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可持续性

2024-10-19

生态可持续性(精选12篇)

生态可持续性 篇1

生态建筑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各种措施来促进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应该成为建筑设计师共同的目标。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比如将自然界的太阳能用于生态建筑的发展, 既清洁环保又节约能源。

1 生态建筑的内涵

建筑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其中具有明确生态环保目标和措施的建筑, 称为“生态建筑”, 又叫“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根据国际绿色建筑协会的定义, 绿色生态建筑的评定包括:能源、水、声、光、热、绿化、环境、绿色建材及废弃物处理等九大系统, 绿化系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已。所以, 真正的“生态建筑”的内涵是全方位、立体的节能环保工程, 它贯穿从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到长期运营使用的建筑全寿命周期, 是一个系统化的整合概念。

2 生态建筑的方向

2.1 因地制宜

生态建筑是一种设计理念, 它针对不同的自然气候特征、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当地的材料技术条件, 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北方人住砖瓦房, 西北人要挖窑洞, 云南人要盖吊脚竹楼, 这就是生态建筑学千百年来因地制宜与自然共生的具体表现。因此, 生态并不意味着高技术高成本, 同时也不应是富人的专利, 只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平衡经济、社会、技术各方面的因素, 在普通材料、常规技术的层次上同样可以设计出“绿色生态建筑”。

2.2 节约能源

现阶段, 全世界都倡导可持续发展, 将高能源消耗的建筑转化为生态型的建筑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人类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对下代人负责, 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对下代人的生存构成威胁。建筑设计师应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段来减轻建筑施工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考虑到建筑施工所用到的各种资源问题, 以及住户的日常生活需要, 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 节约资源。可以说, 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绿色建筑设计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来了绿色生活理念。

2.3 和谐发展

生态建筑的本质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而可持续发展观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尊重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知道, 建筑设计本身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而绿色建筑就是在“传统设计+ 绿色建筑咨询”的模式下产生的, 最大程度的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地可持续性发展。

2.4 绿色设计

近年来, 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不断推进, 已经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 但绿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对着不少挑战, 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建筑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 还需要决策者, 管理机构, 业主和使用者都具备环境意识, 共同参与, 唯有如此, 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绿色建筑市场的乱象, 更好地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2.5 绿色施工

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 建筑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绿色材料依靠着其安全、无毒、环保及可持续循环等性质越来越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为创建绿色建筑物、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有利依据, 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须加大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力度, 在建筑施工前、施工过程中都采用绿色施工技术, 从而降低其对环境的破坏。我国正处于发展快速的阶段, 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对环境能源的保护是保持长远发展的一个根本。因此, 低碳节能和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3 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3.1 绿色建筑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面临诸多问题, 比如与西方国家相比, 发展速度仍比较缓慢, 尤其在节能方面, 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是发达国家的很多倍。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开始重视建筑节能, 但在具体的实施中, 由于过多地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施工效率的提高和工期的缩短, 并没有在节能技术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生态建筑理念下, 绿色建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 为人们提供健康活动空间的, 与自然相和谐的建筑形式, 是人、建筑、环境的有机统一。

3.2 绿色材料

在中国, 农业废弃物的来源很广泛, 对其进行再次利用, 可以生产出重量轻, 强度好的稻草板, 植物纤维板等, 符合绿色建筑材料要求的生态墙板。对其进行再次回收, 能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量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的3~4 成。在我国应用壁材的建筑物生产的研究还在初期阶段, 已经成功开发的产品轻质块石膏壁材, 随着绿色建材的深入人心, 有着加工工艺简单, 生产消耗低, 重量轻, 稳固性高, 耐磁辐射, 阻燃效果好的石膏建材在中国一定有更大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建材, 石膏制品施工方便, 长期使用中无放射性有害气体的排放, 空气湿度能调节, 节能, 广泛使用的发达国家和高层住宅建筑施工, 在我国是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的。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各种资源与能源日趋减少, 为了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未来建筑业的必然趋势。人类的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因此,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只能将矛头指向攫取方便、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 比如水能、风能, 尤其是太阳能, 而现有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条件只利用了太阳能资源理论量的很小一部分, 太阳能源在建筑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从表面上看, 经济也随之增长, 实质上建筑垃圾的产生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因此, 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下一代舒适的生存环境,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人刻不容缓的使命,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与自然环境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万文波.关于现阶段绿色建筑设计的探讨[J].规划设计, 2015 (10) .

[2]李雅洁.生态文明视角下建筑设计的发展[J].建筑规划与设计, 2015, 9.

[3]刘鹏.智能建筑材料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 2015.

生态可持续性 篇2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以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严会超 吴文良 作者单位:严会超(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

吴文良(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

关注生态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3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准备出席十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江泽慧委员。

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绿色中国:如何以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理解和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江泽慧: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从报告中的这段论述来看。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把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观念等8个方面纳入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旨在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指导性和实践性。这些建设内容,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绿色家园,拓宽发展空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看。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来,特别是98特大洪水之后,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国家战略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中央的议事日程。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直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从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研究成果看。2002年我们研究提出“三生态”的战略思想——这就是: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并指出:“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新的变化,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这些观点和内容,在2003年中央9号文件中被充分吸纳。

从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肩负的历史重任看。无论从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加大污染防治、控制污染排放、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还是加强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与普法,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政策,强化约束机制,其路径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完善体制、机制、政策入手,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三管齐下”,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严格控制污染,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让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牢固地树立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承担生态义务、生态责任。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刻理解和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社会研究如何开展

绿色中国:关于生态文明社会的研究应如何开展呢?

江泽慧:我们应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研究。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个方面都有深刻的内涵,它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牵动着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必须明确战略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完善生态政策,落实环保措施,扎实付诸行动。

深入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要组织跨部门、跨学科、大协作的创新团队,从系统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理论与指标体系、功能布局、建设重点、建设路径、保障措施等几个层面入手,研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思路、新领域、新格局、新任务,积极探索包括制度、体制、机制、政策在内的新路径、新举措。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正确理解和回答“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绿色中国: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重点领域?

江泽慧:认真组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专题研究,核心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问题。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维护自然生态与人口资源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文明这三个关系;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阐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系统开展10个重点领域的研究,即: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

第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活动和责任;

第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城市空气、水源、森林质量评价监控与饮用水安全;

第七,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治模式;

第八,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与身心健康;

第九,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

生态可持续性 篇4

近年来,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强度开发利用、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一) 农业资源逐渐减少和退化

我国虽然国土辽阔, 但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且耕地质量不断衰退。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也极不均衡, 人均占有量少, 且受污染严重。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远远低于能够维持良性循环的指标, 影响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的趋势。

(二) 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 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逐年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绝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 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大量使用, 加上畜禽粪便没有经过处理, 进入了环境,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些都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如上所述,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类繁多, 分布面广, 治理难度大, 它已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 防范和治理, 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生态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调整控制污染, 制订政策, 研究措施, 落实目标责任, 促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实现良性循环。

(一)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有的则是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例如乡镇企业发展中, 什么经济效益高就建什么厂, 不管对环境的影响和人体的危害, 农业生产中不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因此, 不仅应对农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 而且应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和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认识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使公众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广泛和严重的威胁;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提倡文明生活方式, 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 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 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应积极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此, 要正确运用生态学原理, 尽力避免或淘汰那些有害于生态平衡和良好环境的农业措施, 以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要求, 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 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 探索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的各种构成模式, 提高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 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使有限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三) 健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

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 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与农村生态环保有关的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 在宏观政策层面做到有的放矢。首先, 要逐步推动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 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制定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体系, 加强农村环境能力建设,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 从政策源头上把关, 控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 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其次, 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制度, 控制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过程中污染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 还应科学地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体系,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 减轻灾难的损失。

(四) 加强科技创新, 提供技术支撑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因为科技的发展, 可以为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手段, 并且生态环境资源问题也是科技问题, 今后许多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将更依赖于科技的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应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 以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 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当前, 尤为迫切的是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 促进农村环境保护适用技术的应用, 相对减少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需求, 从而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

农村各级领导, 尤其是县、乡镇领导要重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将生态环保工作提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统筹规划, 充分考虑本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存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制定有关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及组织、管理、考评等一系列问题,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农村生态不断地得到改善,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长效的建设管理机制, 把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 应当通过探索, 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指挥体系和目标考核机制,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依法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机制等, 使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这是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可见,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所以,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是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 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 而且将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农村的环境形势, 明确我们面临的任务,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刚.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1.

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 篇5

关于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

人类对自然界的粗放式开发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人类自自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必须合理规划区域资源;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监督、监测系统。

作 者:谢雄标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11)分类号:F40 X22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 自然资源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篇6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雖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21世纪农业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资源有直接关系,并建立在对他们加以利用的基础上的生产,它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和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的双重任务,它本身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性对发展的负效应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做了限定,其本质是对时间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可垦率低,耕地面积小,这样的耕地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只能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程度的路子,因此具有耕地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特点。耕地肥力总的说来基本稳定,耕地生产力显著提高,这从农业产量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理化性状也基本稳定,但局部地区耕地肥力有所下降,农田水利比较发达,199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123.9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到50%以上;中国的灌溉面积在所占的比例最高,但由于用水源的短缺,农区地下水超采面积在逐年增加。近40年来,主要地区农牧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林区生态系统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区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系统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了3倍以上。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在逐年增强,一方面该系统的有机物质输出在逐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稳定,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抗逆性通过农田水利和农田林带的建设而逐年得以提高,显然这都是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显著改善的根本标志。

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状况与功能水平应该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之中,即不仅应当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应当使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并保持动态的生态平衡。依据上述目标要求,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的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特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总之,在明显提高的人工干预水平下,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环境质量水平有相应的较为显著的改善,这标志着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显著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这表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演变面临着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中,缺乏相应配套的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系统政策,因而对农业生态经济自通中非持续性因素缺少有力的抑制,对于可持续性因素缺少配套的支持。对此,我们应到对过去已有的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政策,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尽快制定配套的支持政策,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应当成为国家在总体上调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并附一个向间接调控手段以有效地实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干预作用。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又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保持生态平衡而忽视增加投入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

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政策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在物质投入、金融、财税、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农业持续发展实行政策倾向,以利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其中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粮食生产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农业尖端技术的重大进展有可能大幅度改变农业生产面貌,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特别是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大幅度提高,这对于中国具有比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上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依靠常规技术,又要依靠尖端技术;二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特别是增加对生物工程等基础研究的投入,以及重点支持对增产粮食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三是在农业投入上要改变重视物质投入而忽视知识型投入,忽视科技投入的倾向;四是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制度,改变轻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做法。

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还必须注重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有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环境政策,主要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对于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必须在行政上、经济上以至法律上给予制止。二是防治工业和乡镇企业污染转移到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生态保护政策,并配合严格的法律措施。政策的制定既要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对于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采取经济制裁措施。三是要重视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现代有机技术、无公害技术等。但是也要见识新的生物技术有无不利后果。四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治土、治沙、种树、种草以及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等。五是要重视城乡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种环境污染,给农业带来的严重威胁。

通过实施上述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生产力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就一定能够极大地推进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论可持续性生态旅游市场开发探讨 篇7

1.1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来的。它旨在强调被观光旅游的景物不会因游客的观光行为而受到损害。关于生态旅游的学术定义有很多。《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将》定义生态旅游为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 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一定义的落脚点在于可持续发展, 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定义其为有目的的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 它不会破环自然, 反而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效益。该定义则是将获得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各异, 然而其实质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的。与传统的将大自然看作消费对象的山水风光旅游不同的是, 生态旅游是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而进行的一种观念上的平等关系的交流活动。

1.2 生态旅游的理念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就是保护生态文明。保护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共生为宗旨的, 旨在进行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旅游的存在是原生态的, 因而更加具有价值。只有在完善保护原生态的情况下, 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才更有利于保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1.3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 生态旅游则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生态旅游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即是在发展旅游事业的过程中, 以生态保护生态平衡为切入点, 实现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的最大化。

2 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生态旅游与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区别, 因而有其自身不可复制的特点。

首先, 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这里的自然主要包括旅游区域生态风光的自然、旅游区域保留文化模式的自然和旅游项目与路线的自然三个方面的含义。生态旅游区多是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少, 生态环境保存状态较为原始的区域。其生态风光、自然景色具有独特的自然性。生态旅游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其自然原始状态系统的自然性对旅游者有一定的心理吸引力。基于以上两点, 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路线及项目因而也具有自然性。生态旅游要体现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 必须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统一, 体现其独特的自然性, 给予旅游者未曾体验的心理感受。

其次, 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与传统旅游相比, 生态旅游最大的特征即是保护性。对于游客来说, 保护性是体现在其现代生态意识与环保意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旅游理念, 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并在之后的个人生活中践行相关环保准则。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 保护性是其规划和发展意识的重要准则。只有在遵循保护性的原则之下, 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充分认识与发掘旅游资源的价值, 才可以在科学的规划下实现持续性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是进行其管理的最高准则。一切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策略均不应在可考虑范围之列。管理者在生态旅游的管理事物中, 杜绝短期投资行为, 用发展的眼光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做好把关人。

最后, 生态旅游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让游客在自然生态文化系统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从实际出发体会生态旅游带来的神奇力量, 热爱自然、崇尚自然, 从根本上为生态旅游及生态文化作出自身的贡献。生态旅游过程中, 其他的各方面力量, 如政府、经营者、旅游开发规划者、管理者等等均可以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其广泛的参与性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旅游的全面发展。

此外, 生态旅游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普及性。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对相关设施的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 因而其普及性也在不断地扩大。

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1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论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局部利益与长期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集合起来, 促进生态利益走健康发展之路。自然、社会、经济三者和谐、统一、稳定、健康发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因此,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最基本的理论原则。

3.2 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旅游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 所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责任, 都应该在实践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这种保护不仅是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更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3.3 促进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得旅游区域内的居民在客观上对资源实施保护提供了可能。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让当地居民参与其中, 使之获得收益, 使他们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力军。在经济上, 他们获得最直接的利益, 能有效的促进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从社会方面, 当地居民眼界的开拓有利于他们提高自身素质, 成为文明社会的新一代。从环境方面, 他们的一言一行更直接地影响着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总之, 在生态旅游过程中遵循促进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有利于促进生态旅游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4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系统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先, 生态旅游中注重硬件设施轻视软件设施。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 在当今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 目前在我国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政府也不断开发旅游景点并加大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然而, 在此过程中, 一味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却忽视了软件设施。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其次, 游客的旅游意识没有实现转变。当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鲜潮流出现时, 众多游客紧随大流, 加入生态旅游大军中。然而, 他们的旅游意识仍旧是传统的物质享受型, 并没有转变成为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共享地球的理念。他们并没有理解生态旅游的实质, 并不明白自己在生态旅游中担负着怎样的责任。他们追求物质享受, 并没有真正涉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域。

4.2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 生态旅游建设中要加大软件设施的投入。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高素质的导游, 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景点作为代表, 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发挥学术关怀作用, 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在日常生活与宣传中, 注重人们旅游意识的培养。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 让游客从意识上接受生态旅游的实质观念, 使生态旅游真正达到促进游客身心放松, 心灵升华的作用。

5 结语

生态旅游的目的在于可持续发展, 只有真正做好了这一点, 才有可能做好生态旅游事业。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 辩证统一的看待其特征与原则, 才能促进其长足发展。

摘要:在地球面临环境危机的背景下, 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绿色消费及其理念开始风靡全球。而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消费的一部分, 已经在全球大范围地区开始普及, 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我国引进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较晚, 因而相关理念与服务设施推广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大多数人不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在中国亦未大规模开展。本文在解析生态旅游定义及其理念的基础上, 概括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指出中国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旨在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旅游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云婷, 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2]孙道玮, 俞穆清, 陈田, 田卫, 王宏.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1) .

生态可持续性 篇8

1、生态危机是一个关乎人类续存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 当人们提及到生态危机一词, 自然会想到以下几个问题。如生态危机有多严重?人种的续存真的需要讨论吗?这就关乎我们如何看待当今的生态危机了。

在西方社会, 统治者、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主流意识形态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够, 他们甚至不承认存在生态危机这一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 福斯特在书中郑重地阐述了这个问题。他在《脆弱的星球》一书中指出, “地球的危机不是大自然的危机, 不是人类生存状态舒服与否的问题, 而是人类自身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恶化的最终结果就是人类的灭亡, 是关乎人类续存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并不仅是导致人类生活不太舒适而已。并且就目前来说, 气候变暖是全球生态问题中最紧迫的问题。据数据统计, 到21世纪末, 全球气温可能会升高5.8°C。“在本世纪内, 我们如果不能阻止全球变暖的可怕趋势, 将会招致全球范围的生态和社会灾难”。福斯特指出, “只有当我们把对生态发展趋势的认识与对资本积累的理解结合起来时, 我们才能明显的看到全球生态危机的真实程度”。

由此可见, 生态危机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面对并加以解决。环境问题带给人类的影响已经不再是生活舒适与否的问题了, 而是一个人类生命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2、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1) 老问题依旧存在, 并且规模似乎越来越大。

第一次地球日, 我们关注的有毒物质排放问题, 到21世纪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揭露的杀虫剂问题, 现在仍然存在。虽然目前有几种危害最大的杀虫剂, 如DDT, 已在发达国家被禁止使用。但是, 在美国现在生产的杀虫剂数量却是卡逊提出问题时的数倍, 而且绝大部分杀虫剂没有经过有效的检测和控制, 危害将会更加巨大。

(2) 新问题层出不穷, 并且威胁更大。

20世纪70年代早期时听起来还不成问题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现象, 现在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核心。福斯特在书中指出, “即使在未来生活中, 全部产生氯氟烃的活动都停止了, 今后100年里, 大气中的氯氟烃含量还将继续增加3倍”, 臭氧层空洞造成的过量紫外线辐射对人和植物的危害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其危害不亚于一场核战争。因此, 阻止气候变暖的加重, 对于我们来说任道重远。

(3) 生态问题与社会不公正问题是相互联系的

福斯特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中指出, “在美国有毒垃圾常常被倾倒在黑人和有色人种聚居的社区附近,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产业大量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并且还将大量有毒或危险垃圾运往第三世界, 造成了发达国家的边缘地区和落后的边缘国家不成比例的环境退化。”因此, 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公正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扩大了阶级之间的分歧, 激化了社会的不平等性, 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这使得生态问题不仅是自身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更是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发展的问题了。因此,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当务之急。

二、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

1、通过生态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

首先, 我们要以民主化的国家政权与民众权利的伙伴关系, 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的权利结构。福斯特认为, 在生态革命的进程中, 不仅要改变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 还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家阶级具有特权的潜规则。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合伙关系, 使得环保者即使取得了最初的胜利果实, 也会在日后逐渐失去。所以, 要想真正的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解决生态危机, 就必须打破两者之间旧的合伙关系, 这也是社会与环境革命的一部分。

其次, 用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取代目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踏轮磨房生产”的不道德态度, 并在全世界进行一场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道德革命”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 “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是由处于社会顶端的极少数人和为维持生计而工作的大多数人的工薪阶层所构成。在这个情况下, 试想通过呼吁社会顶端的个人的道德来防止环境的继续恶化, 这只会是一种幻想。因为它低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侵蚀社会的程度。

再次, 环境运动要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正义运动相结合。福斯特说到, 在当今地球, 生态危机的历史原因就是资本和自然的内在冲突, 而从社会的根本制度上看, 自然环境问题与阶级斗争之间有着天然的必要的联系。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阶级的力量来解决这场危机, 阶级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进行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决性。将环境正义运动与社会正义运动结合在一起, 才是实现全球社会生态正义的有效途径。福斯特对未来的全球生态社会构想了一副蓝图, 他认为“自然和社区的地位将提高到资本积累之上;平等和正义在个人贪婪之上, 民主在市场之上”。可想而知, 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从生态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可持续发展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力保障

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地球峰会标志着世界历史的转折。面对全球生态危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世界各国联合声明, 支持可持续发展。但是, 在世界范围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着越来越多的分歧。正如英国政府皮尔斯报告《绿色经济蓝图》的作者戴维·皮尔斯所说:“给可持续发展……下定义非常简单, 那就是人均消费、或GNP、或是不论什么达成共识的发展指标要持续增长, 或至少不能下降。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对可持续发展的诠释。”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持续的经济增长。

福斯特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有一个辩证地认识。可持续发展中所说的“发展”并不等同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当然也并不是意味着那些关心地球命运的人们就应该完全放弃经济发展的目标。虽然说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冲突, 但是在世界落后的地区, 经济发展仍然非常有必要, 只不过现在需要的是对发展有一种批判性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发展, 它追求的是适度, 而不是更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尤其是要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 必须强调满足基本需求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资本与自然之间的致命冲突是导致目前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所以在进行生态革命的同时, 我们要记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公正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创建绿色世界而进行的斗争也将必然与消除社会不公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生态可持续性 篇9

生态经济理论认为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首先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创设一种“做好事轻而易举,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为理所当然而不是有意识地利他”的新体制,据此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设立一系列目标,根据这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部标,首先应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明确为: (1) 仍然以有利于减少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技术策略为基础,尽量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 (2) 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降低可持续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成本; (3) 提高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的整合程度,从提高经济-环境复合价值出发,科学计算可持续性建筑节省的生态成本与其长远社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使由建筑活动所带来的“入”与“出”一目了然; (4) 通过建筑的建造行为策略性地向自然资本投资,促进自然资本价值的实现,使可持续性建筑在环境与经济评价中都表现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优越性。

总之为提高经济可行性,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应围绕如何通过建筑的建造与使用实现自然资本价值而展开的,实现自然资本价值的显化和生态化策略的成本-效益最优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

二整合经济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经济学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深层次变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坚持整合性思想是新经济观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标的关键,它形成了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1) 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必须贯彻整个设计过程,前瞻性原则保证在设计前期就做出最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的决策; (2) 这样的可持续性建筑研究不追求某种特定的外观或风格,而是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有效实现各种价值的系统; (3) 可持续性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投入,也不应该比普通的建筑营造更加复杂; (4) 可持续性建筑应对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更广义的整合性设计以实现最佳成本-效益; (5) 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看作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需要同时达到的两个目标。

三整合经济思想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的影响

生态经济学要求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首先要突破狭义的设计范畴,同时向传统设计阶段的前期和设计的延续阶段两个方向进行拓展,构建一个广义的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自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将这个体系围绕提高策略的经济可行性展开,通过引入生态经济学关于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协同分析方法,形成整合环境与经济的建筑效益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兼顾经济与环境的策略将分别体现在以下几部分:

(一)政策建议。

外部的政策、制度会对建筑的建造成本带来直接影响,通过对污染排放纳税、设立限制污染的法律法规以提高不可持续性建筑的成本,或通过给予可持续性建筑优惠政策可以降低其建造成本,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可行性。虽然作为微观的局部性行为,每一个单体建筑乃至区域的设计不可能对地区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通过对具体场地的分析与研究,有意识地计算某些局部性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特定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提高所带来的帮助,并将之与可能获得的环境回报进行对比,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反映,努力争取一个更加有利于平衡可持续性建筑效益的外部政策环境。

(二)对设计策略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对整合性设计思想的扩展,有助于使原来仅基于环境目标提出的各种技术策略获得另一种意义的整合,从而实现设计策略中环境目标与现实经济要求的协调,提高策略的实施效率。

首先,前置性策略。根据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前置性”原则,有目的的提高项目前期的投入是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法,因为前期考察、分析与设计所需要的成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当小的比例,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非常可观。

其次,技术多样化策略:技术的多样化体现为时间意义上的多层次性与系统的多样化。应该对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在成本-效益上的相互关系以及最佳的应用时序。由于技术本身在不断成熟过程中,今天非常昂贵的设备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十分普及,因此对于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应该放到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不是简单的静态比较,在制定可持续性建筑的技术策略时有必要将这种演变因素考虑其中,通过多层次的技术组合为项目在未来的升级提供可能,从而形成一个可生长的策略体系。

再次,多方参与策略。多方参与策略有利于体现不同群体的社会要求、发挥不同方面的优势,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估建筑所应体现的经济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率,同时这种协同工作方式也是一个相互教育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为可持续性建筑实现系统最优组合提供直接的技术保证,有助于保证设计决策的科学性。

最后,自然和现状资源的保护、恢复与利用。生态经济学对这一原仅以保护环境生态为目的的策略进行了拓展,认为对于自然与现有资源的保护、恢复与利用同时也是实现自然资本价值的重要环节。通常我们以一种消耗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资本理论启发我们还有另一种更为积极的利用方式——通过投资实现环境价值。

摘要:生态经济学新理论使人们认识到, 应有意识地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中, 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需求, 更大的范围整合社会资源。使得可持续性建筑的整体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对克服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提高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可行性提供了许多启示。

关键词:启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03, (03) .

[2]、范颖.绿色建筑的高效益与设计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06) .

博客媒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博客作为新媒介的构架要素分析

博客, 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 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 博客仍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

博客的各类定义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 通过链接等手段, 实现对网络资源及其他信息资源分享的社会化, 以广大受众为主体对有价值的、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分门别类, 使信息利用效率提高, 信息传播加速, 信息情报搜集变得更加容易;其次, 博客强调时间概念, 具备强时效性, 这在信息爆炸时代凸显其意义, 时间的引入也使信息形成序列, 更具条理性;第三, 博客作为一种媒介有其自身的灵活性, 其个性化程度领先于多数媒介;最后, 博客的技术系统, 本身具备交流功能, 有极强的互动性。概括各类观点, 我们发现博客构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主体内容表现为私人的、个性化的表达;二是充分利用链接, 拓展其内涵及与外界联系, 每个编辑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将信息分门别类进行归纳, 放大了链接的力量;三是便于日常更新, 有明确的时间顺序。

媒介生态环境中博客的可持续发展

博客的平台推出之后, 其编辑制作乃至体制都是个性化的、私人的、自由且不受限制的, 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进行操作所需的专业性知识很少。它给予受众某种定型化的网络平台, 让使用者能够非常轻松的张贴文章、设计版型、与网友互动, 并且可以累积成一串可以追索、可以回顾的历史, 这是博客的魅力所在, 吸引了众多受众, 使博客一路走到今天, 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博客的退化与混乱无序。

以生态圈中的生物来比喻博客, 可以说博客是已经具备了一定进化条件的媒介, 但还仅仅是有缺陷的雏形, 新媒介在媒介生态中的继续进化与壮大, 还需要具备更大的潜力。把博客的发展与生物的生存与进化相联系, 两个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多样化种群利于物种生存以及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具有优势的行为方式。首先, 博客的多样化应以各种形式进行下去, 不断朝着信息的多元化发展, 信息的融合和分类并重。例如, 目前的博客已有名人博客、草根博客、部落式博客、人文情感博客、商业财经式博客、媒体博客等等, 按内容分, 又有视频博客、图片博客、书评博客、音乐博客等, 而近年兴起的“淘课”热潮也被部分网站纳入博客资源, 从而促进博客发展。由此可知, 从进化角度看, 博客的多元化媒介生态有利于博客种群的长期传承, 而进化过程中的同质化、低层次竞争将毁灭博客。其次, 目前的博客作为网络社交平台, 只是“简单地将人与人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连接起来”, 并不能确保长期的互动目标的实现, 更无从保证投入产出的比例, 就好比生物只是可以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保障存活。目前的私人博客已经凸显出信息的外泄和零乱、不可靠信息的泛滥等现象, 很多人拓宽有意义的社会交往的目的受阻, 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客观造成了博客进化的倒退。

浅析博客的未来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 博客发展到今天, 技术与设备已经不是限制博客发展的关键点。作为新的媒介和大众舞台, 博客已经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 信息爆炸在博客上的成效已经与日俱增, 如何将这种媒介纳入更加有序的、可控的状态, 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需要媒介生态学上更加深入的探讨。例如, 博客被用于犯罪, 用于传播煽动性言论, 到处充斥着信息垃圾, 甚至有人用博客直播自杀引来近千人的冷血围观, 博客应用的滥俗化给这种新媒体带来了媒体生态视角下的劣势, 客观加剧了种种社会问题, 阻碍其正常的健康发展。这种境遇下, 需要受众、政府、媒体意识到需要形成相关的法规、契约和良好风气, 在具备媒介生态的规划与管理意识的前提下, 对新媒介进行可控的、可持续的应用与发展。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 已经获得了巨大影响力和关注力的博客, 怎样平稳、和谐地从目前的技术平台向高一层技术平台过渡, 如何把已经分门别类的、有序的、个性化的信息通过互动转化为经济效益, 如何从这个角度, 安全、无公害、可持续地发挥博客的巨大潜力。

笔者认为, 博客在正确的引导下, 将形成以下三个发展趋势。首先, 博客将与各类移动技术、网络媒介形态深入结合, 使其发布与浏览更加便利, 从而带来更多受众参与, 不仅普通受众、明星, 国家及各类团体组织也将全面参与到这场信息狂欢中, 届时, 任何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搜索到所需的全面的、个性化的可靠信息;其次是形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将进一步拓展, 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等个性形式将在细分中呈现精彩纷呈的态势, 其质量、数量、分类精细程度将远高于目前, 并随新思路带来更多商业利益;最后是线上线下的互动将进一步交融, 经济效益已经在博客中产生并将进一步发展, 博客终会受到有效的管理和限制, 但是也必将发展成最全面、最繁华的海量信息集散地。■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11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5102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鉴于此,中国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规定为“生态旅游年”。世界旅游专业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

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 CeballosLascuruin)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这种行为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直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的定义有许多,但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还是国际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它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这一定义既强调了对旅游对象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又提出了“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功能。

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认为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较普通的旅游产品而言,更追求那种回归大自然的自然情调、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人地合一”的快感。这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适应了具有较高生态意识水平,并且具备较高层次教育背景和文化涵养的生态旅游者的参与。

与此同时,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意识和思想的使者,通过一次丰富的旅游经历,可以使他们自发地呼吁和影响周围的人群,来共同珍惜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同来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要申明一点,这里的外部旅游资源不一定是现在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因为一些植被破坏相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也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如黄土高原等。与此同时,一些植被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是该地如果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照样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如殷墟等。

开展生态旅游,旅游者可以在生态旅游资源中探求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在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不管怎么样发展,生态旅游既然是作为了一种旅游活动,其活动的开展和完善必须依赖一定的旅游资源。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尊重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并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生态性、自然性的旅游,更是一种通过旅游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所以,生态保护一直作为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也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并且还是生态旅游区别于自然旅游的本质特点。

2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许多地区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湖南武陵源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

另外,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在生态旅游区内,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此外,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生态保护知识,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旅游地社区群众没有或很少从生态旅游中获益。

(2)缺乏必备的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

不少地方在开发旅游前未制订详细的旅游规划,或者制订了旅游规划但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盲目发展,导致旅游开发失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内只许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实验区内可以进行旅游活动。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已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另据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生态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开展生态旅游无论是规划开发还是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虽然也指定了一些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法律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但是具体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却缺乏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尤其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出台方面表现较为滞后。此外,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一些具体标准要求的条款大部分分散在别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中,这大大不便于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开展和环境管理的改善。

3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生态旅游意识。

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真正认识生态旅游的本质,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观念。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重视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把旅游环境当作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并通过外部约束规范防止各种掠夺性的旅游开发和经营行为。其次,要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同时在全社会经常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一些生态知识的介绍,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最后,生态旅游区要充实导游人员的生态知识,在旅游过程中应用环境解说系统,联系景物,对游客进行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不仅能增加游客的知识和游兴,并使他们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和传播使者。

(2)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此外,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界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改善的能力。鉴于此,在规划阶段还要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预约制、票价调节制、增设配套景点、拓展新旅游景点和增设多类型旅游项目等,限制游人数量或分流游客,减轻对生态环境压力,维护生态平衡。

(3)不断完善和健全生态旅游相关的专项法规。

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使生态旅游开发有法可依,生态旅游活动有章可循。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并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些法规的执行。1916年8月25日,美国就黄石国家公园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项“要把国家公园的天然风景、自然变迁遗迹,野生动物和历史古迹,按原有环境,世世代代保护下去,不受破坏”的法令,使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专门法律和法规。现行《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已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有关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使生态旅游开发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生态环境承受力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北京:光明日报,1998-5-23.

[2]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3]郭来喜.中国旅游要览[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

[4]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2

1 生态建筑的含义

生态建筑即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建筑。它是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把建筑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组织、自调系统, 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以及各种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同时, 融入到整个生态循环中, 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 使人、自然和建筑达到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一般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要符合当地生态循环的原则, 把生态学和建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 以人为本, 从人、建筑、自然协调发展出发, 合理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它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 与环境友好, 尽量从气候, 地形、体形、尺寸、朝向、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 要符合当地生态基本要求。不能单纯按传统建筑的规范要求来设计和建造, 在方案论证、建筑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联合各种专业人员, 包括建筑、土木、景观、采暖、通风、供水、排水、照明、空调、材料、、投资概算, 等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策划, 联合攻关。充分注意到本地的自然资源条件, 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相互匹配的生态循环;二是要符合节约的原则, 由于全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而建筑则是消耗能源及各种原材料的大户, 若不注意节约, 一味追求奢侈, 只注意当代人的需求, 忽视了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整体环境的协调, 必定会使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 致使生态失调, 造成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三是要符合健康的原则, 由于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建筑物中度过, 建筑物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多现代建筑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 有的甚至有毒、有害、有放射性等, 这些材料严重地污害环境, 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态建筑要少用或不用有污染性的材料, 使人和动植物不会因建筑物而影响其生命和生长;四是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人类生存的环境, 依赖着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 科学技术的进步, 只能改变物质和能量循环方式, 但不能使物质和能量无中生有或消失, 生态建筑就是要使由建筑在内组成的系统遵循生态循环规律, 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2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一是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是发展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是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 这种发展不仅是满足当代人生存的需要, 而且不会影响后代人的需求, 更不能因为当代社会的发展, 而危害环境,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包括建筑在内组成的系统中, 当代人类的生存与下一代人类的生存之间利益相互平衡, 人类生存与地球生态圈中其它动植物利益相互平衡, 建筑本身与组成系统的其它组织利益相互平衡。

2.1 生态建筑节约资源

建筑是消耗一次性资源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使用生态建筑能有效节约资源。生态建筑节约用地。由于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 人均耕地面积为0.0086hm2。随着人口增多, 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因此, 在建筑用地时, 必须充分论证, 合理规划, 提高土地利用率, 这不仅是减少建筑用地, 而且要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 即是尽量把建筑项目安排在离闹区、人口密集区以外的区域, 利用劣地, 荒地进行建设, 增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生态建筑节水, 安装各种节水设施, 如节水龙头, 节水马桶等, 节约用水, 还可安装雨水收集系统或废水回收循环使用系统, 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如美国第一座生态建筑The Solaire, 共27层, 总建筑面积380000平方尺, 293个单元, 耗资1.2亿美元, 设计了污水循环系统, 废水经过滤后供冲厕所用, 可节水33%, 还设计雨水收集设备, 收集雨水用以灌溉屋顶花园的植物, 水循环使用, 节水10%。生态建筑在选材方面, 不用有毒, 有害等材料。还可运用地形, 地貌, 朝向等有利的自然条件, 节约材料, 还用回收废物作为建材, 降低建筑成本, 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尽量使用再生资源, 减少一次性资源的浪费, 实现在资源的消耗上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建筑节约能源

建造生态建筑节约能源的理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 随着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 使人们意识到,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难以为继。作为耗用能源最多的建筑, 如果不注意节能,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势必因能源消耗过多, 影响人类生存。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就是建造生态建筑。生态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再生能源, 降低能耗, 减少能源的永久性损失, 维持地球上能源的平衡, 这些能源包括太阳能, 风能, 海洋能, 生物能等, 在建筑设计时, 结合不同的地区气候特点, 设计节能装置。如依据太阳辐射强度大, 高达3800KJ/m2h, 南方夏季屋面温度高达60℃以上的特点, 安装太阳能集热器, 利用太阳能取暖或加热水。根据当地地势和常年风的形成规律, 通过朝向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 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 减少能耗。还可设计生态屋顶, 在屋顶种植花木, 复盖屋顶层, 一方面子遮档太阳的辐射, 使屋顶夏季降温, 冬季保暖, 另一方面, 可增加整个区域的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 据有关研究测试每平方米的绿化面积, 一天可以吸收CO2 100g, 这样一栋1000平方米的建筑, 其屋顶绿化, 可满足26万到36万居民的需要。这种生态屋顶, 顶内层表面温度一般不超过31℃, 这样的气温条件, 很适合人居住的要求, 此外, 还可设计生态门窗, 生态外墙等, 来降低能耗,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如The Solaire建筑, 采用高效保温隔热和节能设备, 可节约用电67%, 采用太阳能发电, 提供建筑用电的5%[3,4]。

2.3 生态建筑有利人的身心健康

古代我国就有了几千年生态建筑文明史, 人们为了达到居住舒适, 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条件建造住宅, 在北方, 气候严寒, 人们建造厚重墙体提高保温效果, 屋内采用火坑取暖, 但在南方, 人们建造开放式房屋, 保障空气流通, 夏季降温。还有林区的木屋, 草原的蒙古包, 黄土高原的窑洞, 这些建筑都是古代生态建筑文化的体现。现代生态建筑, 提倡回归自然, 与自然协调, 并不是要放弃高科技而回到古代的传统建筑时代, 它是根据社会进步, 工业现代化, 人们的生活变化和人口增长所出现的新问题 , 通过生态建筑的规划, 设计和建造, 建立符合本地的水文, 气候、地质、人文等各方面的生态平衡系统, 使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均处于稳定状态, 环境的温度, 湿度、光线, 噪音、空气等都符合现代人的生存和健康要求, 给予人们舒适的感受, 这种完全不同于古代的毛屋、竹椅、窑洞式居室, 它还根据自然条件, 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利用高新科学技术, 为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内涵, 使系统既符合生态循环要求, 又具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人们在这样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于古人, 不单是满足物质享受, 而且还要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在工作之余, 人们还要开展必要的文体休闲活动, 因此, 生态建筑必须要满足人的新的生活方式, 各种设施的规划和安排都要充分考虑人的身心健康的要求, 也即是要使建筑符合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4 生态建筑回收废物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处于生态平衡状态, 人们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废水进行回收处理, 循环使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还要根据生态要求, 选用生态建材来建造, 这些建材对人无害无毒, 无放射性污染, 有的还产生负离子, 远红外线等功能, 对人的健康具体有一定的益处, 同时这些材料具有回收循环使用的性能, 在回收使用时, 这些材料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不产生第二次污染。有些建材, 如木材, 钢材、砖瓦等可进行化学处理回收, 循环使用于建筑, 也可用于作化工原料, 这些材料在化学处理过程, 一般也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对环境不产生新的污染。

3 加快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建筑生态文明,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己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建设生态建筑是实施这一国策, 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推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建设。

3.1 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规划好生态建筑

制订出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大力宣传生态建筑的作用和要求, 采用积极有效的政策, 激励生态建筑的建造和推广, 如在土地价格, 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 鼓励到离人口密集以外的区域去建造和居住, 对于达不到生态环境要求的建筑, 从严审批, 使全社会都了解和支持生态建筑的发展。对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生态建筑的考核要去, 对于推广生态建筑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

3.2 加强对生态建筑的整体管理

生态建筑是处于整个生态循环系统中, 光某一建筑生态化, 是达不到生态文明的效果, 要从全局上、整体上审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对新建小区项目, 应增加生态环境指标要求, 对于老城区, 也应采取措施, 对于具备条件的区域, 可逐步进行生态化改造, 在各级的建筑环境等部门, 建立健全相关的行政监管体系, 对立项、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验收和维护等环节切实加强管理, 保证生态文明国策的有序推进。

3.3 加强生态建筑的技术研发

由于生态建筑涉及面广, 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并且我国生态建筑的建设和使用相对较晚, 相关技术相比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 我们应积极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 这不仅是建筑设计, 而且还包括建材等各方面的攻关, 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同时, 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 开展国际合作, 使我国的生态建筑处于世界水平。

3.4 建立生态建筑示范工程

虽然世界的生态建筑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但是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生态建筑小区, 从选址、设计到实践, 按照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 在朝向、选材、结构、节能、节水以及废物回收利用等方面, 做到与自然和谐, 与环境友好, 特别是要建立一些零排放、零能耗的示范区。用示范工程实例扩大影响, 调动全民建设生态建筑的积极性。

3.5 建立生态建筑的评估体系

世界发达国际对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评估已建立了系统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我国有些研究机构也提出了一些评估

体系, 如清华大学提出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系统》等。这些评估体系主要从绿色建筑的角度进行评估, 但生态建筑是比一般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要求更高, 与整个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建筑。必须要建立与建筑、生态、环境、经济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评价的评估体系。

4 结语

当前, 全球温度变暖,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己越来越明显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 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大力发展生态建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制订生态建筑的法规, 建立生态建筑管理机构, 加大投入, 开展生态建筑的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确保建筑, 资源, 环境相互协调, 实现我国的建筑生态文明目标。

参考文献

[1]金俊实, 王军.浅淡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技学版, .2006 (3) :75-78.

[2]孙凤明, 鞠洪磊, 王首一.建设生态化建筑,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建筑.2006 (2) :39-41.

[3]赵升琼.必须倡导绿色建筑,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 (3) :63-65.

上一篇:四级听力教学下一篇:水务行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