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音乐作品

2024-07-21

经典音乐作品(共12篇)

经典音乐作品 篇1

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 学生都比较趋向于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 这些音乐的内容比较繁杂, 有的甚至是粗俗的, 真真正正能给人带来一隅精神境地的音乐少之又少。学生在低品位音乐的熏染下, 其身心势必会增添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聒噪, 所以, 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抑制这种不适合青少年的音乐席卷音乐课堂, 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将经典音乐的精髓内涵呈现给学生, 还学生一片祥和、恬静、纯真的心灵乐土。本文以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为线索, 列举了一些经典音乐, 重点来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兴趣及热情。

一、用提问的方式“叩击”经典音乐之门

如果想走进经典, 就必须了解什么才是经典。对于中学学生来说, 可能对“经典”这一词汇的了解还停留在名著的层面。对于什么是经典音乐作品, 他们的大脑中可能是一片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将经典音乐的色彩涂抹到学生的大脑中乃至心里, 形成一种意识, 这是走进经典的前提, 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和热情的前提。

那么教师如何带领学生去“叩击”经典音乐这座富丽堂皇的大门呢?对于音乐来说, 它的种类及类型繁多, 所以常常鱼目混珠, 不可称为经典之作的也运用经典这一头衔喧宾夺主。这就需要我们有极强的分辨能力, 分清何谓经典。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设计教学策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音响放一些不同种类、类型的歌曲或者音乐, 让同学们分辨哪一首才可被列为经典这一行列, 并说出自己认为是经典的理由。同学们自然会被这种类似游戏的教学方式所吸引, 并乐于接近经典、思考经典, 对经典这一概念有最初的认识。

二、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触摸”经典音乐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由表层到深层的,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需要一股推波助澜的力量。对经典音乐来说, 学生如何由表层到深层地去认识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环境, 将经典之作叠加起来, 形成一个量的积淀, 然后再将这份积淀倾注到学生的身上, 学生受到众多经典音乐的熏陶之后, 必然会更深刻地了解经典音乐的内涵。然后在掌握经典这一类别的基础上,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就会针对一首经典音乐展开想象, 兴趣盎然地欣赏其美的内涵。

就以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为例。这是一首清新、简约、明朗、轻快、活波、富有表现力的音乐, 教师在没切入主题之前, 可以给学生们听一些用音符诉说春天的经典音乐, 例如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班得瑞的《春野》, 等等。这些优美的音乐能创设一种情境, 学生自然而然会被这种情境吸引, 接近春天, 走近莫扎特, 触摸经典。学生就如一块染上尘土的石头, 而经典就像一叠一叠奔过来的浪, 洗涤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远离聒噪, 静心徜徉在音乐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在无意间, 会不经意地领略到莫扎特《渴望春天》这首音乐的浓浓诗意, 同时, 也会切身地触摸到经典音乐之美。

三、营造音乐艺术美的氛围, 切身感受经典音乐

一首美好的音乐是用来聆听和感受的, 这正是如何欣赏音乐最重要的规则。我们要聆听, 但在此基础上还有感受这一层面。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有一种与之相协调的氛围, 就像演员在演出的时候, 要有一个应景的场地, 要有一个灯光适宜的舞台一样。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或者其他教学用具, 创设一种适合教学主题的艺术环境, 并以此将音乐中所包含的美凸显出来。这种美的凸显丰富了音乐课堂,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更能使之心潮澎湃, 乐于走进经典。

就以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为例, 要想切身地感受这首音乐, 就需要了解创作这首音乐的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风格, 这些是打开其经典之作大门的钥匙。教师可以将作者的这些介绍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并具体口述一个与之相关的创作故事, 让学生对这一人物及其作品产生好奇感, 这种好奇会支配学生走进经典, 用真挚的感情聆听经典, 并在经典中获取一些独特的感受。

这首歌曲, 是莫扎特忍着病痛于1791年1月创作而成的, 可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首音乐中没有融入一丝的伤感与绝望, 反而那清新、明朗、欢快的旋律赋予了这首曲子以源源不断的希望, 我们聆听着, 内心也会生出对生活的热爱、渴望之情。教师在对这首曲子的创作进行简要的说明之后, 学生就会对莫扎特充满敬意之情, 这作为情感的铺垫, 必然会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内蕴情感。

音乐课堂应该呼唤经典, 呼唤经典中包含的这种美。它能洗涤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远离聒噪, 恢复纯真。经典需要传承, 而传承需要一个“舞台”环境, 这一“舞台”环境便是课堂。所以教师要肩负起传承经典的重任, 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兴趣及热情, 提高其音乐素养及审美品位, 让学生摒弃不合时宜、繁复聒噪的音乐, 回归经典, 并将经典作为光荣的火炬, 以此传承下去。

摘要:教师应该肩负传承经典的重任, 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兴趣及热情,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品位。本文就以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为例, 来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莫扎特《渴望春天》,培养学生,经典音乐作品,兴趣,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前, 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2]黄克剑.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明日教育瞩望[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许琳.试论音乐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76-80.

[4]龙亚君.音乐心育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经典音乐作品 篇2

2、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 ——木心

3、无审美力者必无趣。 ——木心

4、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任何事物,当它是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层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木心 《哥伦比亚的倒影》

5、给他们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

6、人们的错,都错在想以一种学说去解释去控制所有的东西。 ——木心

7、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木心

8、无论蓬户荆扉,都将因你的倚闾而成为我的凯旋门。 ——木心

9、你们可惜看书太少。不但少,遍数也太少。莎剧,我看过五六十遍。为什么呢?年年中秋吃月饼。多少月饼?上礼拜,天天上,《福音书》我读过百多遍。每次读都不一样,到老也不懂透的。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木心

10、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亦即是罗曼蒂克的醇髓,几乎可说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 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高利息贷款了。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也不自识,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即转戾燥干涸,其势趋下,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 ——木心 《素履之往》

11、以善得天下,以伪善治天下,伪得不耐烦,伪得漏洞百出,乃直接恶——回想当初将得而未得天下时,大家以为从前的善还不算善,这次可是真正的善了,因而纷纷投奔,共襄大业。再回想当初伪善开始运作,大家精练作伪的功夫,小伪伪不过大伪,文伪伪不过武伪,大伪武伪到底也败于真恶。 “善”无人信矣,“伪善”戏法穿矣,际此将失而未失天下时,上过当吃过亏的人,先要弄清那“善”的理论前导就是狂想妄想,不符人情物理。 ——木心 《素履之往》

12、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木心 《即兴判断》

13、凡是应该的,都会消失似的。凡能存在的,都是不应该似的。 ——木心 《再访帕斯卡尔》

14、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木心

15、智者,乃是对一切都发生讶异而不大惊小怪的人。 ——木心

16、活在自然美景之中,人就懒,懒就善。 ——木心

17、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 ——木心

18、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 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木心 《即兴判断》

19、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木心

20、当我与敌人对坐,我是清醒的。我忘怀自己时,是和朋友在一起。 ——木心 《我纷纷的情欲》

21、文学还是好的,好在可以借之说明一些事物,说明一些事情。文学又好在可以讲究修辞,能够臻于精美精致精良精确。 ——木心 《琼美卡随想录》

22、我嘴里是问长问短,眼和心却兀自惊异她的兴旺发达 ——木心 《温莎墓园日记》

23、不能与伪善者周旋时,便伪恶,淋淋漓漓地伪恶,使伪善者却步敛笑调头而去。 别的东西如果不是这,可以是那,艺术品如果不是艺术,就什么也不是。 ——木心 《素履之往》

24、偶然的一个机缘中诞生了啤酒,就像偶然的一个机缘中我发现了你。 ——木心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家餐厅》

25、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 ——木心

26、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 ——木心 《文学回忆录》

27、我自得恶果,所以不必悲伤;我不抱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反激。我也有脾气要发,但说说俏皮话。 ——木心 《文学回忆录》

28、一种景色,联想不起另一种景色,才是值得眷眄的景色。 ——木心 《晚祷文》

29、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木心

30、科学知识足够埋葬神学,接下来还要结束哲学。 ——木心

31、生活的过程,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常常是个无效的自我教育的过程。然而总得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木心

32、哲学生涯原是梦,醒后若有所思者,此身已非哲学家,尚剩一份幽微的体香,如兰似檀,理念之余馨,一种良性的活该。 ——木心 《素履之往》

33、思想家一醉而成诗人 一怒而成舞蹈家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

34、“宗教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虚构一目的。 ——木心”

35、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木心

36、康德的判断:“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此话可以反说,凡已不复善良者,乃对自然美丧失了直接的兴趣。 ——木心

37、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木心

38、是我的谬见,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 容易悲哀的人容易快乐,也就容易存活。管壁增厚的人,快乐也慢,悲哀也慢。淤塞的导管会破裂。真正构成世界的是像蓝衣黑伞人那样的许许多多畅通无阻的导管。 ——木心 《哥伦比亚的倒影》

39、回廊止步自问 而今所剩何愿 曰无 都不必了 ——木心

40、傲慢是天然的,谦逊只在人工。 ——木心 《素履之往》

41、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木心 《少年朝食》

42、到后来,总还是看在愚蠢的份上,再让一步。 ——木心 《素履之往》

43、没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觉都特别良好。 ——木心 《素履之往》

44、到了壮年中年,想一想,少年青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壮年中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恐怕是来不及了。 到了老年残年,“否”了者不必想,“是”的者再想一想,壮年中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老年人残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就怎么也来不及了。 而对于两度“是”者,还得谨防死前的一刻丧失节操。 ——木心 《即兴判断》

45、我能抗拒任何诱惑,直到它们被我所诱惑。 ——木心 《论诱惑》

46、这里的花都是深紫色的。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 ——木心 《哭》

47、我追索人心的深度 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

48、悲观是一种远见。 ——木心

49、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木心

胡桃夹子(经典音乐故事) 篇3

德罗赛尔梅亚叔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位叔叔。他长着花白的头发,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有时还会施一点儿小魔法。

“当当当”,客厅里的钟敲响了,与此同时,两扇大门徐徐开启……

德罗赛尔梅亚叔叔提着一只大大的箱子走了进来,他笑眯眯地从箱子里拿出一件件礼物,弗里兹得到了他期盼已久的锡兵,克拉拉得到了一张崭新的玩具床。但克拉拉睁大了眼睛看着德罗赛尔梅亚叔叔,她还在期待着什么。突然,德罗赛尔梅亚叔叔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玩具士兵,它居然在大家面前跳起了华尔兹舞。孩子们又惊又喜,兴奋地喊叫了起来。嘘!德罗赛尔梅亚叔叔打着手势,像变魔术一样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样东西——漂亮的胡桃夹子!“这是一个总是饿得要命的家伙。”德罗赛尔梅亚叔叔说。他又顺手从箱子里摸出一颗胡桃放进了夹子的嘴里,伴着清脆的“噼啪”声,胡桃被夹碎了。这让弗里兹感到很有趣,他往胡桃夹子的嘴里塞满了胡桃,“咔嚓”一声,悲剧发生了,胡桃夹子的下鄂断成了两半。克拉拉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没有人能够安慰得了她。

客人们纷纷告辞了。德罗赛尔梅亚叔叔离开前抚摸着克拉拉的头说,今天是圣诞夜,说不定会有一些奇迹发生呢,别难过啦,让胡桃夹子躺在那张新玩具床上吧,我相信它一定会好起来的。

夜深人静,圣诞树罩上了一层银色的月光,空荡荡的客厅里安静极了。穿着睡衣的克拉拉轻手轻脚地溜了进来,朝放着胡桃夹子的小床走去。她小心翼翼地给胡桃夹子盖上被子,然后走进了自己房间,很快,她便睡着了。

突然,挂钟上的猫头鹰扑腾一下张开翅膀,随后挂钟响起了午夜12点的报时声。

克拉拉在睡梦中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了,这声音好像是从楼下客厅传来的。她顺着楼梯摸索着走向客厅,突然,她看见客厅里的老鼠,无数只老鼠,小姑娘惊呆了。咦——圣诞树和树下那些玩具好像突然长大了!连那些玩具士兵也越长越高了。耗子变得好大好大,大模大样地在克拉拉身边蹦来跳去,真奇怪!瞧,士兵们和耗子开战了!一场真正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几百只老鼠正在和一队锡兵对抗,这队锡兵的指挥官竟然是她的胡桃夹子!胡桃夹子怎么活了?它的下鄂难道好了?克拉拉正在纳闷时,长着令人生厌的牙齿和血红眼睛的鼠王,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军刀,用力朝胡桃夹子挥去……眼看胡桃夹子就要败下阵来,克拉拉忘了害怕,拿起自己的拖鞋砸向耗子王的脑袋。胡桃夹子顺势猛刺一剑,结束了耗子王的性命,其他耗子纷纷逃散。

克拉拉这时才发觉,胡桃夹子已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谢谢你,克拉拉!”王子说。

小姑娘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极其幸福,同时又非常羞涩地盯着地板。她看见有雪花飘落在她的脚趾上!她目瞪口呆地抬起头,这里已经不再是客厅了。

克拉拉欢笑着想抓住雪花,可是胡桃夹子王子严肃地说:“暴风雪就要来了,我们最好还是快点儿走吧!”然后,王子牵着克拉拉的手,向前走去。

暴风雪真的来了,非常非常猛烈的暴风雪!克拉拉被王子引领着向前走,十分开心。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来到了白雪皑皑的树林中,四周飘出一群白雪仙女,她们燃起篝火迎接客人,跳起了优美多姿的雪花舞。克拉拉心旷神怡,跟着王子继续行进,他们来到了一座宫殿的前面,宫殿的屋顶是用糖水浇筑的,塔楼是用甘草棒搭建的,围墙是用巧克力棒砌成的,而那扇巨大的门则是用核桃糖做的!

“这是糖果王国的宫殿,”王子说,“为了向你表示敬意,女王举办了一场盛会。”“可是,我根本不认识她呀!”克拉拉疑惑地说。

她来不及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城门已经缓缓打开,气宇不凡的糖果王国女王,领着仙子和侍从出来欢迎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

他们被领到城堡里一个豪华的大厅中,王子把克拉拉介绍给女王。女王身上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克拉拉向女王行了个屈膝礼。随后她打量着这个五颜六色的大厅,哇,都是用糖果做成的,喷泉里涌出的都是汽水。这时,一杯汽水递到她的面前,她抬头一看,是一个巧克力香蕉!原来,在糖果王国的宫殿里,所有的仆人都是糖果,而且都是活生生的!女王带领客人们走进宴会大厅,她拍了拍手,音乐便奏响了。

一场盛大的表演开始了,一个克拉拉从未见过的世界展现在她的面前!

跳着活泼洒脱的西班牙舞的坚果巧克力;表演着阿拉伯舞的咖啡;在长笛舞曲伴奏下舞蹈的杏仁;跳跃着的松饼;跳着踢踏舞的棒棒糖!

克拉拉被这五彩缤纷的舞蹈迷住了,她感觉自己被王子拥抱着,随着音乐舞动了起来。她跳哇跳哇,直到被太多的旋转搞得头晕目眩……

克拉拉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她看到自己仍然躺在家中的床上,房间里寂静无声。原来,是她在圣诞之夜做了一个幸福甜蜜的梦。

(责任编辑 常新)

阅读经典作品感受伟大亲情 篇4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家人之间应该“相爱”、“相顾”、“友悌”、“和睦”, 提倡兄友弟恭, 尊卑长幼有序。只有这样,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才能亲爱和睦, 共同感受骨肉亲情的温暖和快乐。

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 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 细腻光滑……

亲情的本质是关爱, 是长辈对晚辈的舐犊之情;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情;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 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 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上天赋予的那份亲情, 父母与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

请随手打开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吧——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亲情隐藏在母亲每日焦急等待的双目里;刘墉九十岁的母亲倔强地坚持自己走路时, 亲情就在刘墉紧紧跟随的脚步里;亲情是岳飞的母亲满怀期望在其背上刻下的“精忠报国”, 是孟子的母亲为其更好地成长而煞费苦心的“三迁”, 是朱自清的父亲翻越栅栏时留下的那个蹒跚的“背影”……

说到亲情, 人们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 满脸的喜悦中流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呵护着孩子的父母, 衣服虽被淋湿依然笑声朗朗;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永远也数不清的星星, 讲总也讲不完的神话故事;耳边萦绕不散的是“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常回家看看”的悠扬歌声和“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吟咏。

提到亲情我们仿佛听到远古的那个孩子觉得父母的恩情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难以报答的呼号。“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诗经蓼莪》提到亲情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母亲, 想到那位为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 也把爱缝进衣服里的母亲:“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词藻, 亦无巧琢雕饰, 于清新流畅, 淳朴素淡的语言中, 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 情真意切, 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 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像春天阳光般厚博的父母之情, 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么能报答于万一呢?

温馨和睦的亲情动人心弦, 感人至深。提到亲情也会想到我们的兄弟姊妹。兄弟姊妹本是同根, 情同手足。即使在误解和冲突中的这种情感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风筝》, 就是鲁迅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是为小兄弟有出息, 无论是当年管错了, 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 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 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这种手足之情更体现在曹植的《七步诗》里:“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 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 晓之以大义, 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二语, 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说明此诗在民间流传极广。

亲情也在悠地散步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写家庭生活, 没有铺开来写, 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 来表现祖孙三代人之间敬老爱幼的和谐自然的关系, 表达了中年人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强调了一种理解和体谅精神。全文以散步的过程为线索在选材上以小见大。写一家三代人深沉的爱, 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在代代繁衍的生命过程中同时培育了高尚纯洁的精神文明。在散步的过程中, 儿子考虑到母亲年迈, 走大路平顺;而老人想到的是满足小孙子走小路的愿望, 这种孝子之心、舐犊之情着实感人。文章把小事拓宽到广阔的背景中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祖孙情当推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 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 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 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陈情表》辞语恳切, 委婉动人。表到朝廷, 晋武帝看了, 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 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 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 赏赐奴婢二人, 并指令所在郡县, 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等, 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提到亲情我们也会想到故乡。思乡怀亲, 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感, 这种亲情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旨。这种题材当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反复跳跃, 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 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 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 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乡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之一, 它在余光中、北石和席慕蓉的诗里, 在三毛的文章里, 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历代描述乡愁的佳句比比皆是, 最经典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提到亲情, 我们不能不想到夫妻, 因为夫妻情感也是至亲的亲情。元稹《离思五首》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 相形之下, 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 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 才会对其他女子 (以花从为喻) 视而不见, 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 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眷念之念了。在这首诗中, 诗人以物喻情, 以典达意的手法, 运用极其巧妙, 含意丰富, 是少有之佳作。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元稹的这首绝句, 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 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 它言情而不庸俗, 瑰丽而不浮艳, 悲壮而不低沉, 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 纵观唐诗宋词, 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苏轼在密州做了一个梦, 梦见与亡妻住日的缠绵, 醒来不禁泪下, 作了一首有名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追念亡妻。宋代诗歌后人多认为难得好诗, 而词则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样式, 宋词在后世也是声誉颇高的。但运用词的形式来悼亡, 则以东坡此词作为首唱。

杨绛作品经典语录 篇5

2、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杨绛《我们仨》

3、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4、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杨绛《将饮茶》

5、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杨绛《我们仨》

6、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杨绛《我们仨》

7、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杨绛《风》

8、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杨绛《我们仨》

9、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杨绛《我们仨》

10、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杨绛《我们仨》

11、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杨绛《我们仨》

12、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13、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杨绛《干校六记》

14、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杨绛《我们仨》

15、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杨绛《我们仨》

16、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杨绛《杂忆与杂写》

17、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杨绛《洗澡》

18、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杨绛《杂忆与杂写》

19、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20、我们夫妇常说;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杨绛《杂忆与杂写》

21、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杨绛《洗澡》

22、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声未响,电光先照透了乌云。——杨绛《洗澡》

23、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杨绛《我们仨》

24、钟书陪我大笑,是了解我的笑,承认我笑得不错,也带着几分得意。——杨绛《将饮茶》

25、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杨绛《我们仨》

26、假如“心如明镜台”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尘埃。——杨绛《洗澡》

27、我现在回想,盛衰的交替,也就是那么一刹那间,我算是亲眼看见了。——杨绛《将饮茶》

28、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杨绛《我们仨》

29、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杨绛《一百岁感言》

30、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此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杨绛《干校六记》

31、如果可以。希望你留下,我离开。自私也好,任性也罢,不过不想独自在这儿了。——杨绛《我们仨》

32、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点和我志趣相同。——杨绛《杂忆与杂写》

33、人有两部分,看得见的身体和看不见的灵魂。灵魂的美恶,不体现在肉体上。——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34、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得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杨绛《洗澡》

经典音乐作品 篇6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载体和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对象和范例。语文教材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一直以来存在正野之分和雅俗之辩。到底是意识形态领先,还是文学艺术挂帅,也存在很大争议。其实,哪些文学作品能够进入语文教材,这涉及到知识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赋予。

一、文学作品的经典化与强社会控制——学生不堪其重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普遍、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价值性的,知识总是受社会价值需要引导而生成。不仅所有的知识都受着价值引导,就是知识本身也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无论是社会和人文知识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如此。这一点在人文社会领域表现明显,因为在该领域,不存在纯粹的事实与观察,有的只是价值建构的事实和价值引导的观察。课程知识也同样如此,它是特定主流阶层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人类知识进行选择的结果,总是为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所控制,体现一定的价值特性,并为特定社会服务。

语文教材是社会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培养思想品德的基本材料,是语文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任何语文教材都不可能包容所有的文学遗产,而只能是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对现有文学遗产有选择地加以筛选。也正是通过对知识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赋予,一部分文学作品流传下来,而另外一部分文学作品则慢慢消逝。所以,不同作家的作品能否进入课程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命运,体现的是社会控制的原则。进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成为保存、传递文化,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介,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文学作品借助教材也得以传承并成为文学经典。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意识,展示着一定的道德伦理与生活态度是必要的,因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总是具有某些一致的价值观念与某种共同的精神,这是维系这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支柱。而这些信念与精神的形成,正是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理解,逐渐将经典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内化为自身的精神与价值的过程。通过文学经典的一代代传递,民族精神也一代代延续,社会因此才能和谐发展。然而,目前的语文教材,首先,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有些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世界,成为了过于遥远与虚幻的存在。于是,在此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只能以教师表达的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对知识的认同和对教师的遵从。其次,文学作品承载了太多国家、民族、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东西,过多地关注作品的伦理道德价值及工具性,结果“文以载道”被提高到一个压倒作品其他价值的绝对地步。如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语文课文的“选文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再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文学经典常常以一种严肃的面孔呈现给学生,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来源于教师的解读,而各种评价方式又时常检验着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情况,于是语文教学演变成了枯燥的语法和篇章结构的分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缺乏应有的人文观照。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失去了原有的清新,只剩下沉闷;《记念刘和珍君》成了一把钝刀,只剩下一些条框。文学经典越来越成为载“道”之“具”,严肃的面孔与沉重的思想内涵,使学生难以承受其重。结果语文学习活动被异化,语言教育被淡化,被说教取代。这种预定了学生的发展而置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性、自由与个性不顾,只要求学生接受现存的事实与价值,而不要求他们反省和批判,无视人类生活经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忽视对文学经典意义和价值的揭示,忽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和拓展的课程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塑造。所以,对文学经典的内涵及其传递方式的反思,是我们对待文学经典应有的态度。为此,革新这种模式,提出课程发展的新思维,重构课程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之动力与必需。

二、文学经典的重构与合理的社会控制——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三大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模式,尝试建立一个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全新课程目标体系,均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新课标》建议教科书编写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应该将与学习者的适应、与社会生活需要的协调作为课程变革的起点,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时代性。在课程概念生活化取向日益明显的今天,一方面,我们应该选取那些能够从心理上(包括认知、情意和精神等方面)、功能上达至学生,和学生心灵“际遇”,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引导和生命教化的内容。因为课程的意义是向学习者而生的,为学习者的发展而存在的:课程的每一个结点都应该充满着对学习者身心的殷切关怀,都应该试图和学习者现有的经验、发展水平,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生态、生存境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否则,就可能超过学习者理解的阈限,并构成学习者理解课程的障碍。另一方面,文学经典不是超历史的、永恒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文学经典将不断地被建构,而一些传统经典又在新的视域被置于批判与反省的席位上,并在不同层面及维度被阅读与重写,经典内容正是在这样的重构中被不断丰富和扩展。

北京市语文教材新文学作品的人选与经典作品的退出,这一变化重要的不是课文的变化,而是课程标准的变化,是整个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显露出教材的编写和教育的导向问题,体现了价值倾向和文化选择的转变及社会控制特征的某些变化,从过去那种以斗争、批判、揭露、否定为主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强控型”,已逐步转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弱控型”,文章的价值取向多以正面、积极、美好的面

目出现,并且趋向多元,同时尊重了学生的文化需求,其中时代性和选择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与指导方针。一方面,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才能更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领悟生存意义。作为通俗文学的金庸式的小说和《新鲜的网络语言》等文学作品进入高中语文读本,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人们的文学观和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结果。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不仅仅要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语言,走进一个设定的语文的意义世界,也不仅仅是感受那些抽象的甚至是飘渺的文化意识,还应该使学生拥有道德、智慧和生存的能力,调动学生人性内部的力量和智慧来面对人类生命的困境并诗性地生活。内容的时代性还能吸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以扩大视野,使语文教学更接近于文学本身。另一方面,教材具有选择性,才能培养多元化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也体现了《新课标》渗透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课标》要求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因为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知识体现着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生存境域,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包容力,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正义、尊严等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念号情感态度的认同,结果是强制性的统一国家道德伦理逐渐被稀释,“和谐社会”逐渐形成。武侠小说和网络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入选高中语文,标志着基础教育观念的突破,标志着主流文化开始正视大众文化,也显现出通俗文学正在被主流文学认可的些许迹象,这一多元化趋势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契合的,既切合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充满着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和关怀。因此,我们希望北京市语文教材的改革能产生某种引领价值,催发语文教学从政治、历史教学中走出来,从过度的政治导向与道德说教中摆脱出来,从而还原语文作为汉语言教学、作为文学审美的本质功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文学作品的价值承载与教育意义的生成——教育的作为

按照特定价值标准所选定的课程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它不断地被解构与建构,并赋予新的意义。由此,课程知识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师生互动中建构习得的,是在建构中不断生成并发展的。课程的预置目标不是为了限制师生的教学行为,而是促进师生在亲历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生成意义。所以,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以既定的课程知识为中介的对话交流中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教育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学生自身以及在同教师交往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发现意义的过程,是教材所蕴含的精神生命与学生个体精神生命之间进行交往、对话的“视域融合”过程。意义作为一种价值关系、意义关系。不可能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而获得,教育意义是由学生自觉的理解而生成的。通过理解,形成学生的精神整体与知识或教育“文本”的对话关系和视野相融,才能生成引导个人生活的意义。因此,教育意义的建构需要体现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积极性、自觉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和需要性,体现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所以,语文教学不是单向的独自,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意义沟通。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记忆和接受现成的、事实性的知识,也不是将某种价值标准强加给学生,更不是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而是让学生通过与教材这一媒介的对话,形成提问和反思的能力,体现课堂教学发展智慧的价值。语文教材蕴涵的学习活动方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包括体验、感悟、移情等。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不再是脱离学生生命的客体性存在,而是承载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蕴藏着历史、文化与生活底蕴的主体性、意义性存在。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应该将焦点集中在语文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关注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生存意义的指引和生命境界的提升。语文教育只有相对个体的精神世界和成长有意义,才能引导学生发展,因为只有意义才能使学生的发展从现实性不断趋向可能性。

教育意义的生成性同时意味着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意义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学生通过理解而把握和建构的。正是学生通过理解建构意义并且进入这一意义关系中,从而在相互作用中能动地选择和接纳教育的引导,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不仅接受而且也超越了教育的引导和塑造,不仅超越了教育存在的现实状态,而且也投入到发展的可能性中,由此在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见,教育意义的生成强调了教育的引导性与学生精神的独立性的通达和融合,强调了学生在教育意义引导下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因此,我们不仅应该使教学生成活动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同时也应该把教学生成活动当成彰显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这样语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成为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经验不断重组和更新,学生在教学和课程进行中通过对意义的建构而不断地进入新的存在境域,从而扩大其精神视野,促进其精神成长。

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例,一方面,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阅读、鉴赏,引导学生品味其优美、自然的语言,巧妙的情节构思,领悟小说包罗中国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数学、医农、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掌握语文学习的方式,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与教育活动及内容在理解沟通中真正展开交流,把握小说将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的丰富内涵,挖掘小说对人性的维护和对人道的关怀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高度的人本主义精神,感悟小说对仁道与侠义的思考和赞美。对国家、民族问题的深刻探讨。如此内在而非表面化,潜移默化而不脸谱化说教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教育意义的生成,体现了对文学作品人文内涵的人文关照,使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的同时,尊重和理解了多元文化,也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拉近了学生与文学作品的精神距离,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有助于启迪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材是社会地、历史地建构的,教育的作为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学作品的教学,生成对文学作品教育性的意义理解。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充分挖掘文学作品承载的价值,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人生之间建立意义关联,使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承领教育的力量。这样,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转化为学生的人生智慧与生活经验,语文教育也才能真正地对学生的经验更新、人格成长实施意义引导。

经典音乐作品 篇7

关键词:音乐广播节目,经典流行音乐,音乐艺术回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艺术的不断追求,我国的流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日益繁荣,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也使音乐广播节目成为所有广播节目中的重要部分。经典流行音乐在流行音乐节目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音乐广播主持的大时段节目一般都是相对来说听众比较多的节目,在节目中经典流行音乐艺术的回归值得关注研究。

1经典流行音乐艺术回归的必然性

音乐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部分,在每一段时期都会有代表时代特征的音乐,就如同我国《汉乐府》民歌,是在我国古代普遍流行的音乐。

流行音乐具有一定的通俗性、易于流传、有更广大的听众[1]。它同时带有艺术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特征,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经典流行音乐作为流行音乐中的一种,在很早便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且专门的经典流行音乐广播电台,于上世纪60年代便在美国兴起,我国江苏的经典流行音乐广播也是在2007年转型而来的。近年来我国流行音乐艺术发展迅速,但是人们对经典流行音乐的共鸣和热情始终未曾消减,在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经典流行音乐艺术的回归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经典流行音乐在节目中的回归定位

2.1时段定位

在音乐广播中节目内容的定位都具有一定特点,经典流行音乐的回归需要根据受众的兴趣爱好、社会环境及心理要素来决定播放时段的定位。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是广播节目中时间较长、听众较多的节目,一旦在内容安排和时段安排上出现问题,就会给电台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分析各时段受众的需求,并规避同一时期相同类型节目的播放时段,对经典流行音乐的回归时段做好合理定位。

2.2内容定位

在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播放经典流行音乐,需要对音乐的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围绕怀旧、成熟、共鸣的核心,对内容进行科学的定位。现代大热的流行歌曲相对来说熟识度很高,广受听众的喜爱,一经播放所带来的收听率也是十分可观的,但是选择这一类型的流行音乐就会与经典流行音乐的主题相悖,使听众对节目主题模糊不清,会严重阻碍经典流行音乐艺术的回归。因此,内容定位是每一首入库歌曲的判断标准,是经典流行音乐节目内容设计的指南[2]。

2.3主持人定位

主持人是广播节目中重要的引导因素,经典流行音乐具有自己的特征,在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实现经典流行音乐的回归,需要主持人具有相对应的特点。要求主持人具有成熟大气的品质,语言流畅,并且生活阅历和音乐品味能够与经典流行音乐相匹配。将主持人的定位细化到不同时段,经典流行音乐的播放时段如果是在早上,主持人的声音要相对亲和,中午时段的主持人声音要轻松愉快,下午时段就要优雅醇美,使经典流行音乐在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能够释放出不同的个性风格。

2.4受众定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情感是指心理刺激、内心体验和现实感受的结果[3]。经典流行音乐的时间特点决定了其受众为成熟人群,而这些受众最早在接触这些音乐的时期正处于青春阶段,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春期接触的音乐会是他终生的记忆。因此,在进行受众定位时,主要是需要对受众的年龄进行分析,激发出其内心的情感,将经典流行音乐的受众定位在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人群身上。

2.5市场定位

经典流行音乐要在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回归,需要重要的市场竞争力。经典流行音乐在客户心理占有一定的价值地位,才能在市场中具有可控的结果,经典流行音乐的回归才能有效实现。经典流行音乐需要合理利用定位理论,科学地进行市场定位,占据音乐广播节目的重要地位,才能有力地提高经典流行音乐的竞争力,实现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经典流行音乐艺术的回归。

3经典流行音乐回归的意义

经典流行音乐的广泛流传充分展现出了音乐爱好者对以往音乐的怀旧和共鸣,在音乐广播主持大时段节目中,让经典流行音乐艺术回归,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对经典流行音乐的收听需要,并顺应了我国广播市场的发展变化,提高了媒体竞争力,推动音乐广播市场蓬勃、有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卓乐.试谈广播流行音乐节目的“回归”[J].声屏世界,2010,(5):40-41.

赏析高尔基经典作品《海燕》 篇8

一、高尔基生平经历和创作

高尔基出生于俄国社会形势动荡的1868 年, 年幼时就失去父母, 11 岁时就外出打工养活自己。高尔基先后当过学徒工、搬运工等各种底层工作, 尝尽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逐渐了解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情况。随后, 高尔基逐渐培养起了倾向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当时各种无产阶级社会活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后, 高尔基义无反顾地投入无产阶级的阵营, 并进行了大量激情昂扬的创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篇小说《母亲》和散文长诗《海燕》。在这两篇代表作中, 作者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他的革命热情和信心, 塑造了一批坚忍不拔, 不畏艰苦, 用信念和激情参加革命运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高尔基, 其革命者的身份和作家的身份是相互重合、相互影响的。俄国革命失败后, 高尔基的创作重心转向政论文章, 尽管其中也有一些错误思想, 但总体来说, 这个时期高尔基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作品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风格。高尔基的一生, 始终离不开对祖国前途的忧心和对俄国未来的展望, 他怀着强烈的革命热情生活和创作, 是俄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家。

二、《海燕》的主题思想分析

《海燕》创作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 当时俄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出现不同的气氛, 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黑暗的沙皇却竭力镇压。正是在如此矛盾而又充满希望的环境下, 高尔基创作了《海燕》。这首长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暴风雨来临前, 海燕在大海上快乐地飞翔, 并且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第二部分写猛烈的暴风雨来临之时, 黑压压的天空只剩孤单的海燕在振翅飞翔, 它依然快乐而充满激情;第三部分是暴风雨过去后, 海燕热切地呼唤新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整首诗生动地刻画出高傲、勇敢、积极的海燕形象。在俄语中, 海燕象征着“暴风雨的预言者”, 这种积极反抗、逆流而上的形象与艰苦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十分接近。《海燕》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十分鲜明,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抒发了自己对于俄国未来前途的乐观预言。《海燕》之所以激励了一代革命志士, 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奋发向上的热情和永不妥协的革命激情。

三、《海燕》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

(一) 第一部分的象征意义。第一部分出现了海鸥、企鹅等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因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变得懦弱, 胆怯, 这与依然挺立胸膛迎接风雨的海燕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 那些因为风雨即将到来而原形毕露的动物正是暗示着当时俄国社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 他们一看到革命的之火即将燃起就乱了阵脚, 露出他们胆小怕死、犹疑不决的缺陷。海燕则依然勇敢无畏, 这种形象化的比喻充分体现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坚定和勇敢。

(二) 第二部分的象征意义。除了诗歌前期出现的一些动物形象, 这首长诗中还出现了许多自然景象, 如雷声、乌云、闪电、太阳等, 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雷声、乌云、闪电这些景象是阴暗而恐怖的, 象征了当时俄国社会革命前夕, 资产阶级血腥镇压革命党人, 社会极度压抑的气氛, 为革命的爆发渲染了环境。而太阳, 是其中最为光明和温暖的景象, 象征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预言。即使在黑暗而压抑的社会环境中, 作者仍然抱有强烈的信心, 坚定地相信俄国革命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满怀激情地创作一系列革命作品, 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四、总结

《海燕》的问世不仅在当时的俄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大大激励了无产阶级革命志士的斗争和反抗意志, 也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无产阶级劳动人们的革命激情。甚至可以说, 《海燕》造就了一个时代。即使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于海燕这一形象也依然怀有巨大的喜爱, 因为它不畏挫折、坚持向上的心态, 是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总之, 《海燕》是一篇价值永存的经典著作, 其对于世人的激励作用, 将延绵千代。

摘要:高尔基是俄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学家, 他创作的抒情长诗《海燕》, 生动地刻画出一只不畏艰险, 勇敢地在暴风雨来临时的海面上展翅飞翔的海燕, 并用这只海燕的形象来预示着勇敢参与战斗的俄国无产阶级英雄。本文对《海燕》中出现的形象进行分析, 揭示其象征意义, 并对其主题思想进行赏析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尔基,《海燕》,作品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经典音乐作品 篇9

2004年11月,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出现在高中语文读本里。2007年9月1日起,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读本中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 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 海子诗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替掉《孔雀东南飞》, 教材推荐选修课部分收入了《新鲜的网络语言》……北京市语文教材的这一变化引起了广泛争议……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载体和依据, 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对象和范例。语文教材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 一直以来存在正野之分和雅俗之辩。到底是意识形态领先, 还是文学艺术挂帅, 也存在很大争议。其实, 哪些文学作品能够进入语文教材, 这涉及到知识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赋予。

一、文学作品的经典化与强社会控制———学生不堪其重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 知识不是客观、普遍、价值中立的, 而是具有价值性的, 知识总是受社会价值需要引导而生成。不仅所有的知识都受着价值引导, 就是知识本身也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 无论是社会和人文知识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如此。这一点在人文社会领域表现明显, 因为在该领域, 不存在纯粹的事实与观察, 有的只是价值建构的事实和价值引导的观察。课程知识也同样如此, 它是特定主流阶层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人类知识进行选择的结果, 总是为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所控制, 体现一定的价值特性, 并为特定社会服务。

语文教材是社会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 培养思想品德的基本材料, 是语文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任何语文教材都不可能包容所有的文学遗产, 而只能是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对现有文学遗产有选择地加以筛选。也正是通过对知识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赋予, 一部分文学作品流传下来, 而另外一部分文学作品则慢慢消逝。所以, 不同作家的作品能否进入课程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命运, 体现的是社会控制的原则。进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

王小红

品, 成为保存、传递文化, 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介, 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而文学作品借助教材也得以传承并成为文学经典。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意识, 展示着一定的道德伦理与生活态度是必要的, 因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 总是具有某些一致的价值观念与某种共同的精神, 这是维系这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支柱。而这些信念与精神的形成, 正是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理解, 逐渐将经典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内化为自身的精神与价值的过程。通过文学经典的一代代传递, 民族精神也一代代延续, 社会因此才能和谐发展。然而, 目前的语文教材, 首先, 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 有些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世界, 成为了过于遥远与虚幻的存在。于是, 在此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 只能以教师表达的课程内容为中介, 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对知识的认同和对教师的遵从。其次, 文学作品承载了太多国家、民族、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东西, 过多地关注作品的伦理道德价值及工具性, 结果“文以载道”被提高到一个压倒作品其他价值的绝对地步。如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语文课文的“选文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再次,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文学经典常常以一种严肃的面孔呈现给学生, 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来源于教师的解读, 而各种评价方式又时常检验着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情况, 于是语文教学演变成了枯燥的语法和篇章结构的分析, 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缺乏应有的人文观照。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失去了原有的清新, 只剩下沉闷;《记念刘和珍君》成了一把钝刀, 只剩下一些条框。文学经典越来越成为载“道”之“具”, 严肃的面孔与沉重的思想内涵, 使学生难以承受其重。结果语文学习活动被异化, 语言教育被淡化, 被说教取代。这种预定了学生的发展而置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性、自由与个性不顾, 只要求学生接受现存的事实与价值, 而不要求他们反省和批判, 无视人类生活经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忽视对文学经典意义和价值的揭示, 忽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和拓展的课程模式, 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塑造。所以, 对文学经典的内涵及其传递方式的反思, 是我们对待文学经典应有的态度。为此, 革新这种模式, 提出课程发展的新思维, 重构课程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之动力与必需。

二、文学经典的重构与合理的社会控制———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三大课程基本理念, 以及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模式, 尝试建立一个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全新课程目标体系, 均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这一理念, 《新课标》建议教科书编写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 应该将与学习者的适应、与社会生活需要的协调作为课程变革的起点, 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时代性。在课程概念生活化取向日益明显的今天, 一方面, 我们应该选取那些能够从心理上 (包括认知、情意和精神等方面) 、功能上达至学生, 和学生心灵“际遇”, 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引导和生命教化的内容。因为课程的意义是向学习者而生的, 为学习者的发展而存在的;课程的每一个结点都应该充满着对学习者身心的殷切关怀, 都应该试图和学习者现有的经验、发展水平, 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生态、生存境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否则, 就可能超过学习者理解的阈限, 并构成学习者理解课程的障碍。另一方面, 文学经典不是超历史的、永恒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 而是一个开放的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 文学经典将不断地被建构, 而一些传统经典又在新的视域被置于批判与反省的席位上, 并在不同层面及维度被阅读与重写, 经典内容正是在这样的重构中被不断丰富和扩展。

北京市语文教材新文学作品的入选与经典作品的退出, 这一变化重要的不是课文的变化, 而是课程标准的变化, 是整个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显露出教材的编写和教育的导向问题, 体现了价值倾向和文化选择的转变及社会控制特征的某些变化, 从过去那种以斗争、批判、揭露、否定为主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强控型”, 已逐步转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弱控型”, 文章的价值取向多以正面、积极、美好的面目出现, 并且趋向多元, 同时尊重了学生的文化需求, 其中时代性和选择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与指导方针。一方面, 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 才能更贴近学生生活, 引导学生领悟生存意义。作为通俗文学的金庸式的小说和《新鲜的网络语言》等文学作品进入高中语文读本, 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人们的文学观和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结果。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 不仅仅要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语言, 走进一个设定的语文的意义世界, 也不仅仅是感受那些抽象的甚至是飘渺的文化意识, 还应该使学生拥有道德、智慧和生存的能力, 调动学生人性内部的力量和智慧来面对人类生命的困境并诗性地生活。内容的时代性还能吸引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以扩大视野, 使语文教学更接近于文学本身。另一方面, 教材具有选择性, 才能培养多元化人才,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也体现了《新课标》渗透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课标》要求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因为在多元文化视角下, 知识体现着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生存境域, 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包容力, 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正义、尊严等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认同, 结果是强制性的统一国家道德伦理逐渐被稀释, “和谐社会”逐渐形成。武侠小说和网络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入选高中语文, 标志着基础教育观念的突破, 标志着主流文化开始正视大众文化, 也显现出通俗文学正在被主流文学认可的些许迹象, 这一多元化趋势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契合的, 既切合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也充满着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和关怀。因此, 我们希望北京市语文教材的改革能产生某种引领价值, 催发语文教学从政治、历史教学中走出来, 从过度的政治导向与道德说教中摆脱出来, 从而还原语文作为汉语言教学、作为文学审美的本质功能,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文学作品的价值承载与教育意义的生成———教育的作为

按照特定价值标准所选定的课程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 它不断地被解构与建构, 并赋予新的意义。由此, 课程知识不完全是预设的, 而是在师生互动中建构习得的, 是在建构中不断生成并发展的。课程的预置目标不是为了限制师生的教学行为, 而是促进师生在亲历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生成意义, 所以, 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以既定的课程知识为中介的对话交流中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教育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学生自身以及在同教师交往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发现意义的过程, 是教材所蕴含的精神生命与学生个体精神生命之间进行交往、对话的“视域融合”过程。意义作为一种价值关系、意义关系, 不可能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而获得, 教育意义是由学生自觉的理解而生成的。通过理解, 形成学生的精神整体与知识或教育“文本”的对话关系和视野相融, 才能生成引导个人生活的意义。因此, 教育意义的建构需要体现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积极性、自觉性和选择性, 体现学生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和需要性, 体现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所以, 语文教学不是单向的独白, 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意义沟通。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记忆和接受现成的、事实性的知识, 也不是将某种价值标准强加给学生, 更不是为考试而教, 为考试而学, 而是让学生通过与教材这一媒介的对话, 形成提问和反思的能力, 体现课堂教学发展智慧的价值。语文教材蕴涵的学习活动方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认知, 还应包括体验、感悟、移情等。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不再是脱离学生生命的客体性存在, 而是承载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蕴藏着历史、文化与生活底蕴的主体性、意义性存在。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更应该将焦点集中在语文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 关注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生存意义的指引和生命境界的提升。语文教育只有相对个体的精神世界和成长有意义, 才能引导学生发展, 因为只有意义才能使学生的发展从现实性不断趋向可能性。

教育意义的生成性同时意味着教育是开放的, 教育意义不是外部强加的, 而是学生通过理解而把握和建构的。正是学生通过理解建构意义并且进入这一意义关系中, 从而在相互作用中能动地选择和接纳教育的引导, 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不仅接受而且也超越了教育的引导和塑造, 不仅超越了教育存在的现实状态, 而且也投入到发展的可能性中, 由此在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见, 教育意义的生成强调了教育的引导性与学生精神的独立性的通达和融合, 强调了学生在教育意义引导下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因此, 我们不仅应该使教学生成活动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 同时也应该把教学生成活动当成彰显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这样语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成为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经验不断重组和更新, 学生在教学和课程进行中通过对意义的建构而不断地进入新的存在境域, 从而扩大其精神视野, 促进其精神成长。

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例, 一方面,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阅读、鉴赏, 引导学生品味其优美、自然的语言, 巧妙的情节构思, 领悟小说包罗中国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数学、医农、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信息, 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 掌握语文学习的方式, 增强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其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 教师引导学生与教育活动及内容在理解沟通中真正展开交流, 把握小说将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的丰富内涵, 挖掘小说对人性的维护和对人道的关怀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高度的人本主义精神, 感悟小说对仁道与侠义的思考和赞美, 对国家、民族问题的深刻探讨。如此内在而非表面化, 潜移默化而不脸谱化说教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教育意义的生成, 体现了对文学作品人文内涵的人文关照, 使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的同时, 尊重和理解了多元文化, 也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 拉近了学生与文学作品的精神距离, 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有助于启迪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材是社会地、历史地建构的, 教育的作为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学作品的教学, 生成对文学作品教育性的意义理解。为此, 语文教育应该充分挖掘文学作品承载的价值, 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人生之间建立意义关联, 使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 承领教育的力量。这样, 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转化为学生的人生智慧与生活经验, 语文教育也才能真正地对学生的经验更新、人格成长实施意义引导。

参考文献

[1]郝明君.课程中的知识与权力.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51.

[2]杨启华.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从Q版语文的热销与禁售说起.当代青年研究, 2007 (6) :24.

[3]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科教育, 1996 (7) :1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建设, 2003 (9) :60.

[5]牛金成, 龙宝新.有效课程:课程走向文本化的域限.现代大学教育, 2007 (1) :26-27.

[6]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 2008 (1) :68.

[7]苏鸿.意义世界下的课程知识观.课程.教材.教法, 2007 (5) :12.

浅谈英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篇10

一、扎实的汉语言功底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扎实的汉语言功底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是开展翻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前提基础和先决条件。

在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翻译中, 英译古诗不失为中外文化传播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李白《静夜思》中, “床前明月光”的译文来说, 翻译家许渊冲译为:“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最早英译唐代诗人专辑的小良熏将其译为:“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从译文忠实原文的程度来讲, 两位大家的翻译堪称完美。但若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再去欣赏译文时, 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事实上,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 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床”或“卧榻”。《辞海》里明确注释, 床是“井上围栏”。古时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所以, 个人认为, 若在译文最后对“bed”一词加以相应的注释, 那么西方人在欣赏这首古诗时, 则既可体会中国唐诗音节和谐, 文字精练的魅力所在, 也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译文内容要忠于原文

在我国古代经典作品中不乏有诗、词、曲、赋等多种表现形式, 其内容和表现手法更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译者在译作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 了解原文作者及创作背景。

在这方面, 不得不提到中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汪榕培教授。其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诗经》、《陶渊明集》等, 译著辉煌, 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好评。汪榕培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所以在翻译其诗歌上, 下了很大工夫。曾专门到陶渊明的故乡去考察体验了一个星期。随之译出这样生动、自然、传神的译句“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上) ”。而正是这样的经历, 再次证实了, 要英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因译者与原作者所处时代不同, 所以除了对其内容要理解吃透外还应熟悉和原作者有关的一切细节, 甚至有一定的亲身感受, 最终才能译出更精彩、更贴近原文的作品。

第二, 内容上要做到选词考究, 忠于原文。

精通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曾与其夫人戴乃迭女士翻译过大量古代经典作品。其中, 对《红楼梦》的翻译最为著名。就作品名称的英译“A Dream of Red Mansions”来说, 事实上中西方对于红色的解读是不同的。在中国, 自古以来, 逢年过节、婚嫁喜事, 从张灯结彩到装饰配备, 无不用红色来传递和烘托一种喜庆、吉祥的气氛;红色也是高贵的象征, “红楼”正是对“朱门”的影射。古时只有豪门贵族的府邸才可配有这种建筑风格。但在西方色彩文化中, 红色却代表“灾难”和“血腥”。杨宪益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坚持忠于原文, 虽冒着一定文化差异的风险, 也要把原汁原味的带有名族和历史色彩的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

三、变冲突为融合

在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翻译过程中, 定会遇到中西方的文化冲突。在此情况下,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冲突为融合。

首先,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要有跨文化意识并对源语和目的语之间不断进行比较, 及时并恰当地加以注释或使用描述性翻译。其次, 要深究西方文化, 并在英语词汇量、俗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大量积累和扩充, 以便把作品翻译得更加准确、传神。最后, 变通翻译方法。在汉语表达上, 常出于通顺或强调而往往喜欢重复用词, 但英语则侧重于形式的多样性而避免用词重复。例如, 在《红楼梦》中, 人们称呼贾母时总是重复使用“老太太”这一称谓, 杨宪益先生的英译本则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英文称谓来避免重复:“grandmother”、“madam”、“the Lady Dowager”等等。这样, 就完全符合西方语言习惯, 从用词角度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且不过于重复死板。

总之, 我国古代经典作品的英译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这对传播中国文化, 树立国际形象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条传播文化的翻译道路上, 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但相信只要做到有心、细心、专心, 想必在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英译领域定会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蔡华.传神达意——读汪榕培英译陶渊明《形影神》[J].大连大学学报, 2009 (4) :38-40.

[2]彭俊, 钟文.顺应理论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红楼梦》杨宪益英译本为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 (10) :86-87.

[4]陈芙蓉.翻译中的文化冲突及其解决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0 (4) :102-104.

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推荐 篇11

作者:罗尔德达尔

推荐理由: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的经典作品,已经以3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他们憎恨狐狸先生,决定把他全家除掉……但狐狸先生自有对付他们的妙计!本书讲述了三个凶狠贪婪的饲养场主和狐狸一家追捕与反追捕的故事,被罗尔德·达尔用异常轻松的笔调讲来,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姆咪和大洪水》

作者:托芙扬松

推荐理由:托芙扬松是芬兰女作家、画家,世界儿童文学大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她作品中的“姆咪”,酷似直立的微型河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形象。

作品讲述了姆咪特罗尔和妈妈,以及可爱的小吸吸、美丽的郁金香囡囡一起寻找温暖的地方建造漂亮的大房子的故事。书中洋溢幸福和美好的诗意,充盈爱的能量,在一个清新、自然、新奇、如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中提供阅读的快乐与美感、心灵的浸润与提升。

《草坪男孩》

作者:盖瑞·保尔森

推荐理由:《美国当代金质童书》是由中美两国儿童文学专家共同选编的一套优秀的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由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教授强力推荐并组织翻译。

其中,《草坪男孩》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男孩在暑假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作品通过文学性极强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美国式的幽默,营造了一个温暖、唯美、自由、创新、勇敢、正义的儿童文学世界,反映了当代美国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成长心路。

《亲爱的魔鬼先生》

作者:涅斯玲格

推荐理由:奥地利女作家涅斯玲格,获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文学奖等多项国际性大奖,是一位用灵魂书写童话的作家。

本书讲述了地狱里魔鬼男孩贝尔茨的神奇故事。地狱里的魔后和魔王打了一个赌:两年内,她要给人间的布鲁勒夫妇带来不幸。为了打赢这个赌,魔后在地狱重点中学选派了魔鬼男孩贝尔茨去人间帮她完成这个任务。最终,贝尔茨却变成了一只猫永远留在了人间,跟他的新主人布鲁勒夫妇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作者:特拉芙斯

推荐理由: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需要一个个奇幻美丽的神奇童话,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需要一个正直善良的守护者和保护神。《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绝对满足孩子们的这两种需求——一位会魔法的神奇保姆将带领孩子们一起度过充满奇迹的梦幻童年,让他们在一次次奇幻旅程中得到心灵的滋养与成长。

本书是20世纪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奇幻文学作家特拉芙斯的代表作,由我国著名翻译家任溶溶先生翻译,以富有表现力的生动文字,为孩子打造一个灿烂神奇的童话世界。

经典音乐作品 篇12

关键词:经典诗文,音乐情感教学,音乐艺术净化心灵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 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把经典诗文融于初中音乐情感教学之中, 利用经典诗文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特殊功效,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材施教, “诗”、“乐”相融, 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愿与同行一起学习研究。

一、强化音乐情感教学是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要求音乐教育要体现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这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 纯粹的音乐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十分有限, 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力量过于单薄。这一个阶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最佳时刻, 情感教育至关重要。因此, 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 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是初中音乐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经典诗文融于初中音乐教育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经典诗文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仍不可小视, 不仅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 而且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典诗文还占有一定的份量。经典诗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古诗用韵讲究、格律严谨、节奏整齐、富有音乐美, 除本身就适合吟咏外, 还有许多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深受人们喜爱。可见, 古典诗文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学习古典诗词, 除从中吸收丰厚的知识营养外, 还能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 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 关爱他人, 热爱生活, 克服和抑制不良的意识行为习惯, 自尊、自重、自强、自信, 培养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三、以情感培养为主线,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 “诗”、“乐”融会, 润物于无声

《走进音乐世界》中的“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系列中包含有“友情、亲情、爱情、乡情、别情”及“博爱、仁爱、母爱”等内容的情感音乐及中外经典名曲。针对这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情感教学目标,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 认真挑选十多篇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经典诗文, 精心备课, 采取多种形式融经典诗文于音乐情感教学之中。

1. 经典诗文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 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配乐诵读———在参与中培养情操。

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乡情的课堂教学中, 以《故乡的亲人》一课为例, 辅之以配乐诵读, 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乡情”、“别情”教育。我首先询问学生对家乡的记忆, 让学生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引出乡情, 然后带学生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让学生感受乡情这一人间美好真挚的情感。在教会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之后, 再根据歌曲表达乡情的含意, 要求学生寻找表达乡情的中国经典诗文并配乐朗诵。

3.“诗和乐”———诗更亲, 曲更美。

在古乐曲教学中, 我们发现, 如果仅仅让学生欣赏古曲他们会感觉单调乏味, 无法体会到作者创作的心境、情感, 也达不到欣赏的目的。因此, 在音乐课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叫“诗和乐”的小环节。在教学中, 让学生从所熟悉的诗文中挑选与古曲节奏、韵律、情感相近的古诗, 把古诗和古曲有机地结合起来。

4. 从流行渗入古典, 以古典厚化流行。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新时期的学生对流行音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提高对流行音乐的欣赏水平, 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感到棘手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推动经典诗文与音乐情感教学的结合

音乐情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整体协调配合, 营造氛围, 形成合力;除了常规音乐课堂教学外, 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经典诗文与乐曲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挥想象力, 以舞蹈、配乐朗诵、小歌舞剧、小品等艺术表演形式表现自己的艺术才能,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展示经典诗文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艺术成果。

总之, 把经典诗文融入初中音乐情感教学, 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研判的过程, 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长期努力和实践。“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只有以此为信念, 用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戴定澄主编.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设备状况下一篇:礼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