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

2024-07-31

经典作品(精选12篇)

经典作品 篇1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它无须掩饰, 无须伪装;它甘愿付出, 不计索取。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家人之间应该“相爱”、“相顾”、“友悌”、“和睦”, 提倡兄友弟恭, 尊卑长幼有序。只有这样,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才能亲爱和睦, 共同感受骨肉亲情的温暖和快乐。

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 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 细腻光滑……

亲情的本质是关爱, 是长辈对晚辈的舐犊之情;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情;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 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 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上天赋予的那份亲情, 父母与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

请随手打开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吧——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亲情隐藏在母亲每日焦急等待的双目里;刘墉九十岁的母亲倔强地坚持自己走路时, 亲情就在刘墉紧紧跟随的脚步里;亲情是岳飞的母亲满怀期望在其背上刻下的“精忠报国”, 是孟子的母亲为其更好地成长而煞费苦心的“三迁”, 是朱自清的父亲翻越栅栏时留下的那个蹒跚的“背影”……

说到亲情, 人们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 满脸的喜悦中流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呵护着孩子的父母, 衣服虽被淋湿依然笑声朗朗;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永远也数不清的星星, 讲总也讲不完的神话故事;耳边萦绕不散的是“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常回家看看”的悠扬歌声和“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吟咏。

提到亲情我们仿佛听到远古的那个孩子觉得父母的恩情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难以报答的呼号。“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诗经蓼莪》提到亲情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母亲, 想到那位为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 也把爱缝进衣服里的母亲:“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词藻, 亦无巧琢雕饰, 于清新流畅, 淳朴素淡的语言中, 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 情真意切, 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 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像春天阳光般厚博的父母之情, 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么能报答于万一呢?

温馨和睦的亲情动人心弦, 感人至深。提到亲情也会想到我们的兄弟姊妹。兄弟姊妹本是同根, 情同手足。即使在误解和冲突中的这种情感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风筝》, 就是鲁迅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是为小兄弟有出息, 无论是当年管错了, 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 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 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这种手足之情更体现在曹植的《七步诗》里:“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 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 晓之以大义, 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二语, 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说明此诗在民间流传极广。

亲情也在悠地散步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写家庭生活, 没有铺开来写, 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 来表现祖孙三代人之间敬老爱幼的和谐自然的关系, 表达了中年人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强调了一种理解和体谅精神。全文以散步的过程为线索在选材上以小见大。写一家三代人深沉的爱, 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在代代繁衍的生命过程中同时培育了高尚纯洁的精神文明。在散步的过程中, 儿子考虑到母亲年迈, 走大路平顺;而老人想到的是满足小孙子走小路的愿望, 这种孝子之心、舐犊之情着实感人。文章把小事拓宽到广阔的背景中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祖孙情当推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 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 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 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陈情表》辞语恳切, 委婉动人。表到朝廷, 晋武帝看了, 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 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 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 赏赐奴婢二人, 并指令所在郡县, 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等, 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提到亲情我们也会想到故乡。思乡怀亲, 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感, 这种亲情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旨。这种题材当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反复跳跃, 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 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 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 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乡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之一, 它在余光中、北石和席慕蓉的诗里, 在三毛的文章里, 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历代描述乡愁的佳句比比皆是, 最经典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提到亲情, 我们不能不想到夫妻, 因为夫妻情感也是至亲的亲情。元稹《离思五首》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 相形之下, 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 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 才会对其他女子 (以花从为喻) 视而不见, 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 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眷念之念了。在这首诗中, 诗人以物喻情, 以典达意的手法, 运用极其巧妙, 含意丰富, 是少有之佳作。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元稹的这首绝句, 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 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 它言情而不庸俗, 瑰丽而不浮艳, 悲壮而不低沉, 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 纵观唐诗宋词, 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苏轼在密州做了一个梦, 梦见与亡妻住日的缠绵, 醒来不禁泪下, 作了一首有名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追念亡妻。宋代诗歌后人多认为难得好诗, 而词则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样式, 宋词在后世也是声誉颇高的。但运用词的形式来悼亡, 则以东坡此词作为首唱。

有了亲情, 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亲情, 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亲情, 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 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亲情, 才有了生命的肇始, 历史的延续, 理性的萌动, 人性的回归!校园呼唤亲情, 社会呼唤亲情, 整个世界呼唤亲情。其实我们的世界并非只有亲情, 还有更多的“情”值得我们去珍惜, 更多的人值得们去爱。

经典作品 篇2

在夕光里

在夕光里,

你把嘴紧紧抿起:

“只有一刻钟了”

就是说 现在上演悲剧。

“要相隔十年 百年!”

“相距千里 万里!”

忽然你顽皮地一笑,

暴露了真实的年纪。

“话忘了一句。”

“嗯 肯定忘了一句。”

我们始终没有想出

太阳却已悄悄安息。

眨眼

在那错误的年代,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我坚信

我目不转睛

彩虹

在喷泉中游动

温柔地顾盼行人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团蛇影

时钟

在教堂里栖息

沉静地嗑着时辰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口深井

红花

在银幕上绽开

兴奋地迎接春风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片血腥

为了坚信

宫崎骏经典作品年表 篇3

1984年全日本公映时引起轰动,剧中主角横跨世界对于生命的追寻、“人与自然”独特的世界观及人性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十余年日本动画的走向。

《天空之城》(1986年)

最童真对抗最残酷——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心中的“天空之城”,主人公帕克背负了与天斗的使命,“反战”的标签也第一次正式贴在乐观的宫崎骏的作品之上。

《龙猫》(1988年)

宫崎骏笔下最成功的角色,从此成为他的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言形象,也是宫崎骏“环保”主题作品的代表之作。

《魔女宅急便》(1989年)

一首“关于飞行的挽歌”,自此,宫崎骏电影里的女孩们都不再能飞行,用朴素童真换取长大的勇气,上映时堪称万人空巷。

《红猪》(1992年)

宫崎骏自传性电影。“当一个男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经成了一只猪。”《红猪》之前,宫崎骏的作品均以死为归宿,之后则在创造生路。

《千与千寻》(2001年)

每个10岁女孩,都从千寻那里看到自己。该片被称为宫崎骏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获得第75届奥斯卡和柏林金熊奖。

《悬崖上的金鱼姬》(2008年)

赏析高尔基经典作品《海燕》 篇4

一、高尔基生平经历和创作

高尔基出生于俄国社会形势动荡的1868 年, 年幼时就失去父母, 11 岁时就外出打工养活自己。高尔基先后当过学徒工、搬运工等各种底层工作, 尝尽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逐渐了解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情况。随后, 高尔基逐渐培养起了倾向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当时各种无产阶级社会活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后, 高尔基义无反顾地投入无产阶级的阵营, 并进行了大量激情昂扬的创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篇小说《母亲》和散文长诗《海燕》。在这两篇代表作中, 作者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他的革命热情和信心, 塑造了一批坚忍不拔, 不畏艰苦, 用信念和激情参加革命运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高尔基, 其革命者的身份和作家的身份是相互重合、相互影响的。俄国革命失败后, 高尔基的创作重心转向政论文章, 尽管其中也有一些错误思想, 但总体来说, 这个时期高尔基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作品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风格。高尔基的一生, 始终离不开对祖国前途的忧心和对俄国未来的展望, 他怀着强烈的革命热情生活和创作, 是俄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家。

二、《海燕》的主题思想分析

《海燕》创作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 当时俄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出现不同的气氛, 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黑暗的沙皇却竭力镇压。正是在如此矛盾而又充满希望的环境下, 高尔基创作了《海燕》。这首长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暴风雨来临前, 海燕在大海上快乐地飞翔, 并且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第二部分写猛烈的暴风雨来临之时, 黑压压的天空只剩孤单的海燕在振翅飞翔, 它依然快乐而充满激情;第三部分是暴风雨过去后, 海燕热切地呼唤新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整首诗生动地刻画出高傲、勇敢、积极的海燕形象。在俄语中, 海燕象征着“暴风雨的预言者”, 这种积极反抗、逆流而上的形象与艰苦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十分接近。《海燕》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十分鲜明,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抒发了自己对于俄国未来前途的乐观预言。《海燕》之所以激励了一代革命志士, 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奋发向上的热情和永不妥协的革命激情。

三、《海燕》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

(一) 第一部分的象征意义。第一部分出现了海鸥、企鹅等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因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变得懦弱, 胆怯, 这与依然挺立胸膛迎接风雨的海燕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 那些因为风雨即将到来而原形毕露的动物正是暗示着当时俄国社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 他们一看到革命的之火即将燃起就乱了阵脚, 露出他们胆小怕死、犹疑不决的缺陷。海燕则依然勇敢无畏, 这种形象化的比喻充分体现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坚定和勇敢。

(二) 第二部分的象征意义。除了诗歌前期出现的一些动物形象, 这首长诗中还出现了许多自然景象, 如雷声、乌云、闪电、太阳等, 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雷声、乌云、闪电这些景象是阴暗而恐怖的, 象征了当时俄国社会革命前夕, 资产阶级血腥镇压革命党人, 社会极度压抑的气氛, 为革命的爆发渲染了环境。而太阳, 是其中最为光明和温暖的景象, 象征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预言。即使在黑暗而压抑的社会环境中, 作者仍然抱有强烈的信心, 坚定地相信俄国革命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满怀激情地创作一系列革命作品, 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四、总结

《海燕》的问世不仅在当时的俄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大大激励了无产阶级革命志士的斗争和反抗意志, 也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无产阶级劳动人们的革命激情。甚至可以说, 《海燕》造就了一个时代。即使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于海燕这一形象也依然怀有巨大的喜爱, 因为它不畏挫折、坚持向上的心态, 是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总之, 《海燕》是一篇价值永存的经典著作, 其对于世人的激励作用, 将延绵千代。

摘要:高尔基是俄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学家, 他创作的抒情长诗《海燕》, 生动地刻画出一只不畏艰险, 勇敢地在暴风雨来临时的海面上展翅飞翔的海燕, 并用这只海燕的形象来预示着勇敢参与战斗的俄国无产阶级英雄。本文对《海燕》中出现的形象进行分析, 揭示其象征意义, 并对其主题思想进行赏析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尔基,《海燕》,作品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蒋勋经典作品语录 篇5

2) 人在禁忌中麻木地活著, 和死亡没有太大的不同。 --蒋勳 《破解达文西密码》

3)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一个市镇中,因为我们尊敬之前的历史和传统,以后的人才会尊敬我们留下来的东西。 生活的美学是一种尊重,生活的美学是对过去旧有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 --蒋勋 《品味四讲》

4) “舍身救鸽”“投身饲虎”,北朝的壁画,描写了又痛厉怖惧又崇高庄严的生命情态。人不再只是放在人的世界里讨论,而是放在“生物的”“动物的”世界来讨论。这里哀悯的人生,不再是汉代在儒家人情之常中的人生,而是与虎、鹰、鸽、鹿并列,等同看待的“众生”。儒家的人伦世界被扩大了,人被放置在所有的生命中来重新考察,老庄的逍遥与豁达受到了阻碍,生命不再是肯定与喜悦,而是随伴着无尽的灾难、痛苦。这些形彩斑斓的壁画,是用最惨厉的方法直指生命的有无,是在大悲哀与大伤痛中要人顿悟生命的空无与幻灭。 --蒋勋 《美的沉思》

5) 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宋代所有领军的人都是科举出身的文人,比如我们提到的范仲淹、韩琦、苏东坡等人,都曾经在陕西领军过。文人领军的形态,在对待整个战争的态度和方式上会不一样,他们不太会采取以力服人的手段去征服敌人,而是会采取尽量避免战争的方式。避免战争的心态跟一个主动去触发战争的心态比较,会形成非常不同的政治走向,所以我们在这里很清楚地看到宋朝的开国,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很特殊的文化风格,其实跟它很多的政治制度有关。 --蒋勋 《蒋勋说宋词》

6) 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7) 生活美学里每一种美都有自己的生态和背景,有时人们更换环境后,会对不了解的事情大惊小怪,可是真的见多识广以后就会见怪不怪了,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族群自己发展出来的生活美学。 --蒋勋 《品味四讲》

8) 人与人之间,一是生离,一是死别,其实并没有第三种结局。 --蒋勋

9) 文同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各有一张“墨竹”。“墨竹”在北宋成为绘画主题,明显是用书法的撇捺笔法线条来入画。文人画里的兰、竹,在宋元之际大为兴盛,演变成后来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其实是宣告了画家的基本功必须建立在书法的撇捺功力上。 画墨竹,画兰草,用笔其实和写字一样。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10) 我刚才提到说人类其实最深的两个悲伤是时间的不可寻找跟空间的不可寻找,也就是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无限性。宋朝因为有一个理学的背景,所以文人们都在碰时间跟空间问题。“斜阳”是一个时间的哀伤性,“芳草无情”又是一个空间的无限性。所以他用无情去拟人斜阳跟芳草。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1) 我们会发现,唐朝的画面里都有人,而宋朝的画面经过五代以后,人走掉了,有一点像欧阳修讲的“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一个感觉。所以你在宋以后的画里看不到人了,因为人远离了。“平林新月人归后”是把人拿掉以后看到的风景,在唐朝没有机会看到没有人的风景,或者不从人的角度去看的风景。从人的角度看到的风景都是征服的,不从人的角度看的风景,才是宋朝提出来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它使你自己以一朵花或者一片雪片的经验去看宇宙自然,使你自己成为大自然当中的一部分。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2) 我们都在透过各种的解诗的方法,想了解生命的神秘性,不管是星座,还是看手相,可是我们又始终对那个神秘性无法完全掌握。诗本身也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可解的时候是因为你把生命投射进去了,不可解是因为可能冥顽不灵,因为你始终不愿意去解读生命的本质现象。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3) 这无限、未完成的空白,仿佛是创作者对未来的邀请。这空白使诗句出现、使印鉴出现。使空间与时间、介于现实与抽象之间,产生了错综迷离的效果。 --蒋勋 《美的沉思》

14) 扬弃了兽的图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部族共存的观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现实化了。落实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百态上,肯定了现世中的人。对自然没有畏惧,对神没有向往,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人。这种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在春秋萌芽,体现在最早的人向艺术上。经过战国前后各种地方色彩的激荡,在理性与感性、纪律与浪漫各个极端摆荡,到了汉代,完成了一种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腊,不同于印度,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成为中国以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基础。 --蒋勋 《美的沉思》

15) “耽”的迷人之处在于,所有的理性都分析完了,结论也有了,但是第二天可能又会全盘摧毁。如果生命中没有了“耽”,还有什么意义?不同的年龄耽溺的东西有所不同。理性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非理性也是。非理性对生命的影响更大,它也是生命构成中的巨大力量。这种非理性的能量一部分往哲学发展,一部分往文学发展。如果是文学,就绝对不是一种逻辑,而是一种情感。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16) “心长焰短”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就是你内在的激情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7) “诗书画三绝”第一个在作品上集大成的人物,应该是赵孟頫。 赵孟頫具体说出:画奇石用了书法上的“飞白”皴擦,画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笔触,画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 赵孟頫重新界定了“书画同源”这一古老成语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学以书法主导绘画的精神实质。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18) “情动于中”是所有艺术里最重要的内容。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19) 人类文明里一些从传统经验留下来的最美的品质,不应该因为工业快速的量产就全部消失了。 --蒋勋 《品味四讲》

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的定位 篇6

以往的外国文学史常常这样评价《项链》:莫泊桑暴露了他们(小资产阶级)的爱慕虚荣……今天人们认为此种评价是一种阶级分析法,应当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因而关于《项链》的主题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似乎只要从文本中发觉蛛丝马迹,便可自圆其说衍生为全文的主题,直至有人宣布:《项链》中存在着十三个主题。这实在令笔者难以置信。主题是什么?它是作品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时下很流行以新的文艺理论视角重新诠释经典,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章,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但是解读不同于探究主题。探究主题好比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解析大脑的指令,而解读只是通过肢体行为分析神经组织,这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逻辑关系。多元化解读并不意味着解构主题,个性化阅读也不能脱离文本。笔者搜集了近几年来学界发表的关于《项链》主题的重新认识,其中一些实在难以苟同,在此略举几例:

其一,《项链》表现了主人公马蒂尔德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转化。此篇小说内容曲折,丢失项链前后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判若两人。从外表而言,马蒂尔德从一个娇媚动人的少妇变为“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以至于十年后佛来思节夫人完全认不出她来。但是马蒂尔德再也不耽于幻想、抱怨哭泣了,她“懂得了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马蒂尔德变得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由于小说情节的推进,在前后对比中人物产生变化,这是理所当然。但是人物前后的变化是否就是本篇小说的灵魂所在呢?况且,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非完全截然相对、不可兼得,这样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观点绝不可能出自名家之手。著名学者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一书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悲剧典型是圆形人物,喜剧典型是扁形人物。”我们从文中看出了马蒂尔德爱美、诚信、单纯等性格,一个圆形人物的形象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些对于小说的主题而言都不是主要方面即不是小说主旨所在。

其二,感叹命运多舛,个体面对命运的偶然性显得何等弱小而无能为力。此种观点的提出源于小说的一段话:“人生是多么奇怪啊,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始终扮演着客观冷静的叙述者,仅此一处插入了自己的声音。那么这段话,是否道出了文章的主题?莫泊桑学习创作时期,师从于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福楼拜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传授于学生:“必须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到别人没有发掘过的东西;反对在作品中现身说法,要保持客观。”莫泊桑在《论小说》中也反映了自己的创作观点:作家必须保持无动于衷,要“不着痕迹,看上去十分简单,使人看不出也指不出作品的构思,发现不了他的意图”。从这些创作原则可以推断,作者插入的那一段话并未指涉主题,它的作用是连接前后文,并且暗示了情节的难以预料。其实,短篇小说以寥寥数千字展示大千世界、浓缩百味人生,其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如以宿命论来阐释《项链》的主题,那么很多著名的短篇小说,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一个小公务员之死》等等都可以在其名下。关键是短篇小说曲折的情节,虽是意料之外但乃情理之中,探究其情其理才是文本的意义所在。《项链》中女主人公的命运难以预料,而最终其人生走向乃是人物性格使然。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相同的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一定结果不同。

其三,否定传统文学批评对于马蒂尔德虚荣心理的批判,认为这表现了小人物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虚荣”与“追求”两个概念。虚荣,指表面上的光彩。虚荣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追求,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说虚荣是一种心理在作怪,那么追求强调的是实际行动;虚荣,是一种表面文章,注重的是别人怎样看我;追求,强调实际行动,注重的是自己的真实需要。我们可以回到文本,看看马蒂尔德究竟是“虚荣”还是“追求”?

文章开始便描述了马蒂尔德的“不幸”:她只是一个小职员的女儿、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的妻子,生活并不富有,而她幻想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不断地感到痛苦。这表明马蒂尔德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而沉溺于幻想之中。其次,“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她害怕与有钱的女朋友比较,害怕在阔太太间露穷酸相。而只要有漂亮的衣服和华美的珠宝装饰,哪怕是借来的暂时撑门面也觉得心满意足。马蒂尔德面对生活的不尽人意,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而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挂借来的项链便可以满足她的需求。这表明她在意的是别人眼中的形象,害怕因贫穷遭人鄙视而希望被人羡慕。以此来看,马蒂尔德的心理很难称得上是对于生活的更高追求,确是一种典型的虚荣。

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看,《项链》的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对选文定位。王荣生教授在其著作中,将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四种类型: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定篇”是使学生透彻地领会选文本身,理解和欣赏经典名篇的思想和艺术。一般情况,值得透彻地领会选文本身的,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品其言才能会其意,需要悟文品字来感受和理解作者的观点、思想、感情。其阅读教学应落点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的揣摩,思想感情的熏陶也就在这样的感受之中。《项链》在教学中的定位,决定了教师如何选择《项链》的教学内容。如果将其定位于“定篇”,便应当通过悟文品字来把握主题。主题只是通过悟文品字得出的结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品析作品艺术魅力这一过程。如果仅仅将其作为讲述一则故事的“实用文”,阅读的落点自然指向文字的外面,形成自己对所涉及主题(事物、现象)的认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考与评价文中的故事与人物。笔者认为,《项链》的十三个主题就是在将此文定位于“实用文”的认识之下产生的。

王荣生教授曾提出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定篇”的要求,是经典,是世界和民族文化、文学优秀的经典作品。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之为“经典”呢?刘象愚先生把经典这种本质性的特征称之为“经典性”,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首先,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经典应该包含涉及人类社会、文化、人生、自然和宇宙的一些重大的思想和观念。其次,经典应该具有创造性,经典不仅包括尽可能多的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讨论这些思想和观念时必须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再次,经典应该具有时空的跨越性。最后,经典应该具有无限的可读性。而对于文学艺术来说,除上述原则外,审美性或者说艺术性的强弱,必然是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标准。莫泊桑的《项链》是大家公认的文学经典,应当作为“定篇”来教学,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文本的艺术性,感受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与经典对话,是一番语言品味,一次心灵历程,是在体验、学习、感悟中的自我提升。我们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优秀选文太少了,而将文学经典当作议题来讨论无疑大大降低了选文的教学价值,使学生丧失了一次在经典引领下的精神成长与审美陶冶,只不过是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横向平移。

那么,《项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定篇类选文的课程内容,既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作品本身,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而应最终落实为“理想的读者”对该作品“权威的解释”。“权威的解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追溯到文本产生的社会语境,充分认识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二是立足于文本的文学性,重点考察作品的艺术价值。

《项链》发表于1884年。19世纪下半叶,小资产阶级有了相当大的增长,构成了仅次于工人和农民的社会阶层,它所特有的社会属性逐渐显露出来。但是,小资产阶级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中并未成为主角。从1872年开始,莫泊桑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他对于这一阶段的小职员生活深有感触。他熟悉这一阶层人的生活处境和追求。莫泊桑以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生活表象与内在心理,无疑是敏感且具有创新意义的。莫泊桑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左拉“梅塘集团”的重要成员,但是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之中;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以平静叙述、客观呈示的风格扩展了现实主义文学描绘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世界公认的“短篇小说之王”。因而,《项链》是一篇描写19世纪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性作品,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创造性。

在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从小说的情节而言,全文可以划分为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四个部分。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了马蒂尔德的虚荣心理,那么后一部分马蒂尔德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呢?笔者认为,马蒂尔德之所以毅然决然地打定主意偿还可怕的债务,是因为在其心目中那挂钻石项链异常珍贵,她绝不可能怀疑项链是赝品。这挂项链象征财富、象征社会地位,它抬高了佩戴者的身价,引起别人的艳羡,它使得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所以,马蒂尔德永远不会颠覆自己的梦想,即使在十年后过着清贫的日子她依然回想那个华丽的舞会,沉醉于自己荣耀的打扮。是马蒂尔德的虚荣心,让她必须借一挂珍贵的项链才能够参加舞会;是马蒂尔德的虚荣心,让她一心一意地坚信那挂项链价格不菲。因而,从小说开篇的铺垫开始,主人公的虚荣一直在引导小说情节的发展,这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直至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那个出乎意料的真相,制造了高潮和戏剧性,具有极好的艺术效果。

因而,小说后一部分所谓马蒂尔德的转变并没有远离“虚荣”的主题,而那个出人意料的结尾意味深长,点明了虚荣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小人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因而,虚荣心理的表现以及危害是《项链》一文的中心思想。对于小资产者虚荣心理的揭露以及对19世纪末期法国社会道德沦丧、追求金钱与享乐的社会陋习的极力否定,充分显示了《项链》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但是在今天,作品除了让我们能够透析那个时代真实的社会面貌,更重要的是其主题思想也为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供借鉴。这也体现了《项链》的时空跨越性与无限可读性。

据调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作品比起初中阶段明显增加。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总共14篇,占全部选文17.7%;在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共14篇,占全部选文13.9%;在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共26篇,占全部选文28.3%。其中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现代派文学均有入选,呈现出对文学史的观照;外国选文的典范性与时代性,凸显了外国文学自身的特点。有相当比例的堪称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入选其中。学生由于知识面窄,阅历尚浅,与经典对话往往有一定距离。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引导,在学生的心灵与文学的精神境界与艺术审美之间搭好桥梁,那么经典带给学生的收获是深邃与丰富的,将对其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经典作品 篇7

在今天这个速读时代, 读书更要有所选择, 著名作家彭荆风认为, 经过锤炼的作品, 每一本书中都有着作者修炼多年的成果, 读者要学会在珍惜这份劳动果实的时候多读、精读, 用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今年已年过80的彭荆风老师并不排斥大家先看影视剧再去寻找书籍的做法, 他认为这有时对读书也是一种刺激。不过他说每一个真正阅读过原著的人都会发现, 只有书才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也才能成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他向广大的中学生推荐了以下六部他自己认为对于阅读和写作有很大帮助的经典作品:1.沈从文的《边城》;2.孙犁的《风云初记》和《孙犁散文选集》;3.吴敬梓的《儒林外传》;4.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5.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作品诵读 篇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经典流芳千古, 让我们诵读经典, 运用经典, 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学生, 为他们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 诵读经典是学习语文的根本

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 为言辞行文确立可效仿的典范, 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 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例如, 史学大师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 茅盾能把《红楼梦》倒背如流, 鲁迅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

(二) 诵读经典有益人的终身发展

让儿童诵读经典,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就是要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以维护人性的光辉, 提升人格品质,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将其铸成大器。在儿童时期让经典成为生命中的大基石。

(三) 诵读经典是传承复兴中华文化的需要

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吴冷西等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 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的连续性, 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 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我们的阅读教育正在受到动画艺术和网络游戏的挑战。不可否认动画艺术和网络游戏在开发孩子智力、开阔视野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其商业性的批量生产必然带来的精神深度和个性化的匮缺, 如果一味沉迷其中, 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对此, 无论家长和老师都不能采取禁止、围堵的办法, 而只能积极地引导, 而用有趣味的高质量的阅读来吸引孩子, 也许是一个最好的教育手段。

二、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要求,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和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活动,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 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三、如何选择诵读的内容

(一) 结合语文园地内容诵读唐诗宋诗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时代不同了, 现在小学生学习的科目多, 在经典诵读方面不可能花费很大的精力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问题) , 所以应该精心选择中华文化经典中最具代表性、传承性的核心内容, 对于有些内容适当删减, 并要与时俱进, 同时诵读一些编写质量高的现代韵文。这可以根据我们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特点加入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都知道每个单元教完都有一个语文园地, 教师可以结合园地里面的要求加以拓展延伸。

例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读读背背”就出现了古诗《咏鹅》, 教师这时候就可以介绍唐诗的一些知识, 让学生喜欢上古诗, 课外可以去背诵带拼音的古诗, 不但积累了古诗还能复习巩固学过的拼音, 何乐而不为呢?并且每册教材里面都有古诗教学, 语文园地里的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也有很多古诗的名句, 可推荐诵读《唐诗300首》。到了四年级下册课文中出现了白居易写的《忆江南》, 学生接触到了国粹中另一个新领域——词。这时候就可以介绍些优秀的词让学生诵读, 例如《宋词精选》。因此古诗词的诵读就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的积累丰富了, 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 结合识字教学内容诵读四书五经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 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 优化识字教学, 打下扎实基础, 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因此结合第一册语文园地二中“我会认”中认的字都是姓氏, 可拓展学生诵读带拼音的《百家姓》。还有如简单的《千字文》《弟子规》这些经典读本都有注音, 学生易于诵读。

二年级下册27课课文是《寓言两则》, 学生开始接触到了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能让学生懂得更多闪光的哲理, 丰富学生的想象, 可推荐学生诵读《庄子寓言集锦》。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里有出现成语故事, 而后的每册教材也都出现成语故事, 可以让学生诵读《中华成语千字文》, 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知识。三年级上册17课课文是《孔子拜师》, 可让学生诵读《论语》, 感受一代大师孔子的魅力。在诵读完《论语》还可推荐《论语》以外的“四书”的其他三本书:《大学》《中庸》《孟子》。这些书的诵读可以贯彻到整个小学阶段,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

经典作品 篇9

一、重视写生,走广阔的现实主义之路

注重写生是所有种类的绘画在发展过程中不变的传统。早在南朝时期,谢赫就把“传移模写”列为绘画创作的“六法”之一,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水彩画更是把写生作为生命之源。自文艺复兴时期萌发以后,水彩画到十八、十九世纪在英国发展至成熟与完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水彩画透明、轻快、滋润的艺术特色很适合于表现英国潮湿多变的气候,以至于这种表现方式对后来印象派的艺术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即重视户外写生和瞬间色彩效果的表达。

中国的老一辈水彩画家们始终保留着从写生入手的传统,坚守写生“阵地”,坚决不与当代美术界出现的一些脱离生活的现象同流合污。他们在创作中更注重于对自然物象的鲜活感受,他们深入生活,深入自然,以孩童般纯真的眼光去观察平凡的物象是他们创作灵感的直接来源。在参展作品中,王信先生的《松花江上》、晏文正先生的《海滨公园远眺》、陈希旦先生的《地中海游艇》等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在“师造化”过程中展现的不一样的自然世界。

进一步来看,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写生”不是一种表面的客观描摹,而是在画家艺术修养的支撑下透过画面所呈现出的一种生动的现场感与蓬勃生命力,要“举重若轻,藏住汗水”,正如黄铁山先生所说:“这极大拓展了传统‘写生’的概念,是一条‘广阔’的现实主义之路,它基于对人们生活的感受,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不论形式上的写意或表现,都应归纳到广阔的现实主义当中去。”这种作品是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与喜爱,并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与美的享受。

二、改革创新,走水彩民族化之路

中西绘画的交融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它们既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又可以互相影响和融合。水彩画作为一个外来的画种,在西方已有较完整的理论、创作体系,但如果中国水彩只满足于重复西方水彩画已走过的道路,最终只会一无所成。林风眠先生曾说:“水彩画和其他画种一样,脱离不了三性:民族性,应一看就知是东方的,而且是中国的……。”水彩在中国的发展已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必然要汲取中华文化、绘画的营养,融会贯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艺术形式,这是中国水彩画发展进步的基础,也已成为许多中国水彩画艺术家的共识。

在参展的画家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理念的运用,中国绘画的笔法、气韵、意境等等美学命题,在水彩画这种外来形式中,得到了延伸和探索:潘长臻先生作品《林荫道》中重写意的表现;画家樊惠刚在作品《回归自然》中对西方抽象与东方意象的探讨;柳新生先生在《沸腾》中所传达的“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呼吸”……这不是个案,而是形成了一种创作的潮流。在画家王维新先生的系列作品中,强调了“线”的表现力,“线”是中国画的基本形式语言,有着悠久的文脉的传承,王维新先生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运用到水彩画中,将中国画中的“写意”,通过线条表达在水彩画的形式中,追求一种“速写性的写意”,着重在画面的韵致和意气上下功夫,尝试着一种中西融合的艺术创造。

这些水彩老前辈们在水彩画民族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锐意创新与探索的精神,以西方的素描、色彩理论为基础,融合中国水墨画技法、水韵和美学思想,使中国的水彩画章显着鲜明民族特征。

三、坚守时代精神的表达

坚守时代精神是画家信仰和责任感的表现。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这种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只有那些能代表时代的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艺术家是否具有信仰和责任感,决定了作品是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纵观“全国老水彩画家经典作品邀请展”的作品,我们发现的是老艺术家们对艺术的信仰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坚守,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每一幅作品背后所传达的鲜明的时代精神。

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这一时期的水彩画作品内容则侧重于对当时各个领域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许多二、三十年代出生的老画家,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上水彩画创作的舞台,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佳作,鼓舞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梁栋先生的《农场日当午》、杭鸣时先生的《工业粮仓》等作品,都极具时代特色。

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以后,在新的时代和形势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占据了时代的主流,这一时期是这批老画家艺术上逐渐臻于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作品也更多地展现了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关注与弘扬。在这种信念与责任感的支持下,老艺术家们虽饱经历史沧桑,但所创作生活中平凡普通的物象却总能传达出深刻的人文关怀,给人以感人心魄的触动,这是使其成之为“经典”的力量之所在,如殷保康先生的《草原旋风》、白统绪先生的《转场》、张克让先生的《雅鲁河畔初春系列》、关维兴的《夕阳中的渔老大》等都反映了作者深入生活,追求“天人合一”艺术境界的创作理念。

这种超脱于表面技巧之上的内在精神的表达,就在于艺术家们对艺术信仰和时代精神的坚持与发掘和对真、善、美的弘扬,诚如关维兴先生所述“人的气质最终会在自己作品中顽强地展现出来,是谁也抗拒不了的,是概莫能外的”。

四、重视水彩画本体语言

广义的水彩画本体语言由水彩画独特的工具材料,绘画技法及其所依赖的美学观念构成,三者有机结合,焕发着水彩画的独特魅力。从狭义的概念上说,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水彩画本体语言理解为以水溶性颜料和水作为绘画的媒体所形成的,以透明、润泽、轻快、灵动等为主要特点的独特审美情趣。

水彩画从本身的物理材料特性上来看,具有水色交融的艺术特色。脱离了“水”,它不及油画或水粉画的表现力,脱离了“彩”,它又不及中国画的气韵生动。所以水彩画成为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就在于它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独特艺术语言;同时它在继承西方其它绘画形式的表现方式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对于绘画色彩表现力的发扬、对西方现代绘画观念的吸收等等。

在本次展览中,黄铁山先生和胡钜湛先生就是重视水彩本体语言的代表画家。黄铁山先生倾情于自然山川的表现,在《湘西春雾》这幅作品中,画面既有清新独特的水韵,又有丰富的绘画表现力,云雾氤氲的山村清晨,劳作而归的农夫,都让观者有一种思想上的触动和回味。鱼类是胡钜湛先生非常钟爱、也很擅长的题材。在这幅《竞游》中,画面水润丰泽,画中鱼儿形态丰腴,水气氤氲,有虚有实,气韵生动,让人感到水的清澈幽深,无须画水也会觉得鱼儿正在水中畅游,给各位专家和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彩画的本体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民族化、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民族化、多元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完全脱离水彩画的本体语言。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应该在保持水彩本体语言的特点基础上,融合、更新中国绘画的审美观与创作理念,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我们要重视传统、保持传统、回归传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重蹈覆辙,更高阶段的回归,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超越。

“全国老水彩画家经典作品邀请展”的举办是对中国水彩发展状态与学术水准的一次全面检阅(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语)。莞城美术馆有幸举办这个展览,并借此机会对老一辈水彩画家们的作品风格与特点进行思考,不仅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学习良机,也为莞城美术馆走水彩展览、研究和收藏的特色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和理论基础。前辈们的精彩作品和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水彩艺术的世界里向更深、更远的领域去探索和学习。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时间的洗礼与考验,大浪淘沙,薪火相传。在老一辈水彩画家的艺术理念和技巧逐渐载入中国水彩画发展史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这是一种经典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当代中国水彩画不断成长、不断繁荣,让一代又一代为中国水彩事业而奋斗的人从巨人的肩上站起来,去抵达新的历史高度,为中国水彩画创作、发展、繁荣做出更多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彩画史》,袁振藻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

经典作品 篇10

★戏剧由大众变成小众, 给从事戏剧事业的人极大的考验

★我希望在一生中排的100部戏里能有一部经典, 这是我最大的梦想观天下特封别面报文道章

许演了许多经典话剧, 但很公司的出发点是经济角度, 但演员还要尽登门相扰, 欲买房经商。可德仁贵性格耿多人知道任鸣是北京人艺当年最年轻的副院长, 导水平, 但成名却都在影视上。演员在剧院外都有签约公司, 由他们包装演员, 签约贵家的故事。他家的四合院位于京城好地段, 庭院宽阔, 闹中揽静, 常有不速之客

少有人真正了解他对戏剧艺术的痴迷和执著, 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人艺浓厚的深情。直到走进首都剧场那古色古香的大楼, 听他讲述戏剧的艺术人生, 才理解了他一生不排一部经典剧目死不瞑目的豪情壮志。量考虑剧院利益。演员是在两个体制下生存的人, 我们承认现实, 我们希望演员将更多的观众带进剧场。

直, 秉性刚烈, 他认为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 贵贱不卖。可儿子和闺女们却是另有主见, 外人也钻天觅缝地要打小院的主意……随着剧中情节的展开, 围绕着旗人世代久居的四合院, 在这个传统的家庭中, 引出了一段亦喜亦悲的故事来。这个戏直接表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北京人的一种颇有意味的心态。

话剧是艺术, 但剧院要生存, 有时就要适应商业化, 这就是矛盾。矛盾似乎一直伴随着我, 我希望自己的剧院能吸引大批观众, 希望自己的戏红红火火;但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创作者, 我又希望自己不是一个被购买者守在门口的生产者, 我希望能非常安静地创作, 不受外界干扰。有记者一再追问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我无奈地说“这就是我的职业与我内心的矛盾, 是我的悲哀”。我艳羡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作家,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创作而不是生产。我希望戏能卖很高的收入, 但它的艺术含金量也要很高。如果含金量不高, 卖得再好, 也只是商业化的产物。

采访中, 我们常为任鸣对中国戏剧、对北京人艺深沉的爱所感动, 为他不排经典死不休的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所鼓舞。当我们走出端庄典雅的剧院, 回首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之路的艺术殿堂, 深深地感受到, 中国有这样敬业执著的优秀艺术家, 何愁产生不了经典和艺术大家!

排练话剧为我融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机会, 一个舞台, 民族的传统精华不能遗忘。有时走在北京的大街上, 如果没有古建筑的话, 我觉得和东京以及纽约、洛杉矶一样。全球的一体化, 甚至包括了对人思维的一体化,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现代化。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又要吸纳现代文明, 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经典作品。

记者:在中国近代史上, 虽然话剧是舶来品, 但却诞生了许多至今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如何评价我国的戏剧现状和话剧演出市场?

记者:作为我国话剧最高艺术殿堂, 人艺这块沃土培育了许多著名导演和艺术大家, 进入新世纪, 您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创作道路上探索的?

记者:戏剧成为经典需要哪些条件?从人艺的实践看, 难以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任鸣:话剧这门艺术的确诞生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并流传至今的作品, 如《茶馆》《雷雨》等都是经典。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戏剧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 那时戏剧是大众艺术, 在文联的各个协会中剧协的人数最多。

任鸣: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不乏聪明人才, 他们不缺乏才华, 但他们缺少深刻的批判精神。老院长曹禺的四部剧为什么能成为精品?他具备亮点, 具有永恒的深刻, 这种深刻是跨越时空的, 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我们现在的作品缺少的是这种深刻。戏剧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批判, 老舍的作品也是如此, 《红楼梦》能够传世更因为有深刻的批判内容, 这是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任鸣:在艺术创作道路上, 我坚持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看上去很矛盾, 我身上本来就有很多矛盾的东西。一方面我有很多传统的东西, 比如说文化的传统、人艺的传统、对戏剧认识的传统;但我又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 身上又有很多现实的东西。这种结合在我排演的剧目中有鲜明的体现。

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 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单就话剧来说, 戏剧已经成为小众艺术, 除了上海、北京以外, 受众越来越少, 许多戏剧院团难以生存, 省市一级的也很一般, 所谓排的一些“大戏”也是为了评奖, 生存很艰难。

我所排演的剧目中有很传统、非常京味的戏, 如《北京大爷》《古玩》《金鱼池》, 但也有很现实的、荒诞的戏, 如《等待戈多》, 还有很时尚青春的戏, 如《第一次亲密接触》, 同时也排非常严谨、纯话剧的戏, 如《足球俱乐部》。

戏剧由大众变成小众, 给从事戏剧事业的人极大的考验。这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戏剧的市场要回到“文革”前一样, 那根本不可能, 写戏剧的人和看戏的人都越来越少了。即使在著名话剧院团, 所有的演员也没有不拍电影和电视剧的。作为话剧, 现在很难培养出“腕儿”, 人艺所有的“腕儿”都沾了影视的光。话剧的舞台受众有限。尽管演员很有

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 有些作家艺术家无法安心写作和创作。在中外历史上, 一些创作个体一定是在一种自我封闭、巨大孤独和自身矛盾的状态下才能写出精品。

我在排传统戏的时候, 不单单关注传统, 还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而现代人的思维又有很大的历史背景。以《北京大爷》为例, 这个戏讲述北京城内满族德仁

由于社会诱惑的增多, 戏剧的光环在慢慢褪去, 一些精英已经不在戏剧界了。整个社会氛围缺少对艺术大家的吸引力, 造成了一流人才的缺失。

戏剧经典的关键在于剧本, 而优秀剧本实在太少了, 优秀的编剧都改行了。以人艺为例, 当年最多时编剧有10个人, 人称小作协, 现在一个都没有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氛围变了, 写一个话剧剧本和写一个影视剧本的收入差距太大, 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我们不能拿过去经典的尺子来衡量现在的经典。另外今天的一些作品是不是经典, 那还要后来人说了算。经典常常是需要经过时间来证明的。我们不能够放松, 不能要求改变环境和时代, 我们只有努力工作。

记者:作为一个知名话剧导演, 如何努力在舞台上塑造经典?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利益社会里, 您的追求是什么?

任鸣:导演经典作品当然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追求, 但在戏剧上, 真正的传世之作是“野生”的, 而不是像科学一样有计划培养的。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的艺术创作缺少公正的批评声音, 没有批评社会就没有进步。一部电影和戏剧作品问世后, 几乎听不到评判的声音。在戏剧评论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捧场和说好话的声音还是太多, 缺少那种高水准的、真实的或者不留情面的评论。我们对没有批评的环境似乎习惯了。

人艺作为一个话剧艺术的殿堂, 自然要把排演经典作为首要追求, 我们现在瞄准所有一线作家, 只要能联系上的好作品就往话剧里拉, 只要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编剧、一流剧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导演, 就有可能排出精品。如果没有经典剧本, 有再好的导演也没用。经典的出现不取决于导演, 而取决于剧本。

我已经排了65部戏, 我一生想排100部戏, 平均10部里能有一部优秀作品, 我希望在我排的100部里有一部经典作品, 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记者:您是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 如何看待艺术团体的管理工作?您是如何处理好艺术家与管理者关系的?

任鸣:我是1994年担任人艺副院长的, 我是导演也是人艺主管行政工作的副院长。做导演, 就是要越富有激情越好, 越有想象力越好;做管理, 则是要越理性、越周全、越客观越好。戏剧是我今生的挚爱。

作为一个艺术家, 要管理好一支以艺术家为主的团队, 主要有三点:第一要尊重, 第二要理解, 第三要宽容。对艺术家, 必须要支持爱护。艺术是需要有棱角的, 你必须允许他们有激烈的想法, 要照顾他们的个性。作为导演, 我对他们充分理解;作为管理者, 就是为他们提供环境, 让他们发挥才能。与人为善、亲和力强是作为管理者的一大特点。任何事都会出现矛盾, 艺术工作更是如此。但这项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论鲜明。无论是挑戏还是挑演员, 只有“行”和“不行”两种可能, 绝无第三种方案。但在下结论之前, 一定要和对方有充分的交流, 要给对方一个“说法”, 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要有坚持的精神, 第二就是妥协。作为管理者, 既要懂得坚持的重要性, 也要懂得妥协的艺术。任何事都要有妥协, 而我的工作就是永远在二者间找平衡。这个平衡点是:坚持剧院的最高利益, 妥协自己的个人利益。

记者:尽管当了十几年的副院长, 听说您给自己的定位仍然是“终身爱好是导演”。在灵魂深处, 您已经把自己和人艺融为一体了。

任鸣:是的。导演对我来说是一种永恒。我热爱这个专业, 我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导演。做管理者, 在我看来是暂时的。作为副院长, 迟早有卸任的一天;而作为导演, 只要自己愿意, 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

我曾经颇为骄傲地对一些记者说:“我是人艺的儿子, 我愿意为人艺去守望, 愿意跟人艺共沉浮。如果不是院长, 单单是个导演, 我也愿意跟人艺绑在一块做, 人艺兴我就兴, 人艺亡我就亡。如果有一天人艺完了, 我将备受打击, 然后就不做话剧了。最担心人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没做好。”

我常讲, 我是人艺的儿子, 人艺是有祖先的, 几代艺术家终其一生创造出了人艺风格, 我要做这种风格坚定的继承者和捍卫者, 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 第一是继承, 第二是发展, 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和创新。自从实现了“在北京人艺当一名导演”的人生理想, 我就在不停地实践着“把传统美与现代美和谐统一在话剧舞台上”的戏剧理想。在我排的《北街南院》, 人物是戏剧的灵魂, 表演是舞台的核心。抓住这两点, 戏出来就会好看, 而想叫人物好看, 台词又最关键。虽说《北街南院》讲的是“非典”的大背景, 但是人物要立得住, 台词要上口, 京味儿要地道。

以生态批评视角重释经典作品 篇11

摘要:生态批评理论作为全新的文学批评现象广受关注,它以鲜明的生态意识对文学文本进行有别于传统的研究与批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生态视角对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再解读、再阐释,有其鲜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 重释经典 《飘》

《外国文学》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外国文学》课程因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优势,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从而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渐渐丧失。这种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如何将学术热点、前沿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探究空间,提高学生分析文学问题和文学现象的能力,成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生态批评是把文学文本和现实的生态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批评方法。笔者以美国小说《飘》为例,运用生态批评视角,指导学生解读这部关于南北战争的经典作品,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案例说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显现,文学领域掀起了生态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生态批评的热潮,它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探寻生态危机根源为目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这个阶段也产生了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和罗尔斯顿的“生态整体主义”等观点。

《飘》以南方女性作家特有的视角和观点,对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进行了独特的反映,通过一系列人物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不同经历和命运,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取代奴隶制度的历史趋势,同时表明了人应该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思想。《飘》是20世纪通俗文学的代表作,再现了气势磅礴的美国南北战争,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取代奴隶制度的历史趋势,揭示了蕴藏在青年男女身上美好的爱情理想,展示出缠绵悱恻的人情美和爱情美,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态思想。此外,《飘》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作品之一,用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飘》的多重内涵,是新的教学尝试。

笔者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并提前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和王诺著的生态批评专著《欧美生态文学》。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保留了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教学方式,如讲述内容、提炼主题、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等。因为这部小说通俗易懂,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个环节。接着,笔者从环境问题谈到生态批评,再谈到生态文学,学生非常感兴趣。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尝试将生态批评理论与文本结合起来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由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摸底沟通,了解了他们阅读和理解《飘》的情况、搜集的相关研究资料,以及他们本人所持观点,还抽查了学生阅读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鲁枢元的《生态批评的空间》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等生态批评论著的读书笔记,所以笔者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顺利。

作品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生态批评正受到阅读者、研究者的关注。文学概念晦涩难懂,很多作品学生虽然很熟悉,但缺乏探究的兴趣和新思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再解读经典作品,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二、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首先,笔者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笔者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起源、生态批评的主要观点和含义;最后,笔者提出了用生态批评视角剖析小说《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1.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学生找到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在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仅能借助截图、电影片段、文本片段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教给学生自主探究《飘》的生态内涵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寻找切入点

土地意象是指用文本中众多事例作为佐证,总结了小说中生态意识的显现,侧重于解读小说中人与土地的关系。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态文学中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念,顺利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3.学会自主探究

学生打开了思路,思维就会活跃,很快进入自主探究的模式。他们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眷恋、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向往、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道,以及对人破坏自然的痛心等。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总结出小说中蕴含着浓浓的生态意识,体会到经典作品焕发出新的魅力,领悟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学生在细读文本、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新思路,如可以从女性生态主义角度评价文本等。

三、教学方法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笔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在关键处穿针引线,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质疑。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遇到困难时,笔者会给予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即使学生的探究失败了,笔者也会指导他们反思其探究的过程,找出问题所在,并肯定学生探究的价值,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笔者开展了分组讨论、交流和辩论。学生都认同小说《飘》中蕴含着生态意识,但在“人与土地的关系是否一致”上出现了分歧。于是,笔者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将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各小组分别派出四名代表阐述小组的观点和理由。两组学生辩论之后,不仅有效解决了问题,还发现自己忽略了作品中表现出人对土地的不同态度。最后,笔者归纳、总结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小说中体现的生态主义者利奥波德“土地伦理”观念中对土地的三种不同态度。

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提出了“土地伦理”这一概念,表达了他对自然、土地、人类与土地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他倡导一种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增强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知识,得出结论:“在小说中,‘陌生人对土地的态度是漠然的,他只是肤浅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读懂‘土地这本书,也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人与土地是怎样的关系。杰拉尔德对土地有着强烈的征服欲,他认为土地本身是好东西,对土地有着深情厚谊,愿意为土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完全理解这片土地,他对土地的狂热、执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奴隶主对土地的猎取和占有意识。只有思嘉才真正表现出对土地共同体的尊重,她理解并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尊重这片土地,尊重生长在红土地上的所有生物,把它们当作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一分子,带着爱与尊敬来使用它。”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体现的土地伦理的强烈意识,作者呼吁人们不要把土地看作财富资源,而应该从伦理角度来考虑它。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土地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因而忽视了保护土地这一责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之后,笔者结合当前的热门话题——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学生谈到了自己对生态理念、生态视角的看法,以及对现实中生态危机的担忧,呼吁学生热爱环境,保护大自然。课后,学生尝试用生态批评方法重释他们喜欢的作品,如梭罗的《瓦尔登湖》、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尼古拉斯的《马语者》等。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课堂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运用新的方法去解读文学作品,在自主学习、探究这部以为已经‘读透了的小说的新内涵。”有的学生说:“小说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剖析方法,为我解读类似作品开拓了一条新思路。”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对“土地伦理”和生态主义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令笔者欣慰的是,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文本内容的特殊性,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指导学生在新的文学理论视域下解读传统或经典作品,并且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的文学理念,以生态视角解读通俗文学作品,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笔者认识到,新的学习方法和理念,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维敏捷、积极发言,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另外,学生能以主人公的身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并教给学生初步的科研方法。

在当今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必须放弃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企图主宰大自然的生态观,而应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观。经典文学作品是生态批评的主要资源,人们在阐释它时,应有其独特的策略,或重读,或重释,不断探究经典作品中内涵的生态意蕴,从而拓宽经典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为文学研究、文学课堂注入新的方法、角度和思维,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在经过这种锻炼后,学生会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和横向纵向对比能力,达到贯通学习内容前后、左右勾连的效果。课后,学生完成了《生态视角下的查尔斯·弗雷泽的小说〈冷山〉》《〈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挪威的森林〉》等论文,它们角度新颖,论证充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学的主体。近年来,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语文教育逐渐形成一种有特色、有目标的新型培养模式,在探索适合师范生培养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研究的指导性切实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学术研究的理论性和教书育人的情感相结合,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到真正的以教促研、以研促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摆脱浅层次阅读,用脑阅读、用心灵阅读,实现教学相長。

经典诵读诵出“经典” 篇12

一、诵读课堂凸显“五重”

(一) 重诵读轻分析

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 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日本加藤荣一教授研究了我国唐代的吟诵方法之后提出了“素读法”, 就是对经典读物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 只是纯粹读的方法。

今天的四堂课, 教师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经典韵文的吟诵, 课堂上有自由诵、拍手诵、变换节奏诵、师生对诵、拍桌子诵、摇头晃脑诵, 甚至吟唱, 变换着各种方式吟诵, 让学生意犹未尽, 乐在其中。教师很少分析语义语境, 很少讲解缘由典故, 真正将经典诵读课上成诵读经典课。

(二) 重记忆轻理解

科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 此时将大量的经典储存于大脑中, 日后随着理解力的提高或生活经验的积累, 自然会有“活用”之时。今天的几位教师都将记忆作为诵读的主要目标, 很好。在诵读过程中, 教师们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 有变化节奏读、变换音调诵, 有敲打节拍吟、观图视像诵、聆听古韵跟着读, 有激发兴趣情感投入吟等等, 帮助学生记忆, 以达到背诵的目的。大家知道, 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等媒介有助于人的记忆, 今天的这四堂课教师都很重视记忆的方法选择, 而轻解释理解。

(三) 重情趣轻机械

经典诵读追求一个“趣”字。让学生在趣中学, 趣中诵, 才能让学生喜欢上经典诵读。今天的四位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如《弟子规·信》一课, 教师用动画演示呈现“信”字, 让学生知道信就是“一个人所说的话, 要诚信”, 随后又通过学生表演来理解疑难句子, 学生觉得十分有趣。《笠翁对韵·六鱼》一课, 当教师一连用了六七个版本让学生变化着读, 在学生读得情趣盎然之后, 教师提出:“要不要再换一个版本?”学生都说“要”, 教师戛然而止——“没了”, 引起全体师生哄然大笑。当教师讲述了有趣的“王屋山”故事之后, 用课件将下面的韵文都显红了, 说:“这里这里这里都藏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想不想听?”学生齐声喊“想”, 教师又一次戛然而止——“讲不完”, 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无形放大。《三字经》一课, 教师让学生拍着书桌吟诵;《百善孝为先》一课, 教师引导学生变换着节奏吟诵, 甚至教师跟着配乐吟唱, 学生都觉得很有趣。这四节课教师紧紧围绕一个“趣”字组织教学, 学生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达到了“趣味横生”之境界。

(四) 重导行轻说教

《弟子规》主要列举了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行为规范教材。《三字经》包括历史、天文、伦理、民间故事等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的经典诵读课有别于文学欣赏课, 有别于思想品德课。几位教师都能准确地把准这一特点, 思想道德教育适度。如《弟子规·信》一课, 教师采用让学生看动画片《狼来了》《曾子杀猪》, 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讲诚信的重要性, 然后再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是怎么讲信用的。《三字经》一课, 教师让学生看了故事人物图片后说说“最佩服谁”“你平时学习犯困时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百善孝为先》一课, 教师安排了看漫画读一读等环节, 达到了重导行轻说教的目的。

(五) 重鼓励轻催促

由于历史久远, 很多经典典故已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生对经典有陌生感, 因此经典诵读课上好不容易激发起的点点兴趣, 应倍加珍护。如《笠翁对韵·六鱼》一课, 当学生流利地读出繁体字的《笠翁对韵》书名时, 教师毫不吝啬地献上一句:“张老师平时可不服人, 今天我真服了你了。”《百善孝为先》一课, 当学生读错了自我纠正时, 教师一句“改得好”, 温暖了学生紧张的心。类似这样的鼓励、褒奖的语言随时可听见。在整个诵读、背诵过程中, 教师从不催促和逼迫, 学生在课堂中显得舒适、愉悦, 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引发。只要学生对经典有兴趣了, 钟爱经典、无师自通就不远了。

二、特色课堂显尽“特色”

这四堂诵读课有相通之处, 更有独特之处。每节课都特色鲜明, 风格迥异。

(一) 《弟子规·信》——故事解疑的趣诵课

《弟子规》一课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用了一个个既经典又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解惑。她播放浅显的《狼来了》的视频故事, 让学生明白“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播放《曾子杀猪》的录像, 让学生知道“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借助故事解答了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几句话, 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又是一节趣味诵读课。动画播放“信”的由来及意义, 课前课后的三鞠躬, 像古人一样摇头晃脑地读背等等, 都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当然, 在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背的情况下, 教师能多花时间指导学生诵出意味, 诵出韵味, 诵出情味, 将会更好。

(二) 《笠翁对韵·六鱼》——层层推进的吟诵课

《笠翁对韵·六鱼》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将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 从不会背到逐渐会背这一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揭题之后,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准字音, 然后去拼音读, 去标点读, 竖排读, 繁体字读, 最后去掉部分句子背诵, 变换着各种形式的读旨在让学生觉得诵读过程不枯燥甚至挺好玩的, 同时又能增加诵读次数, 层层推进, 扎实有效。

在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内容之后, 教师让学生从《一东》《三江》《六鱼》中发现押韵取题的规律, 师生对对子反复诵读, 读出韵律, 最后师生吟唱, 唱出情趣, 整个过程层层推进, 达到诵出韵味、诵出情味的目的。

整堂课安排了大部分时间吟诵, 只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己理解韵文, 要求学生读懂多少算多少, 代表性地讲解“王屋山”的典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诵读为主、理解为辅的教学特点非常鲜明。

(三) 《三字经》——好玩有趣的唱读课

《三字经》一课课后学生“很好玩”的表白说明了他们对这堂课的喜欢程度, 教师和学生在玩中诵读, 在诵读中玩, 甚至分不清什么时候是诵读, 什么时候在玩耍。

课伊始, 教师读一句, 学生读一句;教师读半句, 学生读半句;教师读一字, 学生接着读;教师都不读, 学生全部读, 好玩、有趣。稍有理解之后, 教师又带领学生拍手读, 节奏有快快慢, 快慢慢, 快慢快, 快快快, 越来越快, 学生总是意想不到, 在拍手诵读中享受着快乐。更有趣的是, 教师居然带领学生拍着桌子吟诵, 学生更来劲了, 拍着读着, 读着拍着, 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了。最后教师直接给他们配乐吟唱, 直到下课了, 学生还沉浸在欢快的吟唱之中, 意犹未尽, 真是一节欢快好玩的唱读课。假如我是学生, 也希望天天这样上课。

(四) 《百善孝为先》——孝道专题的诵读课

《百善孝为先》一课紧扣“孝道”选择材料, 从猜字迎“孝”, 反复诵读记忆《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 到《孝经》《礼记》《论语》有关孝道名句对应诵读, 最后推荐阅读《论语》《三字经》《孝子》《孟子》, 紧紧围绕“孝道”专题进行诵读, 以一篇带多篇拓宽诵读的面, 达到以一带十的效果。

诵读《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时教师带领学生变化着节奏读, 学生特别感兴趣, 变换着停顿读、配乐吟唱更激发了学生吟诵的兴趣, 诵读过程是学生玩乐的过程, 教师引得巧妙, 学生读得精彩。

上一篇:云计算档案管理下一篇:极限平衡理论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