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创作

2024-08-11

田园诗创作(精选7篇)

田园诗创作 篇1

3.年代浪漫主义是作家一次次返回乡村故园, 在故乡的自然风景与人事沧桑中, 寻找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本文拟对中国三十年代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一番初步的探讨, 以沈从方的田园小说创作为例, 以期对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来龙去脉及其特征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众所周之, 在人文学科领域给研究对象下定义, 永远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是太狭窄就是太宽泛。尽管给浪漫主义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浪漫主义的三大特征, 即主观性、个人性和自然性还是得到大家基本一致的认同的。

下面简要梳理下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首先在“五四”文坛上高张浪漫主义大旗的是“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浪漫主义在20年代中期处于低潮, 一度沉寂, 现实主义开始占据文坛的统治地位。到了20年代后期,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开始复苏, 再度崛起, 形成继“五四”时期之后的第二个洪峰——革命浪漫蒂克文学。当上述两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洪峰在那在轰轰烈烈、大起大落的时候, 另一种类型的浪漫主义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悄然出现, 悄然生长, 这就是以周作人、废名、沈从文、丰子恺等作家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色彩的浪漫主义。

这些作家的创作没有去表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苦闷躁动的心灵, 也没有去描绘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而是另辟蹊径, 善意描写20世纪中国的田园生活与田园风光, 在那个严峻的岁月吹奏出一支优美和谐而又略带忧愁的田园牧歌。本文着重要论述的就是中国现代30年代以沈从文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突出特质及其发展。

30年代初, 从浪漫主义思潮这方面看, 沈从文的影响就相对突出了。所谓“突出”, 是指他转变到田园型的浪漫主义, 这一转向代表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在二三十年代之交的发展趋势, 他的湘西小说又是这种田园浪漫主义的典型形态。沈从文借鉴了乡土文学的经验, 可最终并没有真正走上乡土文学的创作道路。相反, 他倾向于表现乡土的朴素与宁静, 把它们当作美的极致, 写一些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来寄托他作为乡下人的灵魂的痛苦挣扎。他也去除了郁达夫浪漫小说中感伤与颓废的成分, 而让“自我表现”采取了朴素的形式, 他并不违避性的描写, 而只是把郁达夫式的自我暴露改造成对自然人性的生动展现, 让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来净化人物的肉欲冲动。

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思潮中最鲜明的标记就是主观抒情性, 面中国现代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抒情形态主要是冲淡型。冲淡的抒情形态, 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种主要的抒情形态, 一直受到古代诗人和批评家的无与伦比的推重, 一般采用节制式的抒情方式, 用沈从文的话来说, 就是要善于做“情绪的体操”, 他也常常规劝他人在创作时不要感情太热, 要多点理性与克制, “我的意见不是反对作品热情, 我想告给你的是你自己写作时用不着多大兴奋。”一摊血一把眼泪不一定就能表现出巨大的悲哀, 一个聪明作家也可以用微笑来表现人类在痛苦。他的小说《萧萧》, 萧萧被花狗大诱骗怀孕, 本是带有悲哀色彩的主题, 但沈从文却用微笑来发掘人性的美好, 萧萧生下别人的儿子后, 夫家人“一家子都欢喜那儿子”, 那个儿子“平时喊萧萧丈夫做大叔, 大叔也答应, 从不生气”。作者将富于悲剧性的故事平静地叙来, 不会有意识地揭露或控诉什么, 甚至在痛苦的人生中还要发掘出那么一点真善美, 使人不至于彻底绝望。他的《边城》更是用一种温和笔调抒写的田园牧歌, 那个宛如世外桃源的世界也有生老病死, 也有悲欢离合, 可作者不去渲染它, 而是淡化它, 从而使整个作品回荡着一种美丽而忧郁的情感基调。

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中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的相交相融, 呈现出物我相融, 一片空明的美的意境, 在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中, 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性灵。沈从文的《边城》实际上具有双重结构, 表层结构叙述的是翠翠与大老二老的爱情纠葛, 深层结构传达出的则是一种内心的孤独, 一种对人生命运不确定性的忧虑和深沉的人生哀痛。但是, 这些主观情愫不是直接抒发的, 而是常常浸透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也就不单单是一种背景, 而是作为更深层次的内心情感的外在物化。

在中国当时特定的黑暗动乱的时代风云里, 个人的觉醒与社会的黑暗相冲突, 使现代作家们陷入了极度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 因此, 他们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 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把自然作为休憩受伤的灵魂的最佳场所。

沈从文就是用大自然的光和空气冲淡肉的气息, 提升灵的因素, 重在展示“乡下人”的健康而朴素的人性。他在《水云》说“对于一切自然景物, 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微妙关系时, 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他理想中的人性是用阳光、空气、溪水, 带着泥土的气息, 也许粗野点, 便朴素健康, 一切循乎自然。沈从文通过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描摹, 营造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 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自身所处的物性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这个精神空间其实就是沈从文夫子自道的“希腊小庙, 而这“希腊小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满人性和神性的爱。

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 田园文学有其特定的内涵, 它并不囊括所有描写乡村题材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 而只有以理想主义的态度来抒写乡村生活, 表现农民淳朴人性的作品才属于田园文学的范畴。沈从文笔下的乡民, 都是真善美的最直观地表现:翠翠、爷爷、三三、船夫、水手, 甚至是妓女也极具善良的品性, 像《柏子》里的水手柏子为了能与相好的妇人相处, “预备将这一月储蓄的金钱与精力, 全倾之于妇人身上, 他们却不曾预备要人怜悯, 也不知道可怜自己。”虽然, 我们很难从一般道德层面上去判定这样的人事物, 但是人性中的奕奕闪光还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炽热的生命与原始的冲劲。沈从文把原始情欲当作正常的人性, 当作人的生命强力来表现。情欲在其笔下, 已不再是丑恶、淫秽的别名, 而是人性的复苏, 青春的觉醒, 存在的庄严召唤, 站在你面前的如同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

这种努力使他的作品时代气息浓不浓, 但它们包含着人性的美, 因而在经历了革命年代的冷落后到了新时期又被重新发现, 并且引发了“沈从文热”。沈从文是从解剖“文化根性”的立场, 来解剖中国积存各种“问题”的, 他们寄希望于未来, 期待那些淳朴、善良的人们“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 重新来一股劲儿, 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 去支配自然, 创造历史, 从而“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 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5) .

[2]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 .

[3]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10) .

[4]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12) .

[5]徐向昱.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论[J].学术界, 2011 (8) .

《诗经》田园诗的三重境界 篇2

一、农事与祭祀:田园诗的第一道风景线

田园与农事是分不开的,即便是后世文人士大夫的田园诗也离不开农事的内容,由于后世写田园诗的人能真正接触农事的不多,所以他们笔下的农事往往是变了味的。在这种情况下,周代的农事诗便显出了它独特的价值。

现存《诗经》中的周代农事诗约有十一首,这十一首农事诗即是我国田园诗的滥觞。

《周礼》将这十一首农事诗分为《豳诗》《豳雅》《豳颂》三类。依朱子《集注》的意见,《豳风》中的《七月》为《豳诗》;《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四篇为《豳雅》;《周颂》中的《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六篇为《豳颂》。

那么《豳诗》《豳雅》《豳颂》中的十一篇农事诗是什么性质的诗呢?据《周礼·春官》记载,这十一篇作品具有明显的祭祀祈年的目的:“中(仲)春,昼击土鼓,籥(吹)《豳诗》,以逆(迎)暑。中秋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籥(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籥(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可见,这十一篇作品是周人祭祀所用的乐歌,在每年的寒暑交易之际,要举行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众人相聚,吹豳籥,击土鼓,歌《豳诗》,祈求节序分明,风调雨顺。而在祭祀田祖,或逢蜡祭时,也以此仪式来祈求丰年,劳送万物,使其休息。因此,这十一篇以农事为内容的乐歌,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场合用来祈求丰年的祭歌。

由于周代的这些农事诗带有明显的宗教目的,所以这十一首农事诗实际上是宗教活动和农家生活的混合物——祭祀与农事的混合;宗教精神与田家风情的混合;祈年的目的和描摹劳动场面的混合;这种混合,不是个别的现象,它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这十一首农事诗中。关于《七月》,我们留在下面谈。对于雅颂中的十首农事诗,过去的评价不高,原因是它没有更多地表现下层农人的生活和情感,其实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即为了祈年的目的,如何去叙述农事活动,以求得神灵的庇佑。这些诗当然是以上层人物的观念去观照农村生活,而且还要达到祈年的目的,这就不能不使这类诗具有一些虚饰的成分,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一些周代社会的真实情况。

这些诗大多首先是叙述农人的垦荒耕植: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籽,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甫田》)

类似的叙述还见之于《大田》《楚茨》《噫嘻》《丰年》等诗中,这些诗自然没有反映下层农人的劳累和贫困生活,它表现的是作为农场主或高层统治者对农事的观感:大规模的垦植、庄稼长势良好、农官与农人克守厥职,诗中洋溢着一种土地所有者对生活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还延伸到了秋收以后谷粮满仓与祈求富足的场景:

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楚茨》)

在统治者眼中,农业兴旺,五谷丰登自然是诱人的景象,但他们所希望的是神灵庇佑,万世永享福酢。于是这些诗无例外地又将笔锋转向祈求万世基业的祭礼场面:

执爨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楚茨》)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田》)

雅颂中这些农事诗的叙述程式,一般从开荒垦植写到五谷丰登,再到祭礼求福,表明了这类农事诗具有鲜明的功利目的,即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永享景福。我猜想这类诗应起源于远古部族的祭祀活动,通过叙述族人的活动,咏唱部族的成长壮大,以求得神灵的庇佑,像神话学家整理的白族神话歌谣“踏歌”就是这样的叙述结构。雅颂中的这类农事诗,将农事与祭祀相结合,其渊源也应该是上古的祈年风习。

这些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七月》可以形成互补,它所展现的一些生活场景是《七月》中所没有的。譬如周代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周初五谷丰登的社会状况、祈年的风俗,等等。把它与《七月》相结合,才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周人的田园与农事生活。故而我们对它的评价,也不能拘于是否表现了下层百姓的生活,因为这类诗所表现的内容,毕竟也是周代社会的一种真实现象。它在艺术上的平和雅正,在《诗经》中自然也能独树一帜。

二、百科全书似的生活画卷:田园诗的第二道风景线

若要说到能表现下层百姓的田园生活和农家情感的,就只能以《豳风》的《七月》为代表了。

《七月》的可贵,在于它能历叙周人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雅颂中所不易见到的景象。诸如从正月到腊月,农耕打猎、采桑织布、凿冰舂谷、索茅修屋,无不一一毕现。清人方玉润说:“《豳》仅《七月》一篇,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诗经原始》)诗中所叙述的浸满了农民血汗的劳动生活,是雅颂中的农事诗和后代田园诗所难以企及的。虽然《七月》的作者不一定是农民自己,但从他对农村生活的熟悉程度来看,当是一位非常接近下层百姓生活的人。

《七月》的可贵,还在于它是一篇以农民的眼光去写农民生活的作品,这一点尤其为后世田园诗所难及。在《七月》里,农人耕作的辛劳、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创伤得到清晰的再现。其中有农人不得喘息的劳累:“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可以听到农妇在隆冬腊月无衣避寒的忧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还可以看到寒风呼啸,陋室栖身的惨况:“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磋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这种沾满泥土与血汗的描写,不是后世文人士大夫过腻了官场或城市生活,到田园去寻觅新鲜感受的文人田园诗;也不是政治家站在高处,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去俯视农家辛劳的田园诗;而是以平视的角度,以农民的眼光观照农民生活的、充满了泥土血汗气的田园诗。

《七月》还是一篇农业百科全书似的作品,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农家生活的全貌。其中不仅有农家一年四季农耕打猎、采桑织布等劳动场景,还涉及节令气候、饮食起居、仓储纳阴、筑场修屋、春酒贺寿、羔韭祀神、衣着分配等周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情景,因此说它是一篇百科全书似的作品毫不过分。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七月》说:

乌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如实,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

所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他对《七月》百科全书似的生活场景的概括还是准确的。《七月》在对周代农家生活现实性的描写上,既是空前的,也为后世所罕见。清人方玉润还从艺术上指出其卓绝处:“今玩其辞,有朴拙处,有疏落处,有风华处,有典核处,有萧散处,有精致处,……无体不备,无美不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见臻此境界。”(《诗经原始》)这一评价,从其手法的多样化来说也是准确的。

三、采集畜牧:田园诗的第三道风景线

在上述的田园诗里,我们听到了农事与祭祀的交响,看到了百科全书似的画卷,在田园牧场,我们还可以聆听妇女的采集之歌、牧人的放牧之歌、猎人的狩猎之歌。这一切,构成了后世田园诗所少见的景象。《周南》中的《芣苢》是一首非常富有田园风味的作品,那是来自一群妇女的吟唱: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对这一首诗,清人方玉润曾在《诗经原始》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对其诗境进行了诗意的描述,尽管有些人以为这段话是对原诗的超水平发挥,但《芣苢》所描绘的热烈场景和欢愉的气氛却是历历在目的。再如《召南》中的《采蘩》,写宫女为王宫的祭祀之事而到野外采摘白蒿: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宫女为了公侯之事(指祭祀),在沼泽沙渚山涧繁忙地采撷,直至光亮的发髻散乱如蓬方才回归。诗人的叙述在表面上是平静的,但也透露出采集女的辛劳。

在田园牧场,也仿佛传来牧童的歌唱:

彼茁者葭,壹发(出也)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出也)五。于嗟乎驺虞!(《召南·驺虞》)

据戴震所言,此诗为春蒐之礼,除田豕也。但从诗中所写“葭”“蓬”的茁壮之貌以及对“驺虞”之官的赞美来看,更像是一首牧业兴旺的赞歌。我们仿佛看到牧童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场边上,不时发现奔突于芦丛蓬草之中的大小猪群,不禁生发出对畜牧官(驺虞)的赞叹!

采集与畜牧,是《诗经》中农事田园诗的补充,也是与后世田园诗自然超诣的风味最为接近的一种,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与雅颂中的农事与祭祀混合描述,与《豳风·七月》的泥土血汗气有着不同的面目和风格,在庄重沉郁之外,体现出明快的色彩。

《诗经》中的这些不同内容和风格的田园农事诗,构成了周代的田园交响曲。这些酝酿于早期诗歌中的尚显稚嫩的田园诗,具有后世文人田园诗中所不具备的古朴和农人自己的真实感受。后代的田园诗可以写得更敏感、更细腻、更润泽,但也同时失去了许多原本就属于田园的东西,比如泥土味、血汗气、浑朴的风格等,这也是《诗经》田园诗的可贵和不可替代的地方。

陶渊明田园诗解读 篇3

一、陶渊明诗歌体现了“自然”之美的鲜明特点

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本性取胜, 在诗歌中是一种朴素的美, 这主要表现在其诗歌中的意象与语言上。我们在陶诗中很难发现奇特的意象, 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 如“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全都明白如话, 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韵味。陶诗中所描写的是最平常的事物, 如村舍、鸡犬、桑麻, 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 一经诗人笔触, 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在语言上, 陶诗的语言看似自然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路狭草木长, 湿露沾我衣”, 明白如话, 看似自然, 但如果没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技巧, 就不能把诗写到如此纯熟自然的地步。陶渊明的诗歌的“自然”之美, 一方面体现了其自然而然的率真的诗意的生存状态, 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眷恋和在生活中求取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 一方面是朴实质朴的语言和平淡自然的意象特征。也许这正是陶渊明及其诗歌能备受后人欢迎的原因吧。

二、握锄头又握笔的农民诗人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 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 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 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 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 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劳作虽辛苦, 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 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 充满着喜悦。“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尽管劳动还不熟练, 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归去来兮, 倦了的陶渊明回到自己的小屋, 洒脱孤傲, 无牵无挂。

三、简论陶渊明田园诗中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1) 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 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 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 重返“自然”, 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而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 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具有格外引人的力量。再如《饮酒》第五首:……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只有当诗人远离了污浊的现实, 避开了达官贵人车马的喧扰, 回到田园, 悠然自得地生活, 才能拥有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也才能感到获得了归宿。

(2) 对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 这是其田园诗的可贵之处。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 而且他对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还都充满了一种喜悦之情,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中说:“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 即事多所欣。”《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 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 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 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 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 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四、艺术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

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 稍加点染勾画, 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陶诗的平淡自然有其显著的特色, 即“凶枯而中膏, 似淡而实美。” (苏轼《评韩柳诗》) 以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 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 这就使他的诗能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所以苏轼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 熟看有奇句。”这种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的。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篇4

首先, 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诗情画意。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这主要也是就他的山水田园诗而言的。

王维不仅是诗人, 而且兼为画家, 因此以画理作诗, 创造出与水墨丹青具有相同意韵的诗歌是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一种独特形式。王维的诗笔犹如画笔, 既能够挥毫泼墨出雄奇山水, 又能够工笔彩描出清丽田园风光, 不但能尽出山川林泉之貌, 而且能尽传山川林泉之神。譬如:“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终南山》)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青山横苍林, 赤日团平陆” (《冬日游览》)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都如泼墨山水, 为我们展现出气势恢宏, 意境高远的山水画卷。同时, 诗人将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溶入笔墨之中。这样情景交融, 怎能不富有诗情画意呢?王维的工笔彩绘也尤为见长。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构图、和谐的色调来表现秀美闲适的山水田园风光。“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谢, 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瞑》) 描绘了清新幽丽的山中秋夜的景色:空旷的山谷, 人迹罕至, 又刚刚下过雨, 青山经过山雨的洗礼, 愈显得苍翠秀美, 纯净清新, 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傍晚, 空气愈显得清新怡人。到了夜晚, 一轮明月高悬碧空, 把它那皎洁的月光透过青松的间隙洒落在地面上。一条清清的山泉从光洁的山石上潺潺流过, 映着月光, 闪闪发亮。一切都是这样的清静幽美。突然, 从竹林间传来一阵喧闹声, 一群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洗衣女子端着洗衣盆, 拎着竹篮, 有说有笑地走过来了。山脚下, 荷塘里的荷叶此刻也开始不停地摇晃起来, 发出沙沙的声响, 几个渔夫划着小船从莲叶中探出头来。这“明月松间照”的宁静, 这“竹喧”、“莲动”的喧闹, 这“翠竹”、“青莲”的悦目色彩, 还有淙淙流泉的悦耳声响, 和谐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犹如一支恬静优美的小夜曲, 又像一幅浓淡相宜, 清新雅致的山水画。诗中, 王维还淡淡地勾点出“浣女”、“渔舟”, 更使得满幅山水增添了情趣, 这样声色并茂, 和谐自然, 不愧是“诗中有画”。特别是诗人将自己厌倦官场生活, 洁身自好的孤高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寄寓眼前的山水田园之中, 更是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 充满了诗情画意。吟唱这首诗, 若你闭上眼睛, 脑海中就不禁会展现出一幅清新幽丽的图画。

此外,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还善于简洁地勾勒出一个画面, 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诗人用二十字为我们简洁地勾勒出一幅月上春山, 花落鸟鸣的幽静的画面。又如《竹里馆》, 诗人同样简笔勾画出了一个清幽的画面:幽深的竹林里静悄悄的, 只有诗人在其间静静地弹琴吟唱, 月光透过竹林照在他的身上。诗人归隐田园的闲情逸致和这清幽的景物融合在一起, 同样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其次,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上也很有特色。

表现在:

第一, 王维描写景物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精雕细刻。譬如《新晴野望》中, 诗人用“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刻画新晴;又如“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刻画春山夜静;还有用“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来刻画江湖, 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第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时善于处理动静的辩证关系。在《山居秋暝》中, 诗人选取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青莲等景物, 明月、松林是静止的, 清泉是流动的, 淙淙流水, 更衬托出空山秋夜的宁静。但这份宁静不是死一般的寂静。“竹喧”、“莲动”、“归浣女”、“下渔舟”, 使得整个山林显示出盎然生机。这“喧”、“动”、“归”、“下”不仅没有破坏山林幽静的气氛, 反而相映成趣, 将山林衬托得更加幽静了。这样, 以动衬静, 收到了艺术上相反相成的效果。再如《鹿柴》中, “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之空寂, “但闻人语响”, 一个“响”字, 更衬托出了空山之幽静, 给空山也增添了一点生机和活力, 不至于产生静得怕人的感觉。还有《鸟鸣涧》, 写月上春山, 花落鸟鸣的幽静也是通过动静结合来表现的。

第三, 王维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时, 还注意做到声色兼具。王维是诗人兼画家, 而且还精通音乐, 表现在诗歌上声色兼具。如《山居秋暝》, “明月”、“清泉”着重描绘色调, “竹喧”、“莲动”着重描画声态, 特别是“清泉石上流”一句, 声色俱全, 使诗歌在诗情画意中流动着音乐的旋律。这样声色相映, 艺术效果大大增强。

第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景物时, 善于把握主客观的契合点。《渭川田家》句句突出一个“归”字, 这既是渭川田家日暮时分宁静怡然景色的真实写照, 又是诗人盼望归田主观心情的客观外化。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牛羊归圈、牧童归家、田夫归村、雉鸡归巢、春蚕归眠的景象, 这样情景交融, 主客统一, 有力地传达出诗人“万物皆归我亦归”的意愿, 很有艺术感染力。

再次, 语言清新凝练、朴素自然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艺术特色。

无论王维的山水诗, 还是田园诗, 大都为我们创造了清秀怡然的意境。这与诗歌语言的清新自然, 平淡朴素是密不可分的。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语言朴素自然, 没有华丽的词藻, 没有刻意雕凿之笔, 就是常见的景物, 通俗的写法。给人以清秀之感。还有《渭川田家》语言多么朴素自然, 像平时的闲谈一样。同时语言凝练, 很有表现力。一个“秀”字把麦苗扬花, 麦浪滚滚的景象都表现了出来, 一个“稀”字又把春蚕入眠后桑树叶被采摘得稀稀落落的情形描绘了出来。还有《鹿柴》、《竹里馆》等五言绝句, 诗人仅用二十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秀美的图画, 创造出一个幽丽的意境, 表达出自己闲适宁静的心情, 这足见诗人语言之功力。难怪唐人殷蟠说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秀调雅, 意新理惬, 在泉成珠, 著壁成绘。”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流变 篇5

一、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陶渊明39岁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 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他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 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即真实地叙说了他归园田居的原因及归隐后怡然自适的生活状态和情趣。“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 这让他感到真正找到了归宿, 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诗人的这种愉悦、快意是身处官场之人无法体会的, 所以他时时要不无得意地表达出来, 如《饮酒》 (之五) :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不仅如此, 诗人身处农村, 还亲自参加劳动, 和农民朝夕相处, 体验了农耕的酸甜苦乐, 如《归园田居》 (之三) :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里的陶翁俨然一个地道的农夫, 虽然早出晚归, 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在所不惜, 只期望庄稼有个好收成, 情感亦如农民一样, 随庄稼收成的丰或歉而或喜或悲。田园生活充满了无穷的欢乐。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 “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想见无杂言, 但道草木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 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 子孙还相保”, 他的心灵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和彻底的解脱。

陶渊明用白描的笔法, 给我们描画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生活画面, 感觉如话家常, 娓娓道来, 自然带人进入一种远离尘嚣、没有官场复杂斗争的温馨的境界中去, 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真情, 倍觉亲切熟悉, 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这种情感是真实自然、不假任何雕饰的, 细细体味方觉余味无穷。正如苏轼所说:“观陶彭泽诗, 初者散缓不收;反复不已, 乃识其奇趣。”所以我们把陶渊明的这种以描写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劳动生活画面为主, 抒发热爱自然, 希冀人性归真、社会还淳的诗歌称为田园诗。陶渊明也被认为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二、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晋宋时代, 玄言诗在诗坛占据着统治地位, 钟嵘《诗品序》评论其为:“理过其辞, 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 建安风力尽矣。”这个时期的玄言诗几乎变成了《道德经》的讲义、《庄子》的注疏, 诗中常常出现山水的影子, 但山水不是被作为主体来加以描绘的, 而是作为阐发玄理的工具, 完全是一种附庸的地位, 读来倍觉“淡乎寡味”。

但玄言诗并非一无是处, 正是这些夹杂其中的山水诗句, 却孕育了后来的山水诗。东晋后期的谢混诗中就已经集中力量刻画山水景物, 给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而谢灵运继续从这个方向去开拓诗境, 大量创作山水诗, 加大了山水在诗作中的表现比重, 注重色彩的描绘, 努力以文字表现山水形貌, 使山水景物描写更为突出精彩, 为山水诗描摹山川草木提供了艺术借鉴, 成为山水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谢灵运的山水诗, 绝大多数是他做永嘉太守以后写的, 用富丽精工的语言, 描绘永嘉、会嵇、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如《还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写他从石壁精舍回来, 傍晚经湖中泛舟的景色, 很像一篇清丽简短的山水游记, 语言精雕细刻而能处于自然。“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两句写薄暮景色, 观察入微, 深为李白所赞赏。又如《石门岩上宿》, 写他夜宿石门, 期待知音的感受和山中夜静的环境气氛, 相当成功。诗中除借用楚辞的典故外, 没有任何玄言佛理的辞句。

谢灵运的诗虽存在普遍认为的“有句无篇”、“结构单调”的弊病, 不能做到情景交融和风格完整, 但他把自己眼中的闪光水色、朝霞夕霏用诗句描绘出来, 把山水景物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的确给诗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改变了玄言诗情与理两相分离的状态, 把山水诗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和陶渊明田园诗的写景比起来,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是远离人境、杳无人迹的, 他的生活是远离普通民众情感的优游名山大川, 表现的是士大夫阶层的忧愁苦闷和失意, 缺乏生活气息。所以我们认为山水诗是以山川景物为素材, 以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为宗旨, 抒发作者远离尘嚣、归心大自然的文化精神。在谢灵运之前, 许多诗歌中也出现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句子, 但自然景物都是用来比兴的, 除了曹操仅在《观沧海》一篇中全力描写沧海的壮观景象之外, 再无人像谢灵运这样把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精雕细刻、工笔描绘, 并且大量创作山水诗, 因此谢灵运被认为是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三、王维、孟浩然使山水诗和田园诗得以合流

山水诗和田园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 在唐代迎来了顶峰, 很多诗人都在这个题材上有所涉及, 而王维孟浩然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孟浩然对农村的生活十分熟悉, 他也非常热爱农村的自然风光, 因此写就了很多描写田间风光、农人耕作的优美诗歌。如《过故人庄》, 描写乡村绿树、青山环绕的美丽景色, 写故人和自己“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的闲适, 写故人的浓浓情意, 读来让人倍觉亲切温暖和羡慕。又如《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亭午, 至家已夕曛。回瞻下山路, 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 伫立待夫君。

诗中牛羊、樵子、草虫在夕阳西下时都各各回家, 如倦鸟知还, 村妇也伫立门前等待夫君的归来, 真是一幅温馨的乡村黄昏图, 和上一首诗一样都具有十分浓厚的生活气息。

孟浩然一生不曾出仕, 特别仰慕陶渊明, 生活经历和陶渊明几乎接近, 诗作内容、风格自是和陶渊明一脉相承。在《过故人庄》里, 那种“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的农人生活图景, 那份“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的挚情, 传神地描绘出了陶式的田园风景之乐,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与“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的情谊是同样的深厚,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与“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透露的淳朴真情又是何其相似, 表现了孟浩然对田园风光发自内心的向往和热爱。

同样, 王维也写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如最为脍炙人口的《渭川田家》, 写薄暮时分农村的人物景致, 有牛羊归来、野老依杖等候牧童, 还有田夫荷锄田间归来依依闲话的画面, 更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的独特风景, 这样的闲逸让人油然而生羡慕之情。另外如《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 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 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 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 惆怅思远客。

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美丽风光, 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王维诗中充满了“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这样农村特有景致的描绘, 这些描绘与“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和“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的意境是何其相近, 很容易看出陶渊明对他的影响。

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最基本的创作模式, 把田园作为返朴归真的乐土, 逃避污浊现实的桃源, 以清新优美的风光、淳朴真挚的田家、悠闲宁静的生活为基本内容, 构成理想模式与世俗对立。

然而他们并不拘泥于陶诗的模式, 同时又汲取了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精华, 使田园诗的表现领域从田园生活扩展到自然山水中, 艺术旨趣也由只在表现主观性情扩展到再现自然之美, 拓深了田园诗的意境, 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写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然而诗中描写山光西落、池月东上的景象, 写荷香竹露的味、声, 让人感觉环境的优美怡人, 不仅仅是在表现内心的感受, 还表现了外在的山水之美。又如《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 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诗中不仅有“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的人事描写, 更有“天边树若荠, 江畔舟如月”的山水远景描写, 与作者的“愁”、“兴”相互交融。

王维的田园诗中同样在描写田园生活的时候天衣无缝地渗入了山水景物的描绘。如《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虽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 但依然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 画意盎然, 境界幽深, 展现了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和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再如《山居秋暝》不仅描绘了“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的田园风光, 而且描绘了“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山水景致, 山水与田园相映成趣。“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青山横苍林, 赤日团平陆”、“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这些都常常是王维在描写田园风光时候的优美背景。

王维、孟浩然既追求陶式真淳的田园境界, 又向往谢式的清高玄远的山水境界, 他们的生活理想呈现二元的状态, 他们的田园诗自然也呈现出与山水的合流, 产生了山水田园诗这一诗歌流派, 并蔚为大观,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7.

[2]游国恩, 王起, 萧涤非, 季镇淮, 费振刚.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5.

[3]刘首顺.唐诗三百首[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2.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

[5]陈贻焮.王维诗选[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特色 篇6

一、充满了幽静谐和境界, 是诗、画、乐的结合。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不仅能诗, 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 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常是诗、画、乐的结合,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东坡志林》) 确实如此, 王维以他诗人的独特的审美气质, 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 来感受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潜心默会大自然, 再加上诗人静为至美、至乐的追求, 使得诗人笔下的幽静之美千姿百态。如在写到“空山”这个词语, 在不同的诗中虽然都体现了一种静之美感, 但意境却有不同。“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瞑》) 表现的是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 色调明朗;“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鹿柴》) 则表达了山的空寂冷清, 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作者正是以一般人不易觉察的敏感, 用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 把握住了自然界中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他们生存的时代最显著的力量——政治———之间, 历来有一种紧张状态, 遂造成了古代自屈、陶、李、杜以来无数诗人现实生命的缺陷与心理人格的焦虑。”王维同样也陷入了这种焦虑, 但诗人并没有把个人的不幸与国家忧思融会一体, 从诗发愤抒情, 而是远离尘嚣, 寄情山水隐逸林下, 是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迹的自然流露。《终南别业》中“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就流露出诗人的闲情逸致, 现实中与诗人同调的不多, 兴致来时, 惟有独游。景怡情, 能自得其乐。“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更是心情悠闲到极致的表示。作者随意而行, 走到哪里算哪里, 然而不知不觉来到流水的尽头, 看是无路可走了, 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天上悠闲的云, 把作者那种追求自由豁达的胸襟表露无遗。因此其诗“静象之静, 其静非为死寂, 乃意中之静, 故静中有动。空象之空, 乃实象之有, 故空中有心”。

王维山水田园诗虽充满了幽静谐和的境界, 但他山水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诗中有画”。他善于在山水景物的描绘中, 把声、光、色、态, 形象有机和谐地融为一体。如《终南山》一诗, 运用“散点”透视, 顺序写景:先仰视山巅, 后攀登至山际, 回望白云, 直至巅峰再俯瞰群山, 最后回至原处, 询问一水之隔的樵夫。形式上看, 从起点到终点, 可略一揣摩, 却从不同角度勾勒出终南山的全貌:“近天都”, 从接近天帝之都言其高峻;到“海隅”, 连接至海以言其绵亘辽阔。“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不难想见, 一老一少, 指指点点;哗哗溪水, 在石块上摔成千百片碎银, 奔腾而去。天渐渐暗淡下来, 游兴未尽的诗人, 只有等待明日再来。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遐思空间。《终南山》通过总体性布局, 把整个山势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然“诗中有画”这一艺术形象, 在我国历代诗作中广泛存在。“大凡山水田园诗, 多少都有点‘画意’, 但是, 能从摄取物象的典型瞬间画面, 具体细腻的质感描绘、绘画结构的运用和色彩描绘上都自觉不自觉地始终如一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绘画技能, 唯王维最典型、最突出、最成就。”

同时,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充满乐感, 因为王维他本人为太乐丞, 对音乐有一定的造诣。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这种特色———从乐入诗, 如“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这两句中“日潺湲”就是日日潺, 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 用一“日”字, 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 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境界。

由于王维身兼诗、画、乐之长, 他的诗、画、乐的修养与气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使其诗中所描绘的事物, 比其他诗人更典型, 更生动, 更具有画意、乐意及立体感, 铸就了“诗中有画”的鲜明特色。

二、从禅入诗的空幽美

“禅”即“禅定”, 意为“静虑”, 即息虑凝神, 排除杂念, 达到佛我合一的最高境界。禅僧居士多隐于山水之间去领悟那宁静、幽远、甜美, 心灵与自然宇宙合二为一的禅境。佛教在阐述佛理时常以山水自然现象作为比喻, 僧尼们多在隔绝世俗喧闹的自然环境中坐禅念经, 习静长修, 以期入涅磐之境。而修禅者正是从人生与自然的陶冶参悟中去体味超然世外的禅境, 这些人往往习惯于自然清静, 淡泊高雅的生活, 习惯在山水间领略“物我合一”的禅机。王维虔心修禅, 他“已悟寂为乐, 此生闲有余” (《饭覆釜山僧》) 。他的隐居之所终南和辋川别墅风景优美, 加之他心寂去尘、超然脱俗的禅学修养, 潜移默化在他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观之中, 使他的山水诗表现出诗人空灵清幽的禅意心境和自然的契合无间。

像《辛麦坞》、《鸟鸣涧》、《山中》、《鹿柴》、《竹里馆》这类小诗, 显现的意境是空鸣静寂的, 给人一种空幽之美感。寂寂山谷之中, 或花儿自开自落, 或斜阳映照青苔, 或清风明月相伴等等。一切是那么的平凡、自然、任远自在。空境之中, 仿佛一切都回到了生命的本原。在这静寂之中却又洋溢着生命的律动:花儿绽放的春机, 花香鸟鸣的恬静, 初冬山林的滋润和美, 空山之中的人语传响, 竹林明月下的悠悠琴声......不禁使人在虚融清静之中感到一种淡淡的喜悦。诗中作者的“意”和山水自然之“境”圆合和谐, 诗人追求空无静寂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化也再现于诗中, 充分体现了主客无间、物我相总的空幽禅意。

三、清新, 富有生气。

王维的诗虽充满了禅意, 但也渗透出清新而富有生气的特点。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 诗人怎下笔说有“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 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正所谓“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 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 万物为之一新, 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 景物之美妙, 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 却有皓月当空, 照耀松林, 洒下斑驳的清辉;雨后山泉潺潺流泻于山石之上, 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多么幽清明净的山村景色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 不正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写画, 随意挥洒, 毫不着力, 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 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阵阵的歌声笑语, 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 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下荷塘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夜, 在这翠竹青莲中, 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诗中焕发出勃勃生气。

这首五言律诗, 只有四联八句四十个字, 在这短短的诗篇中, 诗人选择了最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 这秋景, 洗去了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伤感的情调和灰暗低沉的色彩, 写得清新而富有生气。“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之美。千百年来, 此诗令人百读不厌, 传颂不绝, 实在是山水诗中的精品。”

从以上的阐述中, 我们领略到了诗人以他独特的眼光入诗而创造的不暇雕琢、浑然天成、自然适意的境界, 体悟到那种说不清的平淡悠远的闲适之情, 可以听到到诗人心灵和自然宇宙之间展开的对话而感到空灵、清幽的禅意。在其山水田园诗中, 真可谓达到了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超然境界。

与开创田园派的陶渊明不同, 陶诗写出了躬耕生活的感受和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 诗中充满了真诚、淳朴, 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浓浓情意。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所致, 陶渊明的这种体会是王维所不能达到的。同时, 王维的诗歌与他同时代的以山水田园诗出名的诗歌特色也不尽相同, 原因何在?这和他的个人才华、生活道路、家庭背景以及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

王维精通绘画, 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仿, 这可从当时著名的鉴赏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和后梁画家荆洁在《笔法记》中对王维绘画的描述得到证实。正因为他身兼诗人、画家、宫廷大乐丞三重身份, 具备画家的慧眼、诗人的妙笔、音乐家对乐感的造诣, 使其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烘托、渲染, 使得他的诗好比淡墨传神的山水画, 因而“诗中有画”这一特色突出地体现在他的山水诗中。

除了其个人的才华, 当时的思想传统、社会风气和王维的家庭背景也给他的诗歌特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王维山水田园诗歌创作时期, 正是盛唐从开明走向衰落之时, 社会政治渐趋黑暗,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官宦专权、朋党交替、藩镇跋扈, 各种危机日益滋生蕴蓄。正是随着时局的这种变化和个人仕途的沉浮, 中年后的王维淡薄仕宦, 开始了山水田园的“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酬张少府》) 的亦官亦隐的生活, 并先后隐居于风景秀丽的终南别业和蓝田辋川。此外, 盛唐时代, 文人信仰自由, 佛教沐盛, 其母虔诚信佛, 家中充满浓郁的佛教气氛, 因而作为禅宗的虔诚信徒, 他以禅的眼光观照空灵境界, 使得他的山水诗禅境极致。而由于佛教思想主张清静无为, “养高忘机”, 超尘出世使唐代社会隐逸之风大盛。士人们在仕途上、个人境遇上不得意时, 往往选择归隐之路, 徜徉于山水之间, 寄情于大自然, 追求更广阔、更超脱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因此, 王维的思想兼容儒、道、佛, 尤笃信佛教, 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的。

王维的个人人生经历为其思想与诗歌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维出身名门望族, 少年得意, 早入仕途, 其社会地位之高、声誉之大, 在唐代诗人中并不多见。然诗人的人生经历却颇为不幸, 正如诗人晚年在《叹白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实在是道出了诗人的心声。诗人领悟到了世事多变, 人生异常, 亲眷难以永聚, 转瞬便成隔世, 人生际遇兴衰又漂浮无定, 经历种种, 不得不思考摆脱痛苦、以期精神解脱之道。在这种情况下, 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 从而其诗歌呈现出淡薄名利、钟情山水田园题材的择取和表现;恰好佛教里贯穿了离苦得乐、究竟解脱的思想, 诗人在参悟中找到了归宿, 创造出空灵清逸、宁静淡远的意境, 抒发出对山水田园风光及隐居生活的陶醉和感悟, 流露出别样的人生乐趣。

韦应物山水田园诗风格探讨 篇7

一.恬淡———淳美自然

韦应物一生由豪侠公子走向文人学士,由三卫郎做到大州刺史,做官虽不算显达,然官运尚可,总是缓步升迁的,自无迁谪之怨;他做官勤慎爱民,以清廉直正见称,加之生性恬淡,自无躁进之心,更不会刻剥人民而取宠;他对当时社会前景缺乏足够的希望和信心,隐退思想时隐时显。诗如其人,因此,他的诗在古朴隐淡之中,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淡淡的图画,表现了诗人淳美的自然情操。

1.淡而不枯。

试观其《赋得暮雨送李胃》: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离别之情,在历代文人笔下总是显得那样郁闷盘曲,但韦应物却将笔力放在写景上,寓情于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首联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题中的“暮雨”二字,淡淡几笔,勾画出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二、三联四句接写江上景色:在沉沉西下的夕阳,傍晚的暮蔼里,伴随着微微小雨,出航的船只慢慢归来,而鸟儿却迟迟不愿离开,远望江面渐黑看不到朋友的远去的船只,只有岸边的浦树永远饱受这里江水的滋养。全诗以“微雨”起,以“散丝”结,淡淡地涂抹,又淡淡地了结,显示韦应物恬淡的特色,因而翁方纲称韦诗“其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石州诗话》)。

2.溶浓入淡。

韦应物虽身在名利追随的官场,却能清心寡欲、恬淡自远,不为外物所动,他把生活的贫富、官场的沉浮看得很淡。以一种澄沏清莹的胸怀处世,便自然心旷神怡,山水泉林在他的眼前也格外清新可爱。于是韦应物情不自禁地投向了大自然优美的怀抱,去捕捉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生机盎然的澹远之美、恬静之美、自然之美,因而产生了一篇篇淳美、恬淡风格的诗篇。

韦应物有一首名作《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幽深茂盛的芳草,繁茂葱绿的树木,婉啭鸣叫的黄莺儿和春潮野渡,写得物象鲜明,有声有色,但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又只是那自在漂浮的空空渡船,无人问津的荒郊野渡和那自生自荣的自然之美,意境恬淡宁静而又悠远有味,很好地体现了韦诗“一寄鲜于简淡之中”(宋濂《宋文宪公全集》)的溶浓入淡的特色。

3.淡而有味。

自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风格艳丽清新,但片面追求华丽辞藻;谢眺在新体诗方面也是重辞藻,重声律;到大历诗人,他们是极力推尊“丽藻”的时代美观,韦应物虽也受其影响,但他并没有像大历诸子那样沿谢灵运的路子去片面追求丽藻,而是略去了六朝剪花雕彩、襞积细微的陋习,将这种轻利的笔调揉贯于自己简淡的诗风里,如《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青莲界,萧条孤兴发。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此诗旨趣超拔,刻炼精工,得谢灵运精髓。却又能洗削赘语,用极为平常的词语描绘眼前的风景,比大谢诗更为省净。而且诗风清新疏朗、明丽葱倩,又兼得谢眺的风韵。因此朱熹称:“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诗林广记前集》)王世贞云:“韦左司平淡和雅,为元和之冠。”(《艺苑卮言》)刘履谓:“子厚之工致,乃不若韦苏州之萧散自然。”(《唐诗癸签》)诸家说韦应物无“做作”、“平淡和雅”、“萧散”,便是说其诗在艺术表现上极为自然,语言简洁朴实,不加雕琢。

韦诗这种淡然天成,淡而有味的特色正在于摒弃大历诸子有锻炼而求远的观念,韦应物用他朴实、自然的语言,使山水田园诗天然超妙,结体浑成,形成了悠然淡远、冲和平静、优寡舒缓的意境使其诗内蕴着恬淡的品格———淡而能真、淡而能厚、淡而有韵,这正是其人生境界的诗性表现。

二.写实———淳朴天成

谈到写实,人们往往想到“自然流出,不假安排”,其实,这只是诗歌艺术的外在表现,是那些在表现上自然、淳朴的诗歌给我们的一种感觉,而不是诗人创作的实际。而韦应物的诗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他的诗中没有什么是多余的;也没有向我们隐瞒什么,或者在诗中删除了生活中的什么,他只是从容不迫的告诉我们他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1.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有如他生活的实录,使生活中的各方面内容基本上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诗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他在各州理政、视察、宴集、游赏、园艺、访友等生活内容,而且也可以了解到他在外郡时感时、忧民、思亲、念友等真实的心态。如写理郡:“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薄》);写独居斋中:“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郡内闲居》);写宴集:“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写交往:“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花径》);写游览:“弄泉朝涉涧,采石也归州”(《游西山》)。但是,无论是宴集游览,还是闲居独处,韦应物总是时时提醒自己为官的责任。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他对百姓是关心的,不仅“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而且“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春游南亭》)。

试看《游琅琊山寺》: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谷,前旌耀崇冈。青冥台彻寒,绿褥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类诚可遣,疲氓终未忘。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与外界的各种联系,现实中的韦应物也融入到诗中,并在诗里展现出来。有琅琊山寺的缘由、经过、景物以及诗人的感受在诗里说得十分明白、具体。“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点明了诗人出游的真正背景,毫不隐讳自己“受命”的身份,不去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装扮成纯粹的隐士。未了两句道出了他隐逸的念头,但他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州之长的职责:“疲氓终未忘”,仕与隐的矛盾如实反映在诗中,因此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

2.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在写景上也有其独特的写实风格。

韦应物笔下的景物皆出自他身边现实中的山水,取景随意、自然,他不像以往诗人那样以一种统摄、凌跨山水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种温和、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山水。如:在写月溪泛舟的情景时“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沉沉水如绿,寂寂流莺歌。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半雨夕阳霏,缘源朵花发。”(《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这既不是奇异之景,也没有佳句可摘,全然是身边的常景。山川风物作为韦应物仕隐生活的环境,情感活动的背景再现在他的诗中。又譬如《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东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遮。

全篇没有刻意雕琢,真实描写身边平常的景物,显得自然真朴,仿佛眼前便出现一幅杨柳随风飘、青山傍绿水的淡泊清美的画面。

韦应物山水田园诗具有的鲜明写实风格,是与其所处的时代、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他所生活在中唐时期,前唐盛世潜伏的各种矛盾以“安史之乱”为突破口彻底爆发出来,盛唐由此走向衰落,诗人们面对战乱、争斗、倾轧的现实,再也不能像前辈李白那样热情的高歌“大江东去”。战乱的场面、痛苦的民众、悲凉的心境,真实而迅速地在大历诗歌中浮现出来,现实的内容成为诗人最为关心的主题之一。从大历诗坛写实风气的形成和变化中可以看出,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写实倾向并不是一个孤立现实,韦诗写实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大历前后的时代特征和诗坛写实风气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4~12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二卷),267~356

[3].储兆文.一样山水别样心——王维、韦应物山水诗异同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04):25~26

上一篇:中学语文对话教学下一篇:网购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