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分析

2024-08-23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分析(通用3篇)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分析 篇1

2014年底, 农业部正式提出把“推进马铃薯发展和马铃薯主粮化”纳入我国未来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人口众多, 粮食需求量极大, 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所以,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 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1 马铃薯主粮化的内容

马铃薯主粮化, 就是要以保证营养为基础, 将马铃薯通过多种方式加工成符合居民口味的馒头、面条、米粉、面包等主食产品, 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 由温饱消费向营养消费转变, 使马铃薯成为与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互为补充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推进原则上, 做到不与三大主粮争水抢地, 将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将政府调控与市场的自我调节相结合。农业部副部长于欣荣表示, 马铃薯主粮化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

2 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首先, 实施马铃薯主粮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虽然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攀升。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城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 耕地面积减少, 因此粮食短缺问题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马铃薯是一种耐旱作物, 对于光照和热量的要求较低, 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增产潜力巨大。并且马铃薯的加工产业链延伸空间大, 可以开发多种主食产品和其他产品, 对于我国食物的安全供给有很大的保障。

另外, 马铃薯主粮化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马铃薯含有一些传统主食中没有的独特的营养价值, 富含膳食纤维, 有助于清理肠道、预防消化系统病变, 其营养结构更加有益人类健康。因此, 在不断追求膳食多元和营养健康的今天, 开发并提供适合中国居民一日三餐的全营养马铃薯主食和多品种休闲食品, 将对优化膳食结构、增强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阻碍马铃薯主粮化推进的主要因素

第一, 受千百年来稻米文化的影响, 人们往往不会把马铃薯划分到粮食的行列, 人们认为马铃薯只是一种蔬菜, 应当将其作为配餐食品, 而非主食。因此, 广大消费者难以改变的消费观念是阻碍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重要因素。

第二, 由于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培育和市场监管工作做得不够完善, 导致脱毒种薯在我国的马铃薯种植中应用比例较小。因此, 目前的单产水平距离理论上还有很大距离, 阻碍了主粮化物质基础的巩固。

第三, 马铃薯的品种结构问题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我国缺乏用于马铃薯加工的专用品种, 多为鲜食品种, 主食产品加工技术不成熟。因此, 生产可以迎合消费者口味又健康的马铃薯主食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任务。

4 促进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有效推进的建议

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 让广大消费者对马铃薯有更真实的了解, 解决马铃薯主食的口感问题。并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全方位介绍马铃薯主食产品, 引导消费者接受马铃薯主食产品,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需求度。

第二, 建立健全马铃薯生产及加工的财政补贴政策,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通过政策支持提高薯农及企业的积极性, 加强脱毒种薯的市场监管力度, 推广专用良种。

第三, 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 提高机械化水平, 并做好育种工作。适当加大可用于主食加工的马铃薯品种的种植面积, 促进马铃薯品种多元化, 开发多样的主食产品, 形成“加工促进消费, 消费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 从而延伸马铃薯的产业链, 促进马铃薯主粮化的进一步推进。

第四, 注重品牌效应, 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 鼓励企业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不断交流, 不断创新, 使我国的马铃薯产业与国际接轨, 走向世界, 提升综合国力。

摘要:2016年2月, 农业部宣布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正式实施。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种植结构调整, 保障粮食安全, 改善人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 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内容、意义和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并针对如何推进这一战略稳步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粮食安全,膳食结构

主粮化,马铃薯的“革命” 篇2

1月6日, 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国家战略, 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 并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来制作馒头、面条、煎饼等适合中国人膳食习惯的主食。

在“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主食化”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下, 向来“不拿马铃薯当干粮”的中国人突然认识到了马铃薯这种“十全十美的食物”, 被它的“全营养”优势所吸引。蕴藏无数商机的马铃薯食品产业被社会各界看好、蓄势待发, 一场改变中国人饮食结构和相关产业的“马铃薯革命”正在中国高调地引爆。

这场革命有着非凡的意义。国家层面上,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马铃薯巨大的增产潜力可保障中国人“碗里装满自己生产的粮食”。对老百姓来说, 马铃薯可以改善中国人的膳食营养结构, 吃得更营养、身体更健康。更重要的是, 马铃薯产业可以撬动一个巨大的商机, 创富共赢、民富国强!

云南省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思考 篇3

马铃薯主粮化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 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云南省地域辽阔, 是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区省份。生态环境、自然条件适宜马铃薯生长, 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根据云南农业统计年鉴, 2014年云南主要粮食总产量统计数据, 稻谷666.1万吨;小麦83.6万吨;玉米743.2万吨;马铃薯861万吨。马铃薯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继稻谷、玉米的第三大作物。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在推动云南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二、云南省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优势

(一) 历史优势。

云南省马铃薯主粮化的历史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云南具有较好的消费马铃薯的习惯。在云南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农作物, 不仅是高寒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生活中的主粮之一。在云南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炸洋芋、烤洋芋的小摊, 炸烤薯条、薯片配以当地人们习惯的酱料, 价格便宜, 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在高寒山区少数民族一直把马铃薯作为主要的粮食, 农户全年基本靠吃马铃薯生活, 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二是云南加工马铃薯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户习惯把马铃薯加工成洋芋干片、洋芋粉、粉皮等, 并能长期保存。现代马铃薯加工业不错发展, 目前云南主要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有:昆明子弟食品公司、昆明天使食品总厂, 如昆明子弟食品公司和昆明天使食品总厂的产能分别排在全国第三、四位, 仅次于百事公司, 上好佳公司, 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冠亚军。子弟和天使两个厂家的合计2万吨的产能占到全国马铃薯片生产总量9.35万吨的21%, 在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子弟牌、天使牌薯片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极高。

(二) 比较优势。

马铃薯是云南省三大农作物之一, 2015年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6731万亩, 综合平均单产278.8公斤/亩, 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276万亩, 平均单产325公斤/亩, 稻谷的播种面积为1702.26万亩, 平均单产387.9公斤/亩, 马铃薯的播种面积847.2万亩, 平均单产1142公斤/亩。通过比较云南省马铃薯单产量远远高于云南省综合粮食单产量和其他两种主要农作物, 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马铃薯在云南粮食消费的比重约占13%, 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占马铃薯消费量中的比重约45%, 马铃薯主粮化将加快云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三) 供给优势。

云南马铃薯一年三季, 地下储存一季, 使云南具备全年供给鲜薯的能力。云南冬季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一, 比较全国其他马铃薯产区, 云南四季供应马铃薯的特点, 使加工企业工厂开机时机达到每年8个月以上, 开工率达60%-70%, 在对外商业和供给粗加工原料方面又难以替代的优势。

(四) 技术优势。

现在云南省开展马铃薯研究的单位主要有12家, 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省级单位外, 各市州农研所都积极加入马铃薯的科研和开发。云南省农业厅在许多科技计划中都安排了马铃薯科技项目,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 建立了云南的马铃薯脱毒体系, 加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在技术加工方面, 引进国外成熟技术, 在薯片薯条加工、淀粉加工、饲料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通过长期科研开发工作, 培养了一批熟悉马铃薯产业的科技人才, 形成了学科较为齐全的马铃薯科研和产品开发的科技队伍。

(五) 种薯优势。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中心针对云南省立体气候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马铃薯的条件, 培育出适合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种薯。根据不同季节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 开展了大春、小春、秋作和冬作共四个季节的马铃薯育种工作, 先后选育出‘云薯’、‘丽薯’、‘宣薯’、‘德薯’系列的44个品种。这些品种中包括高淀粉品种、薯片加工品种、薯条加工品种、冬作品种、鲜食品种和彩色品种, 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市场多样化和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需要, 提高了马铃薯在主粮中的消费量。

三、制约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因素

(一) 消费偏好难以改变。

由于受饮食习惯和消费偏好的影响, 云南大部分居民的主食是以大米为主, 而马铃薯作为吉芬商品, 一直属于边缘性的粮食, 大多数情况下马铃薯被作为蔬菜食用, 只有在偏远的贫困山区的少数居民把马铃薯作为粮食。随着快餐的兴起, 有很多消费者偏好薯条、薯片等产品, 但目前马铃薯的食用量远远没有达到主粮的标准。马铃薯主粮化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行动, 不仅保障粮食的安全而且有利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然而, 提高马铃薯在主粮中的比重, 最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对马铃薯主食的接收和认可, 开发更多的消费者偏爱的马铃薯主食产品来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

(二) 价格波动大。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 使马铃薯周年均有上市, 多数马铃薯都采取鲜销方式, 大多数农户在马铃薯成熟就开挖销售, 导致马铃薯大量涌入市场, 加剧了价格的下滑。特别是云南的春作马铃薯, 种植面积最大, 但该时期的马铃薯上市时间与我国北方的马铃薯种植大省内蒙古、甘肃的上市时间一样, 因此, 春作马铃薯价格受全国市场供给的影响很大。马铃薯属于供给弹性大、价格弹性小的农产品, 当各省种植面积大并且无自然灾害时, 马铃薯的全国供应量将大幅度增加, 价格就会严重下跌;当种植面积减少或遭遇自然灾害, 全国马铃薯供给量将大幅度下降, 马铃薯价格上涨。2016年, 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显示, 2016年3月云南马铃薯的价格达到了每公斤5.3元, 但2016年7月马铃薯的平均价格下降到每公斤2.8元, 云南省马铃薯的价格出现了大波动的现象。这种马铃薯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价格的波动也将影响马铃薯的就地加工转化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三) 缺少马铃薯主粮化加工专用种薯。

马铃薯加工需要特定的加工品种, 原料品种特性直接影响着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品质。通常要求加工品耐贮藏, 薯快大而均匀, 芽眼浅, 干物质含量高, 还原糖、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龙葵素含量低。而马铃薯不易贮藏, 贮藏不当极易发芽、腐烂。马铃薯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升高;而在高温加工过程中, 多酚氧化酶引起酶反应产生褐变导致产品感官品质下降。目前, 我国专用马铃薯占总量的6.5%, 而发达国家超过50%。云南马铃薯种类虽多, 但大多数属于鲜食类菜用品种, 缺乏加工型专用品种, 难以满足主粮化加工需求。

(四) 缺乏政府支持。

在我国, 稻谷和小麦是公认的传统口粮, 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工业原料, 随着养殖业和深加工的发展, 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和重视。虽然国家制定了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 但在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提到的粮食也只有水稻、小麦和玉米, 忽视了马铃薯的重大潜力。三大粮食作物从种子到加工、各个环节都受到了政策的青睐, 在良种选育等科研技术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国家虽然对马铃薯产业有一定的政策扶持, 但要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引导马铃薯主粮化消费。

从粮食需求角度看,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新增人口将会使口粮消费维持较高的水平,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加工用粮的增加, 将导致饲料和工业用粮需求快速扩大, 因此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很明显。尽管我国已种植马铃薯几百年, 但其在餐桌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政府应该利用各种媒介对马铃薯价值进行宣传, 提高大众对马铃薯营养功能的了解和对马铃薯主粮化饮食方法、产品的认识, 建立马铃薯主粮化专业网站, 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专题介绍、推荐和宣传。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马铃薯深加工产品, 扩大马铃薯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 创造多元化的马铃薯消费理念。在整个社会中树立营养指导消费, 消费引导生产的观念, 稳步提高马铃薯产品的市场化水平。

(二) 建立马铃薯期货市场。

马铃薯期货市场有利于调整马铃薯和粮食结构, 促进产销链接, 提供权威的价格信息, 薯农可以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和价格变化趋势, 调整种植、贮藏和销售, 拥有讨价议价能力。由于薯农缺乏对信息的了解, 在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后, 农民蜂拥种植马铃薯, 导致2015年马铃薯的价格很低, 但在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马铃薯价格却居高不下, 鉴于我国马铃薯市场和价格的现状, 推进马铃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 必须要求进一步发展马铃薯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预期价格和指导作用, 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来安排和组织生产, 解决马铃薯生产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 保护农民利益, 规避市场风险。

(三) 加强马铃薯主粮品种的选育。

加强马铃薯主粮化品种资源的引进、筛选与创新研究, 重视种薯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马铃薯种薯基因库, 从中筛选出抗病毒、抗晚疫病、早熟、抗旱、高产和适合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综合利用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分子生物学等现在生物技术进行育种, 同时结合马铃薯杂交进行新品种的选育, 培养具有高产、高淀粉、抗氧化褐变、抗旱、耐贮藏等形状的适合主粮化的马铃薯新品种。

(四) 加强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政策补贴。

加大对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适当对马铃薯加工企业进行政策补贴, 以降低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成本, 维持企业良好的经营。研究和制定鼓励马铃薯加工的优惠政策, 鼓励马铃薯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设计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项目, 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着力培养一批马铃薯加工企业来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

(五) 建立最低的保护收购价。

与小麦、水稻、玉米相比, 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 但同样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天气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使丰收之后也会面临“薯贱伤农”的尴尬, 继而影响来年种植的积极性。既然要把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 就应该有长期的产业规划, 应该同小麦、玉米等一样, 实行马铃薯最低收购价政策, 既保护了农民积极性, 又稳定了马铃薯生产从而避免其大幅波动, 这对粮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主粮化是在新形势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 有利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 增加人民体质,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摘要: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给云南马铃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为促进云南马铃薯主粮化发展, 从马铃薯主粮化的定义入手, 分析了云南省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优势, 探讨了制约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马铃薯主粮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杨艳丽等.云南马铃薯产业技术与经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6

[2]景彩艳, 王海荣.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分析[J].中国马铃薯, 2016, 03:186-190.

上一篇:儿科医务人员下一篇:教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