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2024-06-24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精选12篇)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1

一、国际环境法的定义

对于国际环境法的定义,亚历山大·基斯先生认为:“国际环境法,如同海洋法或外层空间法一样,是国际法的特殊领域,其目的是防止生物圈严重恶化和失去平衡以致不能发挥正常作用。”[1]这个定义说明了国际环境法与国际法的种属关系,也阐述了国际环境法存在的基本目的。

王曦教授对国际环境法的定义是:“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主体,其中主要是国家在因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发生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体现它们之间由其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协调意志的,调整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包括有关的跳跃和国际习惯。从广义上看,有关的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和国际组织的决议也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部分。”[2]王曦教授的定义较全面地解释了国际环境法的本质、特征和外延。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评判定义好坏的标准。笔者在对上述定义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为国际环境法下一个定义: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是旨在协调国家之间在国际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共同意志,以达到约束各国环境行为的宗旨,预防和解决国际环境问题,保护国际环境和全人类利益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环境法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自1970年以来,国际法将环境保护纳入其调整对象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具有跨国性质,解决环境问题,要先确定它的影响范围,通过条约来调整保护环境的相关权利义务,同时,习惯法与一般法律原则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零散到系统的过程[3]。

想要了解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阶段,不得不提及促使国际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三次重要会议,这三次会议被认为是其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1.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到16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14个国家的代表、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共约1 200人;以个人名义与会的代表和大约1 500名记者。会议的宗旨是“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4]本次会议尽管没有通过具有广泛约束力的文件,但形成了三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重要文件(non-binding-documents,or soft law),其中《人类环境宣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

《人类环境宣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宣布7项对人类环境问题的共同认识: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塑造者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保护和改善环境对于人的幸福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责任和能力认识;区域性不同环境问题的认识;对改善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的认识,等等。第二部分宣布了26项指导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基本原则,明显地反映了出席会议的各方的政治考虑,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尽管各国取得了比较广泛的一致认识,但由于各国为其主权政治因素和经济发展的考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很多的矛盾与分歧。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本次会议上,人类第一次在国际环境问题上取得了很多一致性意见,也第一次集中暴露出各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重大分歧。这预示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必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为了国际环境保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必能协调多方利益,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16位国家政府首脑、172个国家的8 000名代表、9 000名新闻记者和3 000个非政府组织[5],也被称为“地球首脑会议”(Earth Summit)。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会议的宗旨是“在加强各国和国际努力以促进所有各国的持久的无害环境发展的前提下,拟定各种战略和措施,终止和扭转环境恶化的影响”。[6]此次大会通过了5个文件,其中3个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项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下简称《里约宣言》)虽然是一个“软法”文件,但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予以前所未有的推动,确立了人类在很长的历史阶段的新的发展道路。同20年前的《人类环境宣言》相比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承认了环境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确定了各国在环境恶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是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它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它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它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这为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环境义务提供了依据。旗帜鲜明地倡导国际环境合作问题,主张各国以伙伴的关系进行合作,共同努力解决人类环境问题。在宣言里不难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歧依然存在。宣言的诞生是一个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其中体现了环境与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但《里约宣言》在《人类环境宣言的》的基础上,着实在国际环境问题上迈进了一大步。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高度,确立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考虑的新思想,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全球性多边型条约,将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环境问题均纳入到国际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软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涉足新的领域;国际环境法使得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广为接受,对国内的发展战略的改变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3.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

联合国于2002年召开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市举行,是迄今为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内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有192个政府代表团、104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以下简称《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约翰内斯堡宣言》仍然是一个“软法”文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但它回顾并总结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坚定地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我们承诺建设一个崇尚人性的、公平和相互关怀的全球社会,这个社会认识到人人都必须享有尊严。”“在非洲大陆这个人类的摇篮,我们通过《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和本《宣言》,宣告我们彼此之间承担的责任,并对更大的人类大家庭以及子孙后代负有责任。”在这个时期内,国际环境法继续向前发展,保持着前一个时期的势头,会议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强有力的推动国际环境法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国际环境法仍然很薄弱,并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它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环境法的规范发展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虽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但依然是一个“软法”的概念,没有形成国际习惯法规范。现有的国际环境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范围和深度都不足以满足国际社会的客观要求。第二,国际环境条约相对零散、分散,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条约之间相互不协调,在一些情况下,与国际法其他领域的规范有矛盾体现。第三,缺少一个监督国际社会处理环境与发展事务的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一个强有力的,可以确保各国能够平等参与的部门。第四,各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差异妨碍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共同意愿的发展,也妨碍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总之,一个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机制没有最终形成,国际环境法仍需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三、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环境问题的演变正如梅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中》所描述的那样,是呈现级数增长的[7]。环境问题从单一的国内问题演变到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各国家之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之外,又多了一层———国际环境关系,即因保护环境、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关系。笔者曾在上文中提到过,国际环境法则是一个专门调整国家之间在国际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共同意志和环境关系的国际法新的分支学科。

国际环境关系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关系等其他领域有着内部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基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焦点的特点,国际环境关系不仅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从根本上控制和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向。环境问题在各国的对外关系中已经成为国家着重考虑的问题,环境与资源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不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环境问题使得本来就复杂的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微妙,甚至成为一个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砝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相牵制。根据里约会议中确定的“预防原则”,即使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也应该优先考虑环保。这客观上会限制潜在危害环境的物质流通,但与世界贸易组织中促进贸易的条例相互抵触。

第二,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挂钩。传统观念里,只有外部的军事力量对国家主权及领土的侵犯才是对一国国家安全的威胁,而环境问题引起对一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则是令人费解的理论。然而,当环境问题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时,大部分国家都面临了同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污染转移……这些问题可以给国家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处理不好,会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矛盾,国际社会也会面临着动荡不安的阴影,使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形势步步紧逼,迫使每个国家将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1991年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环境安全视为国家安全利益;欧盟、俄罗斯等国也将环境问题列入本国的安全战略主要目标[8]。

第三,环境问题交织人权问题。保护环境涉及到对地球上每一个生命尤其是对每一个人的权利的保护。“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环境的庄严责任”———即对公民环境权的最深刻的理解。至此,“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构成人权的重要内容,“环境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承认。此时,人权保护又多了一层屏障———对环境权的保护。但当人权总被西方国家的强权利用时,人权外交也就增加了“环境外交”的内容,环境问题再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涉及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的问题,而是演变成为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根本性问题。环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可见一斑。

毋庸置疑,环境问题使国际关系变得微妙复杂,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传统的国际秩序也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国际法律理念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重整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国际环境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萌芽时期过渡到初现雏形到现在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渐完善的过程,离不开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跨国集团和个人对国际环境问题做出的努力。为了战胜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为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国际社会仍然需要做出不懈努力,国际环境法仍需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只有国际环境法的车轮滚滚向前,才能推动国际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国际环境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现雏形期,直到现在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中,各国出现了很多矛盾与分歧。尽管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道路是充满矛盾与斗争的道路,但势必会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完善,促进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环境法,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国际法

参考文献

[1][法]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M].张若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

[2]王曦.国际环境法(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58.

[3]王曦.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2.

[4]《人类环境宣言》序言[G]//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56.

[5][美]尼古拉.A,罗宾逊.21世纪议程:地球行动计划:英文版[M].纽约:美国海洋出版社,1993:13.

[6]联合国大会第44/228号关于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G]//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62.

[7][美]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4.

[8]王茂涛.环境安全与绝对主权观的当代困境[J].武汉大学学报,2002,(6).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2

【摘 要】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推动了国际贸易管理以及贸易方式的创新。但是,此种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现实问题,要想维持良好的贸易秩序,国家就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当前复杂的贸易局势。本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创新表现做了归纳,并阐述了此种局面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创新表现;应对思路

一、前言

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其创新性表现在贸易的实现需要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贸易方式上,但同时其也对管理层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这种局面,国家必须要积极应对,以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

1.创新表现

电子商务兴起之后,国际贸易也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契机,其中的创新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贸易方式方面。以往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通常是交易双方在面谈后直接进行当面交易,受到距离的局限。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中使用的工具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交易双方不再需要面对面,通过电子方式就可以顺利实现交易,过程中也无需再考虑距离问题。并且,电子交易也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此种交易方式具有数字化的特点,以交易过程的完整程度为依据,采用此种方式开展的国际贸易可细分为两大类,依次为完全类、不完全类。其中,完全类的特点在于其完全依赖电子商务进行市场潜力的挖掘,而不完全类的特点在于其并不仅仅依赖于电子商务,另外还要借助一些外部条件。随着电子商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电子化程度将越来越高,纸质单据也将逐渐被电子单据取代。单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子化发展对于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是比较有利的,比如,在电子单据取代纸面单据的情况下,贸易中的文件成本就会大幅降低,同时,信息出错的可能性也会下降。

其次,管理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商品配额是影响交易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这方面已经开始广泛采用电子招标模式。此种招标模式优势显著,为管理机关进行认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得认定耗时大为减短。具体来讲,此种招标模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在此种模式下,管理机关可以对商品使用进行及时、有力的管控,管理工作的进行事半功倍。(2)管理机关能够借助此种模式实现对商品额的动态管理,减少消费问题和配额使用等问题的出现。(3)管理机关能够通过网上抽查进行招标管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比如取消其参与资格等。为了规范出口,我国当前对此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办法,企业必须先在网上提供申请,待批准之后方能领取许可证。上述管理模式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对于对外贸易的管理进入了新阶段,人为因素对贸易的.干扰作用正在逐步减轻,贸易也因此更加公平和透明。进出口贸易管理中应用电子商务,不仅能够为证明核查提供便利,还可以简化管理环节,起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从海关的角度出发来看,电子商务为其工作带来的益处不仅仅体现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还能够帮助其实现更规范的进出口管理,进而消除逃税等违反贸易规定的情况。

2.当前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是公认的,但同时其也导致了一些现实问题的滋生,并使得贸易中原本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突出。简单来讲,国际贸易中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法律体系不健全,且部分规定也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形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具有很多新特点,现行法律已经不能与此相适应,表现为很多规定和条款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贸易形式。举例来讲,电子商务中可能会出现侵权问题,涉及超链接、域名等,但现行法律对此却未做出明确规定,致使纠纷以及侵权行为出现时难以得到及时的调解、处理。

第二,国际交流障碍多。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理念也都有差异。上述客观存在的情况使得国际交流面临重重阻碍,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信息误读的情况,致使交流难以有效进行,给交易带来麻烦。比如,西方人认为13这个数字很不吉利,在所有场合都比较忌讳,但中国人却认为4很不吉利,一般都避免使用。这种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对于贸易的进行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要想更顺利的开展贸易,国家之间就必须要多进行一些文化方面的交流,以便增进了解。

第三,信息基础设施滞后。电子商务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实现,但当前阶段,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技术滞后。此项问题可以说是这些国家国际贸易方面一个十分明显的“软肋”,对贸易产生的制约作用相当显著。在技术滞后的前提下,无论是网络维护,还是物流配送,都会存在一定不足,给交易带来不便。

3.应对思路

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创新表现来讲,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现实中应通过下述措施来应对,以促进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

(1)完善和更新相关法规

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为贸易秩序的维持提供依据,所以,针对我国现阶段法规不全、条款滞后等问题,国家有必要加强对立法的重视。也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外贸易中的违法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罚,正常的贸易秩序才能不受干扰。同时,完善法规也有助于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减少侵权事件,保证市场的公平性,为企业参与竞争创造有利的大环境。

(2)国家之间应多开展对话

以我国为例,对于国际贸易中交流障碍多的问题,国家应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友好对话的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为贸易中的顺畅交流打下基础。为此,我国就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抓住一切机会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及文化。这样做能够避免交易中出现信息误读,有助于交易的顺利达成。同时,鉴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不长,经验比较欠缺,我国在与其他国家交流的过程中,也应有意识的学习他国经验。这样做有助于我国集他国之长,对各项工作进行改进。另外,我国也应重视技术的发展,并将利于自身的技术类型作为发展重点,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技术保障。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国际贸易的展开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针对当前此类设施滞后的问题,国家必须要在正视基础设施重要性的基础上,尽快推进相关设施的建设。只有保证这些设施的完善,才能为贸易的高效进行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以我国为例,美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该国不仅资金实力强、技术方面远超其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比较高,所以,我国在加强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美国的发展经验。电子商务发展中,企业属于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主力军,所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市场环境,也是我国现阶段需要考虑的。另外,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的观念以及相关的体制都有了一定的创新,这种情况为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但同时也需要树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贸易方式以及管理两个方面,但同时也正面临着法规体系不健全、国家交流障碍多、信息基础设施滞后等现实问题。出于维持贸易秩序的考虑,国家就要重视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确定应对方案,以免我国的对外贸易陷入困境。

参考文献:

[1]徐宏高.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18(03):36-38.

[2]陈羽佳.茶企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控[J].福建茶叶,2016,(06):52-53.

[3]杨红彦.国际贸易、不完全契约与TFPDD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经验[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8(04):28-33.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准则;国际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潮流既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将自己的贸易和资本两大市场置于世界环境中才能实现自身的繁荣。因此,会计,这一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商业性语言,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必须实现国际化。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我国企业实现跨国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我国跨国公司数量迅速增加。母公司为了加强对于国外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或者公司的债权人或股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定会加强对于子公司会计信息业务的监管。而要实现这一点,只能是国与国之间的会计准则标准差异性较小甚至没有差异,这样跨国公司之间业务处理之间就具有明确的原则,最终实现母、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处理的便捷性。

(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在国际贸易交易之前,贸易双方都会对交易对象进行相关的资信状况调查,其中企业运营的财务信息是其考察的重要内容。这时,财会信息就成为贸易交易主体进行交易的重要桥梁。而要得到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去衡量,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必须有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国际贸易交易的质量和效率。

(三)我国资本实现国际范围内流动的要求。在资本国际化日益提高的今天,就需要一个标准化了的会计准则来维持各国资本流动的安全性。这样一种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也能够提高国际证券监管机构审核跨国公司财务报表的效率。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环境因素

(一)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影响会计准则的根本性环境因素,我国政府应当发挥好自身的宏观调控的职能,以协调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由于我国经济仍处在发展中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应当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老建设我国的会计市场。

(二)政治环境因素。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实现国家化发展中的独特社会性质,也就是说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必须能够体现国家的意志。在具体运行操作中也必须管着我国制度的根本主旨。

(三)法律环境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法律的约束和管制,并且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就是说,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在长期的历史探索中,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法律、法规,以为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仍存在着我国会计信息与国际会计信息的巨大差距、我国现有的法律环境不符合会计准则国际化要求的标准以及会计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要想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选择性吸收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有着我国独特的环境影响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自身的固有特点。所以,我国面对国际会计准则既不能全部吸收,亦不能全盘否定。要结合我国会计环境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吸纳国际会计准则,既能加速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又能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的独有特色。

(二)逐步取消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做法。由于我国的企业队伍庞大,在规模和企业结构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在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化改革的时候,必须依据我国具体的国情,进行有层次、有计划的取代,这样能够保证我国企业现有发展规律的平衡。

(三)稳健有序会计国家化改革发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任务,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而且也需要要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因此,在进行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积极的指导协调工作,将改革的速度和形式置于一个合理的轨道之上,以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家化发展的稳健有序。

(四)建立健全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对于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会计违规现象,必须加大对于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首先,要完善《会计法》等会计准则的相关法规,为会计准则的执行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建立健全会计准则执行的监管机构,并设置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机构,形成机构间的相互牵制,提高会计准则执行的效率。最后,要加大对于会计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以起到对所有企业和社会全体的警示作用。

(五)完善会计教育,加强会计队伍建设。作为接触会计信心的重要人员,会计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而会计人员道德修养的高低,又会直接影响他们在记录会计信息时对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并且,随着国际化会计信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处理也需要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来适应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所以,我国必须完善会计教育制度,加大对于会计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保证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使得会计人员及时接受新观念,掌握新知识,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最终建立起我国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四、结束语

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会计准则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化改革中,要根据我国具体的国情,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有选择性的吸收,还要积极改善我国的会计环境,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最后还要通过加强会计教育,来建设会计队伍。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郝晓岚.浅谈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32-33.

[2]樊翠云,刘炜,刘春枝.论会计环境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1):45-46.

[3]张宇璐.浅析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J].时代金融(下旬),2011(08):93-94.

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篇4

既然贸易与环境的博弈都属于囚徒困境博弈,那么博弈结果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贸易与环境的关联博弈能够促进环境合作吗?笔者从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入手,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应当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贸易与环境必然要协调发展,笔者主要讨论的是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及发展中国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政策导向。

一、基于统一模型的国际贸易博弈与国际环境博弈分析

(一)走出困境的条件

由于贸易博弈与环境博弈在阶段博弈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属于囚徒困境博弈,因此,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设博弈具有2个参与方,分别是国家1和国家2,每个国家政策选择的战略空间为“合作”或“不合作”,其对称博弈的阶段博弈支付矩阵如图1所示。在表示关税政策博弈时,合作代表低关税政策,不合作代表高关税政策;在表示环境政策博弈时,合作代表控制污染的政策,不合作代表不控制污染的政策。

在图1的支付矩阵中,各国的支付为U,其下标c代表合作,d代表不合作,第一个下标字母代表国家1的战略,第二个下标字母代表国家2的战略。由于是对称博弈,因此有Ucd=Udc=Ud。如果Ud>Ucc>Udd>0,则该博弈就是囚徒困境博弈。

在单阶段博弈中,囚徒困境博弈存在一个占优战略均衡———[不合作,不合作]。虽然双方都采取合作战略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在单阶段博弈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当阶段博弈重复无限次时,[不合作,不合作]只是这个博弈的一个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而不再是占优战略均衡。根据Folk定理可知,对于无限次重复博弈,只要贴现率δ∈(0,1]取合适的值,任何可行的帕累托改进结果都可以实现。

当然,各国对外政策的实际博弈过程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根据KMRW声誉模型理论,参与人关于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合作行为在有限次博弈中也会出现,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长(2)。

下面以一个持续T阶段的重复博弈为例,分析出现[合作,合作]均衡的条件,其阶段博弈的支付矩阵仍为图1所示,假定每个参与方有两种类型:理性或非理性。理性参与方可以选择任何战略,而非理性参与方选择“冷酷战略”———开始选择合作,选择合作直到有一方选择不合作,然后永远不合作。在声誉模型中,每个参与方的类型信息都是私人信息,即每个参与方都有p>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1-p)的概率是理性的。对于参与方1,如果在第一阶段首先选择不合作,暴露出自己是理性的,从第二阶段开始,双方都将选择不合作直到T阶段。因此理性参与方1的最大期望支付是:

理性参与方1的另外一种战略是开始选择合作直到T,除非参与方2在t阶段选择了不合作;在后一种情况下,从t+1阶段开始选择不合作直到T。如果参与方2是非理性的,理性参与方1从这个战略中得到的支付是UccT;如果参与方2是理性的,理性参与方1的最小支付是0+Udd(T-1)=Udd(T-1)。因此理性参与方1从这个战略中得到的期望支付是:

如果下列条件满足,这个战略一定优于从一开始就选择不合作的战略:

对上式化简可以得到:

就是说,只要T>T*,从一开始就选择不合作不是理性囚徒的最优战略,类似结论对于理性参与者2也成立。显然,T*的大小可以反映合作的难易程度,T*值越大,说明出现合作均衡的条件越苛刻。

从公式(1)可以看出,若各个支付函数为固定值,则p值越大,T*值越小,这与声誉模型理论相一致。但是,若p值固定,则Ucc比Udd越大,T*越小,合作也越容易实现。同样,如果Ud越大,则T*也越大,即,如果单次背叛得到的支付足够大,合作也难以实现。当然,在此给出的并不是声誉模型定理的证明,而仅仅是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在声誉模型中,除了参与者类型信息的概率外,阶段博弈各个支付函数的大小也是影响合作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国际政策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当双方合作的支付函数Ucc比双方都不合作的支付函数Udd大,合作越容易实现。这一结论的实质是,如果博弈重复次数足够多,且每个参与方有足够的耐心,任何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得都是微不足道的,参与方有积极性为自己建立一个乐于合作的声誉,同时也有积极性惩罚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根据这一结论,可以分析国家间贸易博弈和环境博弈各个支付函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博弈结果的影响。

(二)国家间贸易博弈合作均衡的可能性分析

从阶段博弈的支付矩阵来看,国际贸易领域所涉及的各类博弈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双方采取合作战略的支付明显大于双方采取不合作战略的支付,即Ucc>Udd;(2)单方不合作的一次性支付Ud虽然大于Ucc,但远小于双方长期合作所带来的收益;(3)如果以各国政府的一届任期作为重复博弈的一个阶段博弈(假定各国政府的任期相同),在远期博弈时,虽然博弈的各个支付函数Ud、Ucc、Udd的值相对于近期博弈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上述比较关系却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国际贸易合作比较容易实现。

在国际贸易博弈中,无论是近期博弈还是远期博弈,其支付函数都比较明确,各个参与方对于支付函数的歧义较小,因此,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预测的一致性容易达到,纳什均衡容易实现。

在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参与博弈的国家众多,达成协议的困难明显增加。但是,目前的多边贸易体制———WTO制度奉行互惠原则和非歧视原则,这些原则的实施使WTO成员获得的收益明显大于通过国家间签订双边贸易协定所获得的收益,即公式(1)中的Ucc增大,这将使贸易合作的稳定性增强。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初期阶段曾经发生过严重的贸易战,造成合作破裂,导致世界经济倒退,但现在的贸易战更多时候是贸易谈判中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而真正爆发贸易战,并导致双方贸易合作彻底破裂的情况越来越少见,从GATT到WTO的发展进程验证了这一点。换言之,虽然国际间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很多曲折,但却在稳步发展。

(三)国家间环境博弈合作均衡的可能性分析

国际环境博弈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博弈结果的差异也较大。由于产权和技术两大因素的制约,在小区域范围内的国际环境博弈容易达成合作协议,而在一些大区域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合作则很难达成合作协议,或者协议虽然能够达成,但却难以真正落实执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总体来看,国际环境合作的支付必然大于各方都不合作的支付,即Ucc>Udd,但是,如果分期来看,在近期可能会出现Ucc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收益的评价标准差异较大,使博弈的支付矩阵难以成为公共知识,预测的一致性不易达到。例如,发达国家往往积极推动某些国际环境合作项目,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政策。

3.受制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小时空范围内的环境控制成本与收益可以计算得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大时空范围内的环境控制效果,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普遍受到质疑。例1:中美大气污染问题的争议。2006年7月,美国媒体上有消息称:洛杉矶上空的空气污染有25%来自于中国。随后,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回应:有关空气污染物传输的客观规律目前尚在探讨和研究之中,美方的一些新闻报道是不客观的(3)。例2: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关系的争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气候变暖是由温室气体造成的,而布什政府更是以此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4)。

4.环境合作的搭便车问题。与贸易博弈类似,当参与博弈的国家越多,达成环境合作协议的困难越大。与贸易合作不同的是,环境博弈中面临着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不明确而引起的外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性将导致环境合作的收益外溢,从而引起搭便车问题。具体来讲,当一个环境问题涉及多个国家时,环境改善措施所带来的收益往往会被所有的国家共同享用,无论这些国家是否为改善共同环境做出了应有的努力。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会使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国家的收益减少,即公式(1)中的Ucc减少,环境合作的难度加大。

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虽然可以带来长期的共同利益,但因上述环境博弈的种种特点,要真正实现合作,难度很大。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进程也表明,国际环境合作协议的签订是非常困难的。从海牙会议到波恩会议的曲折过程可以看出,随着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国际环境合作实际上在退步。正是由于国际环境合作进程步履维艰,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便纷纷使用贸易制裁手段如绿色贸易壁垒来应对越境污染问题。

综上,虽然国际贸易博弈与国际环境博弈在阶段博弈中都属于囚徒困境博弈,但两者支付函数的诸多差异对博弈的均衡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重复博弈条件下,国际贸易博弈可以走出囚徒困境,实现帕累托最优均衡;而国际环境博弈在许多领域仍然无法走出囚徒困境。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设法改变环境博弈支付函数的相对关系。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是贸易与环境的关联博弈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借用“议题关联”模型来解决国家间在贸易与环境合作中由于某些不对称所引起的利益冲突,从而通过国际贸易合作来促进国际环境合作。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博弈分析

(一)贸易与环境的基本关系

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缺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自然资源分为可分拨资源与不可分拨资源两大类。资源可分拨,实质上就是产权可分割,在运行良好的市场竞争中,可分拨资源往往能得到合理的定价和有效的配置;而不可分拨资源则由于其产权难以明确分割到个人,因此谁也不能拥有该资源的产权,却能够无偿地使用它。对于这类资源的配置问题,市场机制会“失灵”,因为企业可以转移生产成本,带来所谓的外部性问题。大气层、海洋、全球生物多样性等这些由全世界共同拥有的资源是典型的不可分拨资源,其产权缺乏导致了国际外部性的产生,使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可见,贸易并不是引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然而,贸易影响国民经济,而国民经济又影响生态系统,因此,贸易间接地影响着环境。对于越境污染以及其他涉及全球生态系统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的环境管制政策又大多涉及贸易政策。所以贸易与环境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利还是弊主要取决于贸易所涉及的资源是可分拨资源还是不可分拨资源。对于产权明确的可分拨资源的利用,贸易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经济增长,为各国政府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财力支持,并通过增加人均收入,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

但是,环境资源属于不可分拨资源,在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外部性问题,自由贸易无疑会放大这种外部性的影响,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其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发达国家利用贸易自由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如将某些“垃圾”运往发展中国家,或者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进而导致生产扩大和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2)贸易引致的专业化生产使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御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灵活性,专业化的单一生产模式必然使这种能力变得越来越脆弱(5)。

(三)环境管制政策对贸易的影响

应当说环境管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和动态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一国环境政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而且还涉及外国直接投资,进而影响一国的贸易类型和产业布局等诸多方面。这种影响会因所考虑的时间范围不同而分别产生不同的结果,目前国际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

单从保护环境来看,环境管制政策并不是万能的,而有它自身的局限。如果以保护环境为名的贸易制裁措施(统称为绿色贸易壁垒)能够使越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完全内部化,就可以改变环境博弈的结果。此时,即使不控制污染也要承担相应的环境成本,而控制污染便成为环境博弈的一个占优战略,它可以使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然而,这些制裁措施往往不能达到上述目的。以绿色关税为例,绿色关税在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保护进口国的环境。但是,绿色关税作用于终端产品而不是作用于生产该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因此关税的作用不能完全等同于国际环境税(庇古税),它不一定能使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反而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当一个外国供应商因其生产工序污染严重而被征收附加税时,他的决策可能有两种:如果他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能力,他会转而采用一种污染较小的生产工艺;反之,他可能进一步降低环境标准和成本,以补偿其缴纳额外关税而失掉的竞争力。可见,绿色贸易壁垒对于保护全球环境的作用非常有限,并有可能通过限制贸易,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减少这些国家对于环境保护项目的投资力度,进而对全球环境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正是由于单纯的国际环境合作很难实现,而单纯利用贸易制裁手段保护环境资源又有许多局限。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将贸易博弈与环境博弈构成关联博弈的方法来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贸易与环境关联博弈分析

通过环境问题与贸易的关联来改变跨界环境困境的思想,已经有许多文献进行了讨论。其理论根源可以追溯到MancurOlson关于集体行动的模型(6)。这个模型是关于在议会立法中党派之间互投赞成票的“议题关联模型(LegislativeLogroll)”,该模型通过在一项立法中扩大或增加各方利益的范围,或者把反映各方不同利益的多项法案捆绑在一起,可以达到法案顺利通过表决的目的,且往往产生“双赢”或“多赢”的结果。所以,MancurOlson认为,集体行动的难题通常需要“选择性激励”来解决。从贸易中获益是自亚当·斯密提出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学说以来已经被证明的经济学常识,因此可以构成一个能改变和解决环境困境的“选择性激励”。

由于国际环境合作的稳定性差,而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又势在必行。将贸易与环境问题组成关联博弈,就是以贸易合作的稳定性来维系环境合作的脆弱结构。在此,环境合作可以看作是贸易合作中各个参与方相互传递“信誉度”的一个工具。换言之,虽然参与环境合作的眼前收益可能很小而未来的收益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环境合作的态度却可以影响到各个参与方在贸易合作中的形象,而贸易合作又具有巨大的现实利益。因此,将贸易问题与环境问题相互结合构成关联博弈模型,对于解决环境博弈的囚徒困境有很大的益处。

贸易与环境关联博弈虽然可以促进环境合作的稳定性,但也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在基本的议题关联模型中,要进行关联的议题是相对独立的,而贸易博弈与环境博弈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将它们关联后构成的联合博弈会改变原有贸易博弈和环境博弈的支付函数,产生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和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简单地将贸易问题与环境问题关联并不会带来双赢或多赢的结果。例如,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比较关注环境问题的收益,倾向于推动环境合作,而发展中国家则更看重经济发展,比较重视贸易合作,将贸易博弈与环境博弈联合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从中获得各自的利益。但实际情况是:将贸易与环境问题关联后,利益的分配会向发达国家一方明显倾斜。这是因为,关联后贸易博弈的支付函数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会在现期和近期表现出来,这种变化一般是发达国家从中获得利益。相比而言,环境博弈的支付函数变化很小,仍然是近期获利不大,远期获利不够明确。因此,将贸易问题与环境问题进行简单的关联后所形成的新的关联博弈实际是以发达国家获利为主要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贸易与环境的联合博弈模型虽然会促进环境合作的发展,但却会影响贸易合作的稳定性,而一旦贸易合作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对于环境合作来讲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虽然贸易与环境关联博弈模型的思路可取,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结论

全球性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造成环境保护的收益外溢,这种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单纯的国际环境合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基于议题关联模型提出的将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关联来改变越境污染的方法,就是利用贸易合作的丰厚利益来维系环境合作的脆弱结构。其思路可取,但在实际操作上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将贸易问题与环境问题关联后会明显改变原有贸易博弈的支付函数结构,从而影响贸易合作的稳定性。考虑到环境合作收益的远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博弈中更应该立足于眼前利益,立足于贸易合作,并着眼未来,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环境管制标准,推动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的联合博弈中更应该从现实出发,立足于贸易博弈,虽然为了保护环境,可能需要在国际贸易博弈中做出必要的让步,从而在当期损失部分收益,但一定要在可以预见的近期内,能够在国际贸易中有所补偿,而不应当将未来的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环境收益作为补偿。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得毫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张敏.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6).

[3]冯春丽,周骏宇.WTO制度的博弈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7).

[4]陈霜华.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模型的贸易政策博弈[J].经济问题探索,2001(10).

[5]刘芹.中美贸易政策互动演变的博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12).

[6]刘威.论一国贸易条件与世界环境保护的关系——基于纳什均衡条件下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

[7]Grant Hauer,C.Ford Runge.Trade—EnvironmentLinkages in the Resolution of Transboundary Exter-nalities[J].The World Economy Vol.22 No.1,1999.

[8]Veena Jha,Anil Markandya,Rene Vossenaar.Reconciling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9.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李克强

(2010年11月10日)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探索环保新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这对于我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即将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使现代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预计,今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4000美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也得到加强。2006至2009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7%、13.1%。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这些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凸显了中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和能力,也诠释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还排在世界百位左右;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逐步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推动发展、实现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同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时期,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发展谈环保,是不现实、不可行的;而离开环保谈发展,也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等新的理念和实践层出不穷,为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和国际发展的新趋势,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努力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包括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创新。

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量仪和助推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我们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推动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绿色发展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再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我们将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消费,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个人在这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乘上13亿人口,就会产生巨大效益。改善人居环境,既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又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将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状况的新期待,加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宜居环境。

二是遵循自然规律,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往往不可逆转,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区域间自然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差异大,适宜生存发展的空间相对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紧张。必须为子孙后代着想,既给当代提供发展的支撑,又给未来留下发展的基础。我们将加强综合规划与管理,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差别化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政策,在保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加快改革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与活力。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抓紧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实施有利于生态环保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决定着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我们将把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等技术,选择一批重点领域和项目集中力量攻关,广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需要各国不懈努力,也越来越需要深化国际合作。我们主张,各国应加强对话,携手应对,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努力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持续实施,切实落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支持,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

长期以来,你们为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国合会委员和专家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让重要陆地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强化科技创新与支撑等建议,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向各位委员、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国合会是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的桥梁与纽带。明年是国合会成立20周年。衷心希望各位委员和专家站在新的起点上,把握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特点,更加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研究环境与发展领域有关重大战略、政策措施、实施路径等问题,积极为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环境效应;国际贸易;影响

一、何为贸易环境效应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贸易环境效应?从广义上来看,它就是指一些和贸易有关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即正负效应。所以,贸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一样存在着这两种效应。需要注意的是,贸易对环境产生的效应只是表现出环境和贸易的关系,它没有针对环境保护、贸易的竞争力和其他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在这里我们可以用这六个方面来解释环境效应:

(一)结构效应

它具体是指国际的贸易是专业分工明确,清洁生产,这是一种正效应;另一方面,如果某个国家的污染较严重,那么结构效应会使其更加具有污染性,这就是负效应。

(二)收入效应

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消费者对环境的质量产生了更高的标准,这样就会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和技术的创新业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正是因为收入效应和社会进步紧密的联系,所以收入效应也是一种正效应。

(三)规模效应

在国际的贸易中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会发生资源过多的使用,而环境会发生退化,治理环境的成本也会增多。

(四)技术效应

具体指的是国际的贸易会促进环境的保护以及技术的流行和传播,产生了正效应,但是,如果对环境有害的技术取代了友好的治理环境技术,那么就会对环境产生负效应。

(五)法律效应

法律效应是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在国际贸易协定当中起到了正效应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很多的贸易协定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然而,法律效应就是协调环境和贸易的重要方法。

(六)产品效应

一方面产品效应如果国际贸易的产品对环境来说是有益处的,或是对环境是没有伤害的,那么产品效应就是正效应;反之,如果国际贸易加速了有害产品的传播或是这种贸易对珍稀动植物产生威胁,那么它就会是负效应。

二、证实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的研究

很多的科学家通过找寻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

第一,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空气的污染指数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大量的扩展经济规模,它的负效应比正效应的影响力更大,而技术效应则迟迟没有显露出来。

第二,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这就是规模和结构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占据主要位置的原因。

第三,对于我国在1991年至1999年这段时间由于出口所产生环境效应,一些人认为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国际贸易实现了自由化,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幅度的减少,这样的规模效应就是一种正面的效应。但是当他们经过比较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幅度的差别则是后者快于前者。

从这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我国出口产品是一种清洁型的产业,而进口产品就是一种污染型的产业。所以说,国际的贸易结构效应就是正面效应。

三、实施开放性的策略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全国人民带来了福音。有很多的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实他们一直都在跟随着党的策略,坚持“走出去” 。条件优越的公司更应该有胆量去创新,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但是他们也必须将公司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有很多专家提出,贸易自由化和改革开放能够有效地改善环境,消除了市场的扭曲,同时会更加的开放市场,这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最快捷的方法。

很多专家对环境效应研究和分析,主要是想展示贸易环境效应产生的影响,这些工作可以为建设理论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实只要经过了详细而周密的调查,大胆的“走出去”,充分的发挥自己特长,这样公司未来的前途更加光明。

国际环境效应产生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现如今,理论模型的侧重点就是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以及规模效应。而法规效应、产品效应的研究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索和考察。

四、总结

虽然目前我国并不算是发达国家,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国际贸易发展,我国在世界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都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贸易环境效应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这两种效应体现在结构效应、收入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法律效应以及产品效应上。它们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让效应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效应,那么我们的贸易就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孙畅. 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7)

[2]郑丽梅. 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J]. 经济导刊. 2011(01)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7

自2013年1月全国74个城市发布PM2.5数字以来,多地数值严重超标爆表达到重度污染级别,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普通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合理的高效的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并且做好污染的防止、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问题。这样艰巨的紧迫的任务对于企业而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以火力燃煤为途径的发电企业,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更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自20世纪后期开始就称为了国际社会火热讨论的议题之一。面对着生态环境的巨变,可持续发展对于各个国家而言都是严峻的课题,而对于污染排放性企业而言更是难辞其咎。在众多财务指标评价测算方法中,可持续发展力模型的提出和可持续增长力的具体计算为企业提供了更新的更加综合的评估方式。无论是对于公司决策者计划的执行,投资者的估值计算还是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进行完备的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以长远的目光来看都是利大于弊的举动。相较于社会捐赠、社区活动等等,企业环境会计不苟的执行只是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企业正面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企业对外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对内激励和保留优秀员工而言的确能起到非同凡响的效应。新型清洁发电形式例如风电、核电虽然已经遍布各类发电企业,但是受于技术与成本的限制,我国现阶段的发电仍然以煤炭为主,产生电能的同时排放大量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废水等等对于环境的重创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建立完备的适用性强的电厂环境会计系统在以维持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电力企业从现在到长远的未来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理论与统计方法介绍

(一)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1)环境会计综述。环境会计也称为绿色会计,应用会计所持有的特有的方法,围绕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自然环境只见的关系展开讨论;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加以确认和计量。在多数情况下,环境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是不用区分的。我们对环境效益之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的分析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对企业的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环境信息,并且环境会计的核算主要就是由环境管理会计来完成的。由经济学基本理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动因和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这往往就要求成本的最小化。然而,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对周遭环境造成的破坏,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等等作为企业的外部成本啊并没有在企业计算利润时包括进去。如果成本的最小化是以对人们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以破坏作为代价,那么是必然会遭到谴责与不齿的,企业的声誉也会遭受重创。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们依据会计信息对企业未来作出决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行为造成影响。当环境面临生态威胁,会计信息提供者和利用者难辞其咎。一方面,大大小小的企业每年数以亿计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为考察研讨环境会计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从民间自发组织到地球环境峰会,形形色色的环境保护活动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研究环境会计,企业加强环境会计的公开透明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了。无论是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还是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一桩桩令人震惊痛心疾首的对环境灾难性的破坏事故无不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发展敲响警钟。形势是严峻的,后果是严重的。生态所遭到的破坏对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危害着居民的安全与生活质量,这样艰巨的研究环境会计的任务将会计人的责任心推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当今社会,各国大多通过设立法律法规对环境的保护进行管理和控制,而从会计的角度进行制约管理的研究却不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对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主体加以研究,而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会计信息的提供关系着人类长期发展,出具的会计报告为决策者所用应该不仅仅是利于公司短期利益的,更应该关乎长期对环境友好的公司形象的建立。有一种定义说会计师对提高组织中环境敏感性的贡献便是环境会计,会计的责任作为一种原生的动力为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支持。环境会计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由基础的会计理论方法和经济学理论融合而成的。要研究环境会计首先就要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有着相当悠久历史基础和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理论,本质的讨论就是追求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平衡,引申下去便是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自然环境资本和后天加工资本的资本总量的平衡。除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萨穆尔森,经济学的核心在于资源的稀缺性所带来的种种分配问题。环境会计集合了经济学的理论,一边是日益增长的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索取,一边是水、空气、森林、土壤等等格外宝贵稀缺的自然资源,稀缺性也成为了进行环境会计时的必要的理论基础。怎样的投入产出比能让企业具有稳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对环境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要求。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可替代性资源的研究发掘等等都影响着环境会计的核算。当环境会计结合起经济效用甚至生态伦理理论便能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环境会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充分披露揭示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虽然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充分发挥作用还年限尚浅,会计信息提供者和公司决策管理层依旧面临支出与收益等种种压力,以企业健全的环境会计为首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必定会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勒特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设:大多数的营利性企业至少会在某个时候处于某种原因做些好事。对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采之后的虽然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企业最应该重视的部分之一。最近十年来企业针对社会责任活动的报告在增多,企业做好事的社会标准在确立和不断完善。不拘泥于收入和利润,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也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并且及时准确的向外界披露。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以及利润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并没有考虑到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竭取时资产和服务等有关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这种传统模式确认计量后出具的会计报告无法体现企业真正价值。环境会计数据在财务报表中的准确纪录和如实披露才能使得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加公平完备。企业的价值不应该只体现在冷冰冰的营业收入或者令股东满意的利润数字上,更应该由人民大众和整个社会对其肯定的正面的评价来决定。加大环境数据的披露力度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外在体现,在一段时间后往往可以得到实际利益的回报,譬如公司形象和影响力全方面的提升,品牌定位的稳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吸引和激励新员工的能力提高,降低人员流动性,更重要的,对投资者恶化财务分析师的吸引力也会增大。(2)可持续发展指标。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成为全世界最为流行讨论的基本议题之一,它包括环境、社会、经济和制度这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而不损害后代人类生存发展的能力。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飞速增长这两个在过去似乎无法同时顾及的问题由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机结合。作为为环境会计奠定坚实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方面依旧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评价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往往通过计算短期和长期的偿债能力指标考察流动速动比率或者对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由资产的周转速度计算企业运营能力即资产的使用效率;计算企业的获利能力考察企业的成本控制或者资产运用效率等等。我们也会利用杜邦分析,以净资产收益绿为出发点,寻找财务指标的内在关联从而综合系统的分析企业盈利水平。然而仅仅有这些工具是不够的,成长性指标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可以直观反映在企业当前资源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下所具备的成长能力和发展空间的大小。典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型有希金斯可持续发展模型和拉巴波特可持续增长模型。希金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增长率是企业在不需要消耗殆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企业在销售方面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他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股东权益的增长率。即通过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反映融资能力的权益乘数,反映股利分配的留存收益率可以综合运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从而反映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拉巴波特则认为可持续增长应该以股东价值的持续增加为目标,可持续增长应该与持续的价值创造相一致。希金斯作为可持续增长定量研究的开拓者,提出的是基于会计口径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其公式简单、操作方便,可是其假设基础很难在现实企业生产生活中得以实现,并且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财务报表体现的利润数字未必有足量的现金流量作为支撑。拉巴波特模型是基于现金流量口径的可持续发展模型,从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为出发点,认为可持续增长是企业可承受的增长,模型简单易懂并且弥补了希金斯模型基于会计口径的缺陷。

(二)非参数统计方法 (1)Kendall秩相关检验。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发生变化,两个随机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二者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相关关系。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即所谓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衡量。我们用τ表示Kendall秩相关系数,它要求变量的测量水平至少为顺序量表。假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两个指标X和Y,各个样本在两个指标尚的观察值如下表(1)所示。如果指标X和Y的测量水平为间隔量表或比例量表,我们可以对X1,X2,…,Xn按照升序排列,得到每个样本在指标X尚的观察值的秩RX1,RX2,…,RXn。同理,我们也可以对Y1,Y2,…,Yn按照升序排列,得到每个样本在指标Y尚观察值的秩将表1中的各个样本观察值替换为相应的秩RY1,RY2,…,RYn,我们可以得到各个样本指标X和Y尚观察值的评秩表,如下表(2)所示。当(RXi-RXj)×(RYi-RYj)>0,i,j=1,2…n时,数对(RXi-RXj)和(RYi-RYj)变化的方向一致具有协同性,反之(RXi-RX)j×(RYi-RY)j<0,i,j=1,2…n时,数对(RXi-RXj)和(RYi-RYj)变化的方向相反,不具有协同性。根据排列组合知识,n个样本的数对一共有Cn2=(n(n+1))/2个。令Nc表示协同数对的数量,Nd表示不协同数对的数量,如果协同数对越多,不协同数对越少,则表明指标X和Y的表缓趋势越一致,即相关性越强,否则相关性越弱。根据上述思想,Kendall秩相关系数可采取Nc和Nd的差值来构件,计算公式为τ=(Nc-Nd)/(n(n-1)/2)。若所有的数对全部协同则Nc=(n(n-1))/2,Nd=0,这时τ=1。若所有的数对全部不协同则Nd=(n(n-1))/2,Nc=0这,时τ=-1。(2)Pearson相关性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可以用来衡量两组成对的指标集X和Y是否在一条线上即存在线性相关,它时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简单线性关系的方法。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越接近1或者-1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弱。

三、案例分析

(一)电力企业背景介绍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主营业务是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电厂,通过电厂所在地电网运营企业向用户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电力。公司分别于1994、1998和2001年分别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NYX:HNP)、香港联合交易所(HKX:00902)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SHX:600011),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国内外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公司电厂分布在国内17个省、市和自治区,发电业务分布于境内东北电网、华北电网、西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另外,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

(二)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选取作为电力行业龙头企业的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2009至2012连续四年的半年报和年报数据 (来自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计算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基于拉巴波特的方法)共7期(半年为一期,2012年年报并为列出)。2009年至2012年公司各分厂污染排放情况以及环境费用支出明细由公司内部员工提供,将该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后与对应的7期可持续 发展能力 指标利用Kendall秩相关检 验以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力求寻找环境污染物排放、治理等支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强调电力企业中环境会计应被给予足够重视。

(三)非参数统计方法应用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2009年至2012年7期报表(除去2012年报数据)中挑选出与计算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相关的数据如下表(3)。可以由表 (3) 计算出对应会计期间的可持续增长率,并与2009-2011年度主营业务增长率相比较,如下表(4)及图(1)。从上表(4)可以看出,基于拉巴波特模型计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除了2011年,其它期间均呈现负的增长率。这是因为拉巴波特模型是以现金流量作为口径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模型,它所遵循的是适度投资理念。负数的SGR表明公司的投资计划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现金流量安排存在不恰当的地方,从而导致长期的发展状况受到损失。公司曾经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银行借贷、发行债券以及非公开发行新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扩大融资规模以适应公司高速发展中所急迫需求的现金流量,2011年的可持续增长指标体现了这些举措短期的效果,然而随后又趋于下降。另一方面,虽然连续三年的主营业务增长率都在平稳中略有升高,与可持续发展增长率却是不同步的,可见不能单一从主营业务的状况简单判断公司财务情况。在环保成本方面,原取得各厂汇总2009年至2012年各期环保费用如下表(5)所示。将各期数值经过统计基本处理后可得出环保费用汇总状况如下表(5)。使用SPSS软件进行Kendall秩相关性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原始数据结合表(4)和表(6)并计算相关变量的秩,得到下表(6)。录入数据,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7)和表(8)。其中VAR00001代表的变 量是拉巴 波特SGR,VAR00002代表的变量是环保费用。

数据来源:国泰安 CSMAR 系列研究数据库

(四)案例结论由表(7)和表(8)的SPSS输出结果,Kendall秩相关检验中,拉巴波特SGR和环保费用的相关程度大约为0.333;Pearson相关性检验中,拉巴波特SGR和环保费用的相关程度大约为0.536,可见环保费用与可持续发展增长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公司环境会计意识的加强,所增加的环境投入虽然在短期内作为负债项或是一笔巨额成本,但是对于公司长期的稳定的发展还是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的。

三、结语

人们的起居生活离不开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样离不开电,可以说电力是关乎着民生大计的重要能源。然而由于科学发展以及人力的制约,我国大多数电厂采用的仍然是火力发电。使用燃煤发电的电厂在制造电能的同时排放出大量硫化物氮化物,还伴随着烟尘、废水以及不可挥发的成分。因而电力企业对于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显得至关重要,而环境会计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成本对于发电企业在未来的企业发展生涯中提高企业形象建立优良的企业价值观也有想到重要的意义。企业单单关注年报数字经济效益是远远不够的,健全的环境会计体系可以使发电企业具有更出色的竞争力和稳健的行业地位。电力企业不妨从以下角度考虑完善现有的环境会计:(1) 加强公司内部环境会计的研究,找出最适应本企业最具有企业特色且执行力强的环境污染防治和治理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方法。除了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在了解电厂环境对策成本占环境成本比重很大的基础上,加大环境友好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对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培训。(2)提高企业现有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培养及吸引优秀的环境会计人员,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环境计量准确的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对于一些潜在的或者尚未发生的环境支出也要加以考量,力求在不久的将来使得环境会计的披露更加充分。(3)使用清洁能源的过程中必将增加企业开发支出,可以考虑环境成本的内部化,将一部分的环境成本纳入产品和服务成本的范畴,甚至适当的增加电价。总而言之,要以电力使用者、发电企业和生态环境三者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为坚定的基石。

摘要:我国从2006年就开始涉及绿色国民收入的核算,致力于将节能减排问题具体化到每一个大中小企业。电力企业以火电发电厂为首一直以来都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在电力企业中实现环境会计的充分运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力求探寻电厂环境成本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企业如何加强环境会计实施的具体建议。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贯彻实施

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 两种观点的争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契机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 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 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将会给环境巨大地压力。如果目前地球上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 地球上很多资源将被耗尽;乐观主义认为, 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 没有必要因强调资源保护而影响经济增长。

通过深入研究, 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 他们的理论既有合理性, 也有非合理性。悲观主义抓住了人地关系中的关键要素: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这对于我们理清人地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但他们却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乐观主义弥补了这一缺陷, 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却超过了一定的“度”, 显得过分自信, 从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之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限制, 而且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它扬弃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片面之处, 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 具有进步性。

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概念和思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接受。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之中, 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虽然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 但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却是被广泛认同的, 即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容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但是国内外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仍存在着争议 (即是否属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 要回答这个问题, 应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方面着手。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各国公认和接受的,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体现国际环境法特点、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适性、获得承认性以及构成性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否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这些特征。因此, 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 “可持续发展”自产生之始就是为了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而人类的发展会涉及到环境的方方面面, 如:大气、水、森林等等。因此,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际环境法应在各个领域适用可持续发展, 从而使得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普适性正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 众多国际法律文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性原则, 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众多国际法律文件中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构成性又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又一重要特征。

最后, 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不仅体现为在理论上被接受 (如上面讲到的宣言、条约等) , 还体现为在实践中也被承认, 如国际法院在1997年的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 (匈牙利诉斯洛伐克) 的判决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为“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 同时“需要缔约方根据条约的目的来达成解决方案”。这些都表明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承认。而获得承认性也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

综上,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 因此应当归属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但应注意该原则还处于发展之中。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层面的贯彻实施与完善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通过了《里约宣言》, 号召各个国家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各国也做出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寻求国际合作”的承诺, 从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被确立, 并第一次将其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会议, 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行动计划》等有关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步骤和时间表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 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也响应了国际社会的倡导, 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贯彻。以菲律宾为例, 它在宪法第2条第16款规定:“国家应保护和促进人民享有与自然及发展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态平衡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从一种理念转化为一种行动, 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 我们也应看到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不足:首先,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矛盾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如环境保护标准方面的矛盾。其次, 不仅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定义还不统一, 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司法标准也极为缺乏, 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从而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实施。

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应努力克服其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困难, 努力做到:首先,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 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其次, 各国学者应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研究, 以帮助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实践中确定适当的程序, 增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可操作性。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 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新的发展观。它已成为一项发展中的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生, 蔡运龙, 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 2007年, 第248-256页[1]陈静生, 蔡运龙, 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 2007年, 第248-256页

[2]严音莉.国际环境法视野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严音莉.国际环境法视野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

[3]王云飞, 丰霏, 牟彩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理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3]王云飞, 丰霏, 牟彩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理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4]张弛.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求索, 2011年第11期[4]张弛.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求索, 2011年第11期

[5]孟岚.浅析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5]孟岚.浅析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9

李俊峰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和能源环境理论的研究, 先后组织并主持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可再生能源规划的起草工作、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能源法草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重要文件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他还担任国家能源咨询委员、国家高技术计划 (863) 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球风能理事会理事、国际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委员会副主席等。

1982年~2011年, 李俊峰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工作, 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所长助理、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主要论著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问题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评价》、《风力-12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解读》、《中国光伏发电技术市场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等。

理性看待PM2.5标准:多鼓励少批评

人们对PM2.5的高度重视使环境问题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 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之上, 对于PM2.5的监测与公布无疑是处理环境问题的进步, 体现了管理方式的改进, 更显示了政府对人们呼吸健康问题力担责任的一种态度。只是这条路任重道远, 彻底改变还尚需时日。

“PM2.5在中国引起热议, 其实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步, 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产物, 人们对PM2.5的高度重视使环境问题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在我们提及PM2.5所带来的影响之时毫不犹豫地对其给出定论, “PM2.5的发布虽然是件小事情, 但绝对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新起点、新转折。”

在环境保护方面, 我国过去一直重在总量控制, 发布总量数据, 可是这种环保总量数据值跟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没有直接关联, 而如今大气质量指数的公布却让人们感同身受, 因为与人们自身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人们开始普遍关注, 进而逐步引起了全社会关于PM2.5的共同认知与讨论。而PM2.5的公布, 成为中国政府、环保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 从总量概念细化到空气质量概念所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标志, 成为时代进步的象征。这种从过去强调环境总量, 到现在切切实实地做实事的转换, 为环保各部门机构提供一种警示:有关环保健康的指标必须精确定量化, 而不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总值, 同时, 这也对政府管理部门提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以实现更高的追求。

就在PM2.5引起全民关注后, 环保部适时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将PM2.5纳入考量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认可。可是, 很快有心人士发现了国家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不同:国家标准将PM2.5的控制量设为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 而世界卫生组织的PM2.5控制标准是年均10微克/立方米和日均25微克/立方米, 为什么我国的标准设置得这么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标准的不同源于情况不同, 我们现阶段没有办法与世界标准达成一致, 同时这也是我国防治PM2.5的第一阶段目标。”李俊峰面对这一问题时坦言, “关注数据其实并没有意义, 我们需要的是, 找到合适的方式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根据中国目前城市污染程度而言, 我们如果能按现行标准做到将PM2.5控制在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就已经非常不容易。目前, 我们不应当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因为经济条件、环境条件都存在巨大差异, 面临着诸多问题, 不可能现阶段就与国际标准接轨, 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切实标准。”

目前, 中国百分之九十的城市中PM2.5含量与当前控制标准相去甚远, 绝大数城市空气重度污染。在去年年底公布的国家卫生城市中, 南宁、昆明、贵阳等城市均上榜, 可是, 这些赫然在列的卫生城市也无法达到PM2.5的控制标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 中国的环境困局业已造成, 想达到快速改善的目的无疑不切实际。面对公众对中国PM2.5标准的笔诛口伐, 李俊峰呼吁大家理性对待:“大家对待中国PM2.5标准的出台应当持以鼓励、宽容的态度, 而不是一味批评, 这样对我们改善环境问题毫无意义。将PM2.5公布并强制要求检测是我们国家的一种进步, 体现了管理方式的改进, 更显示了政府对人们呼吸健康问题力担责任的一种态度。只是这条路任重道远, 彻底改变尚需时日, 目前只是试点阶段, 请大家不要过分苛刻要求。”

控制PM2.5:放慢脚步切实行动

对于PM2.5而言, 不是设立了一个标准, 提高了一个数值, 所有问题就得以解决, 而是需要将减排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想得到蓝天, 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将生活放慢, 将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才是解决PM2.5的根本之道。

中国在20至30年的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污染的加剧成为与经济发展如影随形的衍生物。我国消费了全球大约50%的煤炭, 人均煤炭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在我国, 环境污染问题比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乃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要严重得多, 尤其是空气质量。

“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值得尊重与认可, 但同时我们必须做好为此付出相应代价的心理准备。比如, 抛弃唯GDP至上观念, 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减少开车时间等等。”面对环境改善的迫切要求, 李俊峰显得语重心长, “对于PM2.5而言, 不是设立了一个标准, 提高了一个数值, 所有问题就可以解决, 而是需要将减排措施真正落到实处。PM2.5不仅仅是个标准, 而是一个行动, 是一种绿色发展战略。倘若没有这种认识, 而是片面关注PM2.5的标准和数据则毫无意义。要想得到蓝天, 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美国在1987年开始采用PM10空气质量标准, 在基本解决PM10问题之后, 于1997年发布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虽然期间也经历了经济发展与环保问题的博弈, 但环境污染问题终究得到一定控制, 而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却一直裹足不前, 李俊峰向我们阐释了我国环境问题与国外的差异:首先, 我国是人口大国, 国外在人口数量上与我们相去甚远;其次, 让人望尘莫及的“中国速度”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造成了让人目瞪口呆的环境污染;最后, 地理环境差异。中国大多内陆城市环山而建, 使得污染物无法扩散。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 导致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因而我们必须从主观上更加努力, 比别国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然而, 现实恰恰相反, 我们不但没有承担起应付的责任, 反而变本加厉地污染我们的环境——不到10年的时间北京拥有东京花50年时间才发展到的汽车数量, 我们消费了全球大约50%的煤炭……

“高碳高污染的方式难以为继。我们需要低碳生活, 需要慢生活。将生活放慢, 将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才是解决PM2.5的根本之道。我们必须慢下来, 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实事。”采访中, 李俊峰一再向我们强调, 控制PM2.5关键在于切实付出行动, 具体则体现在:

第一,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唯GDP至上的观念, 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 必须严格控制汽车消费的增长, 减缓机动车保有量增速, 因为这将直接决定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升降。控制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 恢复自行车的推广使用。

第二, 人们的消费观念须彻底改变。对大房子、大车子等物质的奢侈追求导致生活方式和环境发展的不可持续, 为了当下和未来的环境, 物欲必须控制与纠正。

第三, 多做实事, 少说空话。80年代开始倡导的“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全民奋斗理念似乎早被人们遗忘并丢弃, 如今更多的人一边站在道德的高处批判现实, 一边将环境问题置于更糟糕的境地。请您不要忘记, 在环境问题上人人有责, 需要的是全民的付出——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地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压力与责任驱动绿色发展

就在诸如PM2.5这样的环境问题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之时, 我们却不得不面临国际压力所带来的强制减排目标。无论是国际压力, 还是自身需求, 我们都必须直面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推动我国环境革命和绿色发展。

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始, 环境问题被正式作为全球性话题引起关注和讨论。在这40年间, 全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环保问题,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形势也不十分严峻, 碧水蓝天在那里不是奢望, 只剩下碳排放问题依然是全球性话题。而我国却是两方面并存:一方面, 国内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仍然处在“总体恶化, 局部改善”状况, 蓝天、碧水越来越稀少, 我们已经没有一条干净的河流和湖泊, 绝多数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国内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减排压力不断施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同时也是能源消耗总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的国家, 我们必须勇担责任, 加以控制能源消耗,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适应全球趋势更为应和国内可持续发展需求, 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论是环境污染治理, 还是减排温室气体, 都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因为这与人们的消费观念相悖——大家都想过舒适生活, 而这需要能源的支撑, 其代价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空气污染的加剧。”采访中, 李俊峰反复强调我们的最终出路, “基于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提高, 促使我们迎难而上去转变, 实现自身的发展转型, 改变增长方式, 改变消费观念, 推动环境革命与绿色发展,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也是我们面对压力的最终出路。而且, 我们必须要做的更好。”

面对我国承诺的温室气体强制排放目标, 以及国内“十二五”规划的节能目标, 我国已经背负了沉重的改善环境压力, 而PM2.5控制目标的确立, 无疑彰显了我国面对压力没有退缩却迎难而上的一种担当与改善环境的强烈愿望。李俊峰认为, “控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化石能源的消费, 实现了节能目标, 也必然将从严格意义上控制了PM2.5, 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在中国, 70%左右PM2.5的产生是由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 包括燃煤锅炉、窑炉, 汽车尾气等, 因此, PM2.5超标是经济发展的附加物。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 资源消耗增速大幅下降, 用更清洁的能源、生产生活方式, 才能减少大气污染物, 控制PM2.5, 最终实现绿色发展。

由责任与压力驱动而来的绿色发展已逐步在国人心中深化, 关于绿色发展的真正含义, 李俊峰结合自身气候谈判之路的经历, 有着自己的阐释:“受到国际环境影响, 70年代我们开始进行水污染治理, 对于这种治理观念的提出, 很多人认为其完全是‘帝国主义的圈套’, 为诱使我们放缓经济发展的脚步。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与认识也是如此。很多人同样认为发达国家率先提出的全球改善气候变化乃阴谋论, 以气候问题为挟持中国发展的砝码。其实, 不论是阴谋还是阳谋, 只要最终对我们总体发展有利就足够让人欣慰与鼓舞。而这种对气候协议的实施确实促进了我国环境革命, 促成了我们环境保护从总量到质量的改变, 这种促进对我们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延续, 延续的手段是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而幸福简单地体现在能呼吸到清洁的空气, 能喝到清洁的水, 能看到碧水、蓝天和白云。我归纳为一句话:发展的态度必须是三维的, 第一是发展, 第二是绿色, 第三是幸福。实现绿色发展, 促成全民幸福。”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10

1 国际环境统计的建立与发展

环境统计首先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实施的。1973年,在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开展国际层面的环境统计工作的举措[1]。1974年,联合国统计司在第18届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国际环境统计的工作计划草案,建议把重点放在环境统计资料的需要和可得性以及制定一些方法准则上。1984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颁布了《环境统计发展框架》(FDES),提出了环境统计的组织和发展的系统方法,并在若干个国家进行了应用试点;之后又分别于1988年和1991年发表了《环境统计的概念和方法:人类居住区统计》、《环境统计的概念和方法:自然环境统计》两份技术报告,详细描述了环境统计的各个统计变量,以帮助国家与国际环境统计数据收集的识别和筛选,这三份文献已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开展环境统计和方法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联合国有关组织及一些欧美国家开始关注亚太地区的环境和环境统计问题。

2 国际环境统计的基本框架和指标

2.1 联合国环境统计框架与指标

1984年,联合国颁布的《环境统计发展框架》(FDES)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套环境统计的框架、方法和标准,该框架按照活动—影响—反应结构模式收集环境资料,反映了国际环境统计在资料收集方面的发展方向[1]。联合国统计司还基于FDES框架开发了一套环境统计指标,并在环境统计实践工作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经过多年努力,统计指标已形成十大类,包括空气和气候(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矿物、森林、治理、内陆水资源、土地与农业、海洋和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废弃物等。目前,FDES框架及指标体系已被许多国家采用。

2.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统计框架与指标[2]

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了一套压力-状态-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的环境统计编制框架,它较全面地说明人类活动、过程和模式对环境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其内容包括:压力(指作用于环境的人类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和模式);状态(指环境的状态);反应(指环境变化引起的政策选择和其他反应)。该框架目前应用于所有OECD国家,其部分内容也被应用于东欧和中亚国家。

2.3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

联合国统计司于1993年首次提出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其最新版本SEEA 2003由联合国、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及世界银行五大组织共同完成。SEEA框架通过提供各类指标和描述性统计数据以支持环境和经济相互关系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分解和计算经济账户中与环境有关的流量和存量;连接实物资源账户和价值型环境账户、资本账户;估算环境成本;核算自然资本,如矿物、森林、渔业资源、土地、空气和水;考虑环境耗减和恶化成本,计算环境调整指标[3]。

3 世界各国环境统计的发展

目前,环境统计已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各国纷纷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并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环境统计在美国的发展极为迅速[4]。美国统计协会成立了专门的环境统计部,致力于环境统计的研究。有数种杂志专门致力于环境统计的介绍与推广。早在1989年,美国环保局(EPA)就开始实施一个雄心勃勃的环境监测和评估计划(EMAP),构建起完善的监测网络揭示区域性污染状况,并用来预测未观测区域的情况。美国在环境统计信息的收集和公开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美国EPA的环境信息办公室(OEI)负责组织收集环境信息的同时,还通过法令法规从外部团体、志愿者手中取得大量数据信息。美国通过EPA网站及时发布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和环境质量数据,以及相关数据的证明资料和监测方法等信息,同时还公布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和EPA的电子通讯录,以供联系查询或索取资料。

加拿大统计局资源环境核算工作在国际统计领域处于领先水平[5]。加拿大统计局自1992年起进行环境统计和核算工作,于1997年起开始发布统计工作。加拿大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与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大体一致,研究的核心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存量账户、物质和能源流量账户、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等内容,并将其作为卫星账户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进行了扩展。

环境统计在欧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6月,欧洲会议通过环境经济核算法规,正式引入衡量涉及环境问题的发展指标,将环境核算作为评价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6]。欧盟各国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测算方法、信息上报和发布等方面都大体遵循国际或欧盟承认的、统一的协议和技术规范,所有欧盟国家的环境信息均按规定格式定期上报至欧盟环保署。欧盟各成员国在其环保局网站都提供了环境统计信息数据库查询、链接等服务,用户能够查询和下载到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信息,还能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住所周围的污染源排放情况。

德国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是以欧盟环境指标为基础的[7]。德国环境统计的法律依据是《环境统计法》,所有环境统计调查都要紧紧围绕《环境统计法》进行。环境统计调查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领域:固体废物、水、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经济(主要指环保投资、环保产品和服务等)。德国的环境统计方法灵活多样、信息化程度高、工作人员素质高,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 国际环境统计发展对我国环境统计建设的启示

纵观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历程,我国环境统计建设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健全环境统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合理的机构设置是顺利开展环境统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相应的环境统计机构,提供必要的组织领导和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协调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确保环境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德国统计局及北欧国家统计局设有专门的环境统计司、环境核算司,而且以环境统计法作为开展环境统计工作的依据。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部既是制定环境政策的机构,也是收集环境统计数据的主渠道,但现阶段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环境统计司,真正从事环境统计的工作人员也很少,不利于我国环境统计工作的长期开展。因此,必须完善机构设置、增加人员配备,为环境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持。

4.2 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虽然近年来我国环境统计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尚未建立起一套综合的、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环境、资源、生态在内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如大气有机污染物的排放种类与排放量,海洋环境水质及污染物的排入量,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等。另外,涉及环境统计内容的各专业缺乏协调合作与管理,导致相关的统计内容未能形成完整的环境统计信息体系。因此,我国必须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搭建完善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并增加一些具可操作性的统计指标。

4.3 提高环境统计数据质量。

我国现阶段环境统计人员缺乏、环境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调换频繁等因素影响了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而管理、设备、技术等配套条件不到位,调查方法单一等导致环境统计资料时效性、综合性、共享性都不高,进一步降低了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因此,我国今后应强化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开展统计人员的专业(下转第206页)(上接第89页)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8]。基层环保部门人员对统计分担实行责任制,加强对统计人员和企业登记录入数据信息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统计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同时,应加强管理、完善配套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多样化的调查方法,全面提升环境统计数据的综合质量。

4.4 建立环境统计信息公开制度。

虽然国家和各级城市每年都发布环境质量公报,但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环境统计数据信息对外不透明,缺乏公众和舆论监督,普通民众很难获取环境统计数据,不能充分了解环境变化状况。因此,建立环境统计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借助各类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环境统计信息,向公众提供多渠道、开放的数据查询系统,接受公众监督与舆论质疑,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环境统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5 结语

近年来,国际环境统计发展迅速,环境统计在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应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完善、发展环境统计工作,使环境统计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摘要:环境统计作为统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国际环境统计的建立、发展、基本框架和指标,并结合我国当前环境统计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环境统计,环境统计指标

参考文献

[1]Peter Guttorp.Environmental Statistics-A Personal View[J].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2003,71,2:169-179.

[2]OECD.OEC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Development,Measurement and Use[EB/OL].www.oecd.org/dataoecd/7/47/24993546.pdf.

[3]米红,杨炳铎,刘飏.我国环境统计指标可操作性框架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71-74.

[4]陈涛,李灿.美国环境统计简介[J].江苏统计,2001,7:47-48.

[5]吴优,李锁强,任宝莹.加拿大资源环境统计与核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J].统计研究,2007,6:70-74.

[6]陈默,周颖.美国和欧盟环境统计的借鉴意义[J].中国统计,2009,7:52-53.

[7]陈默.德国环境统计概述及启示[J].中国环保产业,2005,8:44-46.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行动研究;国际比较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意识与态度不断更新、完善的动态过程。“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一种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方法的专用术语,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50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风靡欧美、澳、日教育界。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开始重视这种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指的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个人或与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结成合作伙伴,通过运用力所能及的策略解决不断变化的具体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文章简略地讲述了教育行动研究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利用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指明道路。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因素主要由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构成,内部激励因素以自我提升,重视媒介意识为主,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如正直、自信、谦虚、随和、反思等;外部因素则主要由领导、环境与文化等构成,还包括校本课程、校本培训、陪同协作、评价展示、监控管理等构成的形式,当这种形式发展成某种特色,就构成了校园文化,共同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J.Collier)与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等人在二战时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的方法论。学者卡尔与凯米斯的定义是“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由教师、学生、校长等参与者,以促进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为目的进行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以便帮助研究者了解实践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的国际比较

我国早在西汉的《礼记·学记》就提出“教学相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上个世纪的宣言中提出“教学,是‘学习’的专业”。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各国均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事业的重点项目。一项名为“教与学的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2006-2008)的行动研究由一权威组织对24个国家进行调查。

在众多专业发展活动中,最普遍的仍是“关于改善教学的非正式谈话”。那些在调查中表示自己过去1年半内曾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教师,有93%参与了这种非正式的谈话,且各国的情况大致相似。除了匈牙利79%和墨西哥89%,其他国家都有9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该项专业发展活动。另两项在24个国家中较为普遍的活动是“专业培训课程和工作坊”81%和“阅读专业文献”78%。

综上所述,国外和国内的教育工作者都认同教育行动研究的重要性。国外的行动研究偏向团体辅导和自主研修模式,而中国教师往往都是被迫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有品质保证的实证性研究寥寥无几。事实上,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行动研究还存在形式化和功利化等诟病,因而卢立涛和井祥贵在《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审视与反思》一文中提出的“去理论化”和“去功利化”( 规避“唯方法主义”)的主张,这是当前教育改革应重视的问题。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的国内前景

现今是信息万变的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越来越讲究媒介意识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客观的统计数据,构建科学的框架去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分析。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也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我校立足国际,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了各种有关教育行动研究的校本课程。

基于教育公平的需求,现代教育的评价体系日趋指向“科学框架的构建”。我们应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善于自省的人格去构建科学框架,架起高效的桥梁。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继续惠及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课程越走越远,脚印越走越坚实!

【参考文献】

[1]李尚明.论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J].教育与职业 第33期

[2]张倩、李子健.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J].教育发展研究 2011.6

[3]张志国.国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五种“过程”模式 [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3.8

[4]陈玉云.行动研究及其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应用 [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3.15

[5]蔡京玉.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 [J].东北师范大学 2013.5

[6]卢立涛/井祥贵.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审视与反思 [J].教育学报 2012.2

[7]朱景光.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 [J].上海师范大学 2006.5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12

一、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信息通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仍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动力。除了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和贸易自由化等重要因素也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产业转移将再趋活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企业投资和经营的国际化进程仍在持续,大型跨国企业海外产值降幅大大低于总体经济降幅。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状况改善,全球投资于2009年下半年已开始复苏,2010年上半年重新进入上升区间,预计今后两年会继续小幅回升。在全球投资复苏的过程中,跨国并购的上升势头最为明显。产业转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全球分工、技术进步、市场开拓和企业扩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将继续发展,新技术、新市场将成为新的海外投资热点。同时,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各国经济开放度和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希望以合作、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双边、多边或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2000—2009年,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4%上升到3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2009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一半,输出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1/4。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投资都将保持强劲势头,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会加大。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将深刻变革,并与多极化趋势相互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将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多国集团发生重组,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多国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各国发展理念和道路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构建公平、公正、有序、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转化为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扩大回旋余地,增强抗风险能力。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压力正在转化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传统技术和产业衰落将为新技术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信息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仍会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云计算、物联网、感知中心、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方兴未艾。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经过长时间积累,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和行业成为跨境投资新热点。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企业创新能力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强,占据国际产业分工高端,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技术成果与商业化和产业化衔接密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仍会继续领先。新技术研发和扩散将推动跨境投资和产业转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大,低成本优势明显,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潜力不可低估,在某些产业领域和技术环节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可能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尽管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启动,库存调整放慢。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使欧洲各国经济复苏明显受阻。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复苏缓慢,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信贷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制约,加上人口老龄化负担沉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过程,未来经济增长并不乐观。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复苏较快,但通胀压力较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弱。

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扩大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力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全球生产和供给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应当看到,明显萎缩的国际需求要恢复到正常水平尚需时日,国际产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达国家私营部门需求的恢复慢于政府刺激的投资需求、消费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矛盾正在调整;发展中国家仍在努力稳住外需,积极扩大内需。全球供给结构调整将引起需求结构变化,市场重心可能转移。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和扩大出口,可能挤压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出口市场,导致后者外需环境趋紧。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扩大区域内需求潜力,发展中国家和亚洲的区域合作可能导致对欧美市场的依赖降低,促进区域内需求扩张。

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受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制约,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大,面临的环境代价、能源价格上涨和西方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排,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力求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领域占得先机。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碳排放交易、碳关税等理念和机制,既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也有牵制发展中国家的一面。围绕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各国共同应对的共识在提高,但在责任义务界定、发展权益维护、转型路径选择、技术资金援助等方面还会长期存在争议。

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新的金融风险还在累积。二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明显,美元贬值将直接损害各国美元资产的安全。三是南北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仍然任重而道远。四是国际市场震荡频繁,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全球主要股市剧烈动荡,原油、铜、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一些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很大,但并无定价主导权,容易受制于人。

三、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全面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仍然是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进行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孕育着巨大机遇。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外部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上升,有利于我国发挥市场规模大、劳动力充裕等比较优势。新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打破某些产业的瓶颈制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和环节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扩大我国在全球和区域内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有利于我国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我国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外部需求总量趋紧、结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须更多依靠内需;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和振兴制造业,可能挤压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固化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全球产业转移有可能给我国带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产业,也可能产生某些行业的外国垄断,在某些领域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国际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可能迅速传导到国内,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规则对我国的压力增大,所谓的中国“责任论”、“傲慢论”和“威胁论”也会不断花样翻新。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变局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积极防范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应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稳定和拓展外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双边、多边和区域内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自由贸易,推动国际分工深化;把握好自己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变化和新定位,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贸易升级,转变粗放的投资和出口增长方式,积极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面对世界经济深刻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型,以更大力度推动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高效有序、更加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上一篇:内容分发系统下一篇:演唱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