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4-06-06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1

教学目标: (1) 掌握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布和成因。 (2) 能够分析环境问题上城乡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其成因。 (3) 通过学习, 形成科学的环境观与人地观, 增强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后果。

教学难点: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城乡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其成因。

教学方法:案例剖析法、启发式教法、图表材料分析法、归纳法等。

教学媒体:Power 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师:现在正有一种病毒在全球肆虐, 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有哪个同学知道它正式的名称?

学生:猪流感、甲型H1N1。

【课件演示】flash动画“各国甲型H1N1疫情”

师:目前我国确诊的人数越来越多, 但没有一例死亡, 对此大家不必恐慌, 这一疾病是可防控的, 前几年, 也爆发了类似的事件, 我们依靠科学战胜了它们, 今天也不会例外。但我们要好好地思索:这些事件的发生, 说明了什么?

学生:环境出现了问题。

师:对, 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来探讨的问题。

一、人类与环境

点课件:一幅人类与环境漫画。让学生思考这幅漫画的主题是什么?人与环境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学生答对问题后, 显示出答案。

点课件:人地关系动画图。

师:观察动画图, 说出:小圆圈、大圆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注意思考图中的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箭头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为何用两组黄色和绿色表示?

学生抢答:……

闪出参考答案:小圆圈代表人类社会;大圆圈代表环境;红色箭头指人类从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蓝色箭头指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黄色箭头指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绿色箭头指环境的反馈作用。之所以用两组黄色和绿色表示, 是因为一方面, 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需要环境净化;另一方面,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 环境会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因此,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师:由于环境具有反馈作用, 人类可以作用于环境, 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有哪位同学能列举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呢?

学生:…… (一般会答出:猪流感、沙尘暴、非典等等)

点课件: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动画图

师:哦, 那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只要人类作用于环境, 环境就会出现问题呢?

参考答案:不是, 只有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老师点课件, 展示案例, 学生思考后进行抢答。学生抢答说出十一种环境问题, 并进行分类。

老师点课件, 对知识进行概括分类, 让学生集体朗读这些环境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是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地方?如果不是, 那这些环境问题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

点课件:课本“图8.3”图片。

师:读图说出环境问题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严重还是发展中国家严重?为什么?哪些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 甚至全球?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答不出来, 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法引导学生回答, 利用课件演示, 把这些知识点概括出来。

师总结:有些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有可能会随着大气和海水运动影响到其他地区, 甚至全球, 因此, 对于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 从我做起, 加强环境保护。目前,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点课件:全球环境基金主要关注领域图。

师:读图, 说出全球环境基金主要关注哪些领域?为什么特别关注这些领域?其中哪个领域是最关注的?为什么?

学生抢答。

参考答案:全球环境基金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气候的变化、国际水域、臭氧的消耗等……

点课件:教师利用课件采用启发式教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进行概括。

点课件:巩固练习。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如何做到环境和发展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也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发展的必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子子孙孙留下一点大自然所赐给我们人类所需的东西。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巨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的最根本特征是其整体性,每个子系统都和其他子系

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系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紊乱,甚至会诱发系统的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

此次调查是针对洛宁县的大中小企业展开调查。通过对几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比如永宁金铅、紫金冶炼、以及中扩玩具厂等。我们认为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一、调查基本对象的分析

(一)、从调查对象的分析可以分为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没有污染的企业。

1、先发展后治理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发展比较早的企业,比如冶金行业,由于我们县以前属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对发展经济比较重视而不重视环境,所以造成了现在的许多河流都被污染,以至于对村民们的饮水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并且河里面的生物都慢慢消失,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边发展变治理的企业大部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国家近几年加大对重污染企业的整治,许多企业都比较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陈宜瑜说,我们是后发展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在从发达国家那里吸收他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我们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3、没有污染的企业是一些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不需要机器,以及一些手工艺制品的企业,一般利润比较小,生产成本不是很大。

二、中部发展和环境的基本现状

(一)、中部的发展现状。

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腾飞、中部崛起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该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集群效应不明显以及市场对外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中原城市群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整体实力,并努力积极争取外部经济体的支持,最终实现城市群的快速协调发展。

(二)、中部的环境现状。

最近发布的中原环境现状:

地表水中度污染

2011年,全省地表水为中度污染。其中,省辖海河流域污染程度位于首位,为重度污染;淮河流域次之,为中度污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轻度污染。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阳最好

2011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均为良,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18个省辖市中,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最高的是洛阳、郑州、济源,空气质量最好的是信阳、周口、驻马店。降水pH值为6.20,3个城市出现酸雨

2011年,全省城市降水平均pH值为6.20,酸雨平均发生率为1.1%。南阳、济源、洛阳3个城市出现酸雨。

城市水源地:18个省辖市100%达标

2011年,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为良好,全部达标。其中平顶山、驻马店、商丘、许昌、三门峡5个城市,水质级别为优;其余13个城市为良好。18个省辖市中,平顶山水质最好。

城市地下水水质良好,开封、濮阳较差

2011年,全省城市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18个省辖市中,16个城市级别为良好,只有开封、濮阳2个城市较差。城市声环境:周口最好,漯河最差

2011年,全省城市建成区声环境质量级别为较好。18个省辖市中,周口声环境质量级别为好,漯河为轻度污染,其余16个城

市为较好。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 发展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在关注发展的同时也关注资源与环境。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一、什么是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坏后代人利益的条件下,从资产中得到最大利益。当代人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它的特点是连续性和永续性。

参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应理解为: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的素质创新、技术创新、设备创新、资源创新,使其注入活力,高效开发文献资源,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知识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确切的讲,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应界定为:以现有文献资源和未来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实现现有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未来资源的合理配置,生產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满足当前需求,并为未来的信息生产做好资源上的准备。就文献的发展来讲,是在保持文献资源总的存量不变或不增加的情况下,开发出多次文献,一部分服务于当前,一部分为后代作为存量。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近期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在现有的国情下,只有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馆员创新、知识创新,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图书馆将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激烈的生存竞争,传统的馆藏方式已不再适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文献资源共享起源于馆际互借。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文献资源共享打破了联合目录和文本文献的馆际互借方式,在文献资源共享的内容、范围、地域方面日益扩展。

1.我国要不断扩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要从地区性发展到全国性、全球性的共建共享,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地域间的物理距离已不再是共建工享的主要障碍。在国外,OCLC中心AmazonCom网站这几年得到高速的发展,并得到全球读者的认可。在国内,集团采购、共享编目数据、全国网上馆藏目录等方面也朝着全球性的共建共享文献资源方向发展。

2.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应向全面性、多样化方向发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将由简单的编写联合目录、资料交换发展为联合采购、网上及时编馆藏联合目录、网上及时共享编目数据、文献资料等。

3.构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运作机制,积极推进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建立宏观的文献信息机构,组织全国性、地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扩大文献信息服务内容,扩大文献信息服务范围,用先进的手段建设计算机软件、硬件平台,使之具有海量的存储功能,提升网络的文献信息传递速度,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不断丰富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与信息,增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特色与创新。

4.拓展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与内容。进一步克服文献信息资源通过数字方式存储、传递、检索和利用,由个别集中向全国乃至全球分散、辐射,快速跨越时间和空间,实现异地阅读和检索,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可规划建设一批有各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库,采取参与共享的形式,进一步推进共建共享的方式和内容。

三、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

图书馆的馆员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一个图书馆能否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关键是人才。

1.管理人才。图书馆管理人才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改变传统的重藏轻用、各自为政、等待读者的被动服务模式;确立信息永续发展的办馆意识,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创造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机动灵活且有较强的信息感应能力和信息输出能力的管理制度;重视人的作用,激发人的活力,发挥个人专长,改革部门设置,在资源开发中选派精兵强将分别从事信息的监测和评价;强化信息预警功能,提高对信息需求的监控功能;从事信息的分析与加工工作,提高对信息的优化功能;定期生产信息产品,提供于社会;增设现代化技术服务部门,负责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负责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建立信息存储机制,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2.专业人才。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懂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需要对馆藏资源开发和网上资源下载的专业人员,需要有市场意识、开发信息市场的营销人员。图书馆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注意引进各种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四、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书馆的创新,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的,或创立原来所没有的一切。

1.观念创新。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财富。图书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始终是一种文化事业,诚然为读者提供原始文献是无偿的,这是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但图书馆收集、整理文献,对原始文献进行信息加工,应该是收费的,因为这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科学研究,这种参与的结果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相应的经济效益。美国克利夫兰公共图书馆的馆长梅森说:“我们为使用图书馆的读者们从事更积极的研究,通常是收费的。我认为收费的理由在研究行为,作为图书馆特色的参考咨询背景实现了资料电子存储和传递的新能力,凭借这些技能,我们将提供更好的传统服务。”即我们要树立信息产业化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图书馆应审时度势,形成属于自身的信息服务产业机构。

2.管理创新。管理是将生产力诸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产品。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鲜明地指出:“所谓社会经济发展,其实都是管理的发展,管理是关键的因素,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关键是管理水平低,管理落后。”知识经济时代,不变革就是停滞,就是落伍。图书馆管理创新,就是要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基本任务、管理者能力方面都要打破传统的束缚,进行创新。

3.技术创新。江泽民同志说过:“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全面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同样,技术创新也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前途、未来命运。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图书馆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不再仅仅是一个保存文献资料的藏书楼,而是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所拥有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信息情报的服务机构。

4.智能创新。图书馆的智能创新,主要是在“人”的问题上下工夫。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开发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的新模式,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界的同志应当具有创新意识,从本职工作出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保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篇4

1 世界环境现状

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共同特点[1]。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 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 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 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 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 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 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 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

1.1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据统计, 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近239亿t,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 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除此之外, 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 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 为降低处理成本, 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 由此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 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 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 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 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 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 其中藻类疯长, 水色发绿, 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 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1.2 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 森林遭到过度砍伐,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 000m2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 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1/2。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kg, 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 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1.3 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 全球每年有2 100万hm2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 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酸雨危害四处扩张, 愈演愈烈, 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近年来, 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 甚至出现空洞。

1.4 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 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 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 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 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2 环境恶化的成因

2.1 经济活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盲目扩大

2.1.1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 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 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 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3]。据分析, 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 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 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

2.1.2 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 从而减少了渗透, 增加了流速, 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 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 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 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 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 危害人们的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 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 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 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 使水污染更加严重。

2.1.3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 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 街道交错, 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 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 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 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2.2 人口的急剧增长

目前, 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 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 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 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 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 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4]。

2.3 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

首先, 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等比传统农家有机肥的含量高, 作物吸收快, 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 造成土壤板结, 土壤质量下降, 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 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 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其次, 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 喷洒大量的农药。同时喷洒农药的过程也对实施者本人造成皮肤的污染。另外, 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 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 还将导致农药更严重的过量施用, 如此恶性循环, 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 长期食用这种过量施用农药的瓜果蔬菜, 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危害。

最后, 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 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 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 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据科学资料显示, 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 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 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 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 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 该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 既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 又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因此,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

从内容上看, 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孤立地指某个单一要素, 而是指诸多要素全方位地协调发展, 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单一要素的统一运行;从时间上看, 它是长期恒久的;从代际关系上看, 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同样能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从涉及的范围上看, 它指的不是个别、局部的问题, 而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 它不仅是个别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而是众多区域的, 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4.1 加强城市规划, 合理布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必须统筹规划, 综合平衡。首先, 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 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 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格局、放射状布局, 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 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 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 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 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 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 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4.2 适当控制人口增长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 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 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 大力提高人口质量, 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4.3 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 实施制度创新, 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 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 控制环境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 通过市场机制, 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 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 确保“污染者负担”, 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 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 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4.4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 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 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 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 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 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摘要:介绍了世界环境现状, 分析了环境恶化成因, 指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恶化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国阶.生态市建设的若干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4) :3-7.

[2]刘培桐.环境学概论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3]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 2001 (4) :77-79.

[4]陈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新西部, 2006 (12) :67, 69.

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篇5

环境在为人类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为人类生存提供舒适性环境享受的同时,并为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进行消纳和同化。然而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其实质是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作 者:曹俊文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江西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xx “”(11) 分类号:F2 关键词: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环境刑法;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60-03

回首过去的几十年,纷繁复杂的环境保护运动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一直带有讽刺意味地共存着。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一个甚为残酷的现实:环境问题必然伴随工业文明而生,这是由工业文明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结构所决定的。假如坚持工业文明的路线,人类所有的成就终会因为人类与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成为虚幻。因此,唯有生态文明才是人类继续发展的目标,促进人类与自然的永久共存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作为新兴学科的环境伦理学已经作出了不少崭新的研究。那么,作为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环境刑法又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呢?本文试图从环境伦理学出发,浅析环境刑法的发展之路。

一、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契合

(一)研究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现实要求。

一般来说,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1]。20世纪中期以后,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早已让人尝尽苦楚:土地破坏、淡水短缺、气候异常、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危机,等等。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大主要方面构成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人类日常的实践活动,阻碍了人类正常地从自然获取资源,对个体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地球是我们知道的宇宙中能维持人类生命的唯一星球,但人类的活动却逐步使得地球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2]。可以说,环境危机直接导致的必然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环境的崩溃会切断人类继续存在的道路,地球已经到了必须拯救的时刻。如果承认,现在的生态危机是人类盲目开发、过度索取的惩罚,那么,要想改善当前的局面,人类自然责无旁贷,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二)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内在联系。

法律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指引方式,其起源却是伦理关系中对道德的公平、正义、利益、秩序、自由、平等等价值的昭示和人类理性的追求。调整社会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法律和道德的历史使命,继而两者必然有着某些相同的价值追求,都对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最初的形态来看,伦理与法律的关系是同体共生——所有的规范都要先寻求伦理的认可,任何的法律都要先找到伦理的支点[3]。法律与道德这种主题会引起人们注意以下问题:道德观念影响法律制度和受法律制度影响的途径和方法;道德概念和原则是否应进入一个适当的法律定义中;法律的道德强制;批判法律制度的道德理性原则和我们默许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4]。

可见,环境伦理学对环境刑法的制定有指导性的意义,后者的价值标准有赖于前者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环境刑法亦反作用于环境伦理的前进。当然,仅依靠伦理的内心约束是无法把环境伦理的理念彻底呈现,故我们学习研究环境伦理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学说理论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生活的信念和行动的准则。

(三)探寻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的意义。

和众多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硕果累累的国家一样,我国刑法逐步融入到环境保护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演进时期,即民、刑法沿用时期,环境行政立法主导时期,和多元治理时期。比较不同时期之中刑法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可以发现刑法的威慑力远超其他法规,而且还能体会出其在环境保护之中展现的无可取代的作用[5]。随着环境法律理论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环境法治状况得到明显的好转。但是,这依然无法掩盖环境问题仍旧严峻的事实。如何让刑法在环境保护和转变社会经济增长方式中真正地发挥功效,已经成为了学术界急需思考解决的命题。

研读中国刑法中有关环境犯罪的条款,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拘泥于传统刑法的总体框架,环境法益极少被环境刑法直接保护,其保护的法益往往限于人身、财产等,这明显不能满足环境刑法真正的立法目的;在具体的规定方面,模糊的规定给予法官过多的自由裁量空间,技术上的缺失使得不少规定过于空洞。因为环境法益和环境犯罪的特殊性,环境刑法在实践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不少学者试图为以上困境寻觅理由: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犯罪成本低等等,但究其实质,环境伦理的缺失才是最需要解决的前提。环境刑法要想被遵守,人们内心对法律的确认与坚定的信仰非常重要。正如《增长的极限》所述,任何有成效的变革,最终都必须以个人、国家和世界的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变革为基础[6]。

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来说,真正紧缺的是以环境伦理为基础而展开的立法行动,缺少的是以环境伦理为指导思想的执法者。如何突破现有的理论框架,拓宽研究的视野,寻觅环境刑法在环境伦理中的契合点,这一条道路注定充满坎坷,但它却也是我国环境刑法在发展的进程之中必须经历的路途。

二、浅析传统环境伦理学影响环境刑法所面临的困境

1824年.世界上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在英国诞生。以边沁为代表的反对虐待动物、主张动物拥有权利的思想,给当时的环境保护运动提供了伦理基础和精神动力:皮肤的黑色不是一个人遭受暴君任意折磨的理由;同样,腿的数量、皮肤上的绒毛脊骨终点的位置也不是使有感觉的存在物遭受同样折磨的理由[7]。作为英国近代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较早地把道德思维扩展到人以外的自然存在物。

在19世纪末的美国,经济迅猛地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严峻的挑战。一些受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和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影响的学者们开始对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关注大自然在迅速拓展的工业社会的命运。那时,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一个是以平肖为代表的官僚主义资源管理方式,另一个是缪尔提出的超越功利主义的资源保护方式;两者的争论成为了日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辩论的直接根源。

(一)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作为环境伦理学中始终占有相当分量的一大学派,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坚持认为,人只对自身负有道德义务,唯有人才具有成为道德客体的资格,其他非人类存在的义务都是对人的间接义务。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人因为具有理性,因而自在的就是一种目的;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是人的主观情感的投射,人是所有价值的源泉;道德规范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行为的准则,它所关心的只是人的福利[8]。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动物解放/权利论的主要思想是,人不仅是对人,还对动物(至少是高等哺乳动物)具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为动物(只是高等哺乳动物)也具有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

生物中心主义认为人的道德义务范围并不能只限于人类和动物,还应该包括所有的生命。道义论的代表泰勒在《尊重自然》中提出,在环境伦理领域中,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自然,而不是尊重人类[9]。他从论证所有生命的物体都有自身的善出发,证明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具有“固有价值”,故它们都应该受到道德关怀,得到道德上的尊重。与泰勒强调生命固有价值的天赋不同,后果主义代表的阿提费尔德把生命的成长和繁荣本身看作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状态和目的。

生态中心主义则是把人的直接道德义务范围,从所有的生命扩大到了作为整体的自然。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地伦理学是典型的整体主义伦理学认为,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是最高的善;深层生态学涵盖了生物圈平等主义和自我实现轮,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各种生物之间的互依关系,人类只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价值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指出,人类走向派生意义上的环境伦理还可以由于是对他们周期这个世界的恐惧,而他们走向根本意义上的环境伦理只能是他们对自然的爱[10]。

(三)传统环境伦理学制度化的局限性。

如果把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思想延伸到法学领域,就是人是法律权利的唯一主体,不管是在理论抑或是实践上,唯独人才拥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即使是公司、企业等拥有一定权利的实体,也仅仅是作为法律上拟制的人加以保护。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只会认可人类的自身价值和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所展现的工具价值,而完全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因为人类的利益具有无法辩驳的优先性,所以不管人类怎样使用自然这个工具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有人才是目的。正是由于这种狭隘的伦理观的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许多被冠以“环境保护法”一类的法律,其立法终极目的与保护环境无关,现代环境立法只不过是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来保护人类既得权利与利益[11]。

当人们用人类利益的名义为破坏环境提供了伦理依据的时候,却忘记了所有人对于个人利己主义的坚决否定,必将无法合理化全人类共同的利己行为,这也便是一直以来引发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人类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完全地被人类中心主义无视了,它只注重当代人类的利益,完全忽略了物种间甚至代际间的平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要对自然承担道德上的义务,继而确证人类与自然同属于一个伦理体系,这是其区别于传统伦理学的一大特征。主张自然体主体化,这是不少秉持这种学说的学者所坚持的。诚然,和道德顾客随着伦理学的发展而扩张一样,法律主体也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从白人到非白人,从男人到女人,从自然人到社会团体。但这种发展必然不会无限下去:如果连池塘、岩石、原始森林等都成为法律主体,拥有法定权利,那么如何行使或者落实权利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再者,现代社会的法律处罚的对象都需要具备行为能力,即使是人,如果不拥有基本的认知和控制的能力,法律亦不会对其施以惩戒,那么对于那些完全无法理解人类社会规范的非人类存在物呢?即使参照已有的规则设立代理人或者监护人制度,其中的巨大社会成本显然值得商榷。环境伦理的价值在于实践,如果以上的制度化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其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环境刑法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伦理研究的深入,两大传统环境伦理观的局限性逐步显现。此时,折中主义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一)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提出及其对环境刑法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承认非人类存在物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并且,它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决策都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造成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能力上的损害。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追求的是一种环境与人类社会的长久共存,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和两大对峙的传统学说不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带有浓重的折中主义理性,其存在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又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扬弃。

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尺度是任何非人类存在物所不能比拟的,任何一部现行的法律都不可能纯粹地为自然立法,即环境刑法也必定体现着法律制定主体的能动性,完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作为其基础是不合适的。但是,自然的内在价值又是所有人生存发展无法缺少的存在,与人类的文明进程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纵观现今传统刑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大多都体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理念,注重行为体现的经济利益和传统意义上的私人利益,不重视乃至无视对自然本身价值的减损,而这引发的就是环境问题始终难以得到实质上的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可见,作为环境刑法伦理支撑的不可能是以上两大主义之中的单纯一种,唯独闪现着折中主义理性光芒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才有可能。

(二)新型环境伦理学对环境刑法的影响与启迪。

环境伦理道德影响刑事立法是20世纪初的事情。此时,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已经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公正、平等、公平、宽容、人道等逐渐成为近现代刑法的伦理观念[12]。环境伦理观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环境刑法的更迭,当我们运用更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审视目前的环境刑法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应有的特征和发展的方向。

1.环境犯罪由法定犯到自然犯的渐变。

根据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加罗法洛的定义,自然犯指的是行为内容不包含怜悯之情和诚实——人类与生俱来的最本质的爱他情感的犯罪,而所谓法定犯,则只是由立法所规定的犯罪[13]。据此可知,我国规定的环境犯罪一般都被认为是典型的法定犯。和传统的杀人、放火等犯罪所具有的极强的伦理违反性不同,环境犯罪的行为并不具有天生的恶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更显尖锐,唯有当人们意识到自身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并非必然产生的时候,环境犯罪才会被立法者在刑事立法中予以考虑。

在现行的刑法中,行为一般要在危害自然的同时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利益时,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其实,在确定环境犯罪行为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如果行为仅仅侵害到自然环境,而对人类利益并未产生实质上的严重影响,该行为往往会被刑法所宽恕,被社会所容忍。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以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为伦理基础的刑法无法满足我们治理生态危机的需求,无法弥补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永久性创伤。至于其后产生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过于超前的理论难以符合现今社会的法律实践,在操作上存在不少困难,难担环境刑法基础伦理的重任。故,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为环境犯罪向自然犯的变迁提供了伦理上的可能。

以这种伦理观的视角,即使只是单纯地损害自然本身而不侵害人类利益的行为,也是违反了伦理观的行为,也应该受到环境刑法的惩罚。此时,环境犯罪已经悄然完成了从法定犯到自然犯的转变。这种理论上的改变,不单会影响环境犯罪的认定,它最终决定的是环境刑法在环境保护上所具有功效。传统的刑法规定,环境犯罪必须达到严重的标准才会被认定,但环境标准的设定总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人类认知能力、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不能全面地保护环境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此时,环境犯罪如被认定为自然犯,就可解决因为法定犯而限制环境刑法调整对象的问题,也可以摆脱因为案件涉及诸多敏感因素而用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现状。

2.环境刑法保护法益的扩张。

深受传统刑法原则的限制,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一般都只限于人身和财产这些人类的利益,而鲜有涉及自然的利益。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引入,人们慢慢意识到传统刑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受其保护的法益有了扩张的趋势。

法律的运动是伴随着人类不断挣脱各种束缚的斗争,在进化的同时亦不断地巩固人类的主体性意识。所以,即使是历史尚不算悠久的环境刑法,还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立法者首要考量的一大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人类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所谓的人类社会就无法继续存在,法律的实现空间不再,再多的完美理论哲学都毫无意义。因此,人类的利益构成了环境法益的一部分无需过多的论证。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除了保障公民的人权和维护社会的秩序这些作用,环境刑法还能否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有所作为。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直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大到了生物与自然,这也就是要求环境刑法要把人类利益和环境利益放到“人—自然”这一道德共同体的系统中平等相待。人类的基本生存利益和自然的基本生存利益要拥有法律的平等保护,没有前后之分。某一些危害环境的行为,即使不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现实的伤害,但是其实质危害并不亚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甚至更大,它很可能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绵延。

综上所述,环境刑法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利益,不能把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作为目的才给予保护,要将两者同时给予直接的保护,追求自然的整体价值。

3.环境刑法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与“环境是发展第一基础”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全球的环境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4]。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全人类的命运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认识可以给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指导下的环境刑法提供新的发展视角。

事实上,国际之间的环境法规在体现相关环境伦理观思想的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先进性,数量上也是最可观的,加快环境刑法国际间的合作是切实有效的方法。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积极有效地应对环境犯罪全球化的挑战,寻找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符合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的环境保护的道路。

生存于文明社会的人是幸福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尽其所能地学会诗意地生活。通过做出对其栖息地有益的行为,智人将能使他们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诗意地栖居是精神的产物;它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境中[15]。透过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视野,我国环境刑法将可以更好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为有效地遏制甚至解决全人类的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德培、陈汉光,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

[2]罗伯特·艾伦:如何拯救世界[M],北京:科普出版社,1986;1.

[3]侯艳芳: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对环境刑法新发展的影响[J],现代法学,2011,(4).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95—396.

[5]王秀梅:环境刑法价值理念的重构——兼论西部开发中的环境刑法思想[M],法学评论,2001,(5).

[6]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26—228.

[7]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M],时殷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9.

[8]王晖龙、于始:生态伦理常识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7—28.

[9]保罗·泰勒,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M],雷毅、李小重等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10]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5.

[11]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J],现代法学,2002,(2).

[12]陈于后,论刑法的道德理念[M],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3.

[13]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73.

[14]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56.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思考 篇7

1.1 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的概念[1]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依据其产生的原因又可分为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 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狭义的环境问题则仅指由于人为的原因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环境法中所研究的主要是这一类, 因为从事地学或生态学研究的中外学者一般都认为, 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自然环境及其要素自身也在发生着某种改变, 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环境状况的恶化, 但是, 环境的大多数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2]。目前我们真正所关注和研究的现代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严重、广泛、影响深远以至于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1.2 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

当前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四种类型[2]: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和能源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某一方面的因素所致, 应当从多学科的、多维的角度予以思考。对于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人类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 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命机制的自己修复、自然净化的系统。该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具有调节、控制和反馈机制, 从而具有自动维持其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由于系统的这种自动调节的能力, 才不致于使人类在每一个不合理的干扰, 都造成整个环境系统的破坏和人类自身的灭亡[3]。但是, 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人类的生产劳动对环境的作用超越这个极限, 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混乱, 从而引发环境问题;

(2) 科学技术产生的环境问题。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我们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力量, 它是在一定限度合理地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当前, 人类更多的是将科学技术异化、扭曲化。人类忽视了自然的主体地位, 漠视人对环境的依赖性, 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技术, 从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3) 经济社会制度与现代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经济问题[4], 根源是共有物品的免费使用。商品经济的属性是优胜劣汰, 是竞争和对利润的追求, 市场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 自由市场经济阶段, 基于资本利润最大化的需求,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迎合市场运作者追求短期利润的潮流, 忽视环境负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不将有关长远未来的问题如地球、生态、文明等列入他们视野之内。就引发了因为使用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问题, 引发了环境成本不计入生产成本的负的外部性问题, 这些都被分析为产生现代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6]。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 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7]: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在具体内容方面应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 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思考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矛盾的双方, 它们既体现着相互之间的同一性, 又有着对立性。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 按照客观规律, 不超越环境容量的最大限度去发展;反之, 二者则向着对立面发展;超过一定限度去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 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

3.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性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的斗争性与对立性是绝对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是建立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基础上的, 人类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环境, 因此, 要保护环境必然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

(2) 科技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要依赖不断的科技创新, 而技术本身只是人在自然之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工具, 技术的发展应该只体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如果人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 过于技术的视野和财富的增减, 不去顾及环境的承载力和负荷力, 那么, 环境问题必定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

(3) 经济基础与环境之间的矛盾[8]。当前社会, 环境与发展之间呈现的主要矛盾就是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 如果片面以追求高额利润作为发展的唯一动机, 忽视环境负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不考虑长远的问题, 这必将导致环境的恶化。如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企业的不合理发展, 通过相关的环境税收来制约企业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而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往往采取偷排、稀释的手段去敷衍他们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 很多地方政府将“发展”简单地还原为经济增长, 将经济增长又简单地等同于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家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必然会严重地破坏环境。以我国为例,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人民币, 占当年GDP的3.05%[6]。2009年, 中国GDP在全世界排名第三, 而实际绿色GDP排名中, 其经济总量竟然为负增长[7]。同时, 很多发展中国家比较贫穷, 落后, 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支持环境的保护, 这也必然导致双方矛盾的对立发展。

3.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同一性

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源和信息要素的总和,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人类处于依赖和服从自然环境的地位。人类的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 因此就必须认识环境, 尊重其主体地位, 服从于环境, 如此环境与发展才能比较协调而延续下去。人与自然是有序结合、有机协调、协同进化的。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体, 在发展的同时, 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实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 就是要求我们的发展是有方向性的, 在一定环境限度内的发展。这一方向从根本上说是发展按照于良好的环境前进。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价值, 才能使环境满足自身的需要, 要使环境适合人的生存发展, 必须对它进行改造, 只有改造与保护相结合, 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 才能真正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和谐[9]。当人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可持续性的发展, 我们就认为是实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协调。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正确地依赖科技创新并有利于环境保护。这就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4结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层次性, 包括资源层次、环境层次、社会层次、技术支撑层次等多方面, 它站在全球或者全社会的高度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是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之间的高效结合可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层次。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高敏.21世纪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10. (1) .

[2]陈惠雄.论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07) .

[3]李慧明, 王磊, 刘倩, 左晓利.环境经济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4) .

[4]马中.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张世秋, 贺燕, 曹静.环境政策创新:论在中国开征环境税[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7) .

[6]韩卫东, 韩耀东.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化进程新纪元的拱心石[J].未来与发展, 2000, (06) .

[7]王夙囡.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沈阳大学学报, 2005, (02) .

[8]欧阳蔷薇.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2001, (04)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8

环境审计最初是企业为降低环境风险而自发开展的内部审计,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成立了环境审计委员会,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考虑环境问题,政府环境审计最早得到迅速发展。1995年世界审计组织在《开罗宣言》中提出了环境审计的概念框架,2001年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提出了更具体的环境审计定义框架: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环境财务审计通常评价政府的财务报表是否反映环境成本和负债。环境合规性审计主要评价是否遵照有关的环境法律、规章和政策。环境绩效审计通常包括评价政府:是否实现其环境目标;是否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是否高效、经济地运行。

在我国,环境审计尚无明确的权威定义。参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框架,将环境审计界定为:由专门审计组织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有关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责任和环境问题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以促进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面从环境审计概念框架的基本要素分析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

环境审计的目标实施,依赖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组织和个人主动履行,并与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提高全社会全民的环境责任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报告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环境审计实施现状

(一)审计主体

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审计工作由三类不同主体承担,即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新兴领域,审计主体仍应由这三类主体承担。由于环境审计是随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而产生和发展的,近年来,环境审计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企业自主进行环境审计的很少,社会审计作为新业务拓展刚起步,如注册会计师对碳排放报告的鉴证。

(二)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对象,从文献资料看,有学者认为环境审计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陈淑芳和李青1998),有的认为是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这些活动信息载体的有关资料(曾宪策(1997))。由于环境审计特殊性,环境审计对象应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管理系统,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环境审计。即从宏观层面审查对各国政府履行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情况;二是有关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即从微观层面审查特定企业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如碳排放指标、环境报告中披露的环境责任与风险等。具体表现为环境资金的财务审计、环境责任主体的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

从审计实践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的开展主要是针对环保专项资金的财务收支和重点项目的专项审计,对环保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进行审查。在微观层面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较少,在宏观层面对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政策公约履行、政府环境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审计和评价更是少见。

(三)审计内容

环境审计内容随着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拓展,从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看,90年代在政府审计中提出资源环境审计,最初主要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1998年审计署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负责组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到2002年,审计署入选为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执委会成员,促进了资源环境审计与国际交流,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污染、工程建设环保审计等多元项目。到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内容拓展到四方面:(1)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审计。(2)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的科学性、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的审计。(3)对环境保护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运营及其效益情况。(4)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履行服务、管理、监督责任,及实施各项管理措施的情况及其成效等内容。社会审计方面,作为新业务拓展在温室气体排放、碳减排等环境事项方面开始提供鉴证服务。

(四)环境审计标准

环境审计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环境审计遵循的标准体系具有综合性和层次性,包括与环境事项相关的国际规则、国家的法规与政策文件,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报告的规范,审计技术层面的规范。国际规则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环境审计有:ISO14000中关于环境审计的系列准则,框架性操作指南有《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环境审计与合规审计》等。在国内,环境相关的法规不够完善,缺乏环境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也没有制定出对环境事项审计评价的标准。法律法规层面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在政府审计领域审计署在2009年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作为指导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进行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文件。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尚无出台相关审计准则和指南。

(五)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

现阶段环境审计方式主要依赖强制审计,受托审计较少。审计的技术方法如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分析程序、重新计算等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需求。由于环境问题涉及计量属性多重性,既有货币化也有非货币指标。在分析方法上除比较分析外,还有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等。

可以看出,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和环境审计实务指南。环境审计主体单一,审计内容有待拓展,审计标准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权威性标准和指南。改变传统的审计理念,在审计方法与手段上创新发展,环境审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的实施更需协同管理理念。

三、环境审计实施强化路径

(一)推动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发展

不同类型的环境审计产生和存续的客观基础不同,对审计活动的信息需求也不同。(1)环境财务审计,产生于经济组织的外部利益关系人对组织环境信息可置信程度的需要。审计目的是对经济组织在披露和报告其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方面是否真实、公允发表意见,审计主要发挥鉴证职能。社会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承担此重任。(2)环境合规性审计,产生于国家和政府履行环境保护和管理职能,是对各级政府部门、经济组织及个人是否遵循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信息需求。审计发挥其监督职能,政府审计机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客观上成为审计主体责无旁贷。(3)环境绩效审计,是对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作出评价。按照ISOl4001解释,对环境资源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的评价,属于环境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审计主体可以多元化,对政府绩效评价,由各级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对经济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对环境事项报告和披露时,可由其内部审计机构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由此可见,要推动环境审计全方位、全内容实施,需三类审计主体共同参与,相互协作。

(二)拓展环境审计对象与内容

《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指出,环境审计对象有三类,一是直接和间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组织,不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二是有权制定或影响环境政策和法规的组织,包括国际性、全国性和地区性的组织;三是有权监管和控制其他组织、部门环境运行的组织。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对象范围较窄,主要针对第一类,即与环境问题如排污、碳排放等有关的经济组织。后两类审计对象是审计较高层次,各级政府对环境的监管职能,政策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需要公开。环境审计内容有其特殊性,与环境事项相关的领域均应包含在内。如环境会计界定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再认定、环境报告的盘查、环境法规的遵循情况、环境污染等事项。审核对象依赖于与环境有关的各类资料,有会计资料,也有非财务信息,如碳排放计量报告等。

(三)完善环境审计法规与实施方案

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重大举措,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方案,但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借鉴国际ISO14000系列标准,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准则,对指导环境审计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创新环境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9

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会计

过去二百多年,世界经济以百倍速度扩张,同时也带来了荒漠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一系列危及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而可持续发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完整、全面的综合发展方式,它把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性三个因素平等放到一起”(萨克斯,201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

1987 年挪威首相Gro Ha Tlen Brundtland代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其他地区或其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会计核算在新的发展观下也无法衡量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无法理清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环境会计建立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与传统会计相比,环境会计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通过分析不同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提供全面的价值分析和统计数据。这些环境信息不但能够帮助经济决策者了解经济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现时和远期的影响,还可以帮助决策者明确完成其环境目标所需要的经济成本。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会计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此笔者仅就新时期环境会计研究领域较为突出的几方面问题试着作一定的探析,可以说这些问题对环境会计发展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期对环境会计的系统构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存在中的问题

1、环境会计体系未形成

虽然近年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体系仍未建立,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尚未制定环境会计准则,使得环境会计研究仍未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环境问题既是宏观问题,也是微观问题。从宏观角度的“需要构建以国民经济核算为起点,以绿色GDP为核心,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而从微观角度讲,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体系,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004 年,国家统计局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即现环境保护部)联合开展“绿色GDP年度报告”项目,虽然项目一直没有中断,但仅在2006 年9 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而后就一直处于“披露休眠状态”,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政绩观、技术关以及制度瓶颈的考验。确立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就是要既能看到GDP增长数据,又能看到数据背后的资源与环境成本;在企业的业绩报告中既能看到财务指标,又能看到环境业绩指标。因此绿色GDP也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2、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制度建设滞后

总结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环境会计取得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就是“依法促进”,加强法制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传统会计无需对环境污染等进行核算,导致了企业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国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这些法规缺乏对企业建立环境会计的法律约束,造成了企业在环境会计方面的滞后,且上述法规在适用范围也仅限于上市公司,多数企业环保责任具有不确定性,违法成本低,使得我国在环境会计发展方面相当缓慢。

同时,有关环境会计准则制度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使得环境会计的实践没有规范可循。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尚无准则和原则,缺乏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标准。

3、环境会计信息不对称

目前企业环境会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目的只是初步满足国家宏观环境管理的需要。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企业并不顾及,可见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是不完整。近年的环境会计研究已经由环境财务会计为主进一步深入到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笔者注意到环境管理会计的一个瓶颈,目前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其他利益相关人(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和企业员工、企业所在地居民、环保社团等)则缺乏使用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企业是被动地迫于外界压力而选择环境管理策略,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未能得到真正发挥。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

1、借助绿色GDP2.0重启的契机,完善环境会计体系

2015年4月环境保护部召开“建立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专题会,重新启动绿色GDP研究工作。绿色GDP一度遭到地方政府的抵制,随着政绩观的改变,绿色GDP实施的障碍正逐步破解。然而国际上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绿色GDP”计算标准,笔者赞同王立彦教授新近提出的观点:“核算‘绿色GDP’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与微观‘环境成本会计’衔接”,“在界定GDP无效性的基础上,首先识别‘无效GDP’。进一步提出,从微观层面的‘环境成本会计’启动,以环境成本为基点,循序渐进,建立和形成‘环境成本数据流’”,最终汇总测算绿色GDP总量。

同时也应借此契机加强进一步对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积极借鉴国外环境会计领域先进的研究成果,对环境会计理论、环境成本、企业行为、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会计体系,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2、推进环境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2014 年4 月24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对于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既是一种指导保障后盾,更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先原则,提出了经济发展如何为环境保护服务、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课题,这也正是环境会计探讨和探索的发展方向。从某种程度说逆向促动了环境会计的研究进程,因为只有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监督。通过相关法规的强制要求,使企业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自觉开展环保工作。相关部门应借机推进环境会计法规进程,尽快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挥政府部门对环境会计的宏观规范作用,明确环境项目的确认、核算与披露原则,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与统一性,也使企业明确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及其评价标准。

3、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解决环境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终将达到完全和共享状态。大数据时代,环境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实时交流与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从而关注并监督环境问题。利益相关者的外界约束力量某种程度来说比政府法律法规的监管更及时、有效,企业要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利益,必然更注重环境管理,发挥环境会计的作用,进一步在实践中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

传统的以财务业绩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下,企业管理者出于成本的考虑,往往拒绝进行环境管理,环境会计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在大数据时代下,依托信息技术,各种行为和活动信息都得以迅速反映,环境业绩也以及时、显性的方式得到显现,管理者必将主动把环境业绩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去,从而自觉地应用环境管理会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在促进经济的同时迫使人类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文章以联合国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背景,指出新时期在绿色GDP2.0重启、新环保法问世、大数据时代下环境会计研究领域面临的体系构建、法规制度构建、成本管理实施等方面的问题,以期对环境会计的系统构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

[2]王立彦:环境成本与GDP有效性[J].会计研究,2015(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篇10

1.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爆发能源危机后, 人类开始意识到抛开环境能源问题, 盲目谋求经济发展只会加深人类与自然的冲突, 造成更大甚至毁灭性的灾难。于是, 在80年代,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步形成, 最终在1987年, WECD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历经4年完成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1.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最早出现于《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最初源于生态学, 随后被广泛运用在社会学与经济学。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被定义为“既满足现今人类生存需求又不影响未来人类需求的发展”。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只有将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才能达到生存的目的。正如侏罗纪时期称霸地球的恐龙一般, 再厉害的物种也敌不过自然灾害, 人类亦是如此。以消耗自然资源, 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加深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峻, 得不偿失。“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在发展时, 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减少自然能源损耗, 调高能源利用率, 促进能源可再生增长, 使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协调, 做到互惠互利。

1.3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996年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 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将环境、人口资源统筹考虑, 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发展, 更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 决不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 环境保护

2.1 环境问题

早在20世纪60年代, 世界就已经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但对于当时的人类而言, 生存、社会发展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环境问题缺乏重视。于是, 环境恶化造成的问题不断加深, 直到如今, 一系列的环境灾害不断爆发, 人类甚至开始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的星球, 可见环境问题, 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巨大生存挑战之一。

2.1.1 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据资料表明, 每年至少有40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许多的动植物早已成为濒危物种。更有数据表明, 地球上将近1/8的鸟类已经濒临灭绝。与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不同, 这样的结果更大程度上是人类的污染与破坏导致。人类打猎动物, 一部分作为生存食物, 另一部分则是用它们赖以生存的毛皮做出亮丽的衣服, 将它们的内脏器官割下制成高档滋补品。不只是为了生存, 更多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贪念, 动物付出了生命, 甚至是物种灭绝的代价。

2.1.2 全球气温变暖

由于人类在生存活动中, 不断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 阻止了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发, 使得地球就像是个温室一般, 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全球气温变暖将会引起冰川融化, 使海平面上升, 从而导致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岛屿的淹没。因此, 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洁净新能源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2.1.3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笼罩在地球周围, 具有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抵挡紫外线辐射, 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如果没有臭氧层, 人类的皮肤癌的发病率将会大大增加, 不但影响到人类的免疫系统, 对地球生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然而, 随着人类对制冷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 释放的大气进入臭氧层与其反应, 使臭氧分解成氧气, 臭氧层形成空洞。

2.1.4 雾霾

“雾霾”一词一跃成为2013年的年度关键词, 由“雾”和“霾”两字组合而成, 更是在2014年, 将其纳入自然灾情范围。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 主要由于人类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所致, 而被人类熟知的细颗粒物PM2.5则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元凶。雾霾不但造成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 被外国评论为是有毒空气, 还会对人体与日常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目前, 相关人员普遍认为, 汽车尾气是排放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在建筑、工业生产、生活需要中产生的废气与扬尘也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除了一部分气候因素外, 人类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 改善空气质量, 降低雾霾污染是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的首要目标。

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类的过度滥用与严重破坏已经造成众多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 更是保护人类自身。至少对于目前来说,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就只有一个, 在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地球的生存星球前, 人类都必须居住在地球。而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 由于以前的过度滥用现在已经处于能源匮乏的状况, 环境也已经被严重破坏。因此, 环境保护对于当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合理使用资源, 对环境加以科学保护, 即使不能做到恢复但至少能够做到不恶化。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1 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持, 过去人类并未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一味谋求发展已经尝尽苦楚, 索性现在人类已经有所意识。良好的环境建设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更可以为发展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好比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 利用农作物与当地生态环境, 用最经济的方式营造校园环境。打破了原有的校园建筑特点, 让农业景观成为校园景观, 在原有的环境基础上, 花费最少的投资成本, 建筑最合适的艺术景观。该建筑设计者俞孔坚老师认为, 可持续发展依赖的是自然系统, 设计要尊重自然, 为自然设计,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真正的现代化不是鳞次栉比高楼耸立, 更不是牺牲自然, 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环境资源, 实现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3.2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发展模式, 尽可能做到多利用, 少排放;少投入, 多生产。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 发展科学技术, 节约能源损耗。每个人都拥有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 相对而言, 保护环境也应该是每个人的义务。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每个人都有环境保护意识, 改变对公共环境的态度。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概念, 自觉遵守文明行为, 将自然环境看作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从自身出发保护环境。

3.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坚持执行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环境问题,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要实现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又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两者相互影响, 为社会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现国家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环境问题是我国乃至全球都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现今, 保护环境是首要目标。人类应该立足于未来考虑发展问题, 为当代人的未来以及后代人考虑, 发展应该是社会、环境、经济、资源相互协调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单独发展。人类不应该以破坏自然法则为代价, 应该尊重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指出了人类存在于地球上, 不可能仅靠人类自身来维持生活。“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作为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基本观点, 早已被大众广泛认同, 可见, 人类再怎么强大都还是要遵循大自然法则。然而由人类进化至今的历史可知, 人类不断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现有环境结构, 为了生存, 不断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索取。“雾霾”、“全球气温变暖”、“海啸”等灾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人类也从原来的漠不关心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今, 生态环境破坏、能源匮乏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 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钱亚赟.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C]//中国环境保护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 (2005)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229~231.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这一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突出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使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的起源,提供了人类发展必备的物质来源。人口、资源、环境是其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因素,20世纪以来,三者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考察发达国家的工业会,会发现发达国家的工业业过程中伴随着资源的严重消耗,环境的恶化,但由于国际关系,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初期资金、技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的承担了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后果。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后果已经日益显现,雾霾、沙漠化、水资源的污染与短缺,已经反过来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产业,走生态问题,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一系列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明确的提出这一观点,要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使人口的结构,人口数量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人口问題不应简单的归于过多还是过少,而应该放在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综合加以考虑,实现人口资源的动态均衡。人口结构可以用人口金字塔来表示,人口金字塔可以用图标形象的表示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根据最新的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已经严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这一问题会尤为突出。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不足尤为明显。为此,我国转变了延续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单独二胎,也是基于这一问题的考虑。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人口素质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国,人口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国民的文化程度偏低,科学素养不高,主体意识薄弱,民主精神欠缺,法治观念淡薄等。为此,应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开展全民法治教育,增强群众法念;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集体福利,保障妇幼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必须在整个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加以重视。

中国的人口总量很大,但人口分布极不合理,中国有10亿人口,主要偏集在东南近海各省,例如东南近海11个省市面积只占全国的13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40%以上。中国北部的13个省市(东北、华北、西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而人口只占27%,其余南方17个省、市、区,面积只占全国的40%,而人口占73%以上。这一不合理的人口分布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而西北等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为此,我国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但进度与程度都应进一步加强,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资源是决定或制约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口总量较大,决定了人均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研究资源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在经济发展初期,过分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了环境、资源等因素,所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整个经济发展模式中占有较大比重,资源利用效率低,大量资源被严重浪费。据推断,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资源消耗国。为此,一系列措施必须采取: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最根本性的措施。重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不是牺牲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高产出,科技附加值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推动资源技术进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资源的稀缺性觉得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的重视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此,必须提高资源企业的技术。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政策上加以引导,使节约资源的技术普遍推广,而企业应重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手段,使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

(三)优化发展环境,加速资源体制改革。中国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相关立法还不是特别完善。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完善资源、环境方面的相关立法,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备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应优化市场发展机制,发挥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市场的协作,形成正确的资源使用环境。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源泉,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大概是在上世纪50年代正式开始,与此同时,我国人口也开始进入倍增阶段,导致环境需承受双重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起步虽然较晚,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决策上面的失误,造成了环境污染、叠加效应。雾霾、水资源污染、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为此,必须采取一整套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群众性的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消费观以及人地相依关系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协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能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依靠政策法规,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在建立环境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法制手段应该是环境管理的基本和主要手段,但是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不规范。所以我们要尽快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重大决策议程,将科学与民主引入决策过程并实现规范化、法制化,以解决和避免环境保护游离于决策之外而造成决策失误的问题。

(三)调节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所以人地关系的紧张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我们需要统一规划,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经营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土地使用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同时,要把农业稳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高生态建设和农业投资的效益。

人类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员,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应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2(1):135-136.

[2]常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2)

高层住宅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篇12

1 高层住宅外环境面临的问题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和市郊, 由于住宅特别是高层宅区的建设, 大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高层住宅外环境作为人的重要生存空间面临以下的问题:

1.1 在高层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 人们习惯于强调

以高度人工化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 忽略了对外环境中自然因素的考虑和综合利用。

1.2 大规模的居住区开发和旧城改造, 令原有的街区和环境完

全被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层住区所取代, 新旧之间存在巨大的难以磨合的差异。

1.3 在高层住区外环境创造过程中, 忽视了人们对于精神方面

的需求, 忽视了地域性和人文因素, 表面物质空间的膨胀未能满足深层次人类精神的要求。

2 科学规划高层住宅外环境

研究高层住区外环境动态规律的目的在于创造符合环境变化特点, 可以在历史长河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 这要求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可塑性。

2.1 加强整体规划, 分期实施的思想。

在高层住区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经常因为资金等问题使住宅区不能一次性建成而需要分期开发, 但在规划上一定要统一整体规划, 从整个大环境出发。

2.2 强化远期与城市融入可塑性。

高层住区与城市环境是一种互相依赖, 相辅相成的关系, 高层住区外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组成模块, 影响城市环境景观和空间, 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赋予住区外部环境以充满生命力的空间, 两者的相互作用, 最终形成城市环境的统一体。

2.3 突出节地思想。

土地在地球上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住区建设中的节地原则, 是指在保证住区环境和住房舒适的前提下, 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最多的住房。高层住宅由于它向空中发展的优势, 本身就是一种节地的设计方法, 但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 就要通过优化设计来实现。

2.4 节地规划中的注意问题。

从辩证的角度看,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因此节约用地的同时不应盲目增加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必须保证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与消防间距, 减少视线的干扰, 同时还应有一定的空间发展余地。

由于建筑建成后将存在数十乃至上百年, 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必将要求住区外环境相应进步, 适当保留一定的空间对外环境的可变性与发展性提供必要的保证。住宅平面进深的增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的采光、通风, 另外体型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据分析, 平面长度比例相差越大, 建筑对热量的吸收和热量的损失就越大, 高层住宅的平面长宽比例应控制在1.0左右, 不应超越一定的量度, 以节省能源消耗。

3 加强外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意识

建筑外环境是人与自然交流的中介, 虽近年来环境中人工要素的比例日趋增大, 但和煦的阳光, 拂面的街风, 葱郁的树林, 粼粼的波光却依然是外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 也日益成为外环境质量的重要判标准。人们在运用人工元素开拓人居环境的同也往往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 甚至剥夺了一些物的生存权, 因此其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生态意识。大量实验证明, 植物群落能净化空气、水体, 改善土壤, 降低城市声, 对环境小气候中的温、湿、日照、风速、雨、雾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1 软化人工建筑环境。

人工建筑环境越多, 生态破坏越严重, 环境的可改变性就越低。软化人工建筑环境的主要方法是充分加大绿化和水面的面积, 具体包含两方面内容:

3.1.1 下层空间的处理下层空间主要包括建筑外部和建筑底层

部分, 首先应处理好硬地面的材质和位置, 以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少设置为原则。在硬地面选择上应使用铺砌式材料, 少用钢筋混凝土;其次应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硬质铺地在白天阳光照射中吸收、蓄积大量的热量, 使地面温度很高, 在晚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导致住区外部环境温度难以下降, 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而利用大量绿化植被的呼吸作用, 可以带走热量, 对稳定外环境温度、湿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1.2 强调绿化种植多样性原则。

我们居住区需要的是一片既美丽, 又持久的绿化外环境, 这需要增加植物的多样性。首先植物多样性是丰富小区园林景观的需要。多样性植物使整个住区环境在季节更替中孕育出春华、秋实、夏荫、冬雪的情调, 产生高低错落的立体效果;其次培养多样性植物是搞好园林植保, 维护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

3.2 重视自然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2.1 阳光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点, 当一些

发达地区正进一步发展“零能建筑”, 即利用阳能提供建筑所需的能源。在过去一般采用被动太阳能技术, 随着科的进步, 高层住宅对太阳能的利用应向主动式太能建筑发展, 可以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对顶层住户和向外墙的影响;整个住区的路灯、洒水及电梯电能由太阳能提供。当然, 尽可能使用太阳能独系统的同时, 也必须与城市并网供电系统相结合, 相补充, 互为依托。

3.2.2 外界气流的利用生活质量的提高使空调技术进入了千家万户, 这又给城市与大自然带来环境和能源的问题。

首先是能源问题, 在我国2000年的家用空调的总需求107台, 空调热量的大量产生使整城市乃至区域性温度升高, 热污染严重, 而许多非保空调产生氟利昂泄露, 极大地破坏臭氧层, 地球处于无保护的状态下。

3.2.3 水的循环利用。

据统计, 在工作、生活中消耗的水量有50%可以利用雨水代替。设置专门的天面雨水收集管, 集中过滤后, 储存在地下水池中, 通过水泵对住区输送。雨水的利用是今后住区乃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3.3 加强噪声控制。

国家规定小区噪控制在45~50d B (日间) 和35~40d B (夜间) 。为改善区里噪声对住宅的影响, 可以通过增大距离, 植绿化等方式解决。对于高层住宅下的裙楼商和交通噪音可以在住宅高楼与裙楼间的架空层设平隔音板, 并种植爬藤植物以减少噪声。

上一篇:信息与文化的有效整合下一篇: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