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2025-01-02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精选12篇)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1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对财政预算分配、资金使用、资金支付、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劳务和商品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目的是通过建立单一账户体系财政达到资金集中管理,从本质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层层转拨,预算单位和征收机关分散和重复设置账户,大量财政性资金流散在各预算单位的资金库外沉淀现象。

一、西方国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借鉴

当前我国国库职能定位和国库管理机构设置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围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核心内容以法国为例简要介绍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经验做法。

(一)国库支付运作模式。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管理运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二是政府支付的集权化。

在法国,首先,所有的国库资金支出都是通过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国库单一账户来运作,国库为所有政府支出部门分别开立分账户以记录政府资金的变动与各政府部门支出和机构的资金运用,并向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当实际付款时,则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来处理。经过多年运作,其各类账户都有完备而且明确的功能和性质以及规范的设立程序,进而确保所有政府性资金都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来运作,这一做法不但为政府建立了一个便捷、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便于政府对预算资金支付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

其次,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对政府支出的管理和控制,支出管理基本上都采取管理决策者与支出经办者严格绝对分离的原则。为加强现金支出的管理,在支付时实行控制实际支出资金的方式,即只有当国库资金实际支付给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才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中划转出去,实际支付由政府公共会计具体负责办理。同时,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支出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行为,一是加强支出预算的控制,二是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支出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而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全面而严格的控制,有力地保证了国库管理职能的落实。

(二)国库支付监控系统。依法硬化责任、注重系统控制是西方国家国库管理中的一大特色。

首先,依法规定不同责任人在国库资金运作管理中的责任。如法国,对支出决策人、公共会计、财政监察专员等在有关国库资金的使用、支付和监督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并用规范的程序和严厉的制裁措施,有力地保证责任的执行和权利的实现。除了严明的法纪,还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控制、市场评价和激励监督制度。其中,系统控制功能由于确定了制度内容的合理性、程序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可靠性,成为市场评价和激励监督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政府受托管理财政资金过程中,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行为各方就存在博弈可能,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就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保证各方不偏离既定目标,有必要通过动态监控等手段,提高各类支出活动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国库在预算执行中的任务就是对公共资源的流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偏离既定预算或政策目标的事项发出信号,并对偏离的原因进行解释。

其次,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审计控制系统。西方国家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对国库资金的管理运作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控制,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如法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议会宏观监督、财政部门日常业务监督和审计法院事后监督相结合,分工明确、协调互补的财政监督体系。议会主要负责对政府预算和决算的监督,直接审查大部门、单位。财政部日常业务监督包括国库内部的控制监督和财政监察专员的专线监督以及财政检察总署对国库司、预算司的业务司局的账目和执法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检察。审计法院是法国政府最高的经济监督机关,独立于议会和政府,除了审计政府决算外,审计法院的主要工作是依法对公共会计和公共支出决策人进行监督,若发现问题,则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以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还难以完全满足集中支付的需要。目前预算编制仍存在项目过粗、事前项目论证不充分等问题,致使执行过程中出现预算单位自行调剂资金、项目资金混用以及名义上的支出与实际用途不一致的现象。

(二)业务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业务模式还难于处理往来款收入款项,水电费、通信费等银行代扣款业务也无法受理,致使部分预算单位的实有资金账户还需暂时保留。

(三)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的使用比较繁琐。单位从零余额账户转账或提款时,不仅要使用原有的转账支票或现金支票,还需再打印一份授权支付凭证,增加了凭证打印和核对的工作量。

(四)财政部门分月下达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还不能准确反映预算单位用款额度的资金性质。此通知单作为会计登记“拨入经费”或“财政应返还额度”账目的重要凭证,未按上年结转和本年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准确、具体反映,给会计记账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影响了会计记账的准确性。

(五)财政部门下达用款计划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来预算单位申请用款计划时做在授权支付的,财政部门下达后却成了直接支付;或上年预算结余资金在今年返还时金额有误的,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预算单位会计在期待合理解决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考验。

三、完善国库支付制度改革

(一)财务管理要从以“管钱”为中心转变以“管额度”为中心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资金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是通过银行拨付到各预算单位的账户上,而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性资金不经过各级单位的账户,账户上是国库账户的额度。因此,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拨款方式有了根本变化:

首先,因为所属预算单位全部实施授权支付,对主管单位来说,主管单位对所属单位没有资金拨付权,而财务管理在主管单位这一级就要从之前的请款、领款、拨款的比较传统方式上转到对下级各单位的用款额度的管理和控制上,就是要求要从以“管钱”为中心到“管额度”为中心的转变,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有效、及时地把额度申请请到,并加强对基层单位实行有效的额度管理;

其次,在财政授权条件下,对下级的预算单位来说要从运作资金的传统工作方式,管理资金账户下转变为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国库账户中的额度要使用好,进而保证资金支付的顺利执行。

(二)传统的会计核算要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变化。虽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基本不改变会计核算的工作模式,但是在账户体系和自有资金流向上有一定的变化。

1、账户体系上的变化: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之地改革的规定,国库单一账户是单位账户性质的,即以后要在国库账户中进行预算单位的全部财政性资金的运用,之前的一种类型的资金开一种银行账户的时代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分账核算,这是本质的改变。

2、自有资金的流向处理上:各单位自由支配使用原来预算单位的各种基建包干节余、事业基金在进行会计分配处理的进入单位的实有资金账户的资金。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原来由预算单位自由支配的资金放在国库单一账户里面,虽然各预算单位还是这部分资金的管理主体,但实际的操作发生了变化,资金的流向也随之变化了。

(三)努力推进国库管理制度创新。为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透明度和控制现金流量,减少乃至杜绝灰色报销公务消费,财政财务管理中需尽快实施公务卡管理制度。在各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预算单位要相应建立专门的公务卡支持系统,同时配置系统辅助管理和动态监控,构建与公务卡有关的信息维护、财务报销、银行划款和动态监控等业务流程,由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本单位公务卡的管理与推广工作。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依托公务卡支持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按规定时间,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资金还款手续。推行公务卡管理,是部门预算管理的一项实质性的重大革新,对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减少现金支付结算,规范预算单位用款支出行为,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财政收支管理改革的最终取向就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了国际成功经验和通用的做法,完善和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制度。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逐步完善,在宏观调控下将会更好的发挥财政的作用,并且进一步的发挥为基层预算单位提供更好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梅珍.关于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付同敬.马灿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

[3]、谷华明.当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08

[4]、项怀诚.楼继伟.中国政府预算改革五年(2003-2006)[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李秀英.徐燕.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

[6]、马丽敏.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探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J].经济问题,2007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2

学校实行国库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 作者:赵宝珺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06期

国库集中支付是当前国家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校中落实集中支付制度,对学校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对现行学校财务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1.强化学校的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不再直接下拨到学校,而是由学校根据财政部门审核过的部门预算编制用款计划,报经财政部门批复后,在批复的计划内分别以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使用资金,而用款计划编报和批复的依据就是学校的部门预算。

这就对学校的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指标体系,尽可能细化预算,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明细预算基础上,科学、合理、准确地安排本年的支出,并根据资金的性质将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区分开来,确定哪些项目是财政直接支付,哪些项目是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单位还要根据预算编制用款计划,落实到类、款、项、目,做到每月用款计划都能心中有数,增强用款的计划性。

2.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对规范财政资金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原有的财政性资金的收缴和拨付方式,基本上是通过征收机关和学校层层设置账户,层层转拨资金,最后支付到最终用款单位或收款人,至于用款单位如何使用资金,何时使用资金,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只有待学校上报会计月报时才会知道,这是典型的事后监督。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以前,学校出现了多头开设账户、预算内转预算外、小金库、账外账的现象,造成资金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首先对学校的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对没有预算指标的用款计划不予审批。而且在学校的支出行为发生时,无论是财政直接支付还是授权支付,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以及没有计划的拨款申请,都能在发生前加以制止,从而形成了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流向和流动进程及时监督,也有利于加强各单位的财务和资金管理,避免多重设置账户,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财政资金活动的透明度。实施国家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使学校的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到提高。

3.降低学校的财务风险。学校最常见的财务风险包括偿债能力风险和支付能力风险。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学校只有一个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将建立银行账户管理档案,并对单位银行账户实行动态管理,监督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从根本上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和管理,制止乱开户现象的发生。因而学校得到商业银行贷款的机会也大大降低,减少了学校滥用贷款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学校的偿债能力风险。学校只拥有一个零余额账户,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学校当年的所有支出项目都要依据当期的预算提出用款计划,得到财政部门的批准,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给收款单位,中间不存在资金在学校账户滞留的情况,当然不会有资金被挪用、挤占的危险。项目资金和应付项目一一对应,支付能力风险也得到有效的降低。

在学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于规范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强化学校内部财务管理等取得了一定成效。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宏观上讲,这是国家对现有财政政策,特别是支出政策的重大改革;从微观上看,就学校财务工作而言,将给学校财务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范围、会计核算等方面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二、对学校财务工作产生的影响

1.单位资金上的变化。过去财政预算安排后,资金都是直接划拨到学校账户,为学校调剂资金、灵活使用资金创造了条件。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后,由于财政资金不再划拨到学校,单位的银行存款是零,财政仅仅下达一个用款额度。所以,学校无法调度该项资金。这就要求学校财务部门开支必须严格根据年初财政预算来执行,每一笔费用开支前,必须看看预算中有没有安排此项资金。如果预算没有列明,则不能开支。同时应积极组织各项收入,确保当年预算收入能足额及时完成,以增强学校统一调度资金的能力。

2.经费报销上的变化。过去费用报销都是通过各单位财务部门直接以现金或转账等方式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学校支付费用特别是转账支付必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由财政直接划拨资金到供应商或收款单位。过去各部门支付款项只要手续完备便可在财务部门要求付款,随来随办。

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由于程序环节增多、手续复杂,并涉及预算用款额度等问题,所以有些款项不能随时办理支付。

对无预算、超预算、自行扩大预算支付范围申请使用资金,以及申请手续及提供文件不完备,财政部门拒付资金。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及其他各部门对想办和要办的事,必须事前考虑严密周到,在编制预算时就加以考虑。这样一来,如何在新制度下继续做好财务工作,使学校各项基础及发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是学校及其财务部门要探讨的新课题。

3.结余资金管理上的变化。过去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管理基本采取“事后监督检查、结余资金结转下继续使用”的管理方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这种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是事前监督: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单位的实际编制部门预算,在财政审核批准的用款

额度内,开支每一笔费用。二是年终注销:《省级国库支付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每年12月31日工作日结束后,尚未使用的授权用款额度作自行注销。这就要求学校当年预算中确定的事情必须当年完成,当年财政安排的资金必须当年用完。

4.预算编制要求上的变化。国库集中支付“有预算才能有支出”的严格规定,对学校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编制不全,用款项目及数额的漏报、少报、迟报等就有可能造成单位必须开支的费用无法报销以及有钱花不出去。只有细化预算内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资金开支需要。

在学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学校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要求学校加强新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学校预算的编制,要以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为指导,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定员定额标准编报基本支出预算,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编报项目支出预算,全面、清晰地反映学校经费需求情况和支出安排方向,切实发挥单位预算管理在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顺利实施。

学校的内部预算是对学校上报财政部门的部门预算的细化和具体实施。而学校的内部预算,在学校内部具有约束力。这就要求学校的内部预算要服从于部门预算,同时满足教学活动的要求。在编制校内预算时要区分人员支出、正常业务支出、项目支出,根据不同的支出性质,确定采用不同的资金支付方式,并且必须服从财政管理体系中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这样对学校的预算才能顺利实施。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分析 篇3

关键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设计

近年来,全国各地已逐渐全面开展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取代了以往各单位的各类财政资金帐户。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基本原理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和健全的财政支付系统为中介,全部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都由预算单位在网络上提出申请,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对其组织审核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

一、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重要意义

财政性资金缴库及拨付的传统方法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置多重账户来分散地进行支付。在支出执行过程中财政资金的分散拨付,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容易引发腐败问题。加快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对于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够有效克服我国财政资金分散支付的弊端,实现我国财政资金集中管理和现代国库管理

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财政部门不需事先预拨各单位的预算经费,各预算单位支付款项时,只能通过授权支付或者直接支付的方式把资金支付到收款个人或单位。这种新型的支付体系有利于我国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有利于增强我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利于减少因资金运行中间环节过多而产生的额外成本,提高我国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从而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并实现财政资金集中化管理和现代国库管理。

(二)有利于健全我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

加快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将实现彼此分离,这样能确保我国财政资金收支过程的透明和公开,努力做到“管支的不管编,管编的不管拨,管拨的不管钱,管钱的不见钱”。财政预算监督从过去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督,不仅有利于我国财政部门全方位地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避免财政资金不合理地支出,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利用财政资金来谋取私利等腐败问题。

(三)有利于强化我国财政预算的执行

加快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把传统的对预算支出的总额控制转变为对每笔财政支出细化的控制,能防止各单位截留、挪用和挤占财政资金,使各项财政支出能严格地按照财政预算来执行,这有助于增强使用财政資金的严肃性和计划性,从源头上避免预算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的现象。

二、我国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认识不清晰

要搞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必须区分国库单一账户、国库集中收付、公共财政这三个基本概念。这种对基本概念的错误理解导致在实践工作频频发生失误,严重制约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规范和监督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的力度较小

由于目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主要侧重于对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督,而忽视了对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忽视了对执行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这就容易出现了“谁来监督执行者”的问题。

(三)国库单一账户改革执行不到位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现行的财政性资金渠道复杂性,预算单位资金财政开支项目多而杂,加之财政部门对各种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并不统一,在财政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安排使用很分散,主要表现为各项财政支出均由财政内部各主管部门和各业务分管部门等机构一起来进行二次分配,各基层用款单位和各主管部门能自行使用分散在自己账户里的资金。

三、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设计

(一)财政图库集中支付体系的目标

根据我国的社会实际和发展需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目标可以设为:建立政府理财新模型,规范政府的理财行为。将国库支付、财政预算编审与财政决算或行政事业会计核算有机结合起来;将预算的内部和外部资金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分季度或分月用款计划申请、审核、复核、下发的网络式管理;实现财政信息化、财政改革与电子政务相结合,逐步实现电子财政;实现财政管理中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两种手段的结合。实现财政服务与监控职能的统一。

(二)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采的建立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构建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关键环节,过去各预算单位大多设置多重账户,从而造成了资金分散、监督不力的不良问题。通常而言,这一体系由如下账户组成:第一,国库单一账户。这一账户通常由财政部门在指定的国库代理银行开设,并被财政部门用来记录和核算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以及上下级财政部门间的收支,清算特设专户、财政账户以及预算单位账户;第二,预算外资金专户。这一账户通常由财政部门在指定的国库代理银行开设,并由财政部门用来记录和核算财政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清算财政单一账户以及单位分账户;第三,财政账户。这一账户通常由财政部门在指定的国库代理银行开设,并被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来使用,并由财政部门来进行监督管理。这一账户主要用于记录和核算采取直接支付方式的财政资金活动,清算国库单一账户以及预算外资金专户;第四,预算单位账户。这一账户通常由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代各预算单位在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并被各预算单位来使用,财政部门委托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来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一账户或者由财政部门在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或者由预算单位问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在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并由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来管理和使用,财政部门委托的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对各预算单位特设专户进行监督。主要用于记录和核算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准的特设专项支出活动。

总之,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各个方面完善和优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以便财政国库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关红霞.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1,(13).71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4

一、公共财政主要体现在进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些预算制度和管理体制

将政府和市场等方面所尽到的一些职责进行相对的区分是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特点。由财政部门实施进一步的管理, 充分做好份内工作, 并严格的做到不缺席, 不越位。财政管理的范围也要划分的十分明确, 对于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的事物要严格做到决不插手, 严格做好属于市场相关机制的一些事项, 同时财政也需要退出这一控制区域, 并能够有效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社会更好的服务。现阶段财政的资金在支付等方面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 即财政进行直接支付的方式以及财政进行授权支付的方式。

(一) 公共财政采取的措施

为了避免财政资金被截流、挤占和挪用现象的发生, 财政部门需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在预算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接触资金, 同时还对没有进行支付的资金暂时存储在国库单一账户中。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公开化、透明化和高效性的特点, 让财政更好的执行好这项任务, 并得以实现财政的公共性, 必须要制定好与其相适的制度, 并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公共财政要提高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 一定要注意它的规范、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二) 国库集中支付运作方式改革前,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前, 所有单位没有做好事前的监督工作和事中的控制工作, 导致财政部门在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一些预算单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以及一些分散账户进行违反相关规定的操作, 从而导致财政方面的一些资金流转环节过于繁多, 财政部门无法在全过程进行十分有效的监督, 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漏洞。预算单位拥有资金实际支配的决定权, 从而导致一些支出的行为过于随意, 而且所支出的金额也比较大, 造成资金在使用等方面容易出现资金被截流或者私自被挪用等现象, 这种现象便会导致财政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由于公共财政的一些项目资金在所发放的时候, 往往都会被明确的落实到一些更为具体的项目上, 所以会经常出现一些“剥皮”的现象。这个时候财政部门只能采取一些补救的行为, 将事前一些所支出资金的单据或是相关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进行重新的审查, 进而做到监督的作用, 但是这些后补的审查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 在项目资金发放之后, 都会存在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 造成资金出现被截流或是被私自挪用的现象, 然而这些行为是相关部门无法去制止的, 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 从而很难执行资金管理等相关制度。

2.在公共财政等方面, 相关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将全部的资金进行一定详细的细分。最主要的是将这些资金进行分散支付和存储, 并进行分批处理, 然而在实施这种处理方式的时候很容易造成一些矛盾, 其主要表现是在于财政等方面的资金出现了大批量的滞留。所有资金都存储在预算单位账户上, 针对这些资金所使用的效率并不是很高。由于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 加大了一些政府资金等方面的运行成本。目前, 一些事业单位所投入的大部分资金都在逐渐进行支付的过程,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所有的预算资金有很多都未能按照约定的期限进行拨付。在各个单位所形成的一些现象就是大量的财政资金出现大批的沉淀情况, 同时在银行里面所出现的低利息的存储情况也是导致这种原因所出现的主要问题。然而所在的财政部门并没有及时进行一些关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项目, 往往就会成为缺少资金的主流方式。相反由于这些原因而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这些单位不仅无法及时缴纳资金, 反过来还要给银行提供一些资料, 同时还得进行一些高利息与高额度的借贷来完成他们的资金投入, 正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给财政收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同时也给政府所在的机构带来了一些与之相应的难度。这就大大的增加了一些运行的成本。

3.一旦财政部门资金出现问题, 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做出解决。根据相关资料表明, 这些资料都是根据相关调查所得到的, 一些关于财政方面的资金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它所运行的一些信息也是在其中所反馈出来的, 因为问题的反馈时间较长, 而且账面上所支付的这些过程也是不透明的。这就说明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况且所进行的支出信息也不是十分明确, 它只能在事后发现才不得不进行一些人为的处理。而且这些问题在发现之后也只能逐步的经过层层的领导审查, 并进行大量的汇总上报之后才能得出这些结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难以及时解决的, 预算编制的工作很难作出明智的选择, 并且在执行或是分析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力度。同时在宏观的经济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一些相关的调控, 有时候也很难做出一些相关的决定。因此在一些原则方面的问题上, 真的无法去提供出一些十分准确的依据, 导致对财政资金管理的难度加大。由于财政资金在大量的进行分散于各个事业单位, 并且同各部门所在商业银行所开设的银行账户具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一旦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时, 相关部门就很难去解决和处理。由于财政方面的一些部门和中央银行等相关单位的原因, 有些问题根本就无法进行一些比较全方面的了解, 一旦事情发生就会十分的严重, 从而造成一大批的损失甚至使整个的财政资金不能得到任何的解决办法, 同时它的资金运转状况也十分的不乐观, 并且所有的进程也十分的缓慢。从以上问题来看, 以上情况所发生的问题很难对财政方面和宏观的经济形势去做出一些解决, 并且也很难十分准确的进行相关的判断。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常常会带来的一些显著成效

在之前所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所发现的问题, 本着该制度的改革情况来分析, 如果将这些预算单位所进行的多个账户改成为单位的单一账户。同时也要由原来所在的一些预算单位开设一些属于自己所支付的账户, 改为由财政部门以大额资金或比较集中资金通过直接支付为主要支付手段, 小额零星支出通过授权支付的形式, 并且还要十分合理的将财政等方面的所有资金全部都由分散账户存放。统一存放主要是放在财政部门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存放, 并将原有的资料经过事后反馈才能及时的更改为现时的反馈, 并且还要将事后监督的行为明确的更改为现实的进行监督。

所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一定要及时有效的解决掉过去的一些财政资金问题, 一定要阻止在多个环节下进行拨付和多个户头所存放等问题的发生。

通常都会使预算单位的资金进行全部集中的状况下投放在国库当中, 并事先做好预算的支出。同时还要及时采纳所需要的资金, 能够保证做到有财政账户入账,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资金按要求拨付, 同时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也会使一些预算资金能够到位的十分及时, 从而也会十分有效的进行一些降低资金成本, 一定要逐步提高所进行的预算资金以及提高一些使用效率。

在预算单位所做的结余以及在财政方面的资金单据, 需要全部保存在国库单一的账户上。同时财政预算相应的一些资金用户也要有所保障, 这样的做法更加有利于政府进行加强一些资金的统一安排调度和管理, 而且还能更加充分的去发挥一些财政资金方面的最大效益, 同时还要集中的进行一些有关财力的问题, 并能够积极的去办一些正事。

在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 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掌握强化财政与预算的执行, 在一些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行为也有所改变, 从而还能更加有效预防一些单位的挤占以及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 并要杜绝截流的现象发生, 这种做法就不会影响到财政资金的拨付。以上的这些改革措施十分的重要, 而且也不能马虎大意, 一定要进行重视, 否则真的无法做到改革的完善性, 这也是要求所有的财政部门共同做到的。

三、总结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尚处在发展中阶段, 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经济国家的财政管理状况在各大市场的制度改革工作也在随着不断的深入而变得更加完善。如果在改革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建立以公共财政理论的主体为基础的前提下, 中国各大省市也都在积极的配合并加以扶持。本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引导下所进行的新时代国库管理制度, 他们主要的工作项目就是以财政资金拨付的方式为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姚蓉蓉.从公共财政理论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3) .

[2]丁婕.从公共财政理论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J].生产力研究, 2006 (10) .

[3]陈志娟.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综述[J].现代商业, 2011 (02) .

[4]王娟.我国国库支付制度改革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5

各有关单位:

因为我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尚在试点阶段,软件系统目前也不完善,执行中有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我们对目前运行中各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作如下解答:

一、向单位基本账户划款事项。原则上预算单位不能向基本账户划款,但公积金、社会保障缴费等提取后可划转至基本账户后办理缴款手续。

二、提取现金事项。预算单位可以向零余额账户开现金支票办理结算。并在支付系统中将现金支票提款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输入在授权支付凭证的“收款人”栏。原则上单位不能提取没有确定用途的备用金,如确需提取的应报经批准,并设立备查薄,按支出功能科目、支出经济科目、项目名称等要素进行明细登记,年终在支付系统中进行支出调整。

三、银行电汇和信汇凭证的授权支付指令号打印。支付系统目前还不能提供银行电汇和信汇凭证的支付指令号打印功能,为不影响单位正常的支付业务,在系统开发完成前,允许单位手工填写电汇和信汇单,支付指令号书写在支票右下角空白处(复写)。

四、委托收款业务的处理。支付系统目前还没有银行自动扣款功能,需在零余额账户扣款的委托收款业务,如水电费、通讯

费等,由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收到收款通知后及时告知预算单位,由单位在支付系统中产生授权支付指令号通知银行,银行再办理扣款业务。如银行是系统自动代扣的,因目前还无法自动在零余额账户支付,可仍在单位基本账户中扣款,允许单位从零余额账户中划转。

五、授权支付业务的合单生成功能。对收款人、收款账号、结算方式相同,且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目名称相同,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不同的业务,可以使用合单生成功能。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6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济秩序;财政监督政策

一、现阶段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政监督法制不健全

财政监督的依据是国家设立的财政法律法规,但从目前情况看,财政监督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更多借鉴《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由各省市出台的《财政监督方法》等有关规定执行,从而使得目前的财政监督工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从现行制定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虽有部分规定,但是都不够充分和系统,对财政监督工作的定位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财政监督法制建设的滞后,不仅使得财政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手段,而且也给财政监督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使得监督效力层次较低,直接影响财政监督法律规范的权威性、稳定性。

2.财政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存在多个财政监督主体,主要有各級人大、财政机关、审计机关、中介机构等,目前各自按照不同的运行方式独立运行,难以形成合力,监督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监督的质量和效果。这种多头监督的财政监督体制,造成了执法单位职能相互交叉,往往会造成财政监督“越位”与“缺位”的问题,也大大增加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成本。但由于没有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边界,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或监督不到位的现象,而且检查结论不能互相利用,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不仅加重了被监督单位的负担,也使得监督成本提高,经济监督取得的总体效果不佳,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总体效果。

3.财政监督意识不强

财政监督作为政府收支分配的一项重要保证,由于缺乏财政监督意识,使得国家资财损失增加,不仅导致大量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而且不利于国家廉政建设,更加不能满足于形势的发展需要。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宣传不到位,导致人们对财政监督的认识不高,对于财政的理念,仍旧停留在传统的自收自支的层次上,甚至于在实际工作中对财政监督工作反感。

4.会计信息不真实

近年来,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不断改革,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地方虽已实现了从单位计划申请到财政计划下达再到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系统的联网,但是财政同人行、代理银行的系统连接并未实现,不利于健全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和审查。

5.审计部门监督不到位

审计监督重突击监督,轻日常监督,这也是目前财政监督的明显不足。审计机关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后的检查审计,造成了事前与事中监督的“缺位”;针对同一事项各个部门都要监督,互相之间经常产生监督重叠和越位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注重对领导层的离任审计,对任中审计多流于形式。审计偏重于支出的合法合规,对支出产生的效益效果并不衡量。

二、解决现阶段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问题的有效措施

1.完善财政监督法律制度

要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分析与研究,结合财政监督中的问题,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不足之处的处理与完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我国财政监督法的立法进度,有效地适应当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的建设需要,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案例,与世界先进模式接轨,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明确财政监督上的税务、财政、国库等各个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比如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的实施细则一一进行明确,有效地加强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建设。

2.健全财政监督体制

对于财政监督体制的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财政监督法的建设,首要工作是确立合理的立法模式,要求从立法的各个层面、各个不同类型的监督主体,包括不同的监督性质、原则、目标以及具体的内容等,给予综合考虑,既保证监督法的可行性,又可以保证监督法的操作性;二是明确财政监督法的具体内容,要求财政监督法所体现的具体内容,一定要体现其监督实践意义以及指导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监督手段、处罚措施等的立法明确性,以有效提升财政监督有效性。

3.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程序

除了要加强财政监督意识,完善财政监督法规体系外,还要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程序的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合理、透明的国库集中支付程序,进一步明确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范围、内容,包括每个部门的权限以及职责,这样,既可以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而且有利于促进各个部门对自己职责的实现,最终实现“阳光财政”。二是建立财政外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手段及时对各个单位和部门中的问题进行实时监督,对于重大问题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实时核查,同时,还要运用各个有效的核查方法和手段,对有关专项问题进行监督检查,从而避免和杜绝块规问题的发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解决现有的财政监督问题,就要更新监督理念,完善财政监督法律制度,构建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明确监督原则,真正地做到财政监督的公正、公开,以最少的成本支出达到最佳的监督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求监督人员加强协同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制定完善的监督计划,确保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淑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财政监督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7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奉行“以收定支”的理财原则, 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的财政支出思想。从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大局来看, 实行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下的国库集中支付, 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的重点之一, 也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全面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工作, 有利于财政分配的公开、公正、透明。在新形势下,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有效的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 单位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提出申请, 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 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到最后的收款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将不再需要通过上级会计单位向下级会计单位转拨资金, 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属于直接支付类型的支出, 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属于授权支付类型的支出, 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

二、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1、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以前各部门用款计划批准后, 国库要一次将资金拨入各部门银行账户, 财政资金结余多户头分散存放有时造成国库资金不足, 调度困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将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查询”, 简化工作流程。各单位未使用的资金全部结余在国库, 国库批准单位用款计划后, 直接通过电子网络传送到会计中心。这样既加快了资金拨付速度, 又加快了资金流通;既有利于财政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 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又能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 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率也解决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

2、强化财政预算的执行。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前是将资金直接拨入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 而单位是否按既定的预算执行, 执行进度如何, 只能在事后检查监督, 导致预算和执行可能脱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有利于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监督。实施后国家财政资金的划分、分配、监管权限及操作流程都按制度执行, 财政资金从筹集到应用都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 每笔支出都由预算指标控制, 预算执行实现了以支列支, 保证了政府预算支出与单位财务支出的一致性, 使财政部门随时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进度, 对于预算部门和财政机构来说资金的使用都充分落实到位, 杜绝不合理支出, 真正做到预算有依据, 执行有监督, 从而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 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并体现透明度和财政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制约力。

3、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实施国库集

中支付前财政资金是层层下拨, 而单位是资金拨到账户上后才开展业务, 造成大量资金分散于各部门银行的账户上, 各项支出的实际形成会滞后, 财政总预算列报的支出反映不出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 致使财政部门不能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 给财政预算编制等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财政总预算支出和单位支出实际上是同时形成的, 财政总预算支出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 保证了国库集中收付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 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同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就业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一方面政府可以灵活调度资金, 集中资金办实事;另一方面提升政府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

4、预防和遏制腐败。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 对财政资金使用方面比较匮乏, 在支付、采购等流程上可能存在资金截留、挤占和挪用预算资金等严重问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 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账户, 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 结余都以指标体现, 这样一来, 将有效地控制一些执收执罚单位截留坐支、公款私存等现象的发生, 在各单位构筑起财政资金的防火墙。由于预算单位每笔支出均要通过财政的审核,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实施, 预算更加细化, 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 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从而促进廉政建设。

5、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防范资金风险。

一是从制度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是财政资金的出口, 涉及到预算单位、财政处室、政府采购、代理银行等多个部门, 通过分析支付中的一个问题可以及时发现支付部门自身的问题, 也可发现预算单位的问题, 避免和杜绝违规行为, 保证国库资金安全, 防范资金风险。二是从日常管理上加强防范财政资金风险。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不得出借周转使用, 严禁对外提供担保质押, 非税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实行统一管理, 建立管理档案, 定期核对资金余额, 保证财政资金安全。

6、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加快经济发展。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8

所谓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就是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到银行清算, 直至资金到达供应商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运行和监控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统一的银行账户, 各单位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设立分账户, 其目的是集中管理, 同时取消各预算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其他账户;财政预算资金不在拨付给各单位账户来分散保存;而是各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 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要购买的商品, 但发生的款项由财政部门统一办理支付。除特殊情况外, 各项资金都要通过财政办理机构来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和劳务供应者。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公共财政理论和效益财政理论为指导, 以提高财政管理效益和统一财政收支为目的, 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 实现预算单位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的一种新型的财政会计管理体制。黑龙江省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是于2000年开始试点的, 到2005年3月, 所有的省直预算单位才全部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 实现了全省110个部门1000多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

一、国库改革之前的支付方式

我国原来实行的财政支付制度, 也就是按批复后的部门预算的金额, 由财政将资金拨付到各一级预算单位, 在由一级预算单位向下转拨到各个基层单位在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里, 各基层单位在收到财政拨款后, 不必通过财政的任何审批、审核即可自主安排使用其资金, 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支付制度的存在增加了财政资金支付的风险。

(一) 资金的拨付成本高, 时间长

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 要通过一级预算单位逐级向各基层单位拨款, 采取的是预算资金层层下拨的方式, 这样造成了拨付环节多, 在途时间长, 支付程序繁琐, 大大增加了资金的拨付成本。

(二) 增加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

在原来的支付制度下, 按期下拨的款项, 会产生大量财政资金沉淀在各个预算单位的账户里, 单位获取到的银行存款利息也微乎其微, 而当政府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却要反过来向银行来高息借贷, 这样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政府资金运行成本。

(三) 缺乏对财政资金支付的有效监督

在原来的支付制度下, 各个预算单位在多个银行开设多个账户, 违规支付财政资金现象普遍存在。财政资金一经拨付到了预算单位账户, 就意味着资金脱离了财政监督范畴, 此时单位拥有对资金使用的决定权, 财政部门只能小范围的对各预算单位进行例行检查或根据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报告进行事后审查监督, 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制止支付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各预算单位怎样去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使用财政资金, 是否按专款专用支付, 是否符合预算安排, 这些情况完全脱离了财政的监控轨迹, 在这种情形下及易发生挤占、截留和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 使得财政部门预算和实际执行结果间出现偏差。即使事后发现问题, 也已为时过晚, 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全面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优越性

(一) 有效地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的设立问题

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结算, 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账户直接拨付到位, 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由于预算资金的及时到位, 才有效的降低了资金划拨支付成本, 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在多家代理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经财政批准设立的账户才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未经批准的, 单位不能擅自在代理银行开设任何新的账户。由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刚刚实行不久, 在过度时期, 允许单位在银行保留原有的基本存款账户, 除特殊情况外, 坚决禁止任何部门和单位从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其原基本账户划转任何资金。

(二) 强化了预算执行的严格性

财政部门对各级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 是以指标和计划的形式下达的, 在预算资金没有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之前, 始终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 有效地解决了财政资金沉淀在各单位开设的的账户上的问题。同时也便于财政部门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 有利于政府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分配,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自从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 财政部门把对预算单位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 把对资金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 使单位的每笔支出都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从而减少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 强化预算执行的严格性。零余额账户的设立真正体现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杜绝了各预算单位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现象。

三、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及支付方式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应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 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 实现国库支付单一账户;二是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出和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的零余额账户;三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外资金账户;四是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五是经同级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特设账户。国库单一账户集中了所有的财政资金, 并且只有财政国库部门才可以签发支付令。各级预算单位开展工作所需要的资金, 由财政部门从本级政府预算集中的资金中分配和拨付。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财政部门不再将资金拨到单位, 只需给各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及预算单位的每月的用款计划。对政府采购支出和额度较大的工程物品服务等支出, 要采用直接支付的方式, 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 财政部门开具支付凭证通过代理银行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对分散采购和零星支出等采用授权支付, 即根据财政下达的用款额度, 由支付单位开具《财政授权支付凭证》, 通过代理银行进行转账或提取现金的形式。各预算单位申请的预算资金在没有拨付给商家和劳务供应者之前, 始终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

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单位会计核算

(一) 直接支付方式的会计处理

2002年3月份, 用预算外资金通过政府采购购买笔记本电脑一台, 金额18000元, 并收到商品供应商开具的发票及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单》。

借:事业支出18000元

贷:事业收入———财政直接支付18000元借:固定资产18000元

贷:固定基金18000元

若上述资金性质是预算内资金, 则

借:事业支出18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18000元借:固定资产18000元

贷:固定基金18000元

(二) 财政授权支付

(1) 2003年7月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两份, 一份标明预算内资金15000元, 另一份标明预算外资金6000元。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1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财政授权支付15000元

事业收入———财政授权支付6000元

(2) 2003年8月, 单位通过填写财政授权支付凭证, 转账支付电话费2000元。

借:事业支出2000元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元

(3) 2003年8月, 单位通过填写财政授予权支付凭证, 提取差旅费4000元。

借:现金4000元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000元

五、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 从会计核算到支付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会计工作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不仅要熟悉整个会计流程, 还要有熟练的上机操作本领, 因此要求单位会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做细部门预算。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相互配套的, 不可分割的。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 具体而准确的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的可靠保障。二是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财务人员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越性, 熟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这样才能学好和用好新制度下的会计核算。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学习。要通过业务学习, 熟悉国库集中支付政策, 了解有关操作程序, 这样才能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理论和效益财政理论所倡导的提高财政管理效益和统一财政收支的目标。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问题, 强化了核算执行的严格性, 体现了财政效益理论所倡导的提高财政管理效益和统一财政收支的目标。

关键词:财政国库集中支会,优越性,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库司.国库集中收付与预算会计制度汇编[G].北京: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3]阎达五.高级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海波, 刘学华.新编预算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9

(一)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预算按照“一级政府以及预算”的原则建立, 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级次构成。而乡级财政预算是最为基本的预算, 显然, 基础性单位的预算更能体现预算的完善性及全面性。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乡级财政实行“乡财县管”制度,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分布的不均匀。但随着村官制度等等的实施, 部分乡镇已经有足够的能力, 也满足国家对预算单位的要求, 但“乡财县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级政府的自主管理财政的积极性, 而且人才的流入的意义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国家财政部于2011年开始颁布推进乡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改革。

(二) 乡镇财政国家集中支付制度简述

该制度指的是乡镇政府的财政自主管理的权利不变, 资金的所有权不变, 负债及债权不变, 而资金的账户不再多个, 而是统一到国家单一账户管理, 其资金收入不再通过县级的审查核对, 直接交付国库单一账户, 当需要支出时, 由国库或财政部集中支付的制度。显然, 通过这种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发乡镇政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 改革对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有效的回避。比如, 以前, 乡镇政府存在多个资金账户, 这样在操作上能够实现灰色收入, 易滋生腐败现象, 而通过一个账户管理, 能够放大透明度。

(三) 乡镇财政国家集中支付制度的原则及内容

制度改革必然存在一定的原则同时包括一些主要的内容。基本原则有:透明规范, 便于监督;资金的支付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 并且备案管理, 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账户内进行划拨, 同时, 整个过程, 处在国家财政的监督下, 这样透明度得到保证。效率优先, 进行简便;由于单一账户, 这样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只需经过一个单一账户, 不再像以前一样, 账户繁多, 划拨流转麻烦。谨慎审查原则;显然, 乡镇财政改革涉及多个方面, 如果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 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 另外, 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 各个地方的管理能力是互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乡镇改革时保证所改革的乡镇符合改革的条件, 并且不同的地方要求改革的进度也应因地制宜。主体不变;乡镇财政直接支付改革必须保证乡镇政府的独立性, 并且, 随着改革, 我国很可能形成中央, 省, 县三级预算构成。主要内容:在中国人民银行, 建立单一账户, 所有资金的管理, 支付, 划拨等等都在国库单一账户内进行, 收入交代给国库或者是财政账户。国库单一账户的构成体系, 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 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支出账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立分账册;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和授权, 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殊专户 (简称“特设专户”)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外资金专户按专用存款账户管理。

建立了单一账户后, 其他的中间辅助账户就会相应的取消, 并且乡镇的财政资金会相应的交付给国库单一账号。收入交付方式必须规范化, 有章可依, 按照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 非税收部分通过系统中心直接交付县级非税收入征收专户, 再通过这一账户再交付给国库。同时, 明确各种资金的划拨方式。

(四)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 能够加快国家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的进程, 而且, 能够推进乡镇财管的完美进化, 同时, 将复杂的过程进行简化, 有利于提高效率, 进而节约各种办公成本。另一方面, 在监督上, 能够加强对预算单位的审核制度, 能够有效的监控支出, 以检验是否合理, 是否有违规现象, 这相当于对腐败现象的釜底抽薪, 能够在源头上进行控制, 在基层上, 充分的体现廉政清明。

二、部分乡镇存在的客观原因导致财政集中支付存在困难

乡镇的客观原因非常明显, 1.经济落后, 在一些信息处理上, 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持, 而且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环境, 相对市级比较简单, 虽然配备电脑等, 但是对电脑的利用存在很大的区别, 即人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不能因为经济的落后, 而相应的人才落后。2.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 不能真正的体察周围环境的变化, 即乡镇对周围的市场变化相对城市而言是比较迟钝的。3.客观原因是人才的自主离开, 在乡镇工作的人多数把工作作为暂时的, 这样等时机成熟后会选择调离, 这样的流动机制虽好, 但在交接时会产生一定的熟悉环境成本。

三、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一)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核算是最为基层的财政, 他直接与百姓打交道, 并且乡镇财政的管理好坏, 百姓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进而百姓最为接近的还是乡镇财政, 财政中的资金来源于百姓, 就要用之于百姓。比如道路建设, 就存在着部分村官以建设公路为名, 获取灰色收入。其中, 没有合理的资金划拨制度即预算制度是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之一。即便是集中支付, 而监管制度也非常重要, 即乡镇财管有其必要的一面。

1. 事权与财政权利的不协调。

有时候乡镇的财政大权与事权并不协调。虽然集中支付, 但毕竟资金在市级政府, 而实际的事权却在乡镇的政府, 这样财权和事权是割裂开的, 这样的后果是乡镇政府在处理事情时, 会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不能够很及时处理问题, 特别是涉及资金的问题。百姓的事情很多都是由乡镇政府直接负责, 可是当涉及资金时候, 财权不在手, 处理明显不能得心应手, 而且一些事业单位在乡镇政府的, 由于乡镇政府处理事情的不自由, 导致这些事业单位的效率也会很低下, 市级政府想加强管理, 却因为不在当局, 必然看不到存在的问题, 而乡镇政府看到了问题却不能及时的解决, 这样在时间上会有大量不必要的浪费。

2. 地区差异十分明显。

有的地方有乡镇政府, 而且乡镇政府有着对资金的需求, 比如铺路建桥, 但是由于转移划拨问题的存在, 导致不能够有求必应, 特别是越是贫困的乡镇, 申请资金愈加困难, 这无疑导致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虽然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 却因为传达路径上的中断, 导致不能够很好的得到回应。而且, 地区差异还体现在有的乡镇政府即便通过税收等获得资金, 但是没有专门的账户存放, 只能全部上缴。但是在支出时就会存在捉襟见肘的窘境。另一方面的问题是, 乡镇政府的人才配备也明显不足, 这导致虽然存在集中支付手段, 但是由于人的管理, 信息掌握的不足, 分析信息能力的不足, 导致不能准确的进行集中支付。

(二) 应对体制改革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

上述体制改革中问题的存在, 是对改革的挑战, 但是通过加强乡镇政府的自主管理, “乡财县管”在资金方面的合理放松, 部分问题会得到解决, 监管制度和改革配套实施, 相信会取得完美的结构, 使民之财合理用之于民。

1.乡镇的人才配置依然需要加强。在改革之初面临的问题, 正是需要解决的对象。腐败问题, 通过集中支付, 简化划拨步骤, 这样可操作的地方减少, 这样, 腐败的环境就会得到改善。

2.针对人才的配备情况, 现在普及的公务员考试或村官考试便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 并且, 为以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夯下结实的基础。

3.关于财政与事权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市级政府的监管, 乡镇资金才会得到有效的监管, 如果乡镇政府得到足够的发展, 具备足够的能力, 以后乡镇资金自行管理未必不可能实现。

总之, 随着改革的推进, 乡镇财政管理会得到长足发展, 存在的人才落后, 科技落后问题会得到解决。作为最基层的财政管理, 乡镇财政的国库集中支付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的关注, 真正的实现资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参考文献

[1]徐春武.关于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财政研究, 2005 (06) .

[2]严素萍.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5) .

[3]刘晓力.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口[J].会计之友, 2004 (02) .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篇10

三、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一些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 政府和财政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缺陷, 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会公共需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基道德和正义要求, 基本公共服务已经被

前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状况相比, 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并没有表现出同步调整。

要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对中国财政的支出结构进行根本改变, 财政支出不再是以GDP为中心, 而是以关心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为中心。财政不能以投资性开支为主, 而应该以转移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为主。财政支出应进一步压缩政府投资性支出, 更多地增加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补贴等社会公共支出, 通过这些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使社会不同阶层或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慢慢将重心由基础设施向民生供给领域的偏移。这种调整不仅能在短期内缓解民生产品的供求矛盾, 有效缓和经济的波动, 而且可以在中长期内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构, 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绩效, 并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控性。

因此, 为了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必须下定决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前提下, 继续削减经济建设支出, 保证对一些公共工程和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执笔人:刘凤良阎衍朱戎, 短期应走向实质稳健长期需构建民生财政——经济

》接126页

具, 其实施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务的大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实现对政府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使用, 避免因财政资金的分散管理而造成的各种流失, 增加国家财力, 从而加强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实施力度。

四、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措施

1、进一步推进和细化预算编制改革。

第一, 财政资金不再区分预算内外。即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都纳入预算内, 从而使国库收支真实反映所有的财政收支状况, 并使所有的财政收支都纳入国库的管理和监督范围。第二, 细化预算,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由于不能随意更改和变通支出项目, 所以认真编制预算有利于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预算是由基层部门广泛参与制定的, 预算所包含的信息更为广泛, 作用的空间更广阔, 它把管理的计划与控制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量扩大直接预算的编制范围, 每一项支出都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编制, 详细论证, 使年度预算计划更科学全面, 更规范细化。

2、加强对财政部门的监督制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 使财政对预算单位的监督力度加大, 财政本身的权力也相应增大, 但是谁来监督财政便成了新的问题。我国试图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支出的决定与支出的执行相分离的制度设计来弥补这一缺陷, 用会计核算制约财务管理, 借支出的执行监督支出的决定。但是, 内控机制不能代替外部机制, 最终要向人大、政府及法院监督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体制”演进。

3、运用网络信息系统, 完善国库集中

4、高尚全,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5月7日

5、王国清马骁程谦主编, 财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刘黄, 中国经济失衡:政府富老百姓穷, 中华工商时报

支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国库中心的工作量增加了, 运用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预算单位网上申请用款, 会计核算中心网上审核, 代理银行网上支付等一系列的工作, 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网络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 保证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进行。

4、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表现形式, 两个都是公共支出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容易引起支出单位和商品、劳务供应商的合谋, 只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才能提高支出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从而实现对国库资金的严格控制和监督。

五、促使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融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健全了财政监督机制, 弥补了当前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 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 使整个政府财政体系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移, 对各单位财务运行状况达到有效监控。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的融合是必然的, 因为它们承担对象一致, 两种制度的最终目标一致,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通过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则是通过改变国库资金拨付方式, 解决国库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形成的大量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 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两种制度的融合必将促进公共财政事业的全面发展。

政资金使用时, 克扣、挤占、挪用时有发生, 形成许多资金使用的黑洞, 扰乱了国家经济秩序。

三、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积极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分散支付的做法, 预算资金不再拨付到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上, 而是在财政部门设立的统一账户下设分类账户进行管理;各单位可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 在批准的预算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 但支付款项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与现行的预算分散支付制度相比,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

1、有利于规范财政管理和监督,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预算单位花费每一笔资金的支付金额、付款项目、收款账户、交易时间、付款人账户余额等付款要素进行实时检测, 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 使得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同时, 消除了中间支付的环节, 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 而且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

2、有利于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综合调度能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各预算单位在国库账户中的支出都表现为已实现的预算支出 (除小额和零星支出外) , 预算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中, 这样财政就能全面统筹安排, 进行综合调度, 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库保留较多数额的存款, 对于稳定金融和发展经济也有积极的作用。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00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财政体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自1998年起,改革的方向转向财政支出管理方面上来,目的是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结构。财政公共支出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预算管理,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加快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其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形成了以自行多重设立账户为基础的分散收付方式和资金收付制度。在特定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分散支付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与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的发展要求想冲突,产生矛盾。

高校的财务管理是教育财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是当前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从2002年10月开始,在教育部本级及所属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华东)等五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之后于2007 年下半年开始在教育部部属高校和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国库支付制度改革,到2008年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校都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①

一、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给现行的高校财务运作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降低资金的运行成本。国库单一账户的开立及财政资金的集中收付,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外,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财政资金全部由过去向多个户头拨款变为向一个户头拨款,减少了流通环节,避免资金在高校账户间的划转,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其次,强化了高校的预算管理,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 强化了高校建立先预算,后支出的观念, 从而克服了没有计划地,拍脑袋上项目的现象,减少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第三,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腐败。以前, 财政资金拨付到各高校后,就脱离了财政监督,各种挤占、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产生资金违规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在期初预先拨付到高校账户,财政部门在高校预算执行时对其进行审核,同意后使用,结余以指标体现。这对于预防和遏制腐败起到积极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产生大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具体表现在:(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发生变化。高校不在收到实拨资金,而是一个用款额度。已批复经费需当年用完,不能跨年度使用,净结余将被收回国库,资金的结余使用受到了限制。同时,高校只能在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核定的额度内使用资金,高校的资金在预算内外之间、项目之间无法进行横向调整,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和调度权全部归财政部门。(二)伴随高校规模扩大,上马基建项目增多,对资金需求急剧增加。高校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而做抵押的通常是高校基本账户存款余额或者未来高校学生学费收费权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拨款没有拨付给高校,高校基本户结余资金出现急剧下降,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大,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压缩对高校基本建设货款额度,增加了高校筹资难度。(三)高校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根据不同类型和主体的支出,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按月、按季度编报计划并提交财政部门进行审批,对高校的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制时要有前瞻性,预算的编制更加细化,给财务管理人员带来一定工作强度。(四)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独立于目前各高校的账务处理系统,在日常国库集中支付操作时,会计人员每办理一笔支付业务,需要先在财务系统中处理完毕后,再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上录入、复核并提交国库中心审批。程序手续繁琐,业务量与以前相比成倍增加。

二、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认识到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复杂性,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创新财务核算体系指标,不断健全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国库支付管理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建立起主要校领导负责的工作责任制。高校财务人员要树立起“三个观念”,一是计划用款的观念,通过编制科学的用款计划,形成按照计划用款,没有计划不用款,突发事件增加计划的资金支付方式。二是资金管理观念,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后,高校财务系统中没有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新增一个零余额账户额度科目。三是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观念。

(二)加快推广公务卡的使用。公务卡不仅为高校教职工人员用款提供方便, 而且能够让财政部门掌握通过公务卡支付报销的明细情况,实时监控,堵住现金管理漏洞,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高校必须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从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上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对计算机技术和专业技能要求高,高校的会计主管、出纳员、计划申报员、支付操作员、审核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操作流程与工作方法。还要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高校还要建立定期和国库、银行的对帐制度,安排专人进行定期对帐,保证国库收支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高校应建立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相适应的岗位,健全相关部门和经办人、审核人等岗位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禁止一人办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业务的全过程,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对于重大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支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库司国库集中支付基本业务释要(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问题探讨 篇12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含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将国家政策性财政资金放在某个单一的专门账户中, 国家根据资金使用单位规范的预算进行统一支付的行为。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使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 支付程序更加简捷便利, 同时账户管理的统一强化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规范了单位的预算管理, 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

(1) 增强资金使用计划性、规范性、有效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是由以往的财政资金使用单位自行建立账户转变成为由国家统一进行账户设置的制度, 该制度促使支付行为由原来的分散走向了集中, 去除了向资金使用单位拨款这一环节, 由财政部门直接完成支付行为或授权支付, 该种转变使得资金使用单位不再自己管理钱, 而是由国家统一完成资金的管理、支付,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简化了程序, 使国家能更好地掌握财政资金的去向及使用情况, 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某些面子工程以及浪费、挪用、随意使用资金等情况的发生。

(2) 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资金使用单位在预算管理、用款计划、申报用款计划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资金使用单位的预算为基础的, 该制度的实行改变了国家将财政资金拨付到使用单位的传统管理办法,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使用款单位失去了自行配置资金的可能性, 实现了无预算则无支付的情况, 因此为确保预算职能的有效发挥, 资金使用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更加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从源头上杜绝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随意性, 进一步规范了资金使用单位预算、用款等行为, 极大地强化了预算在资金管理上的约束力和监督作用, 完善了资金使用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

(3) 促使财政法规的健全。新制度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法规做保障, 因此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政策顺利实行的强有力保障, 对新制度实行前、实行中、实行后都有有效的规范作用, 只有制定出适合新时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需要的法律法规, 促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对一些阻碍制度实行的行为违法必究,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实行。另外, 一项新制度的实行也促使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在传统的法律法规不适合新时期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需要的同时必然会促使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诞生, 这对于健全我国财政相关法律法规有着促进作用。

(4) 有利于实现财政支付制度的全面现代化。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运用到财政支付管理中去, 全面实现财政支付制度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过渡。传统的支付方式是财政资金由单位自行设置账户, 自行管理, 自行支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传统的支付方式有一定的区别, 因而现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设立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作业已不能满足其要求了, 科技的日益发达也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手工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去。国库集中支付由财政部门通过在所指定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来直接完成支付行为, 或通过授权来完成支付行为, 这一系列程序的进行都需要现代科技做保障才能使其顺利进行, 网上用款申请、网上审核、网上支付等行为在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大大简化了业务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二、目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虽在实施的过程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包含国家财政部门设立的国库单一支付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及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由预算单位设立的零余额账户等,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既可用于转账也可进行提现, 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缺少一些必要的监督, 导致一些用款单位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一些规定范围之外的转账或提现, 而所提现金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 致使大量现金去向不明。

国库支付制度的实行促使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与商品或劳务供应商直接完成交易行为, 但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些用款单位通过伪造用款申请、伪造虚假合同、伪造虚假收款人及虚假收款人账户等行为来骗取国家财产。

2、预算编制有待完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在完善资金使用单位的预算管理、发挥预算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一些单位在预算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一些单位的预算编制项目不够细化, 预算编制前的一些项目开支论证不充分等问题。预算编制的不完善导致国库集中支付不能直接完成, 资金流入用款单位, 用款单位自行调配资金, 资金使用混乱、分散或资金使用与预算项目不符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3、资金使用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认识有待提高

资金使用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 用款单位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过程中部分人员出现消极情绪, 不能积极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业务知识。另一方面, 由于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需要,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一部分财会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相关的财会知识、法律法规, 不熟悉财会业务流程, 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的进程。

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年份相对较短, 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甚至在某些执行行为上可以说是无法可依, 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的进程, 而已存在的相关法律规定因已不能适应改革了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的需要, 而亟待需要完善。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措施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必须不断进行解决和完善, 以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1、完善相关监督体系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涉及到国家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银行、商品 (劳务) 提供者等主体, 在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的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各项程序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

(1) 对于一些申请授权支付单位的现金管理加强监督, 对其所提取现金的用途、管理等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 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2)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对用款申请、支付审核、银行清算等过程的监督, 实现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并对一些大额支付款项进行严格监督及追踪, 以确保资金支付的准确无误。

(3) 要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的外部监督。一方面, 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鼓励人民群众公开监督财政支付行为, 尤其是预算单位及商品 (劳务) 提供者等该类支付行为参与者的监督并不断完善相应的投诉、揭发机制, 使群众投诉有门, 增强其监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财政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定期对各类支付行为、银行账户等进行检查, 以确保国库支付的高效、安全、规范。

2、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设施建设

(1) 加强各资金使用单位的预算管理, 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将各部门预算更加细化, 使得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相适应, 预算尽可能的实现对支付要求的满足。

(2) 更加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系统建设, 将各类信息及时反馈, 以便更好地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的安全、高效、简捷。

3、完善资金使用单位的财务管理

各单位在其财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且每个单位费用开支标准并不统一, 这就在无形中给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难度, 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 国家相关部门应对单位费用开支进行整理、归类, 制定出一个较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 完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 降低国库集中支付的难度。

4、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单位账务处理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包括会计核算、支付方式等, 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对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 使其尽快熟悉新的制度下工作程序、工作要求, 尽快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新规定、新技能, 再加大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也要完善财务人员对预算的全局掌握, 从认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两方面使员工尽快了解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的必要性, 并使员工真正从思想上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重视起来, 以便更好地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服务。

四、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 将原来的由各个单位自行支付集中到由财政部门设立单一账户集中支付, 更大程度上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提高了财政资金等的使用效率, 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 同时也促进了预算单位在预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是我国新时期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小红: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综述[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9) .

[2]侯志伟:浅谈国库集中支付中会计改革[J].财经界, 2009 (11) .

[3]赵海霞: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5) .

上一篇:民族戏曲文化下一篇:烟草物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