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2024-11-03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精选9篇)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1

一、引言

东方与西方至今仍是两个未被厘清的概念, 它们不仅体现为地理概念, 同时被认为是文化概念、意识形态概念。而东方人和西方人, 一旦出现在“他者”的视野中, 全都成了“东方主义”或“西方主义”的产物。“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一书, 从完成之日就在西方学术界中获得了一种典范性的地位, 被当成一种研究模式, 用来处理西方和非西方文化之关系。”[1]萨义德强调从话语的角度去理解东方主义, 因为“如果不将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来考察的话, 我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具有庞大体系的学科, 而在后启蒙时期, 欧洲文化正是通过这一学科以政治的、社会学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2]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中, 西方世界往往主宰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的挪用行为, 并以此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意图和目的。作为对东方主义的补充, 陈小眉首次提出了“西方主义”这一概念, 她认为萨义德忽视了福柯的“反话语”权力, 强调对于非西方文化而言, 对西方话语的挪用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解放效果, 她主要分析了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本, 中国知识分子通过美化西方、塑造一个高于中国的西方来反抗官方的话语实践。

对“西方主义”的另一种观点是, “西方主义”是“西方世界被它的敌人所描绘的去人性化图像”, [3]是一种丑化西方的意识形态表达。“西方主义”是指东方人反对西方和一部分西方人批判西方的当代社会思潮。西方主义者们“仇视城市, 城市的形象是无所依附的、傲慢的、贪婪的、堕落的和随意轻佻的;仇视西方科学和理性所展示的思想;仇恨安居乐业的小资产阶级, 将他们的存在对立于自我牺牲的英雄;仇恨不信教者, 他们必须被扫除, 以此为建立一个纯信仰世界开路”。[3]

近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西方世界频繁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中, 这些西方形象往往是充满矛盾的。本文借用陈小眉的“西方主义”观点, 即“西方主义”是一种话语实践, 人们通过建构西方他者的形象, 主动地参与到一种带有本土创造性的挪用行为中去, 并选取了电影《中国合伙人》来看中国当代的“西方主义”。

二、中国电影中的西方——征服or憧憬

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多半是传奇, 甚至林则徐都认为洋人的膝盖不能弯曲。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人真正接触到了西方人, 但对跟自己长相完全不同的“番鬼”只产生了“佛郎机”食人这样的记载。晚清时期, 对西方的形象产生了两个极端, 一方面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的“邪恶”形象, 另一方面, 走出国门的精英看到发达的西方而产生的“理想”形象。这两种形象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并在电影中呈现出更多不同的内涵。

早在1957年的电影《不夜城》中就有了留英企业家以及美商买办的角色, 留英企业家受到了美商买办的欺诈, 开始不择手段, 建国后受到国家的再教育, 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的商人。事实上, 纵观1949年之后中国电影金鸡奖 (专家奖) 、百花奖 (观众奖) 、华表奖 (国家奖) 的获奖影片, 90年代以前的获奖影片对西方的刻画都是基于国家的立场, 早期除了《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的正面角色, 《林则徐》《神鞭》《京都球侠》《开国大典》等影片中的西方都是侵略者的形象, 这种形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2000年之后的《东京审判》《郭明义》中都是这样的形象, 但90年代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中西方人成为帮助中国抗日的形象, 代表着先进的技术, 在影片中为了保护盟友, 中国人最后都牺牲了, 可见这时西方人的姿态还是高于中国人的, 后期《金陵十三钗》《1942》中延续了这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西方人形象。

香港和台湾的移民潮比大陆早, 80年代就有了《爱在他乡的日子》等描述移民生活的影片, 中国90年代才有了《北京人在纽约》这样的电视剧, 但获奖电影中仅有《不见不散》, 李安导演的《推手》《喜宴》和郑晓龙的《刮痧》在语言和文化层面探讨中国人对美国的憧憬和在移民过程中对美国文化的不适应。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如果你爱他, 就让他去美国, 因为那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 也让他去美国, 因为那是地狱。”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和2015年的《北京爱上西雅图》则呈现了更为丰富有趣的西方图景。《北京爱上西雅图》中的美国成了伊甸园, 在那里生活的中国人完全没有了文化上的不适应, 片中的美国也没有了城市, 而是一片田园风光, 主人公在这样的乡村风情中找到了更平静的生活;而《中国合伙人》中的美国人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 但最后却被中国人打败。

中国电影中的西方形象都是先进发达的, 但先进的西方或侵略, 或帮助, 其目的都是强化国人的民族身份, 告诉国人不管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 西方都是中国要赶超的对象, 这就是中国的“西方主义”。

三、赤旗插遍美利坚——迎合中国想象的“西方主义”

《中国合伙人》是陈可辛导演的, 以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的故事为蓝本的电影, 剧本最早由“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亲自撰写, 但后期被陈可辛导演修改, 仅保留了故事主人公成东青、王阳、孟晓骏的名字。整部影片就像是中国战胜美国的政治神话, 这种神话在以前的影片中也经常出现, 在球场上战胜西方人的京都球侠;检查出外国进口汽车有质量问题, 让外国公司服输的郭明义;东京审判中据理力争, 让西方法官作出正确审判的梅汝璈。《中国合伙人》中最终成东青在侵权事件中让“攻陷美国”, 新梦想教育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 是第一支教育产业股, 市值30亿美金。影片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延续了中国人的美国征服观。

影片多处强调了对美国的征服。影片开始, 成东青被美国拒签, 转场到画外音“二十年后, 我最擅长的是帮人去美国”, 到三位主人公站在一张美国地图前, 地图上插着很多红旗, 说着“赤旗插遍美利坚”, 被美国ESS控告侵权时, 孟晓骏态度强硬, 并对女性代表出言不逊, 而成东青则大义凛然承认错误, 并以中国市场诱导美国妥协。孟晓骏作为片中承载美国梦的中国人, 从开始对美国的憧憬, 到美国梦的幻灭, 影片最后他去了打工的餐厅, 看到了当初欺负他的美国服务员为他服务, 成东青则用他的名字捐赠了当初开除他的实验室, 看到实验室上写着他的名字, 孟晓骏热泪盈眶。

除了以上场景, 片中一段成东青、王阳在国内办学, 开始发财的叙事与孟晓骏在美国的悲惨生活的叙事交织进行, 在成东青、王阳开着豪车, 拿着大哥大去机场接孟晓骏终结, 仿佛也表达了中国的迅速发展及中国人在美国的不公平待遇并没有改变, 这在孟晓骏谈判时对美国ESS代表说到的“中国在改变, 但你们一直没有变”形成了互文性。孟晓骏作为“美国”先进文化的代表, 一直是新梦想教育的真正领导者, 成东青说:“我们坚信从美国回来的孟晓骏能看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但影片的最后却又是“土鳖”的成东青完成了孟晓骏的梦想。

影片中的美国形象, 除了给孟晓骏小费, 并鼓励他的美国老太太, 其他的均是负面形象, 如数次拒签成东青的签证官, 把王阳当行李的lucy, 在纽约机场盘查孟晓骏的海关, 欺负孟晓骏不认识路的出租车司机以及不见孟晓骏的波诺先生。事实上, 影片一直在表现一个歧视中国的美国。80年代的课堂上, 穿着中山装的老师说:“美国的种族歧视永远不会消除。”被孟晓骏以实践出真知反驳。90年代, 苏梅、孟晓骏、良琴带着对美国的憧憬去了美国, 苏梅除了学习就去洗盘子, 每次打电话最后都说“就这样吧, 我很累”。孟晓骏、良琴则互相欺骗, 过着底层生活, 孟晓骏才感慨老师说得对。自此, 从理论到实践都证明了美国的歧视永远不会消除。

影片不断地在文本和叙事中表述美国的歧视和中国的崛起, 与导演陈可辛的经历不无关系。陈可辛创造了一种“怀念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的情怀。而这个时代恰恰是他经历过的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陈可辛幼年就立志去美国, 在美国读了3年大学就回到香港进入电影圈, 那时香港电影还算辉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香港电影逐渐低迷, 2008年, 陈可辛在北京创立工作室, 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 陈可辛深谙好莱坞的叙事方式, 成东青固执、守旧, 孟晓骏激进、执着, 成东青演绎了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 并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 孟晓骏则是一个被美国歧视, 又反过来战胜美国的神话。这是两个中国式的英雄, 他们的故事迎合了荧幕前的习惯了好莱坞的观众们。

影片吊诡之处还在于所有的征服都是基于消费主义逻辑。成东青、王阳挣到第一笔钱时, 王阳将钱撒到空中, 享受美女环绕, 孟晓骏回国后, 事业不断做大, 三人从麻袋倒钱, 抽雪茄, 西装革履的孟晓骏坐在曾高他一头的服务员前, 辞退他的实验室的捐赠署名。明明犯了侵权的错误, 却用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让美国妥协。这种西方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成了本片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难怪有评论说:“这个以成败论英雄、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和没有法律底线的实用主义情节实则是中国经济思维‘攻陷’美国的意淫。当三兄弟一道庆祝‘攻陷美国’飙车于纽约时, 这到底是对中国改革伟大时代的喜剧式张扬还是小丑式反讽?”[4]

中国的“西方主义”明显延续了东方主义的内涵, 给自己塑造了一个西方强者, 通过打败这个强者树立民族自尊心, 但这种反抗的成功却是由西方价值观评判的, 不得不说, 中国的“西方主义”仅仅是一种迎合中国想象的话语神话。

四、民族主义VS东方主义——中国“西方主义”的神话

《中国合伙人》中表现出的“攻陷美国”的念头有其历史根源。

中国和欧洲的交往要追溯到13世纪, 成吉思汗的往西征战才扩大了中西交往的道路, 一直到晚清之前, 中国都是以大国自居, 认为西方国家是蛮夷, 1792年, 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国书, 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咭唎国王知悉,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 倾心向化, 特遣使恭赉表章, 航海来廷, 叩祝万寿, 并备进方物, 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 词意肫恳, 具见尔恭顺之诚, 深为嘉许。所有赉到表贡之正副使臣, 念其奉使远徙, 推恩加礼。以令大臣带领瞻觐, 赐予筳宴, 叠加赏赉, 用示怀柔。”[5]

黑体字完全表现了天朝大国对蛮夷训话的语气。民间则认为西方人是“番鬼”, 阎从简的《殊域周咨录》中记载了“佛郎机”人吃人的故事, 从此成为西方叙事的典范, 被反复演绎。如下:

“番国佛郎机者, 前代不通中国。……其人好食小儿……法以巨镬煎水成沸汤, 以铁笼盛小儿置之镬上, 蒸之出汗。汗尽, 乃取出, 用铁刷刷去苦皮。其儿犹活。乃杀而剖其腹, 去肠胃, 蒸食之。”[6]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成为八国联军掠夺的对象, 这时出现了两种对待西方的态度, 老百姓认为西方是“洋祸”, 表现出对鸦片和天主教的仇视;另一方面, 知识分子阶层有了走出国门的机会, 他们看到了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并发起了“洋务运动”,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告终。1919年, 五四运动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提倡全盘学习西方。1915年9月, 陈独秀创办《青年》, 后改为《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警告青年》一文, 以中西文化作比, 抨击各种传统观念, 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的言论, 将“德先生”和“赛先生”树为时代的最强音。随后, 以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钱玄同、吴虞、刘半农、易白沙、周作人以及傅斯年、罗家伦等人为代表发表言论,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全面的、采取激进的方式反对中国传统文化。[7]中国开始全面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影片中, 1999年, 美国炸了中国大使馆, 中国学生去砸英语学校, 成东青站在台上大喊, “你们这些懦夫, 你们应该去学习它, 然后打倒它”。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相比开始进入经济衰退期的西方, 中国呈现了一种强大的上升势头。媒体也在渲染一种强国情绪:中国由过去的纯粹受援国逐渐变成援助国、由接受投资变为到国外投资, 甚至是某国流行学习汉语、出境游队伍的壮大、“海归”变“海待”等现象都被媒体表述成具有永久或普遍意义的事实, 其背后或隐或现地传递出今非昔比的自豪感和宣泄的畅快感。[8]

中国从天朝大国到第三世界国家被讲述成一段屈辱的历史, 不管在任何时期, 都想通过打败西方, 重回大国的行列, 李小龙、黄飞鸿等都从个人武力上进行过此项伟大的行动。建国初期, “赶超英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口号。另一方面, 西方国家进入现代化后, 其先进和发达成为世界的标准, 中国又不得不向它学习, 从五四运动开始, 中国开始漫长的学习西方的历程, 不可避免地被纳入西方话语的体系中。

好莱坞大片中, 对美国以外的所有“他者”异质文化 (当然包括中国) 都使其“东方化”。美国建国后, 237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寻找对手、征服对手、想象“他者”、反照“我者”的过程。中国在“高高在上”的美国人眼里只是历史地承担美国“他者”任务而已, 只是美国文化、美国软权力、美国话语权在东亚的一个渗透和改造对象。[9]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就在论述这种知识的权利。西方企图通过知识为自己殖民东方的行为正名, 向东方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而在影片中表现出这种殖民话语成功地侵入了中国, 并强调这种西方话语是永恒的。成东青被学校辞退, 被迫下海时, 王阳说“下海是一个wonderful world”。孟晓骏说“只有美国才有美国梦, 每个人机会平等”。孟晓骏不满老师的言论, 摔门而出, 是一种对自由的崇尚。影片也多次表达了“我们改变不了世界, 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并急切地希望与世界接轨。影片中1992年KFC进入中国, 街头开始倒美金, 北京第一次申奥, 无数人想去美国, 21世纪后, 孟晓骏、成东青在北京的办公室背景中也变得高楼林立, 中国站上了世界舞台, 却不可避免地接受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国学者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福科、马克思、哈耶克等西方学者的理论来解读中国问题, 孟晓骏认为必须去纽约交易所上市才是成功。就像周蕾教授所说的:“现代中国人不知道自己不能墨守一个静止不动的传统而生存下去, 他们过的是不纯洁的、‘西方化’了的中国人的生活, 他们‘看’中国的方式也打上了那种生活的烙印。”

影片中对成功的定义正是西方消费主义话语的渗透。资本增值是资本主义能够发展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生产和消费都是资本增值的手段, 20世纪之前, 生产力水平不高, 生产是主要手段, 但20世纪之后, 以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消费成为资本增值的主要手段。消费在为资本实现增值的服务过程中, 由单纯的经济行为转变为一种控制的力量——消费主义。[10]改革开放前, 中国还很落后, 中国人吃着铁饭碗, 过着刚刚温饱的生活, 但改革开放后, 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策指导下, 万元户开始出现, 这给习惯了大家一起穷的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近年来, 中国高速发展, 中国人开始全面进入消费的时代, 这时, 西方的消费模式、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被树立为中国消费者的理想消费模式。中国人与西方人消费一样的产品, 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说:“随着这些有益的产品在更多的社会阶层中为更多的个人所使用, 它们所具有的灌输作用就不再是宣传,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它比以前的生活要好得多, 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 它阻碍着真正的改变。因此, 出现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虽然西方学者已经在批判, 但依然是世界的主流意识。

《中国合伙人》中就呈现了这种矛盾的图景, 一方面, 美国人是高高在上的“他者”, 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打败了它们;另一方面, 打败美国的标准却是消费主义逻辑。可以看出, 中国的“西方主义”是裹挟了民族主义和东方主义的迎合中国人想象的话语神话。

摘要:近年来, 西方形象大量出现在中国银幕中。本文借用陈小眉的“西方主义”观点, 选取电影《中国合伙人》来看中国当代的“西方主义”, 并认为中国的“西方主义”是裹挟了民族主义和东方主义的迎合中国人想象的话语神话。

关键词:“西方主义”,《中国合伙人》,西方形象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2

看完中国合伙人,我很感动,作为创业者。很多时候创业成功不是因为你的点子有多好,也不在于你的机遇有多好,甚至也不在于你的创业过程有多么艰辛。。这些当然非常重要,但还有一点最重要,就是你的团队在成功的前夜,或者在巨大的成功一下子到来的时候,你的团队是否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下子把持不住,都想获得最大的声望和利益,于是在利益争夺中多少本来可以成为伟大企业的公司在刚刚踏上成功之路以后就由于利益分歧而分崩离析,在昙花一现之后永远的消失。俞敏洪当然碰到过这个问题,只是后来费了好大得劲才重新把团队凝聚在一起。其实,在创业中最成功避免这个问题的就是复兴集团的郭广昌。郭广昌带着复旦大学的几个学弟从3万块钱起家,到现在复兴集团1500亿的规模,风雨同舟二十年,从来没有因为利益分歧而影响公司发展,所以才有今天郭广昌,梁信军,谈剑,汪群斌几个身价都上百亿的辉煌成就。当国内很少有人知道股权激励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复兴集团就请复旦校友经济学博士股权激励专家薛中行为公司做了股权激励咨询,不但复兴创业元老都身价上百亿,而且复兴集团对核心人才,乃至相当一部分员工都做了股权激励。复兴集团正是先人一步做了股权激励,才获得了企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据说当年为复兴集团做股权激励的薛中行博士已经为1000多家企业做了股权激励,许多企业都成功上市,薛博士的咨询公司也已经发展成为经邦集团,是国内最专业的股权激励公司,去年我在复旦大学见过薛博士的首席助理冯胜军老师,他免费为我的公司做了股权激励咨询,以后有机会说会引荐我向薛博士请教,引荐我向郭广昌,周成建请教。但我公司现在比较小,还不敢和这些江湖大佬交流,希望以后有机会吧。希望以后也会有人给我拍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祝愿所有的年轻的有梦想的创业者将来有一天都能成为中国合伙人的主角!!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3

一、草根阶级的中国梦

《中国合伙人》三主人公之一的成东青就是一个典型的草根追梦代表。他出身于农村,但是具有先进的思想和追梦的活力,为了求得一次考试当众下跪。他就是有一种越王勾践的铮铮骨气,能够忍受所有的考验甚至是胯下之辱。对于草根出身的身份处理,陈可辛展现了一个敏感性极强的导演的敏锐体现,他加深了成东青过于懦弱的性格,从侧面可以真切的看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为草根阶级的奋斗生活就是这样的隐忍,“窝气”,他们的奋斗历程不仅仅只是他们所接触的狭小的环境造成的,而是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努力的跟随时代的发展方向走,同时,也是由于时代的大变迁而铸造了他们最终圆梦的结局。

跟随着时代的大变革,以及对梦想的改变,草根阶级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主人公之一的孟晓骏与成东青具有不同的出身背景,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算不上是草根的级别。但是,当他怀着强烈的改变世界的梦想来到美国寻梦的时候,便成为了美国的草根级人物。跟国内的生活不同,他在美国没有宽敞舒适的大房子,只能做些杂工维持生计。这样的翻天覆地的身份的变化,可以看出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都要经历草根生活的挫折。所以,陈可辛的电影从草根的角度诠释追梦的历程,表达出对草根的认可。

二、中国梦改变了合伙人

对于想要在美国实现大梦想的孟晓骏来说,他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首先,他依然抱有实现伟大理想的童真的幻想,想迫切的达到自己的目标来向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他确实做到了在美国的时候工作极其努力。但是,残酷的一面就是,当他对于自己有一天却来到餐馆靠做服务员的工作支撑生活的时候,这种强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开始逐渐的否定自己的能力。人在极致孤单寂寞的时候,就会思念自己的亲人朋友,也体现在了成东青的身上,他开始想念中国,想念他的那些哥们。

孟晓骏作为一个落魄海归,在经历过失败后,并没有就此平静下去,最终三人的合作诠释了《中国合伙人》这一电影主题。曾经的好哥们,在经历挫折的洗礼后,走上了共同创业的合伙人之路,由此,他们之间又多加了一个关联链条就是经济。这种角色的转换更多的是由他们的心态决定的。在此之中,成东青是反对新希望国际化的,他本身肩负着对集团员工和学员负责的责任。而孟晓骏却一直赞同上市,因为他受美国的思想影响根深蒂固,有着强烈的美国梦的发展方向。当一切的争执变成动力以后,三个人的梦想也都被重新的定义。成东青由一个草根追梦者变成了一位资深的留学教父,孟晓骏一直幻想着期待着的美国梦破灭了,但作为股东代表,他希望在中国实现心目中的美国梦。一直是风流倜傥沉溺于梦里的文艺青年王阳,也从梦中清醒过来,不再沉顿,重新开始追求正常人的生活。相对来说,王阳的变化较为平缓,因为他是最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生活的方向,他从来都是在不同的阶段有自己的目标打算,不会跟风随大流。

梦的具体内容?梦如何改变合伙人?改变的意义何在?(有叙述,缺分析论证)

三、《中国合伙人》——集体的记忆

作为一位优秀的导演,陈可辛常常把清新与回忆呈现给观众,从大多数电影作品的取材可以看出他喜欢运用这种方法去揭示一种环境,这是他的惯性风格,他对这种清新的电影风格情有独钟。在对陈可辛的采访中,他曾说,《中国合伙人》里面包含了他所喜欢的东西,时间的跨度里面有,人物的成长里面也有。所以,可以看出,这部影片也是陈可辛导演青春奋斗历程的一个烙印。影片塑造了一道独特的怀念景观的方式,一是时光飞逝,岁月一去不复返 ;另一个就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容量也在飞速的侵袭着当下工作中的人们。怀旧可以让人们暂时的平静下来,重温一遍属于自己心中的那片净土。所以,《中国合伙人》用怀旧的方式去寻找精神的故园,诠释着美好的流金岁月。(三个合伙人的记忆怎么就成了集体记忆?本段缺乏必要的分析论证,因此个人的记忆不能直接与集体记忆划等号,缺乏论证)

结语: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4

今天下午看了篇一直以来很欣赏的影评人关于《中国合伙人》输《致青春》输在真诚方面的点评。该影评人认为最后高潮部分呈现的是“以廉价的为了满足观众的虚荣心而呈现的说服美国人的伪高潮”。在我看来,成冬青此举完全是有了底气之后理直气壮的回击,并且完全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基础之上的举动。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对方的教材的版权,并不是拿钱去挤兑老外,而是一种商业策略。去年苹果和三星的知识产权官司打得沸沸扬扬。今年这两三天不是又开始起诉了么?要做上市公司,就要懂得如何在知识产权的诉讼上获得自己的利益。既要别人尊重自己,更要懂得如何引起话题性,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买教材版权的费用花得越高,就凸显出“新希望”有多重视对方的知识产权……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真实世界里新东方侵权事件。

案情回放

协商:1996年1月,北京市工商局就新东方学校擅自复制TOEFL考试题一事对其进行了检查,并责令其停止侵权。后新东方学校停止使用TOEFL考试资料,并主动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联系,商谈有偿使用TOEFL考试资料问题,但未获答复,遂继续向学生提供TOEFL考试资料。

保证:1997年1月,北京市工商局再次对新东方学校进行检查,并扣压了《TOEFL全真试题精选》等书籍资料。新东方学校随后向市工商局出具保证书,承认复制发行TOEFL考试题的行为侵犯了ETS的著作权,保证不再发生侵权行为。

稽查:2000年11月,宣武工商分局对新东方学校进行稽查,并扣留、封存了部分涉嫌侵权书籍,其中包括《TOEFL系列教材听力分册》、《GRE语法分册》、《GMAT讲义》等。

调查:2000年11至12月,ETS、GMAC委托他人在新东方学校购买了“TOEFL系列教材”、“GRE系列教材”、“GMAT系列教材”。

起诉:2001年1月,美国ETS、GMAC以侵犯著作权及商标权为由,将新东方学校告上法院。

一审:2003年9月27日,北京市一中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新东方学校立即停止侵犯TOEFL、GRE、GMAT考试试题著作权的行为,并将所有的侵权资料和印制侵权资料的软片交法院销毁;立即停止侵犯ETS、GMAC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登报公开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诉讼费用人民币1000余万元。新东方对此提起上诉。

终审:2004年12月27日,北京市高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新东方侵犯著作权的指控成立,侵犯商标权的指控不成立。新东方的赔偿数额为人民币640余万元。

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7日上午成功地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报22美元,较发行价(15美元)上涨46.7%,令持有公司31.18%股权的董事长俞敏洪的资产超过18亿元人民币。

登陆纽约证交所的新东方是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样板,更是解决中美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个样板。无数的学子可能在上市的那一刻会想起俞敏洪“只要活着,就是胜利”的名言,无数的美国人也对俞敏洪投来羡慕的眼神。这时,大家或许淡忘了20多年前俞洪敏站在垃圾桶上给学生上口语课的那一幕,以及美国人鄙视地称其为“中国盗贼”的那一刻。

比创业艰辛更令俞敏洪心酸的,应该是知识产权这一萦绕在他心头的创伤。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起诉新东方侵犯其著作权及商标权纠纷案闹得满城风雨,那时,俞敏洪赴美请求调解,却吃到了闭门羹,也成为新东方学校流传很广的“段子”。后来ETS在“歧视中国市场”的舆论压力下,终于给了其GRE版权的授予,而此前,北美、韩国、印度等地区则早已获得了同等待遇。随后的故事很平和,新东方摆脱羁绊,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并最终走进了美国资本市场。

上市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别人的认可,想起那些年美国一次又一次威胁将向WTO控诉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到最后新东方理直气壮的处理好了知识产权的纠纷,并且成功的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并不是利益使然,还有尊严!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把“新希望”的上市,戏剧化为成东青一直在等待上市的契机。直到“新希望”背上知识产权的官司,而三人行到美国,了解到孟晓骏在美国的种种际遇,为了替朋友出一口气,毅然决定上市。让观众也舒舒服服的出了一口气…… 这口气不压于我们看叶问打败外国佬……

然而就这一点质疑陈可辛的真诚,还是有点过了……

俞敏洪自揭创业伤疤:中国式合伙 篇5

抛几条,你们感受下。

这部电影从故事主线来说,确实是照新东方的故事拍的,一个农村孩子考三年大学,进入了燕京大学,最后在大学找了一帮朋友,得了肺结核,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学校当老师,和领导不对付,最后被领导处分,自己办了一个学校叫新梦想。 又跟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干,最后干大以后,由于盗版美国知识产权的问题, 打官司,打完官司在美国上市了。 这完整的故事就是新东方的故事,也是我的个人故事。 但是这里有一些东西不太一样。

合伙到底怎样才能合成功? ———成功合伙的要素

这部电影引申出一个概念,就是合伙的概念。 就是大家在一起合伙到底怎么才能合成功? 在现实当中,我和徐小平、王强,大学同学合伙在一起是相当成功的, 确实在发展当中也有一些冲突。 因为做事情不能什么都是你一个人做,一定要有合伙人,但是我总结了几个要素。

第一, 所有的事情如果做的时候, 最好是你一个人开头先做,哪怕你先做一个月,比如要做一件事情,成立一家公司,干一件事情,你先自己做一个月、两个月,做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奠定了创立公司的基础。

对于我来说,如果是我跟这些朋友一起合伙创业的话,最后一定会出问题,原因非常简单,大学时,徐小平是文化部长,王强是班长,他们一直认为才华、眼光、能力都远远高于我。

后来我为什么变成头? 其实不像电影中那样。 现实是我自己先干了五年。 我1991年从北大出来,1993年成立新东方,1995年年底才找这些朋友,那时我知道,如果我要再干下去的话,必须要有一帮能人和我一起干。 这五年,在中国创业能力方面比我大学这帮朋友强,但是这些朋友在英语水平、对于西方的文化了解比我强,所以这是良好的结合。

他们叫我“土鳖”,但最后不得不服领导,首先是因为我是这个学校唯一的创始人。 其次,他们发现在现实中间,碰到比如和政府打交道和地方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无能为力,但我这个“土鳖”非常自如。

我个人认为我是有领导才能的, 否则新东方3万人怎么领导? 但是根基在什么地方呢? 我在大学的时候是跟在他们后面的喽罗,为他们服务,突然反过来变成他们的领导,他们从心理上到生理上都不可能接受。 所以,合伙可以合,但是一定要有一个人掌控局面,这样才能把合伙机制往前带动。 如果没有一个掌控局面的人,刚开始可能好说,一旦大家赚钱了,谁付出力量多、谁付出力量少就会出问题。

合伙人在一起,很容易出现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规范,大家互相抢的是面子,而不是抢着该怎么做事情。

我们合伙的时候通常想的比较简单,我们三个人一起合伙, 一个人拿33%的股份,合起来变成100%,一起发财。 一年后,你会发现有的人干活多,有的少,这时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必须要有一整套考评机制,说明这些合伙人和合伙之外的人怎么确认他们的业绩。

新东方刚 开始所谓的合伙,其实就是包产到户,我把新东方分成几个板块,比如王强做口语,徐小平做出国咨询,我来做考试。 最后就是我拿我的钱,他拿他的钱,都是在新东方下干,这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合伙制。 把一个松散的 合伙制度 变成一个 非常严格 股份制结 构的时候 要合在一 起干,最后出问题了。

第一,到底谁占多少股份? 这个东西到最后新东 方为了占 多少股份的问题,每个人确实花了很大的力气, 因为除了王强和徐小平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人。 最后我们划分了原始股东,我们划分了11个人,但这11个人拿多少股份,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按照对于过去大家在这个领域当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 但是到底谁贡献大, 谁贡献小? 确实花了不少的力气,当然最后还是分配完了,因为大家都有东西往前推动。

当时我们设立合伙人架构是一个非发展架构, 当新的业务产生的时候,根本装不进去。 比如我们在北京就有一家,但是到上海、广州去发展,上海和广州算谁的,图书出版公司算谁的,远程教育公司算谁的,我说都算我的,他们不干,都算他们,我也不干,这就是为什么把松散合伙制变成真正股份制度的原因。

真正股份制度完了以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大家对于分完股份以后,后面到底谁应该干什么就有问题。 新东方的人比较感性,当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底谁是第一副总裁。 因为大家认为我当第一总裁都没有问题, 因为我就是这个学校的创始人,但是谁当第一副总裁、谁当第二副总裁就打了半天。

合伙人在一起,很容易出现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规范,大家互相抢的是面子,而不是抢着该怎么做事情的问题。 这些种种问题,到最后大概花了4年的时间才解决掉。 当然解决到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我们变成了一个确确实实的股份制公司。

第一个启示:用10%的代持股份,吸引来了新东方的第二代管理者

“在分股份的时候 ,我被分到55%。 我当时多了一个心眼 ,比较大度拿出10%作为我代持股份,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新东方必须要有后来人,要有新的管理者进来才行,这个股份就是为新的股份留的。 ”

当时我已经意识到了,如果这些人在内部打的话,最后会干没了,因为合伙人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系统,把其他有才能的人排除掉,所有的利益都先占了,其他有才能的人进来没有利益。

说到分股份,我也要纠正电影中分股份的插曲。 电影中成东青一个人,没有为新梦想做什么事情,完全在两个朋友帮助下做起来的,最后在办公室自说自话分股份,给自己分了51%,另外一个是25%、24%。 如果真出现电影中这样的场合,这个合伙制当天就会散架。

新东方在分股份之前100%都是我自己的, 分股份的时候, 新东方的净资产有1亿人民币, 因为这1亿人民币都是我的投入。 如果把股份分给他们,无论如何把这个钱给我吧。 比如你拿10%,给我1000万,很正常,这是原始股价。 但是这帮小股东联合起来跟我说,俞敏洪,我们股份要的,要钱没有,如果你不给我们股份,我们就要走了,然后只能送了,把股份送了。

坦率来说是我一个人利润放在新东方来推进发展, 其他人的利润每分钱都拿回去了, 现在合伙以后目标是要做大、 要上市, 假如原来一年可以拿回去200万, 现在利润一年只能拿50万回去了。 大家突然发现收入减少了之后,他们觉得生活过不下去了,所以就说利润也继续分,公司也要发展,那拿什么发展,没有什么发展了,所以要把利润按在公司,大家又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因为大家觉得要把钱分走。

后来又出现了利润分配的矛盾,到最后他们想想,新东方打架了两三年,好像股份也挺不值钱的,我说你们觉得不值钱,可以把股份还给我,他们说不行,你想把股份收回去,要出钱。 后来讨论多少钱收,咱们原来净资产是1个亿,我还是以1个亿的价格回收,你们每1%的股份还给我,我给你们出100万,10%给你1000万,现金交易,你把股份分给我,我现金还给你。 为了这个事情,我还从朋友身边调了3000、4000万人民币。 结果,他们定完这个价以后,就不给我股份了,他们说,反正已经定价了,最后我们什么时候给你,你至少出100万的1%,股份就拿在手不放了。 一直到上市,现在新东方每股1%值3个亿人民币左右。

第二个启示:合理的股份增发机制,让干得多的人权利不断增加

“ 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的话 ,一定要有一个机制 ,先上来大家分好股份,紧接着设置一个对干得最多的人增发的机制。 ”

在上市的时候,我们分50万股、100万股,甚至10万股就可以招到非常好的管理者,现在整个新东方第二个管理梯队,几乎都是那1000万股招进来的。 后来我们设计了一整套对于再后来上市的管理者的发展空间,再上市就比较好办了,为什么? 每年都有期权,我每年申请期权,发给能干的人,谁干的多,就发给谁,这些人就不断地能拿到新东方的股权。

其实合伙制企业也好,创业也好,一开始要设立一个股权激励机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比如电影中还有一个违反商业原则的事情,成东青不想上市,所以他为了不想上市希望拉一些合作者,就自说自话增发了30%的股份,给周围公司的合作者,这是违法行为,股份可以增发,但是必须取得全体股东的通过,没有任何一个人,哪怕你只有80%的股票都不能增发股份,必须要问小股东同意,因为增发是为了所有人利益都好,为什么要增发股份,是因为我增发股份给有才能的人,是想把公司做好,绝对不是说不想上市。 为更多的合作者,所以要增发股份,这是完全违反商业原则的,电影中这些东西都是有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

在现实中,新东方在上市之前没有增发股份,因为我预留的10%正好在上市之前用完 , 上市以后就开放了公开的期权发放机制,也不再需要我再去重新内部增发股份。 所以,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先上来大家分好股份,紧接着设置一个对干得最多的人增发的机制。

后来有几个大学同学,他们也合伙,我就帮他们设计了一套增发机制,他们到今天也没有打过架,因为每到年底的时候,就会根据谁干活干的多少来进行增发, 比如其中有一个人刚开始占了40%左右的股份,现在已经稀释到了20%,因为他占了40% 股份,除了投钱什么都没干。 但是另外的人在做,那每年就要增发,增发到最后,原来一个占到10%几的人,现在已经被增发到了30%几,因为整个公司作为CEO是他一直在干的。 实际要有这样一套机制,既可以合伙不散,也可以让内部干的人慢慢的在公司权利不断增加,这样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机构。

第三个启示: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

“ 如果一开始用王强 、 徐小平这些从海外回来的人 ,基本上这个公司就会死掉。 ”

第三个要素,一定是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运用不同的人。 比如我在新东方之所以后来能够干出来, 说得实在一些,就是没有一开始用王强、徐小平这些从海外回来的人,如果用他们的话,基本上这个公司就会死掉。 因为我控制不了他们, 而且我付不起给他们的钱,因为他们回来是高级人才,你要付很多钱,光给股份不行,家里还要养老婆、孩子。

刚开始做的时候,新东方我用的都是家族成员,家族成员很便宜,比如我的姐夫,我老婆的姐夫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没有什么所谓的现代化结构,但是非常好用,你财务都可以乱七八糟的,不需要监控你的财务,天天贪污你的钱,反正贪污也是贪污在自己家里。 干活不用计算时间,因为都是家庭成员。 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家族一直做下去的话就会出大问题。

首先没有办法管,企业大了会引进很多外面的人,你家族成员都在里面, 最后结果是家族成员文化水平不够、 管理经验不够,最后还要到处乱插手,下面的人没有一个会有尊严感,你请来的不管是职业经理还是老师都会没有尊严感, 所以这是一个过程。

从1995年以后,我就深刻意识到,家族成员再在新东方,会形成新东方的发展障碍。 基于这个前提条件,我到国外把这些大学同学、中学同学招回来,他们从才气上到能力上,都盖过了我的家族成员。 所以,我的家族成员就只能退守一边。

我是属于一个典型的见势打势, 我自己把家族成员赶不走, 当时我老妈都在新东方,我老婆说走就自杀给我看,我赶老婆的姐夫走,老婆说半年不跟你上床,我一想这个很有麻烦。 但是到最后的结果,我还必须让他们走,他们不走的话,新东方没有办法走下一步。最后我让我的同学过来,第一步就是要清理家族成员。借助这些大学、中学同学的力量,把我的家族成员清理出了新东方。

当然清理过程很痛苦,但是我知道,不清理掉现在不可能有发展,所以必须要清理。 当然代价也是比较惨重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付得起这个代价,因为请来的不少都是农民兄弟,给他们一个10万、20万、30万,再给一些股票,他们走了。 这是一个过程。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6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电影诠释

梦思悠悠, 拨人心弦, 在这个谈论梦想的年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国家有强国梦、民族梦, 个人有成功梦、爱情梦。谈到梦想, 很容易联想到“美国梦”, 而“中国梦”一词的出现也引起了热议, 20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也许是这一话题的艺术诠释。电影英文名American Dream in China, 翻译过来是“美国梦在中国”或“中国的美国梦”, 两种译法的中心词汇都是“美国梦”。究竟影片里做的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年轻人向往美国, 一个遥远、陌生而又充满机遇和诱惑的地方。十年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讲述的就是中国人美国寻梦的故事, 剧中精彩台词“如果你爱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 深刻反映了做着美国淘金梦的中国人, 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所经历的兴奋喜悦和无助彷徨。在热议“中国梦”的今天, 《中国合伙人》又成为“中国梦”的宣传片。影片中以孟晓俊为典型代表的怀揣“美国梦”的中国学子, 梦碎美国后回国, 在中国经济发展大好时代最终梦圆中国。剧中另一男主角成东青, 在经历签证失败、好友出国圆梦、女友远赴美国、丢掉饭碗一系列失败后, 为生计所迫另辟蹊径, 闯出一条开创培训学校的新梦想道路。男三号王阳, 除了有个美国妞做女朋友外, 似乎没做过狂热的美国梦, 以他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在成就孟和成的个人梦想路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中国合伙人》是新时代“中国梦”的政治宣传片, 是“中国梦”反击“美国梦”的艺术展现。三个年青人赶上出国潮、开培训学校帮助中国学子赴美、公司美国上市, 看似追求“美国梦”的故事讲述的实际是地地道道追寻、实现“中国梦”的故事。

一、中国梦?美国梦?

1931年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首次提出“美国梦”:不论家世和背景, 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 都有机会能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1]。这一言论成为世代美国人的精神支柱, 并吸引无数移民。《中国合伙人》前段, 主人公们或多或少都做着美国梦, 片中大使馆门外签证失败时的一句“美国人民需要我”充分表达了上世纪80年代青年人对美国的狂热追求。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去美国做什么, 单纯假想着美国的自由、民主、希望和成功, 片中孟晓俊正是这样一个做着美国梦的中国青年人。

“每个人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 并不是这一简单信念就引人趋之若鹜。而是从“五月花”号的第一批移民在北美新大陆重获新生, 从发明家爱迪生、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IT巨头比尔盖茨等众多名流的成功案例, 到林肯、里根总统的胜利, 上演了太多美国梦想成真的真人秀, 让大家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相信只要努力幸福一定会来敲门。直至今天的奥巴马, 用他非主流的身世和亲身经历向世人诠释何谓“美国梦”。究竟什么是“美国梦”?它所宣扬的价值观是什么?纵观历史上上演的一出出美国梦想剧, 我们可以解读“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通过努力所获得的财富和地位的个体主义梦想。

而中国, 自古以来也是一个有梦的国家, 从庄子超然浪漫的梦蝶哲学、屈原的政治家国梦, 自古的帝王梦、洪秀全的天国梦, 孙中山先生的共和梦、革命先烈的救国梦, 到今天我们提倡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中国梦, 一路坎坷, 一路艰辛, 流下了汗水和鲜血, 带来了我们今天的希望。2012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中国梦”, 并先后对“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成为举国上下热议的问题。综观中国历史, 中国梦的历史记载和故事讲述的不单单是个人奋斗的历程, 更是关乎集体、国家、民族尊严的故事, 中国梦是家国梦, 是从集体到个人、个人到集体相互成就的伟大梦想。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其一, 承载的内涵不同。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其中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 即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美国梦主要包括房子、汽车、高等教育、退休保障、医疗保险与休闲时间等六个方面[2]”, 个人在追求这些美好事物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最高层次的享受、权利和尊敬, 是以物质追求为基本内容的梦想。而“中国梦”正如习总书记所阐释的,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物质追求只是“中国梦”里最基础的内容, 是关乎民生的梦。在热议“中国梦”的网络帖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百姓的中国梦是关系孩子上学、病人求医、百姓谋生等各类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 中国老百姓做的不仅是个人荣誉、成就的梦, 而是一个集体的中国发展进步的梦。其二, 梦实现的价值不同。实现“美国梦”追求的是以个人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个人价值的体现, 个人价值与个人奋斗是至高无上的。而“中国梦”追求的是在个人自由、民主、平等基础上的集体和谐, 它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 是承载历史使命的伟大梦想。

二、影片中的梦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讲述“美国梦”到“中国梦”演变的电影。主要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揣不同梦想的年青人, 在经历了种种磨练后走到一起, 共同圆梦的故事。

影片前期的美国梦。故事围绕成东青、孟晓俊和王阳在学生时代的美国梦一步步展开。电影一开始处处都是关于出国的视觉冲击, 签证、英语辞典、大使馆、美国妞儿、卡耐基、英文版的《红楼梦》, 充分显现了80年代出国追求美国梦的热情, 孟晓俊、成东青、王阳也不乏在留美潮人群中。孟晓俊, 出身于留学世家, 以美国为宿命, 志向远大却傲慢自大, 敢在课堂上与老师叫板, 一心要去美国寻求自由。成东青, 似乎和美国梦扯不上太大关系, 但身在中国最高学府又赶上出国潮, 历经艰难追上的女生顺利去了美国, 美国梦是圆不了了, 留在国内的他才恍然, 谋生、活下来才是他的路, 生在农村、靠母亲借全村人的钱才完成学业的他, 光宗耀祖、承担家族使命似乎才是他的梦。王阳, 不做美国梦不行, 爱卡耐基, 游刃于各种舞会, 天生浪漫、长发翩翩的他赢得了美国女神的芳心, 美国签证来的容易, 可偏偏女神跟他开了个玩笑, 他放弃了去美国、女友却又离他而去。三个年青人基于个人成就和爱情的梦想都没有实现, 对美国的憧憬和向往在一个个现实面前终究破碎。

美国梦到中国梦的蜕变和崛起。故事中三个有梦想的年青人, 最初都做着美国梦, 每个人都与美国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又与它若即若离, 美国梦最终“渐行渐远渐无书”。孟晓俊是三人中的一枝独秀, 最具实现美国梦的背景、气质和机遇, 一心要在美国证明自己, 可“自由女神”对他弃若敝履, 触手可及的美国梦破碎在美国。美国梦对王阳来说是最没有吸引力的, 他似乎没什么大志, 成为女友遗留在中国的一件包袱, 美国女神抛弃了他, 为此他剪掉长发、丢掉了浪漫, 一度没了梦想。土鳖成东青也许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去美国, 签证失败后, 他费心追到手的女神去了美国离他而去, 在经历丢掉饭碗等一系列失败后, 顾不上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在生计的道路上他误闯误撞, 走出一条实现自我的中国梦想道路, 而且带着两个兄弟一起圆梦。最终三人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 实现了个人的梦想, 也成就了“新梦想”的集体梦想。

如果说电影的前半部分是三人“美国梦”破灭的故事, 从孟晓俊回国, 三人重聚, 则是影片“中国梦”的崛起。三兄弟联手打天下开创“新梦想”培训学校, 历经重重困难, 最终公司远赴美国上市, 事业成功、寻回尊严, 成就了他们的个人梦、集体梦和民族梦。电影中孟晓俊回国后, 反复问成东青“你的梦想是什么”, 笑而不答的成东青不是不想回答, 而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影片巧妙地在这里给美国梦作了个了结, 让片中人物开始思考、编制他们新的梦想, 伴随“新梦想”的创办、发展和壮大, 成东青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明了。多年前, 成东青视孟晓俊为自己的偶像, 孟晓俊成为他永远够不着的梦, 可到了“新梦想”成功的今天, 成东青对于自己的梦想已经有了答案, 他可以在自己的偶像孟晓俊提出公司上市时勇敢说No。“梦想是什么, 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成东青在说这句话时已经找到并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而不再是依附于孟晓俊的美国梦。而孟晓俊的梦又是什么?从他美国丢梦、回国演讲受挫, 到引领“新梦想”创新发展, 在一对一的面签培训中, 孟晓俊找回自我, 直到三人共赴美国, 谈判成功并顺利上市, 才是真正圆他尊严梦的时刻, 此时的梦早已不是当年在美国实现自我的梦想, 而是关系个人、民族和国家的“中国梦”, 是对“美国梦”的有力反击。而王阳, 从三人不打不相识结为兄弟开始, 一直以他中国式的中庸在二人之间扮演着调和剂, 没有这个中间人, 孟晓俊和成东青一个阳春白雪, 一个下里巴人, 两人恐怕难以成为好兄弟, 尤其是“新梦想”的成功更是离不开王阳在中间的调节。三个年青人奋斗的故事中映射的是日渐强大的中国, 他们抓住了时代赋予的好机遇, 在中国经济步入世界轨道的大好时代, 三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美国人民暂时不需要你”到“美国人民需要我”, 这是时代的呼唤, 是世界的需要, 美国已不再是人人憧憬向往的理想国。三个年青人是时代的缩影, 是影片最后一带而过的成功人士们的集体艺术剪影, 时代造就了他们的梦想, 而他们也用自己的成功谱写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梦”。这恰恰符合了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概述,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三、结论

《中国合伙人》讲述了追逐美国梦失败后成就中国梦的故事。也许导演陈可辛自己都没料到电影上映后的热烈共鸣, 没有料到这部电影在“中国梦”时代上映的恰到好处。《中国合伙人》的另一个中文名《中国先生》正是电影关于“中国梦”的恰当标签, 它引起了实现“中国梦”的70一代的共鸣, 又激起了正在追求“中国梦”的80、90一代的雄心壮志, 更点燃了00后新生代的“中国梦”。无论是“中国梦”, 还是“美国梦”, 只要在失败中坚持梦想, 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梦想将一步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显信, 卞浩瑄.“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探索, 2013 (02) .

《中国合伙人》为什么这样火 篇7

因为电影以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段创业传奇,各地有不少企业开始组织包场观影。这时候,故事原型之一的俞敏洪就在微博上撇清了新东方和《中国合伙人》的关系:“其实这部电影的诞生和我基本上没有关系。很多人都在猜测新东方有没有投资这部电影,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一点儿投资都没有。”

这一撇清不要紧,有网友就说了,原来是大导演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俞敏洪这样站出来说这样的话不厚道了。也有些网友说:“本来以为是新东方投资的,不想浪费时间去看一部广告片。既然不是新东方投资的,那还是要去看一下的。”可见,俞敏洪的撇清更吊起了公众的胃口。

这部影片何以如此火呢?梦想、创业、奋斗、爱情、友情、怀旧,《中国合伙人》几乎涵盖所有关于青春梦想的关键词,这刚好迎合了当前大众的胃口。而影片与新东方暖昧不清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首先,它能够让那些怀揣创业梦和正在创业路上的人感同身受。就以我而言,看着影片,尽然知道这不是在说自己的故事,但是,真的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过往的一幕幕,甜酸苦辣,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而在这个毕业的季节,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梦想和创业成了永恒的主题。《中国合伙人》作为一部励志片,刚好迎合了这个主题。前几天就有新闻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建国64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少迷茫的年轻人渴望从这么一部励志创业片里找到一些答案和力量。很多人就说了,“这是一部用热血点燃正能量的影片”。

第二,在“致青春”的余味还未散去的当下,很多人还在回味和缅怀青春这个主题,《中国合伙人》更像是一部男版的致青春,更有血有肉,明媚,冲动,轻狂,浪漫,志气,较之只有爱情更为厚重些。如果女版的青春是一场场恋爱,那男版的青春就是事业、梦想与哥们友情。不是所有人都有过疯狂的爱情,但所有人都一定有过疯狂的梦想。

最后,就是《中国合伙人》与新东方。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也许激励和影响过很多人,很多人对新东方充满了美好的情感,这部影片正好迎合了这种情感。其实,俞敏洪的撇清并没有必要,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且,大多数观众应该还是把电影当作电影,故事当作故事,能分得清的。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8

关键词:全球化,青年,文化认同,“美国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就已经是中国青年渴望的新大陆。影片《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位男主角在自己的“美国梦”相继夭折后, 转而去帮助其他的寻梦者实现“美国梦”。透过影片我们除了看到了青春、梦想, 也看到了中国青年文化认同的焦虑:为什么千千万万的大学生狂热地要去美国?在美国签证官面前, 他们为何如此心虚?成东青为何需要通过如此土鳖的炫耀来帮助孟晓俊重拾尊严?中国人的成功为什么一定要得到美国人的认可?影片以“新东方”为原型, 正如影片中所展现的“新梦想”一样, “新东方”已经成为如今中国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梦工厂”。

一、青年人的文化焦虑

如果说, 出国是为了在一个比较的平台上扩大视野, 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固然无可厚非。然而多数青年人的留学动机似乎就是简单地想要一个国外的学位和留学背景, 当然还包括对欧美国家的宗教式的狂热向往。这种狂热不需要理由, 它是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传统:当近代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与别国的落差时, 其身份意识就陷入了虚无。而美国却仅用二百余年的时间就发展为人类史上继罗马帝国之后最强大的霸权, 在中国青年们憧憬的目光的中, 它俨然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未来, 是实现他们理想的朝圣地。

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奇迹成长的一代, 目睹了整个社会都在不惜一切地进行着原始积累, 物质和功利被这个社会无限放大。因此, 集体主义给他们父辈所强化的文化认同已经被个人主义、商品逻辑完全解构。他们又是接受信息教育的一代人, 更擅长利用网络获取最新资讯, 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本是现代文化中的一个健康的发展, 然而多元文化一旦和极端的怀疑论和虚无论合流之后便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相对主义, 终至失去任何共同的标准, 便人不再能判断善恶、真伪或美丑。”1在一个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 缺乏历史根基和经验传统的年轻人很难保持自我的完整性。

在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全球化时代, “强势文化”常常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年轻人多数会以西方世界的价值为参照标准。除了在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层面, 他们有挥之不去的“美国梦”“欧洲梦”, 就连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随处可见的美式大众流行文化。他们努力效仿着西方人的文化趣味, 消费着被西方世界所设定了符号意义的商品。然而, 他们始终未能购买到他们关于身份的想象, 反而陷入了消费的迷宫。正如张旭东所担忧的:“中国人变了, 以前是大群大群的政治蚂蚁;现在则是大群大群的同样没有个性的消费蚂蚁。”“如果他们的文化已经完全被消费主义吞没, 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 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吗?他们以前是大群大群地喊政治口号, 现在是大群大群地买东西、唱卡拉OK、泡星巴克。”2

二、文化认同的意义

文化认同主要指自己的成员对所处群体的文化的基本价值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性体认, 并受其影响, 它所回答的是关于“我们是谁”的问题。同质文化之间不存在认同的需要, 只有当与异文化接触时, 文化之间形成接触、碰撞, 以及混乱时, 才会出现认同的问题。

“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的核心危机 (the core crisis) 是自性危机 (identity crisis) ”, 3所谓的“自性危机”就是文化认同危机。自20世纪初,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封建帝制的推翻、五四运动的兴起, 青年们便开始主动学习西方。他们在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的理论激励之下, 急切地抛开传统的束缚, 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80年代, “后现代”思潮开始不断涌入, 在青年的思想中激荡。当他们的思想、文化还没有完成理性的建构和反省的时候, 他们已经开始试图解构。到今天, 青年们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生出了新的迷惘:跟随着西方的脚步走了这么多年, 我们学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勃勃野心, 却始终没能找到归属感。学者余世存作了这样的描述, “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这趟欲望号特快列车上, 你不上车, 就会被时代抛弃, 你上车了, 又会迷失自我。”

从宏观意识形态层面来讲, 文化认同是凝聚和延续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文化又是个体生活得以延续的一贯的方式, 它对于个体的意义也同样重要。因此, 文化认同并非仅仅是国家的意识形态手段, 从微观个体层面来看, 它关涉到每一个中国人自我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尽管年轻人有时反感灌输式意识形态的教育, 而当他们想刻意去消解与这个国家的一切联系的时候, 往往会发现自我意识的动摇与混乱。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 文化已经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植入了我们的自我结构中, 因此弗洛姆认为文化的冲突实际上就是自我的冲突。文化是个体进行价值论证和选择时潜在的参照依据, 文化的断裂和迷失会对个体的存在意义造成极大地困惑和恐慌。

三、确立自己的参照系

青年是一个时代最为敏感的神经, 从他们的身上可以观看到整个社会的症候。长期的集体主义教育, 给了人们关于文化认同一个规范、统一的答案: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未经反思的认同不算真正的认同, 因此很多青年人人更容易受“他者”文化的影响。事实上, 国家层面上的认同与个人心理层面的接受不能等同, 它不是一种灌输教育, 而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追溯与反省的过程。

对于文化认同, 我国近代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思路:学习西方;回到传统。很显然, 单一地学习西方, 我们始终追逐别人的脚步, 而最终丧失了自我的认同。作为中国人, 青年人无法回避传统之根, 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家园意识, 集体记忆, 它总会在某个时刻被唤醒。而一味地强调“回到传统”, 实际可操作性不大。青年人都热衷现代社会的自由、个性、富足、时尚、国际化等特征, 这不仅是青年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求。“作为现代人, 我们今天的物质条件和整个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现代性的前提下的, 因此在现代性的前提下分西方和传统没有什么意义。”4

很显然,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重建青年人的文化认同有必要选择第三条道路, 即学习西方的同时激活传统, 让西方的现代文明与传统的经验都化作今天的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他们既离不开现代社会的理性与激情, 也需要传统给他们带来的家园意识, 这样才能适应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时依然保持自我的独立。

滴泉入海刀耕春秋

——李桦艺术传略

陈涛张李松 (安徽美术出版社安徽合肥230071)

摘要:今年是著名版画家、教育家李桦先生诞辰106周年, 作为20世纪中国版画界的一面旗帜, 长期以来, 李桦对于推动中国现代版画事业与版画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其从事版画艺术的一生, 更是中国20世纪现代版画事业发展的鲜活见证。

关键词:版画家;版画艺术;新兴木刻;艺术历程

李桦笔名浪沙、白浪沙, 斋号滴泉斋, 是中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版画艺术家之一。李桦先生1907年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 青年时期的李桦天赋聪颖、酷爱艺术, 曾留学日本学习西方印象主义绘画。“九一八”事变后, 他立即回国投身到“反日救国”的爱国运动之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饱受列强的凌辱, 山河破碎, 风雨飘摇。残酷的现实社会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期的李桦, 受当时苏联进步思潮的影响和鲁迅先生“当革命时, 版画之用最广”的鼓励, 他决然地告别了吟风弄月的小品画风, 摆脱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桎梏, 用手中的刀笔作为武器, 全身心投入到用作品唤醒民众, 推动社会变革的新兴木刻运动之中。1934年李桦组织创立了“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 这是上世纪30到40年代影响最大的木刻团体之一。鲁迅也对此寄予厚望, 希望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为“支柱与发展版画的中心”。在李桦的带领下, 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艺术家们抱着艺术为大众、为社会的艺术理想, 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民众疾苦与抗日救亡作品。1935年他创作了《怒吼吧!中国》, 以极其夸张变形的造型表现出中国在遭受极度凌辱后的怒吼。作品以通俗易懂形象、刚劲有力的线条, 艺术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的危险处境和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 以此来唤起民众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作品虽然受到珂勒惠支、麦绥莱勒等艺术风格的影响, 也正是这种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犀利的刀法运用, 极具动感的画面构成, 强烈的黑白冲击力, 让李桦为唤醒民众奋起抗争发出了时代最强的“呐喊”。

抗战胜利后, 时年39岁的李桦来到上海, 作为常务理事主持

在土耳其面临着和我们一样的文化冲突时, 帕慕克认为:“土耳其不需要为有两种精神, 属于两种不同文化, 有两个灵魂而感到担忧。”现代化不是西化, 不是质的概念, 现代是时间概念。同样传统也不是学习古人, 不完全是时间概念, 它还是一个质的概念, 人们可以随着时过境迁在此生发出更多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建立自己的文化认同, 甚至不是简单的学习西方, 回到传统, 或是将二者融合为一, 关键是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参照系。从而将多元文化的精神在自己理性的价值判断中进行转化, 包括对现代性和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确认。作为思想开放的青年人, 应以一个更为包容的姿态迎接多元文化时代的全面降临, 同时将之化作对自己文化进行反思和确证的精神养料。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之中, 通过自己的价值参照标准取舍、借鉴。这个参照标准, 不属于西方, 不属于传统, 而是属于今天的中国青年人的理性系统。

导师:刘承华

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工作并积极筹办抗战八年木刻展。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的推动下, 李桦创作了《粮丁去后》《怒潮》《饥饿线上》《劳动后备军》《民主的行进》《团结就是力量》《民主死不了》等一批具有鲜明个人风格、深刻思想内涵和强烈时代精神的作品, 特别是组画《怒潮》, 以高度概括和极具动感的画面构成, 刻画出争取自由解放的英雄群像, 作品构图独特、气势恢宏、刀法刚劲有力、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形象地再现了人民大众正以雷霆万钧之力, 排山倒海之势, 涤荡旧世界的“风云巨变”。应该说, 这一时期他的个人风格、艺术技巧、表现能力、思想深度达到了完美统一, 成就了他青年时期的艺术巅峰。这批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版画的优秀代表,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李桦的生活环境和作品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那时起, 李桦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等职务。虽然繁杂的日常事务、大量的组织活动和教学工作侵占了他的创作时间, 但他始终充满创作激情, 数十年间他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和时代风貌的一系列作品。以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夏日》《山区生活》《征服黄河》《晚风》和《山乡巨变》的系列插图;70至80年代的《双喜》《首都的清晨》《造船工人一双手》《补课》《夔门之秋》;80至90年代的系列“藏书票”等最具代表性。总体来说, 虽然他仍然延续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 但画面的批判精神和表现象征主义的色彩有所弱化, 受民族传统版画语言和苏俄主题叙事的风格影响成了这个时期主要特征, 画面总体呈现出一种朴实、清新、洗练、大气的新艺术风格。

从1954年起, 李桦先生负责组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并被任命为系主任。自此数十年里, 他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为培育现代版画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将木刻艺术总结和概括为系统完备的教学方法, 如“14种刀法”“48种刀法组织”等有关木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台湾:三民書局, 2008-3-1, 第63页.

[2].张旭东.上海故事.文汇报, 2002-10-4.

[3].李慎之, 何家栋.中国的道路.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0年, 第148页.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 篇9

《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从1980年代到21世纪, 30年间大变革背景下, 为改变自身命运, 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三个小人物自上世纪80年代到今日白手起家的励志经历, 土鳖成东青、愤青王阳、海龟孟晓俊三个哥们经历波折坎坷创建英语培训学校, 爱情破灭过、友谊破碎过、理想走失过, 但最终还是走到了梦想国的终点, 也是一个新的起点。2013年6月, 《中国合伙人》累计票房成功突破5亿, 成为内地影史第11部票房过5亿的华语电影。难能可贵的是, 一部以企业领导人为背景的改编电影, 没有沦为个人传记片和企业的梦想宣传片。是什么让这部电影如此卖座呢?除了追逐梦想的主题、怀旧的风格、寻根文化的身份认同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陈可辛对镜头和语言的精妙运用。

一、丰富细腻的视觉语言

陈可辛运用生活化的镜头展现生活细节, 拓宽画面中的信息量, 展现丰满而又真实的故事生活, 表达诗意情怀。他的电影的时空处理颇具特点, 体现了一个优秀导演对此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他喜欢将故事的地点安排在两个距离遥远的空间里, 以线性的时间来结构故事。《中国合伙人》运用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手法, 一场和美国人的桌上争论和主故事线交叉进行, 以闪回方式讲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在主色调方面, 陈可辛曾经说, “我每一部电影都有怀旧的表达。”1为了配合影片的怀旧风格, 他在色彩构成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怀旧、柔美的追求。影片的色彩基调是如老照片一样的暖黄色, 这样刻意地色彩设定, 体现了影片故事的年代感。

在镜头运用方面, 他常用的镜头有:摇镜头、特写镜头、俯拍、仰拍、空镜头等, 构成如诗的电影语言。摇镜头“不仅可以使画面显得特别真实, 而且能使观众在与摄影机一同移动的时候, 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观众的眼睛可以看到一切东西, 一样不漏, ……”。2大量运用摇镜头是陈可辛电影的一大特色。在《中国合伙人》开头部分, 成东青站在万人会场中演讲的场面, 多次运用摇镜头大场景拍摄, 将整个会场热情激烈的气氛衬托出来, 直接提升了主人公的气场, 展现“新梦想”公司的发展盛况, 拉近观影距离, 使受众感同身受。对于特写, “特写有时候会给人一种自然主义地表现细节的印象。但是好的特写能在逼视那些隐蔽的事物时给人一种体察入微的感觉, 它们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宣的渴望、对生活中一切细微末节的亲切关怀和火热的感情。”《中国合伙人》中善于运用特写表现三人在不同时期的面部特写, 通过面部特写将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表现出来, 展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例如孟晓骏机场送别, 三人依依不舍而痛哭的面部特写, 深入解读友情, 彰显人物真性情。另外, 陈可辛还经常运用重复的镜头来渲染气氛, 例如成冬青说“所以对他, 我只会说一个字, yes。”由于对孟晓骏的信任, 成冬青不敢否决他的提议, 影片中他说“yes”的镜头不停重复, 极好地衬托了他最后对孟晓骏“上市”的提议说“no”。

影片中值得仔细品味的镜头还有很多, 下面来具体分析几个:

镜头一:成东青在机场送苏梅去美国, “不要跟着我”的戏码再一次上演了。苏梅隔着玻璃对着成东青说了一些话, 她说:“我跟签证官说……”而隔着玻璃, 成冬青怎么使劲也听不清, 实际上她对签证官说的是:“When I finish my study, I will return to my country.”可是她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对成东青没有什么承诺, 玻璃门再次隐喻苏梅的可望不可即, 以至于成东青没有听清苏梅临走前说的那句英语。

镜头二:在美国时, 孟晓骏在落魄中依然在信上对两位好朋友描绘自己美满的生活和工作, 可他此时正在看的《英雄本色》里却响起豪哥对小马哥说的那句:“你写给我的信里不是这么说的!”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孟晓骏的谎言。

镜头三:成冬青刚办学校的时候在废工厂里, 一次上课时忽然停电, 黑暗里的学生齐刷刷的亮起了手电筒, 还伴着雪花, 那个场面非常壮观。虽然条件艰苦, 学生们却被老师逗得哈哈大笑, 反衬手法表现出同学们昂扬向上的姿态和“新梦想”蓬勃发展的新锐势头。

镜头四:打乒乓球那一段是是非常具有巧劲和灵气的。成东青和孟晓骏因为公司股权的问题闹起矛盾, 这时陈可辛安排了一段打乒乓球的戏来表现三人的态度和性格。一直站在乒乓球台右侧的是王阳, 成东青和孟晓骏分别跟他打乒乓球, 同时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他的嘴来传递给对方。成东青和孟晓骏二人轮流跟王阳打球, 但他们两人却没有对打过乒乓球, 说明两人已经无法站到一起了。王阳看起来跟两位好朋友都没有红过脸, 但他有他自己的态度。所以, 他有时会把孟晓骏那些伤害朋友感情的话改编成意思相反的语言来尽量维持三人间的友谊。就这么一组镜头, 陈可辛通过场面调度和摄影机的小幅度运动再结合快速剪辑, 影像化地表现出三人的心理和遭受破坏的友谊。

镜头五:当成东青第一次送孟晓骏一套别墅作为礼物时, 孟晓骏气愤得转身离开。第二次, 孟晓骏看到以自己名字捐赠的实验室, 热泪盈眶。成冬青说:“其实上次的礼物我也不怎么喜欢, 但是这次不知道你怎么想, 反正我挺喜欢的。”朋友之间的误会终于在两人诉衷肠后解开, 两个镜头也是前后对比照应, 此时的成冬青之前反对上市的观念也180度转弯, 因为他理解了孟晓骏。

镜头六:多年后, 功成名就的成东青再次邂逅苏梅, 遗憾的是, 成东青站在处于下行的电梯上, 而另一边的苏梅却站在处于上升的电梯上, 两人的方向还是不一致, “我和我追逐的梦, 擦肩而过!”意味着两人还是无缘无份。而且, 苏梅是在向上升, “留学教父”却处于下降的运动状态, 隐喻成冬青无论在外人看来多么成功, 在心爱的女人面前还是一个失败者。

二、感人至深的声音

陈可辛电影中声音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恰到好处、符合情感的人物语言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音乐的运用。他坦言:“其实我做人一直都很直白, 没有什么东西放在心里, 跟朋友聊天时什么都讲出来, 朋友常说, 再讲就没有想象空间了。我不能改变自己, 也不会为了一部别人觉得好的电影而改变自己的风格。”陈可辛电影里的人物语言, 处处都彰显着鲜明的人物风格, 将人物真实的心理传达给观众。《中国合伙人》中王阳婚礼上有一番对白:“千万不要跟丈母娘打麻将;千万不要跟想法比自己多的女人上床;千万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开公司。”这是当时人物真实的心理表白, 特别是“千万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开公司”这一句把长久以来积压的内心情感倾吐出来, 让银幕内外的人都能直观地了解其情感处境, 同时不失幽默,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每个时代的音乐, 无论从社会内容、乐曲的旋律、曲式、演唱方式还是流行的乐器都各不相同。一首使用恰当的时代音乐远远胜过视觉方面的时代布景、道具、服装、发式。”3例如, 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的歌曲《花房姑娘》、《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齐秦的《外面的世界》等歌曲, 在上世纪90年代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代表了那个时代中人物的纯真岁月。陈可辛将经典歌曲放到这样一部青年奋斗史中, 无疑打动了无数的同时代人, 受众很容易被带回到充满泪水和汗水、痛并快乐着的90年代。这类经典、大众化音乐的加入, 营造出一种亲切感, 突破了时空的界限, 历久弥新。

陈可辛非常懂得选曲, 他经常借助不同年代背景的歌曲, 给电影注入一些细节, 表现了角色背后的灵魂所在。在《中国合伙人》中, 佟大为的大学时期一直在挥霍青春, 在创业初期赚得第一桶金后, 他开始挥霍金钱。王阳在KTV包厢演唱香港BEYOND乐队的经典曲目《海阔天空》时掀起了影片的第一个高潮, 高亢的歌声激励着全场观众的情感共鸣, 因为这首歌在90年代曾经深深地影响过一代年轻人。王阳在歌厅斑斓的灯光下投入地高歌:“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佟大为忘情的表演加上煽情的歌词让观众从中窥见王阳的人生经历, 并为之心潮澎湃。

陈可辛以音乐和歌曲的重复及变奏来表达某种叙事、某些讯息, 并以重复及变奏的强调来配合电影的创作意图。《外面的世界》, 电影伤感处怀旧处抒情处多次出现该歌曲, 很应景很好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让我们与剧中人一同回到这首歌曾经流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首歌的旋律在影片中重复使用了多次, 第一次是在孟晓骏第一次从美国回来, 成冬青和王阳很开心的接待老同学, 实际上孟晓骏过得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风光, 他在小餐馆打工, 并没有在美国干“大事业”, 反映出一丝丝心酸。还有一次是成冬青在手扶电梯遇上带着孩子的苏梅时, 适时地响《外面的世界》, 五味杂陈,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拥有我我拥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 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 天空中虽然飘着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激起成冬青对往事的怀恋, 他依然是祝福她的, 苏梅过得精彩或无奈, 只能留给观众猜想。

用歌声来说明剧中人物的身份、难以言说的心绪, 以及情感的历程是陈可辛导演一贯的创作风格。电影中是苏梅去美国走的时候配乐是《Leaving On A Jet Plane》, 歌词“Cause I'm leaving on a jet plane, I don't know when I'll be back again.Oh, babe, I hate to go, Now the time has come to leave you, One more time, oh, let me kiss you, And close your eyes and I'll be on my way.”歌曲很好听, 歌词很符合苏梅当时离开成冬青的不舍和去美国追寻梦想的矛盾心理。

电影的最后一幕响起主题曲《光阴的故事》“再次的见面我们, 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 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 有着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 回忆的青春……”对青春的追忆, 感人至深。

三、结语

陈可辛的视觉语言非常丰富和细腻, 以诗人的情怀将镜头对准平凡的日常生活, 大量生活化的镜头, 展示了细腻的生活场面, 大大地扩展了影片的表现面, 使影片包容的信息量更为丰富, 生活的流程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 从而加强了观众对剧中人的命运的认同感。他的听觉语言更是为观众营造一个记忆空间, 大量怀旧歌曲的使用为我们重塑以往的光辉岁月, 并借此说明剧中人物的身份、难以言说的心绪以及情感的历程和角色背后的灵魂所在。

陈可辛在不断尝试现代电影新的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的同时, 也较好地做到了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他的电影的追求怀旧的情调, 带着激荡人心的温情, 很多都成为经典。

摘要:陈可辛电影之所以受到大众欢迎, 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影片基调、细节、质感的把握, 善于刻画人物细腻的情感善于变换运用镜头, 注重聚焦表现人物内部、外部事件的冲突和情感的冲突。本文将以《中国合伙人》为例, 从电影镜头和声音运用对陈可辛电影视听语言做浅显的解读。

关键词:陈可辛,《中国合伙人》,镜头,声音

参考文献

[1]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74.

[2]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1:178.

[3]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141.

上一篇:翻译方法下一篇:信息公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