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文学

2024-10-03

田园文学(通用3篇)

田园文学 篇1

陶渊明 (约365—427) , 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 晚年更名陶潜, 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 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宦世家, 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 因家贫曾做过几年不得志的小官, 最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 他却能安贫守贱, 忘怀得失。他在六十三岁左右去世, 在留下的作品中, 田园文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包括《桃花源诗并记》、《归园田居》等名作, 成为东晋时期的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一、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的形成

陶渊明八岁时父亲早亡, 家世开始衰微。便经常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而养家糊口的重任也早早地压在陶渊明身上, “少而穷苦, 每以家弊, 东西游走”, 足见其年少时的生活艰难。孟嘉是当时名士, 对陶渊明的个性、修养影响都很大。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即公元393年, 陶渊明在29岁时初次出仕, 出任江州祭酒。这可能与其曾受儒家思想熏陶有关, 早年的陶渊明固然曾有几分“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的壮志, 而亲老家贫的现实也是他不得不跻身乱世求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次出仕不久, 即以不堪吏职而自解归。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簿, 他也未就任。此后十三年中, 陶渊明在仕与隐的矛盾中又陆陆续续做了几次官, 但官越做越小, 时间也越来越短。在这时官时隐的十三年中, 陶渊明看穿了官场内外的黑暗无道, 到晋安帝义熙元年秋, 即公元405年, 叔父陶逵介绍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 不过八十余天, 便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授印去职,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仕。陶渊明在这时写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作为自己仕途的终结, 同时抒发了归田的决心和愉快心情。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对此文推崇备至, 他认为晋无文章, 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关于陶渊明为何最终选择隐逸生活, 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晋书陶渊明传》认为陶渊明是自以为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因此不肯复仕。但从陶渊明入仕十三年的经历看, 还是与他自身的性格和思想有关。陶渊明的个性非常刚直、坦率, 受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的影响, 他如同大部分文人一样追求心灵自由, 崇尚自由, 反对虚伪矫饰。这种性格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品行, 同时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弱点, 有其不合群不适世的一面, 往往会与之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冲突。而东晋时真风告逝, 大伪斯兴的现状使陶渊明从希望到失望, 再由失望到绝望, 最终选择了一条隐逸田园以求洁身自好的道路。陶渊明最值得后人称道之处就在于, 当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卑污与他率真的天性发生冲突时, 他选择“宁固穷以济意, 不委曲而累己”。他的贫困与饥饿是时代造就的, 同时也是自己选择的。他本可以选择和其他士人一样一面清淡, 一面招权纳货。但他却始终坚持着“君子固穷, 独善其身”的艰辛道路。这一点便高于晋宋时期自许清高的诸多名士。不仅是晋宋时期, 便是后来历代文人, 也绝少能够像他那样真正摆脱名利的束缚, 安贫守贱。因此, 陶渊明是历代文人心中高风亮节的象征, 以一种特立独行、固穷守拙的姿态为后世文人所景仰和推崇。

二、陶渊明的安贫守贱的隐逸人生

陶渊明归田之初家有僮仆, 其妻翟氏与他志同道合,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劳动余闲时间较多, 生活上不愁温饱。然而好景不长, 义熙四年陶渊明44岁这年的夏天, 他的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被一场大火完全摧毁, 作为农民最简单的心愿衣食无忧也从此变得遥不可及了。全家老小只能暂时寄居在船上, 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日子, 生活渐渐变得艰辛。半年之后迁至栗里重整田园, 丰收之年尚可“欢会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欠收之年只能“夏日抱长饥, 寒夜列被眠”了。陶渊明的晚年生活愈发贫困, “弱年逢家乏, 老至更长饥”。有时朋友会主动周济他, 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帮助。然而, 他的求助或是接受周济都是有原则的。江州刺史檀道济曾亲自到他家拜访, 劝他出仕, 被他断然拒绝, 虽然已经又病又饿多日, 却依然将檀道济馈赠的粱肉挥而去之。辞官归田的二十多年中, 陶渊明大半的日子都在饥饿贫困中度过, 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 他的病情加剧, 在九月神志还清醒的时候, 陶渊明便给自己写下《拟挽歌辞》三首, “以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来表明他对死亡的淡泊。同年11月, 六十三岁的陶渊明黯然离世。他大半生的愿望不过是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有衣御寒、有食充饥、上有片瓦、下有寸土。但事实上, 虽然陶渊明半世躬耕不辍, 却依然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就这样在饥饿和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1]16。

三、陶渊明的田园文学创作

陶渊明所留的文学作品中, 大部分都是隐逸之后创作的, 反映了当时的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 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文学内容在陶渊明之前是非常少见的, 开田园文学之先河。陶渊明的田园诗, 包括《怀古田舍》、《劝农》、《归园田居》、《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西田获早稻》、《桃花源诗并记》等等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的第二年写下这五首著名的诗篇, 用五个场景来描述其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和乡间充实的生活[2]31。由于此时陶渊明有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其田园生活尚能维持衣食无忧, 因此诗篇中充满了由衷的喜悦。即使描写了劳动的艰辛, 但因为精神上的愉快, 这种艰辛也是快乐的。这五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 没有刻意的修饰, 诗意醇美悠扬。但不久之后, 这样安静恬淡的生活被一场大火彻底摧毁, 陶渊明提笔写下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反映了当时不平静的心情。诗人描述了这几年甘居穷巷的平静生活, 虽然清贫, 但也怡然自得。可没想到, 容身的草屋被大火毁得一干二净, 全家只能寄居在船上。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 陶渊明都经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他认为自己“贞刚自有质, 玉石乃非坚”, 不会被天灾击倒, 虽然羡慕东户时代的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的生活, 却仍然要打起精神, 重整家园, 毕竟总要努力地活下去。生存才是最永恒的主题。义熙十五年, 即公元419年7月, 经过多年杀伐混战, 刘裕代晋称帝已成定局。局势渐明, 战火渐息, 每个人都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 陶渊明同样如此。在归隐十六年后, 依然在贫困交加的生活中挣扎的陶渊明, 写下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桃花源诗并记》。讲述一个捕鱼者无意中闯进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的世界, 见到一个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安宁平静的桃花源。里面人和人之间和睦相处, 自由自在, “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过着“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的生活。再通过桃花源中人自叙其来历, 原来是祖先为避战乱, 于秦时与妻子族人来到此处。由秦到晋, 桃花源中人在此整整隐居了五百年, 古风不改, 令人心向往之。桃花源中人在送捕鱼者离开时一再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 可惜捕鱼者言而无信, 离开桃花源后便向太守报告这样一处所在。太守遣人随其往, 寻找这个神仙般的境界, 却最终不复得路。桃花源从此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桃花源诗并记》作为陶渊明的巅峰之作, 语言简练质朴、人物刻画鲜明自然、景色描写生动逼真。其中的桃花源不仅是一种反映广大民众的愿望的乌托邦似的理想社会, 还作为一种信念上的需要, 给后世人们以精神上的安慰。《桃花源诗并记》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典范。虽然留下了许多著名篇章, 但作为一个文学家, 陶渊明的作品在生前和死后一直受到冷落, 在其死后百多年的时间里, 人们更多地是强调他耻复屈身后代的气节。一直到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 才给予了陶渊明诗文足够的重视, 亲自为其编集、作序、作《陶渊明传》。至唐以后, 推崇和赞扬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文人越来越多。陶渊明的诗篇和高尚品格, 影响了包括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陆游、朱熹等著名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摘要:在陶渊明留下的作品中, 田园文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包括《桃花源诗并记》、《归园田居》等名作, 成为东晋时期的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人生,田园文学

参考文献

[1]侯海阳.陶渊明:并不美好的隐居[J].法制博览, 2008 (15) .

[2]赵慧先.真淳淡远的田园意趣[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

田园文学 篇2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山水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2 王维„„„„„„„„„„„„„„„„„„„„„„„„„„„„4 孟浩然„„„„„„„„„„„„„„„„„„„„„„„„„„„5 盛唐山水诗歌的风貌„„„„„„„„„„„„„„„„„„„„„6 结束语„„„„„„„„„„„„„„„„„„„„„„„„„„„9 注释„„„„„„„„„„„„„„„„„„„„„„„„„„„„9 参考文献„„„„„„„„„„„„„„„„„„„„„„„„„„9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

禚祥凤

[内容摘要]: 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唐朝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都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大体分为四类:怀古诗歌、抒情诗歌、边塞诗歌、山水诗歌。山水诗歌以反映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流行于盛唐时期,以该诗派的代表人物命名则称为王孟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这一诗派的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形态。

[关键词]: 唐代 山水田园 王维 孟浩然 淡泊

引 言:

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正文:

一、山水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

(一)、山水诗歌的起源

山水诗是我国古代诗坛的骄傲,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影响之大,堪称古代文学之最。中国的山水诗始于曹操,此前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不能算是山水诗。如《诗经》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为了起兴发端,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两汉的诗歌只是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没有具体的场景描写。曹操的《苦寒行》中出现山水诗句如“艰哉何巍巍”,“树木何萧瑟”,“雪落何霏霏”等。直到他的《观沧海》把自然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是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除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之外,其余都是对“观沧海”视角的描写,写大海时是对曹操自我胸襟的展示。

中国山水诗始于曹操,经建安六子、二曹的传承,形成山水诗的第一环节。相伴的意象表达方式成为我国山水意象的第一阶段。建安时期的诗歌以抒发慷慨悲越的情怀为主旋律,山水景物与情感结合,出现情景交融的审美倾向。

(二)、山水诗形成的社会条件

魏晋时期形成的政治黑暗,造就的隐逸之风,孕育山水诗的形成,魏晋时代,政治的黑暗,使隐逸之风大炽,士大夫们以山水自然为乐土,往往把生活的理想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诗歌中的山水成分就多起来。晋宋时代,玄学融合了儒学的“名教”和老庄的“自然”为一体,引导士大夫们从山水自然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趣味。因此,借山水体现玄理,成为当时的普遍风气。玄言诗里有了山水的成分,或借景抒情,或寄玄理于山水。玄言诗孕育了山水诗。

东晋南渡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士族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优越,过着欣赏名山大川、抚琴吟啸的悠闲生活,重视审美风度,山水、游宴、田园、游仙、书法、绘画都是这一风度的载体。自然界的山水景物于是成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出现于作品中。但他们轻山水,重玄思,由寓目山水进入玄思探索。自然展现的生身不息的生命力常引起他们关于宇宙、万物、生命的思考。

到陶渊明时,田园诗兴起,陶渊明寓情田园山水,追求精神的自然超脱。这时的山水是田园诗歌般的山水。

等到谢灵运时,我国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出现。作为一名优秀的山水诗人,他完成了由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这种转变虽不彻底,但给刘宋初期的文坛带来了几分活力。他的山水诗创作正如钟嵘所说“尚巧似”,“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纵放为娱的游览使他捕捉到了丰富的山水题材。代表作《登池上楼》描写久病初愈后所见的春天景色,以阳春之景反衬自己的阴凄苦闷心情。其中“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成为历代传颂的名句。其他山水名句诸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大自然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以此冲破玄言诗的樊篱,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坛的优势地位。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第一表现主题,对古典诗歌的形成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了古典诗歌意象方式的形成。

(三)、唐朝的经济政治思想及文化交流推升山水诗达到高峰

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创作经谢眺的传承进入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朝。张悦和张九龄的山水诗创作是二谢到盛唐王孟山水诗之间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创作了大量内容充实,风格清健的山水诗,并继承和发展了二谢山水诗的表现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盛唐山水诗形成风骨与词采相结合的理想风貌做出了积极贡献。以王孟为首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代表了盛唐时代山水诗的美学追求。就是诗追求诗情画意,讲究物我相融,创造优美意境。如王维的《山居秋明》、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等,用朴实的笔墨如实写来,平淡自然,创造出恬淡清幽的意境。王孟将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晚唐时期的杜甫,不再描写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而是选择更富有表现力的雄奇壮伟的高山大河,以展示自己饱经沧桑的心路历程。壮阔雄劲是他的山水诗的显著特色,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些诗句气势磅礴,雄浑悲壮。

(四)晚唐山水诗的审美取向

晚唐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年),大约七十年左右。

这一时期里,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国势衰落,前景暗淡。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终于使唐王朝走向覆灭。在诗歌领域,由于外部的民族矛盾,内部的藩镇割据和牛李党争,加居了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痛苦,这使得晚唐诗人的心灵蒙上了浓厚的阴影。晚唐诗人面对社会的昏暗和衰退,提不起精神,只能伤时悯事。因此杜牧、李商隐等有着深沉忧患意识的诗人在现实面前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反复咏叹时代的悲哀与绝望。这是这一时期诗歌的情感基调。而表现在山水诗方面,则是诗人在对山水荒寒意境的吟咏下,将写景与抒情融入一体,蕴涵深刻,并在对山水的描绘中加入对历史的反思和感叹。这一时代山水田园诗代表是“写景融情”的杜牧山水诗和“写意写生”的李商隐山水诗。

二、王维

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但在唐

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孟浩然

1.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四、盛唐山水诗歌的风貌

从初唐到盛唐,对诗人性情气之约左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诗人的门第出身、在朝在野等所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变化。

重要诗人中王之涣,孟浩然、李欣、高适等都为在宫廷中谋职,而李白、杜甫也仅仅是布衣翰林。可见,初唐到盛唐的山水诗创作由宫廷以内开始向宫廷以外变迁。诗人中不同阶层的人数的对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士族占多数转变为庶族占多数。严羽在完成《沧浪诗话》后写的《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八个大字即概括了盛唐诗歌风貌。

到了盛唐时,山水诗的创作蔚为大观,诗人们对山水的体会更加深刻,把握和刻画山水的艺术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山水诗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盛唐 山水诗语言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其风格大致可

概括为两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一是雄,以李杜为代表。

(一)、“淡雅豪气”的孟浩然山水诗。

孟浩然山水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清淡,闻一多先生在《唐市诗杂论》中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在孟浩然的诗中,这种清淡具体表现为语言的浅淡、意象的疏淡、情感的冲淡。孟浩然的大部分诗都体现出这种特色,但 是他的《临洞庭》却气势宏阔,在他的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起成为描写洞庭湖的佳作。孟浩然的山水诗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 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其代表作如《夜归鹿门山歌》、《过故人庄》、《夏日南亭怀辛大》、《秋登兰山寄张五》、《山中逢道士云公》等,无论是高士形象的塑 造、山中登览的意趣,还是乡村风光的勾勒、偕隐过从的情谊,都既见淡远清旷、超然脱俗的诗境,又不失朴素真诚、生动活泼的生机。

孟浩然尽管才气过人,却机遇不佳,与仕途无缘。他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写家乡的隐居生活或漫游所见的山水。他也是唐人中较早教授陶潜影响的诗人之一,而且将田园诗同山水诗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一代诗风。

孟浩然诗歌的特色集中反映在两方面:

首先,既有田园诗的高雅闲静,又有山水诗的清新境界。即使写的是平常之景,经过他的艺术处理,也会格外优美和谐。例如: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我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夜归鹿门山歌》这首诗写日暮天昏时乘舟归鹿门山,途中所见到的情景,通过渡头争喧、江村归人和月照烟树、岩扉松径的描绘,将两种全然不同的的景象糅合在同一首诗中,反映 了诗人此时此

际的乡情及对寥落幽独的隐者所具有的倾慕、向往之意。

这类诗很能体现山水与田园结合的新态势。这种结合有时达到水乳交融、难以句析的程度。诗人将山水景物与田园乐趣巧妙地结合,构思新颖,景物动人,使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因此说山水诗在盛唐的 拓展,孟浩然有首创之功,是毫不过分的。

其次,具有雅淡清新、自然朴素的意境美。这是他简朴、自然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同风行于初唐的咏物应制之作大异其趣。他诗人因景生情,以情观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也动人地表达了对友人思念不已的情怀。

(二)、“画中写意”的王维山水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诗篇,作者以其极为洗练、简洁的文字给人们细致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静谧优美的山水画卷。王维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精雕细刻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甚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灰白的雨幕,碧绿的草地,粉红的桃花,交错组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川春晓图,确实是诗中有画”,令人陶醉。

王孟的田园诗都具有颇高的审美价值,丰富了当时的诗坛,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唐诗流派中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

结 束 语:

“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现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时代各种因素有机而完美的结合造就了唐人的诗歌,唐人的作品也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形成前所未有的情调,更为开辟中国诗歌的全新时代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令后人叹为观止。唐代山水诗歌多方面地抒写了人们的生活境遇和精神世界,充分展示了近三百年广阔而具有立体感的生活画卷,无论从情感展现的丰富与深刻,还是审美格式的创新与完善,以及意境的优美、旋律的和谐,等等,都有着历代诗歌所不可企及的历史成就,承担着中国诗歌史上最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并且经受住了时间的冲刷和历史的淘汰。

注释:1.《陶渊明论集》钟优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2.《王维后期山水田园诗诗境说略》陈小玲,《黄冈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第19页。3.《唐诗史》(下册)许总,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215页。4.《大历诗风》蒋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22页。

参考文献:1.《逐臣与唐诗》尚永亮,《古典文学知识》(南京),2001年第1期。

田园文学 篇3

众所周之, 在人文学科领域给研究对象下定义, 永远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是太狭窄就是太宽泛。尽管给浪漫主义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浪漫主义的三大特征, 即主观性、个人性和自然性还是得到大家基本一致的认同的。

下面简要梳理下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首先在“五四”文坛上高张浪漫主义大旗的是“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浪漫主义在20年代中期处于低潮, 一度沉寂, 现实主义开始占据文坛的统治地位。到了20年代后期,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开始复苏, 再度崛起, 形成继“五四”时期之后的第二个洪峰——革命浪漫蒂克文学。当上述两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洪峰在那在轰轰烈烈、大起大落的时候, 另一种类型的浪漫主义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悄然出现, 悄然生长, 这就是以周作人、废名、沈从文、丰子恺等作家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色彩的浪漫主义。

这些作家的创作没有去表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苦闷躁动的心灵, 也没有去描绘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而是另辟蹊径, 善意描写20世纪中国的田园生活与田园风光, 在那个严峻的岁月吹奏出一支优美和谐而又略带忧愁的田园牧歌。本文着重要论述的就是中国现代30年代以沈从文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突出特质及其发展。

30年代初, 从浪漫主义思潮这方面看, 沈从文的影响就相对突出了。所谓“突出”, 是指他转变到田园型的浪漫主义, 这一转向代表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在二三十年代之交的发展趋势, 他的湘西小说又是这种田园浪漫主义的典型形态。沈从文借鉴了乡土文学的经验, 可最终并没有真正走上乡土文学的创作道路。相反, 他倾向于表现乡土的朴素与宁静, 把它们当作美的极致, 写一些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来寄托他作为乡下人的灵魂的痛苦挣扎。他也去除了郁达夫浪漫小说中感伤与颓废的成分, 而让“自我表现”采取了朴素的形式, 他并不违避性的描写, 而只是把郁达夫式的自我暴露改造成对自然人性的生动展现, 让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来净化人物的肉欲冲动。

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思潮中最鲜明的标记就是主观抒情性, 面中国现代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抒情形态主要是冲淡型。冲淡的抒情形态, 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种主要的抒情形态, 一直受到古代诗人和批评家的无与伦比的推重, 一般采用节制式的抒情方式, 用沈从文的话来说, 就是要善于做“情绪的体操”, 他也常常规劝他人在创作时不要感情太热, 要多点理性与克制, “我的意见不是反对作品热情, 我想告给你的是你自己写作时用不着多大兴奋。”一摊血一把眼泪不一定就能表现出巨大的悲哀, 一个聪明作家也可以用微笑来表现人类在痛苦。他的小说《萧萧》, 萧萧被花狗大诱骗怀孕, 本是带有悲哀色彩的主题, 但沈从文却用微笑来发掘人性的美好, 萧萧生下别人的儿子后, 夫家人“一家子都欢喜那儿子”, 那个儿子“平时喊萧萧丈夫做大叔, 大叔也答应, 从不生气”。作者将富于悲剧性的故事平静地叙来, 不会有意识地揭露或控诉什么, 甚至在痛苦的人生中还要发掘出那么一点真善美, 使人不至于彻底绝望。他的《边城》更是用一种温和笔调抒写的田园牧歌, 那个宛如世外桃源的世界也有生老病死, 也有悲欢离合, 可作者不去渲染它, 而是淡化它, 从而使整个作品回荡着一种美丽而忧郁的情感基调。

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中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的相交相融, 呈现出物我相融, 一片空明的美的意境, 在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中, 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性灵。沈从文的《边城》实际上具有双重结构, 表层结构叙述的是翠翠与大老二老的爱情纠葛, 深层结构传达出的则是一种内心的孤独, 一种对人生命运不确定性的忧虑和深沉的人生哀痛。但是, 这些主观情愫不是直接抒发的, 而是常常浸透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也就不单单是一种背景, 而是作为更深层次的内心情感的外在物化。

在中国当时特定的黑暗动乱的时代风云里, 个人的觉醒与社会的黑暗相冲突, 使现代作家们陷入了极度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 因此, 他们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 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把自然作为休憩受伤的灵魂的最佳场所。

沈从文就是用大自然的光和空气冲淡肉的气息, 提升灵的因素, 重在展示“乡下人”的健康而朴素的人性。他在《水云》说“对于一切自然景物, 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微妙关系时, 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他理想中的人性是用阳光、空气、溪水, 带着泥土的气息, 也许粗野点, 便朴素健康, 一切循乎自然。沈从文通过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描摹, 营造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 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自身所处的物性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这个精神空间其实就是沈从文夫子自道的“希腊小庙, 而这“希腊小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满人性和神性的爱。

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 田园文学有其特定的内涵, 它并不囊括所有描写乡村题材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 而只有以理想主义的态度来抒写乡村生活, 表现农民淳朴人性的作品才属于田园文学的范畴。沈从文笔下的乡民, 都是真善美的最直观地表现:翠翠、爷爷、三三、船夫、水手, 甚至是妓女也极具善良的品性, 像《柏子》里的水手柏子为了能与相好的妇人相处, “预备将这一月储蓄的金钱与精力, 全倾之于妇人身上, 他们却不曾预备要人怜悯, 也不知道可怜自己。”虽然, 我们很难从一般道德层面上去判定这样的人事物, 但是人性中的奕奕闪光还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炽热的生命与原始的冲劲。沈从文把原始情欲当作正常的人性, 当作人的生命强力来表现。情欲在其笔下, 已不再是丑恶、淫秽的别名, 而是人性的复苏, 青春的觉醒, 存在的庄严召唤, 站在你面前的如同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

这种努力使他的作品时代气息浓不浓, 但它们包含着人性的美, 因而在经历了革命年代的冷落后到了新时期又被重新发现, 并且引发了“沈从文热”。沈从文是从解剖“文化根性”的立场, 来解剖中国积存各种“问题”的, 他们寄希望于未来, 期待那些淳朴、善良的人们“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 重新来一股劲儿, 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 去支配自然, 创造历史, 从而“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 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5) .

[2]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 .

[3]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10) .

[4]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12) .

上一篇:公证服务下经济建设下一篇:热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