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精选7篇)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1
一、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规章制度不完善, 影响国库业务核算质量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是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资金汇划系统, 将财政性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划拨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 以及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各账户之间资金划拨的行为。目前, 对于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业务尚未制定统一完整的规章制度。《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中只有集中支付三种清算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手续, 而对参与各方具体操作环节、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等, 尤其是对市县级资金清算业务未进行统一规定。因此, 在推行集中支付过程中, 各地均依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关制度, 办理业务时的随意性较大, 核算环节和操作流程不规范和统一, 不利于风险的防范。
(二) 相关系统功能不健全, 影响国库资金安全及工作效率
一是数据传输未加密。财政直接 (授权) 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和申请划款凭证是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办理资金清算的合法依据, 而财政部门和代理银行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传输的上述电子信息因未加密可任意修改, 存在一定漏洞和风险。二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缺少自动恢复汇总清算额度功能, 影响工作效率。当发生国库集中支付退回业务时, 由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无法自动恢复汇总清算额度, 需财政部门重新提供该笔退回业务的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 并由国库部门二次导入核算系统, 增加了财政和国库部门工作量。三是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错误, 且只能由软件公司技术人员临时修改程序或数据库, 甚至出现漏洞长期得不到解决, 造成系统长期有缺陷运行, 直接导致财政资金运行中的风险。
(三) 资金清算环节多, 影响代理银行资金使用效率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规定, 要遵循“先支付后清算”原则, 日终结平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要首先将资金划拨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后, 再填制申请划款凭证送人民银行国库部门, 由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通过支付系统或同城票据交换系统与代理银行进行清算, 每个操作环节均存在滞后性。尤其通过同城票据交换系统进行清算时, 由于部分县支库每日只参加一场市区票据交换, 当天受理的申请划款凭证, 只能参加次日的交换, 无法实现代理银行与国库部门的当日清算, 造成代理银行资金垫付问题。
(四) 资金清算层次多, 影响资金运转速度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的通知》 (银发[2002]216号) 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库单一账户与财政部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之间的资金清算, 通过代理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进行。”国库部门把资金清算到各代理银行的管辖行在人民银行开立的准备金存款账户, 由代理银行管辖行进行系统内的资金清算, 最后代理银行结平财政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由于资金清算层次多, 导致财政性资金运转速度较慢, 使用效益低下。
二、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监督现状
(一) 国库间接支付模式下监督易缺位
我国现行的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主要采用国库间接支付模式, 即在人民银行国库开设单一账户, 在商业银行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国库间接支付模式下, 代理银行垫付在前, 国库清算在后, 削弱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国库清算资金的监督。代理银行虽处于集中支付流程的“前台”, 但它作为向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的寻利者, 既无权监督财政审核是否合法合规, 也无意监督预算部门的申请是否合理, 造成国库事实上的监督缺位, 可能影响到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二) 国库部门存在监管缺陷
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在实施柜面监督和现场监管中难度较大。一是不能对财政资金实施有效监督。单一账户的拨付由代理银行根据财政支付指令付款给收款单位, 再与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由过去的主动拨付变为被动清算, 对财政资金只能进行事后监督。二是不能对代理银行实施有效监管。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于代理银行清算业务如何实施日常监管及处罚依据等, 尚未有配套的制度办法, 不能有效发挥国库监督职能。三是支付凭证的安全性能不高, 易出现操作风险。目前, 使用的申请划款凭证, 其印制工艺、防伪技术难以保证, 存在人为伪造、变造风险, 给国库监督工作造成较大难度。
(三) 监督手段落后使监督效率低下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监督涉及大量交易信息, 必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有效监督。但从目前情况看, 人民银行国库监督手段落后, 仅依靠对凭证账表的手工审核, 监督质量和效率与现代化支付手段相比相去甚远。此外, 财政、人民银行国库、代理银行尚未构建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 无法为业务监督提供较为完整的国库直接支付信息,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库监管制度的完善和监督效能的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一) 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操作性强的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度和管理办法, 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有章可循, 并将制度贯穿于整个业务处理过程。进一步明确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和清算银行的责任, 提高其风险意识, 使之与财政形成合力, 有效防范财政资金拨付过程中的风险。二是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修订补充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 细化清算环节, 约束参与各方的行为, 为推进各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也为国库监督工作提供监督依据。
(二) 进一步完善系统相关功能
一是升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增加通过网络传输电子信息的加密功能, 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是增加国库会计核算系统额度自动恢复功能, 避免重复劳动, 提高财政和国库部门工作效率。三是建立支付清算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 实现凭证的电子化传递, 减少代理银行的资金垫付。四是充分利用央行支付系统资源, 畅通国库资金清算渠道, 可通过支付系统将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 实现直接支付功能, 取消代理银行中间环节, 简化资金清算流程,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同时建立与财税、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信息共享系统, 逐步实行预算单位网上申报计划和支付申请、财政部门网上审批和支付、国库部门实时网上监督检查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国库业务管理模式。
(三) 加强国库部门监管
进一步明确国库部门对代理银行账户使用合规性等方面的检查与处罚权, 督促代理银行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内控管理制度和内部操作规范, 有效规范零余额账户清算业务。逐步将所有的财政资金纳入预算内, 并通过设置在人民银行的单一账户进行收支, 使所有的财政收支都纳入国库的管理和监督范围。
(四) 提升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手段的技术水平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建立覆盖国库集中支付全过程的监督系统, 构建完备的财政管理系统、国库管理系统、银行资金清算系统以及全面的共享机制, 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动态监控管理, 强化事前、事中控制和风险预警, 提高监督工作效率。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清算是国库集中支付过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集中支付清算风险是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维护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性工作。但是通过人民银行国库监督工作发现,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及其监管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隐患,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业务核算质量, 增加了监督难度, 需结合实际加以防范和改进, 进一步构建起长效监督工作机制。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风险防范,监督
参考文献
[1]马海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问题研究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08) .
[2]黄丽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0 (10) .
[3]从军, 江羽翔, 王静.国库集中支付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及防范对策.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10 (22) .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2
(连云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知识培训)
2011年5月
主要内容:
1、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相关情况介绍;
2、连云港市国库集中支付发展运行情况;
3、现场交流问题及意见建议。
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相关情况介绍
一、什么是国库集中支付
就是由过去财政部门业务处室根据预算单位的预算代编用款计划、拨付资金给预算单位,改为由预算单位根据预算提出用款计划,在计划范围内依实际需要直提出用款申请,由国库支付系统将资金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二、什么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指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三、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际上国库管理制度有三个基本特点:
1、采用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管理;
2、支付行为在发生之前;
3、都有一个专门的支付执行管理机构。
(二)为什么要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原预算执行方式的弊端
预算执行的运行控制不规范
预算执行的信息无法及时反应出来
现金管理效率低
不利于加强监督,会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
重复和分散设置帐户,导致财政性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全面监督
四、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有利于规范管理;
2、要加强监督,增加透明度;
3、要方便用款;
4、要分步实施。
五、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构成国库单一帐户由五类帐户体系构成:
1、财政国库管理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帐户;
2、国库执行机构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
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4、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
5、经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的特殊性财政专户 我市设置的帐户体系中还包括在代理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支付专户和工资统发专户
六、国库集中支付程序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均应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存储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支付方式: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即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
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即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授权和批准的用款计划,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预算指标控制用款计划
用款计划控制用款申请
除上述内容外,国库制度改革还包括:
1、收入收缴程序改革(就地缴库、集中汇缴、自收汇缴);
2、收支分类改革(购买支出、转移支出);
3、配套改革措施。包括:
(1)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细化、规范; (2)要有相关的法律保障;这项改革涉及到《预算法》、《金库条例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都要相应修订 (3)要有组织机构保证,设立财政支付资金机构; (4)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支付管理子系统; (5)要建立银行清算系统;
(6)要建立新的监督、制约机制;
a、预算单位内部要加强监督、制约
b、财政系统自身内部加强监督、制约
c、人民银行对代理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加强监管。连云港市国库集中支付发展运行情况
一、我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透明管理原则
资金高效运转原则
会计主体不变原则
积极稳妥原则
二、基本情况
1、机构设立2004年7月成立市级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副处级建制,下设4个科:受理审核科、支付科、会计科、综合科。2004年8月人员到位。
2、基础工作推进2004年9月出台《连云港市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实行办法》、《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银行支付清算办法》、《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同时选择了2家代理银行。10月份选择10
个市级一级预算单位进行试点。同月市政府召开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动员会。2005年1月在市本级全面扩广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推行的速度快,预算单位反应也很快,市劳动局、民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公安局等单位分别成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加强单位内部监督调控和制约,效果明显。
3、深化国库集中改革2008年1月,市本级在国库集中
支付基础上,推行公务卡,同时停止授权支付提现业务。2009年1月,为了贯彻国库集中支付¡°宽要到边、深要到底¡±的要求,对垫付资金、往来资金、往非部门预算单位拨款的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2010年6月撤销预算单位基本户。目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有344个。
2005-2010年市本级审核、清算资金情况表
(单位:万元)
表格
公务卡情况介绍
公务卡改革于08年1月1日起在我市市本级全面实施,这项改革是一项新内容,但其实质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延伸。是强化对各预算单位财务监督特别是现金支出监督的一种辅助手段。
公务卡定义:公务卡是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结算时使用的银行卡统称。
(一)公务卡的使用。
职工因公出差或外出采购时,需先使用其个人卡进行刷卡消费,再凭发票、POS消费凭条等单据回单位按规定进行报销。如遇个别商业服务网点无法使用银行结算系统的情况,则由职工先以现金垫付,而后凭发票等单据到单位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
实行公务卡改革后,原则上不再办理职工因出差等公务发生的借款事项,由职工先垫付再回单位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出
现特殊情况需借款的,可经单位领导同意,由经办人办妥借款手续后,出纳人员通过财务转账POS将所需借款资金划转到个人卡上。
(二)公务卡的报销。
实行公务卡改革后,不改变各单位原来的报销审批程序。
1、报销人凭发票、POS消费凭条等单据,填写报销审批凭证按本单位报销程序审批。
2、出纳人员凭核准的报销凭证及报销单据,通过财务转账POS将报销资金划转到个人卡上。
3、报销人员当场确认并在财务转账POS打印的凭条上签字。
4、财务人员根据签字确认的凭条,报销审批凭证及报销单据登记入账。
5、如因个别商业服务网点无法使用银行卡结算系统,报销人先以现金垫付后,可凭发票等单据到单位财务部门办理报销审批手续。
建议使用银行贷记卡(贷记卡可在一定额度内透支,借记卡则不行)来支付公务支出款项,在银行规定的透支免息期内(最长可达56天)办理还款事宜。
财政部门规定办理个人卡时,借记卡必须办,贷记卡自愿。(主要出于个人的需要不同)
(三)其它注意事项。
1、所有津贴、补贴一律发放到职工个人卡上,不再发放现金。(离退休人员的津补贴发放另有规定)
2、职工使用个人卡(贷记卡)所发生的公务性支出,必须及时到本单位财务部门报账,报销资金转入其个人卡(借记卡)后,由其在透支免息期内自行办理个人卡(贷记卡)的还款手续。因还款不及时而产生的透支利息和罚息,由职工个人承担。银行提供多种服务,可以由个人自行在网上还款或是通过绑定卡还款,可向银行进行咨询。
3、公务卡的消费责任由个人承担。消费后逾期不还款,恶意透支等行为引发的问题及责任,由职工个人自行承担。工资统发情况介绍
2003年对市本级行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了工资统发。
工资统发数据管理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并行使用。单位申报的新纳入工资统发的人员,逐一到市人事局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网上查询核对,凡是未入编的人员,一律不予办理。
对照市人事局的工资审批表审核单位所报的工资数,各项基金缴存数按照文件规定的缴交基数及比例执行,对单位申报的行业特贴等事项一律要求单位提供有效的文件证明及说明。目前市本级共有194家工资统发单位13746人,其中:行政在职5530人,行政离退休2651人;事业在职4620人,事业离退休945人。(离休336人)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3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已经被普遍采用。具体说来, 它是建立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的基础上, 以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之间的实时清算系统为手段, 在实施国家预算的单位需要支付劳务款项或购买商品时, 首先由该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申请, 在经过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之后, 将支付资金通过单一账户直接支付给收款单位。
这种制度的特殊性在于, 在该制度下, 国家财政资金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从国库支付到劳务提供者或商品供应商手中, 无需经过预算单位, 也避免了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国库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而形成的大量库资金沉淀及闲置浪费现象的发生, 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并且也加强了我国财政对预算的监督, 使财政支出更加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巩固了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为了解决政府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款的问题,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效益原则, 加强政府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有效地遏制资金挪用、转移、挤占的现象, 降低了资金转移支付的成本,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另外一种是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两种方式下的会计核算不同, 具体核算如下: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购买材料或服务的款项、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 一方面记入“事业支出”、“材料”、“事业支出”账户的借方, 一方面记入“财政补助收入”的贷方, 并且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还要通过记入“固定资产”的借方和“固定基金”的贷方来进行结转。在年度终了时, 需要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的实际支出数之间的差额, 借方记入“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方记入“财政补助收入”。下年在适用预算结余资金时, 直接冲减“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1)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购买材料或服务的款项:
(2) 财政直接支付购置固定资产时, 还需要::
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 需要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单位在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 根据通知书所列金额,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在直接使用所拨付的财政资金购买物品、服务而支付额度时, 一方面增加“事业支出”、“材料”, 一方面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属于固定资产的, 需要做同样的处理。另外, 年度终了时的核算如下:
(1) 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注销额度时:
(2) 若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 两者的差额:
(3) 下年初恢复额度时, 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
三、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管
目前, 我国的财政资金拨付是由预算单位按照各自的级次, 向上层上报用款计划, 再由财政部门集中下达预算。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财政部门首先将资金从国库划款到一级单位, 再由一级预算单位向属于自己的下层单位划拨, 直至最基层单位。此时, 基层单位应该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发展需要, 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 这样才会形成财政资金实际支出。总之, 做好国库集中支付的核算工作离不开严格的业务监管。
(一) 依法改善财政资金管理方式, 规范预算单位的业务核算
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规定, 应当在各级预算单位内部建立单一账户和分类账户相结合的核算体系, 实现集中支付和集中核算。具体说来, 就是我国预算单位应在坚持财政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 取消内部旧有的一切账户, 统一由我国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 而所有的政府财政资金都将存放于该统一账户中, 并在各预算单位实际发生业务支付时, 再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中直接拨付给收款单位和提供劳务的服务商, 省去中间环节, 规范业务操作。
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的业务核算程序, 需要预算单位的配合。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预算单位应该规范自身的账目和会计核算, 不得随意帐外设帐, 统一规范“国库单一账户”的核算制度。
(二) 强化国库集中支付职能, 在预算单位内部落实各部门的监管责任
在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 农业部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工作由农业部财会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能否成功实施, 直接关系着农业系统国库改革能否顺利地展开。同时, 只有做好了国库集中支付工作, 农业部各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才能及时到位、及时发挥经济效益。我国农业部财会中心, 明确指出各预算单位必须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支付核算、避免财政资金的流失和非法转移。同时, 财会中心指出各预算单位应该更好地开展学习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知识, 同时, 预算单位的财会部门必须积极组织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核算的培训和深造, 不断地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特殊性的意识, 并正确地实施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为加强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国库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财政部门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集中支付范围的扩大, 农业部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对预算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监督责任也越来越大, 所以在预算单位内部一方面要规范财政管理工作哦, 另一方面需要预算单位的各部门、各机构的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地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 并且细分责任, 实行绩效考核, 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三) 改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手段
高效的资金监管需要相互配合的手段来完成, 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工作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金使用水平、提高资金的监管效率。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 农业部为了推动国库支付制度在各预算单位的实施及加强各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求预算单位不断地改善预算资金监督管理手段, 同时要求所有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的执行, 都必须通过将农业部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安装并且利用到自身的日常支出的核算中来, 利用计算机软件上报单位的用款计划、预算支出报表和实际支出报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 利用先进技术改善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手段, 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效率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四) 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实施追踪监控
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审计部门应该对各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发生的资金支出实施追踪监控。也就是说, 在预算单位内, 当实际发生原材料的购买支出、支付所收到的劳务服务等支出时, 该款项在划拨的过程中, 需要进行实时追踪和监控, 确保资金能够转移到收款单位中, 防止预算单位在中间环节挪用资金、或者转移资金的现象。另外, 预算单位的审计部门应该执行自己的职责, 对本预算单位由国库划拨的资金实行专项监管, 若发现异常现象, 应该及时进行处理, 情节严重的, 可提请财政部门冻结资金, 回收财政款项。
(五) 完善对国库集中收付的监督体系
完善的监管体系应该是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为一体的框架, 首先, 在预算单位发生实际支出之前, 应该对该事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其次, 在实际支付时, 当从国库划拨资金给收款单位时, 对资金的转移过程应该进行监督。最后, 整个划拨过程完成后, 对资金进行事后监督, 这个环节是为了财政资金管理的巩固环节, 也是适合财政监督机构运用的一种监督手段。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是对我国财政支出从分配预算、下达额度、拨付资金、会计处理、银行清算等各个程序进行规范化的操作过程。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不仅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基础工作, 同时也对提高财政管理效率、推进财政国库改革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阐述我国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会计核算及监管。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核算,业务监管
参考文献
[1]杨兴文, 赵雪昕.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之实践与思考[J].山西财税, 2008, (7) .
[2]刘红霞.规范和优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J].决策与信息, 2008, (2) .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4
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问题探讨 孙宗印 孙广通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0-0026-03中图分类号:F830.44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截至2005年12月底,中央160多个部门均不同程度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将改革实施到所属3300多个基层单位?地方36个省市区全面推行改革,并将改革推进到200多个地市和500多个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国库集中支付,就是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在此过程中,代理银行承担着开立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以及财政资金的清算支付?授权支付中的额度控制?支付信息的反馈与监控等大量具体而又繁杂的工作任务?因此,商业银行是实现财政集中支付的桥梁,是国库集中支付的最终环节,是监控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来源渠道,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解决商业银行代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现有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法规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代理银行在办理业务时,要依据的办法规定太多,不利于经办人员熟悉业务?自从2001年3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此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办法,每年都有若干文件出台,对有关业务不停地进行修订?例如,针对年终结余资金,2002年至2005年每年都有不同的规定,对更正和退回?预算科目变更等也有不同的文件规定,2004年财政部又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票据?结算凭证种类和格式的通知》,取消了《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在中央授权支付业务中的使用?地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规章体系情况也差不多?
其次,不同法规规章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相互配合不够,代理银行经办人员执行时不容易把握?例如,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商业银行先垫付款?后与国库清算,但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新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仍然规定支付结算必须遵守“银行不垫款”的基本原则,没有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特殊性作出例外规定?2005年《中央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垫付资金计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代理银行在15:30以后受理的某些业务要当日垫付款,但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这样零余额账户日终就成了“负余额”,这与“零余额”的概念已经有了较大的偏离?
再次,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章制度都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的,这样一个重要的财政工作,没有像《预算法》那样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方当事人的约束力还不够强?
(二)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国库集中支付涉及成千上万家预算单位?无数笔业务,业务量非常大,业务的自动化处理程度直接关系到支付的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代理银行的业务办理效率?目前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的自动化水平还不高,改进的余地还很大?例如,在授权支付的额度控制环节,链条比较长,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就中央财政而言,各预算单位根据部门预算申请分月用款额度计划,经财政部批复后,财政部将额度通知单提交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总行,代理银行再将额度录入(或磁盘倒入)自己的代理业务系统;预算单位用款时,代理银行再将预算单位填写的有关信息录入本行的代理业务系统查询并申请额度支付,对同样的信息存在多次手工录入的重复操作程序,出错的可能性提高,而效率却不高?
其次,资金清算的自动化程度也不高?虽然现在各代理银行和人民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已经比较发达,但是由于代理银行在办理资金清算时,在资金的支付环节要逐笔人工干预,然后还要与总行进行清算,代理银行总行要对全行的代理情况进行汇兑核对后再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清算?这些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正常办理?
另外,在信息反馈和对账环节仍以纸质单据传递为主,除财政的信息监控外,其他环节都有纸质单据(如报表和对账单等)在传递,没有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给办公带来的便利,增加了代理银行的工作量?
(三)部分业务环节存在安全漏洞
首先,启用新结算凭证后,结算环节存在安全漏洞,影响代理银行的正常清算?2004年发布的《财政部关于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的补充规定》,要求停止使用《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同时由于漏填支付指令不属于退票理由,所以规定“代理银行收到未填明支付指令的支票和结算凭证,应当及时通知预算单位补填;如无法通知预算单位补填,造成代理银行垫付资金的”,预算单位要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供代理银行清算资金,同时要根据实际垫付资金情况,按同期活期存款利率向代理银行支付利息”?这在执行过程中问题很多,例如“零余额账户”在日终会形成“负余额”;为预算单位进行垫付款相当于融资,这与银行信贷政策存在冲突;在预算单位额度不足时,为其提供了超额度透支用款的机会;银行收取本金利息困难,很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对个别管理较松的单位存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困难,比如个别人可以和某收款人合谋签发多张未填明支付指令的支票并倒提结算,此时银行按财政部规定垫付,就会引发不少问题?
其次,资金的更正退回权限在预算单位,既不利于规范预算单位按预算科目和额度用款的行为,也增加了代理银行的工作量?财政部规定在办理资金退回和预算科目调整时,预算单位只需填写《财政授权支付更正(退回)通知书》,提交代理银行后,代理银行就要为其进行退回或调整科目,而不需要财政部门的审批?代理银行无法审查其退回和调整科目的合理性,如此一来,预算单位自由调配跨额度的现象比较普遍,不按预算科目用款?自由调配支出科目的现象更是频繁,支出管理不规范?对代理银行而言,不仅增加了业务量,而且在科目更正?资金退回后,相应的以前月份的对账单?报表等都要进行变更,加大了记账?对账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四)部分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代缴费等)业务无法正常进行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日趋普及,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业务也在逐步由纸质结算凭证向电子结算凭证发展,由于此时收款人开户行要通过专用系统或小额支付系统的定期借记业务自动扣缴预算单位的有关款项,但零余额账户则无法实现自动扣缴,系统返回信息就为预算单位欠费?例如,广州地区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的自动化水平比较高,预算单位无法通过零余额账户缴纳公用事业费或社会保障基金,只好临时通过其他账户缴纳,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三?完善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方便银行经办人员办理业务?首先,要对现有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法规规章进行整合,对历年发布的文件进行研究梳理,将零散的各种法规制度形成统一的法规体系?其次,加大国库集中支付法规内部以及与其他规章之间的配合力度,实现有效衔接?例如,针对零余额账户日终出现“负余额”的实际情况,要么对“零余额”的概念进行修订,要么对有关制度进行修订,以防止“负余额”现象的发生?要针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特殊性,对《支付结算办法》有关内容进行修订,对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票据的使用?结算方式?支付指令的填写作出例外规定,以适应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需要?再次,要以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法规体系为起点,不断提高其法律层次,逐步实现由部门规章向《国库集中支付法》的过渡,与《预算法》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提高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方当事人的约束力?
(二)推进业务处理自动化建设
总体思路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依托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现有网络,建立现代化的财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之间的资源共享,以便实时处理预算资金的信息传输和资金清算,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自动化处理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延长代理银行的业务受理时间,对于避免《中央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垫付资金计息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部分垫付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额度控制而言,要实现预算单位申请用款计划?财政部门网上审批,支付指令(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额度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预算单位进行授权支付用款时进行网上申请,有关信息共享到代理银行,预算单位主动提交结算凭证或代理银行收到收款人提交的预算单位开出的结算凭证后,代理银行在系统中进行确认核对并办理支付,有关业务信息在整个一体化的网络系统中运行,提高额度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就资金清算而言,要实现与额度控制的自动匹配和自动化支付?代理银行完成上述额度进行确认核对后,有关支付信息进入了各方共享的财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由系统自动完成资金的支付?经办行与总行的清算?代理银行总行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清算等操作,最好是系统依次自动完成,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自动化处理水平和资金清算效率,减轻代理银行经办人员的压力,大大提高资金清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另外,要提高信息反馈和对账环节的电子化程度,由代理银行自动生成对账单?统计报表等电子文档并加盖电子印章,由需要对账的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人民银行等各方在网上自行下载使用?代理银行可以根据预算单位的情况,不断在预算单位中推广使用网上银行等电子化银行,减轻代理银行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修订有关业务制度,堵塞代理环节的漏洞
针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存在的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要修订有关制度,堵塞安全漏洞,规范预算单位的支付行为,保障代理银行的利益?针对停止使用《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启用新结算凭证后结算环节存在的安全漏洞,要对《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进行修订,增加例外条款,《票据法》要增加“漏填支付指令”作为退票理由的条款,对预算资金的更正退回权限,可以保留预付医药费的余额退回等部分权限,其他权限均要上收到财政部门,经预算单位申请财政部门审批后,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的通知办理资金退回和预算科目的更正?
(四)多种途径解决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业务问题
为解决电子自动扣缴后预算单位无法使用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问题,以满足预算单位缴纳公用事业费或社会保障基金等款项的需要,目前,可以选择的途径有:财政部门协商收款单位开通网上申请和支付,在固定时间由预算单位进行网上缴费申请,并通过网上银行向经办行发出电子支付指令,从零余额账户支付;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协商收款单位和所有商业银行,调整现有自动化缴费系统,对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添加特别标志,在对零余额账户进行自动扣缴时, 系统自动转为需要代理银行经办人员手工干预后付款?这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均需要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收款单位甚至地方政府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5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问题,完善建议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的重要举措, 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在实际操作中, 笔者发现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系统和业务运行中尚存在着功能不够完善、操作不够简便、资源浪费、与支付业务工作脱节等问题, 提出来供大家交流。
一、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单位申报分月用款计划时, 填报繁琐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目的在于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优化资金支付流程, 业务操作实现无纸化、信息化。现阶段, 各预算单位在每月20号前申报分月用款计划时, 需填制一式五份的“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申请表”, 按归口科室分别报审, 在国库支付网络全覆盖的运作平台下, 纸质信息的传递无疑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 录入“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操作繁琐
集中支付培训过程中, 一个预算单位办理一笔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只需要填制一次“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 看似很方便很快捷, 但在实际业务中, 预算单位申请一笔用款额度, 会同时办理多笔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支付局经办人员在录入“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时, 会按照“增加→查询→录入→保存→退出”、“再增加→再查询→再录入→再保存→再退出”……每办理一笔业务就要进行一次循环, 十笔业务需要重复十次这样的操作。同时, 在直接支付“生成凭证”和“汇总凭证”两个操作界面下, 也要经历“生成→退出”、“汇总→退出”这样的重复操作, 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延缓了支付局办理业务的速度, 降低了办事效率。
(三) “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不能合并汇总
在支付系统中, 按现在的操作步骤, 支付局只有在对“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进行汇总后, 才能打印“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和“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在办理业务时, 由于预算单位会在不同的时间段, 前来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支付局只能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进行汇总, 并打印“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和“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办理支付业务, 而不能等待几个单位到齐后再办理业务, 往往形成一张A4的“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上仅有一行一个单位的汇总清算数据, 造成纸张、设备和人力的大量浪费, 进而导致当天会有多张“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报送财政局国库科的现象发生, 既不便于核对, 也影响国库科与县人行金库的清算。
(四) 分月用款额度在支付系统中不能累计合并
在实际操作中, 预算单位所申请的用款额度不是申报多少就用多少, 往往会有结余, 这些结余会按月分行显示在支付系统中, 而不是累计合并显示。支付局在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时, 支出这些结余额度, 使用一笔就需要填制一张“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 会出现办理一笔业务需要多次填制“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打印多张“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的现象, 无形中也会增加支付局、代理银行的业务量, 影响办事效率。
(五) 录入“财政资金支付申请书”时, 收款人信息无法直接导入
在国库支付系统中有收款人信息导入、导出功能, 但在实际操作中, 将编辑好的收款人信息EXCEL表格导入支付系统后, 会出现收款人账号信息第一位数字缺失的现象, 看似简便的操作, 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省时变成了费时, 给支付局经办人员和预算单位会计带来工作上的不便, 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六) 国库支付账务系统功能不完善, 实用性不强
国库支付业务办结后, 支付局记账会计需按月提供预算单位明细账务情况与财政局国库科进行对账, 在账务系统中自动生成的报表及账薄资料因受理时间和单位编码等原因, 造成实际支付数与账面数据不一致, 影响对账工作效率。
二、改进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建议
(一)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设计
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涉及国库支付系统软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统一收集, 归类疏理, 形成专业、科学、规范的书面报告, 逐级上报,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 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网络运用平台, 实现业务办理电子化、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目标。建议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软件设计制作单位加强调研, 从使用者和实用性的角度认真加以改进, 不断增强应用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体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
(二) 加大宣传力度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对于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讲, 大都能做到基本了解或理解, 但是, 一些单位的领导仍然是沿用传统做法, 不管有没有钱, 把事先做起来再说, 不怕没钱报销, 这给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 要求财政部门加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使预算单位和相关人员, 特别是单位领导认识到此项改革的目的、实质和意义, 得到预算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增强财政国库支付改革意识和会计责任意识, 强化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 让更多的人重视财会工作, 让财务人员更加熟悉相关政策、程序,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共同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不管是财政部门的管理人员还是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都面临业务水平需要提升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 绝大部分财务人员都觉得事比以前多了, 程序比以前复杂了, 特别是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由于惯用传统财务业务的思想根深蒂固, 很难适应新型工作, 要改变这种局面, 最有效方法是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 抓住年初预算、年终决算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时机, 培训、交流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制度等业务知识, 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四) 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简化用款计划审批程序, 特别是要简化财政内部对用款计划的审批环节。如对人员和公用经费的审批程序, 可直接由财政部门内部科室传递信息予以审批, 或直接按照年初预算均衡拨款的原则, 在每月底直接下达用款计划, 逐步规范财政部门的审批时限, 减少业务流程, 提高审批效率, 保证预算单位及时用款。
(五) 把好预算编制关口和分月用款计划申报关口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6
目前, 我国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主要分为两类:直接支付业务、授权支付业务。直接支付业务是指通过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直接办理的集中支付业务;授权支付是通过商业银行代理进行的集中支付业务。
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直接办理的集中支付业务是经过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 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不在代理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 直接通过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的国库存款账户直接办理其在金融机构中的各类结算业务。通过这种直接支付的模式, 人民银行可以根据财政部门出示的直接支付凭证, 把各种款项直接划给各种商品及劳务供应业务商的账户, 从而彻底取消各类零余额账户。
通过商业银行代理进行的集中支付业务, 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在其代理银行开设各类零余额账户, 取消预算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各种结算账户, 预算内的资金支付先通过商业银行从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转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的账户, 之后代理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定时向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进行资金清算。同时, 清算资金应在财政部门的额度限制之内。
二、人民银行直接支付业务与商业银行代理支付的差异
虽然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都可以开办国库集中支付的业务, 但是在核算系统、网络实施、支付手段等环境下, 两种支付模式对对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还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是经过TCBS系统一点接入、一点清算。因此, 国库资金能够及时清算, 支付系统直接划转各类资金款项, 操作方便灵活, 需要的费用及成本较低。同时, 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所需要的时间短、中间环节少, 资金的利用效率高, 更加符合我国深入进行国库单一账户改革的目标。
而商业银行代理进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是一种先行支付, 经过商业银行的这一中间环节进行各类资金的清算。在商业银行代理的集中支付的模式中: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需要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开设账户;商业银行代理支付清算原则“银行不垫款”, 商业银行代理支付不能满足预算单位垫款支付给收款人的要求;商业银行以赢利为目的, 代理成本比较高, 进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需要财政画出较高的手续费用;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不利于对国库资金进行监督;经过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这一中间环节, 国库凭证传递的环节较多, 拉长了资金清算的时间长, 降低国库的支付效率;弱化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
三、基于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人民银行直接支付业务与商业银行代理支付的差异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中, 经过人民银行直接支付有自身的优势。
第一、有力保证了我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例如, 国家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 其中涉农资金需要国库直接支付, 将政策中的各项社保资金、农村饮水工程资金等直接拨款到户。通过人民银行直接支付业务可以减少支付的中间环节, 大幅度缩短资金到达时间, 从而利用我国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 也增强我国人民银行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民银行可以根据各种预算指标及用款计划, 规范财政资金中的科目、金额, 在财政资金支出的事前、事中、事后有效进行监督管理, 增加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商业银行代理模式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先支付, 后清算”的原则下, 容易造成代理银行垫付资金及违规清算等问题, 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可以控制好国库库存余额及其支付额度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第二、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 可以使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的账户, 减少资金支付的环节, 使资金到账时间缩短。基于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可以防止各环节中的截留、延压, 提高资金到账速度, 每笔财政资金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到账, 保证了资金安全。同时, 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也减轻了商业银行的工作压力减少了财政向商业银行支付代办的手续费用及结算费用, 降低了支付成本。
第三、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还提高了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库直接支付各类资金能够更好地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 避免因为大量资金的中途沉淀及闲置, 使得国库库款存量增大、提高预算资金存款利息。因而, 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之后, 可以将资金集中存在国库中, 通过集中支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综上, 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可以改变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各种结算账户, 撤销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中的代理账户, 对财政资金统一划转, 集中财政资金统一进行调配。通过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还可以改变财政资金滞留现象, 提高对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及使用效率。
因此, 基于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人民银行具备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的条件, 通过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有着较为严格的内控制度, 专业化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同时, 国库是人民银行内设的职能部门, 也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参与者, 基于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有利于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促进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摘要:目前, 随着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 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也开始实行国际通用的方法, 基于人民银行直接办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业务, 从而避免商业银行各种代理缴拨方式, 实行人民银行直接办理集中支付的制度, 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1]史便凤, 岳润万, 侯红元.实行人民银行国库单一帐户集中支付业务的探讨[J].调研报告, 2009, 3 (18) :51-53.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 篇7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 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 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会计机构, 通过会计委派, 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 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 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 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当前财政收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将会对减少腐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会计集中核算改变的仅是核算模式, 国库集中支付改变的仅是国库资金支付方式, 两者之间既不重叠也不交叉。会计核算中心通过审查和监督, 可以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可以解决少数单位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问题, 可以解决会计人员不坚持原则的问题。然而, 单纯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解决不了许多财政资金在会计核算中心 (单位) 账户上滞留的问题, 也解决不了预算信息管理落后以及各部门多头开列账户等问题。为此, 只有将会计集中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收付, 才能既保障和促进国库集中收付的有效运作和取得最大效率, 又能对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还能规范收支行为、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算约束力、加强财政预算的执行监督。总之, 当前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不是彻底地否定和抛弃原有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而应该是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升级, 是“集中核算、监督、集中支付”等功能的有机结合。
基于以上认识, 可见原有的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无论是在过去传统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还是在现在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 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此环节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或者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对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的探索一直都是一项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研究。重庆市合川区财政局会计委派中心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大背景下, 积极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改革, 在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中心曾先后采用了业务部制和两人岗制等两种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 经过长年的摸索和经验总结, 又独创了新型“小型财务科制”模式, 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当前形势下常见的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及存在问题
目前, 会计集中核算机构普遍采用的业务操作模式主要有业务部制和两人岗组制两种。
(一) 业务部制
业务部制, 又称为流水作业制, 是把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人员划分为几人一组的若干个业务部, 每个业务部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会计机构, 设审核会计、主管会计和记账会计三个会计工作岗位, 即前台、审核、后台。审核会计负责报账单位收支票据的审核和会计凭证的录入工作, 主管会计负责对审核会计录入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以及对报账单位的收支票据进行复核, 记账会计负责会计资料的再复核、记账、会计报表的生成、会计档案资料的整理及装订。由于业务部制按照会计核算业务的操作顺序设置会计岗位, 实行流水作业, 所以也被称为流水作业制。
业务部制能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集体监督的优势,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 这种类似银行柜台的流水线操作模式, 使得会计核算只能以票核算, 就票审票, 会计人员只能从报账员提供的票据来判断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监督只是停留在对原始单据的合法、完整及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形式上的监督。此外, 流水作业也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和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 两人岗组制
两人岗组制又可分为独立两人岗组制和循环两人岗组制。独立两人岗组制是把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人员分成若干个由两人组成的岗组, 同一岗组内设主办会计和复核会计两个工作岗位, 每个岗组的成员除负责自己所核算账套收支票据的审核、会计凭证的录入、记账、会计报表的生成、会计档案资料的整理及装订以外, 又同时负责对同一岗组另一成员录入的会计凭证的审核和所核算的报账单位收支票据的复核。循环两人岗组制是一种特殊的两人岗组制, 与独立两人岗组制的唯一区别是二人不相互交叉审核, 而是采取的A录入, B审核, B录入, C审核……以此类推的一种业务操作模式。
两人岗组制因业务量“包干”且相对固定, 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但同时也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判断能力, 能“独挡一面”地完成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 而目前基层单位中会计人员的普遍水平还很难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另外, 在两人岗组制中, 每个岗组成员都拥有双重身份, 相互交叉兼任, 增大了廉政风险, 弱化了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质量也有所下降, 不能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三、新型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小型财务科制”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 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职能已由过去单一的核算职能演变为核算与支付双重职能。业务部制和两人岗组制在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不适应会计集中核算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监督型、服务型转变的大趋势。于是, 改革传统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的迫切性日益凸显。重庆市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通过对周边区县的考察, 结合合川区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状况, 经过充分酝酿和论证, 吸取了业务部制和两人岗组制的优点, 尝试性地推行了新型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小型财务科制”。
(一) 小型财务科制概述
小型财务科制是把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分成若干个科, 每个科设主办会计和复核会计两个工作岗位, 主办会计主要负责报账单位收支票据的审核, 会计凭证的录入、记账、会计报表的生成、会计档案资料的整理及装订。复核会计由科室负责人担任, 专职审核主办会计录入的会计凭证和复核主办会计已审核的报账单位收支票据。该模式的要点如下:
1. 合理确定科室人数。
科室的人数是影响小型财务科制成效的关键。应综合考虑办公环境、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规模和会计人员的素质等因素, 将会计集中核算机构按核算单位的经济业务特点, 归口划分为若干个核算科。会计核算机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的, 每个核算科可适当多配一些人员, 但一般在6-7人左右较为适宜。由于会计核算机构中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因此在实践操作中每个核算科的人数宜少不宜多。基于上述考虑, 重庆市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将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进行了如下调整:中心除3名领导以外设四科一室, 即国库集中支付一科8名, 国库集中支付二科7名, 国库集中支付三科8名, 信息科 (办公室) 1名;国库集中支付每科均设科长1名 (主要负责复核) 、副科长1名 (虽定岗为主管会计, 但在复核职能上与科长为AB角) 、主管会计分别为6名、5名和6名。
2. 制订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
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是小型财务科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在确定了科室数量的基础上, 必须因地制宜的制订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为了达到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防止复核工作流于形式的目的, 针对一个核算科内只配备了一名复核会计和多名主办会计的具体情况, 在制订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时, 要尽量避免职责重叠, 注重复核会计与主办会计在实施会计核算和监督时的工作重点各不相同,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型财务科制的优势。
3. 择优竞选复核会计人员。
复核会计是充分发挥小型财务科制优势的关键岗位。复核会计人员作为每个核算科的“领头羊”, 在素质上应做到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由于复核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服务水平代表着整个核算科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因此应采取择优竞选的方式, 把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中相对素质较好的人员挑选出来担任复核会计。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在每个科室挑选业务素质最过硬的会计担任复核会计, 并同时兼任科长。另外, 运用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在职称级别和待遇上向复核会计倾斜, 为其提供良好工作环境。
4. 科学分配业务量。
科学分配业务量是小型财务科制平稳运行的关键。每名会计人员核算的账套数、账套的资金流量以及账套的账本数决定着其工作量, 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决定着核算的质量和效率。重庆市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采用权重法, 根据上年度全年的会计档案资料, 将账套数、流水笔数以及凭证本数分别赋以10%, 40%, 50%的权重来确定每名主管会计的工作量。科学合理地分配业务量, 不但可杜绝“苦乐不均”现象, 而且还能有效杜绝会计人员之间因业务不均而发生的各种内部矛盾。
(二) 小型财务科制的优点
1. 管理层次更加清淅。
不论业务部制, 还是两人岗组制, 都存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之间处于平行状态, 在管理上谁也不服从谁的问题, 易导致组织效率低下。小型财务科制是主办会计在复核会计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使得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的管理层次更加清晰, 提高了组织运行的效率。
2. 符合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 计算机本身出错几率几乎为零, 但人为造成出错和舞弊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而且损失巨大。因此, 必须对职权不相容的岗位进行明确分工, 不得兼任。在电算化会计岗位中, 主办会计的录入岗位与复核会计的审核记账会计岗位便是不相容岗位。小型财务科制的主办会计岗位和复核会计岗位是由不同的人员担任的, 符合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的要求。
3. 强化了会计监督。
在每个核算科内设置专职复核, 有利于对每名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实施监督检查, 能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遏制了会计人员的随意性。报账单位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须经报账单位经手人、财经负责人、管理会计、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主办会计、复核会计等至少5人以上经手或审核。多人员多岗位复核机制, 充分发挥了会计集中核算集体监督的优势。在只考虑业务操作模式变化这一因素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实行小型财务科制后, 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每年多核退的不合法、不合规的流水笔数达200多笔, 核退的金额达300多万元, 核算机构的“纠错”能力明显提高。
4.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主办会计的每一张记账凭证, 报账单位的每一张原始凭证都要经过复核会计审核, 能有效规避审核疏漏, 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有效降低会计差错的发生率。复核会计的最后把关, 使一个科室内部的审核及账务处理的标准、口径达到了一致, 不但避免了审核标准不一而让报账单位误解的矛盾, 也使不同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5. 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型财务科制下, 主办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审核票据要素和票据责任手续履行的完整性, 复核收支票据数据的准确性。复核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审核主办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复核报销依据的合法、合规性。由于主办会计和复核会计的工作重点不同, 避免了重复劳动, 既强化了复核, 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缩短了报账单位的等待时间, 提升了服务质量。
6. 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主办会计所有的工作都要经过复核会计复核, 复核会计能及时纠正主办会计的一些失误。同时, 复核会计可以帮助主办会计解决在审核及账务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复核会计对主办会计的传、帮、带, 能迅速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7. 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按照工作职责, 除复核工作外, 主办会计所核算账套的经济业务审核、凭证录入、记账、凭证装订、报表生成等都由主办会计独立完成, 明确且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 彻底改变了主办会计的依赖思想, 有利于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8. 有利于主办会计熟悉报账单位的职能职责和经济业务特点。
在小型财务科制下, 除了复核会计外, 其他会计人员都是主办会计。由于主办会计必须独立完成所核算单位的会计业务, 有利于主办会计熟悉报账单位的职能职责和经济业务特点, 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同时, 也为实现准确的会计核算和为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小型财务科制的难点及对策
1. 对复核会计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复核会计岗位在小型财务科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复核会计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较高的专业水平, 较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否则, 该模式的优势便难以最大程度的得以发挥。针对这一问题, 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采取了四项应对措施。第一, 请进来讲。每年定期邀请业务专家上门培训, 增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第二, 送出去培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复核会计送往各级财干校培训, 与其他地区学员一起交流学习。第三, 晒账互审。每季度在中心内部开展晒账互审活动, 充分发挥主办会计和复核会计相互督促的作用, 在实践中促进自我提升。同时, 在晒账互审后形成个人、科室、中心的三级总结报告, 以便于总结推广经验和预防问题的发生。第四, 办公室随机抽查。办公室每年随机抽查业务1-2次, 以此来促使各会计人员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2. 职工休假将影响工作的开展。
在小型财务科制下, 由于人员分工明确, 任务到人, 若遇职工休假等特殊情况, 在没有机动人员代岗的情况下, 就会直接影响休假人员所核算单位的报账工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 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主要采取了AB角制度和轮换制度。当某位主办会计休假时, 由事先指定的B角主办会计承担其工作;当科长休假时, 由作为B角的副科长代替科长担任复核会计角色, 此时, 副科长同时作为主办会计所经手的业务由办公室负责复核。另外, 在整个中心范围内还实行轮换制度, 每三、四年一轮, 重新在各科室间分配核算单位。轮换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因长期与报账单位接触而产生的腐败问题, 还能使各会计人员能全面熟悉业务, 适应不同的岗位。
四、结论与展望
将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相融合是国内外集中支付制度的发展趋势。重庆市合川区会计委派中心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进行的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操作模式的改革, 加强了财务监督,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强化了责任落实, 降低了会计集中核算风险, 充分调动了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今后, 本研究的重点努力方向在于科室人员配备、工作量分配等方面的科学测算, 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对小型财务科制进行继续完善, 才能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赵明珠.基于国库集中财政支付的会计集中核算分析 (J) .现代营销, 2011 (09) .
[2]石婕.关于“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结合新模式的思考 (J) .市场周刊, 2011 (08) .
【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推荐阅读: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09-06
国库集中支付论文09-28
县级国库集中支付11-07
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05-1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论文05-2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问题07-0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09-04
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11-12
国库集中支付薄弱环节思考08-29
国库集中支付实施方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