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早期论文

2024-12-18

中世纪早期论文(精选7篇)

中世纪早期论文 篇1

摘要:贵族妇女是中世纪妇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本文试以中世纪早期为界,探讨贵族妇女的政治地位。

关键词:中世纪早期,贵族妇女,政治地位

(一)“贵族妇女”概念界定

要解释什么是贵族妇女,必须首先解释清楚贵族这个概念。

中世纪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词汇来指称贵族,但对于构成贵族的因素却没有明确的界定。贵族的评判标准是多重的,比如说,封号、出身、权势、职业、土地财富等等。但是,这些评定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更,在早期可能更注重谱系与血统,即出身决定一切,后来则更强调权势与财富,即更注重贵族当下的势力。[1]虽然侧重点有所区分,但无论什么时代,贵族的评判与血统、出身这两个属性密切关联。

一般来说,贵族妇女是贵族男子的伙伴。而本文所指的贵族妇女则是贵族的女亲属,即贵族的女儿、妻子和寡妇。贵族妇女的身份主要是根据家族背景和血统来确定。中世纪某些时期的某些地区,子女的贵族身份是根据母系血统确立的,而根据父系血统确定的原则,直到中世纪后期才变得普遍。[2]但在有些地方,只有父母双方都是贵族,其子女才算贵族。加洛林王朝时期,虔诚者路易的第二任妻子朱迪斯被认为是“正统的宫廷贵族韦尔夫”的女儿,声明她出身于父系那边的“真正贵族血统”,出身于母系那边的“真正的撒克逊贵族血统”。[3]由此可见,当时,真正贵族身份是基于父母双方正统的贵族血统。

(二)西欧社会中的贵族妇女的政治地位

贵族妇女是整个中世纪妇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论及中世纪早期贵族问题时,史学家经常将贵族妇女遗忘在角落里。在他们看来,政治和制度问题是唯一值得探讨的课题,而贵族妇女很少被赋予权力,即使拥有女继承人的地位,也未取得任何程度的政治重要性。理所当然,贵族妇女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笔者认为,在中世纪早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贵族妇女的地位不能一概而论,应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

贵族妇女是中世纪西欧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在男权社会中,她们基本不参与政治活动。但这对于墨洛温王朝的上层女性来说,显然是一个例外。6世纪晚期的法兰克君主史由奴隶出身的弗蕾德贡德与西哥特公主布隆希尔德残忍的斗争占支配地位,她们最初的争斗是源于布隆希尔德的家族观念——她决定报复谋杀她姐姐加尔斯温特的凶手,但斗争的推进却导致了6世纪晚期到7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的不稳定和内战的爆发。由此可得,妇女的权力是来源于她们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合法的保护或者是家族地位。[4]墨洛温王朝时期,涉政的王室妇女大多以摄政的方式驾驭权力。作为儿子和孙子的摄政者,布隆希尔德实施了30多年有效的统治,于612年达到其权力的顶峰。为捍卫家族利益,引发一系列的叛乱和争斗,并最终导致加洛林王朝的出现。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二世的妻子贝蒂尔德也是7世纪后半期墨洛温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她成功的指导了儿子的摄政统治,积极的推进墨洛温王国三个部分——纽斯特里亚、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的联合 :在贝蒂尔德的摄政统治之下,儿子洛塔尔三世控制了纽斯特里亚 ;与勃艮第重要的修道院院长和主教保持密切关系 ;为纽斯特里亚任命新的宫廷长官,拓展了她在这个地区的权威 :促使儿子希尔德里克与一位重要的奥斯特拉西亚贵族的女儿结婚,为儿子继承奥斯特拉西亚的统治铺平了道路。除此之外,她还致力于法兰克教堂的改革,干预教堂日常事务,委派主教到主教辖区,并使其在涉政政府内担任要职,在王朝统治和教堂发展中留下了重要印记。

截止到8世纪中期,加洛林王朝继承了墨洛温王朝对法兰克的统治,开始控制西方。与墨洛温王朝时期不同,加洛林王朝贵族妇女的政治地位与其家庭的职责密切相关,鉴于此,她们能够将其权力合法的拓展到政治领域。当时,王后的主要职责是充当家庭主妇,但其掌管的家庭是在帝国领域之内。查里曼将广泛的权威授予王后,以监管帝国家庭和管理王室奴仆,而那些拥有卑微的家庭称号的侍从、管家和管理人实际上是加洛林国家的大臣。[5]查里曼曾在一条法令中明确提到,“由我或者是王后给法官、大臣、管家或者是司库下的任何命令……应得到彻底执行……如果有人因疏忽而未予以执行,他必须戒酒……直到取得在场的人或者是王后许可并赦免他的罪行为止”。[6]在贵族管家的辅助之下,兰斯的Hincmar给予王后财富的掌管权,并声称国王应关注整个王国的有序化,不应因家庭琐事加重负担。[7]查里曼的继承人统治时期,国内的叛乱和武装争斗又一次扰乱了欧洲,王后作为家庭主妇的职责更为广泛。这正如美国边境的任何一位妻子,如果丈夫不在,她们就会捍卫自己的家园。当国王在别处交战而宫廷被棘手的属下叛乱时,国王的妻子、母亲、姐妹和他们的封臣通常忙于守卫城市或者是指导军队的运行。王后角色的重要性逐渐为加洛林王朝及其后继者们所意识到。9世纪以后,加洛林的王后都要予以加冕,使其成为国王权力的分享者。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任君主丕平死后,他的妻子贝尔塔(Bertha)正式戴上王冠,继续履行相当多的政治权力。鉴于此,对王后的歌颂油然而生,这不仅仅被融入赞美诗中,成为王室礼拜仪式的一部分,还体现在“王室忠诚配偶”称号的运用上。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王后的作家的抱怨,他们认为王后没有能力在她们的职责方面有令人满意的表现。比如,里昂的Agobard在谴责虔诚者路易的妻子、巴伐利亚的朱迪斯的作品中声称,没有一个皇帝的妻子“能够辅助他管理宫廷和王国”。

中世纪西欧进入“第一个封建时期”后,伟大的查里曼帝国逐渐失去它的凝聚力,法兰克君主们的权力逐渐被领地内的大贵族所窃取。当时,取得权力的关键是控制地产(或者是土地所有权)。贵族们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拓展地产规模,逐渐赢得先前由国王所控制的绝大多数的王室权力。也正是这些贵族不论地位高低——开始做中央政府曾经做过的事 :发布命令,制定法律 ;处死小偷和谋杀犯 ;铸造钱币 ;派出军队,抵御外敌。就像查理曼的王后一样,贵族的女儿和妻子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但是,如果妇女继承了自己的地产,她就相应的继承了政治权力,而且可以以自己的名义,频繁的运用这种权力。如果她成为一个寡妇,也可以独立的履行丈夫所持有的权力。因此,贵族妇女的权威从整体上得到进一步拓展,不仅仅是作为军队领导人、法官、城堡主和财产管理者,甚至她们的决策影响到最高权威。麦西亚国王的寡妇、威塞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大王的女儿埃塞尔弗列德,在丈夫生病期间,接管了统治麦西亚的权力,丈夫去世之后,继续维持这种权力。为保卫边境,抵抗丹麦人、爱尔兰人和挪威人的入侵,她故意剥夺女儿对麦西亚王国的继承权,并与她的兄弟威塞克斯结盟。当时,贵族妇女的权威可谓是显赫一世,但是她们所承担的积极的角色并未被社会毫无怨言的接受。895年,南特的一次主教会议宣称 :令人惊异的是,某些妇女违背神律和人类律法,厚颜无耻,放纵自己公众集会上展示火热的激情,她们瓦解而不是辅助了王国事务和公众品行。即使在蛮族人中,妇女讨论男人的事务也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应该予以谴责。

截止到12世纪,贵族权力被国王和王后从大贵族家庭中逐渐取回,家庭之外的机构逐渐建立以管理公共事务。为此,统治阶级推行了内容广泛的政治改革,并逐渐地建立一种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国家机器,以此来分担家庭的职责。至此,贵族妇女的权力遭到严重削弱,她们也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因为新机构中的任何一个职位几乎都不向她们开放。贵族妇女的活动仅仅限于家庭事务的管理,甚至家庭事务的界限也日益缩减。

论17世纪早期英国的文学特点 篇2

关键词:17世纪早期;文学特点;语言简练

17时期早期英国的文学特点与文艺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辞藻华丽,修辞夸张,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73就是代表。而在17世纪早期 ,简洁与精确成了作家们的追求和梦想。培根的《随笔》则体现了这一点。他是英国的第一位散文家。在那个时代,人们都忙着创作歌曲,十四行诗,他却在向全英国人民介绍着一种全新的易于理解的作品形式,并且语言简练精确。他这种开拓性的努力使得散文在英国大受欢迎。以《论学习》为例:短短的305个字,准确的传达了学习的作用和方法,让其成为人人口中的“三字经”。除此之外,约翰·多恩,本·琼森等等他们的作品也晕染着这一特点。17世纪早期的文学特点除了体现在语言上,在体裁和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它的独特性。

17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和戏剧三个方面。其中,诗歌的成就最大,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体裁,诸如:爱情挽歌、讽刺短诗,冥想宗教抒情诗和酒店诗。约翰·多恩,生活在詹姆斯一世时期,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可以分为两类:歌颂爱情的抒情诗和神圣的经文。多恩的抒情诗,大多记载的是他的童年。诗中,他摈弃了传统的惯用的意象,恭迎了自己耸人听闻,与众不同的新意象。他是善于运用“奇喻”的大师,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双关,矛盾和比喻。正如塞缪尔·琼森所说:“最不相干的观念、意象被用暴力拧在一起。”他的这种“奇喻” 的魔力是故意把无关的东西放在一起,夸大类似的可能性来引发读者的深思。难怪本·琼森称他在某些方面是第一人。[1]多恩的《别离辞:节哀》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同时,他对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甚至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批判女人的不忠。多恩对女性的态度是完全不同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是美丽、真理的象征,如埃德蒙德·斯潘塞的长诗《仙后》。散文在此时也别有一番价值。代表人物托马斯·布朗,在《宗教的医生》这本书中,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蔼,喜欢推理的医生。他喜欢宗教仪式不是因为神,而是因为它们在情绪上感化了他。另一位典型的代表艾萨克·沃尔顿,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钓鱼的条约”,其中强烈地包含了他的人生态度,追求宁静与安稳。戏剧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个世纪的戏剧与其黄金时代有着明显的区别,喜剧变得更复杂,更少依赖其他。同时,幽默与诙谐也成为了戏剧的重大元素,代表人物本·琼森。他早年主要写讽刺剧。后来形式逐渐多样化了,喜剧、悲剧和面剧。《西莉亚》是他的杰作,其中他赞美柏拉图式的恋爱。在他的作品中,他试图教导人们,并声称艺术应该教育人们。

17世纪早期的文学特色还在于富含哲学理论。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了整个社会,人们急切地需要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17世纪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是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既寻求物质上的成功又追求知识上的丰厚。“知识就是力量”驱使他去探索知识和真理,成为现代科学的创始人。在《工具论》中,他引入了一个新方法—归纳,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威廉·霍布斯是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意识是不存在的。在《利维坦》中,他主张建立一个主权国家,国王拥有绝对的统治。他渴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

在这样的复杂和动荡的时期,许多作家和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作品有着这些共同的的特点:简练的语言,多样化的风格,和,深深的哲学理论共同促进了当时文学的繁荣。17世纪早期是英文文学史上的伟大历年。

参考文献:

[1]刁克利.英国文学经典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158.

[2]傅浩译.艳情诗与神学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15.

一则上世纪早期的招聘启事 篇3

前不久, 英国一家媒体公布了一则上世纪早期的招聘启事。该招聘启事是这样写的:现招聘男孩一名———他要坐立笔直, 言行端正;他的指甲不能乌黑, 耳朵要干净, 皮鞋要擦亮, 勤洗衣服、梳头发, 好好保护牙齿;别人和他讲话的时候他要认真听讲, 不懂就问, 但与己无关的事情不要过问;他要行动迅速, 不出声响;他可以在大街上吹口哨, 但在该保持安静的地方不吹口哨;他看起来要精神愉快, 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 从不生气;他要礼貌待人, 尊重女士;他不吸烟, 也不想学吸烟;他愿意说一口纯正的英语而不是俚语;他从不欺负别的男孩也不允许别的男孩欺负他;如果不知道一件事情, 他会说:“我不知道。”当他犯了错误, 他会说:“对不起。”当别人要求他做一件事情, 他会说:“我尽力。”他会正视你的眼睛, 从来不会说谎;他渴望阅读优秀的书籍;他更愿意在体育馆中度过闲暇时间, 而不是在密室中赌博;他不想故作“聪明”或以任何形式哗众取宠;他宁愿被人误解或是被学校开除也不愿意说谎或是做小人;他在与女孩的相处中不紧张;他不会为自己开脱, 也不会总是想着自己或是谈论自己;他和自己的母亲相处融洽, 和她的关系最为亲近;有他在身边, 你会感到十分愉快;他不虚伪, 也不假正经, 而是健康、快乐、充满活力。

与此对应的是, 当下的招聘启事千篇一律“势利”地写着:本公司××职位现招聘×人, 要求××以上学历, 具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不符勿扰。

前者要的是生活型人才, 后者要的是生存型人才。事实上, 任何地方都需要前者那样的男孩。家庭需要他, 学校需要他, 办公室需要他, 男孩需要他, 女孩需要他……一百年前需要这样的人, 一百年后的今天仍然需要这样的人。■

中世纪早期论文 篇4

建筑设计教学中学生运用创造思维构筑建筑空间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称之为设计方法。依据每个人对设计目标关注点的不同,设计过程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是不定的,又由于建筑设计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同一时期学生的设计方法很容易受到当时流行设计思潮的影响而具有时代的共性,即:不同时代的设计方法均有一个共同的模式。

本文将研究20世纪早期(1900—1960),建筑设计教育史上出现过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院校中的设计方法,整理得出早期建筑系学生思考设计过程的不同模式。图1展示出20世纪早期建筑设计思潮的演变,虽然20世纪早期世界建筑设计思潮错综复杂,但通过对不同建筑院校(图中红色所示)的归纳整理,可以得出有如下设计方法:

1.古典主义时期的设计方法(巴黎美术学院)

2.前苏联构成主义先锋派的设计方法(俄罗斯高等艺术与技术学院)

3.德国表现主义以来的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国立包豪斯学校)

1.巴黎美术学院时期教学中设计方法—— “平立剖面”

构图(或构成)——Composition”的原则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有“其非常特别用法的普及……构图并不意味太多的装饰和立面设计,而是指整个建筑,是一种平、剖、立面一道看的三维想象”[2]

从W.G.莱斯尼科夫斯基的话中可以看出:当时建筑设计的操作方法是崇尚古典的,是追求一种与古典建筑相对应的合理性。相对应的,巴黎美术学院教学过程中的建筑设计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下为了达到构图上的理性美感而进行的创作活动。

图2是J·加代的罗马大赛(巴黎美术学院学生作业最高奖项)的参赛图。在J·加代的图纸上,看不到建筑三维形象的表达,而都是以二维性的面—“平立剖”展示出来的:平面是对几何轴线的表达、立面是对建筑整体稳定性的表达、剖面则是对内部空间感受的表达。平面是整张作业的核心,立面与剖面是为了表现建筑的基本形象和空间,图面严谨规范,设计与表达结合合理。反映到设计方法上,三个“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依据纯粹的几何形式和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平面;然后再依据建筑的搭建逻辑—“上小下大”的构图进行立面设计;同时在适当的部分加上装饰用的古典元素,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象征性的预期。最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在读图人的想象中完成建筑设计上的三维呈现。

这种面的设计操作方法决定了当时学生设计思维模式的二维性,其好处是有利于古典建筑长期以来积累的建筑经验的表达,很好地配合古典建筑的教学。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二维性的“面”的设计方法逐渐演变成追求极致比例而忽略功能的 “图画建筑”,与工业发展对建筑界提出的新需求相形渐远,最终各个院校所抛弃。随着立体主义绘画对建筑设计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师开始使用三维体量(volume)来考虑建筑设计问题,建筑设计方法也从二维的“面”转变到三维的“体量”上。

2.俄罗斯高等艺术与技术学院时期建筑设计方法——体量分解与重构

“我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美——这种美在我看来就是体积、线条、块、面和重量——并且通过这种美来表达我的主观感受。”[3]

从乔治·勃拉克(Georges Brapue)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立体主义学派逐渐感觉到传统的“平立剖面”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潮流,转而思考对体量的操作,这样建筑设计方法就从过去对于图画功底的强调转换到三维构成的逻辑思考上来。

“……主题必须是理性的,必须服务于人的最大需求,即对空间方向感的需求。”[4]

前苏联构成主义先锋派的出现强烈冲击了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虽然其存在的时间很短(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取代),但不可否认这个时期前苏联构成主义学派在世界建筑史上做出的巨大贡献。受到十月革命的反叛思想的影响,当时苏联建筑设计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是激进的,传统的平立剖面的设计方法不能设计出具有“破旧革新”理念的新建筑,所以先锋派开始考虑先将建筑体量打破拆分,然后再将其按照构成的逻辑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建筑形象。这种设计方法相对于古典建筑设计方法最突出的不同就是上下逻辑的颠覆:古典建筑的设计要遵循搭建的逻辑, 一般是上小下大的稳定性构图,而构成主义先锋派强调空间方向感的需求,构图一般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向上生长的模式。

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高等艺术与技术学院中,出现了透视和轴测的草图以及对于模型的操作。由拉多夫斯基(Nikolai Ladovsky)领导的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实验室(OBMAS)里,学生通过模型来表达对于建筑设计的思考和与建筑教师交流。通过对于实物模型的操作,学生既可以展示简单的搭建逻辑,又可以多方位展示设计的成果,是学生设计方法上的突破。[图3、4]

与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理想不同,构成主义设计方法大都停留在建筑的外观形式上, 没有打破建筑内外的界限,对于内部空间的考虑远远少于外观形象的表达,这直接导致了构成主义先锋派作品在功能上的不足,大部分不可以被付诸实际。再加上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因素的影响,构成主义大本营很快瓦解了,但构成主义先锋派院校创造的三维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其在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过渡性都是建筑教育史上的巨大贡献。

3.国立包豪斯学校时期的建筑设计方法—— 内部空间的构成实践

“……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才是一切。”[5]

理性主义的先锋们把对人主观感受的考虑转化成对于建筑功能的考虑,人们使用的空间也成为当时设计的主要目标。空间不再是被动形成的东西,而是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实体存在,只不过要用建筑元素——柱、板墙、体块等去围合形成。这样建筑空间中的内外界限就被消除了, 形成了内外空间的重构的混乱模式,墙与柱的混乱、板与墙的混乱、墙内外的交替等都形成一种混乱的模式。建筑设计方法的本质就是运用构成逻辑重新组合各个空间要素,达到建筑内外的清晰平衡,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空间的创造。

包豪斯艺术学校的教学设计方法是实践性的,对于设计的理解也是宽泛性的,强调了技术操作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对材料、结构的感觉,重视学生主观感受的训练,从而摆脱了艺术至上的设计观念。包豪斯的设计思维模式又是启发性的,具有现代主义的探索精神,依据社会的现实需求,摆脱陈旧思想,从现代艺术中汲取灵感,寻求建筑的终极目标—空间。建筑不再是冰冷外部体量,而是具有生活气息空间要素的构成。

建筑设计方法也由外部体量的组合深入到内部空间的组织。图5所示,如果空间看做是一种可以无限延伸的话,那么学生的设计就好像是要用板片来分割空间:平行的板片创造空间的进深; 连续的板片创造空间的转折;交叉的板片创造空间的角度。这个时期的建筑要素反而成了学生所操作的“图形“,与巴黎美术学院时期的图底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随着50年代现代主义迅速席卷全球,包豪斯学校的建筑设计方法的种子开始影响全世界,建筑设计也开始走向多元化,但设计的主要目标还是以空间为核心,操作上强调空间要素的构成。 由于过于理想化,包豪斯的最终目标—“工艺与手工艺结合”很难实现,今天我们仍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方法在教学中其实并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时代造就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法,我们只是在纷杂的建筑思潮中没有把握住建筑设计教学中学生操作方法的走向。在当今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必须认清学生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建筑教育史上出现过的重要院校的教学特点的总结,从源头上进行反思,明确当今教学改革的时代特点,更好地服务建筑设计教学。

图片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OBMAS.JPG

图片来源:http://www.narkomfin.ru/Eng/Architecture/ Constructivism.aspx

摘要: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一直以来被看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0世纪早期,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设计认识的改变,不同建筑院校教学中设计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将从建筑设计教学的角度概略研究该时期不同院校教学中的设计方法,对比不同,分析得出早期建筑设计教学中操作方法的演变。

中世纪早期论文 篇5

为了培养推进洋务运动所需的人才,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日本、欧美等国家学习工业、机器制造技术和文化。受时代潮流的推动,一批热血方刚的美术青年陆续到日本或欧美国家学习西方美术创作的经验和知识。随着留学海外的中国美术学子相继回国,以油画为主的西洋画创作和教育模式也被引入中国。许多美术学校相继开设了临摹实物、石膏模型素描和风景写生课程。在时代潮流的推波助澜下,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洋美术在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土山湾画馆等机构或工场成为中国20 世纪早期传播西方美术、工艺美术创作经验和知识的另外一个中介。这些机构的木工、铜工、刺绣等实用美术科目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西方美术以新式美术学校为基地的传播

西方美术在中国的传播起于16 世纪后期一些欧洲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他们远涉中国,带来了众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他们以中国的统治阶层为突破口,以“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教方式逐步改变着中国人的美术观念。此时,西方传入中国的绘画作品主要有油画、素描、水彩、水粉画、版画等。同时,不少从事外销画创作的广东民间画家(如18—19世纪的林呱)学习、借鉴西方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并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对宣传西方写实绘画、推动传统中国画的变革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在新文化潮流的推动下,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洋画以新式美术学校为基地得到广泛传播。这些新式美术学校多以传授西方绘画为主,美术青年多以学习西方绘画为时尚,传统中国画被看作旧文化、旧艺术而备受冷落。当时人们对西洋画的理解比较简单,以为西洋画法即写实画法,以实物作为描绘对象,以逼真描摹实在物象为能事。然而,强调写生、推崇科学写实的方法固然有助于矫正传统文人画一味摹古仿古和任意涂写的弊病,却未能真正消除刻画模仿的积习,因而这一时期的西洋画创作和教学尚处于起步的阶段。

近代中国的留学潮流起于19 世纪中期。为了进一步推进洋务运动,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日本、欧美国家学习。以留学海外的中国美术学子为中介,以油画为主的西洋画创作和教育模式传入中国,这结束了此前国内美术发展徘徊摸索的状态。新的西洋画教学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临习范本的方法,许多美术学校增设了画实物、石膏模型素描和风景写生等新课程。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洋美术创作和教育活动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水彩是较早传入中国的西方绘画种类。因为工具、材料简单,画法生动自然,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与传统中国绘画有共通之处,所以水彩画在传入中国后发展迅速。早年学习西洋画的美术青年往往从学习水彩画入手。西方传教士在上海开设的土山湾画馆较早开始向中国本土画家传授水彩画技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较大的任伯年、周湘、徐咏青、张充仁等人曾在此学习过。一些留学日本和欧美的中国画家也将水彩画技法带回中国,如活跃于20 世纪前期的水彩画家关广志早年曾在沈阳美专学习水彩画,毕业后曾在上海、北平等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于1931 年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水彩和水粉画,1934 年回国后先后在国立北平艺专、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从事水彩画教学。

20 世纪前期,西方美术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日本和欧美国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有较多相通之处,因而日本成为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初期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学习西方文化的“首站”。20 世纪前期,中国众多美术家或有志于学习西洋美术的人士留学赴日本学习西洋画或访问日本、考察西洋画。

随着中国学子赴国外留学热潮的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欧美等西方国家学习美术。留学欧美的中国学生将所学的西方美术知识直接传入中国,避免了转道日本学习产生的弊病。这些早期留学、深受西方美术影响的艺术家中有不少人看好艺术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积极投入到艺术设计或者艺术设计教育行业“,如中国早期接受西方美术影响的美术家周湘,曾开设私人美术学校,教授学生绘制照相馆和戏剧舞台的布景画;李叔同曾从事书刊的封面设计;李毅士留学英国期间曾从事广告、布景和报刊插图的绘制工作,回国以后他于1925 年创办上海美术供应社,供应各种美术用品,并提供广告制作,装潢设计等服务,他还开设培训班培养了多名实用美术工作者;黄潮宽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室内外装饰艺术和壁画绘制工作,他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南京中国银行和一些私人住宅绘制壁画;李有行曾留学法国学习装饰艺术,1931 年回国后在上海美亚印染厂从事织物设计;庞薰琹在巴黎留学时曾从事艺术设计活动,1930 年回国以后开办工艺美术社,承担广告和商业美术设计;1924 年在上海组织白鹅画会的潘思同、陈秋草等人都曾从事做报刊的美术编辑、为出版公司作书籍装帧、替商行绘制广告和月份牌画等工作;著名漫画家张光宇、叶浅予等人,曾在上海从事艺术设计,画月份牌画和广告画、作插图、配布景、设计纺织品图案和服装款式,30 年代初张光宇还曾为上海国际饭店创作壁画《龙女》;在中国画创作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的画家蒋兆和、李可染早年都曾从事商业美术设计。此外,还有鲁迅对书籍装帧的关注,孙福熙、陶元庆、丰子恺、司徒乔、钱君匋等人的封面设计,闻一多的书籍装帧和插图设计,叶灵凤的书籍装帧和插图,张爱玲的封面设计和服装设计……”[1]100他们深厚的艺术修养、完成的艺术设计或商业美术作品以及对中国早期设计人才的培育活动为当时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西方美术以教会学校及工场为基地的传播

此时,国内创办的多所教会学校及工场成为早期西方美术、工艺美术创作经验和知识在中国传播的另外一种重要载体。

清末,国内创办了多所教会学校及工场,这些机构成为中国早期传授西方美术技法的教育机构之一,其中土山湾画馆就是这一时期不得不提的一个教育机构。土山湾画馆成立的初衷主要是以满足传教活动的需要为目的,培养宣传宗教所需的美术人才、制作宗教美术作品,其学徒的日常工作除了摹画圣像外,还需要学习水彩画、铅笔画、木炭画、油画、版画等。它是中国本土成立较早、传授西方美术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具有商业色彩的美术工艺作坊。画馆的经营活动除了临摹欧洲油画名作用于出售以外,还制作彩色玻璃画制品,此项工艺的操作技巧由毕业于法国工艺美术学校的法国传教士向画馆招收的学徒传授。他们生产和制作的各种工艺制品行销海内外。光绪三十三年(1907)土山湾画馆出版的《绘事浅说》、《铅笔习画帖》等书也成为中国较早出现的新式美术教科书。

土山湾画馆培育了以任伯年、徐咏青、周湘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近现代闻名的画家和美术家。20 世纪初,出身于土山湾画馆的一批画家,曾经组织“加西法”画室,以非宗教的民间美术团体的形式传授西方绘画技法,上海不少出版机构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以及许多广告公司和彩印公司中不少从事商业美术的画家出自其门下。许多出自土山湾画馆的画家脱离了宗教美术的影响,吸取中西方艺术的营养,融合中西方画法,从事商业美术创作,绘制舞台布景、照相布景和广告画等,形成了中国美术与设计新的风气[2]。据统计,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耶稣会在中国开设的学校中工艺学堂已有七所。关于教会机构开设的工艺美术科目,仅南京就有木工、铜工、织布、造毯、编席、制褥、刺绣等科,这些实用美术科目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类似的教会学校、美术学校、图案社、工艺美术社和工商企业为基地,中国的早期设计艺术追随着世界设计艺术发展的潮流。设计家们在承接设计项目的同时培育相关设计人才。在上海这样的工商业发达的城市里,从19 世纪末西方的新兴艺术如“后印象派”、“表现主义”、“装饰艺术运动”的传入,到20 世纪初西方现代设计艺术为更多中国艺术家所了解,西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逐渐强烈起来[3]77。

三、西方美术对20 世纪早期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

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的传播对20 世纪早期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书籍装帧和月份牌广告两方面。书籍装帧设计以陈之佛、孙福熙、闻一多等为代表,月份牌广告则以郑曼陀、徐咏青、杭穉英等为代表。书籍装帧方面,曾留学日本、学习图案的陈之佛为《东方杂志》设计了大量封面,使它能摆脱旧的时政报刊的特点,开创了中国现代综合性杂志的新面貌。曾于1920 年赴法国学习美术的孙福熙,1925 年回国后在书籍装帧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他的《山野拾掇》、《归航》等设计采用水彩画、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别具一格。1922 年闻一多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1925 年他回国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他的代表作《对镜》(为潘光旦《冯小青》画的插图)考虑了此书的悲剧情节和女主人公冯小青的悲惨命运,以中国古代的线描和西方绘画的造型手法恰到好处、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位命运坎坷、精神抑郁的女子形象。在以陈之佛、孙福熙、闻一多等为代表的画家设计师的努力下,到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的书籍设计已经有了较大进步。

西方绘画造型观念对月份牌广告的创作思路、构图、内容、表现技法的产生与发展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月份牌”画脱离中国传统工笔画和民间木版年画的痕迹,开创新风格的画家郑曼陀,之所以能首创擦笔水彩画法,原因在于他既有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基础,又曾接受西画人像造型训练,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设想如果没有中国20 世纪早期教会学校、美术学校等机构对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的大力传播,设计家和画家们就无从汲取西画技法的营养,更遑论擦笔水彩画风格的出现。对曾占据20 世纪早期月份牌广告市场“半壁江山”的杭穉英来说,若没有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跟随徐咏青、接受西方绘画造型训练的经历,他对擦笔水彩技法的改进和完善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地加强。与此同时,跨越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中国设计师以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进行设计成为有意识的追求,而前往不同国家留学学习设计也意味着更多元化的选择。20世纪早期,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洋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桂宇晖.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例如土山湾画馆出身的徐咏青以画水彩风景画闻名。徐咏青小时被上海天主教堂土山湾孤儿院收养,后来在孤儿院内图书馆学习素描,油画及水彩画,经过多年以来在土山湾画馆画圣像,徐咏青掌握了扎实的西画基础。通过徐咏青等一些土山湾画馆画家与上海当地画家的交往,水彩画技法很快传播开来。徐咏青擅长水彩风景画,曾与郑曼陀合作,由郑曼陀画人物,创作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月份牌画作品。

中世纪早期论文 篇6

1 国外早期教育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婴幼儿早期教育方面起步较早, 美国在1981年就有了“父母作为老师” (PAT) 项目、HAPPY计划及著名的Head Start项目, 通过在社区、医院或其他机构, 由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训练或对家长培训。秘鲁、加纳、韩国等国也都很早就把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之中。2001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 首次以“早期儿童”为主题开展讨论。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 将早期儿童发展放在了突出的地位。目前,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婴幼儿潜能开发教育作为称雄21世纪的第一竞争战略。

2 中国早期教育的变化及现状

早期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 在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中首次提出“要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事业”。2001年9月, 北京市颁了全国首部《学前教育条例》, 将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龄, 从三岁提前到零岁。这标志着中国零至三岁之间的婴幼儿教育正式拉开帷幕, 并且得到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因此, 中国的早期教育事业开始了迅猛发展, 与此相关的教育领域、社会经济领域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转变。

2.1 人们传统思想意识的变化。

国内教育人士已经开始意识到传统幼儿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开始教育的时间太晚, 一般都在三岁之后, 错过了对幼儿进行潜能开发教育的最佳时机。大量研究结果显示, 从出生到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 新生儿一出生, 已具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系统, 有超乎人们想像的与生俱来的潜能, 也就是说具备了接受教育的条件。第二, 在教育方法上, 人们习惯以成人的观点来规划儿童教育, 限制了幼儿自行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另外许多人过去都认为:早期儿童发育发展主要是健康和卫生部门的事, 而不属于教育问题。也就是说, 中国过去的传统教育理念没有把3岁以前的幼儿作为教育的对象, 而只是注重保育工作。但是现在, 正如中国科学院韦钰院士所说的: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现在谈早期儿童发展问题, 不是原有的儿童早期保健的简单延续, 也不是优生优育工作的简单扩大……在今天, 讨论早期儿童发展问题应该从单纯对儿童的保健, 扩大到对儿童发展的全面关注, 包括医疗、教育、社会支持和平等对待等各个方面。

除了教育界人士对早期教育观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已经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在家看好孩子的基本要求, 开始积极主动地了解来自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书籍、影像、早教中心等各种渠道, 从出生开始, 给予宝宝各种形式的教育, 他们已经逐渐意识到, 通过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会使宝宝更加健康和智慧, 甚至起到受益终身的效用。

2.2 课程设计理念的变化。

传统教育一般是以成人的观点规划儿童的课程, 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早期教育的课程设计更具科学性, 根据婴幼儿的不同月龄发育情况设计课程。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根据蒙特梭利的教育观点, 成人不再是教导者, 从教导者变成了一个协助者。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成人给予孩子引导、帮助和建议, 而这些协助都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成人通过观察, 了解孩子的发展、进步及遇到的问题, 然后决定给孩子提供协助的时机和方法, 避免无端地干扰孩子。要指出地是, 这里的成人不仅是教师, 也包括家长, 家长在早教课程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宝宝们必须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课程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既是孩子的协助者、引导者, 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家长必须能够领会早期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了解宝宝在课堂上接受了什么信息和刺激, 把这些内容和理念带回家, 在家里营造同样的气氛, 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才能达到早教的最终目的。

环境的营造和大量教具的采用是早期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所有早教中心都会摆放各式各样、颜色丰富的大型玩具, 除了传统的滑梯、大皮球之外, 更多的是早教机构自行设计制作的玩具, 是教师上课时的必备, 孩子们通过玩玩具, 锻炼肢体协调性、运动小肌肉、改善行为方式, 达到开发潜能的作用。

早教课程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协助孩子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游戏当中, 让他们在玩耍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我女儿2岁前曾在美国金宝贝早教中心上过一年多的课程。她的有些变化有时真地让我兴奋不已。有一次课堂上, 老师教孩子们认识猴子, 了解猴子的声音、模样和生活习惯, 模仿猴子吃食物和爬竿的样子。回家后有一天我跟她一起看书的时候, 她就用小手抓了一下书页上的饼干, 然后放在嘴边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然后还发给我一块;她还很喜欢用双臂抓住单杠, 在上面像小猴子一样吊一会儿。我想这些都是女儿喜欢的玩耍方式, 得到快乐的同时也学会了很多常识。这些课程对她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3 教职人员更加专业。

传统的早教工作者只有略懂医务知识的保育员或保姆, 负责照看孩子的身体和饮食。现在早期教育机构对教职人员的要求很严格。据金美国金宝贝负责人介绍, 目前他们招收幼教人才要考察五个方面:喜欢和宝宝在一起;有爱心有耐心;懂基本的教育理论, 有一定的教育经验;擅于学习;能讲流利的英语。目前金宝贝全部采取英文授课, 他们的老师可以来自世界各地。现在早教机构已经出现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 很多机构无奈只能自行培训教师。

2.4 办学性质的转变:

中国的早期教育机构首先出现在大城市, 起初从原有的幼儿园、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工作, 但是很快地, 许多私立机构和民办组织把目光转向这片广阔领域, 其中包括许多国外的早教机构, 他们敏锐的嗅觉已经感觉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下, 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早教机构迅速涌入中国, 在各个城市发展壮大。针对西方力量的来势汹汹, 国内的教育机构和专业人士在国家最新教育政策的支持下, 也成立了一些相对本土化的早教机构。以哈尔滨的早教机构为例, 除了有美国金宝贝, 还有台湾天才宝贝、北京红黄蓝、新爱婴蒙特梭利、东方爱婴、亲亲宝贝等几十家之多, 基本上都是私立机构, 收费高低不一。这些私立早教机构都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管理模式, 完整地配套设施和高标准的师资, 他们的出现使中国的早期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摘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三岁之间的婴幼儿教育。本文简单阐述了新世纪中国早期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变化和现状, 包括人们传统思想意识的变化, 课程和教职人员的变化以及办学性质的转变。

关键词:全球化,早期教育,变化

参考文献

[1]王亚娜.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 10 (5) :408-410.

中世纪早期论文 篇7

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 自从第一份俄文杂志问世以后, 相继出版了上百种的俄文杂志, 其中仅俄文报纸周刊就多达150多种, 俄文杂志多达200多种。由于历史变迁的缘故只有极少数的文献资料被保存下来, 考虑到这些资料的珍贵性国家设立了专门部门进行保护。我们只能通过现有极少的资料进行学习研究。

1906年哈尔滨相继发行了不同的出版刊物, 除了以俄语以外, 同时用英语也分别出版不同刊物 (例如-《哈尔滨先锋报》) 和中国 (《远东报》《公报》) 。自20世纪20年代初也有乌克兰语言的报纸和杂志相继发行 (例如-《乌克兰生活报》等) 。第一个犹太报纸最初是以英语的形式发表的, 第一次发行的时间为1904年。《远东报》是第一家以音乐为主题的报纸周刊, 在中国与前苏联音乐交流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报纸周刊中我们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报纸周刊进行学习研究, 首先提到的是《哈尔滨公报》, 此报刊成立于1903年6月, 是由中东铁路新闻机构所成立。主要以俄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形式发表的报刊读物, 报刊内容主要以哈尔滨的文化和经济作为题材。本报详细的记载了哈尔滨文化历史的变迁, 为更进一步了解中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早期主要以哈尔滨政治和经济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周刊是《远东报》 (俄文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аягазета) 该报刊创于1906年3月14日, 是由俄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该报伴随着中东铁路的兴衰, 在哈尔滨发行时间长达15年之久。《远东报》由沙俄控制的中东铁路公司出资创办, 隶属于中东铁路新闻出版处, 是中东铁路机关报。报社社长为俄国人史弼臣 (1876年-1941年) 。创办初期, 创办人史弼臣毕业于俄国东方学院。报刊初期由华人顾植担任首任主编。除报头旁特署俄历年月日外, 仍然是一家中国人自主开办的报纸周刊。1909年, 连梦青任主编。1913年, 杨楷继任主编。1916年是《远东报》的鼎盛时期。《远东报》对中国国内的一些政治斗争的报道有时是很客观的。如对1919年发生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 持以正面报道。该报追踪报道中国各地和哈尔滨响应“五四”运动的情况。尽管它是维护、宣扬沙俄侵略政策的舆论工具, 但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1920年起, 我国开始收回中东铁路主权, 在哈的沙俄残余势力日趋衰落。1921年3月1日, 出版15年之久的《远东报》宣告停刊。[14]

除以上报纸周刊是以围绕政治经济为基础介绍以外, 接下来我们将讲述一下曾在哈尔滨做出伟大贡献的政治家, 教育家、音乐家。在这些贡献者当中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例如:梅阔拉·乌斯特里亚洛夫, 耶夫金娜·卡夫曼, 诗人谢尔盖·阿里莫娃和伟大的乌克兰音乐家指挥家史蒂芬·库库卢拉。以下是这些艺术家文学家的介绍:

梅阔拉·乌斯特里亚洛夫 (1890-1937) 他是俄罗斯著名的哲学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 1921年至1935年期间分别担任 (《满洲日报》ВестникМаньчжурии) (《新生活》Новостижизни) (《歌剧和艺术》Театриискусство) (《俄侨生活报》Русскаяжизнь) 主编工作。

耶夫金娜·卡夫曼 (1890-1937) 她是一名俄罗斯著名记者, 1918年初次来到哈尔滨。相继在1921年担任报纸 (《霞光报》Заря) .《边界》和儿童杂志读物 (《燕子》Ласточка) 主编工作。较大贡献的是在《霞光报》担任期间。

谢尔盖·阿里莫夫 (1892-1948) 他是俄罗斯伟大诗人, 曾在《满洲日报》《霞光报》《窗口》发表大量诗歌作品[4,8]。

史蒂芬·库库卢拉 (?-1936) 乌克兰著名文学家, 著名合唱指挥家。曾经撰写第一份乌克兰语报刊读物《读者》, 1909年曾在哈尔滨担任教堂唱诗班指挥, 并在波多利亚担任教育工作, 后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36年被遣返前苏联受到处决。[8]

根据早期的《乌克兰报》中让我们了解到, 著名音乐家乌克兰人瑟勒垎·列梅舍夫, 他不仅是开创音乐周刊开办的先驱者, 同时也是把乌克兰歌剧文化真正引进到哈尔滨第一人。在该报以往的报道中让我们了解到, 在哈尔滨上演第一部乌克兰歌剧是由马尼科作曲的《悲惨爱情》[12,14,1,07], 相继在1908该报同时刊登了乌克兰著名音乐剧《娜塔莉亚波尔科夫卡》和胡拉卡·阿列莫夫的《多瑙河》。以及著名作曲家列先科的《五月的夜晚》等作品[12,14,1,07]。

在1927年-1929年这短短两年时间里就相继出现大量的报纸周刊。有专门的板块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音乐家的所有音乐活动演出。其中较为代表性的就是《斯洛沃》Слово) 这份刊物。在这份刊物中分别报道了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谢尔盖·阿克萨科夫在该周刊发表的大量的音乐作品学术评论, 从中让我们更深刻的学习和了解到那一时期重要音乐作品。相继报道了俄罗斯著名抒情男高音演唱家谢尔盖·列梅舎夫在哈尔滨的音乐活动演出, 演唱作品包含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萨特阔》《雪女郎》和柴可夫斯基的《叶莆盖尼·奥涅金》。[12:4.ХⅡ.1930;13.ХⅡ.1930;15.ХⅡ.1930]

哈尔滨《公报》 (是一份由哈尔滨主办报纸周刊。它始创于1926年直至1936年停止发行) 。该报刊曾对著名的俄罗斯男低音演唱家费多拉·夏里亚宾进行专访。详细的记录了他在1936年参加的音乐演出, 其中演出作品包括了俄罗斯歌曲《杜宾斯卡》和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特阔》, 穆索勒斯科夫的《跳蚤》等作品。[2:16.03.1936]

在1923年出版的报刊杂志《音乐教育》中曾对著名的乌克兰指挥家、音乐家梅特勒在哈尔滨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期间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报道。 (梅特勒1978年出生于乌克兰敖德萨, 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哈尔滨交响乐团在他的带领下逐渐走入成熟化, 并成为了一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交响乐团, 曾多次被邀请到宁波大连等各大城市进行音乐演出。

另外就是《新生活报》Новостижизни, 它是一份历经28年风霜的报纸刊物, 始创于1907年, 是由同年创办的《东方通讯》和《九级浪》共同出版的新刊物。1914年该报改名为《生活新闻》。该报刊的内容主要是以政治, 经济, 学术为主题的一份读物。其中就报道了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隆斯特雷姆在哈尔滨组建的第一支爵士乐团, 还报道了著名俄罗斯诗人, 歌唱家奥莱克桑德·未叮斯科夫在哈尔滨的一次音乐演出, 在那次活动中主要演了著名俄罗斯歌曲《陌生的城市》《蓝色遥远的海洋》等作品。演出非常成功, 受到观众一致好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俄罗斯侨民能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听到自己家乡歌曲的时候, 在无形之中流露出思乡之情。

最具有音乐研究价值也同时对俄桥音乐家生活描述最为详细的就是《边界》 (Рубеж) 这本报纸周刊。此报刊始建于1926年8月。该报主要以文学小说, 诗歌, 哲学, 音乐美术作品, 舞蹈历史文化等内容, 直至1945年8月停刊。在这将近20年的时间里共计发行了800多期。因此《边界》成为那一时期影响力最大, 发行最广泛的俄文刊物之一, 其影响力不仅仅是整个中国甚至是全世界。这本杂志受到广大阅读爱好者青睐最主要原因是他更贴近于生活。由于受到日本统治的影响, 曾多次遭遇浩劫, 只有少部分的周刊被保存下来, 大多都被个人收藏或者存放在国家博物馆当中。在1930年就刊登了著名俄罗斯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的个人履历并附上他个人亲笔签名照, 以及他在著名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歌剧作品中饰演的角色剧照。该报同时也详细的介绍了在哈尔滨从事教育工作的著名钢琴家, 小提琴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著名的乌克兰钢琴演奏家里奥希洛塔进行了专门报道[14]。

在1920年哈尔滨相继出版发行了命名为《窗口》Окно的杂志, 后改名为《亚洲之光》, 该杂志的诞生成为了哈尔滨艺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其中就有大量的俄罗斯作家和诗人相继在该报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诗集。同时也介绍了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谢尔盖·科萨科夫和列昂尼德。捷列霍夫的音乐作品。

在这些俄文报刊当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亚细亚时报》, 该报刊他有专门的一个板块是用来介绍中国的京剧戏曲文化的。详细的记录了1913年由哈尔滨中东铁路俱乐部举办的音乐会演出, 这次演出邀请了中国著名的京剧演员博家甸, 演出的主要作品是《三娘教子》《母夜叉》《空城计》等。这次的演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第一次把京剧文化介绍给了广大外国观众[15]。

在诸多周刊当中我们所要提到的就是由梅阔拉·乌兹特拉列夫主编的 (《歌剧和艺术》Театриискусство1897-1918) 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刊物, 该刊主要是以分析音乐歌剧作品为研究一份杂志。在第一期的出版中就收集并分析了30多部歌剧作品, 其中包含了威尔第的《茶花女》《香格里拉》《游吟诗人》, 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叶莆根尼·奥涅金》芭蕾舞剧《睡美人》, 普契尼《托斯卡》, 罗西尼《塞尔维亚理发师》, 鲍罗廷《伊戈尔王子》, 比才《采珍珠者》, 拉赫玛尼诺夫《魔域》, 瓦格纳《汤豪舍》,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等。这本周刊的为现今的音乐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盆底肌功能训练下一篇:艺术与生活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