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诉讼

2024-10-22

公司解散诉讼(共8篇)

公司解散诉讼 篇1

摘要:公司解散诉讼制度从新《公司法》确立到现在, 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很多的诉讼要素缺乏, 本文从相关规定解读、实体理由、程序操作和判决执行、举证责任分配等几个方面探讨公司解散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公司解散诉讼,诉讼事由,公司法,股东保护,公司诉讼

一、公司解散诉讼相关法律规定解读

(一) 公司法规定

《公司法》第183条, 是公司解散诉讼的基础, 也是我国《公司法》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该规定的笼统性, 必然导致公司诉讼中的茫然。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到, 法条中的诉讼因素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有诉讼法作为补充, 但是在实践中仍然会遇到很多的难题, 公司诉讼的管辖问题, 股东原告适格问题, 公司解散诉讼是否可以约定通过仲裁的方式进行, 笔者就曾经遇到过一个案子, 双方约定, 如果公司发生解散诉讼情形时候, 在国外的某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司法解释进行细化和补充。

(二) 《<公司法>解释 (二) 》 (以下简称解释二) 规定

1、明确了公司解散诉讼的情形。

解释二第一条规定: (一) 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 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 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 公司董事长期冲突, 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 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 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五) 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 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 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 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明确公司解散诉讼的被告。

解释二第4条规定: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原告坚持不予变更的, 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原告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东, 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其他股东或者有关利害关系人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 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在诉讼中, 该条规定制造了很多麻烦, 从法理上讲, 解散公司公司诉讼应当是以公司为被告, 这个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责任股东, 其行为当然有所不当, 公司诉讼追求的并不是股东不当行为的责任, 而是要结束这种不当行为的持续状态, 所以, 在法律制度设计上, 排除了将不当行为股东列为被告的规定。反过来说, 不当行为股东也具有作为原告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资格。在解释二中, 其他股东北列为第三人角色, 这里的第三人有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就是使应该作为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还是非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解释二名没有答复, 但是暗含其非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 因为从制度设计上, 是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 在通知后, 该股东获得一个选择权那就是作为原告, 或者作为第三人, 所以这里认为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较为合适。

(三)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 (以下简称《意见》) 的规定:

1、明确公司解散诉讼的管辖问题。《意见》第87条规定:

请求解散公司的, 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该条规定的意思来看, 公司结算诉讼的管辖应该是确定的, 既是由公司住所地管辖, 类似作者上面提到的对于管辖的仲裁约定应该是无效的, 《意见》的做法明确了管辖, 但是这个问题应该写进司法解释或者是《公司法》本身才更具有意义。

2、明确了公司诉讼的当事人。《意见》第88条规定: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 应以公司为被告, 公司的其他有关股东为第三人。89条规定:代表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股东的该项诉权不受出资瑕疵的影响。诉讼中, 原告丧失股东资格或实际享有的表决权达不到百分之十的, 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

3、对解散诉讼情形进一步明确。

《意见》第91条规定:认定为“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情形包括: (1)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重大困难, 继续经营将造成公司难以挽回的损失的; (2) 股东之间发生严重分歧, 长期无法形成有效决议的; (3) 公司出现其他难以存续的事由的。

4、调解是必经程序。

《意见》中使用了“应当”调节的表述, 这个规定, 既是对公司社团性的尊重, 也是法律“效益”价值的体现, 在公司继续存于成为必要的情形下, 调解制度就选择了“效益”价值。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这样容易产生“久调不决”的情形, 此实为调解程序之美中不足。

(四)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沪高法民二[2006]8号) (以下简称《通知》)

1、进一步明确公司原告适格问题。

《通知》对“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作出界定, 应理解为既可以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 (包括本数) 的单个股东, 也可以是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 (包括本数) 的多个股东。

2、明确案件受理费的问题。

鉴于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案件, 属于财产争议案件, 在最高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受理费作出明确规定之前, 本市法院应按照被解散公司的注册资本数额, 计收案件受理费。

3、不能同时提起解散和清算。

《通知》规定: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后, 应当由相关清算义务人组成清算组, 对公司进行清算。股东不具有请求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的权利。因此, 对于股东请求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的诉请, 受理法院应当对当事人予以释明, 由当事人自行撤回该部分诉请;如当事人坚持要求清算的, 法院应当驳回当事人关于清算的请求。

4、对东重新提起解散公司诉讼设定一定限制。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请不符合法律规定, 判决驳回该股东诉请。判决生效后如果没有新的事实, 股东又再次以相同理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 法院不予受理。

(五)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全国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以下简称《讲话》)

1、明确公司解散诉讼制度的立法宗旨。

讲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尊重公司的团体性, 在公司僵局问题的处理上, 要正确把握《公司法》的立法宗旨。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应当理解为管理方面的严重内部障碍, 主要是股东会机制失灵, 无法就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决策:这里的股东利益受损不是指个别股东利益受到损失, 而是指由于公司瘫痪导致公司无法经营造成的出资者整体利益受损。而能理解为资金缺乏、亏损严重等经营性困难。

2、重视调解程序。

而在审理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运用调解手段, 首先寻求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和解, 当事人之间不能和解的, 要尽量促成当事人通过股权转让、减少注册资本等途径实现纠纷股东的分离, 以保持公司作为商事主体的存续, 维护公司、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等相关主体的整体利益。只有在各种可能的手段和途径穷尽后仍不能解决矛盾的情况下, 方可采取判令强制解散的方式处理。

二、公司解散诉讼的诉讼事由

(一) 实体事由

公司解散诉讼的主要理由是“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该困难应该是“僵局”情形。公司经营管理困难出现的情形多种多样, 原因也不相同。解散诉讼的困难不包括公司经营的因素, 单纯的公司资金缺乏、决策错误、面临亏损等都不是解散诉讼所面对的问题。公司解散诉讼要解决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身机能问题, 解决的是不能有效运转的公司治理结构给公司造成的潜在的或者显示的困难, 诸如难易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有效之决议等。将所有的经营困难都置于强制解散中, 也与对公司僵局之一般的理解明显对立。按照一般理解, 如果公司困难只是暂时的、可排除的, 或者是由其他非股东矛盾原因造成的, 或者没有发生公司机构陷入瘫痪无法运行的情形, 则不构成公司僵局, 也就不能诉诸司法解散。所以, 这种“公司困难”必须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引起的, 造成公司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构陷入瘫痪, 并且该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在公司继续存续可能股东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这个问题上, 至少有两层含义, 第一, 这个损失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损失, 也包括与其的损失, 从公司解散诉讼制度本身的立法背景来说, 解散诉讼更多的关注是预期利益的损失, 因为该制度的设计本身就是要预防损失, 不是针对现有之损失。因为仅仅是现有损失的问题, 公司法有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加以保障, 不需要纳入到公司解散诉讼这个程序中。第二是“重大”的标准如何理解。公司的稳定性优位于公司股东的一般权益之保护, 只有在公司的结构性矛盾之存在对股东之公司管理权构成实质侵害的情况下, 才能提出公司解散诉讼。因此对于“重大”之标准认定, 不能拘泥于具体数额, 因为不同的公司面对同样的额度, 对公司存续之意义, 却大不相同, 而是应该着眼于“僵局”之实际侵害标准, 达到危害标准, 则为重大。

(二) 程序事由

面对公司僵局, 立法者要求股东、公司管理人尽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即通过内部救济方式实现矛盾的解决。公司解散诉讼应该是看做公司处理僵局问题的最后手段, 《公司法》对内部救济的途径没有作出规定, 而是依据公司自治的原则, 将这一问题交给公司自身。作为提起诉讼的公司股东, 首先要用尽内部程序, 才诉诸司法程序。打破僵局的方式有很多, 如一方退出或者各方同意解散公司。所以, 原告在提起解散诉讼之前, 需要做以下工作, 首先向其他股东发出股权转让通知书, 但其他股东在规定期限内未予购买;其次, 股权无法转让的, 向其他股东发出解散公司通知书, 但其他股东在限期内不作答复或者不同意解散。这个也是作为原告股东向公司提交的主要证据, 借此来证明“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形成“僵局”, 公司解散诉讼理由成立。

(三) 立案材料的准备

在材料准备上, 首先在程序事由中提到的证据, 要提供给法院, 这个是法院立案判断是不是僵局诉讼的重要证据, 虽然立案不会像庭审那样详细认定, 附加上述证据, 会减少立案的障碍。因为往往责任股东在这个事情上都会采取沉默的方式面对股权转让和公司清算的通知, 所以在通知发出环节要形成一些证据, 以证明通知到达对方的这个事实。通常需要附属照片等来印证, 如果单纯的是留存特快邮递的回执单等, 证据收集应该是不是很充分。其次, 被告列举上, 现有规定已经明确了以公司为被告, 其他股东不作为被告, 这时候最好不要再诉状上直接将公司列为第三人, 因为诉讼第三人, 没有直接以诉状产生, 不符合诉讼法原理, 有时候法院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诉状, 最好的方式是在起诉状后提交一个申请书, 申请将责任股东列为第三人。

三、公司解散诉讼中的主体适格问题

(一) 原告资格的确定

1、持股比例。

《公司法》第183条明确规定为“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对该条规定, 需要把握两个因素, 第一是表决权股份, 公司解散诉讼解决的是公司僵局, 也就是结构治理问题, 这个治理结构的表决就是通过表决权股来实现的, 所以应该是表决权持有股东才可以具备原告资格。第二, 可以使一个股东, 也可以是几个股东持股总和。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原告应理解为既可以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单个股东, 也可以是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多个股东。

2、持股时间。

《公司法》第183条没有对持股时间进行限制, 根据别的国家的经验, 应该是有时间限制以防止少数股东滥用诉权, 借此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或是逼迫其他股东就范以达其个人目的。在我国目前, 现有法律制度对这一问题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样情况下, 作者认为, 应该是在起诉时候持有公司股权, 并且达到数额标准。对于其诉讼后丧失股东资格或者低于10%比例时是否丧失原告资格, 笔者认为不影响原告适格, 应为没有法律规定, 在解散诉讼期间, 股权是禁止转让的, 并且这个转让也会因为公司解散诉讼的存在而获得较好的利益状态。所以作者观点是, 在起诉时间点持有比例以上的表决权股东就是适格的被告。

(二) 被告主体资格的确定

被告资格的确定目前法律界争议最大的问题, 主流观点三种:第一, 公司和其他股东为共同被告;第二, 公司为被告, 其他股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第三, 股东为被告, 公司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于公司的诉讼地位没有争议, 公司在诉讼中只能作为被告, 不能以其他的身份参加诉讼。对于其他股东的诉讼地位, 《意见》已经明确的是其不能作为被告, 其或者以原告的身份参加诉讼, 或者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对于在何时将其列为共同原告, 何时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意见》没有进一步明确。有观点认为“由于公司僵局纠纷既涉及股东之间、董事之间的矛盾, 又关系到公司实体的存亡, 因此, 人民法院在审理公司僵局纠纷案件时, 应将公司和相对方股东作为共同被告列出;当事人未列出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拒绝追加的, 可以驳回起诉”。解散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终止治理结构瘫痪的法人, 而不是追究某个股东的民事责任, 而且《意见》和《通知》中也说的很明白, 将其他股东列为共同被告的, 要求其变更, 也就是说在公司解散诉讼中, 公司是唯一的被告, 其他股东, 要么是原告, 要么是第三人。

四、解散诉讼的程序问题

(一) 公司解散程序中的调解

公司解散诉讼涉及的不仅是公司法律上的人格存否、财产清算、债权清偿之问题, 更涉及公司股东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能否恢复、公司职工的安置妥当与否等问题。即是说公司解散诉讼不仅有判决效力的扩张问题, 而且还有判决效力的波及力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意见》规定公司解散诉讼中的着重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 应当注重调解。当事人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者股东收购股份, 或者以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 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个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 诉讼中调解就是诉讼的必经程序。我们看到《意见》的规定, 强调法院在诉讼中“应当”调解, 这个规定表明, 解散诉讼的调解程序是该诉讼审判过程中的必要程序, 进行诉中调解时法官的责任。第二, 调节的目的是阻止公司解散。公司解散诉讼立足法律“效益”价值, 设置调解制度是对可能继续存续的公司进行挽救, 避免破产, 而不是为了加速审判进程这个目的, 所以不能调解解散公司。因为解散公司不仅涉及公司和原告股东, 还涉及其他股东, 这些股东可能参加诉讼, 也可能没有参加诉讼

(二) 诉讼中的举证分配和证据准备

《公司法》、《解释二》、《意见》和《通知》都没有对举证责任分配和证据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 因此在诉讼中, 应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进行责任分配。对于证据准备, 必须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公司僵局的证据, 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 公司的运作存在僵局, 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长时间不能形成有效决议, 其次, 要证明存续将会给股东造成重大损失。这两个方面是实体问题, 如果准备不够充分, 可能法院不予受理或者被驳回诉讼请求。在这之外, 原告还需要提供其他的辅助证据, 证明曾经尝试了其他途径, 公司解散时不得以的选择, 例如上面提到的要求转让股权或者进行公司清算的通知等。

(三) 公司解散诉讼的判决和执行

根据《解释二》和《意见》的规定, 公司解散诉讼中不能够同时提起公司清算的诉讼请求, 所以公司解散判决的执行就是公司清算的问题。根据《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 公司解散的, 应当由相关清算义务人组成清算组, 逾期不成立的, 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这里的清算包含两种情况, 一个是在判决生效后, 股东接受判决书的约束, 主动组织公司清算。但是大多数情况下, 对于法院判决强制解散的公司, 因其股东之间的关系僵化以及公司事务陷入瘫痪, 被告股东很少能主动执行法院的判决, 如果公司在法定期限内不能成立清算组, 股东可依据生效判决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 这样就将股东的诉权与执行申请权有机结合起来, 司法解散和公司清算衔接起来, 从而切实有效的解决公司僵局问题。法院在受理公司解散执行案件后, 给被执行股东发出限期执行通知书, 如期限届满全体股东仍未组成清算组, 可以根据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申请, 直接指定财产管理人, 并从法院中介库中选择中介机构或者法律、经济等专业人士成立清算组, 对公司进行清算。

参考文献

[1]、2006年12月26日省法院审判委员会第68次会议讨论通过, 鲁高法发[2007]3号发布。

[2]、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山东省和上海市高院有相关的规定, 其他省份实务界在公司解散诉讼中必然会面对诉讼因素缺失的尴尬。

[3]、2007年5月30日发表, 效力等级界定为:司法解释。

[4]、褚红军《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J], 2006年第10期。

[5]、赵旭东《新公司法实务精答》[M],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07页。

[7]、作者曾经在诉状中直接将其他股东和公司列为共同被告, 法院不接受这个诉状, 作者也感觉这样是有悖《诉讼法》的规定, 《<公司法>解释二》中的表述, 只是说明当事人的地位, 并不能构成对现有诉讼制度的修改。

[8]、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65页。

[9]、李国光、王闯《审理公司诉讼案件的若干问题 (下) 》, 人民法院报[J], 2005年5月。

[10]、《意见二》中规定, 公司强制清算的提起人为公司债权人, 股东没有这个资格, 但是《意见》中, 规定公司债权人和公司股东都有提请法院成立清算组的权利, 以山东为例, 所以我们认为债权人和股东都有申请法院成立清算组的权利。

[11]、很多地方法院都没有中介库, 也没有储备的中介清算专业人士, 指定清算小组存在障碍。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篇2

关键词:公司僵局;司法解散;股东利益

一、公司司法解散的定义及其立法现状

公司解散就是致使公司法人资格丧失、公司消灭的法律行为,按照公司解散的原因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将公司解散划分为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两类。所谓自愿解散,也称任意解散,是指因为公司或股东的意愿而解散公司。所谓强制解散,是指因为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命令或司法机关裁判而解散公司。公司司法解散是指并非依公司意志或公司意思机关的决议,而是根据法院裁判而对公司进行解散。目前,我国关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规定集中体现在《公司法》及《公司法解释(二)》的相关法条中。《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对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进行了概括式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路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法解释(二)》第一条采用列举式的方式规定了股东在公司僵局下可以提起公司司法解散的三种情形;《公司法解释(二)》第二到六条就公司司法解散的程序性事项作了相关规定。

二、对“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理解

(一)公司僵局

公司僵局是指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公司的有效运行机制失灵,,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公司僵局作为一种管理层面上的瘫痪状态,其长期存在势必会引起公司财产耗损和业务萎缩,甚至经营陷入停滞,股东设立公司的目的便无法实现,股东的投入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此时,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东可以向法院提起公司解散诉讼来破解公司僵局。《公司法解释(二)》对公司僵局的存续规定了两年以上的适用期限,避免中小股东恶意诉讼的出现。

(二)公司压迫

公司压迫是封闭公司中存在的较为主要的问题,指的是控制股东用其所享有的权利排除小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管理,并剥夺他们基于股份所享有的重要经济回报。控制股东就是指持股比例达到50%,或者虽未达到50%,却可以实际上对公司进行控制的股东。一般来说,公司压迫行为包括:将股东从管理层排挤出去;对担任公司董事、经理的控制股东或其亲友提供过高的报酬;侵占公司财产和商业机会等。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公司压迫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控制股东的这种压迫行为严重损害了小股东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对于控制股东的这种压迫行为,在上市公司等开放型公司中,股东可以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转让股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但是对于封闭公司来说,股东无法或很难采取这一救济方式。由于封闭公司的人合性,公司章程往往限制股东股权的转让,使得小股东在受到控制股东的压迫行为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缺乏合法而又比较有效的救济措施。

三、对“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理解

所谓“股东利益”,即为全体股东利益,与前文“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紧密相连,似乎很符合公司法的思路。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公司利益属于公司作为一个主体所拥有的利益,包括公司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股东与公司通过股权相联系,对于财产性的公司利益,能通过股权比例转化成股东利益,两者尚存在比较的基础,但股东利益包括而不限于财产性的经济利益,如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等,这些权利是股东作为特定组织的成员而拥有的,属于公司内部的利益分配,公司对此并不存在利益。因而,仅以公司利益来代替股东利益会掩盖股东部分利益被剥夺的事实。第二,在股东之间出现分歧矛盾,就公司走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虽然很可能全体股东利益一起受损或受益,但也不排除出现部分股东受益、部分股东受害的情形。此时,如果着眼于全体股东利益,那么会得出一正一负相加等于或大于零,从而全体股东利益并未受损的结论。这无异于将公司利益作不公平的分配,牺牲部分股东的利益来满足其他股东。总而言之,股东利益的判断,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在具体分析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失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全盘衡量。

四、小结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作为一个年轻的制度出现在我国公司法领域,是我国公司法不断进步完善的体现。然而,新生的制度必然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对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寻求适合我国公司发展的制度尤为重要。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是司法干预公司自治的表现,涉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可谓不巨,故而立法和司法需持审慎态度。不过,虽然解散公司是一种不利益行为,不意味着司法解散事由就应当仅仅局限于“公司僵局”,两者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只要我们铭记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在这一立法目的下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内容我们都应积极的加以探讨适用。鉴于这一制度的结果影响重大,我们应对其报以最后救济途径的态度,完善立法,规范相应的前置程序,防止股东权利的滥用。对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的过程中就是我们寻求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的平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林承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褚红军.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10期。

[4]孙永军.公司司法解散中诉的合并问题的理解与使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管宇,男,(1991.01~),山西运城,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公司解散若干问题探讨 篇3

(1) 公司解散是指已成立的公司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而使公司消失的法律行为由我国《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公司的解散主要是由下面几项原因造成的:公司章程中要求的营业期限已满或公司章程中其它有关解散事由规定的出现;由股东大会表决解散;由于公司的分立或与其它公司合并造成的解散;因触犯法律被吊销执照。

(2) 公司解散的形式

(1) 自愿解散。主要是基于公司或股东的全体意愿将公司解散。

(2) 强制解散是并非依公司或股东自己意愿, 而是法律规定或司法机关裁判而将公司解散。

(3) 破产解散是由于公司很难偿还到期的欠款以及债务, 被依法予以破产。

2 公司解散的特点

(1) 公司解散主要是对依照法律程序已经成立的公司, 没有依照法律程序成立的公司没有解散的说法, 这才是公司解散制度包含的重要意义。比如公司没有法人资格而成为的公司无效, 需要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第一条第三款中所指的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在领取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之后没有进行自有资金的实际投入, 或者在自有资金投入的时候达不到规定的金额, 或者不具备企业法人的相关其他条件, 这样的情况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 不在法人解散的规定范畴。

(2) 公司的解散属于公司法人资格被终止的主要原因, 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其权利义务主要由合并后公司或者分立后的公司来继承其权利义务, 这样的情况可以不进行清算程序, 直接终止法人资格, 如果公司因其他原因使公司解散, 公司必须执行法律要求的清算程序, 当清算没有完成的时候其公司的法人资格不能立即终止, 法人资格待清算完毕之后办理公司注销登记之日起终止。

(3) 公司一旦已经解散, 如果法人资格还存续的话, 其权利和行为以及职能必须进行缩减, 其业务范围也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 对于已经解散的公司仅可对解散的公司债务、债权进行处理与清理, 并应清算解散公司尚未完结业务与剩余资产的处置等类似的以清算为目地的行为, 不可继续进行新的商业行为, 公司在清算期间所进行的商业行为均视为无效。

(4) 公司解散属于一种法律行为, 在解散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的相关规定, 公司解散必须进行相应的合法登记。

3 公司解散的情况与效力

(1) 当公司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在下列情况下可向法院提交诉讼, 要求公司解散。第一、公司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没有召开过股东大会或股东会, 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严重困难情况;第二、在要求股东表决的过程中没有达到法定的公司章程相关规定比例的时候, 连续两年没有作出有效的股东大会决议, 以及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严重困难;第三、股东会上无法决定董事长人选, 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严重困难情况;第四在经营管理中存在其它严重困难情况, 如果公司继续经营下去会使股东损失重大利益时。

(2) 公司解散的效力是公司解散作为法律事实状态所引起的相关法律关系的变化。公司解散的效力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司即将消失发生的公司解散, 需依照法律程序进入清算;如果公司合并或分立导致公司解散, 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处理存在的债权债务问题;第二、公司不允许继续经营相应的业务的时候, 公司的权利能力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这段时间内只能从事清算范围内的相关活动。第三、在公司解散的过程中, 由清算组来接管公司, 它将代表机关和业务执行机关, 对内行使或执行清算业务、对外则代表了公司权力。第四、没有到期的公司债权债务则被划分到已到期的债权债务范围内, 并由清算组进行逐一清理。第五、在公司解散之前所享有的权利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张自已应该享有的权利, 并且直到起诉公司。

4 公司解散的问题研究

4.1 公司解散时程序存在的问题

(1) 在《公司法》内并没有公司解散登记程序与公告的相关规定, 此问题会直接使政府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公司的实际情况, 很难对已经解散的公司顺利的进行清算活动, 更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行为, 同时一些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人不能及时的了解公司解散的事实, 这样很难对公司的债权人和小股东的权益进行法律保护。因此, 在公司解散时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公告与登记, 这样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公示使债务人与债权人及时得到通知, 如此才会使相关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2) 关于公司解散的相关撤销方面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的《公司法》中的规定, 公司解散的撤销只能限定在公司章程的规定中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情形, 但是这些规定有一些不完善性, 关于股东大会的相关决议将公司解散的这种情况, 根据公司自治的相关原则, 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撤销公司解散的决议, 从而公司可以继续运营。此外, 这些规定太过原则化, 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规定。

4.2 公司司法解散存在的问题

(1) 股东根据已经起诉的事由, 必须是《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规定的四种情形, 这些事由主要是股东和董事已经处于僵局, 致使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困难, 导致公司处于已经瘫痪的状况, 体现了公司在自治的过程中, 公司治理结构完全失效, 公司已经很难进程继续经营, 如果我们让其继续存续的话, 将致使公司实质利益者的相关利益受到损失, 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 我们应赋予股东提起公司解散的诉讼,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如果法院的直接介入具有非常单纯的目的, 这样能有效解决公司所处的僵局, 因为在公司出现僵局的情况下, 公司的自治很难实现。另外,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有权利向法院提起公司解散的相关诉讼, 如果不具备上述持股条件的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法院不予受理。鉴于《公司法》中的次规定主要是预防个别股东的恶意诉讼行为, 以期通过对股东所持股份比例的限制, 在起诉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寻求一种利益上的平衡, 因此, 《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补充规定为单独持有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多个股东, 均可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主体应当是谁, 是应当出自于股东, 还是出自于法院, 如果出自于股东, 是应该出自于多数股东, 还是应该出自于少数股东, 如果出自于多数股东的决议, 那么少数股东是否由于其资本的缺少就丧失提起解散之诉的权利。

(2) 《公司法》中规定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作为前置性条件。通过其他途径对该问题不能解决, 这就意味着公司股东在公司解散的问题探讨中难以达到一致。鉴于对公司永久存续性特征方面考虑, 如果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发生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候, 继续存续将导致股东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失时, 立法者将希望还寄托于公司通过公司自治等方式解决股东、董事之间的僵局, 从而改变公司瘫痪状态, 而不轻易赋予股东通过司法程序强制解散公司的权利。对于何为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法院仅仅是形式方面的审查, 对于起诉股东而言, 其声明应归结为其已经采取了能够采取的方法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这时候只能寻求司法救济。

(3) 法院是否应当与怎样判断公司在经营管理中是否发生了严重的困难, 公司继续存在会让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有的学者觉得, 让法院这个正义与公平的机构对其进行判断是非常合理的,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大股东以资本多从而对小股东的权益进行限制的实现。但, 也有许多学者觉得, 法院对公司经营管理的介入是过分的干预了公司商业的决策, 这样会过分的扩张司法权利。法院无论偏护大、小股东的任何一方, 都会使实体正义有所缺失、对另一方都会不公平。有鉴于以上所诉, 笔者更认同后者的观点, 觉得法院是可以受理由董事或大、小股东任何一方所提之公司解散的诉讼, 但, 这样的受理不应该由法院判定此公司经营管理是否有严重困难发生, 继续存在是否会使各股东的利益产生重大的损失情况。

摘要:公司解散主要是帮助公司解决遇到的僵局以及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方法, 但是我国需要将公司解散这一制度进行完善和考量。本文主要对我国公司解散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可行性的方法。

关键词:公司解散,情况与效力,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法律出版社, 2006.

公司解散和解协议范本 篇4

甲方: 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债权人会议

甲方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于 年 月 日被 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年 月 日,甲方向乙方提出和解方案,乙方于 年 月 日召开的债权人会议上,通过和解决议。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特订立和解协议如下:

一、甲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公司进行整顿,开源节流,积极筹措偿债资金。

1.立即停止滞销品、的生产,库存、共 吨降价处理,在 月内收回销货金额 元。

2.扩大 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在 月内增产 吨,增收 元。

3.利用减资不退股款方式,要求每个股东退回 分之 股票共退 张,折合股款 元。股款不退,以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减少亏损。

4.请求债权人__________企业作为保证人,以便向 银行借贷流动资金 元。

5.允许乙方监督甲方营业,甲方超过 元的营业计划或超过 元的现金支出,事先应经乙方批准。

6.乙方以现有全部财产,作为甲方各无担保债权人 分之一债权的担保物。

二、乙方对甲方采取配合、扶持政策,作出下列让步,帮助甲方走出困境:

1.各债权人免除甲方分之的债务;

2.各债权人均将甲方债务偿还期限顺延个月;

3.各债权人允许甲方以 产品折价偿还欠各债权人分之的债务。

三、甲乙双方应本着诚信原则履行各自义务。甲方逾期不能履行其义务时,乙方有权中止本协议。乙方不能履行其义务时,各债权人对甲方负连带赔偿责任。

四、本协议由经 人民法院认可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印)

董事长:(签名)

乙方:_____________(印)

会议主席:(签名)

年 月 日于______

附:

和解协议,又称和解方案或和解要约书,它是债务人在企业达到破产界限时,为了挽救企业,预防破产而与债权人会议订立的整顿企业、清偿债务的协议。

写作和解协议和和解要约书,应当首先概括交代提出和解的缘由,债务人和债权人,债权的性质、数额,清偿办法,企业清偿各个债权人债务的期限、让步事宜,要求对方应做到的事宜,以及其他条件。、写作时应注意:

① 由于和解制度具有减少破产,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的作用,程序比较简单,如能避免破产,对社会经济不会造成损害,因此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书。但是和解协议是一种合同,不同于普通的合同,它是在国家干预下,由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的协议,即破产案件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同。

② 和解协议草案应由债务人提出,由债权人会议按照法定的表决程序通过后即可成立。

③ 语言表达应注意谦恭、婉转,切忌生硬粗直。

浅析我国公司司法解散的现实问题 篇5

关键词:公司法;公司解散;司法解散;公司僵局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发展,各种类型公司层出不穷。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指股东依法以投资方式设置,以营利为目的,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独立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然而,在实际商业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尴尬情况:很多公司在组建时出资人均合作无间,但随着经营活动的进行与时间的流逝,公司出资人由于管理理念的不同或個人矛盾问题导致公司管理层的合作运营难以持续,从而造成公司经营情况日益糟粕,公司本质名存实亡。这时就会引出公司解散的问题。但在真正需要解散时,出资人对于公司是否解散的意见又往往是不统一的,这样就会导致公司解散无法顺利进行而必须动用法律程序。而我国《公司法》在公司司法解散方面的相关立法还处于相对起步阶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将以一起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公司司法解散案件为引,从而对《公司法》中公司司法解散的相关法律内容进行分析。

二、案情

杨虎与李玉德组建成立天津市腾德工贸有限公司,工商机关于1997年12月签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该公司章程第六条约定杨虎参股比例为32%,李玉德参股比例为68%。该公司第一次股东会会议决议选举李玉德为公司执行董事,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期3年。2004年5月杨虎及李玉德在公司章程修正案上签名,通过了公司章程修正案,该修正案约定公司名称由天津市腾德工贸公司变更为天津腾德化工有限公司,杨虎及李玉德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50%。在此之后,杨虎要求将法定代表人由李玉德更换为自己,双方协商未果,2006年3月该公司因此停产,停产之前公司经营效益良好。原告杨虎向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解散天津腾德化工有限公司,在被告李玉德拒绝同原告对公司组织清算的情况下,由法院指定清算人或清算组对公司资产委托评估,清理债权债务后清算。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审查明上述相关事实后,认为原告杨虎主张解散公司证据不足,对其主张不予支持;同时认为原告杨虎作为公司的股东要求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于法无据,对杨虎的该项主张亦不予支持。据此,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于2007年做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杨虎的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杨虎不服判决,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原判,改判解散腾德公司并责令两股东限期清算。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经审理确认了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另查明,腾德公司自2006年3月停产,因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矛盾不断加深,一直处于完全停产状态。其间,双方曾因各自聘请保安看护厂院而发生冲突。腾德公司目前已无固定员工上班。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杨虎解散腾德公司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原审判决据“腾德公司停产之前处于正常经营,效益良好的状态”,认定杨虎的主张不符合公司解散条件并不予支持欠妥,应予纠正。据此,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于2007年9月18日做出二审判决:1、撤销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6)二中民二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2、解散天津腾德化工有限公司。①

三、本案争议焦点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上诉人杨虎诉请解散腾德公司的请求是否成立,即人民法院是否应当维持一审的判决——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还是确实应该做出现在的二审判决,解散公司。

原告之所以上诉请求解散公司,是因为他认为公司的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公司早已陷入瘫痪状态。双方各占一半股份,经多次协商与被告也无法达成共识,召开股东大会因意见相左未能形成决议,双方早已丧失了起码的信任,继续合作的基础已彻底破裂,公司运行机制已完全失灵,继续存续只会使股东利益受到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但从被告方的角度,公司成立时被告控股较多,公司自组建之后全部由被告主持经营,为公司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于原告要求将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换为原告,被告没有同意该意见,之后双方矛盾公开化,原告也承担造成公司僵局的责任。原告必须证明公司僵局是其爱莫能助、无任何过错、公司不解散将给其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否则就不能适用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此外,本案并没有穷尽一切的解决办法,双方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途经解决,双方仅对转让价格存在异议,还可以对价格进行协商,以转让股份的方式解决纠纷,不应解散公司。

四、公司司法解散的相关规定及其适用

目前,在我国《公司法》的立法中,公司司法解散所涉及到的相关法条,除了第一百八十一条对司法解散的原因进行阐述以外,主要为第一百八十三条,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由于此条阐述较为抽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造成争议。笔者根据对此条的理解与适用,总结出公司司法解散所主要的现实原因如下:

(一)公司事务陷入僵局,这也是公司股东诉讼公司解散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公司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公司的人合性,公司股东之间的人身信任关系成为了公司正常运营的一个根本保障,也是公司建立的一个基础。公司的各项重大事务的决议都需要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共同商议决定,一旦公司股东之间的信任产生破裂,那就会为股东大会的顺利展开造成严重问题,从而使公司的运营产生障碍,使公司名存实亡。而公司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为了获利而运营,每一个股东为公司的设立投入资金,这样一个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便是在公司获利时能获得与自己投入成正比的分红。但公司的运营一旦产生障碍,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获利,从而影响公司股东的权利,故股东自然有权决议让公司解散。本案便是此情况。

nlc202309040852

(二)股东遭受不公正欺压。对公司运营方式掌控主导权的股东可以决定公司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致使那些对公司控股不如那些大股东一般庞大的小股东们在违反自己主观意志的情况下使自己的投入资本参与到那些大股东所决定的经营活动下,在这种情况中,这部分股东就可能遭受不公正欺压,使自己利益损失,他们自然有权决议让公司解散。

(三)公司法人人格被用于违法目的。如果由于大股东的独裁,使公司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股东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决议让公司解散。

(四)公司资产被滥用。同样,既然股东在公司设立时的出资是为获取股东自身利益而服务的,一旦公司资产的使用违反了这样一种本质,股东自然有权决议解散公司。

五、笔者对本案处理的观点

笔者认为,本案应该遵从原一审判决,不支持原告的上诉请求。不应判决公司解散,而应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解决。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一)遵守商法立法宗旨,尽力保证已成立公司的持续经营。从《公司法》整部法律的立法本意来说,《公司法》的立法宗旨便为尽力维护已经成立的公司的持续经营,在可以挽回的范围之内,尽力保证已成立公司的法人资格不灭失,从而保障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与商事领域的稳定。关于这一点,从《破产法》中的“重组制度”之中,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本案判决的公司是否解散的法律依据均源于《公司法》,自然要尊重《公司法》的立法宗旨,在可许范围之内,保证已经成立公司的持续经营,而不应另其解散。

(二)原告方并不属于小股东,且对公司僵局的造成并非绝对无责。从本案判决的法律依据可以看出,本案之所以判定公司解散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中所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判决认为公司之所以解散,是因为满足这项条件。此条法规的设立本意便是维护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案例中的原告对公司控股的额度已达到50%,也就是说与被告方处于完全相同的股东地位,并不是立法本意中所要维护的小股东。除此以外,原告是认为公司已陷入僵局故应当解散,但是很显然这样僵局的发生原告方也存在责任,并非绝对主观善意。从本案证据所证明的事实情况来看,公司在设立之初,原告方的控股为32%,对公司的建立与经营付出重大心血与发挥重大作用的是被告而并非原告,也就是致使该公司能够发挥公司本身一个重要职能——利用资本产生经济利益的主要贡献者是被告。并且,当原告控股仅为32%时,公司始终持续运营,没有产生问题。在原告股权上升至50%以后,其对公司的控制程度与责任也随之上升,但此时公司才陷入僵局,产生运营问题。由此可见对此运营问题的产生,原告方必然存在一定责任。对《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事项的,原告的行为也与其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不应以维护原告利益为由,以此条法规为依据判决解散公司。

(三)本案尚有其他解决途径。要确实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判定公司解散,还需要满足法条中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而本案中导致公司陷入僵局的矛盾根源在于原被告双方都持有50%的股份,导致公司股东大会的任何事宜均无法取得任何决议。所以,既然原告对当前公司的状况不满意,只需要将其股份转让给被告方即可,而不应判决公司解散。虽然法院也对此事进行了多次调解,没有结果,但被告方已表示双方可对转让价格进行协商,以转让股份的方式解决纠纷。可见此途径并非不可行,只要法院合理的利用司法职权,并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进行调解,让本案的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解决,大可不作公司解散的判决。

(四)本案中有重要细节尚未查证清楚。其中最值得一提便是被告在一审诉辩主张中所提到的“公司出现僵局是因为原告张贴公告并到其他公司生产相同产品造成的。原告在公司张贴公告,造成公司停产,还拉着公司的业务骨干、主管会计另起炉灶,经营与腾德公司同样的项目,这一切都是原告的错误。”②而整个一审二审法院的事实查证中对于该项事实都没有查明。但这一项事实因为涉及到不少案件人员,究竟是否发生理应不存在查证困难。若该项事实成立,那就代表原告对公司僵局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对公司无法顺利经营下去存在绝对恶意,那从司法公正的角度来说,法院完全不应判决公司解散,而应强行让原告将其股份以合理价格转让给被告。另外,原告一直声称“对方既不同意出让股权,也不收购原告的股份。”,而被告则声称“双方仅因为转让价格存在差异,还可以对价格进行协商,以转让股份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这一事实的查证情况也令人质疑。法院只陈述了“本案在一审及二审期间,曾就此多次组织调解,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种陈述过于主观,也没有任何调解的书面文件作为证明,并不能以多次组织调解未果作为原告所言的证明。只要本案还存在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解决的可能,从《公司法》的立法本意上来说,都不应判决解散公司。

六、从本案引发的立法思考

从本案的处理情况,可让我们看到《公司法》关于公司司法解散的立法中尚存在的不足,以及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在一些案件中处理方法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总结:

(一)《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应更完善。对于公司解散的问题会利用诉讼等司法途徑解决的,原告往往所依赖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这一条法规的表述显然还过于抽象与笼统,公司的经营究竟到了何种地步才能称得上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满足继续存续会致使股东利益有重大损失,能判定为通过已经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公司僵局的概念即使在国外依然处于研究探讨阶段,这些问题都给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巨大的问题。虽然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中做出了司法解释,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运用法条模糊不清的情况,所以笔者认为在完善司法解释的同时,对《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本身应该制定的更加细致全面,以避免如本文所提案件发生之后的争议。

(二)《公司法》法条应有适当补充。就如本案中所述,导致公司运营僵局而不得不解散公司的责任往往在于原被告双方,而并非单方。在此情况下,原告依然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起诉被告并要求公司解散的要求从司法公正的角度而言是不合理的。因此,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让对公司产生僵局承担较大责任的一方将其股权利用法律手段强行转让给对公司僵局相对较小责任的一方往往比判决解散公司更符合《公司法》的立法精神。所以笔者认为,《公司法》应该补充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致使公司产生经营障碍,陷入僵局是由某一方股东的主要责任引起的,应该赋予承担相对较低责任的股东强行以合理的市场价格收购对方股东股权的权利。

(三)司法机关对案件重要事实的查证情况应更具体。从本案的情况来看,法院对于与案件相关的一些重要案件事实的查证上存在问题。作为一个司法人员,要对一个案件做出判定,所必须满足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没有做到这一点,就直接对案件做出的判定往往是无法令人信服,同时又是与各法的立法精神所违背的。所以,希望相关司法机关在此类问题的处理上,能够更加慎重。

相信,随着我国商法立法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司法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今后公司解散的相关案件的判定一定会更多一些公正,更少一些争议。(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注释:

①此案资料来源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民二庭民事判决书。

②此资料来源为《杨虎诉李玉德、天津腾德化工有限公司解散公司案》一审诉辩主张

参考文献:

[1]杜宁.公司僵局状态下的公司解散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范健,王建文.商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4]赵旭东.商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王欣新.公司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公司解散诉讼 篇6

Key Stream是一家从事开发并销售超低功耗无线LAN芯片集和相关软件的供应商。瑞萨自2007年1月开始投资Key Stream, 此后Key Stream将无线LAN芯片集与瑞萨的微控制器和SoC产品相结合, 已合作开发并推出了无线LAN解决方案。

由于目前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 瑞萨和Key Stream认为, 如果后者仍旧独自开发其业务, 他们将面临巨大挑战。今年4月1日Key Stream已经将无线LAN业务转给瑞萨, 由于主要业务转让相关的程序已经结束, 瑞萨决定解散和清算Key Stream。瑞萨会继续为该公司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服务。

关于瑞萨

瑞萨科技公司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是移动电话、汽车、计算机/音视频市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科技还提供功率MOSFETs、智能卡微控制器、射频IC、大功率放大器、混合信号IC、系统级芯片 (SoC) 、系统级封装 (SiP) 等产品。瑞萨科技成立于2003年, 是日立 (TSE:6501, NYSE:HIT) 与三菱电机 (TSE:6503) 的合资企业。2008财年 (截止2009年3月) 瑞萨科技的综合收入达到7027亿日元。瑞萨科技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拥有一个遍布16个国家和25 000雇员的制造、设计、销售的全球性网络。欲了解进一步信息, 请访问http://www.renesas.com。

关于Key Stream公司

公司解散清算义务人的确定 篇7

一、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的区别与联系

理论界之所以未对清算义务人的范围形成统一意见,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将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混为一谈。实际上, 公司清算义务人与公司清算人虽然有时存在人员上的重叠, 但是其意义截然不同。清算人是具体承担清算事务的个人或组织。对于清算人的称谓, 《公司法》、《保险法》中称为清算组;《民法》、《民事诉讼法》中称为清算组织;《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信托法》中称为清算人;《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中称为清算委员会;《破产法》中称为破产管理人。称谓虽有不同, 但其法律地位和职能是基本相同的。

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的区别主要为:第一, 产生不同。根据现有法律规定, 清算义务人是法定的, 不能任意选择或解除。清算人是指定的, 主要是基于股东的委任或者其他权力机构的指派。第二, 义务的内容不同。清算义务人的义务是启动清算、产生清算人;清算人的义务是具体执行清算工作, 完成清算事务。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的联系主要为:一是重叠或者委托关系。一般情况下, 公司清算人是清算义务人亲自或者基于公司清算义务人的委托而执行具体的清算事务。二是监督关系。公司清算人在清算过程中要接受清算义务人的监督, 清算义务人一旦发现清算人有违反法律的情形, 应当制止或纠正。

二、对现有观点的梳理及评析

(一) 董事为清算义务人

目前, 有很多学者主张由董事会承担清算义务, 认为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 对公司的事务较为熟悉, 让董事会承担清算义务, 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公司事务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清算事务的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清算效率。国外公司立法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规定。但是笔者认为极为不妥, 原因在于: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 依照《公司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股东会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的职权, 并且股东会还有职权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所以董事会的有关公司解散的方案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通过才能具体实施, 但是, 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未做出清算决议的情况下, 或者董事会虽然提出解散方案但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不通过的情况下, 董事会是无法组织清算的。这时如果基于董事会未能很好地尽到清算义务, 而让董事会承担清算责任, 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 让董事作为清算人参与公司的清算工作是可以的, 但作为清算义务人则有失偏颇。

(二) 公司章程规定

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内部关系的基本规章, 是一种自律性规则, 对公司及公司内部成员有约束力, 是规范公司内部关系的基本依据。所以, 通过公司章程规定个别的股东或者董事在公司解散后对公司进行清算一方面尊重了作为私法主体的公司的自主决策权, 贯彻了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通过章程的事先确定确实有利于对公司清算义务人的明确, 有利于提高公司清算的效率, 体现了商法的效益原则。但是, 通过章程规定一部分股东或者董事承担清算义务, 而把另一部分股东或者董事排除在外, 当章程确定的清算义务人不履行清算义务而对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时, 无疑是把另一部分股东和董事应承担的责任也排除在外, 这对于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再者, 由公司章程来确定公司清算义务人也有悖于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须由法律直接予以规定的理念。

(三) 股东为清算义务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解散的企业法人所涉民事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 》,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为该公司的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为控股股东。有人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50人以下, 股东人数多, 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没有上限, 所以操作难度大。

(四) 区别规定

在公司自愿解散时, 如为有限责任公司, 则全体股东应该作为清算义务人, 因为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与资合性, 在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情况下, 应由全体股东承担清算责任;如为股份公司, 则应将董事会作为清算义务人。这是因为如果清算义务人是由股东大会选举的股东担任, 那么在股东大会逾期不召开的情况下, 清算义务人始终无法确定, 而召集股东大会主要是由董事会来完成, 所以启动清算程序的工作实际上仍是董事会的职责所在, 并且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执行机关对内行使管理公司的职能对外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 能更好地组织清算工作。另一方面, 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股东会中心主义, 实际上所谓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在我国表现的并不明显, 董事会成员一般由公司主要股东或其代表组成, 控股股东事实上控制了董事会乃至整个公司的经营权, 所以控股股东作为清算义务人的责任完全可以体现在整个董事会的清算责任中, 因此将董事会作为清算义务人事实上涵盖了控股股东。

三、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应为全体股东

(一) 原因分析

在我国公司清算中, 仍应由股东承担法定清算义务。其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理论上讲,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股东是公司的出资者和最大权利拥有者, 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股东理应对公司承担清算义务。第二, 法律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负有清算义务是基于股东有限责任的要求。即一方面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经营风险承担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 当公司经营失败而终止营业时, 应根据诚信原则的要求及时对公司财产进行清算, 以尽可能减少因经营失败给债权人、公司职工以及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第三, 公司法的具体设计。公司是由投资人, 也就是股东出于自己的利益设立并为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服务的, 公司运作的物质基础是股东的投资, 其意志由股东组成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并通过一定的决议程序形成, 其执行机关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形成。因此, 公司是股东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工具。但是在公司存续期间, 形成众多的法律关系, 公司不能再仅仅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存在, 而是成为众多法律主体利益的集合体, 其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公司债权人、公司员工以及社区成员等各方利益。当公司因故解散时, 为了维护相关主体的利益, 作为公司的出资人的股东应当负有对其进行清算的义务。

从实践中看, 第一, 对现状的考察。一国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本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 如果法律制度的设计脱离这一基础, 其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因缺乏适用的环境而被搁浅。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 公司机关主要为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是公司的意思机关、权力机构和法定必设机关。所以, 许多公司重大事务决策都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通过才可以具体实施, 公司的解散清算也不例外, 所以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对于公司清算, 特别是普通清算的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是由股东组成的, 其决议其实就是股东的意思, 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 由股东对其自己的意思表示负责是理所当然的事。公司董事会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在我国现有公司中, 董事一般是股东, 董事长则是在公司中所占股份比例最大的股东, 而总经理大多也是股东, 甚至是大股东。因此, 公司总体上是由股东控制的, 公司的一切活动均以股东的意思为转移, 均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由股东承担清算义务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是合情合理的。第二, 股东行使权利的机关为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股东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表决行使权利时, 有相互监督的权利和责任。所以, 对于公司的清算义务, 股东也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统一行使, 对于那些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股东, 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在股东内部追究责任, 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公司股东人数过多、操作难的问题, 从而有利于提高清算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促股东之间加强监督, 从一定程度上约束股东“搭便车”的心理。

(二) 现有立法的不足及纠正

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有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此规定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第一, 规定容易滋生歧义。根据规定, 我们既可以认为股东、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是公司的法定清算义务人, 同时我们还可以认为他们是公司清算组的法定成员, 但是, 我们在现实中却不能把两方面的解释都认为是正当的解释, 而是两者必舍其一。所以就立法的明确性和周严性来说, 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定在《公司法》中是不应该出现的。第二, 如果把《公司法》的该条规定理解为是对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的规定, 那么有关“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的规定就容易造成在公司清算实践中董事和股东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

因此, 不管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 其法定清算义务人均应为公司股东, 而具体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清算工作, 法律可以授权股东会和股东大会来委托具体的人员来担当委托清算义务人 (亦可称之为意定清算义务人) , 并由委托清算义务人来具体负责组织清算组织进行具体的清算工作。这种操作方法一方面可以保证公司法定清算义务人的法定性, 避免因公司股东和董事相互推诿而造成的法定清算义务人的缺位;另一方面把民法中委托代理的规定引入其中, 既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组织清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国光.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2]、赵万一.商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1.

浅谈有限责任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 篇8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股东;权利救济

一、适用司法解散制度的法定事由

我国《公司法》第183条对适用司法解散的主体、法定事由及限制性条件都做了相关规定,并在《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中对解散的法定事由中具体何为“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做出了四种解释,多数学者论述在该司法解散制度中只解决了“公司僵局”问题,而没有解决股东压迫、股东浪费公司资产等问题。《布莱克法律辞典》主要解释了封闭公司僵局的概念,它认为封闭公司僵局是指“由于对于公司政策方面存在着异议,而公司的活动被一个或者多个股东或董事的派系所阻滞的状态。”笔者认为“公司僵局”乃公司内部各“派系”之间处于均势的对立局面,一般持股比例或表决权比例达到公司1/3的股东才能有造成这种局面的资格,否则依照资本多数决机制,不会导致股东会“无法做出有效决议”的僵局。笔者认为,这一事由相对于“股东压迫”等多数股东对少数股东的不当行为而言,对公司的整体利益损害更大。

笔者认为针对司法解散事由应该对封闭性公司及开放性公司予以区别对待。因而在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两权分离”的状态且股东可以通过自由的股权转让退出公司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将“公司僵局”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司法解散的唯一事由,是审慎的也是力度足够的。但对于“两权合一”的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出资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股东的经营理念,相较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股票债券化”的趋势而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较强的参与经营的欲望,对公司的“信赖利益”也不仅仅体现在公司营利上的结果上,更体现在希望公司能够通过股东经营理念的实践而营利的过程中。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使每个股东的利益能最大化,当现实与理想背道而驰时,就应及时停止公司的运营,即通过公司司法解散程序来实现股东利益。因而有学者认为,“总体的趋势是,司法解散制度成为解决封闭公司股东困境或争议最有效的方式。”因而笔者认为,在此意义上,适当拓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适用“司法解散”的法定事由,将“股东压迫”等多数股东对少数股东的不当行为而导致其“信赖利益”无法实现等情形纳入其中,可使该制度更加完善。

二、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

笔者认为,考虑一项制度的合理性,不应只着眼于该制度本身,而应该将一项制度放入相关的法律体系中,考虑其在实现整体功能中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司法解散制度作为股东的一项救济措施予以考虑的,因而必须将这一制度放入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东救济措施体系中予以审查。

司法解散作为股东最后的救济性措施,有其彻底性和不可恢复性。公司司法解散,涉及公司本身、要求解散公司的股东、不同意解散公司的股东、公司的债权人、公司的员工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同时该制度一旦设立,就必然存在股东滥用该权利的风险。但是该制度却能使得股东从公司中退出,获得投资的剩余价值,也能使凝滞的公司资产得到重新配置。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在适用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时,往往采取一种保守司法的态度,即只要存在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一般情况下不会做出司法解散的决定。各国对司法解散制度的替代性救济措施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诸多有效成果。并总结出坚持主体维持、竭尽其他救济、利益衡平的原则。

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东救济措施包括——股份转让(内部转让),强制股权回购制度,股东诉讼及司法解散制度,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中规定了针对不履行出资义务股东的除名制度。笔者认为,在我国公司法股东救济措施的范畴内考虑司法解散制度,183条中“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中“其他途径”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上列举的除司法解散以外的其他措施(包括司法解释(二)第五条中规定的调解措施)。在各项制度的衔接以及适用问题上,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我国《合伙企业法》中四十九条除名退伙的规定,以审慎的态度,适当扩大除名权的适用范围。其次,不管是由公司或股东选择收购其他股东的股份,还是法院直接的股份收购命令,对于股份公平价值的确定都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我国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票评估的主体、适用方法及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会直接影响股东的实际救济效果。而针对英美法系的临时董事、指定监管人制度,由于在我国职业经理人、职业董事还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因而笔者对该制度的引入较为保守的态度。

三、充分发挥公司章程的作用

一方面,相较于开放性公司而言,封闭性公司具有更大的自治空间,作为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和灵魂的公司章程,成为公司独立人格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也成为公司自治的最重要工具。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其居于公司“宪法”的关键性作用,《公司法》中对有限责任公司多以任意性规范为主,即只要不违反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范,有限责任公司的自治是存在极大空间的。因而通过诉讼这一事后防范机制化解公司矛盾,在我国的作用是有限的。

为了践行主体维持、竭尽其他救济、利益衡平的原则,有事前防范功能的公司章程之作用就得以凸显。在笔者第二部分提及的许多制度,相较于实定法的稳定性、原则性及滞后性,公司章程可以在公司设立之初,就将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在公司章程中予以规定,并在公司的具体运作过程中,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的方式,对公司章程的具体措施予以修改以适应现实情况的变化。甚至可以对股票回购的价格、临时董事的任命、公司出现僵局时的解决途径予以事前规制。最后,笔者认为,可以在章程中引入股东之间互附忠诚义务的规定,将股东对公司所持有的“信赖利益”落实到股东之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当出现股东压迫及针对少数股东的不当行为时,可以依据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由有不当行为的股东承担侵权责任和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烨.公司司法解散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1):131-132.

[2]计红.论我国公司司法解散的立法完善[J].特区经济,2012,(1):245-247.

上一篇:气象远程培训下一篇:报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