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词组的翻译

2024-10-09

自由词组的翻译(共6篇)

自由词组的翻译 篇1

一、陈西滢的自由主义思想

约翰·洛克是公认的自由主义思想的鼻祖, 在他的两篇《政府论》 (Two Treatises of Civil Government) 中, 自由主义首次获得了经典的阐释。洛克主要关怀的是个人的自由, 他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公民天赋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为保障天赋权利不受侵犯, 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设立政府。在洛克看来, 政府的存在充其量只是一个所谓的必要的恶, 其功能仅止于维持一个公道的秩序, 使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人, 可以尽量享有天赋自由或自然权利。换言之, 在政治社会中, 政府只是一个工具, 人权的保障才是积极的目的。在必要的情况下, 为了确保人民的自由权利, 政府是可以“解体”的。这一切奠定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 后世围绕自由主义的种种争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由洛克创立的古典自由主义统治西方思想界三百多年, 其生命力之强、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 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内部也存在着分歧。哈耶克 (Hayek) 在论述自由主义传统的时候将自由主义分为两种:“一为经验的且非传统的自由主义传统, 另一为思辩的及唯理主义的自由主义传统。”前者为英国传统, 以经验主义为基础, 相信渐进的改良, 相信社会的自发秩序, 注重法制下的自由;后者则为法国传统, 过于相信人的理性力量, 主张在反复的尝试中构建乌托邦。陈西滢留英十载, 在有良好自由主义传统的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主修政治学, 因而受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更多一些, 更相信渐进、法治和有自发秩序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

作为重要的主办人之一, 陈西滢的自由主义思想在《现代评论》的创办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特别是他在“闲话”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作出评判时所持的标准, 无一不显示了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理念。在《现代评论》办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他共发表了两百多篇文章, 其中大多涉及政治、伦理、文化、艺术方面的问题, 纵横驰骋, 直言敢谏, 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充分显示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他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性。他同胡适、徐志摩一道大肆宣扬“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 他用自由主义作伪装, 攻击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革命斗争和新文学运动, 曾受到鲁迅等的批判。例如, 陈源主持的《现代评论》第15期以“一个女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女师大的风潮》一文, 批评学生, 为杨荫榆开脱, 又把矛头指向支持女师大学生运动的进步人士。“一个女读者”说:“那些宣言中所列举杨氏的罪名, 大都不能成立。”“女师大中攻击杨氏的学生, 不过是极少数的学生;而这回风潮的产生和发展, 校内外尚有人在那里主使。”陈西滢所以要在《现代评论》上发表这两篇文章, 对“女师大风潮”评头论足, 完全是为了维护杨荫榆所代表的执政府的利益, 五四运动已经让他看到了学生运动的力量的强大,

二、从目的论来看陈西滢的自由主义思想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

陈西滢之所以从事翻译活动完全是为了宣扬他的自由主义思想, 那么他的这一目的又是怎样在翻译选材方面得到体现的呢?这一点我们可以运用翻译目的论来进行解释。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认为,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这也是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选取源语材料时, 需要确定材料选自的国别、原作者和原著等。这些通常由翻译行为的发起者, 根据既定的目的进行选择。

除了在其主持《现代评论》的闲话栏目上发表针砭时事的评论文章之外, 陈西滢也从事外国作品的译介工作。虽然他一生的作品并不止《西滢闲话》一种, 但只要提到他, 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本著作, 《西滢闲话》俨然成了他的代表作。他的译著却很少有人提起, 原因之一是他在翻译方面用力并不很勤, 翻译对他来说只能算是副业。他的译作多散见于报刊杂志, 正式出版的, 算上1924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与徐志摩合译的《曼殊菲尔小说集》 (The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 也不过三本之多。另有十一篇译作发表在《小说月报》、《晨报》和《现代评论》上。

从陈西滢在《小说月报》、《晨报》和《现代评论》上发表的十一篇译作来看, 不难发现在源语文本选择上, 他是煞费苦心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批判现实。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 陈西滢的译作简直就是“逆潮流而动”。十一篇译作并没有什么批判现实的地方, 反倒有粉饰太平的嫌疑, 例如《元旦的晚餐》、《粉红衣服的洋娃娃》、《神话里的王子》等, 至于《巴黎的判决》则是为了宣扬自由主义当中的法治思想, 而另外几篇译作也跟阶级斗争毫无干系。这在那个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同时也说明了他头脑中顽固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 而他从事翻译活动, 只是为了宣扬他的这种思想。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陈西滢的翻译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译作本身都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作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员, 陈西滢的翻译活动必然会打上自由主义的烙印。要研究他的译作, 就必须对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否则就很难理解他在新文化运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下, 在从事翻译活动时, 选择翻译源语文本的潜在目的及其自由主义思想在翻译选材中的表现情况。

注释:

(1) 主要是指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表的针对“女师大学潮”、“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等几个事件的评论.

(2) 武汉大学图书馆特藏部邬纪明收集整理.武大老教师著述及相关资料篇名索引.http://www.lib.whu.edu.cn/gjg/files

(3) 屠格涅夫.《父与子》中译本网络版.参见http://www.dglib

摘要:作为“现代评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陈西滢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 他深信渐进、法治和有自发秩序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他在《现代评论》“闲话”栏目上发表的文章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他的翻译虽然不多, 但带有很强的时代性, 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本文将集中讨论他的这一思想在其翻译选材中的表现情况。

关键词:陈西滢,自由主义,翻译选材

参考文献

[1]陈西滢.西滢闲话[C].上海:上海书店, 1982.

[2]陈西滢.论翻译[A].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400-408.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范祥涛, 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 2002, (6) :25-28.

自由词组的翻译 篇2

1990年

1.be determined by 由…所决定

2.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与… 有关 3.be central to sth.是…的核心 4.in contrast/by contrast 与此相反 23.in the fashion of 以…方式 5.be due to 由于(常做表语)24.such…as 像…一样 6.be deprived of 被剥夺

1992 年 7.respond to 对…作出反应 25.refer to…提到;谈到 8.as the basis of 依据/根据 26.agreement on 一致意见 9.be born with 天生具有 27.be comparable to 和…相当;犹 10.In contrast 相比之下

1991 年

11.shut off 关上,停止,切断 29.on the whole 总体来说;大体上 12.in any case=at any rate 不管怎 样,无论如何; in no case 决不 13.or so 大概,大约 14.at the rate of 以…的速率 15.take time 花费时间 16.be likely to 可能;倾向于 17.result in 导致 乏 18.not nearly 远不能;远非 1 19.head into 走向;陷入(危机)20.in the matter of 关于;就…而 21.make…possible 使…成为可能 22.combine…with 把……和…结合起 来;加上 如 28.in terms of 根据;按照;在…方 看 30.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31.have the attitude towards 对… 的态度 32.only if 只要 33.the same…as 与…一样 34.by lack of=for lack of 因为缺 1993 年

53.not so much…as 与其说…不如 35.nothing but 只不过是 36.by means of 通过;借助于 37.by the help of 通过…的帮助 38.in a sort of sense 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 39.manage to do sth.设法做到 40.extract …from 从……提炼出 41.out of…起源;来源;根据 42.build up 建立;树立 43.by no means 绝不 44.be compared with 与……相比 45.a sort of 某种 46.set…… in motion 开始; 64.vice versa 反之亦然 47.differ in…在…方面不同 65.depend on 取决于 48.go through 经历;经受;仔细检 查 49.in the one case =on the one hand 50.in the course of the day=during the day 51.a train of=a series of=an array of=a variety of 1994 年

52.revolve around 围绕…转; 以… 为中心 2 说… 54.because of 由于 55.move forward 向前发展 56.in short 简而言之;总之 57.as we call it 我们所谓的 58.the reach of science 科学能够 到达的范围 59.a series of 一系列 60.over the years 多年以来 61.turn…on…转向,朝向 62.rather than 而不是 63.at the expense of=at the cost of 以…为代价 66.driving force 驱动力

1995 年

67.social inequality 社会不公 68.in doing sth 在…过程中 69.divert…from 把…从…转移 70.lie with 取决于;在于 71.be validated by 被…验证/证实 72.whether…or 是……还是 90.not related to… 与…没有关系 73.depend upon…and on 取决于…还 取决于… 74.depend upon…and upon 取决于… 还取决于… 75.such…as 例如,象这种的 76.in general 通常;大体上;一般 而言 95.new forms of thought 新的思维 77.for example 比如 78.compensate for 补偿;赔偿 79.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贫困 的/下层社会的年轻人 80.grow up 长大 81.under…circumstances 在…环境 下

1996 年

82.be results of 由于… 83.social needs 社会需求 84.to some extent 在一定程度上 85.come to the conclusion 得出结 论 86.make demand of 对…提出要求 87.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科研 机构 88.in detail 详细地 89.a certain amount of 一定数量的 3 91.immediate goals 当前目标 92.be unable to do 不能够… 93.in principle 原则上;基本上; 一般而言 94.deal with 应付;解决;处理 方式 96.as well as 和 97.new subjects for thought 新的 思维对象/内容 98.in the past 过去 99.give rise to sth 导致;引起; 使…产生

1997 年

100.scoial contract 社会合同 101.an agreed account of 共识 102.human rights 人权 103.leads ……to 导致 104.at the outset 从一开始;开始 的时候 105.invite sb.to do sth.使某人 认为 106.duties and entitlements 权利 和义务 107.extend to 给与 108.no…at all.根本不是 学科 109.arguing from the view that… 以…的角度看 110.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111.in every relevant respect 在 所有相关的方面 112.in action 起作用 126.intellectual discipline 知识 127.whether…or 是…还是… 128.refer to 指代… 129.peculiar to …特有的 130.appropriate to 适合的;恰当的 131.apply to 适合于;存在于 113.laugh at 嘲笑 132.view…as 把…看成;把…当成1998 年

114.even more important 更重要的是

2000 年

115.be able to 能够 134.speclialized scientists 专家 116.look into 洞察;观察 135.centralized control 中央控制 117.put forward 放出;拿出;提出 136.under…conditions 在…条件下 118.work with 与…共事/合作;起作 用 119.close in on 接近,差不多 120.as expected 正如预期的 121.a refinement of 一种更为完美 的1999 年

141.in turn 依此;轮流;又 122.as…as… 和…一样 142.rest upon…取决于 123.conform to 符合;遵照 143.of all kinds 所有种类的… 124.see…as 把…看作 144.owing to 由于 125.less…and more 与其说…不如 说… 触到 4 133.equate…with 把…等同于…;认 为…是 137.such as 比如 138.it is obvious that 很明显… 139.be bound up with 与…联系在一 起;与…有关系 140.be directly bound up with 与… 直接相关 145.be exposed to sth.暴露于; 146.be forced to do sth.被迫做… 147.for the reasons given above 由 于上述原因 148.far-reaching 意义深远的;影响 很大的 149.spread over 遍布;覆盖 166.man-machine integration 人机 一体化

2002 年

167.behavior science 行为科学 168.human nature 人性 169.natural selction 自然选择 150.arise from 由…产生的;由…带 来的 151.migration movement 人口流动 171.what is called 所谓的 152.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 现 代交通手段 研究 153.population explosion 人口爆炸 173.state of mind 心态

2001 年

174.and so on 诸如此类 154.pollution monitor 污染监测器 155.digital age 数字时代 156.be regarded as…被当成是 157.piece together 拼合;汇聚;综 合 158.hundreds of 数以百计的 159.around the world 全世界 178.with it 随之 160.key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重大突破与发现 161.take place 发生 162.point out 指出 180.concrete research 具体研究 163.lead to 导致 164.home appliances 家用电器 165.result in 导致 181.subject…to…使…服从于 182.in… manner 以…方式;用…方 法 5 170.a little more than a hundred yeras 一百多年 172.trace…to… 从…寻找根源; 从… 175.partly because…and partly because…部分是因为…部分是因为… 176.be held responsible for…被认 为应该对…负责 177.be given credit for… 为…受 到称赞 2003 年

179.cross-cultrual perspective 跨文化的角度 183.seek to 力图;试图;设法 202.as elsewhere 像其他地方一样 184.combined with 加上;连同 203.bring together 使联合;使团结 185.bring to 加进;使用;采用 204.in relation to 有关 186.define…as… 把…定义为 205.one another/each other 互相 187.makes…possible 使…成为可能 206.out of… 在…当中

2004 年

207.make up 组成 188.language and thought 语言和思 维 189.have some connections with… 与…有联系; 190.take root 生根;被牢固树立 211.on such a scale 如此规模的 191.be obliged to sb.感激某人 192.die out 灭绝 193.so…that… 如此…以至于 194.accuse sb.of… 指责某人干某 事 195.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对…感兴趣 196.come to 开始;逐渐;进而 215.elect…as 把…当作 197.believe in 相信 198.a sort of 某种的 199.habitual thought习惯思维 200.grammatical pattern 语法结构

2005 年

201.publishing houses 出版社 6 208.no less than 多达;不少于 209.take a loss 亏损 210.deal with 对付;处理 212.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毫不夸张地说 213.the connecting fabric of the Old Continent 欧洲大陆的联系网络/把欧 洲大陆连成一个整体

2006 年

214.define…as… 把…定义为 216.be analogous to… 与…类似; 与…相似 216.contribute to… 有助于 217.be charged with…承担…; 负责… 218.dedicate…to…把…献给…; 把… 用于… 更多219.make reflections on…对…进行 思考 220.rules of conduct 行为准则 240.succeed with 在方面取得成功 221.moral code 道德标准 241.well-founded 有说服力的 223.moral judgments 道德判断 242.no power of reasoning 推理能 224.not…any but=noting but 225.more than 不只是

2007年

226.special preserve 特殊权利 227.intellectual equipment 知识才 能 228.everyday realities 日常现实 229.on a daily basis 每天 230.established conventions and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 已有传统和特 殊责任 231.a clear grasp/command of… 对…的清晰领会 232.leagal learning 法律学习234.link…to 把…同…联系起来 235.be parallel to 类似于 236.on a daily basis 每天 237.established conventions 既定 惯例

2008 年

自由词组的翻译 篇3

一、才子佳人铸传奇, 性格孤僻受排挤

陈西滢生于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 父亲是位读书人, 曾在家乡无锡开办过一个规模不大的私塾, 后来到上海谋生, 帮朋友开办书局。蒋介石的亲信之一吴稚晖, 是陈西滢的表叔, 从小在陈家生活, 也是看着陈西滢长大的。他非常看好天资聪颖的陈西滢, 认为他在学术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潜质, 于是鼓励并帮助他入读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12年, 陈西滢从附小毕业, 即在家人的资助下远赴英国继续求学。在英国, 他以刻苦的学习、优异的成绩修完了中学课程, 考入爱丁堡大学主修文学专业。1922年, 陈西滢获得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 陈西滢曾一度陷入继续留在英国工作生活和归国服务的两难选择。幸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向陈西滢伸出了橄榄枝, 力邀他回国执教北京大学。陈西滢是在英国留学时与蔡元培结识的, 两人一见如故, 十分投缘[1]4。蔡元培的邀请打动了陈西滢, 后者毅然决定回国, 担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 此时他年仅26岁。

关于陈西滢在北京大学执教的情况资料, 保存至今的并不多见。可以确定的是, 当时陈西滢的同事、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温源宁曾描述过陈西滢, 说他有着“苍黄的面色、中等的身材、消瘦的体型”。温源宁还绘声绘色地谈及陈西滢称“:很显然, 陈教授并不适合室外工作, 他一旦离开室内的椅子, 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只要在椅子上, 他就可以讲课、阅读、说话, 甚至连打架在内都百事可为。由于久坐不起, 他只要一站起身来, 脊柱会呈现出明显的弯曲。”由此可见, 与当时一般文人喜好游历采风、广结同道之人不同, 陈西滢更愿意在家中沉下心来搞研究。当然, 他并没有如温源宁说得那么夸张, 一旦学术界有大事, 必少不了陈西滢的身影。例如1924年春节期间, 世界文学泰斗泰戈尔应邀访问中国, 他经上海来到北京, 给北京文化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北京大学为做好泰戈尔的访问事宜, 派陈西滢及其好友徐志摩负责接待工作。两人欣然领命, 陈西滢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 在接待泰戈尔的过程中, 陈西滢还结识了凌叔华, 两人一见钟情并结下一世姻缘。由泰戈尔在中国间接促成的这段姻缘后来也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段传奇佳话。

1928年, 武昌中山大学被国民政府改组, 正式组建国立武汉大学, 以图强化五四运动后对高等教育的重新控制。同年9月, 由闻一多任院长的武汉大学文学院成立, 陈西滢应邀到该院中文系担任教授, 与他一同前往任教的还有其夫人凌叔华。第二年, 武汉大学校长由陈西滢的好友王世杰出任。他一上任就聘请了海内外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来武汉大学执教, 恰好此时闻一多转投青岛大学, 王世杰便将文学院院长一职让陈西滢接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日本侵略军很快逼近武昌城下, 武汉大学被迫迁往四川乐山。在乐山文庙, 文学院和法学院将临时课堂安置于此。陈西滢一方面要负责全院的日常教研工作, 还要以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妻女、母亲和姐姐一家五口, 生活过得比较艰难[2]15。在内有艰难的生活, 在外有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处理。由于长期受英国文化熏陶的影响, 陈西滢孤僻的性格在武汉大学越来越难以立足。尤其是王世杰去职校长之位后, 陈西滢在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日子变得越来越不好过。1939年10月, 受到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的排挤, 陈西滢辞去了院长之职。

二、犀利文笔批时弊, 定居英国难得志

陈西滢供职武汉大学时, 除了要负责行政工作之外, 还陆续开设过翻译、世界名著导读、长篇小说鉴赏、英国文化概述等课程, 课程内容本身很受学生欢迎, 学生们也都觉得陈西滢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通儒老师, 但唯一有些遗憾的是, 学生们也反映, 陈西滢的授课口才略有欠缺, 课堂效果不是太好。当然, 这也算不得是什么过错, 不少知识渊博的学者其实并不太适合站在讲台上当老师, 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学术的贡献。从武汉大学离职后, 陈西滢经历了一段赋闲期。但他并没有在家闲着, 而是拿起笔, 重新投入他所熟悉的创作生活。据凌叔华的回忆, 陈西滢为重庆的《中央日报》写了很多篇抨击日本侵略者的文章, 其中不少社论还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关注。陈西滢以犀利的言辞评论时势, 但却给妻子凌叔华造成了“麻烦”[3]241。据凌叔华说: 在北平的日本特务和宪兵经常上门打扰其正常生活, 还威逼利诱她, 让她叫陈西滢到北平来, 意图将其逮捕。

为了让陈西滢摆脱因失去正式职业而陷入的生活困境, 凌叔华致信胡适, 请他出面帮陈西滢谋职。此时远在美国的胡适也将这事放在心上。1942年2月, 陈西滢等来了胡适的好消息, 他获得了再赴英国的机会, 到伦敦负责中英文化协会的工作。结束留学生涯、离开英国整整十年的陈西滢重返故地, 心情十分激动, 也非常珍视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1945年, 比利时大学准备聘请一位精通中国艺术的教师执教一些课程, 陈西滢得此消息后, 代他的妻子凌叔华参加了竞聘, 并成功获得了聘书。就这样, 凌叔华于同年九月带着女儿陈小滢远赴欧洲, 全家在欧团聚。第二年, 陈西滢全家定居伦敦。但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 陈西滢很快被南京国民政府委派至法国巴黎, 担任中国常驻该组织的首席代表。

19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原驻法国的台湾国民党政府外交机构被要求撤回台湾。但国民党政府向法国政府提出要求, 让陈西滢继续以联合国中国代表身份留在巴黎, 继续负责法国与台湾之间的官方联系。台湾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 是因为联合国中国代表的席位仍然由台湾当局把持。法国政府对此要求辩论争执了两年, 于1966年3月作出决定, 要求台湾从法国撤出所有外交人员, 其中也包括陈西滢。当法国外交部的正式通知下达到陈西滢处, 他受到极大刺激而当场昏厥。此后, 对国民党绝望的陈西滢辞去一切职务, 回伦敦养老。四年后的3月29日, 陈西滢病逝于英国。

三、全盘西化不入流, 翻译选择逞自由

由于长年接受西方教育, 并以西方学术思维指导创作和教研, 陈西滢在翻译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自由主义倾向。实际上, 他的自由主义态度与思想早在他创办《现代评论》时就已有充分体现了。这一文学评论期刊在创刊两年多时间里, 陈西滢撰写并发表了近300篇文章, 内容涉及文化、艺术、伦理、政治等诸多方面, 其中有很多引述的内容就是来自他对西方学者文章或观点的翻译和评价。由于这些文章直言敢谏、驰骋纵横, 对自己的看法丝毫不加隐瞒, 从而充分显露出陈西滢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道德感。他与好友徐志摩、胡适等人极力主张“世界化”和“全盘西化”, 反对新文化运动和阶级斗争, 引起鲁迅等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文人的批判。陈西滢的 《现代评论》对于具有激进思想言论的青年作者们的来稿表现得十分谨慎。按照陈西滢自己的说法:五四运动充分显示出了青年一代的政治力量, 《现代评论》绝不能像当年其他激进刊物一样引发大规模社会变革运动, 从而威胁资产阶级社会的稳定[4]60。由此可见, 陈西滢所信奉的, 是英国式渐进、有序、法治的改良运动, 这种英国自由主义的传统在化解社会矛盾与危机方面显然与暴力革命理念格格不入。陈西滢的态度不仅与他的英国留学及生活背景有关, 还与他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和接触的翻译对象有直接关系[5]196。

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除了发表文章针砭时弊之外, 还从事国外著作和文章的译介。人们一提到陈西滢, 往往想到的是他的代表作《西滢闲话》, 很少有人会想到他的译作。究其原因, 很可能是因为翻译对于陈西滢来说只是副业, 而且他的英文水平极高, 翻译英文著作或资料时并不需要十分专注或投入, 因而在翻译实践中也不需要太勤奋。陈西滢的译作大多散见于杂志、报刊或中文文章的引用材料中。正式出版的陈西滢译著只有三本。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商务印书馆于1924年12月出版的《曼斯菲尔德小说集》, 这部译著是陈西滢与好友徐志摩合译而成的。可以查证的陈西滢译作大约有十余篇, 它们被刊载于《现代评论》、《晨报》、《小说月报》等报刊上。

如果仔细审阅陈西滢在《现代评论》、《晨报》、《小说月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这十余篇译作, 可以发现, 他煞费苦心地在翻译文本选择上下足了功夫。陈西滢在译作中没有丝毫批判现实的内容, 反而大有粉饰太平的趋向和意味。例如他的译作《神话里的王子》、《粉红衣服的洋娃娃》、《元旦的晚餐》等, 跟社会上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没有丝毫关系, 就连译作《巴黎的判决》, 也只是为了将西方自由主义法治思想介绍到中国, 而没有批判中国现实的意思。陈西滢的翻译对象选择和翻译目的十分清楚地表明, 他的翻译实践活动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宣扬关系密切, 而并不在意新文化运动的翻译需求。 历史地看, 陈西滢的翻译活动的确有违潮流,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观点, 为中国译坛注入不一样的风格, 也为当时中国翻译领域范围的扩充发挥了一定作用。

摘要:陈西滢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 他多年留学并定居于英国, 对英国式自由主义思想有着强烈的推崇。这使他在国内执教时屡遭坎坷, 也极大影响了他对翻译对象的选择, 从而引起了当时及后世不少争论。

关键词:陈西滢,翻译,选择,自由主义

参考文献

[1]曹聚仁.书林又话[M].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2]陈西滢.西滢闲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3.

[4]陈西滢.论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常用词组 篇4

be identified as… 被认为是…

be known as 被称做……,以……著称

be known to 为……所熟知

be popular with… 受……欢迎

be prepared for 对……做好准备

be regarded as 被认为是…,被当做是…

be satisfied with 对……满意,满足于…

be second to… 次于…

be sick of… 对…感到厌倦

be used as… 被用做…

be used to…习惯于…

get used to…习惯于…

all of a sudden 突然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

as a rule 通常,照例

as far as ……be concerned 就……而言

as to… 至于…,关于…

at best 充其量,至多

before long 不久以后

自由词组的翻译 篇5

文学翻译, 尤其是诗歌翻译, 以其复杂性历来被许多学者和翻译者认为是不可译的。如何能在诗歌翻译中, 既保留了原诗的音韵, 格律, 又传达了诗歌的意境, 内涵。即如何做到诗歌翻译的, 形神兼具。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无论是从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的探讨, 还是偏向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学派;无论从直译, 意译的翻译策略, 还是翻译与改写的文学再创作, 人们的视线始终聚焦在诗歌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学形式的翻译上。因此, 作为翻译者, 如何在诗歌翻译中, 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如何正视翻译的不可以译性, 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这是横在诗歌翻译者面前的一座大山, 也是文学翻译教师应该着力关注的问题之一。鉴于此, 作者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从翻译的忠实与自由角度, 探讨英汉诗歌翻译中译者的无奈以及其不可译性。

二、诗歌翻译中的忠实与自由

首先, 笔者从勒菲弗尔和王宏印对诗歌翻译的忠实与自由及翻译标准的观点入手, 然后, 以其提出的翻译策略和原则作为理论基础, 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1) 勒菲弗尔的忠实与自由理论

著名的学者勒菲弗尔在其具有开创性的著作《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方案》中详尽的探讨了诗歌翻译的问题及其可能性。他认为:翻译者的任务不仅仅是译出意义, 这只是翻译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文学翻译, 应尽可能忠实地译出原文的交际意义。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原文的交际意义。但同时他也提出, 几乎没有一个译文是可以完全达到这种理想效果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要求译者不能把忠实与自由对立起来, 而应该是追求总体上忠于原作, 但也容许处理细节上的自由, 那么, 译文或多或少能接近理想。 (许钧, 2000)

勒菲弗尔还在该书中提出, 做到翻译的忠实与自由, 译者必须具备的5个条件, 即 (1) 译者必须有能力从整体结构把握原文; (2) 译者必须有能力把握原文的意义及其交际意义; (3) 译者必须有能力区别受原文中文化制约的时间, 地点和传统因素 (what is“culture-bound”) 和受结构限制制约的时间, 地点和传统因素 (what is“structure-bound”) ; (4) 译者必须能在目的语文学传统中选择一种能与源语文学传统中原作相应形式; (5) 译者必须有能力像原作者一样解释原文的主题。 (许钧, 2000)

(2) 王宏印的诗歌翻译标准

王宏印先生在其著作《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专门撰文谈到诗歌翻译批判的参照标准。其中包括: (1) 体制问题。 (2) 诗味问题。 (3) 语言问题。 (4) 文化问题。 (5) 倾向问题。 (6) 风格问题。其明确提出诗歌翻译中, “改变原始体制创立新的体制的做法, 作为‘翻译体’的合法合理的存在形式, 通常是允许的, ”而且“译文与原文体制的一致性问题, 还有改制是否合适的问题, 则应当视具体情况进一步制订出细化的评价标准或执行规则。”由此, 可见, 王先生对诗歌翻译中译者的自由与忠实程度具有很高的包容性。

笔者认为, 王宏印和勒菲弗尔中外两位著名的学者所谈及的翻译标准及对译者的要求问题, 实则是文学翻译, 尤其是诗歌翻译中译者处理忠实与自由辩证关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对于6个标准如何体现在翻译中, 笔者将在下文结合实例详细探讨。

三、英译《生查子:药名闺情》与诗歌翻译的忠实与自由

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宋词一首, 并试图通过对原诗歌及译文, 做出形式和内容的分析, 来探讨译者在翻译中是如何处理忠实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并在勒菲弗尔忠实与自由辩证观的指导下, 探讨如何做到王宏印先生所提到的诗歌翻译的6个标准。

首先我们先对原诗和译文做相应的介绍。《生查子:药名闺情》是一首寄托情爱相思的宋词, “生查子”是其词牌名, “药名闺情”据《全宋词》讲, 作“药名寄章得象陈情”, 主要是用药名借其谐音表达闺情。词中出现的“相思”, “意已”, “白纸”, “苦参商”, “郎读”, “当归”, “远至”, “菊花”以及“回乡”, 皆按其谐音入诗, 既可陈情, 实为中草药的名称, 分别指代“相思豆”, “玉米药”, “白芷”, “苦参, 草药;参商:星宿名称”, “狼毒”, “当归, 药名”, “远志”, “茴香”。试想, 如果不熟悉中国灿烂瑰丽的诗歌文化, 对中药知识没有一点了解, 这首宋词在翻译的时候, 一定会缺乏原有的韵味, 读者很难体会到词人当年捻断数根须的考究, 无从品味词中诙谐深刻的情感, 该词可以称作是形式与内涵完美融合的典范。但是, 再试想, 即便是译者多么的数谙此诗的真谛, 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 从选词入韵都了如指掌, 那就一定可以完整的将此诗歌蕴藏的“谐音”的形式传达出来吗?

下面选取的译文, 是我国著名的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该词也只是许先生所译600首宋词和唐诗 (其中宋词300首, 唐诗300首) 中的一首。许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 诗歌翻译专家, 其译作以“形神兼备”而广受推崇和喜爱。相信, 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之高也一定不会有人怀疑。许先生在翻译此诗时, 必定注意到了其谐音入诗的情趣, 且其在译文旁边也给出了详细的译注, 一一对照介绍了原诗歌中出现的多种中药及其功效。

生查子 Mountain Hawthorn

药名闺情 陈亚

字字苦参商, 故要檀郎读。 相思意已深, 白纸书难足。

分明记得约当归, 远至樱桃熟。 I’m grieved from you to part.

Chen Ya You’ve promised to come back

I am so deep in love, Before ripen cherries black.

Paper’s not long enough. Chrysanthemums now bloom.

Why are you not in our room?

通过仔细比较原作与译作, 相信读者不难发现, 除保留原诗的押韵和意境外, 原文中的药名在译文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唯有“樱桃, 菊花”依然挺立在那里。读者在赞叹许先生高超的翻译水平的同时, 也必然会惋惜原诗的情趣没了踪影。更加惋惜, 译入语读者定然无法完全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了。这就是王宏印教授所提到的体制问题 (literary format) 。而《生查子:药名闺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了译诗的体制问题上, 需要充分自由的例子。

笔者认为, 这并不是说, 译诗者都可以忽视诗歌体制, 形式, 随意自由发挥了。诗歌翻译的第2个标准:诗味问题 (poetic taste) 则是在翻译中, 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之一。对于这首宋词来说, 如果翻译中, 丧失掉的东西是它充满趣味的形式, 那么将从形式中失去的诗味以其他形式展现出来, 则是该诗要求译者充分忠实与原文的地方了。正如王宏印所说“译诗的致命缺点就是意思全对而诗味全无, 甚至体制都能移植过来, 却完全没有诗的感觉。”

因此在翻译中, 如何保持诗歌的味道是至关重要的。许先生在翻译中, 运用补偿手段, 将诗味保存。使用“Why don’t you know my heart?”这样的反问修辞, 加强了诗中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略带忧怨。而原词中“苦参商”, 所特指象牛郎织女般永难想见的意象, 译者用了“I’m grieved from you to part.”, 则以强烈的都作感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天各一方, 难以相见的情景。真切而触动人心。

“Before ripen cherries black”中的black非常传神, 樱桃都开败了, 都变枯萎了, 腐烂了, 主人公还在等待着心爱的人, 然而结果却是遥遥无期。下阙, 也是诗歌的结尾, 译者依然使用了一个反问句“Why are you not in our room”, 不仅与上阙前后对应, 体现了诗歌形式上的韵律, 而且从情感上来说, 通过反问达到了主人公情感的高潮。

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即使诗歌的体制制约了译者, 但成功的译者依然能够完美的诠释诗歌的味道和意境。这就需要译者着实体味原诗, 把握翻译中忠实与自由的尺度。明确忠实与自由的真谛。自由是为了更加真实再现原诗, 只有紧记忠实这个原则, 才能更好的将自由发挥极致。从而达到自由与忠实的完美结合。

同样, 王宏印教授提到的语言问题, 文化问题, 倾向问题, 以及风格问题, 都是决定一个优秀译作的标准, 也是影响译者在忠实与自由中做出合理决定的依据和参考。

四、讨论和结语

在此文最后, 笔者再次重申勒菲弗尔的观点, 即翻译中, 忠实与自由是不能对立起来的, 译者应该追求的是总体忠于原作, 通过细节的处理, 更好的体现原作的精神。同是译者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做到合理处理忠实与自由关系所需要的5个条件, 真正做到在各种限制中做到游刃有余, 将限制变为体现诗味的优势。

摘要:诗歌翻译中, 忠实与自由的处理是困扰翻译者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勒菲弗尔和王宏印的诗歌翻译理论, 通过分析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生查子:药名闺情》, 探讨译者如何在诗歌翻译中做到忠实与自由的结合。

关键词:忠实,自由,翻译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 (修订本)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8

[2]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

[3]许钧.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4

[4]吕晓娟.从文化语言学视角看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5]陈涛.从陆游《钗凤头》的两个译文看宋词的英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5)

[6]徐文轩.从两首英诗的汉译看大学英语教学的“盲区”[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4)

[7]宋湘绮.西方文论下的当代旧体词[J].船山学刊, 2008, (1) .

自由词组的翻译 篇6

1 译者适应选择论

在新世纪之初受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鉴于20世纪虽被称为“翻译的时代”(age of translation)(Newmark,19823),各种翻译理论研究虽然在蓬勃发展但却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导行为却鲜有相关理论研究,在这种现状下基于生态学已被延展于其它学科领域,胡教授大胆创新性地提出了用生态学中的“适应选择论”来阐释翻译行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在这一概念中提出了译者这一生物体对生态环境即翻译环境的适应选择,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译者中心”论。

1.1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界定、描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这在译论界一直是一个争执不休,不断发展变化的论题。尽管“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焦点元素(focal ele ment),对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来说具有中心作用”(Ni da,1964:145),但,“翻译过程研究依然不是取向于原文,就是取向于译文”。单方面取向“原文”或“译文”势必太过片面,极端。无论是“原文”或者“译文”都是静态的,唯有“译者”是动态的,“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是由‘译者’完成的——适应,是译者对于生态翻译环境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对于生态翻译环境的的适应性选择——适应与选择糅合承载于译者一身。于是顺理成章地,以‘译者为中心’的理念也就首次明确地置入了翻译的定义之中”(胡庚申,2004:97)。胡在其2014年的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肯定地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地位,明确表示翻译其实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

1.2 翻译生态环境

生物存在的自然环境在翻译中折射为翻译活动中所包含的一切要素,即“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所必须适应选择的大环境——“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11,5-9)。

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用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类比翻译活动的一个跨学科理论,其中喻体为生物对于自然环境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本体为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指出译文与译者最终的“优胜劣汰”都是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与被选择的结果。译者处于翻译生态环境中,在译事过程中译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经历选择与被选择,受到环境中的各要素的影响,在译事过程中多维度考虑,多维度选择,即“三维”转换,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133)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被提到了中心地位,重视了其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与能动性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是绝对的无拘无束,译者同样为“翻译生态环境”所羁系,必须先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在译事活动中依从“三维”法则,才有可能译出整合度最高译文,以期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筛选,适应优胜劣汰。

2《西游记》人物称谓

2.1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称谓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即是灵魂,文学作品的创作总是以描写人物事件为要素。而文学作品中作为灵魂的“人物”,其姓名绝不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作者在创作人物称谓时会以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及社会文化等为背景。尼可诺夫在其《人名与社会》一书中就曾提到“越是著名的大师,越是谨慎地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选择名字。

人物称谓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各自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至使两种语言语法习惯,发音习惯完全不同。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称谓,更加负载了文化含蕴,因此要在两种语言中相互转换不是易事,这就增加了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人物称谓时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难度。

2.2《西游记》人物称谓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名著,盈誉环宇,颇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海外。

众所周知,《西游记》描述了唐三藏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降魔除妖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小说中糅合道教、佛教、儒教为一体,其中人物品类之复杂恐为中国小说之最。小说人物既有道家神仙,又有佛祖菩萨;既有妖魔鬼怪,又有芸芸众生。各类人物角色的称谓也可谓是该小说的一大亮点,或者道号,或者绰号;或者字,或者名;或者官名、或者乳名。这样繁杂的人物称谓译者们又是如何适应选择,译出了经久不衰的译本,引起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话的猎奇心与热爱,使得这一部文学巨著走出了国门,流传于世间。

下面本文将以《西游记》的英译本为例,《对其人物称谓的英译加以分析研究

3 詹乃尔对于《西游记》人物称谓的三维转换

翻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首先得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即其本身具有的从事翻译活动的语言、文化、思辨等能力,这也是翻译生态环境对于译者的选择。其次则是译者对于译文的选择,即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接维度、来理解原文并选择译文。

3.1 语言维度转换

对于人物称谓的翻译,首要考虑到的一点就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中西方人名称谓习俗完全相反,汉语中是作为界定语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使用国家则完全相反,这也依据于汉语与英语的语法习惯完全不同,譬如《西游记》中“井龙王”这一小神的称谓,按照汉语习惯“井”是个修饰词来限定其后的中心词“龙王”。詹乃尔在其译文中译为“Dragon king of the well”。显然译者在选择译文时保留了目的语语言习惯,将中心词“dragon king”置前,在语言维度,译者进行了选择转换。

3.2 文化维维度转换

小说中人物称谓往往含载了历史文化特点,尤其是《西游记》这样一部集神魔鬼怪于一体的传世经典,其许多人物称谓都有一定的文化含义,这给翻译造成了很大难度。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文化因素,才能不使经典原作流失韵味。在对于“太上老君”这个称谓翻译的英译选择时,詹乃尔的英译为“Lord Lao Zi”。这个译文展示了译者扎实的汉文化功底,“老子”被视为道教鼻祖,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为道教最主要法事之一,所以才有了悟空大闹天空时偷吃太上老君丹药,在丹炉内炼成火眼精金的故事。译者在对这一称谓进行选择时,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以使译文文化底蕴十足。

3.3 交际维度转换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4:138)。

在詹乃尔的译文中,这种交际维度的转换亦有明显体现。在对“哪吒”、“金吒”、“木吒”,三兄弟的称谓进行翻译时,译者采用了音译,即保留了原文发音特点,将其译为“Nezha”、“Jinzha”、“Moksa”。在这三个称谓的选择中,作者保留了其发音特色,即最后落音皆为/a/,展示出三个姓名的共同属性,使读者联系三人的关系,通过上下文明白原作者的意图,即表明此三人为三兄弟,读者读懂了作者的意图,译者成功地完成了交际维度选择。

《西游记》的英译本众多,作为为数不多的全译本之一,詹乃尔的译本深受西方读者的欢迎,多次再版。译者詹乃尔作为作为汉学家深谙中西方文化,这在对于《西游记》的英译中译者适应生态环境,发挥中心引导作用发挥了极大的用途,正是由于译者的能力才使之能够完成《西游记》这样一部经典巨著的译作。但正如胡庚申对翻译的界定,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虽处于中心地位,却也不是信马由缰的发挥,译者必须适应生态翻译环境,接受翻译环境的选择,在选择译文时必须考虑诸多因素,遵循“三维”原则,才能译出“整合度最高”作品,以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优胜劣汰。

4 结束语

自从语言产生以来,翻译事项便已诞生,紧接着产生了人们对翻译活动的本身的研究,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翻译理论。但是翻译理论研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研究本身也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摸索前进。之前人们对于翻译的认识不是偏重于“原文”就是倾向于“译文”,而对于翻译活动中嫁接“原文”与“译文”,联系“作者”与“读者”的译者却一直处于忽视状态。在二十世纪,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胡庚申教授大胆地提出了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论”来描述翻译,界定了翻译的新概念,树立了译者中心地位。胡教授的这一概念是宏观和谐的理论,态度客观,在对翻译的研究定义中即肯定了译者的主导性,又兼顾了翻译活动中的其它要素。该文鉴于《西游记》人物称谓纷纭复杂,文化内涵交叉纵横之特点分析了译者詹乃尔在译事活动中基于翻译生态环境如何发挥了能动主导作用,译出了经典之做。该文试探性将胡庚申的“适应选择论”运用于人物称谓翻译,为以后的翻译研究拓宽了视野,诸多不足,还待以后的研究补充指正。

参考文献

[1]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1982.

[2]Nide,E.T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ciden:E.J.Brill,1964.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焦点与理论视角[J].译论研究,2011(2):5-9.

[5]宁稼雨,冯雅静.西游趣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杨柳.《西游记》人物姓名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7):26-27.

上一篇: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下一篇:政府公共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