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教学

2024-09-03

电话教学(精选12篇)

电话教学 篇1

教学内容: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熟悉的“打电话”生活情境的研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设计简单的方案,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图白纸.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猜一猜.

师:把一根绳子对折1次平均分成几份?

生:2份.

师:对折2次呢?3次、4次5次……10次呢?

生:4份、8份、16份、32份……

师:你发现对折次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什么关系吗?

生:份数2倍2倍的变化,对折几次,份数就有几个2相乘.

师:刚才同学们猜的这么快,原来发现游戏中也有规律,规律无处不在.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复杂又费事的事情,如果用数学规律去解决,就会简单、省时.这种省时又简单的本领同学们想学吗?

【评析】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用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感知,折绳次数与份数在2倍2倍的变化的规律.为学生发现第几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都是前一次的2倍做铺垫.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今天中午,老师临时决定邀请2位老师来听课,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通知1人要1分钟,通知2人需要几分钟?

生:2分钟.

师:如果让你分别给1号与2号老师打电话,你会怎样打?

生1:我第一分钟打给1号老师,第二分钟我又打给2号老师.

生2:我第一分钟打给1号老师,第二分钟又由1号老师打给2号老师.

师:通知3人需要几分钟?如果让你分别打给1、2、3号老师你是怎样打的?

生1:一个一个分别打.一共需要3分钟.

生2:先打给1号老师,再由1号老师打给2号老师,再由2号老师打给3号老师.一共需要3分钟.

生3:先打给1号老师,再由1号老师打给2号老师,又由1号老师打给3号老师.一共需要3分钟.

生4:先打给1号老师,再打给2号老师的同时,1号老师打给3号老师.一共需要2分钟.

师:请你演示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用文字叙述了4种不同的方案,我们能否利用数学知识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

生:能.

师:可用什么方法?

生:示意图.

师:怎样表示呢?

生:可以用学过的符合代替老师与学生,用线段表示跟谁打电话.

师:在屏幕上演示这4种不同方案的示意图.

师:为什么第四种会少一分钟?

生:因为在打电话时,老师一直不空闲.(不空闲)

师:同学们你会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因为这种方案最省时.

师:最省时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打电话”(出题).

师:今天中午,老师临时决定7位老师来听课,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位老师,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

1.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2.写出你设计的方案一共需要的时间.

学生读题,题意中你得知哪些信息?(生理解题意)

师:“尽快”说明什么?

生:时间要最少.

师:根据你的理解,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示意图.

【评析】以“退”为进,让学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探索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具体问题“数学化”从复杂的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结合小学生认知规律,教材中要求学生从15人直接去探索,时间紧,难度很大,特别是让学生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各种方案.小学生虽然已接触过线段、图形的简单示意图,但从没有接触过两者结合且又有多种不同方案的设计方式,方案的多样性与第一次画复杂的示意图加在一起,大大增加学生的难度,使大部分学生无从着手.我就引导学生以“退”为进,化繁为简,从复杂的文字转化为简单图示,用抽象的数与形的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法.这样设计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多种方案,展示汇报,介绍方案.

师: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的通知方案?

发表见解,优化方案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几种方案,你会选哪一种方案呢?说说你的理由.

师:为什么方案3分钟可以节省时间呢?

生:因为这个方案中没有人在空闲着.

师:所以说,让前面接到电话的老师都不空闲下来,全部参与,同时打更能省时间.最省时间的方案就是最优的方案,所以我们一起来研究它有什么规律.

师:为了使同学们对它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咱们请八名同学.(其中一个人扮演老师,其余分别为1、2、3、4、5、6、7号老师)

生:学生实际演示最优方案.(生在表演时,教师说明第一分钟接到通知的人叫作新接到通知的同学,每接到通知的同学站起来.第一分钟时知道通知的总人数有几人?这个2人叫作所有知道通知的学生和老师的总数.学生在说明第二分钟和第三分钟如何通知时,教师顺势问其他学生第二分钟和第三分钟时新接到通知的学生数、知道通知的学生和老师、接到通知的学生总数分别是多少?学生表演时,教师指导学生占成四列,便于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师:师把刚才同学们的方案整理一下.出示整理课件.

师:演示课件.(教师点击第一分钟.)第一项写什么?

生:时间(第几分钟)

师:第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有几人?谁打的.

生:1人,老师打的.

师:第二分钟他们是怎么通知的?(师生都不空闲)

生:老师与1号老师同时打.

师:第2分钟新接到通知的有几人?注意图形对齐

生:2人.

师:第二分钟时接到通知的一共有几人?(第1分钟1人接到通知,2分钟2人接到通知.)

生:3人.

师:第3分钟新接到通知会是几人呢?

生:4人.

师:4个人是怎么通知的?(图形与第四分钟对齐)接到通知的人有空闲吗?

生:第2分钟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有3人,加上老师共4人.这4人各通知1人.

师:到第3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是几人?

生:7人.

师:这就是通知7人最少需要3分钟的示意图.接到通知的人有空吗?

比较师生们的方案,你觉得哪一种更能清楚简捷一些.

生:通过比较感知老师的示意图更简捷、清楚.

师:把自己刚才画的图在旁边整理成像老师这样,你能行吗?

生:整理示意图.

【评析】循序渐进地教学生画示意图,减轻学生画图示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步掌握画示意图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探讨各种打电话的方案,在交流中找到最省时就是最优的方案.通过图形的整理,把打电话的设计方案抽象成示意图,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图形结合,便于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出通知7人最少需要3分钟,如果要通知15人,最少需要几分钟呢?

师:生独立画示意图.

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说一说通知方法.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马上用刚才大家认为最好的方案.通过画示意图,看看第4分钟新接到通知的是几人?

生:8人.

师:到第4分钟已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是几人?

生:16人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探索出通知7人、15人的最优通知方案,新接到通知的人分别是1、2、4、8、第5分钟新接到多少人?不画图,第6分钟、第7分钟呢?新接到通知的人数分别是几人?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图中发现第几分钟接到通知的人数分别是1、2、4、8,每一分钟新接到的人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

师:第一分钟已接到通知的有几人?

生:1人

师:第二、第三、第四分钟各有几人?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生:1+2、1+2+4、1+2+4+8

师:第五、第六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几分钟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是可以用每分钟新得通知的人数乘2减1,就是到这分钟的时候收到通知的学生总数了.

师:为什么要减1?

生:因为老师不算在内.

【评析】通过观察清晰、有条理的示意图,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直观,推理思想.让学生从“形”转化为“数”.借直观的“形”引发联想,发现数的规律.从图中学生就能清楚地发现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师:按照这个规律,你知道10人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想?

生:3分钟能通知7人,再加一分钟又会新增8人,实际只要再通知3人,所以4分钟足够.

师:如果通知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从观察图示规律可以发现到第6分钟又可以新通知到32人,那6分钟总共可以通知到64人,现在通知50人,6分钟足够了.

【评析】应用规律进一步讨论“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和按“上面的方式,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和逆向两方面深刻理解和巩固发现的规律.

师:要通知50人,如果一个一个地通知,那要多少分钟呢?

师:我们采用最优通知方式,整整节省了多少分钟呢?

生:节省了44分钟.

师:同学们,利用这种最优化的方式通知别人,效率非常高,但打电话时除了说清楚事情外,还应要告诉他接到通知后再打给谁,这样保证打出的电话最节约时间又不重复.所以要制订好示意图.

师:同学们,你们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类似规律的应用吗?

生:细胞分裂、浮萍生长、一传十,十传百、传销网络等.

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经常要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课件出示练习题)

【评析】切实可行不仅仅是要将规律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还向学生说明这里说的都是理想情况,具体实施中切实可行,还必须设计好打电话的顺序.因此,制定方案时还需要事先确定好打电话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生谈感受.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画示意图找到了打电话最优方案的规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看似复杂、很费时间的事情,只要我们利用数学知识去合理安排,不仅会使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还能节省出宝贵的时间.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

【总评】这节课设计质朴,扎实、有效、整节课最为突出的是老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感受到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环环相扣的设计,体现“实”、“放”、“思”等教学理念.“实”就是以学生有序探究呈现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放”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积极采用“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等学习形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思”就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思考,再思考……成功喜悦.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这节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授来说,学生要能掌握最后结论:几分钟的人次就是几个2相乘.相信学生大都也能心领神会,但老师在引导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法的策略学习上,以“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践验证———获得结论———反思过程”为主线,组织学生探索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尤其精彩的是“化繁为简,从简入手”的解决问题策略.多的不会,从少的想起,假如你要通知三位老师,你会怎样打?巧借生活经验,建立认知阶梯,分散难点.教材中安排给15人打电话找出最优方案.一下要达到这个目标的难度很大,一方面“打电话”对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寻找出优化的表达方式,并在有限的例子中通过对比、观察,选出最优方案.呈现3个人数,既突破难点,又便于进行验证,发现规律.然后把规律推广到一般.在这样一个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研究精神,更是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数形结合,降低难点

抓住核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尽管通知的核心是“每个接到通知的人都不空闲”.但人数一增加,实际操作出来对于初画示意图方案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老师安排几名学生的不同对话的方案“我们用图示的方法试一试”,充分展示学生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如语言叙述,图文并茂,画图等,并在比较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到教材所呈现的数形结合方法的简捷性和科学性.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画图整理,目的是让学生从数推到形,数形结合,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发现新接到同学的人数在2倍2倍的变化,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人数和老师的总数.应用规律,4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5分钟呢?如果要通知28个老师至少需要几分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和逆向两方面深刻理解和巩固发现的规律.

(三)尊重学生,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充分运用在课堂之中,给予充分挖掘,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独立设计“打电话通知的优化方案”,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听一听别人的设计,比较谁设计的方案费时少.

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发生碰撞,设计的方案在争辩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四)重视课堂上学生思维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预设平时打电话的场景,出现的情况,让学生在享受,回忆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前进,不单只是模仿练习,而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探究打电话的人数与次数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更深层次的优化打电话方案.

本节课教师没有设计情境的华丽、动画的迷人,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思维的深入.

摘要:<正>教学内容: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创设学生熟悉的“打电话”生活情境的研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电话教学 篇2

在活动之前,我请幼儿先报出自己家以及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请幼儿来对比,两组号码之间的不同,以此来提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再出示特殊的电话号码,先请幼儿来回忆一下,这些号码是在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用到的。这个环节进行的时候,我发现,幼儿见到这一组组数字,并不能够说出这三组数字有什么用处。于是,我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将这三组数字先撤下,贴上三张带有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得场景来说出这三个号码。这一招起效了,一部分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轻而易举的说出了这三组号码。出示了号码以后,我请幼儿再次对比之前父母和家里的电话号码,并且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疑问,为什么这些号码是如此短小,先请幼儿自己来进行猜测,再由老师来揭开谜底: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个数字,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大部分幼儿对于三个电话号码分别有什么作用非常熟悉,但是,对于怎么打这样的`电话,却不是很熟悉,我临时加入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请幼儿来打电话,并且引导幼儿掌握打电话的要领。

整个活动开展得比较有序,也能够很好地吸引每个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和积极参与的热情。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或互救能力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这个打电话的环节还能够再设置得逼真一些,如果事先请幼儿记住家庭地址,或者幼儿园的地址,效果会更加的好。

电话教学,孩子轻松长智慧等 篇3

妮妮3岁半了,0~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还认不全。“1字像粉笔,2字像小鸭……”妈妈又开始这样形象地教妮妮。妮妮不住地点着头:“记住了!”可当妈妈再次让妮妮连起来认这几个数字时,她又认不出来了。

支招:对于习惯了形象思维的宝宝来说,认识阿拉拍数字其实只要一部电话机就可以轻松搞定!电话机上的数字键是按顺序排列的,领着宝宝依照顺序读“0、1、2、3……”如果电话上有显示屏,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按,让数字显示在屏幕上。玩了几次之后,你开始考宝宝,让他(她)依照顺序读出电话上的数字,这种形象教学法可以让宝宝很快学会认识数字。

快乐接线生

电话铃响了,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珊珊拿起电话:“你谁啊?”一听是陌生声音珊珊就很不耐烦。打电话的人听出珊珊是个小孩子,便让她叫妈妈来接电话。“不行!你不说出你名字我就不替你喊!”对方只好告诉珊珊她叫李灿辉。“妈妈,李灿辉让你来接电话!”珊珊放下电话朝妈妈喊。妈妈一听说是李灿辉的电话,赶紧跑过来,因为李灿辉是她的顶头上司!

支招:礼仪可是宝宝必上的一课。你可以告诉宝宝,负责接听电话是一份很重要的工作,是代表你们一家人的形象。在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等文明礼貌用语。接听电话时口气要保持柔和并专心倾听,放话筒时动作要轻等。在宝宝做了几次这样的工作之后,不妨这样表扬他(她):“昨天打电话来的那位张阿姨说我们家宝宝好棒,接电话声音好听,又I董礼貌。”他(她)一定会高兴得乐此不疲。

快乐号码库

斌斌跟妈妈去逛商场,趁妈妈不注意,斌斌溜到一处玩具柜台前,痛痛快快地玩了起来。天色晚了,逛了半天街的妈妈才想起斌斌,可等她再回头找斌斌时,哪里还有斌斌的身影?

支招:一不注意宝宝与大人走失了在我们的生活里并不少见。所以,让宝宝记住一些电话号码可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不妨和宝宝玩一个记电话号码的游戏。例如,你可以和宝宝说:“我们现在都是‘电话号码库’,专门用来存储电话号码,看谁脑子里存的电话号码多。”你将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写在纸上,把号码和名称联系在一起。比赛正式开始了,你和宝宝都努力地记起来。三分钟后,宝宝的脑子里共装进四个号码,你装进了三个号码,宝宝大获全胜!结果刚一公布,宝宝肯定会主动要求进入下一轮比赛的!

对待暴脾气宝宝的四个妙招

1 本能的反应

年龄阶段:一岁以前。孩子通常以哭来表达愤怒。

例子:孩子疲倦或做不好某件事,如玩积木总是倒塌下来,或玩兴正浓,父母亲制止,要他上床睡午觉。孩子疲倦的精神状况将减低他的耐性,这会使孩子容易生气,继而发脾气。

家长应对方式:当孩子累了或烦躁而发脾气,这时需要抱抱他、拍拍他,给予他安全感,待他稍微缓和,再向他讲理由,并给予鼓励。

2 因为受忽视而乱发脾气

年龄阶段:二三岁。双足乱踢、地上打滚,乱扔玩具。

例子:爸爸妈妈加班迟迟没回家,孩子感觉没有安全感,继而哭闹、丢玩具等以发泄心中的委屈。

家长应对方式:孩子年龄越小,情绪越不稳定,注意力也容易转移。当孩子有不愉快时,父母可采用游戏转移法,如带孩子玩他喜欢的荡秋千'让孩子能舒缓内心的紧张。父母一定要从心理出发,从感情上来安抚他,哄劝孩子,要有耐心。

3 因为需要没满足而发脾气

年龄阶段:三四岁。提高声量,粗暴、攻击及报复性的行为。

例子:孩子无论在家或在外得不到某种玩具、食物或外出游玩的机会等,就会通过大声不停的哭闹来达到目的。

家长应对方式:把孩子放在床上或地毯上,使他不至于严重伤害自己。然后安然走开(不要回头,否则孩子可能会胡闹一番)。等他平静后,把孩子抱在怀里,谈谈刚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听听孩子的心声。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他的,只是不爱他发泄愤怒的行为。

即使在外也一样,父母可佯装离开现场,将孩子短暂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意识到他的行为已经惹大人生气了。

4 因为别人不理解而发脾气

年龄阶段:五岁左右。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所以开始从父母那儿学会粗暴的语言和行为,甚至失去耐性。

例子:当孩子尽情讲述自己同学的趣事,而父母因忙于别的事情,只是随便点点头或哼哼两声来应付孩子时,孩子会感到自己受冷落,也会借故发脾气,哭闹。

家长应对方式:家长暂时放下手中忙碌事项,以专注的神情,专心聆听孩子的话语,也陪孩子聊聊。

方法对头,害羞宝宝变勇敢

千秋曼

接受宝宝的个性,让他自由发展

彤彤是个乖巧的小姑娘,在家里口齿伶俐,但是出门后却不爱说话。妈妈并不着急,耐心、平和地对待彤彤的表现,鼓励彤彤的每次努力。像去超市、商场,妈妈都会尽量带上彤彤。妈妈明白,每一次出行,彤形都有很多机会去跟人交流:帮妈妈付账,找服务员阿姨称东西,帮妈妈要餐巾纸……叔叔、阿姨们一次次地称赞,妈妈心里偷着乐,彤彤也乐此不疲,每次都满意而回:“妈妈,我完成任务了!”

温馨提示:温和、耐心的父母、老师,以及有安全感的家庭、有归属感的幼儿园和学校,都是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必要前提。

记住,行动第一。不要怕麻烦,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给孩子创造安全的人际交往机会,让孩子从交往实践中体验到成就感,享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不要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

铭铭是个3岁的小男孩,很少与人打招呼,妈妈每次让铭铭跟人打招呼,他都会扭过头去。碍于面子,妈妈总会解释一下:“我们家铭铭很害羞,从不与人打招呼!”时间长了,铭铭更不愿意主动交流了。

温馨提示: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父母不要在别人面前评论自己孩子的弱点,要尽量换成积极的字眼,如:“我的宝宝正在学习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呢”或“他要多观察一会儿’’等等。更多积极的评价,经常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乐,宝宝的自我满意度会逐渐提高。

要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

齐齐妈带齐齐去儿童乐园玩,看到别的小朋友都玩得不亦乐乎,齐齐却还在妈妈怀里不肯下来,妈妈着急了,不断提建议:“齐齐,你玩玩滑梯好不好?玩玩大球好不好……”齐齐却不买账:“不,回家,回家。”

温馨提示:到一个新环境,孩子如果感到不适,不要急于让孩子加入。先抱着他,让孩子感到安全,看着其他孩子活动。如果孩子从你的怀里探出头来,那就说明他有要去探索的意思了。这时父母可以说:“这个小弟弟真有趣,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再问问孩子:“齐齐也想去试一试吗?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4

相声是一种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形式, 深受人们的喜爱。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3课《打电话》是一篇相声形式的略读课文。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 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的艺术特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 既能节省时间, 又是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你最喜欢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哪一类节目, 为什么?

2.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相声, 你喜欢吗?说说你对相声都有哪些了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概括归纳:相声是一种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艺术, 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 两个人说的对口相声, 三个人以上说的群口相声, 语言表现以“说、学、逗、唱”为主。

4.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春节联欢晚会来导入新课,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通过对相声的了解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的内容上来, 既揭示了课题,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浏览课文, 了解特点

1.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边浏览课文。

2.自读课文, 读准读顺。思考:相声《打电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互动。 (1) 同桌相互间交流, (2) 指名回答。

4.教师归纳: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 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 说了两个多小时, 既误了自己的事, 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5.讨论:相声有什么艺术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 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到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三、再读课文, 领悟特点

1.细读课文, 回答问题。

(1) 相声中哪些片段最能让同学们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找一找, 读一读。

(2) 讨论: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找出他“打电话”时所说的话。 (重点分析: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 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 我叫啰唆。)

(3) 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名为啰唆, 你觉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怎么样?

(4) 如果你是听电话的小王, 会有什么感觉呢?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 你又会怎么样?

2.归纳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 把一个啰唆者说话啰啰唆唆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物起名叫啰唆, 就是编创者有意安排的, 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 重复烦琐。实际上姓氏上根本没有姓啰的, 在这里以“啰唆”命名, 既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 让啰唆者名实相符, 又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3.同桌练习表演《打电话》。

4.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5.各小组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 (教师和学生评价)

6.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 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7.小结: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还会耽误事情, 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 还要说得简练才行。在打电话的时候更是要抓住要点, 简洁明了, 这样不仅节约时间, 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要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通过表演《打电话》, 体验相声的魅力, 找出《打电话》这个相声的笑点, 引发思索, 对相声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产生深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四、交流感悟, 总结全文

1.说一说。你觉得相声的语言特点怎样? (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演一演。带着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毛遂自荐地演一演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片段。

3.评一评。在同学们的表演中谁最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4.总结全文。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个相声段子, 明白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的道理, 时时提醒自己要文明地与人交流, 并在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突出要点, 简洁明了, 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5.布置作业。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看或听一听相声,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一学相声表演。

重要的电话教学反思 篇5

针对这堂课,我总结了我的不足,值得改进:

1.让幼儿说说“要是只有你一个人晚上在家,你心里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时,幼儿都能积极地回答,如:“很害怕,很孤单”、“很想找个人陪”等等,应该对幼儿的回答做个回应,感觉自己缺少了与幼儿这样的交流。

2.故事的高潮中,妈妈走过主人公特别害怕,自我感觉这方面表演有待加强,在语气、神情中表现再突出一点,幼儿印象会更加深刻。

3.故事最后,原来是妈妈打来的重要电话,在妈妈的对话中,让幼儿学着老师说,幼儿学的不错,反思中,我后来一想,假如让幼儿自己拿起电话,上来表演模仿妈妈的话,这样会更好。

范文二:

《重要电话》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故事,它讲述了莎莎晚上一个人在家,帮妈妈接电话的情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理解故事人物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并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朋友们基本都有过害怕的经历,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害怕呢?遇到害怕的事时你会怎么做呢?怎样使自己勇敢起来呢?我以悬念引出故事《重要电话》,幼儿很想听下让莎莎勇敢起来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因此,带着问题小朋友们好奇的听起故事来。这个故事很好听,很能让人投入到角色中。最后,故事中的主人公已经不怕一个人在家里过夜了,这说明了她已经长大了,听到最后,小朋友们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我有提问,那你长大了吗?我请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来,我们也能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朋友们真棒!原来我们也长大了,幼儿非常的开心。在整个活动中,在讲故事时,我的语调、语气、神态运用还是比较到位的,能够吸引幼儿。在活动过程的上下衔接上也还行,整个活动比较完整。针对这堂课,我总结了我的不足,值得改进地方:

1.让幼儿说说“要是只有你一个人晚上在家,你心里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时,幼儿都能积极地回答,如:“很害怕,很孤单”、“很想找个人陪”等等,面对幼儿的回答我做的回应还不够,每次的回应也都大同小异差不多。

2.故事的高潮中,妈妈走了主人公特别害怕,自我感觉这方面表演有待加强,放的不够开,在语气、神情中表现再突出一点,幼儿印象会更加深刻。

3.故事最后,原来是妈妈打来的重要电话,在妈妈的对话中,让幼儿学着老师说,幼儿学的不错,我后来一想,假如让幼儿自己拿起电话,提供这样一个情景,上来表演模仿妈妈的话,这样会更好。

4.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表达不清,有的答案不符,可能是我提的问题过多,幼儿容易混淆,没有出抓住重点,以后只提问重点内容,平时加强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电话教学 篇6

从生活经验看,五年级学生大多有打电话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支持完成此任务。但学生在平时打电话时一般都是一个一个通知,没有想到要尽量节约时间,选择最优方案来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充分联系实际,从通知人数较少的开始,想一想、画一画,再通过比较,知道有最节省时间的方案,然后再找出设计最佳方案的规律。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10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多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四)教学难点

根据最佳方案探究其中隐含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境导入

师:上周晚上8点,王老师接到一个紧急通知,要求15名舞蹈队员第二天早上演出,你们认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

师:通知可以用许多种方式,我们就选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2)设疑思考

师:如果每1分钟通知1名队员,通知完15名队员需要多少分钟?

师:我们把这种打电话的通知法叫逐个通知法。(板书:逐个通知法)

师追问:如果你们是老师,会选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都认为这种方法很费时间,看来大家有比上面这种通知方法更省时的方法了。

2.探究策略,逐步优化

(1)合作探究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设计要求),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以同桌为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个比逐个打电话更省时的方案。听清楚要求了吗?现在开始,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有目的找到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分成三组或五组的打电话方案。

师小结(分组通知法):这几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比我们逐个通知的方法要省时,都采用了先分组,由老师先逐个通知组长,然后再让各个组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知组员。这种方法我们在数学上叫分组通知法。(板书:分组通知法)

师追问:分成3组,5组都用了7分钟,大家想一想是否把组分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少呢?

师: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比分组更省时的方法。

(3)探究无空闲通知法

师:先分组通知中,当小组长在给组员通知时,谁休息了?

师追问:如果老师和得到消息的队员都一起不空闲的向下通知,会不会更省时间呢?下面我们就在黑板上摆一摆。

师:我用一个正方形代表老师,用不同颜色的圆片代表队员,打电话用直线连接。

师:第一分钟老师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队员?

师:第二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队员?

师:第三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几个队员?

师问:这4名队员又是谁分别通知的呢?

师:以此类推,大家想一想第四分钟我们最多可以通知到多少名队员?

师:是这样吗?我想请一名同学上来给大家摆一摆,谁愿意?

其他学生可以仿照老师黑板上的图示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找一找。

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8名队员是谁通知的吗?

师:大家同意吗?现在我们一共通知了多少名队员?用了多长时间?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更省时呢?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立即和老师一起通知其他队员,每个人都不闲着,直到通知完所有队员,所需时间最少。我们把这种打法叫无空闲通知法。(板书:无空闲通知法)

3.填表观察,找出规律

出示表格(表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将我们所得出的结果填入表格。

(1)让学生回答表格内容。

(2)师:第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你是怎么得到的?5分钟一共通知了多少人?

(3)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是2倍2倍递增)

师:大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我就要考一考大家了。

三、教学反思

(一)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我创设了紧急通知舞蹈队员活动中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找出打电话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说出来了。

(二)图表结合,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伊始,我以接到要紧急通知15名舞蹈队员第二天早上演出为线索,用打电话的方式如何尽快通知引入课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比较方案—得出结论”七个步骤经历了“逐个打电话太慢—分组打电话较快—无空闲打电话最快”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借助了学具小白板,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相互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孙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1(57).

“打电话”一节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结全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合作探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

———打一生活用品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从生活现象导入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人,你觉得怎样打电话通知比较好?

师:如果你是老师,应该怎样通知这15名同学呢?

设计意图: 为学习目标服务,“开门见山”提出数学问题,使其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

师:一个一个通知是可以全部通知到,但这样的速度太慢了,有更好的方法吗?

通过学生汇报,产生现实矛盾,引发“以最短时间通知队员”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策略的优化。

(一)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展示小组的作品

(1)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个一个通知,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怎样打电话更省时呢?

(2)方案二:分组同时通知。

师:四人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更加省时的方案。为了更加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表示老师,用“○”表示学生,第几分钟就标上数字几。

1四人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2小组汇报成果。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与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还有没有比7分钟更省时的方案呢?

(3)方案三:全员参与通知。

引导学生用图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师:按照这种方案打电话,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钟?这种方案的优势在哪?还有没有比4分钟更快的方案?对比这三种方案,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学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再进行比较,学生的理解与认识逐步递进、优化,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的目的。

(二)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师 生共同填表

2.观察表格 ,发现规律

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分别是2 4 8 16…

规律:每一个数×2得到下一个数,即每增加一分钟,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前一分钟2倍。

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下一分钟是多少?256呢?512呢?

师:我们通过这个规律知道了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如何快速得出队员总人数呢?(在相同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1=队员总人数;)

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队员总人数是多少?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128呢?512呢?

师: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时,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多少?队员总人数是多少?第6分钟呢?第9分钟呢?

3.对比图示法和列表法 ,优 化方法

师:我们分别用了图示法和列表法呈现通知这些队员最短需要多长时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示法适合求人数比较少的情况,人数比较多时,列表法更方便快捷。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得出不同的方案,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拓展思考空间,实现思维跳跃。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略)

电话教学 篇8

在高等院校的播音专业教学中,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同时又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困扰播音专业师生的难题,成为众人的共同思考。

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中播音主持一线的真实工作环境和状态,众所周知,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到一线实习并不是特别容易。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节目的岗位少、学生的水平和阅历不够、媒体距离学校比较远、实习时间和在校学习课程有冲突等。

而如今,这个问题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有了一个较为满意的解决办法。2008年9月,一块特殊的牌子———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悄然出现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里,尽管它才初露端倪,但是良好的前景已经令人感到兴奋和安慰。这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的600多个新闻专业中开了先河。

电话广播是一种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后出现的新兴媒体, 由天津电台和联通公司共同努力有机联合而成。基本原理是听众只要每月支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通过一个专门的装置自由选择收听广播节目。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开始筹建于2008年5月,9月读报节目开始播出。到目前为止总共投资近100万元,这其中包括录音系统、编辑系统设备以及两条光缆线路流量分别为100兆和10兆,它们分别用来连接电台与联通公司、天津师范大学和电台,使之形成流畅的信息传递网络。目前,电话广播拥有实验型录音室10间、录音设备10台(套),并建立起较为完善规范的编辑、剪辑体系。

目前,对于新闻传播学院播音系的学生来说(担任编辑工作的是该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这里不做具体阐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这种新型的媒体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足不出校就可以亲身感受到媒体一线的真实播音状态。

电话广播———播音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形式

目前开播的有读报节目,播音室就直接设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每天清晨 (后改为晚上) 编辑后的《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各个版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国内外要闻、经济、文娱消息、长篇连载以及时事评论等都会及时出现在电话广播中, 而承担播音任务的就是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系2006级的全体本科生。

具体的做法是:从周一到周日,由播音系的7位专业教师分别从周一到周日带班。将2006级的全体学生分成7个专业小组,每天分别由一个小组值班。全组同学,清晨6点30分到电话广播的编辑部签到,等待编辑好的稿件。然后,由一位播音系的专业教师担任当班领队,分派稿件和分配录音间给全组学生。要求学生在7点45分之前把录制完成的新闻录音成品交给专人进行统一剪辑和审听,挑选符合播出标准的新闻录音发送到电话广播的播出空间,由此便成为听众可以随时收听的新型的广播节目。

这其中“挑选”环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形成一种竞争的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此为起点,使学生在整个播音的把握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状态导向,这就是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随时就会被淘汰, 在现今的社会状态下, 竞争几乎无处不在, 竞争也是如此残酷, 必须积极面对。

这个真实的一线播音主持环境为将要从事这个职业的学生提供了绝好的感受和理解职业状态的机会。

对于学生在电话广播中的表现由带班的教师将每个组学生的新闻节目录音集中起来,每次都进行评判、打分,从吐字发声到对稿件的理解表达,逐一进行评判,最终给出一个学生这门课程整体的评价。

由电话广播带来的思考

从这种实践课开始运作以来,通过对学生备稿、录音等环节的观察,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的启示值得思考:

关于一线临战状态的培养。实践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对于早上很早来值班有些不适应,不能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这对于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有一个提示,即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线的工作状态,让他们尽可能早地感受到播音一线的实际状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便于在自己的学习中处处以一线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就比如像这样早起备稿播新闻的状态。

对于时间观念的理解和贯彻

时间观念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稿中的时间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份几分钟的稿件,往往会给学生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准备。当然这其中有进行基础教学的需要,在学生学习各种文体播音的时候,对于稿件充分感受和理解是必须的。但是由此,却会对学生的备稿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学生在电话广播的新闻稿件备稿录音中就体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参加电话广播初期,有的学生总共8分钟的新闻内容,从开始备稿录音到最后录制成成品要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距离一线实际播出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对于节目的整体时间观念。在带班中,专业教师发现,不少同学录制新闻的时候,对于节目的整体时间观念比较模糊,他们总有一个这样的意识,错了以后就想从头再来。这会导致如下结果:一是耽误正常新闻录制时间,二是会加大出错的几率。因为在他们在意识上允许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在容许自己出错,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出错似乎是必然的。

三是节目时间长短的概念。播音主持活动都是蕴涵在某一个特定的节目中生发和展开的,所以对于一个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严格的节目时间观念是必备的。以这个时间概念为依托,在节目的运行过程中,不管是对于现场观众还是和嘉宾的交流都要考虑时间的因素。这样在节目的进行中,对于关键点的生发和引导,对于繁文缛节的删减,都是围绕时间这个要素进行的。尽管现在只是广播播音的实践,但是这是基础,有了这样的经历做铺垫,将来到了真正的工作岗位就会更加从容,节目的品质就会更高。

关于新闻意识的培养

播音员、主持人本质上属于新闻人,因此新闻意识在播音创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正确理解和表达特定名称和概念。对于稿件中出现的具有一定特定意义的名称和概念,如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就会迅速进行理解并准确表达。而初期进入到电话广播接触到此类新闻的学生就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把“市妇联”播成“市妇联局”、把“人大常委会主任”读作“人大常委会主席”等,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给人带来极大的信息误差,而让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警示:要加强学生的新闻素养,从这些细节之处入手。

对于不同体裁稿件的感受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有文体和语体的教学内容,但是远不及电话广播中所接触到的稿件丰富。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对于各种文体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其播出的各种新闻更富独特品位。诸如重大新闻的庄重、文体新闻的清新畅快、评论的逻辑性和严谨、新闻故事的通俗感等。

电话广播是作为传统通信手段和传统的媒体广播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这个传播途径的出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同时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足不出校就进入到真实媒体的工作状态。这个新兴媒介所提供的是一个十分有益的磨砺环境。通过这种方式———一种真实的广播一线的工作状态,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的体验。

以下是学生的结课论文的部分片段,以此更为细致地体现电话广播对播音专业的学生在提高播音能力方面所起到的显著的推动作用:

学生一:“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平时只有在上专业课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话筒,所以以前坐到话筒前时总会紧张。以前理论课讲过话题前的状态,但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所有很少能做到,自从有了电话广播这门课程后,我慢慢地能将理论逐步运用到实践中来,在话筒前也摆正了心态。”

学生二:“在话筒前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因为电话广播是在早晨,所以并没有特别充分的时间去准备稿件,我想我们的工作中也不会像专业小课一样提前布置小课作业的,总是草草地读一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集中精力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眼手脑一起工作,要有勇气和信心,即使错了,也要继续精神饱满地播讲,气可鼓不可泄。”

学生三:“随着练习的增多,我在广播中备稿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完毕,我还找到了一些小技巧。拿到稿件后不要马上读,要按照备稿六步的要求,先在心里对稿件进行分析,然后再上口读稿件。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音字和疑难字的读音,以防出现错误。整个备稿过程中都要用心,不能是单纯地读,而不思考。播讲的过程中,对于备稿时找出的关键内容要强调,完整表达出稿件的思想内涵是最重要的。”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一定数量的实践课时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电话广播的播音主持实践中,他们学到了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会从中得到更多的感悟。

中日打电话方式一课的教学反思 篇9

一、以生为本换位思考重在理解

1.原来的课堂中在新授课环节只是简单罗列中日两国在打电话时有哪些不同点,这样的灌输式教学虽然能够准确提供大量的知识点,但是得到的反应只是学生一味的点头或者记录,不能引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到达在课堂上理解记忆的效果。改进后在新授课环节,引导学生自己表达出在中国打电话的方式,然后PPT插入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动漫中电话片段,再启发学生自己罗列中日两国在打电话时的不同,最后和老师罗列的知识点进行汇总,这样下来,各组罗列知识点再加上老师的会更加全面完整,学生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牢靠。

2.在系统学习了基本的日本打电话的方式后,为了巩固, 原来的课堂上是安排学生做练习题,然后小组依次回答,错误的扣分。但是课堂反应不够理想,显得过于循规蹈矩,有了一定的习题量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能参加,但是错了就扣分的让学生就有反感的情绪,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此我认为练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识,牢靠记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初学者在日本打电话时还是容易和中国的方式混淆,因此我课前让小组抽题目,试着自己编日本电话对话,这样既能在课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在此也能作为课堂练习题目,由于课前学生自己创造的电话对话也不准确,让小组间抢答改错。从课堂反馈来看,大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在小组竞赛的机制下,小组间互相纠正,学生非常投入,得到纠正后能够将新授的知识点提升,理解和记忆效果更好,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日语水平的提升。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现学现用

为了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禀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出发点,改进后增加小组展示情景表演的环节。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学习热情的确提高了,课堂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从学生编写的对话来看,质量并不是很高,没有发挥对本课学习的帮助,甚至偏离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表演时有的学生有为难情绪,任务给积极分子包揽,与全员参与的出发点违背。在此环节需要再做调整。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创造对话的部分不至于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此尤为重要,可以根据学生和课堂的需要,创设几个适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场景,给出一定的范围和要求,比如要用上新授课的语法和单词,每个成员都要有任务等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出对学习有帮助的对话,这样将新学的内容得到很好地运用的同时,在课堂的其他环节也能排上用场,课前给三个小组分别抽取各自的情景:咖啡馆、家庭、学校,以此创设完整的对话,要求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的语法和单词,其中必须包含打电话的情景。学生参与热情高, 开发想象,都能创造相对完整和富有情节的对话,虽然电话部分都不正确,但正是为课堂练习巩固环节埋下的伏笔。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将已学的日语单词和语法得到较高程度地运用,课堂上神采奕奕地进行表演,小组中每个成员均有分工, 本人认为这也是在国内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比较好的口语练习方式。

三、全体参与师生共评共同提高

为了让全体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各个环节,小组竞赛不失为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但是在以往的竞赛环节,由于大家十分投入,热情度高,课堂虽然呈现亢奋的场面,但是往往容易造成情绪失控,稍不留神学生会将重点放在计分上面,这样一来完全偏离课堂本身,达不到通过竞赛掌握新授知识点以得到提高的目的。所以改进后我在这个环节制定了相对公正公平的记分方式。

1.在新授部分对比中日两国打电话方式不同的环节,抢答时三个组长出来猜拳,胜出回答,对了加分,如果不在老师答案内但言之有理额外加双倍分数。这样教师既能避免混乱无序情况出现,掌控好时间,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最大限度开发脑筋,还能让陈旧固有的知识得到新鲜血液。

2.在情景对话表演后的抢答改错题目环节,课前也发布听力记录表,就是观看表演的其他组纪录所听到的关于本课的新的语法、单词和认为错的地方和改正方式,人手一份,老师也全程参与,然后给一定时间汇总贴在在黑板上,由表演组和老师採分,这样全员参与,有老师参与也比较有说服力,同样师生日语水平共同提升。

电话教学 篇10

一、教材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 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 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 每分钟通知1人, 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以上问题是教材原本所给的问题情境, 问题的关键词都有“尽快”、“通知”、“每一队员”等, 研究的问题即运筹学中所谓“最优化”的问题。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过程, 不难得到打电话的方式一般有教师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和人人参与通知等三种形式。进而会获得“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的解决思路:凡获得信息的 (包括教师、学生) 均不闲着, 在第一时间都参与到电话通知的工作中, 有序地通知给未知演出的同学, 即“人人参与”最省时, 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二、教学片段分析

在打电话第三种形式“人人参与”具体方案设计的教学环节上, 授课教师的处理大致相同, 均是引导学生按照类似于教材出示的示意图 (图1) 去设计方案, 探究“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 或学生自己画如图1的树状图, 或在学生尝试画树状图的基础上, 教师示范性地板演。如此处理教学, 效果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画树状示意图时, 在操作上显得杂乱无序, 对电话通知到的学生, 不是多画, 便是少画。

示意图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探求解题途径的一种工具。学生在画如图1的树状示意图示时, 绝大部分皆存在一定的难度, 很难准确画出每分钟后的树状图。课堂反馈到的实情是:前三分钟还勉强行得通, 在第四分钟及以后就不那么有条理、有头绪了, 能准确画出类似于图2示意图的学生寥寥无几, 出现了思维混乱、难于推断的现象。当然也就很难谈上设计出具体符合要求的方案和求得所具有的规律了, 这样的示意图也就失去了运用的意义。究其原因, 主要是授课教师不能科学处理教材, “照本施教”, 对于教材提供的方式、方法不敢突破框架, 教学过程都是在有意地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提供的范例进行的。

针对以上教学设计, 我们可做适当的改进, 将方案的设计变成简单、具体的操作过程, 一步一步地往下实施, 用最简单的示意图反映操作过程, 会使问题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事实上, 我们可以将合唱队的15名学生编号, 分别为 (1) 、 (2) 、 (3) 、… (15) , 从第一分钟做起, 考虑第几号学生在第几分钟通知第几号学生, 画出如下示意图 (图3) 。 (注:箭头表示对应通知的人)

图3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 不需要更多的思考, 顺着人们完成任务的一般程式便会顺利设计出打电话所要求的方案,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表现形式简单, 较上面树状图的情形分层更直观, 程序更条理, 使学生思路更清晰。可以说, 图3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打电话”方案, 谁通知谁一目了然, 又能马上统计出在第几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 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遗漏现象, 体现了示意图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忽略次要等特点, 同时渗透了数学的“赋值法”、“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如此画图的过程就是对题意进一步理解的过程, 是将“模拟”的操作步骤与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观察图3会很快解决教材中提到的问题:“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结论显然是4分钟。进而可以接着引导学生, 在分析如图3反映出的数据特征的基础上, 经类比、猜想可得到第几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的规律。观察各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1、3、7、15、…都是奇数, 好像规律不甚明显, 若分别皆加上1后便会成为2、4、8、16、…规律就明显了。故可得到n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便为2n-1的规律, 对教材中后继问题“按上面的方式, 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 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的解决也就很顺利了。

三、课后反思

1. 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处理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科书给了教师更加宽广的自我发挥空间, 提供的文本只是一个涉及教学内容的框架和教学线索, 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科学处理与重组。科学处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理念, 教师应不迷信于权威, 不局限于教材框架, 应据实情对现有的教材实施科学处理。诚然, 树状图是一种常用的示意图, “打电话”教学情境中的树状示意图, 对思维水平较强的学生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思考问题方式, 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探索和问题分析的工具。但从普遍意义上讲, 对于多数小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对示意图的适当变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课前备课应立足于学生实际, 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 大胆创新, 有效设计教学方法。

2. 简单的或许就是最好的

电话教学 篇11

利用WiFi打电话的App通话软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相对于Skype、Face Time这样的“洋货”而言,笔者和周边的亲友更喜欢阿里通、掌上宝wifi免费电话、有信这样的“国货”。

从表可看出,三款App软件在“免费通话”上都加上了一定的限制,而掌上宝WiFi免费通话和有信两款软件在应用功能上较为重叠,由于前者在付费项目上收费更低,因而我们重点选择同在跨国联系上具有优势的阿里通通话两款App,同大家分享。

好友间全免费:掌上宝WiFi免费电话

掌上宝是通过网络拨打固话和手机的互联网应用,用户初次使用掌上宝WiFi免费电话时需要用手机号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最多可免费获得60分钟免费通话时间,同时免费获得24小时去电显示特权。启动软件后直接进入软件拨号界面,UI设计同普通手机接近,不过在平板上其拨号键略小。

在通话应用上,掌上宝WiFi免费通话对于普通联系人和免费好友待遇可谓“天差地别”,用户在拨打普通联系人电话时,软件默认使用回拨系统,需要用户注册手机号,手机先接听系统年点后才能再接通拨打电话。但只要双方都在各自手机上安装了“掌上宝”,并且同为掌上宝用户,双方都在线的情况下,就可以发起VoIP免费呼叫或者发送无限量IM短信,一切资费全免。

当双方有任意一方不处于WiFi状态的时候,系统会取消免费通话标记,不过此时手机用户还可以继续用“掌上宝”回拨的方式接通语音,“掌上宝”回拨方式拨打国内所有长途电话的实际通话资费每分钟不足6分钱!需要注意的是,用户使用“掌上宝”拨打普通号码时,接听回拨时的系统来电是完全免费的,本机不产生费用,软件仅收取0.15/分钟(国内)的网络电话费用。当然,“掌上宝”也推出了自己的充值付费系统,建议喜欢使用该软件的朋友抓住节假日和首充的机会,获取更多通话时间,毕竟充值后本金的有效期为2年。建议“掌上宝”用户多登录其官方网站www.handbb.com,留意促销信息。

对于免费通话软件用户而言,付费仅仅是辅助手段,如何将免费进行到底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掌上宝”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获取免费通话时间的方法,除首次注册可获得最多60分钟免费通话时间外,用户还可以点击软件下方探宝中的天天签到,签到领取免费通话时间,并推荐好友赚话费,积少成多也享受乐趣。

跨国恋:阿里通通话

阿里通通话是香港阿里通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全球推出的一款网络电话产品,它实现了全球范围内300多个国家与地区超低资费拨打固话和手机电话。

首次使用阿里通通话也需要用手机号码注册,密码由用户自行设置。注册成功之后系统会自动保存账号密码,同时获赠6到100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用户使用时只需在WiFi或3G网络下打开应用即可。

阿里通通话在平板上应用体验较好,较大的键盘为用户输入提供了不少便利,其界面整体设计较为简洁,主要的附加功能提供在下方工具栏的“更多”项中,基本能够满足用户日常应用需求。

在进行通话应用时,会提供“阿里通回拨”、“阿里通直拨”和“手机拨打”三个选项,而用户也可以点击设置“拨号方式设置”和“回拨自动接听设置”,选择最符合自己操作习惯的模式。

用户可使用阿里通通话拨打全球任意固定电话(国家代码+区号+座机号码)和手机(国家代码+手机号码),其资费也比普通手机用户便宜许多。此外,每个阿里通账号可设置三个免费国内号码为亲情号,VIP用户可设置六个,亲情号在夜间1点到8点之间可免费拨打。

在国内,使用阿里通直拨0.1元/分(折后0.06元/分钟)、回拨1.5元/分钟(单路计费,不接通不扣费)、拨打亲情号0.12元/分钟,拨亲情号0.12元/分钟,短信0.1元/条。拨打国外号码资费如下表:

阿里通通话本身是会赠送部分免费通话时间的,该时间使用完之后,用户可通过微博分享、短信分享等方式,邀请好友注册使用阿里通通话,从而赚取话费。当然,如果比较喜欢该软件,用户花费掉免费通话时间后,还可使用支付宝安全支付、阿里通充值卡、神州行充值卡、联通充值卡、手机银联安全支付等5种方式进行充值。

番外:果粉专属的Face Time

情侣联系一定要用电话吗?语音视频聊天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除了人们熟悉的QQ视频外,笔者对拥有苹果设备的情侣推荐Face Time。

Face Time是苹果iOS,Mac设备内置的一款视频通话软件,其通过WiFi或者蜂窝数据接入互联网,在两个装有Face Time的设备之间实现视频通话。用户只,要一个 Apple ID 和邮箱地址就可进行。要与好友开始视频通话,在通讯录列表中找到联系人信息即可。如果要呼叫对方的iPad、iPod touch 或 Mac,你可以使用其邮箱地址。接着一条邀请会在她的屏幕上弹出,对方一旦接受邀请,视频通话即可开始。这样就能通过 Mac 连接 iPhone 、iPod touch、iPad 或 Mac,与朋友面对面交谈。相比其它通信软件,Face Time在通话稳定性和网络兼容方面优势明显。

女儿的电话 篇12

这天中午, 手机响了, 他顺手一接, 那边就说话了:“爸爸, 您什么时候回家啊, 我好想您。”是女儿打来的, 可声音又不像是女儿的。他连忙问:“妈妈呢?”

“妈妈捡破烂还没回来呢。”女儿带着哭腔说。

“什么, 妈妈捡破烂?”春生糊涂了, 妻子在银行工作, 怎么会捡破烂呢?他忙挂断电话细看来电显示, 发现是个本市的陌生号码, 春生笑了笑, 原来是别人打错电话了。

可傍晚的时候, 那个电话又打来了:“爸爸, 我是小美, 你咋还不回家?”春生一听有点烦了:“小丫头, 你电话打错了, 我不是你爸爸。”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

晚上那个电话再次打来, 只是这次是个自称小美妈妈的人。经她一解释, 春生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小美的爸爸在外地一家煤矿工作, 一个多月前, 小美的爸爸因瓦斯爆炸不幸丧生。小美特别想爸爸, 小美妈不敢将这事告诉小美, 就骗小美说, 爸爸最近太忙, 没时间回来。可小美非要跟爸爸通电话。实在拗 (niù) 不过女儿, 于是, 她就胡编了个手机号码, 可想不到竟是春生的手机号码。

听了小美妈妈的叙述, 春生有点哽咽了, 他说:“大嫂, 不怪你。大嫂, 假若你方便的话, 给我寄一张小美爸的照片来, 并将住址告诉我, 我一定抽时间看小美去。”

从那以后, 春生每隔几天都给小美打电话, 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同时春生也收到了小美妈寄来的照片。

这一天, 春生在外面的工作终于结束了, 他决定去看看这个女孩。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和打听, 春生终于找到了小美家所在地。开门的妇女目瞪口呆地看着春生, 说:“你是谁啊, 你……你咋跟死去的小美爸长得这么像?”

春生一怔:“啊, 大嫂, 你就是小美的妈妈吧?我是你们误拨电话的人。”

春生刚坐下一会儿, 屋外就响起了喊声:“妈妈, 我放学回来了。”小美推开门, 先是一惊, 继而扑到春生的面前:“爸爸, 你真回来了!”

春生一把抱起小美:“乖孩子, 是爸爸不好, 只怪爸爸太忙……”

春生的话还没有说完, 忽然, 小美用双手抱住春生哭泣道:“你不是我爸爸, 我爸爸他死了, 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谢谢你, 爸爸……”

说完小美抬头又问:“你咋和我爸长得那么像啊?”

春生从怀里拿出小美爸的照片对小美说:“乖孩子, 为了让你相信我是你爸爸, 我特意化了装, 因为我是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化装师, 所以当然像了。”

从那以后, 每年的寒暑假, 春生无论多忙碌, 都要带着妻子和女儿赶到这个“女儿”家。

上一篇:动态K-均值聚类算法下一篇:创新设计的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