定了的, 包括人的意志自由, 因此人无论是否具有意志自由, 都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

胡克既反对将自由与现实世界分离的观点, 又反对否定决定论的自由观, 更反对将自由与责任、法律分离的理论。他对这三类自由概念展开了批判性的分析。

(一) 胡克指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情感、愿望和意志同样是人与其环境互动的产物。

它们不可能是仅仅满足于内部世界的一个封闭的体系, 而总是要指向外部世界, 对外部世界有所需求的。人的内外部世界不是分立的, 而是互惠的。因此那种禁欲主义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人类自由, 人类自由总是要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情感和意志, 只有能够在外部得到实现的意志, 才可能是自由的意志。这种实现, 往往是通过自由行动, 以及自由行动的后果来确定的。

但是外部世界并不是完全为了人的意志而创造出来的, 因此当人的意志自由要想在外部获得实现, 就必须遵守外部世界自身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只有这样, 才可能通过自身的行动, 消除行动的障碍, 在利用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上使事物朝向有利于自己的目的的方向发展, 从而达到目的, 获得自由。

从这个角度讲, 胡克指出, “人类的自由是从自然规律结束的地方开始, 自由的领域是处于物理的必然性和规律的领域之外的”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人类的自由恰恰不是在自然规律结束的地方, 而是在自然规律存在的地方, 并且依赖自然规律的存在。因为人类自由就存在于对事物的“控制、引导和否定”中, “如果自由借以表现其本身的对象和事物没有内在的秩序使它们得到转变、利用和享用, 那么自由意志或自由心灵或自由人能起什么作用或完成什么事?如果没有机械作用, 所谓‘自由意志’和精神病人的谵妄和自大的狂想有什么区别呢?”[5]这种观点也是与经验事实不符的, “作为一个经验事实, 当无论谁的心灵或意志表明其选择时, 它并不是要为汹涌的混杂和混乱打开闸门, 而毋宁是要引进外加的秩序, 即有意义地决定和稳定事物的流动, 以便把它的力量潜藏起来, 供将来使用或享用”[5]。胡克进而指出, 这种理论是有害的, 因为它产生两个后果:二是认为现实物质世界里没有自由可言的, 这无疑为宿命论打开门窗;一是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只有那些背离自然规律的行动才是自由的。因此把自由行动看作是一种任性的非理性行动。

(二) 胡克指出, 人在内部世界中的意志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人的意志不仅不能自主支配人的行动和思想, 而且不能完全自主决定人的选择。

“现代科学表明, 人的意志不仅可以由暗示直接控制, 而且是以生理状态为转移的”[5]。我们意志的自由程度还受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和信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的意志不仅是不满足于内部, 而且总是外趋的, 而且它自身也无力阻挡外部力量的侵入, 因此它不可能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 而是与外部世界连续的, 所以不可能存在纯粹的意志自由世界。

胡克进一步指出, 否定了人的意志的完全自由性, 并不意味着必须承认世界 (社会、历史) 的完全必然性, 也并不意味着道德、法律和宗教就失去合法性基础。因为大量的经验事实证明, 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 (社会、历史) 的必然性, 而且可以改造世界 (社会、历史) , 从而能够有效地参与决定世界 (社会、历史) 的进程的设计和安排。如果说世界 (社会、历史) 是具有完全的必然性的, 那么这只有同时承认人的意志自由也具有完全的必然性, 才能避免两难。这不仅与科学事实悖离, 而且会决定性地断送道德、法律和宗教的合法性基础。因为如果人的意志自由是必然的, 为人以外的力量所决定的, 那么人就不应该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承担宗教、道德和法律上的任何责任和义务。既然行动与自我无关, 那么责任和惩罚就无从谈起, 这样就会混淆责任和惩罚的理论。

但是, 在一个既肯定意志具有一定的自由但不具有完全自由性, 又肯定世界 (社会、历史)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不具有完全必然性的理论中, 这些困难就不会发生。换言之, 无论人还是世界 (社会、历史) 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完成了的单一系统, 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成长着的多元趋势。在胡克看来, 只有在这样的理论构架中, 人的意志自由才可能结出自由行动的果来。人的尊严才不仅以其抽象的意志自由, 而且以其现实的自由行动来达到实现。只有在这样的理论构架中, 宗教、道德和法律才能正当地施加于人身上, 因为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自由选择的能力, 而且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

可是, 胡克同时还指出, 传统的意志自由的争论不是有益于我们去寻找和发现这个将意志自由和世界 (社会、历史) 的必然性连接起来的纽结点, 从而拓展人类自由的空间, 而往往将我们导向一种不可操作、不可观察到的、神秘化的方向。

为此, 胡克对传统意志自由的观念作了发生学的考察, 他发现意志自由的观念有两个来源:一方面, 由于外在行动屡屡受挫, 因此人的自由是否存在就成为问题, 而人的尊严系之于人的自由的存在, 因此为了捍卫人的尊严, 在外在自由不可得的情况下, 退而求其次, 证明人具有内在自由, 即人具有意志自由。另一方面, 为了让行动者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 为了证明针对行为者的行动所做出的道德和法律上的表扬或惩罚是正当的, 就必须证明人有意志自由。

对此, 胡克指出, 我们把惩罚和表扬与其建立在对责任的偶然猜测的基础上, 不如建立在清楚界定的社会后果上, 这样会更易于执行。人的意志究竟是否自由, 这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 但是社会后果则是有目共睹的, 可以获得共识的。只要一种社会后果是其行动的结果, 那么我们就要求他对此负责任, 无论他是否有意志自由。因此从操作的角度讲, 意志自由的引入不是把问题变得更简单, 而是更复杂。

基督徒引进意志自由, 是为了证明人犯错的根源在于人所拥有的意志自由, 所以要求人自担责任。但是胡克指出, 这种愿望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如果意志是自由的, 那么它既可以做恶, 又可以为善, 至于它是为恶还是为善, 这依靠意志自由是不能解决的, 其原因应该在别的地方, 因此意志自由并不是最终的, 还应该存在更为根本的、另外的自由。同样, 康德也认为自由意志能够为人类制订自由的法, 这些法成为道德的原则也是令人怀疑的, 因为显然自由意志并不能证明它所立出来的法律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而如果说把人的行为的过错归咎为意志自由, 那么在原罪的名下, 人们实际上就可以同等的作为一个类来承担抽象责任和惩罚, 而无需为其个体行为承担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了, 因此只有整体共同受罚, 而不能区别对待。这样就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意志自由不是成为道德和法律合法性的根据, 而成为消解道德和法律的工具。

(三) 胡克指出, 意志自由的观念也是多余的、无意义的。

形而上学的意志自由的问题与是否存在一个比起别的替代物更好的自由社会、哪些自由值得提倡等问题毫无干系, 因为从哲学经验上看, 那些在意志自由的问题上持相同意见的人们在后面的问题上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而在后面的问题上持相同意见的人们可以在意志自由的问题上观点相反。从逻辑上讲, 我们也不能从意志自由的形而上学问题上演绎出关于人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自由社会、如何实现自由的合理结论, 因此对意志自由的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保持、拓展和实现自由来说毫无意义。

因此, 胡克指出:“所谓的人类自由的‘问题’, 首先并不是心理学的探索对象, 而是伦理学的探索对象。它不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 而是心灵是否自由的问题, 或者换言之, 是人和我们据以阅读人的心灵、人的行为是否自由的问题。”[5]意志自由的问题取决于心灵自由或行动自由的问题。就其自身而言, 它不过强调指出:自由的行动必须是不受他人意志而只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自愿的行动。至于如何实现意志自由, 则取决于如何实现和扩大心灵自由或行动自由。

摘要:自由作为人类的一种永恒追求, 成为人们热烈探讨的对象。意志自由论作为一种颇有影响的自由观, 在人类历史中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通过对意志自由论的批判, 揭示出人类自由的问题, 首先并不是心理学的探索对象, 而是伦理学的探索对象。它不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 而是心灵是否自由的问题, 是人类行动是否自由的问题, 从而将自由的探讨从一种缠绵于内在心理特质的无休止的争论中解放出来, 引入到广阔、可检验的、可操作的外在行动上来, 从而丰富我们对于自由观的认识。

关键词:胡克自由,意志自由观,批判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6.

[3][美]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美国自由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序11.

[4]弗洛姆.论自由[J].文摘, 1986, (2) .

动力与意志 篇8

从宏观层面来看, 应试教育的顽疾至今尚未根除, 繁难偏旧的知识重披了“马甲”在课堂上依然顽强地存在;从微观层面来看, 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多不重视, 因为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教师就算不学习, 依然能够在学生面前充当教师的角色。

教育千古事。当我们告诉学生“学如逆水行舟”之时, 也要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亦是“不改则退”;当“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被认同时, 我们了解的应该是,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特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当是基于对学生的具体研究而展开的。学生的变化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改革自身的教学。

但改革意味着对原来的重新审视甚至是放弃, 这是一个如同凤凰涅磐的过程, 难免痛苦, 而不愿意承受这种痛苦往往意味着固步自封。也因此, 课程改革离不开意志的支撑。

点点滴滴培养意志 篇9

一、运用事例, 激发动机

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培养, 首先要激发学生动力系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教学中, 我常常讲述一些意志坚强者的事迹, 唤起学生进行意志锻炼的自觉性。如教“意志坚强的表现”这一内容时, 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材料, 让学生思考和挖掘出他成功背后的多种优秀意志品质。并讲述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歌德写《浮士德》经历的时间, 使学生认识到:意志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 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能迎难而上, 勇往直前, 是意志坚强的表现之一。启发学生认识到:坚强的意志的培养, 要排除各种因素的诱惑和干扰, 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 自觉实现人生的目标。

二、联系实际, 创设情境

坚强的意志是刻苦锻炼才能形成的, 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常常联系实际, 创设情景, 列出各种具体措施, 指导学生懂得在特定的环境中该如何做。如讲“培养自制力”时, 我运用达尔文的榜样激发学生动机后, 让学生表演小品:一是小华做作业时看见别人玩, 也不由自主地跑了出去;二是小芳一看书就不由自主地会躺在床上看。看了小品后, 师生谈心, 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身边的事例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很有作用。

三、课后延伸、补充动力

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意志锻炼, 其间需要不断激发动机, 补充动力。思想品德课教材安排了许多活动, 如“案例分析”“相关连接”“名人名言”等。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从榜样身上学习其坚强意志, 获取继续进步的动力。也可以指导学生收集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些措施, 使学生的意志得到不断强化和补充, 帮助学生不断获得锻炼意志的新动力。

中国企业的“营销意志” 篇10

我想到从1931年9月18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整整十年有余, 面对日本人在中国长达10年的侵略和南京大屠杀, 国民党政府都不敢对日宣战, 还保持中日关系, 只到珍珠港之后, 美国对日宣战后的第二天, 才匆忙对日宣战。

如此软弱无能, 就凭这一点, 国民党丢了中国大陆一点都不冤。国民党政府缺的是意志, 缺的是一种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不惜一切的意志。

中国啤酒行业一些大企业将自己出卖给洋人, 借洋人的资本向中国的其他企业挥起价格屠刀。展开混乱竞争与互相残杀, 在我看来, 是中国企业缺乏营销意志的表现。

中国啤酒行业展在外国资本唆使下展开的茫然的自相残杀, 其现实的结果是, 目前中国的啤酒行业的49%被外国资本控制, 我估计下一步, 不出5年就会被外国资本垄断, 重演水行业、饮料行业被外国资本全面掌控的悲壮的格局。

据国家的有关部门统计, 中国迄今一共开放了28个行业。其中21个行业的中高端品牌被外资垄断。

中国不少企业和行业被外资品牌打败的原因, 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国企业缺乏营销意志。

首先表现在, 不敢和外国企业竞争。不少企业, 比如像中华牙膏、天府可乐、乐百事、娃哈哈等, 都低廉的甚至于无偿地卖给了外国企业。

其次表现在, 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 中国的企业没有学会联合和协作来产生合力和外资品牌竞争。而是坐山观虎斗, 外资企业在中国虽然遇到是一群的敌人, 但往往在一个阶段只遇到一个对手, 所以他们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最后轻而易举地击垮这一群敌人。换句话讲, 中国企业内部之间的竞争是混乱而盲目的。

一个民族能否延续, 在于它有没有民族意志, 一个具有民族意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相反,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民族意志, 物质财富再多也很难有所作为。在这方面, 毛泽东和蒋介石给我们分别上了正反两方面的课。在当年物质资源极大匮乏的情况下, 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 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从此在精神上彻底转弱为强, 从星星之火变成了一个新中国。

未来中国能不能成就中华民族伟大的企业, 取决于我们的营销能否具备坚定的民族企业意志。

站桩练意志 篇11

大马步桩是武功的基本功夫,要求两脚分开为臂宽的两倍,大腿蹲平,是一种很吃力的功夫。他拉开架子往地上一站,只过了半分钟就来了反应:两腿颤抖,呼吸急促,满脸胀红。不到1分钟就吃不住了,嘴里嚷着“我不行啦我不行啦”就歪着身子站了起来。

老师说:“回去吧。”他不走,说拜师以后一定会刻苦练功,请求老师收下他。老师说:“连5分钟的意志都没有的人,以后凭什么去刻苦练功?”但他还是赖着不走,请求老师再给他一次机会。老师说:“行啊,那就再站一下吧。”

他歇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把牙一咬,说:“我一定能成功!”老师微笑不语,他喘着大气龇牙咧嘴地站着,又是不到1分钟就散了架。这回他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给老师道个歉转身就走了出去。

半年后他又去找老师,老师还让他站桩,他一站就站了30分钟,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把他收下,大伙很惊奇地问他是怎么练的。他说,回去以后羞愧难当,发誓要为自己争回这口气,不是站5分钟,而是要站30分钟。

当天夜里他就开始练站桩,但是不到1分钟又不行了。第二天继续站,还是过不了1分钟,他天天如此,屡站屡败。这样反反复复地持续了1个月,他感觉再这样练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这种反复不是在坚强自己的意志,而是进一步销蚀本来就不强的意志力。

他闷头想了半天,忽然醒悟:这是好高骛远所带来的恶果,为什么每次都要盯着30分钟不放呢?连1分钟也站不了的人老想着30分钟只能令自己更加泄气。于是他把目标定在1分钟上,等能够坚持1分钟再说。

当天夜里他就站了1分钟,这让他喜出望外,决定第二天加码至5分钟,没想到第二天站到1分钟左右就坚持不下去。这回他学乖了,马上察觉到自己又重犯了浮燥的老毛病。冷静下来以后他作了一个练功计划,决定以1分钟为基础,每过一个星期增加半分钟,争取在一年内达到站桩30分钟的目标。

就这样,他每天夜里练站桩,开始那一段还得龇牙咧嘴地坚持,不断地想去看腕子上的手表。过了一段时间,心开始变得平和,不再去关心时间。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大腿没以前那么火烧火燎了。但他没有改动计划,还是按部就班去站桩。直到有一天,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今天不设手表定时,看看能站多长时间。结果他一站就站了30分钟。

心理提示:

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 篇12

1.1 自由意志的提出

奥古斯丁在哲学史上的贡献颇多, 而在其众多的贡献当中, 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他通过追问罪与责的来源及根据而开显出了人的另一维更深刻的超验存在, 即人的自由意志, 由此开始了伦理学从“幸福生活指南”向“罪—责伦理学”的转向。这种奠定在对自由意志觉识基础之上的罪—责伦理学不仅使人在本性上区别于他物, 而且使人在位格上与万物有别。因为有自由意志, 人的存在才获得了正当性品格, 也只有自由意志, 人的存在、行动才有正当不正当的问题。奥古斯丁甚至表示:没有自由意志, 人便不能正当地行动。

1.2 自由意志是一种权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成为自由意志的承载者与度量者。因为你被赋予了自由意志, 被抛入了自由, 也就是说, 你赋得了这样一种权能, 即你完全能够只从自己的意志出发决断自己的意愿, 能够把自己意愿什么和不意愿什么完全置于自己的意志支配之下。正是这种权能, 便使个人获得了这样一种绝对的法律属性, 即他在与他者发生法律关系时, 他必须被允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由于每个人都赋有自由意志, 因此, “必须被允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是每个人赋得的法律属性, 而且每个人的这种法律属性是绝对的、不可替代的。

1.3 自由意志是人的绝对尊严的来源

由于每个人赋有自由意志, 使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存在的目的本身。如前所言, 既然自由意志使每个人都能够只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 而不必以任何他者的意志, 哪怕是最高存在者的意志为根据, 那么也就是说, 每个人的存在不以任何他者为目的, 而只以自己为目的。这恰恰是每个人的绝对尊严之所在。

1.4 自由意志产生的原因及其自律法则

我们说意志决断意愿什么, 人便做什么。各种外在的实际因素是否被顾及和重视, 完全取决于它们对于获取意志决定意愿的东西来说是否重要。所以, 自由意志之所以为自由意志, 就在于它是决断它自己意愿什么的唯一原因。与此同时, 自由意志虽然使人有能力只从自己的意志所意愿的东西出发行动, 也就是说, 自由意志使人有能力“为所欲为”而不顾及任何现实制约, 但是, 这绝不意味着自由意志允许人“为所欲为”。作为一种普遍性力量, 自由意志本身隐含着自我决断的法则:只决断能普遍化的意愿和行动, 或者说, 只决断不会导致自相矛盾的意愿和行动。自由意志允许的自由就是在这一法则内的一切可能性。如果人们遵循自由意志的法则, 人们就会决断正当的意愿, 给出正当的行动;而当人们违背自由意志法则, 从而决断不可普遍化的意愿和行动时, 也就意味着人们误用了自由意志。

2 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观

黑格尔将“自我规定的普遍性”看成“意志”“自由”。“自由意志”由于是以“无限形式的自身”作为“其内容、对象和目的”的, 所以它不仅是“自在的”, 而且是“自为的”。换句话说, 自由意志是普遍存在于人本身且支配人的一切活动的自在自为的一种权能。“自由意志”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起点。他认为“法的基地一般说来是精神的东西, 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 所以自由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至于法的体系则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 是从精神自身产生出来的, 作为第二性的精神的世界。故“自由即意志的根本规定”。黑格尔继而强调:“意志只有作为能思维的理智才是真实的、自由的意志。……通过思维把自己作为本质来把握, 从而使自己摆脱偶然而不真的东西这种自我意志, 就构成法、道德和一切伦理原则。”从而引申出:“任何定在, 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 就叫做法。所以一般说来, 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自由意志”在黑格尔精神中的客观精神3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得以实现自身就形成法, 在《法哲学原理》中, 也称为“抽象法”;“自由意志”超越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的状态得以在内心中的实现便是道德;综合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结果, “自由意志”通过外物和内心两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外化, 就构成了笔者下文着力想阐述的伦理, 即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3 自由意志在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3种外化形态

3.1 自由意志的外化

贺麟先生曾指出:“法哲学是以法的理念为对象的科学。在黑格尔看来, 任何事物都是由客观精神的某种特定部分即概念为其实体 (整体的内在规定) , 并经过这一实体的外化、现实化即定在而成的。这是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发展。所谓理念, 就是概念及其定在的统一。只讲概念或者只讲定在, 都是片面的, 错误的。”

在这里, 其将“外化”与“定在”等而视之, 认为“外化”即“定在”的观点, 笔者有自己的看法。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曾多次提到“定在”一词, 因此, 搞清楚两者的真正含义对于理解黑格尔思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 “定在”与“外化”在相对于自由意志抽象性而具有的物质承载性层面上确实有着统一性的一面, 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前者强调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载体呈现, 多为静态意义上的现实表征;而后者则强调自由意志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与外界事物的有机联系而发生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定在”本身即为一种“外化”, 是自由意志通过特殊载体的一种“外化”。这实际上是对“外化”的一种曲解。试想, 既然是“外化”就一定要有“化”, 亦即“变化”。而“定在”只是意志的另一种形态的表达而已, 根本没有“变”又哪来“化”呢?

故此, 笔者认为黑格尔在法是自由意志的外在定在和道德是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的基础上, 最终一并统一于伦理之中, 使自由意志发生了外在转化, 成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代名词。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选择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来探讨的原因。

3.2 自由意志伦理外化的3种形态

3.2.1 自由意志与家庭

首先, 家庭是直接的伦理实体, 以爱为规定的集团。直接的伦理就是两性和血缘的结合, 也叫自然的伦理。爱是个人的感觉或感受, 是主观性的东西。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它是彼此不相识的两性结合成为一个人格, 使自然性别的统一转化为精神的统一, 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由此可见, 自由意志通过婚姻这一纽带得以充分地外化, 使自己的意愿付诸于能够证明自己, 感受自己存在的他 (她) 身上, 使之成为组建家庭的第一步。

其次, 家庭作为一种人格, 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财富作为外部的定在物。人作为自由意志的存在, 总是要将自身的自由意志变为定在。而自由意志的定在过程, 就是对物的占有过程。这个占有过程通过人对外部世界的能动活动实现。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 人对一切物有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并且当我能够说我占有某物时, 我就已把某物置于我自己外部力量的支配之下了。这种通过自由意志对物的占有, 即可达到维持家庭财富的目的, 进而满足家庭人格化的需求。

最后, 子女的受教育与家庭的解体更是自由意志外化而引起的效果。子女受教育本身乃是家庭性自由意志的延续, 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意愿的延续性表达。与此同时, 子女的受教育以父母共同意志外化的财产作为必要条件。而对于家庭解体来说, 不管是离婚, 还是父母死亡, 甚或是子女成为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财产的独立的家庭, 其中都充分体现了自由意志的外化痕迹。正是自由意志向着各种不同方向的发展, 才导致了家庭的解体。

3.2.2 自由意志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处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伦理发展阶段。它是现代的产物, 即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市民社会是由每个特殊人的满足自己需要和由这些需要的整体所构成的混合体, 亦即任性和普遍性的混合体。在这里, 普遍性以任性 (利己目的) 为基础, 但它又依赖普遍性、受普遍性的控制。所以, 市民社会是需要和理智 (对需要的意识) 、利己和利他相统一的外部国家或物质国家, 即纯粹以伦理为实体的国家的物质关系形式。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首先是需要的体系。需要, 最初表现为同普遍性相对立的主观需要。黑格尔还认为, 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他们不是随遇而安, 而是通过劳动这个手段破坏食物的直接自然性, 以满足需要与对情欲的抑制, 都是自由意志外化为利益与意志力的结果。

其二, 黑格尔以司法来规范市民社会中的需要体系, 来达到人人都有权获得财富和占有财富的目的。我们知道, 在黑格尔看来, 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 而将法予以现实化实施即司法, 则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将法这一普遍的意志转化为一种现实的实际效果, 这充分体现了自由意志的外化。再次, 黑格尔设计了警察和同业公会来对社会的特殊利益分别进行外部的保护和内部的促进。表面上看来, 自由意志在这里是无用武之地的, 但实质上并非如此。警察和同业公会恰恰是市民社会共同的自由意志的具体外化, 各市民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内心中的善, 从而依从自己的自由意志, 让渡一部分权利给警察和同业公会, 这样不是抹杀自由意志, 而是会更好地让自己的自由意志得以实现。

3.3 自由意志与国家

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 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 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 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在黑格尔看来, 国家是借助于最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的法, 它直接存在于风俗习惯即整体的社会意识中, 而间接地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中。国家本身就是绝对目的。国家是自由的最高权利;而充当一名国家成员, 是单个自由人的最高义务。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 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首先, 从国家法内部制度来看, 无论是代表着国家最普遍东西的王权, 还是负责实施国家已经决定了的东西的行政权, 甚或是涉及完全具有普遍性国内事务之立法权, 这其中都蕴涵着一种富有阶级性特征的利益指向, 更是外化了统治阶级自由意志的具体形态。

再者, 作为对外主权的国家, 表现为对别国的关系, 其中每个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 是排他性的自为的存在。在国际关系中, 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作为一种整个国民整体自由意志的外化, 它不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 它是独立的、自在自为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之间缔结条约但又往往凌驾于该条约之上的深层次原因。在这里, 自由意志外化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形态。

其三, 在黑格尔看来, 世界历史就如一个法院, 它以普遍精神为准则展示形形色色的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这些特殊的现实。世界历史是普遍精神自己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进而推进自己的过程。而这种普遍精神是与世界各民族的整体的自由意志密不可分的。这种自由意志外化为一种富有审判与辩论的场所, 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绘写着各自不同的历史画面, 并通过相互的交织与碰撞, 最终呈现出整个世界历史的大剧场。

自由意志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起点, 但因其语言晦涩、理论高深, 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笔者也只是在前辈的研究成果上去找寻新的发现, 以期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因此, 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范扬, 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3.

上一篇:电视的力量下一篇:云计算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