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清算(精选6篇)
公司解散清算 篇1
瑞萨科技公司 (以下简称“瑞萨”) 和其下属子公司Key Stream公司 (以下简称“Key Stream”) 于今年4月21日就后者的问题召开股东大会, 股东投票决定清算Key Stream。从当日起Key Stream已经宣告解散, 清算程序也已经启动。
Key Stream是一家从事开发并销售超低功耗无线LAN芯片集和相关软件的供应商。瑞萨自2007年1月开始投资Key Stream, 此后Key Stream将无线LAN芯片集与瑞萨的微控制器和SoC产品相结合, 已合作开发并推出了无线LAN解决方案。
由于目前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 瑞萨和Key Stream认为, 如果后者仍旧独自开发其业务, 他们将面临巨大挑战。今年4月1日Key Stream已经将无线LAN业务转给瑞萨, 由于主要业务转让相关的程序已经结束, 瑞萨决定解散和清算Key Stream。瑞萨会继续为该公司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服务。
关于瑞萨
瑞萨科技公司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是移动电话、汽车、计算机/音视频市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科技还提供功率MOSFETs、智能卡微控制器、射频IC、大功率放大器、混合信号IC、系统级芯片 (SoC) 、系统级封装 (SiP) 等产品。瑞萨科技成立于2003年, 是日立 (TSE:6501, NYSE:HIT) 与三菱电机 (TSE:6503) 的合资企业。2008财年 (截止2009年3月) 瑞萨科技的综合收入达到7027亿日元。瑞萨科技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拥有一个遍布16个国家和25 000雇员的制造、设计、销售的全球性网络。欲了解进一步信息, 请访问http://www.renesas.com。
关于Key Stream公司
Key Stream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 公司宗旨是开发和提供无线LAN芯片集。其间, Key Stream公司开发并向市场推出了支持IEEE 802.11a、11b和11g标准的无限LAN通信处理器与RF芯片。Key Stream公司提供的无限LAN芯片集采用了无线LAN通信处理器、嵌入式CPU和专用低功耗技术, 主要面向移动嵌入式应用。Key Stream公司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面的服务 (包括LSI设计) , 固件、驱动器和应用开发, 利用芯片集实现的参考设计和咨询服务的公司。欲了解进一步信息, 请访问http://www.keystream.co.jp/en/index.html
公司解散清算 篇2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公司清算程序】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需做哪些工作
【公司清算程序】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需做哪些工作
清算组的工作程序
1、清理公司财产
清算组成立后,即应着手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必要时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对公司财产进行评估。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2、通知和公告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同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于六十日内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
3、债权申报
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公司清算时,债权人对清算组核定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要求清算组重新核定。清算组不予重新核定,或者债权人对重新核定的债权仍有异议,债权人可以以公司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债权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报债权,在公司清算程序终结前补充申报的,清算组应予登记。
4、制定清算方案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确认。
清算方案具体包括资产处置方案、土地处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债权债务处理方案等等。
5、实施清算方案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其中,在实施清算方案过程中,涉及土地处置的,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公司财产在未按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6、清算终结,注销公司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自清算报告被确认之日起十日内,清算组应当将清算报告及表册报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并申请注销登记。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销登记后,清算组应当公告企业终止
来源:(【公司清算程序】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需做哪些工作http://s.yingle.com/cm/306513.html)公司经营.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是多少 http://s.yingle.com/cm/659325.html 公司设立登记需准备哪些文件 http://s.yingle.com/cm/659324.html 三个人合伙做生意营业执照写了一个人股权怎么分 http://s.yingle.com/cm/659323.html 自然人独资公司增资扩股协议 http://s.yingle.com/cm/659322.html 私人企业工伤赔付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cm/659321.html 哪些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可以直接起诉公司股东,股东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http://s.yingle.com/cm/659320.html 企业改制后的股权纠纷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cm/659319.html 公司解散之诉如何提起
http://s.yingle.com/cm/659318.html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相关法律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317.html 公司增资的方式有几种
http://s.yingle.com/cm/659316.html 个体户营业执照怎么年审
http://s.yingle.com/cm/65931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企业怎样进行融资减债
http://s.yingle.com/cm/659314.html 股票期权行权价如何确定
http://s.yingle.com/cm/659313.html 上市对企业发展有哪些好处
http://s.yingle.com/cm/659312.html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cm/659311.html 公司股权变更应提交什么材料 http://s.yingle.com/cm/659310.html 婚前以个人财产买的股票属于共同财产吗 http://s.yingle.com/cm/659309.html 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增资程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cm/659308.html 限制银行承销债券和股票是什么意思 http://s.yingle.com/cm/659307.html 股权未全部支付能否解除合同 http://s.yingle.com/cm/659306.html 2018股票盗卖和盗买该怎么处理 http://s.yingle.com/cm/659305.html 签订保密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http://s.yingle.com/cm/65930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2018最新)http://s.yingle.com/cm/659303.html 关于发行股票发行费用
http://s.yingle.com/cm/659302.html 股票是否属于遗产的范围
http://s.yingle.com/cm/659301.html 总公司如何撤销分公司
http://s.yingle.com/cm/659300.html 公司合并的好处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299.html 公司分立方案 http://s.yingle.com/cm/659298.html 公司合并员工有赔偿吗
http://s.yingle.com/cm/659297.html 公司股权转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296.html 撤销公司登记怎么进行
http://s.yingle.com/cm/659295.html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是多少 http://s.yingle.com/cm/659294.html 公司解散纠纷怎么解决
http://s.yingle.com/cm/65929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个体户办理税务登记证程序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292.html 变更股东需要转让资产吗
http://s.yingle.com/cm/659291.html 私营公司注册程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cm/659290.html 关于破产清算的法律条文
http://s.yingle.com/cm/659289.html 公司被撤销后由谁作为诉讼主体 http://s.yingle.com/cm/659288.html 撤销分公司订立的合同怎么办 http://s.yingle.com/cm/659287.html 事业单位职工判刑工资待遇
http://s.yingle.com/cm/659286.html 股权投资企业委托管理协议的内容是什么 http://s.yingle.com/cm/659285.html 股东如何申请解散公司
http://s.yingle.com/cm/659284.html 股权转让及代持协议书(2018最新)http://s.yingle.com/cm/659283.html 国有企业股权转让有什么程序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cm/65928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侵害股东权益时股东如何起诉 http://s.yingle.com/cm/659281.html 外商独资企业章程 http://s.yingle.com/cm/659280.html 公司债务诉讼时效是几年
http://s.yingle.com/cm/659279.html 公司跨区搬迁有赔偿吗
http://s.yingle.com/cm/659278.html 公司设立各阶段程序、相关规定(2018)及提交材料规范 http://s.yingle.com/cm/659277.html 冒充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有什么法律后果 http://s.yingle.com/cm/659276.html 非法集资没证据怎么办
http://s.yingle.com/cm/659275.html 哪些财产不能用作公司出资
http://s.yingle.com/cm/659274.html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司法解散的规定(2018)http://s.yingle.com/cm/659273.html 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务承担是如何规定(2018)的 http://s.yingle.com/cm/659272.html 股份公司募集设立案例分析
http://s.yingle.com/cm/659271.html 设立公司的条件 http://s.yingle.com/cm/65927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公司决议违法对所签的合同有什么影响 http://s.yingle.com/cm/659269.html 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几种
http://s.yingle.com/cm/659268.html 公司怎样才能上市 http://s.yingle.com/cm/659267.html 有限公司如何申请破产
http://s.yingle.com/cm/659266.html 股份有限公司如何清算
http://s.yingle.com/cm/659265.html 公司申请歇业的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264.html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在股权回购上有什么区别 http://s.yingle.com/cm/659263.html 分公司注销申请的范文
http://s.yingle.com/cm/659262.html 公司解散的程序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261.html 注册公司法人如何撤销
http://s.yingle.com/cm/659260.html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哪些责任 http://s.yingle.com/cm/65925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如何写公司减资的股东会决议 http://s.yingle.com/cm/659258.html 股权投资要注意什么手续
http://s.yingle.com/cm/659257.html 公司变更名称的程序怎么走
http://s.yingle.com/cm/659256.html 股权确认之诉的管辖问题
http://s.yingle.com/cm/659255.html 北京集团公司成立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cm/659254.html 公司分立税务问题处理
http://s.yingle.com/cm/659253.html 股权转让协议书(2018最新)模板是什么样的 http://s.yingle.com/cm/659252.html 事业单位病退条件最新规定(2018)2018 http://s.yingle.com/cm/659251.html 外资企业转为内资企业,要走什么程序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cm/659250.html 股权转让有哪些限制性规定(2018)http://s.yingle.com/cm/659249.html 公司清算需要去撤销登记吗
http://s.yingle.com/cm/65924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重整与并购重组是什么意思
http://s.yingle.com/cm/659247.html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程序 http://s.yingle.com/cm/659246.html 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指的是什么 http://s.yingle.com/cm/659245.html 2018年劳动仲裁可不可以帮忙到单位拿证据 http://s.yingle.com/cm/659244.html 直系亲属之间继承和赠与股权需要纳税吗 http://s.yingle.com/cm/659243.html 公司合并时债权人的异议权
http://s.yingle.com/cm/659242.html 如何查询企业营业执照年检是否公示成功 http://s.yingle.com/cm/659241.html 股权转让协议未办理工商登记是否生效 http://s.yingle.com/cm/659240.html 股份有限公司倒闭债务怎么偿还 http://s.yingle.com/cm/659239.html 股东滥用权利行为怎么认定
http://s.yingle.com/cm/659238.html 股权投资需要许可吗,要注意什么 http://s.yingle.com/cm/65923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http://s.yingle.com/cm/659236.html 增加注册资本应如何缴纳印花税 http://s.yingle.com/cm/659235.html 多方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http://s.yingle.com/cm/659234.html 浅谈股权转让如何交税
http://s.yingle.com/cm/659233.html 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一、二、三 http://s.yingle.com/cm/659232.html 公司分立存续程序 http://s.yingle.com/cm/659231.html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释一二三四 http://s.yingle.com/cm/659230.html 没有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股权转让有效力吗 http://s.yingle.com/cm/659229.html 有限责任公司分立后债务由谁承担 http://s.yingle.com/cm/659228.html 法院对股权转让协议的认定有哪些原则 http://s.yingle.com/cm/659227.html 股权全部转让后转让款怎么分配 http://s.yingle.com/cm/659226.html
公司解散清算义务人的确定 篇3
一、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的区别与联系
理论界之所以未对清算义务人的范围形成统一意见,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将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混为一谈。实际上, 公司清算义务人与公司清算人虽然有时存在人员上的重叠, 但是其意义截然不同。清算人是具体承担清算事务的个人或组织。对于清算人的称谓, 《公司法》、《保险法》中称为清算组;《民法》、《民事诉讼法》中称为清算组织;《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信托法》中称为清算人;《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中称为清算委员会;《破产法》中称为破产管理人。称谓虽有不同, 但其法律地位和职能是基本相同的。
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的区别主要为:第一, 产生不同。根据现有法律规定, 清算义务人是法定的, 不能任意选择或解除。清算人是指定的, 主要是基于股东的委任或者其他权力机构的指派。第二, 义务的内容不同。清算义务人的义务是启动清算、产生清算人;清算人的义务是具体执行清算工作, 完成清算事务。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的联系主要为:一是重叠或者委托关系。一般情况下, 公司清算人是清算义务人亲自或者基于公司清算义务人的委托而执行具体的清算事务。二是监督关系。公司清算人在清算过程中要接受清算义务人的监督, 清算义务人一旦发现清算人有违反法律的情形, 应当制止或纠正。
二、对现有观点的梳理及评析
(一) 董事为清算义务人
目前, 有很多学者主张由董事会承担清算义务, 认为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 对公司的事务较为熟悉, 让董事会承担清算义务, 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公司事务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清算事务的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清算效率。国外公司立法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规定。但是笔者认为极为不妥, 原因在于: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 依照《公司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股东会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的职权, 并且股东会还有职权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所以董事会的有关公司解散的方案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通过才能具体实施, 但是, 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未做出清算决议的情况下, 或者董事会虽然提出解散方案但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不通过的情况下, 董事会是无法组织清算的。这时如果基于董事会未能很好地尽到清算义务, 而让董事会承担清算责任, 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 让董事作为清算人参与公司的清算工作是可以的, 但作为清算义务人则有失偏颇。
(二) 公司章程规定
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内部关系的基本规章, 是一种自律性规则, 对公司及公司内部成员有约束力, 是规范公司内部关系的基本依据。所以, 通过公司章程规定个别的股东或者董事在公司解散后对公司进行清算一方面尊重了作为私法主体的公司的自主决策权, 贯彻了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通过章程的事先确定确实有利于对公司清算义务人的明确, 有利于提高公司清算的效率, 体现了商法的效益原则。但是, 通过章程规定一部分股东或者董事承担清算义务, 而把另一部分股东或者董事排除在外, 当章程确定的清算义务人不履行清算义务而对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时, 无疑是把另一部分股东和董事应承担的责任也排除在外, 这对于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再者, 由公司章程来确定公司清算义务人也有悖于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须由法律直接予以规定的理念。
(三) 股东为清算义务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解散的企业法人所涉民事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 》,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为该公司的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为控股股东。有人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50人以下, 股东人数多, 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没有上限, 所以操作难度大。
(四) 区别规定
在公司自愿解散时, 如为有限责任公司, 则全体股东应该作为清算义务人, 因为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与资合性, 在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情况下, 应由全体股东承担清算责任;如为股份公司, 则应将董事会作为清算义务人。这是因为如果清算义务人是由股东大会选举的股东担任, 那么在股东大会逾期不召开的情况下, 清算义务人始终无法确定, 而召集股东大会主要是由董事会来完成, 所以启动清算程序的工作实际上仍是董事会的职责所在, 并且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执行机关对内行使管理公司的职能对外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 能更好地组织清算工作。另一方面, 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股东会中心主义, 实际上所谓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在我国表现的并不明显, 董事会成员一般由公司主要股东或其代表组成, 控股股东事实上控制了董事会乃至整个公司的经营权, 所以控股股东作为清算义务人的责任完全可以体现在整个董事会的清算责任中, 因此将董事会作为清算义务人事实上涵盖了控股股东。
三、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应为全体股东
(一) 原因分析
在我国公司清算中, 仍应由股东承担法定清算义务。其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理论上讲,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股东是公司的出资者和最大权利拥有者, 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股东理应对公司承担清算义务。第二, 法律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负有清算义务是基于股东有限责任的要求。即一方面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经营风险承担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 当公司经营失败而终止营业时, 应根据诚信原则的要求及时对公司财产进行清算, 以尽可能减少因经营失败给债权人、公司职工以及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第三, 公司法的具体设计。公司是由投资人, 也就是股东出于自己的利益设立并为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服务的, 公司运作的物质基础是股东的投资, 其意志由股东组成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并通过一定的决议程序形成, 其执行机关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形成。因此, 公司是股东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工具。但是在公司存续期间, 形成众多的法律关系, 公司不能再仅仅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存在, 而是成为众多法律主体利益的集合体, 其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公司债权人、公司员工以及社区成员等各方利益。当公司因故解散时, 为了维护相关主体的利益, 作为公司的出资人的股东应当负有对其进行清算的义务。
从实践中看, 第一, 对现状的考察。一国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本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 如果法律制度的设计脱离这一基础, 其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因缺乏适用的环境而被搁浅。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 公司机关主要为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是公司的意思机关、权力机构和法定必设机关。所以, 许多公司重大事务决策都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通过才可以具体实施, 公司的解散清算也不例外, 所以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对于公司清算, 特别是普通清算的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是由股东组成的, 其决议其实就是股东的意思, 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 由股东对其自己的意思表示负责是理所当然的事。公司董事会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在我国现有公司中, 董事一般是股东, 董事长则是在公司中所占股份比例最大的股东, 而总经理大多也是股东, 甚至是大股东。因此, 公司总体上是由股东控制的, 公司的一切活动均以股东的意思为转移, 均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由股东承担清算义务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是合情合理的。第二, 股东行使权利的机关为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股东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表决行使权利时, 有相互监督的权利和责任。所以, 对于公司的清算义务, 股东也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统一行使, 对于那些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股东, 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在股东内部追究责任, 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公司股东人数过多、操作难的问题, 从而有利于提高清算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促股东之间加强监督, 从一定程度上约束股东“搭便车”的心理。
(二) 现有立法的不足及纠正
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有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此规定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第一, 规定容易滋生歧义。根据规定, 我们既可以认为股东、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是公司的法定清算义务人, 同时我们还可以认为他们是公司清算组的法定成员, 但是, 我们在现实中却不能把两方面的解释都认为是正当的解释, 而是两者必舍其一。所以就立法的明确性和周严性来说, 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定在《公司法》中是不应该出现的。第二, 如果把《公司法》的该条规定理解为是对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的规定, 那么有关“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的规定就容易造成在公司清算实践中董事和股东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
因此, 不管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 其法定清算义务人均应为公司股东, 而具体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清算工作, 法律可以授权股东会和股东大会来委托具体的人员来担当委托清算义务人 (亦可称之为意定清算义务人) , 并由委托清算义务人来具体负责组织清算组织进行具体的清算工作。这种操作方法一方面可以保证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的法定性, 避免因公司股东和董事相互推诿而造成的法定清算义务人的缺位;另一方面把民法中委托代理的规定引入其中, 既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组织清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国光.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2]、赵万一.商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1.
公司解散清算 篇4
敬启者:
根据【本公司股东(大)会、工商登记机关、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人民法院】做出的《【关于解散、吊销、撤销、责令关闭本公司的决议、决定】》,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自 年 月 日起,开始进行解散清算事宜。
如果本公司对于贵公司负有任何债务,无论是否到期,请贵公司于接此通知后3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本公司清算委员会申报贵公司对本公司所享有的该等债权。如贵公司逾期未能申报债权,本公司将不再受理,贵公司对本公司所享有的债权将被视为放弃。
债权申报文件应包括:
1.贵公司最新通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贵公司法人印鉴);
2.贵公司债权申报书,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贵公司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及贵公司对本公司享有债权的金额、性质、有无担保、是否为连带债权等具体内容;
3.贵公司债权形成所依据的合同、协议、裁判文书等债权凭证; 4.贵公司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如贵公司委托他人代为申报的); 5.贵公司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请贵公司按照如下联系方式向本公司送达债权人申报文件: 债权申报联系人: 先生、女士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贵公司接此通知后,请按照上述联系方式中所载传真,签署本通知所附回执后,传真回本公司,并将回执原件按上述联系方式挂号邮寄或专人送达至本公司。
就本通知,如有任何问题,亦可按上述联系方式与联系人联系。此致
清算组
(盖章)
年 月 日
回 执
本公司确认,已于 年 月 日收悉贵公司发送的本项债权申报通知。
债权人: 公司(公章)
签署时间: 年 月 日
公司
关于 事宜债权申报的公告
经【本公司股东(大)会、工商登记机关、有管主管部门、有关人民法院决议、决定】,本公司自 年 月 日起,开始进入解散清算程序。请本公司债权人自本公告首次刊载之日起【第一次刊载日起】45日内,向本公司清算委员会申报债权,所需提交债权申报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债权人最新通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载明赵权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及债权人债权金额、性质、有无担保等具体内容的债权申报书;债权人债权形成所依据的合同、协议等债权凭证。如债权人需委托他人代为申报债权的,还应提交债权人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
请债权人按如下联系方式提交上述文件,逾期申报的债权,将不予受理。债权申报联系人: 先生、女士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公司清算组
(公章)
公司解散清算 篇5
1.一般情况下股东解散公司的权利。
依据《公司法》第37条等条款的规定,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有权通过解散公司的决议;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有权通过解散公司的决议。
2.公司治理僵局情况下股东司法强制解散请求权。
依据《公司法》第182条的规定,在公司治理僵局情况下,任何法律形态的公司,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均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请求人民法院强制解散公司。而解散公司的权利以及请求强制解散公司的权利均系团体股东权,需要以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或达到法定条件的股东的名义行使。
3.公司股东组成清算组及清算公司的权利。
在公司出现《公司法》第180 条规定的破产以外的四种解散情形时,则依据第183 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权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股东清算公司的权利属于团体股东权。第183 条仅规定了债权人享有公司怠于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情况下的司法强制清算请求权,未提及公司股东是否亦有此权利。
4.公司股东对清算方案、清算报告的确认权。
依据《公司法》第186、188 条的规定,公司股东对清算方案、清算报告的确认权系团体股东权,而非单个股东权,只能以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名义行使。在司法强制清算之诉中,这种确认权仅是一种核实权,而非批准权,否则将导致清算利益的内部化。
5.公司股东对公司自行解散、清算后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依据《公司法》第186条第2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清算剩余财产,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剩余财产。
二、《企业破产法》(2007)关于公司破产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的规定
1.公司股东司法重整请求权。
依据《企业破产法》第70条第2款的规定,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的破产清算申请后,被依法宣告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重整。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公司股东司法重整请求权是团体股东权、少数股东权,是位于债务人企业、债权人之后的一种补充性救济权。其与债务人企业的重整请求权背后掩藏的专属于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司法重整请求议决权并非同一概念。其二,债务人企业不能自行按照公司内部自治程序决定施行《企业破产法》第八章明确列举的司法重整措施。因为司法重整措施的批准程序较为严格,还有许多严格限制债权人权利的措施,客观上增加了债权实现的风险。
2.公司股东破产清算后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企业破产法》第113 条仅规定了破产清算阶段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和分配比例,及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计算标准,并没有解决上述被宣告破产企业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分配问题。但《公司法》第186 条第2 款已经规定了公司在自行解散和清算后分配剩余财产的标准、模式。因此,如果企业被宣告破产,进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可以适用《公司法》第186条第2款的规定予以分配。
三、外商投资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关于股东权益的法律规定
1.《外资企业法》(2000)中外资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的规定。
其中与外资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间接相关的规定主要有两点:
(1)外资企业投资者对清算后资金的分配权和支配权。依据《外资企业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外国投资者从外资企业获得的清算后的资金可以汇往国外。这是本法中唯一一条明确规定了外资企业清算情况下外国投资者权益的条款。
(2)外国投资者于企业终止、清算期间的有限制的企业财产处分权。依据《外资企业法》第21 条第2 款的规定,外资企业投资者在外资企业清算过程中非为执行清算,不得处分企业财产。
2.《〈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2014)对外资企业的期限、终止与清算问题的细化规定。
其中与外资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相关的规定有三点:
(1)外国投资者有决定或申请外资企业终止的权利。依据《〈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68 ~ 70条的规定可知,外国投资者可以决定外资企业终止的情形包括经营期限届满、外资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已经出现。外国投资者应当决定外资企业终止的情形为,因外资企业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被依法撤销。外国投资者应当报请审批机关核准外资企业终止的情形包括: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遭受严重损失,导致无法继续经营。
(2)外国投资者于企业解散、清算期间的有限制的企业财产处分权、分配权、购买权。依据《〈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74、76 条的规定,结合《外资企业法》第19、21 条的分析可知,在审核机关审批核准外资企业终止申请以后至外资企业清算委员会成立前,外资企业投资者可以因解散清算目的之需要而管理、处分企业财产、利润,但不得将企业资金汇出或携出境外,也不得自行处理企业财产。清算委员会成立以后,外资企业的资产、利润由清算委员会管理、处分。清算结束后,外国投资者对依法视同外资企业利润的超过注册资本的资产净额和剩余财产,在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后,可向清算委员会主张依法分配归属自己。另外,对于外资企业为清算而处分的财产,外国投资者对前述财产的购买权受到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的限制。
(3)外国投资者的司法重整请求权、破产清算请求权。依据《〈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77条第1款的规定,外资企业出现破产情形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算。显然,这里的“有关法律、法规”指的是《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故当外资企业出现《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情形时,外国投资者可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7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外资企业破产重整或破产清算。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01)中合资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的规定。
该法中与合资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间接相关的规定主要有两点:
(1)外国合营者于经营期满或企业中止后对其分得资金及其他资金的处置权。依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1条的规定,在合营企业期满或中止时,外国合营者可以将其所分得的资金及其他资金,以合营企业合同规定的货币,按外汇管理条例汇往国外,或存入中国银行。其他合营者也享有类似的处置权。本条也是为数不多的涉及外资企业解散清算后外国合营者权益的条款。
(2)守约合营者违约性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依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4条可知,一方合营者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规定的义务导致合营合同终止,如果因违反合同而造成损失的,应由违反合同的一方承担经济责任。合营合同是合营企业存在的基础条件之一,合营合同的终止必然导致合营企业的终止。故本法第14条规定的合营合同终止情形在实质上也是合营企业终止的情形。另外,由于立法未明确受害者主体身份,若受害者系守约合营者,则该损害赔偿责任系法定的违约责任,但不排除合营各方事前对其在合营合同中予以约定;若受害者系合营企业,则该损害赔偿责任系侵权责任。
4.《〈中外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2011)中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与清算问题的细化规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相关规定有以下几点:
(1)合营者对企业清算债务主张按照认缴出资额分担的权利。依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3章第16条第2款、第18条第1款的规定,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合营企业的合营者认缴的出资额总额为在登记管理机构所登记的资本总额,即注册资本。在公司法理论上,立法用“认缴出资额”要比“注册资本”更加严谨,相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 条第3 款来说是一种进步。
(2)守约合营者的行政解散请求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4章第90条规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解散事由和解散申请程序。当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时,由守约合营者向审批机关提出解散申请。若存在其他解散事由,则由合资经营企业的董事会向审批机关提出解散申请。
(3)明确且间接地否认守约合营者违约性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依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4 章第90条第2款的规定,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所规定的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一方,应当对合营企业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款既明确了该项事由下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只能是侵权责任,又明确了受害主体只能是合资经营企业而非守约合营者。这是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4条的一种限缩性规定,值得商榷。
(4)合营者清算后剩余财产的分配权。依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4章第94条第1款的规定,除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另有规定外,合营者可以按照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合资经营企业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该条款中的“出资比例”应为登记机关已登记的各个合营者认缴的出资比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际出资比例。而该条第2款还规定,合营企业清算后剩余财产中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为清算所得,应当依法缴纳所得税。
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2000)中合作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的规定。
在《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27条规范中,与合作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间接相关的规定有三点:
(1)合营者依照合作企业合同分配企业清算后剩余财产的权利。依据《中外合作企经营企业法》第21 条第1 款的规定,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是中外合作者分配收益或者产品、承担风险和亏损的法定依据。显然,这项分配规则适用于合作经营企业运营发展的各个环节,包括合作经营企业的解散、清算环节。故该条款中的“收益”自然包括合作经营企业解散清算后的剩余财产。
(2)先行收回投资情形下,各方合作者依法或依合作企业合同分担企业清算债务的权利。依据《中外合作企经营企业法》第21 条第3 款的规定,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后,中外合作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该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合作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的中外合作者,特别是已经在解散清算前先行收回了投资的外国合作者。
(3)外国合作者处置企业终止时分得资金的权利。依据《中外合作企经营企业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外国合作者在合作企业终止时分得的资金,可以依法汇往国外。这里的“合作企业终止”应是指合作经营企业依法进行解散清算完结以后。
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2014)对合作经营企业的解散、清算问题的规定。
其中对合作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的间接规定主要有三点:
(1)合作企业合同是解决合作经营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股东权益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依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0、12、49条的规定,合作企业合同应当载明“合作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问题,且合作企业合同的效力优于合作企业协议、章程。合作企业的清算事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合作企业合同、章程的规定办理。故在相关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时,合作企业合同的补充性另行规定将是解决合作经营企业解散清算中股东权益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但合作企业合同中关于清算时企业债务的分担、清算后企业剩余财产的分割、清算后分得剩余财产的处分等问题的约定不得违反《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明确规定,也不具有直接对抗企业债权人的效力——特别是非法人型的合作经营企业,其责任分担的约定不能免除各方合作者对合作经营企业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
(2)守约合作者的行政解散请求权、违约性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除合作经营企业的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可以议决企业解散事项并报请审批机关批准外,依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48条第2款的规定,因合作者不履行合作企业合同、章程之义务,致使合作企业无法继续经营时,守约合作方有权向审批机关提出解散企业申请,经批准后解散合作企业。守约方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遭受损失时,有权向违约方依据合作企业合同主张损害赔偿责任。该项损害赔偿责任依据法律条文“不履行合作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应当对履行合同的他方”的字面涵义足以明确其为违约责任,而非侵权责任。
(3)外国合作者有严格限制的先行收回投资的权利。依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1 条第3 款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44条第2款的规定,立法重复性地认可外国合作者在合营企业经营期限内有先行收回投资的权利,以及明确各方合作者仍需依照有关法律、合作企业合同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但针对该项权利的行使,《〈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45条规定了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1条第2款更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其一,说明先行回收投资的总额、期限和方式,经财政税务机关审查同意后,报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其二,合作企业的亏损未弥补前,外国合作者不得先行回收投资。依实施细则第45条的规定,在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期限内的解散、清算,在完全清偿企业债务之前,外国合作者亦应不享有先行收回投资的权利,即便是合作企业合同有所规定。相反,在清偿完企业债务、弥补完企业亏损之后,对清算后剩余的企业资产,外国投资者仍可以依据合作企业合同先行收回投资。
四、《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08)所涉及的公司解算、清算过程中关于股东权益的规定
2008 年5 月19 日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简称《公司法解释二》)结合司法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解散和清算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做了特殊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司法》(2005)的不足,并对公司解散、清算中股东权益问题做出了针对性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股东的司法强制解散请求权与司法强制清算请求权。
《公司法解释二》第1条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界定了公司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司法机关裁决强制解散公司的事由,以及不得据以请求司法机关裁决强制解散公司的事由。对于公司股东司法强制解散请求权与司法强制清算请求权的行使,《公司法解释二》第2条规定,公司股东的司法强制解散请求权与司法强制清算请求权不得同时主张、同时行使,否则受案法院对其同时提出的清算申请不予受理。在立案登记制度下一旦受理,合议庭可以依法释明,告知原告在受案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后,可依法自行组织清算或者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公司法解释二》第7条则进一步规定了公司股东在公司债权人拒绝对目标公司提起司法强制清算之诉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的事由。
2.公司股东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中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权利。
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提起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结合《公司法解释二》第1条的规定,笔者认为,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中申请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提诉股东具备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的诉讼主体资格;②提诉股东于案件受理后向受案法院提供相应且有效的担保,实务中应以财产或财产性的权益为担保标的,原则上还应严格限制提诉股东要求人保的主张;③受案法院裁决对目标公司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2014 年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决定在全国推行立案登记制度的司法改革,以图革除司法实践中受案法院立案庭过分实体性审查立案材料的积弊,故于此司法改革背景下理应坚决杜绝出现在立案阶段由受案法院立案庭个别法官裁决是否准予提诉股东的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的情形。
3.公司股东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中追加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4条的规定,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的提诉股东应将目标公司列为本诉的被告,可以选择将其他股东(特别是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控制股东)列为本诉的第三人而非共同被告。依据诉讼法理,结合本条第3款的规定,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相对于全部股东而言系必要共同诉讼,提诉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系本诉的必要诉讼主体,具有实际的诉讼当事人地位,不应无故缺席本诉审判。故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的提诉股东应于提诉之前通知其他股东,以共同原告,或以第三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若提诉股东拒绝通知,或因其他原因没有通知的,受案法院负责主审本诉的合议庭理应依法决定通知其他股东以共同原告,或以第三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而且,在提诉股东和受案法院均没有通知其他股东参与诉讼的情况下,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的其他股东在得知本诉之后,仍然享有依申请以共同原告或以第三人的名义参加本诉的权利,受案法院不得拒绝该申请。
4.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中提诉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的抗辩权。
随意解散公司并非立法者及投资者真正追求的目标,而对于身处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中的目标公司控制股东或控股股东而言更是如此,为此立法在督促个案司法者注重调解之外,还赋予了目标公司提诉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一定的抗辩权。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5条的规定,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之诉中其他股东享有抗辩权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股东收购股份;当事人协商同意以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当然当事人之间的前述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时,受案法院有权驳回前述抗辩,判决强制解散目标公司。
5.公司股东于司法强制清算之诉中更换清算组成员请求权。
在司法强制清算诉讼中,由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组成员有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行为、丧失执业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或有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的,公司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规定申请更换清算组成员。但是,“可以根据”一词表明人民法院对股东的该项申请享有审查和最终裁决的权力,不能排除在个别情况下,经由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而驳回公司股东申请的可能。
6.违法清算行为害及公司时股东的派生诉权。
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15条的规定,公司的清算方案应当区分情况,须经过组织清算的公司股东会或人民法院确认。清算组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带来损失时,公司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主张违法清算组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文并没有明确说明公司股东于此情形下,以何种名义提起赔偿之诉以及赔偿款项的归属情况。但依据公司股东派生诉讼的原理,结合《公司法解释二》第23 条第2 款、第3 款以及《公司法》第149 条、第151条第3款的规定,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须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的股份)可以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以实施了违法行为的清算组成员为被告,以公司为第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诉讼,其所获得的赔偿自然归属于清算中的公司所有,但原告股东可以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公司对于原告参加诉讼支付的合理费用予以补偿。
7.无过错股东承担连带清算责任后的追偿权。
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22条的规定,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公司设立时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在其他股东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之后,有权向未依法缴纳出资的股东行使追偿权以挽回自己的损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连带清偿责任的承担不以未缴纳出资的股东有过错为前提,即便未缴纳出资的行为是依据公司章程而为,且并不违法,该连带清偿责任的规定对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发起人仍然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公司解散清算 篇6
一、对我国公司自愿解散制度立法的审视
在并无任何法定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事由发生的情况下, 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我国公司法要求解散有限公司必须采取股东会特别决议的方式而为之。我国《公司法》第44条规定:“股东会会议做出……解散……公司形式的决议, 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公司解散决议一经形成, 必然要涉及到对公司的清算, 在公司清算中对清算行为的监督、清算报告的效力确认等问题亦是股东对清算利益最为关切的环节。根据我国《公司法》, 在公司自行清算的情况下, 清算方案及清算报告应当报股东会确认。
依传统公司法资本多数表决的原则, 股东会往往被拥有大部分表决权的控制股东所控制, 中小股东在公司中始终处于劣势。一旦小股东在有关公司解散和清算的决议中遭受控制股东的排挤压迫,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司法》第20条、第22条的规定, 股东可对有关决议的效力提出异议之诉, 并追究滥权股东的赔偿责任。同时为确保股东对清算过程的有效监督, 《公司法》第34条明确股东的知情权及救济措施;针对违法清算的情形, 公司法解释中明确了股东享有强制清算请求权;对失职清算组成员, 股东也可提起赔偿之诉。
应当说, 现行公司法为受排挤的中小股东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司法救济框架, 但笔者认为, 现行的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在对股东权益的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 自愿解散制度设计中的立法疏漏
依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股东解散公司目的的正当性, 并非是解散决议有效的法定条件。因此当控制股东滥用表决权恶意解散公司时, 小股东维权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障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 如果小股东对有关公司解散和清算的决议持有异议, 其意见也因为股权比例低而得不到采纳。即使在控制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时, 有异议的股东可以有权援引《公司法》第22条提起异议之诉, 不过该司法救济措施存在着规范泛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根据《公司法》第22条第一款之规定, 凡内容违反强行性法律规范的股东会决议属无效决议, 但是控制股东滥用其表决权, 是否构成了公司决议无效确认之诉的原因。现行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并未明确司法干涉公司自愿解散的审判原则。
其二, 依《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 受排挤的股东是否能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取决于法院对滥用股东权利的认定。然而, 我国《公司法》第20条只是规定禁止滥用股东权利的原则, 对于什么情况下构成滥用股东权利, 公司法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存在适用障碍。
(二) 小股东缺乏对清算过程的有效监督
就现行的清算程序而言, 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有遗漏, 程序设计不甚科学的问题, 具体阐述如下:
1. 关于清算人的选任权
我国《公司法》第18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仅规定了清算人为股东的常态模式, 并未规定股东会有权另行选定清算人, 现行立法留有漏洞。考虑到控制股东通常都任职于公司的管理层, 熟知公司运作, 由其来参加清算组, 须警惕其滥用表决和信息优势对其他股东成员实施压迫。通观各国公司法例, 都可通过章程另行确定或股东会议选任。如《日本商法典》第121条规定“清算由业务执行股东进行。但股东半数以上选任另外的清算人时, 不在此限。”日本法的规定与我国相同, 股东是法定清算人, 但股东经合意可以另选他人担任清算人。德国的立法例也允许由股东合意选定清算人,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66条规定:“除宣告破产外, 公司解散后应由管理董事进行清算, 但章程和股东决议亦可规定由他人进行清算。”并且, 依各国实践经验, 股东大多会选择诸如律师、会计师等担任清算人, 以上人选的专业性、中立性更会让公司股东对清算事务的透明度和高效率放心。
2. 关于清算人的解任权
从各国立法例考察, 为保护利益相关人, 一般来说, 清算人得以选任时的程序得以解任。例如《日本商法典》第426条第1款规定:“清算人, 由法院选任者除外, 可由股东大会的决议, 随时予以解任。”
当清算人不适任或者存在失职情况时, 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也有权诉请法院解任清算人。如《日本商法典》第426条第2款规定:“有重要事由时, 法院可依持有相当于六个月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以上股份股东的请求, 将清算人解任。”《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66条中规定:“如有股份总和达股本总额的十分之一的股东声请, 且有重要理由时, 可由法院任命清算人或是撤换清算人。”而在我国有限公司的自行清算中, 没有关于清算人解任的相应规定, 立法存在明显的疏漏。
3. 关于股东的强制清算请求权
当公司解散后, 因利益冲突有的股东要求清算, 而有的股东拒绝清算, 导致自行解散的程序无法启动时, 依现行法律规定, 通过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开始进行强制清算。最高法在公司法解释 (二) 第7条中规定, “……, 债权人未提起清算申请, 公司股东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的, 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此处赋予股东的清算请求权, 但将债权人申请作为股东申请的前置条件, 却存在操作层面困难。实务中债权人多因不明情况, 不愿或不能对公司提起强制清算, 再加上我国立法仅规定了注销登记。解散登记和公告及清算人登记制度的缺失, 使得利益相关人难以对于公司清算进行有效监督。以上因素不利于小股东及时诉请司法干预, 清算程序无法顺利展开容易导致公司现有财产利益减损, 或是降低控制股东的违法成本, 股东的合法权益没能得到很好保护。
三、完善解散清算中股东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一) 确立司法干预的审判原则
对于控制股东有计划、不诚信地通过企业解散排挤损害少数股东, 或者谋求特别利益的情形, 各国公司法都有较为完善的司法干预措施。德国是通过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确立了股东间的忠实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股东不得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及公司自身利益, 同时, 股东行为应恰当考虑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的利益。[2]依德国法标准, 当小股东提出异议时, 大股东可基于公司整体利益的优先地位提出反驳。但于解散决议与公司营利目的相反的情况下, 决议内容被法院视为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 因此, 当大股东行使表决权是为了使自己或其他相关第三人获得特别利益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时, 则视为对股东间忠实义务的违反。小股东可以根据股东间的忠实义务这一判例规则要求撤销股东大会的决议。
美国也通过判例承认控股股东应对其他中小股东承担所谓“诚信义务”[3], 将排挤行为与控制股东负有诚信和忠实的信义义务这一概念联系起来, 受排挤的少数派股东可以违反股东信义义务为由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虽然被告股东可援引合法的商业目的提出抗辩, 但法院认为, 如果有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另一种手段降低产生对小股东利益的损害, 则不能支持被告的抗辩理由。
德国和美国的立法为法院审理股东排挤案件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国应当在立法中明确司法干涉公司自愿解散的审判原则, 确立对解散目的的正当性审查制度, 排除控制股东恶意解散公司以排挤异见股东的可能。
(二) 丰富清算程序中的股东诉权
对公司违规清算行为提起赔偿之诉一般都是以债权人涉诉者较多, 在公司法中并没有直接设立股东的此类诉权制度。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 (二) 第18条、第19条、第20条的规定, 债权人针对公司控制股东的违规清算行为, 可诉请其承担赔偿责任。实际上, 中小股东在大多数情况下, 也和债权人一样, 深受违规清算行为之害。由于在公司清算的过程中, 从解散到注销的全过程, 所做的决议都实行资本多数决的原则, 中小股东很有可能在这期间对于公司清算事务没有任何发言权, 他们的利益极易因控制股东的滥权行为而受到损害。立法应将遭受排挤或欺诈的股东也视为违规清算赔偿之诉的诉讼原告。
另外, 公司解散之后, 进入清算程序之前, 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选出清算人来接管公司财产并执行公司清算事务, 清算人能否忠实、公正、廉洁、高效地完成清算事务, 对股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4]因此, 建议我国立法应增加由股东会来决定选任或解任清算人的模式。清算人不能胜任或者有失职行为时, 应当允许符合一定持股条件的股东可以申请法院裁判解任该清算人。为确保小股东的充分参与, 对持股条件的要求不宜太高。
(三) 建立完备的清算登记制度
解散登记是对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的一种公告登记, 以利于利益相关人对其进行监督。而清算人登记制度则标志着清算事务确实得到了执行, 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清算程序公正有效的进行, 也使清算人至于法院和利益相关人的监督之下, 有助于督促其更好的履行清算义务。很多国家和地区公都有公司解散登记和清算人登记的制度。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法也都有类似制度。
我国目前与清算程序配套的只有注销登记, 对于清算开始时的解散登记和清算开始后的清算人登记制度, 我国《公司法》未作任何明确规定。如这一制度的建立同时也是《公司法》相关条文的要求, 股东强制清算请求权和清算人变更请求权的实现, 必须和解散登记、清算人登记制度相配合, 否则股东很有可能无从知晓公司解散和清算人组成的情况, 诉请司法救济将难以实现。因此应当建立完备的清算登记制度, 加强对清算程序的监督。
四、结语
股东间的博弈是公司治理的永久话题。虽然在解散清算程序中, 公司存在的目的已发生重大的改变, 此阶段应重视债权人的利益, 但必须认识到, 如果中小股东合法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股东间的恶性对抗增大了清算成本, 间接损害的是债权人的利益。笔者的建议仅仅是框架性的解决思路, 完善公司法中对小股东的权利保护之路漫长而艰巨, 我国应当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则, 增强司法救济的可操作性, 解决解散清算制度中对股权保护缺失问题, 在保护少数股东与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之间寻求一种适当的平衡点。
摘要:控股股东相对于其他小股东来讲其优势地位明显, 易滥用其控制权损害公司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在公司自愿解散或是清算阶段中, 亦存在控制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本文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视角出发, 审视我国有限公司自愿解散和清算制度的相关立法,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以期完善公司解散清算制度。
关键词:自愿解散,清算,股权保护
参考文献
[1]See George D.Hornstein, Voluntary Dissolution.A N ew Development in Intracorporate Abuse, 51 Yale L J 64 People v.N orth R iver Sugar R ef.Co., 121 N.Y.582, 608, 24 N.E.834 (1890) .
[2]王彦明.德国法上多数股东的忠实义务[J].当代法学, 2004.11.
[3]See Mason Willrich, Unusual Statutory R emedies for the Deadlocked Corporation in California:Voluntary Dissolution and the Provisional Director, California Law R eview, Vol.48, N o.2 (May, 1960) , pp.272-281.
【公司解散清算】推荐阅读:
公司解散12-03
公司解散诉讼10-22
公司司法解散09-02
公司解散案例10-11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06-10
公司解散诉讼制度11-11
何处理公司解散债权债务如11-22
解散06-05
合伙股份解散协议10-16
院社团联合部社团变更与解散制度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