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清算会计问题(精选12篇)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 篇1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21世纪, 企业间竞争力逐渐增强, 破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企业破算清算会计发挥了作用, 越来越受重视。企业在宣告破产后的15日内, 即应有专门的清算组来对已破产企业完成接管, 依照破产清算会计相关规范来对破产企业清算全过程展开监督。但在破产清算会计实际操作过程中, 还存在着若干问题, 需展开深入分析与思索。
关键词:破产清算会计,问题,探析
破产清算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 有一定差异, 破产清算会计有自身的特征与严格核算要求, 需引起高度重视。因此, 进一步认识与了解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 可保证破产清算会计工作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一、破产清算会计目标与对象分析
破产清算会计目标为深入、彻底清查企业债务、财产, 明确计量破产资产与破产债务, 并第一时间客观的为债权方、清算组与法院等需要使用信息的人群提供破产企业拥有资产处置变现以及企业债券偿付相应破产会计信息, 并对整个清算程序过程进行监督, 保证程序的公平、合法, 进一步规范破产企业清算中的经济行为, 维护债权方合法利益, 这与传统财务会计存在差异。然后在实际操作中, 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并非想像的简单, 其中涉及到的, 需要反映与监督的内容相当多, 最重要的即是破产企业清理整顿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包括资金收回、资金支出与资金分配等。破产企业整顿过程中, 会涉及固定资产评估、变现、清偿债务等内容, 而这些流程中又会设计费用支出的评估、专业管理人员支出等, 同时还会有原材料变现收入等多个活动[1]。总之, 破产清算企业核算对象较复杂, 繁多, 且在破产企业清算时即开始变卖资产, 受到资金后, 即需用资金完成债务偿还, 而此阶段即标志着资金循环运动已开始, 并在破产整顿企业将所有财产分配结束后, 资金循环也就结束。
二、破产清算会计现存问题
(一) 不完善的破产清算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现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已对企业破产的相应问题作出了较全面的规范, 不过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无法明确。而《破产法》也根本未对破产企业类型展开区分, 一些合伙制企业在破产清算处理全过程中虽能够根据法人制企业对应规定展开处理, 不过二者在法律上的区别让法律法规实用性较差。同时, 不同企业行业不同也会降低法律法规适用性, 如金融机构, 若是根据破产法中相关规定来执行, 则会产生事务衔接与不能处理与会计科目是否适用等一系列问题。
(二) 破产清算会计执行监督力度不足
在破产清算执行的全过程中, 破产财产清算、评估缺乏全面的、严格的财务监督。因不少企业在宣告破产前均已藏匿与转出不少资产, 降低了企业资产净值率, 以逃避债务。但被清算与用来清偿的财产评估与价值管理, 又涉及到破产债务清偿工作的推行, 不过因部门与清算工作小组利益分割, 会引起与评估管理相关的问题, 让资产评估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直接影响了利益相关者利益。
(三) 不科学的破产清算会计科目
在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相应细则中并未明确解答怎样设置企业破产请素颜会计科目问题, 加之破产清算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二者的会计要素差异较大, 应重新分析传统财务会计中的会计科目设置问题, 破产清算实务处理中, 对应会计科目应纳入到哪类会计要素中?破产清算时出现的业务应怎样给予对应的会计处理?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
(四) 破产清算信息披露水平不高
破产清算过程中, 清算内容较复杂, 需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有关的诸多问题, 其中还涉及信息使用者提出的较特殊的条件, 不过这些条件却未在企业破产清算小组人员工作中凸显出来, 让与企业破产相关工作人员披露的企业破产信息完善度不够, 而深究其原因主要为, 负责破产前清算的人员素质低下, 在清算过程中不够严谨、认真, 使得企业破产清算涉及信息未得到充分披露, 降低了企业破产清算准确性, 也就更容易产生业务纠纷[2]。
三、解决现行破产清算会计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破产清算相关会计法律制度
不断完善、统一与破产清算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细化其中的条款, 让其更有可操作性, 在法律法规涉及的使用范围内, 应保证相应的债权人与自然人均在受偿范围。同时, 在法律制度完善中, 还需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更完善, 不断改革与创新现有的职工养老相关性制度, 不断提供更多破产企业员工再就业岗位。企业破产清算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应有配套法规的支撑, 方可保证我国破产法在立法与实践两方面均更规范, 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最终利益。
(二) 强化破产清算会计信息监控
可行的监管制度为破产企业业务开展的保证。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业务开展较困难。破产清算企业需重视会计信息监控工作, 并设置监管机构, 来完成企业内部所有经济活动的监管, 第一时间找出破产清算过程中的问题, 提高工作质量。破产清算会计信息监管还应依托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舆论监督, 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不断改进与完善, 将清算中的每一个环节均落到实处, 降低损失。
(三) 将破产清算加入会计细分科目中
在企业正式宣告破产后资金无法在较短时间变现, 企业无法承担破产清算小组在清算过程中的费用, 而破产清算小组则不得不先垫付, 若该费用记入库存现金科目借方, 账务处理时, 则需在贷方记入应付账款科目里, 这也就使得破产企业资产与自身债务不吻合。因此在破产清算过程中, 应将一些特殊事项完全记入到账目急需凭证, 此能保证破产清算过程中所有事项均能纳入账目中。因此在破产清算会计科目中还应加上以下科目类别, 主要包括: (1) 添加清算中应付债务、介入债务的科目类别; (2) 添加抵押财产与债务科目类别; (3) 添加福利设施相关资产、资金科目类别; (4) 添加核算内特殊事项需支付但却未支付的清算费用科目类别; (5) 添加企业跨境财产科目类别; (6) 添加企业员工安置中企业方应支付的资金科目类别。
(四) 提升破产清算人员综合素质
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破产清算人员可保证破产清算的有效开展。企业方应重视破产清算人员素质的提升, 鼓励破产清算会计人员多学习相关破产清算会计知识与相应的信息安全知识, 不断丰富自己, 能够灵活的处理破产清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强化自身破产清算会计基础知识学习, 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做一个永不被社会淘汰的新型清算人才。同时还应强化破产清算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 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保证清算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 破产清算会计整个过程牵涉投资者、债权人双方各自利益, 而整个资金核算流程、财务情况与会计核算信息等多项内容均决定了利益分配情况, 关系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破产清算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认真做好清算中的每个流程, 将清算工作落到实处, 减少相关人员损失, 促破产清算会计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士忠.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 2011 (24) :146-147.
[2]刘翠莲.企业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分析[J].现代商业, 2013 (03) :244-245.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 篇2
房地产培训:最新房企税收问题及会计清算处理培训
【课程背景】
房地产培训:最新房企税收问题及会计清算处理培训;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工作,降低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税收损失,本期课程特意选择了以下十几个问题,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以下难题:
一、大家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实际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处理起来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二、大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对有些问题的解答大多都比较粗浅,无论是从深度上、详细程度上、精准度上都有所欠缺。
【学员对象】
各房地产企业领导、主管财务工作人员和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人员。
【讲师介绍】
杨老师:中房商学院房地产培训高级顾问;我国资深税务官员,从事税务稽查工作二十余年,多次参与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的房地产行业税收教学研讨、教案编写及税收大要案稽查工作,有较深厚的税收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税务稽查实战工作经验。同时,多年来,杨老师一直在全国各地循环从事房地产税收教学工作,授课时间长达几千课时,教学地点遍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教学内容涉及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税务行政法、税收筹划等多个学科,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特点:准确、透彻、简捷、实用;授课风格:生动、诙谐、风趣、幽默。
【课程大纲】
1:以承诺建设“公共设施”、“生态、环保、绿化”项目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发生的项目外建设支出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税收上应如何处理? ⑴ 项目外建设支出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⑵ 计算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时是否允许扣除、应如何扣除
⑶ 外建项目本身是否需要缴纳各种税收
2:房地产企业取得的政府“土地返还款”应如何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 ⑴取得政府给与的“土地返还款”的会计核算 ⑵ 取得政府给与的“土地返还款”的税务处理 3:购买在建项目进行开发、销售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⑴购买在建项目的会计核算
⑵购买在建项目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时如何扣除 4:甲供材、甲控材、“超低价出包”业务会计成本与税务处理
⑴ 不同运作模式下甲供材的会计核算方法及税收的合法性、不确定性的分析 ⑵ 甲供材对开发成本隐含的巨大影响(正常影响、非正常影响)⑶ “甲控材”控什么,与“甲供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何以“甲控”取代 ⑷“甲供”,即回避税收风险,又能够实现财务成果最大化 ⑷ 以“超低价出包”方式进行经营的合法性、与现实性。5:“拆迁补偿”业务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⑴ 如何划分“拆迁补偿费”与“土地使用权转让支出 ⑵ 支付拆迁补偿费应以什么为合法有效凭据 ⑶ 支付拆迁补偿费时应考虑哪些注意事项 ⑷ 返迁房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①返迁房与商品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②返迁房与商品房不在同一块土地上(返迁房属于集体土地或者划拨地)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6:不同合作模式下房地产开发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⑴ 合作开发行为的认定:
⑵ “同行合作”模式下房地产开发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①共同开发 ② 挂靠开发
⑶“非同行合作” 房地产开发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① 以物易物 ② 合营建房 ③ 项目合作
7:以“委托代建”模式开发房地产相关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⑴ 确认“委托代建”行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⑵ 委托代建行为适用哪些开发产品 ⑶ 委托代建项目的交房验收与会计核算
⑷ 采取“委托代建”方式可以合理回避哪些税收
8:以合并、分立、兼并、投资、股权转移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转移,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有哪些税收优惠? ⑴ 企业以合并、兼并、分立形式转移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的税务处理 ⑵ 以投资、股权转让形式转移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的税务处理 9:BT模式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中的合理运用 ⑴ BT模式的概念
⑵ 采取BT模式,项目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⑶ 关于BT模式的税收规定
⑷ BT模式的特点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的影响 ⑸ BT模式可渗透的空间
10:房地产企业未按正常程序经营发生的相关业务应如何处置
⑴ 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转让、抵押、置换土地应如何计算缴纳各项税款? ⑵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收取的定金,以及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以各种名目收取的诚意
金、订金、看房费等费用以及销售购房卡、选房卡、VIP卡等取得的款项,退房违约金,会计上应如何处置,税收上应如何处理? ⑶ “错期开发”应如何让计算缴纳土地使用税? 11: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模式下,处置无产权建筑设施(包括公共配套设施、人防工程等)对营业税、契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会产生哪些影响? 12:融资性“售后回购、售后回租”,“低价出售、免费回租”,“产权式酒店销售、回租”业务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⑴ 融资性“售后回购、售后回租”业务应如何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
⑵ 企业采取“低价出售、免费返租”方式销售不动产应如何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如果将租回房屋再次转租,应如何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购房人涉及哪些税收。
⑶ 销售产权式酒店业务,房地产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需要缴纳那些税收,进行酒店经营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应如何计算应缴纳税款。产权人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应如何计算应缴纳税款 13: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⑴ 跨地区经营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应具备的条件 ⑵ 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分摊计算
14:项目公司注销前的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⑴ 注销前,项目清算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应怎样在各个间进行分配 ⑵ 因注销前未缴纳土地增值税造成多交的企业所得税应如何进行调整 15:专家现场与学员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课程说明】
[组织机构]:中房商学院
[时间地点]:2014年3月29-30日 青岛◇阳光新地大酒店
[培训费用]:人民币2880元/人(含讲师费、场地费、茶歇、资料费等)会务组提供酒店代订服务,如需住宿请在报名回执单中说明,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破产清算业务的会计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核算 破产 会计目标
破产清算有关的会计处理问题,在先行的行业会计制度中没有非常具体的规定,这给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加上各地在进行企业破产时的具体情况和具体政策的差别,使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差别很大,甚至有很多企业的做法不规范,导致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侵犯债权人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新的损失。
一、破产清算会计的会计目标
解决相关单位的破产问题作为破产会计最主要的任务,它的工作目标是为单位提供清晰的财务信息,这和普通会计财务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会计财务主要针对的是改善经济效益,它的实施途径是非定期或者定期提供投资与信贷信息。
当企业进入破产后续处理阶段后,正常运营的状态不复存在,从而也让会计经营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轉变,破产会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破产的管理人员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这期间的破产关系人主要是债权人、债务人与清算组。会计必须面向清算组已有信息,为债权人提供会计进程报告,并且定期接受来自债权人与人民法院的监管,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处理的可靠性与公正性。在破产期间,每位破产关系人都影响着破产清算进程,破产会计的工作目标主要针对的是破产关系人的需求,需要那部分信息以及所能提供的信息。同时,信息处决也决定着破产关系以及发展目标,由于破产关系人需求不同,所以对信息的特殊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破产会计必须结合财务信息,理清破产过程的财务套现,以及流转资金、清偿债权、损益清算等各个方面的状况,破产会计的工作对象具有内容广博、对象多样、时间不确定等特征。
二、破产企业的业务处理
自企业遭到破产清算后,它的会计主体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规定》中,它对会计处理清算组和破产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法院宣布该企业破产到整个清算组接管企业,该企业一直处在以会计主体为支撑的会计处理中,其具体工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债务、债权与财产问题。从破产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破产的角度大相径庭,但是管理不善是其主要通病。对此,在清算破产企业时,对财产进行全面清查特别重要,它关系着国有资产流失与防治问题,针对破产企业资产清查,必须整合清算组工作要求。其中,清查内容具体包含:流动、固定、长期与五星资产的核实与清查,也包含各种财产债券损失、债务清查,另外,还需要对企业的各种档案管理、会计文书进行严厉核对与查证。
二是会计报告与会计处理问题。法院宣告破产后,破产企业必须在清查财产的条件下,办理各种会计业务。因为企业表示破产后,其正常运营也就面临着结束,所以必须结合年度决算以及相关业务处理进行。首先,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各种损益结转科目与利润结转分配,并且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在原基础上,理清各个科目的余额情况、资产负债与破产损益等。因为,该点并没有纳入清算破产的项目中,主体并没有任何变化,所以会计编制方式、报表格式都必须整合会计相关制度实施,并且及时向上级部门发送报告。
三是移交会计档案。自清算组步入企业接管以来,破产企业必须立即向清算小组移交各种文书、会计档案,这些档案具体包含:文件、规章条例、账册证明、债务债券、企业报表、各种印章等。因此,在移交这类文书、档案之前,破产企业必须合理保管,任一个人与单位都不能非法处理。
三、破产清算会计处理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破产财产范围的确定
破产企业的财产是整合破产法相关规定,在满足债权人需求的基础上,集中破产人的所有资产。从《企业破产法》的第28、29、35条规定中,表明了它的范围:宣告企业破产时,破产联系人的所有财产。这里的财产是具有金钱价值的一切财产,它包含具有金钱价值的权利与物质,不包含负债(消极财产),一切不属于破产企业的财产,就不能将其归入破产企业的财产之中。如果存在第三者,那么第三者的一切财产也属于破产企业的财产,同时第三者也可以借助《破产法》中的取回权,利用清算组将其取回。综上所述:破产企业的财产包含一切实际不动产、动产与有价值的债权。
而已经破产的企业财产范围具体包含:一是破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切财产是宣告财产;二是已经破产的企业从宣告破产到破产流程终结前所持有的财产;三是由破产企业操纵的一切权利;四是担保物大于原担保数额的财产;五是在破产宣告之前的六个月到破产日期结束,破产企业私分、隐匿、非正常压价转让的财产与无偿转让的财产;六是对之前无担保的方面提供的一切财产担保;七是预先偿还没有到时间的债务;八是已经破产的企业主动宣告放弃的财产或者债权。
(二)普通债务的涵义及其清偿
普通债务是指除担保债务、抵消债务、受托债务以外的需以破产财产按法定顺序进行清偿的一般性债务,包括:无担保或债权人放弃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给职工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应付债券,应交国家税金,其他应付款等。普通债务应按照《破产法》的规定按顺序进行清偿。
企业的破产财产变现后优先拨付清算费用,剩余的财产用于偿还普通债务,偿还的顺序为:一是应付、未付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二是应交未交的国家税金;三是银行贷款等其他债务,假如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不足以满足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时,按债权人的持有比例进行分配,即要计算出普通债务的偿还率。
同一顺序普通债务偿还率=
■×100%
同一顺序的普通债务各项目均按同一偿还率来进行清偿。
普通债务的发生和清偿在“普通债务”账户中核算,偿债本应按不同顺序的债务偿还额进行入账。为了简化处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设定以全部可供分配财产一次性部分清偿普通债务,按普通债务的总偿还额入账。
参看文献
[1]许佳思.企业破产会计清算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32+41.
[2]邰弘梁,张晓东.企业破产清算会计的有关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4,09:246-247.
浅析破产清算会计的若干问题 篇4
本文对当前我国的破产清算会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下面是破产清算会计包含的一些内容:
1.破产清算会计的目标
所谓的会计目标, 指的是通过会计工作最终实现的目的, 其表明了会计工作实现的最终效果。在对破产清算会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其主要目的进行确定, 指的是将核算数据及时准确的向相关部门包括人民法院和债权人等进行具体的破产企业资料提供, 从而使相关负责人和参与者能够对破产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具体的资产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该核算过程中, 需要保证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然后通过相关制度来对破产企业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 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清算中, 主要是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 帮助决策者更加准确的制定企业发展政策, 此外, 还需要将核算信息提供给企业的贸易和经济往来单位, 使其对企业的日常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因此, 同破产清算会计相比, 传统的会计清算内容更加简单, 而破产清算会计的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
2.破产清算会计的对象
对于破产清算会计来说, 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破产企业的相关经济内容进行监督和反映, 从而保证债权人和其他经济人的利益。对于破产企业来说, 其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 需要对破产企业的而各项经济资金收付内容进行准确的清算, 主要内容有企业的资产变现和估价等。但有一部人员认为企业在破产之后, 其资金活动基本停止, 但对于企业破产期间来说, 其资金活动实际是存在的, 像固定资产的变卖进行债务的偿还等, 这些经济活动基本都是企业破产清算会计需要负责的内容。
二、破产清算会计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的冲击
1.给会计假设带来冲击
在破产清算会计中, 清算组需要对债务人的经济权益进行有效的维护, 然后将相关资料递交到法院负责人手中, 帮助债务人对破产企业进行经济控制。在对破产企业进行清算时, 企业的会计主体变为了债务人, 这对我国传统意义中的会计主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外, 通过这种会计主体的变换, 能够更好的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破产企业原有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破产企业的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挪用,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债务人的经济损失。
2.给会计相关处理方法带来冲击
企业在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之后, 其各项经营活动将不能在正常进行, 因此, 原有的经营假设条件将不存在, 这对我国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更好的对破产企业进行准确的债务清算, 我国在原有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健全的中止经营假设形式, 其更加符合破产企业的经营状况, 能够将破产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展示, 防止企业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另外, 在中止经营假设的前提下, 企业的会计清算工作程序和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对企业的资产变现情况以及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准确的估算, 保证债务人的利益。
3.给会计原则带来冲击
对于会计行业, 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企业和债务人提供准确有效、及时和清晰的信息, 因此, 其原则在破产清算会计中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由于破产企业的账务内容和正常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 在加上中止经营假设的不成立, 导致传统会计清算中的成本和权责发生制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像企业在进行破产清算时, 其原本的账务记账形式已经对企业的清算没有太大意义, 因此, 在进行破产清算时需要对破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判断, 然后选择最佳的核算方式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核算。另外, 伴随着我国的会计分期等发生的变化, 企业在进行核算时不再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期核算, 这样就使传统的配比原则不再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
三、破产清算会计进行核算的基础前提
在进行破产企业的会计核算时, 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前提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也就是传统会计清算中的会计假设内容, 在进行清算之前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当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中, 这一方面还没有一个准确有效的定义, 导致破产会计清算工作在进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1.会计主体假设
为了保证我国破产会计清算工作的有效进行, 我国在最新的《破产法》中对我国当前破产清算会计的主体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当前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认知, 其中一个认为对于破产企业, 在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时, 会计的主要结构应该是破产企业的财产, 但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破产清算的主体应该是国家认知的机构。对于这两种观点, 本文认为前一种观点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混乱问题。对于会计清算来说, 其主体应该是一个具有特殊职能且具有相关能力的单位, 而破产财产指的是特定范围之内的一些经济财产, 其应该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而不是作为会计的主体。而在第二种观点中, 其将清算组认作是会计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因此, 该观点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但在最新颁布的《破产法》中, 提出了破产管理人这一内容, 其很好的取代了当前我国常见的破产清算组机制。对于破产管理人来说, 其相关负责人主要是一些部门负责人,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共同组成。该机构在建立的过程中, 需要得到人民法院的许可, 然后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承担管理人的任务。
2.持续经营假设
对于该假设内容, 最主要的论点则是假设企业能够继续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价等进行全面的清算和分配等。然而在实际情况中, 这一假设是不存在的, 尽管有些企业还能够继续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 但不会继续进行其他业务的开展, 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逐渐进入中止阶段。因此, 在进行持续经营假设时, 上述条件已经不在成立, 这时, 破产清算会计已经无法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有效的破产清算, 为此, 我国逐渐推行了停止正常经营假设的方式来对且进行破产清算。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样能够方便企业账目的正常结算。因此, 这一假设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破产企业, 其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 已经不会取得任何的成果, 而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也不再成立。此外, 破产清算是从企业被接管到清算完成为止, 因此, 这一阶段的企业分期假设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导致债务人的利益受到较大的冲击。
4.货币计量假设
对于货币计量假设, 这一会计清算活动在企业正常运行和破产清算中都具有较大的作用, 在企业持续进行经营的情况下, 该假设主要是币值不变假设, 而在企业出现破产清算之后, 该币值的不变性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计量形式已经不在适用。另外, 在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 破产企业的财产价值也存在着较大的可变性, 加上一些价值贬值等问题, 导致货币计量假设发生较大的变化, 影响企业破产清算工作的准确性等。
四、南方证券案例分析
南方证券公司是由我国国家公司联合举办的, 在1992 年12月成立于我国深圳, 到2000 年年底时, 该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巨大的扩展。但在2004 年时, 该公司被查存在严重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且第二年出现了大量的资金挪用问题, 最终被相关部门责令关闭。深圳政府随后成立了清算小组, 对南方证券公司进行全面的破产清算。但由于南方证券公司规模较大, 涉及内容和经营活动较为广泛, 为清算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下面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业务扩张速度过快, 多种业务存在违规现象
南方证券公司自成立至发展到高峰, 经历的时间非常短, 且在2001 年年初时, 该公司就已经开始涉及到委托理财业务, 这为南方证券公司的破产埋下了非常大的隐患。随着南方证券公司中的委托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的资金风险越来越大,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此外, 南方证券公司对该业务的后市预期超过了该业务的实际情况, 且在承担该业务时南方证券公司会和委托理财放签订保本保底协议, 导致自身的债务包袱越来越大, 且该种做法同我国的相关法律内容相违背, 无法得到法律支持。随后, 我国在2001 年出现了严重的股市动荡, 导致南方证券公司无法应对自身所遭遇的问题, 资金的流动性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2.擅自挪用客户款项
在股市动荡初期, 南方证券公司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开始进行大量的客户资金挪用行为, 到2002 年, 其挪用的客户资金达到了19.17 亿元, 这仅仅是表面的数据计算, 实际金额可能远高于该数值。通过这种客户保证金的挪用, 导致南方证券公司因为信用度等问题产生了大量的经济纠纷, 而证券公司自身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另外, 这些挪用资金被用来炒股和借贷, 导致该公司的负债越来越大。直至2003 年10 月, 南方证券公司的危机达到了最大程度, 各委托理财客户几乎全部要求该公司归还成本和收益, 据统计, 当时的南方证券公司的客户投资本金高达80 亿元, 在加上保底保本协议中的收益, 该公司的欠债数目非常庞大, 无法偿还客户资金, 导致该公司逐渐向着破产的境地前行。
3.监管力度不足, 使得南方证券进行内幕交易, 影响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对于南方证券公司破产问题的出现, 主要是监督缺失和违规操作等问题导致的, 在南方证券首次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时, 相关监督部门并为对其进行禁止, 从而导致该公司的资金漏洞越来越大, 最终无法进行弥补。另外, 南方证券公司联合上海天发投资公司等通过内幕消息进行非法活动操作, 大量的客户资金交易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 导致市场平衡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对于这些现象, 监管当局却没有及时的发现, 导致问题越来越大, 最终造成南方证券公司的破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的监管当局执法效率较低等问题。
五、总结
在当前我国的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制度还不完善, 导致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需要尽快完善我国的破产清算机制, 保证我国正常的经济活动。另外, 破产法是保证破产清算有效进行的依据, 因此, 需要在加强破产清算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的破产法, 为我国的企业破产清算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另外, 通过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 能够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运行机制, 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玲.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 16:206-195.
[2]吴士忠.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 2011, 24:146-147.
[3]刘家松.破产清算条件下会计要素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12:42-46+95-96.
[4]潘自强.破产清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8, 05:39-41.
[5]刁艳平.浅析破产清算会计处理[J].新疆财经, 2008, 03:86-88.
[6]刘家松.破产清算条件下会计期间假设的界定[J].国际商务财会, 2008, 10:51-53.
[7]刘翠莲.企业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分析[J].现代商业, 2013, 03:244-245.
清算会计岗位职责 篇5
2.负责登记网点异地及跨行交易长短款核销登记簿,及时了解网点长短款挂账及清理情况,及时清理由异地差错引起的悬记账款。
3.负责故障报告单的档案整理工作,并装订归档。
4.负责指导网点营业人员对异地交易差错知识的学习,掌握各项异地操作规程。
探讨破产企业会计核算科目的增改 篇6
【关键词】 企业破产清算 破产财产 会计科目设置 科目核算 破产企业
我国企业破产法已颁布一年有余,企业法亦已正式实施。研究破产会计核算科目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谓破产会计核算就是破产清算,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当,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原因被宣告破产、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结束未了事宜、收取债权、变卖财产、清偿债务等程序的总称。企业破产后,便失去了对所拥有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理权,而交由法院组建的破产清算组全权处理。
企业会计是按照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要素进行财务核算的,但是,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状态后,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日至破产程序终结日期间内,将完成法人主体资格消失、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变卖资产并偿付债务等工作。因此,就必须重构会计要素,进行企业破产清算。企业破产清算必须设置总分类账和明细账,以进行会计核算,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当如何设账,使用哪些会计科目,国家有关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加以规定,1997年财政部制定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虽作了些规定,但会计实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值得商榷,感到应增加一些会计科目,以便全面反映和核算破产经济业务。
1.增设“全额担保资产”、“部分担保资产”科目,反映和核算企业宣告破产前发生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设有合法有效担保的抵押物资产,“全额担保资产”科目核算资产价值全额用于担保的资产;“部分担保资产”科目核算资产价值部分用于担保的资产。可下设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二级科目。
2.取消固定资产、存货、待摊费用、递延收入、递延税款等反映持续经营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会计科目或报表项目,代之以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款等二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3.增设“应付清算费用”科目,反映和核算清算期间根据合同、协议的规定应付而未付的清算费用。
4.增设“应付公益债务”科目,核算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或促进程序进行所负担的债务。
5.增设“清算期借入资产”科目和“清算期应付债务”的科目,“清算期借入资产”科目作为“清算期应付债务”科目的备抵科目,在编制破产清算报表时应合并填列。如果“清算期借入资产”科目余额大于“清算期应付债务”科目余额,应将其差额转入破产财产相关科目核算;如果“清算期借入资产”科目余额小于“清算期应付债务”科目余额,应将其差额在清算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优先债务单项列示。
6.增设“提存资产”和“应付提存款”科目,核算根据《破产法》规定破产管理人提存的债权人资产。
7.增设“应追索资产”科目,核算根据《破产法》规定破产管理人应追索的资产。
8.增设“未登记债务”科目,核算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向清算组申报的债权。《破产法》规定: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根据此规定,未按规定及时申报的债权仍有主张权利的可能,不应予以核销,否则就有可能使破产债务失去完整性。另外,由于破产企业多数财务管理松弛,会计账目混乱,债权债务记录可能错误,因此,对于未申报债权的负债不予核销,纳入“未登记债务”科目核算,有助于将来核实清楚有关账目。
9.清算组应当设置备查帐簿,反映和核算破产企业占有、使用而产权不属于破产企业的他人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1条的规定,债务人基于仓储、保管、加工承揽、委托交易、代销、借用、寄存、租赁等法律关系占有、使用的他人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应当由财产权利人取回。同时规定,在破产宣告后因清算组的责任毁损灭失的,财产权利人有权获得等值赔偿。因此清算组应设置相关备查帐簿以便妥善保管上述财产。
10.增设“全额担保债务”、“部分担保债务”会计科目:
全额担保债务:核算破产清算企业以抵押、定金、留置等形式全额担保的债务。
部分担保债务:核算破产清算企业以抵押、定金、留置等形式部分担保的债务。
11.增设“清算损益”二级科目
为了反映清算成果,也为了编制破产清算《损益表》,在“清算损益”会计科目下必须设置“清算收入、清算费用、清算税金及附加”明细会计科目,并采用多栏式明细账分项目在账簿中对其进行反映。
12. 增设“资产变现折损”会计科目
破产财产应根据可变现价值反映,可变現价值与账面原持续经营状态下记录的价值必定存在差异,“资产价值折损”反映和核算二者之间的差异。
通过增改以上会计科目,相应修改清算资产负债、权益及损益报表,可以更清晰全面的反映破产企业财务信息,便于破产企业利益攸关方了解财务状况,维护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2006年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6年1月.
[3]高允敏,“破产清算审计实务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第12期.
[4]张玉琏,“破产清算审计问题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7期.
[5]段晓军,“破产清算中存在的若干会计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12期.
[6]王卫平,“企业破产清算审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7期.
[7]茅碧波 刘汉莉,“破产清算审计三个阶段的具体操作”,《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5期.
[8]高允敏,“破产清算审计实务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第12期.
[9]南方市审计局,“关于南方轴承厂破产清算期间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审计与理财》,2004年第4期.
[10]曹慧,《破产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原蓉蓉 陈睿,“破产清算中的财务问题及法律规制”,《中国农业会计》,2004年第1期.
[12]姚建英,“论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
《引进与咨询》,2004年第7期.
[13]冯骏 王海清,“破产企业清算组会计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决策参考》,2003年第6期.
[14]李曙光,“关于新<破产法>起草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第7期.
[15]孙建英,“破产清算审计的基本程序”,《上海会计》,2002年第9期.
[16]卓和平 吴凤岗,“破产清算会计与破产清算审计评析”,《财会月刊(会计)》,2001年第4期.
[17]卓和平、吴凤岗,“谈谈破产清算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第10期.
[18]http://www.cnki.net.
[19]http://www.law-china.com.
作者简介:张安成,研究生,工作于大连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探究 篇7
一、破产清算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是会计学科领域最基础的观念, 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会计目标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用途;向哪些人提供会计信息;什么是有用的会计信息。持续经营下的财务会计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据以经济决策的有用会计信息。而企业一旦进入破产清算, 其会计目标尽管仍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但与持续经营下的会计目标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破产清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 无论在提供信息的内容上, 还是提供的对象、用途上均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
二、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 破产清算会计对象。
破产清算会计对象是破产清算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即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指破产清算期间企业资产估价、变现、清偿及分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有观点认为, 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 已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不存在资金运动。但笔者认为, 从企业破产清算过程看, 资金运动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破产清算企业要对财产进行变卖以清偿债务, 这时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财产——变现收入——偿还债务”的运动过程破产企业财产分配完毕, 资金就退出破产企业, 资金运动就此终结, 不再形成新的循环。
(二) 破产清算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在持续经营下,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为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但在破产清算会计中, 其会计要素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六项内容构成。其理由是“清算是为了偿债, 而资产和权益是破产企业偿债的最后手段”, 因此,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应该保留。但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 获取最大利润不再是清算期各项经济活动的目标, 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已无必要, 并且失去了核算基础。
三、破产清算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一) 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清算组向法院负责, 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他们控制了破产财产。代替了原企业的会计主体, 成为破产企业的会计主体, 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假设的很大冲击;同时也是防止破产企业利用不良会计手段操纵并侵吞、隐匿、转移或者私自变卖破产财产 (如高价低估或低价高估) 而威胁到投资者及相关债权人的利益。
(二) 对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冲击。
一旦企业破产之后, 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就失去意义了。破产以后,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中止, 所以破产企业应该建立符合其状况的中止经营假设, 采用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不同的计量方式和报告形式, 根据这些方式方法内容进行破产资产的估价、变现和债务偿还。
(三) 对会计原则的冲击。
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符合真实有用性、及时清晰性、谨慎重要性等要求, 破产会计核算也与之相同。因为破产企业的中止经营假设和记账基础、要求等都发生了变化, 所以其成本、权责发生制、收入费用的核算原则也发生了变化。
四、破产清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及方式研究
由于破产会计的一些特殊核算内容, 以及信息使用者的特殊要求, 因而需要一些新的核算原则代替不再适用的常规会计核算原则, 如用收付实现制来代替权责发生制, 用清算价格原则代替历史成本原则, 用全面性原则代替重要性原则等。现对破产会计的特殊性原则论述如下:
(一) 收付实现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是指会计单位的经营收支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 按收付期确定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核算方法。在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下, 凡在本期收到款项的收益和付出款项的费用, 不论其应否属于本期, 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的但未收到款项的收益和尚未付款的费用, 均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在企业终止经营条件下, 清算会计不需要再核算清算期的经营成果, 不存在收益和费用配比的问题, 它不需要考虑预收收人、预付费用, 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等会计事项;资产变现必须以获得的现实款项人帐, 债务也必须以现实的货源来偿付。所以收付实现制是关于破产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基本方法的规范性原则。
(二) 清算价格原则。
清算价格原则就是指清算会计在对破产清算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 必须以清算价格为基本价值尺度, 资产的价值必须按照实际变现的价值计算, 负债必须按照资产变现后的实际负担能力来偿还。
(三)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就是指破产会计核算应该全面完整地反映清算活动的所有方面, 全面反映破产期内的资金来源、去向和破产损益情况, 不得隐匿和遗漏。破产会计核算内容比常规会计核算内容相对简单一些, 也为贯彻全面性原则提供了条件, 比如破产会计不再需要进行费用分摊和产品成本核算, 破产损益的核算比起企业生产经营损益的核算来也要简单得多。
企业破产清算的执行力度不够透明接管破产单位的人的职责划分以及管理债权人的方法上存在问题:破产清算最后的清偿顺度与有担保的债权的优先受偿权存在问题;如果涉及到单个人的划分利益的话, 个人会有经济问题出现:接管破产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资产及债权的利用程序不够透明, 存在寻私行为。
摘要:继《企业破产法》和《公司法》之后,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简称《破产规定》) 。由于破产清算会计原理与常规会计原理大不相同, 因此, 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方法必然与常规会计核算不同。国家有关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会计准则, 主要有1997年财政部制定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简称《暂行规定》) 。然而在目前会计实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破产清算,会计,思考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破产企业逐渐增多, 企业的破产清算会计也越来越被重视。企业的破产清算会计也属于会计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目标是依据国家破产法, 处理企业在破产清算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业务。破产清算会计需要对企业在破产后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进行分类、清算, 核实企业的真实资产和负债情况, 并且编制相关的财务报告。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的清偿债务和权益分配的顺序, 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分配。破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对于破产后企业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 企业的破产清算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以北京企业的会计破产清算为例, 阐述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破产清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 破产清算相关法律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试行) 》颁布于1986年, 于2007年修订后实施, 距今二十多年, 其中很多条款已不适用于当今经济发展情况, 无法切实解决现实问题, 反而会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此外, 各地区的企业不同, 同一部法律法规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域。现实操作中, 常常会遇到现有的法律法规宽泛, 但是对于业务指导适用性不强, 具体业务操作很难找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形, 这就为解决现实问题带来了困扰和阻碍, 从而推迟了企业破产清算的进度, 增加了破产清算企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可预见风险。由于很多企业仍参照执行现行的法律法规, 使财务人员难以处理相关业务。北京市XX美术厂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厂, 但是后面由于其经营不善, 至2001年7月, 终以"资不抵债"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申请了破产, XX美术厂的破产工作前期比较顺利, 但到财产变现时尤其是产成品的变现遇到一些困难, 由于破产清算组没有经验, 在厂子变现过程中对财务没有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定价, 以至于在第一轮拍卖会上因为定价过高而没有人出价。延误了企业破产清算的进程。
(二) 破产清算会计科目设置不全面
破产清算会计虽然属于企业会计的一部分, 但是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设置都有所不同, 现有的会计科目不能完全覆盖破产清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在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企业财产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变现, 需要破产清算小组先行垫付相关费用的情况, 而这笔费用的会计处理很难找到相应会计科目的处理方法, 因此需要企业增加在借入款项及应付债务的具体会计科目。北京一家汽车工厂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在2005年宣布破产, 由于该公司资产在短期内无法变现, 因此在变现过程中的一些开销等都由清算组垫付, 但是在最后公司财产变现之后, 却因为在公司负债表上没有找到清算垫付这个科目, 使清算组垫付的相关费用没有相关依据, 直接损害了清算组的利益。
(三) 破产清算相关人员披露信息不彻底
破产清算的核心是清理、处置清算资产、负债以及清算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 但能否彻底清算取决于破产企业相关人员披露企业破产信息的程度。经调查, 不少北京破产清算企业的相关经办人员素质不高, 其有限的企业信息, 不能全面、正确、详实地提供企业的资产、负债信息, 或少报往来, 不能真实反映费用、潜亏, 或漏报担保、或有事项, 隐瞒潜亏, 直接影响清算小组对破产企业情况的正确分析, 从而增大评判企业的不确定性。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破产清算企业的会计人员十分匮乏。很多北京破产清算企业不但没有专门的破产清算会计机构, 更没有配备相应的破产清算会计人员。仅有少数企业认识到破产清算会计的重要性, 设立了相应的破产清算会计机构。但对多数破产清算企业的现状是其会计管理机构简陋、设备配备不健全、清算会计人员缺失;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破产清算会计人员, 但多数没有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 缺乏责任心, 缺少清算过程的相关经验等直接影响了清算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因此, 不能很好地履行一名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由于企业相关经办人员种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 使得破产企业延长了清算时间, 增大了清算损失, 致使企业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四) 破产企业信息监控不到位
完善、科学的破产清算会计监管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制度规范行为, 也是指导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依据和准绳。制定一套系统的破产清算会计监管制度, 才能规范信息监管人员的行为, 使得其操作有依据, 才能对其监管行为负责任。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监管不到位, 企业的外部监管也存在缺失, 没有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 在逐步推进破产清算过程中, 缺少有效的监管, 暴露出缺少信息监控而出现的问题。这些行为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清算进度, 也影响了企业的声誉, 破产清算工更加无序、混乱。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破产清算会计监管制度, 为企业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
二、破产清算会计的完善措施
(一) 完善破产清算相关法律
财务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破产清算的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细化破产法规, 使得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打破不平等性, 确保不同所有制的主体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扩大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除了要将债权人纳入破产清算的对象, 也要将企业的自然人纳入法律范围。除此之外, 还需要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 如完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 确保破产企业的员工拥有广阔的再就业渠道。
(二) 增设破产会计专用会计科目
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 确保企业破产业务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如企业在破产核算过程中的所发生的个别事项, 应当增加支付的费用而未能支付的具体会计科目类别、企业关于进行职工安置费用的具体支出费用的会计科目以及企业在跨境情况下所有财产处理的内容方面的会计科目。
(三) 加强破产清算相关人员的素质
具有良好素质的破产清算会计人员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重视对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投资。对破产清算会计机构和人员的投资包括设备的更新、资金的投入和专业老师的配备。同时, 要鼓励破产清算会计人员学习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 不断更新已有知识, 紧跟时代的步伐。北京企业不仅要注重提高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也要重视对企业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道德培养。一个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道德素养的人员, 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重视企业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总之, 企业破产清算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对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培训, 切实提高破产清算会计的全面素质, 增强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灵活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 不断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 培养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创新精神,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提升破产清算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真正提升清算企业的效率, 顺利推进清算进程。
(四) 强化破产清算会计信息监控
监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良好的监管制度是破产清算企业正常活动的前提。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 很难确保业务的正常开展。破产清算企业应重视破产清算会计监管工作, 为此应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 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地控制, 及时发现破产清算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升工作效率。除做好破产清算会计信息内部的监管工作外, 还应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大众舆论监督的环节。破产清算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内部管理的不足之处, 认真整改有缺陷的地方, 不断完善破产清算工作。企业破产清算是一项巨大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具有完善的体系和结构, 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 确保整个体系的良性运作, 减少损失, 争取破产清算企业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刁艳平.浅析破产清算会计处理[J].新疆财经, 2008 (03) .
[2]李艳玲.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 (16) .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 篇9
一、破产清算会计系统的分析
会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会计学理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它是会计学领域的管理观念环节的重要基础。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 离不开对会计目的实现。通常来讲, 我们日常的会计目标包括会计信息数据的提供对象, 会计数据信息的意义。只有确保合理科学的财务会计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质量, 才能有利于企业的经济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环节中, 企业会计管理者要依据目前的企业内部管理现状, 进行会计目的的核算, 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有利于为经济决策环节提高有效的会计信息。在这一环节下, 企业即使进入破产清算, 其会计目标依然能实现它的作用, 给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会计数据信息。在此形势下, 与日常企业运行的会计目标不同的是, 会计目标为破产清算会计环节提供的信息有限。信息数据的内容, 信息提供的对象都会发生一些差异。
1. 我们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顺利进行, 我们要分析好破产清算会计的对象及其会计要素。
通常来说, 破产清算会计对象, 是指破产清算会计环节所反映的相关内容, 这就是破产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状况。破产企业的资金活动与破产清算期间各个经济环节密切相关。有一些观点认为, 企业的破产清算程序的进行代表着企业经营生产环节的停止, 其内部的资金活动是不存在的。也有一些观点认为, 即使企业发生破产清算环节, 其的资金活动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在此过程中, 破产清算企业要对财产进行具体操作, 以确保日常债务的清理。其破产企业的具体的资金活动流程分为财产、变现收入、偿还债务三部分。企业的破产清算程序完成, 其资金活动就因此停止, 不会再进行新的资金活动流动。
2. 在破产清算会计系统中, 会计要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会计
对象的延伸, 有利于对会计对象进行具体分类, 有利于会计对象的深化发展。在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情况下, 会计要素主要包括, 资产、所有者效益、费用、收入以及利润等。企业在破产清算过程中, 其会计要素构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讲, 此形势下的会计要素包括所有者权益、资产、清算收入、负债、清算损益、清算费用等六种环节, 这六个环节是此前提下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应用, 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破产清算的整体环节。
3. 破产清算理论的兴起, 冲击了传统会计理论, 它使原先的
会计假设观念发生变化, 原企业的会计主体发生了改变, 清算组主要向法院负责, 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 这些环节成为破产企业的会计主体。这种新型管理观念的更新, 有利于实现破产企业内部相关环节的清算, 有利于防止出现资金财产的隐匿、侵吞、私自变卖等现象, 有利于保证投资人以及相关债权人的利益。在此环节中, 破产企业需要建立符合经营状况的中止经营架设, 以有利于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进行, 为了确保此目的的实现, 我们要按照企业内部实际情况, 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健全, 有利于日常计量方式与报告的制定。根据上述环节, 进行相关破产资产的股价、变现以及债务偿还环节, 以确保企业破产清算系统环节的有效实现。
二、破产清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及方式研究
1.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需要根据破产会计的一些特殊核算内容, 进行相关核算原则的更新。
对于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具体分析, 该原则更加注重会计管理内部经营收支情况, 在收付期前提下, 进行相关费用与收益的核算。这种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具体操作中, 它对本期的收益与费用处理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本期收到与付出款项的收益、费用都需要按照本期收益与费用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 如果款项的收益与尚未付款的费用并没有收到, 我们就不能作为本期收益与费用处理的依据。如果企业出现终止经营的环节, 在清算会计核算系统中, 核算清算期的经营成果就不再具备功能效益, 收益与费用配比环节也因此不存在, 在此环节中, 它不必考虑预付费用、应计收入与应计费用、预收收入。在资产变现环节中, 它对于现实款项入账的环节比较严格, 在此环节中, 以现实货源来偿付债务。它是一种应用于破产会计确认环节、计量与报告环节的规范性原则。
2. 清算价格原则应用于破产清算业务的系统环节中, 对其计量环节、报告环节进行有效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 它以清算价格核算为前提, 依据实际变现的机制进行资产价值的计算工作, 以资产变现后的实际负担能力为原则进行负债偿还。此原则的实现, 还需要债务人对现实的经济资源进行有效应用, 以确保货币等价物的合理估价。这些程序需要以清算价格为前提, 它也应用于清算业务环节的财务报表的反映。
3. 全面性原则的应用范围也是比较大的,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它实现对所有清算活动环节的全面完整反映。
有利于破产期内资金来源、动向与破产损失情况的正确全面性的反映, 有利于避免隐匿与遗漏现象的产生, 有利于破产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在此环节中破产会计核算内容是比较简单的, 它有为全面性原则的开展提高了可能, 在此条件下, 破产会计的应用, 不需要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以及相关费用分摊。并且其破产损益的核算过程比企业生产经营损益核算要简单。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说, 我国的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系统依旧是不健全的, 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 补充相应的会计准则, 以实现企业经营环节中的会计难题的解决, 有利于经济市场会计环境的稳定。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 促进了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 会计实务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准则, 以确保现实问题的具体解决。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 篇10
企业在进行破产清算时, 要依据本企业的规定, 对现有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整理。在企业破产之时, 企业肯定出于一个亏损的状态, 这时的会计管理相对松散, 公司工作人员往往尽可能的“搜刮”公司, 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在公司走向尽头之时, 公司更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不能让不法分子得到不法利益。而破产清算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主体进入了我们的视角。破产清算会计要依法依规进行会计工作, 做到尽职尽责, 不给不法者钻空子的机会。同时, 破产清算会计是一项非常难做的工作, 因为在此时, 公司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规范化的经营。这就要求破产清算会计要恪守自己的工作职责, 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让公司在这一个最后阶段中焕发出自己的光芒。
二、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1. 破产清算会计的对象是企业资金。
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指破产清算期间企业资产估价、变现、清偿及分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有的人认为, 企业一旦走到破产这个地步, 对其任何的处理措施都是毫无意义的。但在笔者看来, 如企业破产清算这个过程, 企业虽然已经破产但是其资金流动还没有彻底的停止, 因为破产清算企业要对财产进行变卖以清偿债务, 这时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财产———变现收入———偿还债务”的进行路线, 破产企业财产分配完毕, 资金就退出破产企业, 资金运动就此终结, 不再形成新的循环。与持续经营阶段相比, 破产清算企业资金运动具有以下特征:首先, 是程序的非逆转性。破产清算企业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一个具体的阶段, 并不对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 这就要求破产清算会计要对破产清算进行负责, 而对于企业的其他项目进行管理, 破产清算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进行工作,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等其他项目则不做要求。其次, 是非延续性。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工作时只对企业的破产行为进行指导, 完成了这样工作, 它的任务就完成了, 在工作形式上不是一个链条, 只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措施。最后, 是高效性。破产清算会计对其任务要进行一次性的完成, 不能对企业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破产情况会计在完成工作要保持高效率, 不能拖泥带水。
2. 破产清算会计使用的会计要素。
在持续经营下,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存在以下6类重要素, 分别是资产、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 费用、利润。但在破产清算会计中, 各种会计信息都属于哪一类具体的范畴,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佟玉凯等人认为, 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六项内容组成。而唐国平等人认为, 应以企业清算经济业务的特点和清算会计目标为基础确定清算会计要素, 因此, 确立清算会计基本要素如下:清算资产, 清算债务, 清算净权益, 清算损失, 清算利得。从笔者的角度来说, 前者的观点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 在当今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中, 就是按照这6大会计要素进行会计计量, 使用这个要素更能贴近企业的实际。
三、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方式的基本前提
1. 进行会计假设的会计主体
一般而言, 会计假设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指定的对象。这个主体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各种类型的公司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 破产清算会计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工作类型, 它既可以为企业进行正常的破产清算, 又能给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当进行会计主体假设时, 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会计制度建立的因素, 破产清算会计要根据自己的所学来给企业制定一个科学的方针, 在此过程中要较为熟练的进行各类会计业务的操作, 已达到企业的要求。
会计主体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首先, 会计主体要有实在性, 对任何的会计主体进行假设都应该依托于固定的实在客体, 这个客体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公司, 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会计主体的建立中要以公司为服务对象, 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应该与企业的发展相关联, 这样才不会让会计主体的假设成为一个空谈, 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
其次, 会计主体要有可行性, 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会计主体的假设时要做到所提出的建议能够切实可行。如果服务对象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 破产清算会计就应该仔细的进行考虑, 会计假设是否能够应用到这个公司, 进行会计主体的假设是要尽量选择那些处于良好经营状态下的公司, 这样的会计假设才是有生命力的, 才更符合实际, 破产清算会计做的工作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空谈。
最后, 假设的会计主体还要有执行意念, 如果破产清算会计已经做好了各项工作, 但是所服务的对象却没有充分的执行破产清算会计提出的各类假设, 如果这样破产清算会计的工作将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所以在选择服务对象时要充分考虑的经济单位的执行力, 执行力越强破产清算会计就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反之, 如果服务对象没有很强的执行意愿, 那么破产清算会计就要考虑会计主体假设这项工作是否值得去做
2. 停止正常经营假设持和持续经营假设
这项活动是以企业能够持续良好经营为基础, 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企业应该对它的各项会计管理经营系统做出一个良好的规划。破产清算会计要以此为前提为企业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企业要遵循破产清算会计会计给予的建议来确定本单位的制度建设, 这种假设有利于企业对将来进行科学的规划, 能够促使企业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这项工作是要积极地献计献策, 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3. 清算期间假设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假设
清算期间假设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 以便结算账目, 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假设对于正常经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成本分配、编制报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 企业已无经营成果可供陈报, 因此不再需要分期的时间性假定。破产清算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为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日至破产清算程序终结日, 所以, 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具有即时性的特点, 即破产清算期间假设依赖于破产清算程序实施时间的长短。企业要对这方面假设做到足够的重视。
4. 货币计量假设和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假设和货币计量是会计的最基本特征, 不管企业处于经营的那个过程, 货币计量都是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企业会计的基本前提。在持续经营状态下, 货币计量包含着币值不变的假定, 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 破产清算会计虽然继续使用货币计量, 但币值不变的假设显然不再适用。
四、破产清算会计的会计原则
1. 收付实现制原则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 为区别和确定企业各会计期间的不同时间段的财务成果, 企业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的相关原则;行政事业单位不进行盘盈盘亏, 一般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账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为记账方法的单位, 凡属本期的费用和收益, 其款项不论是否收付, 均作为本期费用和收益, 登记在帐进行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和收益, 即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 也不能记录在会计账目当中。
2. 要采取现行成本原则
破产清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破产清算会计采取的是现行成本原则, 而不是历史成本原则。破产清算会计是企业进入清算后对会计要素进行会计记账, 且在清算的时间内和清算结束后不能持续的进行经营管理, 它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原企业现有的财产进行变现。因此, 它必须采用的是现行成本原则, 这样才会达到最好的记账效果。
3. 划分清算费用支出与非清算费用支出原则
企业进入清算后, 由于核算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核心内容不再是产品成本核算而是清算偿债, 根本不可能发生资本性支出, 因此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已无必要。产品成本核算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发生, 即使有少量的经营业务, 由于账务处理方法的改变, 也无须核算产品成本。同时, 也没有严格的会计分期, 因此, 原来意义上的配比原则已不再适用。但应该指出, 破产清算会计对清算损益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其中, 对清算收入、清算费用虽然不要求严格的配比, 但对清算费用与非清算费用还应该进行严格的划分。清算费用从本质上讲, 它是一种共益性费用, 也就是为企业原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发生的费用, 不属于直接的共益性费用。如职工安置费等, 应单独核算, 以免人为地扩大清算费用, 影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4. 变现最大化原则
要想得到变现最大化, 就要增强破产清算会计的工作能力, 要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让公司原有的资产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提高破产清算会计的资产处理分析的能力, 对资产的有效处理是对企业的重要帮助, 只有这样, 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
5. 公平偿债原则
公平原则是偿债业务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在进行债务清偿时, 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相关的分配, 不能都超过法律的界限。注重公平性原则是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分配的有效手段。这既有利于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也利于实现资产利用的最大价值。
6. 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破产清算会计工作的核心是遵循法律的规定, 法律是一切会计工作原则的准则。破产清算会计的工作要依据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反观在现实的情况中, 一些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违法违规的现象非常严重, 常常与企业本身的管理层同流合污, 不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业务。
五、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
1. 清查破产企业资产和债务情况
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清算工作时, 要按照正规的程序对冻死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做一个实际的认定, 要根据企业的相关报表和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来进行有效的清算, 要做到如实清查和准确登记。
2. 变现资产和计算损益
破产资产变现是破产清算会计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大体上看, 对相关的企业持有资产进行变卖, 以保持其最大的效益性。破产财产的实现变卖主要通过拍卖和对外出售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拍卖是指破产清算会计将需要出售的企业在资产委托给专门拍卖部门或临时成立拍卖机构, 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资产的合理的拍卖;出售是指破产清算会计按照有相关估价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 与买主协商交易或委托其他企业代卖来实现企业资产的出售。对上述两种方式要做到灵活运用, 运用各种方法实现资产变现的最大效益化。
3. 清偿债务和分配财产
中途清偿、终结清偿和追加分配与清偿中途清偿是破产清偿的主要方式。是指在财产清偿中, 向已明确的债权人按照一定的次序分配已经变现的破产财产。终结清偿是指清算组将全部破产财产变现后, 向所有债权人的债权额进行一次性的清偿分配, 以后再无其他类型的清偿。追加分配与清偿是指终结清偿后, 由法律部门主持将追回的财产进行分配与清偿。财产清偿要按照下列顺序来进行: (1) 清偿拖欠职工工资和劳保费用以及按规定安置破产企业职工所需费用; (2) 清偿遗留税款; (3) 清偿破产的相关债权。清偿分配时要按顺序进行。若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 则按相关比例向债权人清偿;如果清偿分配后仍有剩余资金, 则由投资者按投资比例进行清偿。总之, 债务清偿要得当, 不能随意的进行处置。
六、会计清算需要做出的文件
1. 财务状况表, 作为反应企业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 从中可以看到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在这个报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企业的经济信息。首先,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会计的要素, 例如:资产。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评估时要清晰的列出公司的资产的情况, 库存现金是否数额充足, 银行存款是否能够正常提取, 原材料是否与账目上的数额相同, 固定资产是否与账目登记的信息相同。再例如: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否与资产与负债的差额相等, 等问题。各个会计经济信息都应该在这个报表中找到影子。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这个报表的建立时, 要充分的清查企业的现有资产, 做到如实的进行登记和处理。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原则。由于财务状况表是破产清算会计出具的关于清查的重要报表, 破产清算会计必须尽职尽责的履行自己的业务, 让这个报表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2. 变现偿债表, 是有关企业在破产时对企业债务情况的的重要报表, 它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偿债情况, 因此, 对其他需要的会计工作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不少的破产清算会计由于公司的请求而在此项目上弄虚作假, 从而迷惑其他收购公司的会计工作人员。这个报表与公司的负债有巨大的联系, 各种负债信息都在此报表中体现出来, 因此, 破产清算会计要对这个报表给予足够的关注。
3. 清算损益表, 它主要反应的是企业的损失与利得的情况, 是反应公司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参考物。
因此, 它是公司情况的晴雨表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这个报表的建立时要根据事实如实填写。在具体清算的过程中要对公司的股票, 持有投资等项目进行有效的审查, 达到对此报表的真实化和准确化。
七、总结
破产是一个企业正常发展的一个部分, 破产清算会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争取利益。破产清算会计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提升自己的会计专业水平。破产是企业的最后生存状态, 企业自身也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要配合破产清算会计进行相关的会计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曹强, 路新广.论新《破产法》对破产会计理论的影响[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志萍.会计信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7.
[3]韩薇.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4]韩伟模.企业兼并与破产会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8.
[5]刘翠莲.现代商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6]栾甫贵.企业破产与东北[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7]刘永泽, 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8]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9]马海清, 朱光林.决策会计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 篇11
关键词: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破产
中图分类号:D922.29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21-02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2005年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不少地方高校目前都已是负债累累,负债的根源在于高校的无序扩张。高校扩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据业内人士估计,银行贷款占到学校基建总投资的80%以上,一些高校不仅从财务核算上来看已经破产,从实际运行上也已经陷于困境。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已没有偿还能力,有的高校甚至连利息都难以承受。高校“破产”一时兴起,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把中国的普通高等学校与“破产”联系在一起。高校真的到了破产的地步吗?高校,尤其是公办普通高校可以破产、能破产吗?如果破产了,老师和学生怎么办?很明显,如果高校破产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就我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能破产的理由
展开论述。
一、公办高校不能破产的理论基础
《现代汉语词典》对“破产”的解释:①在资本主义社会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法院根据本人或债权人的申请,作出裁决,把债务人的财产变价依法归还各债主,其不足之数不再偿还。②丧失全部财产。③比喻事情失败(多含贬义)。在法律上,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为满足债权人正当合理的清偿要求,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之下,就债务人的总财产实行的以分配为目的的清算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其适用范围仅限于企业法人。破产法第2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本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的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可见,在我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本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是法定的企业破产原因和条件。“破产”的重要特征是“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从这一特征来看,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不具备破产的条件。首先,公办高校不具备破产的主体条件。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法人,不应用“破产”这一概念。中国的大学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机构,而是隶属于中国庞大的行政体系,因此,虽然冠以“大学”之名,但往往带有中国官僚结构的“特色”。校长是谁任命的?他们的业绩评判标准由谁决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决策。目前,中国各大高校的主要领导遵从的是由上而下的委任制,他们的个人能力、办校成果都必须遵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则,他们任职的期限,职位的升迁或调动,都掌握在这些部门手中。因此,公办高校不能像企业法人那样,只要符合破产的条件就能提出破产申请。其次,我国公办高校不具备破产原因。我国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本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清理债务。虽然据统计,我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向银行贷款的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不少地方高校目前都已是负债累累。但是,大部分高校都已利用这些贷款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设施。在未来的数年内,高校不用投入太多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用学校的收入慢慢还债,再加上政府的拨款,高校足以还清所欠的债务。因此,高校还没有达到“不能还清到期债务”的地步,高校“破产”一说依据不足。
此外,从破产法的立法目的来看,高校也不宜破产。破产制度的产生首先源于债权人公正分配要求的满足,此可谓破产立法的首要目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时恒久而无期限的法律关系,它有一个从发生到消灭的过程,加之债务内容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复杂,因而债的消灭过程必然伴随大量的债务履行争执。这些争执通常可以通过当事人间私下和解或以诉讼方式实施个别执行来解决,同时,债权人为防止债务人资本亏空,大多能于交易前设置财产担保,使一般交易取得物权法上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债务人出现破产原因尤其是资不抵债时,必将在对债务人财产的先后诉讼和先后执行上产生失衡和偏颇,何况有些债务无法于事前设置担保(如侵权行为之债),这就必然使正常德债权保护效应减弱和失灵。基于此,“为维持多数相互竞合的债权人间公平清偿起见,不能不特别考虑债权之实现方法,为此需要而产生的制度,则为破产制度。”目前,我国公办高校的债务累累并不是像企业那样的资本亏空,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教学仪器、学生宿舍还有其他的基础教学设施足以担保高校的债
务。同时,由于公办高校的特殊地位,也不宜从破产的角度去评价和衡量公办高校。
二、从负债的根源上看,公办普通高校不宜破产
高校为何欠下那么多的债务?这跟最近几年的高校改建扩建有关。但在扩招名义下的这些贷款很大一部分并未用在教育资源的增加上,而是助推了高校形象工程。更可怕的是,高校浪费在形象工程上的巨款,往往还成了拼命提高学费的正当理由。在大学的收入这一栏中,国家财政性教育资金理当排在首位,不过这也会因大学的“出身”而命运各异。国家教育部部属院校,可以直接获取国家财政的拨款,经费相对充足,只是这类大学只占全国大学的比例很小,而由地方政府拨款的大学,则要看地方财政的状况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升级”过程,专科升为本科,“学院”升为“大学”,大学还得进入“211”就在这场运动中,高校之、间也要为“名分”争得你死我活,带有“中国”二字的大学名称,稀缺的“211”名额,都需要众高校拼个你死我活,当然,由此带来的“公关性”支出自然也少不了。
由此可见,高校的债务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和行政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我们不能简单的以高校破产这一做法来结束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破产这一做法不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而且将会对我国现行的教学秩序产生冲击,这也是对现有教育改革成果的否定,弊大于利。
三、我国财政教育经费充足,政府也有能力举办公办高校
首先,从我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财政经费来源上看,公办高校不会破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其次,中国政府有能力举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第六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国家没有能力举办公办高等学校,公办高等学校才会破产。网上有数据显示我国国有资产状况和2001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情况。1994年5月12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发布国有资产统计结果的函》(国资综函发〔1994〕58号):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到199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的帐面价值总量已达30697亿元(不含资源性资产和军队、武警中的国有资产),比上年的26846亿元增加3851亿元,增长率为14.3%。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公办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实力比较雄厚,国有资产总量突破十万亿元。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三万亿元。有国家强大的资金力量做后盾,中国公办高等学校能破产吗?
参考文献:
[1]李润文.中国高校负债达4000亿靠多招学生收学费还贷[N].中国青年报,2007-03-09(7).
[2] 罗德宏,朱烁,周济.高校“破产”言过其实 不会成第二个国企[N].北京晨报,2007-03-18(3).
[3] 方夷敏,朱丰俊.负债2800亿高校惊现破产危机[EB/OL].南方报业网,2007-3-13.
[4] 李龙.大学负债的症结在哪里[N].广州日报,2007-03-11(2).
[5]王延春.高校扩招引2500亿债局政府可能成最后买单者[N].经济观察报,2006-12-16(10).
[6] 陈荣宗.破产法[M].台湾三民书局,1982:1.
企业清算会计有关问题刍议 篇12
一、企业清算与清算会计
(一) 企业清算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或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 由公司股东会做出公司解散的决议, 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 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
企业的清算, 按清算的性质和原因, 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两种类型。普通清算, 又称“解散清算”, 是指对因经营期满或者其他经营方面的原因, 导致不宜或不能继续经营而自愿或被迫解散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破产清算, 是指对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依法宣告破产时, 必须经过破产清算这一处理程序。
(二) 清算会计
清算会计是对被宣告解散企业各项清算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 向有关债权人、投资人、政府及有关部门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清算过程和结果等会计信息的一种专门会计。它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 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但是由于企业进入清算后, 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的基本前提发生了变化, 因而在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方面都有别于财务会计, 成为会计理论的一个特殊领域。
二、清算会计的工作内容
企业清算程序启动以后, 相关的工作就会随之展开, 在进行清算会计之前, 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就是成立专门的清算组, 由它来负责整个清算过程的会计工作。因此, 这里将把清算组的组成工作列入清算会计工作内容中。
(一) 成立清算组
企业进行清算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专门的清算组来具体执行企业的清算工作, 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 清算组的组成情况也就各有不同。一般来说,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 也可以由聘任的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或者其他熟悉清算事务的专业人员作为清算组的成员。
清算组在对企业进行清算期间要履行和行使下列义务和职权:
(1) 清算公司财产, 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 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 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3) 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4) 清缴所欠税款, 清理债权、债务; (5) 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二) 清算会计的具体内容
1. 设立清算账户
设立清算账户是企业在进行清算时必须要做的工作, 应与清算组成立的同时设立, 以便从开始就记录因清算而发生的费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性质设立不同的账户, 对于普通清算来讲, 需要增设“清算费用”和“清算损益”两个基本账户。“清算费用”用于专门核算企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报酬、公告费用、咨询费用和办公费用、诉讼费用及清算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其他的清算费用。“清算损益”用来专门核算清算期间实现的各项收益和损失:财产盘盈、财产重估收益、财产变现的收益和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等。破产清算会计需要设置相应的破产清算会计科目并建立新的账户体系。
2. 清查财产, 编制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
清算开始时, 清算组应全面清查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 准确确定企业的财产范围。在对财产进行清查以后, 编制清查后的财产盘点表, 编制清算财务报表, 并进行账务处理。
清算组应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将固定资产的盘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列为损失, 记入“清算损益”账户借方;固定资产的盘盈、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和已付账但未发货的存货记入“清算损益”账户贷方;要将“清算损益”账户余额作为所有者权益项目“待转清算损益”, 在未分配利润的下方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3. 清算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清算组在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清查以后, 需要对资产的处置、债权的回收以及相关费用和税费进行支付和结转, 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1) 对债权的收回和资产的处置
清算组在收回各种应收款时, 要按照实际收到的数量, 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贷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其他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 要进行相应的核销, 并按核销的金额计入“清算损益”。清算组在变卖和转让企业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时, 应按实际收入和代收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 并按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固定资产”、“原材料”、“产成品”、“应缴税费”等账户, 并将两者的差额计入“清算损益”。
(2) 固定资产的处理
一般来讲, 清算组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完以后, 会对其进行变卖和转让, 以偿还企业的相关债务和费用。在变卖固定资产时产生的相关增值税要根据相关规定来办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文件第四条的规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 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3) 偿还债务, 支付相应费用
清算组在偿付企业的债务时, 要借记“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以及“应缴税费”等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清算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要全部归集在“清算费用”账户的借方, 并在清算结束以后将其全部发生额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入清算损益的借方。
4. 计算清算损益
清算会计处理的后期工作就是要根据在清算期间所确认的相关资产和费用进行损益计算, 根据编制的清算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计算出“清算损益”余额。企业清算如有收益的, 要按照相应的税率计算所得税, 然后进行相应的财产清理工作。
(三) 清算会计的税务处理
企业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前, 要完成以下所得税申报:一是正常经营期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 二是清算期间的清算所得税申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月11日股东会决定企业注销。公司在成立清算组后, 对本企业的债务和资产进行了详细的清查, 并编制北华天勤公司截止到2010年9月11日财产盘点表和资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0号) 的文件要求, 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 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 为清算所得。企业应将整个清算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计算清算所得。
企业注销要进行相应的税务注销, 主要是国税和地税的注销工作。根据规定, 注销国税和地税要遵照以下流程:
1. 注销国税
按照国家税务局的要求, 要进行注销表格的填写、签字、审核、盖章、缴销发票、税务专项审计、补缴税款后, 取得国家税务局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2. 注销地税
取得国家税务局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后, 到地方税务局进行注销表格的填写、审核、签字、盖章、缴销发票、补缴税款后, 取得地方税务局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三、企业清算会计核算的实证分析
北华天勤公司因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企业资金链断裂, 因此, 2010年9产负债表, 如上表所示。
1.收回债权的账务处理
2010年9月15日, 收回应收账款80, 000元, 存入银行。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0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同日, 收回其他应收款10, 000元, 存入银行。其他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5, 000元, 账务处理为:
2.变卖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均为2009年1月1日之后购置的, 且进项税额在购进当期已抵扣。9月16日, 公司处置各项固定资产的实际收入为350, 000元, 存入银行, 各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550, 000元, 累计折旧17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经计算, 因变卖固定资产而产生的增值税为50, 855元[350, 000*17%/ (1+17%) ], 并已上缴, 账务处理为:
3.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9月17日, 支付给职工各种工资和相关费用150, 000元, 上交所欠税款12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4.支付清算费用
在整个清算过程中共发生清算费用100, 000元, 并进行了支付, 账务处理为: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推荐阅读:
企业破产清算流程07-29
破产清算的税务处理07-11
证券公司破产清算分析07-06
清算转破产申请书10-12
企业清算委员会破产申请书10-22
破产会计05-22
破产会计理论10-04
破产企业的会计思考05-20
会计清算中心社会实践报告07-10
清算主题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