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必修模块

2024-10-29

课程必修模块(共12篇)

课程必修模块 篇1

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然而由于全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也很不均衡。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绝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而且受教育时间平均在100课时以上。这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标准》中设置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简称“基础模块”)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有较多重复。面对当今社会学生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日渐提高,对《标准》适用范围的探讨以及对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基础模块内容的调整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高中入学新生的信息技术基础

自2000年起,我们坚持对我校高中入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由于我校高中在全市范围内招生,每年实际招收的近五百名学生来自全市各区县的一百多所学校(以重点校为主,也有一般类学校)。因此,样本基本涵盖了全北京市各区县。以2006年9月的调查为例,信息技术课在北京市初中的开课率已达100%,初中学生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但还有近50%(这个百分比实际每年都在下降)的学生不会网页制作、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等。98.9%的学生平均每周上网2小时以上,且对因特网的操作也较熟练,多数学生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包括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使用BBS和即时通讯软件等进行交流)。

为了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我们又对部分初中教师以及初中教研员进行访谈,访谈的结果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基本符合。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走访了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和小学教师。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各小学基本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课程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画图、演示文稿制作、上网的基本方法等。随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初中目前开始纷纷开设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内容。这与我们的调查统计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接受过至少两年以上的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也已经超出了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的要求,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二、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普及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目前,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在我校,绝大多数学科教师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备课和准备简单的课件,各学科教师都能给学生布置一些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交流的作业。如利用Excel进行物理实验的数据分析、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解析几何的学习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语文的学习和交流等等。在开放的计算机教室中,总能看到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料、制作学科课前话题的演示文稿以及为配合班会准备资料或多媒体作品等。

我们也访问了部分来自北京市西城区重点校和普通中学的教师和领导。从中我们了解到,被访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备课和准备简单的课件(如演示文稿)。我们认为在北京市这也应该具有普遍性。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出台,势必对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在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任务,也应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的任务。

三、对基础模块的分析与调整建议

1.《标准》的适用范围

由于《标准》是全国性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宏观指导。有两个实际问题必须考虑:首先,《标准》面向全国高中学生,必然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性的影响;其次,《标准》的起点定位兼顾《指导纲要》中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而各个地区或学校对《指导纲要》的落实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2.《标准》的目标设定

《标准》中基础模块的主要目标可分为两部分: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技术能力中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已经学习过,而培养人文素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当然信息技术课不可以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基础模块目标中设定:“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这恰恰强调的是学生应该在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求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

3. 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建议

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较普及的地区,建议在高中阶段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与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合并为必修模块,其中与义务教育阶段重复的内容应尽量压缩。之所以选择多媒体技术应用与信息技术基础内容合并,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在现在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MP4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就使得对图像、音视频等进行加工和集成的多媒体技术需求的普及。根据目前非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整合的形式将信息技术应用纳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四、调整基础模块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缺少有效的管理和必要的教学大纲。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虽然要求开课的总课时不低于1 00课时,但由于该学科在学校的地位较低,教学内容不尽相同,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甚至一些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就缺少信息技术素养。例如目前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演示文稿的制作,但由于教学中过分关注技术,忽略技术的正确应用方法,使得学生做出的演小文稿花里胡哨、文字过多、缺少逻辑、文字与背景无法区分、动画设置不合理等,达不到演示文稿应有的效果。因此,要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应尽快推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并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

2. 提升高中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应用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对学生也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扩展课内学习内容的要求。但目前学科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了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学习内容后,指导时关注较多的还是与本学科有关的内容。而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时的一些人文问题关注得依然不够,如版权意识、信息筛选、信息的再加工等。因此,教师继续教育除了进一步加强技术方面的学习外,还要培养教师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能力等,全面提升高中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3. 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标准》中所提到的信息素养,除了技术素养(含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再创造等)外,很大程度是指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伦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等。信息素养必须在应用的过程中去培养。因此,将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其他学科教学中,更能体现学生的需求,体现信息技术的真实价值,可以使学生真正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从而理解信息技术是终身学习的平台的意义,最终将更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另外,在学科整合中,学科教师对信息(学科知识)的把握更加准确,从而指导更加到位,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2000,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3]刘向永.解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访研制组负责人李艺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5).

课程必修模块 篇2

教学设计是围绕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如何学”进行的规划。地理教学是由教学目标、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运动系统。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教学目标、教材,还要考虑学生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等等。教学设计的众多思考因素的有机综合,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众多的教学设计思考因素中,本人在此只对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时间浅谈点滴看法。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的教学每周2课时是不能满足教学时间要求的。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

1、规定周课时数少。必修1的规定每周2课时,仅是原必修上册规定周课时数3的三分之二。必修1的内容与必修上册相比只少了一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原教材中所占的课时数并不多,相反,必修1增加了许多“活动”、“问题研究”和“案例”,如教材中的四个“问题研究”在原教材上基本未讲或讲得很少。看上去必修1的章节是少了不少,但不少节的内容是原来许多节内容的压缩,如“地球的运动”在必修上册中有3节,但到必修1中只有1节,内容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必修1中还增加了太阳日与恒星日差异比较的知识。有些章节舍去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必修上册中3节的浓缩,舍去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大气的受热过程也进行了简化,但有些知识是必须补充的。

2、学习进度超前于其它学科教学进度。如大气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经纬线的知识等在地理学习时,物理、数学等学科还未讲到(高一物理前面一段时间基本是学习运动学知识,球面几何的知识更要到高二才学习),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否则学生根本无法理解。

3、对课标理解的偏差。课标只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作了比较笼统的规定,各种版本教材的编者和任课老师对课标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差,导致教材所选择的知识点、教师教学时所选择的知识点与课标编制人员所默认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对“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这条课标,中图版教材引用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成分及其功能”、“大气的垂直分层”等许多知识,而人教版必修1模块只是通过对图进行分析,简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而对其中的原理没有进行分析。教师们在教学时受老教材和高考的影响都会补充相关知识,因此教学时间显得不足。

4、学生基础、能力较差,而必修一的教学内容多为较抽象、难理解的知识,这使得教学时间增加。

为了解决教学时间的不足,必须要有一个较现实的教学时间设计(做法)。

1、适当增加课时数。如在晚修时间增加个别课时。

2、根据学生实际舍去教材中一些活动和案例。

(1)有些活动的设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无法深入开展。如第64页活动 中的(3)推想厄尔尼诺现象会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根本无法回答,也无从下手,甚至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都很困难。

(2)有些活动开放性太强,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时间允许还是有必要的。但目前高一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后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查资料,我们只能将有些资料课前找好,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再引导学生分析,以节约教学时间。

3、采用多媒体手段节省时间。(1)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用图,将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复杂变简单,文字变图形,静态变动态,不但可使知识直观、具体,化解教学中的难点,还能加快教学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知识讲深讲透。(2)运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增加练习题量;可有更多时间讲透一些典型例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模块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122-01

长期以来,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直是围绕工具软件的详细编排教学而展开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是围绕教材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自从新课程理念实施推广以来,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提升学生个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培养学生个性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是每个学生的必学内容之一,必修模块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对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形成有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内涵初探

必修模块,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模块。笔者认为,必修模块是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也是前提,是信息技术教学必不可少的阶段。选修模块注重的是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与选修模块不同,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注重的是知识面的拓宽和提高,教师需要在课堂向学生们传授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领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突破了传统化的知识体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交流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Word、Excel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新课改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包括文字信息搜集、软件加工处理、简易网页制作发布等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技术素养,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素养,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策略初探

1. 学科整合,体系化教学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学策略,西一榔头东一棒,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必须实施学科整合,采用体系化的教学策略。高中阶段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包括上网教程、收发电子邮件、Word文档教学、PPT教学、信息搜集教学。教材将这些教学内容划分成各个章节进行孤立教学,忽视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轨。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课程号召,强化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学科整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例如,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幻灯片。首先安排学生们运用IE浏览器进行信息搜集,教师指导学生们如何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源。此后,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们信息处理技巧,如何将查找的图片、文字、声音等多媒体资源插入PPT之中。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完成减轻学生们的负担,将信息搜集、资源处理等内容分给各个学生完成。在信息技术体系性教学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2. 发掘教材,深入化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比较浅显,其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学要点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带过,这样的教材给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虽说信息技术的必修课只是对学生的知识面做出拓展要求,但是,深入化的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作用显著。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仔细备课,将课堂需要用到的辅助材料和教学课件提前准备完善,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提前准备好。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水平和教学需求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适当改编,融入实践环节和讨论环节,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例如,在Word文档的使用教学上,教材中仅仅教授学生们右击鼠标编辑文段信息,这样的教学不仅枯燥,还缺乏效率。教师可以适当的深入,教授学生们快捷键的使用技巧。Ctrl+A是选中全文、Ctrl+C是复制、Ctrl+V是粘贴,这些小技巧既简单又实用,相信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定很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必须妥善利用课堂中的契机进行教学资源挖掘,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深入。

3. 拓宽媒介,空间化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是高中课堂的一门附属学科,平时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通常都是一周一节到两节。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才能利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实现必修模块的高效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拓宽信息技术的教学媒介,实现空间化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社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教师不妨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很多的高校已经开通了网络课堂,学生们只要登录网络教室就可以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将作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内容发布到网络中,供学生们自由浏览学习,实现空间化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任务式、课间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小组,设置组长给其他学生释疑,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舞台,实现学生思维的互补和互相启发引导。对于学生们普遍存在的疑惑,教师可以集中解答,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课程必修模块 篇4

1.关于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阐述

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教育文件,具有规划性质。课程标准在给教材编制一定自主弹性空间,也要去阐发具体要求。课程标准为教师界定具体模块,每个模块具体内容主题以及主题之下的若干个内容标准。课程标准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规定具体内容价值取向。分析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首先要遵从课程内容的“建构性”、“多元性”、“层次性”。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不再是维持传统狭义的知识点,而是将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并且还涉及学科思想、实验手段等等。具体学科知识都必须和教学活动相联系,或是将学生已有经验结合;课程标准将具体知识阐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达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内容。

2.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氧化还原的分析和描述

这一章就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 能通过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第二,了解胶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分散系物质;第三,能通过实验探究或是生产、生活应用实例,了解铜、铁、铝、钠等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 将合金材料重要应用列举。

3.氧化还原反应在教材中的呈现

高中化学在编排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时主要采用分散编排和集中编排这两种。分散编排主要通过将氧化还原反应穿插在碘、溴、氯物质性质内编排,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进行描述;集中编排则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单独描述,在其之后才将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学习,让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内容的学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为方便说明,将不同版本教材应用这两种排版模式用表拟出,如下:

4.从教材到教学的思考

4.1从教学角度分析教材

新教材的大变化主要从教材知识内容教育教学价值、教材活动设计、教材知识内容本体、教材习题、教材知识内容应用价值五方面来进行。新教材的内容主要通过正文和栏目来呈现,教师必须对栏目功能以及具体正文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哪些只要求有所涉猎就可以,再在此基础上对核心内容的深广度要求和逻辑顺序确定。

4.2教材中的活动设计

新课程教材中利用活动性栏目来引导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材活动线索。具有可从思考与交流进行(例如人教版教材)、还可以从学与问来探讨,通过对活动线索的分析,自然也会发现教材引导的教学思路以及学生活动的线索。通过山东科技版教材可明确教材活动设计线索,具体如下图:

4.3教材习题的分析

通常说来,教材正文和活动性栏目将教学基本要求构成,若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教学重点明确,那就可以通过课后习题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学重点。

5.结束语

课程必修模块 篇5

泉州三中 刘金霞

“梳理探究”模块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梳理,可以使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并从中掌握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究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探究型的课很难通过一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本模块所占用的课时并不多,一般就是1-2个课时一个专题,不论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还是学习成果的交流都不能很好地实现。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就更加难办。这些都不可能使这个亮点没办法很好地起到该起的作用,也可能使编写者的初衷变得有点尴尬。如何使这个亮点亮起来呢,我们备课组是这样想的:

一、教材处理:

必修(2)的“梳理探究模块共有三个专题,其中《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属于知识性材料,《修辞无处不在》侧重于“积累与梳理”,与学生平常的学习以及高考联系非常紧密,学习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梳理上。《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探究性较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能力,要求较高。应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老师要给与较多的指导与鼓励。

二、教学设计

第一、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做了一个综合调整:(1)、将“梳理与探究”模块提到“阅读鉴赏”模块和“表达交流”模块前面来上。每个专题用1-2个课时,师生共同学习相关知识材料,然后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题目与测试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心里有数。(2)、解决课时问题。将该模块与“阅读鉴赏”结合起来。利用“阅读鉴赏”的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来做“梳理与探究”成果交流。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尽量多给该模块一些时间。(3)、与“表达交流”模块结合,以书面表达和口语交流的方式完成成果交流与巩固。

第二、具体操作办法与过程。课前准备:将同学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一个专题一个负责人(包括“名著导读”模块的成果交流在内,正好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机会)。从第12周开始必修(2)的学习,到期末考试大概有10周时间,每周至少有5节课,这样就有50次可以用来交流成果。除掉师生共同学习该模块的知识材料的几节课,还会有45节课左右,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上台展示该小组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也为了每个同学受到更全面的锻炼,我们将交流的形式做了补充。即:同学在台上展示研究成果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光听,还应该将该同学的材料记录下来。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笔记本,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录整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老师应该将一些记录的方法技巧告诉学生,让他们能最大限度的记录这些研究成果。这样,既交流了研究成果,又使同学们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充分利用了时间,一举三得。

第三、每个专题的课标要求与研究题目设置。《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 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成语的来源与结构(可利用这次学习来复习初中的语法知识,达到梳理的目的。同时,还要将成语中存在的古汉语的语法加以补充,让学生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成语的特点;成语的分类;对比不同民族的成语,了解成语与文化的关系等。研究题目:

(1)从学过的古文中寻找成语,并从来源与结构、特点、感情色彩、正确使用等角度来分析这些成语。

(2)“趣味成语”(按照不同的标准积累一些成语)。如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的成语、形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景色的成语、描写雪景的成语、表示诚信的成语、含有“笑”(“哭”)意思的成语、描写雨大的成语、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含古代妙计的成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含有一组近(反)义词的成语、描写人的品质(智慧、仪态风貌、神情动作)的成语等。

(3)搜集整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成语。(4)成语猜谜、成语对联、成语接龙等。《修辞无处不在》: 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

(1)树立“大修辞”观念,即修辞无处不在。

(2)“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用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又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

(3)“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与搭配,类似古人的“炼字”。(3)“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整句与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结合原来学习过的句子,系统复习一下。

研究题目:

(1)收集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与同学一起欣赏。(2)搜集古人“炼字”、“一字师”的故事。(3)用适当的修辞美化自己的文章。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师生共同学习“姓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明白文中所讲的内容,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研究题目:泉州特殊姓氏源流、泉州的年节风俗、泉州的名巷、泉州古名人、泉州古八景与泉州十八景、泉州的市花、虫寻 埔女与惠安女服饰、闽南语中的古汉语现象等。

三、模块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

学生互评:要求同学们在记录的时候给展示成果的同学打个分数(5分制),然后小组合议给出该同学的小组评分。

教师评价:(1)给展示成果的同学打分(5分制)。

(2)每周将同学们的记录本收上来,依据记录情况打分(5分制)。师生共同评价:学期末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给每个同学一个综合分。终结性评价: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结合高考等相关内容出一份考卷(100分制)。

模块成绩=过程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

“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必修(2)的“名著导读”部分共介绍中外两部小说,分别是巴金的《家》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在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上与“梳理与探究”模块相似。将该模块放在“梳理探究”之后,用2-3个课时,师生共同完成这两篇小说的学习。然后以征文的形式完成模块评价。研究成果展示与模块评价与“梳理探究”相似。

《家》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小说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巴金的生平与小说中的人物原形。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

征文题目:(1)欣赏电影《家》,并与小说作对比。谈谈自己对电影中演员的选择及表演艺术的看法。(2)以“假如我是(《家》中的一位人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巴黎圣母院》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雨果和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中外小说塑造人物方法的对比。

征文题目:

(1)请以所学过的中外小说为例,谈谈中外小说在塑造人物上的异同。(2)欣赏电影《巴黎圣母院》,并与小说作对比。谈谈自己对电影中演员的选择及表演艺术的看法。

浅谈高中田径必修必学模块的教学 篇6

一、田径学习从纸上谈兵到实地考察

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同学根本不清楚田径这个“大户”到底有多少项目、场地上纵横交错的线是什么作用、通过电视转播的比赛为何如此扣人心弦、投掷类器材有多重、远度高度又是如何丈量等问题?多年来,田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始终学练考“短跑、长跑、跳远、实心球”。作为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田径模块的第一次课上就明确介绍田径各项目的设置及器材,比如竞赛项目的起终点、跨栏架的摆放、接力区的位置;跳高、跳远的场地设施、投掷场地的角度和成绩的丈量等相关问题,再带领同学们走进田径场实地考察。相信这第一次课会成为整个田径模块教学的引导课,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田径模块各个小单元的学习中,有兴致地与第一次课进行比照,为接下来田径模块的学习、选学奠定基础。

二、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多个小单元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较少学习投掷类项目,背越式跳高和跨栏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又太烦琐,三级跳的技术难度大、腿部力量要求高也使我们望而却步,然而这些运动项目偏偏又是同学们急于想了解学习的,因此在进行田径教学方案设计时,应让学生尝试一些以往很少接触的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径的竞技性。将田径设置4-5个小单元,每个单元也只有3-4节课,比如:短跑4节课;中长跑2-3节;跨栏和跳高、跳远、投掷各3-4节,这样既能让学生们学到走、跑、跳、投的健身类,又能接触到径赛、田赛或全能的竞赛类。让每位同学都能上跳高垫上滚一滚,掷一掷铁饼,感受一下标枪的出手……不要迫切希望他们在这个模块中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何种技能,只要他们尝试到了,将来还想要在这个模块中继续“寻找”、学习,就可以了。

三、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在学习中,我们每个单元的授课教师是固定的,学生是按行政班级轮转的。经常性地教学某一单元,老师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们常见的错误动作能迅速指出,使学生避免走弯路。在具体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同学们根据兴趣,自愿选择练习伙伴组成学锻小组,自选“领头羊”,每次课所涉及的场地和器材都由各个小组提前备好或检查。例如某班轮到跨栏,他们就得事先和教师或器材保管员协调好,完成栏架的摆放、调整及归还;在动作技术的学习上,用自己的语言和日常的交流方式给予相互间的指导和帮助,学会自我保护及同学间的保护。这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能够主动思考、贡献智慧,也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对于有些高中校可能还存在没有较好的田径场或器材的情况,作为一线教师,要力所能及地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整理好场地器材,清楚标明场地的线条,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既保证安全,又利于小组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通过评价促发展

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原有的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条件和遗传的差异的。以原来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例,有的学生一入学就能达到标准,而有的学生即使经过一年的努力也难以如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模块学习评价时,应结合平时的学练模式,将4×100米定为必考项目,再让他们在其他小单元中自己选考一项。在4×100米考核中,执行交接棒规则,至于整个过程谁慢或快不做评价,如果一组同学选考投掷项目,在考核中所需要的铅球或标枪、铁饼及皮尺等,由他们提前备好。考试过程既看同学的运动成绩如何、是否会丈量,也要查看同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和安全意识等。如果某考生的运动成绩不理想,那么可以让他说出动作的技术原理,结合平时技术的掌握情况,看他自学自练能力是否提高,并参照同学之间的评价等等。只有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

对物理必修模块教学的感悟与体验 篇7

一、重视物理必修模块在高考及其它选修模块中的地位

根据山东的物理考试说明可知, 物理是理综命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综总成绩240分中占89分。其中物理必修 (1、2) 及选修3-1、3-2作为必考内容, 占73分, 试题命制形式为7道选择题与3道非选择题;选修3-3、3-4、3-5三个选修模块则作为选考内容, 各为8分, 但每个模块只能命制1道非选择题, 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2题来解答;选修1系列、选修2系列暂时不做考试要求。显而易见, 物理必修内容在高考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选修模块的设计是建立在物理必修内容的基础之上的, 选修3系列是个综合性的系列, 课时比较多, 它比较全面地介绍物理学的实验基础、逻辑关系、文化价值、技术应用。其内容是在必修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 涉及的物理规律以及实验原理很多是融合必修中的理论内容并行设计的。由此可见必修内容是其它模块知识的基础。因而加强必修模块的教学与探究, 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 对于学生以后顺利学习选修模块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在必修模块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

1. 必修内容与教学用时的关系

必修内容是命题考试的重点, 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方法的主要载体, 因而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必修内容处理的细致有效、科学系统, 并安排充足时间对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检测, 力争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高考要求, 但新课标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有明确要求, 即每周安排2课时, 36个课时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与学习, 这就出现了课时紧张与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在必修1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必修1内容基本上就是两大物理过程 (运动、受力) 以及力与运动知识的浓缩, 相当于原大纲版一年半的教学内容, 况且学生又刚迈人高中阶段, 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还不太适应, 所以在36个课时中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这么多内容, 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去研读课标与考试要求, 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大胆放手学生, 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

2. 必修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关系

必修内容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因而必修内容涉及的知识繁多, 宽度较大, 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感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讲明但又害怕讲太多、太深, 导致学生产生恐惧物理、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点在必修2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如必修2中第1章就涉及了功和能、功能关系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知识的深度, 那至少需半个学期才能完成本章的教学。所以我们在必修模块教学时, 一定要按照课标要求, 千万不要随便拔高知识点的高度, 要大胆取舍, 该了解的就了解, 该在选修中完成的知识点就放在选修中进行, 避免不分层次、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熟练掌握本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知识联系或衔接, 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细致讲解、那些知识需要点到为止, 且不可把选修内容的知识迁移到必修中来完成。

3. 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工具的关系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因而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切不可固定某一个方法或某种模式上,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兴趣、爱好、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 班级建设思路、环境及本班其他老师又是不同的, 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不相同, 再者每个老师的喜好与擅长方面也不相同,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自己的优势与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就行, 千万不要认为实行了新课改, 就把任何知识都设计成探究性教学、实验性教学, 彻底抛弃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 或者是认为多使用现代教学工具 (如多媒体、录像机) 才能体现出新课改, 如有的老师把太多时间用在课件制作上, 添加了较多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一些无用插件, 结果课堂上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或整理课件内容就一晃而过, 导致大多数学生除了大饱眼福之外而无任何知识、学法上的收获。这不但背离了新课标的宗旨, 而且也不司能完成最基本的知识目标。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现代教学工具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之目的, 否则是画蛇添足。始终明确现代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 仅是教学的手段, 它永远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点拨与板书。

三、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提高理论修养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对学生做了一个立体的纲要要求。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要点, 在以前的教育理念上尽管有所涉及, 但更侧重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 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问题, 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才行。我认为除经常研读新课标纲要及相关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或书籍之外, 还应该要特别关注一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等理论专著, 仔细体会其理论内涵及应用技巧, 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睿智与理论修养提供强大的理论后盾。“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探究知识的递进性, 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本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先行组织者”理论则突出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 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 教材上运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 得到至少六组 (U, I) 值, 然后描点连线, 用纵截距表示电动势、斜率表示内阻。除教材详细分析的这种方法外, 还可以从物理仪器多用途使用、电路改进等角度进行分析, 找出几种简单可行的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 这就拓宽了实验思路。又如电路设计经常要用到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如何使用往往不仅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 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还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点之一。鉴于此, 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我是结合考题分析思路, 归纳特点, 总结出: (1) 定值电阻用于改装电表, 扩大电表量; (2) 定值电阻用来增大待测量; (3) 定值电阻作为电表使用; (4) 定值电阻用于改装电表, 扩大电表量等几大常用用途。我想将这些模糊、易混点作为专题进行总结, 都应归功于“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

2. 研读教学用书, 明晰教学思路

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理念, 它更加关注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 如能源、环境等, 使学生进一步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并注意将相关的基础规律进行综合布局与整合, 放在最能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的地方来学习。从表面上看必修内容的知识较散乱、不成体系, 但我们若认真研读教学用书时, 就会体会到该教材编写的奥妙所在, 知识体系也是很流畅的, 只是与我们以前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如我对必修1和必修2教材的编写理解:共同必修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 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 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其中必修1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材里的典型实验有助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浩然研究方法, 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修2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了解近代物理的内容, 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开启一扇窗户。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学思路才清晰、有层次性、递进性。

3、加强交流与研讨, 勇于课堂教学探索

课程必修模块 篇8

一、渗透STSE教育的插图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必修1、2中引入了大量的联系生产生活相关图、科学家肖像图、环保图, 共有67幅之多, 通过挖掘这些插图蕴藏的教育功能, 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教育。新课标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化学实验的安全, 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的插图 (P4图1-1) , 这一类插图可以在课堂上用来配合实验安全的教育。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准备室, 对照课本的插图思考相应的易燃易爆类实验药品的存放方法;引导学生回忆马路上遇见过的石油运输车上的标志等等。通过观察图片, 体会图片的应用, 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化学, 学以致用, 深刻地感受身边的化学。

又如, 必修1中学习铁的氧化物的时候, 老师可以先提出“北京故宫的围墙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经过风吹雨打它还能历久常新”等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故宫城墙图片的欣赏 (P56图3-17) , 对铁的氧化物的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被祖国的历史文化所感染, 穿插情感的教育。

而彩色玻璃、五彩缤纷的烟花、净水剂、人造骨头关节等实物图片都属于联系生活生产相关图, 这类图片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乐学的学习态度, 借助这些图片引导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经过精心的编排,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注重了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培养, 在图片诱发的浓厚兴趣下的学习, 远比只是一句话的板书或一次简单的文字记忆的效果好得多。

通过教材插图的使用, 引导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的插图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化学知识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往也是学生觉得难度最大的部分, 利用教材中相关的微观、原理模拟图、模型示意图等36幅插图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可以纠正其可能存在的模糊概念和相异构想, 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

比如在“离子反应”这个概念的学习中, P28图2-9插图“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属于微观图。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仔细观察这三幅图后,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幅图的含义。第一幅:氯化钠刚加入水中时, 二者没开始接触, 氯化钠的密度大沉在水下;第二幅:水分子接触到氯化钠表面, 准备开始“抢夺”钠离子和氯离子;第三幅:每六个水分子“抢”走一个氯离子, 每五个水分子“抢”走一个钠离子, 这些钠离子、氯离子脱离原来的氯化钠晶体, 分别以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的形式“跑到”水中去“自由啦”, 通过这个生动的“演讲”活动, 学生既可以利用这几幅插图直观地理解物质溶于水时, 受到水分子的作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微观的、抽象的过程, 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而且经过这个活动之后, 学生碰到“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碰到“离子共存的判断”等相关问题时, 脑海里就会“条件反射”出:该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离解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仅仅是在脑海里反映出电解质的化学式!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积极地引导学生分析属于模型示意图的P34图2-13“氯化钠形成示意图”, 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氧化还原过程中:反应前, 反应物的原子的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判断如何才能得到稳定结构→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这样的模型示意图使学生在没有学过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知识的基础上, 也能理解并掌握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关系和电子转移的方向, 再通过图像中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使学生彻底地理解离子键的形成本质。假如这部分的知识没有很好利用插图去讲解, 只是让学生从课本的文字去理解, 或老师把结论简单地告诉学生, 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中的“什么原子得电子、什么原子失电子?”、“怎么失、怎么得?”、“失多少、得多少?”、“得失电子后的阴阳离子怎么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等等相关的知识点的。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插图

利用必修1、2教材中包括实验装置示意图、仪器实物图、操作示意图等的54幅实验插图来创设实验情境,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新教材中对新的实验基本都配有相应的插图, 在进入实验室前, 应充分地利用这些插图进行仪器的组成、用途和操作要点的介绍, 特别是同类对比的实验, 利用装置图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各部分的作用, 一起讨论“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仪器替代?”等问题, 为进入实验室真正做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1:必修1的第4个科学探究:铁与水反应的设计实验。这是高一学生的第一个设计实验, 他们没有实验设计的经验和思路, 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老师的“代设计”或者学生的“乱设计”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P46图3-8铁粉和水蒸气反应这幅插图, 发挥这幅插图很强的示范性和科学性的教学功能, 能很好地达到这个实验的教学目的。

观察要点1:两种反应物的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

观察要点2:水蒸气作为反应物, 提供的途径是什么?

观察要点3:反应条件是什么?

观察要点4:采用哪种反应容器?有没有其他容器可替代?

观察要点5:如何检验产物?

由于学生带着思考对装置插图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 认识到该插图装置的优点和不足, 也充分认识了设计整个实验必须要考虑的各个环节, 在动手进行设计时就能提出更完美的设计。

设计要点1:湿棉花提供水蒸气的量有限, 替代装置应如何选择?

设计要点2:固态物质与气态物质相互反应的装置有什么选择?

设计要点3:反应物铁粉和生成物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 选择什么方法证明反应的发生?

设计要点4:选择什么装置收集验证氢气?

设计要点5:其他要考虑的因素:加热的顺序, 氢气的验纯。

由于安排了学生对P46图3-8铁粉和水蒸气反应这幅插图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 充分挖掘了装置插图的内涵, 发挥了插图的引导作用, 在设计的过程,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细节、详细记录和设计总结各环节的思考) , 认识了设计整个实验必须考虑哪几部分, 各部分如何选择装置, 等等, 最终通过插图的观察、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的进行整个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案例2:必修2中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教学中, 在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 先组织一个看图讨论活动, 活动的第1部分:让学生仔细观察P69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装置图 (图3-16) , 把观察过程中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归纳如下:

1、参加反应的物质有:乙醇、浓硫酸、乙酸, 它们全部都是液态的。

2、反应条件是必须加热, 酒精灯的温度能达到该反应所需的温度。

3、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一定的角度。

4、吸收乙酸乙酯时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5、吸收乙酸乙酯时, 导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下以防倒吸。

6、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酒精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带铁夹的铁架台。

活动的第2部分:在学生仔细观察后, 让他们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 讨论与他们发现相关的内容:

1、参加反应乙醇、浓硫酸、乙酸三种物质加入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2、用酒精灯加热时, 应该注意什么?能不能让温度迅速升高?需要使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吗?

3、加热时试管一定要倾斜吗?直立加热可以吗?还有什么仪器可以替代试管, 哪种仪器更适合这个实验?

4、饱和碳酸钠溶液可能有什么作用?饱和碳酸钠和生成的乙酸乙酯都是无色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利于观察乙酸乙酯?

5、防止倒吸的装置需要改进为倒扣的漏斗吗?

6、如果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从改进制取装置出发, 你有什么建议?

这样, 借助一幅装置图, 让同学们从实验仪器的组成和作用、各试剂的作用和实验的改进三个方面充分地预习了这个实验, 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可以把物质的物理性质 (沸点) 、液体的加热方法、冷凝管的使用、指示剂的使用等结合起来, 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图表数据能力的插图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定量的化学实验获得的结果往往以曲线坐标图、数据表格图、物质变化关系图等为载体, 再通过理解、应用、分析这些载体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来得到最后的实验结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案例1 (读数据表格图) :在介绍烷烃的物理性质时, 老师不是简单地将结论:“碳原子数越多, 溶、沸点越高, 相对密度越大”这句话作为一个知识点告诉学生, 而应充分利用必修2P55的插图 (表3-1) , 先让学生了解读这类图表的规律:先看横、纵行的名称, 了解横行 (研究哪几项) 和纵行 (按什么规律变化) ;再看各项内容是怎样变化的;最后着重分析变化原因。在了解了读这类图表的方法后, 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3-1中各项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分别经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得出这个图表的含义:

比较:纵行七种烷烃由上至下所含的碳原子数逐渐增加、溶沸点逐渐变大、相对密度逐渐变大。

分类:所含碳原子数1~4个的甲烷~丁烷溶沸点低于0℃, 常温时为气态;所含碳原子数5个以上, 17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熔点低于0℃、沸点高于0℃, 常温时为液态;17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溶沸点高于0℃, 常温时为固态。

归纳:烷烃所含的碳原子数越多,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相对密度就越大, 溶沸点也就越高。

概括: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 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这样, 学生不仅通过自主理解、分析得到了“碳原子数越多, 溶、沸点越高, 相对密度越大”这个结论,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对图表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处理的方法, 读图能力大大加强, 并且通过对该图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 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类似这样的表格还有表1-1、3-2等等, 都可以采用相同的策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 (读物质变化规律图) :在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P16的图1-9, 找出图中概括的含义和两条规律, 然后利用图来分析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两个方向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在充分理解了该图中反映出的四个规律 (由左至右、由右至左、由上往下、由下往上) 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行“模仿作图”的练习:“在分析图1-9后, 请作出同周期从左至右的元素的金属单质与水 (或酸) 反应的快慢变化规律、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快慢的规律”, 还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或碱性) 的变化规律,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的各种变化规律等等。这样, 学生通过看图→读图→解图→作图的训练, 借助一幅图, 可以掌握四个知识点, 变化出更多的图, 那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而且规律一致, 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如果没有这样的插图, 学生只能通过文字的理解、记忆, 效果会大大降低。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 时刻穿插着学生读图、解图的训练, 总结读图、解图的规律, 那将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的图片帮助师生强化了化学的社会价值, 以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因而, 教师选择的各种教学策略都应该找准着眼点, 抓住关键。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恰当地、充分地, 并且具有整合性地利用好教材插图, 通过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内涵, 渗透STSE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分析处理图表数据的能力, 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 使学生将更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课程必修模块 篇9

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 分必修和选修理论上是非常合理的。这样的划分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有特长的选修内容学习, 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但这样的划分, 在真正实施时, 却并不如设想的一样能够给每一位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一、必修课的内容应该调整的原因

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 作为必修课, 几乎涵盖了学生选修课可选的所有课程, 这些内容是不是都是“基础”呢?是不是都要学生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掌握呢?

日常教学中, 笔者发现, 因为必修教材涉及面太广, 培养信息素养这一目标就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的必修教材, 并非不再要求让学生使用电脑这个工具。然而, 纵观教材, 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到因特网信息的获取, 再到编程、文字处理、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网页制作等等, 涉及的面太过宽泛, 而一学期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 比如编程, 只能安排三个学时, 音频处理一个学时, 图形图像处理涉及Photoshop和Flash两个软件, 也仅能安排四个学时, 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完全书后都不记得自己用过些什么软件, 而脱离软件的使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处理也就成了空谈, 更何谈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离开电脑。因为, 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而这些环节中无论哪一环节, 目前来说, 电脑都是最方便快捷的工具。如果脱离工具的使用, 人的思维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不熟练掌握用电脑来获取网上信息, 不会用Internet来进行交流, 不会用电脑来存储和处理信息, 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

二、选修课程的深度不够合适

选修课中的算法与程序难度太大, 高一年级学生, 面临着太多的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两节, 再加之本课程的地位一直处于高中除体育外的所有课程之下, 学校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也使得学生不够重视。另外, 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往往把信息技术课看做是休息放松的课, 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里, 面对一群疲惫不堪不想再伤脑筋的孩子, 讲一些有趣易懂的程序还行, 稍微复杂一些, 就只能看到一双双茫然的眼睛了。

网络技术应用, 这是一门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率很高的课程, 即使在三星级及以下的学校, 通过率亦能达98%~99%。然而这也是一门最让学生学得稀里糊涂的课程。这种反差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业水平测试操作题学生容易掌握, 题型没有很大的变化空间, 通常就是IP地址的设定, Frontpage或Dreamwave以及一些简单的网络设置, 而对于原本有一定难度的理论题, 又往往出自考前各类参考书和练习盘, 教师们考前采取的强化训练措施就能见成效。

多媒体技术硬件上多数学校都能达到要求, 但这门课的选修人数却是廖廖无几。原因在于多媒体技术考试过程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多媒体的文件较大, 导致监考机收卷时会大面积出现试卷难以收取的问题。这一现象, 除了考试软件和监考机的配置有待改善和提高外, 对于试题内容作适当调整也是可以解决的。

三、教材内容调整的建议

(一) 教学内容范围适当缩小

选修难以真正实现, 不如取消选修。这样, 高一第一学期就没有必要对所有模块作简介。但所有内容均为必修就必须对原选修课程进行取舍。笔者认为, 原有的选修课程的各个模块, 都应适当降低难度。毕竟不再是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专修一门课, 难度大了根本无法达成目标, 另外信息技术教学目前的现状要求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难度太大, 超出了学业负担较重的高中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思维水平, 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 是很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的。

(二) 选修难以实现是否可以考虑改为选考

虽然选修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 但所学内容却未必都要考试, 由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参加哪个模块的考试是不难做到的。

教学内容涉及了多个模块, 对于学生来说, 不可能对每个模块都有很大的兴趣, 应该允许学生有所选择, 例如, 考试中,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设置部分必做题, 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 这些, 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分三个模块设置部分选做题, 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模块来完成。

第二种模式:设置部分必做题;分三个模块设置部分选做题;再分三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若干难度系数较大的, 能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或创新能力的题, 选做此类题的考生, 在选做题中选做一个模块即可, 且该模块内容可以与本题同属一个模块。这样做的目的, 是允许少数有专长却并非全才的学生也能顺利通过考试:

对于多媒体技术考试中出现的容量太大难以顺利收卷的问题, 采用新的模式后, 因为多数学生并非只选考多媒体模块, 所以, 多媒体技术题的数量大大减少, 从而容量也是大幅降低。此外, 还可以考虑在考试软件中加入直接判分的功能, 对部分可以通过机器直接判分的多媒体技术题学生交卷后就自动判分, 收卷时直接收取本题的得分, 而不再收取图像或视频文件, 这样, 也就大大减小了学生作答文件的容量, 使收卷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必修模块在高中化学中的教学浅析 篇10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奠基石,是学生学化学的入门和基础。首先体现在为全体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其次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为此我们不妨先分别对两本必修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新课程体系分为三个连续的、不断深化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启蒙教育(义务教育化学),第二阶段是共同的全面发展(必修模块),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模块)。化学必修1模块的基础性不仅表现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方面,还表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它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学习中不仅是承接启蒙教育阶段的知识,还为必修2以及选修打下基础。例如必修1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初中的感性认识继续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必修2中的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又会遇到。因此必修1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后续课程的学习。

在必修1中学生要学会化学基本观念主要有: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

元素观是指,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分“化学元素”组成的;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一种元素对应于一种(一类)原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序号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

微粒观指的是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很小很小;这些微粒是运动的,有间隔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

分类观指学生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比如从元素组成、从物质性质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等角度。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化学2却有更重要的意义所在。它分为三个一级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教材在内容上包括四章。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化学结构和反应的关系。最终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更加显现化学的重要性。化学2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化学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元素知识为基础,将其应用于理论:化学反应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社会等。化学2在整个化学教材中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化学1所学的元素知识在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在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又遇到,化学2的学习是对前面的知识的一种复习和拓展。而启后是指通过对化学2的学习,为学习后面选修模块的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化学2所学的知识在选修模块中都要继续学习,为学习后面的选修模块的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其次我们说说新课程化学教材特点。

新教材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知识。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该怎样来处理教学呢?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把握必修模块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体现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体现三维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化学观念、价值的教育;对问题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对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每项学习目标的达成,不要求一步到位,只有通过多次的学习,螺旋上升,反复巩固才能逐步实现。

2)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出发。高中化学新课程在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整体意识,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同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目标要求和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认识基础,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形成。

不顾学生实际的“一步到位”的教学方式,不仅把知识独立起来,重复再现的周期拉长,更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反而使知识难点集中,知识深度增加,往往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所以,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切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3)让知识结合生活,增加趣味性。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中也不乏这类主题,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富集在海洋中的元素——氯”“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等。

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景,只有真实、可信、能引发问题的学习情景,才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参与讨论、实验、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典型的化学史料等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以前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依照族学习元素,虽然系统有序但是情景单一枯燥乏味,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难以紧密结合,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时不时会问:“化学学来做什么?”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目的,让学生在必修的学习中知道为什么要学,在选修的学习中他们才能够递推到“怎么学”的层次。

4)培养学生基本化学观念的形成。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倡导基本观念的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要关注整体,把握本质,不要过分注重细节,要超越具体事实,引领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包括范围广、概括程度高,它决定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对提高学生科学的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当学生将许多的事实性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头脑中还能留下什么?是观念,是方法,是思路。具体知识是形成这些基本观念和方法的载体。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

5)努力提高学生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必修教材中都设置了“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提示”等许多不同功能的栏目,我们不应该忽略这些栏目的功能,不能让学生随便看看就完事,而是要巧妙设计充分让其支持和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提示”“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归纳与整理”等栏目为学生自主学习适时提供了学习资料,辅助学习,在学生自主预习时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会让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更感兴趣。“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引导学生回顾、思考、讨论、实验(观察、操作、分析、设计)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实践活动”“学与问”等栏目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练习,应用所学知识更明确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栏目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问题意识、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培养。

6)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归纳。在教学中注意应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新知识的生长,从中体会研究学习化学的方法。例如通过实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通过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在选修的学习中才能得到扩展和延伸。作为教师的责任就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更加有效的教学,使他们都能通过努力获得所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摘要: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部分教学就是一个大战场,分成必修和选修两大战区。要想在高中化学这场战役中取得辉煌战果,我们就得先熟悉教材每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什么战略地位,起的什么作用,应该怎么样去安排部署。同时我们还得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本文就针对必修模块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高中数学模块课程实施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模块化知识板块教学领域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65-01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高中数学的教学安排就应该按照实际的条件来进行针对性的实施,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模块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适应实际所需,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的两所高中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中数学五个模块在不同学校的运用情况,总结经验,来为高中数学课程模块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一、高中数学模块课程特点和自身具有的优势

(一)高中数学模块的特点。1.教学内容的综合开放。模块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将内在关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板块进行重组,形成内容较为具体的子单元模块,而各个子单元模块之间的知识衔接比较充分,可以有效地调整结构,进行实际课程的合理安排。

2.模块内容简单化。由于是知识板块比较紧密的知识组成的模块,因此知识的衔接就比较融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本单元模块下可以轻松的学习,时间短、便于调整、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特定目标清晰明了。每一个知识模块都是有着自身的特点,学习掌握容易。由于是特定的目标,因此起点学习和终点学习相对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与下个模块衔接过度顺利,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二)数学模块教学所具有的优势。1.更加贴近数学课程教育实际情况。模块教学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面被割裂,达到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课程安排更加紧凑合理,对于高中生掌握数学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

2.学习者拥有自主学习空间。数学模块教学可以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合理的结构安排,这样学生选择的空间就非常大,学习效果能够有效的得到保证。

3.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由于时代在变,教学思路和观念也需要有所转变。对于教学方式的调整也就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模块教学的出现正是顺应了时代变迁的要求,满足目前高中课程所需要的改革需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适用范围广泛。模块化设计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出有效的调整,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实用性普遍,适用范围必然广泛。

二、高中五个必修数学模块教学在两所高中的应用成果分析

由于高中数学的必修课程是以下几个方面:集合和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函数与不等式、概率和统计等几大块,而集合和数列是其它知识块的基础,因此都是从集合和数列开始学起。

(一)采取自然教学顺序的吉林A高中。由于初高中数学衔接不紧密,导致高中数学学起来比较费劲。初中基本不讲集合和数列,一进入高中就要学习这个知识,可是集合和数列需要用到不等式,不等式在函数与不等式中才能学到,这样的课程安排导致了学生学习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绘制的数学课程教学安排图如下:

课程1 课程2课程3课程4课程5

课程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不足,学习效率低下。而且想要尝试新的模块化学习,但是苦无有利的支持,因此想法不能得到实施,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速讲解,为高三总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综合的学习。

(二)长春市B高中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由于新的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宣传,因此在这所高中采取的是针对本学年所进行的高中数学教程安排。其课程安排结构如下:

通过对课程进行调整,将相关联的几个部分进行有序的链接,达到了促进知识吸收的作用。将必修3单独列出放在了最后,便于知识的融洽链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各个知识点的连接就能充分结合运用,节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为最终高考复习的轻松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模块教学的使用,导致了两所高中实际的教学安排有着明显的差异,未使用的只能寄希望于争取更多的高考复习时间来进行综合系统的学习,而使用模块教学的高中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相关科目的关联性,将其归纳进行模块教学,基础打得比较牢靠。相对比得出了模块教学的优势方面。但是目前模块教学的安排合理性分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因此在实际中的推广需要广大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安排,取得的结果才会比较理想。总体来说模块教学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各高中需要主动应对来促进自身教学改革的进程,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 参考文献 ]

[1] 蒋恩芳.普通高中数学模块课程实施的研究[D].西南大学,

2012.

[2] 阮建.高中数学必修模块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2010.

课程必修模块 篇12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发现高中化学必修1、2给文科生的印象是:化学知识内容丰富齐全、探究活动多样有趣。然而, 给理科生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化学知识太多、太杂, 像英语单词那样, 记不了也理解不透。例如必修1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第四章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是按照单质、化合物来横向编排。具体编排为, 第一节介绍钠、铝、铁三中金属单质的性质, 第二节为钠、铝、铁三种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学习。教材这样编排的初衷是为了让高中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结合的更明显, 更适合文科生。但对于两年后就要按高考大纲要求考试的大部分理科生来说, 必修阶段化学学习模式已经让学生养成定性分析习惯, 遇到选修4的定量计算转变就感到很突然。

二、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内容标准的对比分析

熟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 能有效地指导教师上好新教材。然而通过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必修1及必修2的内容标准及教学实践, 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 必修1、2的内容标准主要的设计对象是文科生, 即知识浅显多样, 能力要求与高考要求还没接轨。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标准中出现了大量的抽象原理及有关计算的要求。若教师在必修模块完全按照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来教学, 那么, 在必修1、2学习结束后, 理科生就很难应对选修4大量的知识及能力要求。

以必修2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及选修4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标准比较为例, 我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必修2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能力要求还未涉及计算, 选修4中新增了“反应热”和“焓变”, 及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以及改进了原电池后增加了电解池, 要求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并能解释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同样的知识点重复出现要求却不同, 对于理科生来讲, 必修阶段按内容标准的要求来进行的教学就是浪费时间。

三、衔接模式探究

为因材施教, 目前有两种文理分科时间安排。一种是高一学年结束后再分科, 另一种是高一上学期结束就分科。前者比较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要站在广大文科生的角度, 照顾文科生, 教学内容的难度偏低。后者是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分科, 对于化学科而言, 文科生可以放心的按照内容标准继续教学, 对于理科生, 就可以开始增加难度。比如化学能与热能, 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多做键能的计算, 并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断键吸热与成键放热之差判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同样, 原电池可以加深正负极电极反应的书写, 尤其是科技前沿研究的燃料电池、熔融盐电池的正负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三段式”法;增加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等。理科生在必修阶段做了充分的认知及方法能力准备后, 到了选修4阶段, 就更容易入门, 而不是束手无策。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周期短, 就能省出大量时间来进行强化练习, 也能使高考第一轮复习提前。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称为“难度均摊的衔接模式”。

另一种是“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 即把更多时间让给选修模块, 很符合新教材理念中学生的认知先后顺序。经过几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经验, 选择上面的分摊难度的衔接模式能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就积累较大的知识与能力势能, 这些势能会帮助学生在知识难度大的选修阶段应对自如。而对于贵州省黔东南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的地区, 学生的知识基础、处理信息、构建知识的能力等都不够快、不够稳。如果采用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 学生会觉得很痛苦, 犹如鸟儿长大到该飞向蓝天了却苦于没有丰满的羽翼。

还有一种是“避免重复的衔接模式”,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必修2和选修4均出现, 那么, 高一下学期分科后就不上必修2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因为知识难度大不到高考的要求。直接跳过上完“有机化合物”及“化学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后, 在选修4中扎实有序, 循序渐进地进行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教学。“避免重复的衔接模式”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学生因必修阶段知识和能力要求级别低而养成学习化学“浅尝则止”的习惯, 知识学习以及能力训练一次解决。

上面的这三种衔接模式各有优缺点, “难度均摊的衔接模式”对于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重复出现而难度要求不同的内容, 可以把知识难度平均起来, 分摊时间和精力展开教学,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教学衔接模式比较适合中等生占多数的班级。

“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把更多时间让给选修模块, 既符合新教材理念中学生的认知先后顺序, 也不脱离高考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非常准确的把握的同时, 掌握各章节的教学时间。“先易后难的衔接模式”适合小班教学, 以及高二才分文理科的学校。

“避免重复的衔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并已在本学科的教学教育工作中获得较高荣誉, 才能被学生认可。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三种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实施, 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一, 需要整个教研组团队的力量做支撑, 单干不能形成气候。其二, 如何把握好学生的认知动态。其三, 教师熟悉教材与课标的程度, 是否有扎实的高考基本功, 是否对科技前沿保持敏感, 是否研读每年的考试大纲来指导教学并能预测未来考试方向。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摘要:现行的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的知识按照全新的认知模式编排, 由过去按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反应原理的纵向编排, 转为按对知识的认知顺序分类的横向的探究式编排。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与选修模块难度要求差距较大, 这对于教育水平、经济水平不够发达贵州地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老师和学生来说, 是带来了很多教学矛盾。其中, 理科化学必修1、2与选修4的衔接是教师在教学上比较头痛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服务广大学生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衔接模式,考试大纲,三维目标,中差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下一篇:报道关系识别