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哮喘(通用9篇)
持续性哮喘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舒利迭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使用茶碱缓释片口服联合吸入舒利迭 (即治疗组) 与单用舒利迭 (即对照组) 均治疗8周, 在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 症状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 05) , 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关键词:哮喘,舒利迭联合茶碱缓释片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其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联合吸入激素和长效α受体激动剂为治疗哮喘的一线用药, 这两者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 对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茶碱缓释片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 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我院呼吸科应用舒利迭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 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7月本院呼吸内科诊断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平均年龄42.5岁。对照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平均年龄4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疗程长短和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 (P>0 05) 差异。
1.2 纳入标准
(1) 哮喘的西医诊断及分期分级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1]。 (2) 在1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治疗。 (3) 试验前2周内未使用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吸入及口服2受体激动剂。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舒利迭 (50/250ug) , 每日2次, 每次1吸。治疗组:在吸入舒利迭的基础上加用茶碱缓释片0.2日二次口服。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变化情况。
1.4 观察指标
(1) 哮喘主要症状:白天及夜间喘憋次数, 有无活动受限、夜间憋醒及是否需应用缓解药物。 (2) 肺功能:用力肺活量 (FVC) 、最大呼气流速 (PEFR) 、1秒量 (FEV1) 。
1.5 疗效标准
根据2006版GINA指南将哮喘分为哮喘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 (1) 完全控制 (需满足下列所有条件) 无 (或≤2次周) 白天症状;无活动受限;无夜间症状甚至憋醒;无 (或≤2次周) 需要使用缓解药物;肺功能正常;无急性发作。 (2) 部分控制 (在任何1周内出现以下1~2项特征) 白天症状超过2次/周;活动受限;夜间有症状;使用缓解药物的次数超过2次/周;每年有超过1次的急性发作。 (3) 未控制 (在任何1周内) 出现≥3项部分控制特征;在任何1周内出现1次急性发作
2. 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 (P>0 05) 差异;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肺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P<0 05) 。
2.2 临床疗效比较 (表2)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
3. 讨论
气道高反应和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病理特征, 也是临床症状的基础, 存在于哮喘的各个时段, 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治疗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 吸入激素可以消除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的释放,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联合吸入LABA和激素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 对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茶碱缓释片对呼吸道的平滑肌有直接的舒张作用, 且其口服易被吸收, 血药浓度平稳, 可维持12 h以上, 临床实用方便, 加之价格经济广泛应用于哮喘患者。
舒利迭为复合制剂, 含有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两种成分, 两者的作用方式并不相同。沙美特罗为长效α受体激动剂, 具有持久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其作用时间可持续12 h以上, 从而起到控制症状的作用。丙酸氟替卡松为强效的糖皮质激素, 在体内可以消除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的释放, 从而减轻哮喘症状, 改善肺功能并预防恶化。吸入氟替卡松250ug每日2次并坚持用后漱口不会出现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安全实用。
本研究显示, 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哮喘在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方面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独吸入舒利迭, 且应用简单方便, 适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26 (3) :132-138.
浅谈哮喘持续状态病人的护理 篇2
哮喘持续状态是呼吸内科三大急诊之一,病情来势凶险,死亡率高,需及时进行明确诊断并作出诊治处理,以缓解病情,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死亡率为出发点。该段过程中细致正确的观察、护理,准确无误的抢救处理尤为重要。
1衡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凡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一般处理不能缓解(除外心源性哮喘)均可判定为哮喘持续状态。
2病因
哮喘持续状态发生原因往往与未能有效控制感染有关,其中以肺部感染多见;另一原因是未能及时脱离过敏源及诱发因素所致。
3护理
3.1哮喘患者首先应以病因治疗,凡感染者应以抗感染为首要处理,护理中应以正确选用有效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滥用及多种药物大包围联用。输入药物及剂量应严格控制并减慢输液速度,防止肺气肿及肺心病发生。
3.2在选用抗生素运用时,必须及时尽早收集痰标本,作培养,并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一般需在晨间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洁口腔后,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以利于肺部深处痰液咳出取其培养效果才佳。如咳痰有困难,可行环甲膜穿刺术获取标本。
3.3哮喘持续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脱水,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情绪非常紧张,甚至有恐惧感,致呼吸窘迫、大汗淋漓、饮食困难等,极易造成脱水,使痰液粘稠而难以排出。更甚者造成细支气管内痰栓,使病情更加危重。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哮鸣音减少甚至消失,反而缺氧加重,呼吸更为困难时,说明病情更危重,多有痰液阻塞的可能,应即与主管医师联系,进行抢救。所以,每日给予足够的液体量,以防脱水是非常重要的。但又必须注意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如肺心病心衰等。另外,还应了解并熟悉所输入药物的剂量、浓度和毒副作用。从而控制好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并发症的病情和药物的毒副作用。
3.4严密监测血气分析结果,该病患者往往处于发作时有酸碱内稳失衡,故产生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在供氧时可不予严格控制氧流量,但必须在氧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者缺氧状况虽改善但出现有神志恍惚、嗜睡症状等神志变化时,应考虑为因氧浓度过高抑制周围N感受器阻断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中枢抑制造成氧潴留,增加二氧化碳含量,致使早期肺性脑病出现。故需特别控制氧流量的调节。
3.5凡有II型呼衰患者,必须改变供氧方法,应以持续低流量供氧为主,并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可在氧疗中适量给予抗呼吸衰竭合剂(可拉明、洛贝林、氨茶硷)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3.6哮喘发作早期往往出现碱性类失衡。通常以支气管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导致缺O2,致使通气过度,造成呼吸性碱失衡,故在病情观察中应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及不适当的补碱。其它类型的碱失衡常与医源性有关,特别是大剂量使用氨茶硷、糖皮质激素以及利尿。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不能单凭CO2CP的降低进行盲目补碱,要紧密结合血气的PaO2及PH值作决定。观察中特别注意患者有无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如有烦躁、谵望、狂燥不安等,提示该患者有碱中毒的可能,必须立即复查血气分析,以便汇报医生及时处理,以免因碱血症出现,而加重各器官缺O2,致使产生多器官损害。故严密观察,认真监控是防范的关键。
3.6在酸性失衡中往往出现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并以后者居多。该现象说明哮喘持续状态已到晚期,由于哮喘反复发作易形成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严重缺O2时无O2代谢增加往往会伴心肾功能不全,此阶段除作好严密观察监护外,并详细记录有关生命体征变化和其它器官的功能变化,随时作好应急抢救准备。
3.7在抗感染同时,详细询问患者以往使用皮质激素情况,部份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都有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情况,在长期使用中已形成对激素的依赖或担心柯兴氏综合症的发生,故自行骤减剂量或停药,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故应针对性指导正确使用激素,并推荐吸入性激素使用,如必可酮等,以减少服药带来的副作用。
3.8哮喘患者因反复发作加上持续时间较长往往给各器官功能带来损伤,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又加重哮喘延长持续状态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一定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水平及观察能力,并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同并发症,特别是伴有肺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气胸等重症患者应行一对一的特别护理,随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备好一切应急药品、物品、器械,作好抢救准备。
3.9在哮喘持续状态中,多数患者均由于精神情绪的改变而致。如:哮喘发作时,过度的紧张、恐惧、担忧、悲观以及家庭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及自身经济等因素造成发作。同时由于自身知识缺乏,故在护理中应根据不同病人情况作好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和压力的疏通。
4体会
4.1哮喘持续状态属危重症患者,而且形成持续状态的原因很多,每个患者的情况亦不一致,可以是单一因素所致亦可是多因素并存。因此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强烈的同情心、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较高的护理技术,并将三者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观察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方能使病情得以控制,从而取得抢救成功。
哮喘持续状态20例诊治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 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定标准。其中, 男16例, 女4例;年龄21~72岁, 平均51岁。本次发作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7例, 有明确过敏源接触史2例, 无明确诱因1例。
1.2 临床表现
有咳嗽咳痰、气促、呼吸>28次/min, 心率90~150次/min, 发热18例, 昏迷6例, 双肺闻及湿性啰音和广泛哮鸣音。
1.3 辅助检查
胸部X线片:X线示肺气肿, 肺纹理增多增粗17例, 斑片状影2例, 1例示肺不张;血气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作动脉血气分析 (全部为吸氧条件下) ,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其中:PaCO2在31.95~45.11mmHg (1mmHg=0.133kPa) 3例;46.47~60.15 mmHg 8例, 63.16 mmHg 2例。呼吸性碱中毒10例, 呼吸性酸中毒5例, 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2例, 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1例, 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2例。
1.4 治疗
1.4.1 一般治疗
(1) 氧疗:患者均有临床缺氧表现, 根据血气分析给予不同流量的O2; (2) 改善肺泡通气:对嗜睡或轻度呼吸抑制, CO2潴留者给予尼可刹米等兴奋剂; (3) 祛痰和雾化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
1.4.2 药物治疗
(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我科均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琥珀硫酸钠 (MPSS) 冲击疗法。具体用法如下:甲基强的松龙125mg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 静滴1次/6h, 共3d; (2) 抗生素:本组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因素, 故选用强力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据痰培养药敏感实验选用抗生素; (3) 茶碱类:每天静滴氨茶碱或喘定0.5~1.0g; (4) 如以上药物无效或起效缓慢, 则加用β受体兴奋剂、α受体阻滞剂、抗过敏药及MgSO4等。
1.4.3 机械通气治疗
本组2例昏迷, PaO2<46.47mmHg者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予机械通气, 先选择低频、低通气量的呼吸支持方式, 潮气量设定为常规量的2/3左右, 根据病情变化做作相应调节。同时作床边纤支镜吸痰, 注入0.9%氯化钠溶液冲洗等。
2 结果
20例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后哮喘全部缓解, 其中2例做机械通气者成功脱机拔管。
3 讨论
3.1
近年来, 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有上升趋势, 故加强对哮喘的预防和治疗剧有重要意义。
3.2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因为哮喘本质上是气管慢性炎症, 多种细胞参与炎性反应, 肥大细胞和酸粒细胞为主要作用的细胞。各种炎症和过敏原所致的气管高反应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腺体分泌亢进, 黏膜肿胀, 气管变窄, 痰栓形成致气管阻塞, 最后致严重缺氧。因糖皮质激素能阻断炎症的每个环节而成为首选药物。常规上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本组患者在入院前均已使用过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但效果不佳, 故我们给予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法, 取得满意疗效, 20例患者哮喘症状均有缓解。提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是清除气管炎症的较好药物, 与非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相比, 哮喘症状缓解需要的时间缩短。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有效地用于其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3.3 强有力的抗生素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手段
有部分哮喘患者经药物治疗仍无法缓解,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感染未控制, 本来不是因感染诱发的哮喘, 因发作期间痰液引流不畅, 体力耗竭, 抵抗力下降和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等, 易继发呼吸道感染, 以及有感染所诱发的哮喘, 若感染得不到控制, 则症状难以缓解。有资料表明, 呼吸道感染后, 支气管腔变窄, 局部黏液增多, 及损伤气管黏膜上皮细胞, 局部变性坏死脱落, 炎性细胞浸润, 释放炎性递质如白介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促使气管反应性增高, 气管平滑肌收缩, 诱发加重支气管哮喘。本组资料中肺部感染占18例 (90%) , 可见控制感染的重要性, 故在治疗中应及时投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3.4机械通气在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
哮喘患者经药物治疗症状仍持续恶化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管, 予机械通气, 能提高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 改善通气与血流比值, 有助于此类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恢复, 减少呼吸功。本组2例行机械通气, 配合纤支镜吸痰, 雾化吸药等治疗手段,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有专家认为机械通气的指征如下:患者一般情况衰竭、有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出现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频率过快, >35次/min;心动过速, 心率>140次/min;动脉血Ph<7.30~7.20;进行性PaCO2升高>60mmHg、PaO2<50mmHg, 呈现Ⅱ型呼吸衰竭者。
3.5 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
此类患者由于呼吸道不可见的失水增多, 摄入的水分少, 可有脱水征象, 痰液黏稠, 不易咳出, 加重哮喘症状。同时由于缺氧, 过度消耗可能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后期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另外, 由于酸碱紊乱, 大剂量皮质激素的应用, 摄入不足可致电解质丢失、紊乱。因此我们在治疗中应及时补充液体, 纠正酸中毒, 有助于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给予碳酸氢钠, 若pH<7.20, 以呼吸性酸中毒为主, 以改善通气为主。及时检查电解质并作相应处理。
持续性哮喘 篇4
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把60名临床症状未控制的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分为信必可组或双倍剂量布地奈德组。12周的观察期内患儿家长记录哮喘日记,就诊时填写ACT评分表,同时以简易峰流速仪监测其呼气峰流速值(PEF)作为肺功能指标。
结果:信必可组和布地奈德组在治疗12周前后比较,ACT评分及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ACT评分及PEF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信必可组ACT评分在治疗第8周大部分患儿达到完全控制。两组间病情发作次数、需应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及口服激素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低剂量ICS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双倍剂量ICS治疗均可作为临床症状未控制的轻度持续性哮喘的升级治疗选择,信必可都保可更快帮助患儿达到完全控制,且从减少全身性副作用考虑,联合治疗可能更安全。
关键词:轻度持续性哮喘吸入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80-02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2008年出版的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提出哮喘诊治的目标是完全控制,对于临床控制不佳的轻度持续哮喘患儿可采取升级治疗,推荐吸入低剂量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可加用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提高ICS的用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比较临床症状未控制的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吸入低剂量ICS+LABA与吸入加倍剂量的ICS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治疗升级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入选对象。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的轻度持续哮喘患儿,治疗前临床哮喘病情控制等级为2级[1]。参与本研究前2周无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史及全身感染病史,肝肾功能正常者。
1.2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①信必可组:吸入信必可,成分为布地奈德及福莫特罗,剂量为80/4.5μg,每天两次。②布地奈德(BUD)组:吸入BUD200μg,每天两次。治疗期12周。入选总例数为60例,其中信必可组为30人,男24例,女6例;BUD组,男21例,女9例。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ACT评分、PEF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3观察指标。ACT评分、症状发作次数、呼气峰流速值(FEF)、额外平喘药物(包括应急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口服激素、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情况。
1.3.1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通过哮喘日记记录过去4周内有关自身哮喘病症的相关情况,回答五个问题,选择每个问题的得分(选项中的ABCDE分别对应1分、2分、3分、4分、5分),将分数相加,计算出哮喘控制测试的总得分(总分为25分)。得分:25分—控制良好;20-24分—基本控制;低于20分—未得到控制。
1.3.2肺功能测定。患儿治疗期间以简易峰流速仪监测每日PEF。
1.4统计学处理。结果表达为均数±标准差,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ACT评分、PEF监测比较见表1。信必可组和BUD组在治疗12周后,ACT评分及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ACT评分、无症状天数及PEF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信必可组多数患儿的ACT评分在治疗第8周达到完全控制水平。
2.2两组病情发作次数及应急应用平喘药物的情况:病情发作次数、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口服激素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天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讨论
2008年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提出哮喘治疗的目标是完全控制,对于临床控制不佳的轻度持续哮喘患儿采取升级治疗,推荐吸入低剂量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可加用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使用中高剂量的ICS。目前如何为临床控制不佳的哮喘患儿选择升级治疗方案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显示,临床控制不佳的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予升级至吸入信必可与加倍的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均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相当,与国外研究相符[2]。尽管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信必可组多数患儿在治疗第8周的ACT评分达到完全控制,提示信必可都保可更快帮助患儿改善症状。
临床使用ICS治疗儿童哮喘时须注意减少或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性副作用。对于哮喘儿童,ICS的全身性副作用主要包括身高增长的抑制、骨骼代谢的异常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抑制[3]。故建议临床使用ICS治疗儿童哮喘时,尽可能将ICS剂量控制在低剂量内,以减少全身性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控制不佳的轻度哮喘儿童为达到完全控制可选择两种升级吸入方案均有明确效果,信必可都保可更快帮助患儿达到完全控制。且从减少全身性副作用的考虑,联合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50
[2]Morice AH, Peterson S, Beckman O,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ew pressurised metered-dose inhaler formulation of budesonide/formoterol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 superiority and therapeutic equivalence study. Pulm Pharmacol Ther. 2008;21(1):152-9
1例哮喘持续状态伴水痘的护理 篇5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 9岁, 因反复呼吸困难, 喘息7年加重1周, 呼吸困难1d入院, 7年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呼吸困难, 喘息就诊于贵医附院, 诊为“哮喘”, 经治疗后好转 (具体不详) , 此后每年于冬春季发作, 1周前患儿再次受凉后出现喘息, 呼吸困难, 阵发性咳嗽, 少量泡沫痰, 就诊于四医, 诊断为哮喘, 予青霉素等治疗, 症状无明显好转, 1d前患儿出现皮疹, 最初为头部逐渐扩展为躯干、四肢、伴发热、体温38~39℃, 今日求诊于市妇幼保健院, 诊为水痘转入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体查T 38.2℃、P 110次/分, R 28次/分, BP 100/75mm Hg, 急性痛苦病容, 口唇轻度发绀, 口腔可见多个小溃疡, 全身散在分布大小不等, 红色斑丘疹, 满布哮鸣音, 未闻干湿性音, 治疗给予菌得治、氨茶碱、病毒唑、阿昔洛韦治疗, 第2日, 患者感呼吸困难加重、气促, 查P 120次/分, R 30次/分, 口唇轻度发绀, 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 12日中午胸闷、气促加重、喘息明显, 查P 140次/分, R 35次/分, 口唇发绀、病情危重, 但患儿治疗比较棘手, 哮喘持续状态, 应使用激素, 但水痘患者忌用激素, 加用止喘灵喷雾, 氨茶碱维持, 持续上氧, 干扰素肌内注射, 舒喘灵口服, 喘乐灵雾化, 10月28日11点, 患儿哮喘持续状态无缓解, 诉胸闷, 查T 39.3℃, P 146次/分, R 50次/分, 口唇发绀, 鼻翼煽动, 即予喘乐灵雾化1小时1次, 补液等对症处理, 经过3d的抢救, 病情逐渐好转, 体温下降, 但仍有喘息, 水痘皮疹开始结痂, 住院10d后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1) 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使患者坐卧位, 有利于呼吸。 (2) 饮食:进温热流质, 半流质, 清淡, 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如蛋花汤、牛奶、豆浆等。 (3) 病情观察:观察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 面色、发作持续时间、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检测一次, 同时注意有无咳嗽、咳痰、哮鸣音等,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及时吸痰, 同时监测血气, 出现呼吸衰竭时, 及时行气管切开, 随时作好抢救准备, 经常守护于床旁, 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 (4) 哮喘持续状态时大量出汗, 及时更换内衣, 鼓励患者多饮水, 因出汗、咳痰易引起脱水。 (5) 持续的吸氧2~3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氧气管道通畅, 随时观察缺氧有无改善。 (6) 保持静脉管道畅通,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氨茶碱组必须严格控制滴速,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7) 每1h喘乐灵雾化1次, 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以提高疗效。 (8) 指导患者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及感冒, 同时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1]。
2.2 皮肤护理
(1) 早期皮肤有水痘泡疹时, 嘱患者勿瘙抓, 以防弄破水泡, 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擦洗皮肤, 遵医嘱皮肤局部可选用无刺激, 具有保护性收敛消炎作用外用药。 (2) 用NS口腔护理每日2次, 每次进食后用, 用0.08%甲硝唑漱口, 并涂口腔溃疡处, 口唇用金霉素眼膏外涂。 (3) 床单、衣服经高温消毒后, 每日更换衣服、床单应柔软, 注意保暖[2,3]。
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以后防止进食或接触已知过敏原, 皮肤瘙痒时, 不可用力抓、搓、擦, 不可用热水烫。
4 讨论
哮喘持续状态伴水痘在临床上较少见, 治疗上较棘手, 水痘禁用激素, 哮喘又要用激素治疗, 患者呼吸困难较明显, 有憋死感觉, 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需要, 哮喘发作时, 守护于床旁, 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做好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 防止继发感染。
摘要:哮喘持续状态伴水痘在临床上较少见, 治疗上过程中水痘禁用激素, 哮喘又要用激素治疗, 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需要, 规范护理程序, 做好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 防止继发感染, 同时在心理上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战胜疾病。
关键词:哮喘持续状态伴水痘,一般护理,皮肤护理
参考文献
[1]聂金汉, 陈焕英, 邓微.成人水痘58例临床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 12 (1) :12-13.
[2]刘辉, 徐宏.成人水痘31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 17 (4) :249.
持续性哮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持续性哮喘患者共80例, 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 所选患者在试验前没有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 试验前两周未用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同时排除支气管扩张、肺部结核、心力衰竭、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1~73岁, 平均年龄为 (46.9±6.4) 岁;病程4.9~14.2年, 平均病程为 (7.4±4.1) 年;对照组患者40例, 男25例, 女15例, 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为 (45.8±7.0) 岁;病程4.2~15.3年, 平均病程为 (7.2±3.9)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50 μg /250 μg) 吸入, 吸入2次/d, 每次1吸;观察组患者给予舒利迭吸入同时, 给予茶碱缓释片口服, 每次0.2 g, 2次/d。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咳嗽、气促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主要观察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和1秒量的改变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治疗后患者没有活动受限, 没有夜间症状或者夜里憋醒, 不需要实用缓解药物, 肺功能恢复症状, 没有急性发作出现, 白天症状没有, 为完全控制;患者治疗后在任何周内出现临床症状1~2项, 白天临床症状超过每周2次, 患者活动受限, 夜间有症状出现, 每周应用缓解药物改善症状超2次, 每年有1次以上的急性发作, 为部分控制;患者在任何1周内均有症状发作, 任何1周内出现急性发作等, 为未控制。有效例数=完全控制例数+部分控制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为控制分别为23例、14例、3例。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为控制分别为15例、15例、10例。观察组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有效率75.0%,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措施中, 尚没有根治措施。支气管哮喘的治疗重要是控制气管炎症发展, 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常用药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有助于抑制气道炎症介质释放, 减轻炎症反应对气道的影响, 在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 其应用广泛。舒利迭为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的复合制剂, 上述两种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方式不同, 沙美特罗属于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 能够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扩张, 改善气道痉挛状态;氟替卡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对气道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同时对炎性介质的释放也有抑制作用, 舒利迭是吸入用药, 避免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全身用药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2,3]。茶碱缓释片对呼吸道的平滑肌有直接的舒张作用, 其缓释片血药浓度平稳, 维持时间长, 服用方便。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提示茶碱缓释片联合舒利迭能够显著改善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31 (3) :177-185.
[2]傅桂清, 田育红, 钟耀忠.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13) :2069-2070.
持续性哮喘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0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儿,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0例。所有患儿经诊断均符合2008年全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4]中哮喘轻中度发作诊断标准:反复发作喘息, 活动时呼吸急促, 谈话成短语, 哮鸣音响亮、弥漫。其中男性117例, 女性83例, 年龄 (4~13) 岁, 平均年龄 (7.6±2.5) 岁。其中观察组男性59例, 女性41例, 年龄 (4~13) 岁, 平均年龄 (7.6±2.5) 岁;对照组男性61例, 女性39例, 年龄 (4~12) 岁, 平均年龄 (7.2±1.4) 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氧气吸入、雾化、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由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日本独资) 生产, 生产批号:J2011009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828, 规格:5mg/片, 剂量为:年龄 (6~14) 岁的患儿, 每次5mg, 每日一次;年龄 (2~5) 岁的患儿, 每次4mg, 每日一次。
1.3 观察指标
肺功能测定包括用力肺活量 (FVC) 、第一秒末呼气容积 (FEV1) 及第一秒用力呼吸容量占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 。
1.4 疗效判定
治疗后记录的连续8周中, 无日间症状或≤2次/周, 无夜间症状和活动受限, 肺功能正常, 则判定为显效;患者日间症状>2次/周, 有夜间症状和活动受限, PEF昼夜波动率>20%, 则判定为有效;患者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均无任何改善或加重, 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来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经过药物治疗后, 两组患儿哮鸣音、喘息、咳嗽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经过药物治疗后,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FVC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观察组出现2例头晕, 1例口干;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 1例腹胀, 1例头晕, 症状较轻微, 不影响治疗, 停药后症状迅速缓解。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5], 多数患者可经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6]。该病临床症状常反复发作, 尤其是季节交替时节, 一旦防护不当, 就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发生和加重。这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7]。目前对该病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主要以解痉、平喘、镇咳以及抗感染等为主, 但以上方法的临床疗效很不理想[8]。
小儿哮喘的病理过程大多是因为炎症反应等因素而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增加, 支气管的管腔狭窄而使得气流受限, 一般认为白三烯在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9], 白三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严重介质, 能够刺激支气管收缩以及前炎症反应特性, 当哮喘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时, 气道会释放一下一系列的炎性递质, 主要包括半胱氨酰白三烯等, 这些炎性递质可以与气道上特异的受体相结合, 进而诱导出一系列的气道炎性反应, 主要包括:支气管的收缩、气道粘液以及其他分泌物的增加、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气道纤毛运动能力减弱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激活等[10]。
小儿哮喘患者中, 大部分为轻中度持续性哮喘。临床上药物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物、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等[11]。目前公认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临床研究已证实, 对轻中度持续哮喘给予早期规范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 能明显控制临床症状, 改善肺功能,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12]。孟鲁斯特作为一种半胱氨酰白三烯 (Cys2LT) 受体拮抗剂, 其对白三烯受体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和亲和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支气管平滑肌部位的Cys2LTl受体结合, 竞争性阻断Cys2LTl的病理作用, 可有效阻断气道平滑肌以及其他细胞表面的白三烯受体与其肥大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半胱氨酰白三烯结合, 进而抑制其所产生的炎性反应, 从而能够对黏膜水肿及气道分泌分泌物起到抑制作用, 从而有效控制哮喘症状, 改善肺功能[13];另一方面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减少支气管黏膜的炎性细胞浸润,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起到消炎的作用[14]。相关研究表明, 孟鲁斯特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功能, 尤其是小气道功能,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重塑, 预防哮喘的加重[15]。
此外, 预防工作对于本病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哮喘患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气温变化频繁, 季节交替时节, 要做好保暖工作, 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 (2) 注意发病规律, 提前做好预防, 若出现呼吸困难、指甲发紫以及下肢浮肿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3)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生活习惯, 居住环境的空气要保持流通, 保持一定湿度以利于控制和消除烟尘。 (4) 积极控制感染, 一旦出现感染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若出现治疗无效的现象, 需改用其他未用过或者少用的药物, 当感染被控制后, 应立即停止应用抗菌药物, 以免导致抗生素滥用。 (5)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机体抵抗力, 增强患儿体质。
本研究通过孟鲁司特对小儿中度持续哮喘进行治疗, 评价该治疗方法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儿哮鸣音、喘息、咳嗽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FVC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持续性哮喘 篇8
关键词: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哮喘持续状态 (status asthmaticus) 是一种严重的哮喘病, 它治疗困难, 发作时间长 (>12h) , 而且病情很严重, 对人体造成生命威胁, 在早期的报道中, 其致死率能达到9%~38%。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 肺通气或者肺换气功能不畅, 使气体交换不能有效进行, 造成机体缺氧或者二氧化碳的潴留现象, 导致生理功能代谢的紊乱。哮喘持续状态带来严重的生理变化时, 若不及时治疗或者采取的措施不恰当, 会引发死亡, 若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 会引发更高的病死率。本文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90例患者实施临床治疗为例展开讨论, 以下是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确诊的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90例患者资料。在90例患者中, 男性52例, 女性38例;患者的年龄在18~6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4.65岁;患者体质量为44~72kg, 平均体质量是57.8kg。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例, 高中及高中以上26例, 初中及初中以上37例, 初中以下20例。
1.2 纳入排出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我院呼吸内科室所收吸纳的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年龄在18~6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4.65岁。
1.2.2 排出标准
伴有肺部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免疫力低下与恶性肿瘤患者, 以及因为某种原因引发的尿毒症或者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不在本研究之列。
1.3 方法
1.3.1 一般处理
(1) 对患者施加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监测, 保护其人体的主要器官的功能,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2) 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控制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要注重对促发哮喘持续状态因素的防治, 呼吸道感染是引发哮喘的关键诱因, 因此要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措施。 (3) 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以减少呼吸阻力, 在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实施治疗的时候, 要由静脉给予患者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每天用100~300mg的甲泼尼龙或者200~400mg的氢化可的松稀释后, 再实施静脉注射, 并随着病情的缓解逐步减少用量。首先, 用0.25g茶碱稀释并进行超过20min的静推, 再以速度为0.5-0.8mg/ (kg·h) 进行持续的静脉滴注, 而每天氨茶碱的总量不得>1g。针对那些痰多的患者而言, 应首先进行化痰治疗, 使用雾化手段稀释痰液以促进痰液的排放, 若患者在接受化痰治疗之后, 仍然不能顺畅派痰, 则应采取支气管镜帮助患者吸痰。 (4) 氧疗:低氧血症是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途径, 所有患者都需要吸氧 (1-3L/min) 治疗。除此之外, 为防止气道过于干燥, 吸入氧气时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5) 保持水解平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常常会存在脱水现象, 致使气道的分泌物变得粘稠而不易排出, 造成呼吸不畅, 为此, 要注重脱水和稀释痰液症状, 以防粘液栓的形成。此外, 还要注意酸中毒, p H值在<7.2时, 应使用一些碱性药物中和。 (6) 实施机械通气疗法:针对那些呼吸浅表并伴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言,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进行性升高伴严重的酸中毒时, 要对其施加机械通气的治疗措施。 (7) 全面治疗患者其他功能性障碍: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常会伴有脑、心、肝、肾等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衰竭, 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 因此, 一定要加强对脑、心、肝、肾各类器官的检测, 对出现的症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2 结果
本研究中的90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中, 32例患者的发病诱因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 14例患者是因为吸入了对人体有害的刺激性气体, 12例患者是气候变化所致, 6例患者是精神紧张所致, 6例患者是其他诱因导致, 剩下的20例患者没有发现较为显著的诱发因素。42例患者确诊为Ⅰ型呼吸衰竭;48例患者确诊为Ⅱ型呼吸衰竭;8例患者伴有器官功能的严重损害症状。12例患者接受了支气管镜吸痰治疗, 对8例患者实施了呼吸机的辅助通气治疗。
治疗结果: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90例患者在经过入院的综合治疗后, 有7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病情已治愈并出院, 占总患者人数的77.8%;16例患者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并出院, 占总患者人数的17.8%, 2例患者治疗无效, 占总患者人数的2.2%, 出现2例患者死亡的现象, 占总患者人数的2.2%。
3 讨论
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后, 部分患者病情存在进行性加重, 引发呼吸衰竭的现象[1,2]。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主要表现症状有呼吸急促和说话困难, 心跳过快、辅助呼吸肌肉的收缩以及多汗和意识障碍, 并伴有球结膜充血和扑翼样震颤等, 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支气管哮喘大多来自基因遗传疾病[3,4], 最主要的激发源为吸入应变原, 它包括室内 (屋螨) 与职业性应变原 (青霉素、邻苯二甲酸、异氰酸盐、蘑菇与食物添加剂等) 。它的促发因素包括大气、吸烟、剧烈运动以及精神过激等。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一定要及时,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5], 使治疗效果更好从而降低病死率。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 肺通气或者肺换气功能不畅, 使气体交换不能有效进行, 造成机体缺氧或者二氧化碳的潴留现象, 导致生理功能代谢的紊乱。在治疗时, 应保证呼吸顺畅,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碱失衡的功能紊乱进行纠正[6]。本研究中中, 12例患者接受了支气管镜吸痰治疗, 目的是清除体内的痰栓和分泌物;对8例患者实施了呼吸机的辅助通气治疗, 以恢复其正常的通气功能, 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疲劳, 避免肺泡的萎陷, 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 减少对吸气的需求, 纠正患者的高碳酸血症与缺氧症状, 使哮喘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 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在经过综合治疗后, 治愈率明显得到提升, 病死率也相对降低。
参考文献
[1]哈海霞.小儿哮喘持续状态2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4) :58-59.
[2]苏启生, 苏丽芬.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哮喘持续状态52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 (9) :1516-1517.
[3]余云明, 李霞, 秦俊, 等.3例全身麻醉下哮喘持续状态处理[J].重庆医学, 2010, 39 (24) :3453-3454.
[4]刘印凤.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 :83-84.
[5]周瑛.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后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难点及对策[J].护理学报, 2009, 16 (17) :45-46.
持续性哮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的诊断标准。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 其中男30例, 女23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37.5岁, 病程最长18年, 最短3年;对照组32例, 其中男20例, 女12例, 年龄最大64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36.5岁, 病程最长17年, 最短3年。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西药应用β2受体激动剂 (舒喘灵气雾剂) , 糖皮质激素普米克气雾剂 (布地奈德) 按病情轻重分期吸入200~1 000μg/d, 并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 茶碱缓释片0.2 g, 2次/d, 口服。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益涤痰汤治疗, 方药:炙麻黄6 g、杏仁12 g、甘草9 g、地龙12 g、菟丝子12 g、僵蚕12 g、法半夏9 g、防风12 g、苏子9 g、党参15 g、黄芪30 g、白术12 g、蛤蚧2 g (研末冲服) 。1剂/d, 水煎服分2次温服, 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1) 临床控制:喘息症状完全缓解, 肺部哮鸣音消失, 偶有轻度发作, 不需用药即可缓解。 (2) 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 但仍需要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 (3) 有效:哮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所减轻, 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 (或) 支气管扩张剂。 (4) 无效:哮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4%, 2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病例性别比较见表2.
2.3 2组病例年龄比较见表3.
2.4 2组病例病程比较, 见表4
由表2~4可以看出, 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认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不论是发作期、持续期、缓解期支气管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都存在, 并且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 使我们在治疗上不仅应重视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 缓解哮喘症状, 更需重视减轻、消除气道内的嗜酸粒细胞等介导的炎症反应, 从而使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吸入型的表面激素上升为第一线的治疗药物, 但用量过大会产生激素样不良反应, 还有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或药物抵抗。结合中医中药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 缩短病程, 减少哮喘发作。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证”范畴, 多由宿痰内伏, 感受外邪, 引动伏痰, 痰气胶结, 闭塞气道, 肺气上逆, 引发喘息。哮病反复发作, 日久伤及脾肾之阳, 肺肾之阴, 则可从实转虚, 肺虚不能主气, 气不化津, 则痰浊内蕴;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 上输养肺, 反而积湿生痰, 上贮于肺, 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 摄纳失常, 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生痰, 上干于肺, 而致肺气出纳失司, 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 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上宜从肺、脾、肾三脏入手, 如叶天士《临证医案》中云:宜温通肺脏。笔者在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 疗效显著。
方中炙麻黄、杏仁、甘草为三拗汤, 宣肺降气平喘, 有助肺之肃降;麻黄为肺经专药, 治肺病多用之, 其配以杏仁可加强平喘止咳之功, 现代药理学证明麻黄除了解痉还有抗炎作用;地龙、僵蚕等虫类药可以搜络行瘀、祛风解痉;蛤蚧、菟丝子补益肺肾平喘,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具有抗过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解除支气管痉挛作用, 并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减低气道反应性;法半夏、苏子理气化痰, 止咳去湿;党参、白术、茯苓补脾、健脾以培本;黄芪、白术、防风为玉屏风散, 可补肺敛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调节免疫作用。诸药共用起到补益肺、脾、肾, 涤痰之功效。因此,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