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可持续

2024-10-26

生态环境可持续(共12篇)

生态环境可持续 篇1

一、当前影响可持续消费意识的现状

消费的意义本来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 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 而消费主义却违背了消费的本来目的, 使消费和人的真实需求失去了联系, 成为满足人们虚假需要和炫耀、占有心理的手段, 成了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得利润的手段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既然消费追求的不再是对需要的满足, 那么, 它也就不再追求消费品的使用价值。现代消费中, 大量的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被抛弃、被符合时尚的新的消费品所取代就是消费主义背离需要、背离了使用价值, 从而导致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表现在:

(1) 消费品的过分包装。从出售的食品、服装到大件的家用电器, 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 有许多消费品的包装已经到了主客不分, 甚至反客为主的地步。

(2) “一次性”消费品的数量剧增。大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等典型的一次性用品被生产和消费。名目繁多的一次性用品既浪费了资源, 又造成大量的生活垃圾。

(3) “深加工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当承认, 有些深加工产品是必要的, 但大量的深加工产品只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的形式下的花样翻新, 没有实质性的新内容。这些产品的制造属于不同能量层次之间的转换, 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 产品的深加工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如各种添加剂、在运输中消耗的石油、在包装中消耗的纸板、塑料等, 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4) 购置的商品大量地被闲置或抛弃。在不断变换的流行时尚的刺激下, 许多人购置商品主要不是考虑实用与否, 而是考虑是否符合时尚, 于是大量的耐用消费品在还可使用的时候就被闲置或抛弃。

(5) 野蛮性消费成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动物和植物一直是地球生物圈勃勃生机的创造者, 人、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然而, 一些人以动物“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为借口, 以各种方式盲目捕杀野生动物和砍伐珍稀植物, 致使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 破坏了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消费意识的内涵

消费主义及其生活方式, 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 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 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意识。这种新的消费意识的内涵是:第一, 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既不能否定或不合理地限制人们的物质消费, 使之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也不能过分张扬物质消费的重要性, 甚至把物质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使人异化为物的奴隶、非人的存在。[1]第二, 实现代际和代内消费的公正。在代际公正方面, 要求当代人的消费不能以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在代内公正方面, 要求一个人、一部分或一国的消费不能剥夺他人或他国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为条件。第三, 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及二者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就必须使人类整体的消费水平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既要照顾人类的物质需要, 又要兼顾自然的需要。很显然, 这种新的伦理观念, 既不同于消费主义伦理, 也不同于禁欲主义伦理, 而是兼顾到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当代人的需要与后代人的需要, 以及同代人之间的需要、人的需要与自然需要的一种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伦理。

三、可持续消费意识环境的构建

(1) 加大政府作为, 建立相应的制度。目前, 世界上实现可持续消费政策手段主要是采取一些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 力图通过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来改变生产模式、特别浪费型的消费模式, 从而实现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提倡适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理性选购, 企业积极经营, 政府有效推动。其中政府有效推动又是前两者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因此, 可持续消费最依赖政府, 政府的决策在实现可持续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持续消费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支持:一是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我国的绿色消费已见端倪, 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不污染的生态产品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政府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 推进绿色消费进程。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 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可以预见, “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的逐步普及, 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 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引领文明消费的职能。文明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要发挥好引领职能, 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 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 促进企业和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征收消费税、生态税和运用价格调节机制等, 引导社会及居民进行生活成本测算, 实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公正消费, 提高消费效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厉行节约, 自觉地纠正不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在倡导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

(2) 加强舆论作用, 引导消费者树立可持续消费意识。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消费, 加强国民的可持续消费教育。时下超前消费、奢华消费、炫耀型消费、浪费型消费是一些时髦的话题, 从表面上看有两大好处:一是可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可以使暂不具备经济条件的人提前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 然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审之, 超前消费在深层次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调和的潜在矛盾, 不利于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建立。引导消费者和约束生产者向可持续消费模式转变, 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 利用电视、网络、杂志、报纸和其他媒体来进行可持续消费信息的宣传和消费知识的传播, 从而使公众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 或者说, 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我们需要借助媒体提倡绿色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以人为本的消费四大可持续消费原则, 来培育可持续的文明消费观。人的消费意愿是受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3]因此, 要在全社会加大对建立文明消费方式的宣传教育力度, 旗帜鲜明地批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以形成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文明消费价值导向, 一是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 既考虑积极的效果, 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二是倡导适度消费。在消费中量力而行, 从长计议。三是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 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 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 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4]

(3) 规范消费行为, 建立相应的消费模式。消费者行为与态度是个人或群体认知、选择、购买、使用新业务 (产品) , 服务以及经验来满足自身愿望与需要的过程。消费者行为规范的建立便于消费者遵守和接受可持续消费观念, 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研究重视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原因和结果, 忽略了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心理的变化。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 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消费方式;另一方面, 它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消费运行的基本准则。因此, 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 具有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等基本特征。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 就是既要发挥消费对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 又要打破过分追求物欲的消费主义。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 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 以消费拉动内需, 促进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良性互动发展。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 拓宽消费领域, 增加消费品种, 优化消费结构,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结构变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鼓励教育、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等非物质消费, 发展信用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社会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 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

现有的消费价值观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 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 而工业化则为人们满足这种动机提供了有效手段。人们的生活方式被物化了。传统的发展观的症结就是强调发展速度越快越好, 只要市场需要就行, 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主要指标。而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 刺激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这种不断地创造出奢侈型消费的增长模式, 是在自己不断毁灭自己赖以生存的条件中成长和运行的, 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摘要:可持续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部分, 是它的派生物, 并对整个发展模式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消费价值观以及整个发展模式的变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是两种不同质的发展模式, 也是消费理念根本性的革命。消费理念的变革, 必然直接反映为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换。我们应从消费习惯入手,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消费方式, 确保可持续消费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袁芳英.论可持续消费目标下的消费方式变革[J].湘潭大学学报, 2006, (4) :10-11.

[2]王玉华.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研究及政府行为的实践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4) :27-29.

[3]李亚丽, 于怀昌.可持续消费初探[J].甘肃农业, 2006, (11) :20-22.

[4]王丽.论可持续消费与循环经济[J].经济论坛, 2005, (16) :7-9.

[5]安冬风.可持续消费模式与构建和谐社会[J].特区经济, 2006, (1) :33-35.

生态环境可持续 篇2

经管系人资1221253080胥欣

一、内容提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在正确的管理下, 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 它会退化、耗竭。合理运用土地环境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土地环境资源问题的关键

二、关键词:

土地环境资源、统筹兼顾、双向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正文: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 创造物质财富, 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 开发是利用的基础, 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土地资源居于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这种特殊作用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的三大功能表现出来: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这些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 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否则将破坏土地资源,打破生态平衡。如果这种破坏性作用长期积累, 就会直接响到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 对人类自身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了自然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我国土地资源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①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②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质量下降, 土地生产力降低;

③人均土地资源数量少, 后备资源不足;

④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且效率低。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①统筹兼顾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阶层的利益,既要积极发挥国土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增强发展土地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②发展循环经济;

土地管理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功能出发,正确处理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的统一但长期以来,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或狭义的经济价值(即物质供给功能)基础上,忽视了土地所拥有的其他的自然和社会价值。没有将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土地协调发展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例如,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过分强调耕地面积,而忽视了耕地质量的问题。为了响应国家耕地动态平衡的政策,许多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开展土地整理,但整理成果往往仅能抵消建设用地占用的耕地,同时也忽视了中低产田的改造工作。没有注意到耕地利用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严格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整理项目中缺乏市场机制,主要是政府操作,土地的长远收益难以落实到耕地利用者和保持者身上,所以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低下,难以避免耕地过多地转为它用,不仅损失的是当代人的粮食保障,也损失了环境质量和后代的衣食来源。因此, 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土地的利用,加快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简历开发区循环经济的核心、实行一定的生态退耕以提高耕地质量以及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③加强领导, 强化宣传, 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政府行为, 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有效的组织措施, 是难以搞好的。因此, 只有真正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加强领导, 才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其次,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解决人地矛盾,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 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地矛盾,实现人与资源、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使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从宏观上控制,微观上管理。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参考文献: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马发生.关于我国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湖北成人教育

学院学报,2004

斯堪尼亚推崇生态燃料可持续运输 篇3

斯堪尼亚一直专注于降低耗油量,这能够直接转换成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因此,每一项致力于降低油耗的措施,都能为可持续运输的发展作出贡献。

2009年至2010年期间,阿尔法客车与斯堪尼亚携手为常州快速公交系统供应了72辆符合欧四标准的18米长铰接式公共汽车。这体现了正确的系统配以合适的车辆可以为降低单位乘客尾气排放量作出巨大贡献,同时还能大幅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以及便捷性。

在中国,斯堪尼亚为此积极致力于修改挂车的设计。通过减少卡车和挂车之间的间隙来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可节省高达15%的燃油。驾驶员培训这一简单方便的措施,可以减少贡献 10%?15%。斯堪尼亚2014年推出的全新 Streamline 系列对车辆组合进行了全面优化,可减少15% 的油耗。

然而,斯堪尼亚的雄心壮志远非如此。斯堪尼亚拥有市面上范围最广的再生燃料发动机产品系列,包括生物柴油、生物燃气和生物乙醇。斯堪尼亚自1989 年起便已开始提供以生物乙醇驱动的车辆,并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展示了一辆乙醇燃料公交车。

自那时起,斯堪尼亚参加了诸多会议,呼吁中国污染严重的城市使用再生燃料。斯堪尼亚还发起了一个瑞典公司联盟,联盟旨在开发将水处理污泥转换成沼气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并且提供型号齐全的生物燃料城市公交车。斯堪尼亚目前正在与多座城市开展讨论。

2014年4月,斯堪尼亚推出了可以使用100%生物柴油的16升V8欧六柴油机,这也意味着斯堪尼亚进一步扩大其替代燃料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

根据斯堪尼亚估算,当此台发动机以100%的纯生物柴油工作时,其功率损耗不会超过8%。使用生物柴油燃料可以减少高达8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成本效益,例如降低税率。生物柴油对很多客户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生物柴油是一种全新简单的生态燃料,驾驶员只需要简单的将其加注到油箱,然后像驾驶传统柴油燃料的卡车那样驾驶车辆就行。而且生物柴油可以与普通柴油按照任意的比例混合使用,而且无需对发动机进行任何特别的调整。

践行生态文明,让未来可持续 篇4

生态文明落到具体的事件中如何体现?在2013年福特汽车环保奖的颁奖现场, 看到这样一句话:“衡量人或产品价值的唯一准则, 就是看他们是否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 (Henry Ford) 毕生为之努力的愿望, 虽然专注产品, 但是一个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作出卓越贡献是对此准则的最佳诠释。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认为, 中国目前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非常关键的时刻。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含义的时候, 也就是转型和变革的决策能够让我们有所选择, 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我们的资源。

研究者称, 中国的生态文明关系到每一个人, 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新方式生活。近日, 全国多地遭遇雾霾阻击, 近半国土被雾霾掩盖, 100多座大中城市空气重度污染, 南京中小学因此紧急停课。据业内专家估计, 这样的污染天气会持续10~20年。

如果生活方式可以选择, 人们不愿在这样雾霾围城的恶劣环境中, 忙碌挣扎;如何可以选择, 人们不愿与污水为邻, 与污染的食品相伴, 殚精竭虑苦于环境的威胁;如果可以选择, 人类不愿让下一代承受环境带来的恶果。

生态文明, 关乎新的生活方式, 也是重新选择的机会, 环境保护是事关全民族未来发展的事业。而我们想要的是一个怎样美好的世界?绿色、生态、充满希望的未来……需要人类携手去共同创造。此刻,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似乎是我们的一个新的机遇。

生态环境可持续 篇5

——第四届行知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

一、背景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今日,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2012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同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此活动旨在围绕“新型城镇化:资源、生态与社会可持续”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拟为青年学者搭建一个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青年学者的研究视野,激励青年学者的研究热情,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

二、主题

新型城镇化:资源、生态与社会可持续

三、活动形式

论文征集、专家报告、青年学者交流报告

四、征文主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一)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管理创新

1.土地征地制度改革

2.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化进程研究

3.城乡土地要素合理配置研究

(二)新型城镇化与行政管理创新

4.政府行为与制度创新

5.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6.公共参与与基层民主建设

(三)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

7.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8.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9.新型城镇化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四)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

10.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机制研究

11.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12.城乡资源流动与资源集约节约研究

(五)其他与主题相关内容(自选)

五、征文对象

全国高校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优秀本科生

六、征文要求

1、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内容新颖,符合征文内容要求;应为参加者本人所写,如已被期刊杂志录用请注明;

2、来稿请在邮件标题及稿件命名中注明稿件所属专业及方向(征稿范围中列出)等相关信息,以便稿件分类及评审,用半角[]符号注明(具体格式如下:[第四届行知学术研讨会投稿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征地制度改革][作者][题目])。

3、为保证审稿工作顺利进行,请作者投稿时将第1页设置为“作者信息页”(见附件一),论文请参照《行知学术论坛》论文格式要求(见附件二),正文中除了第一页其他页不要包括其他作者个人信息,正文5000~8000字,word文档,A4纸型。

4、征文截稿前,请作者将电子稿件投至电子邮箱(ggyxsb12@163.com)。

5、论文征集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6日。

七、会务安排

1、会议时间、地点

研讨会暂定时间:2013年4月下旬

研讨会地点: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2、本次论坛征文统一由论坛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遴选论坛主题专场报告人。入围论文邀请将在2013年4月1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站通知等形式发出。

3、入围论文现场汇报经学术委员会评定,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优秀论文可推荐至相关刊物发表。此外,为积极参与本研讨会的协办单位设立最佳组织奖等奖项。

进一步会议信息,请关注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

生态环境可持续 篇6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

一、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生态美吸引游客,合理地为旅游业所利用,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资源。其中以原生态的动植物或水源、地貌为主要景观的旅游资源。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国内的自然保护区、植物公园以及一些名胜古迹等发展起来的。

二、文化生态旅游在我国的现状

在我国过去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的旅游业,发展的并不健康完善,只注重短暂片面的经济利益,忽略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变差,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不可修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以增加个人经济收益为目标的大众旅游受到了社会上的很多人批判。

生态旅游近些年来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的大众旅游的新兴旅游形式,由于其环保、健康、不破坏自然资源环境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和喜爱。文化生态旅游是由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结合产生的,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通过给游客熟悉讲解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让游客可以边欣赏自然美景边学习旅游地点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可持续的文化生态旅游,还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三、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资源,在遵守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一)科学规划原则

通过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科学规划原则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使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科学规划,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保护生态环境。

(二)持续发展原则

做到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大目标,做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我们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可以使后代子孙可以健康发展。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让旅游地点的当地群众加入到对文化生态资源旅游的开发行列中,还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这可以使生态资源旅游取得最大的成功。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研究要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生态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基础。

(四)区域整体发展原则

我国的某些地方开发生态旅游,但是旅游项目单一,对于游客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很难继续发展,不能为当地带来显著的收益。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要整体把握,做到充分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景点和旅游特色,尽量做到区域整体发展原则,很好的带动周边的经济,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

四、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目标

(一)追求显著的环境效益,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最注重的就是环境的好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的环境较差,空气质量不好,使很多人的身体都受到了影响,产生了很多疾病,因此我们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做到保护环境,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做文化生态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在进行同样的生态环境开发后,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使两者可以做到有机的统一,提高国民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区域文化环境及其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要注重对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源进行保护,使区域的文化环境乐意做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四、结语

文化生态资源旅游是文化生态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的结合体,因此文化生态资源旅游要做到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高度统一,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旅游,要以保护环境为基础,以国内有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为开发对象,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研究,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要以生态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下,让游客可以边欣赏自然风景边了解关于美景的历史文化,同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做到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文化生态资源旅游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

【参考文献】

[1]潘海须,文化生态学视角的旅游生态化建设.消费导刊,2008,(02).

[2]刘少和,张伟强. 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0):122-125.

[3]刘忠伟,王仰麟,彭建,等.区域文化景观旅游持续开发的景观生态视角———以绍兴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801-808.

[4]〔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5]孟铁奎,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研究一以绍兴市为例.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02).

[6]黄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篇7

当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规模化阶段, 产量突破37 万辆, 由此前的市场导入期迈向快速成长期。但也有人表达了对“过快过热”的担忧, 认为这是一场“政策红利的盛宴”。

在此形势下, 行业普遍在思索如何实现由“政策驱动的市场”向“政策与市场双驱动的市场”发展, 而国家政策下一步的走向, 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化, 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的突破, 成熟商业模式的探索等一系列问题, 都将在本次百人会论坛上进行深入探讨。

青海省草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治理 篇8

关键词:草地生态,可持续,治理

1 草地生态的地位和作用

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为3 644.94万hm2,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49%, 远远高于青海省2.59%的森林覆盖率。青海草地资源是青藏高原草地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面积最大的绿色植被和土地—生物资源, 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 组成青海高原植被的主体, 是青海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和发展地区经济的主要生产资料,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青海草地生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寒草地生态安全是青海国土保障体系的主体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且澜沧江是贯串南亚的国际河流。不论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和依托,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同时也对南亚地区具有重大影响。青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孕育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和高寒干草原生态系统, 形成特有的江河源生态景观。草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直接关系到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1.2 草地是高原生物的栖息地

青藏高原孕育了独特的生态体系和植被类型, 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以草原为载体生活的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 鸟类291种, 占全国总种类数的24.6%;兽类107种, 占全国总种类数的20.2%。其中, 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藏野驴、野牦牛、雪豹、普氏原羚、岩羊、藏原羚、白唇鹿等。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 500余种, 其中:蕨类植物30余种, 裸子植物42种, 被子植物242余种;动植物中, 稀有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 其中大部分为青藏高原特有种。

1.3 草地创造了草原文化与文明

从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畜牧业到以放牧为主的现代畜牧业, 草地为生活在这块辽阔草地上的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千百年来, 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逐水草而居”的自然理念, 使他们和草地融为一体,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写照, 由此产生了灿烂的草原文化与文明。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 生活在草地上的人们的文明程度在提高、生活方式在变化, 但草地畜牧业仍然是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2 草地生态环境现状

据1986年调查统计, 当时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hm2, 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3.2%。到2000年, 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1 633.33万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1.67%。其中:重度退化草地435.6万hm2, 中度退化草地1 197.7万hm2。重度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在此基础上, 又利用90年代卫星遥感技术的监测数据, 对全省退化草地现状进行校验, 测算出全省草原平均退化速率为1%以上。全省草原平均产草量减少30%~50%。草地退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着青海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且对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诸多隐患。

2.1 草地植被盖度的降低, 使草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 加速了水土流失

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 340万hm2,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 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长江, 省内长江、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1 395万t。草地退化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草地植被一旦破坏, 其覆盖面截持降雨、减少雨滴激溅、降低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泥沙的功能大大降低, 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 地表径流能溶解和携带大量的营养物质从高海拔地区流入低海拔地区, 从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仅黄河支流大河坝河水文站实测年输沙量为1 120万t, 说明我省牧区由于草地退化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草地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2.2 草地鼠虫害严重

草地植被成分和鼠虫栖息环境的改变, 引起鼠虫数量和分布的规律变化。据统计, 青海鼠害发生面积973.33万hm2, 其中严重危害面积733.33万hm2, 虫害发生面积240.46万hm2, 其中虫害严重危害面积为191.08万hm2。鼠虫害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3.28%。主要害鼠种类有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 平均有效洞口数412.15个/hm2, 最高达1334个/hm2。主要害虫种类有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青海草原毛虫, 虫害发生期草原毛虫和蝗虫平均虫口密度107头/m2。受草原鼠虫的危害, 全省草地每年约损失鲜草1 080万t, 若牧草利用率按70%计算, 相当于518万个羊单位的年饲草量。害鼠不但啃食牧草, 而且挖土打洞, 经风蚀和水蚀作用, 造成大面积次生裸地、水土流失, 导致土壤养分损失。

2.3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青藏高原孕育了独特的生态体系和植被类型, 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 许多生物物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 如藏野驴、野牦牛、岩羊、藏原羚、白唇鹿、雪豹等野生动物及华福花、星叶草、藏荠、藏蒿、青藏苔草等野生植物。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湿地的退缩, 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和对虫草等药用植物的大肆采掘, 生物种分布区缩小, 一些物种逐渐变为濒危物种, 目前青海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其总数的15%~20%, 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2.4 湖泊萎缩, 湿地减少

青海省湖泊广布, 众多湖泊出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湖水内流化和盐碱化。被誉为青海省的象征—青海湖, 现湖水水位较20世纪50年代下降1.2 m。鄂陵湖、扎陵湖水位下降了2 m以上, 黄河段多次断流;青海牧区是青藏高原沼泽地主要分布区, 近年来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 大片沼泽地消失, 泥炭地干燥并裸露, 导致沼泽地水源涵养功能降低, 严重破坏了湿地具有调节水循环和作为栖息地养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功能。

3 草地生态保护建设成就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省认真总结多年草地建设的经验及历次畜牧业受灾的惨痛教训, 不断完善草地建设内容, 在依法管护和实现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的基础上, 开展了以冬春草地人工种草、草地围栏、牲畜棚圈为主要内容的草地基础建设和防灾配套建设, 使我省的草地建设进入了历史上实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时期, 并探索出了一条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3.1 围栏、封育草场

1980~2005年青海省共累计建成围栏草场406.24万hm2, 采取封育、灌溉、施肥、补播等措施, 改良退化草地364万公顷。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对围栏、封育高寒草甸退化草地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围栏封育后, 生物量可提高39.7%, 优良牧草产量提高65%, 毒杂草减少23.4%。

3.2 黑土滩治理

青海省共治理黑土滩10.27万hm2。据对果洛达日县建设乡才哇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取围栏封育、灭鼠、补播、除莠、施肥等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 在短时间内可使原生植被盖度得到恢复, 并能大幅度提高优良牧草的产量。当年地上生物量达到4 728 kg/hm2, 较对照提高8倍之多, 其中优良牧草所占比例达82.6%, 植被总盖度达100%, 优良牧草分盖度达75%, 平均高度达68 cm,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4%、150%和518%。

3.3 草地鼠虫害防治

青海省鼠虫害防治总面积达到4 094.54万hm2 (含复灭、扫残面积) , 其中:灭鼠3 722.36万hm2, 治虫372.18万hm2。据调查测算, 灭治草地鼠害后, 灭效达90%以上, 每1 hm2草地当年可挽回牧草损失450 kg, 为我省草地植被的恢复和草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4 草地生态存在的问题

4.1 草畜矛盾突出, 草地超载严重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青海牧区牲畜总头数增长近2倍, 而草地面积却由于各种原因 (开垦、退化、沙化等) 在不断减少。现有草地尤其是冬春草地越来越承担着巨大的放牧压力, 到如今超载过牧现象十分严重。据不同年份调查统计, 海东、海南、海北、黄南4 州 (地) 在20世纪70年代, 冬春草地总超载量达350.96万羊单位, 超载率为21.49%, 属轻度、中度超载;到了80~90年代, 四州 (地) 总计超载842.76万羊单位, 超载率达51.81% , 属重度超载, 10 年间, 年均超载率9.01%。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草地退化加剧和荒漠化面积的扩大, 青南高原区草地超载也日趋严重。

4.2 开垦草地, 滥采乱挖导致草地退化

修路、采矿、垦田、中草药采集等人为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序管理状态, 对我省草地也造成了空前的破坏。青海草地上分布有冬虫夏草、秦艽、发菜等20余种价值较高的药用及食用植物资源, 多年来无节制采挖, 有些地区大肆采薪用来维持日常做饭及冬季取暖、采挖黄金热又愈演愈烈, 造成的后果不仅使挖金现场草地遭受毁灭性破坏, 更为严重的使原来经长期外力 (风力、水力) 作用已趋于稳定的草地产生人为的扰动力, 水系改道, 形成干河床, 并产生大量新的沙源物质, 加速了周围草地沙漠化。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 在环湖地区出现了擅自开垦优良冬春草地种植油菜籽、青稞等作物, 从中获取利益。环湖地区16年间草地退化面积增加60%。由于过度采挖造成草地退化、沙化, 有人估算,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中非法开垦草地占25.4%, 过度樵采草地植物占31.3%。

5 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

据此, 按照我省江河流域区、地貌单元、治理的主攻方向、治理措施等因素, 结合青海的特点, 把我省草地生态治理区域划分为4个区:青南高寒牧区、环青海湖草地治理区 、柴达木盆地、东部农业区 。

5.1 青南高寒牧区治理战略

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草原生态保护为中心, 严格实施“以草定畜”, 实行阶段性禁牧封育, 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发展饲草饲料基地建设, 减轻天然草地压力, 促进天然草地的自然恢复。同时要加大“黑土滩”人工植被恢复、草地改良和鼠虫害防治力度, 遏制对天然草场的人为破坏。实施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 强化科学养畜和先进经营技术的推广, 逐步实施与生态相适应的有机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

5.2 环青海湖草地治理战略

以草地建设为中心, 大力加强草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防风固沙林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以灌溉、补播、施肥、灭除毒杂草、灭鼠、治虫等综合措施改良天然草场。改善和恢复黄河流域和青海湖流域水源涵养功能, 巩固和加强畜牧业发展基础, 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走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路子, 实现畜牧业集约化经营。

5.3 柴达木盆地治理战略

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加快荒漠化草地治理进程, 充分利用本区现有的弃耕地、盐碱地和光热资源, 种植优质饲草料, 发展草地生态农业,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本区主要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程、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生物灾害防治工程、柴达木盆地农牧交错区草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等项目, 实现该区草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草地生态农业的发展。

5.4 东部农业区治理战略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篇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 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 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 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 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 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 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性质

旅游业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高品位的旅游资源, 给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然而, 旅游资源也是相当脆弱的, 一旦被毁, 就无法再生。因此, 中国旅游业要进一步发展繁荣, 就必须保持其资源的原始优势, 保持和增进它的诱人魅力, 真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欣慰的是, 我国已经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并列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 这对我国旅游界来说, 无疑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三、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 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 旅游发展观长期受到旅游业是高产出低投入产业错误观念的影响, 导致“掠夺式、粗放式”的开发实践, 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

而要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相关制度、措施的有力实施。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同时还强调了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 为未来各代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的新型文化形态。生态旅游一方面关注自然保护及环境生态, 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接受知识和文化的洗礼, 使生态旅游成为环境友好型旅游。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向旅游者提供的绿色、健康的旅游方式, 对于旅游开发商而言, 它也是一种可以使旅游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创造长远经济价值的方式。

四、贯彻落实生态旅游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强化旅游立法执法工作

(一) 加强立法工作, 加大执法力度, 以法律手段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 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 增强法制观念, 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 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更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旅游法》, 对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价格制定, 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竞争规则, 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 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 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间接控制

1、资源环境税。资源环境税是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由国家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 依照开发利用量收取的相当于部分或全部价值的货币补偿。

2、排污收费制度。政府对污染环境的企业按其污染程度收取环境治理费用, 使排污企业自身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

3、押金制度。政府通过预收消费者押金的方式, 促使消费者把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退还到指定部门, 然后领回押金, 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和废物利用的目的。

4、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 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5、环境标志。政府通过发放环境标志间接引导企业开发使用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工艺, 生产环保产品。

6、处罚制度。政府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进行经济处罚。

7、健全与旅游环保有关的管理制度

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 所涉及的面更广, 因素更复杂。因此,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从管理制度上提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并强化监督, 建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经营模式, 以确保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茁壮成长。

8、合理调整旅游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已由旅游资源导向型向旅游市场导向型转变, 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一味强调满足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 不顾资源的特性, 就进行投资和开发, 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前一些时候所出现的热点过热、冷点过冷的现象就是明证。因此, 对那些将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危害的旅游项目进行重估。修改和完善,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提高与生态保护有关的项目的投资比重, 注意增加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以净化风景区的环境条件。

9、强化旅游管理, 倡导绿色旅游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 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 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 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 对于此, 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 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 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 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 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 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 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 责令其进行整改, 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 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 要严加限制。对于垃圾污染, 首先应采取宣传教育与强制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 杜绝污染源, 还应该使用技术手段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 净化, 利用等工作。对于噪音污染, 要致力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治理:时间上, 在人们午休或夜休期间, 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在空间上, 那些噪音分贝大的如交通站、娱乐场所、工厂等要与行政办公区、文化区、居民区分开, 并将噪音分贝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维系环境可持续素养教育要先行 篇10

2009年12月18日, 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 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 拯救地球家园, 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每个国家和民族, 每个企业和个人, 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又提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 增加透明度,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我国政府对世界做出了庄重的承诺, 任务极其艰巨。环境问题要取得根本性的转变, 需要全民动员。

针对环境问题, 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了种种法规条例, 采取了种种措施, 但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在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地区和一些部门只顾局部利益, 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利益, 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环境事故频发。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造成如此不协调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人们对科学的无知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素养教育是关键

2001年, 在纽约举办的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142个国家的环境可持续能力排行榜, 芬兰名列榜首, 美国位居第45位, 我国排位第129名。目前解决环境问题涉及多个领域。但现在的环境

危机不仅是法律、行政、组织、经济、科技、媒体的问题, 更是人们思维的问题。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的危机,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育[2]。

在公众科学素养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2000年, 美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已达到了17%。我国2003年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98%[3]。2006年, 有关部门公布了中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状况的基本数据,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100% (其中,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4.91%,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60.78%, 具有大专学历的占4.31%) 。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8.2%[4]。

要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 领导和公众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试想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决策者、执行者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尤其是环境科学素养) , 怎能指望他们维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呢?

因此, 有必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教育水平, 提高学校的科学素养教育质量, 有关领导干部也必须接受科学素养教育。

2宣传绿色化学思想, 普及环境科学教育

20世纪以来, 传统化学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 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当今重大的环境问题几乎都与化学品的生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进入21世纪, 人类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人们希望, 化学科学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能够不污染环境, 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致危害环境。

20世纪90年代, 新兴的交叉学科--绿色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 、环境友好化学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 、清洁化学 (Clean Chemistry)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方向, 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而绿色化学主要研究的是污染的根源、本质, 强调的是在始端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 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污染[5]。

3公众提高科学素养, 教师具有历史责任

美国环境教育专家David Wors指出:“人们普遍认为, 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某种技术解决。先进的技术固然有用, 但现在的危机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 它更是人们思维的问题, 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的危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的手段”。

因此, 当前环境污染的危害问题以及绿色化学的思想和原则要从学生抓起, 尽快进入课堂, 同时也应积极向公众宣传, 以提高学生和公众的科学素养。加强环境与绿色化学教育, 可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 如:举办有关环境与绿色化学的科普讲座、举办有关环境与绿色化学成果的科普展览、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绿色化学的内容和思想、改革完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相关课程等。

笔者于2002年起开设“环境与绿色化学”公共选修课程, 目前已完成网络课程的建设并用于教学实践, 该课程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6];笔者主编的《环境与绿色化学》[7]、《环境化学》 (译著) [8]已经出版, 其中《环境与绿色化学》一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现在正在进行修订版的编著。

《环境与绿色化学》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阐明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绿色化学。对20世纪末兴起的绿色化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绿色化学技术作了论述;对资源、能源、石油化学工业、材料工业、轻化工业、农药、绿色有机合成、化工过程的强化以及当前环境治理等问题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对读者提高环境意识、建立绿色化学理念、提高科学素养均十分有益。

希望这些基础工作能为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让我们行动起来,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的提高而努力奋斗!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与世界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2]张钟宪.高校开设"环境与绿色化学"课程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4 (4A) :108-110.

[3]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EB/OL].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5/n435862/n435872/6684.htm l, 2004-09-19.

[4]程萍.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2) [EB/OL].http://www.ch 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3572, 2009, 08-27.

[5]张钟宪, 周荫庄, 牛焕双, 等.《环境与绿色化学》的要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1:26-28.

[6]张钟宪, 周荫庄, 牛焕双, 等.公共选修课程"环境与绿色化学"的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8 (化学专集) :96-98.

[7]张钟宪, 周荫庄, 牛焕双, 等.环境与绿色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生态环境可持续 篇11

西得乐开发的StarLiteT采用新型瓶底形状,可显著提升瓶底的抗力和稳定性,同时增加包装瓶的整体硬度。该瓶底尤其适用于瓶装水和果汁饮料,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其他非碳酸饮料。StarLiteTM的诞生见证了西得乐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他们深入分析了各种瓶底设计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试验,并以实际物理测试进行验证。测试中发现,采用StarLite设计的瓶子置于托盘上时,顶压性能最多可提高30%;侧部抗压最多提高55%;在传送带或自动贩卖机中时,优势更为明显。运输期间,托盘完好性最高可提升50%。这款瓶底有助于减少包装用料,从而降低生产能耗,使PET瓶的生产成本更低,托盘稳定『生更好,并在保证饮料卫生、安全、完整的前提下,确保饮料瓶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完好无损。

在评价本次大奖时,西得乐包装和模具加工副总裁VincentLe Guen表示:“可持续发展是饮料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我们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致力于开发全新的PET液体包装方案,并提供有效手段,在保证包装完整性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StarLiteTM设计方案能从竞争激烈的大奖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评委会的认可,我们深感荣幸。”

生态环境可持续 篇12

一、政府与市场———环境可持续的杠杆

一般说来, 体现他律的环境管理有两种基本手段:政府指令性手段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以及政府指令型手段更易于操作, 所以我国一直只注重用政府指令型手段进行环境管理, 并逐步形成“发展经济靠市场, 保护环境靠政府”的观念, 认为时常竞争机制只有助于经济增长, 但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 必须也只能由政府解决。实际上, 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市场, 同时也应有政府的适当干预, 环境的显性管理主要靠政府, 同时也应列入市场机制、经济手段。

1、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局限性。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财产, 其经营管理不是或不完全是个人的事, 而是国家、政府该管也能管的社会事务, 只有政府才有可能按照环境状况制定有关的环境政策、法规和长远的环境保护规划, 设立综合管理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门机构如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等, 而且国家不仅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 具有组织、动员和指挥的巨大权力, 并且还具有巨大的财务, 只有政府才可能通过税收的形式聚集足够的资金去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城市的绿化也主要由政府投资。同时, 经济增长是要消耗自然资源的, 盲目的经济高速增长会危机到持续增长的速度, 势必会影响人们经济生活水平, 因而保护环境很难成为人们的主动选择, 只有依靠政府强干预, 所以在环境管理问题上, 政府起着主导和调控的作用, 政府指令型手段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 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复杂, 政府会因为过分简单追求环境目标而忽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条件和政治成本的差异常常导致政府执行成本过高, 效果不好。不仅如此, 政府在执行环境管理的社会公共职能上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 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政府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 是要以保护国家和地方利益为己任的, 这种保护在一定的场合内的确会与生态环境保护一致, 促使环境良性发展, 但是在不少情况下, 这种保护也有可能不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甚至会加速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如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污染极为严重的企业把内部成本转嫁给社会和未来来换取生存, 就得益于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

其次, 政府任期制的限制。尽管实行政府任期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但是它并非尽善尽美或完美无缺的, 它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 这主要与政府的短期行为有关。实行政府任期制, 就意味着政府在任期间是有限的, 对一届政府来说, 最重要的乃是这个政府在任期里所取得的成就, 公众也把它所得的政绩作为评价其优劣的标准, 但是这种评价标准是很难把握的。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了把目光放在“看得见, 摸得着”的成就和政绩上, 这样就难免政府热衷于见效快的项目建设, 而对需长远打算和规划的环境问题则往往关注不足。

第三,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协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已经设立了专门机构, 如环境保护部和环保局, 这些部门的出现无疑对环境恶化有很大的缓解和遏制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一方面环保部门的设置会造成一种错觉, 认为有了这种机构就可以依靠它解决一切问题, 其他部门如生产部门就只管实现生产目标, 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其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乃至把本部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留给环保部门去解决;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很难对其他部门做到有效的督促, 基本上只能在其他部门造成损失后去做修补工作, 这样势必会使环境管理走上西方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市场是环境管理的辅助器。

市场与环境保护并非是绝对对立的, 物质利益、金钱和市场并不都注定带来恶劣的生态和环境污染。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 在环境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环境问题愈来愈表现为各主体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和制约, 这要求环境保护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正是从成本与收益入手, 通过经济刺激 (如收取排污费) 迫使生产者不仅从自身利益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面前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 对经济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所有环境要素 (如空气、土地、水的纳污能力等) 的投入与产出, 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不良社会后果 (如人体健康的损害、空气污染) 也要全部折合成与己有关的成本与收益, 从而影响生产者的决策, 使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促使生产管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转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降低成本, 减轻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 这不仅使生产者收到了其追求的利润, 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环境效益, 以服务他人和造福子孙。

二、环境道德意识——环境可持续的核心

“管”是为了“不管”, “不管”才是核心, 可以说, 政府与市场管理都是得已而为之。怎么才能达到“不管”呢?“不管”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要加强人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淡化政府与市场的强制性功能。所以提高人们自律性是关键, 环境意识的培养是提高人们自律性的最主要手段。环境意识共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忧患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参与意识。近年来, 在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 国家环境教育的力度有所加大, 人们的环境意识水平也有所提高, 但是其总体还处于“知”与“行”脱离状态, 由于各级学校设置了与环境科学有关的课程, 社会通过媒体网络等的途径加强了宣传, 人们在环境意识的“知”上水平较高, 也就是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的认识比较充分, 忧患意识较为浓烈, 也掌握了一些环境科学知识、积累了一些道德修养, 但是人们在环境意识的“行”的水平上太低, 虽然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保价值观念, 但是在行为上都表现为参与意识薄弱, 特别是“知”、“行”之间的差距很大, 说起来头头是道, 做起来难一点都不做, 而且对公众个人行为的作用及应当承担的义务、责任认识不清, 人们的环境意识水平之所以还限于“看”的阶段, 只从观念层面上来关注环境问题, 是因为其直接动力是思想上的理解、逻辑上的理解, 因而引起人们所注意的往往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能对自己生活环境构成侵犯的问题;有了知识就有了文明,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并不完整, 在现实生活中, 也有许多人破坏自然环境, 做出违反社会公德的事, 对他们来说, 最缺乏的并不是环境文化知识, 而是道德意识、行为意识的欠缺, 而根本的是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乏。集中表现为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盛行。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是支撑近代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 个人主义甚至被人冠以近代最高的成就加以赞扬, 并且个人主义还被法律保护着。这种文化模式目前正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可否认, 弘扬个体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形成以及强大的物质文明的积累有不容置疑的历史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说不能抹杀个人主义的功劳, 但我们同时也感到对个人主义、俗世幸福的无限张扬已经或正在引起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利己主义以“我”字当头, 个人利益第一,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必然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别人的利益之上。享乐主义对感官享乐的满足和对财富的角逐必然导致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享乐主义指导下的消费观仅以感官的刺激的心理的满足为前提, 这种“异化”消费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 大大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为了减少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 在环境实践中应该充分培养人们科学性、价值性和伦理性统一的环境道德意识, 增强人们的自律能力。所谓科学性, 是指人们劳动实践的目的是科学的、计划或措施是可行的, 即不但要符合意识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而且要符合实践发展的限制性;所谓价值性, 说到底即指人们的实践应该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 这种促进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类社会的;二是对自然环境的。但这种价值决不仅限于某一个局部的发展, 而应该促进全局的发展, 也不仅限于实现暂时的发展, 而应该推动人类社会、自然环境长远的进步;所谓伦理性, 就是要求人们的实践应该符合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道德自律为内在根据并凭借其发挥而进行, 使其行为不是来自自身之外的客观道德, 也不是康德所理解的超脱一切利益欲望的为义务而义务的纯粹的“善良意识”, 而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转化, 使自身的行为动因由原来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约束, 由原来的外在导向, 转换为内在导向, 最终实现环境意识“知”与环境道德“行”的自然完美的结合。任何地区或单位甚至个人的发展, 都不能对其他地区、单位或个人的正当发展要求构成伤害。把科学性、价值性、伦理性融为一体, 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的重要特点。其中, 科学性是基础和出发点, 它保障实践能够在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下, 合乎必然性或规律性地持续发展;价值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它要求人们反思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真正科学的、有效的、有益的;伦理性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规范, 通过这种“中介”或“手段”的作用, 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平等、互利、协调地发展。

三、结语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中管理的优劣状况是一个关键。针对我们的实际,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 加强政府与市场的环境管理研究以及加大社会环境道德教育力度来解决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当务之急。

摘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政府与市场对环境的显性管理在现今社会无疑是一种无法被替代的方式, 但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这种和谐的实现, 主要还是在于个体环境道德意识的增强, 即个体自律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环境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郭怀成.环境管理与影响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康德思想道德教育下一篇:变工况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