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组织

2024-12-09

纪检监察组织(精选8篇)

纪检监察组织 篇1

纪检监察组织是国企的重要职能部位, 其监督的对象包括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组织, 监督的内容是企业领导决策合理与否以及企业经营是否符合党的路线、国家法律法规等, 是国企利益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企经营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多, 强化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作用十分必要。

一、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监督的难点概述

1.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国企的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工作与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有所不同, 其内容更多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纪行为, 但是, 就组织机构设置来看, 并没有重视此点, 常见的设置形式有两种, 一是注重于执法执纪职能, 且独立于经济审计、合同审查等职能部门之外, 彼此之间没有良好沟通, 只是对纪律进行检查和监察, 并不符合国企监察监督的需求, 其执法执纪没有良好的基础, 影响其监督效果[1]。

二是对纪检监察组织重视不足, 将其与工会、团委以及宣传等混为一体, 构建企业文化部或党群部, 纪检检查组织的职能被大大弱化, 纪检人员的权威得不到保障, 监督工作受到不良影响, 也会降低监督效果。

2.职能权限不够明确

在当前国企纪检监察组织中, 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其职能和权限, 在这种情况下, 其参照的标准只有国家机关的纪检监察机构, 但由于其本身的不明确性, 在权限方面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实际工作中, 其本身的执法手段有限、措施力度较低、没有量纪定性和追究责任的权力, 只能通过“借力”等方式来完成工作, 监督工作过于被动, 给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带来困难。

3.组织地位相对较低

从国企纪检监察组织在国企体系中地位来看, 其地位是相对较低的, 主要可以通过纪检监察组织的负责人职级、领导关系体现出来。从行政职级上来看, 纪检监察组织的职级、负责人调配通常都是由国企自己做主的, 纪检监察组织与其它职能部门处于相同层次上, 其工作性质也保持平行, 没有足够的权威、威慑, 也无法参与企业决策, 对工作部署了解不够全面, 其监督工作自然也就会受到限制, 许多违纪行为根本无法监督。

从领导关系上来看, 在国企中, 纪委、监察室通常是一套办公机构, 前者主要针对的是党纪维护方面工作, 需要受本单位党委领导、上级纪委领导的双重领导, 后者针对的是国家法律、企业政纪维护方面工作, 只接受行政负责人领导, 在这种领导下, 监督工作存在矛盾, 影响监督的效果。

二、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监督难点的解决途径

1.加强对纪检监察组织的重视

针对国企纪检监察组织地位相对较低的情况, 需要加强对其重视, 提高其在国企中的地位, 具体途径有:

首先, 实行垂直化管理, 在对纪委监察组织的管理中, 要从行政法规、党规中, 明确上下垂直化管理方式, 组织的案件查办、人事任免等权力都应当归纳于上级纪委, 从而避免同级党委对纪检人员的制约, 保证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工作开展的公正性, 有效扭转传统管理模式中, 对上级无法开展监督、对同级监督不力、对下级不敢监督等情况, 使组织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及时发现国企各级人员的违纪行为[2]。

其次, 提高纪委负责人职级, 国企纪委的负责人职级需要适当提高, 应当进入到企业党委、行政领导班子当中, 其职级应为党委副书记, 负责工作是纪检监察;同时, 纪委书记还需要进入到监事会、董事会中, 参与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项决策与行政会议中, 对企业重要问题有全面了解, 以防企业领导人行为避开纪检监察组织监督的范围。

2.合理设置纪检监察组织机构

针对纪检监察组织设置不合理的情况, 需要对纪检监察组织进行改变, 改善其监督职能, 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具体途径有:

首先, 对纪检监督机构进行合并, 将国企中与纪检监察工作相关的部门中相近职能岗位进行合并, 由纪委、监察、审计以及法律部门手段互补的机构合署成一个新纪检监督组织, 有效精简企业机构, 解决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扯皮情况, 实现优势互补, 从多个层次、角度执行监督工作, 提高整体监督能力, 实现监督效率、效果的全面提升。

其次, 做好纪检监督组织人员配置, 根据国企的规模、纪检监督组织工作需求等, 按照一定比例, 配置数量足够的专业纪检监察人员, 同时, 还需要从基层党支部中, 选择党员作为兼职纪检监察人员, 扩大纪检监察组织队伍, 做好上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形成完善的监督检查网络, 增大监督范围、强化监督能力, 促进国企纪检监察监督能力的提升。

3.明确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的权限

对于国企纪检监察组织权限不明、执法能力较差的情况, 需要结合国企纪检监察监督工作需求和我国实际情况, 出台相应的工作条例, 为国企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开展提供准确依据, 其权限应该包括:首先, 具有检查权、调查权和建议权以及咨询权, 能够对国企重大经营战略或资金活动进行监督, 及时发现国企领导人出现的违纪问题, 预防决策失误或领导人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3]。

其次, 具有党纪政纪处分权, 纪检监察组织应当拥有直接行政处分违纪中层或以下干部的权力, 对同级党委、总经办只需进行备案, 不必等待其批准, 独立对控告和举报进行管理、独立调查审理, 有效遏制违法违纪问题的出现。

最后, 具有经济处罚权, 在党纪政纪处分之外, 经济处罚也是一种有效措施, 对于不太严重违规行为, 造成经济损失或有非法所得的中层及以下人员, 纪检监察组织有权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包括罚款或没收等, 提高违法违纪成本, 预防违法违纪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对于国企领导层行为有着极大约束作用, 可以保证国家法律法规、企业战略等的有效落实, 对国企利益起着重要保障作用。针对当前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监督面临的困难,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来为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国企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华, 陈凯平.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监督的难点和途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20) :157.

[2]冯继国.国企纪检监察发挥监督作用的难点和途径探析[J].中国石油企业, 2012, (7) :100-101.

[3]许静.浅谈如何切实发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作用[J].科技视界, 2014, (24) :355.

纪检监察组织 篇2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服务。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利更好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当前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纪检监察,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是一个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

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政府的领导,在工作、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廉洁自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维护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组织机构健全(以我镇为例),设立了纪委和监察室,根据《党章》规定,纪委由镇党代会选举产生,1名纪委书记(由党委委员担任)、副书记1名(兼监察室主任)、委员3名(1名委员因工作调动,暂缺)。纪检监察组织办公、办案条件大有改善,做到了“六有”,即:有办公用房、有办公桌椅、有档 1

案资料柜、有程控电话、有办公电脑、有办公经费。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积极向上,工作恪尽职守,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纪检监察干部兼职多,不利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纪委书记虽担任同级党委委员,但兼职太多或分管其他工作,纪委委员也是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本职工作,以至有时只能忙于应付。

2、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文化结构上虽然学历较高,但缺乏懂经济、懂财务、懂法律、懂管理、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且部分纪检干部存在“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3、现行体制不利于乡镇纪委开展工作。乡镇纪委既受同级党委领导,又要监督同级党委开展工作,实际上无法监督。在这种无法监督的体制下,就会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权力愈大,失去监督面愈大,腐败问题愈严重的状况。

4、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待遇跟不上,政治、经济待遇偏低,办案经费少,导致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积极性减退,工作拖沓。

三、原因分析

1、乡镇纪检监察缺乏应有的权力。乡镇纪检监察是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委安排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安排包片、驻村就得包片驻村,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乡镇纪检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权力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当前这种监督体制,根本不利于乡镇纪委开展监督工作。

2、工作精力不足,导致“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纪委书记和纪检干事兼职过多,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片面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3、由于财政困难,致使纪检监察干部待遇跟不上,工作没有激情;办案经费少,没有办案专用交通工具,致使办案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四、对策及建议

1、思想观念要更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一精辟论述,对于发挥我们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作用,加强基层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纪检干部责任意识针对性最强。基层纪检干部工作在第一线也是最前线,最了解下情,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问题大多发生在这些群体中。对于人民群众的疾苦、困难、难点、热点问题,对于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对于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作为,需要基层纪检干部进行反映和

处理,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基层纪检干部担负着繁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纪检监察工作任务通过层层落实,大多落在纪检干部身上。正所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许多政策规定需要基层干部去上传下达、贯彻部署、组织完成。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所处的重要地位和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2、队伍建设要出新

一要完善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干部队伍。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委员担任,纪检干部务必做到专职专用,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纪检工作。建议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人员编制、职数准入资格方面给予协调解决,缓解人少事多的矛盾。

二要理顺管理体制。建议乡镇纪委受区纪委垂直领导,成为区纪委派出机构,人员由区纪委统一安排。这样,乡镇纪委干部可以专起来,既可以集中精力认真履行职能,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充分发挥《党章》赋予的权力,又有利于调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改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改变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疲软”的现象,从而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有新的起色。

三要要规范工作制度。乡镇纪委要根据农村的实情,在吃透上级纪委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一系列乡镇纪律检查工作制度,如学习培训、廉政教育、信访调查、查办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纪律等工作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执行情况,让党员干部时刻紧绷正义之弦,不越雷池半步,从制度上保障纪检工作的顺利实施。要解决“阵地建设”的问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乡镇纪委一定要把自己的阵地建设保护好,要有固定的办公室及室内硬件设施,各种制度要上墙,要制定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规范化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章可循。

3、执纪水平要提高

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要率先垂范,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法规意识,正确把握违纪行为的定性和量纪标准,执纪不犹豫、不迁就、不姑息;要有针对性的参加培训,加强对有关政策、法律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要善于集累、总结办案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新时期违纪案件的新特点,提高办案水平。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找准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支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开创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石盖塘镇纪律委员会

纪检监察组织 篇3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垂直式领导;探析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66-02

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是指,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及纪检监察人员均是上一级纪检监察组织派驻的,与驻在企业无任何行政隶属关系的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人员。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监督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党内监督实效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证明,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对于深入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因此,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全面推进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模式,是纪检监察组织固本强基自身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企业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助力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机制保障。

一、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企业纪检监察组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反腐倡廉理论研究与创新。理论研究与创新对于推动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的深刻阐述,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目前所面临的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及艰巨任务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对于进一步提高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改革创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除少数大中型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人员是由上一级纪检监察组织派驻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一是企业党委的一个职能部门(这种形式是少数的);二是企业党委一个职能部门内含纪检监察工作(这种形式是多数的),纪检监察人员是企业在册员工。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实行的是传统封闭式领导模式,即在企业党委领导下的纪检监察组织,这种传统封闭式领导模式,客观上决定了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人员独立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证明,这种组织领导模式是滞后的,已经适应不了新时期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和纪检监察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因为,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封闭式领导模式存在着某些弊端,主要反映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不利于纪检监察组织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组织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二是不利于纪检监察组织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坚持;三是不利于纪检监察组织更加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四是不利于惩防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五是不利于纪检监察组织威慑力的发挥;六是不利于纪检监察组织服务保障发展能力的提升;七是不利于维护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简言之,纪检监察组织封闭式领导模式,严重地束缚着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和纪检监察人员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的拓展,甚至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纪检监察工作也亦如此。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自身发展规律充分证明,纪检监察组织封闭式领导模式已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应该被另一种更为有效的领导模式所替代,这种领导模式就是垂直式领导模式。垂直式领导模式不仅是我们积极探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实现的一种可能,同时,也是企业纪检监察组织改革创新和纪检监察工作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立健全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总抓手,以防止腐败为最终目标的党内监督体系,实现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就必须改革创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封闭式领导模式。这种领导模式的改革创新不仅是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真正发挥作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防范企业权力失控、领导人员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强化企业权力的监督制约和推进构建企业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的需要。因此,只有改革创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实行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纪检监察组织才能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才能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纪检监察工作才能真正助推企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由封闭式领导模式向垂直式领导模式转换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是:首先,改革创新思想理念。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和大胆创新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转换的理念,创新思想理念是实行纪检监察组织由封闭式领导模式向垂直式领导模式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思想理念创新的主体是上一级组织的决策者。决策者思想理念的创新,决定着实行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的成败,关系到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转换的最终走向,思想理念的创新直接影响着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模式的改革创新。因此,作为实行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改革创新的主体,上一级组织决策者思想理念的创新和树立,是实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模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其次,改革创新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多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在党委领导下,承担着纪检监察工作两项职能,这种组织领导模式如不从根本上得到改革创新,纪检监察组织就不可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改革创新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纪检监察组织隶属关系的转换。即纪检监察组织是上一级组织派驻企业的一个工作机构,纪检监察组织行政关系和纪检监察人员的人事关系均不隶属于驻在企业,实现这一组织领导模式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只有这样,纪检监察组织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企业领导人员廉洁用权、廉洁从政的制度环境才能逐渐形成,党员干部才能牢记使命、保持清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廉洁理念才能蔚然成风,企业才能政令畅通、风清气正。再次,改革创新党内监督机制。要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为目标,着力构建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的党内监督体系。驻在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提供保障,制定和完善以领导人员和重要部门、重点岗位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党内监督机制。要与驻在企业党政组织密切协调配合,以建章立制为根本,从源头上完善领导人员权力的监督制约,规范领导人员权力的运行,防控领导人员的决策风险,采取以纪检监察组织为主,其他职能部门为辅的综合管理手段,运用综合管理力量,提升防腐制度建设水平,提高党内监督实效。第四,改革创新工作方式。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模式与封闭式领导模式是隶属关系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领导模式,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实际工作效果。前者是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独立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后者是纪检监察组织是上一级组织派驻企业的工作机构,与驻在企业无任何行政隶属关系,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独立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不受驻在企业的人为干扰和影响。 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这种质的变化,就需要纪检监察组织与驻在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工作关系和工作制度机制,从而有效地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这种有效的工作制度机制是,一是要与驻在企业党政组织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要与驻在企业党政组织研究划分和确定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区,实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区负责制;三是要与驻在企业党政组织研究分解落实双方单位第一责任人承担的反腐倡廉工作领导责任,实行反腐倡廉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四是要与驻在企业党政组织共同研究制定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构建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五是要与驻在企业党政组织制定相互监督制约工作制度,促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这些工作制度机制的建立,不断提高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发展能力。

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的可行性

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是强化纪检监察组织反腐倡廉工作职能和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 “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继续把反腐倡廉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垂直式领导模式,不仅是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职能和作用的强化,是纪检监察组织一项重要的改革创新任务,而且,更是历史赋予纪检监察组织的责任和使命。

企业实行纪检监察组织垂直式领导,客观上已经具备了以下四个重要基础保障条件。首先,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基本具备了由封闭式领导模式向垂直式领导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长期的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纪检监察工作理论体系,为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实行领导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保障。其次,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基本具备了由封闭式领导模式向垂直式领导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基础。我们党在不断创新和丰富纪检监察工作理论的同时,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不断进行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探索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独具特色、有效管用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为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保障。再次,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基本具备了由封闭式领导模式向垂直式领导模式改革创新的政治基础。高度稳定宽松的政治环境,纪检监察工作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政治基础保障。第四,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基本具备了由封闭式领导模式向垂直式领导模式改革创新的组织基础。较为健全的纪检监察组织机构,较为明晰的纪检监察组织隶属关系,较为配套完善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较为成熟有效的纪检监察工作管理方式,为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领导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组织基础保障。

纪检监察组织 篇4

一、目前纪检监察组织双重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

1. 职责划分不细致, 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双重领导体制下, 由于地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同时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 工作指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工作责任安排存在不细致问题。就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而言, 容易将工作重点放在与本基层单位相关的部门中, 加强单位建设, 对党风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认为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的工作。同时, 基层纪检监察还需对行政监察工作负责, 工作量大, 减弱了对岗位的监督力度, 影响监督的全面性。

2. 查案力度较弱, 监督受限

对于纪检监察部门而言, 查处要案、大案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务。然而, 在双重领导体制下, 在要案、大案查处过程中, 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将所要查处的案件上报给当地领导部门, 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才能立案调查。这样, 出于保护本地利益的目的, 一些地方领导本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原则, 减少案件查处。同时, 在同级党委委员违法违纪案件查处中, 需要通过同级党委会、上级检查委员会的比准[2]。而一些领导为了维护自身形象, 便会干涉、阻扰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 从而使纪检监察组织的办案力度大大减弱。此外, 在纪检监察部门的实际工作中, 还存在同级监督不力的问题, 同级之间的监督渠道缺少。

3. 自身监督不到位, 职责权利受限

维护党纪政纪是纪检监察组织的重要职能, 这样, 在对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查处、预防的过程中, 易忽视对自身的监督, 从而使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出现违纪行为, 影响工作的开展。作为监督者, 纪检监察机关掌握着监督权力, 缺乏外部的监督机构, 自身监督的不重视、不到位便会滋生自身腐败, 影响党风建设。同时, 在上级纪委、同级党委领导下, 由于同级党委政府掌握着物力、财力、人力, 是领导主体, 从而减弱了纪委的工作职能, 职责权利受限。

二、改革纪检监察组织双重领导体制的措施

1. 强化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与责任

根据党章规定, 执行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在监察中, 为了突出工作重点, 执行工作责任, 纪检监察部门应有效解决主业弱化、职能分散、查办案件受牵涉等问题, 强化办案, 强化工作职能与责任。在具体工作中, 纪检监察部门首先应转作风、转职能, 依据法律法规明确自身职能,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解决职能错位、越位等问题。其次, 加大查案力度, 严格按照法律、党章规定, 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以合理的工作方式, 强硬的手段, 树立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 加强案件查处力度[3]。此外, 在纪检过程中, 加强行政监督, 全面调查各部门的行政工作问题, 加强监督问责, 在责任制检查考核中纳入廉政建设内容, 通过督办廉政重点工作、开展部门成员廉政谈话等方式推动廉政建设。

2. 增加纪检监察派驻机构, 加强巡视工作

纪检监察组织向各地派驻检察机构, 通过派驻机构扩大监督范围, 扩宽权利监督领域。同时, 派驻机构加强自身的巡视工作, 加强对党政机关、企业单位的巡视监督, 全面了解地方党政工作状况, 及时发现违纪违法行为,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检察工作效率。在目前的许多纪检监察机构中, 派驻纪检机构是工作的一部分, 派驻机构逐渐增加, 监督范围扩大。但是, 在派驻机构管理方面, 存在管理不到位、机构定位不准确、监督乏力等问题。因此, 提高派驻机构的工作效率,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统一管理派驻机构,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设置派驻机构。例如, 在中央实行“点派驻”的方式, 在省辖市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 而分片派驻模式主要在县区一级地区实施。其次, 统一管理派驻机构的人财物, 扩展巡视范围, 使巡视全面覆盖地方、企事业单位, 并将巡视工作聚焦在反腐斗争、廉政建设方面, 全面检查党委书记干部、行政人员的违纪行为, 加强检查力度。

3. 加强纪检监督队伍建设

在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 纪检监督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监察职能的发挥, 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改革纪检监察组织体制, 提高工作质量, 需要纪检监察机构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人员培养、学习, 加强自身素质建设[4]。例如, 纪检监督机构积极开展队伍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进行党政、党风学习, 组织思想交流会, 提高工作人员的抵御腐蚀能力, 依法执纪能力等。同时, 加强干部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如组织协调能力、查办案件能力等, 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满足工作需要, 提高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改革纪检监察体制, 目的是提高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能力、工作能力, 提高监督力度、监察质量。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中, 应结合目前双重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 稳步推进改革, 通过强化部门职责、扩宽监督范围、加强自身建设等途径整合监督资源, 提高监督效率, 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党风廉政建设服务, 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程强, 刘慧娜.莱西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的探索[J].机构与行政, 2011, (10) :22-23.

[2]刘诗林, 李辉.双重领导与多任务性:中国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困境的实证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3) :107-132.

[3]王敏.纪检监察系统派驻机构改革研究——以济南市历城区实践为例[D].山东大学, 2013.

县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 篇5

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广大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但由于体制机制、反腐形势等主客观原因,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充县共有44个乡镇纪委,全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共有109人,其中有41个乡镇纪委书记兼任党委副书记,3个乡镇有专职纪委书记。65个纪委委员,所有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同时兼任其它工作。

(一)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由于去年机构改革,今年又是换届之年。今年全县调整充实了20个新任的乡镇纪委书记,多数纪检监察干部不能很好的熟悉纪检监察工作,同时乡镇纪委书记兼职太多,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本职工作,以至有时只能忙于应付,顾此失彼;大部分乡镇纪委因人手不够的原因没有相对固定的、专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削弱了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能力。

(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纪律性、独立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搞好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212沿线部分乡镇,拆迁、赔偿、财务审计方面信访件很多,许多乡镇公务员人手少、年龄大,加之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乡镇纪委办公条件相对滞后。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战斗在纪

检监察的第一线,许多时候查办案件进村入户、上山下乡,条件十分辛苦,但乡镇的纪检津贴还是停留还很多年前的标准,纪委书记每月60元,纪委委员每月30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纪检监察的积极性。部分乡镇纪委没有专门的办案设备、办案场所,软硬件配备都十分薄弱,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基层查办案件工作。

(四)体制性障碍造成监督制约乏力。当前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机构不完善和治理体制的制约,乡镇纪委必须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导致乡镇纪委书记无力加强监督工作。另一方面,纪委书记都承担有一定的包村经济工作任务,又造成了在经济工作领域必须接受政府一把手的领导。既要接受他们的领导,又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开展工作难度大。

三、下一步措施

(一)不断提高乡镇纪委自身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好“塑造形象,提升素质”为主题的大巡讲活动,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实践锻炼、调研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积极争取解决纪检干部办公设备、办案经费、交通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和措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已取得的成果用制度固定下来,确保县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长期性、有效性。在加强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完善制度、整体推进。二是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为全省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做出榜样。总结加强县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经验、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法。研究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定位、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职责、职权范围、经费及物质保障等问题,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经验材料,推动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考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科学考核评价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实绩,把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严密的绩效考评体系,严把实绩关,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使考核结果尽可能客观、全面、真实、准确。以强化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责任、注重业绩考评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修订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细则等各项工作制度。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终检查验收相结合、干部自我测评与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进行业绩综合评分排位,其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中共西充县纪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组织 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0引言

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是指判断石油企业组织监察对象依法依纪依规进行恰当管理的参照基准,指标不同,评价结果会大不相同。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要评定组织按照秩序规范管理的效能,纠正管理中不规范、不恰当的管理行为。

1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和依据

1.1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1.1.1目标性原则。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的核心是衡量组织监察对象是否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合法合理恰当地实施了管理行为。因而,评价指标也应该紧密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展开。目标性原则是效能监察评价的基本准则,效能监察评价指标要有助于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样,评价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1.1.2权责对等原则。制定效能监察评价指标时,一定要辨别某责任是否属于某组织的职责范围,是否是其可以控制的;要剔除不可控制因素对其实施管理行为的规范性、有效性的影响,可使效能监察评价更加公平合理。

1.1.3实质性原则。石油企业管理的多面性决定了选择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不可过于具体,要从监察工作的角度出发,从纷繁复杂的企业管理中抽象出有共性特征的指标,选取的指标要体现石油效能监察评价工作的石油本质特征。

1.1.4重点有效原则。评价指标不可能涵盖整个管理过程,为此,应针对石油企业管理实际中违反法纪、规章制度等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设立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权重划分、评价制度等都是可以实际操作的。

1.2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石油企业效能监察评价内容是已经实施了的管理行为情况,即组织监察对象按照理想工作模式实施管理的合法、有效程度。所以,评价指标的选择参照是组织完全符合法规政纪规章制度、合同条款的理想管理模式。主要依据有:

1.2.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家招投标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等等。

1.2.2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土地管理办法>、《大庆石油管理局招投标管理办法>等等。

1.2.3石油企业内部管理程序。如,重要事项决策程序等。

1.2.4石油企业内部管理惯例,即企业某一管理领域不成文的、默认的规则。同时,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石油企业,评价企业管理效能的好坏还要考虑管理的合理性、定约性。即通过管理。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效率和效益。因此,一些行为规范、质量标准、定额标准、合同标准等,也都是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2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合法性标准,是要求石油企业内部监察对象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其行为,必须合法或者说内部监察对象要依法管理。这里的“合法”是广义的“合法”,不仅包含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条例等,还包括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党政纪条规、石油企业规章制度、办法等等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一切规范的总称。衡量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可以从四个环节来把握:一是制度合法性,即组织监察对象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以及上级部门的规章制度;二是制度执行有效性,即组织监察对象是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三是管理身份合法性,即实施某项管理职能的部门或人员的身份是否符合国家、石油企业的从业规定,是否具有相应的管理资格;四是管理程序合法性,即进行决策、指挥、组织等管理工作的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和石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内部行为惯例等。坚持合法性标准是为了确保政令畅通,是实现全局利益的需要。

要通过组织效能监察评价,促使石油企业内部监察对象依法行政,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现象。

合职性标准,即监督检查和评定内部监察对象是否正确履行了工作职责和正确行使工作权限。石油企业内部监察对象是否依法办事,完成任务,主要体现在是否认真履行职责上。按照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定的岗位职责、工作权限、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评价。衡量管理行为是否合职,从以下三方面把握:一是行为属职性,即监察对象所实施的管理行为是否都属于职责范围内,无越权行为:二是完全履职性,即监察对象职责范围内的管理职能是否全部得以实施,无失职渎职行为;三是公正履职性,即部门或管理人员所实施的企业管理行为是否与个人行为严格分开,不存在以权谋私等问题。通过对组织监察对象管理合职性的效能监察评价,纠正管理中不尽职尽责、工作效率低、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无故不完成任务,该作为不作为、不该作为乱作为,甚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行为。合(定)约性标准是把定约及其执行情况作为衡量组织监察对象实施管理行为的尺度。定约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任务与合同。

计划是石油企业管理活动的目标,一般情况下要求必须坚决执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各自利益签订的契约,符合法定程序的合同一旦签订,就必须执行。计划和合同都直接反映和制约石油企业管理效能。因此,监察部门要把计划、合同的执行和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内部监察对象管理效能的重要标准。任务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担负的责任。这里的任务是指除了计划和合同之外,由上级组织指派给被评价对象的其他比较重要的、重大的工作。如要求该组织积极配合国家某部委进行一项重要的专项检查。任务完成的好坏不仅影响石油企业效率、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能涉及到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价石油组织管理行为是否合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一是计划完成情况,是否完成各项计划,无计划外、超计划、串、改计划等行为;二是合同履行情况,是否按有关规定签订合同,合同是否及时签订,合同内容是否规范,合同是否得以认真履行:三是任务实现情况,是否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无因未完成任务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合理性标准即效能标准,是监督检查石油企业组织监察对象是否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取得最佳效果。合理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自由裁量正常性,即组织监察对象在职权允许的弹性范围内,是否合理进行决策等管理,发出的管理行为是否有不符合常规逻辑思维的问题;二是资源有效利用情况,即管理是否科学,组织监察对氖是否有效利用了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石油企业各项资源;三是管理的适应性,即制度、目标、计划等的制定是否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改变,管理手段、方法、技术是否满足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的需要。石油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要素,从组织机构的设置、领导方式的运用,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和使用,都要考虑到合理性因素。合理性标准是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层次较高的标准。

通过对管理合理性的效能监察评价,重在解决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积极因素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管理成本还有潜力可挖,任务目标还可以完成得更好等类似问题。石油企业组织效能监察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体现一个组织管理效能最重要的要素及其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3对石油企业评价指标量化打分时应考虑的问题

总的来说,要重视对关键评价点的选择。以控制的关键点原理和例外控制原理为依据,对石油企业管理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评价,才能节约效能监察评价成本,满足于成本效益原则。要注意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3.1选择关键的管理环节作为评价重点。石油企业某一管理领域的管理活动很多管理链条很长,但其重要程度却不同,应选择那些对组织管理效能有重大影响的管理环节进行评价。

3.2选择对关键的资源管理作为评价重点。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的资源不仅是人力、资金、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源,而且还包括技术(或产销方法)、时间、情报(信息)等无形资源。现代管理,不仅要有效地使用各种有形资源,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无形资源的利用。就选择那些价值高、节约潜力大、最能影响单位管理效能的关键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作为评价重点,如时间、情报或资料信息等等。

新经济组织下如何开展纪检工作 篇7

1 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做好纪检工作

围绕主题,紧贴中心,服务发展,是纪检工作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唱响的主旋律。实践证明,纪检工作与经济建设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哪里纪检工作搞得好,哪里就政通人和、风正气顺,经济就发展得快。纪委书记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第一要务,紧紧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出思路、献良策、添措施,主动深入一线,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自觉做到与党政组织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在党政班子中,党政主要领导是主角,纪委书记是配角。作为配角,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坚持积极主动不越权,工作超前不越位;要维护党政主要领导的权威。纪委书记要坚决突出党政主要领导的中心地位,在党委书记领导下开展工作。

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新任务,工作十分繁重。企业的中心工作,改革的重要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都是纪委的工作重点。但要防止面面俱到,更要防止搞“半拉子工程”,要“不为则已,一为必果”。就具体业务来说,纪委首要的工作是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这项工作抓好了,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认真履职,是做好纪委书记工作的根本,又是党委书记的期望所在。纪委书记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做事,大干不蛮干,到位不缺位。纪委书记要独当一面,抓好纪检工作。作为纪委书记,主要职责是抓好纪检工作,按照“纵向争先进,横向创一流,重大决策不失误,原则性问题无偏差”的原则,创造性地抓好做好纪检工作,用出色的工作绩效对党委负责。要积极“补台”,当好参谋助手。纪委书记对党委的工作思路和意图要认真领会;对党委书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吸纳;对临时交办的工作,要勇挑担子,抓好落实;对领导考虑问题不周时,要敢于直言;工作出现偏差时,要不断对工作加以完善;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推诿,不开脱,勇于承担责任。

2 维护团结,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纪委书记应是维护团结的表率。纪委书记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多汇报、多请示、多沟通,全力以赴配合支持党委书记的工作。纪委书记要牢固树立与其他党委班子成员在一起共事是工作需要更是缘分的思想,倍加珍惜,在语言上不争高低、不计较,多给予对方体谅和理解;在评先、奖金等功名面前,宁可有所失,不可有所争;在任务面前,不拈轻怕重,困难多留给自己,方便多让给别人,共同进步。纪委书记要出色完成工作,离不开与下属的良好人际关系,应充分激发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为此,纪委书记要做好“放”字文章,对下属要放心、放手、放言。

纪委书记要紧紧围绕岗位职责,加强同党组织和行政班子领导沟通,从思想上树立为集体、为职工服务的权力观,自觉摆正干群关系,做到宗旨不忘,传统不丢,切实配合党政组织抓好各项工作。在廉洁自律上,要用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落实好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把握住做人、处事、为官的基本原则和最起码准则,防微杜渐,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企业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风廉政教育,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制定更为实用的共性目标和具有本岗特点的个性化目标,并将责任目标和责任内容逐项分解,逐一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实行严考核、硬兑现,形成一级为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廉政意识、政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赢得广大干部职工的拥护,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顺利进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3 抓好经常性教育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治本的有效途径

人的行为是靠思想支持的。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必须教育先行。因此,抓好经常性教育工作,不仅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经常性教育的形式很多,可以集中教育,如举办各类会议、播放广播录像、举办培训班等,也可以分散教育,以党支部为单位,签订廉政责任书,层层分解教育任务,如党课教育、车间班组政治学习,可通过板报、专栏、园地等形式来开展,其有助于教育工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格局,构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4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保障

通过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党的章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肃党纪政纪,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目标。在一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感觉办案难,处理干部更难,其原因就是受到调查和处理的干部往往是工作能力较强的技术型骨干,分管领导比较赏识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提拔的干部被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纪检监察部门该查的案件不查,该重处的轻处,腐败现象越容易产生。为此,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想使企业长足发展,不仅要廉洁自律,还要廉洁他律,管好手下的人,不管哪个干部出了问题,干了违纪违法的事情,都必须严肃查处,决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起到教育干部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员工对领导干部的信任,为共同维护企业利益而努力工作。

5 结语

总之,现实情况表明,强化企业纪检工作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只有各级企业主管部门和上级纪委重视企业纪检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真正列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经常听取纪检工作汇报,研究纪检监察工作,健全纪检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纪检干部的素质,使企业纪检部门认真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才能使企业正气盛、士气旺、事业兴,开创企业纪检工作的新局面。只有从政治、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滥用,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纪检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保驾护航,自觉地坚持服从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证和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E

摘要:文章探讨新经济组织下企业纪检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以推动经济发展观念创新、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关键词:新经济组织,纪检工作,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恩学,杨文波.如何更好地开展纪检工作[J].法制与社会, 2009(14).

[2]姜二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创新[J].先锋队,2009(6):28-29.

[3]李文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供电企业各项纪检监察工作[J].湖北电业,2009(3):53-54.

[4]姜自力.创新推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云南支部生活,2009(7).

[5]刘振国.如何搞好新时期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1).

纪检监察组织 篇8

一、基本现状

人员配备方面:A县全县20个乡镇均设立了纪委, 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 设专职副书记1名, 由同级党委委员担任, 委员2-3名, 由同级司法所长、财政所长、党政办主任或妇联主任等人担任, 平均年龄40.2岁, 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大部分行政村都设立了1名纪检员, 所有行政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工作条件方面:大部分乡镇缺乏独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经费, 相关的办案设备配备不足或没有。

学习培训方面:大部分乡镇纪检工作人员没有参加过纪检工作方面的培训学习, 主要是通过自学以及平常工作积累经验来开展办案工作。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 乡镇纪委在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的领导下, 对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督查落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证明了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 乡镇纪检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纪检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 一些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人主要突出抓好的中心工作是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和综治维稳等方面, 没有从政治上高度认识到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纪检工作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 一些乡镇纪委由于多种原因开展纪检工作的力度不大, 导致许多干部群众都认为乡镇纪委只是空架子、摆样子, 既管不了人也查不了人, 缺乏威慑力和影响力。

2、队伍建设不专业

一是乡镇纪检干部“人员不专”, 大部分乡镇的纪委班子成员都身兼数职, 工作事务繁杂, 加上精力有限, 常常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无暇顾及纪检工作, 导致乡镇纪检工作是有名无实。二是乡镇纪检干部“业务不专”, 大部分乡镇纪检组干部不是专职纪检干部, 又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 对所从事的纪检工作缺乏认识, 例如纪委有哪些权利又有哪些职责, 纪检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调查取证办案要注意哪些事项等认识不清,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开展工作。

3、后勤保障不充分

大部分乡镇纪委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办案经费和相关办公设备, 除了乡镇纪委书记每月享有220元的岗位津贴外, 其他纪检干部均没有, 这样可能会产生“普通纪检干部做事没有钱、纪检领导不做事照样拿钱”不公平现象, 不利于提高纪检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4、执纪环境较复杂

乡镇纪委开展纪检工作主动谋划的较少, 被动应付的较多, 原因有三点:一是顾及到乡镇党委、政府的“抓经济、保稳定、促发展”的中心大局, 放不开手脚, 难以查出有影响力的案件;二是缺乏对纪检干部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保护机制, 导致纪检干部办案底气不足;三是乡镇人际关系复杂, 乡情、亲情、友情无处不在, 害怕大刀阔斧地查处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进而会影响到自身, 在“多栽花少栽刺”的心理作用下, 对许多问题不愿查、不敢查,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5、体制机制不健全

在乡镇纪委接受同级党委领导的工作体制下, 乡镇纪委的人事编制、工资、福利等由所在乡镇负责管理, 使得乡镇纪委难以真正有效做到监督同级党委;又由于乡镇许多站所编制、工资、考核等收归县管, 造成乡镇纪委对其难以实现有效监督以及建立执纪办案合作机制。在现有的纪委工作机制基础上, 尽快建立一系列关于乡镇纪检组织、乡镇纪检干部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保护和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努力使乡镇纪委干部“不为生活所困, 不为地位所累, 不为后事所忧”。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 乡镇和村组干部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多, 管理的资金量大, 面对的诱惑多, 损害群众利益现象和发生腐败的概率也在增大, 迫切需要不断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 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执纪办案水平

首先, 配优配强纪检干部。县纪委要严把乡镇纪检干部考察关, 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作风正派、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纪检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纪检干部岗位上, 并注意优化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结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明确规定乡镇纪委书记只能分管与纪检相关的工作, 每个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设立2—3名专职纪检干部, 确保纪检工作有专人、有时间、有精力去做。

其次,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教育培训工作要经常化、规范化, 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纪检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有利于纪检干部对政策的把握、对尺度的掌握, 进一步熟悉工作程序, 提高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加强县纪委对乡镇纪委的业务指导, 通过纪检干部上挂、下派和联合办案等方式, 在办案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增强办案能力。

第三, 选配村级纪检员。构建县、乡、村三级纪检工作网络, 在加强对村级纪检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 建立必要的奖惩考核机制, 防止监督不力、工作流于形式。

2、健全体制机制, 优化执纪办案环境

首先, 理顺领导体制。积极探索乡镇纪委与乡镇党委有效合作与分工的问题, 乡镇纪委接受县纪委和乡镇党委的双重领导, 乡镇纪检干部特别是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专职纪检干部的人事编制、工资福利、考核等收归县纪委管理, 对于案件的查处、审理, 直接接受县纪委的领导和调度, 为乡镇纪检干部消除顾虑, 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提拔乡镇干部时需要征求乡镇纪委意见;在此基础上, 乡镇纪委要积极支持乡镇党委搞好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其次, 建立协调办案机制。一方面, 建立健全乡镇纪委与其它执纪执法部门联合办案机制, 避免纪检工作“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县纪委常委联系几个乡镇制度, 负责联系和指导乡镇纪委开展案件查处工作。

第三, 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一要加强对乡镇党委支持纪检工作的考核与管理, 探索建立乡镇党委定期向县委作党风廉政建设和支持纪检工作的报告制度, 由县纪委和县委进行考评打分, 作为乡镇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二要加强对乡镇纪委班子的考核与管理, 年初分解具体指标任务, 年终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乡镇纪委书记每年应向县级纪委常委会述职述廉, 接受评议。三要兑现政策、奖罚分明,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纪检干部应予以提拔重用, 对于作风不实、不适合从事纪检工作的干部, 坚决予以调离。

3、强化后勤保障, 改善执纪办案条件

县纪委要积极争取县委和乡镇党委的支持, 将乡镇纪委所需工作经费列入乡级年度财政预算, 单独列支, 确保乡镇纪委有办公用房、有办公电脑、有档案资料柜、有办案车辆、有举报电话和信箱等;同时, 县纪委要出台统一标准, 提高纪检干部的岗位津贴和福利, 使得乡镇纪检干部有条件、有动力去开展好纪检工作, 提高办案效率。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A县为样本, 对乡镇纪检组织建设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重点调研当前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上一篇:亚微米级下一篇:M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