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2024-11-08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精选10篇)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包括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到教育教学上,核心在于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随着慕课、微课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记录教学数字资源为基本功能的录播系统也被广泛引入教育行业。

该院于2015年建成一间全自动录播教室,主要用于校内微课、慕课、精品课程、户外活动等的录制与直播,以及信息化教学、各类资源建设项目的实时教学视频信息采集,通过开展实时互动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1 录播教室的功能设计

1.1 设计原则

由于该院是文科院校,因此设计原则除了功能齐全,重点在于易操作、高智能。课程的录制、结束、暂停等均只需一个点击按钮的操作即可实现,其他均由系统自动完全。遇到需要特别处理的情况,教师可联系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导播平台进行适当干预以使得录制效果最佳。

1.2 建设目标

录播教室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是朝着“智慧教室”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优化截取、学习资源上传共享,并具有教师易操作和后台易操控的新型教室”[1]。该院从录播系统的功能实际出发,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需求及附加功能需求的实际,所建录播教室既为信息化教学所需的课程视频录制、实习实训视频化实训报告做保障,也为教学资源建设的稳步推进进行实践探索。同时,可顺利对接教育厅视频会议系统。

1.3 功能设计

通过声光工程装修、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对特定教室进行多媒体、信息化、网络化改造,建成具有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实时互动教学、远程培训、视频会议以及音视频教学资源采集等多重功能的录播教室(见图1)。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

1.3.1 课堂教学功能

多功能录播教室可做普通教室使用,场地装修、座位设置与系统集成以不影响课堂教学为宜。

1.3.2 视频采集功能

支持自动录播与人工录播两种录播方式,实现多路视频的集中采集、录制与存储。

1.3.3 教学示范功能

多功能录播教室建设完成后,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为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1.3.4 视频资源管理与发布功能

录制的视频可自动或手动发布至教学视频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支持按照专业进行分类管理,学生可在校内和校外自主学习相关视频资源课程,并可对接第三方互动教学平台。

1.3.5 对接“世界大学城”机构空间和师生的个人空间

视频资源管理平台可对接“世界大学城”,方便师生通过空间账号登陆进入资源平台进行学习,同时保证学校在对外开展培训中,学员可进行线上自主学习。

1.3.6 教学直播和视频会议功能

通过多功能录播教室建设,可实现将视频会议和正在进行的教学视频直播到指定的多媒体教室和办公场所。

该院采用的是奥威亚录播系统,主要特点有:采用独特的虚拟切片技术,做到了知识点和视频文件关联的效果,用户可以根据点击关键点查看需要观看的视频内容;平台支持“立体式”资源整合,围绕课堂视频,用户可上传相应文档;支持点播视频的分享,可分享到当前主流的微博、人人网等媒体平台,也能分享到其他教研论坛,该系统能以不同于一般分享功能的方式,分享视频以及知识点和微课环节等要点信息;本着多元评价的理念,用户可对课堂视频资源、直播课堂进行评价评分,同时可获取课堂视频的教学行为数据,按评价标准通过图表形式直观展现。

2 录播教室的建设意义

2.1 是智慧教室建设的基础

智慧校园的建设已在路上,智慧教室的设计与应用已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智慧教室是一个能够方便对教室所装备的视听、计算机、投影、交互白板等声、光、电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有利于师生无缝接入资源和从事教学活动,并能适应包括远程教学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以自然的人机交互为特征的,依靠智能空间技术实现的增强型教室[2]。录播教室的建设,从环境设计到设备配置,从功能设计到技术实现,均为后期智慧教室的建设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智能”及“交互”两个方面,受发展规划及资金短缺的制约,目前尚未重点建设,这将是未来研究和建设的方向。

2.2 为泛在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素材

泛在环境下的学习化整为零,以碎片化学习为主,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传统内容基础上,需新增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短小精悍的素材。传统资源库中视频素材的获取可以一堂课为单位进行拍摄,而泛在环境下的碎片化视频素材若也以传统摄录模式拍摄,则会打断教师思路,影响课堂组织与节奏。全自动录播系统可通过点击关键点查看并截取与某一知识点相关联的视频文件,为泛在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提供完整的碎片化视频资源。

2.3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效果,强化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拓展知识、强化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社会建构主义观点,教学反思不一定是纯个人的,还可以是与他人在一起进行的。需要意识到别人的教学观点并审视自己的教学信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认同某一种教师类型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3]。全自动录播教室将教学情境与教学过程真实地再现于教师或学生面前,给师生提供多模态的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评价,发现教与学中的不足,使得反思内容全面、客观,且便于观察讨论和记录,确保教学反思内容的准确性。

2.4 通过远程听课、观摩,实现资源共享及教学互促

城乡资源分配不均是一直以来困扰教育界的问题,而录播教室的建设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在城乡之间共享。通过录播系统,可以制作出具有强大辐射范围的精美的MOOC,使得各地师生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只需要一台能接入网络的终端便能享受优质的课程;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反复观摩,从知识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等多方面进行点评,既能让授课教师以“第三者”身份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并进行多维诊断,也能让观摩教师通过学习、分析,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5 整合视频会议功能,提升应用深度

目前,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录播系统等都已普及,若这些系统不进行有效整合,仅行使单一用途,将大大浪费资源。该院通过录播系统将视频会议进行整合并进行集中管理,使得录播教室既服务于信息化教学,又实现视频会议的功能。

3 录播教室建设的不足之处

3.1 录制视频格式单一,不能无缝对接数字资源库

随着“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推进,该院各类数字资源不断丰富,包括有互动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大学城空间、在线教学云平台及即将建设的辅助教学、学习分析的交互式教学应用平台等。录播系统尚不能做到预留接口,与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无缝对接。同时,系统录制的视频文件仅有MP4格式,而不同资源平台所支持的视频格式又不尽相同,于是在资源使用过程中还需格式转换这一程序。另外,视频上传服务器后,由于压缩编码的问题,导致上传后清晰度不够,观看效果不佳。

3.2 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一定要求

受教师年龄、专业领域等因素影响,各教师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培训的滞后及管理的缺失,导致录播教室不能充分应用于日常教学,从而使得设备利用率低,录播教室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学的作用。

3.3 管理维护人员专业素质需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正向高端、专业化路径迈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各类系统的应用维护工作量骤增,人员编制不足,知识结构欠缺。该院目前是抽调一名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兼职管理录播教室,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系统运用不够熟练与专业,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知识的欠缺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障碍。

4 结语

随着录播系统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其录制效果、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功能的完整性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人员的关注。该文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录播教室的建设实践出发,探讨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录播教室的建设意义以及不足,以期对后期建设及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晓兰,顾钢.录播教室的智能化多功能设计及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X):1747-1748.

[2]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1(4):39-45.

[3]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2.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2

(一版记者:3366dz.taobao.com)

湖南商务职院校报编辑部是一个有规则的组织团体,为学院做封面的部门,不仅有着严肃的规章制度,还有代表着一种严肃的团队协作精神;我很荣幸成为校报的一员,并在校报编辑部留下自己光辉的烙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

校报编辑部让我感觉到吴老师温馨的关怀;学姐、学长们刻意的关照;校报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融合,和气。在编辑部向吴老师学习了如何写新闻及写新闻的技巧性,规格性,还有我们一版的严谨性;懂得了一版黄叶学姐,孙斯文学长制定的特别版规。在摄影方面,得到了专业老师的耐心教导,学长、学姐们细心指正;不断的提高自我在校报编辑部的价值,凸显自我的能力。在每周一晚值班和与校报成员的交谈当中,共同分享经验,分享写新闻技巧;在不断的提高写作技巧的同时,也我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这样达到双倍收获的效果;我很喜欢待着校报的生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感觉上,都感觉在校报过得很充实生活,而且活动内容很丰富。有时候会感觉很辛苦——拍照需要拍几个小时,选不同的角度,站立,卧倒,半跪…….;或者是写跟踪新闻,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刻意现场的精彩片段;晚上赶稿到次日凌晨2点睡觉……但是不曾说过“累”字。在校报编辑部使我得到学校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工作中的态度与责任,生活中的沟通与融洽。在校报编辑部中身为小小的记者,但我却感受到了“虽小犹荣”,那是一种所被人信任,和被别人所认可 1的快感。从中,我充分的体现了自己在校报编辑部的职责,认真朴实完成好上级指派的任务;在校报工作上兢兢业业做事,在生活社会中踏踏实实做人;诚心诚意跟着校报走!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3

仪式上,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杨栋梁代表学院15000名师生致辞,热烈欢迎成思危理事长和湖南省及有关厅局领导参加签字仪式,并简要汇报了学院的发展建设情况。

成思危理事长社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又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华职教社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作用;既可以把学院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办学基地,进一步发扬职教社的办学传统,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又可以使学院成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验与研究基地,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措施,充分发挥其在中华职教社系统的示范作用。

成思危理事长对湖南省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提出了几点希望,他指出,一是在共建过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将按照协议的要求,发挥中华职教社“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优势,广泛吸纳海内外教育资源,支持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展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窗口学校。二是希望湖南省政府把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纳入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政策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希望学院以共建协议签订为契机,把学校工作进一步推进,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培养德才兼备、手脑并用,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人才,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声誉,乘势而上,力争进入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办成国内一流的高职学院。

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代表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说,多年来,中华职教社对湖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次,中华职教社又与湖南省政府共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华职教社对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给湖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梅克保副书记指出,共建协议的签订,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跻身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创造了条件。湖南省政府将切实履行在共建中的职责,把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纳入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在学院的精品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训、领导班子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加大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把该院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仪式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甘霖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协议。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4

本调查虽然只在我院进行了调查采样, 但我院面向全国招生, 学生情况与同类高职院校基本一致, 因此调查结果在信度和效度上有一定代表性, 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一、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个人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访谈1167人, 其中男生292人, 占25.02%;女生875人, 占74.98%。一年级学生404人, 占34.62%;二年级学生589人, 占50.47%;三年级学生174人, 占14.91%。参加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533人, 占45.67;未参加过的634人, 占54.33%。有参加竞赛或担任社团、学生干部经历的595人, 占50.99%;没有这些经历的572人, 占49.01%。

从最后的结果分析, 就性别而言, 女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强于男生;就年级而言, 二、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强于一年级学生;就参加普通话测试情况而言, 参加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明显强于未参加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学生;就个人经历而言, 有过参加各类竞赛, 或担任社团干部、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明显强于没有这种经历的学生。

二、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看法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 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在回答“您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对现在的学习、生活重要性如何”这个问题时, 90.11%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 在回答“您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重要吗?”这个问题时, 95.8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

以上数据说明, 我院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有充分地认识, 而且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口头表达能力会比现在的单纯的校园生活更加重要。

(二) 学生对自身口头表达能力的水平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回答“您对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是”这个问题时, 26.55%的学生选择了“优秀”, 39.1%的学生选择了“一般”, 34.35%的学生选择了“较差”。这一数据与笔者现场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

在回答“您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得来的?”这个问题时, 全部100%的学生选择了“后天训练”;在回答“您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否需要花专门的时间去训练”这个问题时, 所有100%的学生选择了“必需”。

在回答“您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 有85.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在回答“您认为自己在口头表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这个多项选择题时, 有96.17%的学生选择了“当众讲话时观点不明、没有内涵“;有92.58%的学生选择了”当众讲话常常几句话之后就无话可说“;有91.2%的学生选择了“当众讲话时经常出现忘词“;有88.45%的学生选择了”当众讲话时内容生硬、缺少文采“;有87.39%的学生选择了”常常不知道说什么让谈话对象更易接受“;有81.92%的学生选择了”当众讲话经常词不达意“;有80.26%的学生选择了”谈话时经常找不到话说“;有78.63%的学生选择了“当众讲话时语无伦次“。

以上数据说明, 高职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 知识贫乏, 缺少积累, 口头表达缺乏必要的根基;

2. 逻辑混乱, 词不达意, 口头表达缺乏必需的组织;

3. 心慌意乱, 反应迟缓, 口头表达缺乏必备的技巧。

(三) 能主动学习并坚持学习的学生很少

在回答“您主动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作出过努力吗?”这个问题时, 1167人中仅有22.9%的学生选择了“是”, 在回答“您是否能够坚持学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个问题时, 仅有12.5%的学生选择了“是”, 这一数据与前面对重要性的调查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四) 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较为迷茫, 强烈希望接受相关训练

在回答“您知道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吗?”这个问题时, 仅有33.27%的学生回答了“知道”, 66.73%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

在回答“您是否希望得到口头表达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这个问题时, 97.0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

以上数据说明, 学生对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较为迷茫, 并且强烈希望接受相关训练。我院可以考虑在更多专业开设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相关课程。

(五) 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远远不够

在回答“您经常有当众讲话的机会吗?”这个问题时, 有74.96%的学生选择了“较少”或“非常少“。在回答”您在什么场合有过当众讲话的经历?“这道多项选择题时, 选择”朋友聚会“的占67.5%, 选择”课堂上“的占68.11%, 选择”开班会或班内竞选“的占64.82%, 选择”社团活动“的占41.33%, 仅有26.95%的学生选择了”演讲赛或辩论赛“。此外, 还有41.8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场合“。这说明我院学生当众口头表达的机会很少, 比例最高的选择是“课堂上“, 有786人, 占68.11%。参加演讲或辩论比赛的机会特别少, 仅有311人, 占26.95%。

以上数据说明, 虽然我院通过开设课程和举办第二课堂等形式提供了许多当众表达的机会, 但距离满足学生提高自身口头表达能力的需要还远远不够。我院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潜力, 组织丰富多彩各类活动, 提供更多机会, 为希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搭建更好的训练平台。

三、当面测试口头表达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从事先选定的难度一致的常见话题中抽取一个, 要求受访者在预先安排的同学听众中, 当众即兴发表一次三分钟的讲话。笔者现场记录受访者表现, 并参照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标准, 将受访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分为“优秀”、“一般”、“较差”三个等次。本次调查对象1167人中, “优秀”109人, 占9.34%;“一般”511人, 占43.79%;“较差”547人, 占46.87%。

这一数据让笔者颇感意外, 同时也对提高我们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产生了由衷地紧迫感和危机感。笔者认为, 应当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 要求我们的学生注意平时学习, 不断积累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给说话内容带来丰富内涵。

(二) 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三) 要求我们的学生加强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信。

(四)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这个平台, 充分发挥我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性, 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与活动, 为提高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

摘要:笔者用四年时间对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了访谈调查。本文就个人情况对口头表达能力的影响、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看法和当面测试口头表达能力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 对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初步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高职,口头表达能力,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英]S.皮特.科德 (S.P.Corder) 著;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5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为保证我院普通高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经我院招生领导小组审查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第三条 学校概况

一、学校名称: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二、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三、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四、学校代码:国标13923 湖南省标 4368 438

5五、地 址:湘潭市河东大道10号(建设路口)第四条 学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积极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第五条 学院招生工作接受上级领导、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六条 学院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定学院招生工作的政策和规定,讨论和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学院主要领导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七条 招生就业处是学院具体负责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院招生日常工作。第八条 学院纪委依照相关政策和法规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并坚决维护广大考生和学院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录取规则和办法第九条 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第十条 学院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第十一条 学院优先录取一志愿一档的考生。对非一志愿一档报考的考生的投挡,我院执行考生所在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在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第十二条 学院执行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第十三条 学院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第十四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我院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十五条 专业要求:

1、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不招收有色盲的考生。

2、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等专业不适于残疾考生报考,其中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不招收女生。第十六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凡在体检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入学资格。经复查不合格者,学院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第四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第十七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等费用。按照属地化原则,我院按湖南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每年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收费标准。第十八条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校后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及学院勤工俭学岗位。入学一年后,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第五章 招生工作人员第十九条 学院选拔能模范遵守国家有关招生政策法规、坚持原则的教师和干部参加招生工作。第二十条 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均须参加学院组织的招生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一条 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符合毕业条件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式、网上电子注册的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书。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依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的本普通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第二十三条 我院将在学院网站上及时公布录取结果。第二十四条 我院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凡与本章程不一致的,均一律废止,并以本章程为准。第二十五条 在招生咨询过程中我校咨询人员的意见、建议仅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不属学校录取承诺,考生和家长也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我校招生咨询人员作任何不符合招生规定的承诺。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由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第七章 联系方式电

话:0731-58520170 0731-52518613(兼传真)联 系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6

一、区域优势与行业背景

专业立足于湖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 培养具有与现代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 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精神, 精操作、会营销、能管理, 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08年, 为满足我省日益扩大的农产品农资经营对高技能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 有力推进我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开始定位这一专业为农村连锁经营与管理方向。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承担了建立湖南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重任, 省供销社立足自身在农村市场的传统优势, 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五大服务网络建设, 即农资现代营销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和国际市场销售网络。目前, 全省供销系统已建成农资配送中心358个, 销售网点12000多个;建立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120家, 直营店、加盟店9968个;发展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22个, 农产品加工经营龙头企业58家;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113家, 回收网点2181个。新网络的建设, 大大促进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让农民享受到方便、安全、实惠的服务。

二、专业管理特色

1. 专业设置符合当前我省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新型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院在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上, 强调优先发展商贸流通特别是与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新兴业态相结合的专业, 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我院农村方向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受到连锁企业界的普遍欢迎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专业设置符合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有利于促进我省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我省农业商业现代化建设。

2. 构建行业协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系网络。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我们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 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广泛听取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的努力, 我们与湖南新合作、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省内连锁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在专业建设有关重大活动中, 企业主要领导亲自参与, 校企双方在明确了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之后, 共同开发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同时, 我们还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系,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省供销社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已初步形成了行业协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系网络。

3. 创建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主要有湖南新合作、新一佳、湘农公司等。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及校企双方合作的愿望, 我们选择湖南新合作作为重点合作对象, 全面提升校企合作关系。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 校企双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并先后采用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成立湖南商务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 逐步形成了“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培养农村连锁经营实用技术型人才。

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师资互通;建立了以实际岗位锻炼, 以及校内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社会知名专家“三结合”授课, 突出了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三、教育教学特色

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 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 (群) 需要为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用人单位需求为质量标准”的原则, 构建并实施了基于校企融合的“订单+应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推行“941”弹性学期制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推行“941”弹性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 即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零售业季节周期性特点, 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特点和农产品季节性销售波峰情况, 将传统的3学年6学期, 按照企业经营生产规律周期要求, 改革为9个弹性学期, 其中第一年2个学习学期, 第二学年分为4个学期——2个学习学期和2个工作学期 (农博会、元旦、春节销售高峰期顶岗实习) , 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弹性设置学期起止时间;第三学年分为3个学期, 分别为学习学期、综合实训学期和顶岗实习工作学期。按照岗位能力层次递进的原则, 使学生具备商品销售作业、门店营运管理、仓储配送管理、连锁企业综合管理4种岗位核心能力。通过顶岗实习, 完成一个完整的连锁企业采供、储运、配送、销售工作流程。

2. 推行“按需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我专业2008年招生的51名学生是湖南新合作公司的定单培养对象, 按照校企双方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 (群) , 对岗位 (群) 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分解, 根据工作流程要求, 确定岗位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 再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 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结合湖南新合作连锁经营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 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按照湖南新合作连锁经营企业工作流程要求, 专业课程全部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3. 推行“应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教学。

(1) 连锁经营管理实训系统。与湖南步步高商业集团、湖南怡情园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 已建成由商品鉴别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等组成的连锁经营管理实训系统, 使学生全过程熟悉和掌握连锁企业采购、仓储、配送、销售及商品鉴别等业务流程和营运管理能力。

(2) 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湖南连锁经营协会、湖南步步高商业集团合作, 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商务超市的基础上, 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进行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完全相同的生产性实训。

(3)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已建成湖南新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怡情园茶叶有限公司、湖南食用菌研究所、湖南省湘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湖南食杂果品有限公司这6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 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比重的60%以上, 结合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季节性销售特点, 充分利用寒暑假实习资源丰富的条件, 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8个月。

4. 四个岗位核心能力和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突出“零距离”就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项目教学等方式对学生依次进行商品销售作业能力、仓储配送管理能力、门店营运管理能力这3个核心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活动;4个工作学期结合农博会的开展和商业企业的销售旺季80%在现场进行, 培养学生以上述3个核心能力为主的各种相关岗位实际工作能力;1个毕业综合实训学期和1个顶岗实习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进行, 培养学生的连锁经营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使学生具备商品销售作业、门店营运管理、仓储配送管理、连锁企业综合管理4个岗位核心能力。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呈递进和包容关系。

针对农村连锁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主流服务、管理技术要求, 通过弹性小学期分别进行工学交替, 完成一个完整的连锁企业采供、储运、配送、销售工作流程, 实现培养符合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 突出“零距离”就业能力。

摘要: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 以湖南省供销社为行业依托, 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立“941”、“以需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一定的行业与专业特色。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梁平.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5.2:25-26.

[2]袁玉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5:20-22.

[3]岑丽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和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探讨[J].商业经济文荟, 2006.4:22-24.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7

1 该专业不同年级的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笔者从需求分析, 教育目标的设计, 课程设置的组织形式, 课程的评价, 反馈等方面入手, 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本论文调查的对象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生, 包括一年级, 二年级及参加毕业实训的学生80人, 英语教师4人, 行政管理人员2位。针对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 笔者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138份, 收回问卷138份。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主体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旅游管理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对于旅游管理的公共英语分为两个部分, 基础英语部分和专业英语部分, 基础英语和全校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 课程设置一样, 专业英语阶段的教材和课程学时, 考证等缺少了一些环节, 如没有针对每届在校生的学习情况, 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没有进行多方位的需求分析;在设置课程方面没有与本专业的毕业生, 学生, 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和沟通。

2.2 公共英语课程内容, 学时, 教材及考证要求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 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所有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专业英语基础课程。这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也是该专业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从学时上来看, 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分在两个学期, 为8个学分。每学期每周4个课时;在专业课程阶段, 只有一门酒店英语课程, 同样4个学分。在教材使用上, 每年用的都是国家级规划教材, 但由于没有单独的听说课程, 听说训练只能在英语课中训练, 每两周一次的语音课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还有待改善。学校将英语等级证书与毕业证挂钩, 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取得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2.3 公共英语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资质及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英语由公共英语教研室的老师随机担任, 专业英语由酒店管路专业的老师担任。在师资力量上来说, 酒店专业英语老师的酒店管理相关英语实际操作方面缺少现实经验, 在教学上存在着照本宣科的一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的比较多, 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专业英语学习上, 他们更多的是依赖老师, 不能独立自觉学习, 达不到专业英语教学应有的效果。学生情商缺失, 当学生进入酒店实训时受了委屈就哀声载道, 社会适应力差, 沟通能力和知识面都有待提高。

2.4 公共英语考核评测体系的情况

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基础英语以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估手段, 专业英语以期末考试作为考评手段, 应试倾向严重。整个英语教学都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监控, 无法在第一时间如实反映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水平。

2.5 毕业生就业情况

根据酒店专业就业统计情况, 2013年6月毕业生的就业率97.8%, 升学率39% (专升本, 自考本科) 。问卷调查显示, 星级酒店尤其是前厅接待需要英语交际能力很强的学生。在刚毕业的学生应聘情况来看, 只有60%的毕业生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 其他的毕业生都应聘的是基层职位, 面试时甚至有学生不会用英语进行日常问候, 张不开嘴。有部分酒店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 基础岗位流动性相对大, 他们非常欢迎在学校受过系统技能训练的应届毕业生, 但工作中常常出现学生嫌工作辛苦, 工资低, 工作不专心, 頻频跳槽的情况, 让企业管理者对学生失去信心。笔者也访问到一部分毕业生在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这些工作对英语语言能力根本没有要求, 学生表示也正是因为不能很好的运用英语, 所以丧失了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的机会, 沿海城市很多星级酒店都需要很好的英语沟通运用能力, 而学校的学习没有让他们掌握这项重要的技能。

3 解决目前酒店专业英语相关问题的课程设计

针对现在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以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作为指导, 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 将职业能力培养当主线, 以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

3.1 英语课程计划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 课程内容的选择

根据调查显示, 学生所需要的是有夯实的语言基础来满足岗位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增加所有英语课的学时, 强化听说练习, 在与专业英语的衔接上, 要平稳逐步过渡。要重视实践教学, 更好的利用实训室来进行实景训练。有效的利用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增开英文选修课, 比如跨文化交际英语, 涉外旅游英语, 商务英语等等, 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基础英语采用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并根据学习周期进行学习情态分析, 与学生沟通, 调研学生的情态发展水平。

3.2 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教学评价机制不能只注重学生期末笔试成绩, 而要多元化进行。从课堂表现, 课后的反馈, 形成性测试, 总结性测试, 问卷调查, 个人访谈等多角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整体测评。在对教师的教学测评中, 要侧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检查。从教学观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习过程, 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做整体的评价。学校可以组建一个由教育部门, 教育教学专家, 学校, 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教学评估小组, 从日常教学中收集各种记录教学的资料, 通过一个时期的综合调研, 为英语课的开设提供更加客观的事实依据。

基于Bloom (1971) 的形成性评价理论, 对学生的测评可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的比例, 以“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来评测学生, 并适当添加酒店方向英语语言能力运用的实例情景对话考试, 通过学生餐前带位, 与客户互动及处理客户投诉等内容从语音语调, 词汇语法, 互动交流等进行综合评分。一线教师可以用Gaedner的学习档案式评价来指导学生整理, 完善, 更新自己的英语学习档案, 其中包括学习计划, 测试, 作业, 笔记, 学习评价, 评语等等。

3.3 英语教学环境, 师资, 教材等外在条件的改善

虽然学校有比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 但英语课只在教室互动, 全部为理论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校内的实训室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 丰富和共享教学资源, 教学演示, 工作情景模拟, 增加互动教学, 进行时时测试,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在校外扩展上, 应该要多开发合作项目, 进行体验式教学, 学生顶岗实习等等。

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 要培养英语教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 开展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的教学方式, 专业英语教师向专业教师提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专业教师帮助专业英语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语言的目标情景。学校多选派一些青年英语教师参加兼职, 顶岗实践, 从而增加工作经验, 有利于教学。聘请企业专家等进行讲座, 授课, 传授酒店专业的知识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式。

对于教材的建设和开发, 除了采用较为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像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高职英语教材之外还要多聘请专家, 组织本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可以以任务驱动式为模块结构, 用完整的工作流程来设计组织校本教材, 让学生通过授课, 实训, 情景体验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个任务, 从而提高实际酒店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教材建设和编写团队要做好教材配套练习, 参考书, 网络课程等的统一编写, 要开发体现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式教材, 不能只是单一用一本纸质教材来完成整个英语教学工作。

受时间和笔者找到的文献资料的限制, 笔者只能以一线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和剖析酒店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问题, 难免有所疏漏或片面。本文仅为初步研究, 笔者将会继续探索和研究, 逐步完善我校酒店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8

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基地。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塑造每个学生强健体魄、和谐心灵的需要。

二、我院体育课程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体育教学应该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对学生在校全过程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受体育器材、场地、教育思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湖南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为主,统一教材、统一计划、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考核,我院也不列外。从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只注重传授各种竞技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也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主观能动作用受到严重抑制。教师“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法压抑和妨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使高职体育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导致产生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近年来,我们积极学习本省本科院校、省内外高职院校的改革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第一,大一实行必修、必选课,大二实行选修课;第二,课外体育课堂以协会的形式在校园内开展;大三,各种体育比赛学生自己组织、实施;尽管有了很大突破和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课程开展形式太少;内容不够丰富;班级人数太多;教师的进修与培训有待加强;体育竞赛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三、我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一)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是课程体系的核心。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院的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结构、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将进行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需要”的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新一轮的改革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初步形成体育课程体系。将我院的体育课程贯穿专科一至三年级,形成专科三年6学期“4+3+1”的课程体系。一年级的体育为必修课,每学期2学分;二年级的体育专项课为限选课,3、4学期分别为2学分和1学分;三年级第6学期的体育课为任选课。学院规定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毕业。

2.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将我院所有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理论课以16的倍数组建课程模块,每门课16个学时对应1个学分,同一门课程采用统一大纲和授课计划。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化后,保证了每个教学班体育课的学时数,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以人为本满足学生需求。对二年级体育专项课的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和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和能力培养,突出实用性和终身性。根据本院特点,体育专项选修课实行“半开放”教学改革,实行按照分系统一时间,学生自选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教师,选项课每学期选项一次,在校期间每位学生学习1~2个项目,为终身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男)、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女)、体育舞蹈、瑜伽、武术、跆拳道等多个项目的兴趣选项课。

4.开设体育保健课。针对我院一至二年级少数身体异常和患有慢性疾病及病后恢复期的学生,开设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保健课(每学期16周×2学时/周,共32学时)。选课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校医院核准后,方可上保健课,体育课保健课成绩单独登录。恢复学生早锻炼。学院全面恢复早操,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必须集体做广播体操,广播操以系、班级为单位,实行定时、定点、定人。体育教研室每天安排体育教师对各班出操情况进行抽查,同时每周在网上对全院各班级的出操情况进行通报,学期结束对缺操次数超过3次的学生进行网上公示。学校规定缺操3次以上的学生体育课成绩按不及格处理,以此督促学生参与早锻炼。

5.改革体育课程的补考。对我院体育课程的补考进行改革,体育课程的补考实行全院统一,规定凡体育课程不及格学生,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求每天跑步2,000米,合计跑4周(共20天),跑步不记时间跑完为止。

6.加强教材建设。体育教研室在教材的建设中始终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娱乐性、健康性,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教材,形成职业教材特色。笔者充分考虑学校自身资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了《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体育教研室将学院的山间跑道、自然的森林资源等各种资源开发并综合利用,将教学内容与场地设施有机结合起来,以传统项目(篮球、定向越野)带动其他体育项目的开展,夯实群众体育基础,推动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7.实行了弹性教学课表制。体育教研室制定了晴天、雨天两套课表,保证了教学时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

8.体质测试工作制度化。200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始试行,体育教研室就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但是体育达标测试工作一直游离在形式层面,体质测试工作应该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体育教研室、校医室、学生处、辅导员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教研室教师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并将额外工作量折合课时,提高其积极性。目前体育教研室分学期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调研统计工作进行监控,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学生参与态度等均纳入考核评估体系。对于数据跟踪也建立反馈机制,由任课教师编制运动处方指导学生锻炼,不断提高学生体质。

(二)强化教师教学管理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团队作战,战无不胜”。几年来体育教研室一直加强团队建设,完善各种制度建设,使全体教师有章可循,保证了教学常规和教学秩序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安全,本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教师之间一学期至少相互听四次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体育教研室也编制了《体育老师日常管理规定》,《规定》包括教师教学工作守则、教师进修学习有关规定等。体育教研室还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其内容包括有关社会工作及发表的论文、编著等,还有教学工作量、考评、获奖方面的资料记载,作为年度评优依据。

2.教学秩序管理。实施教学督导制,以课堂教学质量检查、教案检查为中心,每学期对全部有课教师采取随机听课和期末对教案集体评定的方式,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及时向教师提出,帮助教师日后改进,对课堂教学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充分开发校园自身资源和特色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3.师资队伍业务能力的建设。在教研室内部,每年实行业务比武,如:教学比赛、技能比拼、科研演讲等;不定期请专家开展教师讲座,定期派老师外出培训,与兄弟院校定期召开学习、交流。

(三)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让其成为体育教研室体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年的工作探索,体育协会基本形成,为丰富学生文体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为此,体育教研室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制定出明确的课外活动制度:

1.坚持冬季晨跑制度。冬季晨跑不仅有益于学生增强体质,养成体育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纪律性建设。可以采取的方式:以系部为单位,由学生处、体育教研室为主,各系部、学校学生体育部协助的管理体系,齐抓共管。学生广泛参与,已形成一项良好的锻炼习惯。

2.完善学生社团、体育协会。学院成立了10多个社团以及协会,让体育老师、学生辅导员分别给予指导,为协会开展体育活动打好基础。学院鼓励师生成立不同类型的社团,如健美操、形体芭蕾、街舞、散打、跆拳道、瑜伽等,这些社团、协会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校课外群众性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3.办好大型运动赛事。目前,我院新的体育馆、体育场也新建成,体育教研室应每年组织一次学生运动会、新生杯篮球赛、篮球俱乐部联赛、羽毛球精英赛等赛事。大大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将为学校的安全稳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讲座,拓展学生体育素养。在积极开展各种体育赛事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开设体育健康专题讲座、NBA专栏、篮球裁判培训班等,进行体育健康知识、运动处方制作等知识的宣传,加强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在全国掀起了又一轮的体育运动高潮,高职高专体育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我院体育教研室本着“打基础、提水平、争优秀”的指导思想,积极主动汲取省内外兄弟院校体育管理的先进经验,更新观念,改变模式,逐步建立起“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体育运动,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志超.高职体育与健康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5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2006

[3].孟莎.高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6):70~74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9

1 依据校企合作平台资源优势选择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确立其经营目标

项目所在学院作为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一个有茶艺与茶营销专业的院校,湘茶学院具备茶艺师技能鉴定的考点资格。本项目的服务与产品依托“湘茶学院”平台,与企业合作展开。工作室茶文化服务项目带动合作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室业务中涉及的茶产品与茶具定制部分由合作企业完成,作为湘茶学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与学生创业项目,工作室与学校的湘茶学院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学院为公司提供一个舒适文雅的湘茶文化室,用来培训与接待品茗客人。

1.1 项目背景独特

学校、企业、学生创业团队三者的紧密合作,利益共享、资源互用。学校提供人员、场地、资源平台支持;企业提供技术、产品、渠道支持。

1.2 项目资源独特

专业精练的学院派茶艺师表演队伍;湘茶学院标准化专业化茶艺训练场地;校内外专业的茶艺老师与茶文化研究老师参培训以及项目研发;以兼职员工的方式为项目所在院校茶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目标:以弘扬中华茶文化、助飞湖南茶产业为己任,构建独特的茶文化培训与活动策划服务体系,立足湖南,为爱茶、做茶的目标客户提供茶文化推广的专业支持。

2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调研是基于经济效益考虑创业项目策划前提

2.1 湖南茶产业发展迅猛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期待提高的现状导致对茶艺师培训需求凸显井喷态势

茶叶产业是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其中校企融合人才培训以及茶文化推进工程被确定为实现省“2020年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的保障。目前全省大概有10000多家茶(艺)馆、茶楼、茶庄(坊),每年以10%左右速度增长,长沙茶批发门店1000多家,地方批发门店2000多家,至少需要10-15万茶艺专业人才,但拥有茶艺师资格证书的还不到5000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无论是现有的从业人员还是未来的后备人才对茶艺培训都存在巨大需求,而且调查中大部分茶企明确表示愿意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也希望从高校中招聘高素质懂茶文化的人才就业,因此茶文化培训项目拥有持续发展的潜力,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2.2 高校学生对茶文化以及茶艺、茶道兴趣日益高涨,培训欲望强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茶知识、接受茶艺培训的人日渐增多,有多所院校陆续开设茶文化或茶艺专业方向,并在专业教学中设置了茶文化的相关课程。调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六所院校学生对茶文化以及茶艺培训的兴趣,结果发现调查学生中最早开设茶文化课程的湖南农业大学75%以上的学生都喜欢茶文化相关课程,90.3%的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茶艺相关培训,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所有学校中学生学习意愿最低的,也有35%学生愿意接受相关培训。目前湖南开设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只有我们一个学校,许多茶艺、茶营销人才大多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跨岗就业,茶艺茶营销知识的缺乏是硬伤,本项目就恰恰迎合了愿到茶企工作的非茶艺茶营销专业学生的培训需求。据我们调查,长沙茶艺培训行业知名度较高的机构大概10家左右,大部分的茶艺培训机构都在长沙市的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俗称:河东),而且这些机构中有部分没有技能鉴定资格。20多万大学生聚集的岳麓区有知名度的茶艺培训机构极少,拥有茶艺培训及茶艺师资格鉴定的机构目前只有我们一家。

2.3 茶文化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商务人士学习茶艺茶文化知识的愿望

近年来茶文化的兴盛使茶事活动在现代商务中特殊的媒介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商务活动中,茶及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可起到营造商务气氛、搭建健康高雅的洽谈环境、最终达成商务合作目的的作用。一些商务人士出于工作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茶艺知识,也偶有公司开始邀请专业的茶艺师为企业业务人员提供基础茶叶知识和茶艺礼仪的培训。调查数据显示,基层业务人员62.33%表示愿意接受公司提供的有关茶叶知识及茶艺培训,而中层管理者也有54.7%人表示会基于业务技能的提高而为下属安排这类培训,这些数字为茶艺培训的开展对象提供了探讨的可能性。

2.4 构造健康高雅的商务氛围的茶文化活动成为展示企业文化品位的首选活动

现项目组对长沙河西金星路以及麓谷企业园的50家企业销售经理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客户进行商谈时,40.3%的销售经理选择在茶馆、茶艺室或者企业办公地点进行边品茗边会谈;有过半的客户办公室中备有整套茶具,且近年来自备茶具的客户数量有明显上升,并呈现由南至北的扩大的趋势。非茶企配备专业的茶艺师或者在重要的客户洽谈中租借专业茶艺师为其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领导的共需。在企业年会、周免庆典、表彰会等各种活动中借助茶文化表演渗透与传播企业文化也逐渐被企业所接受。茶作为现代生活中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给客人馈赠茶叶、茶具是答谢商务伙伴的重要选择,如工程制造企业一中联重科为例,每年年会给VIP客户赠送印有公司LOGO的茶具,这样既可表达对客户的尊敬,又在客户的人脉圈中宣传了公司,彰显了公司如茶的文化品位。同为商务交际中传统的应酬物,以茶为媒进行交际是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策划茶文化活动到组织执行活动同时为企业提供为其特制的茶叶、茶具纪念品的综合服务体系拥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3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目标群体与设计服务项目

3.1 目标群体确定

根据市场调研结论,茶艺师培训服务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以及茶企员工,茶活动策划主要针对企业尤其是非茶企,茶艺表演可以进入校园、社区、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场所,茶叶茶具借助茶文化、茶活动来推进在大学生、普通公司员工、企业客户的销售,但以企业客户定制为主。

3.2 服务项目设计

3.2.1 茶艺师培训

立足本校辐射河西大学城,给对茶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一技之长,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结合企业的特色和文化为茶企、普通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量身设计培训课程;未来可以开设相关的花艺课程,并将项目向周边的小学推广,开办小型茶学堂,培训小小茶艺师。

3.2.2 企业茶文化活动的策划

为企业周年庆、总结大会、宴会等大型商业活动提供有关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提供各种茶类活动的组织、流程、茶类节目表演、场地布置等一系列茶活动的服务。

3.3 项目内容设计要点———符合项目的现状与资源能力,体现特色与社会意义

3.3.1 项目服务方式新颖

围绕着“茶文化”做配套服务体系,茶文化知识培训———茶文化活动设计———活动用具与人员提供———活动实施———茶产品的定制,以“产品”为依托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专业”为核心单一服务。

3.3.2 服务对象与社会意义独特

项目培训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一方面让中国茶文化在年轻一代发扬光大、让中国茶文化逐渐朝着年轻人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学院与企业资源平台与茶企合作按需定向培养茶艺师人才,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

4 三大措施保障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长

(1)注册自己的公司,获得经营许可证,以公司法来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2)最短时间内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品牌;(3)运用各种营销推广措施快速在市场盲区进行品牌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建立品牌壁垒,运作前期用低价策略换取高知名度,使目标消费者群在第一时间接触本企业品牌、接受本企业服务,有品牌的知名度作保障,即使后期有竞争对手加入,市场占有率依然可以得到保证。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中倡导的做法,要保障其成功率,应依据校企合作平台资源优势选择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确立其经营目标,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调研作为创业项目策划前提,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目标群体与设计服务项目,三大措施保障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长。

关键词:股份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探析

参考文献

[1]孙玉香.中国茶叶行业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谈各年龄段人群茶叶兴趣培训项目的建立[D].武汉:中南财经大学,2014,(3).

[2]张宏.以大学生实践创新为载体提高学生茶艺服务能力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3]张影.茶文化在现代商务活动中的功能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12).

[4]张伟.论当代茶馆文化的隐功能与宗教传播[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2,(1).

[5]伍斌缠.茶文化与营销[J].广东茶业,2011,(8).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篇10

本文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为例, 探讨了“以赛促训、以赛导训、以赛强训、以赛验训”技能竞赛与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理念, 开展了技能竞赛融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坚持以比赛促进教学、促进学习的思路, 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学院率先在同类院校中举办学生技能节活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构建了完善的技能训练体系, 搭建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开放式竞技平台,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近五年, 我院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各种奖项243项, 其中, 团体一等奖10次, 个人单项一等奖49次, 有数十名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获得了技师职业资格。

一、树立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

近年来,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各职业院校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努力探索通过技能竞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技能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 技能竞赛覆盖各专业、各课程, 营造了竞赛与教学、竞赛与职业技能培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遵循高职教育规律,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素质是基础, 技能是核心”的目标取向, 按照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理论和产教结合的要求, 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 以整体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 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探索与实践了“以赛促训、以赛导训、以赛强训、以赛验训”的技能竞赛与训练教学理念,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 开发了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有利于专业技能应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课程和实训任务,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职业技能竞赛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 构建了完备的技能竞赛与训练体系, 通过开展技能节、技能竞赛和专业技能抽查等活动, 使“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学习观念植根于每一个学生心中, 实现了竞赛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学院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广泛开展, 竞赛制度的逐步建立, 引领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深化了内涵建设, 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制定科学的竞赛组织方案

目前,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已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企业公益性支持的竞赛组织形式, 赢得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技能竞赛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与制度、竞赛项目与内容、技术要求、竞赛项目的日程安排、竞赛项目的具体实施、奖项设置与评奖办法等。

(一) 组织机构与制度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 教务处及各教学系部负责人组成的技能竞赛组委会, 负责学院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 以及处理竞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负责技能训练、技能节和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组织实施。办公室下设策划组织组、宣传报道组、督导考评组、设备场地组、经费筹备组、综合协调组以及仲裁委员会等, 明确工作职责,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学院还制定了《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技能节组织管理办法》等竞赛文件, 明确了竞赛级别及类型、竞赛组织与管理、竞赛奖励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等具体事项。学院设立了技能竞赛专项经费, 支持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的开展。学院为获得荣誉的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并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将指导学生竞赛的业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岗位晋级、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学院每年召开一次职业技能训练工作总结与竞赛表彰大会, 表彰为学院争得荣誉的获奖学生、为指导学生付出辛勤劳动的指导教师和精心组织赛事的先进集体。

(二) 竞赛项目与内容

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 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竞赛的所有题目要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为依据, 贴近岗位技能的要求。竞赛项目既要注重对参赛选手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还要兼顾对参赛选手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 引导学校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赛项设计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赛项为引领, 促进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我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对接机制。一是技能竞赛项目进人才培养方案,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 通过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 深入企业访谈, 校企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发展状况, 结合国家乃至国际职业资格标准, 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竞赛项目与内容;二是竞赛内容进课堂,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 就课程体系中的某一个真实岗位任务设计竞赛内容, 例如:“乙醇的精馏操作”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赛题, 要求学生在双塔精馏实训装置上完成乙醇的精馏全工艺过程;三是引进企业最新工艺设计为赛题, 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 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 把来自企业的最新工艺技术设计作为竞赛项目, 例如:化学制药专业的赛题“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就是实际岗位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模具专业的“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项目是目前工业化进程中领先的应用技术, 它改变了传统产品设计、模具制造不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短、升级快的状况。

(三) 裁判选聘

技能竞赛的评价功能对参赛者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为选手的备赛和就业指明了方向, 裁判的选聘对竞赛工作至关重要。竞赛裁判多数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 在本行业具有良好声誉、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则, 一般应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具有本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精通本职业技能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 能够自觉遵守裁判工作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评判标准执裁, 维护参赛选手权益和大赛的权威和形象。

裁判员的执裁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思想素质、责任意识, 恪守职业道德, 确保公正公平;二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操作实践能力, 确保评价科学合理;三是熟知裁判义务, 掌握评分规则, 确保扣分适度、准确, 加强评判标准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规范性, 才能体现技能竞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裁判来源要广泛, 结构要合理, 坚持回避原则和保密原则。我院裁判选聘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 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专家参与竞赛方案制定, 保证了竞赛内容与生产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二是选拔企业工程技术骨干, 执裁学生技能大赛, 了解职业院校学生培养质量, 企业裁判对教学的建议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学校教师参与企业职工竞赛执裁, 了解了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 体验学生与职工职业技能的差距, 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水平。

(四) 组织与实施

竞赛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竞赛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参赛学校、选手等共同合作, 在竞赛组织领导、资金来源、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以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通过制定参赛指南 (包含赛事时间、地点、日程安排、乘车路线、住宿及餐饮安排等) 、评分标准、评奖办法等技术文件, 确保参赛单位和选手严格按照竞赛项目要求和技术标准对选手进行赛前培训, 参赛选手要端正竞赛态度, 尊重竞赛评审标准和裁判, 严格按照比赛要求进行竞赛, 力求赛出风格, 赛出水平。

三、应急预案

为保障技能竞赛有序进行, 保障参赛选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 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结合赛点实际, 应制定竞赛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 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并在事故突发时能够快速、及时、妥善处置, 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危害。赛点应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院长任组长, 成员为各有关单位负责人。

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包括:

(一) 快速反应, 生命为先

突发事件的处置实现首遇责任制, 首先发现情况的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领导, 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及时做好交接, 并积极协同处理有关事务, 直至事态基本平稳后方可离开。应急处置的各环节都要坚持把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此前提下, 工作人员迅速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二) 职责明确, 服从指挥

在学院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负责现场控制、后勤保障、医疗救援、信息资料等工作人员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三) 宣传防范, 上下联动

加强宣传, 提高自我防范、自救互救等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 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现场、维护秩序, 防止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技能竞赛应急预案包括突发停水、停电应急预案;参赛选手发病或受伤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治安事件应急预案;药品、试剂、仪器设备使用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技能竞赛在引领专业建设改革、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职教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开展技能竞赛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三个层次。宏观层面建立了广泛的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导向机制, 进而寻求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新体制, 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社会氛围。中观层面建立了有效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规格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 构建了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才的通道, 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微观层面则展现了选手个人的精湛技艺, 体现了行行出状元的风采, 折射了技能型人才的人生价值追求。

摘要: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和学校联系企业的纽带, 对助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实现能力本位教学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包括树立竞赛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竞赛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等。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指导思想,竞赛组织方案,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廖晨君.职业教育应以竞赛为支点构建教学改革平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4) .

[2]田伟军.论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9) .

[3]隆平, 贺新元, 夏丰, 王建国, 许珊.论职业技能竞赛目标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J].文教资料, 2012 (18) .

[4]蔡勤生“.赛教结合, 寓学于赛, 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6) .

[5]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3) .

[6]杨桂珍.以技能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 2009 (15) .

上一篇:高温工业电视下一篇:俄罗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