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杠杆

2024-11-23

经营杠杆(共6篇)

经营杠杆 篇1

经营杠杆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产生的,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经营杠杆的作用,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决策质量和经营效率。经营杠杆是本量利分析的延伸。其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其大小可以反映企业经营风险,也可用于预测和决策分析。因此经营杠杆是一条很重要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规律。研究经营杠杆对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经营杠杆的基本概念

1. 经营杠杆的定义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对营业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的利用。当销售收入增加时,公司增加净利润的能力是经营杠杆最直观的表现。即在固定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产销量的变化对息税前收益变动率的影响。只要有固定成本存在,就会存在经营杠杆,也同时会发挥作用,这一点并不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

经营杠杆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当销售收入减少时,经营杠杆会发挥消极作用,造成息税前利润比同期销售收入减少的速度更快;当销售收入增加时,经营杠杆会发挥积极作用,使息税前利润比同期销收入增长的速度更快。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其两面性。

(2)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DOL)反映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而不是息税前利润变动额相当于销售额变动额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说明经营风险越大,是指只有在其他影响风险的因素不变时,经营风险才会随DOL的增大而增大。经营杠杆系数不是固定不变的。

2. 经营杠杆的作用

(1)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规模大的企业的固定成本很高,这就决定了其利润变动率远远大于销售变动率。业务量越高,固定成本总额越大,经营杠杆越大。企业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增加销售,就可以成倍获取利润。单位变动成本较高,销售单价较低,经营杠杆同样会偏大,利润变动幅度仍然大于销售变动幅度。也就是说,获得能力与利润增长的快慢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2)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在较高经营杠杆率的情况下,当业务量减少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率的倍数成倍减少;业务量增加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率的倍数成倍增长。这表明经营杠杆率越高,利润变动越剧烈,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反之,经营杠杆率越低,利润变动越平稳,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通常情况下,经营杠杆高低只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经营成果的好坏。在业务量增长同样幅度的前提下,企业的获利水平不同;但在业务量减少同样幅度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的下降水平也不同。无论经营杠杆高低,增加业务量是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

(3)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

通过计算企业的经营杠杆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利润以及销售变动率等指标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计算企业计划期的销售变动率来预测企业的销售量。这有利于进行较快的预测。与此同时,可以进行差别对待,针对不同的产品来预测不同的销售变动率,有利于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在计算预测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预期销售变动率: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预算销售变动率=

由于基期利润与经营杠杆系数属于已知资料,所以只要计划期目标利润确定了,即可以计算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预算销售变动率。

(4)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

由于经营杠杆系数的高低代表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通常都通过计算经营杠杆的大小来进行风险分析。可直接用经营杠杆率及业务量变化率相乘来计算利润变动率,然后在基期利润基础上计算备选方案的预期利润,最后从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优的方案。这样便可获得一个最佳的经营决策,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经营杠杆理论的特点

企业在运用经营杠杆理论时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一下:

一是与固定成本相关。经营杠杆作用的强度与企业固定成本相关。如果企业的固定成本较高,其边际贡献的大部分必须用于弥补固定成本。企业一旦达到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全部边际贡献都为经营利润。

二是接近保本点时,经营杠杆作用最大。企业达到其保本点之后,只要销售略增长,就会引起经营利润较大的增长。同样,如果企业接近其保本点,只要销售额略有降低,全部经营利润就会被抵消掉。

三、经营杠杆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1. 在营运决策中的运用

设备折旧费、职工工资、广告费等这些相对固定大额的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些费用通过经营杠杆的作用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正因为如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这些固定费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以避免企业走入困境进而发生亏损。要控制这部分费用的作用,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当从总额上严格控制这类固定费用,另一方面要提高营运效率,使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各种资产都能高效周转,从而通过扩大收入来弥补这部分固定成本。此时,本量利分析法可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根据收入和各项资产的平均占用余额计算出各项资产的最低周转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安排企业的生产销售,来弥补这部分固定成本所发生的支出。

2. 在盈利决策中的运用

追求财务最大化往往是绝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杠杆原理,不但可以预测销售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也可以确定在既定的利润目标下为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销售能力这些指标都可以被用来衡量企业的销售目标。假如企业未能实现销售利润,就需要修订目标利润,使盈利决策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假如企业能够实现销售目标,就可以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安排生产,控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3. 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当企业存在闲置资金的时候,会把多余的资金用来投资,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同时拥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当然,有的企业可能只有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投资回收期一般较短,不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长期投资影响时间长、金额大,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了长期投资有着较大的风险。在这个时候,企业就必须谨慎的进行投资,以免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一旦投资失败,会带来大量的后续成本,这时,透过经营杠杆会把这种风险进行扩大,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阶段来进行经营杠杆的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到经营杠杆的作用。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人应合理预测投资所能够带来的利润和能够形成的成本,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判断未来的经营风险,并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进行对比决定能否承受风险,是否进行投资。投资后,投资人要根据已经形成的固定成本和已实现的利润再次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判断存在的经营风险,并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经营杠杆系数进行比较,以及时的发现偏差,进行经营决策的调整。

4. 在风险决策中的运用

经济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通常,我们从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这两方面来进行企业的风险决策分析,而经营杠杆主要是用来判断经营风险的大小的。在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将随固定成本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化。固定成本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在盈利企业中,企业就可以利用经营杠杆效应,通过扩大销售来大幅度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争取较大的回报。在这个时候企业必定会想尽办法扩大销售规模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在销售价格大于单位变动成本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经营杠杆系数来降低亏损程度,但如果销售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则应当考虑合理的解决办法,有的时候会导致该种产品的生产量下降或者停产。

四、经营杠杆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营杠杆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对固定资成本的分解来进行的,在管理会计中我们通常习惯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那么在这里我们将固定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拆分,主要是分为沉没固定成本、人工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其他固定成本。

1. 人工固定成本

人工固定成本(F1)主要是指人工成本中的固定发生的那一部分费用,主要包括工资中的固定部分、固定比例的保险费、职工福利费等。人工固定成本是在各个经营期内逐年投入的,相对具有可调整性,但是调整该部分费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这种限制条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首先,满足既定的生产产量所要求的人工成本的固定部分是一定的,这是它的最小值。如果要达到最高的生产产量,这个时候所要求的人工固定成本是它的最大值。所以,人工固定成本一定是在这个区间内变化的。其次,人工固定成本的调整会对产量、经营状况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不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不应对职工进行减薪,这回打击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会带来后续的生产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2. 沉没固定成本

沉没固定成本(F2)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等投资形成的长期待摊费用在以后年度的分摊额。沉没固定成本一般是不能调整的,它是在事前发生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想要进行生产就必然会发生一大部分的沉没固定成本。这是不能避免的。在投产后的各个生产阶段,只要按照既定的比例进行分摊即可。既然事前的投资是一定的,那么在以后各个年度都是按照既定的比例进行分摊,所以该部分固定成本一般不可能出现大的波动。正常情况下,沉没固定成本是刚性的,并没有什么弹性存在,企业管理当局不可能通过调整这部分费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进而提高利润。

3. 其他固定成本

其他固定成本(F3)是指固定成本除掉上述两项成本所剩余的那部分成本。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这部分费用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说,这部分费用不是刚性的,有着很大的弹性。不同的生产、经营、投资和风险决策都对对它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我们现在来对经营杠杆系数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三种不同的固定成本所产生的经营杠杆系数来分析某公司总体的经营杠杆系数是如何。不同性质的固定成本有着不同的经营杠杆弹性。沉没固定成本的弹性较差,其他固定成本的檀香较高,这些对我们合理的量化经营杠杆系数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企业管理层需要根据经营状况来调整这三部分费用的比例,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大且市场反应较好,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投入超过平时投入的广告费,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五、经营杠杆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合理利用经营杠杆,对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和销售利润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经营杠杆,这样才能有效的安排产销,扩大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一般企业发展周期可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现就从这四个阶段来论述杠杆在各个阶段的应用与战略决策的确定。

1. 引入期,经营风险高

在产品引入阶段,产品的研发、销售、市场反应等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产品的开发,但是并不确定能够收回多少。这个时候,企业应该采取谨慎的原则进行研发,并要限制产品的生产规模,防止出现大量积压存货的情况。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是互起反作用的,较高的经营风险往往伴随着较低的财务风险。引入阶段,企业的成本较高,较低的产量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较高。如果企业是负债经营,那就还面对着要偿付借款利息的情况。此时,企业最好能够采用权益筹资方式,以降低还款付息的压力,为企业的发展争取时间。

2. 发展期,资金需求高

发展期企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的生产技术也更加成熟,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额的固定成本。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必然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为了获得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开发成本,企业不能不进行融资。同时,在开拓市场、开发产品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必然会面临着大量的资金缺口,所以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入。在这个时候必须将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扩大企业的产品销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3. 成熟期,现金流量大

在成熟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趋于稳定,价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在这个时候,企业往往利用财务杠杆达到融资和节税的目的。与此同时,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在这个时候,经营杠杆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了。利用销售增长率乘以经营杠杆系数,我们可以成功的预测到企业未来的价值。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采取高效的投资策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企业的战略安排。

4. 衰退期,市场占有率低

进入衰退期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现大幅下降,销售量也急剧萎缩。在这个时候,企业不应再投入新的资源来提高此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了。我们要做的是将用于生产此种产品的生产能力进行转移,进入到新的产品的生产中去。我们可利用原形成的良好的市场信誉来推广新的产品,同样也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要充分利用经营杠杆的积极作用,采取新的产品发展策略,以再次获得市场的认可,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经营杠杆 篇2

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等财务因素, 也包括企业性质等非财务因素。考虑到我国中小板企业的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本文试图从债务融资角度探讨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因素。

一、文献回顾

Myers等提出负债比率与成长性之间呈反向关系;谢军 (2005) 运用计量研究方法, 论证了财务杠杆会提高企业成长性。刘曜、史爽 (2011) 将财务杠杆作为反映公司经营风险的指标, 得出其与公司成长性存在间接负相关性的结论。以上国内外学者均论证了财务杠杆和企业成长性存在某种关系。

和上述学者研究不同, Nissim和Penman (2003) 在进行盈利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时, 认为企业负债可以分为两种:诸如银行贷款和长期债券等负债, 源于企业为保障经营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融资活动, 称其为金融负债;另一些负债则来自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 包括与供应商来往的应付账款、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应缴税费及与职工之间的应付职工薪酬等, 称其为经营负债。相应地, 传统的财务杠杆也就分为金融杠杆和经营负债杠杆。他们指出, 在标准的财务报表分析中, 区分来自经营活动和来自借贷活动的股东盈利, 而经营负债杠杆却并未和金融杠杆加以区分, 为此便提出将两者区分开来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两人按此分类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 结果显示:经营负债杠杆相比金融杠杆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在总杠杆一定的情况下, 拥有较高经营负债杠杆的企业平均市盈率也较高。可见, 由于两种财务杠杆的来源不用, 对企业的效应也存在差异。

国内方面, 黄莲琴、屈耀辉 (2010) 在Nissim等研究的基础上, 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 实证检验了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对上市公司成长性和营利能力的效应差异, 弥补了Nissim等人未研究两种负债杠杆对企业创值能力影响差异的不足, 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均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创值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并且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但两种财务杠杆并不存在替代效应。

鉴于中小板企业有别于主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上述研究结论是否同样适合中小板企业呢?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 以中小板上司公司为研究对象, 检验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对其成长性的效应差异, 以期能拓展上述两种财务杠杆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并对中小企业合理安排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有所启发。

二、研究假设

根据黄莲琴等 (2010) 的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经营负债杠杆能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产生正的积极影响。

H2:金融杠杆能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产生正的积极影响。

经营负债是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相比金融负债, 其周期短、风险小;另外, 相比金融机构等金融负债的筹集渠道, 中小企业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来往更为频繁, 筹集经营负债更为便利和容易, 因此, 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将更为倚重经营负债。据此, 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相比金融杠杆, 经营负债杠杆更能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

三、样本选取及变量设计

1. 样本选取。

成长性关注的是企业在连续较长的时间内整体的发展趋势, 而非某一时段或年份的发展情况。本文从中小板2007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222家公司中选出100家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其2008~2010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 研究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对其成长性的影响。其中剔除了金融企业、亏损企业、ST的企业、数据缺失的企业和三年内未实现持续经营的企业, 以排除异常数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全部数据均来自深交所中小板披露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2. 变量设计。

关于如何衡量企业的成长性, 中外学者站在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衡量指标或方法。考虑到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众多, 很难用单一指标作出准确判断, 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选取七个反映成长性的指标, 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得出反映成长性的综合指标, 然后将其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检验以上假设。

宋剑峰 (2008) 借助于Edwards-Bell-Ohlsons模型证实了市净率是很好的预示公司未来成长性的指标;吴世农等 (1999) 认为, 销售毛利率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越强, 公司越具有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是否突出, 该比率越高, 说明市场拓展能力越强, 成长性也越好;净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公司净资产的管理效率, 净资产周转越快, 表明股东资本增值的空间越大, 资本市场对其就有信心, 未来成长性会越好。据此, 本文选取以下7个指标:市净率、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收入利润率。

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 经营负债杠杆O和金融杠杆F为自变量, 其中:

O=经营负债/净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经营负债/ (总资产-金融资产-经营负债)

F=净金融负债/净资产= (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净资产

对于经营负债O, 它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中扣除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后的所有科目, 反映净经营资产在多大程度上由经营负债构成。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四项。企业总的资产扣除金融资产后的部分即是经营资产。由于净经营资产等于净金融负债加上净资产, 因此金融杠杆F反映了净经营资产在多大程度上由净金融负债或普通股权益形成。由此可知, 计算两种财务杠杆所需要的数据均可以从企业财务报表中直接找到。

控制变量方面, 企业规模对企业成长性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成长性表现出较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大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是否重视研发对其成长性很至关重要;对于存在融资难问题的中小上市公司而言, 成本控制无疑对其成长性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的越好, 同时也能凸显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所以, 本文选取企业规模Scale、固定资产比重Fixed、研发比重R&D和期间费用率Expense作为控制变量。其中, 企业规模为企业总资产的对数;固定资产比重为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研发比重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和净利润之比, 以反映创造单位利润所花费的期间费用。

四、实证分析

1. 运用因子分析得出成长性综合得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中的KMO和球度Bartlett来检验适用性, 见表1。其中, KMO值为0.648, 大于0.6;球度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 小于0.01, 因此拒绝Bartlett检验的假设, 表明所选取的七个反映成长性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本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接下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 软件输出的总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为保证因子分析的准确性, 一般以特征根大于1或累计贡献率大于85%作为提取主因子的标准。

由表2可知, 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087%, 由其所解释的原始七个指标的信息不够多。考虑到第四个因子的特征根为0.863, 较接近于1, 而前四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可以达到82%之多, 能够较充分的反映样本公司的成长性, 所以选取前四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原始的多个变量和指标变成较少的几个综合变量, 以利于分析判定。找出主因子后, 要能根据各个主因子所反映的原始指标的信息量判断其意义, 以便进一步说明影响原始指标系统的因素。因此, 需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 使得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和1两极转化, 以排除噪音干扰。旋转后得到最终因子载荷矩阵见后页表3。

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每一个值代表原有变量与每个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 绝对值越大, 则公共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越强。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对销售毛利率、收入利润率指标有较大的负荷, 主要是反映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以此类推, 后三个主因子分别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市净率有较大载荷, 可将其分别命名为主营业务因子、企业规模因子和成长潜力因子。

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基础上, 计算出每个主因子的得分, 进而以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出企业成长性的综合得分, 据此构造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G为反映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综合指标得分值;Fi为各主因子的得分;ωi为旋转后公因子i的解释方差贡献率, 它是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4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的比值 (i=1, 2, 3, 4) 。结合表2, 可以算出ωi的值, 如表4所示:

2. 两种财务杠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的检验。

(1) 模型构建。根据以上假设和推论, 构架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G是反映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综合指标, α、β、γ、η、λ为待估回归系数, ε为随机扰动项, 反映影响成长性的其他因素, 其他变量定义如上所述。

(2) 描述性统计。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知, 成长性综合指标G的最大值为2.49, 最小值为-1.01, 标准差为0.535 03, 差异较大, 反映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不均衡。相比经营负债杠杆O, 金融杠杆F在中小板各上市公司间的差距大了很多, 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经营而举借债务的水平很不均衡, 这可能与很多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等金融负债有关系。

(3) 回归分析。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多元回归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由表6可知, 决定系数R2调整后为0.237, 回归结果较为显著, 说明所构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D-W值在2的附近, 说明残差序列具有较好的独立性。表7的数据显示, 自变量和控制变量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 所选变量能够对企业成长性产生较大影响。

表7中F和O的系数分别为-0.146和-0.268, 系数都为负值, 说明金融杠杆和经营负债杠杆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均具有负面影响, 这和本文的前两个假设刚好相反。就其绝对值而言, 两个系数也都很小, 说明F和O对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也不是很大。而相比F, 经营负债杠杆0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大于金融杠杆F的系数, 说明O能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产生相对较大的影响, 这一点和假设H3较为一致。另外, 企业规模Scale的回归系数为0.094, 虽然为正, 但数值很小, 不能够说明企业规模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R&D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能够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这为中小上市公司注重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 也为研发投入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启示;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系数为负, 这与上述谢军的研究结果不相符;与预想差别较大的是Expense的回归结果, 期间费用率并没有显著地影响中小的成长性, 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本文在前人将传统的财务杠杆分为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的基础上, 基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情况, 结合其他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因素, 从2007年12月31日之前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中选出100家, 选取2008~2010三年的财务数据, 运用多元回归检验以上两种财务杠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差异。研究结论认为, 经营负债杠杆和金融杠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回归系数均为负, 两种财务杠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具有负面影响, 并且效果很不显著, 这与黄莲琴和屈耀辉 (2010) 以沪深两市A股为研究对象的结论不同。同时, 说明由于中小企业有别于主板上市公司的经营、融资等方面的特点, 影响其成长性的因素是存在差异的。但相比较而言, 经营负债杠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较大些, 这与本文的第三个假设较为一致。

以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结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中小企业, 本文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小型民营企业, 本身规模小, 管理制度不健全, 抗风险能力较差,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程序更为严格, 再加上金融制度存在缺陷等客观原因, 中小企业往往较难及时筹集到经营所需的债务, 因而诸如银行贷款等金融负债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小型民营企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其周围“关系”较为依赖, 其与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来往的密切程度, 决定了其再日常经营中很容易形成大量的经营负债, 所以相对于金融负债, 经营负债对其成长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税务部门等方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行业信誉等途径, 以此来拓宽经营负债的范围, 取得高质量的经营负债, 并加强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经营负债的管理, 尽可能延长应付账款的信用期、争取较高现金折扣等, 在出现临时资金短缺时, 在不影响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下多利用经营负债。

参考文献

[1].黄莲琴, 屈耀辉.经营负债杠杆与金融负债杠杆效应的差异性检验.会计研究, 2010

[2].吴世农, 李常青, 余玮.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判定分析和实证研究.南开经济评论, 1999;4

[3].宋剑锋.净资产倍率、市盈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 2008;6

[4].谢军.企业成长性的因素分析: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5;20

论负债经营与财务杠杆 篇3

一、负债经营与财务杠杆

负债经营的两面性表明其给企业带来巨大潜在利益的同时也会增加提高风险程度,因此,企业应当认识到负债经营对企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有利也有弊,企业要想通过负债经营来实现较高收益应当在潜在利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避免负债过多或过少,以免增加财务风险或因资金紧张面临破产的窘境。举债投资是负债经营的一个重要工具,企业要想通过举债投资获得高收益,就要合理运用,严格遵循借贷的两大基本原则:一是保证期望报酬率高于贷款利率,二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偿还本金和利息,为了做到这两点就要深入分析财务杠杆的内涵和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所谓杠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惊人效果,正如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经典描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句话深刻的描述了杠杆的核心作用,即以小搏大。如果将这句话来描述财务杠杆的作用,可以说:“借给我足够的金钱,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财富。”虽然这样的描述有点夸张,但是却生动的刻画了负债经营这一财务杠杆的潜在作用。企业在负债经营的过程中,普通股每股的收益变动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时就表现为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

二、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的对策

(一)从资本结构角度分析

1、从企业的营业收入状况确定

如果企业认为自身的主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利润上升空间,可以适当提高负债比率,因为稳定的营业收入会减小负债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从而有效掌握现金的流动性,即使企业出现经营障碍,所面临的负债筹资额较大,也能够凭借灵活的资金周转保证定期支付本息,财务风险大大降低。反之,如果企业认为自己的营业状况不太乐观,市场发展前景比较渺茫,企业应当适当降低负债比率,企业在确定负债临界点时应当根据实际的营业状况确定,因为负债临界点与销售收入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描述:负债临界点=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率/借款年利率。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要避免跨越这个临界点,以免使企业陷入偿债困境,如果情况严重还有可能使企业面临破产。

2、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面确定

对于长期负债的企业来讲,往往需要用其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因此,通过判断固定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解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固定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为2:1时是最安全的,此时企业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营状况,从而在一段时间内将比例调整为1:1。

3、从所有者和经营者对资本结构的态度确定

如果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偏好自行控制企业经营,应当借助债务筹资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尽量避免使用权益筹资,反之,如果企业偏好通过分散控制权的方式来降低风险,也可以适当降低债务筹资比例,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程度。

(二)从财务结构角度分析

股东的权益与资产负债率成反比,也就是说当资产负债率为100%时股东是没有权益的,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0时,股东的权益比例与全部资金正好与上述第一种方式相比,当两者比率均小于100%,企业的财务结构由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共同组成,两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比例不同所代表的财务结构也不同,但何种财务结构才是最理想的呢?

1、综合资金成本低

权益资金成本>借入资金成本,长期负债成本>流动负债成本,根据这两个关系式可以通过提高流动负债来降低企业所承担的资金成本。

2、财务杠杆效益高

企业所获得的财务杠杆收益属于正常经营活动之所所获得的额外收益,负债经营会改变资金息税前利润率和权益资金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当前者高于后者时,企业的负债比例会随之提高,此时财务杠杆所发挥的作用往往最显著,当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也就是负债利息率大于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时,负债经营会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甚至出现资本流失的情况,此时应当注意避免财务杠杆所产生的消极效应,两者相等是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提高负债比例可以提升财务杠杆的效益,使股东获得更多的收益。

3、财务风险适度

当企业的负债比率高于规定比率时企业的资金成本会相应减少,此时财务杠杆会给企业带来正面影响,扩大收益,但是财务风险也会扩大,如果财务风险得不到合理控制一味增加就会使企业陷入无法偿债的境地,严重时还会使企业破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负债经营最大的特点是两面性,创造机遇的同时也会使企业面临更多风险。因此,企业不能盲目追求负债经营规模,而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财务结构,控制财务风险,扩大收益。

摘要:负债经营又称举债经营,这里的负债指企业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从更深层次分析,负债经营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来筹资的一种经营方式,因此,负债的实质是借入债务资金。负债经营是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的一种表现形式,杠杆弹性特点使负债经营具有两面性,负债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或使企业失去潜在利益。因此,企业应当合理运用负债经营这一财务杠杆,控制好财务结构和负债规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负债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负债经营,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企业风险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

[2]新形势下企业理财观念的创新

[3]企业财务管理学[B].经济科学出版社

经营杠杆 篇4

一、分析模型

经营杠杆 (DOL) , 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 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财务杠杆 (DFL) 指由于债务利息、优先股股息等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权益资本报酬变动率的现象。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经营性成本F, 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经营杠杆衡量的是市场经营状况变化对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的影响。经营杠杆是外部市场和生产不确定性因素的一个放大器, 放大了外部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经营要素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可以说,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固定经营性成本F占比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DOL越大, 经营风险就越大。而经营杠杆系数主要由固定经营性成本F决定, 固定经营性成本主要受企业的资产结构影响 (相应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及消耗方式) ;而资产结构主要受企业的技术比例和业务规律影响, 不同的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和业务规律会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然而, 业务技术比例和业务规律的直接决定因素是行业特征。综上, 行业特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

只要企业选择了有固定财务支出I的债务和优先股融资方式, 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是衡量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变化对企业的每股收益EPS变化影响的量。财务杠杆DFL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化对每股收益变化影响的一个放大器, 放大了息税前利润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可以说, 一个企业的固定财务支出I越大, 财务杠杆系数DFL就会越大, 财务风险就越大。而固定财务支出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企业的资本结构, 即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资产结构和行业特征对资本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综上, 行业特征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上,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形成了一个企业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财务目标的一个传导机制, 将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对内部财务目标的影响放大, 同时, 也是将企业的风险放大的过程。而这个放大能力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企业的行业特征。

二、钢企传导机制分析

从经营杠杆来看, 钢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 职工众多, 组织管理规模庞大等, 这使得成钢企固定经营性成本占比高, 这使得钢企具有很高的经营杠杆系数, 形成很高的经营风险。从财务杠杆来看, 投资巨大的钢企资产负债率比较高, 存在巨额的固定财务支出, 这使得钢企具有很高的财务杠杆系数, 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两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比较高, 通过上述分析的传导机制, 这使得钢企对外部市场变化十分敏感, 而其面临如下外部环境:钢铁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基础材料, 是工业生产的中间环节, 这些年来由于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从上游企业来看, 铁矿石和煤炭等在内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一直处于高位, 钢铁行业的人工成本和财务成本也不断上涨, 导致生产成本明显提高;而下游企业像房地产、基建、汽车、造船等各行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实体经济发展增速变缓, 实体经济对钢材的需求严重被削弱, 这使得钢企很被动地位。从国际局势来看, 世界范围内经济疲软, 国际市场状况也很差。从钢铁行业状况来看, 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总之, 钢企面临着十分不利的外部环境, 通过传导机制放大后, 钢企财务亏损已成必然。

三、对钢企的建议

今年唯有宝钢今年出现0.57的每股收益, 具有也是有必然原因的:第一, 人员相对较少, 其固定的职工薪酬支出相对较小;第二, 宝钢每年投入10%以上的收入进行研发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优势;第三, 宝钢的产品是众多汽车和造船工业的原材料, 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这对广大钢企在面临市场常能过剩和市场环境恶化时应该采取的对策:1, 加强技术研发, 质量优先。虽然面临内外交困的环境, 但是随着十八大后领导人提出的城镇化, 钢企的春天不会遥远, 只要钢企注重自身技术研发, 生产高质量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才能相对改变面临的外部环境, 潜力无限。2, 走创新整合之路。当前钢铁行业的过渡竞争只有通过整合, 淘汰落后产能, 调整产品结构,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上下游行业整合, 发挥协同效益和成本转嫁以应对外部环境恶化。3, 注重环保。未来中国将淘汰钢铁落后产能, 只有环保走在领先的钢企才可能迎接环保淘汰的挑战。

摘要:笔者以国内领头钢企的行业特征为基础, 引入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概念、传导机制、作用等建立传导机制模型, 从杠杆的角度去剖析钢企亏损的必然性, 并提出建议, 望对当前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经营杠杆进行企业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资产结构,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管理[J].成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经营杠杆系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篇5

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从而产生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 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 (DOL) 也可以被认为销售变动1%而导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变动规律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销售业务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使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变动, 这种利润变化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被称为企业具有经营杠杆效应, 一般而言,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对经营杠杆利益的影响越强, 经营风险也越大。在公式DOL= (△EBIT÷EBIT) / (△Q÷Q) 中:DOL———营业杠杆系数;EBIT———营业利润, 即息税前利润;△EBIT———营业利润的变动额;Q———产销量;△Q———产销量的变动额。

例如, 某企业2006年产销量10000件, 利润为100000元, 2007年产销量12000件, 利润为200000元。则△EBIT=100000, △Q=2000, DOL= (100000÷100000) ÷ (2000÷10000) =5。也就是说, 当其他条件不变, 产销量变动1倍时, 利润会以5倍的比例同方向变动。

另外,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还可以有简单的方法进行, 即计算期DOL=基期贡献边际÷基期营业利润。

例如, 中华公司上年的产品销量40000件, 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 销售总额4000万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800万元,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600元, 变动成本率为60%, 变动成本总额为2400万元。其今年营业杠杆系数测算如下:DOL= (4000万-2400万) ÷ (4000万-2400万-800万) =2。

在此例中营业杠杆系数为2的意义在于:当公司销售增长1倍时, 息税前利润将增长2倍;反之, 当公司销售下降1倍时, 息税前利润将下降2倍。前种情形表现为营业杠杆利益, 后一种情形则表现为营业风险。

一般而言, 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越大, 营业杠杆利益和营业风险就越高;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越小, 营业杠杆利益和营业风险就越低。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 单价和销售量增加, 边际贡献就会增加, 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 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 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 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 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 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 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 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 则整个式子越小, 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举例:如边际贡献=200, 固定成本=40, 则经营杠杆系数=200/ (200-40) =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 即边际贡献=220, 固定成本不变, 则220/ (220-40) =1.22<1.25, 即经营杠杆系数变小, 单价和经营杠杆系数两者呈反方向变化, 其他因素也一样分析。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 假定固定成本不变, 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 (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

例如, 若某企业2007年营业利润为1000万元, 计划2008年销售量比上年增加15%, 经营杠杆系数为2, 则2008年的营业利润为多少?

代入公式可知, 2008年营业利润=1000× (1+15%) =1150万元。

下面我们看看经营杠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如何有效利用它来降低风险。首先看看营业杠杆利益这一重要概念。

营业杠杆利益是指在扩大销售额的条件下, 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 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在一定产销规模内, 由于固定成本并不随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 反之, 随着销售量的增加, 单位销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 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例如, 中华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万元-3000万元以内, 固定成本总额为800万元, 变动成本率为60%。公司2005-2007年的营业总额分别为2400万元、2600万元和3000万元。现以表1测算其营业杠杆利益。

(单位:万元)

由表1可见, 中华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万元-3000万元的范围内, 固定成本总额每年都是800万元保持不变, 随着营业总额的增长, 息税前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在表1中, 中华公司2006年与2005年相比, 营业总额的增长率为8%, 同期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50%;2007年与2006年相比, 营业总额的增长率为15%, 同期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67%。由此可知, 由于中华公司有效地利用了营业杠杆, 获得了较高的营业杠杆利益, 即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总额的增长幅度。

再看营业风险, 营业风险也称经营风险, 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 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

影响营业风险的因素, 主要有:产品需求的变动、产品售价的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营业杠杆变动等。营业杠杆对营业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 企业欲取得营业杠杆利益, 就需承担由此引起的营业风险, 需要在营业杠杆利益与风险之间做出权衡。

例如, 假定中华公司2005-2007年的营业总额分别为3000万元、2600万元和2400万元, 每年的固定成本都是800万元, 变动成本率为60%。以表2测算其营业风险。

(单位:万元)

由表2的测算可见, 中华公司在营业总额为2400万元-3000万元的范围内, 固定成本总额每年都是800万元即保持不变, 而随着营业总额的下降, 息税前利润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例如, 中华公司2006年与2005年相比, 营业总额的降低率为13%, 同期息税前利润的降低率为40%;2007年与2006年相比, 营业总额的降低率为8%, 同期息税前利润的降低率为33%。由此可知, 由于中华公司没有有效地利用了营业杠杆, 从而导致了营业风险, 即息税前利润的降低幅度高于营业总额的降低幅度。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的分析, 我们得到以下结论:一是经营杠杆系数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二是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三是固定成本不变, 销售额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经营风险越小, 反之, 则相反;四是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 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企业逐步采用高新科技设备向资本密集型过度的过程中, 那么, 其固定资产的投资也相应增加, 随着固定成本的增加, 相应地, 盈亏临界点和经营杠杆也都逐步抬高, 一般而言, 随着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 一方面, 企业的产能将逐步扩大, 因而存在比较大的赢利可能性, 但是另一方面, 盈亏临界点和经营杠杆也相应变大, 这时如果出现市场需求下降等不确定性事件, 企业承受的风险也比较大。根据成本性态的特征, 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 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 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 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 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 产销量减少, 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 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 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 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 才能使贡献边际等于经营利润, 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 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一般情况下, 企业可通过增加销售,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来降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至于增加销售的问题, 应当由企业营销部门来进行,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降低相关成本的问题:成本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 包括以产品的研究、试验、设计、试制、生产制造到报废淘汰为止的整个使用期间的成本, 是制造成本 (含研制和生产阶段的成本) 与使用成本 (包括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 的总和。固定成本的主要内容是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 针对每一个具体项目, 若要降低它们,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切实对待, 合情合理地采取从紧的措施。而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及附加、水电费、制造费用等, 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大, 但变动成本每份额即单位直接成本没什么变化。其中对于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除了减少生产过程的浪费、提高机器设备的效率之外, 最大的可能就是降低采购成本、仓储成本, 至于人工成本构成范围主要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等。若想降低直接人工成本, 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而不能单纯从降低工资率着手。

总而言之,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能够认识到经营杠杆的存在, 利用其杠杆原理,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随时把握经济动向, 调整经营思路, 就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防范风险, 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顺利进行。

摘要:经营杠杆系数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定义, 它的具体内容及其计算都是学习管理会计所必须掌握的。文章主要论述了经营杠杆系数在企业的具体运用, 由于杠杆的内在作用原理, 使企业的营业利润变动幅度大于销售量的变动幅度,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经营杠杆的原理来规避风险, 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翼生.企业经营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2]、孔祥祯.会计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6.

[3]、余绪缨.管理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4]、李宝山.管理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经营杠杆 篇6

一、杜邦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因其最初由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应用而得名,通过利用各重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该分析体系是以权益净利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分支,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财务杠杆水平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其核心公式是: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在上述公式中,销售净利率是利润表的概括,反映了全部的经营成果;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表的概括,表明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可以反映最基本的财务状况;总资产周转次数把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使权益净利率可以综合整个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该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将财务杠杆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但在实际财务分析应用中,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1.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净利率,计算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总资产为全部资产提供者所享有,而净利润则专属于股东,两者不匹配,为公司提供资产的人包括无息负债的债权人,有息负债的债权人和股东,无息负债的债权人不要求分享收益,要求分享收益的是股东和有息负债的债权人。因此,需要计量股东和有息负债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并且计量这些资本产生的收益,两者相除才是合乎逻辑的总资产净利率,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基本盈利能力。

2. 没有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对于大多数非金融类企业来说,实体的生产经营是常态,金融活动是净筹资,它们在金融市场上主要是筹资,筹资活动不产生净利润,而是支出净费用。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企业的金融资产是尚未投入实际经营活动的资产,应将其与经营资产相区别。

3. 没有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负债的成本,也就是利息支出仅仅是金融负债的成本,经营负债是无息负债,是一种可长期使用的商业信用,如应付账款、应交税金、应付职工薪酬等。因此必须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利息支出与金融负债相除,才是真正的平均利息率,才是符合实际的财务杠杆,经营负债没有固定的成本,本来就没有杠杆作用,将期计入财务杠杆,会歪曲杠杆的实际效应。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对通用的财务报表时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逐步形成了用于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体系。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1. 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认为公司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个方面。

公司总是先从股东那里得到现金,然后利用这些现金购置经营性资产,进行经营活动,包括组织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投资活动,为股东创造财富,使股东投入的价值增加。如果股东投入的现金不能满足经营活动需要,就需要通过发行债券或向金融机构贷款,形成企业的金融负债,企业将筹措来的资金再次满足生产需要后,暂时可能会闲置一小部分资金,为充分利用资金的效率,企业会选择购入可随时变现的短期投资,从而形成企业的金融资产。

2. 对通用的财务报表主表进行调整(举例说明)。

编制单位:AB公司2010年12月31日

调整后资产负债表基本衡等式: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其它公式: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与通用的资产负债表相比:一是把通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金融资产,区分标志主要是有无利息要求,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除生产经营所必须用的现金以外富余的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余为经营资产,金融资产列到资产负债表右侧做为金融负债的减项计算净负债;二是把通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部分分为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区分标准也是有无利息,金融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有息应付票据等,其余为经营负债,经营负债列到资产负债表左侧做为经营资产的减项,计算净经营资产。从以上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投入与来源干干净净地联系在了一起,更符合人们的理解,资产负债表左方的净经营资产的资金来源来自于企业的两大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一是股东,二是债权人,他们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充分利用资产的效能,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只是他们各自承担的风险不同,要求的利润率的高低不同。

调整后利润表基本等式: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其它公式: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经营资产×(1-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编制单位:AB公司2010年度

与通用的利润表相比:区分了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的利润,主要是把财务费用单独核算,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的利润与金融活动的利润。利润表的第一部分反映了净经营资产的使用效率,是企业利用净经营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投资人创造的净利润,也是可供债权人和股东分配的所得;第二部分是分配给债权人的所得;第三部分是企业的全部利润在满足了债权人的需要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3. 利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公式是: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权益净利率是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能够反映企业运用托管资产的获利能力与企业资本运营给企业带来的盈利,是股东最为关心的指标之一,是反映股东投资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报酬的主要标准。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表示净经营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的基础盈利能力,是企业盈利的源泉与动力。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表示借入1元负债投入经营产生的净收益,如果经营差异率为负数,说明借入资金经营会减少股东权益,股东不如直接把资金有偿借予他人使用。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表示1元权益资本所负担的有息债务。

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表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如果为正数,说明借入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是有效的,创造的利润在归还利息之后仍有富余,这也正是负债经营的魅力所在。

AB公司2010年度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1.14%,税后利息率6%,净财务杠杆0.75,经营差异率5.14%,杠杆贡献率3.86%,权益净利率15%。说明AB公司2010年度如果仅使用自有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只能为自己创造11.14%的利润,在使用财务杠杆后,利用杠杆效应使其自有资金创造利润的能力提高到了15%。

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将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政策和企业资产的使用效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财务杠杆的贡献量的计量更直观,更符合实际,更易于让使用人接受并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三、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对冶金行业的启示

据钢铁企业成本信息网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期一年期金融机构贷款税后利息率的公司27家,占总交流家数的47%,资产总额占39%;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期一年期金融机构贷款税后利息率的公司32家,占总交流家数的58%,资产总额占74%;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期一年期金融机构贷款税后利息率的公司27家,占总交流家数的48%,资产总额占61%。按照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这些公司的财务杠杆贡献率为负,不仅没能实现财务杠杆效应,并且进一步减损公司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公司当中有1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均低于同期一年期银行贷款税后利息率,并且负债的规模是连年增长,2008年这14家公司负债总额23025992万元,2009年负债总额27413073万元,2010年负债总额34422140万元,环比分别增长了19.05%、25.57%,有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0%。虽然公司的实际资本结构往往受企业自身状况、政策条件、市场环境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为防止恶性循环,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财务杠杆的认识并加强财务杠杆的管理。

1. 慎用财务杠杆。

增加股东财富,提高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有: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为股东创造剩余收益,但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依靠提高净财务杠杆来增加杠杆贡献率是有限度的,随着借入资本的增加,推动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2011年央行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从2010年的5.81%提高到6.31%,使经营差异率进一步缩小,经营差异率是衡量借款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为负,借款不仅会丧失杠杆效应,而且会迅速的减少股东报酬。

2. 严格项目投资。

由于税后利息率的高低主要是由资本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决定的,企业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提高经营差异率,实现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可以分解为税后经营净利率与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的乘积,即企业经营资产的经营效率,其中生产性经营资产投资对企业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企业的前景。冶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经常是资金占用较大,建设期、使用期较长,单靠企业的自身积累是完不成的,债务融资是企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因此,评价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是一项即严肃,又需十分谨慎的事情,应以资本成本为基础,采用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法进行科学评价,当投资项目创造的报酬高于资金提供者要求的报酬时才是可行的;其次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任何一项投资所能取得的超额利润都是暂时而短暂的,因此当企业决定投资某一项目时,应尽快形成生产力。

3. 将财务杠杆贡献纳入企业资金管理办法。

冶金行业一般规模较大,集团化经营,组织架构复杂,筹资、营运资本分别不同部门管理,只是在企业编制现金预算时才将两者有限的结合在一起,也仅限于测算资金收支平衡,平时两者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筹资管理以提高资金的计划性、有效性、安全性,确保资金流向有序,满足企业资金需要为侧重点,营运资本管理以生产经营计划、控制、计量经营结果、事后分析为侧重点,筹资成本作为固定性费用较少受到关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进行量化,当财务杠杆贡献率长期接近于零时,则应当引起财务人员的注意,外部市场、重大原燃料价格、生产组织方式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应当通过调整现时投融资政策、财务政策来充分享受财务杠杆的效应。

上一篇:专业渗透式教学模式下一篇:掌握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