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2024-12-21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精选12篇)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1

近些年来, 一些国有企业频频发生重大经济犯罪案件, 有的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给国有资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能够折射出许多新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前的国企惩防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需要。我们必须客观的分析, 正确认识现行体系存在的弊端, 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本文就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试作如下探讨:

一、现状分析

我们结合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 新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 了解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思想教育不到位

在改革和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中, 国有企业的部分经营或管理者趋利思想泛滥, 重生产经营管理, 轻思想政治教育, 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有企业未设专职书记, 党政一肩挑, 形不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经常以忙于业务为由, 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 很少参加组织生活, 致使组织监督出现缺位。久而久之, 思想道德观念受到急剧冲击, 世界观、人生观发生蜕变, 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终生的信念发生动摇, 责任心、事业心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丢失。在金钱的诱惑下, 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权利观发生严重扭曲, 不计后果, 追求物质利益, 抓住一切机会以权谋私, 聚敛非法之财, 为自己铺设一条“快速致富路”。他们工作贪图安逸, 生活上奢侈腐化, 有的借体制改革, 截留私分、侵吞挪用、贪污受贿, 严重损害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二) 约束机制不到位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企业法》、《公司法》、《国有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损经营机制条例》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文件和规定, 这些规定都比较原则, 在国企的可操作性不强, 针对各领域、各行业相应的强化制约机制的实施细则、措施、办法等还不到位, 难以起到事前规范、事中制约和事后惩戒的作用。比如, 在国企, 经营决策权往往集于一人之手, 独断专行, 造成国企经营管理者失职渎职严重, 在组织监管上又缺乏处罚依据。即便存在资金挪用行为, 实践中也很难界定查处,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 我国对国企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到位, 尤其是选人用人上缺乏能上能下的竞争考核和约束机制, 现在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是, 对重要的管理人员重使用, 轻教育, 少监管, 这也直接影响了国企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

(三) 实施监督不到位

在国有企业中, 纪委书记一般兼任党委副书记, 侧重于对党纪的维护, 既接受本单位党委领导, 同时又接受上级纪委的领导, 即实行双重领导。在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的调配及其职级上, 一般都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这样就决定了他们与其他职能部门一样, 都是处于同一层次和地位的企业的内设机构和内部工作人员, 在工作性质上与其它职能部门互相平行, 不足以形成权威和威慑, 不足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目前, 绝大部分企业自负盈亏, 企业党、纪等监督组织的费用和工作人员的收入都是由企业负责, 饭碗在企业端着, 这样, 监督组织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和要求监督企业, 特别是监督企业领导层或“一把手”, 事情就很难办。由于双重领导体制, 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同为一体, 又处于从属关系, 其监督的局限性在所难免。

(四) 解决办法不到位

企业在新旧体制交替中, 市场经济规则与非市场经济规则并存, 一些违纪与非违纪问题难以界定。主要表现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与失职、渎职难界定;在经济交往中正常的业务招待与行贿受贿、请客送礼、大吃大喝难界定;在企业改革和管理中, 领导干部按常规行使职权与侵犯职工利益难界定;对有些“合情合理”不合法的问题难处理, 如“帐外帐”, “小金库”问题, 国家和企业都是明令禁止的, 但是, 在现实工作中企业确实有一些该开支的项目在财务制度中没法入帐。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 往往造成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财务帐上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并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

二、创新探索

在新形势下要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必须解决以上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将教育、制度、监督统一于纪检监察的全过程, 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创新工作:

(一) 注重观念创新

教育重在教化, 是首要。纪检监察工作主要是立足于教育, 着眼于防范。随着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更要坚持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不能以企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借口, 走形式、做样子。在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中要注重教育观念的创新。一是要加强对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监督, 防止效益和荣誉掩盖腐败。二是要加强对破产企业和经营亏损企业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监督, 防止穷困掩盖腐败。三是要加强对自己最信赖的人和扶植的典型单位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监督, 防止感情掩盖腐败。四是要加强对“合法”程序和“完备”程序操作下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监督, 防止制度掩盖腐败。五是要加强对“三高” (高智商、高学历、高职务的管理者) 人才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监督, 防止智能掩盖腐败。对以上情形要时刻警醒, 充分发挥教育功效, 努力做到政治纪律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防止由于疏于教育监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 注重队伍创新

队伍重在完备, 是基础。建设好一支有专业水平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人员队伍不但要懂得纪检和监察部门的政策和法规, 还应具备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 有条件时可以配备一些专业人才。在反腐倡廉教育、效能监督工作和案件检查工作中, 才不至于被动。因此, 建设好一支有专业水平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首先要优化人员配置, 要有懂得工程和专业技术的人才, 要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还要有审计、会计人才和政策法规人才。另外, 还可以改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 加强对现有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把纪检监察专业纳入国民教育的范畴, 创办专门的纪检监察院校或在相关高校设立纪检监察专业, 培养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三) 注重机制创新

机制重在规范, 是保证。腐败现象之所以发生, 除主观的思想问题外, 其客观原因就是由于监督制约机制的疏漏和不健全。因此, 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注重机制的创新。其一, 要建立纪检监查干部委派制度, 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的地位, 有利于加大对同级的监督力度。其二, 建立民主听证制度, 在重大问题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弥补监督机关人手和管理职权的局限性, 通过企务公开化扩大监督的视野。其三, 建立纪检监察认证制度, 变事后查案为事前监督。其四, 健全选人用人机制, 建立用人廉政准入制度、品德准入制度, 依法治吏防止重才轻德。当前, 许多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者都强烈呼吁, 要尽快出台《企业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办法》, 以便解决高层管理者非党人士的责任追究问题, 做到对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到位, 将重要的制度规定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 使纪检监察工作纳入到依法治国的轨道。另外, 还要建立责任与利益相平衡、收益和风险相对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参与决策与监督的权限程序等。

(四) 注重方法创新

方法重在监督, 是关键。要加大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择工作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在重点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执行的同时, 继续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机制。首先, 要加强对业绩政绩的监督, 防止政绩出腐败。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重视“形象工程”, 通过做假帐达到年度考核的盈利目的, 造成上级主管部门决策失真, 导致企业经营走入困境。其次, 要加强对控权和用权的监督, 防止权力出腐败。我们都知道不受控制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再次, 要加强对财务的监督, 防止资本运营出腐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尤其是细化报销规定, 有效防止财务报销“两张皮”现象。当前, 很多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和股权变更, 新机构财务制度尚未健全, 犯罪分子出现了由生活资料的占有向生产资料的占有转化。最后, 要加强对生活的监督, 防止色情出腐败。色情腐败与经济犯罪, 是一对孪生毒瘤。有不少的领导干部为了维系色情糜烂的生活, 而不得不走上敛财的经济犯罪道路。关注官员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生活圈”, 缩小他们的隐私权, 这是防止色情出腐败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也将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科学分析判断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样, 才能发挥好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中的威慑力。同时, 我们还要与时俱进, 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不断实现理论上的创新, 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2

发布时间:2013-3-26 14:56:42文章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作者: 刘宏林阅读1099

当前,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新问题需要解决、新领域需要探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对于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纪检监察创新工作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创新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重,有所轻;有所先,有所后。具体讲,就要选择工作中的难点、薄弱点、热点、新领域、高原状态区等,找到“创新点”,进行创新突破。

(一)高处着眼,围绕工作的高要求去创新。新的形势和任务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使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要通过创新,找到更为有效的工作方法。纪检监察工作历来重视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式方法,然而社会在进步,事物在发展,一些传统的方式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及时调整工作内容,拓展工作领域,由原来的标准向更高标准转变,站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理论高度去创新,努力构建纪检监察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创新格局。比如针对反腐败斗争

1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纪检监察工作就必须树立统筹兼顾、注重建设的理念思路,坚持站位全局、通盘考虑、多方融入、协调推进,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

(二)新处着手,围绕工作的新领域去创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既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发展突破提供了机遇,也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在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些新领域,没有现成经验可供遵循,只能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要敢于跳出习惯性逻辑思维,全面、客观地思考和分析新情况、新问题,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里追溯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比如针对违纪违法行为趋于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社会领域、新兴经济领域案件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有所增加的情况,探索工作创新。

(三)难处着力,围绕工作的难点问题去创新。工作中的难点,就是我们突破创新的重点。因为难点问题必然制约纪检监察工作整体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以难点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当前,要重点抓住那些党委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影响大的突出问题集中进行创新,特别要重视和关注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廉政教育、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在这些领域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四)弱处着意,围绕工作的薄弱环节去创新。纪检监察工作要想整体登台阶、上水平,就必须注意弥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实现

工作的平衡发展。因此,要注意用心研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科学的方式方法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的有效手段。比如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失之于软,缺乏强有力、高质量的推动机制;政府采购仍然存在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内定的情况;对各类监督主体监督职能的履行,缺乏必须的保障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工作创新的课题。

二、创新纪检监察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纪检监察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必须要讲究方法,探究规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解放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仍然习惯于用老眼光、老办法、老观点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就会严重落后于形势。比如,就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而言,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就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再比如,当前腐败行为表现出很多新变化、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办案工作必须在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法纪意识、安全意识、协调意识等方面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否则就不可能顺利地突破案件。

(二)深入实际。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下去,掌握第一手材料,在一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创新才有生存的土壤。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绝不是凭空想象,搞花样翻新,摆花架子,而是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大胆进行实践。通过调查研究

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通过调查研究,加强规律探索,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离开了调查研究,离开了实践,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围绕党的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客观地总结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做法,准确掌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在搜集处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使纪检监察工作不断推陈出新。

(三)集思广益。群众是历史的首创者,要注意在群众中汲取营养,集众人之智。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就需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呼声,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归纳提炼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依靠群众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使我们的创新和决策更科学、更富有成效、更能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同时,纪检监察干部也要开动脑筋,为做好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出主意、拿对策。创新还需要打破纪检监察工作的局限,学习其他部门、其他领域好的经验,在结合中创新,在吸收中升华。

(四)立说立行。创新体现在行动上,既要想到,更要做到,这样才能体现出创新的价值来。创新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干上狠下功夫。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必须要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新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只要是看准的事情,就要付诸行动,大胆实践,而不能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贻误战机。要始终保持足够的勇气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凡是有利于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中心、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纪检监察工作上质量、上水平;有利

于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的,都可以想,都可以试,成功了可以总结经验,失误了也可以吸取教训。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路径创新

在当前提倡反腐倡廉、落实“三严三实”的大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应该落到实处,避免“牛栏关猫”等现象的发生。作为国民经济导向标的国有企业,应该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创新管理思路和监督途径,严防贪污腐败之风。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概述

纪检监察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党员进行的、对党纪遵守程度的检查,二是政府对于企业员工日常工作状况的监督。国有企业的掌控者是国家或者政府,因此与非国有制的企业相比,既具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般特性,也具有一部分公共性质。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使其腐败也具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腐败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腐败形式多有多样、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而且往往腐败金额巨大,打法律的擦边球,难以察觉。因此,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的体系完善和工作落实尤其重要。纪检监察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国有企业正常运行、杜绝腐败滋生、引导企业干部和员工自律自洁的根本途径。在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纪检监察部门不但要进行纪律和业务的监督检查,同时要切实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和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尽量从源头上将腐败之风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目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不足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执行力不足。首先,工作人员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企业内的纪检监察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细节之中,对检查对象的认识不全面导致监察效果不明显。其次,由于监察主体的特殊性,很多纪检监察的工作人员害怕因此得罪人,对自身工作敷衍了事,最终往往只是形成书面报告,缺乏执行力。另外,有些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的规章制度脱节,工作中没有规范的管理和清晰的标准,尤其是奖惩机制的缺乏更是打消了很多执法者日常监督和企业员工自我约束的积极性,间接助长了腐败之风的蔓延。

各部门协调性不强,监察措施和手段薄弱。我国的很多煤炭企业都是由几个企业集团构建而成的,导致了多法人结构。内部管理过度分散不利于从整体利益出发,安排企业的各种基建活动和投资活动。煤炭企业工作环境复杂,安全生产问题尤为重要,但是公司集团和下属企业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存在相互包庇的现象,出现问题往往相互推诿,致使纪检监察工作出现了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差、下级监督浅、法律监督晚的问题。很多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文件和标准只是从原则上讲解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缺少对于具体量化、实施途径等的阐述,导致工作人员信心不足,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评估。目前,纪检监察工作往往都是工作人员一方主动,企业其他部门甚至将纪检监察放在了自身和企业利益的对立面。能源企业中,员工的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不足,一旦出现问题,不但被调查的对象采取消极抵抗态度,其他的企业员工也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群众监督的力度极其薄弱。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超前性和创新意识不强。目前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还是停留在问题出现后才意识到需要解决的层面上。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党员思想的不正确走向和企业员工在工作程序和环节中的不妥之处,因此不能从源头上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国有企业内腐败的形式和路径也更加现代化,企业纪检监察队伍满足于现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的效率和执行力。此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对日常的宣传教育重视不够,或者方式和途径单一,知识单纯的照本宣科。

三、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

(1)创新制度建设。对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和体制进行改革。首先从工作内容上细化纪检监察的各项指标和条例,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利,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相对独立的法律权利,找到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关键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对次要问题也密切关注,日常的监督检查不得松懈。其次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将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的绩效考核、业务管理等环节挂钩,同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腐败、受贿、以权谋私、非法经营等问题进行严惩,保障监察工作的执行力。

(2)创新工作方式。改变以前纪检监察部门“马后炮”、照本宣科的工作方式,重视在问题未发生前的防治工作。将纪检监察同企业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联系起来,从资金流动、人员管理、招标竞标、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入手,扩大纪检监察的覆盖面。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的直接对象不仅仅是影响恶劣的腐败事件,工作中的任何違法乱纪现象都在纪检监察的智能范围之内。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微博等方式,将所有企业员工都拉入加强自律自洁、相互监督、防治腐败的宣传网中来,积极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关系,通过纪检监察工作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良性的联系和监督机制。此外,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在企业内部采取健全ERP系统、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利用正反面典型等措施,在企业外部由于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可以通过健全工作台账的方式接受更社会群众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做好追踪跟进工作,切实保障纪检监察工作的落实。

(3)创新队伍建设。由于煤炭企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很多纪检监察工作直接同生产过程挂钩,因此在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养中,不但要注重日常的纪律教育和人才培养,更要用先进的知识和科学的手段武装检查人员的头脑。能源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管理模式上仍然存在很多漏洞,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经营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间的矛盾逐渐增大,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应该抓住关键矛盾,鼓励群众进行监督举报,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创新检查模式,开辟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评比考核制度新途径。同时对于大案要案一定要秉持公正执法的信念,查处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队伍建设要紧跟时代潮流,只有工作人员拥有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及时发现违法乱纪的苗头,破除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隐蔽性,增强工作人员的信心和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曾桂婵.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分析.世纪桥.2014(5)

[2]何畅.从“三严三实”学习中深入加强国企党建.中外企业间.2015(24)

作者简介: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4

1 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企业在监察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识薄弱。由于煤炭企业的经营性质, 大多数管理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 而没有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更有甚者, 部分管理者因为企业监察工作水平较低, 监守自盗。煤炭企业上对纪检监察工作多有偏见, 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只是表面作秀, 然而很多案例都证明了纪检监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工作, 并非简单的作秀。

纪检监察工作效率低。传统意义上的煤炭企业纪检监察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才能顺利开展, 工作内容涵盖了诸多方面, 如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和国家基本方针的落实情况、企业管理层工作作风建设、党群工作进展情况、党风党纪建设工作等, 这种多主体的监督工作就使得纪检监察工作在开展工作时无法深入, 对企业的各项工作的监察也只是“浅尝辄止”, 无法发挥纪检工作的实际效用。煤炭企业中也有不少利益部门中存在“小团体”对纪检监察形成集体抵触, 而纪检监察工作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不愿在工作中和任何管理者发生冲突, 发现问题时通常选择宁事息人地措施,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处罚时避重就轻。当企业监察工作和经济效益冲突时, 纪检监察工作就会被排到后位, 无法为企业提供发展保障。

纪检监察工作队伍工作水平亟待提升。目前, 很多煤炭企业自身工作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队伍对科学纪检工作认识不够深刻, 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工作过程中纪律性不强, 在工作方法上不思进取, 工作思想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更新, 缺乏科学发展观;还有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产生偏差, 作风不正,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甚至结党营私, 有意抵触上级纪检监察工作。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提升, 纪检监察工作队伍素质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2 科学发展视角下煤炭企业纪检监察的创新探索

煤炭企业在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时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 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指导思想, 加大力度全面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不断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还要将廉洁从业工作意识渗入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 实现全过程动态监察, 实现煤炭企业监察工作的公开透明。

煤炭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要让各级领导干部清楚地了解到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在工作中为企业提供保障, 通过各种鲜活的案例给管理者敲响思想上的警钟,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避免思想上任何形式的腐化, 确保工作不偏离党的群众路线, 始终坚持党的各项领导。加强纪检工作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 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要将责任落到具体个人, 贯彻落实好个人责任制;其次, 要时刻保持监察工作超前意识, 做到纪检监察工作先于日常管理工作, 不给权力滋生腐败的土壤, 打好工作提前量, 避免因腐败问题产生经济损失, 当产生经济损失时要能够做到可以及时补救;再次, 要对现行的权力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合理的创新改革, 建立健全更加完备的纪检监察管理体系;最后, 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度, 对于违规违纪行为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徇私枉法, 处罚时要有必要的客观依据, 避免产生“老好人”心态, 要敢于“得罪”管理层, 才能实现对企业的监督。

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积极有益的创新, 提升极简监督的工作效率。煤炭企业要根据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业务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创新, 改变以往工作措施可操作性较差、针对性不强的缺点, 有效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从源头对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 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 特别是在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关键环节要进行重点管控监督。积极将监督管理绩效奖励工作落到实处, 将极简监督工作实际成效和管理工作者的薪资福利、晋升以及其他各方面待遇挂钩, 以经济杠杆调动管理层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 通过市场经济形势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时效性。对于以往纪检监察中只停留在基层、不对上级管理层监督检查的思想要及时改变, 为净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奠定基础。以定期讲座、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 化解管理层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抵触心理, 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到每个职工和管理工作者的观念中。同时要狠抓效能监察工作不放松, 做到日常工作和党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工作进行不断创新, 改变传统煤炭企业粗放型发展模式, 为煤炭企业实现精细化经营提供发展空间。

着力提升企业纪检监察人员整体素质。首先致力于提高就要解决违纪行为, 例如出现部门化、团伙化、智能化、浮夸化。其次就是要抓好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工作, 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负责。第一, 思想素质和拼的教育跟不上,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 转变工作中不科学的思想,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在检查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清醒的头脑, 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尺度, 划清工作, 按照正确的工作程序执行工作;第二, 监督方式单一, 尚未形成监督合力;监督方法滞后,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更新纪检监察理念, 努力增强监督新型腐败的本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 养浩然之气, 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塑高尚人格, 塑造纪检监察部门良好形象。增强纪检监察人员业务能力。积极举办专业和业务知识培训班,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杜绝空洞理论的灌输, 多讲与实际纪检监察工作相关的知识、经验, 讲授新形势下腐败问题的新表现及监察方法, 切实提升纪检监察人员业务技能。建立健全培训考评制度, 建立培训结果与年终考核、提拔挂钩机制, 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建立纪检监察信息网络交流平台, 优化网站内容, 如上传纪检监察先进典型、纪检监察信息和经验方法, 实现纪检监察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使纪检监察人员在相互交流、切磋中提升业务素质。建立纪检监察人员挂职锻炼、轮岗制度, 促使其掌握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为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煤炭企业在日常纪检监察工作中要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优化工作方法, 对以往的工作方式进行有益的创新和改革, 提升纪检工作水平, 为煤炭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摘要:煤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煤炭企业日常经营的特殊性, 对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煤炭企业日常监察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 希望能够对煤炭企业的日常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煤炭企业,纪检监察,科学发展观,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利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煤炭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J].现代商业, 2012, 34.

[2]张峰.科学发展视角下企业纪检监察的创新探索[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 13.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问题分析 篇5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形势千变万化、工作动态多变、综合性不断增加的当今社会。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纪检监察工作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本文首先分析了纪检监察工作创新问题,针对对相关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本文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参考与指导价值。[关键词]:创新;素质;纪检监察;参考

一.引言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当前纪检监察部门最迫切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做好新的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在观念上有新的转变,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坚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形势,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着力在创新理念和思路上下功夫,以科学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各项工作,以科学的举措和方法推动各项工作,抓重点求突破,抓创新求特色,抓落实求实效,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有力保证。

二.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必须看到纪检监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领导体制上的不适应

一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及上级单位一把手、上级书记的初核等,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二是对派驻机构管理体制迟迟难以理顺,派驻机构说起来是双重领导,但由于其人事管理在部门,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等要依赖部门,难免出现重部门工作轻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倾向,特别是在执纪办案过程中容易受部门因素左右和影响。三是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专职不专现象严重,多数乡镇纪委与组织、宣传部门合署办公,普遍存在组织关系复杂,工作关系不顺,精力难以集中等问题。(二)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

一是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但实际工作中有时却成了“事事牵头、样样主抓”,有时还充当了“开山斧”、“救火队”的角色。二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而是有时重 “惩处”轻 “教育”,有时重“教育”轻“惩处”,有时重“监督”轻“保护”,有时重“保护”轻“监督。三是工作不负责、怕负责。某些本属于纪检监察机关自身职责范围可以决定的事项不去决定,而是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去向同级党政领导多头请示、报告,往往错失良机、贻误战机。

(三)基层纪检组力量薄弱。

有些部门虽然都设立了纪检组,但个别单位的纪检组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大部分纪检组只设组长1人,成了“光杆司令”,往往是工作过多,疲于应付;有的被单位领导“敬而远之”;有的被“拒之门外”,履行不到监督职能;有的事务缠身,兼顾本职工作少,发挥作用不到位;有的把纪检组长当作是一种待遇,作为提拔的“跳板”,工作疲于应付;有的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四)思想观念创新不足

思想认识上的不适应。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缺乏创新精神,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习惯于用老观念、老办法、老套路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有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工作上“等靠要”思想严重,把做好工作的着眼点依靠在增加人力和财力上;有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不够强,认为狠抓纪检监察工作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队伍建设上的不适应

一是知识素养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精通财务、审计、法律、市场经济、电子技术等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更少。二是系统培训少,培训渠道单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上岗前没有专门培训、在岗时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更新和补充。三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交流亟待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流动性不强,成长缓慢,新鲜血液不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举措上无新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质监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有的同志还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中,仍凭惯性工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有的同志没有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三.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坚持“四严”,即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培养恪尽职守、秉公执纪、敢于碰硬的职业操守。同时要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一是善学习。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把学习当做一种职责,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贯穿于工作和人生的整个过程。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达到新境界。二是要树立威信。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要把品行端正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要更加看重自己的人格,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别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以惩树威,以诫树威,以廉树威,以勤树威,以干树威,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会调研。调查研究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要把其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要围绕大局,结合工作实际,选准调研的着力点。在调研中破解难题,在调研中总结经验,在调研中科学决策。四是要敢于碰硬。敢于碰硬是维护党纪政纪尊严、忠实地履行党章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的具体行动。敢于碰硬的勇气源自底气,前提是坚持原则,重点是攻坚破难,关键是百折不饶。严肃查办案件是落实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反腐败斗争要坚决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党纪政纪,绝不容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要坚持原则,对违纪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坚决查办一起,绝不手软。

(二)纪检监察必须找准定位,在本职工作上下功夫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定“准”位,而不出现偏差,需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关系。对纪检监察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凡本部门的重大活动、重要措施、重要信访举报、大要案件的查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等都要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二是处理好与局党组的关系。始终坚持党组的领导,要与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五个主动”:主动提出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及时提交局党组讨论研究,争取支持;主动向局党组汇报群众信访、本部门和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问题,积极谏言献策,为局党组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党组分忧解难;主动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新招数,拓宽工作局面。主动承担局党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三是处理好与局机关各部门的关系。要坚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不包办代替,不超越权限。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勇挑重担,当好主角。需要配合的工作,恰如其分地当好配角。在工作方法上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钦差大臣”式,到处插手,横加指责;一种是“聋子的耳朵”式,怕得罪人,不闻不问,明哲保身。只有找准定位,在本职工作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

(三)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就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要把本单位工作经验系统化。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研究、总结本单位工作经验,形成新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并不断总结提高,创造出更加系统、更高层次的新经验。二是要把上级精神具体化。贯彻上级精神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当传声筒、收发室,要吃透上级精神,将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贯彻落实中创新。三是要把外地经验本地化。现代信息的快捷,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学到很多外地和外单位的新思路、新方法,但我们要结合实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学习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开辟新领域、提炼新方法。四是要使本单位工作特色化。抓创新就是抓特色,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工作经验和风格。四.结束语

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创新意识,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创新,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不断求得新发展、新突破、新成就的需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增加知识的积累,丰富生活经历,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将学到和掌握的创新技能大胆的运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之中,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稳定出力献策做贡献。

参考文献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6

关键词: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创新;稳定

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信访举报案件不光数量增多,形式也变得纷繁复杂,除了常规的举报方式,网络举报已经成为常态,影响面也随之变大,反应的内容关于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的问题明显增多,其次还有违反八项规定的廉洁自律问题,还有企业改制遗留、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动迁补偿安置问题等常规问题。应对信访工作形式以及内容的变化,努力拓宽信访举报渠道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信访举报工作的深入,信访举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说有些举报人由于受条件限制,进行匿名举报,对举报内容写得不够准确、全面;有些举报人虽然掌握了被举报人的违纪违法事实,但文字表达能力有限,信中反映的內容条理不清或缺乏调查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又无法与匿名举报人取得联系,给所反映问题的核实处理带来许多困难。有些举报人为了引起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视,把怀疑、推测的情节,道听途说的内容当成事实举报,或夸大举报数额、虚构一些情节,更有些举报人动机不纯,捏造事实,干扰了正常的信访举报工作。少数举报人为了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加快信访举报问题的处理落实,把相同内容的信访举报材料投递到多位领导、多个部门,容易造成案件线索泄密,人为地增加了核实腐败内容的难度。

如何从繁杂的信访举报中获取有价值的案件线索,要对举报内容、举报人、被举报人等诸多要素综合考虑,认真分析。而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首先树立全局理念,分析举报人反映的问题是否合乎情理和逻辑,判断举报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其次要抓住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关键问题和能够决定成案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成案的可能性和查办价值。再次对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用有关法律和党纪条规去衡量、鉴别。

同时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从信访举报的形式上分析,如果来人来访、署名举报,一般反映的内容比较真实,线索较清,因为举报人敢于亮出身份和真实姓名,说明举报人对所举报的问题的真实性敢于负责,对于他们反映的情况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优先开展调查。如果是匿名举报的,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对反映的内容、人物、时间、地点,一应俱全且具体违纪线索清晰的举报开展重点调查。举报动机一般分为义愤、心理不平和报复陷害三种。出于义愤动机的举报人本着对党和企业负责,对违纪违法行为的义愤,把了解和掌握的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以示伸张正义,惩治腐败,此类举报属实率较高。出于心理不平动机的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关系密切,或与违法违纪行为有一定联系,只因分得利益不均而心理失衡;或因害怕越陷越深而有所醒悟;或因其他原因产生个人恩怨,这其中尽管会有报复的因素,但举报的线索也较真实。出于报复陷害动机的举报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或与被举报人发生矛盾,关系对立,蓄意捏造,歪曲事实进行举报,以此达到个人险恶用心,此类举报多是虚假的。要从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分析被举报人与违纪违法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判断被举报人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另外,还要从被举报人所在单位风气的好坏,综合分析举报线索的可靠程度。

我们更要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来提升信访举报部门履职能力。

一、畅通诉求渠道,增强信访举报受理的便捷性。一是全面打造立体平台。建立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受理体系,形成“多层次受理、零距离沟通、全方位服务”的信访举报受理格局。二是积极转变受理方式。推行带案下访、入户走访、车载接访,变上班接访为全天候办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到检举控告第一时间受理、群众诉求实时答复。三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通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站,探索微信公众平台信访、视频接访等新模式,建立网络涉腐信息收集机制,将网络涉腐信息纳入网络举报件管理。

二、扩大群众参与,增强信访办理的开放性。一是在信访接待场所等地方设置公开栏,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手机app、手机公众平台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公开信访举报受理渠道及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建立群众代表参与信访调查制度和信访听证制度,对涉及群体性利益的信访举报问题,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核查;对疑难复杂信访举报问题,召开听证会听取陈述、申辩意见,提高信访办理的公信力。三是把各级信访举报办理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群众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和评价,推动信访办理工作不断改进。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7

一、企业纪检部门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纪检监察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 其根本目的是规劝和避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 是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增加企业效益而服务的, 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体现了以人为本, 有效促进了企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

纪检部门代表的是党的形象, 面向的是广大的党员、干部、群众, 他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 不仅仅是参与企业事务的决策, 而且还是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监督者。通过监督, 使制度变得公平、公开、透明, 这有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在思想上有利于团结、统一, 通过对思想政治活动的监督, 把人摆在首要的位置, 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民主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 可以实现从源头治理,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纪检监察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加强纪检工作的创新研究能够实现在源头治理的效果, 把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薄弱环节消除在源头上, 并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 从而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目的。

(三)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竞争氛围,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纪检监查工作, 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对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实行监察, 能降低投资和采购成本,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对执行安全、质量、规章制度情况实施监察, 防止发生质量差错、安全事故, 就能产生间接经济效益。

二、当前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纪检兼职人员多, 工作精力不足, 重点不突出。当前, 由于部分企业的部分纪检人员, 多是兼职任职, 其涉及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不是在纪检工作方面, 而是对其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方面, 重点在党建组织工作以及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再加上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 内容也是丰富多彩, 而负责工作的纪检人员又相对缺乏, 人员少、精力有限, 造成监督工作缺乏重点, 从而影响监督工作效果。2) 纪检人员工作能力不足,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纪律性、独立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搞好专业培训, 保持知识更新, 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有部分纪检工作人员由于知识面窄, 理论水平低, 能力有限等因素, 造成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严重滞后,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3) 企业管理体制制约纪检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监督与惩处难到位。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在根本上建设廉政、高效的工作环境, 预防腐败及惩处犯罪, 因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但是, 我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却发现, 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中, 往往是干扰多、阻力大、调查难, 在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中缺乏力度、缺少手段, 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及监督过程中处理难、执行难、整改措施落实难。4) 纪检人员因循守旧, 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是纪检监察工作取得突破、求得发展、保持生机与活力的灵魂。但是, 部分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时候, 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做法、不变的经验, 没有在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没有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以至造成工作中忙忙碌碌, 效果并不明显。

三、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创新

(一) 解放思想,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作用, 就必须紧跟形势,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 坚持解放思想, 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 我们要增强改革的意识, 要切实摆脱那些束缚我们工作的陈旧思想和工作方法, 并针对新形势的发展, 提出创新思路, 谋求全局。其次, 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 坚持促进发展必须自治腐败、惩治腐败的原则, 从企业大局和发展的变化中深化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第三, 是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中能够更加联系企业实际做到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二) 与时俱进,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作风

新时期, 纪检监察工作给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创造性的开展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要带头深入基层, 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 倾听群众呼声, 给他们办实事, 为排忧解难。并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电子商务的影响日益深入, 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和范围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整体素质, 是加强和改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在要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实践锻炼、调研等方式方法,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结合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 把政治基础好、原则性强、学历较高、专业对口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志充实到纪委队伍中来。同时, 要为企业纪委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四)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体制

在现行体制下, 企业纪委的职能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在履行监督职能中, 虽赋有监督的权力, 实践中无力监督, 造成实际上监督权力的弱化。对此, 可试行企业纪委书记“垂直管理体制”, 即企业纪委书记在上级纪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纪委书记直接对上一级纪委负责工作, 有利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有利于对同级党委和“一把手”的监督。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纪检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 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新形势下,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体制和管理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要想适应这种变化的发展, 企业纪检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就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 不断开拓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充分发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把纪检监察工作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从而达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如何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 建立健全廉洁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减少和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给企业造成损害, 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 在实际的纪检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从而为开创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中的新局面提供有益的探索。

积极探索创新开展节能监察工作 篇8

执法大队成立以来,立足工作职能,积极探索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新工作方法,以服务的前置弥补执法权的缺失

在工作中,执法大队一方面配合枣庄市支队,每年对耗能量5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现场监察,每月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及时催报、初审;另一方面,坚持以服务为主,深入企业了解能耗和主要用能设备情况等内容,摸清底数,建档立卷。针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建议书,启动“约谈机制”,并明确指出,如不整改,将报请枣庄支队或经信局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几年来,被下达整改建议书的企业绝大多数都能按要求整改到位。在超能耗限额专项监察中,枣庄支队对瑞达焦化和世纪通泰两家公司实施了超耗能惩罚性处罚,期间执法大队积极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分析原因,利用枣庄支队平台优势协调同行业先进企业帮助整改。通过三个月的整改,两家企业都通过了省级复核,解除了处罚性电价,执法大队的工作也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同和赞扬,真正体现了服务为先、和谐执法。几年来,执法大队先后开展调研活动5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监察10余次,累计监察企业500余家,淘汰变压器、电动机等落后设备5000余台(套)。

二、发挥多方积极性,形成节能监察工作合力

一是在工作中充分借助市人大、政协、纪委(监察局)等机构的权威性。从2008年开始,执法大队每年邀请市人大领导牵头组成督察组,对重点用能领域、部分镇街进行节能专项督察活动,并将督察结果报市委市政府,有力促进了各单位的节能工作。如市发改局就是通过市人大牵头的督察,使通过能评审查的立项项目由2008年的19个提高到2013年的106个,率先实现立项项目用能审查率100%。二是积极会同住建部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监管制度,确保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率达到65%的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率达到50%的标准。“十二五”前三年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136.6万平方米、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157万平方米。三是积极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车辆,严格执行道路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累计发展新型环保客车891辆,淘汰旧车1818辆。新增300辆CNG清洁能源出租车,406辆出租车改装天然气。营运性道路运输载客、货汽车汽油、柴油综合能耗下降到每百公里7.296公升。四是积极会同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规定,以创建节约型机关为抓手,努力倡导公共机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良好节能风气,大力开展以节电、节油等为主要内容的节能活动,公共机构的水、电、气、油等能源消费指标年均降低4%以上。五是积极会同市发改局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切实把能评审查作为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通过积极与各领域各部门通力协作、联合节能执法,在全市形成节能监察的工作合力,不仅有效查处和遏制了违法用能行为,推进优化产业结构,有力促进了节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基层队伍的执法经验。

三、外学内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9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城镇建设不断升温, 因此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现有城市土地不能满足建设需求, 所以在向城市周边土地扩张, 大量农村耕地被占用, 大量耕地变为非农业用地, 所以耕地问题面临着严重考验。在土地占用过程中不免存在未批先用、非法占地、低出让国有土地等现象, 非法批地和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现象也时有发生。

2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成效

2.1 土地法等相关法律宣传卓有成效

近些年, 土地资源的使用和规划得到国家的重视, 各级政府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并且通过印发宣传单和宣传栏等更为直观的形式让广大群众接触到土地相关法律, 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 强化法律知识。这就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土地执法制度不断健全

国土资源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全面加强执法监督,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在实践中不断健全一系列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制度。这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困难和问题

3.1 违法占地现象屡禁不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一些工业及房地产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 但是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和躲避。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大量耕地被占用, 农业结构被破坏。为了个人以及某些团体的利益, 占用和被占用的违法现象越来越多。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这种现象也比较严重, 成为执法监察的盲区和死角。据相关数据显示, 1999—2008年我国违法占地行为多达120多万件, 涉及面积达53.33余hm2。2012年房地产业达到了峰点, 违法用地现象也有所增加。

3.2 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执法监察观念存在偏差

有些基层政府只看眼前利益, 注重短期当地城市的发展, 为了满足短期的经济需求, 而不顾长期的发展目标, 对于建设用地的审批没有限制。有些地区甚至铤而走险, 违法占用土地发展经济。更有甚者操纵土地转让占用, 成为土地的使用者, 这种以权谋私现象也有存在。经济要发展耕地也要保护。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践踏、不容触碰。面对这种局面, 相关部门要规范土地秩序, 严厉查处一些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行为。

3.3 土地执法处罚决定难以执行

对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而言, 其有对违法用地的制止权, 但没有赋予其强制执行的权利。所以, 只能依靠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来执行制止, 但其实际效果不佳。即使进行处罚决定, 如果违法人或个人不按照要求执行, 那么只能依靠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但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 这就是失去了最佳执法时间和效果, 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而最终结果可能是不了了之。

3.4 土地执法监察难以全面展开

对于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执法监察而言, 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其人员有限, 震慑力不够, 因此土地监察不能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土地执法监察的权威性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在实际的执法监察过程中总会出现定性难、处决难、制止难、执法难等问题, 而且有的还暴力抗法。这说明土地执法监察部门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不能有效地做到执法监察工作。

4 创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措施

4.1 加强宣传力度

要加大对土地法的宣传, 让群众接触并了解土地法的相关内容。宣传途径要多元化、多渠道进行。与线上媒体合作, 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视频、声相的形式传递给人民群众;线下要多发传单, 定点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让更多的人认识并认清《土地管理法》, 让他们从法盲中走出来, 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

4.2 发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土地执法监督中, 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监督需要体制, 要在体制下进行有效监督。避免监督的随意性和排他性, 不能让监督成为执法的绊脚石。把群众监督提到土地管理工作的日程上, 定期进行研究。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城镇的现有土地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因此, 城镇周边土地及耕地成为新的用地目标。对于我国而言, 耕地红线不容忽视, 因此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如何满足当代经济的发展, 成为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这种大环境下, 土地执法监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要创新土地监察工作, 确保土地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让土地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最小化。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10

一、以“三个创新”为驱动, 着力提高节能监察效能

(一) 创新节能监察工作机制。

一是每年制定《西安市节能监察工作指导意见》, 安排部署全市节能监察工作的目标任务, 使节能监察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2014年制定的《指导意见》将企业电机能效提升、《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执行情况等确定为节能监察工作重点。二是建立了节能监察行政约谈机制。对监察过程中发现存在违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单位产品能耗超限额标准、未进行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及备案等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行为, 对其负责人进行约谈, 宣传法律知识, 商量解决问题办法和措施, 督促其进行整改。2013年约谈40多家用能单位。三是建立了节能监察监督机制。制定了《西安市节能监察监测中心节能监察执法监督检查制度》, 编制了法制监督流程图、现场执法监督记录、执法文书监督记录、执法监督处理意见书、举报登记表、投诉登记表等法制监督文书, 在《西安节能监察网》上增设了举报板块, 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 在全市百户用能单位中建立节能监督员制度, 选定44家企业派员对节能执法人员进行监督。四是根据各区县节能工作的重点, 加强市与区县的业务沟通协调, 建立联动机制。几年来, 分别与阎良区、临潼区、沛东新城开发区以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合作, 在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固定资产项目能源评估与审查等方面开展了联合执法监察。

(二) 创新节能监察方式。

中心始终围绕西安市节能工作重点, 对全市用能单位采取日常监察和专项监察、书面监察和现场监察、自主监察和联合监察相结合的方式, 依法开展各类节能监察工作。2010年以来, 先后组织开展了西安市百户重点工业企业节能专项监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工作开展情况专项监察等专项监察20余次, 监察用能单位近600余户, 开具整改通知书80余份, 受理群众举报案件20余起, 接受节能咨询10余次, 有力推动了本市“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 中心积极参与承担国家及省、市万家企业和市、区 (县) 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2014年, 中心独立承担了西安市万家企业2013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 对涉及工业和商贸等78户企业进行了考核, 出具了考核总报告并上报。

(三) 创新节能监察模式。

为不断丰富本市节能监管手段, 建立节能监察的长效模式, 中心以西安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制度和能耗监管为重点展开课题研究, 吸收了国内外能源管理和能源技术领域的先进经验, 完成了西安市节能监察远程监管系统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 组织建设“西安市节能监察远程监管系统”, 项目现已建成投入使用近三年, 可对全省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和西安市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和能耗情况进行实时、准确的动态监管。下一步拟将全市116户重点用能公共机构纳入能源利用状况监管系统之中, 实现实时动态的监察模式。

二、以“三个重点”为抓手, 强化节能技术服务

(一) 强化监测。

中心发挥节能监测的技术优势, 依托节能监察、能源审计、电机能效提升计划、节水型企业评审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项目等业务工作的开展, 对企业的锅炉、变压器、水泵等用能设备进行了能效测试、电平衡热平衡测试和水平衡测试。2010年至今, 共完成各类用能设备的测试450台 (套) 次, 并出具相应的测试报告, 为企业进行挖潜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组织国内外专家对重点用能单位的发电机组、输配电网络及各重点用能设备的运行工况以及系统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全面诊断, 帮助企业科学合理的使用能源,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 做好服务。

一是做好能源审计工作。中心承担着西安市能源审计的管理工作, 负责全市能源审计的计划、组织、评审、业务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组织编写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手册》, 明确了能源审计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统一了资料的报送格式, 组织举办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知识培训。截止2013年, 除部分企业因关停、倒闭、搬迁等客观原因没有开展能源审计, 中心共对全市86户工业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 组织专家对能源审计报告进行了评审, 编制了西安市百户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总报告, 并向相关部门报送。二是开展节能评审和评估工作。中心依据《西安市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办法》和国家及省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及能源限额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认真做好节能评审和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组织专家对20余户固定资产节能评估报告进行了评审, 完成13个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从源头把好能耗关。三是开展西安地区的煤质监督检查工作。按照《西安市煤炭检查、炉渣化验实施办法》, 在强化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 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范围, 认真做好进入西安地区的煤质监督检查工作。2011年以来, 共完成了450余套煤渣分析化验, 并出具了准确的化验报告。四是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中心先后组织举办了空压机系统节能技术、蒸汽系统节能技术、燃煤锅 (窑) 炉精细煤粉新型节能燃烧器及系统设备制造与节能应用项目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活动20多次。组织编印了《西安节能信息》季刊, 建立节能政策法规发布、企业节能经验交流、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介等节能信息发布平台。

(三) 注重培训。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 篇11

关键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创新实践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企业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实现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企业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效能监察工作同时也是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属于内部监督的范畴。对效能监察工作进行创新,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健全,是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效能监察,是指监察部门针对相应的监察对象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效率和效果的监督,可以分为行政效能监察和企业效能监察。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效能監察主要是对企业发展过程的综合性监督和检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职工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及企业的管理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进行处理。效能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从企业的管理实际出发,确保企业监督的有效实施,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确保企业各种指令的畅通[1]。因此,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是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需要:现阶段,我国虽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体制尚不完善,加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国有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影响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从维护市场秩序的层面上看,强化效能监察工作,是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必要手段。

(2)是防范机会主义和道德败坏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如果权力过分集中,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隐患,也会给岗位职能监督带来更多的困难,还容易诱发相应的道德风险。

(3)是促进国有企业合法经营的需要:从目前来看,一个稳定而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实现企业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而作为内控机制中重要的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应该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对内控机制进行完善,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企业内控水平的提高。

(4)是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需要: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机构更加庞大,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而通过效能监察工作,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2]。

二、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创新实践

1.注重体系建设

在国有企业中,对于效能监察工作的创新,应该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对相应的责任进行落实,做好惩防体系的建设。立足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惩防体系的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将惩防体系的建设融入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融入到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体系中。应该进一步强化企业领导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如此,在企业管理方面,应该对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进行健全和完善,实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配置,消除滥用权力的土壤。

2.强化腐败防治

应该注重教育,强化引导,通过良好的效能监察工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现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等,确保党员干部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荣辱观和权力观等;应该严格依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相关要求,强化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结合典型示范教育,对社会正气进行弘扬,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鞭挞;应该开展廉洁教育,确保职工干部都能够具备廉洁诚信的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完善制度规范

制度建设是确保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建设,还应该抓好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将反腐倡廉制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结合在一起,强化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的透明化,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4.规范用权行为

效能监察工作是实现企业勤政廉政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生产经营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的关键,更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应该做好预防和监督工作,对用权行为进行规范,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对漏洞进行堵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坚持经济主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是国有企业关注的重点,针对企业效能监察中的薄弱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企业资产效益的保值与增值,一方面,将企业效益与效能监察相互统一起来,立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规模效益,规范企业廉洁经营;另一方面,应该对预算管理和财务审计制度进行完善,构建市场化接入机制,对企业管理成本进行压缩,对资金流动进行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决策与监控水平[3]。

总而言之,效能监察工作是针对企业管理的在监督,也是保证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应该重视效能监察工作,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发展中融入创新,在创新中开拓进取,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成岗.关于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125.

[2]林汉武.浅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22-23.

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创新 篇12

1 当前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逐渐面向市场, 但由于传统的管理观念根深蒂固, 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首先, 对电力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不足。经济效益在当今社会固然重要, 但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时, 还应该注重纪检监察,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这对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的实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 管理的思想观念落后。我国电力企业是从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而来, 在企业内部领导人员中, 仍有部分人员的传统性观念根深蒂固, 不能够转变思想, 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 我国电力企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因此, 内部结构、企业机制并不完善, 导致电力企业时常出现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身兼数职, 导致不能一心一意的做好本职工作, 使得电力企业内部的廉政建设有所滑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纪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创新的具体策略

2.1 强化相关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

为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 促进纪检监察创新的顺利实现, 应当强化相关工作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要性的认知, 也就是说,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为更好的推进电力企业在转型期的发展, 应当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 积极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推行廉政建设, 最大程度上避免内部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 提高电力企业软实力。纪检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强化自身思想认知, 结合电力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 调整纪检监察工作方式, 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支持。例如, 我国国网电力青海公司召开的2014年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中, 提到了各单位纪委书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就“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反对“四风”、协同监督、行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沟通, 可见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并且企业领导人已经逐渐加深对电力企业的纪检工作认识, 这有助于促进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2 建立一支专业的纪检监察队伍

电力企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以人为主体, 因此为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应当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纪检监察队伍, 确保其政治性和专业性满足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要求, 从而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创新过程中, 应当从人员素质培养以及专业村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纪检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 应当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创建一个优良的环境, 保证电力企业内部纪律严明, 并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并强化纪检监察队伍的实践能力, 确保纪检监察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实践应用能力, 以确保电力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 推进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创新的顺利实现。

2.3 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监督模式

在电力企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 为进一步实现纪检监察创新, 要求电力企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需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基于电力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创新监督模式, 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模式,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经验,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结合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现状进行改革尝试, 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

近年来所实行的“阳光工程”,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内部业务的公开化, 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 实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化发展, 对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的运行过程中, 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方式, 调动监察人员工作积极性,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电力企业的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确保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优势地位。当前部分电力企业深入开展党风建设,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与激励制度, 调动员工积极性, 以促进电力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并提高纪检监察创新的整体效率。

2.4 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化

在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过程中, 应当坚持与时俱进, 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效率, 并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提高电力企业监督的有效性, 以保证电力企业管理层在决策制定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例如, 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由此可见, 网络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作用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借助于数字化的监控、数字化的信息处理, 这有助于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办事效率, 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廉政建设, 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5 切实加强效能监察工作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效益, 因此, 在当今时代, 应该不断增强纪检部门的效能监察工作, 促进电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加强电力企业纪检部门的效能监察工作, 有助于纪检部门及时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以及薄弱环节, 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将薄弱环节转换成优势环节,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社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型能源企业, 其现代化发展效率与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下, 电力企业也逐渐迈入转型时期, 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一定不足, 为推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应当积极加强纪检监察创新, 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营造优良健康的环境, 从整体上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 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 电力企业在改善民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部分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仍存在一定不足, 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并提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创新的具体策略, 以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 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纪检监察,现状,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曾桂婵.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分析[J].世纪桥, 2014 (08) .

[2]彭艳.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J].中外企业家, 2013 (22) .

[3]李惠会.新形势下县级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 2012 (24) .

上一篇:美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下一篇:高性能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