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审计

2024-08-15

清算审计(精选5篇)

清算审计 篇1

一、破产审计与破产清算会计对象

破产审计系经法院裁定企业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后所进行的审计。此项审计的委托人多为破产清算组。审计目的主要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至裁定破产日的账面数进行核实确认, 清算组将向债权人会议报告破产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至法院裁定破产日间的审计核实情况。企业通过本单位申请或债权人提出要求破产清偿到期债务, 经人民法院受理作出“民事裁定书”并依法进行破产还债的, 由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全部财产, 委托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 协同清算组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审计和评估, 为破产清算和清偿债务提供依据。本阶段的审计重点是对经法院裁定破产前六个月之内仍在持续经营阶段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确认和监督, 对破产裁定日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和核实。其适用的会计法规应以现行的会计制度为准。由于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 对其不再持续经营的相关科目, 除需报批核销的有关资产科目如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外, 对其他不再持续经营的有关科目如待摊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 要弄清事由, 进行分析研究后按规定转作损益, 对不宜转作损益的, 应列出明细清单留待清算期中再作处置。

破产清算会计对象是破产清算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即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指破产清算期间企业资产估价、变现、清偿及分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有观点认为, 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 已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不存在资金运动。从企业破产清算过程看, 资金运动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破产清算企业要对财产进行变卖以清偿债务, 这时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财产——变现收入——偿还债务”的运动过程, 破产企业财产分配完毕, 资金就退出破产企业, 资金运动就此终结, 不再形成新的循环。

二、破产审计与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实物操作研究

(一) 货币资金审计

破产企业的现金已移交给管理人, 银行存款一般也已全部转入管理新开设的账户。注册会计师应核对账面现金余额与管理人接收的现金金额是否相符, 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转至管理人账户的银行存款金额是否相符。对于不相符的情况应查明原因, 如属于单据未及时入账, 应搜集未入账的单据并予以补入账;如属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账款不符, 应按相应规定进行处理。在对货币资金项目进行审计时, 还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账外小金库, 如以法定代表人、会计或是经办人的名义开立的存单、存折、银行卡等。

(二) 预付、应收款项审计

注册会计师应对每一笔预付、应收款项发生的内容、余额、账龄等进行逐一审计确认。对于账龄在两年以上, 并且已过诉讼时效的应收款项, 应结合管理人清收货款的情况, 对其中确已无法收回的, 可由管理人出具说明后予以冲销;对于账龄在两年以内的应收款项, 可采用检查、函证或是替代程序, 并结合管理人清收货款的情况予以确认。在对预付、应收款项进行审计时, 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是否存在放弃债权的行为, 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

(三) 存货、固定资产

由于破产企业一般都要进行审计与评估, 有时还涉及到资产拍卖, 为了避免相同程序的重复执行, 注册会计师可与资产评估师、拍卖师及管理人一起对存货、固定资产执行盘点程序。对于存货, 注册会计师可先将财务的数量金额账与仓库的数量账进行核对, 对不相符的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后, 再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 将盘点结果与经调整后的财务账进行核对。由于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 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 故对于盘点结果一般不需要进行调节。对于盘点数小于账面数的, 可能存在的原因有:正常损耗, 因保管不善所造成短缺、毁损、被盗等, 有部分存货寄存在外单位等。对于盘点数大于账面数的, 应注意是否有外单位寄存在破产企业的存货以及是否有账面已作销售处理但客户单位尚未提货的情况, 注册会计师应对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后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以账对物或是以物对账的方法, 与资产评估师、拍卖师及管理人共同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逐一盘点, 并对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后调整入账。由于破产企业的资产一般要处置变现, 必须要进行评估, 而对破产企业的评估一般选用清算价值类型, 固定资产账面折旧计提额大小对其评估值基本没有影响。因此从审计的目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不必对破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准确与否予以过多的关注, 但必须在审计报告中说明该事项。在对存货、固定资产项目进行审计时, 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四) 破产清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及方式

由于破产会计的一些特殊核算内容, 以及信息使用者的特殊要求, 因而需要一些新的核算原则代替不再适用的常规会计核算原则, 如用权责发生制来代替收付实现制, 用清算价格原则代替历史成本原则, 用全面性原则代替重要性原则等。

参考文献

[1]周岳江.浅析破产清算审计[J].工业会计, 2003, (4) .

清算审计 篇2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20xx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分配表、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的清算损益表。这些清算会计报表的编制是贵公司清算委员会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清算会计报表发表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合理确信这些清算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工作包括在抽查的基础上检查支持这些清算会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证据,评价贵公司清算委员会在编制这些清算会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以及评价这些清算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我们相信,我们的审计工作为发表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我们认为,上述清算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XX会计制度》和《XX企业清算办法》(注)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贵公司20xx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的清算损益。

附件一:清算资产负债表(同一般资产负债表,略)

附件二:清算损益表

附件三:清算财产分配表

附件四:其他应收款明细表

附件五:清算事项说明

XXXX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

(公章)(签名盖章)

清算审计 篇3

一、资产类审计

(一) 货币资金

破产企业的现金已移交给管理人, 银行存款一般也已全部转入管理人新开设的账户。注册会计师应核对账面现金余额与管理人接收的现金金额是否相符, 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转至管理人账户的银行存款金额是否相符。对于不相符的情况应查明原因, 如属于单据未及时入账, 应搜集未入账的单据并予以补入账;如属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账款不符, 应按相应规定进行处理。在对货币资金项目进行审计时, 还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账外小金库, 如以法定代表人、会计或是经办人的名义开立的存单、存折、银行卡等。如存在, 应通过询问、调查、核对等方法, 对上述记录的每一笔存取金额进行辨认, 将其中属于破产企业的收支款项补记入账。

(二) 预付、应收款项

注册会计师应对每一笔预付、应收款项发生的内容、余额、账龄等进行逐一审计确认。对于账龄在两年以上, 并且已过诉讼时效的应收款项, 应结合管理人清收货款的情况, 对其中确已无法收回的, 可由管理人出具说明后予以冲销;对于账龄在两年以内的应收款项, 可采用检查、函证或是替代程序, 并结合管理人清收货款的情况予以确认。在对预付、应收款项进行审计时, 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是否存在放弃债权的行为, 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

(三) 存货、固定资产

由于破产企业一般都要进行审计与评估, 有时还涉及到资产拍卖, 为了避免相同程序的重复执行, 注册会计师可与资产评估师、拍卖师及管理人一起对存货、固定资产执行盘点程序。对于存货, 注册会计师可先将财务的数量金额账与仓库的数量账进行核对, 对不相符的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后, 再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 将盘点结果与经调整后的财务账进行核对。由于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 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 故对于盘点结果一般不需要进行调节。对于盘点数小于账面数的, 可能存在的原因有:正常损耗;因保管不善所造成短缺、毁损、被盗等;有部分存货寄存在外单位等。对于盘点数大于账面数的, 应注意是否有外单位寄存在破产企业的存货以及是否有账面已作销售处理但客户单位尚未提货的情况, 注册会计师应对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后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以账对物或是以物对账的方法, 与资产评估师、拍卖师及管理人共同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逐一盘点, 并对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后调整入账。由于破产企业的资产一般要处置变现, 必须要进行评估, 而对破产企业的评估一般选用清算价值类型, 固定资产账面折旧计提额大小对其评估值基本没有影响。因此从审计的目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不必对破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准确与否予以过多的关注, 但必须在审计报告中说明该事项。在对存货、固定资产项目进行审计时, 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是否存在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 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

二、负债类审计

(一) 职工债权

职工债权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该项债权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一般有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管理人经过调查并公示无异议的职工债权金额确定。其中, “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确定, “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根据所欠职工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确定, 破产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则列作“其他应付款”的相关子目。需特别说明的是, 上述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应划分为两块:一是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二是除第一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划分的原因是因为这两项费用的受偿顺序不同, 第一项费用为第一顺序, 第二项费用为第二顺序。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将这两项费用分别列作“其他应付款”的两个不同子目。

(二) 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

注册会计师首先应按照正常审计的程序, 采用分析性复核、重新测算、检查凭证、核对纳税申报表等程序对这两个科目进行审计。待税务部门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时, 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后的数据与其核对, 如有差异, 应查明原因, 待双方调整一致后最终确定这两个科目的审定数。

(三) 长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

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时, 注册会计师应将其申报数与账面余额进行核对, 如有差异, 应查明原因。如申报数大于账面余额, 注册会计师应检查债权人申报债权时提供的原始票据中, 是否有破产企业财务上未入账的部分, 如果存在该情况, 应向破产企业原经办人员及相关负责人了解其真实性, 并经管理人审核确认后, 予以补入账。注册会计师还应检查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是否将财务账面所记录的所有已支付的款项全部扣除, 在双方调整一致后最终确定每一户的余额。注册会计师应注意, 对于银行借款或是其他带息债务, 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注册会计师在对上述负债进行审计时, 应查明是否有财产担保, 并应获取担保抵押协议、抵押清单, 对于需进行抵押登记的查明是否已进行了登记。注册会计师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是否存在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或是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行为;在法院受理对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 是否存在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行为, 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对于账面有记载, 但债权人在申报期内未向管理人申报的债权, 注册会计师可视为债权人已放弃债权, 将未申报部分予以冲减, 调增净资产。但新破产法规定, “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 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 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 因此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报告中对因债权人未申报而调减的负债金额予以披露, 以引起法院、管理人及其他报告使用者的充分关注。

此外, 对破产企业损益类科目的审计与正常审计基本相同, 但应特别关注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是否存在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行为, 并将已查实的上述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汇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清算审计程序 篇4

一、参考流程

(一)由董事会提出解散申请书,报审批机构批准。

(二)经批准后,由企业权力机构组织成立至少3人的清算委员会。

(三)清算委员会设主任一人,由企业权力机构任命。经企业权力机构同意,清算委员会可以聘请工作人员办理清算的具体事务。

(四)聘任律师全程参与清算工作,并出具适当的法律意见书。

(五)清算委员会的任务:

1、对合营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

2、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

3、提出财产作价和计算依据

4、制定清算方案

5、提请董事会会议通过后执行

(六)根据董事会会议批准后方案,执行下列程序:

1、清收债权

2、将现有存量资产及时变现

3、支付清算费用

下列清算费用从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管理、变卖和分配企业清算财产所需要的费用;公告、诉讼、仲裁费用;在清算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

4、清算财产优先支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职工的工资、劳动保险费;国家税款;其他债务。

5、办理国税注销登记

6、办理地税注销登记

7、办理其他原成立时审批部门的注销手续

8、分配剩余财产:

企业支付清算费用,并清偿其全部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投资者的实际出资比例分配;但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企业合同、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清算费用未支付、企业债务未清偿以前,企业财产不得分配。清算费用和清算委员会成员的酬劳应当从合营企业现存财产中优先支付。

9、清算工作结束后,编制清算财务报告(报告,报表,说明书)

10、律师就相关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

11、聘请中介机构对清算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12、清算委员会提出清算结束报告,提请董事会会议通过后,报告审批机构,并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13、合营企业解散后,各项账册及文件应当由原中国合营者保存。

二、建议参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3、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

4、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条例

5、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解散条例

6、关于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涉及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通知

7、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8、经审批机关批准的公司章程

企业解散、被撤消或宣告破产,必然会发生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清理,清算期收入、费用和损益的计算,债权、债务的处理,以及剩余资产的分配等财务活动。这些财务活动涉及到国家、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正当权益问题。为确保清算各方的合法权益,国家有关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宣告解散或破产而终止时,除成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从事清算工作,编制清算报告和清算财务报表之外,由具有超然独立地位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出具查帐报告,以证实清算财务活动的正确性、合法性和客观公允性。

清算审计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清算期初审计

以日作为审计时点,进行清算期初审计,具有以下作用:

(一)确定企业实有财产和债务的数额,作为清算组进行清算和偿债的基础。诚然,此时确定的财产和债务数额还只是初步的,因为清算损益和清算费用等尚难以预计。

(二)为实物资产的评估提供申报依据。评估机构对清算财产进行评估的标准日也是清算日。审计机构搞好清算期初审计,就能使清算组及时取得截止清算日的财产状况资料,及时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这样做不仅能够缩短清算时间,还能大大提高清算的效率。

(三)清算期初审计确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资料,是进行清算、设立清算会计帐表的依据。

(四)清算期初审计所提供的资料,是清算组开展清算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提供的债务清册是清算组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的依据;提供的债权清册是清算组制定催收方案和核销坏帐的依据;提供的银行存款明细表则能为清算组做好银行存款帐户的销户工作提供依据。

(二)清算期中审计

清算其中审计,是在清算期初审计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产清算情况进行的审计。这里的审计是指对清算全过程的动态审计,即边审计边清理边核算。

清算其中审计,承接清算期初审计的成果,将继续完成最为繁琐的清算审计任务,为财产的清偿提供审计依据,在整个清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清算期末审计

清算期末审计,是指在清算期末,对清算费用的实际支用及拨付情况1对破产俩务清偿的执行情况及对有关财产及资料的移交情况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内容:

1. 清算组的组成人员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 公司资产负债表及财产目录是否真实、正确,有无虚伪的记录;

3. 公司公告的方式和内容有无期诈债权人的情况,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

4. 清算组成员有无营私舞弊、侵吞款项、内外勾结、偏袒股东等不法行为。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签订清算审计业务约定书,据以确定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等事项的书面合约。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定效力。

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签约双方的名称

② 委托目的③ 审计范围

④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⑤ 签约双方的义务

⑥ 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⑦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⑧ 审计收费

⑨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⑩ 违约责任

? 签约双方认为应约定的事项

? 签约时间

清算期初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资料有:

● 营业执照及企业成立时的批准证书

● 公司章程、验资报告及相关文件

●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 税务登记证、纳税鉴定或通知书以及批复的免税文件等

● 管理当局历次决议及决定经营管理和财务会计问题的资料

● 企业会计制度或会计核算办法

● 重要内部管理制度、办法,包括生产经营、劳动管理、工资奖励、劳保福利及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 企业清算需经审批机构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应提供有关批准文件

● 清算开始日报表(主要有清算资产负债表、清算财产表、财产清单、债权清算、债务清单)● 以前年度已审会计报表及审计报告

● 当年科目余额及发生额明细表,总帐、日记帐及明细帐

● 当年纳税申报表、税务检查报告

● 当年完整的银行对帐单及审计期末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企业的各种固定资产产权证明、无形资产证明书(鉴定书)

● 企业对外投资清单

● 其他业务收支明细表、营业外收入、支出明细表

●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明细表

清算审计 篇5

企业的设立、存续和解散关系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2008年以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资金链的断裂, 许多中小企业破产或不得不选择解散。

企业解散是企业最终消亡的前奏, 是清算的源头, 又称为企业清算的前置程序。企业解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解散包括宣告破产, 破产也是企业消亡的形式;狭义的解散则排除宣告破产这一解散事由。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我们一般按照清算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核算。清算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自愿的, 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按照清算原因可将清算分为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

普通清算, 又称为解散清算, 是指对因经营期满或其他经营方面的原因, 导致不宜或不能继续经营而自愿或被迫解散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解散清算又分为非完全解散清算和完全解散清算。非完全解散清算是指对因营业期满或其他原因, 由合营一方将其所拥有的产权转让给另一方继续经营的解散企业所进行的清算, 它实际上是一种吸收合并的简约方式;完全解散清算是指对宣告解散并且各方都不再继续经营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 完全是企业自身的行为。

破产清算是指对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假设之一是持续经营假设, 而清算业务则否定了这一假设, 取而代之的是终止经营假设。因此, 企业清算的会计核算与一般业务的会计核算从核算内容、核算方法以及账务处理上都是不一样的。企业清算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将对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在会计核算上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

二、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在会计核算上的相同点

1. 会计核算内容一致。

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都是结束被清算企业的各种债权、债务和法律关系。在会计核算上, 这两种清算都包括了清算过程中债权的回收、债务的清偿、财产的处理、各种损益和费用的发生、剩余财产的分配等资金运动。其核算流程如下图所示:

2. 会计账户设置一致。

清算过程中损益的处理不同于一般业务中损益的处理。根据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的特点, 其会计新设置了以下三个账户:

(1) 增设了“清算费用”账户:损益中的费用类账户, 核算被清算企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借方核算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清算组人员工资、办公费、公告费、差旅费、诉讼费、审计费、公证费、财产估价费和变卖费等;贷方核算清算完毕后结转入“清算损益”账户的金额, 清算完毕没有余额。

(2) 增设了“土地转让收益”账户:损益中的收入类账户, 核算被清算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发生的有关成本和税费。借方核算转让土地的成本、支付的职工安置费以及发生的有关税费;贷方核算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利得, 处置完毕该账户余额转入“清算损益”账户。

(3) 增设了“清算损益”账户:损益类账户, 核算被清算企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损益。借方核算处置资产或冲销相关账户发生的损失以及转入的清算费用;贷方核算处置资产、负债或冲销相关账户发生的利得以及转入的土地转让净收益。贷方余额表示清算的净收益, 借方余额表示清算的净损失。

3. 清算前的盘点清查内容及处理一致。

对于盘点清查过程中出现的损失, 包括坏账、毁损的原材料、无效的专利权等, 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都直接确认为清算损失, 记入“清算损益”账户的借方。

4. 会计核算过程中编制报表的时点是一致的。

无论是普通清算还是破产清算, 都是在清算期初编制清算前的资产负债表, 清算完毕后编制企业债务清偿表。

三、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在会计核算上的区别

1. 被清算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同。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普通清算时首先要确定清算的责任主体, 即成立破产企业清算组, 清算组成员应当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应当由股东大会确定其成员。

破产企业清算组在企业解散后应承担清算的组织责任, 如不依法组织清算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在无法组织清算时, 应依法申请有强制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进行强制清算。人民法院依据有关法律规定, 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士组成破产企业清算组。清算组成立后要确定清算的监督主体。清算监督主体即股东与债权人, 他们与清算的结果有民事上的利害关系, 当清算事务侵犯自身合法权利时, 他们有权提出异议直至提起诉讼。

此外, 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对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也不一样。普通清算的企业宣告终止后, 法人资格并没有完全丧失, 在清算期内仍享有限制性的权利, 在清算期间会计主体假设没有改变。

破产清算会计以企业主体资格灭亡和终止生产经营为基本前提, 并通过清算来实现消灭特定企业主体资格并终止其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被宣告破产后, 清算组作为一个新的会计主体出现, 具有法人资格, 可依法取得破产企业财产的管理权、处分权。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因而一些基本会计原则例如历史成本原则, 难以为破产清算会计采用。

2. 对未处理或待处理的业务处理方法不一致。

清算前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 如果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等账户的余额, 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的处理是不一致的。普通清算是由于经营期限已满或其他原因自愿解散的, 所以在清算之前企业经营者会将未处理或没有处理完毕的业务先行处理, 然后处理相关的解散业务。

而破产清算一旦进入法律程序, 法院会指定清算小组进入企业开始清算工作。在破产清算会计中, 资产的价值清算更注重其可变现价值。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后, 必然要建立新账, 但在结转期初余额时由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 不能直接按照破产企业有关会计科目的余额转入, 因此作为期初余额, 应当按照资产的可变现价值进行记账, 并对不符合资产定义, 没有变现价值的账面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予以核销。对于这些未处理或待处理的业务采用的是直接转销的方法, 其差额记入“清算损益”账户。

3. 处理利益关系的侧重点不同, 导致对所有者权益的处理不一致。

普通清算处理利益关系的重点是将剩余财产在企业内部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破产清算则主要是将有限的财产在企业外部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普通清算的企业清算完毕会将投资收到的资本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内容按照投资者投资的比例进行分配;而破产清算利益分配的前提条件之一即为“资不抵债”, 在债权人的利益尚不能满足时, 是不会考虑企业股东的利益的。所以在清算期初, 破产清算将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余额全部冲销, 差额计入“清算损益”账户。相关会计分录为: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贷:清算损益。

4. 处置应收债权的核算不一样。

普通清算处理外部应收债权时不受未来清算的影响, 外部债权扣除清查中的坏账后的净额应该全数收回, 不会产生清算损失。破产清算在处理外部应收债权时面临的处境则完全不一样, 基于信息透明、信息对称的考虑, 债务人在获得相关方破产的消息后, 往往会隐藏自己的财务实力, 因此清算小组在收回外部债权时常常受到阻碍, 不能全部收回债权, 产生清算损失, 未收回的部分直接记入“清算损益”借方。

5. 应付债务的核算处置不一致。

普通清算处理外部应付债务时也不受未来清算的影响, 全数偿还外部债务, 不会产生清算利得。

破产清算是基于企业“资不抵债”的前提, 企业股东享受利益的权利在债权人之后, 所以企业变卖或收回的资产应先偿还债务。由于企业资产小于负债, 所以破产企业在偿还外部债务时只能偿还一部分,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考虑, 破产企业往往是按比例偿还债务, 剩余的债务随着企业清算结束后的注销而消失。所以对于破产企业来讲, 不用偿还的债务是作为利得计量, 记入“清算损益”账户的贷方。对于不用偿还部分的债务, 其处理的会计分录为:借: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长期应付款等;贷:清算损益。

6. 清算净损益的处理不一致。

破产清算在变卖资产, 部分偿还债务后企业资金变为零, 清算结束, 企业注销。而普通清算是建立在正常经营下的一种自我结束的清算, 清算结束之前的业务属于正常业务范围, 所以一般情况下, 处置资产完毕, 偿还债务完毕后企业会产生清算净收益。取得清算净收益时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条例缴纳所得税, 扣掉所得税后的差额才是普通清算的可分配财产。其相关会计分录为:借:清算损益;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清算损益;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总结

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不仅是清算会计中的两个主要内容, 也是《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较有难度的地方, 更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不重视清算, 并且在企业清算过程中不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只注销税务登记就认为完成了企业清算, 企业即告终止。这种做法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也使企业清算失去财务控制和监管, 使相关信息混乱, 给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实, 清算会计的处理并不复杂, 只要分清普通清算与破产清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 就能够为相关债权人、投资人及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黄来纪.新公司法解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上一篇:SCL语言下一篇:荷兰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